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4 Views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 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 - 國立臺灣大學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臺 灣 東 亞 文 明 研 究 學 刊<br />

「 東 西 思 想 文 化 傳 統 中 的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專 號<br />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專 題 論 文<br />

研 究 論 著<br />

研 究 討 論<br />

1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 他 者 ── 從 利 科 觀 點 看 自 我 與 他 者<br />

林 鴻 信<br />

27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 的 觀 點 出 發<br />

汪 文尠 聖<br />

55 劉 智 《 天 方方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 構<br />

蔡 源 林<br />

85 中 日 文文 化 交 流 史 中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 型 及 其 涵 義<br />

黃 俊 傑鄡<br />

107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的 論 語 詮 釋<br />

劉邟 又 銘遨<br />

149 十 八 世 紀 蘇 格 蘭 關 於 印 度 教 徒 贏 弱 的 討 論<br />

陳鄉 正岗 國<br />

169 西 藏 文文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br />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br />

書 評<br />

附 錄<br />

209 歐 洲 歷 史 文文 化 中 的 願 景 元 素<br />

Jörn Rüsen<br />

225 論 析 啟 蒙蒙 時時 期 的 小 國 之 道 ── 以 蘇 格 蘭 為 例<br />

Nicholas T. Phillipson<br />

241 東 亞 視 野 下 的 宋 代 文文 學學 史 料料 研 究<br />

鞏 本岓 棟釀<br />

269 子 安 宣 邦 、 崔 文文 衡衡 :《 歴 史 の 共 有 体 としての 東 アジア》<br />

張 崑 將<br />

285 《 臺 灣 東 亞 文文 明 研 究 學學 刊 》 篇 目 索 引<br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高 等 研 究 院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br />

Special Issue: Notions of the "Self" and the "Others": East and West<br />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Forum<br />

Articles<br />

1 Self and Others in the Narrative:<br />

Self and Ot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coeur<br />

Hong-Hsin LIN<br />

27 Tracing the Force of the Real Constitution of the Other:<br />

Starting from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View<br />

Wen-Sheng WANG<br />

55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igious "Other" in Liu Zhi's Tianfang<br />

Xingli<br />

Yuan-Lin TSAI<br />

85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lf" and "Others" in the Sino-<br />

Japanese Context between 17th and 20th Century:<br />

Tensions and Implications<br />

Chun-Chieh HUANG<br />

107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nalects by the Philosophers of<br />

Naturalistic Qi-based philosoph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br />

Yu-Ming LIU<br />

149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br />

Century<br />

Jeng-Guo CHEN<br />

169 The Image of Confucius in Sino-Tibetan Culture<br />

Te-Ming TSENG and Shen-Yu LIN<br />

Research Notes<br />

209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br />

Jörn RÜSEN<br />

225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br />

The Case of Scotland<br />

Nicholas T. PHILLIPSON<br />

241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Song Dynasty Literature in East Asian<br />

Perspective<br />

GONG Bendong<br />

Book Review<br />

269 KOYASU Nobakuni and Moon Hyong CHOI,<br />

East Asia as Historical Community<br />

Kun-Chiang CHANG<br />

Appendix<br />

285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Title Index<br />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r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1-26<br />

【 專 題 論 文 】 Forum<br />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 他 者<br />

── 從 利 科 觀 點 看 自 我 與 他 者<br />

Self and Others in the Narrative:<br />

Self and Ot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coeur<br />

林 鴻 信<br />

Hong-Hsin LIN *<br />

關 鍵 詞 : 利 科 、 詮 釋 學學 、 敘 事 、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 化 約 主 義 、 自 我 與 他 者<br />

Keywords: Ricoeur, Hermeneutics, Narrative, Cartesian Self, Reductionism,<br />

Concept of Self and Others<br />

* 臺弋 灣毞 神 學 院 系 統 神 學 教 授 。


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摘幪 要稊<br />

本岓 文尠 從 法 國 哲穯 學 家窚 利 科叅 (Paul Ricoeur, 1913-2005) 的 詮 釋诤 學 觀毢 點 觀毢 察 自<br />

我 與弌 他 者 的 關譽 係 。 利 科叅 把 詮 釋诤 焦 點 從 讀歲 者 轉龻 向峭 文尠 本岓 敘 事 , 發 展窢 出屒 敘 事 身 份峏 概<br />

念 而 從 表 層郅 的 「 什 麼邐 」 的 問 題 轉龻 向峭 深 層郅 的 「 誰 」 的 問 題 。 藉龢 由 敘 事 身 份峏 , 一<br />

方尣 面稫 批 判 現 代 社 會 自 我 概 念 的 主尾 要稊 原穦 型勨 ― 笛 卡属 兒 式 自 我 (Cartesian Self) 向峭 內<br />

轉龻 向峭 的 獨書 我 傾 向峭 , 以层 及 其 所 造 成 的 個積 體殱 主尾 義 自 我 中 心尚 傾 向峭 ; 另屮 一 方尣 面稫 批 判 與弌<br />

科叅 技 發 展窢 呼 應 的 化 約秖 主尾 義 把 人 化 約秖 成 物 質 , 或 者 以层 量 化 方尣 式 衡杄 量 人 的 傾 向峭 。<br />

利 科叅 從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發 展窢 出屒 自 我 與弌 他 者 的 關譽 係 , 重稥 視 關譽 係 的 相厴 互 性 而 導 引尙 出屒<br />

負稐 責 的 倫穕 理 與弌 互 相厴 承 認強 的 體殱 制 , 主尾 張 每 一 個積 自 我 都 是半 一 個積 故卂 事 , 也 只屯 有 在峹 故卂<br />

事 當 中 才 能 理 解 每 一 個積 自 我 , 而 每 一 個積 自 我 故卂 事 都 與弌 其 他 自 我 故卂 事 交岾 織龏 互<br />

動 , 甚原 至 與弌 更 大 的 故卂 事 交岾 織龏 互 動 , 連 同峧 許 多峿 其 他 的 自 我 故卂 事 共峗 同峧 組 成 更 大 的<br />

故卂 事 而 串 聯 成 為厉 歷曜 史屰 故卂 事 。 整 體殱 而 言 , 利 科叅 傾 向峭 社 群 主尾 義 而 批 判 個積 體殱 主尾 義 ,<br />

然 而 他 對 於 個積 體殱 被 消 溶 於 群 體殱 當 中 的 峤 險枇 保 持匵 高 度匓 警诙 惕 。 當 利 科叅 的 自 我 與弌 他<br />

者 概 念 和 中 國 文尠 化 傳 統 對 話 時 , 我 們穆 關譽 注 如崇 何 反 對 個積 體殱 主尾 義 的 極 端廚 化 而 不 至<br />

於 走 上 集 體殱 主尾 義 的 道 路 , 如崇 何 批 判 化 約秖 主尾 義 把 人 物 化 而 不 至 於 回峵 復 把 個積 體殱 價邗<br />

值穂 全峖 部 建匔 立岷 在峹 關譽 係 的 傳 統 , 以层 作 為厉 東 西 思匠 想 文尠 化 對 話 的 一 個積 參 考 。<br />

ii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3<br />

Abstract<br />

This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from the<br />

hermeneutical perspective of French philosopher Paul Ricoeur (1913-2005), who<br />

has transferred the focus from the side of readers to the side of text and narrative<br />

and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narrative identity to probe into the deeper questions<br />

about "who" rather than "what" concerning sel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br />

identity, on the one hand he criticizes against the Cartesian Self as the archetype of<br />

modern concept of self which tends toward inwardness and solipsism and extreme<br />

individualism. On the other hand, he criticizes that Reductionism, which<br />

correspon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reduces human beings into material<br />

or takes quantization as a way of measuring human beings. Based upon narrative<br />

identity, he develops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By ways of emphasizing<br />

mutuality of relations he constitutes the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oncept of<br />

institutions of mutual recognition, because every self has its own stories and it is<br />

only possible to understand a self through its stories. Every story of self reacts with<br />

the stories of other selves and even with bigger stories and it is therefore composed<br />

into historical stories with many other stories. Ricoeur tends to be communitarian<br />

and he criticizes against individualism, but he tries to keep distance with the danger<br />

of resolving individuals into a community. While adopting Ricoeur's understanding<br />

of self and others into a dialogue with Chinese culture, we should be concerned<br />

about how is it possible to be opposed to the radical individualism but not at the<br />

expense of totalitarianism, and how is it possible to be opposed to the<br />

materialization of human beings by Reductionism but not at the expense of the<br />

value of individuals by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grounding it totally upon<br />

relations, in order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ialogue between the Eastern<br />

and Western culture.<br />

iii


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Cartesian Self) 是是 現 代 社 會 自 我 概 念 的 主 要 原原 型 , 與 個 體<br />

主 義 的 興 起 有 密 切 的 關 系 , 從 絕 對 的 「 我 思 」 出 發 , 建 立 一 個 以 內 在 世 界 為<br />

基 點 的 個 體 性 自 我 , 逐 漸 地 禁 不 起 現 代 社 會 高高 度 發 展展 以 及 後 現 代 思 潮 的 挑<br />

戰 。 法 國 哲 學學 家家 利 科 (Paul Ricoeur, 1913-2005) 的 自 我 與 他 者 概 念 , 發 展展 出<br />

對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的 批 判 , 並 且 針 對 與 科 技 發 展展 呼 應 的 化 約 主 義 提 出 批 判 , 一<br />

方方 面 批 判 向 內 轉 向 的 獨 我 傾 向 , 造 成 自 我 中 心 的 個 體 主 義 ; 另 一 方方 面 批 判 把<br />

人 化 約 成 物 質 , 或 者 以 量 化 方方 式 衡衡 量 人 的 化 約 主 義 。 當 利 科 的 自 我 與 他 者 概<br />

念 和 中 國 思 想 文文 化 傳 統 的 自 我 與 他 者 概 念 對 話 時時 , 我 們 應 當 關 注 如 何 反反 對 個<br />

體 主 義 極 端 化 而 不 至 於 走 上 集 體 主 義 的 道 路 , 如 何 批 判 化 約 主 義 把 人 物 化 ,<br />

而 不 至 於 回 復 把 個 體 價 值 建 立 在 關 係 的 傳 統 , 以 作 為 東 西 思 想 文文 化 傳 統 對 話<br />

的 一 個 參 考 。<br />

壹 、 詮 釋 學 背 景<br />

詮 釋 學學 的 興 起 是是 現 代 哲 學學 的 一 個 特 色 , 而 且 這 和 自 我 與 他 者 概 念 密 切 相<br />

關 , 因 為 論 及 自 我 與 他 者 就就 是是 論 及 對 自 我 與 他 者 的 了 解 與 詮 釋 。<br />

一 、 詮 釋 學 的 起 源<br />

十 九 世 紀 現 代 詮 釋 學學 之 父 士 來 馬 赫 (F.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慧 眼<br />

看 出 , 儘 管 不 同 領 域 有 其 不 同 的 解 釋 方方 式 , 解 釋 畢 竟 是是 一 種 了 解 的 藝 術 , 本<br />

身 具 有 共 通 性 , 因 此 可 把 它它 視 為 一 門 「 科 學學 」 , 開 創 「 一 般 詮 釋 學學 」<br />

(allgemeine Hermeneutik), 1 一 方方 面 擴 大大 詮 釋 學學 的 範 圍 , 另 一 方方 面 把 詮 釋 學學<br />

從 狹 義 的 釋 經 限 制 裡裡 解 放 出 來 。 士 來 馬 赫 詮 釋 學學 特 別 重 視 對 作 者 的 了 解 , 他<br />

認 為 了 解 是是 在 作 者 與 讀 者 的 對 話 關 係 當 中 產 生 的 :<br />

1 Richard E. Palmer,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br />

and Gadamer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 91.<br />

iv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5<br />

作 者 → 文文 本 ← 讀 者<br />

了 解 就就 是是 作 者 與 讀 者 藉 著 文文 本 對 話 , 亦 即 讀 者 進 入 作 者 的 心 路 歷 程 , 因<br />

而 了 解 ( understanding ) , 也 就就 是是 模 仿 ( imitation ) 與 重 建<br />

(reconstruction), 而 詮 釋 學學 最 後 目 標 是是 比 作 者 更 加 了 解 他 自 己 。 2<br />

二 、 文 本 視 域<br />

二 十 世 紀 詮 釋 學學 大大 師 加 達 默 爾 (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 把 海<br />

德 格 爾 的 「 詮 釋 存存 有 學學 」 發 展展 成 「 存存 有 詮 釋 學學 」, 而 把 詮 釋 學學 大大 大大 地 深 化 ,<br />

並 且 把 士 來 馬 赫 所 開 創 重 視 作 者 的 詮 釋 方方 向 調 整 轉 向 作 品 文文 本 本 身 , 以 來 自<br />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 的 視 域 概 念 解 讀 詮 釋 過 程 。「 視 域 就就 是是 看 視 的 區 域 , 這 個 區 域<br />

囊 括 和 包 容容 了 從 某 個 立 足 點 出 發 所 能 看 到 的 一 切 」。 3 而 且 , 視 域 不 是是 固 定 不<br />

變 的 ,「 視 域 並 非 僵 硬 的 界 限 , 乃 是是 隨 同 變 化 並 且 向 前 邁 進 者 」。 4 視 域 的 定<br />

義 指 出 了 可 能 性 , 也 暗 示 了 侷 限 性 , 可 能 性 在 於 能 夠夠 看 見 的 部 分 , 而 侷 限 性<br />

在 於 不 能 看 見 的 部 分 。 視 域 與 前 見 緊 密 相 關 ,「 一 種 詮 釋 學學 處 境境 是是 由 我 們 自<br />

己 帶 來 的 各各 種 前 見 所 規 定 的 。 就就 此 而 言 , 這 些 前 見 構 成 了 某 個 現 在 的 視 域 ,<br />

因 為 它它 們 表表 現 了 那 種 我 們 不 能 超 出 其 去去 觀 看 的 東 西 」。 5 簡 而 言 之 , 視 域 由 前<br />

見 組 成 , 所 有 的 前 見 決 定 了 我 們 能 看 見 多多 少少 以 及 無 法 看 見 多多 少少 。<br />

加 達 默 爾 最 大大 的 貢 獻 之 一 , 就就 是是 以 「 視 域 融 合 」(Fusion of Horizons) 描<br />

述 詮 釋 過 程 , 這 是是 藉 由 「 自 身 置 入 」(transposing self, Sichversetzen) 而 把<br />

「 自 我 視 域 」 置 入 「 文文 本 視 域 」 當 中 , 但 這 並 非 自 我 被被 移 入 他 者 裡裡 面 , 亦 非<br />

強 迫 他 者 歸 順 自 我 , 乃 意 味 著 「 一 個 更 高高 的 普 遍 性 的 提 升 」, 是是 超 越 自 我 與<br />

2 張 旺 山 :《 狄 爾庵 泰 》( 臺弋 北屙 : 東 大 ,1986), 頁稰 270。<br />

3 加展 達 默枯 爾庵 :《 真 理 與弌 方尣 法 I: 哲穯 學 詮 釋诤 學 的 基 本岓 特 徵郕 》, 洪即 漢庝 鼎 ( 譯诚 )( 臺弋 北屙 : 時 報酒 文尠<br />

化 ,1993 年 ), 頁稰 395。<br />

4 Hans-George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Crossroad, 1992), p. 245.<br />

5 加展 達 默枯 爾庵 :《 真 理 與弌 方尣 法 I》( 臺弋 北屙 : 時 報酒 文尠 化 ,1993), 頁稰 400。<br />

v


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他 者 的 個 別 性 之 普 遍 性 的 提 升 , 6 於 是是 在 士 來 馬 赫 眼 中 作 為 作 者 與 讀 者 對 話 場<br />

所 的 文文 本 , 再 度 取 得 詮 釋 的 中 心 位 置 。<br />

三 、 利 科 的 調 整<br />

在 同 樣 重 視 作 品 文文 本 的 理 解 方方 向 , 有 一 種 傾 向 是是 強 調 對 作 品 的 客 觀 解 讀<br />

如 貝 帝 (Emilio Betti, 1890-1968), 而 另 外 一 種 傾 向 是是 重 視 讀 者 的 主 觀 投 入 之<br />

解 讀 如 加 達 默 爾 , 前 者 強 調 客 觀 的 詮 釋 方方 法 , 後 者 重 視 讀 者 的 主 觀 投 入 。 加<br />

達 默 爾 詮 釋 學學 對 於 客 觀 方方 法 提 出 尖尖 銳銳 的 質 疑 與 不 信 任 , 其 巨 著 《 真 理 與 方方<br />

法 》 就就 是是 反反 對 把 方方 法 運 用 在 詮 釋 , 而 強 調 讀 者 主 觀 投 入 的 必 要 , 引 發 是是 否 過<br />

於 受 到 讀 者 主 觀 意 識 影 響 以 及 是是 否 走 向 相 對 主 義 的 質 疑 。 當 代 法 國 哲 學學 家家 利<br />

科 大大 致 上 贊 同 加 達 默 爾 的 路 線 , 但 是是 做 了 一 些 調 整 與 修 正 , 在 追 求 對 作 品 的<br />

理 解 方方 向 上 , 站 在 介 於 作 品 的 客 觀 解 讀 與 讀 者 的 主 觀 投 入 之 折 衷衷 立 場 。 利 科<br />

同 樣 把 詮 釋 學學 的 焦 點 拉 回 文文 本 說 :「 詮 釋 學學 是是 關 於 了 解 如 何 運 作 在 文文 本 詮 釋<br />

的 理 論 , 因 此 主 要 觀 點 在 於 認 識 作 為 文文 本 的 言 說 , 而 且 對 文文 本 範 疇 的 詳 細 探<br />

討 將 成 為 隨 後 研 究 的 關 注 。」 7 利 科 強 調 「 言 說 」 是是 「 事 件 」 而 非 符 號 系 統 ,<br />

並 且 把 焦 點 轉 向 言 說 所 形 成 的 文文 本 。<br />

1. 距 離 化 的 必 要<br />

利 科 質 疑 加 達 默 爾 提 出 的 效 應 歷 史 意 識 所 強 調 的 歷 史 歸 屬 , 可 能 排 斥斥 了<br />

必 要 的 歷 史 距 離 , 8 對 利 科 而 言 ,「 距 離 化 」(distanciation) 對 於 理 解 而 言 是是<br />

必 要 的 。「 距 離 是是 一 個 事 實 , 放 置 在 一 個 距 離 則 是是 方方 法 論 的 態 度 。 效 應 歷 史<br />

正 是是 在 歷 史 距 離 的 前 提 之 下 發 生 的 」。 9 簡 而 言 之 , 加 達 默 爾 認 為 當 我 們 詮 釋<br />

歷 史 時時 , 我 們 與 歷 史 之 間 的 「 近 」, 會 帶 來 很 多多 效 應 而 影 響 到 對 歷 史 的 了<br />

解 , 利 科 卻卻 認 為 , 當 我 們 詮 釋 歷 史 時時 , 我 們 與 歷 史 之 間 的 「 遠 」, 才 是是 我 們<br />

6 前 揭 書 , 頁稰 399。<br />

7 Paul Ricoeur,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r />

1981), p. 43.<br />

8 Ibid., p. 61.<br />

9 Ibid., p. 74.<br />

vi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7<br />

得 以 了 解 歷 史 的 關 鍵 。「 距 離 化 的 時時 刻 發 生 在 寫 作 的 固 定 化 以 及 在 言 說 傳 播<br />

領 域 裡裡 所 有 類 似 的 現 象 」。 10 這 意 味 著 距 離 化 帶 來 寫 作 的 固 定 化 , 而 指 向 文文 本<br />

的 自 治 , 首 先 從 作 者 意 圖 , 其 次 從 文文 化 情 境境 與 文文 本 形 成 的 所 有 社 會 條 件 , 最<br />

後 從 原原 先 的 受 眾 解 放 出 來 而 得 以 自 治 。 既既 然 除 去去 了 原原 先 的 處 境境 , 就就 可 能 在 詮<br />

釋 過 程 當 中 進 入 再 處 境境 化 , 於 是是 這 「 文文 本 的 自 治 」 提 供 了 詮 釋 過 程 客 觀 批 判<br />

的 基 礎 。 11 文文 本 的 自 治 說 明 了 文文 本 自 身 的 獨 立 性 , 這 是是 作 者 在 創 作 文文 本 的 過 程<br />

當 中 逐 漸 「 固 定 化 」 的 成 果 , 一 旦 作 品 完 成 , 它它 就就 不 再 從 屬 於 作 者 本 身 , 而<br />

是是 一 個 客 觀 獨 立 的 存存 在 。<br />

2. 挪 用 的 轉 化<br />

利 科 在 詮 釋 過 程 看 到 「 距 離 化 」 的 對 應 部 分 ― 詮 釋 者 的 「 挪 用 」<br />

(appropriation), 意 即 「 把 身 外 的 轉 成 自 己 的 」。 12 這 是是 利 科 用 來 說 明 他 認<br />

同 加 達 默 爾 的 投 入 性 了 解 之 處 , 然 而 利 科 仍 然 堅 持 距 離 的 必 要 , 只 有 當 距 離<br />

化 出 現 而 作 品 脫 離 作 者 以 及 作 者 處 境境 的 影 響 時時 , 挪 用 才 有 可 能 發 生 。 13 當 詮 釋<br />

者 挪 用 文文 本 內 涵 時時 , 必 須 先 能 夠夠 把 自 己 挪 出 騰 讓 而 使 文文 本 內 涵 被被 挪 用 進 來 。 14<br />

挪 用 的 結 果 是是 更 加 深 入 的 自 我 理 解 ,「 用 文文 本 的 門 徒 ― 自 我 , 取 代 了 自 己 的<br />

主 人 」。 15 在 此 意 義 , 自 我 是是 隨 著 文文 本 內 涵 而 建 構 發 展展 的 ,「 身 為 讀 者 , 只 有<br />

失失 去去 自 我 才 能 尋 到 自 我 」。 16 利 科 進 一 步 呼 應 加 達 默 爾 的 遊 戲 概 念 , 使 用 啟 發<br />

式 故 事 (heuristic fiction) 理 論 說 明 「 挪 用 」, 17 由 此 逐 漸 轉 向 後 期 他 所 關 注<br />

的 敘 事 。 對 加 達 默 爾 而 言 , 這 樣 的 了 解 是是 投 入 ; 對 利 科 而 言 , 這 樣 的 了 解 是是<br />

挪 用 , 然 而 利 科 點 出 挪 用 的 結 果 指 向 自 我 理 解 的 提 升 , 於 是是 詮 釋 概 念 就就 與 自<br />

我 概 念 結 合 在 一 起 了 。<br />

10 Ibid., p. 91.<br />

11 Ibid., p. 91.<br />

12 Ibid., p. 113.<br />

13 Ibid., p. 144.<br />

14 Ibid., p. 144.<br />

15 Ibid., p. 113.<br />

16 Ibid., p. 144.<br />

17 Ibid., pp. 185-190.<br />

vii


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歷 史 具 有 不 可 化 約 的 敘 事 特 質 , 18 討 論 敘 事 往 往 也 就就 是是 討 論 歷 史 , 當 論 及<br />

自 我 概 念 時時 , 自 我 本 身 也 帶 有 歷 史 , 每 一 個 自 我 也 帶 有 敘 事 特 質 , 因 此 自 我<br />

概 念 離 不 了 敘 事 。 事 實 上 不 只 真 實 歷 史 具 有 敘 事 特 質 ,「 虛 構 故 事 的 世 界 藉<br />

由 擬 態 意 圖 (mimetic intention) 也 帶 領 我 們 進 入 真 實 行 動 世 界 的 核 心 」。 19 因<br />

此 , 真 實 的 歷 史 敘 事 與 虛 構 的 敘 事 都 對 我 們 進 入 真 實 行 動 世 界 的 核 心 有 幫<br />

助 , 也 因 此 對 我 們 的 自 我 認 識 有 幫 助 , 這 是是 為 何 人 藉 著 文文 本 的 敘 事 世 界 可 以<br />

開 啟 自 我 認 識 的 主 要 原原 因 。<br />

3. 詮 釋 學學 與 意 識 型 態 批 判<br />

在 《 真 理 與 方方 法 》 裡裡 , 加 達 默 爾 把 客 觀 方方 法 與 了 解 真 理 對 立 起 來 , 導 致<br />

對 意 識 型 態 批 判 的 不 公 正 排 斥斥 。 20 加 達 默 爾 寧 可 強 調 歷 史 歸 屬 而 忽 略 歷 史 距<br />

離 , 重 視 投 入 性 的 了 解 而 忽 略 客 觀 性 的 批 判 。 利 科 看 到 重 視 歷 史 傳 統 的 「 詮<br />

釋 學學 」 其 姿姿 態 是是 謙 卑 的 , 認 知 歷 史 對 於 了 解 的 限 制 , 強 調 歷 史 歸 屬 ; 而 「 意<br />

識 型 態 批 判 」 則 居居 高高 傲 的 挑 釁 姿姿 態 , 強 調 言 論 自 由 而 反反 抗 溝 通 被被 扭 曲 , 他 無<br />

意 融 合 二 者 於 一 個 系 統 , 而 是是 讓 二 者 都 能 說 出 各各 自 的 正 當 訴 求 。 21 利 科 使 用<br />

「 了 解 」(understanding) 相 應 於 前 者 , 而 「 說 明 」(explanation) 則 相 應 於<br />

後 者 , 又 把 「 了 解 」 與 「 說 明 」 的 辯 證 關 係 應 用 在 「 挪 用 」 與 「 距 離 化 」 的<br />

辯 證 關 係 。 22 由 於 傳 統 的 回 憶 與 自 由 的 期 盼 處 於 辯 證 關 係 , 利 科 堅 持 應 當 保 存存<br />

詮 釋 學學 與 意 識 型 態 批 判 的 不 同 而 互 相 參 照 。 23<br />

4. 小 結<br />

利 科 詮 釋 學學 最 大大 的 貢 獻 是是 接 受 加 達 默 爾 詮 釋 路 線 的 優 點 , 但 是是 避 免 主 觀<br />

化 與 相 對 化 的 極 端 傾 向 , 因 此 他 強 調 作 品 本 身 具 有 的 客 觀 性 , 亦 即 當 作 品 成<br />

形 之 後 , 就就 在 「 固 定 化 」 與 「 距 離 化 」 當 中 具 有 獨 立 自 主 的 意 義 , 既既 不 再 屬<br />

18 Ibid., p. 275.<br />

19 Ibid., p. 296.<br />

20 Ibid., p. 90.<br />

21 Ibid., pp. 87-88.<br />

22 Ibid., p. 183.<br />

23 Ibid., p. 100.<br />

viii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9<br />

於 作 者 本 身 , 也 不 是是 讀 者 的 主 觀 意 識 可 以 強 加 改 變 , 乃 是是 遵 照 文文 學學 設 計 的 規<br />

則 , 呈呈 現 一 個 需 要 讀 者 投 入 其 中 才 能 達 到 最 好好 理 解 的 世 界 , 其 客 觀 性 在 於 作<br />

品 的 獨 立 性 以 及 其 所 使 用 的 文文 學學 設 計 , 而 需 要 主 觀 投 入 之 處 則 在 於 運 用 這 些<br />

文文 學學 設 計 的 讀 者 。 於 是是 後 來 利 科 把 廣 泛 的 文文 學學 設 計 之 焦 點 集 中 在 「 敘 事 」,<br />

而 對 敘 事 文文 學學 體 裁 而 言 , 處 於 核 心 地 位 的 就就 是是 「 情 節 」, 這 是是 他 比 較 後 期 的<br />

關 注 重 點 。<br />

貳 、 敘 事 身 份<br />

利 科 進 一 步 地 , 從 敘 事 情 節 解 讀 自 我 概 念 , 把 敘 事 情 節 視 為 重 要 的 詮 釋<br />

入 口 , 這 帶 來 對 時時 間 之 新 的 哲 學學 理 解 , 他 以 三 冊 的 《 時時 間 與 敘 事 》 發 展展 哲 學學<br />

論 述 , 24 由 於 本 文文 焦 點 集 中 在 「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 他 者 」, 因 此 不 擬 進 入<br />

那 些 細 節 。 無 論 如 何 , 這 是是 非 常 具 有 創 意 的 思 考 方方 式 , 也 對 西 方方 現 代 社 會 的<br />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造 成 嚴 重 的 挑 戰 。<br />

一 、 文 本 的 媒 介<br />

利 科 宣 稱 ,「 文文 本 是是 我 們 得 以 了 解 自 己 的 媒 介 」。 25 換 言 之 , 人 要 了 解 自<br />

己 不 可 能 採 用 直 接 的 方方 式 ,「 我 們 只 有 藉 由 長 遠 的 繞 道 ― 豐 富富 人 性 記 號 儲 存存<br />

於 文文 化 著 作 裡裡 , 才 能 了 解 自 己 」。 26 利 科 認 為 ,「 沒 有 相 當 程 度 的 『 繞 道 』<br />

(detour), 就就 是是 藉 由 記 號 、 象 徵 與 文文 化 作 品 等 等 , 自 我 認 識 是是 不 可 能 的 」。 27<br />

重 點 在 於 , 利 科 認 為 需 要 藉 著 文文 本 展展 開 的 世 界 , 人 才 得 以 認 識 自 我 ,「 正 是是<br />

藉 由 文文 本 , 讀 者 得 到 其 向 度 的 主 體 性 」。 28 「 了 解 就就 是是 在 文文 本 之 前 了 解 自<br />

24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vol. 1-3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br />

1985, 1988).<br />

25 Ibid., p. 142.<br />

26 Ibid., p. 143.<br />

27 Paul Ricoeur, "History as Narrative and Practice," Philosophy Today, 39, (Fall, 1985), p.213.<br />

28 Paul Ricoeur,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94.<br />

ix


1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己 」。 29 詮 釋 文文 本 不 是是 追 求 發 覺 在 文文 本 之 後 的 隱 藏 意 圖 , 而 是是 迎 向 從 文文 本 而 來<br />

的 開 展展 、 發 現 與 啟 示 , 並 藉 此 而 更 加 認 識 自 己 。<br />

根 據 利 科 本 人 的 體 驗 , 他 說 :「 閱 讀 把 我 帶 到 自 我 的 想 像 變 奏 , 戲 劇 裡裡<br />

的 世 界 之 改 變 形 狀 , 同 時時 是是 自 我 的 戲 劇 性 改 變 形 狀 。」 30 在 詮 釋 過 程 當 中 , 自<br />

我 世 界 與 文文 本 世 界 交 融 , 文文 本 世 界 裡裡 所 發 生 的 重 現 在 自 我 世 界 裡裡 。 為 了 了 解<br />

自 我 , 人 必 須 追 求 了 解 文文 本 , 藉 由 文文 本 的 解 讀 可 以 發 現 許 多多 關 於 自 我 的 角<br />

度 。 此 外 , 說 自 己 的 故 事 也 是是 一 種 認 識 自 己 的 方方 式 , 這 意 味 著 藉 由 文文 本 的 創<br />

作 也 可 以 發 現 許 多多 未 曾 理 解 的 自 我 ,「 從 我 們 所 說 有 關 自 己 的 故 事 裡裡 我 們 得<br />

以 更 加 認 識 自 己 」。 31 如 此 一 來 , 除 非 藉 由 「 繞 道 」 的 方方 式 人 無 法 認 識 自 我 ,<br />

結 果 利 科 就就 把 認 識 自 我 帶 離 了 自 我 的 內 在 世 界 了 , 如 Gary B. Madison 所 說 ,<br />

這 意 味 著 利 科 把 自 我 的 主 體 性 去去 主 體 化 了 , 32 事 實 上 這 也 是是 把 自 我 的 主 體 性 敘<br />

事 化 或 文文 本 化 了 , 這 是是 對 於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的 徹 底 改 造 , 不 把 自 我 的 主 體 性 建<br />

立 在 狹 隘 的 自 我 本 身 , 而 是是 轉 向 開 闊 的 文文 本 世 界 , 而 後 期 的 利 科 更 進 一 步 地<br />

把 文文 本 的 焦 點 集 中 在 敘 事 的 體 裁 。<br />

二 、 同 一 與 自 性<br />

利 科 以 拉 丁 語 idem「 同 一 」(sameness, Gleichheit) 的 身 份 指 在 時時 空 架 構<br />

之 下 自 我 的 前 後 一 致 , 而 拉 丁 語 ipse「 自 性 」(selfhood, Selbstheit) 的 身 份 則<br />

指 自 我 主 動 地 回 應 與 開 創 能 力 。 利 科 認 為 , 許 多多 對 於 個 人 身 份 問 題 的 模 糊 不<br />

清 , 都 是是 源 自 未 能 清 楚 區 分 「 同 一 」 的 身 份 或 「 自 性 」 的 身 份 。 33 在 自 我 的 同<br />

一 與 自 性 之 間 , 利 科 能 夠夠 比 較 正 面 地 描 述 同 一 是是 什 麼 , 並 且 指 出 以 自 我 的 同<br />

一 來 界 定 自 我 的 身 份 之 不 足 , 但 卻卻 未 能 同 樣 清 楚 地 描 述 自 性 是是 什 麼 , 卻卻 多多 使<br />

29 Ibid., p. 143.<br />

30 Ibid., p.94.<br />

31 Paul Ricoeur, "History as Narrative and Practice," p.214.<br />

32 Gary B. Madison, "Ricoeur and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in Lewis E. Hahn (ed.) The<br />

Philosophy of Paul Ricoeur (Chicago: Open Court, 1995), p.77: "Ricoeur's contribution is, in<br />

effect, to have 'desubjectivized' subjectivity."<br />

33 Paul Ricoeur, "Narrative Identity," in D. Wood ed (ed.) On Paul Ricoeur (London: Routledge,<br />

1991), p.189.<br />

x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11<br />

用 間 接 描 述 或 負 面 對 照 的 方方 式 來 呈呈 現 自 性 , 而 期 盼 以 自 性 概 念 來 補 足 自 我 身<br />

份 的 界 定 。<br />

一 方方 面 , 自 我 的 同 一 , 這 是是 建 立 在 數 量 上 的 同 一 ( 比 如 唯 一 的 確 認 )、<br />

質 量 上 的 同 一 ( 比 如 相 似 的 確 認 ) 與 不 中 斷斷 的 連 續 性 之 上 。 34 自 我 的 同 一 用 來<br />

詮 釋 自 我 是是 不 夠夠 的 , 因 為 基 本 上 是是 建 立 在 計 量 的 觀 念 之 上 , 比 如 辨 識 數 量 上<br />

的 同 一 需 要 建 立 在 量 的 計 數 之 外 , 連 質 量 上 的 同 一 也 是是 主 要 以 可 量 化 的 相 似<br />

度 作 為 基 礎 , 至 於 不 中 斷斷 的 連 續 性 概 念 , 則 主 要 是是 建 立 在 時時 間 計 量 的 參 考 基<br />

礎 上 。<br />

另 一 方方 面 , 利 科 建 議 以 自 我 的 自 性 打 破 同 一 的 限 制 ,「 我 們 可 以 考 慮 針<br />

對 什 麼 性 質 的 問 題 自 我 建 構 一 個 回 應 或 者 一 個 範 圍 的 回 應 , 用 以 解 讀 自 我 概<br />

念 , 這 問 題 是是 關 於 『 誰 』 的 問 題 與 關 於 『 什 麼 』 的 問 題 有 所 區 別 」。 35 由 於 計<br />

量 的 觀 念 必 定 指 向 「 什 麼 」 的 問 題 , 而 事 實 上 也 只 能 回 答 「 什 麼 」 的 問 題 ,<br />

回 應 「 誰 」 的 問 題 是是 無 能 為 力 的 。 這 樣 的 概 念 架 構 就就 是是 利 科 用 來 處 理 自 我 概<br />

念 的 基 礎 , 同 一 的 層 次 與 回 答 關 於 「 什 麼 」 的 問 題 有 關 , 而 自 性 的 層 次 與 回<br />

答 關 於 「 誰 」 的 問 題 有 關 。 簡 而 言 之 , 自 性 就就 是是 針 對 關 於 「 誰 」 的 問 題 所 提<br />

出 的 回 應 所 組 成 者 。<br />

利 科 對 於 單 單 使 用 不 中 斷斷 的 連 續 性 概 念 來 衡衡 量 自 我 的 身 份 並 不 滿 意 , 他<br />

認 為 當 我 們 論 及 自 我 而 強 調 自 我 的 持 恆 性 時時 有 兩 種 表表 達 方方 式 , 36 一 種 是是 「 性 格<br />

上 的 持 恆 」, 此 處 「 性 格 」 是是 指 一 組 可 容容 確 認 一 個 人 為 同 一 人 的 特 徵 , 37 在 此<br />

意 義 下 , 同 一 與 自 性 是是 重 疊 的 ; 但 另 外 一 種 是是 「 信 守 承 諾 」, 在 此 意 義 下 ,<br />

同 一 與 自 性 是是 分 開 的 , 因 為 同 一 的 自 我 所 指 向 的 「 什 麼 」 不 必 然 會 信 守 承<br />

諾 , 而 自 性 的 自 我 所 呈呈 現 的 「 誰 」 才 是是 信 守 承 諾 的 關 鍵 。 由 於 前 者 指 向 「 什<br />

麼 」 的 問 題 , 而 非 「 誰 」 的 問 題 ,「 性 格 事 實 上 只 是是 『 誰 』 的 『 什 麼 』」, 38<br />

34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p.115-118.<br />

Cf. Paul Ricoeur, "Narrative Identity," pp. 189-190.<br />

35 Ibid., p. 191.<br />

36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p. 118-119.<br />

37 Ibid., p. 119.<br />

38 Ibid., p. 122.<br />

xi


1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並 未 能 夠夠 指 向 更 深 層 的 「 誰 」 本 身 。 利 科 觀 察察 到 有 兩 極 存存 在 , 一 方方 面 是是 性 格<br />

的 一 端 , 同 一 與 自 性 是是 重 疊 的 , 另 一 方方 面 是是 信 守 承 諾 的 一 端 , 自 性 從 同 一 得<br />

到 釋 放 , 儘 管 時時 空 變 遷 可 能 使 得 一 個 人 的 樣 子 看 起 來 完 全 不 同 , 卻卻 還 是是 完 全<br />

不 改 變 地 堅 守 其 多多 年 前 的 承 諾 , 這 樣 的 人 的 身 份 裡裡 同 一 與 自 性 是是 分 開 的 ; 反反<br />

之 , 即 使 一 個 表表 面 上 看 起 來 與 過 去去 的 樣 子 並 無 不 同 的 人 , 很 可 能 已 經 完 全 改<br />

變 而 破 壞壞 其 承 諾 , 這 樣 的 人 的 身 份 裡裡 同 一 與 自 性 也 是是 分 開 的 。 敘 事 身 份 就就 在<br />

二 極 當 中 扮 演 仲 介 傳 達 的 角 色 而 建 構 自 我 的 身 份 。 39<br />

三 、 敘 事 身 份<br />

其 實 , 當 論 及 自 我 的 持 恆 性 時時 , 時時 間 概 念 已 經 引 了 進 來 ,「 性 格 上 的 持<br />

恆 」 是是 指 在 時時 間 變 動 過 程 當 中 的 不 變 性 , 而 「 信 守 承 諾 」 也 是是 指 在 時時 間 考 驗<br />

過 程 當 中 的 穩 定 性 。 論 及 自 我 概 念 , 必 定 需 要 時時 間 的 架 構 , 因 為 自 我 是是 存存 在<br />

於 時時 空 裡裡 頭 , 敘 述 故 事 的 活 動 與 人 類 經 驗 的 時時 間 特 質 是是 相 互 關 連 的 ,「 當 時時<br />

間 藉 由 敘 事 模 式 而 清 楚 表表 達 時時 , 時時 間 就就 成 了 人 的 時時 間 , 而 當 敘 事 成 為 時時 間 性<br />

存存 在 的 一 個 條 件 時時 , 敘 事 就就 得 到 其 充 分 的 意 義 」。 40 由 於 人 是是 存存 在 於 時時 間 之<br />

內 , 而 時時 間 成 為 人 的 時時 間 之 關 鍵 在 於 時時 間 必 須 藉 由 敘 事 模 式 而 得 以 清 楚 表表<br />

達 , 於 是是 對 於 人 的 身 份 的 了 解 必 須 藉 由 敘 事 情 節 來 呈呈 現 。<br />

「 敘 事 建 構 角 色 的 身 份 , 藉 由 故 事 所 說 的 去去 建 構 所 謂 的 『 敘 事 身 份 』,<br />

由 故 事 的 身 份 形 成 角 色 的 身 份 」。 41 當 論 及 敘 事 身 份 時時 , 必 須 由 「 什 麼 」 的 思<br />

考 轉 向 「 誰 」 的 思 考 , 因 為 在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所 呈呈 現 的 角 色 特 質 , 並 非 如 同 實<br />

驗 室 裡裡 所 呈呈 現 的 「 什 麼 」, 而 是是 具 有 存存 在 深 度 的 「 誰 」。 由 於 「 誰 」 的 問 題<br />

指 向 針 對 他 人 的 回 應 , 也 是是 針 對 他 人 的 負 責 , 事 實 上 「 誰 」 的 問 題 並 不 好好 回<br />

答 , 因 為 不 容容 易 正 面 定 義 或 說 明 , 通 常 使 用 迂 迴 側 擊 或 者 反反 面 對 照 的 方方 式 呈呈<br />

現 , 因 此 需 要 藉 由 敘 事 概 念 才 有 可 能 把 這 兩 極 連 結 起 來 ,<br />

39 Ibid., pp. 118-119.<br />

40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vol. 1, p. 52.<br />

41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p. 147-148.<br />

xii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13<br />

由 於 在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 有 時時 必 須 藉 由 多多 樣 性 、 變 異 、 不 連 續 性 與 不 穩 定<br />

性 而 表表 現 出 持 恆 性 , 這 已 超 過 同 一 的 身 份 所 能 呈呈 現 , 必 須 藉 由 同 一 與 自 性 的<br />

辯 證 發 展展 , 開 展展 出 非 常 開 闊 的 想 像 空 間 , 呈呈 現 出 藉 由 敘 事 情 節 所 彰 顯 的 豐 富富<br />

身 份 。<br />

事 實 上 , 敘 事 並 非 單 單 容容 許 這 些 想 像 變 奏 (imaginative variations), 而<br />

且 積 極 引 發 、 追 尋 它它 們 , 在 此 意 義 下 , 文文 學學 實 在 有 如 在 一 個 巨 大大 的 實 驗 室 裡裡<br />

作 思 想 實 驗 , 包 含含 在 敘 事 身 份 裡裡 的 想 像 變 奏 之 資 源 藉 由 敘 事 過 程 而 得 以 測<br />

試 。 42<br />

由 於 情 節 是是 在 進 行 過 程 當 中 形 成 的 , 彷 彿 帶 有 生 命 力 一 般 地 發 展展 著 , 從<br />

機 械 論 的 觀 點 來 看 是是 無 法 理 解 情 節 的 。「 瞭 解 一 個 故 事 , 就就 是是 瞭 解 一 連 串 的<br />

行 動 、 思 想 與 感 覺 所 呈呈 現 的 一 特 殊 的 直 接 性 」, 因 此 故 事 的 結 局局 是是 無 法 預 測<br />

的 , 但 卻卻 是是 可 以 接 受 的 。 43 因 此 ,「 自 我 」 也 是是 無 法 預 測 的 , 因 為 每 一 個 自 我<br />

的 故 事 都 有 其 情 節 。 據 此 , 機 械 論 觀 點 與 非 位 格 觀 點 不 適 合 用 來 瞭 解 具 有 情<br />

節 特 質 的 自 我 。 所 以 , 一 種 對 主 導 性 之 主 體 的 膚 淺 理 解 如 「 這 就就 是是 我 」, 應<br />

當 被被 更 深 層 的 「 我 是是 誰 」 所 取 代 。 44 利 科 雖 然 明 言 , 自 我 的 身 份 應 當 從 敘 事 身<br />

份 的 角 度 來 理 解 ,「 按 我 來 看 , 敘 事 身 份 的 真 正 本 性 只 有 在 同 一 與 自 性 的 辯<br />

證 關 係 當 中 呈呈 現 出 來 」。 45 但 在 落 實 自 我 的 身 份 時時 , 利 科 還 是是 比 較 偏 向 自 我 的<br />

自 性 , 根 本 原原 因 在 於 畢 竟 「 誰 」 的 問 題 比 「 什 麼 」 的 問 題 更 有 份 量 ,「 什<br />

麼 」 的 問 題 答 對 了 並 不 保 證 就就 可 以 回 答 「 誰 」 的 問 題 , 而 「 誰 」 的 問 題 答 對<br />

了 事 實 上 可 以 保 證 回 答 「 什 麼 」 的 問 題 。<br />

當 問 及 自 我 時時 , 如 果 我 們 只 就就 「 什 麼 」 的 層 次 回 答 時時 , 就就 彷 彿 把 人 當 作<br />

「 物 」 了 , 但 若 就就 「 誰 」 的 層 次 回 答 身 份 的 問 題 時時 , 就就 必 須 把 「 敘 事 」 帶 進<br />

來 , 因 為 主 體 回 應 他 者 是是 藉 由 敘 事 的 方方 式 呈呈 現 的 。 這 不 但 突 顯 出 主 體 性 , 而<br />

42 Ibid., p. 148.<br />

43 Paul Ricoeur,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 277.<br />

44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p. 167-168.<br />

45 Ibid., p.140.<br />

xiii


1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且 把 倫 理 道 德 的 層 面 帶 進 來 , 因 為 「 誰 」 的 問 題 是是 藉 由 主 體 回 應 他 者 而 回<br />

答 。<br />

四 、 挑 戰 笛 卡 兒 式 自 我<br />

利 科 主 張 「 若 無 他 者 就就 無 法 想 像 一 個 自 我 」, 46 這 樣 的 觀 點 已 經 徹 底 顛 覆<br />

「 我 思 故 我 在 」, 因 為 利 科 主 張 的 是是 「 我 因 著 他 者 而 存存 在 」, 他 挑 戰 笛 卡 兒<br />

式 自 我 的 基 礎 「 我 思 」, 因 為 它它 把 思 維 主 體 視 為 第 一 真 理 而 忽 略 了 其 他 的 思<br />

維 主 體 。<br />

主 體 性 藉 由 反反 思 其 自 身 的 懷 疑 而 得 以 定 位 , 這 懷 疑 經 由 大大 欺 騙 者 的 寓 言<br />

而 被被 激 烈 化 , 這 樣 的 主 體 性 是是 自 由 漂 浮 的 , 被被 笛 卡 兒 稱 為 「 靈 魂魂 」, 他 保 存存<br />

了 實 體 論 者 的 語 言 , 儘 管 他 自 認 已 經 與 其 決 裂 , 但 他 所 做 的 恰 好好 相 反反 , 傳 統<br />

上 所 稱 為 靈 魂魂 的 其 實 就就 是是 主 體 , 而 這 主 體 可 以 化 約 成 最 簡 單 而 直 截 了 當 的 行<br />

動 , 亦 即 思 考 行 動 。 47<br />

按 此 方方 式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被被 化 約 成 純 粹 的 思 維 行 動 , 笛 卡 兒 就就 取 這 一 個 立<br />

足 點 來 對 抗 徹 底 的 懷 疑 。 利 科 同 意 尼尼 采 把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批 判 成 「 粉 碎 的 我<br />

思 」, 因 為 連 懷 疑 本 身 都 可 以 繼 續 地 被被 懷 疑 下 去去 , 最 終 將 是是 無 止 盡 的 懷 疑 下<br />

去去 。「 尼尼 采 所 說 的 無 非 是是 : 我 比 笛 卡 兒 懷 疑 地 更 好好 , 連 我 思 也 是是 可 懷 疑<br />

的 」。 48 假 如 不 當 作 一 個 絕 對 不 容容 置 疑 的 預 設 的 話 , 做 為 自 我 概 念 基 礎 的 我 思<br />

也 是是 可 懷 疑 的 , 但 是是 沒 有 立 足 點 的 懷 疑 則 會 打 開 通 往 相 對 主 義 的 大大 門 。<br />

相 對 於 笛 卡 兒 式 思 考 的 極 端 , 有 化 約 主 義 者 (Reductionist) 巴 菲 特 攻 擊<br />

把 自 我 當 作 連 續 性 個 別 存存 在 的 概 念 , 49 化 約 主 義 主 張 自 我 概 念 只 是是 一 種 假 象 而<br />

可 以 還 原原 成 心 理 與 生 理 現 象 , 事 實 上 根 本 沒 有 「 自 我 」 的 存存 在 , 因 此 也 對 笛<br />

卡 兒 式 自 我 作 徹 底 的 批 判 。 利 科 對 於 化 約 主 義 的 批 判 , 主 要 建 立 在 自 我 的 身<br />

46 Ibid., p. 3.<br />

47 Ibid., pp. 7-8.<br />

48 Ibid., p. 15.<br />

49 Derek Parfit,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Clarendon, 1984).<br />

xiv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15<br />

份 並 不 單 單 建 立 在 「 同 一 」, 因 為 「 自 我 並 不 單 單 屬 於 事 件 與 事 實 的 範<br />

疇 」, 50 自 我 並 不 單 單 是是 一 種 物 質 , 如 果 只 用 心 理 與 生 理 現 象 來 看 。 會 把 自 我<br />

物 化 了 。 同 樣 反反 對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 利 科 所 持 的 理 由 與 化 約 主 義 者 截 然 不 同 ,<br />

利 科 反反 對 的 是是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的 內 在 化 與 孤孤 立 化 , 但 並 不 反反 對 自 我 概 念 , 而 是是<br />

主 張 自 我 概 念 應 當 建 立 在 對 他 者 的 回 應 基 礎 上 。<br />

參 、 關 係 的 相 互 性<br />

在 《 自 我 作 為 他 者 》 裡裡 討 論 完 敘 事 的 同 一 之 後 , 利 科 開 始始 討 論 倫 理 目 標<br />

與 道 德 規 範 , 因 為 自 我 總 是是 涵 蓋蓋 著 他 者 , 自 我 如 何 與 他 者 相 處 是是 每 一 個 確 定<br />

自 己 身 份 的 自 我 都 應 當 面 對 的 問 題 。 藉 由 敘 事 情 節 利 科 展展 開 一 個 開 闊 的 思 想<br />

空 間 , 他 以 敘 事 情 節 所 呈呈 現 的 自 我 與 他 者 界 定 自 我 與 他 者 概 念 , 同 時時 也 確 立<br />

其 倫 理 思 想 。 利 科 的 自 我 和 他 者 概 念 緊 密 相 連 , 因 為 「 一 個 人 的 自 我 包 含含 著<br />

他 者 性 到 極 其 密 切 的 地 步 , 可 以 說 , 若 無 他 者 就就 無 法 想 像 一 個 自 我 」。 51 也 因<br />

此 倫 理 思 考 已 包 含含 在 自 我 概 念 裡裡 。 加 以 他 強 調 敘 事 身 份 , 個 體 的 主 體 性 需 要<br />

藉 由 敘 事 情 節 來 開 展展 , 自 我 必 須 能 夠夠 讓 人 信 賴 而 且 負 起 積 極 回 應 他 者 的 責<br />

任 , 亦 即 活 出 「 誰 」 的 樣 子 而 不 僅 僅 是是 「 什 麼 」 的 樣 子 。 如 果 每 一 個 個 體 的<br />

自 我 都 應 當 如 此 的 話 , 那 麼 在 個 體 與 個 體 之 間 的 關 係 當 中 , 需 要 建 立 互 相 的<br />

關 係 , 這 正 是是 其 倫 理 思 想 的 特 色 。<br />

一 、 負 責 的 倫 理<br />

強 調 從 「 誰 」 的 層 次 來 回 答 自 我 的 身 份 問 題 , 這 需 要 藉 由 敘 事 情 節 裡裡 主<br />

體 回 應 他 者 而 回 答 的 。 然 而 , 一 般 而 言 他 者 常 常 是是 一 個 威威 脅 的 來 源 , 尤尤 其 是是<br />

陌 生 的 他 者 , 往 往 激 發 防 衛衛 乃 至 敵 對 之 心 , 這 種 心 理 若 是是 倒 過 來 應 用 , 我 們<br />

50 Paul Ricoeur, "Narrative Identity," p.193; Cf. Oneself as Another, pp. 129-139.<br />

51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 3.<br />

xv


1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也 會 把 心 中 帶 有 敵 意 的 對 象 視 為 他 者 , 如 德 里 達 就就 追 溯 恐 懼 的 起 源 與 他 者 的<br />

關 連 :<br />

絕 對 的 恐 懼 乃 是是 第 一 次 遇 到 他 人 , 把 他 人 作 為 他 人 , 作 為 不 同 於 我 , 不<br />

同 於 他 自 身 的 他 人 。 只 有 將 他 人 變 成 另 一 個 他 人 ( 不 同 於 他 自 身 ), 通 過 在<br />

我 的 想 像 中 、 恐 懼 或 欲 望 中 改 變 它它 , 我 才 能 回 答 他 人 之 為 他 人 ( 不 同 於 我 )<br />

的 威威 脅 。 52<br />

德 里 達 精 采 地 描 述 人 如 何 因 著 恐 懼 而 把 別 人 扭 曲 成 「 他 者 」, 這 種 僅 僅<br />

出 於 威威 脅 感 , 甚 至 談 不 上 是是 事 實 的 威威 脅 , 就就 主 動 出 手 扭 曲 別 人 的 心 態 非 常 普<br />

遍 。 人 的 敵 人 常 常 是是 自 己 塑 造 出 來 的 , 而 統 治 者 最 擅 長 利 用 這 種 心 理 , 藉 著<br />

教 育 與 宣 傳 製製 造 威威 脅 感 , 也 就就 是是 製製 造 敵 人 , 進 一 步 地 製製 造 同 仇 敵 愾 的 氣 氛 ,<br />

把 別 國 或 別 的 民 族族 扭 曲 成 萬 惡 不 赦 的 魔魔 鬼鬼 , 轉 移 人 民 對 於 統 治 者 的 不 滿 。<br />

利 科 卻卻 努 力 地 把 可 能 成 為 敵 對 者 的 他 者 轉 成 積 極 的 共 存存 者 , 他 主 張 負 責<br />

的 倫 理 , 認 為 論 及 自 我 持 恆 性 的 目 的 是是 為 了 讓 別 人 能 夠夠 「 信 賴 」(count<br />

on ) , 因 此 我 必 須 為 行 為 「 負 責 」 ( accountable for ) , 這 「 責 任 」<br />

(responsibility) 連 結 了 「 信 賴 」 與 「 負 責 」 的 雙 重 含含 意 , 並 且 加 上 「 回 應 」<br />

(response) 的 含含 意 , 因 為 責 任 是是 在 實 際 的 回 應 當 中 呈呈 現 的 , 這 意 味 著 負 責 的<br />

倫 理 就就 是是 為 了 讓 人 信 賴 而 做 出 負 責 的 回 應 , 當 有 人 問 說 「 你 在 哪 裡裡 」 而 回 應<br />

說 「 我 在 這 裡裡 」 時時 , 這 回 應 就就 是是 出 於 自 我 持 恆 性 的 陳 述 。 53 這 是是 一 種 「 誰 」 的<br />

問 題 , 而 不 是是 「 什 麼 」 的 問 題 , 因 為 能 夠夠 負 起 責 任 的 回 應 者 , 必 定 是是 一 個<br />

「 誰 」, 而 不 可 能 僅 僅 是是 「 什 麼 」。<br />

二 、 互 相 承 認 的 體 制<br />

利 科 進 一 步 地 把 對 倫 理 道 德 的 定 義 擴 充 到 體 制 的 層 面 說 :「 自 我 的 自 律<br />

將 與 對 鄰 舍 的 操 心 關 懷 以 及 為 了 每 一 個 人 的 公 義 緊 密 地 結 合 在 一 起 。」 54 據 此<br />

52 德郔 里 達 :《 論 文尠 字 學 》, 汪 堂 家窚 ( 譯诚 )( 上 海 : 上 海 譯诚 文尠 出屒 版 社 ,1999 年 ), 頁稰 403-404。<br />

53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 165.<br />

54 Ibid., p. 18.<br />

xvi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17<br />

觀 點 , 公 義 的 定 義 就就 是是 「 在 公 正 的 體 制 下 (just institutions), 與 他 人 並 為 他<br />

人 共 度 善 的 生 活 」。 55<br />

從 敘 事 身 分 出 發 , 利 科 認 為 倫 理 道 德 的 基 礎 在 於 「 承 認 」<br />

(recognition), 而 且 是是 「 相 互 承 認 」(mutual recognition)。 56 「 承 認 是是 自<br />

我 的 結 構 , 反反 映 在 一 個 把 自 尊 帶 往 關 懷 而 帶 往 公 義 的 運 動 裡裡 , 承 認 把 二 者 與<br />

多多 者 的 成 分 引 入 自 我 的 組 成 。 當 友 誼 裡裡 的 相 互 分 享 與 公 義 裡裡 的 比 例 平 等 反反 映<br />

在 自 我 意 識 裡裡 時時 , 就就 把 自 尊 形 塑 成 了 承 認 的 長 相 」。 57<br />

利 科 把 承 認 概 念 從 私 領 域 轉 向 公 領 域 發 展展 , 他 認 為 公 義 不 針 對 特 定 對<br />

象 , 而 友 誼 單 單 認 定 特 定 對 象 。「 公 義 的 德 行 是是 建 立 在 從 他 者 而 來 的 一 種 距<br />

離 關 係 , 就就 如 同 原原 先 對 其 他 人 的 近 親 關 係 始始 源 於 其 臉 龐 與 聲 音 , 這 種 與 他 者<br />

的 關 係 , 容容 許 我 稱 之 為 『 藉 由 體 制 而 立 即 傳 達 』。 從 友 誼 的 角 度 來 看 , 他 者<br />

就就 是是 『 你 』, 而 從 公 義 的 角 度 來 看 , 他 者 就就 是是 『 任 何 人 』」。 58 利 科 非 常 重 視<br />

體 制 , 因 為 人 與 他 者 的 關 係 需 要 藉 由 體 制 仲 介 , 若 無 體 制 , 人 所 能 接 觸 到 的<br />

他 者 是是 非 常 有 限 的 , 也 因 此 利 科 說 :「 若 無 體 制 的 仲 介 傳 達 的 話 , 個 體 不 過<br />

人 的 初 稿 罷 了 。」 59<br />

利 科 心 目 中 的 人 並 非 孤孤 立 的 人 , 凡 是是 人 必 得 是是 因 著 他 者 而 成 為 人 , 若 無<br />

體 制 的 仲 介 傳 達 , 一 個 個 體 所 能 接 觸 到 的 他 者 非 常 有 限 , 在 此 意 義 下 是是 無 法<br />

發 展展 成 為 健 全 的 人 , 從 這 個 角 度 可 以 理 解 為 何 利 科 把 公 正 的 體 制 視 為 實 現 善<br />

的 生 活 所 不 可 缺 。 利 科 的 觀 點 可 以 轉 化 成 : 人 是是 藉 著 體 制 仲 介 傳 達 而 因 著 人<br />

得 以 成 為 人 。 利 科 把 可 能 敵 對 的 他 者 , 轉 移 為 積 極 地 共 存存 者 , 藉 由 社 會 體 制<br />

而 與 眾 多多 他 者 共 存存 , 從 而 尋 找 公 義 的 實 踐 。<br />

55 Ibid., p. 180.<br />

56 Paul Ricoeur, The Course of Recogn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br />

57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 296.<br />

58 Paul Ricoeur, The Jus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p. XIII.<br />

59 Ibid., p. 10.<br />

xvii


1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三 、 故 事 之 間<br />

為 了 「 與 笛 卡 兒 所 高高 舉 的 我 思 以 及 尼尼 采 所 宣 告告 為 無 效 的 我 思 分 別 保 持 等<br />

距 」, 60 利 科 認 為 在 角 色 之 間 有 許 多多 的 互 動 , 相 互 激 發 , 共 同 組 成 。 比 如 在 一<br />

個 比 較 小 的 故 事 裡裡 扮 演 主 要 角 色 , 基 於 這 小 故 事 是是 更 大大 故 事 裡裡 的 一 個 部 分 ,<br />

應 當 追 求 與 其 他 角 色 建 立 更 好好 的 關 係 , 一 起 努 力 讓 這 小 故 事 與 大大 故 事 都 能 更<br />

好好 , 這 是是 利 科 的 基 本 立 場 , 如 他 所 說 :「《 自 我 作 為 他 者 》 從 起 初 就就 建 議 ,<br />

一 個 人 的 自 我 包 含含 著 他 者 性 到 極 其 密 切 的 地 步 , 可 以 說 , 若 無 他 者 就就 無 法 想<br />

像 一 個 自 我 。」 61 因 為 自 我 總 是是 涵 蓋蓋 著 他 者 , 自 我 如 何 與 他 者 相 處 是是 每 一 個 確<br />

定 自 己 身 份 的 自 我 都 應 當 面 對 的 問 題 。 一 方方 面 承 認 許 多多 我 思 共 存存 的 事 實 , 另<br />

一 方方 面 追 求 與 他 者 一 起 建 立 善 的 生 活 , 並 認 知 自 己 的 義 務 而 作 為 一 個 負 責 任<br />

的 回 應 者 。 62 從 這 個 角 度 來 看 , 利 科 是是 傾 向 社 群 主 義 而 反反 對 個 體 主 義 的 。<br />

從 敘 事 情 節 的 特 質 來 看 ,「 自 我 」 是是 無 法 以 機 械 化 方方 式 來 作 預 測 的 , 因<br />

為 每 一 個 自 我 的 故 事 都 有 其 生 動 的 情 節 。 奧奧 古 斯 丁 以 唱 一 支 歌 曲 為 例 , 描 述<br />

時時 間 流 逝 與 心 理 活 動 的 關 係 : 在 開 始始 之 前 是是 在 期 望 裡裡 集 中 於 歌 曲 , 在 進 行 時時<br />

是是 在 當 下 的 注 意 裡裡 唱 歌 , 在 唱 完 之 後 是是 在 記 憶 裡裡 唱 過 歌 , 因 此 是是 以 當 下 的 注<br />

意 為 界 , 尚尚 未 唱 出 的 仍 屬 期 望 的 一 部 份 , 瞬 間 唱 出 就就 已 經 過 去去 而 成 為 記 憶 的<br />

一 部 份 ,「 這 活 動 越 在 進 行 , 則 期 望 越 是是 縮 短 , 記 憶 越 是是 延 長 , 直 至 活 動 完<br />

畢 , 期 望 結 束 , 全 部 轉 入 記 憶 中 」。 63<br />

整 個 歌 曲 是是 如 此 , 每 一 闋 、 每 一 音 也 都 如 此 ; 這 支 歌 曲 可 能 是是 一 部 戲 曲<br />

的 一 部 份 , 則 全 部 戲 曲 亦 然 如 此 ; 人 們 的 活 動 不 過 是是 人 生 的 一 部 份 , 那 麼 對<br />

整 個 人 生 也 是是 如 此 ; 人 生 不 過 是是 人 類 整 個 歷 史 的 一 部 份 , 則 整 個 人 類 史 又 何<br />

嘗 不 如 此 。 64<br />

60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 23.<br />

61 Ibid., p. 3.<br />

62 Ibid., pp. 171-194, 204-218.<br />

63 奧 古層 斯醬 丁 :《 懺讨 悔竃 錄杼 》, 周 士 良 ( 譯诚 )( 臺弋 北屙 : 臺弋 灣毞 商 務 峣 書 館枛 ,1998 年 ),11.28。<br />

64 前 揭 書 ,11.28。<br />

xviii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19<br />

四 、 小 結<br />

利 科 認 為 , 如 鄂 蘭 有 力 的 呼 籲 , 回 答 「 誰 」 的 問 題 必 須 藉 由 敘 述 生 命 的<br />

故 事 ,「 說 故 事 訴 說 著 『 誰 』 的 行 動 , 而 這 位 『 誰 』 的 身 份 必 定 是是 敘 事 身<br />

份 」。 65 鄂 蘭 觀 察察 到 每 個 人 生 述 說 一 個 故 事 ,「 每 個 人 介 於 生 死 之 間 的 生 命 最<br />

終 都 可 以 作 為 一 個 有 『 開 端 』 和 『 結 局局 』 的 故 事 來 講 」。 66<br />

然 而 她 亦 感 慨 地 說 :「 有 眾 多多 的 行 動 者 和 言 說 者 , 但 卻卻 沒 有 真 正 的 作<br />

者 。」 67 「 一 個 人 在 行 動 者 和 承 受 者 這 一 雙 重 意 義 上 開 始始 了 一 個 故 事 , 並 成 為<br />

它它 的 主 體 , 但 沒 有 人 成 為 它它 的 作 者 」。 68 所 有 行 動 的 結 果 導 致 故 事 的 段 落 , 甚<br />

至 因 而 結 集 成 書 , 儘 管 有 許 多多 故 事 的 主 體 參 與 其 中 , 但 是是 卻卻 無 作 者 , 看 不 出<br />

始始 於 何 處 , 而 止 於 何 處 , 而 是是 一 種 不 停 地 集 體 呈呈 現 。<br />

「 初 次 看 來 , 我 們 的 生 命 似 乎 是是 一 個 建 構 行 動 的 場 合 , 從 敘 事 理 解 的 角<br />

度 來 看 , 我 們 藉 此 努 力 去去 發 現 那 組 成 我 們 的 敘 事 身 份 而 非 單 單 從 外 頭 把 那 身<br />

份 強 加 其 上 」。 69 利 科 認 為 認 識 自 我 必 須 藉 助 於 故 事 的 解 讀 , 因 為 自 我 的 主 體<br />

性 就就 蘊 含含 在 故 事 當 中 。<br />

1. 每 一 個 自 我 都 是是 一 個 故 事 , 也 只 有 在 故 事 當 中 才 能 理 解 一 個 自 我 , 因 為<br />

整 體 的 人 , 無 法 用 分 析 特 質 的 方方 式 逐 一 呈呈 現 , 必 須 通 過 連 貫 的 故 事 才 能 多多 少少<br />

明 白 。<br />

2. 每 一 個 自 我 故 事 都 與 其 他 自 我 故 事 交 織 互 動 , 並 沒 有 任 何 一 個 故 事 是是 單<br />

獨 存存 在 的 , 而 且 每 一 個 故 事 當 中 都 必 然 有 其 他 故 事 的 痕 跡 。<br />

65 Paul Ricoeur, Time and Narrative, vol. 3, p. 246.<br />

66 鄂 蘭谙 :《 人 的 條 件峋 》, 竺 乾 威勾 等 ( 譯诚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9 年 ), 頁稰 186。<br />

67 前 揭 書 , 頁稰 186。<br />

68 前 揭 書 , 頁稰 186。<br />

69 Paul Ricoeur, "Life in Quest of Narrative," in David Wood (ed.) On Paul Ricoeur: Narrative and<br />

Interpret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1), p. 32.<br />

xix


2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3. 每 一 個 自 我 的 故 事 , 都 與 更 大大 的 故 事 交 織 互 動 , 許 多多 自 我 的 故 事 共 同 組<br />

成 更 大大 的 故 事 , 串 聯 成 歷 史 故 事 。 70<br />

肆 、 與 中 國 文 化 的 對 話<br />

利 科 詮 釋 學學 有 如 主 張 圖 畫 與 實 景 的 差 別 , 那 捕 捉 實 景 的 圖 畫 可 以 成 為 一<br />

片 豐 富富 的 藝 術 之 窗 , 比 如 靜 物 畫 的 蘋 果 。 藉 由 敘 述 故 事 , 不 只 過 去去 得 以 再<br />

現 , 而 且 藉 由 再 描 述 、 再 面 對 而 得 以 揭 示 、 被被 轉 化 , 藉 此 與 難 以 釋 懷 或 者 難<br />

以 面 對 的 過 去去 交 談 、 討 論 , 這 是是 敘 事 所 發 揮 的 積 極 功 能 , 包 括 治 療 、 鼓 舞 、<br />

啟 發 、 提 升 、 激 動 。<br />

如 重 視 敘 事 性 思 考 的 利 科 所 見 , 解 讀 自 我 概 念 時時 應 當 區 別 關 於 「 誰 」 的<br />

問 題 與 關 於 「 什 麼 」 的 問 題 。 當 論 及 敘 事 身 份 時時 , 必 須 由 「 什 麼 」 的 思 考 轉<br />

向 「 誰 」 的 思 考 , 因 為 能 夠夠 負 起 積 極 責 任 並 且 保 持 承 諾 的 是是 「 誰 」 而 不 是是<br />

「 什 麼 」。 相 較 於 利 科 , 中 國 文文 化 也 非 常 重 視 敘 事 性 思 考 , 不 過 在 龐 大大 的 傳<br />

統 權 威威 壓壓 力 之 下 , 人 所 扮 演 的 往 往 只 是是 配 合 故 事 情 節 需 要 的 「 什 麼 」 而 非<br />

「 誰 」。<br />

利 科 強 調 他 者 對 自 我 的 影 響 ,「 若 無 他 者 就就 無 法 想 像 一 個 自 我 」, 這 對<br />

中 國 文文 化 而 言 , 適 足 以 為 他 者 全 然 壓壓 倒 自 我 提 供 依 據 , 因 為 單 向 要 求 承 認 的<br />

權 威威 可 隨 意 塑 造 個 體 , 而 缺 乏 互 相 承 認 的 體 制 可 保 障 個 體 , 從 許 多多 例 證 都 指<br />

出 在 他 者 陰 影 下 的 自 我 是是 十 分 萎 縮 的 。「 君君 君君 臣 臣 , 父 父 子 子 」 是是 中 國 傳 統<br />

的 倫 理 道 德 標 準 , 71 君君 應 盡 為 君君 之 道 , 臣 應 盡 為 臣 之 道 , 父 應 盡 為 父 之 道 , 子<br />

應 盡 為 子 之 道 。 原原 始始 儒 家家 強 調 關 係 的 相 互 性 , 各各 種 為 人 之 道 各各 有 其 內 涵 , 為<br />

君君 之 道 為 仁 , 為 臣 之 道 為 忠 , 為 父 之 道 為 慈 , 為 子 之 道 為 孝孝 , 於 是是 仁 君君 、 忠<br />

臣 、 慈 父 、 孝孝 子 成 為 行 為 典 範 。 孟孟 子 把 君君 臣 父 子 關 係 進 一 步 延 伸 而 當 作 聖 人<br />

70 林 鴻 信 :《 邁 向峭 覺试 醒杳 ― 自 我 概 念 的 探 討 》( 臺弋 北屙 : 禮龂 記 出屒 版 社 ,2001), 頁稰 229。<br />

71 《 論 語張 》,〈 顏 淵 〉:「 齊邒 景醱 公 問 政十 於 孔 子 。 孔 子 對 曰尥 , 君 君 臣 臣 , 父尲 父尲 子 子 。」<br />

xx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21<br />

所 設 立 的 五 倫 說 :「 父 子 有 親 , 君君 臣 有 義 , 夫 婦 有 別 , 長 幼 有 序 , 朋 友 有<br />

信 。」 72<br />

漢 代 的 儒 學學 國 家家 化 對 於 原原 始始 儒 家家 思 想 是是 一 個 重 大大 轉 折 , 開 始始 有 三 綱 六 紀<br />

之 說 。 三 綱 是是 在 君君 臣 父 子 之 外 再 加 上 夫 婦 之 道 , 六 紀 則 是是 由 三 綱 衍 申 至 諸<br />

父 、 兄 弟 、 族族 人 、 諸 舅 、 師 長 與 朋 友 , 73 三 綱 六 紀 界 定 了 基 本 的 人 倫 關 係 。 另<br />

外 , 董 仲 舒 的 《 春春 秋 繁 露 》 有 三 綱 五 常 的 說 法 , 把 孟孟 子 的 「 仁 義 禮 智 」 加 上<br />

「 信 」 作 為 與 人 倫 關 係 配 合 的 道 德 準 則 , 於 是是 內 有 道 德 準 則 , 外 有 行 為 規<br />

範 。 這 些 人 際 關 係 意 味 著 社 會 秩 序 , 由 於 建 立 在 君君 臣 父 子 的 基 本 架 構 , 君君 臣<br />

關 係 的 原原 則 是是 尊 尊 , 父 子 關 係 的 原原 則 是是 親 親 , 前 者 為 君君 統 的 政 治 關 係 , 後 者<br />

為 宗 統 的 血 緣 關 係 。 74<br />

國 家家 所 主 導 的 人 際 關 係 傾 向 由 上 而 下 、 男 尊 女 卑 的 秩 序 , 如 「 夫 婦 有<br />

別 , 長 幼 有 序 」 所 呈呈 現 的 從 屬 秩 序 概 念 。 於 是是 儒 家家 的 相 互 關 係 逐 漸 地 轉 化 成<br />

為 單 向 關 係 ,《 白 虎 通 》 引 述 緯 書 《 含含 文文 嘉 》 說 :「 君君 為 臣 綱 , 父 為 子 綱 ,<br />

夫 為 妻妻 綱 。」 75 三 綱 漸 漸 指 向 三 種 服 從 關 係 : 臣 、 子 、 妻妻 必 須 絕 對 服 從 於 其<br />

君君 、 其 父 、 其 夫 , 雖 然 也 期 待 君君 、 父 、 夫 為 其 臣 、 其 子 、 其 妻妻 之 表表 率 , 但 還<br />

是是 以 下 對 上 的 服 從 為 主 軸 。 儘 管 三 綱 帶 有 上 為 下 表表 率 的 理 想 , 76 然 而 在 真 實 生<br />

活 畢 竟 難 以 落 實 。 因 此 , 向 來 常 見 宣 揚 下 對 上 的 感 恩 , 而 少少 有 上 對 下 的 感 謝<br />

之 說 法 ; 向 來 常 見 孔 融 讓 梨 的 鼓 吹 , 而 少少 有 兄 謙 讓 弟 的 提 醒 ; 敬敬 老 的 教 導 更<br />

是是 常 常 大大 過 慈 幼 的 呼 籲 。<br />

連 超 然 灑 脫 如 莊 子 也 借 用 仲 尼尼 之 語 :「 子 之 愛 親 , 命 也 , 不 可 解 於 心 ;<br />

臣 之 事 君君 , 義 也 , 無 適 而 非 君君 也 , 無 所 逃 於 天 地 之 間 。 是是 之 謂 大大 戒 。 是是 以 夫<br />

72 《 孟 子 》,〈 滕鄫 文尠 公 上 〉。<br />

73 〔 漢庝 〕 班 固 等 :〈 三 綱廲 六 紀秓 〉,《 白岭 虎 通 》( 臺弋 北屙 : 臺弋 灣毞 商 務 峣 書 館枛 ,1966 年 ):「 三 綱廲<br />

者 , 何 杖 也 ? 杖 君 臣 、 父尲 子 、 夫 婦 也 。 六 紀秓 者 , 杖 諸 父尲 、 兄屍 弟 、 族 人 、 諸 舅 、 師窯 長 、 朋 友<br />

也 。」<br />

74 參 見 季 乃 禮龂 :《 三 綱廲 六 紀秓 與弌 社 會 整 合峯 》( 北屙 京 : 中 國 人 民岙 大 學 出屒 版 社 ,2004)。<br />

75 〔 漢庝 〕 班 固 等 :〈 三 綱廲 六 紀秓 〉。<br />

76 參 見 閻构 鴻 中 :〈 唐穪 代 以层 前 「 三 綱廲 」 意 義 的 演库 變殤 ― 以层 君 臣 關譽 係 為厉 主尾 的 考 察 〉,《 錢杹 穆朑 先峕 生岥 紀秓<br />

念 館枛 館枛 刊屔 》,1999/7, 頁稰 56-75。<br />

xxi


2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事 其 親 者 , 不 擇 地 而 安 之 , 孝孝 之 治 也 ; 夫 事 其 君君 者 , 不 擇 事 而 安 之 , 忠 之 盛<br />

也 。」 77 把 子 之 愛 親 稱 之 為 命 ; 把 臣 之 事 君君 稱 之 為 義 , 甚 至 當 作 無 所 逃 於 天 地<br />

之 間 之 大大 戒 ; 再 三 言 及 事 親 與 事 君君 , 甚 至 要 求 赴 湯 蹈 火 :「 為 人 臣 子 者 , 固<br />

有 所 不 得 已 , 行 事 之 情 而 忘 其 身 , 何 暇 至 於 悅 生 而 惡 死 !」 78 然 而 , 對 於 君君 何<br />

以 待 臣 , 親 何 以 待 子 , 卻卻 未 置 一 語 。 當 定 公 問 孔 子 說 :「 君君 使 臣 , 臣 事 君君 ,<br />

如 之 何 ?」 孔 子 對 曰 :「 君君 使 臣 以 禮 , 臣 事 君君 以 忠 。」 79 上 對 下 的 「 禮 」 相 較<br />

於 下 對 上 的 「 忠 」 是是 不 對 等 的 ,「 禮 」 可 保 住 在 上 者 的 一 切 特 權 , 而 「 忠 」<br />

卻卻 能 要 求 居居 下 者 付 出 身 家家 性 命 。 韓 非 子 就就 更 加 赤 裸裸 裸裸 地 提 出 「 三 常 道 」 說 :<br />

「 臣 事 君君 , 子 事 父 , 妻妻 事 夫 , 三 者 順 則 天 下 治 , 三 者 逆 則 天 下 亂 , 此 天 下 之<br />

常 道 也 。」 80 從 來 只 有 下 事 上 之 常 道 , 而 無 上 事 下 的 說 法 。<br />

這 種 單 一 順 從 的 觀 點 , 在 宋 明 以 來 女 子 行 為 規 範 的 「 三 從 四 德 」 裡裡 發 揮<br />

得 最 淋 漓 盡 致 。「 三 從 」 是是 指 未 嫁 從 父 、 出 嫁 從 夫 、 夫 死 從 子 ,「 四 德 」 是是<br />

指 婦 德 、 婦 言 、 婦 容容 、 婦 功 。 三 從 四 德 是是 一 種 傳 統 的 人 際 關 係 體 制 , 把 女 子<br />

的 身 份 界 定 在 三 重 關 係 當 中 而 單 向 地 被被 規 範 , 亦 即 把 一 個 女 子 的 一 生 綁 在 三<br />

個 男 子 身 上 , 按 照 年 代 順 序 是是 從 父 親 、 丈 夫 到 兒 子 , 這 意 味 著 從 一 生 的 起 始始<br />

到 結 束 都 身 不 由 己 。 這 與 利 科 觀 點 最 大大 不 同 之 處 在 於 , 只 有 女 子 單 方方 面 地 被被<br />

界 定 , 卻卻 看 不 到 女 子 對 三 者 的 界 定 , 而 且 在 三 從 的 關 係 裡裡 女 子 所 必 須 做 的 就就<br />

是是 「 順 從 」 而 已 。 至 於 四 德 , 婦 容容 指 容容 貌 端 莊 ; 婦 言 即 言 語 得 體 ; 婦 功 乃 家家<br />

務 女 紅 ; 婦 行 指 品 格 德 行 。 這 四 方方 面 的 表表 現 是是 三 從 的 落 實 , 其 中 沒 有 一 樣 關<br />

係 到 女 子 主 權 , 或 者 關 乎 學學 識 能 力 , 反反 映 女 子 無 才 便 是是 德 的 傳 統 觀 點 。<br />

上 述 傳 統 關 係 的 描 述 或 許 會 使 人 發 生 疑 問 , 時時 至 今 日 在 中 國 文文 化 的 社 會<br />

裡裡 還 會 有 這 些 現 象 嗎 ? 這 個 問 題 應 當 藉 由 真 實 發 生 的 情 況 來 回 答 , 從 報 紙 幾<br />

乎 天 天 可 讀 到 與 傳 統 故 事 情 節 相 似 的 真 實 故 事 , 改 變 文文 化 價 值 畢 竟 需 要 歷 時時<br />

久 遠 的 漫 長 過 程 。 如 果 傳 統 的 單 向 關 係 今 日 仍 以 各各 種 形 式 在 真 實 生 活 當 中 出<br />

現 的 話 , 這 難 免 不 令 人 發 生 疑 問 : 當 利 科 的 自 我 概 念 與 中 國 思 想 文文 化 傳 統 的<br />

77 《 莊 子 》,〈 人 間 世尺 〉。<br />

78 《 莊 子 》,〈 人 間 世尺 〉。<br />

79 《 論 語張 》,〈 八 佾 〉。<br />

80 《 韓 非 子 》,〈 忠 孝 〉。<br />

xxii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23<br />

自 我 概 念 對 話 時時 , 批 判 笛 卡 兒 式 自 我 的 利 科 , 在 批 判 個 體 主 義 的 同 時時 , 豈 非<br />

助 長 了 集 體 主 義 呢 ? 此 外 , 利 科 在 批 判 與 科 技 發 展展 相 呼 應 的 化 約 主 義 時時 , 確<br />

實 有 助 於 把 人 物 化 的 商 業 潮 流 , 但 在 批 判 化 約 主 義 的 同 時時 , 豈 非 回 復 把 個 體<br />

價 值 建 立 在 關 係 的 傳 統 呢 ? 我 們 對 於 利 科 思 想 所 蘊 含含 的 批 判 個 體 主 義 有 興<br />

趣 , 但 究 竟 應 當 如 何 避 免 集 體 主 義 的 影 響 呢 ? 我 們 對 於 利 科 思 想 對 人 的 高高 度<br />

尊 重 有 興 趣 , 但 到 底 應 當 如 何 避 免 再 度 陷 入 傳 統 關 係 的 泥 沼 裡裡 呢 ?<br />

利 科 的 敘 事 身 份 提 醒 了 在 「 同 一 」 之 外 還 有 「 自 性 」, 而 個 體 的 主 體 性<br />

顯 然 保 留 在 自 性 裡裡 頭 , 這 主 體 性 固 然 需 要 藉 由 敘 事 情 節 來 開 展展 , 但 是是 自 我 必<br />

須 是是 能 夠夠 讓 人 信 賴 而 且 負 起 責 任 積 極 回 應 的 , 亦 即 活 出 「 誰 」 的 樣 子 , 而 不<br />

僅 僅 是是 「 什 麼 」 的 樣 子 。 如 果 每 一 個 個 體 的 自 我 都 應 當 如 此 的 話 , 那 麼 在 個<br />

體 與 個 體 之 間 , 需 要 建 立 相 互 性 的 關 係 , 這 也 是是 利 科 的 互 相 承 認 的 體 制 之 理<br />

想 , 這 種 相 互 承 認 不 但 是是 針 對 特 定 人 的 私 誼 之 基 礎 , 而 且 是是 面 對 一 般 人 的 公<br />

共 關 係 之 基 礎 , 儘 管 利 科 說 過 :「 若 無 體 制 的 仲 介 傳 達 的 話 , 個 體 不 過 人 的<br />

初 稿 罷 了 。」 81 但 這 話 不 是是 把 體 制 當 作 在 上 者 而 把 個 體 當 作 在 下 者 , 乃 是是 在 強<br />

調 個 體 對 體 制 的 需 要 之 際 , 同 時時 強 調 體 制 是是 由 個 體 一 起 建 造 而 成 , 畢 竟 這 體<br />

制 是是 由 具 有 「 自 性 」 的 個 體 共 同 組 成 的 。<br />

整 體 而 言 , 利 科 傾 向 社 群 主 義 而 批 判 個 體 主 義 , 然 而 他 對 於 個 體 被被 消 溶<br />

於 群 體 當 中 的 危 險 是是 保 持 高高 度 警 惕 的 , 這 反反 映 在 他 與 列 維 納 斯 (Emmanuel<br />

Lévinas, 1906-1995) 的 微 妙妙 關 係 當 中 。 列 維 納 斯 在 其 首 部 名 著 《 整 體 與 無<br />

限 》(1961) 裡裡 , 主 張 我 們 對 他 者 的 責 任 根 植 於 我 們 的 主 體 性 組 成 裡裡 頭 , 82 而<br />

在 其 成 熟 名 著 《 存存 在 之 外 或 超 越 本 質 》(1974) 裡裡 , 主 張 主 體 性 是是 藉 由 我 們<br />

對 他 者 的 關 係 組 成 , 因 此 主 體 性 是是 始始 源 於 倫 理 , 我 們 對 他 者 的 責 任 並 非 從 主<br />

體 性 導 引 而 出 , 乃 是是 從 倫 理 責 任 倒 過 來 建 構 我 們 在 世 上 的 主 體 , 並 賦 予 意 義<br />

81 Paul Ricoeur, The Just, p. 10.<br />

82 Emmanuel Lévinas, Totality and Infinity: An Essay on Exteriority (Pittsburgh: Duquesne<br />

University Press, 1969).<br />

xxiii


2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與 方方 向 。 83 因 此 , 列 維 納 斯 稱 倫 理 學學 為 「 第 一 哲 學學 」, 主 張 倫 理 學學 為 哲 學學 的 起<br />

源 。<br />

利 科 的 思 想 受 到 列 維 納 斯 強 調 他 者 性 的 影 響 , 但 是是 亦 對 列 維 納 斯 觀 點 持<br />

有 一 些 保 留 。「 列 維 納 斯 把 全 部 的 哲 學學 建 立 在 位 格 關 係 裡裡 他 者 的 主 動 , 事 實<br />

上 , 這 主 動 並 未 建 立 任 何 關 係 , 因 為 他 者 代 表表 絕 對 的 外 在 性 而 關 連 到 被被 分 離<br />

狀 態 定 義 的 自 我 , 在 此 意 義 下 的 他 者 解 消 了 任 何 關 係 , 而 這 樣 的 沒 有 關 係 卻卻<br />

定 義 了 外 在 性 」。 84 利 科 準 確 地 把 握 住 列 維 納 斯 哲 學學 過 於 重 視 他 者 性 的 特 質 ,<br />

他 質 疑 那 絕 對 外 在 的 他 者 是是 否 能 夠夠 建 立 關 係 , 若 無 相 互 性 的 可 能 的 話 , 絕 對<br />

外 在 的 他 者 與 「 被被 分 離 狀 態 定 義 的 自 我 」 同 樣 處 在 孤孤 立 的 狀 態 。<br />

利 科 認 為 自 己 與 列 維 納 斯 最 大大 的 不 同 在 於 , 列 維 納 斯 把 同 一 的 身 份 與 整<br />

體 性 的 本 體 論 緊 密 相 連 , 以 致 自 性 未 能 與 我 自 己 做 出 區 隔 , 而 無 法 從 主 體 的<br />

談 話 、 行 動 、 敘 述 與 倫 理 委 身 之 自 我 指 定 方方 式 來 考 慮 。 85 由 於 同 一 的 身 份 與 整<br />

體 性 緊 密 相 連 , 這 令 利 科 多多 少少 擔 心 自 我 將 消 溶 於 他 者 當 中 , 也 就就 是是 自 我 的 主<br />

體 性 被被 置 入 整 體 性 的 本 體 論 裡裡 頭 而 無 法 自 由 發 揮 。 因 此 , 儘 管 利 科 非 常 同 意<br />

列 維 納 斯 對 於 他 者 臉 龐 的 強 調 , 然 而 他 對 於 這 他 者 究 竟 是是 另 外 一 個 人 , 或 者<br />

是是 祖 先 , 甚 或 是是 上 帝 ― 永 活 上 帝 、 不 在 場 的 上 帝 或 者 空 虛 , 哲 學學 家家 只 能 承 認<br />

一 無 所 知 ,「 當 思 及 這 他 者 的 難 題 時時 , 哲 學學 論 述 就就 必 須 結 束 了 」。 86 利 科 暗 示<br />

著 , 這 是是 終 極 性 的 層 次 , 亦 是是 宗 教 信 仰 、 基 本 信 念 、 全 人 投 入 的 層 次 了 。 ♦<br />

83 Emmanuel Lévinas,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br />

Press, 1998), pp. 102-109.<br />

84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pp. 188-189.<br />

85 Ibid., p. 335.<br />

86 Ibid., p. 355.<br />

♦ 責 任峌 編 輯杧 : 胡秦 熏 庭窱 。<br />

xxiv


林 鴻 信 敘 事 情 節 當 中 的 自 我 與弌 他 者 ── 從 利 科叅 觀毢 點 看厶 自 我 與弌 他 者 25<br />

引 用 書 目<br />

古層 典 文尠 獻讳<br />

《 論 語張 》<br />

《 孟 子 》<br />

《 莊 子 》<br />

《 韓 非 子 》<br />

〔 漢庝 〕 班 固 等<br />

1966 《 白岭 虎 通 》( 臺弋 北屙 : 臺弋 灣毞 商 務 峣 書 館枛 ,1966 年 )<br />

Augustine, Saint( 奧 古層 斯醬 丁 )<br />

1998 《 懺讨 悔竃 錄杼 》, 周 士 良 ( 譯诚 )( 臺弋 北屙 : 臺弋 灣毞 商 務 峣 書 館枛 ,1998 年 )<br />

近 人 文尠 獻讳<br />

季 乃 禮龂<br />

2004 《 三 綱廲 六 紀秓 與弌 社 會 整 合峯 ── 由 《 白岭 虎 通 》 看厶 漢庝 代 社 會 人 倫穕 關譽 係 》<br />

( 北屙 京 : 中 國 人 民岙 大 學 出屒 版 社 ,2004 年 )<br />

林 鴻 信<br />

2001 《 邁 向峭 覺试 醒杳 ── 自 我 概 念 的 探 討 》( 臺弋 北屙 : 禮龂 記 出屒 版 社 ,2001<br />

年 )<br />

張 旺 山<br />

1986 《 狄 爾庵 泰 》( 臺弋 北屙 : 東 大 圖 書 ,1986 年 )<br />

閻构 鴻 中<br />

1999 〈 唐穪 代 以层 前 「 三 綱廲 」 意 義 的 演库 變殤 ― 以层 君 臣 關譽 係 為厉 主尾 的 考 察 〉,《 錢杹<br />

穆朑 先峕 生岥 紀秓 念 館枛 館枛 刊屔 》(1999 年 7 月尦 )<br />

Arendt, Hannah( 鄂 蘭谙 )<br />

1999 《 人 的 條 件峋 》, 竺 乾 威勾 等 ( 譯诚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9<br />

年 )<br />

Derrida, Jacques( 德郔 里 達 )<br />

1999 《 論 文尠 字 學 》, 汪 堂 家窚 ( 譯诚 )( 上 海 : 上 海 譯诚 文尠 出屒 版 社 ,1999<br />

年 )<br />

xxv


2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Gadamer, Hans-George( 加展 達 默枯 爾庵 )<br />

1992 Truth and Method (N.Y.:Crossroad, 1992)<br />

1993 《 真 理 與弌 方尣 法 I: 哲穯 學 詮 釋诤 學 的 基 本岓 特 徵郕 》, 洪即 漢庝 鼎 ( 譯诚 )( 臺弋<br />

北屙 : 時 報酒 文尠 化 ,1993 年 )<br />

Lévinas, Emmanuel<br />

1969 Totality and Infinity: An Essay on Exteriority (Pittsburgh: Duquesne<br />

University Press, 1969)<br />

1998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Pittsburgh, Duquesne<br />

