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身边一枝花

佛祖身边一枝花

茉莉原产地是今天的印度,据李时珍记载,由于是梵文mallik音译的缘故,此前名字甚多,“洛阳名园记作抹厉,佛经作抹利,王龟龄集作没利,洪迈集作末丽”。


在诸多同音词中,“茉莉”二字最有中国味,故从宋代开始得以固化,其他词形渐被淘汰。


图来自(日)岩崎灌园:《本草图谱》,1828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

茉莉是佛教圣花,但早在佛教出现之前,印度人就将茉莉等鲜花用线穿起来,戴在头上或者挂在身上作为装饰,“类林佛书翻译集云末利曰‘鬘[mán]华’,堪以饰鬘”。


茉莉因其清香素淡,不假雕饰被视为佛教圣物,成为佛教四大圣树之一。据传,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信徒常以茉莉花供养。



茉莉花供佛,具有佛教八供养的三种供养功德(即以花、香、涂香作供养),被誉为最上乘的供养。“今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仍有将茉莉花环供奉于佛像前的习俗”。



茉莉花经常出没于佛经,如《大藏经》所载“昔者出游观,时与亲友俱,头上戴傅饰,耳著须鬘花”、“耳有白环头戴鬘华”,可见众佛亦以茉莉为饰。


在我国,茉莉香被称为“梵香”:“梵香茉莉称贞士”,僧人们喜爱茉莉的香浓圣洁,常用来制佛香,谱写佛乐的僧人还谱写了《八段锦》佛乐以示对茉莉的赞颂。


有学者考证,如今人人传唱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就是改编自《八段锦》。



在中国,茉莉花与佛教有了进一步发展。唐朝李群玉作“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法性寺六祖戒坛》),体现南禅倡导的顿悟。


佛教主张六根清净,远离名利所惑,保持心性的空彻和清净,王十朋以茉莉喻这一思想:“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鼻根充满。好利心殊浅”(《点绛唇·艳香茉莉》)。



宋朝诗人史达祖,曾颂扬茉莉坚守佛道、清心寡欲之心:“频伽衔得堕南薰,不受纤尘。若随荔子华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风入松·茉莉花》)。


《大藏经》中,波斯匿王之夫人取名末利,也以此寓意她持佛法斋心无贪欲的形象。



由于性不耐寒,茉莉传入我国后先是在温暖的南国安了家,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多有种植。到19世纪50年代,福建成为茉莉花茶的生产中心,产品远销全国。


1884年,四川从福州引种茉莉花苗,而如今,四川乐山犍为县的茉莉花的种植面积,已跃居全国第二,达5.2万亩(2017年的数据)。


茉莉花采摘 《人民画报》1963年12月


犍为县位于岷江下游、川西平原西南边缘,是乐山市出川入江的东大门。其地自然条件独特,处最适宜茉莉花生长的纬度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境内丘陵起伏、土壤肥沃。


而且想到那尊呆萌的乐山大佛,我甚至怀疑,是不是他也想念那“清淑柔婉”的花香,这才暗中指点,让当地人把茉莉花引进来的呢。



如今,犍为也成为全国茉莉花茶的核心产区,年产量为1.6万吨。其品类特点,香气纯天然,茶香混有花香,耐泡度很高。


尽管犍为茉莉花茶的品质过硬,行销西南地区,但在茉莉花茶的主销区的北方并不知名,可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相比于北方的大品牌,犍为当地的品牌企业较少,生产流通渠道不多、消费者的认知低。


“所谓普度众生,就是不管是思想还是茉莉花茶,好东西要与人分享。”

“乐山大佛,你说我理解的对不对。”



贝叶集爱茶说

18项严选 | 深入茶山腹地

6 次品控 | 用心苛求生态茶

30天复审 | 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贝叶集严选 | 让你简单喝上一杯好茶

发布于 2019-08-29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