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堪称史上最完美之人【上】(一路开挂神助攻)

汉光武帝|刘秀:堪称史上最完美之人【上】(一路开挂神助攻)

词曰:王莽篡 夺汉室, 托古改制乱政。

烽火遍地天下崩,南阳刘秀起兵。

端赖文韬武略,扫平乱世群雄。

乾坤旋转日月明,赢得光武中兴。


一阙《西江月》,引出来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历史上堪称最完美之人,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光武帝刘秀。







他27岁在南阳起兵反莽,历经艰辛,身经百战,30岁登上帝位,扫平群雄割据,一匡天下,使得已经灭亡的大汉王朝又起死回生,民富国强,生生又延续了二百多年,史称“东汉”


刘秀中兴汉朝的文治武功,历史上多有评论,史称“中兴之盛,无出光武”


当然,我们这位刘秀皇帝不光文韬武略,关键颜值还很高,据《后汉书》记载,刘秀长得“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想想就是一个美男子形象。放到今天也是妥妥一个大帅哥呀。


他还是一位最有修养的皇帝。他宽厚、仁慈、英明、简朴,重感情而讲原则。


事实上,不管是人品(善待下属,不滥杀功臣)、能力(文武全才,太学学生,多次亲自指挥战争并取得胜利),还是执政能力(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光武帝刘秀都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完美帝王。


就连一向气吞山河、志气太骄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给他的评价是“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明末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更认为,自夏、商、周三代之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说他超过历史上所有的帝王。

毛主席也曾高度评价刘秀,说他“最会打仗,最能用人,最会治国


如此评价,不可谓不高!


我们一定非常好奇刘秀的身世,他是从哪里而来?又是如何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这位一路开挂的帝王到底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下刘秀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非凡人生。



【刘秀的身世及早年经历】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公元前五年,刘秀出生时,其父刘钦正在南顿县令任上,传说他出生当夜,红光满室,当年县内又有一禾生出九穗,刘钦认为是大好兆头,便为儿子起名刘秀

又因为刘秀此时已有大哥刘縯、二哥刘仲、大姐刘璜、二姐刘元,因而表字文叔。


按理说,刘秀生长在县令之家,应该是衣食无忧。谁知刘秀岁时,父亲一病归天,家道中落。叔父刘良时任萧县县令,便将刘秀一家接到萧县生活。

偏偏又逢王莽篡汉,不许刘氏宗室子弟做官,刘良便辞职回到老家南阳的白水乡,过起平民百姓的生活。


刘秀长到十七八时,出落得天庭饱满,鼻直口阔,眉含英气,眼蕴慧光,真是一表人才,而且性格沉稳,乐于助人,举止大度,乡邻颇为敬重。


而大哥刘縯刘伯升,却是性格刚烈锋芒毕露不喜种田,常和一帮发小舞枪弄棒,又爱结交豪杰,尤其是对王莽篡汉常愤愤不平,一心想要推翻新朝,匡复汉室。

刘良体弱多病约束不住,所以,叔父刘良将希望寄托于刘秀身上。变卖家产,送刘秀到长安太学求学,以便将来能守住家业。


刘秀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进入太学后很快便在万名学子中脱颖而出,又政治敏感,关心时事。常与同学探讨形式,分析时局,刘秀在这些交流和讨论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学业之余,他又喜读各类兵书,研究古代战例,还到终南山中拜师学艺,练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是一手枪法,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学成归来后已是24岁。


平时照常种田,农闲时节便指点大家习练武艺,还为大家讲解《孙子兵法》,结合前朝齐鲁长勺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楚汉亥下之战等著名战例,讲述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诱敌深入、如何围点打援、如何瓦解敌心等,使得这些宗室子弟大开眼界。



【在白水乡,刘秀与哥哥刘縯正式起兵反莽】






刘縯本就想匡复汉室,见刘秀武艺超群,胸有韬略,便和刘秀商量要起兵反莽。刘秀对哥哥说:“凡举大事,必要天时地利人和和三者皆备。以当前局势看,不到时机。


新莽虽然暴虐,远未到灭亡之时。今年虽有几支反莽武装,但都被镇压下去了,百姓虽然苦莽已久,但对匡复汉室还缺乏信心。


再说一旦起兵就需要大量经费,以小弟之间还是暗中准备,静观其变,顺势而为。大哥你可在家中做长期准备,我可来往南阳各县贩卖粮谷,积攒经费,同时观察时局人心,待机而动。”