University Press, 1998)<br />

Madison, Gray B.<br />

1995 "Ricoeur and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in Lewis E. Hahn (ed.)<br />

The Philosophy of Paul Ricoeur (Chicago: Open Court, 1995)<br />

Palmer, Richard E.<br />

1969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br />

Heidegger, and Gadamer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br />

1969)<br />

Parfit, Derek<br />

1984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Clarendon, 1984)<br />

Ricoeur, Paul<br />

1981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br />

University Press, 1981)<br />

1985a "History as Narrative and Practice," Philosophy Today, 39, (Fall, 1985)<br />

1985b Time and Narrative, vol. 1-3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br />

Press, 1984, 1985, 1988)<br />

1991a "Life in Quest of Narrative," in David Wood (ed.) On Paul Ricoeur:<br />

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1)<br />

1991b "Narrative Identity," in David Wood (ed.) On Paul Ricoeur: Narrative<br />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1)<br />

1992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br />

2000 The Jus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br />

2005 The Course of Recogn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br />

2005)<br />

xxvi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27-54<br />

【 專 題 論 文 】 Forum<br />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 成 的 力 量 探 源<br />

── 從 胡 塞 爾 現 象 學 的 觀 點 出 發<br />

Tracing the Force of the Real<br />

Constitution of the Other:<br />

Starting from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View<br />

汪 文 聖<br />

Wen-Sheng WANG *<br />

關 鍵 詞 : 現 象 學學 、 胡 塞塞 爾 、 海 德 格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 康 德 、 他 者 、 自 然 目 的 、<br />

道 德 意 志 、 倫 理<br />

Keywords: Phenomenology, Husserl, Heidegger, Aristotle, Kant, the Other,<br />

Natural Purpose, Moral Will, Ethics<br />

* 政十 治 大 學 哲穯 學 系 教 授 。


2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摘幪 要稊<br />

本岓 文尠 從 研厼 究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對 於 主尾 體殱 際選 的 構庂 成 出屒 發 , 指匸 出屒 西 方尣 哲穯 學 對 於 他<br />

者 真 實 性 的 構庂 成 , 基 本岓 上 訴 諸 於 自 然 目岰 的 或 道 德郔 意 志 的 兩 種廕 力 量 , 它屾 們穆 概 分<br />

別 源 於 古層 希 臘ꀶ 與弌 基 督 教 的 文尠 化 ; 而 前 者 可屣 以层 亞 里 斯醬 多峿 德郔 哲穯 學 為厉 代 表 , 後匝 者 則<br />

以层 康 德郔 哲穯 學 為厉 代 表 。 當 然 對 他 們穆 而 言 ,「 自 然 」 概 念 本岓 身 具 有 多峿 樣鄆 性 意 義 ,<br />

特 別 是半 人 的 「 理 性 」 與弌 自 然 的 意 義 有 所 交岾 集 , 而 理 性 本岓 身 同峧 樣鄆 也 具 多峿 樣鄆 性 的<br />

意 義 。 這 顯殫 示岴 了 面稫 對 於 長 期醸 以层 來 西 方尣 對 於 理 性 與弌 自 然 關譽 係 的 討 論 , 上 述稖 這 種廕<br />

分 類讅 的 內 涵 實 更 為厉 錯杸 綜廫 複 雜 。<br />

由 之 也 出屒 現 了 與弌 道 德郔 不 同峧 的 「 倫穕 理 」 概 念 , 但 它屾 本岓 身 的 意 義 亦岿 因峴 擺齙 盪 於<br />

自 然 命 定 與弌 道 德郔 理 性 之 間 , 故卂 對 於 不 同峧 的 哲穯 學 家窚 言 又 有 不 同峧 的 理 解 ; 如崇 本岓 文尠<br />

即 以层 為厉 海 德郔 格 因峴 較 傾 向峭 於 自 然 命 定 , 而 與弌 亞 里 斯醬 多峿 德郔 及 胡秦 塞 爾庵 之 較 傾 向峭 於 道<br />

德郔 理 性 就酧 有 不 同峧 的 倫穕 理 觀毢 點 , 且尼 毋尫 寧 將 海 德郔 格 的 這 種廕 觀毢 點 歸齨 於 有 藝ꀸ 術 性 格<br />

者 。 另屮 一 方尣 面稫 , 胡秦 塞 爾庵 是半 否 與弌 如崇 何 相厴 較 於 亞 里 斯醬 多峿 德郔 而 言 , 更 受 到 基 督 教 的<br />

影郓 響谷 , 這 是半 本岓 文尠 尚 未 處 理 者 。<br />

在峹 進 一 步 對 這 種廕 錯杸 綜廫 複 雜 的 內 涵 解 釋诤 後匝 , 本岓 文尠 最鄦 後匝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br />

力 量 概 分 為厉 藝ꀸ 術 性 的 、 倫穕 理 性 的 與弌 道 德郔 性 的 三 種廕 類讅 型勨 。 它屾 們穆 實 是半 對 於 智醳 慧郗 或<br />

意 志 各峬 有 所 偏 重稥 , 以层 及 對 於 此 二 者 做 了 綜廫 合峯 所 呈 現 的 結 果 。 由 之 來 自 感 情 部<br />

份峏 ── 如崇 和 基 督 教 文尠 化 相厴 關譽 連 的 愛 ── 的 力 量 , 也 成 了 本岓 文尠 未 繼评 續谖 開 展窢 的 課<br />

題 。<br />

在峹 東 方尣 或 中 國 哲穯 學 裡 對 於 他 者 討 論 應 更 為厉 豐龲 富酢 , 本岓 文尠 的 研厼 究 結 果 應 可屣 對<br />

之 有 相厴 互 發 凡 之 處 , 這 也 是半 有 待匙 進 一 步 處 理 的 工 作 。<br />

i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29<br />

Abstract<br />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subjective constitution in<br />

Husserl's phenomenology, and shows that the real constitution of the other in the<br />

Western philosophy basically appeals to two different forces, namely the force of<br />

natural purpose and that of moral will, which, according to a just simple division,<br />

respectively originate from the Greek and the Christian culture. The former can be<br />

represented by Aristotle's philosophy, while the later by Kant's philosophy.<br />

Certainly for them, the word "nature" (phýsis) can be comprehended in multiple<br />

meanings. Especially, it has some overlapping meaning with "reason" (lógos) of<br />

human beings, which itself is also consisted of many meanings. This manifests that<br />

the simple division as above mentioned really has more complex implications in<br />

regar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nature" about which the Western<br />

philosophy has discussed long since.<br />

Under this aspect, the concept "ethics" emerges.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cept<br />

"morality" . But because the meaning of "ethics" swings between natural destiny<br />

and moral reason, different philosophers conceive it in different ways. So this paper<br />

points out that Heidegger who tends to understand "ethics" in connection with the<br />

natural destiny has another view of ethics as Aristotle and Husserl who tend to<br />

conceive ethics in direction of the moral reason. Heidegger's this view of ethics is<br />

rather characterized with artistic spirit. On the other hand, if and how Husserl was<br />

more than Aristotle impacted by the Christianity is not yet treated in this paper.<br />

After these complex implications have been cleared, we divide the different<br />

forces which constitute the other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types: artistic, ethic and<br />

moral. They appear as result when we emphasize wisdom or will or both of them as<br />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our reason to face the nature, including the other. So the<br />

topic of feeling—for example lov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hristian culture—as<br />

force to constitute the other is also not to b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br />

The discussions about the other could be more abundant within the Eastern or<br />

Chinese philosophy. The result of our research should provide them with some<br />

ideas to rethink. This is also to be investigated later.<br />

iii


3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前 言<br />

本 文文 探 討 胡 塞塞 爾 一 方方 面 從 近 似 於 格 式 塔 ( 完 型 ,Gestalt) 心 理 學學 所 提 出<br />

的 格 式 塔 結 構 來 看 自 我 與 他 者 間 的 關 係 , 並 討 論 二 者 之 互 為 主 體 性 乃 從 彼 此<br />

處 於 自 然 目 的 之 發 展展 脈 絡 中 來 瞭 解 , 如 此 則 與 古 希 臘 亞 理 斯 多多 德 形 上 學學 的 質<br />

形 論 有 淵 源 。 故 自 然 目 的 成 為 自 我 與 他 者 真 實 性 構 成 的 力 量 來 源 。<br />

另 一 方方 面 , 當 我 們 問 及 自 然 目 的 是是 否 必 定 讓 自 我 與 他 者 朝 往 善 的 方方 向 去去<br />

發 展展 時時 , 由 於 感 覺 與 慾 望 之 自 然 力 可 能 讓 人 衝衝 出 自 然 發 展展 的 脈 絡 , 故 必 須 輔<br />

以 理 性 的 力 量 , 讓 人 再 回 復 到 此 脈 絡 中 。 如 是是 , 胡 塞塞 爾 有 關 精 神 性 與 倫 理 學學<br />

的 觀 點 , 可 作 為 對 這 第 二 種 力 量 探 源 的 依 據 ; 而 亞 理 斯 多多 德 倫 理 學學 的 論 點 也<br />

有 與 之 做 類 比 對 照 者 。<br />

問 題 是是 : 所 謂 他 者 真 實 的 構 成 究 以 自 然 目 的 性 為 優 先 , 或 是是 理 性 ? 而 在<br />

西 方方 哲 學學 思 想 的 發 展展 中 , 理 性 的 意 涵 隨 著 其 中 有 無 意 志 力 的 內 涵 而 有 所 不<br />

同 , 意 志 自 由 也 成 了 他 者 是是 否 被被 真 實 構 成 的 判 準 , 以 至 於 此 真 實 性 不 再 歸 為<br />

自 然 目 的 性 , 而 歸 於 誠 如 康 德 所 強 調 的 道 德 ; 其 背 後 更 有 基 督 教 的 思 想 於<br />

後 。<br />

胡 塞塞 爾 的 理 性 意 涵 是是 否 有 這 種 康 德 式 的 傾 向 ? 或 是是 對 於 亞 里 斯 多多 德 與 康<br />

德 做 了 適 當 的 綜 合 ? 當 我 們 面 對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 關 於 他 者 構 成 之 問 題 , 而 試 進<br />

行 其 力 量 來 源 的 探 討 時時 , 將 面 對 著 西 方方 哲 學學 傳 統 裡裡 重 視 自 然 目 的 或 道 德 意<br />

志 , 及 重 視 希 臘 文文 化 或 基 督 教 的 問 題 背 景 。 我 們 也 試 著 做 一 基 本 的 分 類 , 指<br />

出 對 他 者 真 實 性 構 成 的 力 量 來 源 可 能 有 哪 些 。<br />

比 之 於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 所 開 出 的 問 題 性 與 觀 點 來 看 他 者 的 構 成 , 後 繼 的 現<br />

象 學學 者 、 其 他 的 宗 教 與 哲 學學 派 別 , 以 及 東 方方 與 中 國 文文 化 思 想 裡裡 是是 否 有 類 似 ,<br />

或 可 加 以 補 充 的 思 想 ? 胡 塞塞 爾 的 研 究 當 只 是是 個 出 發 點 而 已 。<br />

iv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31<br />

壹 、 從 自 然 與 人 為 的 關 係 來 看 現 象 學 的 「 現 象 」 之 真 正 意 涵<br />

對 於 一 般 讀 者 來 說 , 要 明 瞭 現 象 學學 是是 何 義 確 實 有 些 困 難 ; 其 實 在 現 象 學學<br />

界 本 身 , 對 於 現 象 學學 與 現 象 兩 字 的 意 涵 要 做 深 入 淺 出 的 解 釋 , 也 不 是是 容容 易 的<br />

事 。 依 照 本 文文 的 目 的 , 探 討 他 者 的 真 實 性 主 要 是是 放 在 真 實 性 是是 源 於 他 自 身 的<br />

自 然 目 的 性 , 還 是是 源 於 其 道 德 意 志 來 談 。 因 後 者 我 們 暫 先 歸 於 一 種 人 為 的 活<br />

動 , 故 真 實 性 涉 及 的 是是 自 然 與 人 為 來 賦 予 的 問 題 , 這 也 是是 西 方方 哲 學學 向 來 所 關<br />

切 的 問 題 ; 而 現 象 學學 的 現 象 兩 字 也 正 好好 可 根 據 這 自 然 與 人 為 的 關 係 來 說 明 ,<br />

藉 此 我 們 可 將 現 象 學學 的 學學 門 向 西 方方 哲 學學 的 傳 統 去去 銜銜 接 。 因 此 我 們 有 理 由 說 :<br />

當 我 們 從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 出 發 去去 對 他 者 真 實 性 之 構 成 力 量 探 討 時時 , 將 面 對 著 西<br />

方方 哲 學學 傳 統 裡裡 重 視 自 然 目 的 或 道 德 意 志 的 問 題 背 景 。<br />

現 象 兩 字 究 竟 如 何 從 自 然 與 人 為 兩 個 概 念 關 係 來 理 解 呢 ? 胡 塞塞 爾 對 於 我<br />

們 從 對 於 事 物 持 理 所 當 然 的 自 然 素 樸 態 度 , 經 過 「 存存 而 不 論 」(epoché) 而<br />

轉 為 現 象 學學 的 態 度 時時 , 常 說 對 於 原原 先 事 物 的 實 在 ( 或 非 實 在 ) 設 定 不 存存 在<br />

了 , 現 在 只 變 成 事 物 的 「 現 象 」。 如 原原 先 面 前 的 一 個 茶 杯 , 我 理 所 當 然 的 以<br />

為 是是 實 在 的 , 在 「 存存 而 不 論 」 後 , 它它 的 實 在 與 否 暫 放 一 邊 , 但 它它 仍 在 我 的 意<br />

識 裡裡 呈呈 現 著 , 而 我 稱 之 為 「 現 象 」(phenomenon; Phänomen)。 1 我 們 可 說 現<br />

象 從 實 在 轉 為 「 彷 彿 」(as if; als ob) 存存 在 。 但 現 象 學學 為 何 要 回 到 現 象 來 ? 是是<br />

否 誠 如 一 般 人 所 說 , 現 象 可 作 為 新 的 開 始始 , 因 為 不 論 它它 外 在 是是 否 實 在 , 它它 內<br />

在 於 意 識 所 呈呈 現 的 是是 千 真 萬 確 的 ; 也 就就 是是 它它 可 作 為 明 見 性 (evidence) 的 起<br />

點 , 然 後 再 讓 事 物 的 實 在 性 本 身 是是 否 為 明 見 的 構 成 起 來 ? 筆 者 並 不 否 認 這 種<br />

說 法 , 但 要 從 另 外 一 個 觀 點 來 看 現 象 的 意 義 , 且 針 對 那 「 彷 彿 」 背 後 的 深 厚厚<br />

意 義 來 看 。<br />

因 而 我 們 必 須 先 回 到 古 希 臘 哲 學學 裡裡 亞 里 斯 多多 德 對 於 自 然 與 人 為 所 做 的 區<br />

別 。 他 在 《 形 上 學學 》(Metaphysics) 第 七 卷卷 第 七 章 裡裡 對 於 自 然 物 (phýsis) 與<br />

1 Edmund Husserl, 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br />

Erstes Buch: Allgemeine Einführung in die reine Phänomenologie, Hua. III, (Haag: Nijhoff, 1976),<br />

pp. 65, 209.<br />

v


3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人 造 物 (téchne) 有 如 下 的 區 分 : 2 自 然 物 是是 那 些 天 然 地 生 成 發 展展 之 物 , 生 成<br />

所 從 之 者 是是 質 料料 , 所 生 成 者 是是 形 式 , 所 以 自 然 物 被被 刻 劃 為 其 形 式 從 同 一 個 物<br />

的 質 料料 所 生 成 者 ; 人 造 物 是是 那 些 人 為 地 生 成 發 展展 之 物 , 相 對 於 自 然 物 , 人 造<br />

物 的 形 式 不 從 同 一 個 物 的 質 料料 , 而 從 人 類 的 心 靈 所 生 成 。 我 們 從 質 料料 或 人 生<br />

成 出 某 物 的 形 式 作 為 區 別 自 然 與 人 為 活 動 的 根 據 , 這 也 牽 連 到 亞 里 斯 多多 德 在<br />

形 上 學學 中 所 謂 質 形 (Matter-Form) 論 的 課 題 。<br />

在 質 形 論 裡裡 顯 示 的 是是 , 人 造 物 的 形 式 因 為 從 人 類 的 心 靈 所 生 成 , 所 以 從<br />

心 靈 生 成 之 對 人 造 物 的 知 識 , 就就 可 與 由 形 式 所 表表 示 之 該 物 的 本 質 相 呼 應 。 傳<br />

統 上 以 類 屬 意 義 的 一 般 性 概 念 去去 規 定 包 括 自 然 物 的 存存 有 者 , 前 者 的 一 般 性 概<br />

念 就就 是是 從 人 類 心 靈 生 出 來 的 形 式 , 若 以 它它 們 去去 規 定 存存 有 者 , 那 麼 所 規 定 的 自<br />

然 物 就就 有 如 人 造 物 一 樣 。 相 反反 的 , 若 有 一 種 人 為 活 動 針 對 著 某 自 然 物 生 成 出<br />

形 式 , 但 它它 所 生 成 的 和 該 物 的 質 料料 生 成 出 來 的 形 式 相 呼 應 , 那 麼 這 種 人 為 活<br />

動 就就 「 彷 彿 」 是是 自 然 活 動 一 樣 , 人 因 此 可 「 掌 握 」 自 然 物 的 本 質 。 這 種 重 視<br />

自 然 活 動 的 思 想 是是 否 包 含含 在 亞 里 斯 多多 德 的 哲 學學 裡裡 呢 ?<br />

在 亞 里 斯 多多 德 《 形 上 學學 》 的 架 構 裡裡 , 我 們 見 到 他 先 就就 萬 有 實 體 , 後 就就 涉<br />

及 最 高高 原原 理 原原 則 的 第 一 哲 學學 做 討 論 , 萬 物 與 人 的 生 成 朝 往 這 最 高高 原原 理 , 最 高高<br />

原原 理 即 是是 純 形 式 或 上 帝 , 3 它它 主 要 以 「 思 想 自 身 」 為 特 徵 , 觀 照 (theoría) 或<br />

沉 思 ( contemplation ) 概 念 由 此 而 來 。 在 《 尼尼 可 馬 各各 倫 理 學學 》 ( The<br />

Nicomachean Ethics) 裡裡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區 分 兩 種 智 慧 (intellect): 沉 思 的<br />

(contemplative) 與 酌 算 的 (calculative), 前 者 針 對 自 然 界 第 一 原原 理 的 不 變<br />

者 與 屬 於 科 學學 理 論 的 可 變 者 , 後 者 針 對 屬 實 踐 與 製製 作 科 學學 的 可 變 者 。 4 他 明 顯<br />

地 指 出 研 究 自 然 科 學學 要 以 第 一 原原 理 的 信 念 及 掌 握 為 前 提 , 對 第 一 原原 理 直 接 的<br />

掌 握 是是 直 觀 (intuition), 而 既既 能 直 觀 , 又 能 對 自 然 科 學學 論 證 (demonstrate;<br />

apódeixis) 的 是是 智 慧 (wisdom)。 5 他 對 於 實 踐 所 需 的 實 踐 智 (prudence;<br />

2 Aristoteles, Metaphysik, Book VII, (Stuttgart: Phillip Reclam, 1970), p. 1032a 16ff.<br />

3 Ibid., pp. 1072a 30-1072b 25.<br />

4 Aristoteles, Th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lated by J. A. K. Thoms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br />

2004), pp. 1139a 7-29.<br />

5 Ibid., pp. 1141a 1-20.<br />

v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33<br />

phrónesis) 雖 未 明 言 需 要 直 觀 及 智 慧 做 前 提 , 但 已 明 確 指 出 沉 思 所 獲 的 幸 福<br />

是是 最 高高 的 德 性 , 是是 人 類 德 性 中 最 好好 的 成 份 。 6 至 於 製製 作 是是 否 以 自 然 界 之 生 成 ,<br />

所 謂 質 料料 發 發 展展 出 形 式 的 生 成 為 指 標 , 我 們 至 少少 可 從 《 形 上 學學 》 第 七 卷卷 第 八<br />

章 所 說 :「 形 式 在 質 料料 中 , 則 生 成 者 具 有 充 份 的 製製 作 能 力 」 7 證 明 亞 里 斯 多多 德<br />

如 同 海 德 格 亦 將 自 然 (phýsis) 視 為 最 高高 的 製製 作 (poíesis)。 8 因 而 對 亞 里 斯 多多<br />

德 言 , 製製 作 與 實 踐 領 域 的 哲 學學 論 述 皆 被被 吸 納 到 自 然 本 身 發 展展 的 終 極 目 的 上<br />

去去 。<br />

這 種 彷 彿 是是 自 然 活 動 的 人 為 活 動 也 被被 康 德 所 重 視 , 且 被被 稱 為 藝 術 活 動 ,<br />

例 如 他 在 《 判 斷斷 力 批 判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第 四 十 五 節 ( 標 題 :〈 美<br />

的 技 術 是是 藝 術 , 只 要 它它 同 時時 彷 彿 是是 自 然 〉) 中 即 言 :「 對 美 的 技 術 產 品 而<br />

言 , 可 說 它它 是是 人 為 技 術 而 非 自 然 ; 但 在 藝 術 品 之 形 式 中 的 合 目 的 性 擺 脫 所 有<br />

( 人 為 ) 任 意 規 則 的 強 制 而 言 , 它它 就就 彷 彿 是是 自 然 的 產 物 。」 9<br />

我 們 回 到 現 象 學學 針 對 現 象 所 說 的 彷 彿 兩 字 , 它它 也 意 味 著 一 種 人 為 活 動 彷<br />

彿 是是 自 然 活 動 嗎 ? 的 確 我 們 可 以 這 樣 解 讀 ! 因 為 現 象 學學 裡裡 常 以 「 回 到 事 物 本<br />

身 」(Back to the things themselves; Zurück zu den Sachen selbst) 作 為 口 號 ,<br />

事 物 本 身 根 本 上 應 表表 示 從 自 然 本 性 , 而 非 從 人 為 造 作 來 看 的 事 物 , 海 德 格 的<br />

說 法 更 為 徹 底 與 明 晰 , 他 定 義 現 象 為 「 就就 其 自 身 顯 示 自 身 者 」(that which<br />

shows itself in itself; das Sich-an-ihm-selbst-zeigende)。 10 「 存存 而 不 論 」 後 讓 事<br />

物 於 意 識 中 呈呈 現 , 這 是是 一 種 人 為 活 動 , 事 物 以 「 現 象 」── 彷 彿 為 實 在 的 模<br />

態 ── 呈呈 現 , 但 這 個 彷 彿 是是 從 人 為 的 觀 點 來 看 的 , 是是 對 於 人 所 認 為 的 實 在 性<br />

做 了 鬆鬆 動 , 因 而 實 在 性 變 成 了 彷 彿 的 ; 從 自 然 的 觀 點 來 看 , 卻卻 讓 事 物 本 身 呈呈<br />

現 出 來 , 讓 事 物 以 自 然 生 成 的 方方 式 讓 其 本 身 真 正 呈呈 現 出 來 。 故 胡 塞塞 爾 說 現 象<br />

是是 實 在 的 彷 彿 , 其 背 後 更 意 味 著 : 一 種 人 為 的 現 象 學學 活 動 讓 事 物 彷 彿 經 由 自<br />

6 Ibid., pp. 1177a 10-14.<br />

7 Aristoteles, Metaphysik, p. 1034a 5.<br />

8 Martin Heidegger,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in Vorträge und Aufsätze, Teil I, (Tübingen:<br />

Neske, 1967), p. 11.<br />

9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Hamburg: Meiner, 1974), p. 159.<br />

10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ax Niemeyer, 1979), p. 28; Being and Time,<br />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2), p. 51.<br />

vii


3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然 活 動 呈呈 現 出 自 己 一 樣 。 和 前 面 所 言 一 致 , 現 象 學學 的 人 為 活 動 所 生 成 的 形 式<br />

和 事 物 本 身 的 質 料料 生 成 出 來 的 形 式 相 呼 應 。 現 象 學學 之 重 視 體 驗 、 生 活 世 界 、<br />

身 體 、 感 覺 , 甚 至 感 情 等 等 屬 自 然 質 料料 性 的 層 次 , 從 這 裡裡 出 發 去去 談 對 於 本 質<br />

的 構 成 (constitution), 也 就就 是是 本 質 從 事 物 質 料料 的 生 成 , 而 非 人 為 生 出 形 式 的<br />

建 構 (construction), 這 些 皆 在 表表 示 我 們 所 強 調 的 意 義 。<br />

若 我 們 在 此 說 到 事 物 的 真 實 性 構 成 , 那 麼 這 個 真 實 性 就就 是是 事 物 的 本 身 ,<br />

它它 的 構 成 力 是是 從 該 事 物 的 質 料料 生 成 形 式 所 展展 現 出 的 , 不 是是 單 從 人 的 觀 念 所 賦<br />

予 的 。 但 人 為 的 力 量 是是 否 要 被被 根 本 抹 殺 , 或 是是 仍 在 其 中 扮 演 舉 足 輕 重 的 角 色<br />

呢 ? 事 實 上 沒 有 人 為 的 活 動 , 事 物 根 本 無 法 被被 人 掌 握 是是 什 麼 ; 惟 屬 認 識 能 力<br />

的 人 為 活 動 在 現 象 學學 的 態 度 下 企 圖 去去 感 應 事 物 本 身 的 生 成 活 動 , 人 在 認 識 時時<br />

從 心 靈 所 生 產 出 的 形 式 和 事 物 在 存存 有 論 層 次 上 由 質 料料 所 生 成 的 形 式 相 一 致 。<br />

真 正 的 理 性 一 方方 面 表表 現 在 人 的 認 識 能 力 上 , 另 一 方方 面 也 內 存存 於 事 物 本 身 的 生<br />

成 上 。 真 正 的 人 為 力 量 不 在 創 造 一 個 支 配 自 然 事 物 的 法 則 , 而 在 能 順 應 自 然<br />

事 物 本 身 的 生 成 法 則 。 這 種 從 現 象 學學 來 看 的 人 為 與 自 然 力 量 間 之 關 係 , 將 是是<br />

我 們 接 著 對 於 他 者 構 成 ── 而 這 將 和 倫 理 學學 問 題 相 關 連 起 來 ── 的 討 論 裡裡 所<br />

格 外 要 注 意 的 課 題 。<br />

貳 、 胡 塞 爾 現 象 學 對 於 他 者 構 成 的 描 述<br />

我 們 先 從 胡 塞塞 爾 的 一 個 例 子 來 看 : 當 一 個 幼 兒 初 次 見 到 剪 刀 , 體 察察 其 用<br />

途 , 爾 後 即 在 第 一 個 瞬 間 可 認 出 類 似 於 剪 刀 之 物 。 11 這 個 例 子 可 引 伸 到 從 自 我<br />

到 他 者 的 構 成 : 初 次 見 到 的 剪 刀 猶 如 自 我 的 身 體 , 爾 後 見 到 的 剪 刀 猶 如 他 者<br />

的 身 體 , 初 見 到 的 剪 刀 形 狀 在 配 合 實 際 的 操 作 功 能 構 成 了 「 剪 」 的 意 義 , 後<br />

見 到 的 剪 刀 僅 因 其 類 似 形 狀 , 接 收 了 從 先 見 的 所 「 轉 移 」 來 的 意 義 ; 自 我 的<br />

身 體 在 自 我 支 配 下 亦 有 其 形 狀 去去 操 作 或 表表 達 某 意 義 , 他 者 的 身 體 在 類 似 的 形<br />

11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Hua I, (Den Haag: Nijhoff,<br />

1962), p. 141.<br />

vii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35<br />

狀 下 亦 接 收 了 從 自 我 轉 移 來 的 意 義 。 按 照 胡 塞塞 爾 的 說 法 , 初 見 到 的 剪 刀 與 自<br />

我 的 身 體 是是 貢 獻 意 義 的 原原 始始 事 物 , 它它 們 的 原原 始始 貢 獻 是是 活 生 生 的 與 實 在 的 ; 後<br />

見 到 剪 刀 與 他 者 的 身 體 所 具 的 意 義 在 基 於 我 們 所 熟 悉 的 固 有 意 義 下 , 藉 著 非<br />

再 造 、 非 比 較 、 非 推 論 的 類 比 (analogy) 的 、 聯 想 (association) 的 方方 式 被被<br />

「 附 現 」(appräsentiert) 出 來 ; 初 見 的 剪 刀 與 後 見 的 剪 刀 、 自 我 與 他 者 彼 此<br />

處 於 配 對 的 (pairing; paarend) 關 係 中 。 12<br />

這 裡裡 出 現 了 不 少少 待 解 釋 的 概 念 , 我 們 先 從 附 現 與 配 對 來 看 : 與 一 眼 前 的<br />

茶 杯 做 比 較 , 杯 子 的 前 面 被被 我 直 接 看 到 , 它它 的 背 面 是是 附 現 的 ; 自 我 的 身 體<br />

( 作 為 一 個 人 或 有 位 格 〔person〕 的 身 體 ) 或 他 者 的 軀 體 ( 作 為 一 個 自 然 物 來<br />

看 , 但 暫 不 論 其 正 背 面 的 問 題 ) 皆 能 直 接 呈呈 現 於 我 , 但 他 者 的 身 體 僅 是是 附 現<br />

的 。 他 者 的 身 體 與 自 我 的 身 體 ( 也 就就 是是 表表 示 自 我 與 他 者 的 位 格 ) 不 是是 同 一 的<br />

(identical), 但 它它 們 仍 可 說 被被 統 合 (unified) 在 一 起 , 而 是是 藉 著 聯 想 鑒 於 彼<br />

此 的 類 似 性 統 合 成 為 一 對 的 。 13<br />

生 活 裡裡 我 看 到 一 樣 東 西 , 突 如 其 來 的 聯 想 到 某 相 關 之 物 , 聯 想 之 物 是是 被被<br />

動 地 映 入 我 意 識 裡裡 的 。 雖 然 突 如 其 來 , 但 總 要 提 供 個 讓 聯 想 可 能 的 開 放 空<br />

間 , 這 表表 示 聯 想 力 仍 是是 有 條 件 的 , 以 至 於 因 人 因 時時 聯 想 力 的 發 生 常 有 不 同 。<br />

從 現 象 學學 的 觀 點 來 看 , 我 們 對 於 初 見 到 的 東 西 不 至 於 設 定 太 深 , 也 就就 是是 不 被被<br />

它它 所 框 住 , 我 們 讓 它它 自 然 自 主 地 和 曾 經 在 我 生 活 中 出 現 過 的 相 關 事 物 聯 接 在<br />

一 起 ; 雖 然 是是 我 意 識 中 的 事 物 彼 此 統 合 在 一 起 , 也 就就 是是 這 是是 「 人 為 」 的 現<br />

象 , 但 如 前 所 言 , 人 為 的 現 象 學學 活 動 讓 事 物 彷 彿 自 然 生 成 , 自 然 配 對 在 一<br />

起 。 聯 想 即 發 生 在 一 種 存存 而 不 論 的 態 度 中 , 它它 使 初 見 事 物 的 實 在 性 做 一 鬆鬆<br />

動 , 讓 後 見 的 得 以 與 之 統 合 在 一 起 。 其 實 不 著 眼 於 物 與 物 間 的 同 一 性 , 而 以<br />

類 似 性 讓 兩 物 間 的 關 係 相 聯 接 , 即 是是 對 初 見 之 物 實 在 性 做 鬆鬆 動 的 一 種 表表 現 。<br />

讓 物 與 物 自 然 配 對 在 一 起 , 現 象 學學 另 外 稱 它它 們 處 在 發 生 (genetic) 的 構<br />

成 中 , 並 且 彼 此 處 於 所 謂 格 式 塔 ( 完 型 〔Gestalt〕) 的 結 構 裡裡 。 完 型 心 理 學學<br />

12 Ibid., pp. 141-142.<br />

13 Ibid., p. 142.<br />

ix


3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當 初 提 出 完 型 的 結 構 , 主 要 以 為 人 的 心 理 活 動 不 是是 受 到 獨 立 於 外 、 本 身 具 同<br />

一 性 的 感 覺 質 料料 (hyletic data) 所 刺 激 而 反反 應 。 事 實 上 對 於 刺 激 反反 應 的 解 釋 必<br />

須 受 制 於 人 所 設 定 的 因 果 律 , 因 而 人 為 的 生 成 形 式 成 為 知 識 的 問 題 又 出 現<br />

了 。 反反 之 , 完 型 心 理 學學 以 為 人 乃 被被 動 地 受 到 感 應 , 也 就就 是是 說 當 人 面 對 具 完 型<br />

結 構 的 感 覺 場 域 時時 , 因 其 內 部 成 份 表表 現 出 彼 此 間 對 比 或 溶 合 (contrast / fusion;<br />

Kontrast / Konkreszenz) 的 關 係 , 由 於 同 一 與 差 異 的 相 對 反反 照 , 讓 人 產 生 了 感<br />

應 。 完 型 結 構 解 釋 了 某 對 象 感 應 我 , 它它 以 獨 立 、 同 一 的 質 料料 身 份 刺 激 著 我 ,<br />

事 實 上 這 仍 屬 於 人 為 的 設 定 ; 當 我 們 放 在 自 然 生 成 的 觀 點 來 看 , 所 設 定 的 同<br />

一 性 是是 基 於 該 對 象 與 它它 物 間 的 溶 合 與 對 比 的 關 係 , 它它 之 所 以 格 外 被被 注 意 到 ,<br />

是是 因 為 從 背 景 中 突 出 成 為 焦 注 的 前 景 ; 故 完 型 結 構 也 可 從 背 景 與 前 景<br />

(background / foreground; Hintergrund / Vordergrund) 的 關 係 來 說 明 。 14<br />

將 一 對 象 從 完 型 結 構 的 發 生 構 成 來 理 解 , 就就 可 鬆鬆 動 原原 先 對 它它 做 了 過 於 同<br />

一 性 與 實 在 性 的 設 定 , 從 而 可 讓 人 對 它它 生 出 聯 想 力 , 與 類 似 的 其 他 事 物 成 為<br />

配 對 的 關 係 。 前 面 幼 兒 初 見 剪 刀 聯 想 的 例 子 , 實 預 設 了 幼 兒 對 最 初 的 剪 刀 不<br />

做 過 度 的 設 定 而 有 此 聯 想 的 能 力 ; 另 外 常 為 胡 塞塞 爾 做 自 我 與 他 者 關 係 類 比 的<br />

自 我 的 現 在 與 過 去去 或 未 來 的 關 係 , 也 就就 是是 現 象 學學 裡裡 討 論 時時 間 性 時時 提 出 的 對 當<br />

下 某 事 物 的 原原 始始 印 象 (original impression; Urimpression)、 事 後 對 它它 仍 保 留 在<br />

意 識 中 的 持 存存 (retention; Retention), 以 及 在 當 下 對 於 未 來 事 物 緊 接 著 可 能<br />

發 生 而 浮 現 於 意 識 裡裡 的 前 攝 (protention; Protention) 作 用 , 皆 在 鬆鬆 動 人 為 設<br />

定 , 而 讓 人 在 被被 動 的 發 生 狀 態 讓 內 在 的 時時 間 負 載 著 與 世 界 關 連 的 內 容容 流 動<br />

著 。 自 我 與 他 者 之 間 的 聯 想 與 配 對 關 係 也 要 由 此 出 發 來 理 解 。 15<br />

胡 塞塞 爾 強 調 自 我 與 他 者 各各 處 於 「 這 裡裡 」 與 「 那 裡裡 」; 但 胡 塞塞 爾 強 調 他 者<br />

的 那 裡裡 卻卻 可 為 自 我 從 這 裡裡 自 由 轉 換 至 那 裡裡 而 成 為 新 的 我 的 這 裡裡 , 有 如 就就 自 我<br />

的 內 在 時時 間 流 來 看 的 持 存存 或 前 攝 , 是是 可 以 從 原原 始始 現 象 轉 換 去去 以 成 為 新 的 現<br />

14 Edmund Husserl, Analysen zur passiven Synthesis: aus Vorlesungs- und Forschungsmanuskripten<br />

1918-1926, Hua XI (Den Haag: Nijhoff, 1966), pp. 133-134; 149-152.<br />

15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p. 144-145; Die Krisis der<br />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 Eine Eileitung in die<br />

phänomenologische Philosophie, Hua VI, (Haag: Nijhoff, 1954), p. 189.<br />

x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37<br />

在 。 其 實 這 裡裡 值 得 強 調 的 意 義 是是 : 那 裡裡 以 及 持 存存 或 前 攝 所 在 的 非 現 在 時時 刻 皆<br />

是是 我 可 能 在 之 處 , 它它 們 雖 呈呈 現 潛 能 狀 態 , 卻卻 是是 可 實 現 的 。 因 而 前 面 我 們 提 出<br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質 形 論 中 的 潛 在 與 實 現 思 想 又 蘊 含含 在 此 。<br />

我 們 進 一 步 看 : 他 者 的 那 裡裡 固 然 是是 自 我 的 這 裡裡 所 潛 在 但 可 轉 換 實 現 的 位<br />

置 , 但 位 置 的 說 法 實 過 於 簡 單 , 它它 指 的 更 是是 他 者 與 自 我 的 身 體 處 境境 , 包 括 所<br />

謂 的 動 覺 意 識 (kinesthetic consciousness; kinästhetisches Bewußtsein)。 胡 塞塞<br />

爾 指 出 他 者 先 以 屬 自 然 層 次 的 軀 體 在 與 周 遭 的 背 景 對 比 下 呈呈 現 給 我 , 當 他 者<br />

藉 身 體 表表 示 其 意 義 時時 , 必 須 依 照 自 我 與 他 者 的 軀 體 間 的 類 似 性 , 從 自 我 的 身<br />

體 所 構 成 的 意 義 轉 嫁 到 他 者 的 身 體 去去 。 16 重 要 的 是是 , 他 者 首 先 在 經 原原 初 還 原原 後<br />

的 自 我 領 域 裡裡 呈呈 現 , 胡 塞塞 爾 常 用 的 原原 初 自 我 (primordial ego) 17 是是 讓 自 我 與 他<br />

者 建 立 聯 想 與 配 對 關 係 的 起 點 。 事 實 上 , 原原 初 自 我 的 身 份 不 只 針 對 自 我 , 也<br />

針 對 他 者 , 它它 們 皆 在 將 人 為 設 定 存存 而 不 論 後 , 以 自 然 性 質 料料 的 角 色 , 讓 形 式<br />

生 成 發 展展 出 來 , 其 中 包 括 對 於 他 者 的 構 成 。<br />

自 我 與 他 者 的 位 置 與 身 體 處 境境 的 意 義 仍 可 再 深 究 , 它它 為 何 作 為 人 或 位 格<br />

的 中 心 概 念 呢 ? 胡 塞塞 爾 說 附 現 不 能 完 整 地 將 原原 初 的 他 者 意 義 賦 予 出 來 , 但 他<br />

者 之 先 以 自 然 層 次 的 軀 體 卻卻 可 原原 初 地 呈呈 現 在 我 的 覺 知 場 域 裡裡 。 18 為 何 他 者 之 作<br />

為 人 或 位 格 的 意 義 就就 不 能 原原 始始 地 呈呈 現 於 我 , 卻卻 只 能 附 現 呢 ? 作 為 自 然 物 與 作<br />

為 人 的 他 者 究 有 何 區 別 ? 作 為 後 者 的 本 質 成 份 果 真 不 能 原原 始始 地 呈呈 現 給 我 ?<br />

其 實 作 為 真 正 自 我 的 本 質 成 份 即 是是 我 的 動 覺 意 識 , 胡 塞塞 爾 強 調 自 我 身 體<br />

之 「 絕 對 這 裡裡 」(the absolute here; das absolute Hier) 即 在 表表 示 自 我 為 支 配 自<br />

己 的 功 能 中 心 (center of function for his ruling; Funktionszentrum für sein<br />

Walten)。 19 自 我 能 將 每 個 「 那 裡裡 」 轉 換 成 「 這 裡裡 」 的 說 法 , 雖 表表 示 透 過 動 覺<br />

的 自 由 轉 換 , 我 能 改 變 自 己 的 位 置 , 其 更 表表 示 自 我 支 配 能 力 的 功 能 中 心 是是 屬<br />

於 各各 自 的 。 雖 然 每 個 空 間 位 置 可 成 為 你 我 在 不 同 時時 刻 均 可 佔 有 的 「 這 裡裡 」 位<br />

16 Edmund Husserl,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 140.<br />

17 Ibid., p. 137; 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br />

Phänomenologie, p. 189.<br />

18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 143.<br />

19 Ibid., p. 146.<br />

xi


3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置 , 這 顯 示 世 界 中 每 一 點 可 共 享 而 具 有 客 觀 性 , 但 自 我 支 配 自 己 的 功 能 卻卻 是是<br />

絕 對 私 有 的 , 當 然 這 裡裡 預 設 了 人 的 自 主 性 與 正 常 性 ( 例 如 不 是是 不 具 行 為 能 力<br />

的 植 物 人 )。 然 而 這 裡裡 的 動 覺 指 著 仍 是是 人 面 對 具 完 型 結 構 的 感 覺 場 域 所 受 到<br />

的 感 應 意 識 ; 當 然 自 我 不 一 定 非 靜 止 不 動 , 他 ( 她 ) 可 以 常 是是 動 態 的 , 我 們<br />

可 想 像 一 位 幼 兒 在 爬 行 中 與 周 遭 世 界 接 觸 而 感 應 的 情 景 。 故 與 其 說 「 絕 對 這<br />

裡裡 」 是是 自 我 「 支 配 的 功 能 中 心 」, 不 如 說 它它 是是 自 我 受 外 界 的 「 感 應 功 能 中<br />

心 」(center of function for affection)。 今 感 應 我 的 外 界 包 括 了 他 者 的 身 體 ,<br />

這 是是 另 外 一 個 「 感 應 功 能 中 心 」, 故 如 何 從 自 我 感 應 中 心 出 發 去去 理 解 他 者 的<br />

感 應 中 心 , 實 是是 從 兩 個 感 應 中 心 的 彼 此 感 應 過 程 出 發 , 附 現 或 聯 想 談 的 即 是是<br />

這 個 感 應 過 程 。<br />

當 外 物 感 應 著 我 , 繼 而 我 對 之 認 知 , 這 一 套套 流 程 需 由 我 的 意 識 中 的 意 向<br />

性 來 運 作 。 意 向 性 有 被被 動 與 主 動 的 意 涵 , 它它 是是 在 經 過 現 象 學學 還 原原 的 工 作 後 ,<br />

人 與 外 物 皆 以 素 樸 的 質 料料 性 質 相 照 面 時時 , 人 的 意 識 所 具 之 從 受 外 物 感 應 到 對<br />

外 認 知 的 不 同 階 段 之 功 能 , 被被 動 的 感 應 與 主 動 的 認 知 皆 是是 意 向 性 的 作 用 。 再<br />

強 調 一 次 , 從 現 象 學學 來 看 , 我 們 所 表表 示 的 人 與 外 物 以 質 料料 性 質 相 照 面 , 絕 不<br />

是是 傳 統 哲 學學 裡裡 以 主 客 對 立 為 前 提 而 談 論 的 感 覺 與 料料 與 主 體 間 的 刺 激 反反 應 關<br />

係 , 而 是是 前 面 所 說 之 人 面 對 具 完 型 結 構 的 感 覺 場 域 所 受 到 的 感 應 活 動 。 其 中<br />

由 身 體 所 扮 演 的 動 覺 功 能 更 弱 化 了 人 與 外 物 尚尚 有 可 能 的 對 立 , 即 人 之 主 體 與<br />

外 物 的 質 料料 性 轉 化 成 為 動 覺 的 質 料料 性 。 但 若 不 完 全 否 定 刺 激 反反 應 的 感 覺 理<br />

論 , 那 麼 它它 就就 必 須 建 立 在 動 覺 之 基 礎 上 來 談 , 這 個 論 點 在 胡 塞塞 爾 的 《 觀 念<br />

二 》(Ideen II) 中 已 被被 提 出 來 了 。 20<br />

具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性 質 的 動 覺 引 導 著 人 之 主 體 認 知 外 物 , 這 就就 是是 說 , 當 我 們 問<br />

到 外 物 是是 什 麼 , 外 物 的 質 料料 性 如 何 被被 形 式 化 ? 這 個 問 題 即 由 動 覺 活 動 來 提 出<br />

答 案 。 胡 塞塞 爾 謂 現 象 學學 在 達 到 事 物 本 身 , 這 表表 示 事 物 是是 什 麼 或 其 如 何 形 式 化<br />

的 答 案 不 是是 由 人 所 任 意 求 得 的 , 它它 不 是是 來 自 人 的 任 意 思 維 、 觀 念 , 而 是是 需 由<br />

20 Edmund Husserl, 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br />

Zweites Buch: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Konstitution, Hua. IV, (Den Haag:<br />

Nijhoff, 1953), pp. 56-57.<br />

xi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39<br />

經 驗 質 料料 漸 次 構 成 出 來 的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謂 自 然 物 的 形 式 由 質 料料 發 展展 出 來 , 這<br />

個 自 然 物 的 概 念 被被 胡 塞塞 爾 擴 及 人 與 外 物 間 的 自 然 的 或 直 接 的 關 係 , 意 識 之 從<br />

具 質 料料 性 的 動 覺 活 動 談 起 , 即 表表 示 人 物 間 關 係 從 「 自 然 狀 態 」 建 立 起 , 認 知<br />

可 說 即 是是 人 的 對 物 的 形 式 化 過 程 , 它它 乃 從 人 與 物 間 的 質 料料 性 關 係 發 展展 開 來 。<br />

自 我 對 於 他 者 從 感 應 到 理 解 的 流 程 也 是是 一 樣 , 它它 也 是是 由 動 覺 活 動 所 引 導<br />

之 意 向 性 來 運 作 的 , 但 這 時時 的 意 向 性 有 特 殊 意 義 , 我 們 從 《 笛 卡 兒 沉 思 》 裡裡<br />

幾 乎 看 不 到 意 向 性 這 個 字 眼 來 表表 達 自 我 與 他 者 間 的 關 係 , 但 卻卻 見 到 一 些 概<br />

念 , 它它 們 其 實 更 表表 示 出 原原 本 意 向 性 所 具 的 意 涵 , 當 然 也 呈呈 現 出 與 一 般 意 向 性<br />

的 差 別 。<br />

我 們 已 指 出 對 他 者 理 解 的 重 點 是是 對 作 為 自 我 本 質 成 份 的 動 覺 活 動 中 心 有<br />

所 理 解 , 故 我 如 何 透 過 他 者 之 身 體 , 對 於 他 者 從 作 為 自 然 物 過 渡 到 作 為 自 己<br />

的 動 覺 中 心 呈呈 現 予 我 , 當 是是 這 種 特 殊 意 向 性 的 運 作 過 程 。 針 對 於 此 我 們 見 到<br />

胡 塞塞 爾 說 : 從 自 然 物 到 動 覺 中 心 的 呈呈 現 , 是是 自 我 意 識 中 的 一 種 超 越 作 用 , 這<br />

是是 一 種 超 越 的 經 驗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 transzendierende Erfahrung);<br />

每 一 個 這 種 經 驗 都 以 充 實 與 證 實 附 現 化 之 視 域 (appräsentierende Horizonte)<br />

為 目 的 , 這 些 經 驗 包 攝 了 具 潛 在 (potentiell) 證 實 可 能 的 一 致 與 連 續 的 經 驗<br />

綜 合 , 而 這 些 經 驗 綜 合 是是 以 非 直 觀 的 預 期 (Antizipation) 方方 式 來 進 行 的 ; 若<br />

一 外 物 為 他 者 的 身 體 , 那 麼 它它 必 成 之 於 一 連 串 交 替 改 變 , 且 在 持 續 中 具 一 致<br />

性 的 舉 止 活 動 , 這 意 味 著 自 然 軀 體 的 一 面 附 現 地 指 示 著 (appräsentierend<br />

indiziert) 心 理 的 另 一 面 ; 對 他 者 的 意 義 構 成 而 言 , 所 謂 他 者 (Fremdes) 是是<br />

自 我 的 原原 始始 世 界 之 意 向 的 變 樣 (intentionale Modifikation) 或 他 者 是是 自 我 的 變<br />

樣 。 21<br />

這 種 特 殊 的 意 向 性 就就 是是 聯 想 或 附 現 , 胡 塞塞 爾 說 是是 一 種 間 接 的 聯 想 , 此 意<br />

謂 著 當 他 者 的 身 體 呈呈 現 在 那 裡裡 時時 , 其 現 象 喚 起 我 去去 聯 想 的 不 是是 直 接 我 在 這 裡裡<br />

的 單 一 現 象 , 而 是是 喚 起 了 一 個 類 似 的 、 屬 於 我 的 身 體 之 構 成 體 系 的 現 象 。 故<br />

21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 144.<br />

xiii


4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胡 塞塞 爾 說 , 讓 我 想 起 了 彷 彿 我 在 那 裡裡 的 身 體 外 觀 , 22 他 其 實 在 表表 示 , 他 者 以 其<br />

動 覺 中 心 表表 現 的 外 觀 聯 想 著 我 以 自 己 的 動 覺 中 心 所 表表 現 之 類 似 的 外 觀 。<br />

參 、 胡 塞 爾 現 象 學 對 於 他 者 構 成 涉 及 的 構 成 力 量 探 源<br />

聯 想 是是 人 面 對 具 完 型 結 構 的 感 覺 場 域 所 受 到 的 感 應 活 動 , 對 他 者 理 解 的<br />

間 接 聯 想 是是 感 應 到 彼 此 身 體 作 為 動 覺 中 心 的 類 似 性 。 一 般 而 言 , 人 是是 受 到 從<br />

其 周 遭 背 景 中 突 出 來 的 前 景 的 感 應 , 胡 塞塞 爾 謂 一 些 突 出 對 象 在 內 容容 方方 面 大大 多多<br />

呈呈 現 出 彼 此 間 相 同 、 類 似 、 或 非 類 似 的 關 係 , 顯 示 出 同 質 之 化 合<br />

(Homogenität) 或 異 質 之 連 結 (Heterogenität) 的 關 係 。 當 我 們 說 內 容容 上 親 近<br />

的 一 些 對 象 可 出 現 同 質 化 合 的 統 一 , 內 容容 上 不 同 的 對 象 則 只 能 有 異 質 連 結 的<br />

關 係 , 這 是是 一 種 靜 態 的 觀 察察 (statische Betrachtung)。 我 們 還 可 對 它它 們 做 動 態<br />

的 觀 察察 (kinetische Betrachtung), 即 著 眼 於 它它 們 彼 此 間 從 某 物 到 另 一 物 的 過<br />

渡 (Übergang) 關 係 , 讓 觀 察察 者 產 生 出 一 種 「 動 態 之 感 」。 如 對 相 同 的 關 係<br />

有 「 重 複複 」(Wiederholung) 之 感 覺 , 對 於 類 似 的 關 係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相 同 感<br />

覺 , 即 一 方方 面 鑒 於 事 物 間 的 共 同 性 而 有 綜 合 相 疊 (Deckung) 之 感 , 另 一 方方 面<br />

鑒 於 其 差 異 性 而 有 彼 此 排 擠 (verdrängende) 的 綜 合 爭 執 (Widerstreit) 感 。 23<br />

從 「 動 態 之 感 」 去去 察察 覺 其 中 的 某 種 力 量 , 是是 我 們 要 強 調 出 來 的 , 胡 塞塞 爾<br />

也 謂 「 從 背 景 突 顯 自 身 之 物 具 有 感 應 性 , 同 質 突 顯 物 之 間 的 連 結 對 於 自 我 產<br />

生 了 統 一 與 提 高高 的 感 應 力 (affektive Kraft)……」 24 等 等 。 而 在 《 被被 動 綜 合 解<br />

析 》(Analysen zur passiven Synthesis) 的 一 篇 附 文文 (Beilage XVIII) 裡裡 胡 塞塞 爾<br />

用 了 共 鳴 (Resonanz) 的 字 眼 , 並 謂 「 類 似 性 是是 透 過 共 鳴 的 統 一 」、「 共 鳴<br />

是是 根 據 類 似 性 的 聯 想 」, 25 這 也 指 的 是是 感 應 力 。 胡 塞塞 爾 以 為 對 象 的 不 同 資 料料 彙<br />

聚 成 形 像 的 溶 合 性 、 這 些 資 料料 與 背 景 的 對 比 性 , 以 及 被被 它它 們 感 應 之 我 可 能 有<br />

22 Ibid. p. 147.<br />

23 Edmund Husserl, Analysen zur passiven Synthesis, pp. 129-130.<br />

24 Ibid., p. 131.<br />

25 Ibid., p. 407.<br />

xiv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41<br />

的 情 感 (Gemüt), 這 三 者 決 定 了 感 應 力 的 大大 小 。 26 事 實 上 , 對 於 他 者 構 成 的<br />

力 量 來 源 和 情 感 的 關 係 更 密 切 , 胡 塞塞 爾 以 為 感 應 力 除 了 依 賴 對 比 的 相 對 大大 小<br />

之 外 , 還 依 賴 感 覺 、 情 慾 、 本 能 、 衝衝 動 等 , 也 就就 是是 涉 及 到 美 感 、 實 踐 與 價 值<br />

的 領 域 。 27 這 個 論 點 將 為 我 們 在 下 面 繼 續 做 發 揮 。<br />

的 確 , 他 者 是是 以 具 位 格 意 義 的 整 個 身 體 體 系 對 我 呈呈 現 的 , 故 上 面 描 述 事<br />

物 間 類 似 關 係 的 構 成 力 量 如 何 轉 嫁 到 整 個 身 體 的 體 系 , 這 被被 我 們 強 調 為 具 動<br />

覺 中 心 的 體 系 , 是是 否 就就 此 動 覺 中 心 而 言 , 我 們 才 能 將 他 者 對 我 的 感 應 力 從 知<br />

覺 的 層 次 往 美 感 、 實 踐 與 價 值 的 層 次 發 揮 得 更 多多 ? 下 面 也 正 好好 將 構 成 他 者 的<br />

感 應 力 就就 美 感 的 與 倫 理 實 踐 的 兩 面 來 討 論 。<br />

一 、 具 藝 術 性 意 義 之 對 他 者 的 構 成 力<br />

我 們 始始 終 抱 持 著 立 場 是是 , 感 應 是是 在 現 象 學學 的 存存 而 不 論 後 , 讓 主 體 處 在 被被<br />

動 發 生 的 狀 態 中 進 行 的 。 今 面 對 他 者 的 問 題 所 還 原原 到 的 原原 初 自 我 概 念 猶 值 得<br />

進 一 步 拿 來 討 論 。 它它 根 本 上 在 胡 塞塞 爾 那 裡裡 應 被被 稱 為 「 前 我 」(pre-ego; Vor-<br />

Ich ) , 28 它它 曾 被被 胡 塞塞 爾 定 為 只 具 下 等 人 性 的 位 格 ( subhuman persons;<br />

untermenschliche Personen) 29 型 態 30 。 它它 是是 人 原原 始始 的 質 料料 型 態 , 再 就就 亞 里 斯 多多<br />

德 的 哲 學學 體 系 而 言 , 它它 潛 藏 了 發 展展 為 成 熟 人 乃 至 更 高高 層 次 的 精 神 位 格 型 態 的<br />

能 力 。 這 合 乎 胡 塞塞 爾 在 《 觀 念 二 》 裡裡 所 指 出 的 具 社 群 意 義 的 精 神 位 格 , 是是 現<br />

象 學學 所 構 成 的 客 觀 世 界 。 因 此 對 他 者 的 構 成 進 而 對 客 觀 性 ── 從 現 象 學學 觀 點<br />

看 就就 是是 主 體 際 性 (intersubjective)── 的 構 成 , 這 個 過 程 即 來 自 從 質 料料 所 潛<br />

藏 之 往 形 式 發 展展 的 力 量 。 但 此 質 料料 性 並 非 僅 表表 現 在 你 我 各各 自 的 身 體 雛 型 裡裡<br />

26 Ibid., pp. 150-152.<br />

27 Ibid., p. 151.<br />

28 Edmund Husserl, 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 Dritter Teil:<br />

1929-1935, Hua XV, (Den Haag: Nijhoff, 1973), pp. 172-173, 604.<br />

29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 101.<br />

30 以层 幼岆 兒 為厉 例 , 它屾 面稫 對 任峌 何 外屸 物 , 皆 視 之 彷 彿 有 生岥 命 的 , 因峴 它屾 以层 原穦 始 的 質 料 型勨 態幠 和 同峧 樣鄆 被 察<br />

覺试 到 具 質 料 型勨 態幠 的 周 遭 事 物 相厴 照 面稫 , 我 們穆 可屣 藉龢 此 理 解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還 原穦 到 原穦 初 自 我 狀 態幠 來<br />

看厶 主尾 體殱 際選 構庂 成 的 意 義 。<br />

xv


4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頭 , 更 表表 現 在 他 者 與 自 我 身 體 彼 此 以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型 態 所 建 立 的 關 連 性 上 , 此 即<br />

透 過 彼 此 為 動 覺 中 心 所 牽 連 的 關 係 。<br />

現 象 學學 所 以 要 透 過 更 深 層 的 原原 初 還 原原 達 到 這 個 前 我 , 就就 因 為 在 還 原原 之 前<br />

的 主 體 內 尚尚 隱 含含 某 些 不 明 究 理 的 他 者 成 份 , 它它 支 配 著 我 去去 理 解 萬 事 萬 物 , 也<br />

包 括 某 個 他 者 。 不 明 的 他 者 成 份 讓 我 的 意 識 想 法 不 能 從 自 我 的 親 身 體 驗 構 成<br />

出 來 。 前 已 說 過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區 別 了 自 然 物 的 本 質 出 於 自 然 物 的 質 料料 , 人 為<br />

物 的 本 質 出 於 人 的 心 思 。 對 胡 塞塞 爾 而 言 , 出 於 親 身 體 驗 的 觀 念 想 法 即 是是 出 於<br />

質 料料 , 這 是是 宛 如 自 然 物 生 成 一 樣 ; 反反 之 , 非 出 於 親 身 體 驗 的 觀 念 想 法 有 如 人<br />

為 造 作 的 形 式 。 本 於 此 , 我 們 如 何 讓 人 充 份 回 到 排 出 了 他 者 成 份 之 自 然 質 料料<br />

層 次 , 讓 本 質 或 形 式 從 質 料料 自 身 生 成 出 來 , 這 就就 需 要 原原 初 的 還 原原 , 以 回 到 前<br />

我 的 層 次 去去 。<br />

故 這 裡裡 實 預 設 了 一 種 類 似 亞 里 斯 多多 德 哲 學學 體 系 中 所 蘊 含含 的 自 然 目 的 論 思<br />

想 , 從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自 己 生 成 發 展展 出 形 式 , 以 至 於 最 高高 的 「 純 形 式 」。 雖 然 胡 塞塞<br />

爾 沒 有 最 後 的 「 純 形 式 」 概 念 , 但 他 將 超 驗 主 體 際 性 所 構 成 的 客 觀 世 界 視 為<br />

「 第 一 哲 學學 」 的 宗 旨 ; 31 而 主 體 際 構 成 的 能 力 實 蘊 含含 於 底 層 的 主 體 性 裡裡 。 雖 這<br />

個 底 層 究 竟 應 被被 稱 為 原原 我 、 32 前 我 、 原原 初 自 我 或 我 之 極 (Pol) 33 , 常 因 被被 胡 塞塞<br />

爾 所 混 用 而 不 明 確 ; 但 它它 們 應 皆 隱 含含 著 一 種 胡 塞塞 爾 在 手 稿 裡裡 所 說 的 「 內 在 主<br />

體 際 性 」, 其 為 向 上 發 展展 目 的 性 的 基 礎 點 , 而 使 此 目 的 論 成 立 的 根 基 更 曾 為<br />

胡 塞塞 爾 歸 為 上 帝 。 34<br />

故 當 我 們 賦 予 原原 初 自 我 之 間 彼 此 具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性 的 關 係 時時 , 那 麼 目 的 性 會<br />

從 之 發 展展 落 實 開 來 , 它它 即 自 發 地 朝 向 主 體 際 的 構 成 。 故 胡 塞塞 爾 對 於 這 底 層 的<br />

主 體 狀 態 , 藉 用 聯 想 、 附 現 、 配 對 等 種 種 概 念 所 做 的 描 述 , 無 非 是是 呈呈 現 出 仍<br />

屬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如 何 生 成 形 式 的 活 動 。 這 個 活 動 表表 現 出 自 我 與 他 者 間 的 彼 此 感<br />

應 、 彼 此 作 為 動 覺 中 心 的 認 可 , 以 及 彼 此 的 理 解 。 胡 塞塞 爾 曾 將 這 種 過 程 , 即<br />

31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p. 166, 182.<br />

32 Edmund Husserl, 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br />

Phänomenologie, pp. 187-188.<br />

33 Edmund Husserl,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p. 100.<br />

34 Klaus Held, Lebendige Gegenwart (Den Haag: Nijhoff, 1966), pp. 176-178.<br />

xv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43<br />

將 從 他 者 身 體 作 為 自 然 物 轉 為 類 似 我 的 動 覺 中 心 的 經 驗 過 程 表表 示 為 「 具 潛 在<br />

證 實 可 能 的 一 致 與 連 續 的 經 驗 綜 合 」, 這 種 潛 在 繼 而 實 現 的 可 能 條 件 即 如 我<br />

們 所 詮 釋 者 。 而 我 們 也 曾 說 過 : 胡 塞塞 爾 以 他 者 在 那 裡裡 是是 自 我 在 這 裡裡 的 潛 能 ,<br />

其 意 義 是是 作 為 動 覺 中 心 的 他 者 是是 作 為 動 覺 中 心 之 自 我 的 潛 能 ; 我 們 甚 至 可 說<br />

自 我 與 他 者 彼 此 為 潛 能 , 也 就就 是是 他 者 可 在 自 我 中 實 現 , 自 我 可 在 他 者 中 實<br />

現 。 這 頗 合 乎 原原 初 自 我 隱 含含 著 內 在 主 體 際 性 的 說 法 。 因 為 從 潛 在 到 實 現 的 動<br />

力 必 須 由 自 我 及 他 者 作 為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性 質 本 身 發 展展 出 來 , 故 我 們 所 能 做 的 似 並<br />

不 是是 去去 建 立 這 發 展展 的 事 , 而 是是 提 供 讓 他 們 發 展展 的 條 件 或 環 境境 。<br />

我 們 將 原原 先 按 著 人 為 思 維 所 建 構 的 形 式 , 還 原原 為 依 循 具 自 然 質 料料 性 的 身<br />

體 及 動 覺 所 生 出 的 形 式 來 對 彼 此 認 識 理 解 , 而 我 們 實 是是 依 循 從 潛 在 內 在 主 體<br />

際 性 漸 次 實 現 為 外 在 社 會 性 人 格 過 程 中 所 內 涵 之 自 然 目 的 論 規 則 , 以 之 作 為<br />

人 與 人 結 合 的 「 規 範 」。 但 此 「 規 範 」 不 能 是是 先 給 予 的 , 而 是是 在 我 們 順 著 自<br />

然 性 質 料料 生 成 形 式 之 同 時時 去去 感 觸 到 的 。 這 裡裡 極 像 康 德 對 美 感 賦 予 普 遍 規 則 時時<br />

排 斥斥 了 規 定 判 斷斷 , 而 以 反反 思 判 斷斷 來 討 論 的 說 法 。 35 主 體 際 的 構 成 是是 從 各各 自 私 我<br />

出 發 所 做 之 對 於 兼 顧 彼 此 之 大大 我 的 構 成 , 我 們 從 統 合 你 我 不 同 看 法 的 置 高高 點<br />

去去 化 解 彼 此 認 識 的 歧 異 , 以 達 成 彼 此 合 諧 相 處 的 可 能 。 這 種 可 能 性 已 潛 藏 於<br />

我 們 各各 自 的 質 料料 本 性 內 , 我 們 只 要 順 著 自 然 天 性 讓 它它 發 展展 出 來 即 可 。<br />

與 康 德 的 美 感 經 驗 比 較 不 是是 偶 然 的 , 因 為 從 這 種 對 他 者 現 象 學學 構 成 的 詮<br />

釋 來 看 , 果 真 美 感 的 意 義 大大 於 倫 理 的 意 義 。 將 人 為 造 作 化 解 到 自 然 的 生 成 ,<br />

如 現 象 學學 中 的 海 德 格 思 想 與 我 們 的 道 家家 思 想 , 皆 不 免 有 強 烈 的 藝 術 傾 向 ; 例<br />

如 對 於 海 德 格 的 《 存存 有 與 時時 間 》, 常 有 人 批 評 海 德 格 忽 略 了 他 者 的 地 位 ; 但<br />

實 則 海 德 格 對 於 此 有 已 視 為 原原 初 就就 與 他 者 共 在 (Being-with; Mitsein), 他 者<br />

原原 初 就就 以 世 內 之 共 同 此 有 (Dasein-with; Mitdasein) 的 身 份 存存 在 著 , 36 這 就就 有<br />

如 胡 塞塞 爾 裡裡 主 體 際 性 的 構 成 從 他 者 與 自 我 身 體 彼 此 以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型 態 所 建 立 的<br />

關 連 性 開 始始 。 尊 重 他 者 有 從 其 質 料料 自 然 生 成 其 形 式 , 並 往 自 然 終 極 目 的 發 展展<br />

的 自 主 性 地 位 , 這 是是 兩 者 在 此 觀 點 下 的 相 似 處 。 但 與 他 者 共 在 的 意 義 並 非 從<br />

35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pp. 26-29.<br />

36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pp. 120-123; Being and Time, pp. 156-160.<br />

xvii


4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與 他 相 愛 或 彼 此 間 的 移 情 同 理 出 發 , 37 而 是是 源 於 彼 此 的 尊 重 、 讓 出 了 各各 自 從 質<br />

料料 發 展展 出 形 式 的 空 間 。 這 種 被被 我 們 稱 為 具 藝 術 性 意 義 的 他 者 構 成 方方 式 , 顯 示<br />

了 真 實 的 他 者 乃 從 其 自 身 往 自 然 目 的 生 成 的 力 量 所 構 成 。 然 而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br />

對 於 他 者 的 構 成 不 僅 有 此 藝 術 性 的 一 面 , 更 有 倫 理 性 的 一 面 , 雖 然 倫 理 性 並<br />

不 違 逆 自 然 的 生 成 ; 這 即 涉 及 人 的 理 性 作 為 他 者 構 成 的 另 一 個 力 量 的 來 源 問<br />

題 , 雖 然 這 股 力 量 不 見 得 不 屬 於 自 然 的 力 量 , 但 我 們 要 對 之 做 仔 細 的 說 明 與<br />

釐 清 。<br />

二 、 具 倫 理 性 意 義 之 對 他 者 的 構 成 力<br />

我 們 發 現 胡 塞塞 爾 理 解 人 真 正 的 自 然 性 應 有 理 性 的 介 入 , 從 虛 假 的 自 然 邁<br />

向 真 正 的 自 然 , 實 有 著 曲 折 性 的 歷 程 。 這 已 表表 現 在 亞 里 斯 多多 德 對 於 德 行 形 成<br />

的 討 論 裡裡 , 也 出 現 於 胡 塞塞 爾 於 《 觀 念 二 》 對 於 精 神 位 格 構 成 的 闡 述 中 。 我 們<br />

加 上 這 個 考 量 , 在 補 充 聯 想 感 應 力 的 從 實 踐 與 價 值 來 看 的 另 外 來 源 。<br />

對 亞 里 斯 多多 德 而 言 , 德 行 仍 為 自 然 生 成 的 , 但 這 個 自 然 是是 第 二 自 然 , 38 指<br />

的 是是 傾 向 於 善 的 習 慣 性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稱 之 為 hexis, 他 說 德 行 是是 出 於 hexis; 同<br />

樣 的 意 義 也 見 於 他 表表 示 德 行 雖 不 是是 生 於 自 然 (by nature), 但 卻卻 也 非 相 反反 於 自<br />

然 (contrary to nature)。 39<br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以 為 德 行 不 是是 來 自 慾 望 與 感 情 , 而 是是 來 自 習 慣 或 氣 質 。 這 為<br />

什 麼 和 理 性 的 介 入 有 關 呢 ? 因 為 這 時時 審審 度 (deliberation) 與 選 擇 (choice) 扮<br />

演 重 要 的 角 色 。 而 正 如 亞 里 斯 多多 德 言 , 選 擇 是是 基 於 我 們 的 力 量 (lie in our<br />

37 針 對 賓彅 司屫 汪 格 (L. Binswanger) 曾 反 對 海 德郔 格 之 論 點 而 強 調 愛 的 重稥 要稊 , 海 德郔 格 則 認強 為厉 人 類讅<br />

學 觀毢 點 的 愛 需遻 以层 《 崊 有 與弌 時 間 》 所 談 之 「 基 礎龁 崊 有 學 」(Fundamental ontology) 立岷 場酏 的<br />

「 牽 掛 」(care; Sorge) 為厉 基 礎龁 , 進 一 步 討 論 請 參 考 拙 著 :《 現 象 學 與弌 科叅 學 哲穯 學 》, 臺弋 北屙 :<br />

五 南勌 ,2001, 頁稰 373-380。 另屮 外屸 海 德郔 格 說弻 :「 並 非 『 移 情 』(Einfühlung) 先峕 構庂 成 了 共峗 在峹 ,<br />

而 是半 前 者 在峹 後匝 者 的 基 礎龁 上 才 可屣 能 , 並 且尼 在峹 具 支尟 配 性 的 共峗 在峹 之 缺 乏局 的 樣鄆 態幠 下 , 有 其 必岊 要稊 被 策<br />

動 起 來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p. 125)。<br />

38 Aristoteles, The Nicomachean Ethics, p. 1152a 32.<br />

39 Ibid., pp. 1103a 20-26.<br />

xvii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45<br />

power)。 40 值 得 注 意 的 是是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以 為 審審 度 與 選 擇 皆 是是 人 為 技 藝<br />

(art), 而 非 自 然 科 學學 的 活 動 ; 亞 氏 將 技 藝 學學 所 歸 屬 的 poietike 與 自 然 科 學學 ─<br />

─ 雖 它它 不 與 近 代 的 自 然 科 學學 相 同 ── 所 歸 屬 的 theoretike 皆 為 epistéme。 這 固 然<br />

因 為 前 者 形 成 的 知 識 不 是是 如 數 學學 般 的 精 確 , 更 因 為 前 者 邁 向 德 行 之 路 不 能 如<br />

後 者 有 一 通 則 來 界 定 ; 當 人 之 理 性 介 入 了 本 由 質 料料 層 次 的 感 情 來 決 定 德 行<br />

時時 , 要 培 養 出 發 展展 成 善 良 的 人 格 氣 質 , 這 需 要 人 的 學學 習 與 修 煉 , 方方 法 配 合 著<br />

個 人 情 境境 而 不 同 。 41 理 性 介 入 作 為 第 一 自 然 的 慾 望 感 情 , 又 經 由 習 慣 培 養 出 善<br />

良 人 格 的 第 二 自 然 , 這 是是 在 亞 里 斯 多多 德 這 裡裡 所 呈呈 現 的 曲 折 性 。<br />

第 一 與 第 二 自 然 的 關 係 也 可 從 另 一 個 觀 點 來 看 。 因 為 人 的 心 靈 有 感 覺 慾<br />

望 (pathos)、 潛 在 可 能 性 (dunamis) 與 習 慣 氣 質 (hexis) 三 者 。 42 人 和 自 然<br />

( 動 、 植 ) 物 不 同 , 在 於 自 然 物 本 身 在 pathos 之 影 響 下 之 仍 限 制 在 ( 第 一 ) 自<br />

然 發 展展 的 路 途 中 , 而 人 在 受 第 一 自 然 pathos 的 影 響 下 , 卻卻 易 於 讓 慾 望 無 限<br />

( 制 ) 上 綱 , 衝衝 破 了 順 著 自 然 性 發 展展 的 路 線 。 此 時時 人 類 即 需 要 理 性 去去 導 回 原原<br />

先 的 路 徑 , 並 維 持 住 善 良 的 生 活 習 慣 。 後 者 固 然 稱 為 第 二 自 然 , 實 是是 與 原原 先<br />

第 一 自 然 的 目 的 性 發 展展 方方 向 相 同 。<br />

胡 塞塞 爾 在 《 觀 念 二 》 裡裡 透 過 自 然 、 心 身 與 精 神 世 界 的 討 論 所 展展 現 出 的 這<br />

種 主 體 際 構 成 之 過 程 裡裡 即 有 一 種 曲 折 性 。 在 這 裡裡 他 一 方方 面 對 屬 於 自 然 主 義<br />

(naturalistisch) 態 度 的 自 然 與 屬 於 自 然 (natürlich) 態 度 的 精 神 做 一 分 野 ,<br />

另 一 方方 面 處 理 從 自 然 的 奠 基 性 過 渡 到 精 神 的 存存 有 論 優 先 性 上 去去 。 我 們 對 此 做<br />

進 一 步 解 釋 。<br />

首 先 胡 塞塞 爾 將 精 神 位 格 屬 於 自 然 態 度 要 做 一 說 明 : 在 現 象 學學 還 原原 活 動<br />

下 , 當 世 界 或 自 然 成 為 意 識 或 純 粹 意 識 的 對 應 項 , 則 為 從 自 然 主 義 過 渡 到 位<br />

格 主 義 的 (personalistisch) 態 度 , 胡 塞塞 爾 說 , 在 純 粹 意 識 所 經 驗 的 自 然 不 再<br />

是是 自 然 主 義 的 自 然 , 而 是是 自 然 的 對 照 (Widerspiel); 無 怪 乎 胡 塞塞 爾 將 自 然 主<br />

義 態 度 視 為 人 為 的 (künstliche) 態 度 , 以 別 於 位 格 主 義 態 度 為 真 正 的 自 然 態<br />

40 Ibid., pp. 1111b 5-35; 1113a 11-12.<br />

41 Ibid., pp. 1112a 31; 1112b 4-10.<br />

42 Ibid., pp. 1105b 20-1106a 25.<br />

xix


4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度 。 43 但 為 何 被被 純 粹 意 識 經 驗 的 世 界 或 自 然 是是 自 然 的 對 照 呢 ? 是是 現 象 學學 還 原原 後<br />

的 純 粹 意 識 得 以 讓 世 界 呈呈 現 其 自 身 ? 的 確 , 純 粹 意 識 與 其 對 應 項 皆 因 此 回 到<br />

了 意 識 自 身 與 自 然 自 身 , 就就 現 象 學學 目 的 在 於 除 去去 人 為 的 干 擾 扭 曲 , 以 回 到 事<br />

物 的 自 身 而 言 , 胡 塞塞 爾 可 說 我 們 因 此 而 進 入 了 自 然 的 態 度 。<br />

現 象 學學 者 桑 姆姆 (M. Sommer) 曾 在 為 《 觀 念 二 》 的 Meiner 版 本 作 序 時時 指<br />

出 , 胡 塞塞 爾 在 此 時時 將 現 象 學學 構 成 前 的 純 粹 意 識 , 和 現 象 學學 構 成 後 的 人 格 世 界<br />

混 淆 在 一 起 , 他 繼 承 著 前 阿 凡 納 留 斯 (R. Avenarius)「 自 然 世 界 概 念 」<br />

(natürlicher Weltbegriff) 的 理 念 ; 但 這 個 世 界 對 阿 凡 納 留 斯 是是 哲 學學 的 起 點 ,<br />

對 胡 塞塞 爾 而 言 , 位 格 世 界 應 是是 現 象 學學 構 成 的 終 點 , 純 粹 意 識 則 是是 構 成 的 起<br />

點 ; 胡 塞塞 爾 的 混 淆 , 顯 示 出 阿 凡 納 留 斯 的 理 念 ── 為 了 超 克 笛 卡 兒 二 元 論 所<br />

建 立 的 一 元 論 哲 學學 ── 對 胡 塞塞 爾 仍 有 一 定 的 影 響 , 但 當 時時 胡 塞塞 爾 走 的 仍 是是 笛<br />

卡 兒 主 義 , 只 不 過 要 在 終 點 處 建 立 起 心 物 合 一 , 來 彌 補 笛 卡 兒 哲 學學 的 不 足 。 44<br />

桑 姆姆 固 然 區 分 了 純 粹 意 識 與 位 格 世 界 的 層 次 不 一 樣 , 似 乎 以 為 後 者 才 屬 於 自<br />

然 的 態 度 , 而 純 粹 意 識 畢 竟 不 是是 自 然 世 界 概 念 , 它它 應 屬 於 超 驗 的 態 度 , 而 非<br />

自 然 的 態 度 。 但 若 我 們 認 為 純 粹 意 識 也 表表 示 意 識 的 自 然 本 性 , 因 人 為 性 被被 除<br />

去去 了 , 純 粹 意 識 豈 不 也 可 歸 為 自 然 態 度 ?<br />

但 真 正 自 然 態 度 的 獲 得 是是 有 曲 折 之 過 程 的 , 純 粹 意 識 是是 將 自 然 主 義 的 意<br />

識 還 原原 後 而 得 , 位 格 世 界 則 是是 在 純 粹 意 識 構 成 世 界 的 過 程 中 , 從 自 然 科 學學 世<br />

界 經 心 身 合 一 的 心 理 學學 世 界 , 轉 為 突 顯 位 格 性 或 精 神 性 的 人 文文 世 界 , 主 體 際<br />

的 構 成 要 達 到 後 者 的 世 界 構 成 階 段 。 故 不 論 純 粹 意 識 或 位 格 世 界 的 自 然 態<br />

度 , 皆 是是 經 過 一 番 曲 折 過 程 而 得 到 的 。<br />

故 從 自 然 影 響 精 神 過 渡 到 精 神 支 配 自 然 將 表表 現 一 種 曲 折 性 。 胡 塞塞 爾 所 瞭<br />

解 之 精 神 位 格 是是 具 備 充 份 自 由 的 , 它它 是是 主 動 的 、 有 立 場 的<br />

43 Edmund Husserl, 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br />

Zweites Buch, pp. 180-184.<br />

44 Manfred Sommer, "Einleitung in Husserls Göttinger Lebenswelt," in Manfred Sommer (ed.) Die<br />

Konstitution der geistigen Welt (Hamburg: Meiner, 1984), pp. XIX-XX, XXII-XXIII, XXXIV-<br />

XXXV.<br />

xx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47<br />

(stellungnehmend), 以 別 於 被被 動 的 、 具 接 納 性 的 。 45 但 它它 是是 從 質 料料 性 底 層<br />

(stoffliche Unterlage)、 46 原原 始始 的 本 能 (ursprüngliche Instinkte) 47 開 始始 往 上 構<br />

成 的 。 在 此 觀 點 下 , 精 神 的 我 受 到 昏 暗 的 底 基 (dunkler Untergrund) 所 影<br />

響 , 48 精 神 有 其 自 然 的 部 份 (Naturseite), 這 是是 主 體 性 的 底 基 (Untergrund<br />

der Subjektivität)。 49 但 若 我 們 順 著 自 然 性 往 上 開 展展 , 應 該 無 法 達 到 精 神 性 階<br />

段 的 主 體 際 構 成 。 當 胡 塞塞 爾 繼 而 強 調 精 神 世 界 對 於 自 然 主 義 世 界 有 著 存存 有 論<br />

的 優 先 性 (ontologischer Vorrang), 50 應 在 指 出 精 神 的 我 可 反反 過 來 對 自 然 有 所<br />

規 定 , 而 不 是是 委 身 於 自 然 的 影 響 之 下 ; 但 前 置 條 件 是是 精 神 可 自 由 地 支 配 身<br />

心 。 基 於 此 我 們 瞭 解 胡 塞塞 爾 為 何 區 別 身 體 的 兩 面 性 : 一 是是 感 覺 論<br />

(aesthesiologischer) 的 身 體 , 另 一 是是 意 志 性 身 體 (Willensleib); 他 也 區 別<br />

心 靈 的 兩 面 性 : 一 是是 為 身 體 或 自 然 所 規 定 , 另 一 是是 為 精 神 所 規 定 。 身 心 這 兩<br />

面 性 之 前 者 皆 受 自 然 主 義 的 影 響 、 依 賴 , 後 者 則 能 由 精 神 所 支 配 。 我 們 進 而<br />

也 瞭 解 到 胡 塞塞 爾 說 , 當 我 們 區 分 自 然 與 精 神 兩 個 極 端 時時 , 身 與 心 則 在 其 間 。 51<br />

這 即 是是 說 , 當 身 心 受 自 然 影 響 時時 , 精 神 也 受 自 然 的 影 響 ; 當 身 心 為 精 神 支 配<br />

時時 , 自 然 也 為 精 神 所 支 配 。 故 針 對 精 神 從 原原 先 的 受 自 然 影 響 到 能 支 配 自 然 ,<br />

或 從 精 神 原原 先 乃 是是 受 自 然 主 義 的 影 響 , 到 反反 而 讓 真 正 的 自 然 復 位 , 我 們 指 出<br />

這 是是 另 一 種 曲 折 性 的 進 展展 。 胡 塞塞 爾 似 有 類 似 的 用 詞 , 但 他 在 對 身 體 之 從 精 神<br />

支 配 轉 為 被被 自 然 影 響 時時 , 用 了 身 體 是是 「 翻 轉 地 位 」(Umschlagstelle) 之 詞 。 52<br />

我 們 實 可 反反 過 來 指 出 心 身 或 精 神 從 被被 自 然 主 宰宰 到 支 配 自 然 為 一 種 翻 轉 或 曲 折<br />

的 過 程 。<br />

故 在 主 體 際 的 構 成 中 , 聯 想 的 感 應 力 固 然 依 照 自 然 質 料料 生 出 形 式 之 自 然<br />

目 的 論 所 賦 予 , 但 為 避 免 自 然 主 義 之 慾 望 感 覺 作 為 力 量 的 唯 一 來 源 , 就就 需 要<br />

精 神 或 理 性 的 力 量 來 補 充 , 且 此 力 量 被被 視 為 真 正 屬 自 然 者 。 當 然 我 們 可 以 如<br />

45 Ibid., p. 213.<br />

46 Ibid., p. 214.<br />

47 Ibid., p. 255.<br />

48 Ibid., p. 276.<br />

49 Ibid., p. 279.<br />

50 Ibid., p. 281.<br />

51 Ibid., pp. 284-285.<br />

52 Ibid., p. 286.<br />

xxi


4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亞 里 斯 多多 德 所 示 , 在 精 神 或 理 性 介 入 後 , 將 培 養 成 傾 向 實 踐 德 行 之 習 慣 稱 為<br />

第 二 自 然 來 理 解 , 而 將 此 時時 的 人 性 之 位 格 特 質 才 視 為 真 正 的 自 然 「 質 料料 」,<br />

它它 可 生 成 真 正 「 規 範 」 行 為 的 「 形 式 」。 但 若 我 們 考 量 這 種 主 體 際 構 成 的 力<br />

量 , 對 於 先 前 具 藝 術 性 意 義 的 構 成 力 就就 有 了 補 充 。<br />

結 論 :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 成 力 量 的 綜 述 與 反 省<br />

本 文文 以 現 象 學學 的 根 本 意 義 是是 讓 事 物 順 著 自 然 目 的 發 展展 , 但 前 提 是是 賦 予 事<br />

物 從 其 質 料料 生 成 形 式 的 條 件 , 且 人 面 對 於 某 事 物 且 欲 掌 握 其 本 身 , 故 人 為 的<br />

活 動 實 不 可 避 免 , 從 而 現 象 學學 方方 法 以 人 為 產 生 的 形 式 彷 彿 是是 自 然 質 料料 生 成 出<br />

來 的 為 旨 向 。 對 於 他 者 的 構 成 是是 一 種 對 他 者 的 理 解 , 也 是是 自 我 對 他 者 產 生 的<br />

一 種 思 維 形 式 , 現 象 學學 方方 法 在 讓 自 我 與 他 者 間 的 關 係 回 到 自 然 的 質 料料 性 來 ,<br />

此 意 味 著 兩 者 皆 處 於 原原 初 自 我 , 皆 以 自 己 為 動 覺 中 心 , 為 絕 對 的 這 裡裡 ; 對 於<br />

他 者 的 構 成 , 即 在 將 他 者 的 動 覺 中 心 作 為 自 我 所 實 現 之 新 的 動 覺 中 心 , 他 者<br />

的 那 裡裡 作 為 自 我 所 實 現 之 新 的 這 裡裡 , 這 即 是是 質 料料 實 現 為 形 式 的 過 程 ; 自 我 與<br />

他 者 在 格 式 塔 的 結 構 中 彼 此 感 應 , 讓 彼 此 從 質 料料 生 成 自 己 的 形 式 , 朝 往 自 然<br />

終 極 目 的 去去 發 展展 , 他 者 的 真 實 性 來 自 我 尊 重 其 自 身 發 展展 的 自 主 性 , 這 種 對 他<br />

者 的 構 成 是是 具 美 感 的 、 具 藝 術 性 的 。<br />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 回 到 事 物 本 身 的 要 求 與 落 實 , 走 得 和 亞 里 斯 多多 德 的 質 形 論<br />

思 想 類 似 。 我 們 以 為 胡 塞塞 爾 在 對 他 者 構 成 方方 面 卻卻 也 因 不 只 重 視 藝 術 性 的 , 而<br />

更 重 視 倫 理 性 的 力 量 , 故 和 亞 里 斯 多多 德 的 倫 理 思 想 亦 有 相 近 之 處 。 他 們 皆 理<br />

解 倫 理 仍 是是 一 種 自 然 性 , 但 為 第 二 義 的 自 然 , 它它 是是 從 第 一 自 然 所 曲 折 發 展展 出<br />

來 的 ; 這 種 倫 理 性 的 力 量 也 可 說 是是 將 人 之 情 慾 所 衝衝 破 的 自 然 性 發 展展 路 線 導 正<br />

回 來 之 理 性 的 力 量 。<br />

自 然 與 理 性 之 間 是是 否 彼 此 對 立 或 契契 合 , 是是 西 方方 哲 學學 長 久 以 來 所 關 切 的 問<br />

題 , 不 少少 哲 學學 家家 在 自 己 的 思 想 脈 絡 下 , 對 於 自 然 與 理 性 兩 字 也 有 不 同 的 理<br />

解 。 古 希 臘 的 phýsis 與 lógos 是是 這 兩 個 字 的 來 源 , 前 者 即 表表 現 出 從 質 料料 不 斷斷 生 成<br />

xxi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49<br />

形 式 之 力 量 的 自 然 物 性 , 這 個 力 量 在 基 督 教 義 的 影 響 下 , 從 自 然 本 身 的 目 的<br />

性 力 量 轉 為 上 帝 的 造 物 力 量 , 它它 們 皆 是是 自 然 物 除 物 性 本 身 所 具 有 的 涉 及 到 部<br />

份 與 部 份 間 分 合 之 機 械 性 力 量 之 外 , 對 於 部 份 作 整 體 之 引 導 的 力 量 。 但 在 牛<br />

頓 後 一 世 紀 後 的 拉 普 勒 斯 (Laplace) 將 自 然 中 的 這 種 力 量 完 全 化 約 到 機 械<br />

力 , 53 近 代 以 降 的 自 然 主 義 是是 完 全 就就 機 械 力 來 理 解 自 然 的 , 物 理 學學 (physics)<br />

所 談 的 自 然 已 不 再 是是 原原 先 的 phýsis。lógos 本 為 統 合 phýsis 中 的 力 量 之 道 , 它它 為<br />

神 明 所 有 , 巨 不 可 測 ( 如 在 赫 拉 克 力 特 ), 並 表表 現 在 巫 師 咒 語 中 , 顯 出 神 秘<br />

的 力 量 ; 54 當 它它 漸 在 希 臘 人 表表 為 日 常 生 活 的 話 語 時時 , 仍 顯 示 了 與 phýsis 相 契契 合<br />

的 活 力 。lógos 漸 被被 轉 譯 成 的 理 性 (reason) 源 於 和 lógos 其 一 義 為 計 算 相 符 之<br />

拉 丁 字 ratio; 當 lógos 漸 脫 離 具 神 明 性 的 統 合 性 力 量 意 義 ( 包 括 在 猶 太 與 基 督<br />

教 的 使 用 ), 傾 向 於 人 之 書 寫 的 及 述 說 的 話 語 , 又 衍 生 為 命 題 與 邏 輯 的 原原 理<br />

時時 , 被被 轉 譯 的 理 性 概 念 也 從 事 物 的 整 體 軌 範 , 窄 化 事 物 細 部 規 則 之 義 , 它它 們<br />

分 別 呼 應 原原 本 phýsis 具 整 體 目 的 性 的 自 然 , 以 及 近 代 只 承 認 機 械 性 作 用 的 自<br />

然 。lógos 也 好好 , 理 性 也 好好 , 其 不 同 的 層 次 的 意 義 始始 終 尋 找 與 之 相 應 的 不 同 之<br />

自 然 意 義 , 故 自 然 與 理 性 之 間 似 乎 仍 保 有 一 定 的 契契 合 關 係 。<br />

但 當 自 然 被被 理 解 為 只 具 有 機 械 性 的 內 部 力 量 時時 , 與 之 相 契契 合 的 理 性 就就 不<br />

足 以 去去 掌 握 超 越 這 種 狹 義 自 然 的 力 量 , 這 股 超 越 的 力 量 被被 康 德 理 解 為 免 於 自<br />

然 支 配 的 自 由 意 志 , 它它 是是 擺 除 感 情 慾 望 的 道 德 力 。 雖 然 康 德 在 《 判 斷斷 力 批<br />

判 》 重 新 要 求 自 然 與 理 性 之 間 的 契契 合 , 但 這 個 理 性 是是 具 美 感 的 , 是是 藝 術 性<br />

的 , 它它 既既 非 與 狹 義 的 自 然 相 契契 合 的 理 論 理 性 , 亦 非 與 此 自 然 對 立 的 實 踐 理<br />

性 , 而 毋 寧 是是 與 phýsis 意 義 下 的 自 然 相 契契 合 的 。 理 性 與 phýsis 契契 合 時時 , 因 為<br />

phýsis 不 時時 展展 現 質 料料 生 成 形 式 的 過 程 , 故 形 式 或 「 規 範 」 對 理 性 而 言 不 能 成 為<br />

既既 定 的 , 但 可 為 理 性 在 質 料料 生 成 形 式 中 感 觸 到 一 股 合 乎 目 的 性 的 喜 悅 , 這 即<br />

53 Alexandre Koyré, 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br />

University Press, 1957), p. 276.<br />

54 Georg Misch, Der Aufbau der Logik auf dem Boden der Philosophie des Lebens: Göttinger<br />

Vorlesungen über Logik und Einleitung in die Theorie des Wissens, edited by Gudrun Kühne-<br />

