传承民族文化 | 探访“树皮衣”制作和它的传承人

原标题:传承民族文化 | 探访“树皮衣”制作和它的传承人

说到衣服的材质

很多人会想到棉、麻、丝绸或者其他材料

但是用树皮缝制的衣服

你可以想象到吗?

树皮做成的衣服究竟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起程去勐腊县关累镇

探访“树皮衣”的制作过程

走进

“树皮衣”博物馆制作传人——张卫平

在关累镇街道

一座哈尼族房屋建筑醒目地展现街道旁

房屋外表的哈尼族雕塑独具一格

古朴、纯真、典雅

因为正在装修 屋内灯光灰暗

屋内的根雕、树皮衣等饰品

更加显示出浓浓的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

古老的马灯、各类雕刻在树皮上的脸谱

穿着树皮衣时装的各类木头模特等等

这就是“树皮衣”博物馆

据了解

哈尼族人穿“树皮衣”

约有1000年的历史

古代生活在云南南部

哈尼族先民白天穿“树皮衣”遮身

夜间盖“树皮被”御寒

随着社会的发展

树皮服装逐渐消失

从小生长在勐腊县关累镇

哈尼族山寨的张卫平

是如何与“树皮衣”结缘的呢?

“树皮衣”制作传人张卫平:

我刚开始的时候是做根雕的,经常去展览,在一次展览中,有一个人和我说,“你应该找你们民族的文化”,这句话给了我启发。有一次我在父亲的床上发现了一张树皮,觉得非常稀奇,便问父亲制作的方法,但是父亲不愿意教给我,他说这是穷人用的东西,社会在往前走,我们不能往后退。经过我三番五次地求他,并不断告诉他,学会制作这个并不意味着“往后退”,这是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传承下去,我们的后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祖先曾经有过“树皮文化”,最后他终于被我打动了。

制作“树皮衣”的关键,是找到制作原料——“箭毒木”。张卫平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树的树皮能够做衣服,叫“箭毒木”,或许大家更熟悉的是它的别名——“见血封喉”。在寻找“箭毒木”的过程中,因为相似的树太多,只有去尝树汁,才能辨真假。

“你看这里割一下,‘箭毒木’的树汁就出来了,苦苦的,再看它的叶子,它的叶子跟其它树的叶子不一样,味道微麻。” 历经艰辛,张卫平终于找到了“箭毒木”。

在关累镇政府的支持下,张卫平画风奇特的“树皮衣”博物馆也正在装修中,从门外到门内,不过一扇门的距离,竟有种穿越回到了原始部落的感觉。

工作室里灯光灰暗,房间里四处都是脸谱木雕和各种各样的图腾。上百平的工作室,全部是张卫平亲手打造的“原始部落”

五十二岁的张卫平说,他不是什么大师名人,也不是什么厉害的角色,只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其实,张卫平早年间就在昆明开了间“树皮衣”工作室,妻子也在昆明开了家私房菜哈尼风味餐厅,生活过得富足惬意。但是在满足之余,他却选择回到家乡继续从事他钟爱的事业,他说,希望带领家乡人,传承家乡民族文化并弘扬出去

昆明民族村的

“树皮服饰”展览馆

“树皮”制品

“树皮衣”

张卫平告诉记者:

我现在回来建立“树皮衣”博物馆,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回来这里,就是想把“树皮文化”传承下去。我把乡镇里退休的、没有事做的人召集起来,教他们制作“树皮制品”,教他们的时候我也在学习,相互进步。现在民间也有其他会做“树皮制品”的人,经过我的帮助修改后,再对外出售,经过交流互动后,我的灵感和作品也多了起来。“树皮衣”博物馆是对外开放的,大家都可以来这里交流,把刺绣、树根、雕刻等文化传承给别人,每个村寨都可以来这里学习培训,我们也无偿提供场地。

在“树皮衣”博物馆中,男女老少模特身上穿着的正是张卫平所制作的树皮服饰:衣服、裤子、裙子、帽子……

这些服饰大多呈米黄色,摸上去厚厚的、软软的,格外吸引人的目光。从1995年制作成的第一件“树皮衣”,到后来又制作成功的树皮帽、鞋、裙、裤、包、根雕、树木雕刻等11个品种共100余件树木制品,每一件都体现着张卫平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张卫平说:“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犹如一棵没有根的树,我们应该一代一代地把‘树皮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他的梦想就是传承“树皮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张卫平的“树皮衣”博物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缩影。“树皮衣”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勐腊人民民族工作成果,勾勒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画卷。

从绚丽、质朴、典雅的树皮衣、根雕到形态各异的树皮面具,丰富多彩的哈尼族阿卡人民间的“树皮衣”工艺品,凝聚着勐腊县各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弘扬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精神的博大精神。

来源:

勐腊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创建办 冯宏伟

监制:玉 旺

责编:曹广兴

编辑:谢 敏

审核:龙 斯、刘艳华、赶 四

在看,让生活更好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