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白玉蜗牛
蜗牛的生栖环境与习性

蜗牛的生栖环境与习性

(一) 生栖环境

蜗牛喜栖于有机质较丰富的疏松团粒土壤中,但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个体生活在pH5~6或pH7的表土层中,但有些种类也可以在相对较酸性的地域生存。

另外,有些种类的蜗牛则多生活在石灰岩地带,如褐云玛瑙螺、褐带环口螺、海氏奇异螺、奇异扭颈螺、粗糙棘轮螺、红带坚螺、广德真厚螺等,而法国散大蜗牛大多喜欢生活在含钙较丰富的土壤环境中蜗牛所需要的土表温度为17~24℃,土表湿度为15%-17%。

冬眠时期,螺体钻土深度在25厘米以内;在干燥时期,螺体钻土深度在15厘米以内。

在越冬时期,螺体如果不能钻入25厘米深的土壤中去蛰伏,则会被冻死。

另外,蜗牛对某些物质如石灰、草木灰、煤焦油、松节油、樟脑等含有异常气味的化学物质,都有回避性反应在自然界,由于蜗牛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种的蜗牛,生长、繁殖时间均不相同。

例如,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褐云玛瑙螺,每年从惊蛰开始出来活动,清明前后则活动逐渐频繁,直至10月上旬,为其1年中活动的盛期。在炎热的7~8月份有1次夏眠,11月以后则逐渐进入冬眠。

而生长在海南的褐云玛瑙螺在12月仍可产卵、繁殖。分布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地的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以及分布在土耳其的光亮大蜗牛,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这些种类的蜗牛能适应较低的温度,在10-15℃仍能活动、觅食。在自然界中生活的蜗牛也往往选择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宜、食物十分丰富的时期产卵,这也是蜗牛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

有些种类的蜗牛(如光亮大蜗牛)在夏末至初秋产卵、繁殖,以卵的形式越冬,春末孵化、生长。蜗牛就这样在自然界周而复始地生长繁殖。

在自然界中,蜗牛喜欢群居,不善于单独生活。翻开杂草堆、落叶堆或农田旁的树干、植物秸秆,可见栖息着许多蜗牛,很少见到单只栖息的蜗牛。群居的蜗牛一切活动都比单独的要敏捷,如吃食快、运动量大、交配正常、生长也快。蜗牛的群居性,是适应生存的结果因为蜗牛群居可以增强抗御不适环境的能力。如遇到干旱时,为了减少各自体内的水分蒸发,它们会聚成团,以减少蒸发面积,并各自分泌出一种黏液,形成一个整体保护膜,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遇到寒冷气候时,它们也是如此,可减少体内能量的散失。

由此可见蜗牛的生活与周围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二) 生活习性

1. 栖息规律

蜗牛为夜行性动物,害怕阳光直射,昼伏夜出,黄昏至第二天清晨露水未干之前活动、觅食、交配和产卵。

喜栖息于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及农作物繁茂的阴暗潮湿环境中。多栖息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中、果蔬根系周围、枯草堆及洞穴里、石块下;如果地面过于干燥或潮湿,往往爬到灌木上,也有的在树隙间或树叶背面进行较短期的栖息。

在树隙间栖息的蜗牛,一般螺顶向下,螺口朝天,纵插于树隙间。栖息于叶背或树干上时则头部缩入壳内,用腹足吸附。一般蜗牛所栖息的洞穴为天然的土壤裂缝,洞穴的位置常位于地面与斜坡接触处或稍高。

洞穴的大小和形状不一,有半圆形、条形、椭圆形不等。蜗牛的栖息密度与洞穴大小及温度和湿度有关。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洞穴较大则栖息蜗牛较多;反之,较少。

在洞穴中蜗牛的壳口向洞穴内方的土表黏附,在洞穴较小而蜗牛栖息密度较大时,则有些蜗牛紧密地黏附并排列在其他蜗牛的外壳上。

蜗牛经常出入的洞口外面有疏松土壤和大量粪便,洞穴周围也留有较明显的白色闪光黏液痕迹。

在人工养殖时,蜗牛白天大多栖息在木箱或容器的壁和顶上,或钻进泥土中。由于蜗牛有白天多栖息而不活动的习性,因此,在饲养时应考虑设置适当的隐蔽物,尤其在室外养殖时更应注意。