Bertram and Frithjof Rodi (Freiburg: Karl Alber, 1994), p. 122.<br />

xxiii


5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是是 所 謂 的 美 感 。 55 但 康 德 畢 竟 以 道 德 的 理 性 具 最 高高 地 位 , 它它 對 立 機 械 性 的 自<br />

然 , 也 超 越 了 有 機 的 目 的 性 自 然 , 但 它它 是是 否 仍 契契 合 某 特 殊 意 義 的 自 然 呢 ?<br />

康 德 其 實 受 到 基 督 教 的 影 響 , 將 上 帝 對 萬 物 的 創 造 力 取 代 、 或 至 少少 引 導<br />

了 自 然 本 身 的 目 的 性 力 量 。 從 自 然 目 的 來 看 , 人 類 是是 自 然 的 一 部 份 , 其 固 然<br />

因 為 具 可 教 化 性 以 達 幸 福 , 而 有 機 會 成 為 自 然 發 展展 的 最 後 目 的 (letzter<br />

Zweck), 但 真 正 能 保 證 人 類 為 終 極 目 的 (Endzweck) 的 卻卻 是是 道 德 , 因 為 道<br />

德 將 人 視 為 目 的 而 非 工 具 。 由 道 德 為 因 導 致 的 目 的 是是 為 在 人 身 上 的 「 為 其 自<br />

己 之 故 的 善 」(the good for the sake of itself)、 善 自 身 , 康 德 說 它它 不 能 呈呈 現 於<br />

自 然 的 因 果 律 中 , 即 表表 示 道 德 理 性 不 能 契契 合 這 種 自 然 。 道 德 不 能 從 自 然 目 的<br />

性 中 得 來 , 它它 來 自 上 帝 的 創 造 力 , 上 帝 以 具 最 高高 道 德 理 性 的 人 為 其 創 造 的 終<br />

極 目 的 , 上 帝 本 身 是是 自 身 為 目 的 王 國 的 領 袖袖 , 人 也 憑 著 道 德 創 造 萬 物 的 形<br />

式 。 這 些 形 式 的 實 在 性 , 猶 如 德 福 一 致 等 理 念 的 實 在 性 , 皆 憑 著 道 德 所 創<br />

造 。 道 德 理 性 最 後 與 具 這 種 實 在 性 意 義 的 「 自 然 」 相 契契 合 , 但 仍 需 要 上 帝 信<br />

仰 與 人 靈 魂魂 不 滅 的 條 件 。 56 對 於 這 種 特 殊 意 義 自 然 契契 合 的 理 性 , 與 仍 契契 合 著<br />

phýsis 意 義 之 自 然 的 理 性 有 別 , 前 者 稱 為 道 德 (morality), 後 者 稱 為 倫 理<br />

(ethics), 各各 以 基 督 教 及 希 臘 的 文文 化 思 想 為 背 景 。 57<br />

故 本 文文 從 胡 塞塞 爾 的 現 象 學學 出 發 ,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性 的 構 成 力 做 反反 省 , 我 們<br />

區 別 了 他 者 之 對 於 我 為 真 實 , 可 歸 於 下 列 三 種 類 型 :<br />

1. 自 我 與 他 者 在 身 體 彼 此 以 原原 始始 質 料料 型 態 所 建 立 的 關 連 性 基 礎 上 , 尊 重 他<br />

者 從 其 自 身 往 自 然 目 的 去去 發 展展 , 自 我 如 此 構 成 他 者 是是 由 彼 此 皆 由 自 然 目 的 生<br />

成 賦 予 的 力 量 所 構 成 , 這 是是 具 藝 術 性 意 義 的 構 成 方方 式 ;<br />

55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pp. 60-61.<br />

56 Immanuel Kant,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Hamburg: Meiner, 1965), pp. 56-57;<br />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pp. 303-305, 340-349.<br />

57 亞 里 斯醬 多峿 德郔 將 「 對 倫穕 理 的 研厼 究 」 稱廖 為厉 Ethiken, 即 對 於 êthe── 涉 及 善 與弌 惡酼 ( 德郔 行 與弌 惡酼 習 )<br />

的 人 格 特 質 的 研厼 究 。êthos( 長 音稯 ) 指匸 人 格 特 質 ,éthos( 短 音稯 ) 指匸 生岥 活卺 習 慣幣 , 德郔 行 是半 從 生岥 活卺<br />

習 慣幣 培 養 的 。Êthikos 譯诚 成 拉 丁 字 moralis,mores 本岓 亦岿 指匸 風稱 俗 習 慣幣 ; 康 德郔 用岦 的 德郔 文尠 Sitten, 雖<br />

與弌 mores 同峧 義 , 但 不 是半 原穦 義 的 風稱 俗 習 慣幣 , 已 指匸 我 們穆 一 般 譯诚 的 道 德郔 (morality), 本岓 文尠 強 調 二<br />

者 的 思匠 想 背秥 景醱 不 同峧 。<br />

xxiv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51<br />

2. 注 意 到 感 情 慾 望 的 虛 假 自 然 不 足 以 構 成 他 者 , 因 它它 可 能 破 壞壞 他 者 在 往 自<br />

然 目 的 發 展展 中 的 存存 在 地 位 , 自 我 以 理 性 介 入 , 培 養 向 善 的 習 慣 , 讓 他 者 由 善<br />

之 德 行 所 構 成 , 但 理 性 仍 在 往 自 然 目 的 發 展展 的 路 徑 上 , 這 是是 具 倫 理 性 意 義 的<br />

構 成 方方 式 ;<br />

3. 對 於 理 性 之 介 入 以 導 正 自 然 目 的 發 展展 者 更 做 超 越 , 一 方方 面 以 自 由 意 志 克<br />

服 自 然 的 感 應 , 另 一 方方 面 以 道 德 創 造 實 在 性 , 包 括 他 者 的 真 實 存存 在 , 這 是是 具<br />

道 德 性 意 義 的 構 成 方方 式 。<br />

我 們 曾 經 將 海 德 格 對 他 者 構 成 的 方方 式 視 為 第 一 種 類 型 , 若 海 德 格 本 人 並<br />

不 否 認 自 己 真 正 在 建 立 一 門 更 原原 初 的 倫 理 學學 , 那 麼 這 種 倫 理 學學 就就 是是 深 具 藝 術<br />

性 的 。 康 德 對 他 者 的 構 成 方方 式 屬 第 三 類 型 , 他 擔 負 的 是是 將 神 聖 性 的 基 督 教 做<br />

一 道 德 理 性 的 世 俗 化 工 作 ; 當 然 其 後 有 更 多多 哲 學學 家家 是是 從 基 督 教 與 其 他 宗 教 的<br />

神 聖 性 及 世 俗 化 來 對 他 者 做 構 成 者 。 胡 塞塞 爾 的 構 成 方方 式 屬 第 二 類 型 , 介 於 第<br />

一 與 第 三 類 型 之 間 , 他 同 時時 具 有 希 臘 與 基 督 教 的 色 彩 , 在 《 觀 念 二 》 所 構 成<br />

的 精 神 性 位 格 世 界 , 就就 有 如 黑 格 爾 所 談 的 客 觀 精 神 , 是是 基 督 教 聖 靈 位 格 所 客<br />

觀 呈呈 現 之 處 ; 但 究 竟 胡 塞塞 爾 從 基 督 教 思 想 汲 取 多多 少少 , 在 他 晚 期 的 倫 理 學學 所 呈呈<br />

現 出 來 的 又 如 何 , 甚 至 晚 近 在 法 國 掀 起 現 象 學學 與 宗 教 超 越 性 的 研 究 風 潮 , 這<br />

些 都 有 待 繼 續 被被 探 討 。 我 們 從 胡 塞塞 爾 現 象 學學 的 問 題 出 發 , 可 衍 生 出 更 多多 對 他<br />

者 真 實 性 構 成 的 討 論 。<br />

我 們 當 然 對 這 些 類 型 做 了 一 種 抽 象 的 區 分 , 它它 們 實 對 於 智 慧 ( 第 一 類<br />

型 ) 或 意 志 ( 第 三 類 型 ) 各各 有 所 偏 重 , 以 及 對 於 此 二 者 做 了 綜 合 ( 第 二 類<br />

型 ), 故 似 乎 將 感 情 的 部 份 忽 略 了 。 我 們 曾 以 第 一 類 型 將 愛 與 移 情 置 於 衍 生<br />

的 地 位 ; 第 二 類 型 對 於 感 情 慾 望 之 為 第 一 自 然 , 採 取 了 向 第 二 自 然 導 正 的 立<br />

場 , 第 三 類 型 則 對 之 做 徹 底 的 超 越 。 但 海 德 格 已 提 出 基 本 的 情 調 (attunement;<br />

Stimmung) 概 念 , 58 強 調 人 生 的 牽 掛 (care; Sorge), 59 我 們 則 詮 釋 對 他 者 尊<br />

重 的 立 場 實 蘊 含含 於 其 思 想 中 ; 康 德 重 視 對 道 德 律 的 敬敬 畏 (Achtung); 60 胡 塞塞<br />

58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pp. 134-135; Being and Time, pp. 172-173.<br />

59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pp. 191-200; Being and Time, pp. 235-144.<br />

60 Immanuel Kant,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p. 19.<br />

xxv


5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爾 本 人 自 始始 即 在 綜 合 情 感 倫 理 學學 與 知 性 倫 理 學學 , 61 中 晚 期 對 於 「 愛 鄰 人 」<br />

(Love thy neighbour; Nächstenliebe) 有 許 多多 談 論 。 62 故 不 同 種 類 與 層 次 之 情 或<br />

愛 , 可 繼 續 作 為 構 成 他 者 真 實 性 力 量 的 探 討 領 域 。 當 然 本 文文 的 研 究 , 更 可 與<br />

東 方方 或 中 國 哲 學學 對 他 者 之 討 論 是是 否 也 有 近 似 於 如 上 所 分 的 三 種 類 型 , 或 有 從<br />

智 、 情 、 意 的 分 解 或 綜 合 來 處 理 的 方方 式 , 去去 相 互 比 較 與 發 凡 , 這 也 是是 有 待 進<br />

一 步 探 討 的 工 作 。 §♦<br />

61 Edmund Husserl, Vorlesungen über Ethik und Wertlehre, 1908-1914, Hua. XXVIII (Dordrecht:<br />

Kluwer, 1988), pp. 58-69; Einleitung in die Ethik: Vorlesungen Sommersemester 1920 und 1924,<br />

Hua. XXXVII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pp. 125-171.<br />

62 如崇 Edmund Husserl, Einleitung in die Ethik, p. 88.<br />

§ 本岓 文尠 為厉 國 家窚 科叅 學 委 員穵 會 補 助 研厼 究 計稌 畫 「 現 象 學 倫穕 理 學 ── 從 優枳 納 斯醬 、 漢庝 娜窋 鄂 蘭谙 、 海 德郔 格 向峭<br />

胡秦 塞 爾庵 回峵 溯 (3/3)」( 編 號 NSC 95-2411-H-004-005, 執 行 起 迄 日尤 為厉 200608-200707) 的 部 份峏<br />

研厼 究 成 果 , 在峹 此 向峭 國 科叅 會 與弌 對 此 論 文尠 具 啟 發 性 的 匿 名峮 審郃 查卟 人 致秬 謝 。<br />

♦ 責 任峌 編 輯杧 : 林 沛 熙庰 。<br />

xxvi


汪 文尠 聖 對 於 他 者 真 實 構庂 成 的 力 量 探 源 ── 從 胡秦 塞 爾庵 現 象 學 的 觀毢 點 出屒 發 53<br />

引 用 書 目<br />

古層 典 文尠 獻讳<br />

Aristoteles<br />

1970 Metaphysik, Book VII, (Stuttgart: Phillip Reclam, 1970)<br />

2004 Th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lated by J. A. K. Thomson (New York:<br />

Penguin Books, 2004)<br />

近 人 文尠 獻讳<br />

汪 文尠 聖<br />

2001 《 現 象 學 與弌 科叅 學 哲穯 學 》( 臺弋 北屙 : 五 南勌 出屒 版 社 ,2001 年 )<br />

Heidegger, Martin<br />

1962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br />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2)<br />

1967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in Vorträge und Aufsätze, Teil I,<br />

(Tübingen: Neske, 1967), pp. 5-36<br />

1979 Sein und Zeit (Tübingen: Max Niemeyer, 1979)<br />

Held, Klaus<br />

1966 Lebendige Gegenwart (Den Haag: Nijhoff, 1966)<br />

Husserl, Edmund<br />

1953 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br />

Philosophie. Zweites Buch: Phänomen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br />

Konstitution, Hua. IV, (Den Haag: Nijhoff, 1953)<br />

1954 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br />

Phänomenologie: Eine Eileitung in die phänomenologische<br />

Philosophie, Hua VI, (Haag: Nijhoff, 1954)<br />

1962 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 und Pariser Vorträge, Hua I, (Den Haag:<br />

Nijhoff, 1962)<br />

1966 Analysen zur passiven Synthesis: aus Vorlesungs- und Forschungsmanuskripten<br />

1918-1926, Hua XI (Den Haag: Nijhoff, 1966)<br />

1973 Zur Phä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Texte aus dem Nachlass,<br />

Dritter Teil: 1929-1935, Hua XV, (Den Haag: Nijhoff, 1973)<br />

1976 Ideen zu einer reinen Phänomenologie und phänomenologischen<br />

Philosophie. Erstes Buch: Allgemeine Einführung in die reine<br />

Phänomenologie, Hua. III, (Haag: Nijhoff, 1976)<br />

xxvii


5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1988 Vorlesungen über Ethik und Wertlehre, 1908-1914, Hua. XXVIII<br />

(Dordrecht: Kluwer, 1988)<br />

2004 Einleitung in die Ethik: Vorlesungen Sommersemester 1920 und 1924,<br />

Hua. XXXVII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br />

Kant, Immanuel<br />

1965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Hamburg: Meiner, 1965)<br />

1974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Hamburg: Meiner, 1974)<br />

Koyré, Alexandre<br />

1957 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Baltimore: The John<br />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57)<br />

Misch, Georg<br />

1994 Der Aufbau der Logik auf dem Boden der Philosophie des Lebens:<br />

Göttinger Vorlesungen über Logik und Einleitung in die Theorie des<br />

Wissens, edited by Gudrun Kühne-Bertram and Frithjof Rodi (Freiburg:<br />

Karl Alber, 1994)<br />

Sommer, Manfred<br />

1984 "Einleitung in Husserls Göttinger Lebenswelt," in Manfred Sommer<br />

(ed.) Die Konstitution der geistigen Welt (Hamburg: Meiner, 1984), pp.<br />

IX-XLII<br />

xxviii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55-84<br />

【 專 題 論 文 】 Forum<br />

劉 智 《 天 方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 構<br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igious "Other"<br />

in Liu Zhi's Tianfang Xingli<br />

蔡 源 林<br />

Yuan-Lin TSAI *<br />

關 鍵 詞 : 全 然 他 者 、 亞 伯 拉 罕 一 神 教 、《 古 蘭 經 》、 真 一 、 至 聖 性<br />

Keywords: the "wholly Other", the Abrahamic monotheism, the Qur'2ān,<br />

the "True One", the "Ultimate Sainthood"<br />

* 政十 治 大 學 宗 教 研厼 究 所 助 理 教 授 。


5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摘幪 要稊<br />

本岓 論 文尠 的 主尾 要稊 問 題 意 識ꁉ 發 端廚 於 對 奧 托 將 神 視 為厉 「 全峖 然 他 者 」 之 論 述稖 的 反<br />

思匠 , 認強 為厉 其 理 論 要稊 跨 越 東 、 西 方尣 宗 教 經 驗殯 的 鴻 溝 有 其 困 難譿 , 反 而 是半 彰幜 顯殫 了 亞<br />

伯 拉 罕 一 神 教 傳 統 的 獨書 特 性 , 故卂 要稊 發 展窢 比尬 較 宗 教 研厼 究 的 理 論 架卖 構庂 , 恐窺 怕 需遻 要稊<br />

更 為厉 辯谪 證ꁊ 性 的 思匠 維廸 。 這 個積 想 法 引尙 導 筆 者 去屢 探 討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傳 統 , 去屢 思匠 考 東 、<br />

西 方尣 兩 種廕 不 同峧 神 觀毢 會 通 的 可屣 能 性 。 劉邟 智醳 足 堪酎 為厉 前 無 古層 人 的 跨 宗 教 傳 統 的 代 表<br />

性 思匠 想 家窚 , 本岓 文尠 企峐 圖 以层 此 一 具 體殱 的 歷曜 史屰 範 例 來 發 掘 比尬 較 宗 教 與弌 宗 教 對 話 的 新<br />

基 礎龁 。<br />

本岓 論 文尠 第 一 節 先峕 以层 《 古層 蘭谙 經 》 的 神 觀毢 來 峣 證ꁊ 奧 托 的 理 論 , 並 作 為厉 詮 釋诤 劉邟<br />

智醳 思匠 想 的 宗 教 背秥 景醱 ; 第 二 節 則 簡龍 述稖 劉邟 智醳 的 生岥 平岅 與弌 學 術 背秥 景醱 , 特 別 強 調 其 經 堂<br />

教 育 及 蘇诐 非 思匠 想 的 要稊 素 ; 第 三 節 討 論 《 天 方尣 性 理 》 的 「 真 一 」 論 , 強 調 劉邟 智醳<br />

同峧 時 包屗 含 了 神 人 二 元 論 及 一 元 論 的 內 容窞 , 其 分 別 淵 源 於 伊峄 斯醬 蘭谙 傳 統 的 兩 種廕 神<br />

學 觀毢 點 : 遜当 尼屿 派卼 正岗 統 信 條 及 蘇诐 非 密 契勰 主尾 義 , 主尾 要稊 是半 後匝 者 使 劉邟 智醳 得 以层 將 伊峄 斯醬 蘭谙<br />

教 和 中 國 三 教 思匠 想 做 比尬 較 與弌 會 通 ; 第 四屶 節 討 論 《 天 方尣 性 理 》 的 先峕 知 形 上 學 ,<br />

由 於 先峕 知 的 「 至 聖 性 」 之 本岓 體殱 論 位 階 , 使 其 成 為厉 神 人 交岾 會 之 總 樞鄊 紐 , 人 類讅 通<br />

往 救 贖歳 之 道 的 最鄦 高 典 範 。<br />

i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57<br />

Abstract<br />

The main theme of this article arises from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Rudolf<br />

Otto's discourse of God as the "wholly Other." Otto's idea, instead of<br />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Western<br />

and Eastern religions, illuminat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Abrahamic<br />

monotheism. It requires a more dialectical way of thinking to develop such a<br />

comparative framework. This reflection leads the author to investigate the<br />

Chinese Muslim tradition in order to open another possibility to compare<br />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ideas of divinity. Liu Zhi (1660?-1730?),<br />

the most prolific Chinese Muslim scholar in the Ming-Qing era, is an<br />

unprecedented cross-traditional thinker. His works provide the rich sources<br />

to search for the new ground of both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religion and<br />

inter-faith dialogue.<br />

The first section quotes from the Qur‘ān to illustrate Otto's "wholly<br />

Other" and to base Liu Zhi's philosophy upon the Islamic tradition; the<br />

second describes Liu's life and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in which the<br />

Jingtang education and Sufism are emphasized; the third elaborates the<br />

"True One" in Liu's Tianfang Xingli (The Islamic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br />

Principle) and traces the two views of divinity in Liu's work, dualism and<br />

holism, toward the two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of Islam, Sunni theology and<br />

Sufi mysticism; the latte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for Liu to develop a<br />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mparing Islam and the three Chinese teachings;<br />

the last discusses the metaphysical implication of prophethood in Tianfang<br />

Xingli and how the Prophet Muhammad owns the "Ultimate Sainthood"<br />

which stands at the intermediate position between the sacred and the secular,<br />

the Creator and the created world, and would be the perfect model for<br />

humankind to achieve redemption.<br />

iii


5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奧奧 托 (Rudolf Otto, 1869-1937) 的 宗 教 現 象 學學 古 典 名 著 《 論 神 聖 》(Das<br />

Heilige, 英 譯 本 為 The Idea of the Holy), 將 宗 教 信 仰 的 對 象 理 解 為 「 全 然 他<br />

者 」(the "wholly other"), 1 並 形 容容 之 為 「 令 人 畏 懼 的 神 秘 」(mysterium<br />

tremendum)。 奧奧 托 將 組 成 此 種 宗 教 情 感 的 對 象 剖 析 為 三 個 要 素 :「 敬敬 畏 」<br />

(awe)、「 威威 嚴 」(majestas)、「 催 迫 」(urgency), 並 引 證 東 、 西 方方 各各<br />

種 宗 教 典 籍 來 論 證 其 所 宣 稱 的 宗 教 現 象 之 普 同 性 。 2 筆 者 每 次 在 研 讀 奧奧 托 的 著<br />

作 時時 , 雖 讚 嘆 其 論 證 有 精 闢 獨 到 之 處 , 但 總 感 覺 其 所 陳 述 的 宗 教 經 驗 與 個 人<br />

所 熟 悉 的 東 方方 宗 教 傳 統 , 諸 如 佛 教 、 道 教 對 宗 教 信 仰 對 象 的 理 解 有 種 杆 格 不<br />

入 之 感 , 佛 教 徒 對 佛 、 菩 薩 或 道 教 徒 對 神 明 所 產 生 的 較 素 樸 之 宗 教 情 感 , 諸<br />

如 慈 悲 、 智 慧 、 公 正 、 威威 嚴 、 變 化 莫 測 等 等 , 雖 有 部 分 要 素 與 奧奧 托 所 言 者 有<br />

若 干 符 合 之 處 , 但 欲 將 這 些 要 素 歸 結 為 遭 逢 「 全 然 他 者 」 所 產 生 的 「 令 人 畏<br />

懼 的 神 秘 」 之 信 仰 對 象 , 總 覺 有 點 言 過 其 實 , 但 奧奧 托 卻卻 自 圓 其 說 地 認 為 他 對<br />

「 神 聖 」 的 描 述 也 適 用 佛 教 的 「 空 性 」(sūnyatā), 並 視 佛 教 的 表表 述 與 西 方方<br />

神 秘 主 義 者 將 神 以 否 定 性 的 方方 式 來 表表 達 , 乃 是是 相 通 的 。 3<br />

晚 近 的 宗 教 哲 學學 學學 者 並 不 如 奧奧 托 那 麼 強 調 東 、 西 方方 宗 教 的 共 通 性 , 反反 而<br />

更 加 重 視 其 差 異 性 , 並 以 「 內 在 性 」 ( immanence ) / 「 超 越 性 」<br />

(transcendence)、「 一 元 論 」(holism)/「 二 元 論 」(dualism) 等 對 比 概<br />

念 來 突 顯 東 方方 傳 統 與 西 方方 傳 統 在 理 解 神 性 與 人 性 之 間 關 係 的 根 本 不 同 。 4 從 晚<br />

近 比 較 宗 教 哲 學學 的 角 度 來 看 , 奧奧 托 對 「 全 然 他 者 」 的 論 述 雖 無 法 達 到 東 、 西<br />

1 Rudolf Otto, Idea of the Holy: An Inquiry into the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Idea of the Divine<br />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Rational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p. 9-10;《 論 「 神<br />

聖 」: 對 神 聖 觀毢 念 中 的 非 理 性 因峴 素 及 其 與弌 理 性 之 關譽 係 的 研厼 究 》, 成 窮 、 周 邦 憲 譯诚 ( 成 都 :<br />

四屶 川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5 年 ), 頁稰 29-35。<br />

2 Rudolf Otto, Idea of the Holy, pp. 12-24;《 論 「 神 聖 」》, 頁稰 14-28。<br />

3 Rudolf Otto, Idea of the Holy, pp. 29-30;《 論 「 神 聖 」》, 頁稰 34-35。<br />

4 相厴 關譽 論 點 可屣 參 閱 希 克 (John Hick) 著 :《 宗 教 之 解 釋诤 ── 人 類讅 對 超 越 者 的 回峵 應 》, 王尸 志 成<br />

譯诚 ( 成 都 : 四屶 川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8 年 ); 尼屿 特 (Paul Knitter):《 宗 教 對 話 模鄍 式 》, 王尸 志<br />

成 譯诚 ( 北屙 京 : 中 國 人 民岙 大 學 出屒 版 社 ,2004 年 ); 劉邟 述稖 先峕 :〈 超 越 與弌 內 在峹 問 題 之 再峘 省厲 思匠 〉,<br />

收 於 劉邟 述稖 先峕 、 林 月尦 惠酿 ( 主尾 編 )《 當 代 儒 學 與弌 西 方尣 文尠 化 : 宗 教 篇 》( 臺弋 北屙 : 中 央屹 研厼 究 院 中 國<br />

文尠 哲穯 研厼 究 所 ,2006 年 ), 頁稰 11-42; 佛 教 學 者 對 西 方尣 觀毢 點 的 回峵 應 , 可屣 參 閱 夏窅 爾庵 瑪庼 (Arvind<br />

Sharma):《 宗 教 哲穯 學 : 佛 教 的 觀毢 點 》, 陳鄉 美秙 華 譯诚 ( 臺弋 北屙 : 立岷 緒廹 文尠 化 ,2005 年 ); 阿 部 正岗<br />

雄 :《 禪 與弌 西 方尣 思匠 想 》, 王尸 雷 泉印 、 張 汝 倫穕 譯诚 ( 臺弋 北屙 : 桂 冠 文尠 化 ,1992 年 )。<br />

iv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59<br />

方方 宗 教 思 想 會 通 的 效 果 , 反反 而 是是 彰 顯 了 西 方方 一 神 教 傳 統 之 神 觀 的 獨 特 性 , 並<br />

可 藉 此 成 為 與 東 方方 的 多多 神 論 或 泛 神 論 等 神 觀 做 對 比 的 參 考 點 。 若 要 達 成 東 、<br />

西 方方 會 通 , 恐 怕 要 另 闢 蹊 徑 , 並 採 取 一 種 更 為 辨 證 性 的 思 維 途 徑 。<br />

本 文文 選 擇 中 國 清 初 的 回 族族 大大 思 想 家家 劉 智 (1660?-1730?), 便 是是 企 圖 從 一<br />

位 具 有 一 神 觀 與 多多 元 神 觀 的 雙 重 宗 教 背 景 學學 者 的 立 足 點 , 來 處 理 「 超 越 性 」<br />

與 「 內 在 性 」 之 間 的 對 立 辯 證 與 會 通 的 課 題 。 當 代 的 宗 教 學學 者 雖 有 著 比 古 代<br />

學學 者 更 為 有 利 的 環 境境 可 以 接 觸 自 身 傳 統 以 外 的 其 他 宗 教 , 但 是是 大大 多多 數 學學 者 通<br />

常 仍 是是 先 長 期 浸 淫 於 特 定 宗 教 傳 統 , 再 發 展展 出 對 其 他 宗 教 的 觀 點 , 在 進 行 比<br />

較 之 前 已 先 存存 在 一 種 「 前 理 解 」(pre-understanding) 了 , 會 以 自 己 熟 悉 宗 教<br />

傳 統 的 認 知 框 架 來 理 解 其 他 傳 統 , 所 建 構 出 來 的 比 較 宗 教 論 述 似 難 擺 脫 特 定<br />

先 入 之 見 的 觀 點 , 筆 者 以 為 如 奧奧 托 、 伊 利 亞 德 (Mircea Eliade)、 希 克 (John<br />

Hick) 等 現 代 宗 教 學學 界 耳 熟 能 詳 的 大大 師 , 其 宗 教 理 論 都 有 這 種 傾 向 , 對 各各 東<br />

方方 宗 教 的 詮 釋 常 難 以 被被 該 傳 統 的 學學 者 所 接 受 , 宗 教 對 話 的 橋 樑 也 搭 不 起 來 ;<br />

同 樣 地 , 各各 東 方方 宗 教 背 景 的 學學 者 在 看 待 西 方方 宗 教 傳 統 亦 有 類 似 的 先 見 , 前 述<br />

夏夏 爾 瑪 (Arvind Sharma) 及 阿 部 正 雄 的 著 作 可 看 到 這 類 的 觀 點 。 因 此 , 筆 者<br />

想 從 具 有 中 國 與 伊 斯 蘭 雙 重 宗 教 背 景 的 劉 智 做 為 獨 特 的 範 例 , 來 思 考 如 何 可<br />

能 從 信 仰 者 「 主 體 」 之 經 驗 神 做 為 「 全 然 他 者 」 的 絕 對 「 超 越 性 」 立 場 為 出<br />

發 點 , 卻卻 從 而 開 展展 出 「 他 者 」 與 「 自 我 」 的 二 元 辯 證 歷 程 , 從 而 達 到 神 人 一<br />

元 論 的 終 極 真 實 的 可 能 性 。 當 然 這 是是 一 條 漫 常 遙 遠 的 道 路 , 本 論 文文 只 能 算 是是<br />

投 石 問 路 , 期 盼 能 夠夠 激 發 宗 教 學學 界 思 考 跨 傳 統 之 比 較 研 究 的 另 類 思 維 , 引 起<br />

更 多多 學學 界 有 志 之 士 的 參 與 。<br />

壹 、《 古 蘭 經 》 的 神 聖 「 他 者 」 觀<br />

西 方方 現 代 宗 教 學學 者 經 常 將 猶 太 教 、 基 督 宗 教 、 伊 斯 蘭 教 的 一 神 信 仰 之 淵<br />

源 追 溯 至 其 共 同 的 先 知 亞 伯 拉 罕 , 故 而 有 「 亞 伯 拉 罕 一 神 教 」(Abrahamic<br />

monotheism) 之 稱 呼 ,《 聖 經 》 中 亞 伯 拉 罕 的 故 事 成 為 虔 誠 無 二 地 敬敬 拜 唯 一<br />

v


6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真 神 的 傳 世 典 範 , 5 這 段 故 事 引 發 後 代 無 計 數 的 神 學學 思 索 。 奧奧 托 認 為 亞 伯 拉 罕<br />

的 宗 教 經 驗 是是 信 仰 者 在 面 對 神 聖 的 「 全 然 他 者 」 所 產 生 的 「 受 造 感 」<br />

(creature-feeling) 與 「 依 賴 感 」(feeling of dependence) 的 典 範 : 6<br />

當 亞 伯 拉 罕 冒 昧卉 懇 求 上 帝匎 寬郂 恕窻 所 多峿 瑪庼 人 時 , 他 說弻 :「 我 雖 然 是半 灰 塵 ,<br />

還 醨 對 主尾 說弻 話 。」〔 按 :《 聖 經 ‧ 創 世 紀 》 十 八 章 27 節 〕 讀歲 者 在峹<br />

此 看厶 到 的 , 是半 一 種廕 自 認強 的 「 依 賴束 感 」, 但 同峧 時 又 遠彑 不 止尩 是半 或 完 全峖 不 是半<br />

一 種廕 單酀 純 的 依 賴束 感 。 如崇 果 一 定 要稊 替 它屾 起 一 個積 名峮 字 , 我 建匔 議诗 用岦 「 受 造 物<br />

意 識ꁉ 」(creature-consciousness) 或 「 受 造 感 」 來 稱廖 呼 它屾 , 這 是半 一 個積 受<br />

造 物 所 具 有 的 感 受 , 與弌 那 個積 高 踞 萬 物 之 上 的 權豙 能 相厴 比尬 , 這 個積 受 造 物 自<br />

感 卑 微 渺釰 小 、 等 同峧 虛 無 。<br />

奧奧 托 很 精 闢 地 以 亞 伯 拉 罕 的 宗 教 經 驗 來 開 啟 他 對 神 聖 「 他 者 」 的 論 述 , 這 是是<br />

完 全 符 合 於 三 大大 一 神 教 的 共 同 信 仰 認 同 , 而 如 同 「 灰 塵塵 」 般 的 卑 微 感 亦 呼 應<br />

著 在 創 世 神 話 中 上 帝 以 泥 土 創 造 原原 人 亞 當 的 意 象 , 7 也 彰 顯 了 超 越 神 論 中 信 仰<br />

主 體 的 「 自 我 」 與 絕 對 「 他 者 」 之 間 的 辯 證 張 力 。<br />

伊 斯 蘭 教 可 說 將 亞 伯 拉 罕 一 神 信 仰 的 神 聖 「 他 者 」 經 驗 推 展展 到 了 極 致 的<br />

境境 界 ,《 古 蘭 經 》 並 將 全 然 歸 順 真 主 的 正 信 典 範 直 接 回 溯 至 亞 伯 拉 罕 : 8<br />

當 時 , 易 卜 拉 欣 〔 按 : 即 亞 伯 拉 罕 〕 的 主尾 用岦 若秵 干 誡弸 命 試 驗殯 他 , 他 就酧<br />

實 踐 了 那 些 誡弸 命 。 祂 說弻 :「 我 必岊 定 任峌 命 你 為厉 眾 人 的 師窯 表 。」 易 卜 拉 欣<br />

說弻 :「 我 的 一 部 分 後匝 裔 , 也 得 為厉 人 師窯 表 嗎 ?」 祂 說弻 :「 我 的 任峌 命 , 不<br />

包屗 括匼 不 義 的 人 們穆 。」 當 時 , 我 以层 天 房 為厉 眾 人 的 歸齨 宿 地峸 和 安崎 寧 地峸 。 你 們穆<br />

當 以层 易 卜 拉 欣 的 立岷 足 地峸 為厉 禮龂 拜匰 處 。 我 命 易 卜 拉 欣 和 易 司屫 馬 儀邔 〔 按 : 即<br />

以 實 瑪 利 〕 說弻 :「 你 們穆 倆穁 應 當 為厉 旋 繞龑 致秬 敬 者 、 虔 誠 住 崌 者 、 鞠 躬 叩屨 頭林<br />

5 《 聖 經 ‧ 創鄪 世尺 紀秓 》 十 七 至 二 三 章鄓 。<br />

6 Rudolf Otto, Idea of the Holy, pp. 9-10;《 論 「 神 聖 」》, 頁稰 12。<br />

7 《 聖 經 ‧ 創鄪 世尺 紀秓 》 二 章鄓 7 節 。<br />

8 《 古層 蘭谙 經 》 二 章鄓 124-127 節 。<br />

v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61<br />

者 , 清 除 我 的 房 屋匊 。」 當 時 , 易 卜 拉 欣 說弻 :「 我 的 主尾 啊 ! 求 你 使 這 裡<br />

變殤 成 安崎 寧 的 地峸 方尣 , 求 你 以层 各峬 種廕 糧龎 食稳 供 給 這 裡 的 居 民岙 ── 他 們穆 中 信 真 主尾<br />

和 岕 日尤 的 人 。」 祂 說弻 :「 不 信 道 者 , 我 將 使 他 暫鄃 時 享 受 , 然 後匝 強 迫稜 他<br />

去屢 受 火尰 刑峛 。 那 結 果 真 惡酼 劣峟 !」 當 時 , 易 布 拉 欣 和 易 司屫 馬 儀邔 樹曒 起 天 房 的<br />

基 礎龁 , 他 們穆 倆穁 祈叁 禱ꀣ 說弻 :「 我 們穆 的 主尾 啊 ! 求 你 接 受 我 們穆 的 敬 意 , 你 確酎 是半<br />

全峖 聰 的 , 確酎 是半 全峖 知 的 。」<br />

這 段 經 文文 指 示 了 麥 加 朝 聖 的 中 心 「 天 房 」(Ka'bah) 乃 是是 源 自 亞 伯 拉 罕 , 同<br />

時時 真 主 亦 啟 示 先 知 穆 罕 默 德 應 以 亞 伯 拉 罕 為 正 信 典 範 , 藉 此 回 應 當 時時 候 猶 太<br />

教 徒 及 基 督 教 徒 的 責 難 : 9<br />

他 們穆 說弻 :「 你 們穆 應 當 變殤 成 猶 太 教 徒窴 和 基 督 教 徒窴 , 你 們穆 才 能 獲 得 正岗<br />

道 。」 你 說弻 :「 不 然 , 我 們穆 遵杬 循 崇 奉 正岗 教 的 易 卜 拉 欣 的 宗 教 , 他 不 是半<br />

以层 物 配 主尾 者 。」 你 們穆 說弻 :「 我 們穆 信 我 們穆 所 受 的 啟 示岴 , 與弌 易 卜 拉 欣 、 易<br />

司屫 馬 儀邔 、 易 司屫 哈勞 格 〔 按 : 即 以 撒 〕、 葉 爾庵 孤 白岭 〔 按 : 即 雅 各各 〕 和 各峬<br />

支尟 派卼 所 受 的 啟 示岴 , 與弌 穆朑 薩龟 〔 按 : 即 摩 西 〕 和 爾庵 撒郶 〔 按 : 即 耶 穌 〕 受<br />

賜 的 經 典 , 與弌 眾 先峕 知 受 主尾 所 賜 的 經 典 ; 我 們穆 對 他 們穆 中 的 任峌 何 一 個積 , 都<br />

不 加展 以层 歧 視 , 我 們穆 只屯 歸齨 順 真 主尾 。」 如崇 果 他 們穆 像 你 們穆 樣鄆 信 道 , 那 岕 , 他<br />

們穆 確酎 已 遵杬 循 正岗 道 了 ; 如崇 果 他 們穆 背秥 棄 正岗 道 , 那 岕 , 他 們穆 只屯 陷鄎 於 反 對 中 ;<br />

真 主尾 將 替 你 們穆 抵 禦朎 他 們穆 。 他 確酎 是半 全峖 聰 的 , 確酎 是半 全峖 知 的 。<br />

上 段 經 文文 清 楚 指 出 穆 斯 林 宗 教 傳 承 的 自 我 定 位 , 他 們 只 是是 回 歸 亞 伯 拉 罕 一 神<br />

教 的 共 同 淵 源 , 而 非 自 創 一 種 新 宗 教 。《 古 蘭 經 》 的 啟 示 將 亞 伯 拉 罕 面 對 神<br />

聖 「 他 者 」 的 所 產 生 的 「 令 人 畏 懼 的 神 秘 」 感 受 與 「 受 造 感 」 發 揮 的 淋 漓 盡<br />

致 : 10<br />

9 《 古層 蘭谙 經 》 二 章鄓 135-137 節 。<br />

10 《 古層 蘭谙 經 》 四屶 章鄓 131-133 節 。<br />

vii


6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天 地峸 萬 物 , 只屯 是半 真 主尾 的 。 我 確酎 已 囑殹 付屃 在峹 你 們穆 之 前 曾 受 天 經 的 人 , 也 囑殹<br />

付屃 你 們穆 說弻 :「 你 們穆 當 敬 畏厡 真 主尾 。」 如崇 果 你 們穆 孤 恩窽 , 那 岕 , 你 們穆 須 知 天<br />

地峸 萬 物 只屯 是半 真 主尾 的 , 真 主尾 是半 無 求 的 , 是半 可屣 頌 的 。 天 地峸 萬 物 , 只屯 是半 真 主尾<br />

的 , 真 主尾 足 為厉 監廇 護谣 者 。 如崇 果 真 主尾 意 欲 , 他 就酧 毀 滅 你 們穆 這 些 人 , 而 以层 別<br />

的 民岙 眾 代 替 你 們穆 。 真 主尾 對 於 這 件峋 事 , 是半 全峖 能 的 。<br />

創 造 與 毀 滅 全 在 真 主 的 意 志 之 中 , 故 「 敬敬 畏 」(taqwā) 真 主 是是 穆 斯 林 的 基 本<br />

信 德 , 11 亦 是是 伊 斯 蘭 宗 教 經 驗 發 展展 的 起 始始 點 。 當 然 , 伊 斯 蘭 教 若 只 是是 停 留 在 一<br />

種 絕 對 、 靜 止 狀 態 的 神 人 二 元 對 立 的 話 , 也 就就 不 可 能 吸 引 到 億 萬 人 的 虔 誠 奉<br />

獻 了 , 更 不 可 能 發 展展 出 如 此 源 遠 流 長 、 多多 元 豐 富富 的 伊 斯 蘭 文文 明 。 人 的 「 敬敬<br />

畏 」 與 神 的 「 威威 嚴 」 是是 處 在 一 種 動 態 辯 證 、 相 互 趨 近 的 過 程 , 最 終 達 到<br />

「 聖 」 與 「 俗 」 共 融 並 存存 的 狀 態 , 這 是是 「 超 越 性 」 與 「 內 在 性 」 達 到 完 滿 統<br />

一 的 宗 教 經 驗 。 與 對 真 主 的 「 敬敬 畏 」 感 相 對 比 的 另 一 個 宗 教 經 驗 乃 是是 面 對 真<br />

主 所 產 生 的 「 喜 悅 」 感 , 成 為 追 求 「 內 在 性 」 的 穆 斯 林 之 宗 教 經 驗 的 起 始始<br />

點 , 在 《 古 蘭 經 》 中 亦 有 明 示 : 12<br />

他 們穆 是半 為厉 求 得 主尾 的 「 喜鄹 悅竅 」 而 堅 忍 的 , 是半 謹龯 崌 拜匰 功屖 的 , 是半 秘 密 地峸 和 公<br />

開 地峸 分 捨 我 所 賜 給 他 們穆 的 財 物 的 , 是半 以层 德郔 報酒 怨匤 的 。 這 等 人 得 吃峰 后峱 世尺 的<br />

善 果 ── 常 住 的 樂鄑 園 , 他 們穆 將 進 入 樂鄑 園 。 他 們穆 的 祖 先峕 、 妻 子 和 后峱 裔 中<br />

的 善 良 者 , 都 將 進 入 樂鄑 園 。 眾 天 神 從 每 道 門 進 去屢 見 他 們穆 〔 說 〕:「 祝<br />

你 們穆 平岅 安崎 ! 這 是半 你 們穆 因峴 堅 忍 而 得 的 報酒 酬 , 后峱 世尺 的 善 果 真 優枳 美秙 。」<br />

這 段 經 文文 中 的 「 喜 悅 」(wajh) 13 一 辭 是是 一 個 複複 雜 難 解 的 概 念 , 雖 然 《 古 蘭<br />

經 》 中 譯 者 以 符 合 上 下 文文 脈 絡 的 方方 式 將 wajh 翻 譯 成 「 喜 悅 」, 但 卻卻 未 能 傳 達<br />

11 《 古層 蘭谙 經 》 二 章鄓 2 節 ; 三 章鄓 102 節 ; 四屶 十 七 章鄓 :17 節 ; 七 十 四屶 章鄓 56 節 。<br />

12 《 古層 蘭谙 經 》 十 三 章鄓 22-24 節 。<br />

13 Wajh 阿 文尠 的 原穦 意 為厉 「 面稫 目岰 」 或 「 容窞 貌彄 」, 故卂 若秵 將 wajh Allah 直 譯诚 的 話 便 是半 「 安崎 拉 的 面稫 目岰 」,<br />

這 對 強 烈 反 對 真 主尾 形 象 化 的 穆朑 斯醬 林 是半 避 難譿 理 解 而 有 待匙 深 一 層郅 詮 釋诤 的 概 念 , 相厴 同峧 用岦 法 另屮 參 見<br />

《 古層 蘭谙 經 》 二 章鄓 272 節 ; 六 章鄓 52 節 ; 十 八 章鄓 28 節 。<br />

vii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63<br />

該 辭 複複 雜 的 神 學學 意 涵 。 故 當 wajh 出 現 在 下 段 經 文文 時時 , 不 得 不 採 取 另 一 更 具 神<br />

學學 意 涵 的 翻 譯 : 14<br />

除 真 主尾 外屸 , 你 不 要稊 祈叁 禱ꀣ 別 的 任峌 何 神 靈母 , 除 祂 外屸 , 絕 無 應 受 崇 拜匰 的 。 除<br />

祂 的 「 本岓 體殱 」 外屸 , 萬 物 都 要稊 毀 滅 。 判 決 只屯 由 祂 作 出屒 , 你 們穆 只屯 被 召屦 歸齨 于<br />

祂 。<br />

本 節 的 「 本 體 」 一 辭 其 阿 文文 也 是是 wajh, 顯 然 中 譯 者 在 這 段 具 有 末 世 論 意 涵 的<br />

經 文文 中 不 得 不 改 弦 更 張 , 以 真 主 為 宇 宙 間 唯 一 永 恆 常 在 的 「 本 體 」 來 理 解<br />

之 , 故 有 此 譯 。 另 段 經 文文 更 將 真 主 的 「 本 體 」 視 為 「 威威 嚴 」 與 「 恩 典 」 的 辯<br />

證 統 一 , 可 說 是是 對 奧奧 托 的 神 聖 「 他 者 」 之 「 令 人 畏 懼 的 神 秘 」 的 宗 教 經 驗 最<br />

翔 實 的 呈呈 現 : 15<br />

凡 在峹 大 地峸 上 的 , 都 要稊 毀 滅 ; 惟 有 你 的 主尾 的 「 本岓 體殱 」, 具 有 酥 嚴讟 與弌 大<br />

德郔 , 將 永岛 恆匩 崊 在峹 。 你 們穆 究 竟鄔 否 認強 你 們穆 的 主尾 的 哪穸 一 件峋 恩窽 典 呢 ? 凡 在峹 天 地峸<br />

間 的 都 仰峍 求 祂 , 祂 時 時 都 有 事 物 。 你 們穆 究 竟鄔 否 認強 你 們穆 的 主尾 的 哪穸 一 件峋 恩窽<br />

典 呢 ? 精廨 靈母 與弌 人 類讅 啊 ! 我 將 專 心尚 應 付屃 你 們穆 。 你 們穆 究 竟鄔 否 認強 你 們穆 的 主尾 的<br />

哪穸 一 件峋 恩窽 典 呢 ? 精廨 靈母 與弌 人 類讅 的 群 眾 啊 ! 如崇 果 你 們穆 能 通 過 天 地峸 的 境 界厢 ,<br />

你 們穆 就酧 通 過 吧 ! 你 們穆 必岊 須 憑 據 一 種廕 權豙 炳厊 , 才 能 通 過 。 你 們穆 究 竟鄔 否 認強 你<br />

們穆 的 主尾 的 哪穸 一 件峋 恩窽 典 呢 ? 火尰 焰 和 火尰 煙 將 被 降稪 于 你 們穆 , 而 你 們穆 不 能 自<br />

衛 。<br />

這 段 經 文文 可 說 遙 相 呼 應 於 《 聖 經 ‧ 約 伯 記 》 16 接 近 結 尾尾 處 的 那 段 對 上 帝 聖 顯 的<br />

精 采 描 述 , 這 是是 亞 伯 拉 罕 一 神 信 仰 對 神 的 既既 「 敬敬 畏 」 又 「 禮 讚 」 的 極 至 表表<br />

現 , 但 也 揭 示 了 欲 達 到 「 超 越 性 」 與 「 內 在 性 」 的 辯 證 統 一 , 絕 非 一 條 平 直<br />

的 坦 途 。<br />

14 《 古層 蘭谙 經 》 二 十 八 章鄓 88 節 。<br />

15 《 古層 蘭谙 經 》 五 十 五 章鄓 26-35 節 。<br />

16 《 聖 經 ‧ 約秖 伯 記 》 三 十 八 至 四屶 十 一 章鄓 。<br />

ix


6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中 世 紀 伊 斯 蘭 傳 統 , 便 在 真 主 的 「 威威 嚴 」 與 「 恩 典 」 的 兩 種 不 同 面 貌 之<br />

下 , 分 別 發 展展 出 嚴 格 遵 循 律 法 與 信 條 的 正 統 神 學學 , 以 及 追 求 內 在 靈 性 體 驗 的<br />

蘇 非 密 契契 主 義 修 道 , 兩 者 從 初 期 的 相 互 衝衝 突 而 後 卻卻 相 互 影 響 , 直 到 近 代 原原 教<br />

旨 主 義 思 想 興 起 之 前 , 伊 斯 蘭 教 的 律 法 之 道 及 蘇 非 之 道 乃 是是 共 榮 並 存存 的 , 本<br />

論 文文 所 探 討 的 中 國 穆 斯 林 傳 統 便 是是 兩 種 理 解 神 之 途 徑 相 互 融 合 的 最 佳 範 例 。<br />

貳 、 劉 智 的 生 平 著 述 與 思 想 背 景<br />

劉 智 是是 明 清 時時 期 中 國 穆 斯 林 經 學學 傳 統 的 集 大大 成 者 , 如 果 說 王 岱 輿 (?-<br />

1657?) 是是 歷 史 上 第 一 位 進 行 伊 斯 蘭 傳 統 與 中 國 儒 、 釋 、 道 三 教 傳 統 的 比 較 與<br />

對 話 之 宗 教 學學 者 , 劉 智 則 是是 將 此 一 中 、 伊 對 話 傳 統 推 展展 到 巔 峰 的 代 表表 , 劉 氏<br />

的 三 大大 巨 著 :《 天 方方 典 禮 擇 要 解 》( 康 熙 四 十 八 年 初 版 ,1709)、《 天 方方 性<br />

理 》( 康 熙 四 十 九 年 初 版 ,1710)、《 天 方方 至 聖 實 錄錄 年 譜 》( 乾 隆 四 十 一 年<br />

初 版 ,1776) 包 含含 了 劉 氏 對 中 國 與 伊 斯 蘭 傳 統 會 通 的 完 整 思 想 體 系 , 此 一 劃<br />

時時 代 的 貢 獻 使 劉 智 成 為 唯 一 被被 《 伊 斯 蘭 百 科 全 書 》(Encyclopaedia of Islam,<br />

EI) 專 節 ( 參 見 Liu Chih 條 ) 介 紹 的 中 國 穆 斯 林 思 想 家家 。 但 由 於 劉 氏 所 傳 承 的<br />

思 想 流 派 相 當 複複 雜 , 其 中 尤尤 以 《 天 方方 性 理 》 為 其 宗 教 哲 學學 最 重 要 的 著 作 , 內<br />

容容 包 含含 了 劉 氏 對 伊 斯 蘭 教 與 中 國 儒 、 佛 、 道 三 教 之 間 辯 證 與 融 通 的 深 刻 見<br />

解 , 常 令 研 究 者 望 而 怯 步 , 故 至 今 真 正 對 其 思 想 從 伊 斯 蘭 教 與 中 國 宗 教 雙 重<br />

角 度 切 入 並 做 深 度 詮 釋 者 尚尚 未 得 見 。<br />

劉 智 於 《 天 方方 至 聖 實 錄錄 年 譜 》 對 自 已 的 學學 術 歷 程 有 簡 短 的 敘 述 : 17<br />

予 年 十 五 而 有 志 于 學 , 八 年 膏弅 晷醵 , 而 儒 者 之 經 史屰 子 集 及 雜 家窚 之 書 閱<br />

遍 。 又 六 年 讀歲 天 方尣 經 。 又 三 年 閱 釋诤 藏龞 竟鄔 。 又 一 年 閱 道 藏龞 竟鄔 ,…… 繼评 而<br />

閱 西 洋危 書 一 百 三 十 七 種廕 , 會 通 諸 家窚 而 折 衷 於 天 方尣 之 學 。<br />

17 〔 清 〕 劉邟 智醳 :〈 著 書 述稖 〉,《 天 方尣 至 聖 實 錄杼 年 譜ꁈ 》( 錦板 城勬 : 寶讥 真 堂 ,1872 年 )。<br />

x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65<br />

這 段 敘 述 最 令 人 驚驚 異 者 , 除 了 劉 氏 自 年 青 時時 代 起 就就 遍 讀 伊 斯 蘭 、 儒 、 佛 、 道<br />

各各 教 的 經 典 之 外 , 尚尚 提 到 「 西 洋 書 一 百 三 十 七 種 」, 究 竟 是是 何 種 書 籍 , 恐 怕<br />

也 是是 追 溯 劉 氏 思 想 另 一 重 要 線 索 。 到 底 劉 智 是是 讀 西 文文 原原 著 還 是是 譯 著 , 值 得 推<br />

敲敲 。 若 是是 譯 著 , 以 清 朝 初 年 西 學學 風 氣 尚尚 未 大大 開 的 歷 史 脈 絡 來 看 , 似 只 有 耶 穌<br />

會 傳 教 士 與 中 國 天 主 教 學學 者 合 譯 的 西 方方 著 作 最 有 可 能 ; 但 劉 智 讀 西 方方 原原 著 的<br />

可 能 性 更 高高 , 因 為 《 天 方方 典 禮 擇 要 解 》 收 錄錄 的 楊 斐 菉 序 文文 謂 劉 智 「 旁旁 搜 博博 采<br />

二 氏 、 歐 羅 巴 之 文文 , 靡 不 悉 心 殚 究 」 所 謂 「 歐 羅 巴 之 文文 」 為 何 種 語 文文 作 者 並<br />

未 言 明 , 但 以 當 時時 的 歷 史 脈 絡 來 看 , 由 於 宗 教 改 革 所 促 成 的 方方 言 化 運 動 亦 未<br />

普 及 , 若 楊 氏 所 言 無 誤 的 話 , 劉 智 所 讀 應 為 拉 丁 文文 。 若 真 是是 如 此 , 則 恐 怕 是是<br />

當 時時 中 國 學學 者 之 中 同 時時 兼 通 阿 拉 伯 文文 、 波 斯 文文 及 拉 丁 文文 的 千 古 奇 才 , 但 劉 氏<br />

的 西 學學 源 流 如 何 , 只 待 未 來 深 入 研 究 來 解 答 了 。 其 著 作 所 包 含含 的 學學 術 背 景 之<br />

複複 雜 , 誠 為 比 較 宗 教 研 究 甚 佳 的 研 究 對 象 。<br />

根 據 經 堂 教 育 的 第 六 代 門 人 舍 蘊 善 及 其 弟 子 趙 燦 所 編 纂 《 經 學學 系 傳<br />

譜 》, 可 以 看 到 劉 智 所 生 長 的 金 陵 ( 約 當 今 之 南 京 ), 為 經 堂 教 育 人 才 輩 出<br />

之 地 , 影 響 劉 智 思 想 甚 大大 的 王 岱 輿 及 伍 遵 契契 , 均 被被 列 入 自 胡 登 洲 以 降 的 經 堂<br />

第 六 代 在 金 陵 的 支 系 , 18 而 劉 智 由 於 又 晚 了 王 岱 輿 兩 個 世 代 , 故 應 算 是是 經 堂 教<br />

育 金 陵 支 系 的 第 八 代 傳 人 。 在 明 末 清 初 之 際 有 重 要 中 文文 著 作 或 譯 作 傳 世 的 中<br />

國 穆 斯 林 學學 者 大大 多多 出 身 金 陵 地 區 , 應 非 偶 然 。 蓋蓋 金 陵 為 明 清 時時 代 南 方方 文文 化 重<br />

鎮 , 由 於 漢 人 文文 化 的 強 勢 影 響 , 或 許 使 得 回 民 知 識 份 子 更 加 體 會 到 保 存存 自 身<br />

的 文文 化 傳 統 並 讓 漢 人 了 解 伊 斯 蘭 教 的 迫 切 性 , 故 不 能 只 是是 在 經 堂 內 閉 門 造 車<br />

學學 習 阿 文文 與 波 文文 經 典 即 可 , 尚尚 須 積 極 與 漢 人 主 流 社 會 交 流 與 對 話 , 以 免 漢 人<br />

對 伊 斯 蘭 傳 統 有 所 誤 解 或 偏 見 。 從 王 岱 輿 到 劉 智 經 過 三 代 的 努 力 , 終 於 留 下<br />

了 為 數 可 觀 、 見 證 中 國 與 伊 斯 蘭 文文 明 交 融 的 中 文文 伊 斯 蘭 典 籍 。<br />

明 清 之 際 的 中 文文 伊 斯 蘭 典 籍 的 思 想 內 涵 , 最 大大 特 色 便 是是 將 蘇 非 哲 學學 融 入<br />

遜 尼尼 派 正 統 神 學學 , 建 構 出 一 套套 融 合 神 人 二 元 論 與 一 元 論 、 兼 具 「 超 越 性 」 及<br />

「 內 在 性 」 的 綜 合 「 認 主 學學 」 19 體 系 。 當 然 , 這 種 融 合 思 想 並 非 中 國 穆 斯 林 所<br />

18 〔 清 〕 趙彉 燦 :《 經 學 系 傳 譜ꁈ 》( 西 寧 : 青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9 年 ), 頁稰 23-25。<br />

19 在峹 「 認強 主尾 學 」 這 個積 大 範 疇ꀝ 下 , 可屣 以层 指匸 涉 下 列峚 諸 經 院 學 科叅 :'Aqidah( 意 譯诚 「 信 條 」, 即 對 伊峄<br />

xi


6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獨 創 的 , 而 是是 反反 映 了 「 後 阿 拔 斯 朝 」(post-'Abbasid) 時時 代 整 個 伊 斯 蘭 世 界 的<br />

思 想 氛 圍 。 十 三 世 紀 的 蒙蒙 古 西 征 傾 覆 了 建 都 巴 格 達 的 阿 拔 斯 朝 (132/750-<br />

656/1258), 也 造 成 了 中 亞 與 中 東 地 區 的 政 治 制 度 之 崩 潰 及 社 會 秩 序 的 混<br />

亂 , 幾 百 年 來 培 養 了 不 計 其 數 的 中 亞 與 中 東 傑 出 穆 斯 林 學學 者 的 學學 術 重 鎮 遭 受<br />

空 前 的 浩 劫 , 因 此 以 「 經 學學 院 」(madrasa) 為 主 要 傳 承 學學 術 文文 化 的 機 構 之 古<br />

典 伊 斯 蘭 文文 明 在 這 次 災 難 中 也 產 生 了 重 大大 變 化 , 經 學學 教 育 暫 時時 畫 下 休 止 符 ,<br />

知 性 探 索 無 法 在 這 種 顛 沛 流 離 的 時時 代 穩 定 發 展展 , 代 之 而 起 的 是是 具 有 安 定 人<br />

心 、 追 求 解 脫 作 用 的 蘇 非 主 義 靈 修 , 凝 聚 了 穆 斯 林 知 識 份 子 的 創 造 力 , 蘇 非<br />

「 道 團 」(Tarīqah, Khānaqāh) 成 為 傳 承 伊 斯 蘭 教 的 媒 介 。 蘇 非 「 導 師 」<br />

(shaikh) 充 滿 智 慧 的 言 辭 、 超 凡 脫 俗 的 行 誼 、 對 信 眾 的 慈 愛 關 懷 , 甚 至 以 不<br />

可 思 議 的 神 通 令 人 折 服 , 都 使 環 繞 在 導 師 週 遭 所 形 成 的 靈 修 組 織 成 為 黑 暗 的<br />

亂 世 中 安 定 心 靈 的 光 明 燈 塔 , 這 是是 構 成 蒙蒙 古 西 征 以 後 伊 斯 蘭 教 向 印 度 、 東 南<br />

亞 與 中 國 等 非 一 神 信 仰 地 區 傳 播 的 主 要 原原 動 力 。 此 一 歷 史 現 象 , 倒 是是 與 唐 武<br />

宗 「 滅 佛 」 之 後 退 隱 山 林 清 修 的 禪 宗 成 為 佛 教 傳 承 的 主 要 媒 介 有 異 曲 同 工 之<br />

處 ,「 不 立 文文 字 、 心 法 相 傳 」 的 傳 播 模 式 皆 成 為 亂 世 中 所 發 展展 出 來 的 宗 教 之<br />

共 同 特 色 。<br />

追 求 與 神 合 一 之 密 契契 經 驗 的 蘇 非 之 道 , 乃 是是 早 在 伊 斯 蘭 教 初 期 即 已 存存 在<br />

的 , 但 是是 在 古 典 伊 斯 蘭 時時 代 , 即 從 先 知 初 次 天 啟 (611) 至 阿 拔 斯 朝 傾 覆<br />

(1258) 的 六 百 多多 年 間 , 蘇 非 之 道 先 是是 以 個 別 修 行 者 師 徒 相 傳 的 模 式 出 現 ,<br />

或 者 是是 附 屬 在 「 經 院 」 之 下 , 以 蘇 非 靈 修 結 合 於 正 統 經 學學 研 究 為 主 要 趨 勢 ,<br />

蘇 非 之 道 從 個 別 的 師 徒 相 傳 轉 為 組 織 成 獨 立 道 團 , 並 發 展展 出 制 度 化 的 門 派 傳<br />

承 系 統 , 大大 約 是是 在 十 三 世 紀 以 後 才 形 成 者 。 幾 乎 所 有 影 響 後 世 最 為 重 大大 的 蘇<br />

非 道 團 之 開 宗 立 派 的 導 師 都 曾 成 長 於 蒙蒙 古 西 征 的 亂 世 , 絕 非 偶 然 , 如 : 開 創<br />

「 庫 布 林 耶 」(Kubrāwiyyah) 道 團 的 Abū al-Jannāb Najm al-Dīn ibn 'Umar al-<br />

斯醬 蘭谙 基 本岓 信 條 做 提醚 綱廲 挈竉 邀 式 解 釋诤 的 入 門 知 識ꁉ )、Uşūl al-Dīn( 意 為厉 「 信 仰峍 原穦 理 」 或 「 信 仰峍<br />

學 」, 即 對 伊峄 斯醬 蘭谙 六 大 信 仰峍 做 更 深 入 之 闡诨 述稖 )、Uşūl al-Tawhīd( 意 為厉 「 真 主尾 獨書 一 性 原穦 理 」<br />

或 「 認強 主尾 獨書 一 學 」, 即 對 六 大 信 仰峍 中 的 第 一 信 做 更 深 入 的 神 學 討 論 ), 參 見 蔡 源 林 :〈 從<br />

中 伊峄 文尠 明 對 話 的 角 度匓 論 明 清 之 際選 「 回峵 儒 」 的 經 堂 傳 統 〉, 收 於 黃 俊 傑鄡 ( 編 ):《 中 華 文尠 化<br />

與弌 域 外屸 文尠 化 的 互 動 與弌 融权 合峯 》, 第 1 卷 ( 臺弋 北屙 : 喜鄹 瑪庼 拉 雅 研厼 究 發 展窢 基 金 會 ,2006 年 ), 頁稰<br />

311。<br />

xi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67<br />

Kubrā(540/1145-618/1221)、「 戚 須 提 亞 」(Chishtiyyah) 的 Khwājah Mu'īn<br />

al-Dīn Hasan(536/1141-633/1236)、「 夏夏 帝 里 耶 」(Shādhilīyyah) 的 Abu al-<br />

Hasan al-Shādhilī(593/1197-656/1258)、「 梅 夫 拉 耶 」(Mawlawiyya) 的<br />

Jalāl al-Dīn Rumi(604/1207-672/1273)、「 貝 克 塔 什 耶 」(Bektashiyyah) 的<br />

Hājjī Bektash Neshabūrī Khurasānī(605/1208-669/1270)。 早 於 此 的 各各 大大 道 團<br />

中 只 有 「 嘎 德 里 耶 」 ( Qādiriyyah ) 的 開 創 者 Shaikh 'Abd al-Qādir Jīlāni<br />

(470/1077-562/1166), 只 不 過 其 道 團 組 織 原原 以 巴 格 達 中 心 , 其 後 向 四 方方 擴<br />

散 , 主 要 原原 因 正 是是 因 為 蒙蒙 古 西 征 摧 毀 其 巴 格 達 道 團 發 源 地 所 致 20 。<br />

按 照 史 實 文文 獻 所 呈呈 現 者 , 上 述 道 團 組 織 傳 到 中 國 來 的 時時 間 均 要 晚 到 明 末<br />

清 初 之 際 , 21 但 史 傳 不 載 , 也 不 見 得 在 明 末 之 前 就就 沒 有 蘇 非 修 行 者 來 到 中 國 傳<br />

道 , 特 別 是是 因 為 這 些 雲 游 四 方方 的 修 行 者 大大 多多 深 入 民 間 傳 播 , 並 未 居居 於 顯 赫 地<br />

位 或 引 起 公 眾 注 目 , 且 其 行 事 低 調 , 或 只 在 回 民 社 會 流 傳 , 引 不 起 漢 族族 史 家家<br />

的 注 意 。<br />

有 趣 的 是是 蘇 非 道 團 組 織 在 中 國 奠 下 基 礎 之 前 , 蘇 非 哲 學學 思 想 早 已 在 經 堂<br />

教 育 中 被被 回 民 學學 者 所 研 究 了 , 何 以 如 此 呢 ? 這 是是 因 為 著 書 立 說 的 蘇 非 哲 學學 家家<br />

建 立 思 想 體 系 遠 早 於 道 團 組 織 的 成 立 , 故 其 哲 學學 早 就就 已 經 融 入 了 Ghazālī(d.<br />

505/1111) 之 後 的 伊 斯 蘭 神 學學 之 中 而 為 經 院 教 育 所 傳 授 , 道 團 的 成 立 只 是是 更 加<br />

速 其 流 通 之 普 及 度 而 已 , 以 蘇 非 哲 學學 來 詮 釋 伊 斯 蘭 經 典 、 律 法 與 神 學學 , 在<br />

Ghazālī 及 Ibn al-'Arabī(d.638/1240) 之 後 就就 蔚蔚 成 風 氣 , 十 二 世 紀 以 後 著 書 立 說<br />

的 學學 者 , 除 非 專 做 純 粹 之 法 學學 研 究 , 若 從 事 形 而 上 之 教 義 論 辯 , 很 難 不 受 某<br />

種 蘇 非 思 想 的 影 響 。<br />

20 有 關譽 於 中 古層 伊峄 斯醬 蘭谙 世尺 界厢 的 蘇诐 非 主尾 義 歷曜 史屰 之 一 般 性 資 料 , 目岰 前 最鄦 權豙 威勾 性 的 兩 部 著 作 為厉 Seyyed<br />

H. Nasr (ed.), Islamic Spirituality: Manifestations (New York: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br />

Company, 1997) 與弌 Annemarie Schimmel, Mystical Dimensions of Islam (Chapel Hill: University<br />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75)。<br />

21 蘇诐 非 道 團 傳 入 中 國 的 初 期醸 歷曜 史屰 , 可屣 參 閱 馬 通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派卼 門 宦匂 溯 源 》( 銀遦 川 : 寧 夏窅<br />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6 年 );Joseph F Fletcher: Studies on Chinese and Islamic Inner Asia.<br />

Aldershot: Ashgate Oublishing Limited, 1995.<br />

xiii


6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劉 智 的 《 天 方方 性 理 》 便 是是 一 部 融 合 伊 斯 蘭 正 統 神 學學 及 蘇 非 哲 學學 的 深 奧奧 之<br />

作 , 只 是是 劉 氏 為 了 能 與 中 國 儒 、 釋 、 道 三 教 哲 學學 有 所 比 較 與 會 通 , 便 加 入 了<br />

相 當 多多 理 學學 與 玄 學學 的 術 語 與 詮 釋 , 這 點 經 常 讓 中 文文 讀 者 會 輕 下 斷斷 語 , 認 為 劉<br />

氏 闡 述 的 是是 一 種 漢 化 了 的 伊 斯 蘭 思 想 , 從 而 忽 略 掉 其 伊 斯 蘭 學學 術 傳 承 的 複複 雜<br />

性 。 22<br />

參 、《 天 方 性 理 》 對 神 聖 「 他 者 」 的 本 體 論 建 構<br />

劉 智 的 《 天 方方 性 理 》 繼 承 了 王 岱 輿 的 「 三 一 」 論 ──「 真 一 」、「 數<br />

一 」 與 「 體 一 」── 的 基 本 哲 學學 架 構 , 將 伊 斯 蘭 第 一 功 ──「 念 功 」<br />

(shahādat)── 的 「 清 真 言 」:「 萬 物 非 主 , 唯 有 真 主 ; 穆 罕 默 德 , 是是 主 欽<br />

差 」 所 推 衍 出 來 的 神 學學 命 題 , 以 「 真 一 」 與 「 數 一 」 之 間 的 分 判 及 關 係 加 以<br />

系 統 化 闡 述 , 這 部 份 融 合 正 統 神 學學 二 元 論 與 蘇 非 主 義 的 一 元 論 , 但 是是 「 體<br />

一 」 則 傾 向 於 蘇 非 主 義 的 神 人 合 一 論 。 然 而 , 這 種 一 元 論 與 二 元 論 的 對 立 性<br />

乃 是是 透 過 伊 斯 蘭 化 的 新 柏 拉 圖 主 義 哲 學學 來 加 以 化 解 , 劉 智 的 《 天 方方 性 理 》 的<br />

主 要 貢 獻 便 是是 將 這 種 哲 學學 融 入 中 國 傳 統 哲 學學 的 思 維 架 構 。<br />

「 真 一 」 一 詞 既既 指 「 清 真 言 」 的 前 半 段 , 亦 指 伊 斯 蘭 第 一 信 ──「 真 主<br />

獨 一 」(Tawhīd), 此 為 伊 斯 蘭 神 學學 本 體 論 的 最 高高 範 疇 , 歷 代 學學 者 的 詮 釋 不<br />

計 其 數 , 但 王 岱 輿 與 劉 智 一 方方 面 承 襲 了 遜 尼尼 派 正 統 神 學學 的 絕 對 超 越 論 , 另 一<br />

方方 面 又 以 新 柏 拉 圖 主 義 的 「 流 溢 」(emanation) 說 來 建 構 神 與 「 大大 世 界 」─<br />

─ 宇 宙 ── 及 「 小 世 界 」── 人 ── 的 關 係 , 而 構 成 神 人 的 總 樞 紐 乃 是是 先 知<br />

的 「 至 聖 性 」, 由 「 數 一 」 加 以 闡 述 。 劉 氏 闡 述 「 真 一 」 如 下 : 23<br />

22 以层 漢庝 化 的 伊峄 斯醬 蘭谙 思匠 想 來 詮 釋诤 明 清 回峵 儒 著 作 的 論 點 , 可屣 參 閱 金 宜 久 :〈 論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哲穯 學 的<br />

「 三 一 」 說弻 〉,《 世尺 界厢 宗 教 研厼 究 》, 第 14 卷 第 1 期醸 (1992 年 ), 頁稰 6-17;〈 蘇诐 非 派卼 與弌 漢庝 文尠 伊峄<br />

斯醬 蘭谙 教 著 述稖 〉,《 世尺 界厢 宗 教 研厼 究 》, 第 5 卷 第 2 期醸 (1983 年 ), 頁稰 100-109; 伍峆 貽 業 ,〈 從 王尸<br />

岱 輿 到 劉邟 智醳 的 啟 示岴 和 反 思匠 ──17 世尺 紀秓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思匠 潮鄤 〉,《 中 國 回峵 族 研厼 究 》,1992<br />

(1):68-82( 找 不 到 )。<br />

23 〔 清 〕 劉邟 智醳 :〈 真 一 〉,《 天 方尣 性 理 》, 第 5 卷 ( 錦板 城勬 : 寶讥 真 堂 ,1871 年 )。<br />

xiv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69<br />

穙 穙 不 可屣 得 而 見 之 中 , 有 真 一 焉 , 萬 有 之 主尾 宰窘 也 。 其 寂 然 無 著 者 , 杖<br />

之 曰尥 體殱 ; 其 覺试 照 無 遺東 者 , 杖 之 曰尥 用岦 ; 其 分 數鄁 不 爽 者 , 杖 之 曰尥 為厉 , 故卂 稱廖<br />

三 品勜 焉 。<br />

此 論 基 本 上 沿 用 王 岱 輿 對 「 真 一 」 的 「 本 然 」、「 本 分 」、「 本 為 」 之 分<br />

(《 清 真 大大 學學 》,〈 真 一 〉), 但 劉 智 以 理 學學 家家 的 「 體 」/「 用 」 之 分 來 詮<br />

釋 「 本 然 」 與 「 本 分 」, 更 見 其 思 想 融 合 的 企 圖 。 接 著 便 討 論 「 真 一 」 與<br />

「 數 一 」 之 別 : 24<br />

真 一 之 一 , 獨書 之 義 也 , 杖 其 獨書 一 無 偶 也 。 其 酥 獨書 一 無 偶 ; 其 大 獨書 一 無<br />

偶 ; 其 真 獨書 一 無 偶 。 數鄁 一 之 一 , 數鄁 之 所 自 始 也 , 萬 理 之 數鄁 , 自 此 一<br />

起 ; 萬 物 之 數鄁 , 自 此 一 推 。 其 有 也 , 起 於 真 一 一 念 之 動 而 顯殫 焉 者 也 。<br />

其 與弌 真 對 , 則 真 一 為厉 真 , 數鄁 一 為厉 幻尖 ; 其 與弌 酥 對 , 則 真 一 為厉 主尾 , 數鄁 一 為厉<br />

僕 ; 其 與弌 大 對 , 則 真 一 為厉 海 , 數鄁 一 為厉 沤 。…… 而 若秵 自 數鄁 一 之 本岓 量 言<br />

之 , 理 世尺 象 世尺 皆 自 此 數鄁 一 而 分 派卼 以层 出屒 , 即 真 一 之 從 理 世尺 而 之 於 象 世尺 ,<br />

亦岿 須 從 此 而 乃 得 任峌 意 以层 為厉 顯殫 著 也 。 數鄁 一 之 本岓 量 又 如崇 此 , 原穦 其 始 終 本岓<br />

岕 , 亦岿 三 品勜 焉 , 曰尥 初 命 、 曰尥 代 理 、 曰尥 為厉 聖 。<br />

上 述 的 「 數 一 」 三 品 論 , 與 王 岱 輿 的 「 數 一 」 論 亦 相 近 , 25 均 將 先 知 穆 罕 默 德<br />

的 聖 人 特 質 賦 予 本 體 論 及 宇 宙 論 的 地 位 , 成 為 天 人 之 間 的 總 樞 紐 。 蓋蓋 唯 一 真<br />

神 與 宇 宙 萬 物 的 關 係 乃 為 造 物 主 與 受 造 者 的 關 係 , 故 宇 宙 間 任 何 事 物 均 無 法<br />

和 真 主 相 互 比 擬 ,「 真 一 」 與 「 數 一 」 之 辨 , 乃 是是 透 過 絕 對 一 與 相 對 一 的 區<br />

別 , 來 確 立 真 主 的 絕 對 超 越 性 , 甚 至 於 宇 宙 萬 物 中 之 至 大大 者 , 以 及 人 類 中 之<br />

至 高高 者 , 與 唯 一 真 神 只 能 是是 主 僕 關 係 , 絕 不 可 和 真 主 相 提 並 論 。<br />

劉 智 巧 妙妙 地 運 用 中 國 道 教 思 想 的 「 先 天 」 與 「 後 天 」 之 別 , 來 闡 揚 伊 斯<br />

蘭 創 世 論 的 形 上 學學 意 義 , 劉 氏 在 本 書 的 開 頭 即 引 他 所 翻 譯 的 《 昭昭 微 經 》 及 伍<br />

24 前 揭 書 ,〈 數鄁 一 〉。<br />

25 〔 明 〕 王尸 岱 輿 ,〈 數鄁 一 〉,《 清 真 大 學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8 年 )。<br />

xv


7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遵 契契 所 翻 譯 的 《 道 行 推 原原 經 》 26 來 說 明 在 真 主 創 世 之 前 的 永 恆 狀 態 及 創 世 過 程<br />

的 基 本 動 態 原原 理 : 27<br />

最鄦 初 無 稱廖 , 真 體殱 無 著 , 惟 茲 實 有 , 執 一 含 萬 , 惟 一 含 萬 , 妙 用岦 斯醬 渾釴 ,<br />

惟 體殱 運 用岦 , 作 為厉 始 出屒 〔 按 :《 昭昭 微 經 》〕。 真 理 流却 行 , 命 昭升 元 化 ,<br />

本岓 厥鄰 知 能 , 爰厑 分 性 智醳 。 一 實 萬 分 , 人 天 理 備鄠 , 中 含 妙 質 , 是半 杖 元 氣 ,<br />

先峕 天 之 岕 , 後匝 天 之 根 , 承 元 妙 化 , 首稴 判 陰鄋 陽 。 陽 舒 陰鄋 斂 , 變殤 為厉 水尯 火尰 ,<br />

水尯 火尰 相厴 摶 , 爰厑 生岥 氣 土 , 氣 火尰 外屸 發 , 為厉 天 為厉 星卋 , 土 水尯 內 積朏 , 為厉 地峸 為厉 海 ,<br />

高 卑 既卅 定 , 庶 類讅 中 生岥 〔 按 :《 道 行 推 原原 經 》〕。<br />

在 宇 宙 萬 物 創 造 之 前 , 即 是是 「 先 天 」 之 境境 , 曰 :「 有 理 世 , 有 象 世 。 理 世<br />

者 , 象 數 未 形 , 而 理 已 具 , 所 謂 先 天 是是 也 。」 又 曰 :「 象 世 者 , 天 地 既既 立 ,<br />

萬 物 既既 生 , 所 謂 後 天 是是 也 。」 28<br />

由 於 唯 一 真 神 創 世 之 前 究 竟 是是 什 麼 狀 態 , 一 直 是是 中 世 紀 西 方方 及 伊 斯 蘭 神<br />

學學 家家 所 關 注 的 形 而 上 問 題 , 並 藉 此 提 供 了 人 類 救 贖 所 回 歸 的 終 極 實 在 之 理 論<br />

基 礎 , 故 唯 一 真 神 的 本 體 、 特 性 與 功 能 乃 是是 神 學學 形 上 學學 的 首 要 課 題 。 劉 智 將<br />

這 個 課 題 放 在 伊 斯 蘭 的 新 柏 拉 圖 主 義 傳 統 來 闡 述 , 主 張 在 創 世 之 前 , 只 有 真<br />

主 的 「 神 聖 特 性 」(Divine Attributes) 與 「 神 聖 意 志 」(Divine Will) 從 其 本<br />

體 流 溢 而 出 , 王 、 劉 二 氏 將 之 區 分 為 前 述 的 「 真 一 」 三 品 及 「 數 一 」 三 品 ,<br />

合 稱 「 先 天 」 六 品 。 劉 智 以 圖 解 方方 式 來 詮 釋 此 一 複複 雜 的 伊 斯 蘭 形 上 學學 理 論 ,<br />

首 先 將 真 主 的 本 體 僅 以 絕 對 「 實 有 」 謂 之 , 不 加 諸 任 何 有 關 特 性 與 作 用 的 形<br />

容容 詞 , 以 確 保 真 主 的 獨 一 無 偶 性 , 劉 氏 並 以 「 最 初 無 稱 」 圖 來 解 釋 : 29<br />

26 阿 布 杜 拉 ('Abdullah):《 歸齨 真 要稊 道 》( 又 名峮 《 道 行 推 原穦 經 》、《 米 爾庵 撒郶 德郔 》),〔 清 〕<br />

伍峆 遵杬 契勰 ( 譯诚 注 ), 根 據 1891 年 念 一 齋 藏龞 版 翻龘 峣 ( 不 詳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佈 道 會 ,1934 年 ); 該<br />

書 主尾 要稊 思匠 想 參 見 蔡 源 林 :〈 從 王尸 岱 輿 的 「 三 一 」 說弻 論 伊峄 斯醬 蘭谙 與弌 儒 家窚 傳 統 的 對 話 〉, 收 於 劉邟<br />

述稖 先峕 、 林 月尦 惠酿 ( 主尾 編 )《 當 代 儒 學 與弌 西 方尣 文尠 化 : 宗 教 篇 》( 臺弋 北屙 : 中 央屹 研厼 究 院 中 國 文尠 哲穯 研厼<br />

究 所 ,2005 年 ), 頁稰 312-313。<br />

27 〔 清 〕 劉邟 智醳 :〈 本岓 經 〉,《 天 方尣 性 理 》, 第 1 卷 。<br />

28 前 揭 書 ,〈 檕 言 〉。<br />

29 前 揭 書 ,〈「 最鄦 初 無 稱廖 」 圖 〉。<br />

xv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71<br />

造 化 有 初 而 必岊 有 其 最鄦 初 , 象 數鄁 未 形 , 眾 理 已 具 , 此 造 化 之 初 也 。 當 其<br />

無 理 可屣 名峮 , 是半 為厉 最鄦 初 , 其 造 化 之 本岓 然 , 不 可屣 以层 名峮 稱廖 。<br />

劉 智 認 為 中 國 各各 家家 哲 學學 經 常 以 「 無 」 來 稱 呼 宇 宙 最 高高 形 而 上 原原 理 , 固 然 符 合<br />

真 主 本 體 「 無 稱 」 的 特 性 , 但 易 招 致 誤 解 而 流 於 崇 尚尚 「 虛 無 」 之 說 , 故 劉 氏<br />

尊 崇 伊 斯 蘭 之 絕 對 「 實 有 」 說 : 30<br />

諸 家窚 以层 其 無 稱廖 , 而 遂 杖 之 為厉 無 , 奚窈 可屣 哉勔 ? 曰尥 : 杖 之 為厉 無 者 , 非 虛 無 之<br />

杖 也 , 杖 其 有 真 而 無 幻尖 也 , 有 體殱 而 無 用岦 也 。 雖 然 , 既卅 有 真 矣 , 真 即 有<br />

也 , 又 何 以层 杖 之 無 ? 既卅 有 體殱 矣 , 體殱 即 有 也 , 又 何 以层 杖 之 無 ? 聖 人 於 此<br />

不 曰尥 無 , 而 曰尥 無 稱廖 。 性 理 家窚 於 此 , 不 僅 杖 之 為厉 有 , 而 杖 之 曰尥 實 有 。 實<br />

有 者 , 無 對 待匙 而 自 立岷 者 也 。 真 幻尖 不 分 , 體殱 用岦 無 別 , 一 無 所 有 , 而 實 無<br />

所 不 有 也 。<br />

劉 智 並 引 用 其 師 黑 鳴 鳳 之 言 來 闢 中 國 三 教 之 說 : 31<br />

清 源 黑 氏尮 曰尥 : 最鄦 初 無 初 也 , 無 初 而 為厉 萬 初 之 初 , 故卂 曰尥 最鄦 初 。 不 可屣 言<br />

無 , 以层 別 於 異 學 ; 不 可屣 名峮 稱廖 , 以层 杜 偏 見 。 易 云 太 極 , 周 云 無 極 , 釋诤 稱廖<br />

無 始 , 老 稱廖 元 始 , 皆 言 後匝 天 之 宗 , 此 則 先峕 天 之 本岓 。<br />

接 下 來 , 劉 智 便 分 別 以 「 真 體 無 著 」、「 大大 用 渾 然 」、「 體 用 始始 分 」 三 圖 解<br />

釋 「 真 一 」 三 品 ; 以 「 真 理 流 行 」、「 性 理 始始 分 」、「 氣 著 理 隱 」 三 圖 解 釋<br />

「 數 一 」 三 品 , 劉 氏 採 用 了 宋 明 理 學學 家家 常 用 的 「 體 用 」 論 及 「 理 氣 」 論 將 伊<br />

斯 蘭 形 上 學學 轉 譯 為 漢 人 可 以 理 解 的 概 念 , 亦 有 其 匠 心 獨 具 之 處 , 但 所 要 闡 述<br />

的 卻卻 是是 真 主 既既 在 宇 宙 之 內 , 又 超 越 於 宇 宙 之 上 的 伊 斯 蘭 神 學學 真 理 , 故 劉 氏 在<br />

30 前 揭 書 。<br />

31 前 揭 書 。<br />

xvii


7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論 及 先 天 六 品 時時 特 別 提 醒 讀 者 不 要 掉 入 中 國 思 想 的 玄 虛 之 論 。 劉 氏 解 釋 真 一<br />

第 一 品 「 真 體 無 著 」 曰 : 32<br />

體殱 也 , 不 動 品勜 也 。…… 論 其 品勜 曰尥 不 動 , 而 實 為厉 一 切 萬 動 之 所 從 起 。 動<br />

者 有 著 , 而 此 體殱 不 動 則 無 著 也 。 不 惟 不 著 於 聲 色 , 並 不 著 於 舒 卷 ; 不<br />

惟 不 著 於 喧鄳 寂 , 並 不 著 於 覺试 照 ; 不 惟 不 著 於 方尣 所 , 並 不 著 於 有 無 。 一<br />

切 幻尖 境 皆 無 常 , 而 此 一 真 體殱 則 常 崊 而 不 朽 。 一 切 有 形 無 形 之 屬谁 , 有 始<br />

有 終 ; 而 此 一 真 體殱 , 則 無 始 而 無 終 。<br />

劉 氏 再 度 引 用 黑 鳴 鳳 之 言 來 總 結 此 圖 :「 真 體 即 實 有 也 , 此 則 可 稱 矣 。 無<br />

著 , 非 玄 無 也 , 如 火 在 石 。」 33 劉 智 一 方方 面 以 佛 、 道 慣 用 術 語 來 指 涉 宇 宙 萬 物<br />

的 受 造 性 與 非 恆 常 性 , 另 一 方方 面 又 以 真 主 超 越 於 宇 宙 萬 物 之 上 的 絕 對 實 有 論<br />

來 區 別 於 佛 、 道 教 的 非 實 在 論 的 終 極 真 理 觀 。 如 此 一 來 , 他 既既 能 涵 攝 中 國 傳<br />

統 形 上 學學 思 想 於 其 伊 斯 蘭 神 學學 體 系 之 中 , 卻卻 又 將 前 者 擺 在 對 實 在 界 理 解 的 更<br />

低 層 次 或 更 偏 頗 的 位 階 , 仍 可 確 保 其 唯 一 真 神 為 核 心 的 形 上 學學 地 位 於 屹 立 不<br />

搖 。 接 下 來 論 述 先 天 第 二 至 六 品 的 方方 式 亦 同 於 前 述 之 模 式 , 強 調 真 主 既既 超 越<br />

又 內 在 的 特 性 , 並 交 互 運 用 伊 斯 蘭 化 的 新 柏 拉 圖 主 義 與 中 國 傳 統 哲 學學 的 主 要<br />

概 念 , 成 為 一 套套 中 國 版 的 伊 斯 蘭 化 新 柏 拉 圖 神 學學 。<br />

劉 智 解 釋 第 二 品 「 大大 用 渾 然 」 時時 , 將 伊 斯 蘭 神 學學 家家 理 解 真 主 「 神 聖 特<br />

性 」 的 兩 個 主 要 方方 式 :「 智 慧 」 與 「 權 能 」 做 了 重 新 解 釋 , 分 別 以 「 知 」 與<br />

「 能 」 來 表表 述 真 主 之 「 大大 用 」 , 這 與 新 柏 拉 圖 哲 學學 所 說 的 從 「 太 一 」<br />

(Oneness) 所 流 溢 而 出 的 「 理 智 」(Intellect) 與 「 靈 魂魂 」(Soul) 有 相 互 發<br />

明 之 意 , 前 者 為 靜 態 的 最 高高 原原 理 ; 後 者 為 動 態 的 最 初 動 力 : 34<br />

32 前 揭 書 ,〈「 真 體殱 無 著 」 圖 〉。<br />

33 前 揭 書 。<br />

34 前 揭 書 ,〈「 大 用岦 渾釴 然 」 圖 〉。<br />

xvii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73<br />

大 用岦 , 不 過 知 能 二 者 。 自 然 之 妙 , 尚 未 有 知 , 而 已 具 有 無 所 不 知 之<br />

妙 ; 自 然 之 妙 , 尚 未 有 能 , 而 已 具 有 無 所 不 能 之 妙 。 知 者 , 言 乎屁 其 覺试<br />

照 也 ; 能 者 , 言 乎屁 其 安崎 排 也 。<br />

但 此 時時 的 「 大大 用 」 尚尚 內 蘊 於 真 主 「 本 體 」 之 內 , 故 為 體 用 「 渾 然 」 一 體 的 狀<br />

態 , 以 「 如 火 在 炭 」 為 喻 ( 同 上 ), 有 別 於 第 三 品 的 「 體 用 始始 分 」: 35<br />

當 此 之 際選 , 主尾 宰窘 之 品勜 顯殫 焉 。…… 則 一 切 能 為厉 之 具 , 皆 蒸弙 蒸弙 乎屁 由 裏 而 達<br />

之 於 表 矣 。 總 知 能 之 大 用岦 而 究 竟鄔 之 , 則 有 所 為厉 美秙 者 焉 , 有 所 為厉 酥 者<br />

焉 。 美秙 者 , 和 順 之 杖 也 ;…… 酥 者 , 威勾 嚴讟 之 杖 也 。…… 主尾 宰窘 自 強 之<br />

用岦 , 但 崊 於 己 而 無 所 用岦 之 , 用岦 則 天 地峸 毀 、 世尺 界厢 壞 矣 。 蓋弘 以层 此 自 強 之<br />

用岦 , 乃 不 容窞 崊 一 物 者 也 , 識ꁉ 者 玩 味 此 境 , 杖 之 曰尥 前 定 。<br />

劉 智 以 「 美 」 與 「 尊 」 兩 個 對 比 概 念 , 來 描 述 伊 斯 蘭 傳 統 中 對 真 主 之 為 神 聖<br />

「 他 者 」 的 兩 種 面 貌 ──「 恩 典 」 與 「 威威 嚴 」── 的 理 解 , 並 將 之 與 伊 斯 蘭<br />

第 六 信 「 前 定 」 相 關 聯 , 亦 具 體 傳 達 了 真 主 兩 種 面 貌 的 末 世 論 意 涵 ( 參 見 上<br />

節 所 引 經 文文 )。 當 此 之 際 , 真 主 之 「 用 」 已 發 於 本 體 之 外 , 故 「 如 火 生 焰 ,<br />

萬 燈 可 分 , 前 定 之 稱 。 墨墨 池 之 喻 , 精 乎 美 矣 」。( 同 上 )「 墨墨 池 」 之 喻 , 蓋蓋<br />

比 喻 真 主 創 世 如 同 書 寫 天 地 萬 物 之 文文 章 , 一 切 義 理 均 蘊 含含 於 未 用 之 墨墨 池 , 而<br />

第 三 品 所 言 為 創 世 過 程 尚尚 處 於 蓄蓄 勢 待 發 而 未 發 之 際 , 此 時時 真 主 的 存存 在 尚尚 與 宇<br />

宙 萬 物 了 無 干 涉 , 維 持 其 永 恆 之 「 不 動 的 原原 動 者 」(unmoved mover) 本 體 。<br />

肆 、 人 與 神 聖 「 他 者 」 的 總 樞 紐 : 先 知<br />

一 神 教 傳 統 的 最 主 要 宗 教 訊 息 的 傳 達 者 為 先 知 , 由 於 神 為 「 全 然 他<br />

者 」, 無 法 為 凡 人 所 企 及 , 故 神 的 旨 意 與 神 聖 界 的 各各 種 訊 息 乃 由 神 所 揀 選 的<br />

35 前 揭 書 ,〈「 體殱 用岦 始 分 」 圖 〉。<br />

xix


7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先 知 來 傳 達 。 自 上 古 猶 太 教 以 降 , 每 個 時時 代 均 有 先 知 出 世 , 以 特 異 獨 行 的 言<br />

