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吴语中称呼河流的kaon3(音同「港」)的来源是什么?

如在富阳吴语中,水系不论长短宽窄曲直都会被称为kaon3;但在甬江,似乎只会把大的河流成为「江」(kaon1) 请问这个kaon3的来源是什么,是「江…
关注者
16
被浏览
7,135

7 个回答

这个词的来源就是“港/溝”。

以下内容来自李小凡、陈宝贤《从“港”的词义演变和地区分布看古吴语的北界》:

  …………
  目前所见最早收录“港”字的字书是南朝吴郡人顾野王(519-581)的《玉篇》。《玉篇》“港”字只收一音一义:“古项切,水派也。”此义后世字书皆沿袭。宋初扬州人徐铉(920-991)将“港”收为《说文解字》新附字:“水派也,从水巷声,古项切。”江西南城人陈彭年《宋本广韵》(1008)“港”字两收,一为古项切,义为“水派”;一为胡贡切,构成连绵词“港洞”,义为“开通”。《集韵》(1037)又增收“胡降切,水貌。”《康熙字典》(1716)将以上三个“港”收于同一字头下,将古项切释为“水分流也,一日水中行舟道”。《钦定叶韵汇辑》(1782)“港”除以上三收外,又增加第四收:“鱼亮切,杨万里诗: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此处词义应该已经是“港口”,但韵书并未明言。以上情况表明,“港(古项切)”进入字书后一千多年始终只有唯一的“河流”义项。
  …………
  ……“港”的词义发展轨迹:由本义江河的支流扩展外延而用于入海的河口;又由本义改变内涵转用于河湾,继而因河湾可泊船而引伸出港口义,并进一步由河港扩展到海港,以至于今天的航空港。
  虽然早期字书《尔雅》《释名》《方言》《说文》均未收“港”字,但汉末佛教译经中已有“港”字。例如,三国时旅居东吴的高僧支谦所译《佛说孛经钞》:“见谛沟港。常好布施,赈敷贫穷,人呼为给孤独氏。”“一当念佛……二当念法……三当念众:恭敬亲附依受慧教佛弟子众,有得沟港,受沟港证者;有得频来,受频来证者;有得不还,受不还证者;有得应真,受应真证者。”引文中的“沟港”是表示僧人修行等级的佛教术语,显然是一种引申用法,而“港”的本义当比这更早;引文中“沟港”属同义并用,也显见其水派义。比这更早的“港”字用例是东汉马融(79-116)的《长笛赋》 :“摩帘巧老,港洞坑谷。”但此例“港”的音义均不同于“港(河流)”,《玉篇》也未收。《广韵》才另收在送韵胡贡切:“港洞,开通。”
  另有迹象表明,“港”在汉代已用作水名通名。《太平寰宇记•卷126》:“小史港(今合肥小吏港,曾名小市港)即汉建安中庐江府小史焦仲卿妻刘氏为姑所出,自誓不嫁,其家通之,乃投水死,仲卿闻之亦自缢,时人怜之,后为名。”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北省卷》,黄石市黄石港区地名的由来“据《太平寰字记》,东汉末刘助于此筑黄石城,因有港西入华家湖,故名黄石港”。
  还有一些迹象显示,早在先秦时“港”已用作水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省卷》,无锡伯渎港:“相传为商末昊泰伯所开。”(元)刘勋《隐居通义》,江阴申港:“春申乃楚考列王元年为楚相,封为春申君,今浙郡有申港即其地也。”(清)《湖广通志》,钟祥龙凤港:“旧传楚王尝乘彩舫载嫔御游此。”黄冈颜子港:“其左右为长沮桀溺阪石刻‘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字。”《大清一统志》,当阳昭溪港:“相传楚昭王返国与宫女济此。”(清)《江南通志》,芜湖鸠鹚港:“芜湖古城在芜湖县东三十里,古地,左传襄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鹚’是也,汉置芜湖县,今县东四十里有鸠鹚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江西上饶市余干县梅港乡:“战国末期梅姓定居江边,因名。”
  早期字书为何不收“港”字?其原因可能是该字只通行于当时华夏中心区城以外的偏远方域,属方言而非华夏通语。《方言》本该收方言词,但因扬雄只能利用方言区的人进京之机问询,而未能到方言区去作实地调查,故不知该方言词。另一方面,当时“港”可能只是一个口语词,尚无固定字形,故无法收入字书。直到辽代,幽州(北京)僧人释行均 997 年所编《龙龛手镜》仍将“港”和“港”的俗字“⿰氵⿱艹卉”并收:“⿰氵⿱艹卉,俗,音讲,水流也。港,正,同上。”北宋汴京人丁度所编《集韵》则将“溝”视为“港”的异体字:“港、溝,水分流也,或作溝。”陕州人司马光的《类篇》则在收“港”的同时又在“溝”字下另收“港”的音义:“溝,居侯切,《说文》水渎,广四尺深四尺。又古项切,水分流也。”直到金代河北真定人韩道昭的《五音集韵》,仍将“溝”收作“港”的异体字:“港、溝,水也。”值得注意的是,《龙龛手镜》《集韵》《类篇》《五音集韵》的作者释行均、丁度、司马光、韩道昭均为北方黄河流域人,而《玉篇》《广韵》作者顾野王、陈彭年,《说文》新附字收录者徐铉均为南方长江流域人。

稱河爲港在江西一些地方頗爲常見。

《黎川方言詞典》河꜁ho=港꜂kɔŋ(河流,天然的大水道)。港下指河裏,港岸指河岸。

1990年《安義縣志》說全縣水港縱橫密佈,共有50條。縣志列出了這50條小河的名字,全部叫某某港。其中有三條排洪港,估計是上世紀興修水利的產物。




又如1989年《東鄉縣志》記錄的最大的兩條河叫南港、北港,二者匯合之後叫東鄉水,注入撫河。其他較大的水道還有鐵山港、潤溪港(又名大沙港)、小璜港、王橋港(又名花山港)以及瑤河(又名青田港)。剩下更小的水道大多叫某某水。

港、巷估計同源,港即水流經過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