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蹴鞠,带你走进古代中国人有趣的足球世界

浅谈蹴鞠,带你走进古代中国人有趣的足球世界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它就像这个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世界各地球迷蛰伏了四年之久的足球激情。众所周知,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但是足球的雏形则是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有一项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它就是蹴鞠。"鞠"指的就是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蹴鞠的意思就是人们用脚去踢球的活动。

根据历史记载,蹴鞠活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战国策·齐策》中这样描述到:“临淄富实,民间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由此可见在那时候,蹴鞠就在齐国民间已经十分普及而且很受欢迎。

到了汉朝,蹴鞠有了较大发展,迎来了它在中国历史上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根据汉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为了让不适应深宫生活的老父亲高兴,他特意让人仿造了老家,还让父老乡亲住进来,让老父亲继续过上了斗鸡、蹴鞠的逍遥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蹴鞠是当时民间百姓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

汉朝也有皇帝对蹴鞠非常感兴趣,汉武帝就是一个蹴鞠高手,他经常在闲暇时间玩蹴鞠,同时经常在宫中举办斗鸡、蹴鞠活动。

这时候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军事中官方通过这项运动来训练士兵;另一种则是用于娱乐表演。

作为军事训练的蹴鞠跟今天的足球运动很相似,都有很强的对抗性以及竞技性,这样能很好锻炼军队的体能以及纪律性。《汉书·霍去病传》中就有汉代名将霍去病利用蹴鞠练兵的记载:“去病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踏鞠。”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作为娱乐表演,人们会在蹴鞠活动中加入音乐伴奏,表演者在音乐伴奏下灵活地踢出各种花样,这项活动也属于汉代“百戏”范畴。

东汉末年以后,中国陷入了长久的动乱时期,这时候百姓物质匮乏,甚至于朝不保夕,所以蹴鞠这种娱乐活动也陷入了低谷。直到隋朝一统天下,隋文帝杨坚开始恢复一些娱乐活动,这其中就包括了蹴鞠,这让蹴鞠重新复活过来了。

到了唐朝,唐朝人将一直沿用的两片皮合成的球身改为了用八片尖皮缝合而成,同时将蹴鞠之内的填充物从之前的毛发改为动物的膀胱并吹气,这种皮制的充气空心圆鞠结实、轻巧,更是富有弹性,这使得蹴鞠活动更加方便、更具观赏性。

唐朝皇帝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都是蹴鞠活动的忠实粉丝,上行下效,以至于王公大臣、百姓都争先效仿,一时间出现了“飞鞭蹴鞠,旋舞琵琶”、“康庄驱逐,穷乡蹋鞠”的热闹景象。当时的民俗记载,清明节前后,唐朝人最喜爱的活动就是约上亲朋好友玩蹴鞠、秋千。也是这个时期,开放的唐朝人更是发明了女子蹴鞠。

唐代蹴鞠文化同样十分发达,不少唐朝诗人都对蹴鞠有过精彩的描述。

其中,钟无颜在《气球赋》中这样写道:“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

诗圣杜甫在他的《清明》中这样描写道:“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白居易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这样写道:“如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这样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到了宋朝,从皇室到民间都对这项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蹴鞠活动这时候达到了它的巅峰时期。《文献通考》记载蹴鞠这项活动在当时是:“华庭观赏,万人瞻仰。”;陆游在《残春》中写道:“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图》中也有蹴鞠场景。

宋代是蹴鞠这项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蹴鞠都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的“国球”,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它钟爱有加。宋朝的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都会玩蹴鞠,皇宫中京朝举办蹴鞠活动。

宋朝人玩蹴鞠,主要有“白打”和“筑球”两种玩法。“白打”类似于现在的花式足球,主要体现观赏性。这种玩法主要有两支球队分别派人表演用除手以外的身体部位接触球,同时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期间球不能落地,最后由裁判打分分胜负。“筑球”则是更注重竞技性,接近于现在的足球活动。

在宋朝,民间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并出售商品鞠的手工业作坊,同时还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这个组织在宋朝被称为“齐云社”。

宋代还出现了以表演蹴鞠为主的职业球手,他们在瓦舍勾栏中、朝廷宴会上卖艺表演。宋代甚至于有几位球艺高超、炙手可热的蹴鞠艺人,有的甚至于都做了高官,如宋真宗时期的进士柳三复、宋徽宗时期的当朝宰相李邦彦、高俅等。

随后,在元、明、清时期,蹴鞠活动由于受理学的影响以及统治者的禁令,留给蹴鞠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就越来越小,蹴鞠运动由盛转衰。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基本上被欧洲的现代足球所取代,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发布于 2022-12-13 23:33・IP 属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