行 傳 達 神 的 旨 意 及 對 世 人 的 教 誨 , 先 知 在 世 時時 與 世 俗 的 格 格 不 入 , 更 是是 彰 顯<br />

了 神 獨 特 的 「 他 者 」 特 性 。 一 神 教 的 先 知 傳 承 直 到 基 督 宗 教 的 時時 代 有 了 重 大大<br />

轉 變 , 基 督 徒 相 信 神 親 自 派 遣 其 「 獨 生 子 」 化 身 為 人 , 帶 來 新 的 救 贖 福 音 ,<br />

故 耶 穌 基 督 取 代 原原 有 先 知 的 地 位 , 透 過 基 督 之 中 介 , 得 使 神 人 關 係 從 對 立 而<br />

至 和 解 。 然 而 , 無 論 先 前 的 猶 太 教 或 之 後 的 伊 斯 蘭 教 , 都 拒 絕 這 種 神 「 化<br />

身 」 的 說 法 , 認 為 違 反反 唯 一 真 神 的 信 仰 , 故 一 神 教 先 知 傳 承 的 最 後 環 節 ──<br />

穆 罕 默 德 的 天 啟 ── 所 開 展展 的 伊 斯 蘭 教 , 其 先 知 論 更 近 猶 太 教 而 反反 對 「 神<br />

子 」 的 概 念 , 36 故 穆 斯 林 認 為 耶 稣 也 只 是是 先 知 , 37 繼 續 傳 承 古 猶 太 教 的 一 神 教<br />

道 統 , 這 個 道 統 最 後 由 先 知 穆 罕 默 德 集 眾 先 知 之 大大 成 而 告告 圓 滿 , 謂 之 「 先 知<br />

的 封封 印 」(khatam al-anbiya), 穆 罕 默 德 之 後 就就 不 再 有 先 知 了 。<br />

可 以 理 解 的 是是 , 若 是是 信 仰 者 越 強 調 唯 一 真 神 的 「 他 者 」 性 或 超 越 性 , 則<br />

先 知 的 角 色 就就 越 強 調 其 人 性 及 此 世 性 , 其 職 責 為 扮 演 好好 神 的 忠 僕 角 色 ; 反反<br />

之 , 若 強 調 真 神 的 內 在 性 , 則 先 知 的 角 色 便 成 為 神 人 交 流 的 中 介 者 , 人 趨 近<br />

神 聖 界 的 典 範 。 伊 斯 蘭 傳 統 實 則 包 含含 這 兩 種 先 知 論 : 遜 尼尼 派 正 統 信 仰 強 調 穆<br />

聖 為 真 主 忠 樸 的 最 高高 典 範 ; 但 蘇 非 密 契契 主 義 則 強 調 先 知 為 追 求 親 近 真 主 的 靈<br />

38<br />

修 者 之 最 高高 典 範 , 並 從 《 古 蘭 經 》 的 奧奧 祕 經 文文 中 發 展展 出 一 套套 先 知 的 「 至 聖<br />

性 」 之 形 上 學學 思 想 。 劉 智 的 先 知 論 包 含含 了 這 兩 個 傳 統 ,《 天 方方 性 理 》 所 論 述<br />

的 為 後 者 。<br />

《 天 方方 性 理 》 的 先 知 形 上 學學 論 述 為 先 天 六 品 中 的 後 三 品 , 其 說 承 緒 王 岱<br />

輿 的 「 數 一 」 論 。 劉 智 在 第 四 品 「 真 理 流 行 」 中 闡 述 了 真 主 創 世 工 作 的 初 次<br />

發 動 : 39<br />

36 《 古層 蘭谙 經 》 二 章鄓 116 節 ; 五 章鄓 17 節 、72-76 節 、116-120 節 ; 九 章鄓 30-31 節 ; 十 七 章鄓 111 節 ; 十<br />

九 章鄓 35 節 、88-95 節 。<br />

37 《 古層 蘭谙 經 》 三 章鄓 48-52 節 ; 五 章鄓 68-69 節 ; 七 章鄓 157 節 ; 四屶 十 三 章鄓 57-64 節 ; 五 十 七 章鄓 27 節 。<br />

38 《 古層 蘭谙 經 》 十 七 章鄓 1 節 ; 二 十 四屶 章鄓 35 節 ; 五 十 三 章鄓 1-12 節 ; 八 十 一 章鄓 19-25 節 。<br />

39 〔 清 〕 劉邟 智醳 :〈「 真 理 流却 行 」 圖 〉,《 天 方尣 性 理 》, 第 1 卷 。<br />

xx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75<br />

命 者 , 於 穆朑 流却 行 之 義 , 乃 真 宰窘 發 現 之 首稴 品勜 也 。…… 真 宰窘 以层 其 本岓 體殱 中 無<br />

所 不 有 之 妙 盡廆 發 現 於 此 首稴 品勜 之 中 。 首稴 品勜 者 , 千 古層 羣 命 之 一 總 命 也 , 後匝<br />

此 之 造 化 , 皆 此 首稴 品勜 以层 真 宰窘 之 所 發 現 者 , 而 一 一 發 現 之 也 。<br />

「 命 」(Amr) 為 伊 斯 蘭 創 世 論 之 重 要 概 念 , 真 主 透 過 其 「 命 」 令 創 造 天 地 萬<br />

物 及 人 類 , 40 故 宇 宙 萬 物 的 「 性 命 」 在 創 世 之 前 均 蘊 涵 於 真 主 之 「 命 」: 41<br />

即 其 流却 行 中 之 所 有 者 而 兩 分 之 , 一 為厉 性 , 一 為厉 智醳 ; 性 即 大 用岦 中 所 杖 知<br />

之 所 化 也 , 智醳 即 大 用岦 中 所 杖 能 之 所 化 也 , 性 智醳 即 真 宰窘 之 知 能 也 ; 此 性<br />

為厉 千 古層 一 切 靈母 覺试 之 首稴 , 此 智醳 開 千 古層 一 切 作 用岦 之 端廚 。 性 智醳 二 者 , 代 行 造<br />

化 之 本岓 邀 也 。…… 以层 故卂 首稴 品勜 又 名峮 曰尥 大 筆 , 言 千 古層 一 切 理 象 皆 從 此 大 筆<br />

寫郄 出屒 者 也 ; 又 名峮 曰尥 道 , 蓋弘 為厉 古層 今 理 象 往 返 之 道 路 也 。<br />

第 三 品 以 墨墨 池 為 喻 , 表表 示 萬 物 之 理 尚尚 處 於 蘊 蓄蓄 之 中 , 尚尚 未 透 過 創 世 之 功 而 表表<br />

現 出 來 ; 此 品 以 大大 筆 為 喻 , 則 為 創 世 之 功 初 次 發 動 之 相 。 劉 智 在 此 品 中 看 到<br />

了 伊 斯 蘭 正 信 與 中 國 三 教 的 宗 教 體 悟 相 通 之 處 , 再 度 引 黑 鳴 鳳 的 見 解 為 註<br />

腳 : 42<br />

真 宰窘 發 現 , 大 命 出屒 焉 。 真 宰窘 為厉 知 , 大 命 為厉 能 ; 真 宰窘 為厉 寂 , 大 命 為厉 感 。<br />

當 此 之 際選 , 如崇 念 在峹 心尚 , 如崇 火尰 在峹 湯釭 。 濂曞 溪 無 極 , 青 尼屿 大 道 , 牟 尼屿 大 覺试 ,<br />

皆 主尾 乎屁 此 。<br />

此 一 將 真 主 之 「 命 」 與 人 類 與 萬 物 之 「 性 」 關 聯 起 來 的 神 來 之 筆 , 使 劉 智 得<br />

以 將 伊 斯 蘭 的 宇 宙 論 與 人 性 論 和 儒 家家 的 「 性 命 」 之 學學 做 相 互 的 比 較 , 也 同 樣<br />

40 《 古層 蘭谙 經 》 二 章鄓 117 節 ; 十 六 章鄓 40 節 ; 三 十 六 章鄓 81-83 節 ; 五 十 四屶 章鄓 49-50 節 。<br />

41 前 揭 書 。<br />

42 前 揭 書 。<br />

xxi


7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是是 這 個 關 聯 , 使 王 岱 輿 認 為 孔 子 的 「 天 命 」 觀 為 原原 始始 儒 家家 是是 一 神 信 仰 的 明<br />

證 , 而 孔 子 也 就就 成 了 在 中 國 傳 達 天 啟 的 「 先 知 」 了 ! 43<br />

劉 智 在 接 下 來 的 第 五 品 「 性 理 始始 分 」 圖 與 第 六 品 的 「 氣 著 理 隱 」 圖 之 討<br />

論 中 , 大大 量 採 用 了 宋 明 理 學學 的 「 理 氣 」 說 。 劉 智 認 為 真 主 「 大大 命 」 中 之<br />

「 性 」 為 人 類 所 稟 賦 之 「 性 」 ;「 大大 命 」 中 之 「 智 」 為 萬 物 所 稟 賦 之<br />

「 理 」。 人 「 性 」 與 物 「 理 」 各各 分 九 品 , 前 者 依 其 高高 低 次 序 分 別 為 : 至 聖<br />

性 、 大大 聖 性 、 欽 聖 性 、 列 聖 性 、 大大 賢 性 、 知 者 性 、 廉 介 性 、 善 人 性 、 庸 常<br />

性 ; 後 者 依 其 高高 低 次 序 分 別 為 九 天 之 理 所 涵 攝 :「 阿 而 實 」(al-'Arsh) 天 、<br />

「 庫 而 西 」(al-Qursi) 天 、 土 天 、 木 天 、 火 天 、 太 陽 天 、 金 天 、 水 天 、 太 陰<br />

天 ; 人 性 化 育 之 所 剩 餘 者 尚尚 有 : 鳥 獸 性 、 草 木 性 、 金 性 、 石 性 ; 九 天 之 理 化<br />

育 所 剩 餘 者 , 則 有 風 、 火 、 水 、 土 四 行 。 44<br />

劉 智 採 用 了 「 理 先 氣 後 」 之 說 , 故 「 理 」 解 釋 形 而 上 之 永 恆 法 則 ;<br />

「 氣 」 解 釋 形 而 下 之 變 化 現 象 , 故 第 六 品 曰 :「 先 天 精 粹 之 品 流 行 至 此 , 始始<br />

覺 其 有 渾 淪 之 象 , 則 所 謂 元 氣 也 。 先 天 無 色 無 象 之 妙妙 至 此 而 終 ; 後 天 有 色 有<br />

象 之 跡 於 此 而 始始 。」 45 從 新 柏 拉 圖 式 神 學學 的 觀 點 來 看 , 物 質 世 界 的 流 出 代 表表 著<br />

創 世 過 程 中 墮墮 落 的 開 始始 , 也 是是 靈 與 肉 、 善 與 惡 之 間 永 恆 鬥鬥 爭 的 起 點 , 對 物 質<br />

欲 望 的 貪 念 使 人 類 更 加 遠 離 神 聖 界 , 而 救 贖 之 工 作 便 是是 重 新 恢 復 神 人 合 一 的<br />

靈 性 境境 界 , 蘇 非 主 義 也 繼 承 了 這 種 思 想 。 劉 智 在 接 下 來 各各 品 便 開 展展 出 涵 蓋蓋 大大<br />

世 界 創 造 的 宇 宙 論 及 小 世 界 化 育 的 人 性 論 , 以 及 回 歸 神 人 一 體 的 救 贖 論 , 這<br />

些 課 題 並 不 在 本 文文 的 討 論 範 圍 , 未 來 當 另 文文 闡 述 。<br />

劉 智 對 位 居居 人 性 九 品 之 最 高高 位 階 的 「 至 聖 性 」 在 其 另 一 著 作 《 天 方方 至 聖<br />

實 錄錄 年 譜 》 中 有 所 闡 發 : 46<br />

43 〔 明 〕 王尸 岱 輿 :〈 真 聖 〉,《 正岗 教 真 詮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8 年 )。<br />

44 〔 清 〕 劉邟 智醳 :〈「 性 理 始 分 」 圖 〉,《 天 方尣 性 理 》, 第 1 卷 。<br />

45 前 揭 書 ,〈「 理 先峕 氣 後匝 」 圖 〉。<br />

46 〔 清 〕 劉邟 智醳 :〈 至 聖 解 〉,《 天 方尣 至 聖 實 錄杼 年 譜ꁈ 》。<br />

xxi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77<br />

造 化 之 初 , 人 分 九 品勜 之 理 , 而 至 聖 之 象 居 最鄦 上 。 賦 形 而 後匝 , 人 有 九 品勜<br />

之 象 , 而 至 聖 之 象 為厉 全峖 。 理 之 最鄦 上 者 , 知 無 不 全峖 ; 象 之 最鄦 全峖 者 , 能 無<br />

不 備鄠 。 是半 故卂 , 至 聖 之 知 能 冒 理 象 以层 無 遺東 , 則 品勜 第 冠 天 人 而 特 出屒 也 。<br />

九 天 七 地峸 為厉 萬 有 理 象 之 居 位 , 天 貴 於 地峸 , 阿 而 實 又 貴 于 天 , 至 聖 之 性<br />

理 位 于 阿 而 實 , 則 其 居 位 為厉 天 地峸 之 至 貴 。<br />

顯 然 穆 聖 居居 於 大大 宇 宙 及 小 宇 宙 之 最 高高 位 階 , 而 為 聖 界 與 俗 界 交 匯 的 總 樞 紐 ,<br />

上 通 真 主 之 知 與 能 , 故 能 傳 達 神 的 旨 意 。 劉 智 對 穆 聖 為 眾 先 知 之 集 大大 成 者 的<br />

「 封封 印 」 之 說 , 亦 有 其 形 而 上 之 說 法 : 47<br />

世尺 人 之 元 形 皆 函 于 祖 父尲 〔 按 : 亞 當 〕 之 脊 背秥 , 獨書 至 聖 之 元 形 見 于 父尲<br />

祖 之 面稫 額 。 夫 首稴 為厉 一 身 之 酥 , 額 而 一 首稴 之 酥 , 則 其 賦 形 處 之 至 貴 也 。<br />

至 聖 之 元 形 , 見 于 阿 丹 〔 按 : 亞 當 〕; 至 聖 之 元 理 , 位 于 九 天 之<br />

額 ; 至 聖 之 酥 名峮 , 列峚 于 阿 爾庵 實 之 額 , 何 莫 非 至 貴 者 耶租 ?<br />

聖 賢 如崇 眾 星卋 , 至 聖 則 日尤 ; 教 化 如崇 炊 餅還 , 前 聖 種廕 麥鄛 、 造 麵诵 、 和 劑 , 至 聖<br />

則 成 熟鄯 餅還 。<br />

劉 智 的 上 述 討 論 除 了 彰 顯 穆 聖 的 殊 勝 地 位 之 外 , 也 反反 映 了 中 世 紀 伊 斯 蘭 教 的<br />

神 學學 宇 宙 論 , 即 大大 宇 宙 與 小 宇 宙 之 間 、 靈 與 肉 之 間 、 聖 與 俗 之 間 的 對 稱 性 ,<br />

既既 二 元 分 立 但 又 和 諧 一 致 , 最 後 透 過 真 主 的 至 高高 意 志 而 合 為 一 體 。<br />

47 前 揭 書 。<br />

xxiii


7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結 論<br />

本 論 文文 的 主 要 問 題 意 識 發 端 於 對 奧奧 托 將 神 視 為 「 全 然 他 者 」 之 論 述 的 反反<br />

思 , 認 為 其 理 論 要 跨 越 東 、 西 方方 宗 教 經 驗 的 鴻 溝 有 其 困 難 , 反反 而 是是 彰 顯 了 亞<br />

伯 拉 罕 一 神 教 傳 統 的 獨 特 性 , 故 要 發 展展 比 較 宗 教 研 究 的 理 論 架 構 , 恐 怕 需 要<br />

更 為 辯 證 性 的 思 維 。 這 個 想 法 引 導 筆 者 去去 探 討 中 國 伊 斯 蘭 傳 統 , 去去 思 考 東 、<br />

西 方方 兩 種 不 同 神 觀 會 通 的 可 能 性 。 劉 智 足 堪 為 前 無 古 人 的 跨 宗 教 傳 統 的 代 表表<br />

性 思 想 家家 , 本 文文 企 圖 以 此 一 具 體 的 歷 史 範 例 來 發 掘 比 較 宗 教 與 宗 教 對 話 的 新<br />

基 礎 。<br />

本 論 文文 第 一 節 先 以 《 古 蘭 經 》 的 神 觀 來 印 證 奧奧 托 的 理 論 , 並 作 為 詮 釋 劉<br />

智 思 想 的 宗 教 背 景 ; 第 二 節 則 簡 述 劉 智 的 生 平 與 學學 術 背 景 , 特 別 強 調 其 經 堂<br />

教 育 及 蘇 非 思 想 的 要 素 ; 第 三 節 討 論 《 天 方方 性 理 》 的 「 真 一 」 論 , 強 調 劉 智<br />

同 時時 包 含含 了 神 人 二 元 論 及 一 元 論 的 內 容容 , 其 分 別 淵 源 於 伊 斯 蘭 傳 統 的 兩 種 神<br />

學學 觀 點 : 遜 尼尼 派 正 統 信 條 及 蘇 非 密 契契 主 義 , 主 要 是是 後 者 使 劉 智 得 以 將 伊 斯 蘭<br />

教 和 中 國 三 教 思 想 做 比 較 與 會 通 ; 第 四 節 討 論 《 天 方方 性 理 》 的 先 知 形 上 學學 ,<br />

由 於 先 知 的 「 至 聖 性 」 之 本 體 論 位 階 , 使 其 成 為 神 人 交 會 之 總 樞 紐 , 人 類 通<br />

往 救 贖 之 道 的 最 高高 典 範 。<br />

劉 智 這 種 貫 通 中 、 伊 傳 統 的 思 維 模 式 , 其 實 仍 難 擺 脫 伊 斯 蘭 本 位 思 想 ,<br />

以 今 日 宗 教 對 話 的 排 他 論 、 包 容容 論 、 多多 元 論 三 種 模 式 而 言 , 他 應 算 是是 包 容容<br />

論 , 也 就就 是是 以 伊 斯 蘭 為 全 、 中 國 三 教 為 偏 的 對 話 模 式 。 不 過 , 以 劉 智 所 處 的<br />

時時 代 而 論 , 相 較 於 同 樣 出 身 經 堂 的 其 他 穆 斯 林 學學 者 , 或 是是 相 較 於 漢 人 士 大大 夫<br />

階 層 , 像 他 採 取 這 種 包 容容 論 立 場 的 知 識 份 子 實 為 罕 見 。 在 清 朝 初 期 的 保 守 文文<br />

化 氛 圍 之 中 , 恐 怕 排 他 論 才 是是 常 態 , 否 則 漢 、 回 歧 見 也 不 會 越 演 越 深 , 終 於<br />

導 致 清 朝 中 葉 以 後 的 流 血 衝衝 突 。 王 岱 輿 與 劉 智 所 開 啟 的 中 、 伊 宗 教 對 話 , 至<br />

今 仍 然 後 繼 乏 人 。 當 今 之 世 , 正 處 於 全 球 化 的 資 訊 時時 代 , 東 、 西 方方 諸 民 族族 有<br />

更 多多 相 互 交 流 、 相 互 對 話 的 機 會 , 但 人 類 因 信 仰 與 意 識 形 態 的 差 異 所 導 致 的<br />

衝衝 突 有 所 減 緩 嗎 ? 今 日 華 人 對 伊 斯 蘭 教 的 了 解 比 之 三 百 年 前 劉 智 的 時時 代 , 又<br />

有 進 步 多多 少少 了 嗎 ? 答 案 恐 怕 都 是是 否 定 的 。<br />

xxiv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79<br />

從 筆 者 的 教 學學 與 宗 教 對 話 的 經 驗 所 見 , 許 多多 華 人 知 識 份 子 在 討 論 到 宗 教<br />

課 題 時時 , 經 常 有 意 無 意 地 流 露 出 儒 家家 、 佛 教 或 道 教 的 本 位 主 義 , 對 伊 斯 蘭 教<br />

強 調 真 主 的 絕 對 權 能 及 人 對 真 主 的 無 條 件 服 從 與 敬敬 拜 , 常 會 感 到 不 舒 服 , 甚<br />

而 輕 率 地 加 以 批 判 。 就就 好好 像 筆 者 在 本 文文 開 頭 提 到 對 奧奧 托 的 神 聖 「 他 者 」 理 論<br />

感 到 格 格 不 入 , 吾吾 人 是是 否 當 自 省 , 自 己 的 宗 教 本 位 主 義 有 無 在 作 祟 , 而 致 無<br />

法 敞敞 開 心 胸 、 真 誠 地 理 解 其 他 的 宗 教 傳 統 呢 ? 個 人 以 為 真 誠 地 面 對 「 他 者 」<br />

宗 教 之 態 度 , 當 比 建 構 任 何 完 美 的 比 較 宗 教 或 宗 教 對 話 的 理 論 , 更 會 是是 促 成<br />

跨 宗 教 理 解 與 會 通 的 先 決 條 件 。 其 實 , 吾吾 人 不 難 在 每 個 宗 教 傳 統 內 部 找 到 寬<br />

容容 與 諒 解 的 典 範 , 宗 教 研 究 者 似 不 該 因 為 信 仰 或 學學 術 的 各各 種 理 由 , 而 過 度 再<br />

現 了 堅 持 正 統 或 正 信 的 各各 種 類 型 之 原原 教 旨 主 義 派 或 基 要 派 , 或 是是 只 以 研 究 單<br />

一 傳 統 為 滿 足 , 卻卻 忽 略 了 像 劉 智 這 種 跨 越 傳 統 信 仰 疆 界 的 宗 教 思 想 家家 , 或 者<br />

是是 漠 視 了 像 蘇 非 主 義 這 種 展展 現 靈 性 之 廣 袤袤 與 深 度 但 非 主 流 的 宗 教 傳 統 。 ♦<br />

♦ 責 任峌 編 輯杧 : 范积 世尺 薔 。<br />

xxv


8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引 用 書 目<br />

古層 典 文尠 獻讳<br />

〔 明 〕 王尸 岱 輿<br />

1998 《 正岗 教 真 詮 》、《 清 真 大 學 》、《 希 真 正岗 答 》( 三 書 合峯 訂稍 本岓 ,<br />

《 正岗 教 真 詮 》 為厉 廣郐 州 清 真 堂 刊屔 本岓 、《 清 真 大 學 》 為厉 中 華 書 局 刊屔<br />

本岓 、《 希 真 正岗 答 》 為厉 北屙 京 清 真 書 報酒 社 刊屔 本岓 ,《 中 國 回峵 族 古層 籍访 叢齌<br />

書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8 年 )<br />

〔 清 〕 劉邟 智醳<br />

1871 《 天 方尣 性 理 》( 錦板 城勬 : 寶讥 真 堂 ,1871 年 )<br />

1872 《 天 方尣 至 聖 實 錄杼 年 譜ꁈ 》( 錦板 城勬 : 寶讥 真 堂 ,1872 年 )<br />

〔 清 〕 趙彉 燦<br />

1989 《 經 學 系 傳 譜ꁈ 》( 西 寧 : 青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9 年 )<br />

阿 布 杜 拉 ('Abdullah)<br />

1934 《 歸齨 真 要稊 道 》,〔 清 〕 伍峆 遵杬 契勰 ( 譯诚 注 ), 根 據 1891 年 南勌 京 念 一 齋<br />

排 峣 本岓 翻龘 峣 ( 不 詳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佈 道 會 ,1934 年 )<br />

近 人 文尠 獻讳<br />

伍峆 貽 業<br />

1992 〈 從 王尸 岱 輿 到 劉邟 智醳 的 啟 示岴 和 反 思匠 ──17 世尺 紀秓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思匠<br />

潮鄤 〉,《 中 國 回峵 族 研厼 究 》,1992(1):68-82<br />

金 宜 久<br />

1983 〈 蘇诐 非 派卼 與弌 漢庝 文尠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著 述稖 〉,《 世尺 界厢 宗 教 研厼 究 》, 第 5 卷 第<br />

2 期醸 (1983 年 ), 頁稰 100-109<br />

1992,〈 論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哲穯 學 的 「 三 一 」 說弻 〉,《 世尺 界厢 宗 教 研厼 究 》, 第 14<br />

卷 第 1 期醸 (1992 年 ), 頁稰 6-17<br />

馬 通<br />

1986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派卼 門 宦匂 溯 源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6<br />

年 )<br />

xxv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81<br />

劉邟 述稖 先峕<br />

2006 〈 超 越 與弌 內 在峹 問 題 之 再峘 省厲 思匠 〉, 收 於 劉邟 述稖 先峕 、 林 月尦 惠酿 ( 主尾 編 )<br />

《 當 代 儒 學 與弌 西 方尣 文尠 化 : 宗 教 篇 》( 臺弋 北屙 : 中 央屹 研厼 究 院 中 國 文尠 哲穯<br />

研厼 究 所 ,2006 年 ), 頁稰 11-42<br />

蔡 源 林<br />

2006a 〈 從 中 伊峄 文尠 明 對 話 的 角 度匓 論 明 清 之 際選 「 回峵 儒 」 的 經 堂 傳 統 〉, 收<br />

於 黃 俊 傑鄡 ( 編 )《 中 華 文尠 化 與弌 域 外屸 文尠 化 的 互 動 與弌 融权 合峯 》, 卷 1<br />

( 臺弋 北屙 : 喜鄹 瑪庼 拉 雅 研厼 究 發 展窢 基 金 會 ,2006 年 ), 頁稰 309-340<br />

2006b 〈 從 王尸 岱 輿 的 「 三 一 」 說弻 論 伊峄 斯醬 蘭谙 與弌 儒 家窚 傳 統 的 對 話 〉, 收 於 劉邟<br />

述稖 先峕 、 林 月尦 惠酿 ( 主尾 編 )《 當 代 儒 學 與弌 西 方尣 文尠 化 : 宗 教 篇 》( 臺弋<br />

北屙 : 中 央屹 研厼 究 院 中 國 文尠 哲穯 研厼 究 所 ,2005 年 ) 頁稰 297-335<br />

Hick, John( 希 克 )<br />

1998 《 宗 教 之 解 釋诤 ── 人 類讅 對 超 越 者 的 回峵 應 》, 王尸 志 成 ( 譯诚 )( 成<br />

都 : 四屶 川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8 年 )<br />

Knitter, Paul( 尼屿 特 )<br />

2004 《 宗 教 對 話 模鄍 式 》, 王尸 志 成 ( 譯诚 )( 北屙 京 : 中 國 人 民岙 大 學 出屒 版<br />

社 ,2004 年 )<br />

Nasr, Seyyed H. (ed.)<br />

1997 Islamic Spirituality: Manifestations (New York: The Crossroad<br />

Publishing Company, 1997)<br />

Otto, Rudolf( 奧 托 )<br />

1958 Idea of the Holy: An Inquiry into the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Idea<br />

of the Divin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Rational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br />

Press, 1958)<br />

1995 《 論 「 神 聖 」: 對 神 聖 觀毢 念 中 的 非 理 性 因峴 素 及 其 與弌 理 性 之 關譽 係 的<br />

研厼 究 》, 成 窮 、 周 邦 憲 ( 譯诚 )( 成 都 : 四屶 川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5<br />

年 )<br />

Schimmel, Annemarie<br />

1975 Mystical Dimensions of Isla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br />

Carolina Press, 1975)<br />

Sharma, Arvind( 夏窅 爾庵 瑪庼 )<br />

2005 《 宗 教 哲穯 學 : 佛 教 的 觀毢 點 》, 陳鄉 美秙 華 ( 譯诚 )( 臺弋 北屙 : 立岷 緒廹 文尠 化 ,<br />

2005 年 )<br />

xxvii


8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參 考 書 目<br />

古層 典 文尠 獻讳<br />

〔 明 〕 張 中 ( 譯诚 著 )<br />

1923 《 歸齨 真 總 義 》( 北屙 京 : 清 真 書 報酒 社 ,1923 年 )<br />

1932 《 四屶 篇 要稊 道 》( 上 海 : 回峵 教 書 籍访 流却 通 處 ,1932 年 )<br />

〔 清 〕 伍峆 遵杬 契勰<br />

1921 《 修穑 真 蒙弔 引尙 》( 北屙 京 : 清 真 書 報酒 社 ,1921 年 )<br />

〔 清 〕 孫窖 可屣 庵<br />

1975 《 清 真 教 考 》, 根 據 道 光峒 戊岋 戌 年 清 真 堂 薛 處 藏龞 版 重稥 峣 ( 臺弋 北屙 : 廣郐<br />

文尠 書 局 ,1975 年 )<br />

〔 清 〕 馬 注<br />

1988 《 清 真 指匸 南勌 》, 根 據 1876 年 四屶 川 成 都 寶讥 真 堂 重稥 刻 本岓 翻龘 峣 ,《 青 海<br />

少 數鄁 民岙 族 古層 籍访 叢齌 書 》( 西 寧 : 青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8 年 )<br />

〔 清 〕 劉邟 智醳<br />

1740 《 天 方尣 典 禮龂 擇 要稊 解 》, 京 江 童 氏尮 重稥 刊屔 版<br />

1925 《 真 鏡譯 昭升 微 》( 北屙 京 : 清 真 書 報酒 社 ,1925 年 )<br />

近 人 文尠 獻讳<br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研厼 究 文尠 集 編 寫郄 組 ( 編 )<br />

1988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研厼 究 文尠 集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8 年 )<br />

王尸 家窚 瑛<br />

2003 《 伊峄 斯醬 蘭谙 宗 教 哲穯 學 史屰 》( 北屙 京 :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2003 年 )<br />

田 坡 興朲 道<br />

1964 《 中 國 における 回峵 教 の 傳 來 とその 弘岈 通 》( 東 京 : 東 洋危 書 局 ,<br />

1964 年 )<br />

甘岤 肅 民岙 族 研厼 究 所 ( 編 )<br />

1982 《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在峹 中 國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2 年 )<br />

白岭 壽 彝齒 等 ( 編 )<br />

1974 《 回峵 族 、 回峵 教 、 回峵 民岙 論 集 》( 香稵 港釛 : 中 山 圖 書 出屒 版 社 ,1974 年 )<br />

2000 《 回峵 族 人 物 志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2000 年 )<br />

xxviii


蔡 源 林 劉邟 智醳 《 天 方尣 性 理 》 對 宗 教 「 他 者 」 的 建匔 構庂 83<br />

李 興朲 華 、 馮 今 源<br />

1985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史屰 參 考 資 料 選杮 編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br />

1985 年 )<br />

李 興朲 華 等<br />

1998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史屰 》( 北屙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叅 學 出屒 版 社 ,1998 年 )<br />

金 宜 久<br />

1999,《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探 秘 : 劉邟 智醳 研厼 究 》( 北屙 京 : 東 方尣 出屒 版 社 ,1999 年 )<br />

馮 增邴 烈<br />

1981 〈 明 清 時 代 期醸 陜 西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的 經 堂 教 育 〉, 收 於 寧 夏窅 哲穯 學 社 會 科叅<br />

學 研厼 究 所 ( 編 )《 清 代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論 集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br />

版 社 ,1981 年 ), 頁稰 217-51<br />

楊 永岛 昌<br />

1988 〈《 經 學 系 傳 譜ꁈ 》 及 舍 起 靈母 簡龍 介 〉, 收 於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研厼 究 文尠 集<br />

編 寫郄 組 ( 編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教 研厼 究 文尠 集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br />

社 ,1988 年 ), 頁稰 430-441<br />

楊 懷ꀂ 中 、 余 振 貴 ( 主尾 編 )<br />

1993 《 中 國 伊峄 斯醬 蘭谙 文尠 獻讳 著 譯诚 提醚 要稊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3<br />

年 )<br />

1995 《 伊峄 斯醬 蘭谙 與弌 中 國 文尠 化 史屰 》( 銀遦 川 : 寧 夏窅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5 年 )<br />

劉邟 述稖 先峕<br />

1998 〈 論 宗 教 的 超 越 與弌 內 在峹 〉,《 二 十 一 世尺 紀秓 》 第 50 期醸 (1998<br />

年 ), 頁稰 99-109<br />

蔡 源 林<br />

1999 〈 伊峄 斯醬 蘭谙 蘇诐 菲 主尾 義 [Sufism] 的 生岥 死 與弌 愛 〉,《 當 代 》 第 146 期醸<br />

(1999 年 ), 頁稰 42-55<br />

龐 士 謙<br />

1974 〈 中 國 回峵 教 寺崏 院 教 育 之 沿 革稬 與弌 課 本岓 〉, 收 於 白岭 壽 彝齒 等 《 回峵 族 、 回峵<br />

教 、 回峵 民岙 論 集 》( 香稵 港釛 : 中 山 圖 書 出屒 版 社 ,1974 年 ), 頁稰 192-<br />

196<br />

Corbin, Henry<br />

1997 Alone with the Alone: Creative Imagination in the Sufism of Ibn-`Arabi<br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br />

Gibb, Hamilton A. R.<br />

1999 Encyclopaedia of Islam, CD-ROM Edition v. 1.0 (Leiden: Koninklijke<br />

Brill, 1999)<br />

xxix


8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Fakhry, Majid<br />

1983 A History of Islamic Philosoph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br />

Press, 1983)<br />

Hodgson, Marshall G. S.<br />

1977 The Venture of Islam: Conscience and History in a World Civilization<br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br />

Izutsu, Toshihiko<br />

1983 Sufism and Tao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Key Philosophical<br />

Concep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br />

Lewisohn, Leonard (ed.)<br />

1993 Classical Persian Sufism: From its Origins to Rumi (London:<br />

Khaniqahi Nimatullahi Publications, 1993)<br />

Murata, Sachiko<br />

1992 The Tao of Islam: A Sourcebook on Gender Relationships in Islamic<br />

Though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br />

2000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ü's Great Learning of the<br />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br />

Real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br />

Nizami, Khaliq A.<br />

1997 "The Naqshbandiyya Order," in Seyyed H. Nasr (ed.) Islamic<br />

Spirituality: Manifestations (New York: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br />

Company, 1997), pp. 162-193<br />

Sells, Michael A. (ed.)<br />

1996 Early Islamic Mysticism: Sufi, Qur'an, Miraj, Poetic and Theological<br />

Writings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96)<br />

Waley, Muhammad I.<br />

1993 "Contemplative Disciplines in Early Persian Sufism," in Leonard<br />

Lewisohn (ed.) Classical Persian Sufism: From its Origins to Rumi<br />

(London: Khaniqahi Nimatullahi Publications, 1993), pp. 497-548<br />

1997. "Najm al-Din Kubra and the Central Asian School of Sufism," in<br />

Seyyed H. Nasr (ed.) Islamic Spirituality: Manifestations (New York:<br />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pp. 80-103<br />

xxx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85-105<br />

【 專 題 論 文 】 Forum<br />

中 日 文 化 交 流 史 中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的 互 動 :<br />

類 型 及 其 涵 義<br />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lf" and "Others" in<br />

the Sino-Japanese Context between 17th and 20th<br />

Century: Tensions and Implications<br />

黃 俊 傑<br />

Chun-Chieh HUANG *<br />

關 鍵 詞 : 自 我 、 他 者 、 東 亞 、 中 國 、 日 本 、 政 治 自 我 、 文文 化 自 我 、<br />

政 治 他 者 、 文文 化 他 者<br />

Keywords: Self, Others, East Asia, China, Japan, Political Self, Cultural Self,<br />

Political Others, Cultural Others<br />

* 臺弋 灣毞 大 學 歷曜 史屰 學 系 特 聘 教 授 / 中 央屹 研厼 究 院 中 國 文尠 哲穯 研厼 究 所 合峯 聘 研厼 究 員穵 。


8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摘幪 要稊<br />

日尤 兩 國 地峸 緣 接 近 , 自 古層 以层 來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與弌 政十 治 互 動 頻枕 繁 , 關譽 係 至 為厉 密 切 。<br />

學 者 、 商 人 、 政十 客匄 等 各峬 種廕 行 業 的 中 日尤 兩 國 人 士 的 「 政十 治 自 我 」 與弌 「 文尠 化 自<br />

我 」, 與弌 作 為厉 「 他 者 」 的 對 方尣 的 政十 治 實 態幠 與弌 文尠 化 價邗 值穂 在峹 旅 遊 經 驗殯 之 中 產 生岥 激曦<br />

烈 的 碰 撞郭 , 從 而 強 化 雙 方尣 人 士 對 「 自 我 」 的 身 份峏 認強 同峧 感 , 也 更 鮮 明 地峸 辨杪 識ꁉ<br />

「 他 者 」 與弌 「 自 我 」 的 同峧 調 與弌 異 趣 。 本岓 文尠 以层 十 七 至 二 十 世尺 紀秓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br />

為厉 脈 絡 , 分 析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互 動 過 程 中 , 所 出屒 現 的 四屶 種廕 類讅 型勨 的 緊廯 張 關譽<br />

係 , 並 探 討 這 四屶 種廕 類讅 型勨 的 緊廯 張 性 之 涵 義 : 一 、「 政十 治 自 我 」 與弌 「 文尠 化 自 我 」<br />

的 張 力 ; 二 、「 文尠 化 自 我 」 與弌 「 文尠 化 他 者 」 的 張 力 ; 三 、「 政十 治 自 我 」 與弌<br />

「 政十 治 他 者 」 的 張 力 ; 四屶 、「 文尠 化 他 者 」 與弌 「 政十 治 他 者 」 的 張 力 。 本岓 文尠 結 論<br />

指匸 出屒 : 在峹 「 自 我 」、「 他 者 」、「 文尠 化 」 與弌 「 政十 治 」 等 四屶 個積 象 限稧 交岾 叉 互 動 之<br />

中 , 當 以层 「 文尠 化 自 我 」 最鄦 具 有 重稥 要稊 性 。 在峹 「 自 我 」 的 形 塑 過 程 中 , 文尠 化 是半 最鄦<br />

重稥 要稊 、 影郓 響谷 最鄦 深 刻 的 因峴 素 , 遠彑 超 過 短 期醸 的 政十 治 之 力 量 。<br />

ii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87<br />

Abstract<br />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at identifying the types of tension in the interactions<br />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s" in East Asia as a "contact zone" in the period<br />

between seven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Special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the<br />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in the clashes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s" in<br />

modern China and Japan.<br />

Four types of tensions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s" in East Asia can be<br />

observed, namely, (a). the tension between "political self" and "cultural self" as<br />

manifested in Yamazaki Ansai (1618-1682); (b). the tension between "cultural self"<br />

and "cultural others" as seen in Itō Jinsai (1627-1705) and Oyū Sorai (1666-1728);<br />

(c). the tension between "political self" and "political others" as seen in Li<br />

Chunseng (1834-1924) in the early years of Japanese colonization in Taiwan (1895-<br />

1945) and (d). the tension between "cultural others" and "political others" as<br />

revealed in the Japanese sinilogists Naitō Konan (1866-1934) and Uno Tetsuto<br />

(1875-1974).<br />

It can readily be observed that China stands out as the "inevitable other" in the<br />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s among East Asian countries in modern times.<br />

However, many East Asian intellectuals fail in distinguishing clearly the "China" as<br />

an imagined community from the "China" as reality. It is also observed that in the<br />

complex interactive processes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 the "cultural self" was of<br />

primal important and played the most fundamental role.<br />

iii


8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引 言<br />

最 近 三 百 年 來 , 東 亞 各各 國 知 識 份 子 在 東 亞 地 域 這 個 「 接 觸 空 間 」<br />

(Contact Zone), 1 展展 開 文文 化 與 權 力 關 係 皆 不 對 等 的 交 流 與 互 動 。 二 十 世 紀 以<br />

前 的 「 東 亞 」 所 展展 開 的 是是 以 中 華 帝 國 為 中 心 所 建 立 的 「 華 夷夷 秩 序 」 下 的 交 流<br />

活 動 , 2 而 二 十 世 紀 前 半 期 的 「 東 亞 」 則 是是 以 日 本 帝 國 為 中 心 而 建 立 所 謂 的<br />

「 大大 東 亞 共 榮 圈 」, 為 東 亞 各各 國 人 民 帶 來 被被 日 本 帝 國 侵 略 的 血 淚 歷 史 記 憶 ,<br />

至 今 仍 難 以 抹 去去 。<br />

中 日 兩 國 地 緣 接 近 , 自 古 以 來 文文 化 交 流 與 政 治 互 動 頻 繁 , 關 係 至 為 密<br />

切 。 學學 者 、 商 人 、 政 客 等 各各 種 行 業 的 中 日 兩 國 人 士 的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br />

自 我 」, 與 作 為 「 他 者 」 的 對 方方 的 政 治 實 體 與 文文 化 價 值 在 旅旅 遊 與 互 訪 經 驗 之<br />

中 產 生 激 烈 的 碰 撞 , 從 而 強 化 雙 方方 人 士 對 「 自 我 」 的 身 份 認 同 感 , 也 更 鮮 明<br />

地 辨 識 「 他 者 」 與 「 自 我 」 的 同 調 與 異 趣 。 本 文文 以 十 七 至 二 十 世 紀 中 日 文文 化<br />

交 流 史 為 脈 絡 , 分 析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互 動 過 程 中 , 所 出 現 的 四 種 類 型 的<br />

緊 張 關 係 , 並 探 討 這 四 種 類 型 的 緊 張 性 之 涵 義 。<br />

壹 、 類 型 一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文 化 自 我 」 的 張 力<br />

中 日 文文 化 交 流 史 中 所 見 的 第 一 種 類 型 的 張 力 是是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自<br />

我 」 之 間 的 張 力 。 所 謂 「 政 治 自 我 」 指 人 以 其 對 國 家家 、 社 群 或 團 體 的 政 治 歸<br />

屬 感 為 其 基 礎 , 所 形 塑 的 「 自 我 」。 這 種 「 政 治 自 我 」 以 「 政 治 身 份 認 同 」<br />

作 為 基 礎 , 受 到 一 套套 權 利 義 務 之 契契 約 關 係 所 制 約 。 與 「 文文 化 自 我 」 相 對 而 言 ,<br />

「 政 治 自 我 」 較 易 受 到 短 期 性 、 空 間 性 以 及 利 益 取 向 等 因 素 之 影 響 ; 所 謂<br />

1 Mary L. Pratt,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0,<br />

c1992), p.6.<br />

2 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br />

iv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89<br />

「 文文 化 自 我 」 則 是是 指 人 浸 潤 在 並 認 同 於 某 一 個 文文 化 及 其 價 值 傳 統 中 所 建 構 的<br />

「 自 我 」。 這 種 「 文文 化 自 我 」 建 立 在 「 文文 化 身 份 認 同 」 之 上 , 是是 長 期 的 、 經<br />

由 時時 間 積 澱 的 、 常 與 血 緣 、 風 俗 、 價 值 取 向 等 有 關 的 因 素 所 形 塑 而 成 。「 政<br />

治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自 我 」 兩 者 之 間 , 在 中 日 文文 化 交 流 的 特 定 情 境境 之 下 , 常 會<br />

出 現 緊 張 性 。<br />

將 這 種 類 型 的 緊 張 性 以 最 鮮 明 的 方方 式 呈呈 現 出 來 的 , 就就 是是 十 七 世 紀 日 本 德<br />

川 時時 代 (1600-1868) 儒 者 山 崎 闇 齋 (1618-1682) 與 其 弟 子 之 間 的 一 場 對 話 : 3<br />

〔 山 崎 闇 齋 〕 嘗 問 群 弟 子 曰尥 :「 方尣 今 彼 邦 , 以层 孔 子 為厉 大 將 , 孟 子 為厉<br />

副 將 , 牽 數鄁 萬 騎 來 攻 我 邦 , 則 吾 黨诶 學 孔 孟 之 道 者 為厉 之 如崇 何 ?」 弟 子 咸動<br />

不 能 答 , 曰尥 :「 小 子 不 知 所 為厉 , 願讆 聞开 其 說弻 。」 曰尥 :「 不 幸 關譽 逢 此 厄 ,<br />

則 吾 黨诶 身 披 堅 , 手尝 執 銳 , 與弌 之 一 戰 而 擒 孔 孟 , 以层 報酒 國 恩窽 , 此 即 孔 孟 之<br />

道 也 。」 後匝 弟 子 見 伊峄 藤 東 涯 , 告 以层 此 言 , 且尼 曰尥 :「 如崇 吾 闇 齋 先峕 生岥 , 可屣<br />

杖 通 聖 人 之 旨 矣 。 不 然 , 安崎 得 能 明 此 深 義 , 而 為厉 之 說弻 乎屁 ?」 東 涯 微 笑<br />

曰尥 :「 子 幸 不 以层 孔 孟 之 攻 我 邦 為厉 念 , 予 保 其 無 之 。」<br />

山 崎 闇 齋 對 學學 生 提 出 這 個 極 具 啟 示 意 義 的 假 設 性 問 題 , 實 與 十 七 世 紀 的 東 亞<br />

歷 史 背 景 有 關 。 第 一 個 背 景 是是 公 元 一 六 四 四 年 滿 州 人 鐵 蹄 南 下 , 大大 明 帝 國 灰<br />

飛 煙 滅 。 大大 清 帝 國 在 十 七 世 紀 中 葉 東 亞 的 出 現 , 使 東 亞 周 邊 地 區 如 日 韓 等 國<br />

深 感 威威 脅 , 日 本 知 識 份 子 更 是是 憂 慮 大大 清 帝 國 揮 軍 東 征 日 本 。 第 二 項 歷 史 背 景<br />

是是 自 從 十 七 世 紀 以 後 , 日 本 思 想 界 中 的 「 日 本 主 體 性 」 思 維 逐 漸 茁 莊 , 所 以<br />

許 多多 思 想 家家 均 以 「 中 國 」 指 稱 日 本 , 例 如 山 鹿 素 行 ( 名 高高 佑 , 字 子 敬敬 ,1622-<br />

1685) 就就 對 當 時時 日 本 知 識 份 子 看 輕 日 本 而 「 專 嗜 外 朝 之 經 典 」 4 的 現 象 甚 不 以<br />

為 然 , 並 對 日 本 大大 加 稱 贊 , 認 為 只 有 日 本 才 有 資 格 被被 稱 為 「 中 國 」, 因 為<br />

「 天 地 之 所 運 , 四 時時 之 所 交 , 得 其 中 , 則 風 雨 寒 暑 之 會 不 偏 , 故 水 土 沃 而 人<br />

3 原穦 念 齋 :《 先峕 哲穯 叢齌 談 》( 文尠 化 十 三 (1816) 年 刊屔 本岓 ), 第 3 卷 ( 江 戶尜 : 慶郖 元 堂 、 擁 萬 堂 ,<br />

1816 年 ), 頁稰 4-5。<br />

4 山 鹿鄚 素 行 :《 中 朝醹 事 實 》, 收 於 廣郐 瀨ꀏ 豐龲 ( 編 )《 山 鹿鄚 素 行 全峖 集 》, 第 13 卷 , 上 冊屏 ( 東 京 :<br />

岩 波 書 店 ,1942 年 ), 頁稰 226。「 外屸 朝醹 」 指匸 中 國 而 言 。<br />

v


9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物 精 , 是是 乃 可 稱 中 國 , 萬 邦 之 眾 唯 本 朝 得 其 中 ,……」 5 佐 久 間 太 華 (?-<br />

1783) 也 以 政 治 上 的 神 統 不 斷斷 、 宇 內 恆 安 論 述 日 本 之 所 以 可 以 稱 為 「 中<br />

國 」, 6 其 餘 如 山 崎 闇 齋 弟 子 , 號 為 崎 門 三 傑 之 一 的 淺 見 炯 齋 (1652-1711)、 7<br />

闇 齋 學學 派 的 上 月 專 庵 (1704-1752) 8 以 及 十 八 世 紀 的 陽 明 學學 者 佐 藤 一 齋<br />

(1772-1859) 9 均 有 類 似 強 調 「 日 本 主 體 性 」 的 主 張 。 這 種 「 日 本 主 體 性 」 在<br />

二 十 世 紀 的 過 度 發 展展 , 使 許 多多 二 十 世 紀 的 日 本 知 識 份 子 嚴 格 峻 明 中 日 兩 國 文文<br />

化 之 差 異 。 例 如 津 田 左 右 吉 (1873-1961) 就就 強 烈 主 張 日 本 文文 化 與 中 國 文文 化 完<br />

全 不 同 , 而 且 , 所 謂 「 東 洋 文文 明 」 或 「 東 洋 精 神 」 並 不 存存 在 。 10<br />

山 崎 闇 齋 在 上 述 中 日 歷 史 脈 絡 之 中 , 提 出 「 如 果 孔 孟孟 率 軍 侵 略 日 本 」 的<br />

假 設 性 問 題 , 而 追 隨 他 學學 習 孔 孟孟 之 道 的 學學 生 無 法 回 應 。 這 段 對 答 說 明 了 十 七<br />

世 紀 日 本 儒 者 的 「 自 我 身 份 認 同 」 的 雙 重 結 構 : 他 們 的 「 政 治 自 我 」 認 同 於<br />

日 本 , 但 是是 他 們 的 「 文文 化 自 我 」 卻卻 認 同 於 地 處 中 國 山 東 的 孔 孟孟 精 神 原原 鄉 。 當<br />

他 們 面 對 「 孔 孟孟 率 軍 侵 略 日 本 」 這 種 假 想 情 境境 時時 , 他 們 的 兩 種 「 自 我 」 遂 處<br />

於 激 烈 的 緊 張 狀 態 之 中 。 不 僅 十 七 世 紀 德 川 時時 代 的 日 本 儒 門 師 生 有 這 類 兩 種<br />

「 自 我 」 的 撕 裂 問 題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大 戰 期 間 , 日 本 研 究 魯 迅 (1881-1936) 的<br />

文文 學學 家家 竹 內 好好 (1910-1977), 也 面 臨 他 自 己 「 政 治 的 祖 國 」( 日 本 ) 侵 略 他<br />

「 文文 化 的 祖 國 」( 中 國 ) 的 情 境境 , 使 他 的 兩 種 「 自 我 」 因 劇 烈 撕 裂 而 痛 苦 不<br />

堪 。<br />

在 中 日 兩 國 政 治 互 動 中 , 影 響 最 為 深 遠 的 事 件 之 一 是是 一 八 九 四 年 甲 午 海<br />

戰 滿 清 政 府 敗 於 日 本 , 一 八 九 五 年 割 讓 臺 灣 這 件 事 。 乙 未 割 臺 固 然 晴 天 霹<br />

5 前 揭 書 , 頁稰 234。<br />

6 佐 久 間 太 華 :《 和 漢庝 明 辨杪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儒 林 叢齌 書 》, 第 4 卷 , 論 辨杪 部 ( 東<br />

京 : 鳳邏 出屒 版 ,1978 年 ), 頁稰 1。<br />

7 淺 見 炯厌 齋 :〈 中 國 辨杪 〉, 收 於 西 順 藏龞 等 ( 校 注 )《 山 崎 闇 齋 學 派卼 》,《 日尤 本岓 思匠 想 大 系 》,<br />

第 31 卷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82 年 ), 頁稰 418。<br />

8 上 月尦 專 庵 :《 徂 徠 學 則 辨杪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儒 林 叢齌 書 》, 第 4 卷 ( 東 京 : 鳳邏 出屒<br />

版 ,1978 年 ), 頁稰 14。<br />

9 佐 藤 一 齋 :《 言 志 錄杼 》, 收 入 相厴 良 亨 等 ( 校 注 )《 佐 藤 一 齋 ‧ 大 塩 中 齋 》,《 日尤 本岓 思匠 想 大<br />

系 》, 第 46 卷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90 年 ), 頁稰 227。<br />

10 津卵 田 左岂 右履 吉峥 :〈ツナ 思匠 想 と 日尤 本岓 〉,《 津卵 田 左岂 右履 吉峥 全峖 集 》, 第 20 卷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br />

1965 年 ), 頁稰 195。<br />

vi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91<br />

靂 , 使 在 臺 灣 「 四 百 萬 人 同 一 哭 」, 也 對 日 本 知 識 份 子 造 成 甚 大大 的 衝衝 擊 , 使<br />

他 們 必 須 思 考 殖 民 地 統 治 問 題 , 其 中 近 代 日 本 「 文文 明 開 化 」 的 啟 蒙蒙 人 物 福 澤<br />

諭 吉 (1834-1901) 是是 一 個 重 要 的 代 表表 人 物 。<br />

福 澤 諭 吉 畢 生 著 作 六 十 餘 部 , 所 撰 《 勸 學學 篇 》 一 書 對 近 代 日 本 人 的 世 界<br />

觀 影 響 甚 大大 。 11 福 澤 諭 吉 在 日 本 國 內 大大 力 提 倡 近 代 普 世 價 值 如 「 自 由 」、「 平<br />

等 」、「 博博 愛 」 等 美 德 , 他 在 《 勸 學學 篇 》 開 宗 明 義 就就 說 : 12<br />

「 天 不 生岥 人 上 之 人 , 也 不 生岥 人 下 之 人 」, 這 就酧 是半 說弻 天 生岥 的 人 一 律匛 平岅<br />

等 , 不 是半 生岥 來 就酧 有 貴 賤 上 下 之 別 的 。 人 類讅 作 為厉 萬 物 之 最鄦 , 本岓 應 依 憑 身<br />

心尚 的 活卺 動 , 取 得 天 地峸 間 一 切 物 資 , 以层 滿庞 足 衣 食稳 住 的 需遻 要稊 , 大 家窚 自 由 自<br />

在峹 , 互 不 妨 害窙 地峸 安崎 樂鄑 度匓 日尤 。<br />

福 澤 諭 吉 所 揭 櫫 的 「 天 不 生 人 上 之 人 , 也 不 生 人 下 之 人 」 這 句 話 , 成 為 他 最<br />

燴 炙 人 口 的 名 言 , 也 是是 他 畢 生 提 倡 人 類 「 平 等 」 價 值 的 標 箴 , 可 以 說 是是 他 的<br />

「 文文 化 自 我 」 最 重 要 的 組 成 部 份 。<br />

但 是是 , 作 為 一 個 新 興 而 傲 慢 的 日 本 帝 國 的 國 民 , 他 的 「 政 治 自 我 」 卻卻 深<br />

深 地 浸 透 於 當 時時 瀰 漫 於 日 本 帝 國 境境 內 的 愛 國 主 義 氛 圍 之 中 , 在 甲 午 海 戰 日 本<br />

大大 敗 滿 清 之 後 , 福 澤 諭 吉 從 一 八 九 四 年 十 二 月 起 至 一 八 九 八 年 五 月 止 , 在<br />

《 時時 事 新 報 》 針 對 臺 灣 事 務 , 發 表表 一 系 列 看 法 。 13 這 些 關 於 臺 灣 的 言 論 徹 底 背<br />

叛叛 了 福 澤 諭 吉 所 提 倡 的 近 代 普 世 價 值 , 最 能 代 表表 他 對 臺 灣 的 主 張 的 , 是是 他 在<br />

一 八 九 六 年 一 月 八 日 所 發 表表 的 言 論 , 福 澤 諭 吉 說 : 14<br />

11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 自 己 推 估 當 時 日尤 本岓 每 「160 人 中 必岊 有 一 人 讀歲 過 此 書 。 這 是半 自 古層 以层 來 罕 有 的 發 行 量 ,<br />

由 此 可屣 以层 看厶 出屒 近 來 學 問 迅 速 發 展窢 的 趨 勢 」, 見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 :〈 序 〉,《 學 問 のすすめ》( 東<br />

京 : 中 央屹 公 論 新 社 ,2002 年 );《 勸讛 學 篇 》, 群 力 ( 譯诚 )( 北屙 京 : 商 務 峣 書 館枛 ,1996<br />

年 ), 頁稰 1。<br />

12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 :《 學 問 のすすめ》, 頁稰 3;《 勸讛 學 篇 》, 頁稰 2。<br />

13 陳鄉 逸 雄 ( 譯诚 解 ):〈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 的 台屲 灣毞 論 說弻 〉( 全峖 四屶 篇 ),《 台屲 灣毞 風稱 物 》, 第 41 卷 第 1 期醸 至 第<br />

42 卷 第 2 期醸 (1991 年 3 月尦 至 1992 年 6 月尦 )。<br />

14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 :〈 台屲 灣毞 騷诰 動 〉,《 時 事 新 報酒 》1896 年 1 月尦 8 日尤 社 論 , 收 於 陳鄉 逸 雄 ( 譯诚 解 )〈 福廓 澤曢<br />

諭杘 吉峥 的 台屲 灣毞 論 說弻 ( 二 )〉,《 台屲 灣毞 風稱 物 》, 第 41 卷 第 2 期醸 (1991 年 6 月尦 ), 頁稰 77。<br />

vii


9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我 對 征 討 、 鎮鿈 壓枿 的 方尣 法 , 也 有 不 少 遺東 憾 的 感 覺试 , 但 是半 提醚 起 往 事 無 補 於<br />

事 , 這 次 騷诰 動 正岗 是半 絕 好崅 的 機曙 會 , 應 以层 軍稔 隊 徹幝 底 掃 蕩朹 , 斬 草 斷齜 根 殲谌 滅 醜<br />

類讅 , 將 土 地峸 盡廆 行 沒 收 , 以层 舉 全峖 島窪 為厉 官 有 地峸 的 決 意 , 實 行 英秺 斷齜 。 否 則 僅<br />

止尩 於 一 時 性 的 鎮鿈 壓枿 , 今 後匝 這 種廕 騷诰 動 必岊 然 迭稛 起 , 非 但 措 置 不 妥 , 而 且尼 每<br />

有 騷诰 動 就酧 會 引尙 起 國 內 人 心尚 的 動 搖 。 影郓 響谷 所 及 , 商 業 的 繁 榮庀 受 到 妨 礙ꀢ ,<br />

甚原 至 有 意 遷 往 該 地峸 的 企峐 業 , 也 會 因峴 此 取 消 計稌 劃 , 致秬 使 剛穢 欲 向峭 外屸 發 展窢 的<br />

機曙 運 遭 受 挫 折 。 海 外屸 邀 土 的 小 紛 擾齗 雖 非 國 家窚 的 大 事 , 但 是半 影郓 響谷 卻勍 不<br />

少 。 我 欲 再峘 向峭 當 道 勸讛 告 ; 應 該 當 機曙 立岷 斷齜 , 一 舉 消 除 禍廔 根 , 永岛 久 斷齜 絕 騷诰<br />

動 之 患 。<br />

福 澤 諭 吉 主 張 對 於 日 本 新 殖 民 臺 灣 ,「 應 以 軍 隊 徹 底 掃 蕩 , 斬斬 草 除 根 殲 滅 醜<br />

類 」, 這 樣 的 主 張 是是 他 作 為 日 本 國 民 的 「 政 治 自 我 」 之 表表 現 , 但 卻卻 徹 底 背 叛叛<br />

了 他 畢 生 所 宣 揚 的 人 類 平 等 的 文文 化 價 值 。 福 澤 諭 吉 的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br />

自 我 」 在 中 日 兩 國 互 動 過 程 中 , 不 僅 嚴 重 拉 拒 , 而 且 完 全 撕 裂 而 呈呈 現 難 以 癒<br />

合 的 緊 張 性 。<br />

從 以 上 所 舉 山 崎 闇 齋 與 福 澤 諭 吉 的 具 體 實 例 , 讓 我 們 看 到 了 在 中 日 交 流<br />

互 動 的 歷 史 過 程 中 , 日 本 人 的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自 我 」 常 處 於 緊 張 的 關<br />

係 。 我 們 進 一 步 分 析 這 種 第 一 類 型 的 緊 張 性 就就 可 以 發 現 : 人 之 存存 在 的 「 政 治<br />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自 我 」 的 差 異 在 於 :「 政 治 自 我 」 常 涉 及 短 期 性 的 、 與 自 己<br />

利 益 或 國 家家 現 實 利 益 有 關 的 問 題 , 而 「 文文 化 自 我 」 則 以 長 期 性 的 、 理 想 性 的<br />

文文 化 價 值 理 念 的 認 同 為 其 基 礎 。 兩 者 在 具 體 而 特 殊 的 歷 史 情 境境 之 中 , 常 有 其<br />

巨 大大 的 落 差 而 難 免 撕 裂 。<br />

貳 、 類 型 二 :「 文 化 自 我 」 與 「 文 化 他 者 」 的 張 力<br />

近 世 中 日 關 係 史 所 見 的 第 二 種 類 型 的 張 力 是是 「 文文 化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他<br />

者 」 之 間 的 緊 張 性 。 這 種 類 型 的 緊 張 性 主 要 見 之 於 思 想 人 物 或 知 識 份 子 , 尤尤<br />

其 是是 以 「 華 夷夷 之 辨 」 為 價 值 理 念 的 中 國 經 典 東 傳 日 本 之 後 , 日 本 思 想 家家 在 誦<br />

viii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93<br />

讀 中 國 經 典 時時 , 不 能 免 於 「 中 國 文文 化 主 體 」 與 「 日 本 文文 化 主 體 」 之 間 的 劇 烈<br />

碰 撞 , 而 使 他 們 認 同 日 本 文文 化 作 為 「 文文 化 自 我 」, 與 作 為 他 們 的 「 文文 化 他<br />

者 」 之 中 國 文文 化 , 產 生 巨 大大 的 張 力 。<br />

我 們 以 日 本 思 想 家家 對 《 論 語 》 的 解 釋 為 例 , 分 析 日 本 思 想 家家 的 「 文文 化 自<br />

我 」 與 「 文文 化 他 者 」 之 張 力 問 題 。《 論 語 》 書 中 屢 見 「 華 夷夷 之 辦 」 問 題 。 子<br />

曰 :「 夷夷 狄 之 有 君君 , 不 如 諸 夏夏 之 亡 也 」, 15 亦 有 「 子 欲 居居 九 夷夷 」 16 之 語 , 其 中<br />

孔 子 欲 居居 之 「 九 夷夷 」 所 指 何 地 , 自 漢 儒 以 降 中 國 歷 代 儒 者 爭 論 不 休 , 或 主 張<br />

九 夷夷 在 淮 泗 之 間 , 北 與 齊 魯 接 壤壤 , 17 或 主 張 九 夷夷 指 今 日 之 朝 鮮 而 言 。 18 但 德 川<br />

時時 代 日 本 儒 者 誦 讀 《 論 語 》 時時 , 卻卻 對 「 九 夷夷 」 一 詞 別 創 新 解 。 十 七 世 紀 日 本<br />

古 學學 派 儒 學學 大大 師 伊 藤 仁 齋 ( 維 楨 ,1627-1705) 推 崇 《 論 語 》 為 「 最 上 至 極 宇<br />

宙 第 一 書 」, 19 但 是是 , 他 解 釋 孔 子 所 欲 居居 之 「 九 夷夷 」 一 詞 說 : 20<br />

夫 子 嘗 曰尥 :「 夷崀 狄 之 有 君 , 不 如崇 諸 夏窅 之 亡 也 。」 由 此 見 之 , 夫 子 寄 心尚<br />

於 九 夷崀 久 矣 。 此 章鄓 及 浮 海 之 歎鄖 , 皆 非 偶 設 也 。 夫 天 之 所 覆龫 , 地峸 之 所<br />

‧‧‧‧‧‧‧‧‧‧<br />

載 , 鈞 是半 人 也 。 茍 有 禮龂 義 , 則 夷崀 即 華 也 。 無 禮龂 義 , 則 雖 華 不 免 為厉 夷崀 。<br />

舜 生岥 於 東 夷崀 , 文尠 王尸 生岥 於 西 夷崀 , 無 嫌 其 為厉 夷崀 也 。 九 夷崀 雖 遠彑 , 固 不 外屸 乎屁 天<br />

地峸 , 亦岿 皆 有 秉 彝齒 之 性 , 況 朴 則 必岊 忠 , 華 則 多峿 偽 , 宜 夫 子 之 欲 居 之 也 。<br />

15 《 論 語張 ‧ 八 佾 ‧5》。<br />

16 《 論 語張 ‧ 子 罕 ‧13》。<br />

17 中 國 古層 籍访 習 見 「 九 夷崀 」 之 名峮 ,《 爾庵 雅 ‧ 釋诤 地峸 》 有 「 九 夷崀 」 之 稱廖 ,《 韓 非 子 ‧ 說弻 林 上 》:<br />

「 周 公 旦岑 攻 九 夷崀 , 而 商 葢 服 」,《 呂 氏尮 春卆 叇秋 ‧ 古層 樂鄑 篇 》:「 商 人 服 象 為厉 虐稄 於 東 夷崀 」,《 呂<br />

氏尮 春卆 叇秋 ‧ 樂鄑 成 篇 》:「 猶 尚 有 管廛 叔 蔡 叔 之 事 , 與弌 東 夷崀 八 國 不 聽歭 之 謀材 」, 孫窖 詒 讓毅 ( 仲峊 容窞 ,<br />

1848-1904) 認強 為厉 「 九 夷崀 實 在峹 淮 泗 之 間 , 北屙 與弌 齊邒 、 魯 接 壤计 , 故卂 《 論 語張 》『 子 欲 居 九 夷崀 』。 參<br />

互 校 覈 , 其 疆ꀞ 域 固 可屣 攷 矣 。」 見 孫窖 詒 讓毅 :〈 非 攻 中 第 十 八 〉,《 墨 子 閒 詁 》, 上 冊屏 ( 北屙<br />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6 年 ), 頁稰 126-127。<br />

18 清 儒 劉邟 寶讥 楠 ( 楚 楨 ,1791-1855)《 論 語張 正岗 義 》 引尙 厬 侃 (488-545)《 論 語張 義 疏 》 指匸 出屒 :「 子<br />

欲 居 九 夷崀 , 與弌 乘稶 桴 浮 海 , 皆 杖 朝醹 鮮 , 夫 子 不 見 用岦 於 中 夏窅 , 乃 欲 行 道 於 外屸 域 , 則 以层 其 國 有 仁<br />

賢 之 化 故卂 也 」; 見 劉邟 寶讥 楠 :《 論 語張 正岗 義 》, 上 冊屏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2 年 ), 頁稰 344。<br />

19 伊峄 藤 仁 齋 :《 論 語張 古層 義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名峮 家窚 四屶 書 註 釋诤 全峖 書 》, 第 3 卷 , 論 語張<br />

部 一 ( 東 京 : 鳳邏 出屒 版 ,1973 年 ), 頁稰 4; 亦岿 見 於 伊峄 藤 仁 齋 :《 童 子 問 》, 收 於 家窚 永岛 三 郎稠 等<br />

( 校 注 )《 近 世尺 思匠 想 家窚 文尠 集 》, 上 卷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81 年 ), 頁稰 204。<br />

20 伊峄 藤 仁 齋 :《 論 語張 古層 義 》, 頁稰 137-138。 關譽 於 伊峄 藤 仁 齋 的 《 論 語張 》 學 , 參 看厶 黃 俊 傑鄡 :《 德郔 川<br />

日尤 本岓 論 語張 詮 釋诤 史屰 論 》, 修穑 訂稍 二 版 , 第 4 章鄓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7 年 )。<br />

ix


9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吾 太 祖 開 國 元 年 , 實 丁 周 惠酿 王尸 十 七 年 。 到 今 君 臣 相厴 傳 , 綿廵 綿廵 不 絕 。 酥<br />

之 如崇 天 , 敬 之 如崇 神 , 實 中 國 之 所 不 及 。 夫 子 之 欲 去屢 華 而 居 夷崀 , 亦岿 有 由<br />

也 。 今 去屢 聖 人 既卅 有 二 千 餘 歲 , 吾 日尤 東 國 人 , 不 問 有 學 無 學 , 皆 能 酥 吾<br />

夫 子 之 號 , 而 宗 吾 夫 子 之 道 。 則 豈 可屣 不 杖 聖 人 之 道 包屗 乎屁 四屶 海 而 不 棄 ?<br />

又 能 先峕 知 千 歲 之 後匝 乎屁 哉勔 ?<br />

伊 藤 仁 齋 所 謂 「 禮 義 」 即 為 今 天 一 般 所 謂 的 「 文文 化 」, 他 以 文文 化 之 有 無 , 重<br />

新 釐 定 華 夷夷 之 區 分 , 從 而 解 構 了 以 地 理 疆 域 作 為 華 夷夷 之 分 野 的 中 國 傳 統 說<br />

法 。<br />

伊 藤 仁 齋 以 日 本 為 孔 子 欲 居居 之 「 九 夷夷 」, 他 所 提 出 的 這 種 具 有 「 六 經 責<br />

我 開 生 面 」( 王 夫 之 詩 ) 效 果 的 新 見 , 顯 示 出 伊 藤 仁 齋 雖 然 醉 心 於 孔 孟孟 儒<br />

學學 , 但 是是 他 畢 竟 是是 文文 化 上 的 日 本 人 。 對 他 而 言 , 日 本 文文 化 才 是是 他 深 層 的 「 文文<br />

化 自 我 」 之 構 成 基 礎 , 而 中 華 文文 化 終 究 是是 他 的 「 文文 化 他 者 」, 他 將 「 九 夷夷 」<br />

解 釋 為 日 本 , 實 有 心 於 泯 除 「 文文 化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他 者 」 之 間 的 距 離 。 也 正<br />

是是 在 這 種 「 文文 化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他 者 」 的 遠 近 親 疏 之 別 , 使 十 七 世 紀 的 荻 生<br />

徂 徠 ( 物 茂 卿卿 ,1666-1728) 說 : 21<br />

‧‧‧‧ ‧‧‧‧ ‧‧‧‧‧‧‧‧<br />

若秵 夫 吾 邦 之 美秙 , 外屸 此 有 在峹 , 何 必岊 傅鄟 會 《 論 語張 》 , 妄崂 作 無 稽酗 之 言 乎屁 ? 夫<br />

配 祖 於 天 , 以层 神 道 設 教 , 刑峛 政十 爵 賞 , 降稪 自 廟郎 社 , 三 代 皆 爾庵 , 是半 吾 邦 之<br />

道 , 即 夏窅 商 古層 道 也 。 今 儒 者 所 傳 , 獨書 詳 周 道 , 遽 見 其 與弌 周 殊 , 而 杖 非<br />

中 華 聖 人 之 道 , 亦岿 不 深 思匠 耳 。 自 百 家窚 競讼 起 , 孟 子 好崅 辯谪 而 後匝 , 學 者 不 識ꁉ<br />

三 代 聖 人 之 古層 道 , 悲酽 哉勔 !<br />

此 外 , 主 張 三 教 融 合 的 心 學學 者 石 田 梅 岩 (1685-1744) 也 說 : 22<br />

21 荻 生岥 徂 徠 :《 論 語張 徵郕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名峮 家窚 四屶 書 註 釋诤 全峖 書 》, 第 7 卷 ( 東 京 :<br />

鳳邏 出屒 版 ,1973 年 ), 頁稰 186-187。 關譽 於 荻 生岥 徂 徠 的 《 論 語張 》 學 , 黃 俊 傑鄡 :《 德郔 川 日尤 本岓 論 語張 詮<br />

釋诤 史屰 論 》, 第 5 章鄓 。<br />

22 石岳 田 梅 岩 :〈 問 云 「 遠彑 鬼 神 」 之 事 之 段卬 〉,《 都 鄙遞 問 答 》, 收 於 柴 田 実 ( 編 ):《 石岳 田 梅<br />

岩 全峖 集 》( 東 京 : 石岳 門 心尚 學 會 ,1956 年 ), 頁稰 45-47。<br />

x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95<br />

我 國 之 神 明 , 慣幣 以层 親杊 近 為厉 本岓 , 以层 遠彑 為厉 不 敬 , 因峴 或 有 願讆 望 於 物 , 以层 願讆 狀<br />

祈叁 於 神 明 , 完 成 其 願讆 之 時 , 如崇 初 始 之 願讆 狀 , 建匔 鳥鄘 居 , 為厉 修穑 覆龫 神 社 也 ,<br />

如崇 此 接 受 人 之 願讆 等 。 然 聖 人 曰尥 敬 而 遠彑 之 , 有 雲 泥 之 違 。 以层 是半 見 之 , 好崅<br />

儒 學 者 , 背秥 我 朝醹 之 神 道 , 可屣 杖 罪 人 也 。<br />

荻 生 徂 徠 與 石 田 梅 岩 的 言 論 中 , 都 說 明 了 在 這 兩 位 日 本 思 想 家家 的 思 想 世 界 ,<br />

作 為 日 本 文文 化 之 基 礎 的 神 道 信 仰 才 是是 他 們 的 「 文文 化 自 我 」 的 深 層 結 構 。 以 儒<br />

學學 為 基 礎 的 中 華 文文 化 確 實 是是 日 本 思 想 家家 的 「 文文 化 他 者 」, 兩 者 之 間 終 不 免 有<br />

其 緊 張 性 在 焉 。 從 十 八 世 紀 以 後 , 許 多多 日 本 思 想 家家 為 了 癒 合 他 們 的 「 文文 化 自<br />

我 」 與 「 文文 化 他 者 」 的 裂 痕 , 所 以 對 中 國 古 典 習 見 的 「 中 國 」 一 詞 重 新 加 以<br />

解 釋 , 以 「 中 國 」 一 詞 指 「 日 本 」 而 言 。 23<br />

參 、 類 型 三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政 治 他 者 」 之 張 力<br />

在 近 代 中 日 關 係 史 上 所 見 的 第 三 種 類 型 的 張 力 是是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政 治<br />

他 者 」 之 間 的 張 力 。 這 裡裡 與 「 政 治 他 者 」 相 對 而 言 的 所 謂 「 政 治 自 我 」, 指<br />

一 個 人 政 治 認 同 之 繫 的 對 象 所 形 塑 的 政 治 層 面 的 「 自 我 」; 相 對 而 言 ,「 政<br />

治 他 者 」 則 指 一 個 人 政 治 上 所 不 認 同 的 作 為 「 他 者 」 的 政 治 對 象 。 在 十 九 世<br />

紀 末 葉 東 亞 歷 史 扉 頁 快 速 翻 動 的 時時 刻 裡裡 , 中 國 知 識 份 子 的 「 政 治 自 我 」 與<br />

「 政 治 他 者 」 之 碰 撞 自 可 預 期 。 我 們 舉 乙 未 割 臺 前 後 臺 灣 的 富富 商 李 春春 生<br />

(1834-1924) 為 例 , 說 明 第 三 種 類 型 的 張 力 。<br />

李 春春 生 生 於 一 八 三 八 年 , 是是 福 建 泉 州 同 安 人 , 一 八 六 五 ( 清 同 治 四 ) 年<br />

渡 海 來 臺 , 經 商 致 富富 後 逐 漸 成 為 臺 灣 社 會 領 袖袖 。 一 八 九 五 年 清 廷 割 讓 臺 灣 ,<br />

六 月 十 二 日 日 軍 抵 基 隆 , 臺 北 人 心 惶 惶 , 李 春春 生 與 臺 北 各各 界 領 袖袖 請 美 國 領 事<br />

23 山 鹿鄚 素 行 :《 中 朝醹 事 實 》, 頁稰 234; 佐 久 間 太 華 :《 和 漢庝 明 辨杪 》, 頁稰 1; 淺 見 炯厌 齋 :〈 中 國<br />

辨杪 〉, 頁稰 418; 上 月尦 專 庵 :《 徂 徠 學 則 辨杪 》, 頁稰 14; 並 參 看厶 Chun-Chieh Huang, "The Idea of<br />

'Zhongguo'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Early Modern Japan and Contemporary Taiwan," The<br />

Journal of Kanbun Studies in Japan, 2 (Mar., 2007), pp.398-408.<br />

xi


9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官 及 英 商 和 記 洋 行 英 人 同 往 基 隆 , 向 日 軍 報 達 民 意 , 使 臺 北 免 於 戰 禍 。 日 本<br />

佔 領 臺 灣 的 次 年 (1896), 日 本 殖 民 政 府 第 一 任 臺 灣 總 督 樺 山 資 紀 (1837-<br />

1922) 邀 請 五 十 九 歲 的 李 春春 生 赴 日 本 訪 問 , 返 臺 後 撰 寫 《 東 遊 六 十 四 日 隨<br />

筆 》, 24 記 述 他 訪 問 日 本 期 間 所 見 所 思 。<br />

李 春春 生 雖 然 是是 在 野 的 知 識 份 子 與 商 人 , 但 對 十 九 世 紀 末 的 東 亞 與 世 界 局局<br />

勢 , 頗 有 過 人 的 見 識 。 李 春春 生 早 就就 強 調 臺 灣 地 位 的 重 要 性 說 :「 台 灣 一 島 ,<br />

關 繫 中 華 全 局局 」, 25 他 對 日 本 明 治 維 新 以 後 之 富富 強 大大 加 推 崇 , 對 當 時時 中 國 人 輕<br />

視 日 本 之 偏 見 大大 加 批 判 。 26 李 春春 生 也 強 烈 反反 對 傳 統 中 國 的 所 謂 「 夷夷 夏夏 之 防 」 理<br />

念 , 他 認 為 日 本 之 富富 強 除 了 信 仰 「 最 寶寶 貴 、 至 關 重 之 耶 蘇 」 27 之 外 , 政 治 上<br />

「 皆 行 中 國 三 代 之 政 教 」, 28 他 希 望 積 弱 的 中 國 能 起 而 仿 效 日 本 。<br />

但 是是 , 當 一 八 九 六 年 李 春春 生 應 第 一 任 臺 灣 總 督 樺 山 資 紀 之 邀 , 率 家家 族族 晚<br />

輩 共 八 人 訪 問 日 本 時時 , 他 的 生 命 中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政 治 他 者 」 的 緊 張 性 ,<br />

就就 完 全 顯 露 無 遺 。 李 春春 生 在 訪 問 日 本 期 間 , 曾 在 東 京 淺 草 觀 劇 , 劇 目 是是 中 日<br />

甲 午 之 戰 , 演 到 中 國 慘 敗 時時 , 日 本 觀 眾 鼓 掌 叫 好好 , 但 是是 生 為 中 國 人 李 春春 生 卻卻<br />

掩 面 低 首 , 痛 澈 心 扉 , 他 感 嘆 寫 道 : 29<br />

惟 是半 新 恩窽 雖 厚勎 , 舊龝 義 難譿 忘 。 予 雖 忝 為厉 棄 地峸 遺東 民岙 , 自 願讆 改 妝 入 籍访 , 然 此<br />

等 慘幦 目岰 傷 心尚 之 景醱 , 在峹 他 人 興朲 高 采 烈 , 務 期醸 爭 先峕 快 睹 , 獨書 予 則 任峌 慫郞 恿 ,<br />

終 是半 不 忍 躬 親杊 一 視 , 以层 免 重稥 興朲 賈 子 之 嘆 !<br />

24 本岓 書 初 版 由 福廓 州 美秙 華 書 局 在峹 一 八 九 六 年 出屒 版 , 今 收 入 李 明 輝 等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br />

(4)》( 臺弋 北屙 : 南勌 天 書 局 ,2004 年 )。<br />

25 李 春卆 生岥 :〈 臺弋 事 其 一 〉,《 主尾 津卵 新 集 》, 收 於 李 明 輝 等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 (2)》( 臺弋<br />

北屙 : 南勌 天 書 局 ,2004 年 ), 頁稰 9。<br />

26 前 揭 書 :〈 論 日尤 報酒 有 關譽 時 局 〉, 頁稰 24。<br />

27 李 春卆 生岥 :〈 援醠 鄰 責 言 〉,《 民岙 教 冤 獄庸 解 》, 收 於 李 明 輝 等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 (3)》<br />

( 臺弋 北屙 : 南勌 天 書 局 ,2004 年 ), 頁稰 35。<br />

28 李 春卆 生岥 :〈 權豙 衡杄 倒穅 置 〉,《 主尾 津卵 新 集 》, 頁稰 130。<br />

29 李 春卆 生岥 :《 東 遊 六 十 四屶 日尤 隨枆 筆 》, 收 於 李 明 輝 等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 (4)》( 臺弋 北屙 : 南勌<br />

天 書 局 ,2004 年 ), 頁稰 204; 參 考 黃 俊 傑鄡 、 古層 偉 瀛ꀍ :〈 新 恩窽 與弌 舊龝 義 之 間 ── 李 春卆 生岥 的 國 家窚 認強<br />

同峧 之 分 析 〉, 收 於 李 明 輝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的 思匠 想 與弌 時 代 》( 臺弋 北屙 : 正岗 中 書 局 ,1995 年 ),<br />

頁稰 220-256。<br />

xii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97<br />

李 春春 生 所 謂 「 新 恩 」 指 日 本 在 臺 灣 的 新 統 治 者 對 他 禮 遇 有 加 , 也 指 他 作 為 日<br />

本 殖 民 地 的 屬 民 已 經 成 為 日 本 的 新 國 民 ; 他 所 謂 的 「 舊 義 」 既既 指 他 作 為 漢 民<br />

族族 一 份 子 的 「 文文 化 認 同 」, 也 指 他 對 中 原原 政 權 的 認 同 。 李 春春 生 在 《 東 遊 六 十<br />

四 日 隨 筆 》 一 書 中 三 度 自 稱 「 棄 地 遺 民 」, 30 充 分 顯 示 割 臺 以 後 在 臺 灣 的 漢 人<br />

作 為 政 治 上 被被 滿 清 帝 國 拋 棄 的 「 孤孤 兒 」 的 痛 苦 。 作 為 政 治 「 孤孤 兒 」 的 李 春春 生<br />

之 「 政 治 自 我 」 實 建 構 在 對 漢 文文 化 認 同 的 「 文文 化 自 我 」 之 上 。 除 了 割 臺 初 期<br />

的 李 春春 生 之 外 , 在 日 據 時時 代 撰 寫 《 臺 灣 通 史 》 的 連 橫 ( 雅 堂 ,1878-1936) 在<br />

抗 戰 時時 期 致 書 國 府 主 席 林 森 ( 原原 名 天 波 , 字 長 仁 , 號 子 超 ,1868-1943) 也 以<br />

「 棄 地 遺 民 」 31 自 況 。 一 九 四 九 年 之 後 流 亡 港 臺 的 儒 家家 學學 者 也 以 「 花 果 飄 零 」 32<br />

形 容容 他 們 在 時時 代 動 盪 政 權 易 手 之 後 飄 泊 香 江 、 棲 遲 臺 島 的 心 情 , 都 透 露 出 他<br />

們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自 我 」 的 緊 密 關 係 , 而 且 他 們 作 為 政 治 上 「 棄 地 遺<br />

民 」 的 「 政 治 自 我 」, 一 旦 與 作 為 「 政 治 他 者 」 的 異 民 族族 政 權 ( 如 日 本 ) 遭<br />

遇 碰 撞 , 就就 會 激 起 嚴 重 的 緊 張 性 , 使 他 們 輾 轉 呻 吟 , 哀 苦 無 告告 。<br />

肆 、 類 型 四 :「 文 化 他 者 」 與 「 政 治 他 者 」 之 張 力<br />

在 近 代 中 日 文文 化 交 流 史 中 所 見 的 第 四 種 類 型 的 張 力 , 就就 是是 「 文文 化 他 者 」<br />

與 「 政 治 他 者 」 之 間 的 緊 張 關 係 。 在 東 亞 各各 國 密 切 的 交 流 活 動 中 , 作 為 觀 察察<br />

者 的 旅旅 遊 者 在 旅旅 行 活 動 中 , 常 常 體 驗 到 他 所 旅旅 遊 的 國 家家 之 文文 化 傳 統 與 政 治 現<br />

實 的 巨 大大 落 差 。<br />

我 們 以 二 十 世 紀 初 年 來 華 旅旅 遊 的 日 本 學學 者 為 例 , 分 析 旅旅 遊 者 所 感 受 的<br />

「 文文 化 他 者 」 與 「 政 治 他 者 」 之 間 的 緊 張 性 。 中 國 文文 化 源 遠 流 長 , 人 文文 傳 統<br />

深 厚厚 , 日 本 漢 學學 家家 對 中 國 文文 化 常 不 勝 嚮 往 之 情 。 京 都 大大 學學 漢 學學 家家 內 藤 湖 南<br />

(1866-1934) 對 中 國 文文 化 不 勝 其 崇 敬敬 之 情 , 乃 盡 人 皆 知 之 事 。 他 推 崇 中 國 文文<br />

30 李 春卆 生岥 :《 東 遊 六 十 四屶 日尤 隨枆 筆 》, 頁稰 175、204、226。<br />

31 連 橫曐 :〈 致秬 林 子 超 先峕 生岥 書 〉, 收 於 臺弋 灣毞 銀遦 行 經 濟 研厼 究 室匃 ( 編 )《 雅 堂 文尠 集 》( 臺弋 北屙 : 臺弋 灣毞<br />

銀遦 行 經 濟 研厼 究 室匃 ,1964 年 ), 頁稰 127。<br />

32 唐穪 君 毅鄘 (1908-1978):《 說弻 中 華 民岙 族 之 花 果 飄诪 零 》( 臺弋 北屙 : 三 民岙 書 局 ,1989 年 )。<br />

xiii


9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化 的 先 進 性 , 認 為 公 元 第 十 世 紀 中 國 已 經 進 入 「 近 世 」 的 歷 史 階 段 。 33 但 是是 ,<br />

內 藤 湖 南 在 一 八 九 九 年 九 月 十 三 日 至 十 月 二 十 一 日 來 中 國 旅旅 遊 時時 , 對 北 京 貢<br />

院 之 污 穢 以 及 對 人 才 的 屈屈 辱 , 及 其 所 導 致 的 「 國 勢 漸 衰衰 , 委 靡 不 振 」, 34 為 之<br />

長 嘆 不 已 。 他 對 作 為 他 的 「 文文 化 他 者 」 的 中 國 文文 化 推 崇 備 至 , 但 是是 他 旅旅 遊 中<br />

國 各各 地 , 對 作 為 他 的 「 政 治 他 者 」 的 現 實 中 國 之 沒 落 不 勝 唏 噓 , 他 遊 北 京 崇<br />

文文 門 時時 感 到 「 無 限 淒 涼 , 不 覺 淚 下 」, 35 甚 至 「 平 常 與 中 國 人 擦 肩 而 過 , 衣衣 袖袖<br />

相 觸 亦 覺 不 快 。」 36 在 內 藤 湖 南 的 遊 華 筆 記 中 , 我 們 看 到 了 他 心 目 中 的 作 為 他<br />

的 「 文文 化 他 者 」 與 「 政 治 他 者 」 的 中 國 的 兩 面 向 的 激 烈 的 緊 張 性 。 這 種 類 似<br />

的 旅旅 遊 觀 感 , 也 見 於 同 時時 代 的 日 本 漢 學學 家家 如 吉 川 幸 次 郎 (1904-1980)、 青 木<br />

正 兒 (1887-1964) 與 宇 野 哲 人 (1875-1974) 等 人 的 遊 華 經 驗 之 中 。 37<br />

從 內 藤 湖 南 等 日 本 漢 學學 家家 來 華 時時 所 經 歷 的 「 文文 化 他 者 」 與 「 政 治 他 者 」<br />

之 間 的 張 力 , 我 們 看 到 了 在 東 亞 文文 化 圈 中 , 中 國 實 在 是是 一 個 巨 大大 而 且 是是 「 不<br />

可 避 的 他 者 」。 38 在 東 亞 周 邊 地 區 人 民 的 心 目 中 ,「 文文 化 中 國 」 是是 一 種 作 為 概<br />

念 的 理 想 中 國 , 是是 千 百 年 來 文文 化 理 想 在 時時 間 之 流 中 的 積 澱 , 有 很 大大 的 成 份 是是<br />

由 想 像 所 建 構 ; 但 是是 「 政 治 中 國 」 則 是是 作 為 實 體 的 現 實 中 國 , 是是 當 前 的 權 力<br />

結 構 關 係 所 刻 劃 交 織 而 成 的 , 它它 是是 具 體 而 實 在 的 存存 在 , 想 像 的 空 間 較 小 。 所<br />

以 , 當 二 十 世 紀 初 年 內 藤 湖 南 等 日 本 漢 學學 家家 , 懷 抱 著 他 們 想 像 中 由 唐 詩 宋 詞<br />

以 及 《 四 書 》 等 經 典 所 組 成 的 中 國 文文 化 的 理 想 , 而 來 神 州 大大 陸 旅旅 遊 , 他 們 目<br />

睹 的 卻卻 是是 政 治 不 修 、 治 安 惡 化 、 街 道 髒 亂 、 人 民 隨 地 吐 痰 的 現 實 中 國 , 兩 者<br />

之 間 出 現 強 烈 的 落 差 , 使 他 們 心 目 中 的 「 文文 化 他 者 」 與 「 政 治 他 者 」 難 以 合<br />

而 為 一 而 產 生 緊 張 性 。<br />

33 內 藤 湖釩 南勌 :《 支尟 那 上 古層 史屰 》,《 內 藤 湖釩 南勌 全峖 集 》, 第 10 卷 ( 東 京 : 筑 摩郪 書 房 ,1971 年 ),<br />

頁稰 9。<br />

34 內 藤 湖釩 南勌 :《 燕曱 山 楚 水尯 》,《 內 藤 湖釩 南勌 全峖 集 》, 第 2 卷 ( 東 京 : 筑 摩郪 書 房 ,1971 年 ), 頁稰<br />

130。<br />

35 內 藤 湖釩 南勌 :《 燕曱 山 楚 水尯 》, 頁稰 39。<br />

36 內 藤 湖釩 南勌 :《 燕曱 山 楚 水尯 》, 頁稰 75。<br />

37 黃 俊 傑鄡 :〈20 世尺 紀秓 初 期醸 日尤 本岓 漢庝 學 家窚 眼 中 的 文尠 化 中 國 與弌 現 實 中 國 〉,《 東 亞 儒 學 史屰 的 新 視<br />

野郿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4 年 ), 頁稰 265-312; 黃 俊 傑鄡 :〈 二 十 世尺 紀秓 初 頭林 の 日尤 本岓 人 漢庝<br />

学 者 の 目岰 に 映午 った 文尠 化 の 中 国 と 現 实 の 中 国 〉, 森釂 岡 ゆかり( 譯诚 ), 收 於 楊 儒 賓彅 、 張 寶讥 三<br />