而盖罩大蜗牛与其他蜗牛相反,其不具严格的夜行习性,它们在白天也进行活动,捕捉蜗牛的人能够在白天找到它们,甚至在不下雨和天气相当干燥的时候(相对湿度只达40%)也能找到它们。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蜗牛在地面活动;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则钻入土表层或洞穴、树洞和石块下隐居起来,这时它的身体完全缩到贝壳里面,用足分泌一种白色的膜厣将壳口封闭起来,安然地蛰伏于其中,生活在炎热地区的蜗牛,遭到强热和强光时,它就不断地加厚背上已经相当沉重的贝壳并使其壳面的颜色变白,以尽量减少吸收外界的光和热,或者进入夏眠。

蜗牛入土时先用腹足黏附地面,用以支持躯体,然后头颈部伸长做左右扭转活动,大小触角延伸并进行左右摆动收缩,唇瓣左右收张,以探索土壤的疏松部分,将头颈部先深入土中,腹足随即进行有节奏的移动,最后头颈部的肌肉不断向右扭转,借壳口边缘刮土之助,使躯体顺利地慢慢向右旋转而钻入土层中,待螺体全部入土后在壳顶盖以松土。

蜗牛出土时动作与进土时相反,使螺体慢慢向左旋转,当头颈部快要接触地面,便做较大的弯曲而出地面活动。


2. 夜出性

天生万物,各有本性。

蜗牛是夜出性(避光性)陆生软体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觅食,白天“睡觉”。每天日落后,当光照度降到5~0勒时,蜗牛便出来四处活动和觅食,等食饱后,待天快亮时(光照度约100勒)即陆续返回原处,有的仍停留在原地休息,有的钻入饲料堆或菜叶堆下面或躲藏在避光的处所。

黄世水等(1998年)选择白天在树干或草地上栖息的褐云玛瑙螺34只,用红漆在螺壳上标记,于次日观察,除3只返回原来栖息点附近栖息外,其余的均不同程度地向其他方向迁移栖息,最远迁移距离达18.32米。

而原栖息点又有新的蜗牛栖息。即使在温、湿度适宜的白天,蜗牛从栖息场所爬出地面来活动的也要比夜间活动的少得多。在高山上很难寻找到蜗牛的足迹,这固然与高山上阳光充足、紫外线辐射强烈有关在阴湿和浓雾的白天,光照度低下,蜗牛也会频繁出来活动和觅食,有的会爬到高高的大树、石壁、房屋墙壁等处。

蜗牛习惯于夜出活动,源于蜗牛视觉能力多偏于短光波。由于位于头部大触角顶端的一双眼睛中没有视锥体,无法分辨颜色,它们只能简简单单地区分光线的强弱及紫外光。而对绿、紫色的弱光(520勒)有趋光性。因此,蜗牛在微弱的光线下面要看得远些,在强光下反而看不远了。

有人曾经做过实验,证明蜗牛在微弱的光线下能看6厘米远处,而在强光下只能看4~5毫米远,仅相当于微弱光线下视力的1/12左右。当夜幕降临或大雨滂沱时,蜗牛的那双眼睛就完全成了摆设,对20厘米以外的黑色物体就看不见了,这时它只能利用噢嗅觉来感知世界。

此时它的两个大前触角成了嗅觉接收器,引导着它挪向食物。

在自然界中,蜗牛昼伏夜出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太阳日出日落的时间。同时,由于经纬度的不同,各地日出日落的时间有所差异,蜗牛昼伏夜出的时间也随着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

通常来说,蜗牛夜出活动的时间在晚上8~11时,到次日清晨6时日出前停止活动,寻找隐蔽的地方潜栖起来。而人工室内养殖的蜗牛则在傍晚时从箱、池壁上爬下来或从饲土中爬出来活动、摄食,直至天亮前再爬上箱、池壁上栖息。


3. 爬行速度

蜗牛外出活动时,依靠腹足部和环带肌肉不断地波浪式伸缩,缓慢爬行。

那么,蜗牛的爬行速度究竟有多慢?

据1990年8月25日《羊城晚报》曾报道:“据美国科学家观测,通常褐云玛瑙螺在平滑面上的爬行速度为4.8-5.0米/时;而小灰蜗牛的爬行速度则快一些,为7.8米/时。一般来说,蜗牛爬行的路程往往崎岖不平,所以行进的平均速度为4米/时左右。”

由此得出结论:蜗牛自饲养场逃走时,夜间最远逃离32米。

有人认为褐云玛瑙螺昼夜的爬行距离可达50米。

因此,一旦发现饲养的蜗牛逃跑,翌晨可在场地外围32米之内捡回。

根据蜗牛爬行的习性,在人工饲养过程中,要时时注意盖紧箱盖,以免蜗牛外逃。

蜗牛爬行时,只能前进,不会后退。而且有一只蜗牛在前面爬行,往往后面就有好几只蜗牛相伴而行。在行进中即使遇到天敌和障碍,也只能缩入贝壳防御,却不能后退逃跑。

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有的蜗牛被缝隙卡住,若不是人为把它捉回,它就只能停留在那里直到饿死。尤其是幼蜗牛,因个体较小,最易发生这种现象。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留心观察。