刘縯见刘秀分析的有理就暂时忍耐下去了。每日不忘练习武艺,等待时机。


很快进入公元22年秋,刘秀27岁。

此时旱蝗连年,民不聊生,大江南北都拉起反莽队伍。一时间兵戈遍地,正在新野贩粮的刘秀见时机已到,便给刘縯捎去密信,让他在白水乡招募人马,起兵反莽。


很快,刘秀带着从新野招募来的人马与哥哥在白水乡招募的人马汇合共计有八千子弟兵。

公元22年十月,正值秋高气爽之际,白水河边,狮子山下,数十面汉字赤旗随风飘扬,各将领统帅士卒,列队待命。


刘秀最为惹人眼目。原来,他的坐骑是一头耕地的大黄牛。后来史称“牛背上的开国皇帝”。而他的哥哥刘縯此时被认命为柱天部大将军随众子弟高呼:“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一声令下,即可首战直抵长聚。


【兵败小长安,血的教训】


话说刘縯率领的汉军队伍先后用计策成功攻下长聚、湖阳、棘阳等地,队伍各个斗志正旺,争做攻城先锋。





刘縯沉浸在前三次的胜利中,便要趁士气正旺,兵精粮足,一鼓作气攻下宛城,刘秀劝阻其说:“大哥不可逞一时之勇,我等轻取三城,自是将士用命,然和守军轻敌、兵少将寡且疏于防范关系极大。宛城可打不相同,城高池深不说,那郡守部将都久经沙场武艺超群,我军虽然是士气高昂,终究刚刚组建,将士皆缺乏经战经验,我看是从长计议,不可轻易进兵。”


然而,大哥刘縯并未听刘秀的建议,刘秀只好同意。在去往宛城十里外的小长安,由于地势险要,高山深谷,山林阴暗,大雾弥漫,几乎看不清路和人。正当要撤退之际,中了莽军早已设下的埋伏。


这一仗,汉军惨败,最痛苦的莫过于还有刘秀刘縯的家人都死于这次乱军之中。一夜间家破人亡,为了匡复汉室,他们强忍悲痛继续商议对策,小长安败给刚组建的汉军沉重一击。


之后大家商议对策后,在刘縯发小刘赐的建议下,与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绿林军中的最大的主力进行了联合,从而扩大了相互的力量,并先后于沘水、育阳等地与新莽的征讨大军激战,大破莽军,并击杀了新莽大将甄阜、梁丘疵等人。


汉军攻城示意图




正当刘縯在淯阳城庆贺生胜利之时,绿林军主将之一王凤心生嫉妒刘縯和刘秀在汉军中的声威日益壮大。

为了打压刘氏兄弟在汉军中的地位,居然想出要立一个文不成武不就还极其懦弱的汉室宗族出生的刘玄为帝。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

对此,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只是迫于在联军之中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为了顾全大局,刘縯就不在计较。

更始元年(23年),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更始帝

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


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朝,王莽即派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


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禹县),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今禹县西北)撤回昆阳。


而昆阳汉军仅九千人,绿林军主将怕敌多我军十倍之多兵力,想要放弃昆阳城退到定陵。

这时,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


刘秀还说“莽军虽然势大,却是师劳远征,号称百万,实是虚张声势。我军虽少,却是战胜之师,斗志正旺。昆阳虽小,却是城池坚固,城中百姓苦莽已久,必能助我”


众将听刘秀分析的有理有据,下定决心死守昆阳。此时,王莽军已抵达昆阳,城头已做好守城准备。






刘秀与主将经商议决定,王常、王凤负责死守昆阳城,而刘秀率十二将乘夜色冲入莽军防守薄弱营盘,就这十三将与刘秀拼力厮杀神奇般突出莽军大营。

就在一路奔向定陵中途还俘虏莽兵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军情,使得刘秀能正确分析了敌情我请制定了出神入化般的作战方案。






【昆阳之战 刘秀一战成名】

此时,莽军统帅王寻本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自恃兵力强大,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

王邑军向昆阳城发起进攻,并挖掘地道,制造云车。昆阳守军别无退路,坚守危城。此时王莽军久战疲惫,锐气大减。





五天后,就在守城主将王凤快要坚持不住之时,刘秀从定陵、郾县调集援兵不到两万精兵奔赴支援昆阳。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反复猛冲,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汉军士气大振。