( 合峯 編 )《 日尤 本岓 漢庝 學 研厼 究 初 探 》( 東 京 : 勉勈 誠 出屒 版 ,2002 年 ), 頁稰 329-378。<br />

38 子 安崎 宣匁 邦 :《 漢庝 字 論 : 不 可屣 避 の 他 者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2003 年 )。<br />

xiv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99<br />

結 論<br />

本 文文 探 討 中 日 文文 化 交 流 經 驗 中 所 出 現 的 四 種 類 型 的 張 力 : 一 、「 政 治 自<br />

我 」 與 「 文文 化 自 我 」 的 張 力 ; 二 、「 文文 化 自 我 」 與 「 文文 化 他 者 」 的 張 力 ;<br />

三 、「 政 治 自 我 」 與 「 政 治 他 者 」 的 張 力 ; 四 、「 文文 化 他 者 」 與 「 政 治 他<br />

者 」 之 張 力 。 從 本 文文 所 探 討 的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在 近 三 百 年 中 日 兩 國 交 流<br />

史 上 的 互 動 經 驗 , 我 們 可 以 提 出 幾 點 綜 合 性 的 看 法 。<br />

第 一 , 人 的 「 自 我 」 是是 一 個 多多 面 向 的 身 心 綜 合 體 , 而 且 深 深 地 浸 潤 在 社<br />

會 政 治 的 脈 絡 之 中 , 受 到 社 會 政 治 因 素 的 制 約 , 並 且 與 社 會 政 治 生 活 密 切 互<br />

動 。 在 東 亞 近 世 史 上 , 中 日 兩 國 的 文文 化 與 政 治 關 係 極 為 密 切 , 所 以 ,「 自<br />

我 」 與 「 他 者 」 在 政 治 與 文文 化 這 兩 個 象 限 之 中 , 因 互 動 而 產 生 複複 雜 的 關 係 ,<br />

本 文文 所 歸 納 分 析 的 四 種 張 力 , 只 是是 這 種 複複 雜 關 係 的 四 種 較 為 突 出 的 類 型 而<br />

已 。<br />

第 二 , 因 為 「 自 我 」 深 深 地 浸 潤 在 政 治 與 文文 化 情 境境 之 中 , 因 此 所 謂 「 自<br />

我 」 並 不 是是 固 定 而 一 成 不 變 , 而 是是 與 其 所 存存 在 的 政 治 與 文文 化 情 境境 互 動 , 並 隨<br />

政 治 與 文文 化 的 變 遷 而 改 變 。 更 明 確 地 說 , 並 不 是是 「 作 為 個 人 的 自 我 」 與 「 作<br />

為 個 人 的 他 者 」 發 生 互 動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是是 「 社 會 脈 絡 中 的 自 我 與 他<br />

者 」, 是是 「 作 為 群 體 的 一 分 子 的 自 我 與 他 者 」 發 生 互 動 。 相 對 於 「 自 我 」 而<br />

言 的 「 他 者 」, 也 是是 隨 著 政 治 與 文文 化 情 境境 而 因 革 損 益 , 與 時時 俱 進 。 更 值 得 注<br />

意 的 是是 , 歷 史 文文 化 所 積 澱 並 與 政 治 情 境境 互 動 的 「 自 我 」, 常 是是 在 旅旅 遊 經 驗<br />

中 , 經 由 對 「 他 者 」 的 觀 察察 而 形 成 或 覺 醒 。 十 九 世 紀 美 國 人 的 「 自 我 認 同 」<br />

常 在 歐 遊 經 驗 中 形 成 並 鞏 固 , 39 二 十 世 紀 初 葉 日 本 明 治 維 新 成 功 之 後 最 鄙 視 中<br />

國 的 時時 代 裡裡 , 40 日 本 漢 學學 家家 宇 野 哲 人 來 華 旅旅 遊 登 上 長 城 八 達 嶺 , 睥 睨 中 國 之<br />

際 , 他 的 日 本 認 同 被被 喚 醒 , 在 長 城 上 大大 唱 日 本 國 歌 , 更 是是 最 具 啟 示 意 義 的 例<br />

39 William W. Stowe, Going Abroad: European Travel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Culture<br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br />

40 山 根 幸 夫 :《 大 正岗 時 代 における 日尤 本岓 と 中 國 のあいだ》( 東 京 : 研厼 文尠 出屒 版 ,1998 年 )。<br />

xv


10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證 。 41 因 此 , 我 們 可 以 說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的 建 構 與 演 變 都 具 有 社 會 性<br />

(sociality) 情 境境 性 (situatedness), 而 且 兩 者 之 間 互 相 滲 透 , 交 互 作 用 。<br />

第 三 , 在 東 亞 文文 化 交 流 圈 中 所 呈呈 現 的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都 深 深 地 浸<br />

潤 在 「 時時 間 」 概 念 之 中 , 因 而 使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都 不 是是 「 一 度 空 間 的 」<br />

(one- dimensional) 存存 在 , 而 是是 上 與 歷 代 祖 先 下 與 無 限 來 者 交 融 為 一 的 生<br />

命 。 在 東 亞 文文 化 圈 中 , 中 國 文文 化 中 的 時時 間 意 識 最 為 深 刻 。 我 過 去去 曾 說 過 : 中<br />

國 人 的 「 時時 間 」 概 念 並 不 是是 純 抽 象 的 、 不 占 空 間 的 概 念 , 也 不 是是 康 德<br />

(Immanuel Kant, 1724-1804) 所 謂 的 「 感 性 直 觀 的 形 式 」, 42 而 是是 具 有 強 烈 的<br />

具 體 性 的 概 念 。 中 國 歷 史 思 維 中 的 「 時時 間 」 概 念 , 充 滿 了 具 體 性 的 內 涵 。 中<br />

國 人 的 「 時時 間 」 裡裡 , 交 織 著 具 體 的 忠 臣 孝孝 子 的 行 誼 、 帝 王 將 相 的 功 過 、 烈 女<br />

的 孤孤 貞 、 官 吏 的 酷 烈 、 佞 幸 的 無 恥 、 遊 俠 的 誠 信 。 歷 史 人 物 及 其 行 誼 , 是是 中<br />

國 人 建 構 「 時時 間 」 概 念 的 素 材 , 也 是是 它它 的 基 礎 。 43 中 國 文文 化 的 這 種 深 具 具 體 性<br />

特 質 的 時時 間 概 念 , 44 隨 著 中 國 文文 化 的 廣 被被 , 而 成 為 東 亞 各各 國 人 士 建 構 「 自 我 」<br />

與 「 他 者 」 的 重 要 思 想 基 礎 。 本 文文 所 論 述 的 十 七 世 紀 日 本 儒 者 山 崎 闇 齋 與 弟<br />

子 的 對 答 , 固 是是 深 深 地 植 根 於 孔 孟孟 之 道 的 歷 史 時時 間 意 識 之 中 , 伊 藤 仁 齋 對<br />

《 論 語 》 中 「 九 夷夷 」 一 詞 之 文文 化 意 義 的 新 解 , 也 是是 以 長 時時 間 的 文文 化 積 澱 作 為<br />

論 述 的 基 礎 。 李 春春 生 在 日 據 初 期 的 臺 灣 之 所 以 內 心 煎 熬 , 難 捨 「 舊 義 」, 就就<br />

41 崋 野郿 哲穯 人 :《 支尟 那 文尠 明 記 》, 收 於 小 島窪 晋 治 ( 編 ):《 幕 岕 明 治 中 国 見 聞开 録 集 成 》, 第 8 卷<br />

( 東 京 : 大 同峧 館枛 ,1912 年 );《 中 國 文尠 明 記 》, 張 學 鋒 ( 譯诚 )( 北屙 京 : 光峒 明 日尤 報酒 出屒 版 社 ,<br />

1999 年 ), 頁稰 60。 崋 野郿 哲穯 人 在峹 一 九 ○ 六 年 來 華 , 後匝 來 又 在峹 一 九 一 二 年 一 月尦 來 華 遊 學 的 經 驗殯<br />

及 其 意 義 , 參 考 Joshua A. Fogel, "Confucian Pilgrim: Uno Tetsuto's Travels in China, 1906," The<br />

Cultural Dimens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Essays o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br />

Centuries (New York: M. E. Sharp, 1995), pp.95-117。<br />

42 Immanuel Kant, Immanuel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orman K. Smith (New<br />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5, c1929), pp.65-91.<br />

43 黃 俊 傑鄡 :〈 中 國 傳 統 歷曜 史屰 思匠 想 中 的 時 間 概 念 及 其 現 代 啟 示岴 〉, 收 於 黃 俊 傑鄡 ( 編 )《 傳 統 中<br />

華 文尠 化 與弌 現 代 價邗 值穂 的 激曦 盪 與弌 調 融权 》, 第 2 卷 ( 臺弋 北屙 : 喜鄹 瑪庼 拉 雅 研厼 究 發 展窢 基 金 會 ,2002 年 ),<br />

頁稰 3-28。<br />

44 參 考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ürcher, "Cultural Notions of Space and Time in China," in<br />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ürcher (eds.)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 E. J.<br />

Brill, 1995)。 並 參 考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B. Henderson (eds.), Notions of Time in<br />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br />

xvi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101<br />

是是 因 為 他 的 「 自 我 」 浸 潤 在 源 遠 流 長 的 中 國 文文 化 時時 間 意 識 之 中 。「 時時 」 之 為<br />

義 大大 矣 哉 !<br />

第 四 , 從 「 自 我 」 常 透 過 與 「 他 者 」 的 接 觸 而 建 立 其 主 體 性 這 項 事 實 ,<br />

我 們 可 以 進 一 步 說 : 在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互 動 的 過 程 中 , 如 何 避 免 過 度 膨<br />

脹 「 自 我 」, 以 致 於 屈屈 人 從 己 , 當 是是 在 不 同 文文 化 的 交 流 互 動 中 一 個 值 得 深 思<br />

的 問 題 。 我 們 固 然 可 以 像 吉 川 幸 次 郎 那 樣 地 , 批 評 德 川 時時 代 日 本 漢 學學 家家 將 中<br />

國 文文 化 拉 向 日 本 而 理 解 的 錯 誤 , 45 但 是是 當 代 部 份 中 國 人 的 「 中 國 也 可 以 說 不 」<br />

的 心 態 , 是是 不 是是 也 有 某 種 「 主 體 性 膨 脹 」 的 問 題 呢 ?<br />

第 五 , 從 本 文文 所 探 討 的 中 日 文文 化 交 流 史 的 具 體 經 驗 看 來 ,「 自 我 」、<br />

「 他 者 」、「 文文 化 」 與 「 政 治 」 等 四 個 象 限 交 叉 互 動 之 中 , 當 以 「 文文 化 自<br />

我 」 最 具 有 重 要 性 。 在 「 自 我 」 的 形 塑 過 程 中 , 文文 化 是是 最 重 要 、 影 響 最 深 刻<br />

的 因 素 。 正 如 人 類 學學 家家 潘 乃 德 (Ruth Benedict, 1887-1948) 所 說 :「 若 無 文文 化<br />

的 指 引 , 個 人 則 絲 毫 不 能 發 揮 其 潛 力 ; 反反 過 來 說 , 文文 化 所 包 含含 的 任 何 元 素 ,<br />

歸 根 究 底 都 是是 個 人 的 貢 獻 。」 46 本 文文 所 分 析 的 日 本 思 想 家家 因 深 深 浸 潤 在 日 本 文文<br />

化 價 值 網 絡 之 中 , 所 以 他 們 面 對 中 日 兩 國 的 政 治 衝衝 突 ( 如 「 如 果 孔 孟孟 率 軍 侵<br />

略 日 本 」) 或 文文 化 緊 張 ( 如 中 國 古 典 中 的 「 華 夷夷 之 辨 」) 時時 , 常 必 須 有 所 因<br />

應 調 融 於 其 間 。 尤尤 有 進 者 ,「 文文 化 身 份 認 同 」 是是 長 時時 間 的 積 澱 , 遠 較 可 因 短<br />

期 因 素 而 改 變 的 「 政 治 身 份 認 同 」 更 為 持 久 而 不 易 改 變 , 47 因 此 , 在 各各 種 跨 文文<br />

化 的 「 自 我 」 與 「 他 者 」 的 互 動 之 中 ,「 文文 化 自 我 」 始始 終 居居 於 關 鍵 性 之 地<br />

位 。 ♦<br />

45 吉峥 川 幸 次 郎稠 :〈 遊 華 記 錄杼 〉,《 吉峥 川 幸 次 郎稠 全峖 集 》, 第 16 卷 ( 東 京 : 筑 摩郪 書 房 ,1980 年 );〈 中<br />

國 峣 象 追 記 〉,《 我 的 留 學 記 》, 錢杹 婉 約秖 ( 譯诚 )( 北屙 京 : 光峒 明 日尤 報酒 出屒 版 社 ,1999 年 ), 頁稰 4。<br />

46 潘鄪 乃 德郔 :《 文尠 化 模鄍 式 》, 黃 道 琳 ( 譯诚 )( 臺弋 北屙 : 巨岀 流却 圖 書 ,1976 年 ), 頁稰 300-301。<br />

47 人 類讅 學 家窚 吉峥 爾庵 滋釵 (Clifford Geertz, 1926-2006) 指匸 出屒 : 在峹 許 多峿 近 代 社 會 中 , 先峕 天 性 的 感 情 、<br />

風稱 俗 等 因峴 素 , 是半 建匔 構庂 「 認強 同峧 」 的 重稥 要稊 基 礎龁 。 參 看厶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br />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73), p. 260.<br />

♦ 責 任峌 編 輯杧 : 林 沛 熙庰 。<br />

xvii


10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引 用 書 目<br />

古層 典 文尠 獻讳<br />

《 論 語張 ‧ 八 佾 ‧5》<br />

《 論 語張 ‧ 子 罕 ‧13》<br />

《 爾庵 雅 ‧ 釋诤 地峸 》<br />

《 韓 非 子 ‧ 說弻 林 上 》<br />

《 呂 氏尮 春卆 叇秋 ‧ 古層 樂鄑 篇 》<br />

《 呂 氏尮 春卆 叇秋 ‧ 樂鄑 成 篇 》<br />

〔 清 〕 劉邟 寶讥 楠<br />

1982 《 論 語張 正岗 義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2 年 )<br />

山 鹿鄚 素 行<br />

1942 《 中 朝醹 事 實 》, 收 於 廣郐 瀨ꀏ 豐龲 ( 編 )《 山 鹿鄚 素 行 全峖 集 》, 第 13 卷 ,<br />

上 冊屏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42 年 )<br />

伊峄 藤 仁 齋<br />

1973 《 論 語張 古層 義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名峮 家窚 四屶 書 註 釋诤 全峖<br />

書 》, 第 3 卷 , 論 語張 部 一 ( 東 京 : 鳳邏 出屒 版 ,1973 年 )<br />

1981 《 童 子 問 》, 收 於 家窚 永岛 三 郎稠 等 ( 校 注 )《 近 世尺 思匠 想 家窚 文尠 集 》, 上<br />

卷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81 年 )<br />

淺 見 炯厌 齋<br />

1982 〈 中 國 辨杪 〉, 收 於 西 順 藏龞 等 ( 校 注 )《 山 崎 闇 齋 學 派卼 》,《 日尤 本岓<br />

思匠 想 大 系 》, 第 31 卷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82 年 )<br />

荻 生岥 徂 徠<br />

1973 《 論 語張 徵郕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名峮 家窚 四屶 書 註 釋诤 全峖 書 》,<br />

第 7 卷 ( 東 京 : 鳳邏 出屒 版 ,1973 年 )<br />

石岳 田 梅 岩<br />

1956 〈 問 云 「 遠彑 鬼 神 」 之 事 之 段卬 〉,《 都 鄙遞 問 答 》, 收 於 柴 田 実<br />

( 編 ):《 石岳 田 梅 岩 全峖 集 》( 東 京 : 石岳 門 心尚 學 會 ,1956 年 )<br />

上 月尦 專 庵<br />

1978 《 徂 徠 學 則 辨杪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儒 林 叢齌 書 》, 第 4<br />

卷 ( 東 京 : 鳳邏 出屒 版 ,1978 年 )<br />

xviii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103<br />

佐 久 間 太 華<br />

1978 《 和 漢庝 明 辨杪 》, 收 於 関 儀邔 一 郎稠 ( 編 )《 日尤 本岓 儒 林 叢齌 書 》, 第 4<br />

卷 , 論 辨杪 部 ( 東 京 : 鳳邏 出屒 版 ,1978 年 )<br />

佐 藤 一 齋<br />

1990 《 言 志 錄杼 》, 收 入 相厴 良 亨 等 ( 校 注 )《 佐 藤 一 齋 ‧ 大 塩 中 齋 》,<br />

《 日尤 本岓 思匠 想 大 系 》, 第 46 卷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1990 年 )<br />

原穦 念 齋<br />

1816 《 先峕 哲穯 叢齌 談 》( 文尠 化 十 三 (1816) 年 刊屔 本岓 ), 第 3 卷 ( 江 戶尜 : 慶郖<br />

元 堂 、 擁 萬 堂 ,1816 年 )<br />

津卵 田 左岂 右履 吉峥<br />

1965 〈ツナ 思匠 想 と 日尤 本岓 〉,《 津卵 田 左岂 右履 吉峥 全峖 集 》, 第 20 卷 ( 東 京 : 岩<br />

波 書 店 ,1965 年 )<br />

近 人 文尠 獻讳<br />

吉峥 川 幸 次 郎稠<br />

1980 〈 遊 華 記 錄杼 〉,《 吉峥 川 幸 次 郎稠 全峖 集 》, 第 16 卷 ( 東 京 : 筑 摩郪 書<br />

房 ,1980 年 )<br />

1999 〈 中 國 峣 象 追 記 〉,《 我 的 留 學 記 》, 錢杹 婉 約秖 ( 譯诚 )( 北屙 京 : 光峒<br />

明 日尤 報酒 出屒 版 社 ,1999 年 )<br />

子 安崎 宣匁 邦<br />

2003 《 漢庝 字 論 : 不 可屣 避 の 他 者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2003 年 )<br />

山 根 幸 夫<br />

1998 《 大 正岗 時 代 における 日尤 本岓 と 中 國 のあいだ》( 東 京 : 研厼 文尠 出屒 版 ,<br />

1998 年 )<br />

崋 野郿 哲穯 人<br />

1912 《 支尟 那 文尠 明 記 》, 收 於 小 島窪 晋 治 ( 編 ):《 幕 岕 明 治 中 国 見 聞开 録<br />

集 成 》, 第 8 卷 ( 東 京 : 大 同峧 館枛 ,1912 年 )<br />

1999 《 中 國 文尠 明 記 》, 張 學 鋒 ( 譯诚 )( 北屙 京 : 光峒 明 日尤 報酒 出屒 版 社 ,1999<br />

年 )<br />

李 明 輝 等 ( 編 )<br />

2004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 (4)》( 臺弋 北屙 : 南勌 天 書 局 ,2004 年 )<br />

李 春卆 生岥<br />

2004a 《 主尾 津卵 新 集 》, 收 於 李 明 輝 等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 (2)》( 臺弋<br />

北屙 : 南勌 天 書 局 ,2004 年 )<br />

2004b 《 民岙 教 冤 獄庸 解 》, 收 於 李 明 輝 等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 (3)》<br />

( 臺弋 北屙 : 南勌 天 書 局 ,2004 年 )<br />

xix


10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2004c 《 東 遊 六 十 四屶 日尤 隨枆 筆 》, 收 於 李 明 輝 等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著 作 集<br />

(4)》( 臺弋 北屙 : 南勌 天 書 局 ,2004 年 )<br />

唐穪 君 毅鄘<br />

1989 《 說弻 中 華 民岙 族 之 花 果 飄诪 零 》( 臺弋 北屙 : 三 民岙 書 局 ,1989 年 )<br />

孫窖 詒 讓毅<br />

1986 〈 非 攻 中 第 十 八 〉,《 墨 子 閒 詁 》, 上 冊屏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br />

1986 年 )<br />

陳鄉 逸 雄 ( 譯诚 解 )<br />

1991-1992 〈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 的 臺弋 灣毞 論 說弻 〉( 全峖 四屶 篇 ),《 臺弋 灣毞 風稱 物 》, 第 41<br />

卷 第 1 期醸 至 第 42 卷 第 2 期醸 (1991 年 3 月尦 至 1992 年 6 月尦 )<br />

連 橫曐<br />

1964 〈 致秬 林 子 超 先峕 生岥 書 〉, 收 於 臺弋 灣毞 銀遦 行 經 濟 研厼 究 室匃 ( 編 )《 雅 堂 文尠<br />

集 》( 臺弋 北屙 : 臺弋 灣毞 銀遦 行 經 濟 研厼 究 室匃 ,1964 年 )<br />

黃 俊 傑鄡 (Chun-Chieh Huang)<br />

2002a 〈 中 國 傳 統 歷曜 史屰 思匠 想 中 的 時 間 概 念 及 其 現 代 啟 示岴 〉, 收 於 黃 俊 傑鄡<br />

( 編 )《 傳 統 中 華 文尠 化 與弌 現 代 價邗 值穂 的 激曦 盪 與弌 調 融权 》, 第 2 卷 ( 臺弋<br />

北屙 : 喜鄹 瑪庼 拉 雅 研厼 究 發 展窢 基 金 會 ,2002 年 )<br />

2002b 〈 二 十 世尺 紀秓 初 頭林 の 日尤 本岓 人 漢庝 学 者 の 目岰 に 映午 った 文尠 化 の 中 国 と 現 实<br />

の 中 国 〉, 森釂 岡 ゆかり( 譯诚 ), 收 於 楊 儒 賓彅 、 張 寶讥 三 ( 合峯 編 )<br />

《 日尤 本岓 漢庝 學 研厼 究 初 探 》( 東 京 : 勉勈 誠 出屒 版 ,2002 年 ), 頁稰 329-<br />

378<br />

2004 〈20 世尺 紀秓 初 期醸 日尤 本岓 漢庝 學 家窚 眼 中 的 文尠 化 中 國 與弌 現 實 中 國 〉,《 東 亞<br />

儒 學 史屰 的 新 視 野郿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4 年 ), 頁稰 265-<br />

312<br />

2007a 《 德郔 川 日尤 本岓 論 語張 詮 釋诤 史屰 論 》, 修穑 訂稍 二 版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br />

2007 年 )<br />

2007b "The Idea of 'Zhongguo'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Early Modern Japan<br />

and Contemporary Taiwan," The Journal of Kanbun Studies in Japan,<br />

2 (Mar., 2007), pp.398-408<br />

黃 俊 傑鄡 、 古層 偉 瀛ꀍ<br />

1995 〈 新 恩窽 與弌 舊龝 義 之 間 ── 李 春卆 生岥 的 國 家窚 認強 同峧 之 分 析 〉, 收 於 李 明 輝<br />

( 編 )《 李 春卆 生岥 的 思匠 想 與弌 時 代 》( 臺弋 北屙 : 正岗 中 書 局 ,1995 年 )<br />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br />

1896 〈 台屲 灣毞 騷诰 動 〉,《 時 事 新 報酒 》1896 年 1 月尦 8 日尤 社 論 , 收 於 陳鄉 逸 雄<br />

( 譯诚 解 )〈 福廓 澤曢 諭杘 吉峥 的 台屲 灣毞 論 說弻 ( 二 )〉,《 台屲 灣毞 風稱 物 》, 第 41<br />

卷 第 2 期醸 (1991 年 6 月尦 )<br />

1996 《 勸讛 學 篇 》, 群 力 ( 譯诚 )( 北屙 京 : 商 務 峣 書 館枛 ,1996 年 )<br />

xx


黃 俊 傑鄡 中 日尤 文尠 化 交岾 流却 史屰 中 「 自 我 」 與弌 「 他 者 」 的 互 動 : 類讅 型勨 及 其 涵 義 105<br />

2002 《 學 問 のすすめ》( 東 京 : 中 央屹 公 論 新 社 ,2002 年 )<br />

Benedict, Ruth ( 潘鄪 乃 德郔 )<br />

1976 《 文尠 化 模鄍 式 》, 黃 道 琳 ( 譯诚 )( 臺弋 北屙 : 巨岀 流却 圖 書 ,1976 年 )<br />

Fairbank, John K. (ed.)<br />

1968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br />

Fogel, Joshua A.<br />

1995 "Confucian Pilgrim: Uno Tetsuto's Travels in China, 1906," The<br />

Cultural Dimens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Essays on the Nineteenth<br />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New York: M. E. Sharp, 1995), pp.95-<br />

117<br />

Geertz, Clifford<br />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 Basic<br />

Books, 1973)<br />

Huang, Chun-Chieh and John B. Henderson (eds.)<br />

2006 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 The<br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br />

Huang, Chun-Chieh and Erik Zürcher<br />

1995 "Cultural Notions of Space and Time in China," in Chun-Chieh Huang<br />

and Erik Zürcher (eds.)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 E.<br />

J. Brill, 1995)<br />

Kant, Immanuel<br />

1965 Immanuel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orman K.<br />

Smit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5, c1929)<br />

Pratt, Mary L.<br />

2000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br />

Routledge, 2000, c1992)<br />

Stowe, William W.<br />

1994 Going Abroad: European Travel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br />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br />

xxi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107-147<br />

【 研 究 論 著 】 Articles<br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的 論 語 詮 釋<br />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nalects by the<br />

Philosophers of Naturalistic Qi-based philosophy<br />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br />

劉 又 銘<br />

Yu-Ming LIU *<br />

關 鍵 詞 : 自 然 氣 本 論 、 論 語 、 詮 釋 學學 、 明 清<br />

Keywords: Naturalistic Qi-based Philosophy, Analects, Hermeneutics, Ming and<br />

Qing Dynasties<br />

* 政十 治 大 學 中 國 文尠 學 系 教 授 。


10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摘幪 要稊<br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的 哲穯 學 立岷 場酏 、 理 論 型勨 態幠 、 經 典 詮 釋诤 、 學 派卼 定 位 , 在峹 臺弋 灣毞<br />

學 界厢 一 向峭 不 被 認強 知 也 欠尨 缺 研厼 究 。 本岓 文尠 根 據 筆 者 前 此 研厼 究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的 基<br />

礎龁 , 對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 論 語張 》 詮 釋诤 做 了 哲穯 學 性 的 考 察 。 本岓 文尠 確酎 認強 , 明<br />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 論 語張 》 詮 釋诤 , 有 它屾 自 己 一 貫 的 理 路 , 並 且尼 已 經 形 成 一 個積<br />

明 確酎 的 、 不 同峧 於 朱 子 《 論 語張 集 註 》 的 詮 釋诤 典 範 , 它屾 大 致秬 就酧 是半 清 代 《 論 語張 》 詮<br />

釋诤 典 範 的 前 身 。 本岓 文尠 認強 為厉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是半 考 察 、 研厼 究 清 代 經 學 的 一 個積 相厴<br />

應 的 詮 釋诤 典 範 , 今 後匝 從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出屒 發 來 研厼 究 清 代 經 學 , 應 該 會 有 個積 新<br />

的 突种 破 與弌 新 的 進 展窢 。<br />

Abstract<br />

The naturalistic Qi-based philosoph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s<br />

appearance in the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have seldom been noticed and studied in<br />

Taiwan academic circles until now.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br />

Analects by the philosophers of the naturalistic Qi-based philosophy in Ming and<br />

Qing dynasties. Obviously, there had already been a clear and definite interpretation<br />

paradig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Zhuzi's i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nalects by<br />

the philosophers of the naturalistic Qi-based philosophy in Ming and Qing<br />

dynasties. And there should have been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research on the<br />

classical study of Qing dynasty if we would take the naturalistic Qi-based<br />

philosoph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 interpretation paradigm.<br />

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09<br />

在 過 去去 一 般 的 理 解 中 , 明 代 中 葉 以 後 的 儒 學學 大大 勢 , 首 先 是是 朱 子 學學 、 陽 明<br />

學學 的 流 衍 爭 勝 , 然 後 就就 是是 乾 嘉 考 據 學學 的 興 盛 , 以 及 因 之 而 起 的 漢 、 宋 之 爭<br />

了 。 針 對 這 一 段 學學 術 史 , 余 英 時時 一 個 著 名 的 觀 點 認 為 , 朱 子 學學 、 陽 明 學學 在 彼<br />

此 角 逐 較 勁 的 過 程 中 , 由 於 相 持 不 下 , 各各 自 取 證 於 經 書 , 於 是是 開 出 考 據 學學<br />

來 , 這 就就 是是 清 代 考 據 學學 興 起 的 「 內 在 理 路 」。 1 照 他 這 個 觀 點 來 看 , 單 就就 哲 學學<br />

層 面 來 說 , 從 朱 子 學學 、 陽 明 學學 兩 個 哲 學學 典 範 就就 已 經 足 夠夠 說 明 、 詮 論 明 清 學學 術<br />

和 乾 嘉 考 據 學學 了 。 2<br />

但 最 近 二 、 三 十 年 來 關 於 宋 明 清 氣 本 論 的 研 究 , 已 經 逐 漸 將 這 樣 的 觀 點<br />

鬆鬆 開 、 改 寫 了 。 一 個 可 能 的 新 解 釋 , 用 我 自 己 的 話 來 說 就就 是是 : 在 明 代 中 葉 以<br />

後 , 儒 學學 中 另 有 「 自 然 氣 本 論 」 一 系 , 自 成 典 範 , 跟 朱 子 學學 、 陽 明 學學 相 抗 ;<br />

正 是是 這 樣 一 個 新 的 哲 學學 典 範 的 作 用 , 或 以 這 個 作 用 為 主 , 逐 漸 開 展展 、 形 成 了<br />

乾 嘉 考 據 學學 ; 只 不 過 檯 面 上 意 識 型 態 的 雲 霧 遮 掩 , 身 為 當 局局 者 的 明 清 學學 者 自<br />

己 看 不 清 也 說 不 清 , 有 待 今 人 從 頭 挖 掘 、 清 理 罷 了 。 3<br />

1 參 見 余 英秺 時 :〈 從 宋 明 儒 學 的 發 展窢 論 清 代 思匠 想 史屰 ── 宋 明 儒 學 中 智醳 識ꁉ 主尾 義 的 傳 統 〉、〈 清<br />

代 思匠 想 史屰 的 一 個積 新 解 釋诤 〉( 該 二 文尠 早 已 分 別 發 表 於 一 九 七 ○、 一 九 七 五 年 ), 收 於 《 論 戴<br />

震 與弌 章鄓 學 誠 ── 清 代 中 期醸 學 術 思匠 想 史屰 研厼 究 》( 臺弋 北屙 : 東 大 圖 書 ,1996 年 ), 頁稰 309-342、<br />

343-376。<br />

2 依 我 看厶 來 , 朱 子 學 和 陽 明 學 的 基 本岓 理 路 跟 清 代 考 據 學 並 沒 有 積朏 極 的 呼 應 與弌 關譽 聯 。 基 於 朱 子<br />

哲穯 學 的 考 據 學 可屣 以层 舉 朱 子 自 己 對 《 大 學 》 的 改 訂稍 和 注 釋诤 為厉 例 , 基 於 陽 明 哲穯 學 的 考 據 學 可屣 以层<br />

舉 陽 明 自 己 對 《 大 學 》 古層 本岓 的 表 彰幜 和 注 釋诤 為厉 例 , 這 兩 例 中 的 「 考 據 」, 在峹 精廨 神 上 、 方尣 法 上<br />

都 跟 清 代 考 據 學 ( 尤尒 其 乾 嘉 考 據 學 ) 有 根 本岓 的 差窭 異 。 陽 明 之 後匝 朱 子 學 派卼 、 陽 明 學 派卼 的 角 逐<br />

較 勁勊 , 若秵 真 要稊 看厶 作 清 代 考 據 學 興朲 起 的 「 內 在峹 理 路 」 的 話 , 也 一 定 不 會 居 於 主尾 要稊 的 、 核 心尚 的<br />

位 置 。<br />

3 美秙 國 學 者 Irene Bloom 早 就酧 指匸 出屒 :「 氣 的 哲穯 學 所 反 映午 的 不 只屯 是半 清 代 的 一 個積 思匠 想 趨 勢 而 已 ; 它屾<br />

所 反 映午 的 是半 清 代 最鄦 重稥 要稊 的 、 主尾 導 性 的 趨 勢 之 一 , 沒 有 它屾 的 話 , 清 代 的 考 證ꁊ 學 就酧 極 有 可屣 能 發<br />

展窢 不 出屒 來 。」(Irene Bloom, "On the 'Abstraction' of Ming Thought: Some Concrete Evidence<br />

From the Philosophy of Lo Ch'in-shun," in Theodore de Bary and Irene Bloom (eds.) Principle and<br />

Practicality: Essays in Neo-Confucianism and Pratical Learn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br />

Press, 1979), p. 76.) 可屣 惜 這 個積 觀毢 點 在峹 台屲 灣毞 學 界厢 一 直 沒 有 被 足 夠 地峸 看厶 重稥 。 當 然 , 從 哲穯 學 層郅 次 來<br />

的 判 斷齜 , 要稊 經 過 更 具 體殱 更 縝朥 密 的 考 察 才 能 充屌 分 呈 現 。 所 以层 我 這 裡 只屯 能 原穦 則 地峸 說弻 :「 正岗 是半 這<br />

樣鄆 一 個積 新 的 哲穯 學 典 範 的 作 用岦 , 或 以层 這 個積 作 用岦 為厉 主尾 , 逐 漸庢 開 展窢 、 形 成 了 乾 嘉 考 據 學 」。 而 後匝<br />

續谖 的 工 作 , 就酧 盼厸 望 思匠 想 史屰 、 學 術 史屰 邀 域 的 學 者 去屢 投 入 和 完 成 了 。<br />

iii


11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本 文文 就就 從 這 個 觀 點 出 發 , 以 我 前 此 關 於 明 清 「 自 然 氣 本 論 」 的 研 究 為 基<br />

礎 , 4 討 論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的 《 論 語 》 詮 釋 。 文文 中 所 謂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br />

以 羅 欽 順 (1465-1574)、 王 廷 相 (1472-1544)、 吳吳 廷 翰 (1491-1559)、 顧<br />

炎 武 (1613-1682)、 戴 震 (1724-1777) 等 人 為 主 。 5 他 們 都 是是 自 然 氣 本 論 發<br />

展展 史 上 具 有 開 創 性 的 學學 者 , 但 都 沒 有 關 於 《 論 語 》 的 專 著 , 都 只 是是 隨 機 地 、<br />

分 散 地 討 論 、 詮 釋 《 論 語 》 一 書 ( 顧 炎 武 有 二 十 四 則 討 論 , 但 也 只 作 為 《 日<br />

知 錄錄 》 的 局局 部 內 容容 出 現 )。 整 體 來 看 , 他 們 緩 慢 地 、 分 頭 地 共 同 建 構 了 一 個<br />

「 後 朱 子 、 陽 明 」 的 《 論 語 》( 以 及 其 他 經 書 ) 詮 釋 典 範 , 而 那 大大 約 就就 是是 清<br />

代 焦 循 (1763-1820)《 論 語 通 釋 》、《 論 語 補 疏 》 以 及 劉 寶寶 楠 (1791-1855)<br />

《 論 語 正 義 》 6 詮 釋 典 範 的 前 身 、 素 坏 了 。 因 此 , 從 經 學學 史 的 角 度 來 說 , 本 文文<br />

大大 概 可 以 看 作 焦 循 《 論 語 通 釋 》、《 論 語 補 疏 》 以 及 劉 寶寶 楠 《 論 語 正 義 》 的<br />

一 段 「 前 史 」 吧 !<br />

由 於 本 文文 旨 在 從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的 哲 學學 立 場 、 哲 學學 觀 點 來 顯 明 、 說 明<br />

其 《 論 語 》 詮 釋 的 具 體 內 容容 ; 所 以 底 下 先 介 紹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要 旨 , 然 後<br />

才 據 以 介 紹 諸 家家 《 論 語 》 詮 釋 的 具 體 內 容容 。<br />

壹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要 旨<br />

我 所 謂 「 自 然 氣 本 論 」 一 詞 , 指 的 是是 羅 欽 順 、 王 廷 相 、 吳吳 廷 翰 、 顧 炎<br />

武 、 戴 震 等 人 的 氣 本 論 。 我 另 外 用 「 神 聖 氣 本 論 」 一 詞 , 指 稱 劉 宗 周 (1578-<br />

1645)、 黃 宗 羲 (1610-1695)、 王 夫 之 (1619-1692) 等 人 的 氣 本 論 。 簡 單 地<br />

4 參 見 劉邟 又 銘遨 :《 理 在峹 氣 中 ── 羅ꀱ 欽釓 順 、 王尸 廷 相厴 、 顧谸 炎 武 、 戴 震 氣 本岓 論 研厼 究 》( 臺弋 北屙 : 五 南勌<br />

圖 書 ,2000 年 );〈 吳 廷 翰未 的 自 然 氣 本岓 論 〉,《 成 大 宗 教 與弌 文尠 化 學 報酒 》,5(2005 年 12<br />

月尦 ), 頁稰 19-58;〈 宋 明 清 氣 本岓 論 研厼 究 的 若秵 干 問 題 〉, 收 於 楊 儒 賓彅 、 祝 平岅 次 ( 編 )《 儒 學 的<br />

氣 論 與弌 工 夫 論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5 年 ), 頁稰 203-246;〈 明 清 儒 家窚 自 然 氣 本岓 論 的<br />

哲穯 學 典 範 〉,「『 體殱 知 與弌 儒 學 』 學 術 研厼 討 會 」 會 議诗 論 文尠 ( 臺弋 北屙 : 哈勞 佛 燕曱 京 學 社 訪 問 學 人 協<br />

會 中 華 民岙 國 分 會 、 臺弋 灣毞 大 學 人 文尠 社 會 高 等 研厼 究 院 合峯 辦杫 ,2006 年 11 月尦 21-22 日尤 )。<br />

5 這 當 中 , 羅ꀱ 欽釓 順 、 顧谸 炎 武 兩 人 是半 否 屬谁 於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可屣 能 會 引尙 起 爭 議诗 , 但 這 裡 無 法 一 一 說弻<br />

明 。 我 自 己 之 所 以层 如崇 此 判 定 的 根 據 , 請 參 閱 筆 者 的 相厴 關譽 論 著 。<br />

6 〔 清 〕 劉邟 寶讥 楠 :《 論 語張 正岗 義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2 年 )。<br />

iv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11<br />

說 , 劉 宗 周 等 人 的 「 神 聖 氣 本 論 」 以 價 值 滿 全 的 神 聖 元 氣 (「 全 氣 是是 理 」 或<br />

「 全 氣 是是 心 」) 為 本 體 , 其 理 論 跟 理 本 論 或 心 本 論 相 容容 相 結 合 , 向 來 受 到 理<br />

學學 主 流 觀 點 的 看 重 ; 羅 欽 順 等 人 的 「 自 然 氣 本 論 」 則 以 蘊 涵 著 價 值 傾 向 或 者<br />

說 有 限 的 價 值 的 自 然 元 氣 為 本 體 , 是是 真 正 跟 理 本 論 、 心 本 論 相 對 相 區 隔 的 哲<br />

學學 觀 點 , 可 惜 一 向 受 到 理 學學 主 流 觀 點 的 貶 抑 。 7 底 下 , 我 就就 根 據 我 前 此 的 研 究<br />

成 果 , 總 括 地 說 明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最 基 本 的 、 最 一 般 的 理 路 , 包 括 宇 宙 本 原原<br />

本 體 論 、 心 性 論 和 修 養 工 夫 論 等 。 8<br />

這 世 界 是是 由 混 沌 自 然 的 元 氣 逐 步 興 發 、 生 成 的 。 自 然 元 氣 運 行 、 分 化 ,<br />

生 成 萬 物 , 構 成 這 世 界 ; 所 以 萬 物 的 存存 在 及 其 一 切 活 動 都 是是 自 然 元 氣 所 涵 有<br />

所 可 能 有 的 , 這 是是 元 氣 運 行 的 「 自 然 義 」( 戴 震 稱 作 「 自 然 」)。 然 而 自 然<br />

元 氣 的 運 行 以 及 萬 物 的 種 種 活 動 , 其 中 都 蘊 涵 著 一 個 內 在 的 價 值 傾 向 ( 但 有<br />

強 有 弱 ), 這 是是 元 氣 運 行 的 「 價 值 義 」( 戴 震 稱 作 「 必 然 」)。 這 當 中 , 元<br />

氣 本 身 , 或 元 氣 的 運 行 , 或 僅 僅 那 元 氣 運 行 中 所 蘊 涵 的 必 然 的 價 值 傾 向 , 都<br />

可 以 稱 為 「 道 」( 元 氣 本 身 還 可 以 稱 為 「 道 之 實 體 」); 因 此 甚 至 也 可 以 說<br />

「 氣 即 道 」, 只 是是 其 中 意 味 跟 心 學學 家家 的 講 法 不 同 罷 了 。 至 於 元 氣 運 行 與 萬 物<br />

活 動 中 的 種 種 脈 絡 、 律 則 , 或 僅 僅 那 表表 現 了 價 值 傾 向 、 具 有 價 值 義 的 脈 絡 、<br />

律 則 , 則 可 以 稱 為 「 理 」; 因 此 在 理 氣 關 係 上 就就 只 能 說 「 理 在 氣 中 」, 而 這<br />

點 就就 人 間 、 人 生 層 面 來 說 則 是是 「 理 在 事 中 」、「 理 在 情 中 」、「 理 在 欲<br />

中 」。 雖 然 個 別 思 想 家家 可 能 對 上 述 「 道 」、「 理 」( 以 及 底 下 的 「 性 」) 等<br />

概 念 界 定 、 使 用 的 範 圍 不 盡 相 同 , 但 整 體 的 、 實 質 的 理 論 效 果 是是 相 似 的 。 必<br />

須 強 調 的 是是 , 做 為 本 原原 、 終 極 實 體 的 自 然 元 氣 , 它它 並 非 價 值 滿 全 ; 在 它它 以 及<br />

它它 的 運 行 當 中 只 是是 蘊 涵 著 一 定 的 價 值 傾 向 , 至 於 那 價 值 的 具 體 內 容容 則 是是 在 大大<br />

化 流 行 以 及 人 類 歷 史 中 逐 步 體 現 、 開 展展 、 積 澱 的 。<br />

7 參 見 劉邟 又 銘遨 :〈 宋 明 清 氣 本岓 論 研厼 究 的 若秵 干 問 題 〉。 楊 儒 賓彅 從 工 夫 論 的 角 度匓 將 這 兩 種廕 分 別 稱廖<br />

為厉 「 先峕 天 型勨 氣 學 」 和 「 後匝 天 型勨 氣 學 」, 並 且尼 將 羅ꀱ 欽釓 順 歸齨 於 「 先峕 天 型勨 氣 學 」; 參 見 楊 儒 賓彅 :<br />

〈 兩 種廕 氣 學 , 兩 種廕 儒 學 〉,「『 體殱 知 與弌 儒 學 』 學 術 研厼 討 會 」 會 議诗 論 文尠 ( 臺弋 北屙 : 哈勞 佛 燕曱 京 學<br />

社 訪 問 學 人 協 會 中 華 民岙 國 分 會 、 臺弋 灣毞 大 學 人 文尠 社 會 高 等 研厼 究 院 合峯 辦杫 ,2006 年 11 月尦 21-22<br />

日尤 )。<br />

8 詳 細 的 論 證ꁊ 和 文尠 本岓 出屒 處 , 請 參 見 我 的 相厴 關譽 論 著 , 尤尒 其 〈 明 清 儒 家窚 自 然 氣 本岓 論 的 哲穯 學 典<br />

範 〉。<br />

v


11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在 自 然 元 氣 的 流 布 、 生 化 中 , 萬 物 各各 得 到 它它 所 分 出 、 給 出 的 一 份 , 做 為<br />

自 己 存存 在 的 本 原原 。 由 於 所 分 得 的 元 氣 各各 有 不 同 的 構 成 , 或 者 是是 不 平 均 , 這 就就<br />

決 定 了 物 類 間 以 及 同 類 間 存存 在 上 、 活 動 上 的 差 異 。 但 不 管 怎 樣 , 上 述 元 氣 運<br />

行 的 自 然 義 、 價 值 義 都 跟 著 所 分 得 的 元 氣 進 入 萬 物 之 內 了 。 就就 人 來 說 , 那 成<br />

為 人 生 命 本 原原 的 稟 氣 , 或 那 稟 氣 所 凝 成 的 生 命 的 各各 種 表表 現 各各 種 活 動 以 及 其 中<br />

的 各各 種 條 理 ( 這 是是 自 然 義 的 性 ), 或 單 單 各各 種 表表 現 、 各各 種 活 動 、 各各 種 條 理 中<br />

所 蘊 涵 的 價 值 傾 向 ( 這 是是 價 值 義 的 性 ), 都 可 以 稱 作 「 性 」( 稟 氣 本 身 還 可<br />

以 稱 作 「 性 之 本 」、「 性 之 實 體 」)。 由 於 稟 氣 直 接 決 定 了 本 性 , 因 此 朱 子<br />

學學 裡裡 天 命 之 性 、 氣 質 之 性 的 區 分 在 這 裡裡 就就 沒 必 要 了 , 因 為 所 謂 「 天 命 之 性 」<br />

實 質 上 就就 已 經 是是 、 只 能 是是 「 氣 質 之 性 」。 此 外 , 由 於 每 個 人 生 命 活 動 中 自 然<br />

地 內 在 著 一 個 源 自 稟 氣 的 價 值 傾 向 , 而 每 個 人 又 都 有 可 能 體 認 、 識 知 這 價 值<br />

傾 向 , 因 此 人 性 是是 善 的 。 雖 然 基 於 稟 氣 的 差 異 , 人 性 的 這 種 善 並 不 均 等 , 但<br />

每 個 人 或 多多 或 少少 總 是是 會 有 這 樣 的 善 , 所 以 還 是是 可 以 整 體 地 說 人 性 是是 善 的 。 總<br />

之 , 從 自 然 義 來 說 , 人 性 開 出 現 實 人 生 的 一 切 可 能 , 包 括 善 惡 在 內 ; 而 從 價<br />

值 義 來 說 , 人 性 總 是是 有 善 。 跟 孟孟 學學 、 理 本 論 、 心 本 論 的 性 善 說 比 起 來 , 這 可<br />

以 說 成 一 種 「 弱 性 善 觀 」 或 「 人 性 向 善 論 」。 9<br />

基 於 稟 氣 一 元 人 性 論 的 立 場 , 人 的 生 命 便 是是 個 性 、 心 、 身 或 者 說 氣 、<br />

神 、 形 三 層 一 貫 的 整 體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氣 ╱ 性 」 並 不 在 心 、 身 及 其 活 動 之<br />

外 ; 事 實 上 , 心 、 身 及 其 活 動 跟 「 氣 ╱ 性 」 處 在 同 樣 的 自 然 義 、 價 值 義 的 場<br />

域 裡裡 。 因 此 , 修 養 工 夫 不 再 以 一 個 價 值 滿 盈 、 直 接 起 用 的 神 聖 本 體 ( 如 理 本<br />

論 的 天 理 、 道 體 、 性 體 , 心 本 論 的 本 心 、 良 知 等 ) 為 焦 點 為 中 心 ( 因 為 根 本<br />

不 認 為 有 這 樣 的 神 聖 本 體 ), 而 只 是是 這 個 「 自 然 中 有 必 然 」 的 身 心 全 體 的 自<br />

我 警 醒 、 自 我 提 昇昇 、 自 我 凝 定 而 已 。 當 然 , 關 鍵 還 是是 在 心 。 首 先 , 心 要 自 我<br />

收 束 , 在 現 實 處 境境 、 現 實 脈 絡 中 有 所 肯 認 承 擔 , 直 接 用 這 樣 的 肯 認 承 擔 讓 心<br />

初 步 純 化 、 淨 化 ; 其 次 , 要 參 照 、 藉 助 聖 賢 、 前 人 的 智 慧 學學 問 , 進 一 步 思 索<br />

體 認 此 刻 心 、 身 、 社 會 種 種 自 然 活 動 、 具 體 情 境境 中 的 必 然 之 則 ; 最 後 , 要 依<br />

此 必 然 之 則 切 己 實 踐 , 並 隨 時時 根 據 新 的 情 境境 調 整 這 必 然 之 則 。 應 該 說 明 的<br />

9 雖 然 王尸 廷 相厴 針 對 一 般 人 主尾 張 性 有 善 有 惡酼 , 吳 廷 翰未 、 顧谸 炎 武 也 曾 認強 定 極 少 數鄁 人 天 生岥 是半 惡酼 , 但<br />

就酧 整 體殱 理 路 和 基 本岓 精廨 神 來 說弻 , 我 們穆 還 是半 可屣 以层 做 出屒 上 面稫 這 樣鄆 的 概 括匼 。<br />

v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13<br />

是是 ,「 心 」 是是 有 其 價 值 直 覺 的 , 當 就就 著 人 己 、 物 我 的 具 體 狀 況 來 參 照 對 比 、<br />

拿 捏 斟斟 酌 時時 , 一 旦 那 恰 當 的 分 寸寸 、 條 理 進 入 思 緒 的 焦 點 , 心 便 能 當 下 識 知 、<br />

認 取 。 此 外 ,「 身 」 也 是是 有 其 潛 在 的 感 知 和 參 與 的 , 當 依 著 恰 當 的 分 寸寸 實 踐<br />

時時 ,「 身 」 對 那 內 在 必 然 之 則 的 自 然 共 鳴 ( 可 說 成 「 體 知 」), 將 帶 來 具 體<br />

的 力 量 , 支 持 著 心 去去 安 止 於 那 「 自 然 中 的 必 然 」。 不 妨妨 說 , 整 個 修 養 的 過<br />

程 , 就就 是是 此 身 此 心 將 那 潛 在 的 必 然 之 則 顯 明 、 凝 定 的 過 程 。 雖 然 在 修 養 工 夫<br />

的 論 述 裡裡 , 有 人 會 偏 向 用 「 心 」 來 代 表表 自 然 義 , 用 「 性 」 來 代 表表 價 值 義 , 並<br />

據 此 強 調 心 、 性 之 辨 ( 如 羅 欽 順 、 吳吳 廷 翰 ); 但 仔 細 考 察察 其 背 後 更 完 整 的 理<br />

路 , 則 其 所 謂 心 、 性 之 辨 實 質 上 無 非 是是 「 氣 / 道 / 理 / 性 / 心 」 的 自 然 義 、<br />

價 值 義 的 分 辨 。<br />

整 體 地 、 實 質 地 看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並 非 孟孟 學學 一 路 , 它它 在 許 多多 方方 面 不 符<br />

合 孟孟 學學 一 路 的 標 準 , 這 就就 是是 它它 之 所 以 一 直 被被 理 學學 主 流 觀 點 ( 包 括 當 代 新 儒<br />

家家 ) 排 斥斥 、 貶 抑 的 主 要 原原 因 。 事 實 上 它它 是是 荀 學學 一 路 , 必 須 從 荀 學學 的 標 準 來 看<br />

待 它它 。 當 然 , 這 不 是是 單 就就 它它 跟 荀 學學 的 表表 層 意 謂 所 直 接 比 較 出 來 的 結 果 。 首<br />

先 , 荀 子 哲 學學 並 非 只 是是 它它 表表 面 所 呈呈 現 的 那 個 樣 子 , 我 們 必 須 多多 一 分 曲 折 才 能<br />

掌 握 其 豐 富富 的 、 有 活 力 的 義 涵 。 我 曾 藉 傅 偉 勳 「 創 造 的 詮 釋 學學 」 的 方方 法 , 兼<br />

顧 《 荀 子 》 的 「 意 謂 」 與 「 蘊 謂 」 兩 層 , 將 荀 子 的 哲 學學 典 範 重 新 表表 述 為 如 下<br />

的 理 論 界 面 : 一 、 基 於 自 然 元 氣 的 本 體 宇 宙 觀 ; 二 、 合 中 有 分 的 天 人 關 係<br />

論 ; 三 、 性 惡 論 話 語 中 蘊 涵 著 的 「 人 性 向 善 論 」 或 「 弱 性 善 觀 」; 四 、 基 於<br />

有 限 度 道 德 直 覺 的 致 知 論 ; 五 、「 化 性 起 偽 」 話 語 中 蘊 涵 著 的 「 積 善 成 性 」<br />

的 修 養 工 夫 。 比 起 來 , 這 個 理 論 界 面 在 中 國 文文 化 、 心 理 脈 絡 中 具 有 更 大大 的 親<br />

和 度 和 普 遍 性 , 它它 是是 荀 子 哲 學學 所 潛 在 所 蘊 涵 著 的 一 個 「 普 遍 型 式 」。 其 次 ,<br />

當 我 們 以 上 述 荀 子 哲 學學 的 普 遍 型 式 為 標 準 , 我 們 就就 可 以 發 現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br />

論 正 是是 荀 學學 一 路 在 跟 孟孟 學學 ( 程 朱 、 陸 王 ) 相 互 對 話 、 辯 證 之 後 所 形 成 的 新 面<br />

貌 。 雖 然 , 它它 在 表表 面 上 也 跟 程 朱 、 陸 王 一 樣 地 尊 孟孟 抑 荀 , 但 它它 實 質 上 是是 「 孟孟<br />

皮 荀 骨骨 」。 應 該 說 , 它它 就就 是是 荀 子 哲 學學 所 蘊 涵 著 的 「 普 遍 型 式 」 在 後 代 的 具 體<br />

展展 現 。<br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主 張 有 限 度 價 值 蘊 涵 的 天 道 觀 和 人 性 論 , 合 欲 、 情 、 知<br />

為 一 的 整 全 的 自 我 觀 , 以 及 在 嘗 試 錯 誤 中 逐 步 凝 定 積 累 的 致 知 論 和 修 養 論 。<br />

vii


11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比 起 在 它它 之 前 以 價 值 滿 盈 的 「 天 道 / 天 理 / 本 性 / 良 知 」 為 中 心 的 朱 子 學學 、<br />

陽 明 學學 , 它它 更 貼 近 現 代 一 般 中 國 人 的 存存 在 意 識 和 自 我 認 知 。 可 以 說 , 它它 已 經<br />

呈呈 現 了 中 國 文文 化 脈 絡 下 的 「 早 期 現 代 性 」。 10 從 這 點 來 看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br />

的 《 論 語 》 詮 釋 , 就就 已 經 是是 極 力 走 出 朱 子 的 《 論 語 集 註 》, 試 圖 揭 示 、 顯 發<br />

《 論 語 》 的 現 代 ( 此 指 中 國 文文 化 脈 絡 下 的 「 早 期 現 代 」) 意 義 的 一 波 新 詮 釋<br />

了 。<br />

貳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 論 語 》 詮 釋 的 內 容<br />

基 於 上 述 要 旨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對 《 論 語 》 的 一 個 個 零 星 的 詮 釋 便 也<br />

一 一 脫 離 了 朱 子 《 論 語 集 注 》 的 典 範 , 不 約 而 同 地 朝 向 一 個 新 的 詮 釋 典 範<br />

了 。 底 下 約 略 按 宇 宙 本 原原 本 體 論 、 心 性 論 和 修 養 工 夫 論 的 次 序 , 提 出 若 干 個<br />

主 題 , 說 明 他 們 的 詮 釋 理 路 。 為 了 說 明 、 對 照 的 方方 便 , 每 個 主 題 原原 則 上 先 列<br />

出 相 關 的 《 論 語 》 原原 文文 , 並 摘 錄錄 朱 《 注 》 的 重 要 部 份 , 然 後 再 作 討 論 。<br />

一 、「 聞 道 」 是 日 復 一 日 、 永 無 止 境 的 事<br />

子 曰尥 :「 朝醹 聞开 道 , 夕 死 可屣 矣 。」(〈 里 仁 〉)<br />

【 朱 注 】 道 者 , 事 物 當 然 之 理 。 苟稁 得 聞开 之 , 則 生岥 順 死 安崎 , 無 復 遺東 恨匧 矣 。 11<br />

朱 子 以 「 事 物 當 然 之 理 」 為 「 道 」。 而 這 裡裡 的 「 聞 道 」, 跟 他 的 格 致 說<br />

所 謂 「 一 旦 豁 然 貫 通 , 則 眾 物 之 表表 裡裡 精 粗 無 不 到 , 而 吾吾 心 之 全 體 大大 用 無 不 明<br />

矣 」 12 一 樣 , 都 是是 基 於 一 個 本 原原 的 、 既既 有 的 、 神 聖 飽 滿 的 、 統 體 的 天 理 而 來<br />

的 , 都 是是 一 種 整 全 體 悟 的 「 聞 」 與 「 知 」。 這 種 知 很 有 一 知 全 知 的 味 道 , 所<br />

10 這 樣鄆 說弻 , 當 然 是半 以层 當 前 所 杖 「 多峿 元 現 代 性 」 的 崊 在峹 為厉 前 提醚 的 。<br />

11 本岓 文尠 引尙 用岦 《 論 語張 》 及 相厴 關譽 朱 《 注 》, 據 〔 宋 〕 朱 熹曲 :《 四屶 書 章鄓 句屳 集 註 》( 臺弋 北屙 : 大 安崎 出屒 版<br />

社 ,1994 年 ), 並 只屯 隨枆 文尠 標鄋 注 篇 目岰 。<br />

12 〔 宋 〕 朱 熹曲 :《 四屶 書 章鄓 句屳 集 註 . 大 學 章鄓 句屳 . 格 致秬 補 傳 》。<br />

vi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15<br />

以 「 朝 聞 道 , 夕 死 可 矣 」 字 面 上 所 暗 示 的 「 一 旦 聞 道 , 當 下 徹 知 , 死 而 無<br />

憾 」 的 意 思 就就 變 得 理 所 當 然 , 基 本 上 別 無 餘 義 了 。<br />

但 從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立 場 來 看 , 所 謂 「 道 」, 除 了 指 那 運 行 無 息 的 「 氣 」<br />

本 身 ( 這 是是 本 原原 義 的 道 ) 外 , 也 指 的 是是 氣 化 流 行 、 社 會 變 遷 、 人 事 動 態 中 表表<br />

現 了 價 值 的 那 個 部 份 ( 這 是是 條 理 義 、 價 值 義 的 道 , 相 當 於 價 值 義 的 理 ); 而<br />

由 於 氣 化 日 新 , 社 會 、 人 事 隨 時時 都 在 變 化 , 道 ( 尤尤 其 那 條 理 義 、 價 值 義 的<br />

道 ) 也 會 隨 時時 出 現 新 的 內 涵 新 的 意 味 ; 因 此 , 雖 然 基 本 上 「 朝 聞 道 」 便 可 以<br />

「 夕 死 而 無 憾 」, 但 「 聞 道 」 本 身 卻卻 不 會 是是 一 朝 、 一 次 就就 全 盡 了 的 事 。 所 以<br />

顧 炎 武 就就 對 這 章 提 出 了 個 重 要 的 補 充 : 13<br />

有 弗岉 學 , 學 之 弗岉 能 弗岉 措 也 。 有 弗岉 問 , 問 之 弗岉 知 弗岉 措 也 …… 不 知 年 數鄁 之<br />

不 足 也 , 俛 焉 日尤 有 孳酟 孳酟 , 斃 而 後匝 已 , 故卂 曰尥 「 朝醹 聞开 道 夕 死 可屣 矣 」。 吾 見<br />

其 進 也 , 未 見 其 止尩 也 。 有 一 日尤 未 死 之 身 , 則 有 一 日尤 未 聞开 之 道 。<br />

在 他 來 說 ,「 朝 聞 道 , 夕 死 可 矣 」 是是 個 相 對 於 每 一 夕 而 成 立 的 論 斷斷 ; 不 能 忽<br />

略 的 另 一 個 重 點 是是 : 只 要 此 身 未 死 , 聞 道 就就 是是 個 動 態 的 、 不 斷斷 向 前 的 、 永 無<br />

止 境境 的 事 。 不 妨妨 說 ,「 朝 聞 道 , 夕 死 可 矣 」 因 此 就就 擴 大大 變 成 了 「 一 朝 聞 道 ,<br />

夕 死 可 矣 ; 朝 朝 聞 道 , 死 而 後 已 」。<br />

雖 然 朱 《 注 》 在 〈 子 罕 〉 篇 「 逝 者 」 章 也 提 及 道 體 的 無 息 無 止 :「 天 地<br />

之 化 , 往 者 過 , 來 者 續 , 無 一 息 之 停 , 乃 道 體 之 本 然 也 。」 但 道 體 無 息 , 性<br />

體 也 是是 無 息 , 所 謂 「 聞 道 」, 正 是是 人 本 著 無 息 性 體 當 下 證 悟 那 無 息 道 體 而 兩<br />

者 交 融 為 一 的 境境 界 , 所 以 單 就就 「 聞 道 」 而 言 , 基 本 上 「 朝 聞 道 , 夕 死 可 矣 」<br />

一 句 就就 夠夠 了 。 然 而 就就 自 然 氣 本 論 來 說 ,「 氣 / 道 ( 本 原原 義 的 道 )」 運 行 無<br />

息 ,「 道 ( 條 理 義 、 價 值 義 的 道 )/ 理 」 的 內 涵 日 日 更 新 , 而 人 生 命 內 在 並<br />

沒 有 一 個 價 值 滿 盈 的 「 道 德 創 造 的 精 神 實 體 」 可 與 那 無 息 道 體 冥 契契 合 一 , 因<br />

此 人 一 旦 聞 道 之 後 , 還 是是 必 須 以 「 有 限 道 德 直 覺 」 的 心 知 , 日 復 一 日 地 繼 續<br />

13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臺弋 北屙 : 文尠 史屰 哲穯 出屒 版 社 ,1979 年 ), 頁稰 194。<br />

ix


11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 聞 道 ( 條 理 義 、 價 值 義 的 道 )」。 正 是是 有 限 價 值 蘊 涵 的 自 然 元 氣 本 體 , 以<br />

及 有 限 價 值 蘊 涵 的 心 性 本 體 , 這 樣 的 哲 學學 前 提 , 促 使 顧 炎 武 對 「 聞 道 」 做 了<br />

必 要 的 補 充 。<br />

二 、 意 義 蘊 涵 在 事 件 的 脈 絡 、 情 狀 當 中<br />

子 見 南勌 子 , 子 路 不 悅竅 。 夫 子 矢岲 之 曰尥 :「 予 所 否 者 , 天 厭 之 ! 天 厭<br />

之 !」(〈 雍 也 〉)<br />

【 朱 注 】…… 聖 人 道 大 德郔 全峖 , 無 可屣 不 可屣 。 其 見 惡酼 人 , 固 杖 在峹 我 有 可屣 見<br />

之 禮龂 , 則 彼 之 不 善 , 我 何 與弌 焉 。 然 此 豈 子 路 所 能 測釱 哉勔 ? 故卂 重稥 言 以层 誓弹<br />

之 , 欲 其 姑 信 此 而 深 思匠 以层 得 之 也 。<br />

本 章 朱 《 注 》 大大 致 已 經 觸 及 重 點 。 不 過 那 比 較 是是 一 個 「 聖 人 中 心 」 的 詮<br />

釋 , 是是 基 於 「 完 美 聖 人 」 而 來 的 理 所 當 然 的 解 釋 。 然 而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基 於<br />

「 理 在 氣 中 」、「 理 在 事 中 」 的 思 路 , 對 事 件 意 義 的 詮 釋 , 便 會 希 望 先 掌 握<br />

事 件 的 來 龍 去去 脈 , 然 後 再 就就 著 這 脈 絡 做 出 判 斷斷 和 詮 釋 。 例 如 羅 欽 順 對 這 章 的<br />

討 論 就就 顯 示 了 很 不 一 樣 的 關 照 點 : 14<br />

子 見 南勌 子 , 子 路 不 悅竅 。 蓋弘 疑廀 夫 子 欲 因峴 南勌 子 以层 求 仕 也 。 始 , 夫 子 入 衛 ,<br />

彌 子 便 疑廀 其 求 仕 , 故卂 有 「 孔 子 主尾 我 , 衛 卿穥 可屣 得 」 之 言 , 子 路 欣 然 奉 之<br />

以层 告 , 未 必岊 不 意 夫 子 之 見 從 也 。 而 夫 子 答 以层 「 有 命 」, 則 固 拂 其 意<br />

矣 。 及 見 南勌 子 , 遂 激曦 發 其 不 平岅 之 氣 , 忿 然 見 於 辭譪 色 。 然 當 是半 時 , 不 獨書<br />

子 路 疑廀 之 , 王尸 孫窖 賈 亦岿 疑廀 之 矣 。「 媚酚 奧 」 之 諷杗 , 殆卫 指匸 南勌 子 而 言 也 , 後匝 人<br />

所 杖 「 奧 援醠 」, 蓋弘 出屒 於 此 。 但 賈 之 詞 微 婉 , 故卂 夫 子 應 之 亦岿 甚原 從 容窞 。 子<br />

路 粗 鄙遞 , 必岊 然 忿 厲那 之 甚原 , 有 未 可屣 遽 解 者 , 故卂 夫 子 不 得 已 而 出屒 矢岲 言 。 然<br />

其 所 杖 「 天 厭 之 」 者 , 即 「 獲 罪 於 天 」 之 意 , 亦岿 可屣 見 其 曲 折 矣 。 此 章鄓<br />

14 〔 明 〕 羅ꀱ 欽釓 順 :《 困 知 記 . 三 續谖 5》(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90 年 ), 頁稰 91。<br />

x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17<br />

之 旨 , 舊龝 說弻 多峿 欠尨 分 明 , 區 區 之 見 , 似 避 得 當 時 事 實 , 記 以层 俟 後匝 之 君<br />

子 。<br />

羅 欽 順 找 了 《 孟孟 子 ‧ 萬 章 上 ‧8》 和 《 論 語 ‧ 八 佾 ‧13》 兩 處 資 料料 來 搭 配 , 將<br />

這 件 事 較 大大 的 脈 絡 描 繪 出 來 : 原原 來 , 先 前 當 子 路 熱 切 地 替 衛衛 靈 公 幸 臣 彌 子 瑕<br />

傳 話 時時 , 孔 子 已 經 明 確 地 表表 示 了 「 不 走 後 門 」 的 原原 則 , 因 此 這 次 孔 子 去去 見 南<br />

子 , 客 觀 上 就就 顯 得 有 些 奇 怪 和 不 無 嫌 疑 ( 王 孫孫 賈 的 旁旁 敲敲 側 擊 便 是是 個 旁旁 證 ),<br />

這 就就 難 怪 子 路 要 忿 忿 不 平 形 諸 顏 色 , 而 孔 子 不 得 不 鄭 重 地 對 天 發 誓 了 。 這 樣<br />

的 詮 釋 並 不 直 接 訴 諸 孔 子 的 睿 智 聖 潔 與 應 機 無 礙 , 反反 而 另 外 捕 捉 了 孔 子 涉 及<br />

嫌 疑 時時 窘 困 的 、 無 奈 的 ( 以 及 可 愛 的 ?) 一 面 。 人 生 本 來 就就 有 模 糊 、 無 可 如<br />

何 之 處 , 即 使 是是 孔 子 也 會 有 遭 受 弟 子 誤 會 、 不 容容 易 澄 清 的 一 刻 , 這 是是 相 當 真<br />

實 而 生 動 的 。 羅 欽 順 這 樣 的 設 想 與 鋪鋪 陳 是是 否 符 合 事 實 暫 且 不 論 , 重 要 的 是是 其<br />

中 的 詮 釋 策 略 : 儘 量 考 察察 事 件 的 具 體 脈 絡 ( 所 以 他 要 說 個 「 頗 得 當 時時 事<br />

實 」), 藉 以 體 認 其 中 所 蘊 涵 的 意 義 訊 息 。<br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是 , 在 這 樣 的 詮 釋 策 略 下 , 對 經 典 本 文文 中 關 鍵 名 物 、 語 言 現<br />

象 的 具 體 考 察察 就就 有 了 新 的 意 義 , 底 下 是是 兩 個 相 關 的 例 子 :<br />

1.〈 顏 淵 〉 篇 的 「 去去 兵 去去 食 」 章 , 朱 《 注 》 對 其 中 的 「 兵 」 並 沒 有 特 別 的<br />

解 釋 , 只 是是 概 略 地 說 個 「 武 備 」 而 已 。 然 而 顧 炎 武 仔 細 考 察察 了 古 代 語 言 中 的<br />

「 兵 」, 指 出 : 15<br />

古層 之 言 「 兵 」 非 今 日尤 之 「 兵 」, 杖 五 兵 也 ……《 世尺 本岓 》: 蚩 尤尒 以层 金 作<br />

兵 , 一 弓 、 二 殳氥 、 三 矛岱 、 四屶 戈尛 、 五 戟醎 …… 秦 漢庝 以层 下 , 始 杖 執 兵 之 人 為厉<br />

兵 …… 以层 執 兵 之 人 為厉 兵 , 猶 之 以层 被 岪 之 人 為厉 岪 ……<br />

15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200。<br />

xi


11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原原 來 先 秦 所 謂 「 兵 」 指 的 是是 弓 、 戟 等 兵 器 , 不 是是 兵 士 、 軍 隊 ; 因 此 「 去去 兵 」<br />

並 非 解 散 軍 隊 , 而 只 是是 刪 減 兵 器 的 製製 作 和 儲 備 。 如 果 我 們 誤 以 後 代 「 兵 士 」<br />

的 概 念 去去 理 解 這 裡裡 的 「 兵 」, 那 麼 孔 子 「 去去 兵 」 的 提 議 就就 未 免 太 不 實 際 了 。<br />

2. 關 於 《 論 語 》 中 的 虛 詞 「 斯 」, 顧 炎 武 說 : 16<br />

《 論 語張 》 之 言 「 斯醬 」 者 七 十 , 而 不 言 「 此 」……《 大 學 》 成 於 曾 氏尮 之<br />

門 人 , 而 一 卷 之 中 言 「 此 」 者 十 有 九 。 語張 音稯 輕彎 重稥 之 間 而 世尺 代 之 別 從 可屣<br />

知 已 。 ( 自 注 :…… 今 考 《 尚 書 》 多峿 言 「 茲 」 , 《 論 語張 》 多峿 言<br />

「 斯醬 」,《 大 學 》 以层 後匝 之 書 多峿 言 「 此 」。)<br />

原原 來 一 個 「 斯 」 字 , 帶 有 這 樣 的 時時 代 印 記 。「 語 音 輕 重 之 間 而 世 代 之 別 從 可<br />

知 已 」, 這 已 經 是是 對 語 言 的 客 觀 演 變 現 象 的 注 意 了 。<br />

總 之 , 就就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來 說 , 是是 「 氣 / 事 件 、 事 物 」 的 變 化 直 接 產 出<br />

和 蘊 涵 著 理 , 而 不 是是 反反 過 來 由 一 個 先 在 的 、 超 越 的 理 宰宰 制 、 決 定 了 事 物 。 因<br />

此 , 對 「 氣 / 事 件 、 事 物 」 種 種 脈 絡 、 情 狀 的 具 體 考 察察 , 就就 有 了 更 積 極 的 意<br />

義 和 必 要 性 。 這 點 , 其 實 就就 是是 乾 嘉 考 據 學學 之 所 以 出 現 、 形 成 的 最 直 接 也 最 核<br />

心 的 內 在 原原 因 。<br />

這 裡裡 不 妨妨 再 拿 朱 子 的 理 路 做 個 對 比 。 朱 子 的 致 知 論 也 強 調 要 在 事 事 物 物<br />

中 體 認 天 理 。 問 題 是是 , 就就 朱 子 學學 來 說 , 天 理 才 是是 先 在 的 、 自 有 的 、 第 一 序<br />

的 。 是是 天 理 的 發 動 、 作 用 , 決 定 了 事 事 物 物 的 樣 態 。 因 而 學學 者 對 事 事 物 物 的<br />

探 究 , 就就 比 較 會 是是 借 途 而 過 的 心 態 。 他 們 念 玆 在 玆 的 畢 竟 是是 「 一 旦 豁 然 貫<br />

通 」 地 體 悟 天 理 ; 那 豁 然 貫 通 之 後 「 眾 物 之 表表 裡裡 精 粗 無 不 到 」 的 效 驗 , 其 實<br />

還 是是 在 所 體 悟 的 天 理 的 統 攝 、 貞 定 下 所 呈呈 現 的 結 果 。<br />

16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169。<br />

x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19<br />

三 、 平 常 的 人 情 、 欲 望 有 其 正 當 性<br />

子 曰尥 :「 君 子 懷ꀂ 德郔 , 小 人 懷ꀂ 土 ; 君 子 懷ꀂ 刑峛 , 小 人 懷ꀂ 惠酿 。」(〈 里<br />

仁 〉)<br />

【 朱 注 】…… 懷ꀂ 德郔 , 杖 崊 其 固 有 之 善 。 懷ꀂ 土 , 杖 溺 其 所 處 之 安崎 。 懷ꀂ<br />

刑峛 , 杖 畏厡 法 。 懷ꀂ 惠酿 , 杖 貪 利 。 君 子 小 人 趣 向峭 不 同峧 , 公 私 之 間 而 已 。<br />

本 章 朱 《 注 》 從 一 公 一 私 , 從 道 德 的 高高 下 好好 壞壞 來 區 分 君君 子 與 小 人 。 但 是是<br />

戴 震 不 這 麼 想 , 他 解 釋 這 章 說 : 17<br />

其 君 子 喻酅 其 道 德郔 , 嘉 其 典 刑峛 ; 其 小 人 咸動 安崎 其 土 , 被 其 惠酿 澤曢 。 斯醬 四屶 者 ,<br />

得 士 治 民岙 之 大 端廚 也 。〈 中 庸 〉 論 「 為厉 政十 在峹 人 , 取 人 以层 身 」, 自 古層 不 本岓<br />

諸 身 而 能 取 人 者 , 未 之 有 也 。 明 乎屁 懷ꀂ 德郔 懷ꀂ 刑峛 , 則 禮龂 賢 必岊 有 道 矣 。<br />

《 易 》 曰尥 :「 安崎 土 敦醧 乎屁 仁 , 故卂 能 愛 。」《 書 》 曰尥 :「 安崎 民岙 則 惠酿 , 黎 民岙<br />

懷ꀂ 之 。」…… 明 乎屁 懷ꀂ 土 懷ꀂ 惠酿 , 則 為厉 政十 必岊 有 道 矣 。<br />

戴 震 認 為 這 章 裡裡 頭 還 有 個 沒 說 出 來 的 君君 王 在 場 , 他 把 這 章 解 釋 為 君君 子 、 小 人<br />

各各 自 對 有 德 君君 王 的 施 政 的 感 念 , 然 後 又 據 此 強 調 , 君君 王 若 能 分 別 體 認 到 君君<br />

子 、 小 人 所 在 乎 的 不 同 層 次 , 就就 能 招 致 賢 能 ( 君君 子 ), 就就 能 善 待 百 姓 ( 小<br />

人 )。 關 鍵 在 , 戴 震 在 這 裡裡 對 小 人 ( 百 姓 ) 沒 有 道 德 的 責 備 , 他 還 設 法 從 經<br />

書 中 找 到 證 據 來 說 明 : 所 謂 「 懷 土 」、「 懷 惠 」 其 實 是是 平 常 百 姓 基 本 的 、 正<br />

常 的 欲 望 , 是是 一 份 理 所 當 然 的 、 正 當 的 需 求 。<br />

不 妨妨 說 , 由 於 對 人 性 的 自 然 義 的 正 視 , 戴 震 鬆鬆 開 了 理 學學 風 習 下 緊 繃 的 道<br />

德 優 位 論 斷斷 , 對 平 常 的 人 情 、 欲 望 有 了 一 份 肯 定 、 接 納 和 同 情 。<br />

17 〔 清 〕 戴 震 :《 戴 震 集 . 原穦 善 下 》( 臺弋 北屙 : 里 仁 書 局 ,1980 年 ), 頁稰 348-349。<br />

xiii


12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四 、 並 無 先 驗 的 神 聖 本 心 存 在<br />

子 曰尥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於 學 …… 七 十 而 從 心尚 所 欲 , 不 踰 矩 。」(〈 為厉<br />

政十 〉)<br />

【 朱 注 】…… 胡秦 氏尮 曰尥 :「 聖 人 之 教 亦岿 多峿 術 , 然 其 要稊 使 人 不 失屺 本岓 心尚 而<br />

已 。 欲 得 此 心尚 者 , 惟 志 乎屁 聖 人 所 示岴 之 學 , 循 其 序 而 進 焉 , 至 於 一 疵 不<br />

崊 、 萬 理 明 盡廆 之 後匝 , 則 其 日尤 用岦 之 間 , 本岓 心尚 瑩鄷 然 , 隨枆 所 意 欲 , 莫 非 至<br />

理 。 蓋弘 心尚 即 體殱 , 欲 即 用岦 ; 體殱 即 道 , 用岦 即 義 ……」……<br />

本 章 朱 《 注 》 引 胡 寅 的 話 來 說 明 , 當 體 認 天 理 全 盡 , 便 可 得 著 一 個 本<br />

心 ; 而 本 心 一 片 瑩 澈 , 是是 個 價 值 滿 盈 的 神 聖 實 體 , 當 它它 發 用 為 欲 時時 , 這 欲 便<br />

只 會 是是 純 粹 的 義 。 重 要 的 是是 , 這 本 心 是是 上 天 賦 予 的 , 是是 人 人 本 有 而 又 失失 去去<br />

的 , 所 謂 「 得 此 心 」 其 實 就就 只 是是 回 復 這 個 本 心 罷 了 。 不 過 顧 炎 武 說 : 18<br />

《 論 語張 》 一 書 言 心尚 者 三 , 曰尥 「 七 十 而 從 心尚 所 欲 , 不 踰 矩 」, 曰尥 「 回峵<br />

也 , 其 心尚 三 月尦 不 違 仁 」, 曰尥 「 飽 食稳 終 日尤 , 無 所 用岦 心尚 」。 乃 「 操 則 崊 ,<br />

舍 則 亡 」 之 訓 , 門 人 未 之 記 , 而 獨書 見 於 《 孟 子 》。 夫 未 學 聖 人 之 操<br />

心尚 , 而 驟毑 語張 夫 從 心尚 , 此 即 所 杖 「 飽 食稳 終 日尤 , 無 所 用岦 心尚 」, 而 「 旦岑 晝 之<br />

所 為厉 有 牿 亡 之 者 矣 。」……《 論 語張 》「 仁 者 安崎 仁 」,《 集 註 》 謝 氏尮<br />

曰尥 :「 仁 者 心尚 無 內 外屸 遠彑 近 精廨 粗 之 間 , 非 有 所 崊 而 自 不 亡 , 非 有 所 理 而<br />

自 不 亂 。」 此 皆 莊 列峚 之 言 , 非 吾 儒 之 學 。《 太 岪 》 曰尥 :「 顧谸 諟 天 之 明<br />

命 」, 子 曰尥 :「 回峵 之 為厉 人 也 , 擇 乎屁 中 庸 , 得 一 善 則 拳竈 拳竈 服 膺 而 弗岉 失屺 之<br />

矣 。」 故卂 曰尥 :「 操 則 崊 , 舍 則 亡 。」 不 待匙 崊 而 自 不 亡 者 何 人 哉勔 ?<br />

這 裡裡 , 對 顧 炎 武 來 說 ,「 從 心 所 欲 不 踰 矩 」 以 及 《 論 語 》 另 外 兩 處 的 「 三 月<br />

不 違 仁 」、「 仁 者 安 仁 」 都 並 非 一 個 先 天 賦 予 的 神 聖 本 心 呈呈 現 後 自 發 的 自 然<br />

的 效 驗 , 而 都 只 是是 這 平 常 的 、 一 般 的 心 「 擇 乎 中 庸 」 然 後 拳 拳 服 膺 、 持 續 操<br />

持 的 結 果 。 具 體 地 說 , 心 只 是是 個 活 動 時時 「 自 然 中 有 必 然 」 的 心 , 其 中 的 「 必<br />

18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529-530。<br />

xiv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21<br />

然 」 並 非 一 個 價 值 滿 盈 的 精 神 實 體 , 而 只 是是 個 潛 在 的 價 值 傾 向 或 條 理 律 則 ,<br />

人 只 能 反反 覆 遵 行 , 並 在 效 驗 中 得 著 鼓 勵 , 然 後 逐 步 鍛 鍊鍊 純 熟 , 才 能 終 於 「 從<br />

心 所 欲 , 不 踰 矩 」。 總 之 , 並 無 一 個 先 驗 神 聖 本 心 的 存存 在 , 修 養 工 夫 不 須 以<br />

追 求 這 神 聖 本 心 為 中 心 主 軸 和 核 心 標 的 。<br />

很 巧 的 是是 , 有 另 一 個 例 子 正 好好 可 以 跟 上 面 的 討 論 相 呼 應 。 朱 《 注 》 在<br />

〈 學學 而 〉 篇 「 吾吾 日 三 省 吾吾 身 」 章 也 引 了 謝 良 佐 的 一 段 話 :「 諸 子 之 學學 皆 出 於<br />

聖 人 , 其 後 愈 遠 而 愈 失失 其 真 。 獨 曾 子 之 學學 專 用 心 於 內 , 故 傳 之 無 弊 ……」,<br />

而 同 樣 的 , 顧 炎 武 也 間 接 地 針 對 這 段 話 評 論 說 : 19<br />

古層 之 聖 人 所 以层 教 人 之 說弻 , 其 行 在峹 孝 弟 忠 信 , 其 職龙 在峹 灑止 掃 應 對 進 退 , 其<br />

文尠 在峹 《 詩 》、《 書 》、《 禮龂 》、《 易 》、《 春卆 叇秋 》, 其 用岦 之 身 在峹 出屒 處<br />

去屢 就酧 交岾 際選 , 其 施卄 之 天 下 在峹 政十 屉 教 化 刑峛 罰廼 。 雖 其 和 順 集 中 , 而 英秺 華 發<br />

外屸 , 亦岿 有 體殱 用岦 之 分 , 然 並 無 用岦 心尚 於 內 之 說弻 …… 黃 氏尮 《 日尤 抄 》 云 :<br />

「《 論 語張 》 曾 子 三 省厲 章鄓 …… 載 謝 氏尮 曰尥 :『 諸 子 之 學 ……』…… 孔 門 未<br />

有 專 用岦 心尚 於 內 之 說弻 也 ……」<br />

在 這 裡裡 , 顧 炎 武 不 只 引 用 , 還 借 用 黃 震 的 話 語 , 來 強 調 了 同 樣 的 意 思 : 沒 有<br />

先 天 內 在 而 圓 滿 的 神 聖 本 心 可 以 提 取 、 領 用 , 只 有 在 立 身 行 事 中 鍛 鍊鍊 出 來 的<br />

成 熟 身 心 , 才 有 所 謂 體 、 用 可 說 。<br />

上 述 兩 個 例 子 中 , 顧 炎 武 都 針 對 《 論 語 集 註 》 所 引 謝 良 佐 的 話 加 以 評<br />

論 , 一 處 評 為 「 莊 列 之 言 , 非 吾吾 儒 之 學學 」, 一 處 評 為 「 古 之 聖 人 …… 並 無<br />

( 此 說 )」。 雖 然 不 是是 直 接 評 論 朱 子 的 注 語 , 從 中 卻卻 也 可 以 看 到 , 顧 炎 武 的<br />

《 論 語 》 詮 釋 顯 然 以 朱 《 注 》 為 一 個 重 要 的 對 比 與 參 照 。<br />

19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527。<br />

xv


12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五 、 性 與 天 道 不 在 文 章 、 行 事 之 外<br />

子 貢 曰尥 :「 夫 子 之 文尠 章鄓 , 可屣 得 而 聞开 也 ; 夫 子 之 言 性 與弌 天 道 , 不 可屣 得 而<br />

聞开 也 。」(〈 公 冶 長 〉)<br />

【 朱 注 】 文尠 章鄓 , 德郔 之 見 乎屁 外屸 者 , 威勾 儀邔 文尠 辭譪 皆 是半 也 。 性 者 , 人 所 受 之 天<br />

理 ; 天 道 者 , 天 理 自 然 之 本岓 體殱 ; 其 實 一 理 也 。 言 夫 子 之 文尠 章鄓 日尤 見 乎屁<br />

外屸 , 固 學 者 所 共峗 聞开 ; 至 於 性 與弌 天 道 , 則 夫 子 罕 言 之 , 而 學 者 有 不 得 聞开<br />

者 。 蓋弘 聖 門 教 不 躐 等 , 子 貢 至 是半 始 得 聞开 之 而 歎鄖 其 美秙 也 。<br />

本 章 朱 《 注 》 以 「 天 理 」 來 詮 釋 性 與 天 道 。「 性 」 是是 人 所 稟 受 的 天 理 ,<br />

而 「 天 道 」 則 是是 天 理 的 整 體 、 自 身 , 20 總 之 兩 者 同 為 「 一 理 」。 就就 朱 子 學學 來<br />

說 ,「 天 道 / 天 理 」 主 宰宰 這 世 界 , 也 開 顯 了 這 世 界 一 切 的 事 物 與 現 象 ; 而 人<br />

的 「 性 / 天 理 」 則 透 過 人 的 實 踐 開 顯 為 文文 辭 威威 儀 。 因 而 , 雖 然 「 天 道 / 天 理<br />

/ 性 」 總 是是 內 在 於 文文 辭 威威 儀 當 中 , 但 作 為 文文 辭 威威 儀 的 本 原原 、 本 體 , 它它 又 另 有<br />

其 超 越 的 、 普 遍 的 、 恆 常 的 、 自 有 的 存存 在 , 吸 引 著 學學 者 借 途 文文 辭 威威 儀 去去 體<br />

認 、 證 悟 它它 , 並 將 這 體 認 、 證 悟 天 理 的 要 務 看 作 孔 門 最 核 心 、 最 高高 階 的 功<br />

課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在 理 本 論 立 場 下 ,「 天 道 / 天 理 / 性 」 是是 人 一 切 活 動 ( 包 括<br />

文文 章 ) 的 超 越 根 據 , 對 它它 的 體 認 、 證 悟 就就 成 了 「 格 物 致 知 」、「 下 學學 上 達 」<br />

的 最 終 目 標 , 事 實 上 那 就就 是是 孔 門 中 最 難 理 解 、 絕 不 輕 易 傳 授 的 最 後 之 教 。<br />

然 而 顧 炎 武 認 為 : 21<br />

夫 子 之 教 人 , 文尠 行 忠 信 , 而 性 與弌 天 道 在峹 其 中 矣 。 故卂 曰尥 「 不 可屣 得 而<br />

聞开 」…… 夫 子 之 文尠 章鄓 莫 大 乎屁 《 春卆 叇秋 》,《 春卆 叇秋 》 之 義 , 酥 天 王尸 攘让 夷崀<br />

狄 , 誅 亂 臣 賊 子 , 皆 性 也 , 皆 天 道 也 …… 今 人 但 以层 《 繫ꀬ 辭譪 》 為厉 夫 子 言<br />

性 與弌 天 道 之 書 , 愚 嘗 三 復 其 文尠 …… 無 不 在峹 於 言 行 之 間 矣 。<br />

20 朱 《 注 》 所 杖 「 天 理 自 然 之 本岓 體殱 」, 似 乎屁 可屣 以层 理 解 為厉 「 天 理 的 整 體殱 、 自 身 」。<br />

21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195、554。<br />

xv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23<br />

典 謨龮 爻尳 象 , 此 二 帝匎 三 王尸 之 言 也 。《 論 語張 》、《 孝 經 》, 此 夫 子 之 言<br />

也 。 文尠 章鄓 在峹 是半 , 性 與弌 天 道 亦岿 不 外屸 乎屁 是半 …… 後匝 之 君 子 於 下 學 之 初 , 即 談<br />

性 、 道 , 乃 以层 文尠 章鄓 為厉 小 技 而 不 必岊 用岦 力 …… 嘗 見 今 講 學 之 先峕 生岥 從 語張 錄杼 入<br />

門 者 多峿 不 善 於 修穑 辭譪 , 或 乃 反 子 貢 之 言 以层 譏譜 之 曰尥 :「 夫 子 之 言 性 與弌 天 道<br />

可屣 得 而 聞开 , 夫 子 之 文尠 章鄓 不 可屣 得 而 聞开 也 。」……<br />

依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理 路 , 性 與 天 道 , 就就 人 生 層 面 以 及 就就 價 值 義 來 說 , 是是 種 種 人<br />

生 活 動 ( 包 括 言 語 、 文文 章 、 行 事 ) 中 潛 在 的 價 值 傾 向 , 或 者 說 就就 是是 表表 現 了 這<br />

價 值 傾 向 的 種 種 人 生 活 動 的 本 身 , 它它 無 法 單 獨 教 導 講 授 ; 事 實 上 講 授 經 典 文文<br />

章 的 當 下 就就 已 經 是是 在 教 導 性 與 天 道 了 。 基 於 這 理 路 上 的 改 變 , 顧 炎 武 不 無 反反<br />

諷 地 指 出 ,「 後 之 君君 子 」( 指 的 大大 概 是是 一 般 宋 明 儒 者 ) 從 「 下 學學 」 的 一 開 始始<br />

就就 輕 看 文文 章 , 好好 談 性 、 道 , 因 此 對 那 些 「 今 講 學學 之 先 生 從 語 錄錄 入 門 者 」( 指<br />

的 大大 概 就就 是是 他 當 時時 的 王 學學 末 流 ) 來 說 ,「 不 可 得 而 聞 」 的 反反 倒 是是 夫 子 之 文文 章<br />

了 。 可 以 看 出 , 這 裡裡 批 評 的 重 點 是是 王 學學 末 流 ( 所 謂 「 今 講 學學 之 先 生 從 語 錄錄 入<br />

門 者 」), 但 也 多多 少少 溯 源 到 宋 儒 。<br />

戴 震 對 這 章 也 有 類 似 的 看 法 , 他 並 且 針 對 「 不 可 得 而 聞 」 提 出 一 個 巧 妙妙<br />

的 、 言 之 成 理 的 解 釋 :「…… 自 孔 子 言 之 , 實 言 前 聖 所 未 言 ; 微 孔 子 , 孰孰 從<br />

而 聞 之 ! 故 曰 『 不 可 得 而 聞 』」。 22 他 的 意 思 是是 說 , 孔 子 關 於 性 與 天 道 的 講<br />

論 , 只 此 一 家家 , 是是 「 別 處 」 所 不 可 得 而 聞 的 。<br />

六 、 人 性 有 善 , 雖 不 齊 但 相 近<br />

子 曰尥 :「 性 相厴 近 也 , 習 相厴 遠彑 也 。」(〈 陽 貨 〉)<br />

【 朱 注 】 此 所 杖 性 , 兼穗 氣 質 而 言 者 也 。 氣 質 之 性 , 固 有 美秙 惡酼 之 不 同峧<br />

矣 。 然 以层 其 初 而 言 , 則 皆 不 甚原 相厴 遠彑 也 。 但 習 於 善 則 善 , 習 於 惡酼 則 惡酼 ,<br />

22 〔 清 〕 戴 震 :《 孟 子 字 義 疏 證ꁊ . 序 》,《 戴 震 集 》, 頁稰 263。<br />

xvii


12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於 是半 始 相厴 遠彑 耳 。 程 子 曰尥 :「 此 言 氣 質 之 性 , 非 言 性 之 本岓 也 。 若秵 言 其<br />