有的蜗牛不仅会爬,而且还能跳动。生长在我国海南、广西南部山区丛林中的一种玻璃蜗牛,它们的腹足很大,不能收缩到贝壳里,当受到刺激时,腹足肌肉会剧烈收缩而跳动,甚至可以跳过10厘米的障碍物。

还有一种叫琥珀螺的蜗牛,生活在湖泊或小溪边的草丛中,有时能漂浮在水面上,仅露出呼吸孔,利用腹足肌肉的收缩进行游泳,或随波逐流面迁徙。

生活在非洲的一些蜗牛能分泌丝状的黏液,可借助这种黏液像蜘蛛一样从树枝上直滑下来


4. 迁移能力

蜗牛还会因环境的变化和饲料的短缺而产生群迁或作周期性的迁移。

例如,当褐云玛瑞螺的繁殖密度过大而缺乏饲料时,往往会集体迁移。广东一带菜农经常遇见成群的蜗牛爬越浅水沟,搬迁到邻近的地里。

还常看到“你往我追,盲目地跟从,形成蜗牛海战术”,前面的蜗牛跌入了水沟中,后面跟进的蜗牛却爬骑在前面蜗牛的背上通过的景观。

蜗牛还具有一定的浮水迁移能力,蜗牛用肺呼吸,沉入水中(约6小时)会窒息死亡,但浮在水面的蜗牛可以通过流水在田间流动能浮于水面的褐云玛瑙螺、白玉蜗牛等将其身体伸出螺壳外,并通过伸长头颈不停地扭动来改变身体在水中的位置,使整个螺体向周围的水面漂移。

在水流的冲力下,使螺体较快地向下游远处漂流。据悉,2010年上海养殖场养殖的白玉蜗牛,在8月的一天下午下了2个多小时的暴雨,上万只蜗牛淹没在雨水中,但在第二天清晨,却发现相隔20米宽的河对岸的一块黄豆地里,几百只白玉蜗牛在绿油油的黄豆叶上悠然地觅食。

这缘于蜗牛随雨水退去进入河水中,然后漫及黄豆地所致。

因此,人工野外养殖蜗牛时,要切实做好防逃工作,特别是暴雨天蜗牛的防逃工作。


5. 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

自然界中蜗牛的活动受温度、湿度和阴雨等气候因素,以及季节的变化影响。

每年的3月惊蛰以后,当气温回升到16℃以上时,蜗牛相继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陆续出土活动、取食。随着气温的日趋升高,蜗牛活动量也随之增加,白天潜伏,傍晚或清晨取食,遇到阴雨天则整天栖息在植株上。

4月下旬到5月上旬成蜗牛开始交配,此后不久产卵,卵期10~15天,初孵出的幼蜗牛群集在一起取食,长大后分散开生活。

自6月15日以后进入夏季高温季节,气温一天比一天升高,有时连续几天气温高达37~38℃,夜间也在27~28℃,且空气异常干燥,没有一丝凉意。此时,蜗牛躲藏在瓦砾堆中、石块下、墙角边、墙缝里、土块下、土壤缝隙中,以及植物的根部、树叶下、树干的阴面,或灌木丛和杂草丛中,以摆脱过热的天气和强烈阳光的照射。

阳光和风带来的干燥,使蜗牛缩在壳里一动不动。

当太阳快落山、黄昏来临的时候,蜗牛逐渐出现在地面上,它们的数量到半夜时分最多。在宁静的夏夜,当温度15~25℃时,大多数蜗牛出来活动,往往是因为有露水或刚刚下过雨之后,空气湿度很大,土壤也十分潮湿。

午夜是蜗牛活动的高峰,到早晨时,蜗牛的数量逐渐减少,日出之后蜗牛很快隐藏起来。

在夏季,下雨后,空气、土壤湿度较为湿润,则到处可以看到蜗牛在植株上、地上、山岩、墙角边爬行。到夏末,白天变得凉爽和湿润,许多农作物趋向成熟,杂草的稠密度增大,蜗牛的数量也很快增加,再次进入活动、取食盛期。

在深秋微凉的夜晚,出来活动的蜗牛也有一定的数量,但大多数蜗牛开始寻找适合冬眠的场所准备过冬。到11月上旬,当气温下降到14℃时,蜗牛便进入冬眠,直到翌年3~4月气温回升到16℃时打破休眠,再开始活动。

编辑于 2021-08-17 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