随后又以勇士三千人,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今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


王寻依旧轻敌,下令各营勒卒自持,不得擅自出兵,自行率万人迎战,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未敢出援。


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取胜,乘势出击。王莽军大乱,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此时突然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涨,王莽军万余人涉水被淹死,滍水为之不流。


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新莽政权土崩瓦解。


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而刘秀因昆阳一战成名,声名远扬。


【刘縯被害,刘秀韬光养晦,出抚河北】


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则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时一个噩耗传来,刘秀的长兄大司马刘縯被更始帝所杀


哥哥无故被杀,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是刘秀能强忍悲伤,益发谦逊,而且悲愤不形于色,正是彰显出了刘秀的韬光养晦、隐忍负重。




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刘玄谢罪,对大哥刘縯部将不私下接触,虽然昆阳之功首推刘秀,但他不表昆阳之功,并且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


更始帝本因刘縯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杀之,见刘秀如此谦恭,反而有些自愧,毕竟刘秀两兄弟立有大功,故刘秀不但未获罪,反而得封武信侯。刘秀回到宛城并受封武信侯后不久,在宛城即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门千金—阴丽华。





但是,刘秀心里明白,即便是一时让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后也可能会得到与兄长刘縯一样的下场,毕竟自己声名远播、功高震主。

当时新莽王朝虽然覆灭,但是黄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观望态度,未曾归附更始政权,赤眉军在山东发展迅速、声势日益壮大,还有“河北三王”、铜马、尤来、隗嚣、公孙述等等割据势力。





刘赐对刘玄说:“刘秀是去河北招抚的最佳人选。并且河北一带只能是刘秀去才合适。”再说,能不能摆平河北,决定更始政权的命运。

当时南方流行一个童谣:“得不得,在河北。”可是以大司马朱鲔为代表绿林军出身的将领强烈反对刘秀出巡河北。




当初刘玄杀刘縯,就是朱鲔和李轶的强烈提议,朱鲔他们不让刘秀去的原因很简单,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的能力太强了。

刘玄很为难,朱鲔这边的反对意见也是很有道理的,让他去,刘秀势力壮大,太危险,不让他去,河北的招抚工作做不好,更危险。就在刘玄犹豫不决的时候,冯异给刘秀出了一条锦囊妙计,冯异劝刘秀,一定要想办法巴结左丞相曹竟,刘秀听从了冯异的建议,“厚结纳之”。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路上,刘秀的挚交邓禹杖策北渡,追赶上刘秀,对刘秀言刘玄必败,天下之乱方起,劝刘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邓禹的话,正合刘秀的心意。


【平王朗抗刘玄,刘秀定燕赵】


刘秀到河北后不久,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即拥戴一个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郸称帝,而前西汉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广阳王之子刘接也起兵相应刘林。


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甚至有南返逃离河北之心,幸得上谷、渔阳两郡的支持,尤其是上谷太守耿况之子、少年英雄耿弇,一身豪气,对刘秀言道:“渔阳、上谷的突骑足有万骑,发此两郡兵马,邯郸根本不足虑”。


刘秀高兴的指着耿弇道:“是我北道主人也”。不久刘秀率军在更始帝派来的尚书令谢躬和真定王刘杨的协助下,攻破了邯郸,击杀了王郎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成和真定王刘杨的联盟,刘秀亲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此时距刘秀在宛城迎娶阴丽华尚不足一年。


见刘秀在河北日益壮大,更始帝极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同时令尚书令谢躬就地监视刘秀的动向,并安排自己的心腹谢躬做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马。


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 不久,刘秀授意手下悍将吴汉将谢躬击杀,其兵马也为刘秀所收编,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吴汉、耿弇等人所收斩。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众望所归,刘秀称帝】


刘秀发幽州十郡突骑与占据河北州郡的铜马、尤来等农民军激战,经过激战,迫降了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并将其中的精壮之人编入军中,实力大增,当时关中的人都称河北的刘秀为“铜马帝”。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

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的国号,史称后汉(唐末五代之后也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而称刘秀所建之汉朝为东汉),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大帝的故事还有很多,鉴于内容过多,还是下次再续吧。

史上堪称最完美之人的故事写都写不完。吾辈需努力!

看完刘秀如此传奇的逆袭帝王之路

您若有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公众号:遇见西西呀

发布于 2019-05-07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