本岓 , 則 性 即 是半 理 , 理 無 不 善 , 孟 子 之 言 性 善 是半 也 。 何 相厴 近 之 有 哉勔 ?」<br />

子 曰尥 :「 唯 上 知 與弌 下 愚 不 移 。」( 同峧 上 )<br />

【 朱 注 】 此 承 上 章鄓 而 言 。 人 之 氣 質 相厴 近 之 中 , 又 有 美秙 惡酼 一 定 , 而 非 習<br />

之 所 能 移 者 。 程 子 曰尥 :「…… 語張 其 性 則 皆 善 也 , 語張 其 才 則 有 下 愚 之 不<br />

移 。 所 杖 下 愚 有 二 焉 : 自 暴鄄 自 棄 也 …… 然 其 質 非 必岊 昏 且尼 愚 也 , 往 往 強<br />

戾 而 才 力 有 過 人 者 , 商 辛 是半 也 。 聖 人 以层 其 自 絕 於 善 , 杖 之 下 愚 , 然 考<br />

其 歸齨 則 誠 愚 也 。」<br />

這 兩 章 的 朱 《 注 》 都 肯 定 一 個 全 然 為 善 、 全 然 是是 理 的 「 性 」 或 「 性 之<br />

本 」, 認 定 這 「 性 之 本 」( 也 就就 是是 通 常 所 說 的 「 天 地 之 性 」) 當 「 兼 氣 質 而<br />

言 」 時時 就就 變 成 了 有 善 惡 有 智 愚 的 氣 質 之 性 。 雖 然 就就 「 性 之 本 」( 天 命 之 性 )<br />

來 說 , 人 性 內 涵 其 實 是是 人 人 同 一 的 ( 這 是是 程 朱 陸 王 的 通 義 ); 但 若 改 就就 氣 質<br />

之 性 來 說 , 則 人 性 便 有 了 差 異 , 便 符 合 了 孔 子 所 謂 的 「 性 相 近 」。 不 難 看<br />

出 , 在 這 裡裡 , 孔 子 的 「 性 相 近 」 說 已 經 從 屬 於 孟孟 子 的 性 善 說 , 要 以 後 者 為 標<br />

準 為 主 幹 來 解 釋 了 。 但 吳吳 廷 翰 說 : 23<br />

性 成 而 形 , 雖 形 亦岿 性 , 然 終 不 過 一 氣 而 已 …… 形 有 長 短 有 肥 瘠鄽 有 大<br />

小 , 雖 萬 有 不 齊邒 , 莫 不 各峬 有 手尝 足 耳 目岰 焉 ; 故卂 自 聖 人 至 于 眾 人 , 苟稁 生岥 之<br />

為厉 人 , 未 有 形 之 若秵 禽 獸ꀘ 也 。 其 性 之 有 偏 全峖 有 厚勎 薄 有 多峿 寡 , 雖 萬 有 不<br />

齊邒 , 莫 不 各峬 有 仁 義 禮龂 知 焉 ; 故卂 自 聖 人 至 於 凡 人 , 苟稁 生岥 之 為厉 人 , 未 有 性<br />

之 若秵 禽 獸ꀘ 者 也 , 故卂 曰尥 「 相厴 近 」。 及 乎屁 人 生岥 之 後匝 , 知 誘弾 物 化 , 則 性 之 得<br />

其 全峖 而 厚勎 且尼 多峿 者 , 習 於 善 而 益 善 , 於 是半 有 為厉 聖 人 者 矣 。 性 之 得 其 偏 而<br />

薄 且尼 少 者 , 習 於 不 善 而 益 不 善 , 於 是半 有 為厉 愚 人 者 矣 。 其 間 等 第 遂 至 懸讧<br />

絕 , 故卂 曰尥 「 相厴 遠彑 」。 相厴 近 相厴 遠彑 , 其 義 如崇 此 。 論 性 者 不 得 其 故卂 , 又 恐窺 二<br />

23 〔 明 〕 吳 廷 翰未 :《 吳 廷 翰未 集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4 年 ), 頁稰 23-25。<br />

xvi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25<br />

於 孟 子 性 善 之 說弻 , 遂 以层 此 為厉 兼穗 氣 質 而 言 。 夫 性 本岓 是半 氣 而 曰尥 「 兼穗 之 」,<br />

則 性 實 何 物 乎屁 ?<br />

…… 上 知 者 生岥 而 為厉 善 , 非 習 於 不 善 所 能 移 也 …… 下 愚 者 生岥 而 為厉 不 善 ,<br />

非 習 於 善 所 能 移 也 。 夫 杖 之 習 者 , 自 上 知 以层 下 、 下 愚 以层 上 者 而 言<br />

也 …… 若秵 肯 習 於 不 善 , 則 不 得 杖 之 上 知 ; 肯 習 於 善 , 則 不 得 杖 之 下<br />

愚 。 以层 此 正岗 見 性 之 不 移 。<br />

習 雖 由 人 , 足 以层 知 性 …… 蓋弘 人 性 必岊 有 此 仁 而 後匝 肯 習 於 仁 , 人 性 必岊 有 此<br />

義 而 後匝 肯 習 於 義 …… 習 之 難譿 易 , 即 其 性 之 薄 厚勎 多峿 寡 ……<br />

…… 故卂 孟 子 性 善 之 說弻 , 不 若秵 夫 子 之 備鄠 焉 。<br />

性 原原 本 就就 是是 氣 , 因 此 根 本 無 須 說 什 麼 「 兼 氣 質 而 言 」。 理 本 論 藉 由 氣 質 因 素<br />

來 說 明 人 性 的 差 異 , 而 另 外 強 調 天 命 之 性 是是 善 、 是是 理 以 及 人 人 同 一 , 並 且 以<br />

後 者 作 為 成 聖 成 德 的 絕 對 保 證 。 但 自 然 氣 本 論 卻卻 直 接 以 那 因 氣 而 來 、 彼 此 差<br />

異 的 人 性 為 「 天 命 之 性 」 和 「 性 之 本 」。 這 樣 的 人 性 , 雖 然 其 中 的 善 ( 也 就就<br />

是是 人 生 種 種 活 動 中 仁 義 禮 智 的 價 值 傾 向 ) 有 厚厚 薄 有 偏 全 , 但 總 還 是是 相 近 , 總<br />

還 是是 同 為 人 類 之 性 , 並 且 絕 大大 多多 數 能 受 教 而 習 於 仁 義 習 於 善 , 那 就就 夠夠 了 。 顯<br />

然 , 吳吳 廷 翰 看 重 的 是是 , 怎 樣 才 是是 人 性 真 實 的 、 完 整 的 面 貌 。 對 他 來 說 , 孔 子<br />

的 「 性 相 近 」 說 , 實 質 上 是是 「 性 總 有 或 多多 或 少少 的 善 , 因 而 彼 此 多多 少少 總 是是 相<br />

近 」, 而 這 就就 是是 比 孟孟 子 「 性 善 」 說 更 符 合 真 實 因 而 也 更 恰 當 的 一 個 表表 達 。 當<br />

然 , 在 這 樣 的 觀 點 下 , 每 個 人 「 習 」 的 可 能 性 和 難 易 程 度 就就 很 有 些 命 定 的 味<br />

道 , 而 那 些 極 少少 數 「 生 而 為 不 善 」 的 「 下 愚 」 也 似 乎 天 生 就就 沒 了 指 望 , 這 兩<br />

點 很 容容 易 招 致 質 疑 。 但 在 理 本 論 進 路 下 , 氣 質 的 障 蔽蔽 程 度 也 一 樣 是是 天 生 的 ;<br />

而 那 些 障 蔽蔽 深 重 的 人 , 他 們 的 天 命 之 性 也 一 樣 很 難 醒 轉 發 用 ; 因 此 實 質 上 或<br />

整 體 來 看 人 的 處 境境 其 實 是是 差 不 多多 的 。<br />

xix


12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戴 震 也 有 類 似 於 上 述 吳吳 廷 翰 的 觀 點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是 , 他 將 吳吳 廷 翰 所 謂<br />

「 苟 生 之 為 人 , 未 有 性 之 若 禽 獸 者 也 」 的 意 思 進 一 步 強 化 , 又 將 吳吳 廷 翰 所 謂<br />

「 下 愚 者 生 而 為 不 善 , 非 習 於 善 所 能 移 也 」 的 意 思 擱 置 , 而 對 「 不 移 」 提 出<br />

了 較 為 樂 觀 的 看 法 : 24<br />

古層 今 之 常 語張 , 凡 指匸 斥岐 下 愚 者 , 矢岲 口 言 之 每 曰尥 「 此 無 人 性 」; 稍 舉 其 善<br />

端廚 , 則 曰尥 「 此 猶 有 人 性 」, 以层 人 性 為厉 善 稱廖 …… 無 人 性 即 所 杖 人 見 其 禽<br />

獸ꀘ 也 , 有 人 性 即 相厴 近 也 , 善 也 。《 論 語張 》 言 「 相厴 近 」, 正岗 見 「 人 無 有<br />

不 善 」; 若秵 不 善 , 與弌 善 相厴 反 , 其 遠彑 已 縣朣 絕 , 何 近 之 有 ! 分 別 性 與弌 習 ,<br />

然 後匝 有 不 善 , 而 不 可屣 以层 不 善 歸齨 性 。 凡 得 養 失屺 養 及 陷鄎 溺 梏 亡 咸動 屬谁 於 習 ;<br />

至 下 愚 之 不 移 , 則 生岥 而 蔽 錮枂 , 其 明 善 也 難譿 而 流却 於 惡酼 也 易 , 究 之 性 能 開<br />

通 , 視 禽 獸ꀘ 之 不 能 開 通 亦岿 異 也 。<br />

在 他 來 說 , 一 般 人 論 斷斷 人 品 , 常 常 會 說 「 這 人 還 有 點 兒 人 性 」, 可 見 「 人<br />

性 」 一 名 已 經 包 括 了 「 善 」 的 論 斷斷 在 內 。 從 這 點 來 看 , 所 謂 「 性 相 近 」 指 的<br />

恰 恰 就就 是是 關 乎 「 善 」 的 相 近 。 因 此 孔 子 的 「 性 相 近 」 其 實 已 經 蘊 涵 了 「 人 無<br />

有 不 善 」 的 義 蘊 , 否 則 「 不 善 」 要 怎 麼 跟 「 善 」 相 近 ? 事 實 上 , 一 個 人 再 怎<br />

樣 的 蔽蔽 錮 , 畢 竟 總 有 開 通 的 可 能 , 而 跟 禽 獸 有 別 ; 而 所 謂 的 「 不 移 」, 只 能<br />

從 「 習 」 的 表表 現 或 結 果 來 界 定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只 要 「 性 相 近 」, 那 就就 起 碼 有 一<br />

些 些 理 解 善 和 實 現 善 的 可 能 , 就就 至 少少 不 會 是是 完 全 的 禽 獸 ; 只 有 當 人 自 己 完 全<br />

放 棄 了 機 會 那 才 會 變 成 真 正 的 「 不 移 」。 這 裡裡 , 戴 震 對 於 下 愚 的 「 不 移 」,<br />

提 供 了 一 個 些 微 鬆鬆 動 的 可 能 。 從 中 也 可 以 看 到 , 儘 管 以 不 同 於 孟孟 學學 、 理 本<br />

論 、 心 本 論 的 方方 式 和 內 涵 , 自 然 氣 本 論 最 終 仍 然 維 持 了 一 個 「 性 善 」 的 基 本<br />

主 張 。<br />

24 〔 清 〕 戴 震 :《 戴 震 集 . 孟 子 字 義 疏 證ꁊ 》, 頁稰 297。<br />

xx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27<br />

七 、「 仁 」 的 義 涵<br />

「 仁 」 在 《 論 語 》 裡裡 頭 多多 處 出 現 , 是是 最 重 要 最 核 心 的 一 個 範 疇 , 朱<br />

《 注 》 在 〈 學學 而 〉 篇 第 二 則 和 〈 顏 淵 〉 篇 第 一 則 裡裡 說 :<br />

仁 者 , 愛 之 理 , 心尚 之 德郔 也 ……( 程 子 ) 曰尥 :「…… 蓋弘 仁 是半 性 也 , 孝 弟<br />

是半 用岦 也 , 性 中 只屯 有 個積 仁 、 義 、 禮龂 、 智醳 四屶 者 而 已 , 曷协 嘗 有 孝 弟 來 ……」<br />

仁 者 , 本岓 心尚 之 全峖 德郔 …… 蓋弘 心尚 之 全峖 德郔 , 莫 非 天 理 , 而 亦岿 不 能 不 壞 於 人<br />

欲 。 故卂 為厉 仁 者 必岊 有 以层 勝鄭 私 欲 而 復 於 禮龂 , 則 事 皆 天 理 , 而 本岓 心尚 之 德郔 復 全峖<br />

於 我 矣 …… 日尤 日尤 克 之 , 不 以层 為厉 難譿 , 則 私 欲 淨 盡廆 , 天 理 流却 行 , 而 仁 不 可屣<br />

勝鄭 用岦 矣 。<br />

一 方方 面 ,「 仁 」 是是 性 ( 等 於 仁 、 義 、 禮 、 智 四 者 的 合 稱 ), 是是 心 能 去去 「 愛 」<br />

( 包 括 「 孝孝 弟 」) 的 「 理 」 或 「 天 理 」, 也 就就 是是 心 能 去去 愛 去去 孝孝 弟 的 先 天 的 、<br />

內 在 的 動 源 。 25 另 一 方方 面 ,「 仁 」 又 可 以 說 成 心 的 「 德 」, 或 者 更 準 確 更 完 整<br />

地 說 , 是是 「 本 心 」 所 具 有 所 自 然 就就 能 表表 現 出 來 的 「 全 德 」( 也 等 於 仁 、 義 、<br />

禮 、 智 四 者 的 合 稱 )。 上 述 這 兩 個 方方 面 , 前 者 是是 根 本 , 而 後 者 其 實 只 是是 基 於<br />

前 者 而 來 的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仁 首 先 是是 性 是是 天 理 , 而 當 私 欲 淨 盡 、 本 心 呈呈 現 時時 ,<br />

「 性 / 天 理 / 仁 」 全 幅 透 出 、 流 行 無 礙 , 於 是是 仁 又 可 以 說 成 本 心 之 全 德 。 這<br />

當 中 , 朱 子 所 以 要 將 「 仁 」 與 「 愛 」 兩 層 分 說 , 其 中 一 個 關 鍵 的 原原 因 就就 是是 那<br />

作 為 「 愛 之 理 」 的 「 仁 」, 其 發 用 不 會 像 陸 王 心 學學 裡裡 頭 本 心 良 知 的 發 用 那 麼<br />

25 把 「 仁 」 說弻 成 內 在峹 動 源 , 這 樣鄆 講 , 跟 「 理 」 的 特 殊 義 涵 有 關譽 。 朱 子 所 杖 的 「 理 」 是半 個積 能 生岥<br />

氣 能 主尾 宰窘 「 氣 」 的 道 體殱 , 不 能 從 今 天 對 這 個積 詞 的 一 般 感 受 去屢 理 解 。 牟 宗 三 對 朱 子 的 「 理 」<br />

雖 然 做 了 特 別 的 詮 釋诤 , 但 他 基 於 心尚 學 本岓 位 的 立岷 場酏 , 仍 將 朱 子 的 「 理 」 誤强 解 為厉 「 只屯 崊 有 而 不<br />

活卺 動 」, 於 是半 朱 子 的 「 仁 」 就酧 只屯 能 是半 「 愛 之 所 以层 然 之 理 , 而 為厉 心尚 知 之 明 之 所 靜析 攝谅 ( 心尚 靜析 理<br />

明 )。 常 默枯 識ꁉ 其 超 越 之 酥 嚴讟 , 彼 即 足 以层 引尙 發 心尚 氣 之 凝 聚弁 向峭 上 , 而 使 心尚 氣 能 發 為厉 『 溫 然 愛 人<br />

利 物 之 行 』( 理 生岥 氣 )。」 這 樣鄆 的 理 解 , 朱 子 學 的 生岥 命 力 盡廆 失屺 , 這 裡 不 採 取 他 的 詮 釋诤 。 參<br />

見 牟 宗 三 :《 心尚 體殱 與弌 性 體殱 ( 三 )》( 臺弋 北屙 : 正岗 中 書 局 ,1984 年 ), 頁稰 244。<br />

xxi


12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直 接 那 麼 具 有 通 透 性 。 26 雖 然 如 此 , 我 們 仍 然 可 以 將 「 仁 」 看 作 一 個 先 天 的 、<br />

內 在 的 道 德 創 造 的 精 神 實 體 , 以 及 這 精 神 實 體 的 全 幅 呈呈 現 。<br />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也 認 為 人 性 的 內 涵 主 要 就就 是是 仁 義 禮 智 , 而 四 者 也 一 樣 合 稱<br />

為 仁 。 差 別 在 , 這 是是 只 就就 人 性 的 價 值 義 來 說 的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若 另 就就 自 然 義 來<br />

說 , 則 情 感 、 欲 望 也 都 是是 性 所 生 成 , 因 而 也 都 是是 性 所 包 含含 ; 只 有 當 特 別 就就 著<br />

情 感 、 欲 望 ( 以 及 一 切 身 心 活 動 ) 當 中 潛 在 的 價 值 傾 向 , 或 當 中 所 自 然 而 然<br />

呈呈 現 的 條 理 來 說 時時 , 性 才 是是 仁 義 禮 智 。 而 上 述 兩 層 用 法 有 時時 一 起 出 現 , 有 時時<br />

卻卻 只 是是 分 別 地 出 現 。 例 如 : 27<br />

性 之 理 , 一 而 已 矣 。 名峮 其 德郔 則 有 四屶 焉 。 以层 其 渾釴 然 無 間 也 名峮 之 曰尥 仁 , 以层<br />

其 燦 然 有 條 也 名峮 之 曰尥 禮龂 , 以层 其 截幨 然 有 止尩 也 名峮 之 曰尥 義 , 以层 其 判 然 有 別 也<br />

名峮 之 曰尥 智醳 。 凡 其 燦 然 、 截幨 然 、 判 然 者 , 皆 不 出屒 於 渾釴 然 之 中 , 此 仁 之 所<br />

以层 包屗 四屶 德郔 , 而 為厉 性 之 全峖 體殱 也 …… 然 其 所 以层 如崇 是半 之 渾釴 然 、 燦 然 、 截幨 然 、<br />

判 然 , 莫 非 自 然 而 然 , 不 假 纖殞 毫 安崎 排 布 置 之 力 , 此 其 所 以层 為厉 性 命 之 理<br />

也 。<br />

且尼 夫 仁 義 禮龂 智醳 , 儒 者 之 所 杖 性 也 。 自 今 論 之 , 如崇 出屒 於 心尚 之 愛 為厉 仁 , 出屒<br />

於 心尚 之 宜 為厉 義 , 出屒 於 心尚 之 敬 為厉 禮龂 , 出屒 於 心尚 之 知 為厉 智醳 , 皆 人 之 知 覺试 運 動<br />

為厉 之 而 後匝 成 也 。 苟稁 無 人 焉 , 則 無 心尚 矣 。 無 心尚 , 則 仁 義 禮龂 智醳 出屒 於 何 所<br />

乎屁 ?…… 精廨 神 魂邌 魄 , 氣 也 , 人 之 生岥 也 ; 仁 義 禮龂 智醳 , 性 也 , 生岥 之 理 也 ;<br />

知 覺试 運 動 , 靈母 也 , 性 之 才 也 。 三 物 者 , 一 貫 之 道 也 。<br />

26 仁 與弌 愛 兩 層郅 分 說弻 只屯 是半 理 與弌 氣 、 性 與弌 情 兩 層郅 分 說弻 的 一 個積 側 面稫 , 我 這 裡 所 杖 的 通 透 性 基 本岓 上 就酧<br />

是半 從 「 理 」 在峹 發 用岦 時 對 「 氣 」 的 通 透 性 來 說弻 的 。 朱 子 基 於 自 己 的 生岥 命 型勨 態幠 , 看厶 見 了 氣 質 障遷<br />

蔽 的 頑 強 與弌 不 可屣 輕彎 忽 , 所 以层 他 才 會 強 調 「 理 弱窳 氣 強 」, 據 此 我 們穆 可屣 以层 說弻 朱 子 學 中 理 對 氣 的<br />

通 透 性 並 非 直 接 的 、 完 全峖 的 。<br />

27〔 明 〕 羅ꀱ 欽釓 順 :《 困 知 記 . 續谖 卷 上 46》, 頁稰 71;〔 明 〕 王尸 廷 相厴 :《 王尸 廷 相厴 哲穯 學 選杮 集 》( 臺弋<br />

北屙 : 河 洛卾 文尠 化 ,1974 年 ), 頁稰 176;〔 明 〕 吳 廷 翰未 :《 吳 廷 翰未 集 》, 頁稰 28。<br />

xx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29<br />

…… 性 , 從 心尚 從 生岥 , 人 心尚 之 所 以层 生岥 也 。 然 其 在峹 中 未 易 窺朔 測釱 , 亦岿 無 名峮<br />

目岰 , 渾釴 淪 而 已 。 及 其 感 動 , 則 惻醅 隱 而 知 其 為厉 仁 , 羞 惡酼 而 知 其 為厉 義 , 辭譪<br />

讓毅 而 知 其 為厉 禮龂 , 是半 非 而 知 其 為厉 知 , 則 性 之 名峮 所 由 起 也 。 亦岿 非 性 本岓 有 此<br />

名峮 也 , 因峴 情 之 發 各峬 有 條 理 而 分 別 之 耳 , 此 仁 義 禮龂 知 所 以层 先峕 儒 獨書 以层 理 言<br />

也 。 夫 性 之 為厉 體殱 , 無 所 不 該 , 而 此 四屶 名峮 則 其 大 者 , 人 之 所 以层 為厉 生岥 實 不<br />

外屸 焉 ……<br />

這 三 段 話 依 次 是是 羅 欽 順 、 王 廷 相 、 吳吳 廷 翰 所 說 的 。 其 中 羅 欽 順 的 「 莫 非 自 然<br />

而 然 …… 為 性 命 之 理 」, 王 廷 相 的 「 生 之 理 」, 以 及 吳吳 廷 翰 的 「 情 之 發 各各 有<br />

條 理 」 等 語 , 都 意 味 著 仁 義 禮 智 是是 那 情 感 、 欲 望 的 自 然 活 動 當 中 潛 在 的 條 理<br />

或 價 值 傾 向 。 而 吳吳 廷 翰 話 中 的 「 性 之 為 體 , 無 所 不 該 , 而 此 四 名 則 其 大大 者 」<br />

則 又 說 明 了 對 「 仁 義 禮 智 / 性 的 價 值 義 」 的 凸 顯 並 不 意 味 著 對 性 的 自 然 義 的<br />

否 定 , 也 不 意 味 著 兩 者 有 什 麼 衝衝 突 , 因 為 前 者 實 際 上 是是 後 者 當 中 的 一 部 份 。<br />

雖 然 仁 ( 或 仁 義 禮 智 ) 是是 情 感 、 欲 望 中 潛 在 的 條 理 或 價 值 傾 向 , 但 是是 當<br />

情 感 、 欲 望 調 節 適 當 , 按 著 這 條 理 或 價 值 傾 向 發 出 , 並 實 質 地 表表 現 在 具 體 的<br />

人 、 事 中 時時 , 那 也 一 樣 可 以 說 成 仁 ( 或 仁 義 禮 智 ), 而 這 應 是是 就就 「 德 」 來 說<br />

的 仁 。 例 如 王 廷 相 就就 說 : 28<br />

仁 者 , 與弌 物 貫 通 而 無 間 者 也 。「 萬 物 並 育 而 不 相厴 害窙 , 道 並 行 而 不 相厴<br />

悖竆 」, 天 地峸 之 仁 也 ;「 老 者 安崎 之 , 朋 友 信 之 , 少 者 懷ꀂ 之 」, 聖 人 之 仁<br />

也 。 故卂 物 各峬 得 其 所 , 杖 之 仁 。<br />

物 各峬 得 其 分 杖 之 仁 , 事 適 其 宜 杖 之 義 , 周 群 倫穕 之 情 杖 之 智醳 ……<br />

「 與 物 貫 通 而 無 間 」、「 物 各各 得 其 所 」、「 物 各各 得 其 分 」, 這 些 都 是是 在 具 體<br />

人 、 事 的 實 踐 上 所 表表 現 出 來 的 「 仁 」 之 德 。 跟 朱 子 所 謂 仁 之 德 的 差 別 是是 , 它它<br />

28 〔 明 〕 王尸 廷 相厴 :《 王尸 廷 相厴 哲穯 學 選杮 集 》, 頁稰 13、22。<br />

xxiii


13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們 並 非 某 個 神 聖 、 內 在 的 精 神 實 體 的 發 用 與 呈呈 現 , 而 只 是是 此 身 此 心 按 著 那 潛<br />

在 的 條 理 與 價 值 傾 向 實 踐 出 來 的 結 果 。<br />

八 、「 忠 恕 」 的 本 身 即 是 一 貫 之 道<br />

子 曰尥 :「 參 乎屁 ! 吾 道 一 以层 貫 之 。」 曾 子 曰尥 :「 唯 。」 子 出屒 。 門 人 曰尥 :<br />

「 何 杖 也 ?」 曾 子 曰尥 :「 夫 子 之 道 , 忠 恕窻 而 已 矣 。」(〈 里 仁 〉)<br />

【 朱 注 】…… 聖 人 之 心尚 , 渾釴 然 一 理 , 而 泛 應 曲 當 , 用岦 各峬 不 同峧 。 曾 子 於<br />

其 用岦 處 , 蓋弘 已 隨枆 事 精廨 察 而 力 行 之 , 但 未 知 其 體殱 之 一 爾庵 。 夫 子 知 其 真 積朏<br />

力 久 , 將 有 所 得 , 是半 以层 呼 而 告 之 …… 夫 子 之 一 理 渾釴 然 而 泛 應 曲 當 , 譬诘<br />

則 天 地峸 之 至 誠 無 息窾 而 萬 物 各峬 得 其 所 也 。 自 此 之 外屸 , 固 無 餘 法 , 而 亦岿 無<br />

待匙 於 推 矣 。 曾 子 有 見 於 此 而 難譿 言 之 , 故卂 借穃 學 者 盡廆 己 、 推 己 之 目岰 以层 著 明<br />

之 , 欲 人 之 易 曉曇 也 。 蓋弘 至 誠 無 息窾 者 , 道 之 體殱 也 , 萬 殊 之 所 以层 一 本岓 也 ;<br />

萬 物 各峬 得 其 所 者 , 道 之 用岦 也 , 一 本岓 之 所 以层 萬 殊 也 。 以层 此 觀毢 之 , 一 以层 貫<br />

之 之 實 可屣 見 矣 ……<br />

本 章 朱 《 注 》 對 「 一 以 貫 之 」 的 「 一 」 做 了 創 造 性 的 解 釋 。 他 將 這<br />

「 一 」 理 解 為 「 聖 人 之 心 」 的 「 渾 然 一 理 」, 將 「 一 以 貫 之 」 理 解 為 這 「 聖<br />

人 之 心 / 渾 然 一 理 」 的 處 事 無 礙 。 聖 人 之 心 其 實 就就 是是 人 人 都 有 的 、 天 賦 的 神<br />

聖 本 心 的 充 分 展展 現 , 它它 基 於 、 本 於 甚 至 同 一 於 至 誠 無 息 的 「 道 之 體 / 天<br />

地 」, 所 以 當 然 就就 是是 個 「 渾 然 一 理 而 泛 應 曲 當 」 的 「 體 之 一 」, 它它 正 是是 上 文文<br />

所 謂 「 性 / 天 理 / 仁 」 的 全 幅 呈呈 現 。 至 於 「 忠 恕 」, 則 在 這 裡裡 並 不 是是 很 重<br />

要 。 從 所 謂 「 曾 子 …… 借 學學 者 盡 己 、 推 己 之 目 以 著 明 之 , 欲 人 之 易 曉 也 」 一<br />

句 , 可 以 知 道 朱 子 基 本 上 是是 有 意 擱 置 「 忠 恕 」 不 談 的 。 總 之 , 朱 《 注 》 將 本<br />

章 放 進 本 體 論 的 場 域 中 論 述 , 極 力 凸 顯 那 天 賦 的 、 神 聖 的 「 性 體 / 本 心 」 的<br />

在 場 , 並 以 它它 為 中 心 、 要 角 , 以 它它 的 發 用 無 礙 來 解 釋 本 章 。 雖 然 在 這 脈 絡 中<br />

也 提 到 了 「 將 有 所 得 」 之 前 的 「 真 積 力 久 」, 但 那 似 乎 比 較 是是 個 輔 助 的 、 過<br />

門 的 意 義 而 已 。<br />

xxiv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31<br />

吳吳 廷 翰 關 於 「 一 以 貫 之 」 的 討 論 至 少少 有 五 則 , 可 能 都 可 以 繫 於 本 章 , 29 底<br />

下 是是 其 中 的 一 則 : 30<br />

「 一 貫 」 之 旨 , 夫 子 之 語張 曾 子 重稥 在峹 「 一 」 上 不 言 可屣 知 。 蓋弘 曾 子 于 此 個積<br />

「 一 」 將 悟竀 未 能 , 夫 子 因峴 其 機曙 而 語張 之 。 若秵 「 貫 」 則 曾 子 之 所 嘗 用岦 力 而<br />

有 得 焉 者 也 。 今 人 語張 學 者 「 一 貫 」, 動 輒彍 曰尥 「 一 」 云 云 , 何 其 易 乎屁 ?<br />

使 曾 子 已 得 于 「 一 」, 則 夫 子 自 不 須 復 告 以层 「 貫 」; 若秵 尚 未 得 于<br />

「 貫 」, 則 夫 子 亦岿 不 遽 告 以层 「 一 」。 此 可屣 見 學 者 用岦 功屖 , 須 如崇 曾 子 有 得<br />

于 「 貫 」 而 漸庢 悟竀 乎屁 「 一 」; 不 當 如崇 今 人 只屯 說弻 大 根 本岓 、 大 頭林 腦 , 不 求 諸<br />

「 貫 」 而 徑窵 求 諸 「 一 」 也 。 不 求 諸 「 貫 」 而 徑窵 求 諸 「 一 」, 是半 學 且尼 過<br />

于 曾 子 , 而 教 不 待匙 聖 人 矣 。 何 古層 人 「 一 貫 」 之 難譿 傳 , 而 今 人 「 一 貫 」<br />

之 易 曉曇 也 ?<br />

這 裡裡 他 一 樣 說 了 個 「 一 」, 並 且 不 直 接 談 論 「 忠 恕 」, 而 只 是是 費 心 討 論<br />

「 一 」 與 「 貫 」 的 關 係 。 我 猜 這 是是 在 用 語 、 問 題 意 識 上 受 了 朱 《 注 》 先 入 為<br />

主 的 影 響 。 關 鍵 在 , 吳吳 廷 翰 接 受 了 朱 子 的 用 語 與 問 題 意 識 後 , 卻卻 進 一 步 有 所<br />

扭 轉 , 形 成 了 不 同 的 詮 釋 。「 一 」 不 再 是是 個 先 天 的 、 神 聖 的 「 道 體 / 性 體 /<br />

本 心 」, 不 再 是是 個 被被 等 候 被被 信 靠 的 superstar, 而 只 是是 凡 事 用 力 有 得 ( 貫 ) 之 後<br />

所 逐 步 領 悟 到 的 「 一 」。 這 樣 的 「 一 」 就就 只 會 是是 事 事 物 物 當 中 所 潛 在 的 一 個<br />

價 值 傾 向 , 一 個 「 自 然 中 的 必 然 」。<br />

比 起 來 , 王 廷 相 、 顧 炎 武 、 戴 震 對 本 章 的 詮 釋 , 可 說 做 了 更 全 面 的 翻<br />

轉 。 首 先 , 王 廷 相 說 :「 忠 恕 , 夫 子 之 道 也 。 以 忠 恕 而 應 天 下 事 , 無 不 各各 得<br />

29 《 吳 廷 翰未 集 》 中 至 少 有 五 則 論 及 「 一 以层 貫 之 」, 其 中 兩 則 (《 吉峥 齋 漫度 錄杼 》 卷 下 第 63、64<br />

則 ) 提醚 及 曾 子 , 另屮 三 則 ( 同峧 上 , 卷 下 第 23、65、66 則 ) 則 否 , 但 五 則 的 理 路 彼 此 相厴 通 , 因峴<br />

此 這 五 則 似 乎屁 都 可屣 以层 繫ꀬ 屬谁 於 本岓 章鄓 。 當 然 , 並 不 能 完 全峖 否 定 那 三 則 繫ꀬ 屬谁 於 〈 衛 靈母 公 〉 篇 「 予<br />

一 以层 貫 之 」 章鄓 的 可屣 能 性 , 但 這 可屣 能 性 似 乎屁 不 大 。<br />

30 〔 明 〕 吳 廷 翰未 :《 吳 廷 翰未 集 》, 頁稰 67-68。<br />

xxv


13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其 分 , 故 曰 『 一 以 貫 之 』。」 31 這 就就 從 工 夫 論 的 角 度 , 表表 明 了 忠 恕 本 身 即 是是 那<br />

一 貫 之 道 。 其 次 , 顧 炎 武 說 : 32<br />

《 延 平岅 先峕 生岥 答 問 》 曰尥 :「…… 若秵 以层 為厉 夫 子 一 以层 貫 之 之 旨 甚原 精廨 微 , 非 門<br />

人 所 可屣 告 , 姑 以层 忠 恕窻 答 之 , 恐窺 聖 人 之 心尚 不 若秵 是半 之 支尟 也 ……」 朱 子 又 嘗<br />

作 〈 忠 恕窻 說弻 〉, 其 大 指匸 與弌 此 略 同峧 。 按匲 : 此 說弻 甚原 明 , 而 《 集 註 》 乃 杖 借穃<br />

學 者 盡廆 己 推 己 之 目岰 以层 著 明 之 , 是半 疑廀 忠 恕窻 為厉 下 學 之 事 , 不 足 以层 言 聖 人 之<br />

道 也 。 然 則 是半 二 之 , 非 一 之 也 …… 子 貢 問 曰尥 :「 有 一 言 而 可屣 以层 終 身 行<br />

之 者 乎屁 ?」 子 曰尥 :「 其 恕窻 乎屁 !」 夫 聖 人 者 何 以层 異 於 人 哉勔 ? 知 終 身 可屣<br />

行 , 則 知 一 以层 貫 之 之 義 矣 ……<br />

顧 炎 武 舉 朱 子 老 師 李 侗 的 觀 點 , 以 及 朱 子 自 己 另 一 處 較 平 實 的 說 法 , 來 凸 顯<br />

朱 子 在 《 集 註 》 中 的 解 釋 是是 個 徒 起 爭 議 的 、 弄 巧 反反 拙 的 解 釋 。 他 又 拿 〈 衛衛 靈<br />

公 〉 篇 「 其 恕 乎 」 一 章 當 佐 證 , 認 為 該 章 的 「 一 言 而 可 以 終 身 行 之 」 就就 相 當<br />

於 本 章 的 「 一 以 貫 之 」。 在 他 來 說 , 本 章 也 主 要 是是 關 於 修 養 工 夫 的 討 論 , 也<br />

主 要 是是 在 表表 明 ,「 忠 恕 」 本 身 就就 是是 那 「 終 身 可 行 / 一 以 貫 之 」 之 道 。 最 後 ,<br />

戴 震 說 : 33<br />

「 一 以层 貫 之 」, 非 言 「 以层 一 貫 之 」 也 。 道 有 下 學 上 達 之 殊 致秬 ……「 吾<br />

道 一 以层 貫 之 」, 言 上 達 之 道 即 下 學 之 道 也 …… 聖 人 仁 且尼 智醳 , 其 見 之 行<br />

事 , 無 非 仁 , 無 非 禮龂 義 , 忠 恕窻 不 足 以层 名峮 之 , 然 而 非 有 他 也 , 忠 恕窻 至 斯醬<br />

而 極 也 。 故卂 曾 子 曰尥 :「 夫 子 之 道 , 忠 恕窻 而 已 矣 。」 下 學 而 上 達 , 然 後匝<br />

能 言 此 ……《 六 經 》、 孔 、 孟 之 書 , 語張 行 之 約秖 , 務 在峹 修穑 身 而 已 …… 未<br />

有 空 指匸 「 一 」 而 使 人 知 之 、 求 之 者 ……<br />

31 〔 明 〕 王尸 廷 相厴 :《 王尸 廷 相厴 哲穯 學 選杮 集 》, 頁稰 13。<br />

32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193-194。<br />

33 〔 清 〕 戴 震 :《 戴 震 集 . 孟 子 字 義 疏 證ꁊ 》, 頁稰 324-325。<br />

xxv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33<br />

他 認 為 忠 恕 本 身 是是 「 下 學學 」 之 道 , 但 這 下 學學 之 道 做 到 極 致 就就 會 是是 仁 , 就就 會 是是<br />

禮 義 , 因 此 它它 本 身 同 時時 就就 已 經 是是 「 上 達 」 之 道 , 而 這 就就 是是 孔 子 「 一 以 貫 之 」<br />

的 意 思 。<br />

整 體 看 來 , 吳吳 廷 翰 、 王 廷 相 、 顧 炎 武 、 戴 震 等 人 , 都 已 經 改 以 工 夫 論 為<br />

中 心 來 詮 釋 本 章 , 而 將 朱 《 注 》 以 「 性 體 / 本 心 / 體 之 一 」 為 中 心 的 解 釋 進<br />

路 取 消 了 。「『 一 以 貫 之 』, 非 言 『 以 一 貫 之 』 也 」、「《 六 經 》、 孔 、 孟孟<br />

之 書 …… 未 有 空 指 『 一 』 而 使 人 知 之 、 求 之 者 」 戴 震 這 兩 句 話 便 是是 要 強 調 這<br />

個 意 思 。<br />

九 、 在 「 多 學 而 識 」 裡 直 接 「 一 以 貫 之 」<br />

子 曰尥 :「 賜 也 , 女 以层 予 為厉 多峿 學 而 識ꁉ 之 者 與弌 ?」 對 曰尥 :「 然 , 非 與弌 ?」<br />

曰尥 :「 非 也 , 予 一 以层 貫 之 。」(〈 衛 靈母 公 〉)<br />

【 朱 注 】 子 貢 之 學 , 多峿 而 能 識ꁉ 矣 。 夫 子 欲 其 知 所 本岓 也 , 故卂 問 以层 發<br />

之 …… 說弻 見 第 四屶 篇 。 然 彼 以层 行 言 , 而 此 以层 知 言 也 。<br />

朱 《 注 》 提 醒 我 們 , 多多 學學 而 識 的 背 後 , 應 有 個 「 本 」, 而 這 個 「 本 」 指<br />

的 仍 然 是是 朱 《 注 》 在 第 四 篇 (〈 里 仁 〉)「 吾吾 道 一 以 貫 之 」 章 所 謂 的 「 道 之<br />

體 / 天 地 / 性 / 聖 人 之 心 / 渾 然 一 理 / 體 之 一 」( 見 上 文文 )。 也 就就 是是 說 ,<br />

《 論 語 》 的 兩 處 「 一 以 貫 之 」, 朱 子 都 從 本 體 論 的 關 切 出 發 , 從 「 本 體 ─<br />

─ 發 用 」 的 理 路 來 解 釋 , 將 「 道 / 性 / 理 」 視 作 那 能 貫 、 去去 貫 的 「 一 」,<br />

將 「 一 以 貫 之 」 解 釋 成 「 以 一 貫 之 」( 借 用 戴 震 的 話 , 見 上 文文 )。 據 此 ,<br />

〈 里 仁 〉 篇 的 「 一 以 貫 之 」 指 的 是是 此 心 渾 然 一 理 自 能 處 事 無 礙 , 而 本 章 的<br />

「 一 以 貫 之 」 指 的 就就 是是 此 心 渾 然 一 理 自 能 周 知 無 礙 。 雖 然 一 個 「 以 行 言 」,<br />

一 個 「 以 知 言 」, 但 基 本 上 都 是是 本 體 論 進 路 的 解 釋 。 在 這 個 解 釋 進 路 下 ,<br />

〈 里 仁 〉 篇 裡裡 的 「 忠 恕 」 一 義 就就 實 質 上 被被 淡 化 甚 至 擱 置 了 ; 而 本 章 中 的 「 多多<br />

學學 而 識 」, 其 意 義 以 及 必 要 性 、 重 要 性 也 就就 多多 少少 打 了 折 扣 。 這 是是 理 所 當 然<br />

的 , 因 為 當 順 著 這 個 本 體 論 進 路 的 解 釋 再 推 進 一 步 , 就就 必 然 會 是是 在 工 夫 論 上<br />

體 證 、 實 現 那 神 聖 飽 滿 的 「 體 之 一 」 了 。 當 然 , 朱 子 的 致 知 論 仍 然 強 調 格 物<br />

xxvii


13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以 致 知 , 即 物 而 窮 理 。 但 前 面 已 經 提 過 , 當 致 知 的 目 標 是是 那 異 質 的 、 翻 上 一<br />

層 的 、 作 為 一 切 事 物 的 直 接 的 宰宰 制 者 的 天 理 時時 ,「 多多 學學 而 識 」 就就 多多 少少 只 是是 個<br />

過 站 、 橋 樑 ; 一 當 眼 前 事 物 突 然 釋 放 、 閃 現 天 理 的 訊 息 , 那 天 理 的 瞬 間 在<br />

場 , 便 能 以 一 個 「 本 」 的 角 色 , 發 揮 「 一 以 貫 之 」 的 作 用 , 於 是是 「 多多 學學 而<br />

識 」 的 工 作 便 可 以 暫 告告 歇 止 了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多多 學學 而 識 」 固 然 重 要 , 但 除 此<br />

之 外 , 那 超 越 的 「 一 」 的 出 場 與 作 用 卻卻 更 為 關 鍵 。<br />

比 起 來 , 顧 炎 武 對 《 論 語 》 兩 處 「 一 以 貫 之 」 的 解 釋 就就 很 不 一 樣 了 。 他<br />

對 本 章 的 解 釋 是是 : 34<br />

好崅 古層 敏 求 、 多峿 見 而 識ꁉ , 夫 子 之 所 自 道 也 。 然 有 進 乎屁 是半 者 。 六 爻尳 之 義 至<br />

賾 也 , 而 曰尥 「 知 者 觀毢 其 彖 辭譪 , 則 思匠 過 半屜 矣 」; 三 百 之 詩 至 汎 矣 , 而 曰尥<br />

「 一 言 以层 蔽 之 , 曰尥 : 思匠 無 邪 」; 三 千 三 百 之 儀邔 至 多峿 也 , 而 曰尥 「 禮龂 , 與弌<br />

其 奢 也 , 寧 儉邚 」…… 此 所 杖 「 予 一 以层 貫 之 」 者 也 。 其 教 門 人 也 , 必岊 先峕<br />

叩屨 其 兩 端廚 , 而 使 之 以层 三 隅 反 。 故卂 顏 子 則 聞开 一 以层 知 十 ; 而 子 貢 切 磋酌 之<br />

言 、 子 夏窅 禮龂 後匝 之 問 , 則 皆 善 其 可屣 與弌 言 詩 。 豈 非 天 下 之 理 殊 途 同峧 歸齨 , 大<br />

人 之 學 舉 本岓 以层 該 岕 乎屁 ? 彼 章鄓 句屳 之 士 , 既卅 不 足 以层 觀毢 其 會 通 , 而 高 明 之 君<br />

子 又 或 語張 德郔 性 而 遺東 問 學 , 均 失屺 聖 人 之 指匸 矣 。<br />

如 果 說 , 他 在 另 一 章 是是 從 工 夫 論 的 角 度 , 將 「 一 以 貫 之 」 理 解 為 「 終 身 可<br />

行 」 的 話 ; 那 麼 他 在 本 章 就就 是是 從 致 知 論 的 角 度 , 將 「 一 以 貫 之 」 理 解 為 「 觀<br />

其 會 通 」、「 舉 本 以 該 末 」 了 。 重 點 在 , 他 這 裡裡 所 謂 的 「 本 」 並 非 一 個 形 上<br />

實 體 , 而 只 是是 天 下 之 理 的 殊 途 同 歸 , 也 就就 是是 天 下 事 物 種 種 條 理 當 中 的 一 個 總<br />

匯 和 歸 結 。 在 這 個 解 釋 下 ,「 一 以 」 只 是是 個 副 詞 短 語 ,「 一 」 也 不 是是 那 發 揮<br />

關 鍵 作 用 的 神 祕 主 角 , 而 「 一 以 貫 之 」 也 就就 變 成 在 道 問 學學 、 好好 古 敏 求 、 多多 學學<br />

而 識 的 活 動 中 所 直 接 產 出 的 結 果 了 。 末 尾尾 顧 炎 武 的 批 評 , 所 謂 「 彼 章 句 之<br />

士 , 既既 不 足 以 觀 其 會 通 」, 大大 概 指 的 是是 一 般 俗 儒 或 朱 子 學學 派 中 徒 守 章 句 訓 詁<br />

的 學學 者 ; 而 所 謂 「 高高 明 之 君君 子 又 或 語 德 性 而 遺 問 學學 」 則 應 該 指 的 是是 王 學學 末<br />

34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201-202。<br />

xxvi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35<br />

流 。 王 學學 末 流 直 接 越 過 問 學學 來 追 求 「 以 一 貫 之 」, 當 然 是是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所 更<br />

加 反反 對 的 了 。<br />

戴 震 也 區 分 了 兩 處 「 一 以 貫 之 」 的 差 異 , 他 有 段 話 便 是是 對 比 地 、 交 錯 地<br />

討 論 這 兩 處 的 。 這 段 話 中 關 於 〈 學學 而 〉 章 的 部 份 上 文文 已 經 引 述 過 , 而 剩 下 來<br />

涉 及 本 章 以 及 兼 及 兩 處 的 部 份 則 是是 : 35<br />

「 一 以层 貫 之 」, 非 言 「 以层 一 貫 之 」 也 ……「 予 一 以层 貫 之 」, 不 曰尥 「 予<br />

學 」, 蒙弔 上 省厲 文尠 , 言 精廨 於 道 , 則 心尚 之 所 通 , 不 假 於 紛 然 識ꁉ 其 跡 也 ……<br />

聞开 見 不 可屣 不 廣郐 , 而 務 在峹 能 明 於 心尚 …… 心尚 精廨 於 道 , 全峖 乎屁 聖 智醳 , 自 無 弗岉 貫<br />

通 , 非 多峿 學 而 識ꁉ 所 能 盡廆 ……《 易 》 又 曰尥 :「 天 下 同峧 歸齨 而 殊 塗 , 一 致秬 而<br />

百 慮郘 , 天 下 何 思匠 何 慮郘 。」「 同峧 歸齨 」, 如崇 歸齨 於 仁 至 義 盡廆 是半 也 ;「 殊<br />

塗 」, 如崇 事 情 之 各峬 區 以层 別 是半 也 ;「 一 致秬 」, 如崇 心尚 知 之 明 盡廆 乎屁 聖 智醳 是半<br />

也 ;「 百 慮郘 」, 如崇 因峴 物 而 通 其 則 是半 也 ……《 六 經 》、 孔 、 孟 之 書 ……<br />

語張 知 之 約秖 , 致秬 其 心尚 之 明 而 已 ; 未 有 空 指匸 「 一 」 而 使 人 知 之 、 求 之 者 。<br />

致秬 其 心尚 之 明 , 自 能 權豙 度匓 事 情 , 無 幾酱 微 差窭 失屺 , 又 焉 用岦 知 「 一 」 求 「 一 」<br />

哉勔 ?<br />

戴 震 依 照 文文 意 脈 絡 將 孔 子 的 回 答 補 了 個 「 學學 」 字 , 從 「 予 學學 一 以 貫 之 」 來 解<br />

讀 , 這 點 似 乎 頗 能 言 之 成 理 。 而 如 此 一 來 , 本 章 的 「 予 學學 一 以 貫 之 」 跟 〈 里<br />

仁 〉 章 的 「 吾吾 道 一 以 貫 之 」 就就 有 了 明 顯 的 差 異 。 跟 顧 炎 武 一 樣 , 戴 震 也 側 重<br />

從 致 知 論 的 角 度 來 解 釋 本 章 ;「 一 以 貫 之 」 指 的 是是 心 知 之 明 能 夠夠 一 一 權 度 事<br />

物 , 通 曉 其 中 的 條 理 及 其 最 後 的 歸 趨 , 如 此 而 已 , 沒 有 什 麼 神 奇 的 、 先 天 現<br />

成 的 「 一 」 可 求 ; 因 此 人 所 要 做 的 , 首 先 是是 「 致 其 心 之 明 」( 依 自 然 氣 本 論<br />

來 說 , 這 是是 必 須 經 過 後 天 的 一 步 步 鍛 鍊鍊 , 包 括 問 學學 , 才 能 得 著 的 ), 然 後 還<br />

須 一 一 權 度 事 物 , 才 能 貫 通 為 一 。<br />

35 〔 清 〕 戴 震 :《 戴 震 集 . 孟 子 字 義 疏 證ꁊ 》, 頁稰 324-326。<br />

xxix


13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總 之 , 在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理 路 中 , 本 章 的 「 一 以 貫 之 」 是是 指 學學 問 的 知 本 識<br />

歸 、 會 通 一 貫 。 而 針 對 以 上 所 討 論 《 論 語 》 的 兩 處 「 一 以 貫 之 」, 戴 震 都 強<br />

烈 、 鮮 明 地 宣 稱 「『 一 以 貫 之 』, 非 言 『 以 一 貫 之 』 也 」、「《 六 經 》、<br />

孔 、 孟孟 之 書 …… 未 有 空 指 『 一 』 而 使 人 知 之 、 求 之 者 」, 用 這 兩 句 話 來 概 括<br />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對 《 論 語 》 兩 處 「 一 以 貫 之 」 的 立 場 再 適 合 不 過 了 。<br />

十 、 經 由 「 博 學 於 文 」 來 「 約 之 以 禮 」<br />

子 曰尥 :「 君 子 博鄯 學 於 文尠 , 約秖 之 以层 禮龂 , 亦岿 可屣 以层 弗岉 畔 矣 夫 !」(〈 雍<br />

也 〉)<br />

【 朱 注 】 君 子 學 欲 其 博鄯 , 故卂 於 文尠 無 不 考 ; 崌 欲 其 要稊 , 故卂 其 動 必岊 以层 禮龂 。<br />

如崇 此 , 則 可屣 以层 不 背秥 於 道 矣 。 程 子 曰尥 :「 博鄯 學 於 文尠 而 不 約秖 之 以层 禮龂 , 必岊 至<br />

於 汗 漫度 。 博鄯 學 矣 , 又 能 崌 禮龂 而 由 於 規 矩 , 則 亦岿 可屣 以层 不 畔 道 矣 。」<br />

在 朱 《 注 》 的 一 開 始始 , 朱 子 平 行 地 、 分 別 地 解 釋 了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和 「 約<br />

之 以 禮 」; 至 於 兩 項 之 間 的 關 係 , 以 及 兩 項 對 於 「 不 背 於 道 」 的 重 要 性 孰孰 輕<br />

孰孰 重 , 則 朱 子 並 沒 有 說 明 。 接 下 來 , 在 朱 子 所 引 程 子 的 話 中 , 則 「 約 之 以<br />

禮 」 的 重 要 性 被被 加 強 了 , 而 且 它它 的 成 立 或 來 源 似 乎 跟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沒 有 太 大大<br />

的 關 係 , 它它 只 是是 用 來 約 束 博博 學學 所 得 的 「 文文 」 而 已 。 總 之 , 在 此 章 朱 《 注 》<br />

中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之 後 是是 不 能 不 「 約 之 以 禮 」 的 , 因 為 前 者 有 賴 於 後 者 的 整<br />

正 和 保 障 ; 但 「 約 之 以 禮 」 的 本 身 則 似 乎 是是 個 獨 立 的 項 目 , 至 少少 也 是是 別 有 依<br />

據 , 而 這 依 據 跟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並 沒 有 很 大大 的 關 係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br />

不 見 得 是是 為 了 完 成 「 約 之 以 禮 」, 但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之 後 卻卻 必 須 「 約 之 以<br />

禮 」; 而 「 約 之 以 禮 」 的 行 動 是是 既既 有 的 、 既既 定 的 , 是是 拿 來 針 對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br />

而 施 行 的 。 更 明 白 地 說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似 乎 只 是是 一 般 學學 習 的 意 義 , 還 不 是是 嚴<br />

格 的 致 知 論 的 意 義 ; 而 「 約 之 以 禮 」 則 確 定 是是 修 養 工 夫 論 的 意 義 , 是是 要 對 人<br />

的 一 般 行 事 如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等 做 出 必 要 的 規 約 、 導 正 的 。<br />

xxx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37<br />

照 理 說 , 朱 子 所 謂 的 「 禮 」 是是 「 天 理 之 節 文文 , 人 事 之 儀 則 」, 36 也 就就 是是<br />

「 性 / 天 理 / 仁 」 的 內 涵 之 一 , 因 此 從 朱 子 格 物 致 知 說 的 脈 絡 來 看 , 人 也 可<br />

以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而 後 從 中 體 認 「 禮 / 理 」。 但 正 如 前 面 所 討 論 過 的 , 在 朱 子<br />

學學 格 物 致 知 的 過 程 中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並 非 最 重 要 最 主 幹 的 部 份 , 可 能 因 為 這<br />

樣 , 程 子 、 朱 子 兩 人 便 沒 有 想 到 要 把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約 之 以 禮 」 放 進 「 格 物 →<br />

致 知 ( 識 知 禮 、 天 理 )」 的 理 路 裡裡 面 來 理 解 吧 !<br />

但 王 廷 相 卻卻 說 : 37<br />

孔 子 曰尥 :「 博鄯 學 於 文尠 , 約秖 之 以层 禮龂 。」 孟 子 曰尥 :「 博鄯 學 而 詳 說弻 之 , 將 以层<br />

反 說弻 約秖 也 。」 蓋弘 博鄯 粗 而 約秖 精廨 , 博鄯 無 定 而 約秖 執 其 要稊 , 博鄯 有 過 不 及 而 約秖 適<br />

中 也 。 此 為厉 學 、 為厉 道 千 古層 心尚 法 。 世尺 儒 教 人 曰尥 : 在峹 約秖 而 不 在峹 博鄯 。 嗟 乎屁 !<br />

博鄯 惡酼 乎屁 雜 者 斯醬 可屣 矣 ; 博鄯 而 正岗 , 何 害窙 ? 38 約秖 不 自 博鄯 而 出屒 , 則 單酀 寡 而 不 能<br />

以层 折 中 , 執 一 而 不 能 於 時 措 , 其 不 遠彑 於 聖 者 幾酱 希 !<br />

他 基 本 上 同 意 ,「 博博 」 只 是是 個 素 樸 的 、 不 確 定 的 、 有 過 有 不 及 的 狀 態 ,<br />

「 約 」 才 是是 個 明 確 的 、 精 要 的 、 適 中 的 狀 態 。 然 而 他 強 調 , 不 能 因 為 這 樣 就就<br />

單 單 執 取 了 「 約 」 而 拋 棄 了 「 博博 」, 因 為 那 合 宜 的 、 適 切 的 「 約 」 恰 恰 必 須<br />

「 自 博博 而 出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沒 有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就就 沒 有 足 夠夠 的 參 照 、 選 項 來 供<br />

人 「 折 中 」, 也 就就 不 可 能 達 到 真 正 的 「 約 之 以 禮 」, 因 此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是是 朝<br />

向 「 約 之 以 禮 」 所 絕 不 能 欠 缺 的 步 驟驟 。 可 以 看 出 , 他 的 解 釋 凸 顯 了 「 博博 」、<br />

「 約 」 兩 個 對 等 的 概 念 , 凸 顯 了 經 由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來 「 約 之 以 禮 」 的 過 程 ,<br />

並 且 將 這 過 程 同 時時 賦 予 致 知 論 、 修 養 論 雙 軌 的 義 涵 ( 所 謂 「 此 為 學學 、 為 道 千<br />

古 心 法 」)。 不 妨妨 說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跟 致 知 論 的 關 係 , 在 自 然 氣 本 論 中 要 比<br />

在 朱 子 學學 中 密 切 、 重 要 、 直 接 得 多多 , 所 以 王 廷 相 就就 把 《 論 語 》 這 章 從 朱<br />

36 〔 宋 〕 朱 熹曲 :《 論 語張 集 注 . 學 而 12》。<br />

37 〔 明 〕 王尸 廷 相厴 :《 王尸 廷 相厴 哲穯 學 選杮 集 》, 頁稰 86-87。<br />

38 原穦 斷齜 句屳 為厉 「 博鄯 而 正岗 , 何 害窙 約秖 ?」, 但 我 認強 為厉 這 裡 「 約秖 」 字 應 該 連 下 讀歲 ,「 約秖 不 自 博鄯 而<br />

出屒 ……」 表 現 了 更 清 晰醮 更 有 力 的 意 義 脈 絡 。<br />

xxxi


13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 注 》 裡裡 側 重 「 約 之 以 禮 」 也 就就 是是 側 重 修 養 工 夫 論 的 解 釋 , 轉 變 為 兩 端 並 重<br />

以 及 致 知 論 、 工 夫 論 雙 軌 的 解 釋 了 。<br />

十 一 、 聖 人 並 非 「 生 知 」 義 理<br />

子 曰尥 :「 我 非 生岥 而 知 之 者 。 好崅 古層 , 敏 以层 求 之 者 也 。」(〈 述稖 而 〉)<br />

【 朱 注 】 生岥 而 知 之 者 , 氣 質 清 明 , 義 理 昭升 著 , 不 待匙 學 而 知 也 …… 尹 氏尮<br />

曰尥 :「 孔 子 以层 生岥 知 之 聖 , 每 云 好崅 學 者 , 非 惟 勉勈 人 也 。 蓋弘 生岥 而 可屣 知 者 義<br />

理 爾庵 , 若秵 夫 禮龂 樂鄑 名峮 物 , 古層 今 事 變殤 , 亦岿 必岊 待匙 學 而 後匝 有 以层 驗殯 其 實 也 。」<br />

本 章 朱 《 注 》 認 為 所 謂 「 生 而 知 之 」 就就 是是 天 生 「 氣 質 清 明 」, 能 夠夠 「 義<br />

理 昭昭 著 , 不 待 學學 而 知 」, 認 為 孔 子 這 樣 一 個 生 而 知 之 者 , 他 之 所 以 還 要 「 好好<br />

古 敏 求 」, 其 重 點 只 是是 在 於 禮 樂 名 物 、 古 今 事 變 的 勘 驗 而 已 。 看 起 來 似 乎<br />

是是 , 朱 《 注 》 為 了 強 調 孔 子 實 際 上 是是 個 天 生 義 理 昭昭 著 的 「 生 而 知 之 」 者 , 於<br />

是是 就就 把 孔 子 所 謂 的 「 好好 古 敏 求 」 壓壓 低 層 級 , 削 弱 其 中 的 意 義 和 重 要 性 了 。 如<br />

果 說 , 孔 子 所 要 表表 達 的 是是 「 因 為 自 己 並 非 生 而 知 之 者 → 所 以 好好 古 敏 求 」 的<br />

話 , 朱 《 注 》 卻卻 反反 過 來 替 孔 子 做 了 澄 清 :「 雖 然 自 稱 好好 古 敏 求 → 孔 子 仍 然 是是<br />

生 而 知 之 者 」。 總 之 , 朱 《 注 》 因 為 肯 定 「 生 知 義 理 」 的 可 能 , 所 以 不 相 信<br />

孔 子 真 的 會 就就 義 理 層 面 宣 稱 「 好好 古 敏 求 」。 朱 《 注 》 的 目 標 大大 概 是是 推 尊 孔<br />

子 , 以 及 保 住 「 生 知 義 理 」 的 可 能 性 和 價 值 。 雖 然 「 生 知 義 理 」 仍 然 以 聖<br />

人 、 孔 子 為 前 提 , 但 這 樣 的 解 釋 顯 然 暗 示 或 鼓 勵 了 一 般 人 也 去去 嘗 試 那 直 接 契契<br />

悟 和 不 學學 而 知 的 可 能 。<br />

然 而 王 廷 相 、 吳吳 廷 翰 討 論 這 章 , 卻卻 走 上 另 一 個 方方 向 。 王 廷 相 說 : 39<br />

39 〔 明 〕 王尸 廷 相厴 :《 王尸 廷 相厴 哲穯 學 選杮 集 》, 頁稰 86; 此 段卬 「 德郔 性 之 知 」 誤强 作 「 德郔 行 之 知 」, 茲 據<br />

《 王尸 廷 相厴 集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9 年 ) 訂稍 正岗 。<br />

xxx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39<br />

嬰柂 兒 在峹 胞秩 中 自 能 飲 食稳 , 出屒 胞秩 時 便 能 視 聽歭 , 此 天 性 之 知 , 神 化 之 不 容窞 已<br />

者 。 自 餘 因峴 習 而 知 、 因峴 悟竀 而 知 、 因峴 過 而 知 、 因峴 疑廀 而 知 , 皆 人 道 之 知<br />

也 …… 近 世尺 儒 者 務 為厉 好崅 高 之 論 , 別 出屒 德郔 性 之 知 , 以层 為厉 知 之 至 , 而 淺 博鄯<br />

學 、 審郃 問 、 慎 思匠 、 明 辯谪 之 知 為厉 不 足 ; 而 不 知 聖 人 雖 生岥 知 , 惟 性 善 、 近<br />

道 二 者 而 已 , 其 因峴 習 、 因峴 悟竀 、 因峴 過 、 因峴 疑廀 之 知 , 與弌 人 大 同峧 , 況 禮龂 樂鄑 名峮<br />

物 、 古層 今 事 變殤 亦岿 必岊 待匙 學 而 後匝 知 哉勔 ?<br />

在 他 來 說 , 所 謂 聖 人 的 生 知 , 其 實 只 不 過 是是 性 善 、 近 道 兩 端 , 也 就就 是是 比 一 般<br />

人 更 明 暢 更 純 全 的 善 的 傾 向 而 已 。 這 樣 的 生 知 , 在 現 實 人 生 中 仍 然 只 是是 個 基<br />

本 的 知 , 仍 然 有 其 限 度 有 所 不 足 , 仍 然 必 須 跟 一 般 人 一 樣 因 著 習 、 悟 、 犯<br />

錯 、 疑 惑 等 等 才 能 知 曉 義 理 。 這 裡裡 , 王 廷 相 限 定 了 「 生 知 」 的 內 涵 、 範 圍 ,<br />

主 張 聖 人 的 「 生 知 」 有 一 定 的 限 度 , 因 而 仍 須 「 學學 知 」 義 理 。<br />

吳吳 廷 翰 則 說 : 40<br />

夫 子 蓋弘 不 肯 任峌 生岥 知 , 而 以层 學 知 者 自 處 。 然 其 杖 好崅 古層 者 , 必岊 杖 古層 之 人<br />

也 、 古層 之 道 也 。 杖 古層 之 人 , 必岊 古層 人 之 言 與弌 其 行 也 ; 杖 古層 之 道 , 亦岿 只屯 是半<br />

古層 人 之 言 行 先峕 得 我 心尚 之 所 同峧 然 者 也 。 夫 古層 人 言 行 那 復 得 見 ? 亦岿 必岊 載 之<br />

詩 書 , 或 在峹 傳 述稖 , 終 不 然 只屯 是半 一 個積 契勰 悟竀 默枯 想 便 能 得 之 ; 亦岿 必岊 須 誦弳 詩 、<br />

讀歲 書 , 多峿 識ꁉ 前 言 往 行 , 以层 我 之 心尚 求 古層 人 之 心尚 , 以层 古層 人 之 心尚 感 我 之 心尚 ,<br />

如崇 此 方尣 纔殟 有 得 。 以层 此 見 得 「 學 知 」 者 必岊 由 格 物 致秬 知 , 雖 夫 子 亦岿 然 。 若秵<br />

如崇 今 日尤 「 致秬 良 知 」 之 說弻 , 必岊 曰尥 : 我 雖 不 是半 生岥 知 , 然 我 何 須 他 求 ? 只屯 這<br />

道 理 光峒 光峒 明 明 在峹 我 心尚 上 , 自 然 知 得 了 , 便 一 切 不 必岊 學 問 。 若秵 有 此 理 ,<br />

夫 子 何 故卂 不 言 ? 夫 聖 人 生岥 知 , 以层 為厉 合峯 下 便 了 , 無 所 不 知 , 是半 有 此 理 。<br />

其 下 既卅 曰尥 學 矣 , 而 以层 為厉 但 只屯 求 之 良 知 , 而 不 必岊 更 由 學 問 , 有 是半 理 乎屁 !<br />

他 只 是是 從 「 理 」 上 有 限 地 、 低 調 地 肯 定 「 聖 人 生 知 」 的 可 能 。 但 在 這 前 提<br />

下 , 他 還 是是 強 調 , 孔 子 既既 然 以 「 學學 知 者 」 自 處 , 並 且 自 稱 「 好好 古 敏 求 」, 那<br />

40 〔 明 〕 吳 廷 翰未 :《 吳 廷 翰未 集 》, 頁稰 54-55。<br />

xxxiii


14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就就 表表 示 孔 子 仍 然 藉 著 讀 書 、 格 物 來 感 知 古 人 之 心 , 來 得 著 「 古 之 道 」; 因 此<br />

一 般 真 正 的 「 學學 知 者 」 就就 更 不 應 該 一 意 追 求 良 知 、 輕 忽 問 學學 了 。 可 以 看 出 ,<br />

他 所 批 評 、 質 疑 的 , 除 了 朱 《 注 》 對 「 生 知 義 理 」 的 過 度 強 調 外 , 更 包 括 了<br />

當 時時 日 漸 興 盛 的 陽 明 學學 派 的 「 只 求 之 良 知 , 不 必 更 由 學學 問 」。<br />

十 二 、 其 他 : 關 於 文 本 和 一 般 詮 釋 問 題 的 討 論<br />

以 上 都 是是 關 乎 哲 學學 觀 點 的 轉 變 所 帶 來 的 詮 釋 差 異 , 但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br />

的 《 論 語 》 詮 釋 還 有 其 他 關 於 文文 本 和 一 般 詮 釋 問 題 的 討 論 值 得 注 意 , 這 裡裡 舉<br />

三 個 例 子 介 紹 如 下 :<br />

1. 對 《 論 語 》 編 輯 理 念 的 省 思 。 羅 欽 順 說 : 41<br />

孔 門 諸 弟 子 之 言 , 醩 見 《 論 語張 》 中 者 凡 四屶 十 五 章鄓 , 子 張 第 十 九 在峹 內 。<br />

若秵 挑匿 出屒 別 為厉 一 篇 , 以层 附 〈 堯配 曰尥 〉 篇 後匝 , 尤尒 得 酥 聖 言 之 體殱 。 當 時 記 錄杼 者<br />

慮郘 不 及 此 , 何 也 ?<br />

《 論 語 》 主 要 是是 記 錄錄 孔 子 的 言 行 , 既既 然 這 樣 , 為 什 麼 不 將 諸 弟 子 的 話 集 中 起<br />

來 放 在 最 後 , 當 作 附 篇 呢 ? 加 起 來 總 共 四 十 五 章 , 比 目 前 《 論 語 》 章 數 最 多多<br />

的 〈 憲 問 〉 只 少少 兩 章 , 似 乎 還 蠻 恰 當 的 。 不 過 顧 炎 武 在 論 「 巧 言 」 的 時時 候<br />

說 : 42<br />

然 則 學 者 宜 如崇 之 何 ? 必岊 先峕 之 以层 孝 弟 以层 消 其 悖竆 逆 陵鄈 暴鄄 之 心尚 , 繼评 之 忠 信 以层<br />

去屢 其 便 辟 側 媚酚 , 使 一 言 一 動 皆 出屒 於 本岓 心尚 , 而 不 使 不 仁 者 加展 乎屁 其 身 , 夫<br />

然 後匝 可屣 以层 修穑 身 而 治 國 矣 。( 自 注 : 記 者 於 《 論 語張 》 之 首稴 而 列峚 有 子 、 曾<br />

子 之 言 , 所 以层 補 夫 子 平岅 日尤 所 未 及 , 其 間 次 序 亦岿 不 為厉 無 意 。)<br />

41 〔 明 〕 羅ꀱ 欽釓 順 :《 困 知 記 》, 頁稰 102。<br />

42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553。<br />

xxxiv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41<br />

他 指 出 ,《 論 語 》 之 所 以 在 開 篇 第 二 章 收 錄錄 了 有 子 「 其 為 人 也 孝孝 弟 」 的 話 ,<br />

又 在 第 四 章 收 錄錄 了 曾 子 「 吾吾 日 三 省 吾吾 身 …… 不 忠 乎 …… 不 信 乎 ……」 的 話 ,<br />

或 許 是是 為 了 對 孔 子 的 相 關 言 論 做 必 要 補 充 ( 按 : 該 兩 章 之 間 就就 是是 孔 子 的 「 巧<br />

言 令 色 , 鮮 矣 仁 !」)。 照 這 樣 看 , 弟 子 們 的 話 有 些 是是 根 據 內 容容 、 論 旨 有 機<br />

地 穿 插 進 去去 的 。 這 點 似 乎 可 以 部 份 地 回 答 羅 欽 順 的 質 疑 。 不 管 怎 樣 , 他 們 兩<br />

人 都 注 意 到 《 論 語 》 文文 本 形 式 中 出 現 的 問 題 , 都 是是 對 《 論 語 》 編 輯 理 念 審審 慎<br />

的 反反 思 。<br />

2. 對 《 論 語 》 和 其 他 經 典 中 的 孔 子 言 論 的 比 對 、 考 察察 。 顧 炎 武 說 : 43<br />

《 孟 子 》 書 引尙 孔 子 之 言 凡 二 十 有 九 。 其 載 於 《 論 語張 》 者 八 ( 自 注 : 學<br />

不 厭 而 教 不 倦稼 、 里 仁 為厉 美秙 ……), 又 多峿 大 同峧 而 小 異 , 然 則 夫 子 之 言 其<br />

不 傳 於 后峱 者 多峿 矣 。 故卂 曰尥 「 仲峊 尼屿 沒 而 微 言 絕 」。<br />

其 實 在 顧 炎 武 之 前 , 在 羅 欽 順 、 王 廷 相 、 吳吳 廷 翰 等 人 的 論 述 中 , 凡 討 論 、 引<br />

述 孔 子 言 論 , 並 沒 有 明 顯 地 以 《 論 語 》 為 一 個 主 要 的 中 心 , 這 是是 因 為 《 易<br />

傳 》、《 禮 記 》 等 書 中 仍 出 現 了 許 多多 孔 子 話 語 的 緣 故 。 但 《 論 語 》 之 內 、 之<br />

外 這 些 孔 子 的 言 論 , 其 整 體 的 、 分 別 的 情 況 究 竟 是是 怎 樣 呢 ? 顧 炎 武 這 則 仔 細<br />

數 算 的 討 論 或 許 是是 一 個 客 觀 考 察察 的 開 始始 。<br />

3. 文文 義 解 說 不 通 則 應 擱 置 、 從 缺 。 羅 欽 順 說 : 44<br />

凡 經 書 文尠 義 有 解 說弻 不 通 處 , 只屯 宜 闕 之 。 蓋弘 年 代 悠 邈龿 , 編 簡龍 錯杸 亂 , 字 畫<br />

差窭 訛 , 勢 不 能 免 。 必岊 欲 多峿 方尣 牽 補 , 強 解 求 通 , 則 鑿毾 矣 。 自 昔 聰 明 博鄯 辨杪<br />

之 士 , 多峿 喜鄹 做 此 等 工 夫 , 似 乎屁 枉 費 心尚 力 。 若秵 真 欲 求 道 , 斷齜 不 在峹 此 。<br />

43 〔 清 〕 顧谸 炎 武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頁稰 217。<br />

44 〔 明 〕 羅ꀱ 欽釓 順 :《 困 知 記 》, 頁稰 76。<br />

xxxv


14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這 一 則 並 非 專 就就 《 論 語 》 而 說 的 , 但 顯 然 也 包 括 了 《 論 語 》 在 內 , 因 此 不 妨妨<br />

拿 來 一 併 討 論 。 基 本 上 ,「 必 欲 多多 方方 牽 補 , 強 解 求 通 」, 這 樣 的 心 態 和 毛 病<br />

是是 任 何 哲 學學 立 場 都 會 反反 對 、 抨 擊 的 。 然 而 , 宋 明 儒 在 神 聖 本 體 論 、 神 聖 本 心<br />

論 的 哲 學學 型 態 下 , 在 完 美 聖 人 、 飽 滿 圓 教 的 感 受 中 , 當 基 於 一 己 體 證 來 詮 解<br />

經 典 時時 , 的 確 比 較 容容 易 形 成 過 度 美 化 或 求 之 過 深 的 詮 釋 。 反反 過 來 看 , 自 然 氣<br />

本 論 認 為 自 然 本 體 中 的 價 值 蘊 涵 是是 有 限 的 , 宇 宙 、 人 間 、 人 生 的 價 值 都 是是 在<br />

嘗 試 錯 誤 中 逐 步 興 發 逐 步 積 累 、 開 展展 的 , 不 預 設 一 個 先 天 具 足 、 價 值 滿 盈 的<br />

形 上 實 體 , 願 意 直 接 承 認 現 實 中 種 種 的 缺 憾 和 差 異 …… 基 於 這 些 理 念 , 羅 欽<br />

順 這 個 「 解 說 不 通 處 只 宜 闕 之 」、「 不 必 強 解 求 通 」 的 觀 點 , 也 就就 有 了 更 積<br />

極 更 鮮 明 的 意 義 。<br />

結 語<br />

以 上 的 十 二 點 討 論 , 雖 然 是是 綴 合 不 同 學學 者 分 散 的 資 料料 所 構 成 , 但 其 中 的<br />

理 路 一 貫 , 彼 此 呼 應 , 並 且 觸 及 了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最 主 要 、 最 重 要 的 觀 點 。<br />

從 中 可 以 看 出 , 相 對 於 朱 子 的 《 論 語 集 注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的 《 論 語 》<br />

詮 釋 已 經 有 意 地 、 自 覺 地 在 每 個 關 鍵 問 題 上 拉 出 距 離 , 形 成 自 己 獨 特 的 解<br />

釋 , 建 構 起 自 己 獨 立 的 典 範 了 。 也 就就 是是 說 , 焦 循 、 劉 寶寶 楠 的 《 論 語 》 詮 釋 典<br />

範 其 實 是是 明 代 中 葉 以 來 長 久 積 澱 所 成 , 並 非 只 是是 在 乾 嘉 學學 術 的 土 壤壤 上 才 醞 釀<br />

出 來 的 。<br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繼 朱 子 學學 、 陽 明 學學 而 起 , 清 代 劉 寶寶 楠 的 《 論 語 正 義 》 也<br />

對 比 於 朱 子 的 《 論 語 集 注 》 而 作 , 這 都 是是 時時 代 運 會 下 思 想 變 遷 所 帶 來 的 典 範<br />

轉 移 。 然 而 清 代 以 來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哲 學學 一 直 處 在 邊 緣 的 、 模 糊 的 、 被被<br />

輕 忽 被被 擱 置 的 狀 態 ; 劉 寶寶 楠 的 《 論 語 正 義 》 也 常 常 只 是是 專 家家 學學 問 裡裡 的 課 題 ,<br />

沒 能 取 代 朱 子 《 論 語 集 注 》 成 為 當 代 《 論 語 》 詮 釋 、 教 學學 的 主 要 標 準 ; 而 既既<br />

然 兩 者 各各 自 沈 寂寂 冷 清 , 兩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當 然 也 就就 遲 遲 不 得 彰 顯 了 。 45 我 們 不 免<br />

45 正岗 面稫 地峸 從 相厴 應 的 哲穯 學 理 路 來 討 論 劉邟 寶讥 楠 《 論 語張 正岗 義 》 的 論 著 似 乎屁 不 多峿 見 , 晚 近 一 個積 例 子 是半<br />

xxxv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43<br />

要 問 , 時時 代 運 會 何 以 會 旋旋 轉 挪 移 , 帶 出 一 個 新 的 哲 學學 典 範 、 詮 釋 典 範 , 又 何<br />

以 讓 這 典 範 長 期 地 朦 朧 模 糊 、 無 關 痛 癢 ?<br />

中 國 哲 學學 史 以 及 中 國 經 學學 史 的 一 個 基 本 事 實 是是 , 哲 學學 建 構 與 經 典 詮 釋 常<br />

常 一 體 兩 面 地 發 生 、 進 行 和 完 成 。 歷 代 解 經 者 , 在 主 觀 的 感 受 上 也 都 相 當 程<br />

度 地 「 以 述 為 作 」, 認 為 自 己 所 理 解 所 述 作 的 其 實 只 不 過 是是 經 典 中 早 已 蘊 涵<br />

著 的 聖 人 之 學學 和 聖 人 之 教 。 而 當 不 同 詮 釋 立 場 、 觀 點 之 間 有 了 爭 議 時時 , 雙 方方<br />

也 總 是是 各各 自 以 為 自 己 所 述 所 作 的 才 合 乎 聖 人 之 教 , 而 遺 憾 、 感 慨 於 對 方方 的 偏<br />

離 、 違 失失 。 這 些 狀 況 之 所 以 發 生 , 大大 致 上 可 以 從 華 人 天 人 合 一 、 人 己 一 理 的<br />

基 本 存存 在 感 受 ( 有 時時 是是 意 識 型 態 ) 來 理 解 。 從 正 面 來 看 , 這 就就 讓 經 書 成 了 開<br />

放 的 文文 本 , 每 個 時時 代 每 個 人 都 可 能 對 它它 認 同 、 傾 入 , 都 可 能 將 對 它它 的 理 解 、<br />

詮 說 當 成 自 家家 ( 以 及 人 人 ) 心 地 原原 本 如 此 或 原原 本 應 有 的 內 涵 ; 正 因 為 這 樣 ,<br />

每 部 經 書 便 不 斷斷 吸 聚 各各 時時 代 、 各各 地 域 不 同 心 靈 型 態 的 參 與 , 而 形 成 人 類 文文 明<br />

史 上 可 能 是是 歷 時時 最 久 、 規 模 最 大大 的 一 個 個 「 討 論 群 」。 但 從 反反 面 來 看 , 這 也<br />

不 免 讓 不 同 立 場 的 解 經 者 各各 是是 其 是是 , 各各 抒 其 意 , 相 互 否 定 , 相 互 擱 置 , 各各 自<br />

認 定 對 方方 背 離 了 聖 人 之 道 ; 於 是是 便 有 了 門 戶 、 學學 派 之 爭 以 及 正 統 與 異 端 之<br />

爭 , 而 不 同 立 場 之 間 的 差 異 、 分 途 就就 往 往 得 不 到 積 極 的 正 視 和 尊 重 , 那 龐 大大<br />

的 一 個 個 「 經 書 討 論 群 」 當 中 實 質 上 並 沒 有 太 多多 對 等 而 公 平 的 、 積 極 而 飽 滿<br />

的 相 互 討 論 ; 於 是是 主 流 觀 點 每 每 貶 抑 了 次 要 觀 點 , 而 新 興 觀 點 總 是是 遲 遲 無 法<br />

得 到 自 己 的 空 間 。<br />

上 述 的 狀 況 , 可 能 就就 是是 中 國 經 學學 史 中 一 個 值 得 注 意 的 現 象 和 特 點 , 並 且<br />

也 是是 今 天 我 們 必 須 設 法 超 越 的 一 個 癥 結 。 如 果 這 個 癥 結 沒 能 解 開 , 那 麼 , 關<br />

於 朱 子 學學 、 陽 明 學學 與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之 間 , 或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與 當 代 新 儒 家家<br />

之 間 , 種 種 思 想 上 、 學學 術 上 的 問 題 的 爭 議 論 辯 , 就就 未 必 能 夠夠 明 暢 、 通 透 的 進<br />

行 和 完 成 。<br />

張 麗讘 珠 :〈 清 代 的 義 理 學 轉龻 型勨 與弌 《 四屶 書 》 詮 釋诤 : 以层 《 論 語張 正岗 義 》、《 孟 子 正岗 義 》 為厉 觀毢 察 對<br />

象 〉, 收 於 黃 俊 傑鄡 ( 編 )《 東 亞 儒 者 的 四屶 書 詮 釋诤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5 年 ), 頁稰<br />

63-105。<br />

xxxvii


14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不 管 怎 樣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研 究 終 於 逐 漸 在 臺 灣 生 根 、 發 芽 , 並 且 開<br />

始始 凸 顯 其 獨 特 的 面 貌 與 意 義 了 。 而 就就 我 自 己 現 在 來 看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有<br />

其 彼 此 相 通 、 理 路 一 貫 的 《 論 語 》( 以 及 其 他 諸 經 ) 詮 釋 也 已 經 是是 不 容容 否 定<br />

的 了 。 我 在 這 裡裡 要 進 一 步 呼 籲 的 是是 , 從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哲 學學 立 場 、 哲 學學 理<br />

路 來 研 究 清 代 經 學學 , 來 展展 現 清 代 經 學學 的 意 義 脈 絡 、 意 義 結 構 , 這 是是 當 前 清 代<br />

經 學學 研 究 的 一 個 新 的 、 極 有 力 的 切 入 點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以 顧 炎 武 為 重 要 的<br />

中 繼 , 再 由 戴 震 集 其 大大 成 , 而 兩 人 都 是是 經 史 考 據 學學 的 大大 師 , 這 已 經 為 自 然 氣<br />

本 論 與 清 代 經 學學 的 內 在 相 關 性 做 了 最 有 力 的 說 明 。 而 本 文文 第 二 節 中 「 聞 道 是是<br />

日 復 一 日 、 永 無 止 境境 的 事 」、「 意 義 蘊 涵 在 事 件 的 脈 絡 、 情 狀 當 中 」、「 並<br />

無 先 驗 的 神 聖 本 心 存存 在 」、「 性 與 天 道 不 在 文文 章 、 行 事 之 外 」、「 在 『 多多 學學<br />

而 識 』 裡裡 直 接 『 一 以 貫 之 』」、「 經 由 『 博博 學學 於 文文 』 來 『 約 之 以 禮 』」 等 項<br />

的 討 論 也 已 說 明 了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哲 學學 理 路 中 內 在 地 支 持 著 、 要 求 著 一 個<br />

經 史 考 據 學學 。 總 之 , 在 我 看 來 ,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哲 學學 典 範 正 是是 研 究 清 代 經<br />

學學 ( 尤尤 其 是是 乾 嘉 經 學學 ) 一 個 恰 當 的 、 相 應 相 契契 的 前 理 解 和 詮 釋 典 範 ; 從 明 清<br />

自 然 氣 本 論 的 角 度 切 入 , 將 為 當 前 清 代 經 學學 研 究 帶 來 一 個 新 的 契契 機 。<br />

最 後 , 雖 然 無 法 深 論 但 不 能 不 提 到 的 是是 , 本 論 題 的 研 究 其 實 還 可 以 擴 大大<br />

地 放 在 「 東 亞 儒 學學 」 的 視 野 中 進 行 。 臺 灣 率 先 提 倡 「 東 亞 儒 學學 」 研 究 的 黃 俊<br />

傑 先 生 曾 這 樣 描 述 日 本 德 川 時時 代 (1600-1868) 儒 者 的 《 論 語 》 詮 釋 : 46<br />

從 伊峄 藤 仁 齋 以层 降稪 , 德郔 川 儒 者 都 在峹 不 同峧 程 度匓 之 內 對 朱 子 學 展窢 開 凌穜 厲那 的 批<br />

判 , 他 們穆 透 過 重稥 新 解 釋诤 經 典 而 摧幱 毀 從 十 二 世尺 紀秓 以层 降稪 程 朱 學 派卼 所 建匔 立岷 的<br />

「 理 」 的 形 上 學 世尺 界厢 。 他 們穆 也 透 過 對 經 典 的 重稥 新 解 釋诤 , 而 建匔 構庂 以层 「 實<br />

學 」 為厉 特 色 的 日尤 本岓 儒 學 …… 從 德郔 川 日尤 本岓 儒 者 解 釋诤 《 論 語張 》 的 言 論 看厶<br />

來 , 日尤 本岓 儒 者 主尾 要稊 從 社 會 政十 治 面稫 掌醑 握醛 《 論 語張 》 的 「 經 典 性 」, 並 通 過<br />

社 會 政十 治 性 以层 解 構庂 經 典 的 形 上 學 面稫 向峭 , 重稥 新 解 讀歲 經 典 的 心尚 性 論 面稫 向峭 。<br />

46 黃 俊 傑鄡 :《 德郔 川 日尤 本岓 《 論 語張 》 詮 釋诤 史屰 論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6 年 ), 頁稰 309。<br />

xxxviii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45<br />

可 見 日 本 德 川 時時 代 儒 者 的 思 想 跟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基 本 上 有 其 相 似 之 處 , 兩 者<br />

的 《 論 語 》 詮 釋 也 在 某 些 精 神 上 相 互 呼 應 ( 當 然 進 一 步 的 差 異 還 是是 存存 在 )。<br />

然 而 奇 怪 的 是是 , 德 川 儒 學學 在 日 本 以 及 明 清 自 然 氣 本 論 者 在 中 國 被被 理 解 被被 接 受<br />

被被 看 重 的 情 況 卻卻 是是 大大 相 逕 庭 。 如 何 考 察察 兩 者 在 基 本 哲 學學 觀 點 上 的 異 同 以 及 彼<br />

此 流 轉 遷 移 的 消 息 , 進 而 論 較 中 、 日 學學 術 文文 化 生 態 的 得 失失 , 正 是是 值 得 進 一 步<br />

研 究 的 課 題 。 §♦<br />

§ 謹龯 在峹 此 向峭 兩 位 匿 名峮 審郃 查卟 人 致秬 謝 , 他 們穆 對 本岓 文尠 的 修穑 訂稍 提醚 供 了 關譽 鍵 、 重稥 要稊 而 大 有 助 益 的 建匔 議诗 。<br />

♦ 責 任峌 編 輯杧 : 蔡 明 純 。<br />

xxxix


14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引 用 書 目<br />

古層 典 文尠 獻讳<br />

〔 宋 〕 朱 熹曲<br />

1994 《 四屶 書 章鄓 句屳 集 註 》( 臺弋 北屙 : 大 安崎 出屒 版 社 ,1994 年 )<br />

〔 明 〕 王尸 廷 相厴<br />

1974 《 王尸 廷 相厴 哲穯 學 選杮 集 》( 臺弋 北屙 : 河 洛卾 文尠 化 ,1974 年 )<br />

1989 《 王尸 廷 相厴 集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9 年 )<br />

〔 明 〕 吳 廷 翰未<br />

1984 《 吳 廷 翰未 集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4 年 )<br />

〔 明 〕 羅ꀱ 欽釓 順<br />

1990 《 困 知 記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90 年 )<br />

〔 清 〕 劉邟 寶讥 楠<br />

1982 《 論 語張 正岗 義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2 年 )<br />

〔 清 〕 戴 震<br />

1980 《 戴 震 集 》( 臺弋 北屙 : 里 仁 書 局 ,1980 年 )<br />

〔 清 〕 顧谸 炎 武<br />

1979 《 原穦 抄 本岓 顧谸 亭 林 日尤 知 錄杼 》( 臺弋 北屙 : 文尠 史屰 哲穯 出屒 版 社 ,1979 年 )<br />

近 人 文尠 獻讳<br />

牟 宗 三<br />

1984 《 心尚 體殱 與弌 性 體殱 ( 三 )》( 臺弋 北屙 : 正岗 中 書 局 ,1984 年 )<br />

余 英秺 時<br />

1996a 〈 從 宋 明 儒 學 的 發 展窢 論 清 代 思匠 想 史屰 ── 宋 明 儒 學 中 智醳 識ꁉ 主尾 義 的 傳<br />

統 〉, 收 於 《 論 戴 震 與弌 章鄓 學 誠 ── 清 代 中 期醸 學 術 思匠 想 史屰 研厼 究 》<br />

( 臺弋 北屙 : 東 大 圖 書 ,1996 年 ), 頁稰 309-342<br />

1996b 〈 清 代 思匠 想 史屰 的 一 個積 新 解 釋诤 〉, 收 於 《 論 戴 震 與弌 章鄓 學 誠 ── 清 代<br />

中 期醸 學 術 思匠 想 史屰 研厼 究 》( 臺弋 北屙 : 東 大 圖 書 ,1996 年 ), 頁稰 343-<br />

376<br />

xl


劉邟 又 銘遨 明 清 自 然 氣 本岓 論 者 的 論 語張 詮 釋诤 147<br />

張 麗讘 珠<br />

2005 〈 清 代 的 義 理 學 轉龻 型勨 與弌 《 四屶 書 》 詮 釋诤 : 以层 《 論 語張 正岗 義 》、《 孟 子<br />

正岗 義 》 為厉 觀毢 察 對 象 〉, 收 於 黃 俊 傑鄡 ( 編 )《 東 亞 儒 者 的 四屶 書 詮<br />

釋诤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5 年 ), 頁稰 63-105<br />

黃 俊 傑鄡<br />

2006 《 德郔 川 日尤 本岓 《 論 語張 》 詮 釋诤 史屰 論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6<br />

年 )<br />

楊 儒 賓彅<br />

2006 〈 兩 種廕 氣 學 , 兩 種廕 儒 學 〉,「『 體殱 知 與弌 儒 學 』 學 術 研厼 討 會 」 會 議诗<br />

論 文尠 ( 臺弋 北屙 : 哈勞 佛 燕曱 京 學 社 訪 問 學 人 協 會 中 華 民岙 國 分 會 、 臺弋 灣毞 大<br />

學 人 文尠 社 會 高 等 研厼 究 院 合峯 辦杫 ,2006 年 11 月尦 21-22 日尤 )<br />

劉邟 又 銘遨<br />

2000 《 理 在峹 氣 中 ── 羅ꀱ 欽釓 順 、 王尸 廷 相厴 、 顧谸 炎 武 、 戴 震 氣 本岓 論 研厼 究 》<br />

( 臺弋 北屙 : 五 南勌 圖 書 ,2000 年 )<br />

2005a 〈 宋 明 清 氣 本岓 論 研厼 究 的 若秵 干 問 題 〉, 收 於 楊 儒 賓彅 、 祝 平岅 次 ( 編 )<br />

《 儒 學 的 氣 論 與弌 工 夫 論 》( 臺弋 北屙 : 臺弋 大 出屒 版 中 心尚 ,2005 年 ), 頁稰<br />

203-246<br />

2005b 〈 吳 廷 翰未 的 自 然 氣 本岓 論 〉,《 成 大 宗 教 與弌 文尠 化 學 報酒 》,5(2005<br />

年 12 月尦 ), 頁稰 19-58<br />

2006 〈 明 清 儒 家窚 自 然 氣 本岓 論 的 哲穯 學 典 範 〉,「『 體殱 知 與弌 儒 學 』 學 術 研厼<br />

討 會 」 會 議诗 論 文尠 ( 臺弋 北屙 : 哈勞 佛 燕曱 京 學 社 訪 問 學 人 協 會 中 華 民岙 國 分<br />

會 、 臺弋 灣毞 大 學 人 文尠 社 會 高 等 研厼 究 院 合峯 辦杫 ,2006 年 11 月尦 21-22 日尤 )<br />

Bloom, Irene<br />

1979 "On the 'Abstraction' of Ming Thought: Some Concrete Evidence From<br />

the Philosophy of Lo Ch'in-shun," in Theodore de Bary and Irene<br />

Bloom (eds.) Principle and Practicality: Essays in Neo-Confucianism<br />

and Pratical Learn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br />

xli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 pp. 149-167<br />

Articles 【 研 究 論 著 】<br />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br />

Eighteenth Century<br />

十 八 世 紀 蘇 格 蘭 關 於 印 度 教 徒 贏 弱 的 討 論<br />

Jeng-Guo CHEN<br />

*<br />

陳 正 國<br />

Keywords: Virtue, Luxury, Effeminacy, Hindus,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br />

關 鍵 詞 : 德 性 、 奢 華 、 贏 弱 、 印 度 教 徒 、 蘇 格 蘭 啟 蒙蒙<br />

*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50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Abstract<br />

The controversy over virtue and luxury preoccupied many of the most eminent<br />

writers of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Extending far beyond morality, the subject<br />

involved government, law, the army and other topics dear to civic humanists. It<br />

became a paradigmatic issue in the broader concerns about national character and<br />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iviliz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esents a complex<br />

picture of how the Scottish discourses on Indian societi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br />

century were interwoven with ideas of luxury and virtue. Enlightenment thinkers<br />

viewed luxury as central to Asian despotism and to civilization itself. But the<br />

controversy over virtue and luxury changed many minds: effeminate Asia ceased to<br />

be viewed as worthy of a European partner. With the coming of the French<br />

Revolution and the Napoleonic wars, the terms of the debate were more hotly<br />

contested than ever. As this paper will illustrate, they became the indices according<br />

to which many Scottish writers distinguished Islamic from Hindu civilizations in<br />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br />

摘幪 要稊<br />

十 八 世尺 紀秓 裡 , 許 多峿 蘇诐 格 蘭谙 重稥 要稊 作 家窚 相厴 當 關譽 注 德郔 性 與弌 奢 華 的 辯谪 論 。 辯谪 論 之<br />

旨 早 不 限稧 囿勦 於 道 德郔 議诗 題 , 而 擴齕 及 統 治 、 法 律匛 、 軍稔 事 等 等 與弌 公 民岙 人 文尠 主尾 義 親杊 近<br />

的 課 題 。 在峹 民岙 族 性 與弌 文尠 明 興朲 衰 等 更 大 的 議诗 題 層郅 面稫 上 , 此 辯谪 論 也 成 為厉 關譽 鍵 議诗<br />

題 。 在峹 此 文尠 中 , 作 者 試 圖 提醚 供 一 幅酭 複 雜 的 論 述稖 圖 像 , 說弻 明 十 八 世尺 紀秓 下 半屜 葉 蘇诐<br />

格 蘭谙 對 峣 度匓 社 會 的 看厶 法 , 與弌 德郔 性 / 奢 華 的 辯谪 論 極 為厉 相厴 關譽 。 啟 蒙弔 思匠 想 家窚 們穆 認強 為厉<br />

奢 華 造 成 亞 洲卲 專 制 主尾 義 , 是半 亞 洲卲 文尠 明 的 核 心尚 。 此 辯谪 論 後匝 來 的 發 展窢 , 轉龻 變殤 了 許<br />

多峿 作 家窚 對 峣 度匓 的 態幠 度匓 , 不 再峘 認強 為厉 峣 度匓 足 以层 與弌 歐鄕 洲卲 攜谆 手尝 創鄪 造 有 價邗 值穂 的 文尠 明 。 隨枆<br />

著 法 國 大 革稬 命 與弌 拿竊 破 崙 戰 爭 的 爆ꀔ 發 , 此 辯谪 論 更 形 白岭 熱鄱 化 。 根 據 作 者 的 論 證ꁊ ,<br />

辯谪 論 關譽 照 的 議诗 題 後匝 來 成 為厉 十 九 世尺 紀秓 , 蘇诐 格 蘭谙 公 共峗 意 見 將 依 斯醬 蘭谙 文尠 明 與弌 峣 度匓 文尠<br />

明 區 隔 而 觀毢 的 重稥 要稊 線 索 與弌 依 據 。<br />

ii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51<br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mergence of a heated debate over virtue and luxury<br />

in eighteenth-century Scotland, focusing on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that debate<br />

and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British India. Prior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British<br />

discourse on India fastened on the effeminacy of the Hindus as the trait rendering<br />

India suitable to a place in the British Empire. British writers stated that it was<br />

because of this effeminacy that the Hindus were able to produce luxury for the<br />

Europeans. Such a cultural ideological justification for British colonization of India<br />

both marginalized Islam and provoked in Britain a domestic controversy over the<br />

corrupting influence of luxury. In any case, the elevation of Hindu India to the great<br />

brotherhood of civilizations did not last long: the advance of imperialist sentiments<br />

engendered by French social upheavals and military adventures swept it away. As<br />

martial values surged to a position of domina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Muslim<br />

culture with masculinity sharply contrasted with Hindu femininity. I hope to show<br />

that the British shift from venerating Hinduism to Islam was conditioned by the<br />

Scottish Enlightenment debate on virtue and luxury.<br />

Hindu-centrism and the Idea of Luxury in Britain<br />

The eighteenth century was both an age of improvement and a time of great<br />

national self-consciousness. The former was implicated in the English culture of<br />

consumption, and the latter was prompted by a series of wars fought over colonial<br />

interests, religious factions and monarchial successions. But were these phenomena<br />

compatible? To the writers who emerged from Britain's polite culture, such as<br />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 war and consumption seemed to be at odds, even<br />

contradictory. But the proof that they could be reconciled occupied a large part of<br />

the world map: British colonial India.<br />

The British Empire in India was founded on military force. In the 1760s<br />

Robert Clive led the British defeat of the Mughal Empire, and in 1765 India agreed<br />

iii


152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o grant Britain diwani, the authority of administering land tax, effectively yielding<br />

sovereignty to the invader.<br />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British viewed the great<br />

cultural achievements of Indian civilization as fundamentally Hindu. William Jones,<br />

the greatest Orientalist of the day, appreciated the contributions to South Asia made<br />

by Persians and Arabs, but he emphasized Hinduism because its apparent antiquity<br />

could serve as an axial reference point for a universal history. He believed that if<br />

only the Christian scholar patiently deciphered its ancient monuments and written<br />

records, Hinduism could shed light on all of human antiquity, even the history of<br />

the one true god. 1 Jonesian Hindu-centrism appears nowhere more nakedly than in<br />

his famed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2 Just<br />

as important to the British Hinduization of India was an economic theory strongly<br />

indebted to Montesquieu's theory of national character.<br />

More than any other work, De l'Esprit des lois is responsible for the<br />

eighteenth-century image of India or, more accurately speaking, Asia, as a land of<br />

luxury and wealth. Whereas Marco Polo and Samuel Purchase had presented<br />

testimony of a prosperous, luxurious Orient, Montesquieu rationally accounted for<br />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al wealth, luxury and the corruption of manners. And<br />

his equation of natural fertility, that is, the luxury of the earth, with political<br />

1 William Jones, "On Asiatick History, Civil and Natural,"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Asiatick" and<br />

"On the Gods of Greece, Italy and India,"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ir William Jones, vol. 3<br />

(Surrey: Curzon Press, 1993, c1807), pp. 205-23, 224-52 and 349 ff.<br />

2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Jones's appreciation for Hinduism also underscored a nationalist sentiment.<br />

Jones told his fellows at the Asiatick Society of Culcutta that while the French, such as Du Halde,<br />

had given the Chinese to the Europeans, the time had come for the British to present the Hindus.<br />

For studies of Jones's contribution to British Orientalism, see Alexander Murray, Sir William Jones<br />

1746-94: A Commemor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Garland Cannon, The Life<br />

and Mind of Oriental Jones: Sir William Jones, the Father of Modern Linguistics (Cambridge:<b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Thomas Trautmann, Aryans and British India (Berkeley:<b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esp. chaps. 1-3; David Kopf, British Orientalism and the<br />

Bengal Renaiss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Said's influential and<br />

controversial interpretation of Jones's role in British Orientalism is too well known to be discussed<br />

here. Edward Said, Orientalism (Harmondswarth: Penguin, 1978).<br />

iv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53<br />

effeminacy established a crucial trope in how the Orient was to be depicted by<br />

subsequent writers.<br />

One of Montesquieu's grand themes is that luxury was the bedeviled concubine<br />

of despotism, while virtue could defy such an undesirable union. 3 He explained the<br />

collapse of the Syrian Empire not through foreign aggression but through internal<br />

corruption,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luxury. The great empire of the Romans had<br />

fallen for the same reason:<br />

Luxury, vanity, and effeminacy, which had prevailed through all ages in the<br />

Asiatic courts, triumphed more particularly in that of Syria: the evil infected<br />

the common people and the soldiers, and the very Romans themselves. 4<br />

Beware the lairs of luxury! In the British eighteenth-century mind, it was not the<br />

Levant or Marco Polo's China that epitomized affluence and richly adorned ease: it<br />

was India. Where there was trade there was affluence, as Adam Smith wrote.<br />

Although Montesquieu's ideas about the impact of physical factors such as terrain<br />

and weather on national character were contested by David Hume, his ideas about<br />

luxury appear to have convinced all of Scotland's leading thinkers. Many of these<br />

men were drawn to Montesquieu's thesis on national character because of their<br />

conviction that manners were no less consequential than laws and wealth in shaping<br />

the social orders and strengthening national defense. As trade with India filled<br />

3 Roberto Romani, National Character and Public Spirit in Britain and France, 1750-1914<br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On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concept of<br />

Oreintal despotism, see The Birth of the Despot: Venice and the Sublime Porte (Ithaca: Cornell<br />

University Press, 1993). For a detailed and genealogical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Oriental despotism<br />

in French literature, see Alain Grosrichard, The Sultan's Court: European Fantasies of the East<br />

(London: Verso, 1998). For a critique of the West's misinterpretation of Oriental politics and urban<br />

civilization, see Patricia Springborg, "The Contractual State: Reflections on Orientalism and<br />

Despotism,"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8, 3 (winter, 1987), pp. 395-433.<br />

4 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Consideration of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br />

Complete Works of M. de Montesquieu, vol. 3 (London, 1777), pp. 36-37.<br />

v


154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British homes with exotic luxury items, many British moralists fretted about the<br />

sinister consequence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br />

Montesquieu's contention that commercial society was inherently effeminate<br />

and that the universal practice of slavery had left the Orient a virtual eunuch<br />

provoked a series of debates among Scottish political writers. 5 Alexander Dow, an<br />

acclaimed historian of India, reworked many of Montesquieu's images, presenting<br />

the effeminate Hindu as indolent: so fertile was his land that only rarely did sweat<br />

drip from his laboring brow. This led to other weaknesses, since "other motives of<br />

passive obedience join issue with the love of ease." 6 In contrast with Arabs, who<br />

remained "unconquered by arms, by luxury, by corruption," the Indians were easy<br />

prey for any foreign group tempted by their great wealth.<br />

The Hindoos, or the followers of the Brahmin faith, are in the number far<br />

superior to the Mahommedans in Hindostan. …… Mild, humane, obedient,<br />

and industrious, they are of all nations on earth the most easily conquered<br />

and governed. Their government, like that of all the inhabitants of Asia, is<br />

despotic; it is, in such a manner, tempered by the virtuous principles<br />

inculcated by their religion, that it seems milder than the most limited<br />

monarchy in Europe. …… Revolution and change are things unknown; and<br />

assassinations and conspiracies never exist. Industrious and frugal, they<br />

possess wealth which they never use. Those countries, governed by native<br />

princes, which lay behind the devastations of the Mahommedans, are rich,<br />

and cultivated to the highest degree. Their governors encourage industry<br />

and commerce; and it is to the ingenuity of the Hindoos, we owe all the fine<br />

5 Montesquieu's contention was aimed at criticizing French society itself, however. His self-reflexive<br />

critique compares the heavily luxury-consumption of French court with that of the Turks, and<br />

figures the potential political slavery in France as Oriental eunuchs. Sarah Colvin, The Rhetorical<br />

Feminine: Gender and orient on the German Stage, 1647-1742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9).<br />

6 Alexander Dow, The History of Hindostan: From the Death of Akbar to the Complete Settlement of<br />

the Empire under Aurungzebe (London, 1772), p. viii.<br />

vi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55<br />

manufactures in the East. During the empire of the Moguls, the trade of<br />

India was carried on by the followers of Brahma. 7<br />

Dow's description of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Mohammedans and Hindus was<br />

commonly accepted by the British public. So was the theory that the Hindu's<br />

contribution to English trade resulted directly from his natural obedience and<br />

effeminacy. In the age of mercantilism, it was the "humane, obedient, and<br />

industrious" followers of Hinduism, not vigorous and warlike Muslims, who were<br />

considered friends of British society. As we shall see, the Napoleonic wars inspired<br />

Scottish writers to cast the British merchant as the protector of the effeminate and<br />

industrious Hindus, who were threatened by the valiant but destructive Muslims.<br />

Hinduization in Scottish Historical Theory<br />

Montesqueiu's influence on Scottish ideas about commerce and luxury was by<br />

no means hegemonic. In the famous essay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in which he<br />

also took on Rousseau, Hume rejected Montesquieu's explanation for the decline of<br />

the Roman Empire. To Montesquieu's assertions that the disorders in the late<br />

Roman republic arose thank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Asian luxuries, Hume replied<br />

that riches were available at all times and to all men. If luxury were judged guilty of<br />

corrupting Rome, it would have to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every empire that had<br />

suffered the same fate: Montesquieu's argument had no etiological value. 8<br />

Furthermore, Hume assured his readers, luxury did not sap martial spirit, as many<br />

had suggested. "Those who would ascribe this effeminacy of the Italians to their<br />

luxury, or politeness, or application to the arts, need but consider the French and<br />

English, whose bravery is as uncontestable, as their love for the arts, and their<br />

7 Ibid., pp. xxxv-xxvi.<br />

8 Though Hume here quoted from Sallust, he must have had in mind Montesquieu's recently<br />

published work on the decline of Roman Empire.<br />

vii


156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assiduity in commerce." 9 Indeed, England stood more staunchly against<br />

encroachments on liberty than any "uncivilized" nation, for where "luxury nourishes<br />

commerce and industry, and peasants become rich and independent," public liberty<br />

was better protected by "that middling rank of men." 10<br />

Besides, Enlightenment Scots viewed the alignment of commerce and<br />

femininity as one of the four stages in historical progress. Many Scots theorists<br />

argued that human society assumed different forms as modes of subsistence shifted<br />

from hunting and gathering, to pastoral life, farming and then a manufacturing<br />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ocial manners and institutions<br />

were qualitatively transformed, a government was founded and, over time, feuds<br />

and private forces were banned. Such innovations contrasted sharply with feudal<br />

society, in which military values dominated civil refinements.<br />

Some of Hume's acquaintances, among them celebrated writers and<br />

intellectuals, inadvertently campaigned for commercial society because of their<br />

commitment to this model of progress. Among them, Adam Smith was easily the<br />

most broad-ranging and sophisticated. He believed that moral sentiments always<br />

corresponded to social patterns. As society went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br />

feudal or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commercial society, its ethical complexion shifted<br />

from noble generosity to a general humanity. When society guaranteed that<br />

individual needs were satisfied through a fair and independent mechanism of<br />

exchange, "The most humane actions require no self-denial, no self-commend, no<br />

great exertion of the sense of propriety." The elaborate moral structure of the past<br />

disappeared and "humane actions" came to amount to "doing what this exquisite<br />

sympathy would of its own accord prompt us to do." For Smith, this moral change<br />

had an obviously gendered quality: "Humanity is the virtue of a woman, generosity<br />

9 David Hume,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in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 Literary (London :<b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p. 275.<br />

10 Ibid., p. 277.<br />

viii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57<br />

of a man. The fair-sex, who have commonly much more tenderness than ours, have<br />

seldom so much generosity." 11<br />

Smith's celebrated pupil at Glasgow, John Millar (1735-1801), fully integrated<br />

this gendered change into the four stage theory of history. Millar pointed out that,<br />

from the hindsight of history, "the disuse of the feudal militia was an immediate<br />

consequence of the progress of people in arts and manufactures." 12 And he also<br />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kept strict pace with women's increased<br />

participation in society and improved virtue. From Millar's liberal point of view,<br />

civilization, commerce and feminization ran a parallel course. This theoretical<br />

grounding would not have presented any principled complaints about Hindu<br />

effeminacy, but one suspects that theory and principle worked far better when<br />

grappling with distant realities than when an effeminate culture threatened the<br />

nearer neighborhood.<br />

In fact, many British writers approached polite culture with some misgivings.<br />

Gibbon, who liked to describe himself as half Scots, worried that women's<br />

increased power in the dominion of manners would inevitably lead to "softness of<br />

the mind." 13 Adam Ferguson (1723-1816), a highland Scots and stout exponent of<br />

civic virtue, initiated the reaction against the too submissive character of the Hindu<br />

nation. The subject came up in one of his discussions of the national militia, a<br />

favorite topic. Ferguson believed that the republican virtues inculcated by service in<br />

the militia could serve as antidote for the corrupting influence of commercial<br />

luxury. He followed closely Montesquieu's theory of the union of effeminacy and<br />

despotism. More importantly, India, Hinduism, indeed, was exemplified as an<br />

archetypical model of the kind.<br />

11 Adam Smith,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190-191.<br />

12 John Millar,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An Inquiry into the Circumstances which Give<br />

Rise to Influence and Authority in the Different Members of Society (Bristol: Thoemmes, 1990,<br />

c1806), p. 224.<br />

13 John G. A. Pocock, "The Mobility of Property and the Rise of Eighteenth-Century Sociology," in<br />

Virtue, Commerce an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118.<br />

ix


158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he Mexican, like the Asiatic of India, being addicted to pleasure, was sunk<br />

in effeminacy; and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wild and the free, had<br />

suffered to be raised of his weakness, a domineering superstition, and a<br />

permanent fabric of despotical government. 14<br />

Ferguson expressed fears that if India replaced Monstesquieu's Levant as<br />

Britain's main source of luxury goods, the influence of the Hindus might feminize<br />

British virtue.<br />

Ferguson discovered an antidote that would make society immune to the<br />

venomous effects of femininity, namely, the virile British mind and will. His belief<br />

in the will led him to consider national spirit as the primary, if not exclusive,<br />

component of national character. Those endowed with high spirits would be<br />

constantly alert to the dangers that might befall their nation: at the slightest hint of<br />

peril they would leap into action. "Virtue," Ferguson maintained, "is a necessary<br />

constituent of national strength: capacity, and a vigorous understanding, are no less<br />

necessary to sustain the fortune of state." 15<br />

Dow concluded that Hindu civilization had mad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br />

English wealth. But to Ferguson, what Asian history was worthy of a historical<br />

lesson was not Hindu industry, let alone effeminacy, but Arabian virtue of fortitude<br />

and virility: even Dow had to admit that the Arabs had escaped the dangers of<br />

luxury. 16 Ferguson's anxiety was eminently consonant with the censure leveled by<br />

popular moralists of the day against English nabobs, who were said to have<br />

succumbed to "oriental luxury, wild extravagance and incredible vice, of pomp and<br />

power." 17 But far more worrisome to the British moralists than the corruption of the<br />

14 Adam Ferguson, An Essay on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edited by Fania Oz-Salzberger (Cambridge:<b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113-114.<br />

15 Ibid., p. 213.<br />

16 Alexander Dow, The History of Hindostan, p. ix.<br />

17 Thomas G. P. Spear, The Nabobs: A Study of the Social Life of the English in Eighteenth Century<br />

Ind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1932), p. 43.<br />

x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59<br />

manners of the English in India was the thought that their vices would infect<br />

English society when those nabobs returned home. Thus, Henry Home (Lord<br />

Kames), a great patron for David Hume in Scotland and an advocate for polite<br />

culture, believed that trade was contributing to the marked decline in Britain's<br />

valiant spirit.<br />

Thus, by accumulating wealth, a manufacturing and commercial people<br />

become a tempting object for conquest; and by effeminacy become an easy<br />

conquest. The military spirit seems to be at a low ebb in Britain: will no<br />

phantom appear, even in a dream, to disturb our downy rest? 18<br />

Ferguson's apprehensions about the threat to the national spirit convinced<br />

neither Hume nor William Robertson (1723-94), a close friend of Ferguson and a<br />

famed historian devoted to the . Robertson questioned his friend's allegations about<br />

the superiority of Arabian national character. Robertson praised Muslims in general<br />

and the Mughal emperor Akbar (1542-1605) in particular for his encouragement of<br />

commerce. In a display of religious tole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age, Robertson<br />

praised Muslims for combining "commercial ideas and objects" with "devotion." 19<br />

As Dow had before him, however, Robertson contrasted the roughness of Muslims<br />

with the softness of Hindus: this was in the Hindus' favor since gentleness was<br />

considered congenial to commerce.<br />

Thanks to a temperate national character, Indian commerce, like India itself,<br />

was eternal, unchanging. Robertson stated that India, when first colonized by the<br />

Hindus, has been long a great commercial society. 20 When the Europeans revived<br />

18 Henry Home, Sketches of the History of Man, vol. 3 (1778; repr., Bristol: Thoemmes Press, 1993),<br />

p. 8.<br />

19 William Robertson, An Historical Disquisition Concerning the Knowledge which the Ancients had<br />

of India: and the Progress of Trade with that Country Prior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Passage to it<br />

by the Cape of Good Hope (Bristol: Thoemmes, 1997), p. 187. To be sure, Robertson did criticize<br />

Islam as "illiberal fanaticism" (p. 235).<br />

20 Ibid., p. 236.<br />

xi


160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from the collapse of Roman civilization, progressing from "the original simplicity<br />

of their pastoral manners" to refinement, "they began to acquire a relish for some of<br />

the luxuries of India." 21 As a true Presbyterian moderate and fervent advocate of<br />

commerce, Robertson emphatically urged his readers to pay due respect to Hindu<br />

civilization. They should do no less than Akbar, who had been called "The Guardian<br />

of Mankind" because of his willingness to inquire into Hindus' manners and his<br />

determination that they were "no less entitled to protection and favour than his other<br />

subjects," in spite of their "colour [……], their effeminate appearance, their<br />

unwarlike spirit, the wild extravagance of their religious tenets and ceremonies." 22<br />

Like Akbar, the British state had a role to play in a country so dangerously<br />

"effeminate" and "unwarlike."<br />

Hindu Effeminacy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Napoleonic Wars<br />

Robertson's comments had been prompted by French agitation in India. The<br />

revolutionary aftermath extended well beyond the European continent and one<br />

encounters many echoes of the Robertsonian imperialist sentiment in works that<br />

chronicled or were sparked by the Napoleonic wars. Several Frenchmen who had<br />

returned from waging war in India wrote histories of the country imbued with vivid<br />

descripti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uslim and Hindus—differences brought to<br />

the fore in wartime.<br />

The imperialist struggle over India ramified along religious lines, as the British<br />

allied themselves with Hindus and the French with Muslims. For example, Bengal,<br />

the great seat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India, was primarily inhabited by Hindus.<br />

Quite concerned that the local people existed in a childlike state of dependence, the<br />

21 Ibid., p. 203.<br />

22 Ibid., pp. 332-333.<br />

xii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61<br />

Scots soldier and historian of Persia and India John Malcolme observed that<br />

Hinduism was "calculated to preserve a vast community in tranquility and<br />

obedience to its rulers." 23 He firmly believed that Britain had to protect its subjects,<br />

the majority of which were Hindus, against the warlike Muslims. In wars of "selfpreservation,"<br />

such as the much publicized war against Tippo Sultan, the British<br />

defended the effeminate and defenseless Hindus against the threat of virile and<br />

vigorous Muslims. 24<br />

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Ferguson's emphasis on the primacy of national<br />

vitality until James Mill published his unorthodox views on imperialism. Mill<br />

admired Muslim civilization and despised Hinduism, finding in the national<br />

character and cultural performance of the Muslims the qualities that corresponded<br />

to strong minds and bodies in his Fergusonian theory of the advancement of<br />

civilization. 25 Mill flouted common opinion about South Asian societies, which<br />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mercantilist propaganda. According to the mercantilist line,<br />

Hindu nations were more civilized and sophisticated than their conquerors, the<br />

Muslims. In addition to the perceived mildness of Hindu religious doctrines and<br />

social practices, Western explorer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indigenous inhabitants<br />

of India, the Hindustanis, had accumulated their tremendous wealth thanks to great<br />

skill in commerce. But in his History of British India (1818), Mill boldly refuted<br />

this truism, arguing that the Muslim nation was more vigorous than the Hindu in<br />

both mind and body. He contrasted the "extravagance" and inaccuracy of Hindu<br />

chronology with the great care taken in Muslim historiography. 26 Mental habits<br />

23 Quoted in Martha McLaren, British India and British Scotland, 1780-1830 (Akron: University of<br />

Akron Press, 2001), p. 150.<br />

24 John Malcolm, Sketch of the Political History in India (London, 1811), p. 4.<br />

25 Duncan Forbes labeled Ferguson's ideas "vitalism." A recent study of Adam Smith highlights the<br />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his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contemporaneous physiological studies of<br />

vitalism so enthusiastically discussed in Edinburgh from the1730s to the 1750s. More work needs<br />

to be done in this area. See Catherine Packham, "The Physiology of Political Economy: Vitalism<br />

and Adam Smith's 'Wealth of Nation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63, 3 (2002), pp. 465-481.<br />

26 The equation of historiographical accomplishment and mental advancement was first made by<br />

William Robertson in his The History of Scotland: During the Reigns of Queen Mary and King<br />

James VI, till His Accession to the Crown of England (London: 1759).<br />

xiii


162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influenced every aspect of one's life, including one's favorite spectacles: "A<br />

fondness for those surprising feasts of bodily agility and dexterity which form the<br />

arts of the tumbler and the juggler, is a feature in the character of the Hindu. It is a<br />

passive enjoyment which corresponds with the passiveness of his temper." 27 This<br />

prompted Mill to offer a comparison.<br />

In point of address and temper, the Mahomedan is less soft, less smooth and<br />

winning than the Hindu. Of course, he is not so well liked by his lord and<br />

master the Englishman; who desires to have nothing more to do with him,<br />

than to receive his obedience. In truth, the Hindu, like the Eunuch, excels in<br />

the qualities of a slave. The indolence, the security, the pride of the despot,<br />

political or domestic, find less to hurt them in the obedience of the Hindu,<br />

than in that of almost any other portion of the species. But if less soft, the<br />

Mahomedan is more manly, more vigorous. He more nearly resembles our<br />

own half-civilized ancestors; who though more rough, were not more gross;<br />

though less supple in behaviour, were still more susceptible of increased<br />

civilization, than a people in the state of the Hindus. 28<br />

To Mill, as to Ferguson, civic virtue and vigor were the antidote against despotism,<br />

which made the Hindus obedient and even slaves. 29 Like Ferguson, Mill turned to<br />

the idea of despotism as a counterpoint to the civic virtues he saw embodied in<br />

Indian Muslims and his fellow countrymen. Ferguson had relied on Montesquieu's<br />

critique of despotism to prescribe republican ideals.<br />

But if a rigorous policy, applied to enslave, not to restrain from crimes, has<br />

an actual tendency to corrupt the manners, and to extinguish the spirit of<br />

27 James Mill, History of British India (London, 1840), vol. 1, pp. 335.<br />

28 Mill, History of British India, vol. 2, pp. 365-366.<br />

29 "…… the Hindus, in mind and body, the most enslaved portion of the human race." Mill, History<br />

of British India, vol. 2, p. 132.<br />

xiv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63<br />

nations; if its severity be applied to terminate the agitations of a free people,<br />

not to remedy their corruptions; if forms be often applauded as salutary,<br />

because they tend merely to silence the voice of mankind, or be condemned<br />

as pernicious, because they allow this voice to be heard; we may expect that<br />

many of the boasted improvements of civil society, will be mere devices to<br />

lay the political spirit at rest, and will chain up the active virtues more than<br />

the restless disorders of men. 30<br />

By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few British clung to the illusory<br />

belief that India was a land of riches. Victorian philanthropists discovered that the<br />

country harbored a limitless number of starving and ignorant wretches, and Walter<br />

Scott was onl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romoters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India. But<br />

as the great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 melted away from the popular image,<br />

India became no more manly. Effeminacy and virtue no longer stood in mutual<br />

opposition. Mountstuart Elphinstone, a former governor of Bombay who had<br />

consistently displayed a deep sympathy for the people he governed, would ever<br />

think of the Hindu as less than manly. Resolutely striking out against the<br />

unanimously held opinion that Indian history had not changed in two millennia,<br />

Elphinstone nonetheless remained committed to another European stereotype. 31<br />

Geography and climate determined character, he explained: "The inhabitants of the<br />

dry countries in the north, which in winter are cold, are comparatively manly and<br />

active [……] while the Bengalese, with their climate and their double crops of rice,<br />

where the coconut tree and the bamboo furnish all the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on<br />

unwrought, are more effeminate than any other people in India." Although few<br />

Indians were as slothful as the Bengalese, "love of repose, though not sufficient to<br />

30 Ferguson,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p. 210.<br />

31 Mountstuart Elphinstone, History of India, vol. 1 (London: John Murray, 1841), p. 102.<br />

xv


164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extinguish industry or repress occasional exertion, may be taken as a characteristic<br />

of the whole people." 32<br />

The jeremiads of James Mill and Mountstuart Elphinstone on the topic of<br />

Hindu character resonated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heroic male culture driven<br />

by Macaulay, Bentinck, and, of course, Kipling. But already the hosannas to Indian<br />

culture had subsided: the great fashioners of costly luxuries would no longer escape<br />

censure. This was not a tolerant society, since everyone now knew that the widow<br />

of a Brahmin must perish on his funeral pyre. For the time being, none spoke of<br />

splitting Hinduism off from Islam: Indian society could be individualized to a<br />

certain degree, as sexual right replaced national character. It was now the femininity<br />

and the very lives of Hindu women that needed to be protected. But a certain<br />

continuity could not be extinguished: the Hindu remained the other of British<br />

society, a partner with whom consummation would forever be postponed, a partner<br />

whose commercial cunning could infect, a partner whose love of luxury and of a<br />

life of ease threatened the people of Britain. ♦<br />

32 Ibid., pp. 370-371.<br />

♦ 責 任峌 編 輯杧 : 林 沛 熙庰 。<br />

xvi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65<br />

Cannon, Garland<br />

Bibliography<br />

1990 The Life and Mind of Oriental Jones: Sir William Jones, the Father of<br />

Modern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br />

Colvin, Sarah<br />

1999 The Rhetorical Feminine: Gender and orient on the German Stage,<br />

1647-1742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9)<br />

Dow, Alexander<br />

1772 The History of Hindostan: From the Death of Akbar to the Complete<br />

Settlement of the Empire under Aurungzebe (London, 1772)<br />

Elphinstone, Mountstuart<br />

1841 History of India (London: John Murray, 1841)<br />

Ferguson, Adam<br />

1996 An Essay on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edited by Fania Oz-Salzberger<br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br />

Grosrichard, Alain<br />

1998 The Sultan's Court: European Fantasies of the East (London: Verso,<br />

1998)<br />

Home, Henry<br />

1993 Sketches of the History of Man, vol. 3 (London: Routledge/Thoemmes<br />

Press, 1993, c1778)<br />

Hume, David<br />

1963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in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br />

Literary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br />

Jones, William<br />

1993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ir William Jones (Surrey: Curzon Press, 1993,<br />

c1807)<br />

Kopf, David<br />

1969 British Orientalism and the Bengal Renaissance (Berkeley: University<br />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br />

Malcolm, John<br />

1811 Sketch of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India (London, 1811)<br />

McLaren, Martha<br />

2001 British India and British Scotland, 1780-1830 (Akron: University of<br />

Akron Press, 2001)<br />

xvii


166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Mill, James<br />

1840 History of British India (London, 1840)<br />

Millar, John<br />

1990 The Origin of the Distinction of Ranks: An Inquiry into the<br />

Circumstances which Give Rise to Influence and Authority in the<br />

Different Members of Society (Bristol: Thoemmes, 1990, c1806)<br />

Montesquieu, 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br />

1777 Consideration of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Complete Works<br />

of M. de Montesquieu, vol. 3 (London, 1777)<br />

Murray, Alexander<br />

1998 Sir William Jones 1746-94: A Commemoration (Oxford: Oxford<br />

University Press, 1998)<br />

Packham, Catherine<br />

2002 "The Physiology of Political Economy: Vitalism and Adam Smith's<br />

'Wealth of Nation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63, 3 (2002), pp.<br />

465-481<br />

Pocock, John G. A.<br />

1985 "The Mobility of Property and the Rise of Eighteenth-Century<br />

Sociology," in Virtue, Commerce an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br />

University Press, 1985)<br />

Roberto Romani<br />

2002 National Character and Public Spirit in Britain and France, 1750-<br />

19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br />

Robertson, William<br />

1759 The History of Scotland: During the Reigns of Queen Mary and King<br />

James VI, till His Accession to the Crown of England (London: 1759)<br />

1997 An Historical Disquisition Concerning the Knowledge which the<br />

Ancients had of India: and the Progress of Trade with that Country<br />

Prior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Passage to it by the Cape of Good Hope<br />

(Bristol: Thoemmes, 1997)<br />

Romani, Roberto<br />

2002 National Character and Public Spirit in Britain and France, 1750-<br />

19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br />

Said, Edward<br />

1978 Orientalism (Harmondswarth: Penguin, 1978)<br />

Smith, Adam<br />

1976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br />

Spear, Thomas G. P.<br />

1998 The Nabobs: A Study of the Social Life of the English in Eighteenth<br />

Century Ind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1932)<br />

xviii


Jeng-Guo CHEN Scottish Discussions of Indian Effeminac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67<br />

Springborg, Patricia<br />

1987 "The Contractual State: Reflections on Orientalism and Despotism,"<br />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8, 3 (winter, 1987), pp. 395-433<br />

Trautmann, Thomas<br />

1997 Aryans and British Ind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r />

1997)<br />

Valensi, Lucette<br />

1993 The Birth of the Despot: Venice and the Sublime Porte (Ithaca: Cornell<br />

University Press, 1993)<br />

xix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169-207<br />

【 研 究 論 著 】 Articles<br />

西 藏 文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br />

The Image of Confucius in Tibetan Culture<br />

曾 德 明 、 林 純 瑜<br />

Te-Ming TSENG and Shen-Yu LIN *<br />

關 鍵 詞 : 孔 子 、 漢 藏 文文 化 、 西 藏 消 災 儀 式 、 西 藏 命 理 學學 、 苯 教<br />

Keywords: Confucius, Sino-Tibetan culture, Tibetan exorcism,<br />

Sino-Tibetan divination, Bon-religion<br />

* 均 為厉 德郔 國 波 昂 大 學 中 亞 語張 言 文尠 化 研厼 究 所 西 藏龞 學 博鄯 士 。


17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摘幪 要稊<br />

根 據 記 載 流却 傳 於 西 藏龞 民岙 間 的 消 災 儀邔 式 的 文尠 獻讳 所 述稖 ,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是半 消 災<br />

儀邔 式 的 創鄪 始 者 。 他 被 描醒 繪ꀰ 為厉 一 位 權豙 威勾 人 物 , 經 常 用岦 來 威勾 嚇枼 作 亂 的 鬼 怪 。 西 藏龞<br />

的 消 災 儀邔 式 屬谁 於 西 藏龞 命 理 學 的 一 支尟 。 根 據 西 藏龞 命 理 學 的 傳 承 ,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br />

就酧 是半 中 國 的 孔 子 (551-479BC)。 不 語張 怪 力 亂 神 的 孔 子 如崇 何 成 為厉 西 藏龞 消 災 儀邔 式<br />

中 的 要稊 角 , 並 具 有 神 秘 力 量 , 是半 一 個積 值穂 得 探 討 的 問 題 。 本岓 文尠 援醠 用岦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文尠<br />

獻讳 、 西 藏龞 苯稂 教 與弌 佛 教 文尠 獻讳 中 與弌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相厴 關譽 的 記 載 , 討 論 「 孔 子 」 在峹 西<br />

藏龞 歷曜 史屰 發 展窢 過 程 中 的 形 象 及 其 演库 變殤 。 西 藏龞 苯稂 教 與弌 佛 教 在峹 傳 播郸 各峬 自 教 義 的 過 程<br />

中 , 都 發 揮 了 特 殊 的 創鄪 造 力 , 以层 他 們穆 對 中 國 孔 子 的 峣 象 為厉 基 礎龁 , 塑 造 出屒 一 位<br />

屬谁 於 自 己 系 統 中 的 神 秘 人 物 。 這 也 是半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 造 神 」 方尣 式 之 一 。<br />

Abstract<br />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is regarded as the innovator of the gTo-rituals,<br />

which are performed to solve various problems of daily life. Kong tse 'phrul gyi<br />

rgyal po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an authoritive personage in this ritual whom the evil<br />

beings should regard with reverence and awe. Using threat or persuasion, the ritual<br />

master forces the spirit to leave so that the victim is freed from troubles. According<br />

to the tradition of the gTo-rituals and Sino-Tibetan divination (nag rtsis), to which<br />

the gTo-rituals are considered to belong,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is the Tibetan<br />

equivalent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 (551-479BC). How the Chinese<br />

master who did not speak of prodigies, force, disorder, and gods became an<br />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Tibetan gTo-rituals possessing mystical power arouses<br />

curiosity and interest. By utiliz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un-huang Tibetan<br />

manuscripts, from the Tibetan literature of the Bonpo tradition and of the Buddhist<br />

tradition,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image of Confucius and its<br />

development in the Tibetan history. For the sake of spreading their own doctrine,<br />

the Tibetan Bonpo and Buddhists have demonstrated their talent in shaping a new<br />

figure of their own tradition by adapting a famous personage from a neighboring<br />

country.<br />

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71<br />

記 載 西 藏 消 災 儀 式 (gTo) 的 文文 獻 中 , 有 一 位 引 人 注 目 的 人 物 「 孔 澤 楚 吉<br />

杰 波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或 簡 稱 「 孔 澤 楚 杰 」Kong tse 'phrul<br />

rgyal), 他 被被 視 為 消 災 儀 式 的 創 始始 人 。 苯 教 與 佛 教 的 文文 獻 均 有 與 其 相 關 的 描<br />

述 。 消 災 儀 式 旨 在 解 決 西 藏 人 民 日 常 生 活 所 遇 到 的 各各 種 疑 難 雜 症 , 在 民 間 極<br />

為 盛 行 , 但 卻卻 經 常 秘 密 舉 行 , 外 人 難 窺 堂 奧奧 。 這 種 儀 式 以 佛 教 密 乘 修 行 儀 軌<br />

中 的 「 生 起 次 第 」(bskyed rim) 為 框 架 , 然 其 核 心 實 為 巫 術 。 1 儀 式 進 行<br />

時時 , 修 法 的 法 師 常 須 念 誦 祝 詞 , 與 導 致 災 難 的 鬼鬼 怪 溝 通 , 並 將 其 驅 離 。 這 些<br />

祝 詞 經 常 提 到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 的 權 威威 , 提 醒 作 亂 的 鬼鬼 怪 應 當 心 生 敬敬 畏 , 2 再<br />

以 威威 嚇 或 勸 說 的 方方 式 , 命 令 鬼鬼 怪 儘 速 離 去去 , 以 解 除 災 難 。 消 災 儀 式 基 本 上 是是<br />

一 種 巧 妙妙 結 合 數 種 預 先 設 計 的 情 境境 , 並 以 之 營 造 神 奇 療 效 的 方方 法 。「 孔 澤 楚<br />

吉 杰 波 」 被被 視 為 具 有 神 異 能 力 的 消 災 儀 式 創 始始 人 , 他 的 權 威威 角 色 對 於 消 災 儀<br />

式 本 身 所 費 心 營 造 出 的 神 秘 效 果 頗 具 加 強 作 用 , 這 種 形 象 與 其 稱 號 「 楚 吉 杰<br />

波 」('phrul gyi rgyal po)── 通 常 譯 作 「( 具 有 ) 神 奇 ( 能 力 的 ) 國 王 」)<br />

── 頗 為 一 致 。<br />

西 藏 的 消 災 儀 式 屬 於 西 藏 命 理 學學 (nag rtsis) 的 一 支 。 3 根 據 西 藏 命 理 學學 的<br />

傳 承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就就 是是 中 國 的 孔 子 (551-479BC)。 然 而 , 眾 所 週 知 , 孔 子<br />

並 不 好好 談 論 未 知 世 界 或 非 常 現 象 。《 論 語 》 中 有 名 句 :「 子 不 語 怪 、 力 、<br />

亂 、 神 。」 4 這 種 傾 向 與 西 藏 消 災 儀 式 中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 神 奇 國 王 」 形 象 顯<br />

然 並 不 相 符 。 西 藏 的 「 神 奇 國 王 」 與 著 名 的 中 國 聖 人 孔 子 之 間 的 鮮 明 對 比 引<br />

發 若 干 令 人 好好 奇 的 疑 問 : 西 藏 人 如 何 轉 化 、 改 造 中 國 的 聖 人 孔 子 為 「 神 奇 國<br />

王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 從 歷 史 的 角 度 觀 察察 , 不 同 時時 期 的 西 藏 人 如 何 塑 造 這 位 人<br />

1 Shen-Yu Lin, Mi pham's Systematisierung von gTo-Ritual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ibetan and<br />

Buddhist Studies GmbH, 2005), pp. 70-71.<br />

2 Shen-Yu Lin, "Tibetan Magic for Daily Life: Mi pham's Texts on gTo-rituals," Cahiers d'Extrême<br />

Asie, 15 (2005), pp. 116-117.<br />

3 Sangs rgyas rgya mtsho, Baiôïr dkar po las 'phros pa'i snyan sgron dang dri lan g.ya' sel (The<br />

Vaidurya g.Ya' Sel of sDe-srid Sangs-rgyas-rgya-mtsho, reproduced from original texts from the<br />

collection of Tsepon W. D. Shakabpa by T. Tsepal Taikhang, 2 vols. (New Delhi, 1971), 147r1; 參<br />

見 本岓 文尠 註 93 之 引尙 文尠 。<br />

4 語張 出屒 《 論 語張 ‧ 述稖 而 ‧7》 第 二 十 章鄓 。 另屮 參 見 張 岱 年 ( 編 ):《 孔 子 大 辭譪 典 》( 上 海 : 上 海 辭譪<br />

書 出屒 版 社 ,1993 年 ), 頁稰 183-184。<br />

iii


17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物 的 形 象 ? 不 同 學學 科 或 宗 教 傳 統 在 詮 釋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角 色 時時 是是 否 有 差 異 ?<br />

學學 界 以 上 述 問 題 為 討 論 重 點 的 研 究 並 不 多多 見 , 探 討 西 藏 文文 獻 中 所 見 之 孔 子 形<br />

象 可 說 具 有 相 當 學學 術 價 值 。 本 文文 以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對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及 與 其 相 關 的<br />

其 他 稱 號 的 描 述 為 研 究 對 象 , 依 「 早 期 文文 獻 」、「 苯 教 傳 承 」、「 佛 教 傳<br />

承 」 三 大大 文文 獻 系 統 進 行 討 論 。<br />

壹 、 早 期 文 獻<br />

在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中 , 亦 即 現 存存 年 代 最 早 的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 已 見 「 孔 澤 」<br />

(Kong tse) 一 詞 的 使 用 。 經 學學 者 研 究 , 確 定 伯 希 和 藏 文文 寫 卷卷 (P. tib.) 第 九<br />

八 七 和 第 九 八 八 號 是是 同 一 部 著 作 的 兩 種 抄 本 , 內 容容 為 儒 家家 箴 言 之 藏 文文 意 譯 。 5<br />

文文 中 記 載 諸 先 賢 所 制 定 之 行 為 準 則 , 這 些 「 先 賢 」 包 括 孔 子 。「 孔 子 」 的 藏<br />

文文 在 這 兩 份 寫 卷卷 中 分 別 記 為 Kong tse( 孔 澤 , 第 九 八 八 號 ) 和 Kong tshe( 孔<br />

策 , 第 九 八 七 號 )。 由 此 可 知 至 少少 在 西 元 第 十 一 世 紀 中 葉 以 前 , 亦 即 敦敦 煌 石<br />

窟 封封 閉 之 前 , 已 有 人 使 用 藏 文文 Kong tse 或 Kong tshe 來 翻 譯 「 孔 子 」 的 名 字 。<br />

西 元 第 十 八 世 紀 的 西 藏 學學 者 土 觀 羅 桑 却 吉 尼尼 瑪 (Thu'u bkwan Blo bzang<br />

chos kyi nyi ma, 1737-1802) 在 其 名 著 《 宗 義 晶 鏡 》(Grub mtha' shel gyi me<br />

long, 1801) 中 介 紹 儒 家家 的 創 始始 人 時時 寫 道 : 6<br />

5 Rolf A. Stein, "Tibetica Antiqua VI: Maximes confucianistes dans deux manuscrits de Touenhouang,"<br />

Bulletin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79, 1 (1992), pp. 9-17;〈 兩 卷 敦醧 煌 藏龞<br />

文尠 寫郄 本岓 中 的 儒 教 格 言 〉, 耿 昇 ( 譯诚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br />

集 》, 第 11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4 年 ), 頁稰 268-283。 另屮 見 Marcelle Lalou,<br />

Inventaire des Manuscrits tibétains de Touen-houang conservés à 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Paris:<br />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1950), vol. 2, p. 31.<br />

6 Thu'u bkwan Blo bzang chos kyi nyi ma, "thog mar ston pa bo ni khung phu'u tsi'am khung tse<br />

zhes grags pa ste / bod rnams kyis rgya skad ji bzhin ma thon par kong tse zhes 'bod pa de'o," Grub<br />

mtha' shel gyi me long (Lan kru'u: Kan su'u mi rigs dpe skrun khang, 1984), p. 394; 這 段卬 文尠 字 劉邟<br />

立岷 千 譯诚 作 :「 儒 家窚 的 導 師窯 是半 孔 夫 子 或 稱廖 孔 子 。 藏龞 人 不 能 如崇 漢庝 語張 發 音稯 , 遂 訛 為厉 公 子 , 實 際選 指匸<br />

的 是半 此 人 。」 見 土 觀毢 羅ꀱ 桑 却 吉峥 尼屿 瑪庼 :《 土 觀毢 宗 派卼 源 流却 ── 講 述稖 一 切 宗 派卼 源 流却 和 教 義 善 說弻 晶醰<br />

鏡譯 史屰 》, 劉邟 立岷 千 ( 譯诚 注 )( 北屙 京 :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2000 年 ), 頁稰 202。<br />

iv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73<br />

開 始 時 , 導 師窯 是半 以层 Khung phu'u tsi 或 Khung tse 著 稱廖 。 由 於 西 藏龞 人 無 法 發<br />

出屒 像 中 國 話 一 樣鄆 〔 的 音稯 〕, 因峴 此 稱廖 他 作 孔 澤曢 (Kong tse)。<br />

顯 然 Khung phu'u tsi 是是 中 文文 「 孔 夫 子 」 的 音 譯 , 而 Khung tse 是是 指 「 孔 子 」。 根<br />

據 羅 桑 却 吉 尼尼 瑪 的 說 法 , 西 藏 人 會 以 Kong tse( 孔 澤 ) 來 稱 呼 「 孔 子 」 是是 由 於<br />

西 藏 人 無 法 像 中 國 人 一 樣 準 確 發 出 中 文文 「 孔 子 」 之 音 所 致 。 羅 桑 却 吉 尼尼 瑪 對<br />

於 「 孔 澤 」 的 稱 呼 提 出 合 乎 情 理 的 解 釋 。 從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的 記 載 以 至 於 土 觀<br />

的 評 論 , 可 知 從 古 代 以 至 於 近 代 , 對 應 中 文文 「 孔 子 」 的 藏 文文 通 常 記 作 Kong tse<br />

( 孔 澤 )。<br />

然 而 , 在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 孔 澤 」 卻卻 很 少少 單 獨 使 用 。「 孔 澤 」 通 常 會 附 帶<br />

修 飾 詞 , 例 如 : 附 加 「 楚 吉 杰 波 」, 或 其 簡 稱 「 楚 杰 」('phrul rgyal), 也 就就<br />

是是 前 面 曾 經 提 到 的 消 災 儀 式 創 始始 人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 有 時時 候 「 孔 澤 」 會 和 其 他<br />

稱 號 結 合 , 例 如 :「 孔 澤 楚 吉 布 」(Kong tse 'phrul gyi bu)、「 孔 澤 楚 瓊 」<br />

(Kong tse 'phrul chung) 或 是是 「 孔 澤 楚 布 瓊 」(Kong tse 'phrul bu chung)。<br />

暫 且 不 論 這 些 稱 號 是是 否 都 是是 指 「 孔 子 」, 有 趣 的 是是 : 這 些 稱 謂 中 都 有 「 楚 」<br />

('phrul) 字 。 這 似 乎 暗 示 「 孔 澤 」 在 藏 文文 中 的 形 象 與 「 楚 」 字 有 某 種 關 聯 。<br />

以 下 還 會 討 論 「 楚 」 字 的 含含 義 。 此 處 先 將 討 論 重 點 放 在 澄 清 前 文文 所 提 到 的 幾<br />

個 稱 謂 , 探 察察 其 所 指 究 竟 是是 誰 , 以 及 它它 們 在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的 使 用 情 形 , 然 後 再<br />

進 入 本 文文 所 要 討 論 的 主 要 對 象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br />

首 先 討 論 「 孔 澤 楚 吉 布 」。「 孔 澤 楚 吉 布 」 與 「 孔 澤 」 同 時時 出 現 在 敦敦 煌<br />

藏 文文 寫 卷卷 P. tib. 988 之 中 , 兩 者 都 指 「 孔 子 」。 此 外 ,「 孔 澤 楚 吉 布 」 也 出 現<br />

在 英 國 所 收 藏 的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I.O. 742 之 中 。 該 寫 卷卷 的 內 容容 與 一 種 稱 為 mo 的 西<br />

藏 占 卜卜 有 關 。 托 瑪 斯 (Frederick W. Thomas) 曾 經 介 紹 這 份 寫 卷卷 , 並 提 供 藏 文文<br />

對 音 及 卷卷 首 、 卷卷 尾尾 數 行 文文 字 之 翻 譯 如 下 : 7<br />

7 Text Indian Office Library Manuscript, Stein (c): Fr. 55 (vol. 68, fol. 115-116)。 見 Frederick W.<br />

Thomas, Ancient Folk-Literature from North-Eastern Tibet (Berlin: Akademie Verlag, 1957), p.<br />

151.<br />

v


17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This text (c) commences with an announcement as follows:<br />

gnam dang po kong tshe 'phrul kyi bu / gcug lag mang po zhig mdor<br />

bsdus te / gtan la phab pa /<br />

[By?] supernatural ('phrul) son Kong tshe, originally (dang po) [of]<br />

heaven [gnam], much wisdom summarized, edited (gtan la phab)<br />

and the conclusion is<br />

[……] dkong tse 'phrul gyis mdzad pa'i dong tse bcu gnyis kyi mo //<br />

brdzogs so //<br />

[……] Composed by Dkong-tse, the supernatural, the 'Coins-twelve mo' is<br />

finished.<br />

麥 克 唐 納 (Ariane Macdonald) 也 在 其 論 文文 中 提 供 該 寫 卷卷 資 料料 , 但 她 的 卷卷 首 藏<br />

文文 對 音 不 但 和 托 瑪 斯 所 列 有 些 微 差 異 , 也 較 托 瑪 斯 的 對 音 多多 出 一 句 : 8<br />

[……] gnam dang po kong che 'phrul kyi bu // gtsug lag dang gtsug lag mang<br />

po zhig mdor bsdus ste/ gtan la phab pa / 'phrul kyi rgyal po li bsam blang gis chib<br />

gong nas thugs ring nas mo 'di gtan la phab pa lags so /<br />

托 瑪 斯 所 提 供 的 藏 文文 對 音 中 提 到 兩 個 名 字 :「 孔 策 楚 吉 布 」(kong tshe 'phrul<br />

kyi bu) 和 「 孔 澤 楚 」(dkong tse 'phrul)。 麥 克 唐 納 所 補 上 的 句 中 則 提 到<br />

「 楚 吉 杰 波 李 三 郎 」('phrul kyi rgyal po li bsam blang)。 這 三 個 名 字 曾 經 引<br />

起 學學 者 的 注 意 。 麥 克 唐 納 將 「 孔 策 楚 吉 布 」 譯 作 「 有 神 奇 能 力 的 孔 策 之<br />

子 」。 9 麥 克 唐 納 的 理 解 可 能 受 到 卷卷 尾尾 所 提 到 的 「 孔 澤 楚 」 的 影 響 ; 如 果 將<br />

「 孔 澤 楚 」 視 為 人 名 , 並 將 「 孔 澤 」(dkong tse) 當 作 「 孔 策 」(kong tshe)<br />

8 Ariane 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Essai sur la Formation et<br />

l'emploi des Mythes Politiques dans la Religion Royale de Sro$-bcan sgam-po," in Ariane<br />

Macdonald (ed.) Études tibétaines: dédiées à la mémoire de Marcelle Lalou (Paris: Librairie<br />

d'Amérique et d'Orient, 1971), p. 283 fn. 3541.<br />

9 前 揭 文尠 , 頁稰 282:"le fils aux facultés magiques de Kong tshe", 其 藏龞 文尠 對 音稯 中 的 kong che 在峹 譯诚 文尠<br />

中 出屒 現 時 作 kong tshe。<br />

v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75<br />

的 變 型 , 便 可 瞭 解 為 何 麥 克 唐 納 會 將 「 孔 策 楚 吉 布 」 理 解 成 「 孔 策 」 之 子 。<br />

麥 克 唐 納 並 且 認 為 「 孔 策 楚 吉 布 」 和 在 其 後 出 現 的 「 楚 吉 杰 波 李 三 郎 」(le<br />

roi aux facultés magiques Li Bsam-blang) 是是 同 一 個 人 。 10 石 泰 安 (Rolf A.<br />

Stein) 同 意 這 個 觀 點 , 但 是是 反反 對 將 「 孔 策 楚 吉 布 」 解 釋 成 「 孔 策 之 子 」。 下<br />

文文 會 再 討 論 「 楚 吉 杰 波 李 三 郎 」, 此 處 先 將 焦 點 放 在 「 孔 策 楚 吉 布 」。 前 面<br />

曾 經 提 到 : 在 伯 希 和 藏 文文 寫 卷卷 第 九 八 八 號 中 出 現 的 「 孔 澤 楚 吉 布 」 和 「 孔<br />

澤 」 兩 者 都 是是 指 「 孔 子 」,「 楚 吉 布 」 顯 然 毫 無 疑 問 是是 「 孔 子 」 的 修 飾 語 。<br />

有 趣 的 是是 : 為 何 「 楚 吉 布 」── 中 文文 意 譯 「( 具 有 ) 神 奇 ( 能 力 的 ) 小 孩孩 」<br />

── 會 被被 用 來 當 作 孔 子 的 修 飾 語 ? 石 泰 安 曾 經 嘗 試 解 決 這 個 問 題 。 他 先 引 用<br />

自 己 過 去去 對 「 楚 吉 布 」 的 解 釋 :enfant sage( 有 智 慧 的 小 孩孩 ), 然 後 提 到 孔 子<br />

與 項 託 的 對 話 。 11 根 據 《 孔 子 項 託 相 問 書 》 的 描 述 , 項 託 雖 然 只 是是 個 小 孩孩 , 但<br />

是是 卻卻 能 以 出 乎 意 料料 的 智 慧 回 答 孔 子 所 提 的 各各 種 問 題 。 12 為 了 解 釋 為 何 「 楚 吉<br />

布 」 和 「 孔 子 」 有 關 , 石 泰 安 首 先 指 出 : 孔 子 對 極 具 智 慧 的 童 子 項 託 謙 虛 求<br />

教 , 並 被被 認 為 是是 一 位 garçon lettré( 儒 童 )。 石 泰 安 試 圖 由 此 角 度 建 立 「 孔<br />

澤 」 的 修 飾 語 「 楚 吉 布 」 和 童 子 項 託 之 間 的 關 聯 。 然 而 , 石 泰 安 所 認 定 的 關<br />

聯 似 乎 是是 來 自 他 對 孔 子 和 項 託 兩 者 的 角 色 混 淆 。 事 實 上 , 並 無 任 何 證 據 足 以<br />

支 持 「 楚 吉 布 」 就就 是是 指 項 託 。 相 反反 地 ,「 楚 吉 布 」 在 《 孔 子 項 託 相 問 書 》 中<br />

始始 終 是是 用 來 指 「 孔 澤 」。 同 時時 , 不 僅 孔 子 詢 問 項 託 的 態 度 很 難 以 「 謙 虛 」 來<br />

形 容容 , 讀 者 反反 而 更 可 能 從 兩 者 的 對 話 中 感 受 到 某 種 程 度 的 張 力 。 以 孔 子 在 對<br />

話 時時 對 項 託 的 態 度 將 孔 子 認 定 為 儒 童 的 說 法 並 不 具 有 說 服 力 。 一 般 來 說 ,<br />

「 儒 童 」 一 詞 的 意 思 是是 「 應 秀 才 考 試 的 士 子 」。 13 「 儒 童 」 也 被被 儒 家家 以 外 的<br />

10 前 揭 文尠 , 頁稰 283。 下 文尠 會 再峘 說弻 明 這 項 論 點 。<br />

11 Rolf A. Stein, "Tibetica Antiqua VI," p. 11;〈 兩 卷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本岓 中 的 儒 教 格 言 〉, 頁稰 271-<br />

272。 感 謝 法 國 遠彑 東 學 院 (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臺弋 北屙 中 心尚 主尾 任峌 谷 嵐酩 (Fabienne<br />

Jagou) 協 助 確酎 認強 文尠 中 的 法 文尠 語張 詞 。<br />

12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與弌 中 文尠 寫郄 卷 對 此 故卂 事 都 有 描醒 述稖 。 中 文尠 寫郄 卷 P. 3883《 孔 子 項 託 相厴 問 書 》 的 法 文尠 翻龘 譯诚<br />

以层 及 兩 份峏 藏龞 文尠 寫郄 卷 (P. tib. 992 和 1284) 的 對 音稯 與弌 翻龘 譯诚 , 見 Michel Soymié, "L'entrevue de<br />

Confucius et de Hiang T'o," Journal Asiatique, 242, 3-4 (1954), pp. 311-392; 藏龞 文尠 寫郄 卷 已 於 1981<br />

年 由 馮 蒸弙 譯诚 成 中 文尠 , 譯诚 文尠 見 王尸 堯配 :〈 吐峩 蕃机 時 期醸 藏龞 譯诚 漢庝 籍访 名峮 著 及 故卂 事 〉,《 中 國 古層 籍访 研厼<br />

究 》, 第 1 卷 (1996 年 ), 頁稰 561-563; 兩 份峏 藏龞 文尠 寫郄 卷 中 孔 子 的 藏龞 文尠 名峮 稱廖 都 是半 「 孔 澤曢 」<br />

(Kong tse)。 感 謝 中 央屹 研厼 究 院 歷曜 史屰 語張 言 研厼 究 所 助 研厼 究 員穵 卓 鴻 澤曢 告 知 該 中 譯诚 本岓 出屒 處 。<br />

13 漢庝 語張 大 詞 典 編 輯杧 委 員穵 會 ( 編 ):《 漢庝 語張 大 詞 典 》( 上 海 : 上 海 辭譪 書 出屒 版 社 ,1986 年 ), 第 1<br />

vii


17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人 , 例 如 : 中 國 佛 教 徒 和 某 些 秘 密 宗 教 的 信 徒 , 用 來 稱 呼 已 經 轉 變 為 宗 教 人<br />

物 意 義 層 面 上 的 孔 子 。 14 從 藏 文文 的 角 度 來 看 ,「 楚 吉 布 」 可 能 與 「 儒 童 」 有<br />

關 , 因 為 中 文文 「 童 」 字 的 意 思 和 藏 文文 的 「 布 」(bu) 意 思 相 同 。 孔 子 的<br />

「 子 」 字 如 果 以 「 兒 子 」 來 解 釋 , 也 與 藏 文文 的 「 布 」 字 含含 意 相 當 。<br />

前 面 曾 經 提 到 「 孔 澤 」 的 許 多多 修 飾 語 中 都 有 「 楚 」 字 , 因 此 在 進 一 步 解<br />

釋 「 孔 澤 」 的 修 飾 語 之 前 , 先 整 理 學學 者 對 'phrul 字 的 闡 釋 , 或 有 助 於 進 一 步 的<br />

理 解 。 麥 克 唐 納 曾 經 探 索 'phrul 字 的 內 涵 及 其 在 神 性 、 精 神 領 域 、 世 俗 性 與 身<br />

體 層 面 的 轉 換 。'Phrul 最 初 是是 指 神 奇 的 能 力 , 尤尤 其 是是 指 在 天 界 和 人 間 往 來 自 如<br />

的 特 殊 能 力 。 西 藏 古 代 的 首 領 據 說 起 源 於 居居 住 在 天 界 的 天 神 家家 族族 , 他 們 便 具<br />

備 這 種 能 力 。 吐 蕃蕃 諸 王 的 稱 謂 「 楚 吉 拉 贊 普 」('phrul gyi lha btsan po)──<br />

中 文文 意 譯 「( 具 有 ) 神 奇 ( 能 力 ) 的 天 神 贊 普 」── 便 暗 示 了 天 界 與 吐 蕃蕃 國<br />

王 ( 又 稱 「 贊 普 」) 之 間 的 密 切 關 係 。 其 次 , 在 一 份 與 蕃蕃 王 赤 祖 德 贊 (Khri<br />

gtsug lde btsan, 806-841) 相 關 的 文文 獻 中 ,'phrul 與 赤 祖 德 贊 的 氣 度 , 甚 至 與 王<br />

權 的 概 念 聯 結 在 一 起 : 藉 助 於 藏 王 與 大大 臣 們 的 神 奇 ('phrul) 能 力 , 西 藏 人 征<br />

服 了 鄰 國 。 至 於 'phrul 與 身 體 力 量 的 關 聯 則 可 以 藏 王 赤 都 松 (Khri 'Dus Srong,<br />

676-704) 為 例 。 由 於 具 有 沈 穩 的 氣 度 與 強 健 的 體 魄魄 , 赤 都 松 被被 稱 為 「 臘 達 楚<br />

吉 杰 波 」(bla dags 'phrul gyi rgyal po)。 15 綜 論 之 , 麥 克 唐 納 傾 向 將 'phrul 理<br />

解 為 「 具 有 特 殊 能 力 」, 這 種 理 解 在 學學 界 頗 為 特 殊 。 大大 部 分 的 學學 者 認 為 'phrul<br />

和 「 化 身 」(incarnation) 的 概 念 有 關 。 李 方方 桂 將 'phrul gyi lha 譯 作 God<br />

Incarnate, 並 指 出 對 應 這 個 修 飾 詞 中 的 'phrul 字 的 中 文文 翻 譯 為 「 聖 」, 而 lha 則<br />

相 當 於 中 文文 的 「 神 」。 16 理 查 森 (Hugh E. Richardson) 則 認 為 'phrul 是是 藏 文文 中<br />

卷 , 頁稰 1715。<br />

14 這 裏 的 「 儒 童 」 實 為厉 「 儒 童 菩 薩龟 」 的 簡龍 稱廖 , 見 中 國 文尠 化 研厼 究 所 ( 編 ):《 中 文尠 大 辭譪 典 》<br />

( 臺弋 北屙 : 中 國 文尠 化 研厼 究 所 ,1963 年 ), 第 3 卷 , 頁稰 1241。 儒 家窚 以层 外屸 的 人 用岦 「 儒 童 菩 薩龟 」 來 稱廖<br />

呼 孔 子 , 見 張 岱 年 :《 孔 子 大 辭譪 典 》, 頁稰 19。 佛 教 徒窴 以层 為厉 : 佛 陀 派卼 「 儒 童 菩 薩龟 」, 亦岿 即 孔<br />

子 , 到 中 國 教 化 人 民岙 , 參 見 William E.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eds.), A Dictionary of<br />

Chinese Buddhist Terms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4), p. 446。 白岭 蓮 教 和 長 生岥 教 的 信 眾<br />

則 稱廖 孔 子 為厉 「 儒 童 佛 」, 見 濮 文尠 起 ( 編 ):《 中 國 民岙 間 秘 密 宗 教 辭譪 典 》( 成 都 : 四屶 川 辭譪 書<br />

出屒 版 社 ,1996 年 ), 頁稰 239-240。<br />

15 Ariane 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pp. 337-339;《 敦醧 煌<br />

吐峩 蕃机 歷曜 史屰 文尠 書 考 釋诤 》, 耿 昇 ( 譯诚 )( 青 海 : 青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1 年 ), 頁稰 194-196。<br />

16 Fang-Kuei Li, "The Inscription of the Sino-Tibetan Treaty of 821-822," T'oung Pao, 44 (1956), p.<br />

vi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77<br />

特 有 的 語 詞 , 它它 預 示 了 西 藏 自 西 元 第 十 二 世 紀 起 極 為 普 遍 的 轉 世 制 度 , 但 是是<br />

他 也 承 認 在 較 早 期 的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 如 果 涉 及 佛 教 , 該 字 通 常 有 「 神 奇 」<br />

(magic) 或 「 幻 象 」(illusion) 的 意 思 。 17 烏 瑞 (Géza Uray) 將 'phrul gyi lha<br />

譯 作 the incarnate gods。 麥 克 唐 納 對 此 翻 譯 加 以 駁 斥斥 , 理 由 是是 : 將 'phrul 作<br />

incarnation 解 無 法 在 西 元 第 十 一 世 紀 之 前 的 文文 獻 中 找 到 證 據 。 18 石 泰 安 則 從 另<br />

一 個 角 度 來 解 釋 'phrul 的 意 思 。 他 引 用 各各 種 不 同 文文 獻 中 的 語 詞 , 指 出 該 字 相 當<br />

於 中 文文 的 「 聖 」。 雖 然 他 提 出 三 種 可 能 的 解 釋 :「 特 殊 能 力 」(supernatural<br />

power)、「 神 奇 」(magic) 或 「 智 慧 」(wisdom), 但 他 似 乎 認 為 'phrul<br />

其 實 應 當 是是 指 「 智 慧 」。 他 將 「 楚 吉 杰 布 」 譯 作 「 有 智 慧 的 國 王 」(roi<br />

sage), 將 「 楚 吉 布 」('phrul gyi bu) 譯 成 「 有 智 慧 的 小 孩孩 」(l'enfant sage)。 19<br />

他 的 解 釋 後 來 被被 學學 者 延 用 。 例 如 : 卡 梅 (Samten G. Karmay) 將 「 楚 吉 杰 布 」<br />

譯 作 「 有 智 慧 的 國 王 」(wise king/ king of sagacity)。 20 同 時時 , 理 查 森 將 敬敬 稱<br />

「 楚 吉 拉 蔣蔣 趣 千 波 」('phrul gyi lha byang chub chen po) 詮 釋 為 Great<br />

enlightened supernaturally wise divinity, 21 他 將 其 中 的 'phrul 字 解 釋 為 wise, 顯<br />

然 與 他 之 前 的 理 解 有 別 。 22 石 泰 安 後 來 又 發 表表 一 篇 文文 章 , 探 討 敦敦 煌 寫 卷卷 中 的 字<br />

彙 , 指 出 中 文文 的 「 聖 」 字 在 藏 文文 舊 譯 通 常 作 'phrul, 但 是是 在 西 元 八 一 四 年 依 藏<br />

王 敕 令 而 編 成 的 《 翻 譯 名 義 大大 集 》 之 中 , 亦 即 在 新 譯 語 彙 中 , 相 當 於 中 文文<br />

52, 57.<br />

17 Hugh E. Richardson, "A New Inscription of Khri Srong Lde Brtsan," Journal of the Royal<br />

Asiatic Society, 1-2 (1964), p. 12.<br />

18 Ariane 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p. 336 fn. 492;《 敦醧<br />

煌 吐峩 蕃机 歷曜 史屰 文尠 書 考 釋诤 》, 頁稰 317。<br />

19 Rolf A. Stein, "Un ensemble sémantique tibétain: créer et procréer, être et devenir, vivre, nourrir et<br />

guérir,"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36, 2 (1973), pp. 418, 421;〈 古層<br />

藏龞 語張 中 的 一 個積 語張 義 群 : 創鄪 造 和 生岥 殖釕 , 崊 在峹 和 變殤 成 , 活卺 著 、 養 活卺 和 救 活卺 〉, 禇 俊 杰 ( 譯诚 ),<br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7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br />

1994 年 ), 頁稰 16-18。<br />

20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and "The<br />

Soul and the Turquoise: a Ritual for Recalling the bla," The Arrow and the Spindle, Studies in<br />

History, Myths, Rituals and Beliefs in Tibet (Kathmandu: Mandala Book Point, 1998), pp. 171,<br />

324.<br />

21 Hugh E. Richardson (1987), "Early Tibetan Inscriptions, Some Recent Discoveries," High Peaks,<br />

Pure Earth, Collected Writings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Serindia Publications,<br />

1998), p. 262.<br />

22 Hugh E. Richardson, "A New Inscription of Khri Srong Lde Brtsan," p. 12.<br />

ix


17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 聖 」 字 的 藏 文文 則 由 'phrul 轉 變 為 'phags pa。 23 石 泰 安 後 來 對 「 楚 吉 杰 布 」 的 翻<br />

譯 也 與 他 之 前 的 論 點 稍 有 差 異 , 變 成 le Saint roi 或 roi sage ou saint。 24 石 泰 安 從<br />

中 文文 頭 銜銜 中 尋 找 對 應 藏 文文 語 詞 的 研 究 方方 法 卻卻 為 史 奈 果 夫 ( David L.<br />

Snellgrove) 駁 斥斥 。 史 奈 果 夫 認 為 : 雖 然 有 些 藏 文文 稱 號 確 實 是是 中 文文 頭 銜銜 的 對 應<br />

名 稱 , 但 是是 藏 文文 稱 號 的 含含 意 與 其 對 西 藏 人 的 意 義 並 不 見 得 與 透 過 中 文文 思 維 所<br />

瞭 解 到 的 中 文文 頭 銜銜 含含 意 等 同 。 25 史 奈 果 夫 的 主 張 使 他 傾 向 於 採 取 與 大大 部 分 學學 者<br />

一 致 的 立 場 , 認 為 西 藏 人 肯 定 會 以 最 平 常 的 解 釋 來 理 解 'phrul, 並 將 此 概 念 與<br />

在 西 藏 已 經 定 型 的 統 治 者 神 話 相 結 合 , 將 他 們 的 偉 大大 統 治 者 描 述 成 具 有 神 奇<br />

力 量 的 天 神 的 化 身 。<br />

藏 文文 修 飾 語 「 楚 吉 杰 布 」 可 能 是是 從 「 楚 吉 拉 贊 普 」 發 展展 而 來 , 原原 本 是是 用<br />

來 指 稱 吐 蕃蕃 國 王 , 尤尤 其 是是 赤 都 松 (Khri 'Dus srong, 676-704) 和 赤 松 德 贊<br />

(Khri Srong lde btsan, 742-797)。 26 西 元 第 十 一 世 紀 的 譯 師 洛 巔 謝 饒 (Blo<br />

ldan shes rab, 1059-1109) 也 用 它它 來 稱 呼 「 天 喇 嘛 寂寂 光 」(lha bla ma Zhi ba<br />

'od, 生 於 西 元 第 十 一 世 紀 )。 27 除 了 用 來 指 稱 吐 蕃蕃 國 王 ,「 楚 吉 杰 布 」 也 用<br />

在 一 些 特 殊 人 物 的 身 上 。 例 如 : 在 前 面 曾 經 提 及 的 英 藏 敦敦 煌 寫 卷卷 中 , 便 提 到<br />

「 楚 吉 杰 波 李 三 郎 」('phrul kyi rgyal po li bsam blang) 就就 是是 「 確 認 」(gtan la<br />

23 Rolf A. Stein, "Tibetica Antiqua I: Les deux vocabulaires des traductions Indo-Tibétaine et Sino-<br />

Tibétaine dans les manuscrits de Touen-Houang," Bulletin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br />

72 (1983), pp. 163, 186-187;〈 敦醧 煌 寫郄 本岓 中 的 峣 藏龞 和 漢庝 藏龞 兩 種廕 辭譪 滙 〉, 耿 昇 ( 譯诚 ), 收 於 王尸<br />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8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4<br />

年 ), 頁稰 112、148-149。 另屮 參 見 Rolf A. Stein, "Saint et divin, un titre tibétain et chinois des rois<br />

tibétains," Journal Asiatique, 259, 1-2 (1981), pp. 256;〈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本岓 綜廫 述稖 〉, 耿 昇 ( 譯诚 ),<br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3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br />

1994 年 ), 頁稰 11。<br />

24 Rolf A. Stein, "Saint et divin, un titre tibétain et chinois des rois tibétains," pp. 256, 257.<br />

25 David L. Snellgrove, Indo-Tibetan Buddhism, Indian Buddhists and their Tibetan Sucessors<br />

(London: Serindia Publications, 1987), pp. 381, 382.<br />

26 Samten G. Karmay, "An Open Letter by Pho-brang Zhi-ba-'od," The Arrow and the Spindle,<br />

Studies in History, Myths, Rituals and Beliefs in Tibet, pp. 23, 38; Hugh E. Richardson, "Early<br />

Burial Grounds in Tibet and Tibetan Decorative Art of the Eighth and Ninth Centuries," High<br />

Peaks, Pure Earth, Collected Writings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pp. 224, 227; Helga<br />

Uebach, Nel-pa Pa&ôitas Chronik Me-Tog Phre$-ba (München: Kommission für<br />

Zentralasiatischen Studien, 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87), p. 59; 另屮 參 見 Erik<br />

Haarh, The Yar-Lu$ Dynasty (København: G. E. C. Gad's Forlag, 1969), p. 54.<br />

27 Samten G. Karmay, "An Open Letter by Pho-brang Zhi-ba-'od," p. 23.<br />

x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79<br />

phab pa) 該 寫 卷卷 所 敍 述 的 占 卜卜 內 容容 的 人 。 在 解 釋 此 段 文文 字 時時 , 麥 克 唐 納 指<br />

出 : 該 寫 卷卷 可 能 是是 由 一 位 中 國 皇 帝 所 寫 , 因 為 根 據 西 元 八 二 二 年 立 於 拉 薩 的<br />

石 碑 東 面 刻 文文 第 二 十 六 行 的 記 載 ,「 李 三 郎 」(li bsam blang) 就就 是是 中 國 的 皇<br />

帝 唐 玄 宗 ( 統 治 713-756)。 28 石 泰 安 似 乎 同 意 麥 克 唐 納 的 觀 點 , 因 為 他 提<br />

到 : 孔 子 與 皇 帝 的 稱 號 相 同 。 29 拉 薩 石 碑 刻 文文 的 第 二 十 六 行 確 實 出 現 一 個 很 長<br />

的 頭 銜銜 rgya rje sam lang kha'e 'gwan sheng b'un shin b'u hwang te, 30 其 對 應 中 文文<br />

為 「 三 郎 開 元 聖 文文 神 武 皇 帝 」 31 。 這 個 頭 銜銜 的 確 是是 指 唐 玄 宗 。 32 由 於 唐 玄 宗 是是<br />

其 父 的 第 三 子 , 因 此 被被 稱 為 「 三 郎 」。 33 但 是是 這 並 不 代 表表 所 有 的 「 三 郎 」 都 是是<br />

指 唐 玄 宗 。 實 際 上 , 藏 文文 文文 獻 提 到 唐 玄 宗 時時 , 通 常 會 冠 上 rgya rje( 中 國 皇<br />

帝 ), 而 非 「 楚 吉 杰 布 」。 這 也 暗 示 「 楚 吉 杰 波 李 三 郎 」 並 不 一 定 是是 一 位 中<br />

國 皇 帝 , 而 極 可 能 是是 一 位 不 知 名 的 人 物 。<br />

目 前 仍 然 缺 乏 充 分 證 據 足 供 支 持 「 楚 吉 杰 波 李 三 郎 」 便 是是 指 唐 玄 宗 或 是是<br />

中 國 皇 帝 的 論 點 。 不 過 , 藏 文文 文文 獻 提 到 中 國 皇 帝 時時 , 有 時時 皇 帝 的 稱 呼 會 與<br />

「 孔 澤 」 結 合 。 在 史 書 《 拔 協 》(sBa bzhed, 學學 界 目 前 認 為 作 於 西 元 第 十 四<br />

28 Ariane 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敦醧 煌 吐峩 蕃机 歷曜 史屰 文尠<br />

書 考 釋诤 》, 頁稰 121、321 註 529。<br />

29 Rolf A. Stein, "Tibetica Antiqua VI," p. 11;〈 兩 卷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本岓 中 的 儒 教 格 言 〉, 頁稰 72。<br />

30 Hugh E. Richardson, Ancient Historical Edicts at Lhasa and the Mu Tsung / Khri gtsug lde brtsan<br />

Treaty of A.D. 821-822 from the Inscription at Lhasa (London: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br />

Britain and Ireland, 1952), p. 56; Fang-Kuei Li and Weldon S. Coblin, A Study of the Old Tibetan<br />

Inscriptions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87), p. 48.<br />

31 Fang-Kuei Li and Weldon S. Coblin, A Study of the Old Tibetan Inscriptions, p. 108.<br />

32 理 查卟 森釂 卻勍 認強 為厉 是半 指匸 唐穪 中 宗 ( 統 治 683-710), 參 見 Hugh E. Richardson, Ancient Historical<br />

Edicts at Lhasa and the Mu Tsung / Khri gtsug lde brtsan Treaty of A.D. 821-822 from the<br />

Inscription at Lhasa, p. 64 fn. 27.<br />

33 一 份峏 出屒 自 敦醧 煌 的 西 藏龞 史屰 書 殘釔 卷 岕 尾 記 道 :rgya rje ni bsam lang zhig [......] rgya rje ni bsam lang<br />

[......], 參 見 Jacques Bacot, Frederick W. Thomas, and Gustave-Charles Toussaint, Documents de<br />

Touen-houang relatifs à l'histoire du Tibet (Paris: Paul Geuthner, 1940), p. 122; 理 查卟 森釂 曾 於 1969<br />

年 譯诚 出屒 此 段卬 內 2 容窞 , 並 予 討 論 , 參 見 Hugh E. Richardson, "Further Fragments from Tun-huang,"<br />

High Peaks, Pure Earth, Collected Writings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pp. 31-32。 理 查卟 森釂 曾<br />

說弻 「 三 郎稠 」 指匸 唐穪 玄岠 宗 , 但 表 示岴 不 知 為厉 何 如崇 此 稱廖 呼 。《 資 治 通 鑒死 》 提醚 到 唐穪 玄岠 宗 時 也 使 用岦 此 暱鄅<br />

稱廖 , 參 見 王尸 堯配 :《 吐峩 蕃机 金 石岳 錄杼 》( 北屙 京 : 文尠 物 出屒 版 社 ,1982 年 ), 頁稰 58-59。<br />

xi


18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世 紀 ) 34 中 , 有 一 段 內 容容 涉 及 吐 蕃蕃 國 王 與 中 國 公 主 的 婚 姻姻 , 在 這 一 段 敍 述 中 ,<br />

唐 太 宗 ( 統 治 626-649) 被被 稱 為 「 孔 澤 楚 瓊 」(Kong rtse 'phrul chung): 35<br />

「 由 於 西 藏龞 人 是半 猴 子 的 後匝 代 , 因峴 此 沒 有 人 適 合峯 當 王尸 后峱 。〔 我 們穆 〕 應 當<br />

迎 娶 中 國 〔 厬 帝匎 〕 之 女 為厉 后峱 。」 曾 經 說弻 過 〔 這 些 話 〕 的 西 藏龞 國 王尸 就酧 是半<br />

先峕 祖 父尲 松 贊譠 〔 岡 布 〕, 他 是半 巴尕 洛卾 聖 者 (ārya pa lo) 的 化 身 。 36 他 的 姻勿<br />

親杊 是半 中 國 厬 帝匎 「 孔 澤曢 楚 瓊ꀛ 」, 這 位 也 是半 巴尕 洛卾 聖 者 的 化 身 。 其 女 為厉 〔 文尠<br />

成 〕 公 主尾 。 他 懂 算廟 學 (gtsug lag) 中 的 360 種廕 占屟 卜 法 (gab rtse)。 以层 中<br />

國 至 上 厬 帝匎 著 稱廖 者 之 子 為厉 中 國 厬 帝匎 「 塚 行 」('Brom shing)。〔 塚<br />

行 〕 之 子 為厉 中 國 厬 帝匎 「 泰 萬 」(The ba)。〔 泰 萬 〕 之 子 稱廖 作 中 國<br />

〔 厬 帝匎 〕「 恒 畔 」(Hān phan)。〔 恒 畔 〕 之 子 是半 中 國 厬 帝匎 「 江 桑 」<br />

(Cang bzang)。〔 江 桑 〕 之 子 是半 為厉 中 國 厬 帝匎 「 李 赤 協 郎稠 密 色 」(Li<br />

khri bzher lang mig ser)。 現 今 〔 中 國 厬 帝匎 〕 之 女 為厉 金 城勬 公 主尾 。 迎 娶 她崆<br />

〔 為厉 后峱 〕 避 為厉 合峯 宜 。 37<br />

34 Pasang Wangdu and Hildegard Diemberger, dBa' bzhed: The Royal Narrative Concerning the<br />

Bringing of the Buddha's Doctrine to Tibet (Wien: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br />

Wissenschaften, 2000), p. 1.<br />

35 Rolf A. Stein, "bod thams cad spre'u bu yin pas 'di'i jo mor mi 'os/ 'di la rgya'i bu mo zhig blang bar<br />

chad bod kyi rgyal po la bzang ba mes srong btsan yin te/ @rya pa lo'i sprul par grags/ de'i gnyen<br />

zla rgya rje kong rtse 'phrul chung yin/ de yang @rya pa lo'i sprul par grags/ sras me [ 應 作 mo]<br />

kong co yin/ de la gtsug lag gi gab rtse sum brgya drug cu yod de/ rgya nag gtsug gi rgyal por<br />

grags pa de'i sras rgya rje 'brom shing/ de'i sras rgya rje the ba/ de'i sras rgya h@n phan zer/ de'i sras<br />

rgya rje cang bzang/ de'i sras rgya rje li khri bzher lang mig ser bya ba/ da lta bzhugs pa de'i sras<br />

mo gyim shang ong jo bya ba de blang bar rigs so [……]," Une chronique ancienne de bSam-yas:<br />

sBa-b¿ed (Paris: Publications de l'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61), p. 2.<br />

36 麥鄛 克 唐穪 納 釋诤 「 巴尕 洛卾 聖 者 」(@rya pa lo) 為厉 「 觀毢 音稯 菩 薩龟 」(Avalokiteòvara), 參 見 Ariane<br />

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p, 283.<br />

37 文尠 成 公 主尾 於 六 四屶 一 年 受 命 出屒 嫁 藏龞 王尸 松 贊譠 岡 布 (?-650)。 她崆 在峹 西 藏龞 渡釞 過 餘 生岥 , 逝 於 六 八 ○<br />

年 。 金 城勬 公 主尾 於 七 ○ 七 年 受 命 出屒 嫁 藏龞 王尸 赤 德郔 祖 贊譠 ( 約秖 705-755), 她崆 逝 於 七 三 九 年 , 見 Hugh<br />

E. Richardson, "Two Chinese Princesses in Tibet, Mun-sheng Kong-co and Kim-sheng Kong-co,"<br />

High Peaks, Pure Earth, Collected Writings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pp. 208, 210-211,<br />

213。 學 界厢 對 於 松 贊譠 岡 布 的 生岥 年 尚 未 有 定 論 。 根 據 理 查卟 森釂 的 說弻 法 , 松 贊譠 岡 布 可屣 能 生岥 於 六 ○ 九<br />

至 六 一 三 年 間 , 參 見 Hugh E. Richardson, "How Old was Srong-brtsan Sgam-po?" High Peaks,<br />

Pure Earth, Collected Writings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p. 6.<br />

x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81<br />

根 據 前 文文 所 述 , 松 贊 岡 布 的 姻姻 親 是是 唐 太 宗 , 他 被被 稱 作 「 孔 澤 楚 瓊 」, 他 和 算<br />

學學 (gtsug lag) 38 中 的 三 百 六 十 種 占 卜卜 法 (gab rtse) 39 有 關 。 麥 克 唐 納 將 與 此<br />

相 關 之 句 理 解 為 "As he possessed 360 astrological tables of divination, he is<br />

called the king of divination of China." 40<br />

麥 克 唐 納 可 能 將 rgya nag gtsug gi rgyal<br />

po( 中 國 至 上 皇 帝 ) 讀 成 rgya nag gtsug lag gi rgyal po( 中 國 算 學學 皇 帝 ), 因<br />

而 認 為 唐 太 宗 是是 「 中 國 算 學學 之 皇 」(the king of divination of China)。 假 使 如<br />

同 麥 克 唐 納 將 rgya nag gtsug gi rgyal po( 中 國 至 上 皇 帝 ) 視 為 唐 太 宗 , 則 引 文文<br />

中 所 提 到 的 幾 位 皇 帝 必 須 與 唐 朝 王 室 有 關 。 在 唐 太 宗 與 金 城 公 主 之 父 唐 中 宗<br />

( 統 治 683-710) 之 間 , 只 有 唐 高高 宗 ( 統 治 649-683) 曾 經 為 帝 。 然 而 上 述 引 文文<br />

38 gtsug lag 一 詞 之 解 釋诤 , 參 見 Shen-Yu Lin, Mi pham's Systematisierung von gTo-Ritualen, p. 86 fn.<br />

289.<br />

39 史屰 奈 果 夫 將 gab rtse 譯诚 作 horoscope, 參 見 David L. Snellgrove, The Nine Ways of Bon: Excerpts<br />

from gZi-brji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 293; 卡属 梅 則 譯诚 作 astrology 和<br />

horoscope chart, 參 見 Samten G. Karmay,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A Tibetan History of<br />

Bon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1), pp. 24, 146。 苯稂 教 文尠 獻讳 《 昔 寂 》(gZi<br />

brjid) 對 於 gab rtse 進 行 時 的 計稌 算廟 方尣 法 與弌 gab rtse 'phrul gyi me long 均 有 描醒 述稖 , 後匝 者 是半 指匸 龜枲 腹<br />

上 畫 有 六 十 岪 子 、 十 二 生岥 肖 、 八 卦 及 九 宮窜 的 圖 , 參 見 David L. Snellgrove, The Nine Ways of<br />

Bon, pp. 33, 256, 287。 由 這 些 描醒 述稖 看厶 來 ,gab rtse 與弌 西 藏龞 命 理 學 (nag rtsis) 似 乎屁 很匘 接 近 , 至<br />

少 兩 者 的 基 本岓 原穦 理 極 可屣 能 相厴 同峧 , 參 見 Philippe Cornu, Handbuch der Tibetischen Astrologie<br />

(Berlin: Theseus Verlag, 1999), Fig. 2, p. 69。 至 於 為厉 何 相厴 關譽 學 問 稱廖 為厉 gab rtse, 當 代 學 者 南勌 喀鄲<br />

諾杔 布 (Nam mkha'i nor bu) 說弻 :「gab rtse 一 詞 〔 的 名峮 稱廖 來 由 如崇 下 :〕 一 年 所 支尟 配 下 的 年 、<br />

月尦 、 日尤 、 時 辰 的 五 行 、 九 宮窜 、 八 卦 均 各峬 有 其 掌醑 管廛 的 lha、gnyan 或 sa bdag、klu 等 〔 鬼 神 〕,<br />

而 這 些 〔 鬼 神 〕 是半 一 般 人 的 五 根 所 無 法 實 際選 驗殯 證ꁊ 的 , 因峴 此 可屣 以层 『 隱 秘 』(gab pa) 來 形 容窞 。<br />

至 於 〔 前 面稫 所 提醚 到 的 〕 那 些 重稥 要稊 的 時 間 概 念 , 就酧 像 是半 武 器 的 尖崐 端廚 , 非 常 鋒 利 , 同峧 時 也 是半 能<br />

夠 立岷 即 導 致秬 善 、 惡酼 結 果 的 至 極 關譽 鍵 , 因峴 此 可屣 以层 『 敏 銳 』(rtse) 來 形 容窞 。 能 夠 闡诨 明 這 種廕 『 隱<br />

秘 』、『 敏 銳 』 之 要稊 點 的 特 殊 智醳 慧郗 有 如崇 一 面稫 神 奇 之 鏡譯 , 因峴 此 其 名峮 也 以层 「 神 奇 之 鏡譯 」('phrul<br />

gyi me long) 著 稱廖 」, 參 見 Nam mkha'i nor bu, "'gab rtse' zhes pa ni lo gcig la dbang ba'i lo zla<br />

zhag dus kyi 'byung khams dang / sme ba / spar kha de dag la dbang byed pa'i lha dang / gnyan<br />

nam sa bdag dang klu sogs thun mong gi dbang po rnam lnga'i snang ngor mngon sum du ma grub<br />

pas gab pa dang / dus gnad 'di dag ni mtshon cha'i rtse ltar shin tu rno zhing / bzang ngan gyi 'bras<br />

bu 'phral du 'byin thub pa'i gnad kyi yang rtse yin pas rtse zhes bya zhing / de 'dra'i gab rtse'i gnad<br />

gsang gsal rgyas su bstan pa'i shes rig khyad par du gyur pa de ni 'phrul gyi me long dang 'dra bas<br />

na mtshan yang de skad du grags pa yin,"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Beijing: Bod kyi shes rig<br />

dpe skrun khang, 1996), p. 146.<br />

40 Ariane Macdonald, "Comme il possédait trois-cent soixante tables astrologiques de divination, on<br />

l'appelait le roi de la divination de Chine,"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br />

p. 283.<br />

xiii


18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中 卻卻 提 到 七 位 皇 帝 。 雖 然 這 些 皇 帝 的 稱 號 難 以 辨 識 , 但 是是 他 們 可 能 並 非 唐 朝<br />

的 皇 帝 , 有 些 甚 至 很 可 能 是是 唐 朝 以 前 的 統 治 者 。<br />

目 前 仍 缺 乏 足 夠夠 的 資 料料 解 釋 為 何 唐 太 宗 在 《 拔 協 》(sBa bzhed) 中 被被 稱<br />

作 「 孔 澤 楚 瓊 」。 第 五 世 達 賴 喇 嘛 昂昂 汪 洛 桑 嘉 錯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br />

mtsho, 1617-1682) 在 其 所 著 的 史 書 《 西 藏 王 臣 記 》(1643) 中 也 承 襲 此 傳<br />

統 , 稱 唐 太 宗 為 「 孔 澤 楚 瓊 」。 41 然 而 , 西 藏 學學 者 罷 渦 祖 拉 陳 瓦 (dPa' bo<br />

gtsug lag 'phreng ba, 1504-1564 / 1566) 在 其 所 著 之 《 賢 者 喜 宴 》(mKhas pa'i<br />

dga' ston) 中 介 紹 唐 太 宗 時時 , 卻卻 是是 以 「 孔 澤 楚 杰 」(Kong tse 'phrul rgyal) 代<br />

稱 。 42 對 西 藏 學學 者 而 言 , 中 國 皇 帝 似 乎 與 孔 子 有 某 種 程 度 的 關 聯 。 或 許 這 種 關<br />

聯 與 出 現 在 西 藏 苯 教 傳 承 中 具 有 國 王 身 分 的 人 物 「 孔 澤 」 有 關 。 下 文文 會 討 論<br />

苯 教 傳 承 中 的 「 孔 澤 」。 西 藏 文文 獻 尚尚 有 若 干 相 關 名 字 , 譬 如 :「 孔 澤 杰 波 」<br />

(rKong rtse'i rgyal po)、「 孔 澤 拉 以 杰 波 」(rKong rtse lha yi rgyal po), 後<br />

者 據 說 曾 經 閱 讀 伏 藏 文文 獻 (gter ma)《 純 金 經 要 》(Dag pa gser gyi mdo<br />

thig), 43 這 些 名 稱 都 傳 達 了 孔 子 與 君君 主 身 分 (「 杰 波 」 意 譯 「 國 王 」) 相 關<br />

的 概 念 。「 孔 澤 楚 瓊 」 和 「 孔 澤 楚 杰 」 的 例 證 顯 示 : 當 藏 文文 的 人 名 修 飾 語 中<br />

出 現 「 孔 澤 」 時時 , 並 不 一 定 是是 指 孔 子 , 前 文文 已 提 供 足 夠夠 實 例 , 證 明 「 孔 澤 」<br />

並 非 只 用 來 指 稱 孔 子 。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伯 希 和 藏 文文 寫 卷卷 第 一 四 二 九 號 其 中 兩 章<br />

末 尾尾 提 到 該 章 分 別 是是 由 「 孔 澤 」 和 「 德 吾吾 孔 策 」(de'u Kong tshe) 所 寫<br />

(bris)。 44 另 外 , 在 臺 北 國 家家 圖 書 館 所 藏 四 份 敦敦 煌 寫 卷卷 其 中 之 一 ( 第 七 五 二<br />

41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 (1643), rGyal rabs dPyid kyi<br />

rgyal mo'i glu dbyangs<br />

(http://www.thdl.org/xml/show.php?xml=/collections/history/texts/5th_dl_history_text.xml&m=hid<br />

e), 3.2.5.3 rgya bza'dangbas bza' gdan drangs pa'i skor.<br />

42 dPa' bo gtsug lag 'phreng ba, Chos 'byun mkhas pa'i dga' ston, microfiches, (New York: Institute<br />

for Advanced Studies of World Religions, n. d.), Ja: 27v1-2.<br />

43 Ariane Macdonald, "Préambule à la lecture d'un rGya-bod yig-cha$," Journal Asiatique, 251, 1<br />

(1963), pp. 123-124, fn. 76;〈《 漢庝 藏龞 史屰 集 》 初 釋诤 〉, 耿 昇 ( 譯诚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br />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4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88 年 ), 頁稰 86 註 76。 麥鄛<br />

克 唐穪 納 指匸 出屒 :「 孔 澤曢 杰 波 」(rKong rtse'i rgyal po)、「 孔 澤曢 拉 以层 杰 波 」(rKong rtse lha yi<br />

rgyal po) 可屣 能 是半 指匸 孔 子 。<br />

44 Lalou, Inventaire des Manuscrits tibétains de Touen-houang conservés à 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br />

v. 2, p. 54.<br />

xiv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83<br />

一 號 ) 也 提 到 該 卷卷 是是 由 「 孔 策 」 所 寫 。 45 這 些 例 子 顯 示 , 即 使 當 「 孔 澤 」 或<br />

「 孔 策 」 未 附 加 修 飾 語 , 單 獨 出 現 時時 , 仍 然 不 一 定 意 指 孔 子 。 總 結 而 言 , 早<br />

期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提 到 孔 子 時時 , 會 使 用 「 孔 澤 」 或 「 孔 策 」, 但 是是 讀 者 見 到 藏 文文<br />

文文 獻 中 出 現 「 孔 澤 」 或 「 孔 策 」 的 人 名 時時 , 卻卻 必 須 小 心 , 因 為 它它 並 不 一 定 是是<br />

指 中 國 的 聖 人 孔 子 。<br />

貳 、 苯 教 傳 承<br />

西 藏 苯 教 也 有 一 套套 與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 相 關 的 描 述 。 這 套套 系 統 大大 約 與 敦敦<br />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同 時時 或 在 較 其 稍 早 的 年 代 發 展展 而 成 。 在 充 滿 神 秘 色 彩 的 苯 教 教 主<br />

仙 饒 米 渦 (gShen rab mi bo) 一 生 事 蹟 的 故 事 中 , 就就 有 若 干 段 落 提 到 「 孔 澤 楚<br />

吉 杰 波 」。 現 存存 仙 饒 米 渦 的 傳 記 共 有 長 、 中 、 略 三 種 版 本 , 其 中 的 略 本 《 經<br />

集 》(mDo 'dus) 屬 於 伏 藏 文文 獻 (gter ma), 據 說 是是 在 西 元 第 十 世 紀 末 期 、<br />

第 十 一 世 紀 所 發 掘 。 46 《 經 集 》 中 已 經 載 有 關 於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 的 敍 述 。 除<br />

此 之 外 , 仙 饒 米 渦 傳 記 的 中 本 《 塞塞 密 》(gZer mig) 也 出 自 伏 藏 , 據 說 是是 於 西<br />

元 第 十 一 世 紀 在 桑 耶 赤 塘塘 都 翠 (bSam yas khri thang dur khrod) 所 發 現 。 47<br />

《 塞塞 密 》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出 身 與 家家 鄉 有 詳 細 描 述 : 48<br />

45 Chi-yu Wu, ""Quatre manuscrits bouddhiques tibétains de Touen-houang conservés à la<br />

Bibliothèque Centrale de T'ai-pei", in Ariane Macdonald (ed.) Études tibétaines: dédiées à la<br />

mémoire de Marcelle Lalou (Paris: Librairie d'Amérique et d'Orient, 1971), p. 568;〈 台屲 北屙 中 央屹<br />

圖 書 館枛 藏龞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卷 考 察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選杮 譯诚 》( 蘭谙 州 : 甘岤 肅 民岙 族<br />

出屒 版 社 ,1983 年 ), 頁稰 51。<br />

46 《 經 集 》 的 年 代 是半 苯稂 教 教 主尾 傳 記 長 、 中 、 略 三 種廕 版 本岓 之 中 年 代 最鄦 早 者 , 參 見 Dan Martin,<br />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 Holy Place," The Tibet Journal, 20, 1 (1995), p. 52.<br />

47 Samten G. Karmay,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A Tibetan History of Bon, p. 4 fn. 1; Per<br />

Kvaerne, "The Canon of the Tibetan Bonpos," Indo-Iranian Journal, 16, 1 (1974), p. 38.<br />

48 Nam mkha'i nor bu, "yul rgya lag 'od ma'i gling / mkhar khri sgo rtse brgya'i gling / grong khyer<br />

'phrul sgyur bkod pa'i mchog de na pha ni rgyal po ka mda' la gser gyi mdog can zhes bya'o //ma ni<br />

btsun mo mu tri la gsal 'od ma zhes bya'o / dkor ni rgyal srid rin po che la sogs te / 'jig rten gyi mir<br />

gyur pa las che'o,"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 75,《 塞 密 》 中 所 載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雙 親杊 之<br />

名峮 與弌 《 經 集 》 中 所 記 有 些 微 差窭 異 :《 經 集 》 記 其 父尲 名峮 為厉 卡属 達 瑪庼 色 歐鄕 (Ka 'da ma gser 'od),<br />

母岘 親杊 名峮 為厉 慕郚 替 塞 歐鄕 瑪庼 (Mu tri gsas 'od ma), 參 見 Dan Martin,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br />

xv


18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賈 拉 歐鄕 瑪庼 洲卲 (rGya lag 'od ma gling) 有 上 萬 個積 城勬 堡酓 , 每 個積 城勬 堡酓 均 有 百<br />

戶尜 人 家窚 。〔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便 是半 出屒 生岥 〕 在峹 其 中 最鄦 殊 勝鄭 , 以层 魔豀 幻尖 ('phrul<br />

sgyur) 佈 局 的 城勬 中 。〔 他 的 〕 父尲 親杊 是半 卡属 達 拉 色 吉峥 都 堅 (Ka mda' la gser<br />

gyi mdog can) 國 王尸 , 母岘 親杊 是半 慕郚 替 拉 塞 歐鄕 瑪庼 (Mu tri la gsal 'od ma) 王尸<br />

后峱 ,〔 他 們穆 〕 擁 有 「 政十 權豙 之 寶讥 」 等 , 數鄁 量 遠彑 勝鄭 於 世尺 間 人 口 數鄁 的 財 富酢 。<br />

這 段 有 關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出 身 的 描 述 已 約 略 透 露 若 干 神 秘 氣 息 : 他 生 於 一 個 以<br />

「 魔魔 幻 」('phrul sgyur) 佈 局局 之 城 。「 魔魔 幻 」 一 詞 一 方方 面 暗 示 了 「 孔 澤 楚 吉<br />

杰 波 」 名 字 中 「 楚 」 字 的 意 義 , 另 一 方方 面 也 使 他 的 稱 號 「 楚 吉 杰 波 」 更 加 凸<br />

出 。《 塞塞 密 》 在 這 段 敍 述 之 後 繼 續 闡 述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前 世 是是 一 位 叫 做 塞塞<br />

秋 當 巴 (gSal mchog dam pa) 的 國 王 。 由 於 累 積 許 多多 功 德 , 往 生 後 投 生 為 卡<br />

達 拉 色 吉 都 堅 國 王 之 子 。 當 他 出 生 時時 , 雙 手 掌 心 便 有 三 十 個 形 成 環 狀 的 「 孔<br />

澤 幻 變 字 母 」(kong rtse 'phrul gyi yi ge), 令 他 的 父 親 非 常 歡 喜 。 49 這 三 十 個<br />

與 生 俱 來 、 非 比 尋 常 的 「 幻 變 」 字 母 顯 然 又 增增 加 了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神 秘 色<br />

彩 。 他 被被 取 名 為 「 中 國 幻 變 之 王 孔 澤 」(rgya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br />

因 為 他 有 中 國 (rgya) 王 室 血 統 , 並 且 出 生 時時 雙 手 掌 上 即 有 三 十 個 環 狀 的 「 孔<br />

澤 幻 變 字 母 」。 50<br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具 有 觀 察察 他 手 上 的 幻 變 字 母 以 預 測 未 來 的 能 力 , 並 且 擅 長<br />

唸 誦 咒 語 。 為 了 宣 揚 苯 教 教 法 , 並 制 服 眾 多多 邪 惡 的 妖妖 怪 , 他 建 造 了 一 座 雄 偉<br />

Holy Place," p. 77 fn. 76.<br />

49 藏龞 文尠 引尙 文尠 參 見 Nam mkha'i nor bu,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 75; 英秺 譯诚 請 參 見 Namkhai<br />

Norbu, Drung, Deu and Bön (Dharamsala: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1995), p.<br />

151。 請 注 意 這 些 幻尖 變殤 字 母岘 的 名峮 稱廖 中 的 藏龞 文尠 「 孔 澤曢 」(kong rtse) 拼匳 音稯 與弌 人 名峮 「 孔 澤曢 」<br />

(Kong tse) 略 有 差窭 異 。<br />

50 除 了 南勌 喀鄲 諾杔 布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76) 之 外屸 , 其 他 學 者 , 例 如崇 : 霍枌 夫 曼 (Helmut<br />

Hoffmann) 與弌 卡属 梅 都 將 藏龞 文尠 rgya 字 與弌 「 中 國 」 聯 想 在峹 一 起 。 南勌 喀鄲 諾杔 布 堅 稱廖 rgya 字 非 指匸 「 中<br />

國 」, 而 是半 與弌 完 成 於 西 元 第 十 四屶 世尺 紀秓 的 仙届 饒诫 傳 記 長 本岓 《 昔 寂 》(gZi brjid) 中 所 描醒 述稖 的 一 個積<br />

稱廖 作 「 詭 傑鄡 賈 以层 域 」(rgod rje rgya'i yul) 的 地峸 方尣 有 關譽 , 參 見 Helmut Hoffmann, The Religions<br />

of Tibe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1), p. 92; Samten G. Karmay, "A General<br />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Bon," The Arrow and the Spindle, Studies in History,<br />

Myths, Rituals and Beliefs in Tibet, p. 160;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br />

Confucius," p. 178.<br />

xv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85<br />

的 苯 教 寺寺 廟 。 然 而 , 他 雖 有 占 卜卜 與 誦 咒 兩 種 特 殊 能 力 , 卻卻 無 法 對 抗 蓄蓄 意 破 壞壞<br />

的 鬼鬼 怪 。 51 幸 賴 苯 教 教 主 仙 饒 協 助 , 這 座 寺寺 廟 才 得 以 保 全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也 因<br />

此 成 為 仙 饒 的 弟 子 。 52 根 據 《 善 說 寶寶 藏 》(Legs bshad rin po che'i mdzod,<br />

1922) 的 描 述 , 仙 饒 後 來 娶娶 孔 澤 之 女 楚 姬姬 ('Phrul sgyur) 為 妻妻 , 並 生 有 一<br />

子 , 取 名 楚 布 瓊 ('Phrul bu chung), 53 仙 饒 並 將 三 百 六 十 種 占 卜卜 法 (gab tse)<br />

全 數 傳 授 給 楚 布 瓊 , 亦 即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之 孫孫 。 54 有 趣 的 是是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女<br />

兒 與 孫孫 子 的 名 字 當 中 都 有 「 楚 」 字 , 與 他 出 生 於 幻 變 之 城 ('phrul sgyur) 以<br />

及 他 雙 手 掌 心 上 與 生 俱 來 的 幻 變 字 母 ('phrul gyi ye ge) 中 的 「 楚 」 字 完 全 相<br />

同 。 透 過 周 圍 人 、 事 、 物 和 場 景 的 刻 意 營 造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似 乎 也 披 上 了 一<br />

層 神 秘 面 紗 。<br />

當 代 著 名 的 西 藏 學學 者 卡 梅 認 為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原原 型 就就 是是 孔 子 。 55 事 實<br />

上 ,《 塞塞 密 》 中 有 關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故 事 的 若 干 情 節 的 確 也 和 中 國 聖 人 孔 子 的<br />

56<br />

生 平 有 類 似 之 處 。 例 如 : 他 遠 離 家家 鄉 , 雲 遊 各各 地 的 敍 述 令 人 聯 想 起 孔 子 周 遊<br />

列 國 數 年 的 記 載 。 他 在 旅旅 途 中 與 童 子 洽 肯 則 嵐 眉 (Phyva Keng tse lan med) 的<br />

51 據 《 經 集 》 所 述稖 , 該 寺崏 廟郎 名峮 為厉 「 嘎 拿竊 剎 寺崏 」(dKar nag bkra gsal), 其 開 光峒 典 禮龂 是半 由 仙届 饒诫 所<br />

主尾 持匵 , 見 Dan Martin,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 Holy Place," p. 77 fn. 76.<br />

52 Helmut Hoffmann, The Religions of Tibet, pp. 91-92;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br />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p. 181.<br />

53 Nam mkha'i nor bu,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 65.<br />

54 Samten G. Karmay, "ston pa sangs rgyas gshen rab rab mi bos kong tse 'phrul rgyal gyi tsha bo<br />

'phrul bu chung la gab tse sum brgya drug cu bstan pa [……]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p.<br />

213. 卡属 梅 將 此 段卬 譯诚 作 "The Enlightened One, sTon pa gShen rab Mi bo, taught the science of the<br />

hundred and sixty kinds of astrology to 'Phrul-bu-chung, the nephew of Kong-tse 'Phrul-rgyal." 卡属<br />

梅 將 藏龞 文尠 的 tsha bo 譯诚 作 nephew。 然 而 , 根 據 《 昔 寂 》 所 述稖 , 上 文尠 中 的 tsha bo 應 取 其 另屮 外屸 一<br />

意 :「 孫窖 子 」, 參 見 Nam mkha'i nor bu, "phyi ma ni rgya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i sras mo<br />

'phrul bsgyur la 'khrungs pa'i ston pa nyid kyi sku'i [p.76] sras kong tse 'phrul bu chung la ston pas<br />

gab tse sum brgya drug cur bstan pa [……],"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p. 75-76。 南勌 喀鄲 諾杔 布<br />

根 據 《 善 說弻 寶讥 藏龞 》 中 有 關譽 仙届 饒诫 眾 妻 子 兒 女 之 記 載 所 歸齨 納 而 成 之 表 格 : 仙届 饒诫 與弌 漢庝 妻 楚 姬窏<br />

('Phrul sgyur) 之 子 為厉 楚 布 瓊ꀛ ('Phrul bu chung), 參 見 Nam mkha'i nor bu, Zhang bod lo<br />

rgyus Ti se'i 'od, p. 65。 順 帶 一 提醚 , 上 引尙 藏龞 文尠 中 之 gab tse sum brgya drug cu (「360 種廕 占屟 卜<br />

法 」) 卡属 梅 誤强 譯诚 為厉 "the science of the hundred and sixty kinds of astrology"。<br />

55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pp. 6, 171;<br />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Bon," p. 107.<br />

56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p. 172.<br />

xvii


18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對 話 , 據 卡 梅 的 說 法 , 是是 改 編 自 孔 子 與 項 託 的 故 事 。 57 這 個 故 事 極 可 能 是是 脫 胎<br />

自 描 繪 孔 子 與 項 橐 事 蹟 的 民 間 傳 說 。<br />

學學 者 在 討 論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與 孔 子 的 關 係 時時 ,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故 鄉 賈<br />

拉 歐 瑪 洲 (rGya lag 'od ma'i gling) 曾 經 產 生 諸 多多 疑 問 。 根 據 完 成 於 西 元 第 十<br />

四 世 紀 的 苯 教 教 主 仙 饒 傳 記 長 本 《 昔 寂寂 》(gZi brjid), 58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故<br />

鄉 位 於<br />

聖 地峸 歐鄕 摩郪 隆 仁 ('Ol mo lung ring) 的 西 方尣 , 黑 色 「 金 商 」(Gyim<br />

shang) 江 畔 , 大 山 「 大 拉 波 山 」(Ta la po shan) 山 腳 , 大 海 「 當 拉<br />

棲釆 千 」(Dang ra 'khyil chen) 岸 邊譫 , 一 個積 稱廖 作 「 詭 傑鄡 賈 以层 域 」(rGod<br />

rje rgya'i yul)〔 的 地峸 方尣 〕。 59<br />

這 個 「 詭 傑 賈 以 域 」 就就 是是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父 親 卡 達 拉 色 吉 都 堅 (Ka mda' la<br />

gser gyi mdog can) 國 王 的 王 國 所 在 地 , 位 於 苯 教 聖 地 ── 苯 教 教 主 仙 饒 米 渦<br />

的 出 生 地 ── 歐 摩 隆 仁 ('Ol mo lung ring) 的 西 方方 。 60 至 於 孔 子 , 則 是是 來 自 中<br />

國 , 據 苯 教 文文 獻 《 日 光 之 燈 》(Nyi zer sgron ma) 的 說 法 , 是是 位 於 歐 摩 隆 仁<br />

的 東 方方 , 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家家 鄉 的 方方 向 恰 好好 相 反反 。 61 當 代 學學 者 南 喀 諾 布 (Nam<br />

mkha'i nor bu, 1938-) 因 此 堅 稱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並 非 中 國 國 王 。 62 然 而 , 卡 梅 的<br />

看 法 似 乎 並 非 如 此 , 他 將 一 段 用 來 稱 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藏 文文 "rgyal po rgya yi<br />

rigs rgya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譯 作 "A king, Chinese by birth; Kong tse,<br />

57 前 揭 文尠 , 頁稰 171。<br />

58 《 昔 寂 》(gZi brjid) 又 名峮 《 無 垢勫 經 》(mDo dri med) 或 簡龍 稱廖 《 無 垢勫 》(Dri med)。 與弌 該<br />

書 相厴 關譽 之 討 論 , 參 見 David L. Snellgrove, The Nine Ways of Bon, p. 3; Samten G. Karmay, The<br />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p. 4 fn. 1.<br />

59 Nam mkha'i nor bu, "gnas mchog dam pa 'ol mo lung ring gi nub phyogs / chu gyim shang nag po'i<br />

'gram / ri bo chen po ta la po shan gyi rtsa ba / rgya mtsho dang ra 'khyil chen gyi 'gram na / rgod<br />

rje rgya'i yul zhes bya ba yod do,"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 76.<br />

60 關譽 於 歐鄕 摩郪 隆 仁 , 參 見 Samten G. Karmay,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pp. xxviii-xxxi.<br />

61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p. 107.<br />

62 Nam mkha'i nor bu,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 76.<br />

xvi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87<br />

the wise king!" 63 不 過 , 卡 梅 也 注 意 到 苯 教 文文 獻 所 描 述 的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故 鄉<br />

賈 拉 歐 瑪 洲 (rGya lag 'od ma gling) 與 中 國 的 地 理 位 置 正 好好 位 於 歐 摩 隆 仁 的 相<br />

反反 方方 向 , 兩 者 並 不 一 致 , 顯 然 有 混 淆 的 情 形 。 64 石 泰 安 視 這 種 混 淆 為 西 藏 文文 獻<br />

對 地 理 位 置 概 念 陳 述 的 混 亂 , 因 為 許 多多 位 於 西 藏 東 邊 的 地 理 名 詞 在 文文 獻 中 都<br />

被被 移 到 西 邊 。 65 前 引 《 昔 寂寂 》(gZi brjid) 文文 中 另 有 一 處 頗 值 得 注 意 : 假 使 仔<br />

細 審審 查 其 中 所 提 到 的 山 、 河 名 稱 , 如 : 金 商 (Gyim shang) 江 , 大大 拉 波 山<br />

(Ta la po shan), 就就 會 發 現 這 些 名 稱 很 可 能 是是 中 文文 的 音 譯 。 66 這 些 跡 象 或 可<br />

視 為 《 昔 寂寂 》 作 者 有 意 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與 中 國 相 互 聯 結 的 線 索 。 其 實 , 孔 澤<br />

楚 吉 杰 波 既既 是是 一 個 塑 造 而 成 的 人 物 , 有 關 他 經 歷 的 描 述 並 不 一 定 必 須 與 其 原原<br />

型 完 全 相 符 。 67 苯 教 學學 者 將 鄰 國 的 知 名 人 物 加 以 改 裝 重 塑 之 後 , 創 造 出 一 位 新<br />

人 物 , 並 將 之 納 入 自 己 的 傳 統 中 , 這 其 中 的 過 程 與 結 果 充 分 展展 現 出 西 藏 文文 明<br />

對 於 異 文文 化 的 容容 受 度 與 轉 化 能 力 。<br />

雖 然 學學 者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是是 否 出 身 於 中 國 仍 然 存存 在 岐 見 , 苯 教 文文 獻 對<br />

其 出 生 地 位 置 的 描 述 也 並 不 完 全 一 致 , 68 然 而 , 可 以 肯 定 的 是是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br />

在 苯 教 傳 統 中 扮 演 重 要 角 色 。 苯 教 內 部 較 為 通 行 的 說 法 是是 : 孔 澤 擅 長 占 卜卜 ,<br />

是是 苯 教 四 位 重 要 大大 師 之 一 ; 但 也 有 另 外 一 種 說 法 , 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視 為 苯 教<br />

教 主 仙 饒 的 化 身 之 一 。 69 依 《 塞塞 密 》 所 述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可 依 雙 掌 上 的 神 秘 字<br />

63 Samten G. Karm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Phyva Keng-tse lan-med and Confucius," pp. 178,<br />

189<br />

64 Samten G. Karmay,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Bon," p. 107.<br />

65 Rolf A. Stein, Les Tribus Anciennes des Marches Sino-Tibétaines: Légendes, Classifications et<br />

Histoi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1), pp. 29-30;《 川 甘岤 青 藏龞 走 廊酲 古層 部 落 》,<br />

耿 昇 ( 譯诚 )( 成 都 : 四屶 川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1992 年 ), 頁稰 49-50。<br />

66 金 商 (Gyim shang) 江 之 相厴 關譽 敍 述稖 見 Rolf A. Stein, Les tribus anciennes des marches Sino-<br />

Tibétaines, légendes, classifications et histoire, p. 72 fn. 30;《 川 甘岤 青 藏龞 走 廊酲 古層 部 落 》, 頁稰 50 註<br />

1。<br />

67 克 非 爾庵 內 (Per Kvaerne) 並 未 將 孔 澤曢 楚 杰 (Kong rtse 'phrul rgyal) 視 為厉 歷曜 史屰 人 物 , 而 是半 將 之<br />

歸齨 類讅 為厉 "supernatural beings" 之 一 , 參 見 Per Kvaerne, "The Canon of the Tibetan Bonpos," p.<br />

53.<br />

68 Dan Martin,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 Holy Place," pp. 67, 76 fn. 77.<br />

69 Samten G. Karmay,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p. xxxiv。 由 仙届 饒诫 所 化 現 的 另屮 外屸 三 位 大 師窯 分<br />

別 是半 教 授 醫鿀 學 的 介 布 赤 謝 (sPyad bu Khri shes), 教 授 儀邔 式 的 道 布 卜 桑 (gTo bu 'Bum<br />

sangs), 以层 及 教 授 佛 法 的 釋诤 迦稗 牟 尼屿 (Sh@kya Muni); 根 據 竹 汪 札岖 西 堅 參 吉峥 美秙 寧 波 (Grub<br />

dbang bKra shis rgyal mtshan dri med snying po,1859-1934) 所 著 之 《 善 說弻 寶讥 藏龞 》, 道 布 卜<br />

xix


18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母 預 測 未 來 , 這 項 特 殊 能 力 使 他 與 占 卜卜 產 生 關 聯 。 苯 教 文文 獻 對 孔 澤 楚 吉 杰 波<br />

或 其 孫孫 孔 澤 楚 布 瓊 的 描 述 都 與 占 卜卜 有 關 , 這 和 前 面 曾 經 提 到 的 敦敦 煌 寫 卷卷 I. O.<br />

742 中 對 孔 澤 楚 吉 布 的 描 述 互 相 呼 應 : 根 據 該 寫 卷卷 , 孔 澤 楚 吉 布 總 結 各各 種 算 學學<br />

的 學學 問 , 並 確 認 其 相 關 內 容容 。 另 一 方方 面 , 苯 教 文文 獻 《 善 說 寶寶 藏 》(Legs bshad<br />

rin po che'i mdzod) 則 說 教 主 仙 饒 將 三 百 六 十 種 占 卜卜 法 (gab tse) 傳 授 給 孔 澤<br />

楚 吉 杰 波 之 孫孫 , 也 就就 是是 仙 饒 自 己 的 兒 子 孔 澤 楚 布 瓊 , 但 卻卻 略 而 未 提 孔 澤 楚 吉<br />

杰 波 身 為 占 卜卜 大大 師 的 特 殊 角 色 。 假 使 《 善 說 寶寶 藏 》 與 《 塞塞 密 》 的 敍 述 互 有 關<br />

聯 , 則 兩 部 著 作 間 的 陳 述 差 異 或 許 是是 由 於 兩 書 作 者 對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和 孔 澤 楚<br />

布 瓊 兩 者 的 混 淆 。 否 則 便 是是 在 苯 教 的 傳 統 中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和 孔 澤 楚 布 瓊 兩<br />

人 都 曾 被被 視 為 占 卜卜 大大 師 。 70<br />

除 了 扮 演 占 卜卜 大大 師 的 特 殊 角 色 之 外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也 和 儀 式 有 關 。《 苯<br />

教 大大 藏 經 . 丹 珠 爾 》(brTen 'gyur) 所 收 的 若 干 文文 獻 都 被被 認 為 是是 孔 澤 、 孔 澤 楚<br />

吉 杰 波 或 孔 澤 楚 杰 所 作 。 以 下 將 日 本 大大 阪 國 立 民 族族 學學 博博 物 館 於 二 ○○ 一 年 所<br />

71<br />

出 版 的 新 編 目 錄錄 之 中 所 列 相 關 文文 獻 一 一 挑 出 , 條 列 歸 納 於 下 , 除 列 出 篇 名 之<br />

外 , 並 且 保 留 目 錄錄 原原 編 號 與 原原 提 供 頁 碼 。 若 有 旁旁 註 篇 名 簡 稱 , 均 記 於 方方 括 弧<br />

中 , 原原 目 錄錄 編 者 所 做 修 改 或 補 充 則 記 於 圓 括 弧 中 。<br />

作 者 記 為 「 孔 澤 」 的 文文 獻 :<br />

084-5 Kang (Kong) tse'i bsang khrus [khrus], pp. 31-34<br />

157-9 gTo bsgyur mi kha dgra bzlog (zlog) bsgyur [gto bsgyur],<br />

pp. 62-91<br />

157-45 Kong tse gsang ba [gsang ba], pp. 453-461<br />

253-19 Shin ris nad sel bzhugs pa'i dbu yi khang pa bde zhing<br />

yangs pa, pp. 447-455 (gter ma)<br />

桑 和 介 布 赤 謝 都 是半 仙届 饒诫 米 渥釣 之 子 , 參 見 Norbu, Drung, Deu and Bön, p. 65。 又 如崇 上 文尠 所 述稖 ,<br />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是半 仙届 饒诫 米 渥釣 的 岳 父尲 。<br />

70 苯稂 教 傳 統 對 於 占屟 卜 大 師窯 的 說弻 法 有 各峬 種廕 不 同峧 的 論 述稖 , 這 種廕 情 形 與弌 對 於 聖 地峸 歐鄕 摩郪 隆 仁 ('Ol mo<br />

lung ring) 的 描醒 述稖 在峹 歷曜 史屰 上 有 各峬 種廕 不 同峧 見 解 的 情 況 很匘 類讅 似 , 參 見 Dan Martin, "'Ol-mo-lungring,<br />

the Original Holy Place," p. 49.<br />

71 Samten G. Karamy and Yasuhiko Nagano (eds.), A Catalogue of the New Collection of Bonpo<br />

Katen Texts (Osaka: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2001).<br />

xx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89<br />

作 者 記 為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的 文文 獻 :<br />

157-37 Bon lug mgo gsrum (gsum) gyi bskyed chog gsal ba'i me<br />

long [bskyed chog], pp. 331-341<br />

作 者 記 為 「 孔 澤 楚 杰 」(Kong tse 'phrul rgyal) 的 文文 獻 :<br />

088-32 gShen rab rnam par rgyal ba'i mchod skong chen mo<br />

[rnam rgyal], pp. 719-745 (gter ma)<br />

104-10 gShen rab rnam par rgyal ba'i mchod bskangs (skong)<br />

[bskang (skong) ba], pp. 427-447 (gter ma)<br />

157-8 dGra bzlog (zlog) khyi nag lcags mgo'i mdos gtor cho ga,<br />

pp. 51-61<br />

230-49 Man ngag gto sgro dkar nag khra gsum rin chen kun 'dus<br />

[gto sgro], pp. 967-1011<br />

253-35 (sBal pa'i nad sel) [rus sbal], pp. 923-934 (gter ma)<br />

篇 名 中 有 「 孔 澤 」 的 文文 獻 :<br />

157-12 Kong tse pas (pa'i) keg bsgyur [keg bsgyur], pp. 117-135<br />

作 者 : 道 布 卜 桑 (gTo bu 'bum sangs)<br />

157-45 Kong tse gsang ba [gsang ba], pp. 453-461<br />

作 者 : 孔 澤曢 (Kong tse)<br />

上 列 所 有 文文 獻 均 和 儀 式 有 關 。 除 此 之 外 , 另 有 共 收 錄錄 二 十 四 篇 苯 教 儀 軌<br />

之 文文 集 《 道 承 》(gTo phran) 72 , 其 中 所 收 二 篇 儀 軌 作 者 也 列 為 「 孔 澤 楚<br />

杰 」。 這 二 篇 的 篇 名 及 在 原原 文文 集 中 之 編 號 如 下 :<br />

21. Srid pa'i gto nag mgo gsum Bl. 513-562<br />

22. Man ngag gto gro chen po gto dkar nag khra gsum gyi<br />

don rin chen kun 'dus rgya mtsho Bl. 563-597<br />

72 gTo phran: sNang srid gdug pa zhi ba'i 'phrin las dang gto mdos sna tshogs kyi gsung pod (New<br />

Tobgyal: Tibetan Bonpo Monastic Centre, 1973).<br />

xxi


19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如 何 與 儀 式 修 行 產 生 關 聯 令 人 好好 奇 。《 塞塞 密 》 中 關 於 孔 澤<br />

擅 長 誦 咒 的 敍 述 或 可 視 為 這 項 發 展展 的 來 源 線 索 之 一 。 但 就就 另 一 方方 面 而 言 , 這<br />

種 聯 想 也 可 能 與 多多 數 學學 者 所 認 為 的 孔 子 ── 卡 梅 所 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原原 型 ─<br />

─ 曾 經 修 訂 包 括 《 禮 記 》 在 內 的 《 五 經 》 有 關 。 記 載 儀 式 與 一 般 行 為 規 範 的<br />

《 禮 記 》 與 《 詩 經 》、《 書 經 》、《 易 經 》 和 《 春春 秋 》 都 是是 著 名 的 儒 家家 經<br />

典 , 在 中 國 極 受 重 視 是是 無 庸 置 疑 的 事 實 , 以 致 於 甚 至 有 人 以 為 《 五 經 》 是是 儒<br />

家家 所 尊 之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所 作 。 73 這 項 認 定 與 《 禮 記 》 在 記 載 儀 式 細 節 上 的 特 殊<br />

內 容容 均 可 能 是是 導 致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與 儀 式 產 生 關 聯 的 來 由 。 至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br />

與 占 卜卜 或 命 理 的 關 聯 , 極 可 能 也 是是 在 類 似 的 情 形 之 下 產 生 。《 易 經 》 就就 中 國<br />

命 理 學學 的 發 展展 而 言 佔 有 舉 足 輕 重 的 地 位 。 又 因 據 說 孔 子 曾 經 修 訂 《 易 經 》,<br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很 可 能 就就 是是 在 此 基 礎 上 與 占 卜卜 以 及 中 國 文文 化 產 生 聯 結 。 後 來 西<br />

藏 佛 教 學學 者 運 用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與 占 卜卜 或 命 理 的 關 聯 , 加 以 巧 妙妙 轉 換 之 後 , 建<br />

立 了 西 藏 命 理 學學 的 系 統 , 孔 澤 便 在 其 中 扮 演 要 角 。<br />

參 、 佛 教 傳 承<br />

佛 教 傳 承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描 述 主 要 出 自 西 藏 命 理 學學 的 文文 獻 記 載 。 西<br />

藏 命 理 學學 據 說 起 源 於 中 國 。 西 藏 人 如 何 將 中 國 與 占 卜卜 、 佛 教 相 聯 結 可 從 藏 文文<br />

文文 獻 中 若 干 引 人 入 勝 的 相 關 敍 述 窺 見 一 斑 。 根 據 西 元 第 十 六 世 紀 的 藏 文文 著 作<br />

《 格 言 集 錦錦 ── 如 意 寶寶 石 》(bShad mdzod yid bzhin nor bu), 74 五 行 算 學學<br />

('byung rtsis) 75 是是 在 如 下 的 情 況 傳 入 中 國 : 76<br />

73 這 種廕 認強 知 甚原 至 影郓 響谷 某協 些 西 方尣 學 者 的 看厶 法 , 例 如崇 麥鄛 克 唐穪 納 曾 經 指匸 稱廖 孔 子 是半 《 易 經 》 的 作 者 ,<br />

參 見 Ariane Macdonald,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p. 283 fn. 359;<br />

《 敦醧 煌 吐峩 蕃机 歷曜 史屰 文尠 書 考 釋诤 》, 頁稰 304 註 359。<br />

74 根 據 頓 當 麻鄜 偉 僧 葛 記 載 , 本岓 書 的 確酎 切 寫郄 作 時 間 為厉 藏龞 曆 火尰 虎 年 土 兔 月尦 金 龍枱 日尤 金 狗 時 , 其 時 作<br />

者 年 五 十 , 參 見 Don dam smra ba'i seng ge, A 15th Century Tibetan Compendium of Knowledge:<br />

the Bsad mdzod Yid bz, edited by Lokesh Chandra (New Delhi: Sharada Rani, 1969); 史屰 密 斯醬<br />

(E. Gene Smith) 沒 能 辨杪 識ꁉ 出屒 藏龞 文尠 中 的 五 行 與弌 生岥 肖 分 別 是半 年 、 月尦 、 日尤 、 時 四屶 部 分 的 記 載 ,<br />

以层 為厉 它屾 們穆 都 是半 記 年 , 因峴 而 提醚 出屒 四屶 組 四屶 個積 , 共峗 十 六 個積 西 曆 年 份峏 的 可屣 能 性 , 並 判 定 本岓 書 成 書 於<br />

十 五 世尺 紀秓 後匝 半屜 或 十 六 世尺 紀秓 初 , 但 史屰 密 斯醬 自 己 似 乎屁 對 這 些 年 份峏 也 不 滿庞 意 , 參 見 E. Gene Smith,<br />

xx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91<br />

〔 居 住 在峹 〕 中 國 厬 帝匎 邀 土 〔 上 的 人 民岙 〕 顯殫 然 喜鄹 好崅 外屸 道 的 知 識ꁉ , 對 於 佛<br />

陀 的 教 法 無 法 深 入 , 於 此 ,〔 佛 陀 〕 對 文尠 殊 師窯 利 預 言 :「〔 居 住 在峹 〕<br />

中 國 邀 土 〔 上 的 人 民岙 〕 無 法 信 受 我 的 勝鄭 義 諦杌 教 法 , 而 屬谁 於 世尺 俗 諦杌 的 五<br />

行 均 匯 集 於 算廟 學 (rtsis) 之 中 , 因峴 此 , 文尠 殊 師窯 利 ! 你 就酧 以层 算廟 學 降稪 伏峉 他<br />

們穆 吧 !」<br />

由 於 中 國 人 喜 好好 外 道 勝 於 佛 陀 教 法 , 因 此 佛 陀 指 派 在 佛 教 中 象 徵 智 慧 的 文文 殊<br />

師 利 菩 薩 以 算 學學 降 伏 中 國 子 民 。 此 段 引 文文 之 後 的 內 容容 接 著 描 寫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br />

從 中 國 聖 山 五 台 山 (ri bo rtse lnga) 東 側 湖 中 一 棵 樹 上 所 長 的 金 色 蓮蓮 花 化 現 而<br />

生 , 又 從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舌 上 所 吐 出 的 一 粒 唾 沫 變 現 出 一 隻 大大 金 龜 , 77 這 些 示 現<br />

都 是是 為 了 降 伏 不 信 佛 法 的 中 國 人 。 文文 殊 師 利 的 降 伏 法 門 即 是是 將 五 行 算 學學 的 理<br />

論 與 佛 教 的 教 義 互 相 聯 結 , 藉 此 , 算 學學 也 被被 納 入 佛 教 的 範 疇 中 , 具 體 例 證<br />

如 :「 五 行 」('byung ba lnga) 相 當 於 「 五 智 」(ye shes lnga);「 八 卦卦 」<br />

(spar kha brgyad) 相 當 於 「 八 正 道 」('phags pa'i lam brgyad);「 九 宮宮 」<br />

(sme ba dgu) 相 當 於 「 九 乘 」(theg pa rim dgu);「 十 二 生 肖 」(lo skor<br />

bcu gnyis) 相 當 於 「 佛 陀 十 二 行 相 」(mdzad pa bcu gnyis);「 十 二 月 份 」<br />

(zla ba bcu gnyis) 相 當 於 「 十 二 緣 起 」(rten 'brel bcu gnyis);「 八 曜 」<br />

(gza' chen brgyad) 相 當 於 「 八 識 」(rnam par shes pa tshogs brgyad);「 二<br />

十 八 星 宿宿 」(rgyu skar nyi shu rtsa brgyad) 相 當 於 「 二 十 八 自 在 天 女 」<br />

Among Tibetan Text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he Himalayan Plateau, edited by Kurtis R.<br />

Schaeffer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212-213。 九 宮窜 數鄁 為厉 「 二 黑 」(gnyis nag)<br />

的 火尰 虎 年 在峹 西 曆 為厉 一 ○ 二 六 、 一 二 ○ 六 、 一 三 八 六 、 一 五 六 六 年 , 而 非 如崇 史屰 密 斯醬 所 列峚 之 一<br />

○ 八 六 、 一 二 六 六 、 一 四屶 四屶 六 、 一 六 二 六 年 , 參 見 Te-ming Tseng, Sino-tibetische<br />

Divinationskalkulation (Nag-rtsis) dargestellt anhand des Werkes dPag-bsam ljon-š i$ von bLobza$<br />

tshul-khrims rgya-mtsho (Internationa Institute for Tibetan and Buddhist Studies GmbH,<br />

2005), Fig. 8, pp. 78-79; 將 這 些 年 份峏 與弌 史屰 密 斯醬 書 中 所 提醚 供 的 其 他 線 索 (212) 互 相厴 結 合峯 之<br />

後匝 , 推 知 本岓 書 較 可屣 能 完 成 於 一 五 六 六 年 , 而 頓 當 麻鄜 偉 僧 葛 則 可屣 能 生岥 於 一 五 一 六 年 。<br />

75 西 藏龞 命 理 學 的 別 稱廖 。<br />

76 Don dam smra ba'i seng ge, "rgya nag rgyal po'i rgyal khams de mu teg [ 應 作 stegs] gi rig byed la<br />

mngon par zhen pas / bcom ldan 'das kyi chos la ma tshud par / 'jam dpal la lung bstan pa / rgya<br />

nag po'i rgyal khams 'di / nga'i don dam chos la mi mos shing / kun rdzob 'byung bas rtsis la 'dus<br />

pas / 'jam dpal khyod kyi rtsis kyis thul cig gsungs nas lung bstan te," A 15th Century Tibetan<br />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vol. 78, p. 418.2.<br />

77 前 揭 書 , 頁稰 209v6-210v1。<br />

xxiii


19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dbang phyug ma nyi shu rtsa brgyad) 等 。 78 至 於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在 五 台 山 宣 講<br />

五 行 算 學學 的 因 緣 , 則 是是 由 於 諸 多多 參 與 法 會 的 天 人 的 祈 請 。 繼 以 尊 勝 佛 母 天 女<br />

(lHa mo rnam rgyal ma)、 七 首 安 止 龍 王 (Klu rgyal 'jog po sbrul mgo bdun<br />

pa)、 塞塞 加 婆婆 羅 門 (Bram ze gser kya) 為 首 的 部 眾 分 別 向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請 求<br />

79<br />

授 與 與 五 行 算 學學 相 關 的 知 識 之 後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和 另 外 三 位 楚 吉 杰 波 也 向 文文<br />

殊 師 利 菩 薩 請 求 傳 授 五 行 算 學學 。 80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於 是是 講 授 五 行 算 學學 的 三 十 一 續<br />

部 以 及 三 百 六 十 種 占 卜卜 法 (gab rtse)。 81<br />

據 第 五 世 達 賴 喇 嘛 昂昂 汪 洛 桑 嘉 錯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 1617-<br />

1682) 的 說 法 ,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在 五 台 山 將 西 藏 命 理 學學 傳 給 眾 人 之 後 , 命 理 學學<br />

便 在 中 國 大大 為 流 行 。 中 國 命 理 學學 的 文文 獻 後 來 由 松 贊 岡 布 之 妃 文文 成 公 主 首 先 帶<br />

至 西 藏 。 82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曾 經 傳 給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許 多多 命 理 學學 的 基 本 概 念 , 例<br />

78 前 揭 書 , 頁稰 210v1-210v4。<br />

79 在峹 《 格 言 集 錦板 》 之 中 的 孔 澤曢 (Kong tse) 寫郄 作 Gong rtse。<br />

80 Don dam smra ba'i seng ge, " (212v2) de nas gong rtse 'phrul gyi rgyal po dang / byi nor 'phrul gyi<br />

rgyal po dang / ling tshe 'phrul gyi rgyal po dang / dbang ldan 'phrul gyi rgyal po dang bzhis / rang<br />

rang gi ci phrod phrul nas nas zhus pa / kyai ma ho //'jam dbyangs gzhon nu lha mi 'dren pa'i dpal /<br />

thams cad mkhyen pa'i the tshom so sor gcod / 'dod pa'i don grub dgos 'dod skong mdzad pa'i /<br />

bdag cag 'gro ba mi'i rigs rnams ni / ma rig dbang gis bdag tu 'dzin pa skyes / 'khrul pa'i dbang gis<br />

rtag tu 'khor bar 'khyams / skye rga na 'chi'i sdug bsngal dang / dar gud (213r1) phyugs dbul rnams<br />

dang gdon la sogs / 'jigs pa brgya dang bcu gnyis las bsgral phyir / 'byung rtsis chen po bdag la<br />

stsal du gsol / zhes zhus pas / 'phags pas bka' stsal pa / 'gro ba sems can 'byung ba lnga las grub /<br />

'byung ba lnga rnams 'byung bdud 'byung bas gcod / de phyir 'byung rtsis chen po bshad / ces<br />

gsungs nas / ma h@ nag po rtsa ba'i rgyud / 'jig rten sgron ma sngar rtag gi rgyud / rdo rje gdan phyi<br />

rtag gi rgyud / 'byung don bstan pa thabs kyi rgyud / mkhro' ma rdo rje'i gtsug gi rgyud dang / yang<br />

rgyud bar ma gsungs / ging sham rin po che'i dmigs gsal kyi rgyud / zang ta rin po chen gson gyi<br />

rgyud / a tu rin po che dmigs gsal gyi rgyud / phung shing nag po ngan thabs kyi rgyud / zlog<br />

rgyud nag po lto'i rgyud lnga (213v1) gsung / yang rgyud phyi ma 'byung ba lnga rtsegs kyi rgyud<br />

/ 'jam yig chen po phyi'i rgyud / ka ba dgu gril spar sme'i rgyud / sdong po dgu 'dus rab chad bu<br />

gso'i rgyud / gser gyi nyi ma gying shong bag ma'i rtsis dang lnga gsungs so //de ltar lto 'byung<br />

rtsis kyi rgyud sde sum bcu rtsa cig gsungs so //gab rtse sum brgya drug cu gsungs so, " A 15th<br />

Century Tibetan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212v2, 213r1, 213v1.<br />

81 「 占屟 卜 」 這 個積 語張 詞 在峹 苯稂 教 文尠 獻讳 中 經 常 與弌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同峧 時 出屒 現 , 在峹 《 格 言 集 錦板 》 中 則 往 往<br />

與弌 「 五 行 算廟 學 」 一 詞 並 用岦 。 在峹 較 晚 期醸 的 佛 教 文尠 獻讳 中 , 則 極 少 見 到 「 占屟 卜 」 一 詞 , 而 「 五 行<br />

算廟 學 」 一 詞 則 多峿 半屜 被 其 同峧 義 詞 「 西 藏龞 命 理 學 」 取 代 , 不 過 「 五 行 算廟 學 」 有 時 仍 見 使 用岦 。<br />

82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 "rgya nag gi rtsis gzhung yang 'phags pa 'jam dpal dbyangs<br />

kyis ri bo rtse lngar gsungs nas / ma h@ tsi na'i rgyal khams su dar ba rgya mo bza' kong jos thog<br />

mar bod du bsnams (4r1) nas mchog dman kun gyis spang blang bya bar med du mi rung ba ste,"<br />

rTsis dkar nag las brtsams pa'i dris lan nyin byed dbang po'i snang ba, in Thams cad mkhyen pa<br />

xxiv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93<br />

如 :「 年 」(lo)、「 月 」(zla)、「 日 」(zhag)、「 時時 」(dus tshod)、<br />

「 生 命 力 」(srog)、「 身 體 」(lus)、「 財 富富 」(dbang thang)、「 運<br />

勢 」(rlung rta)、「 八 卦卦 」(spar kha)、「 九 宮宮 」(sme ba) 等 等 , 後 來 西<br />

藏 人 便 是是 以 這 些 概 念 為 基 礎 , 發 展展 出 許 多多 運 算 模 式 。 83<br />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將 算 學學 知 識 傳 授 給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敍 述 至 第 五 世 達 賴 喇 嘛<br />

的 攝 政 桑 結 嘉 錯 (sde srid Sangs rgyas rgya mtsho, 1653-1705) 的 著 作 中 卻卻 有 些<br />

許 改 變 。 桑 結 嘉 錯 曾 經 完 成 一 部 關 於 西 藏 算 學學 的 巨 著 《 白 琉 璃 》(Baiôïrya<br />

dkar po), 被被 後 世 視 為 該 領 域 的 經 典 之 作 。 這 部 著 作 載 道 : 84<br />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僅 只屯 是半 〔 與弌 文尠 殊 師窯 利 菩 薩龟 〕 見 了 一 面稫 , 便 自 然 瞭 解 八 萬<br />

四屶 千 種廕 「 解 」(dPyad) 和 三 百 六 十 種廕 「 道 」(gTo)。<br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在 《 白 琉 璃 》 中 出 現 時時 , 與 前 面 所 提 到 的 兩 部 著 作 一 般 ,<br />

也 是是 在 與 五 行 算 學學 傳 承 系 統 相 關 的 敍 述 脈 絡 中 。 然 而 他 原原 來 所 扮 演 的 從 文文 殊<br />

師 利 菩 薩 聽 聞 、 學學 習 五 行 算 學學 的 角 色 , 在 桑 結 嘉 錯 的 陳 述 中 卻卻 有 改 變 : 孔 澤<br />

楚 吉 杰 波 僅 只 是是 見 了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一 面 , 就就 自 然 瞭 解 如 何 施 行 稱 作 「 解 」<br />

rgyal ba lnga pa chen po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i gsung 'bum, reproduced from Lhasa<br />

edition (Gangtok: Sikkim Research Institute of Tibetology, 1991-1995), vol. wa: 568, 3v6。 另屮 參<br />

見 Giuseppe Tucci,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2 vols. (Bangkok: SDI Publications, 1999), p. 136.<br />

83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 "'phags pa 'jam dpal gyis kong rtse 'phrul gyi rgyal po la gnang<br />

ba'i / lo zla zhag dus tshod / srog lus dbang thang rlung rta spar rme sogs rtsis gzhir bzung nas /<br />

gson rtsis la mi 'gyur rtsa ba'i rde'u drug / gcod dral gyi rde'u nyi shu rtsa gcig / rda'u zhe bdun ma<br />

/ bcu bzhi ma / brgyad ma / nad rtsis la / thang shing gi rtsis / tshe rtsis la / rgya ma phang gi rtsis /<br />

gza' bzhi ma klung gi rtsis / lha dpal che gsum gyi rtsis / ging gong gnyen sbyor gyi rtsis / gshin<br />

rtsis la / zang 'khyam rnam grangs mi 'dra ba bcu gsum sogs rgya nag gtsug lag gi rtsis rnams<br />

kyang gong du bshad pa ltar yid bzor bsdu nus so," rTsis dkar nag las brtsams pa'i dris lan nyin<br />

byed dbang po'i snang ba, 10r1; 除 此 之 外屸 , 圖 齊邒 (Giuseppe Tucci) 並 且尼 聲 稱廖 西 藏龞 命 理 學 的<br />

系 統 是半 以层 文尠 殊 師窯 利 ('Jam dbyangs) 的 化 身 孔 澤曢 (Kong tse) 的 作 品勜 為厉 基 礎龁 所 建匔 立岷 , 而 文尠 殊<br />

師窯 利 則 是半 在峹 五 台屲 山 上 傳 授 命 理 學 的 知 識ꁉ , 參 見 Giuseppe Tucci,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p.<br />

136; 然 而 筆 者 尚 未 在峹 昂 汪 洛卾 桑 嘉 錯杸 的 著 作 中 酦 得 相厴 關譽 敍 述稖 的 對 應 內 容窞 。<br />

84 Sangs rgyas rgya mtsho,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ni //mjal ba tsam gyis dpyad brgyad khri<br />

//bzhi stong sum brgya drug cu'i gto //rang bzhin babs kyis thugs su chud," Phug lugs rtsis kyi legs<br />

bshad bai dïr dkar po, 2 vols (Beijing: Bod kyi shes rig dpe skrun khang, 1996), sTod cha, p. 237.<br />

xxv


19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dPyad) 的 治 療 方方 法 和 稱 作 「 道 」(gTo) 的 消 災 儀 式 。 根 據 苯 教 傳 統 ,<br />

「 解 」 與 醫 療 有 關 。 至 於 「 道 」, 則 是是 一 種 儀 式 , 旨 在 去去 除 災 難 並 召 來 吉<br />

祥 。 85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與 消 災 儀 式 「 道 」 的 聯 結 令 人 想 起 前 文文 所 提 《 苯 教 大大 藏<br />

經 . 丹 珠 爾 》(brTen 'gyur) 之 中 作 者 為 孔 澤 或 孔 澤 楚 杰 的 文文 獻 , 例 如 : 編 號<br />

157-9 和 230-49 兩 篇 都 與 「 道 」 儀 式 有 關 。《 白 琉 璃 》 是是 一 部 算 學學 領 域 的 重 要<br />

著 作 , 含含 蓋蓋 天 文文 、 曆 算 、 占 卜卜 、 命 理 等 內 容容 , 是是 參 考 大大 量 相 關 著 述 , 將 各各 種<br />

不 同 傳 承 的 說 法 匯 集 於 一 而 成 。 86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在 這 部 巨 著 中 的<br />

轉 變 揭 露 了 作 者 異 於 前 人 的 觀 點 , 極 有 可 能 是是 參 考 不 同 來 源 的 文文 獻 所 致 。 由<br />

於 《 白 琉 璃 》 在 西 藏 算 學學 的 重 要 地 位 , 後 繼 的 學學 者 , 尤尤 其 是是 格 魯 派 的 專 家家 ,<br />

無 不 依 循 其 記 述 。 例 如 : 格 魯 派 的 命 理 學學 專 家家 洛 桑 楚 勤 嘉 錯 (Blo bzang tshul<br />

khrims rgya mtsho, 1889-1958) 在 其 以 西 藏 命 理 學學 為 主 題 的 著 作 中 有 如 下 敍<br />

述 : 87<br />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僅 只屯 是半 遇 見 〔 文尠 殊 師窯 利 菩 薩龟 〕, 就酧 自 然 對 八 萬 四屶 千 種廕<br />

「 解 」(dPyad) 和 三 百 六 十 種廕 「 道 」(gTo) 了 然 於 心尚 。<br />

這 段 文文 字 除 了 少少 數 用 字 與 《 白 琉 璃 》 中 的 相 關 段 落 有 些 微 差 異 之 外 , 所<br />

傳 達 的 訊 息 與 《 白 琉 璃 》 毫 無 差 別 。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的 其 他 幾 位 弟 子 , 如 : 四<br />

面 梵 天 (tshangs pa gdong bzhin pa)、 尊 勝 佛 母 天 女 (lha mo rnam par rgyal<br />

ma)、 安 止 龍 王 (klu yi rgyal po 'jog po)、 塞塞 加 婆婆 羅 門 (bram ze ser skya),<br />

85 史屰 奈 果 夫 與弌 卡属 梅 都 將 藏龞 文尠 「 解 」(dPyad) 譯诚 作 "diagnosis / diagnoses", 卡属 梅 並 曾 經 以层 疾 病<br />

治 療 為厉 例 , 說弻 明 古層 代 苯稂 教 信 徒窴 運 用岦 消 災 儀邔 式 (gTo) 與弌 治 病 法 (dPyad) 過 程 , 參 見 David L.<br />

Snellgrove, The Nine Ways of Bon, p. 301; Samten G. Karmay,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br />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Bon," p. 141.<br />

86 一 般 認強 為厉 這 部 名峮 著 的 作 者 是半 攝谅 政十 桑 結 嘉 錯杸 , 但 史屰 密 斯醬 卻勍 避 為厉 肯 定 地峸 指匸 出屒 該 書 真 正岗 作 者 應 為厉<br />

約秖 生岥 於 西 元 第 十 六 、 十 七 世尺 紀秓 的 東 布 敦醧 珠 汪 杰 (lDum bu Don grub dbang rgyal), 參 見 E.<br />

Gene Smith, Among Tibetan Text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he Himalayan Plateau, p. 243.<br />

87 Blo bzang tshul khrims rgya mtsho,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yis / mjal ba tsam gyis dpyad<br />

brgyad khri / bzhi stong sum brgya drug cu'i gto / 'bad med lhun grub thugs su chud," Mah@ ci na'i<br />

rtsis rig dge ldan mkhas dbang yongs kyis phyag rgyun du bstar ba'i rdel 'grem 'thor bsdud rgyas<br />

'dril du bkod pa dpyod ldan spyi nor 'dod dgu 'jo ba'i dpag bsam ljon shing (s. n., 1921), 3v5; 另屮<br />

參 見 Te-ming Tseng, Sino-tibetische Divinationskalkulation (Nag-rtsis) dargestellt anhand des<br />

Werkes dPag-bsam ljon-ši$ von bLo-bza$ tshul-khrims rgya-mtsho, p. 60.<br />

xxv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95<br />

都 是是 從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受 法 , 88 只 有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與 眾 不 同 , 他 其 實 生 來 就就 懂<br />

「 解 」 和 「 道 」, 這 項 天 賦 由 於 和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相 遇 而 自 然 獲 得 啟 發 。<br />

桑 結 嘉 錯 完 成 《 白 琉 璃 》 之 後 , 曾 經 廣 徵 學學 者 對 該 書 提 出 評 論 , 為 回 答<br />

諸 多多 學學 者 的 問 難 與 質 疑 , 後 來 著 成 另 外 一 部 百 科 全 書 式 的 著 作 《 白 琉 璃 釋<br />

疑 》(Baiôïrya g.ya' sel)。 89 攝 政 在 該 書 中 對 第 九 十 三 問 的 回 答 涉 及 算 學學 在 西<br />

藏 形 成 的 歷 史 。 這 段 說 明 提 供 的 訊 息 或 可 視 為 前 面 所 述 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相 關<br />

論 述 的 立 論 基 礎 , 其 內 容容 包 括 「 道 」 與 算 學學 的 關 係 , 以 及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在<br />

「 道 」 傳 入 西 藏 初 期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 該 段 說 明 的 起 始始 部 分 內 容容 如 下 :<br />

關譽 於 算廟 學 (gtsug lag) 在峹 西 藏龞 於 朗 日尤 松 贊譠 (gNam ri srong btsan) 時 期醸<br />

90<br />

發 端廚 的 經 過 , 在峹 至 酥 怙 主尾 所 撰郱 之 王尸 朝醹 〔 歷曜 史屰 著 作 〕 及 其 他 〔 的 著<br />

作 〕 中 皆 有 可屣 靠 且尼 詳 細 的 記 載 。 然 而 , 這 些 〔 歷曜 史屰 著 作 的 作 者 〕 的 思匠<br />

維廸 〔 方尣 式 〕 主尾 要稊 是半 以层 和 算廟 學 相厴 關譽 〔 的 學 問 〕 的 開 端廚 , 也 就酧 是半 〔 它屾 們穆 〕<br />

在峹 西 藏龞 的 起 始 , 為厉 主尾 要稊 考 量 。 若秵 以层 其 主尾 要稊 分 支尟 ,「 道 」(gTo) 儀邔 式 為厉<br />

例 ,〔 算廟 學 〕 很匘 可屣 能 從 聶龚 赤 贊譠 普醭 (gNya' khri btsan po) 等 〔 藏龞 王尸 的 〕<br />

時 代 開 始 就酧 已 經 在峹 西 藏龞 出屒 現 了 。 如崇 此 說弻 是半 有 理 由 的 : 在峹 屬谁 於 算廟 學 的 若秵<br />

干 法 門 的 早 期醸 傳 承 系 統 之 中 , 有 一 個積 系 統 〔 主尾 張 〕: 在峹 「 杰 雅 拉 德郔<br />

竹 」(rje yab lha brdal drug) 的 時 期醸 , 孔 澤曢 楚 杰 受 邀 到 西 藏龞 , 並 創鄪 作<br />

了 「 道 」(gTo) 的 方尣 法 , 此 著 作 系 統 的 傳 承 直 到 今 日尤 都 尚 未 消 失屺 。 而<br />

且尼 , 在峹 西 藏龞 的 書 寫郄 系 統 尚 未 制 定 完 成 之 前 ,〔 這 些 方尣 法 ,〕 如崇 同峧 苯稂 教<br />

故卂 事 的 傳 承 一 般 , 是半 以层 背秥 誦弳 〔 的 方尣 式 〕 留 傳 。 書 寫郄 系 統 制 定 之 後匝 ,<br />

〔 這 些 方尣 法 〕 很匘 可屣 能 才 被 記 錄杼 成 文尠 獻讳 。 此 外屸 , 應 知 由 於 大 悲酽 聖 者 觀毢 音稯<br />

的 悲酽 心尚 展窢 現 , 孔 澤曢 才 會 造 訪 西 藏龞 。〔 此 說弻 的 〕 原穦 由 〔 乃 因峴 〕 典 籍访 中 有<br />

載 :<br />

88 Te-ming Tseng, Sino-tibetische Divinationskalkulation (Nag-rtsis) dargestellt anhand des Werkes<br />

dPag-bsam ljon-ši$ von bLo-bza$ tshul-khrims rgya-mtsho, pp. 59-60.<br />

89 與弌 該 書 相厴 關譽 的 描醒 述稖 , 參 見 Giuseppe Tucci,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p. 136.<br />

90 應 是半 指匸 第 五 世尺 達 賴束 喇鄼 嘛 , 在峹 其 所 著 之 《 西 藏龞 王尸 臣 記 》 中 , 有 「 朗 日尤 ( 松 贊譠 ) 之 世尺 , 從 漢庝 地峸<br />

傳 入 星卋 算廟 及 醫鿀 藥 等 術 」 之 記 載 , 參 見 五 世尺 達 賴束 喇鄼 嘛 :《 西 藏龞 王尸 臣 記 》, 劉邟 立岷 千 ( 譯诚 注 )<br />

( 北屙 京 :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2000 年 ), 頁稰 13。<br />

xxvii


19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 西 藏龞 人 的 起 源 是半 一 隻 猴 子 和 一 隻 母岘 岩 精廨 〔 結 合峯 〕 所 生岥<br />

〔 的 後匝 代 〕。〔 猴 子 和 母岘 岩 精廨 生岥 了 許 多峿 子 女 〕 之 後匝 , 聖 者<br />

〔 觀毢 音稯 〕 心尚 中 思匠 量 :『 現 在峹 〔 他 們穆 〕 已 獲 得 人 身 , 但 是半 僅<br />

只屯 如崇 此 還 是半 不 夠 , 我 應 當 使 他 們穆 都 成 佛 !』 之 前 , 猴 子 、<br />

母岘 岩 精廨 、 母岘 草 精廨 都 已 被 馴 服 , 現 在峹 當 以层 王尸 法 來 規 範 〔 他 們穆<br />

的 後匝 代 〕。 應 將 他 們穆 的 人 間 世尺 系 與弌 天 界厢 斷齜 絕 ; 水尯 流却 應 與弌 雪鄑<br />

相厴 遇 , 人 與弌 天 神 應 心尚 手尝 相厴 連 。 人 無 天 神 , 當 予 天 神 ; 牲厒 畜<br />

無 牧 童 , 當 予 牧 童 ; 鬼 神 無 供 物 (yas), 當 予 供 物 。 當<br />

以层 「 雅 拉 德郔 竹 」(yab lha brdal drug) 為厉 人 之 天 神 , 當 以层<br />

雅 隆 (yar klungs) 等 地峸 為厉 國 土 中 心尚 。 妥 善 記 載 如崇 上 安崎<br />

排 , 以层 便 在峹 都 城勬 宣匁 揚醤 法 規 。」<br />

〔 典 籍访 中 又 〕 載 :<br />

「 由 於 聖 者 〔 觀毢 音稯 〕 的 悲酽 心尚 , 聶龚 赤 贊譠 普醭 (gNya' khri btsan<br />

po)〔 從 天 上 〕 降稪 於 八 山 著 名峮 的 山 口 。」 91<br />

因峴 此 , 根 據 「 拉 雅 拉 德郔 竹 」(lha yab lha brdal drug) 和 「 杰 雅 拉 德郔<br />

竹 」(rje yab lha brdal drug) 兩 者 , 可屣 知 此 處 之 「 雅 拉 德郔 竹 」(yab lha<br />

brdal drug) 是半 聶龚 赤 贊譠 普醭 眾 多峿 稱廖 號 其 中 之 一 。「 鬼 神 無 供 物 , 當 予 供<br />

物 」 這 一 句屳 則 是半 意 指匸 孔 澤曢 所 作 的 〔 儀邔 式 之 中 所 使 用岦 的 〕 供 物 而 言 。<br />

〔 不 過 , 此 處 〕 也 可屣 指匸 供 物 的 各峬 種廕 傳 承 系 統 (yas rabs) 而 言 。〔 就酧 另屮<br />

一 方尣 面稫 來 說弻 ,〕 若秵 干 〔 以层 制 止尩 〕 流却 言 〔 等 困 擾齗 為厉 目岰 的 而 進 行 〕 的<br />

「 道 」(gTo)、「 謁 」(Yas)〔 儀邔 式 〕 的 傳 承 系 統 則 說弻 在峹 臧弊 杰 退 嘎<br />

(gTsang rje thod dkar) 的 時 期醸 , 孔 澤曢 到 達 西 藏龞 , 並 且尼 創鄪 作 〔 了 這 些 儀邔<br />

91 西 藏龞 第 一 位 國 王尸 聶龚 赤 贊譠 普醭 據 稱廖 是半 由 天 上 降稪 至 人 間 , 他 首稴 次 降稪 臨 之 處 為厉 拉 日尤 將 都 (lHa ri<br />

gyang to) 山 , 參 見 Samten G. Karmaym, "Mount Bon-ri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arly Myths,"<br />

The Arrow and the Spindle, Studies in History, Myths, Rituals and Beliefs in Tibet, pp. 221-223.<br />

xxvi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97<br />

式 〕。 這 個積 「 謁 」〔 儀邔 式 〕 很匘 可屣 能 已 和 苯稂 教 的 「 謁 」〔 儀邔 式 〕 混 淆 。<br />

如崇 果 仔 細 思匠 索 , 這 些 說弻 法 似 乎屁 不 無 道 理 。 92<br />

桑 結 嘉 錯 宣 稱 算 學學 在 西 藏 的 開 端 可 回 溯 至 藏 王 松 贊 岡 布 之 父 , 朗 日 松 贊<br />

之 時時 , 也 就就 是是 西 元 第 六 世 紀 末 、 第 七 世 紀 初 期 。 93 不 過 , 如 果 將 某 些 種 「 道 」<br />

列 入 考 量 , 算 學學 在 西 藏 的 開 端 可 能 更 早 , 或 可 回 溯 至 西 藏 傳 說 中 的 第 一 位 國<br />

王 聶 赤 贊 普 的 時時 期 。 94 將 「 道 」 儀 式 歸 屬 於 算 學學 的 一 支 是是 較 晚 期 的 五 行 算 學學 文文<br />

獻 所 普 遍 公 認 的 觀 點 。 根 據 算 學學 早 期 傳 承 系 統 之 一 的 說 法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是是<br />

以 外 來 大大 師 的 身 分 被被 邀 請 到 西 藏 , 並 且 開 創 了 「 道 」 儀 式 的 傳 承 , 時時 間 是是 在<br />

「 杰 雅 拉 德 竹 」(rje yab lha brdal drug) 的 時時 期 , 桑 結 嘉 錯 認 為 就就 是是 聶 赤 贊 普<br />

的 時時 期 。 在 聶 赤 贊 普 成 為 西 藏 人 的 首 領 之 前 , 人 和 鬼鬼 神 的 關 係 是是 頗 受 關 注 的<br />

92 Sangs rgyas rgya mtsho, "(147r1) go gsum pa yang bod du gnam ri srong btsan gyi dus gtsug lag gi<br />

dbu brnyes tshul ni skyabs mgon mchog gis gnang ba'i rgyal rabs sogs khungs ldan nas zhib tu<br />

gsungs mod / de dag gi dgongs pa ni gtsug lag skor 'go'i tshul bod du srol btod kyi dbu brnyes pa<br />

gtsor dgongs pa gnang zhing / gtsug gi le lag gto'i skor 'ga' zhig gi dbang du btang na gnya' khri<br />

btsan po sogs pa'i dus nas bod du byung bar dogs pa snang zhing / de'i rgyu mtshan ni gtsug lag gi<br />

thabs 'ga' zhig gi sngon rabs su / rje yab lha brdal drug gi dus kong tse 'phrul rgyal bod du spyan<br />

drangs te gto thabs mdzad pa'i rabs 'byung zhing / de dag gi yig rgyun da bar ma nub par byung ba<br />

dang / de yang bod du yig srol ma btod bar bon sgrung ltar ngag 'dzin brgyud pa dang / yig srol<br />

dod nas yig char 'khod par dogs shing / de yang thugs rje chen po 'phags pa spyan ras gzigs kyi<br />

thugs rje'i 'phrul las / kong tse bod du khugs par shes te / rgyu mtshan ni / 'phags pa'i gsung las /<br />

bod kyi mi'i sa bon spre'u dang brag srin las bskrun rjes / 'phags pa'i thugs dgongs la / da mi lus<br />

thob pa tsam gyis mi chog sangs rgyas par byed dgos snyam nas / na ning nas spre'u dang / brag<br />

srin mo dang / 'brog srin mo dang / khong rnams kyis btul ba yin / da ni rgyal khrims kyis 'dul bar<br />

bya'o // de yi mi'i brgyud ni lha las chad par bya'o / chu'i brgyud ni gangs la thug par bya'o // mi<br />

dang lha ru lag pa sbrel / mi lha med la lha gcig bsko / phyugs rdzi'u med la rdzi'u bsko / 'dre srin<br />

yas med la yas byin / yab lha brdal drug mi yi lha ru bsko / yar klungs sogs pa yul gyi dbus su bsko<br />

/ de ltar bkod pa bris legs kyang //rgyal sa chos khrims spel ba'i phyir //zhes 'phags pa'i thugs rjes<br />

gnya' khri btsan po ri brgyad la rgyang grags kyi kha ru (147v1) babs par gsungs shing / des na lha<br />

yab lha brdal drug dang / rje yab lha brdal drug gnyis las 'di skabs kyi yab lha brdal drug ces pa rje<br />

gnya' khri btsan po'i mtshan gyi rnam grangs dang / 'dre srin las [ 應 作 yas] med la yas byin zhes pa<br />

'di kong tses mdzad pa'i yas la dgongs pa yin par shes shing yas rabs rnams dang yang 'grig mi kha<br />

sogs pa'i gto yas 'ga' zhig gi rabs su gtsang rje thod dkar gyi skabs kong tse bod du byon nas<br />

mdzad par bshad pa yas bon yas dang 'dres par dogs pa tsam 'dug rung zhib par brtags na mi 'grig<br />

pa mi snang ste," Baiôïr dkar po las 'phros pa'i snyan sgron dang dri lan g.ya' sel, 147v1, 147r1.<br />

93 Erik Haarh, The Yar-Lu$ Dynasty, p. 12.<br />

94 與弌 聶龚 赤 贊譠 普醭 相厴 關譽 的 描醒 述稖 , 見 Erik Haarh, The Yar-Lu$ Dynasty, pp. 17, 18; Giuseppe Tucci, The<br />

Religions of Tib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p. 223.<br />

xxix


19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層 面 之 一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因 此 被被 邀 請 到 西 藏 , 創 作 以 平 息 不 明 外 力 為 目 的 的<br />

儀 式 。 就就 提 到 孔 澤 楚 杰 是是 消 災 儀 式 創 始始 人 的 消 災 儀 式 文文 獻 而 言 , 這 段 描 述 提<br />

供 了 絕 佳 的 立 論 根 據 。 95 由 於 聶 赤 贊 普 自 天 上 降 至 西 藏 被被 視 為 是是 觀 音 菩 薩 悲 心<br />

的 示 現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造 訪 西 藏 也 同 樣 被被 認 為 是是 因 觀 音 菩 薩 悲 心 所 致 , 這 段<br />

陳 述 也 成 為 佛 教 神 話 的 內 容容 。 桑 結 嘉 錯 並 進 一 步 指 出 : 根 據 另 一 傳 承 系 統 的<br />

說 法 , 孔 澤 是是 在 藏 文文 臧 杰 退 嘎 (gTsang rje thod dkar) 時時 期 到 達 西 藏 , 96 他 所<br />

創 作 的 儀 式 經 常 與 苯 教 儀 式 混 淆 。 這 種 陳 述 清 楚 地 傳 達 了 作 者 明 顯 區 分 苯 教<br />

與 佛 教 傳 承 的 意 圖 , 並 暗 示 苯 教 與 佛 教 關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記 載 實 屬 不 同 傳<br />

承 , 雖 然 苯 教 與 佛 教 的 消 災 儀 式 有 若 干 共 同 特 點 , 其 來 源 其 實 並 不 相 同 。<br />

《 白 琉 璃 》 和 《 白 琉 璃 釋 疑 》 中 的 觀 點 被被 認 定 為 西 藏 算 學學 領 域 中 的 「 標<br />

準 」。 根 據 這 個 系 統 的 說 法 , 孔 澤 楚 杰 受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的 啟 發 而 獲 得 「 道 」<br />

儀 式 的 相 關 知 識 , 又 因 觀 音 菩 薩 的 悲 心 , 將 「 道 」 儀 式 傳 入 西 藏 。 儘 管 如<br />

此 , 與 中 國 接 觸 頻 繁 的 西 藏 學學 者 卻卻 對 這 種 傳 統 論 調 無 法 認 同 , 因 為 他 們 對 孔<br />

子 的 認 識 並 不 局局 限 於 在 西 藏 本 土 留 傳 的 傳 統 觀 點 。 土 觀 羅 桑 却 吉 尼尼 瑪 (Thu'u<br />

bkwan Blo bzang chos kyi nyi ma, 1737-1802)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便 持 以 下 看<br />

法 : 97<br />

95 例 見 Shen-Yu Lin, Mi pham's Systematisierung von gTo-Ritualen, p. 233.<br />

96 根 據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卷 P. tib. 249, 臧弊 杰 退 嘎 是半 西 藏龞 地峸 區 史屰 前 時 期醸 一 個積 小 王尸 國 (rGyal-phran) 首稴<br />

邀 之 名峮 , 參 見 Erik Haarh, The Yar-Lu$ Dynasty, pp. 240-241.<br />

97 Thu'u bkwan Blo bzang chos kyi nyi ma, "bod dag gis kong tse 'phrul gyi rgyal po zhes rgyal po<br />

rdzu 'phrul can zhig tu byas pa dang / nag rtsis kyi gto bcos la lar / kong tse'i mngon rtogs bsgom<br />

tshul sogs kyi rnam gzhag byas pa dang / yang la las bzo bo kong tse zhes bzo'i 'du byed la mkhas<br />

pa zhig tu go 'dug pa ni mun nag lag nom gyi dper snang ngo," Grub mtha' shel gyi me long, p.<br />

395; 達 斯醬 (Sarat C. Das) 對 此 段卬 的 翻龘 譯诚 顯殫 然 與弌 筆 者 所 取 得 之 藏龞 文尠 本岓 內 容窞 有 甚原 大 差窭 異 , 其 譯诚<br />

文尠 如崇 下 :"The Tibetans believe that their celebrated Sron-tsan Gampo was an incarnation of<br />

Khun-fu-tse—one of miraculous birth—in whom was manifest the spirit of Chenressig. Some<br />

authors conjecture that Khun-fu-tse was the inventor of astrology from the few verses bearing his<br />

name and praise, which head almost all the astrological works of China and Tibet. He is also<br />

believed by some people to have been the inventor of handicrafts, manufacture, technology etc."<br />

參 見 Sarat C. Das, "Ancient China, Its Sacred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s Known to the<br />

Tibetans,"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gal, 2 (1882), p. 101; 劉邟 立岷 千 的 譯诚 文尠 則 是半 :「 藏龞 人<br />

言 公 子 神 靈母 王尸 , 認強 為厉 是半 靈母 異 之 王尸 。 又 有 些 漢庝 傳 曆 數鄁 禳歩 解 法 中 , 製弯 造 了 《 公 子 現 證ꁊ 修穑 法 》 的<br />

儀邔 軌稕 。 又 有 一 類讅 書 中 稱廖 工 巧岁 公 子 , 認強 為厉 他 是半 一 位 善 于 工 巧岁 的 能 人 , 這 些 全峖 是半 暗 中 摸幭 索 之<br />

語張 。」 參 見 土 觀毢 羅ꀱ 桑 却 吉峥 尼屿 瑪庼 :《 土 觀毢 宗 派卼 源 流却 》, 頁稰 202。<br />

xxx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199<br />

西 藏龞 人 將 孔 澤曢 楚 吉峥 杰 波 塑 造 成 一 位 具 有 神 變殤 能 力 的 國 王尸 , 並 且尼 在峹 某協 些<br />

屬谁 於 西 藏龞 命 理 學 (nag rtsis) 的 消 災 法 術 (gto bcos) 中 始 創鄪 現 觀毢 孔 澤曢<br />

的 修穑 持匵 法 門 等 等 , 又 有 一 些 人 將 「 工 匠峢 孔 子 」(bzo bo kong tse) 理 解<br />

為厉 一 位 擅 長 工 藝ꀸ 者 , 這 些 都 有 如崇 在峹 黑 暗 中 取 物 一 般 〔, 全峖 屬谁 穿秌 鑿毾 附 會<br />

之 說弻 〕。<br />

雖 然 羅 桑 却 吉 尼尼 瑪 和 桑 結 嘉 錯 一 樣 , 同 屬 達 賴 喇 嘛 系 統 下 的 格 魯 派 , 他 的 觀<br />

點 顯 然 偏 離 「 公 定 標 準 」。 在 他 看 來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是是 一 個 創 造 出 來 的 人<br />

物 。 他 的 見 解 透 露 西 藏 學學 者 之 間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看 法 存存 在 岐 見 的 事 實 。<br />

羅 桑 却 吉 尼尼 瑪 的 觀 點 為 當 代 學學 者 南 喀 諾 布 (Nam mkha'i nor bu, 1938-) 引 用 ,<br />

以 支 持 他 反反 對 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視 為 孔 子 的 立 場 。 98 但 在 另 一 方方 面 , 著 名 的 近 代<br />

學學 者 蔣蔣 貢 龔 珠 洛 追 塔 耶 ('Jam mgon Kong sprul Blo gros mtha' yas, 1813-1899)<br />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則 抱 持 延 續 傳 統 觀 點 的 態 度 。 在 他 所 著 的 百 科 全 書 《 知 識<br />

寶寶 庫 》(Shes bya kun khyab mdzod) 中 , 有 一 段 論 及 西 藏 命 理 學學 在 西 藏 的 起<br />

源 和 傳 播 , 他 寫 道 : 99<br />

五 行 算廟 學 ('byung rtsis), 或 稱廖 為厉 西 藏龞 命 理 學 (nag rtsis), 的 來 源 是半<br />

中 國 。 在峹 第 一 位 〔 中 國 〕 厬 帝匎 罷 忽 剎 替 (sPa hu hsha dhī) 時 , 一 位 居<br />

住 在峹 海 邊譫 的 百 姓 獻讳 〔 給 厬 帝匎 〕 一 隻 金 色 烏 龜枲 。〔 厬 帝匎 〕 仔 細 檢 視 〔 金<br />

色 烏 龜枲 〕 之 後匝 , 心尚 中 首稴 次 出屒 現 八 卦 的 象 徵郕 符 號 。 他 根 據 這 些 〔 符 號 〕<br />

創鄪 造 了 與弌 八 卦 、 九 宮窜 和 〔 十 二 〕 生岥 肖 相厴 關譽 的 各峬 種廕 算廟 法 。 在峹 此 基 礎龁 上 ,<br />

轉龻 世尺 的 國 王尸 、 大 臣 及 學 者 們穆 逐 漸庢 發 展窢 出屒 〔 五 行 算廟 學 〕。 後匝 來 出屒 現 許 多峿<br />

98 Nam mkha'i nor bu,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p. 75.<br />

99 'Jam mgon Kong sprul Blo gros mtha' yas, "'byung rtsis sam nag rtsis su grags pa byung ba'i<br />

khungs ni rgya nag ste / de'ang gong ma rnams kyi thog ma spa hu hshi dhƒ rgyal po la rgya<br />

mtsho'i mtha'i 'bangs zhig gis rus sbal gser gyi kha dog can phul ba la gzigs pas brtags nas spar<br />

kha brgyad kyi phyag rgya thog mar thugs la shar / de la brten nas spar sme lo skor gyi rtsis<br />

rnams mdzad / de la brten nas sprul pa'i rgyal blon mkhas pa rnams kyis rim par mdzad pa dang /<br />

khyad par khong spu tsi zhes 'jam dbyangs kyi sprul pa bod du kong tse 'phrul rgyal du grags pa<br />

des kyang rtsis dang gto gzhung mtha' yas pa'i srol gtod pa sogs phyis byung gi gzhung shin tu<br />

mang zhing / bod 'dir thog mar kong jo snga phyis rgya nag gi rtsis gzhung bsnams te srol phyes,"<br />

Shes bya kun khyab mdzod (Delhi: Shechen Publications, 1997), vol. E, folio 220.<br />

xxxi


20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 相厴 關譽 〕 文尠 獻讳 , 尤尒 其 是半 孔 夫 子 (Khong spu rtsi)── 他 是半 文尠 殊 師窯 利 的<br />

化 身 , 在峹 西 藏龞 以层 孔 澤曢 楚 杰 著 稱廖 ──, 他 也 是半 無 數鄁 算廟 學 (rtsis) 與弌 消 災<br />

儀邔 式 (gto) 文尠 獻讳 〔 傳 承 〕 的 創鄪 始 者 。 在峹 西 藏龞 本岓 地峸 最鄦 初 是半 由 前 、 後匝 〔 二<br />

100<br />

位 〕 公 主尾 帶 來 中 國 算廟 學 文尠 獻讳 , 開 啟 〔 相厴 關譽 〕 傳 承 。<br />

這 段 說 明 中 有 許 多多 令 人 感 興 趣 的 觀 點 , 現 歸 納 於 下 : 一 、 中 國 聖 人 孔 夫 子 是是<br />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的 化 身 ; 二 、 孔 夫 子 在 西 藏 以 孔 澤 楚 杰 著 稱 ; 三 、 孔 澤 楚 杰 將<br />

許 多多 算 學學 和 消 災 儀 式 的 文文 獻 傳 入 西 藏 。 儘 管 學學 者 對 相 關 議 題 所 提 論 點 存存 在 諸<br />

多多 矛 盾 , 但 是是 對 於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這 個 主 題 , 學學 者 之 間 仍 有 某 種 程 度 的 基 本 共<br />

識 。《 知 識 寶寶 庫 》 以 百 科 全 書 的 形 式 呈呈 現 , 其 著 作 宗 旨 是是 在 提 供 讀 者 相 關 主<br />

題 的 基 本 認 識 。 龔 珠 在 該 書 中 對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扼 要 說 明 所 傳 達 的 極 可 能 便<br />

是是 這 種 普 遍 存存 在 於 西 藏 知 識 份 子 之 間 的 共 識 。<br />

龔 珠 所 提 到 的 孔 夫 子 ( 別 名 孔 澤 楚 杰 ) 是是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化 身 的 概 念 見 於<br />

一 個 稱 作 《 孔 澤 祈 請 供 養 文文 ── 妙妙 欲 雲 聚 》(Kong tse gsol mchod 'dod yon<br />

sprin spung) 的 儀 軌 中 , 孔 子 在 這 部 儀 軌 中 成 為 接 受 供 養 的 主 要 神 祇 。 記 載 這<br />

個 儀 式 的 文文 獻 是是 在 一 九 三 ○ 年 代 由 雷 興 (Ferdinand D. Lessing) 在 位 於 北 京 的<br />

雍 和 宮宮 所 發 現 。 該 文文 獻 以 儀 軌 (grub thabs) 的 形 式 呈呈 現 , 可 能 出 自 西 元 第 十<br />

八 世 紀 中 葉 。 101 其 中 載 有 對 「 菩 薩 」 或 「 未 來 佛 」 孔 子 造 像 學學 方方 面 的 描 繪 ,<br />

依 循 傳 統 理 念 , 將 中 國 聖 人 孔 子 與 西 藏 命 理 學學 的 概 念 充 分 結 合 在 一 起 : 孔 子<br />

坐 在 宇 宙 大大 龜 背 上 , 周 圍 環 繞 百 萬 仙 人 (drang srong), 以 算 學學 怙 主 的 身 份 接<br />

受 禮 敬敬 。 儀 式 開 始始 時時 , 首 先 祈 求 智 慧 怙 主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庇 護 , 雷 興 指 出 : 這<br />

代 表表 孔 子 相 當 於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的 化 身 。 102 自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出 現 孔 澤 一 詞 為 最<br />

早 的 文文 獻 證 據 以 來 ,「 孔 子 」 在 西 藏 文文 獻 中 歷 經 數 百 年 的 演 變 , 成 為 一 位 在<br />

中 國 首 都 皇 宮宮 寺寺 院 中 , 一 份 儀 軌 文文 獻 內 所 記 載 的 中 心 人 物 。 這 份 儀 軌 文文 本 的<br />

發 現 呈呈 現 了 一 個 頗 為 有 趣 的 現 象 : 中 國 聖 人 孔 子 在 其 故 鄉 再 次 受 到 禮 拜 。 相<br />

100 指匸 文尠 成 公 主尾 與弌 金 城勬 公 主尾 , 其 年 代 參 見 註 37。<br />

101 Ferdinand D. Lessing, "Bodhisattva Confucius," Ritual and Symbol: Collected Essays on<br />

Lamaism and Chinese Symbolism (Taipei: Oriental Book Store, 1976), p. 94.<br />

102 前 揭 書 , 頁稰 92。<br />

xxx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201<br />

對 於 中 國 人 視 孔 子 為 至 聖 先 師 , 加 以 禮 拜 的 傳 統 , 西 藏 人 將 這 位 著 名 的 中 國<br />

聖 人 融 入 西 藏 佛 教 的 系 統 中 , 使 孔 子 以 象 徵 智 慧 的 菩 薩 身 份 , 接 受 信 徒 禮<br />

敬敬 。<br />

結 語<br />

大大 約 早 在 吐 蕃蕃 王 朝 時時 期 , 西 藏 人 就就 已 聽 聞 中 國 聖 人 孔 子 的 盛 名 。 西 元 第<br />

七 、 八 世 紀 時時 , 吐 蕃蕃 與 中 國 之 間 的 聯 姻姻 無 疑 促 進 了 兩 國 的 文文 化 交 流 。《 白 琉<br />

璃 釋 疑 》 中 關 於 孔 子 在 據 稱 為 西 藏 的 第 一 位 國 王 聶 赤 贊 普 時時 期 曾 經 造 訪 西 藏<br />

的 說 法 雖 然 不 見 得 可 信 , 這 段 內 容容 卻卻 暗 示 了 孔 子 的 聲 名 可 能 早 在 松 贊 岡 布 之<br />

父 朗 日 松 贊 之 前 , 就就 已 傳 到 西 藏 。 雖 然 如 此 , 文文 獻 上 的 直 接 證 據 卻卻 在 較 晚 時時<br />

期 才 出 現 。 在 目 前 所 知 年 代 最 早 的 藏 文文 文文 獻 ──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 中 , 已 經<br />

出 現 有 關 孔 子 及 其 教 示 的 陳 述 。 在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中 ,「 孔 子 」 的 藏 文文 記 作<br />

「 孔 澤 」 或 「 孔 策 」。 儘 管 「 孔 子 」 在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譯 作 「 孔 澤 」 或 「 孔<br />

策 」, 當 「 孔 澤 」 或 「 孔 策 」 在 藏 文文 文文 獻 中 出 現 時時 , 卻卻 並 不 一 定 都 是是 指 孔<br />

子 。 藏 文文 「 孔 澤 」 這 個 稱 呼 原原 來 是是 指 中 國 的 聖 人 孔 子 , 但 是是 伴 隨 「 孔 澤 」 所<br />

產 生 的 形 象 也 隨 時時 間 與 傳 承 而 有 所 遞 變 。 有 趣 的 是是 : 其 間 的 發 展展 與 「 孔 澤 」<br />

在 占 卜卜 上 的 特 殊 能 力 同 步 。 在 敦敦 煌 藏 文文 寫 卷卷 I. O. 742 中 , 孔 澤 以 該 寫 卷卷 作 者 的<br />

身 份 出 現 , 該 寫 卷卷 內 容容 與 使 用 十 二 個 銅銅 錢錢 的 占 卜卜 法 有 關 。 在 苯 教 的 傳 承 系 統<br />

中 ,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被被 認 為 是是 一 位 中 國 國 王 , 他 具 有 神 奇 能 力 , 只 須 藉 助 雙 手<br />

掌 上 與 生 俱 來 的 神 奇 字 母 , 就就 能 預 測 未 來 , 他 也 被被 視 為 占 卜卜 (gab tse) 大大<br />

師 。 在 較 晚 期 的 佛 教 文文 獻 中 ,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奉 佛 陀 之 命 , 以 五 行 算 學學 ── 或<br />

稱 西 藏 命 理 學學 ── 的 知 識 降 伏 不 好好 佛 法 的 中 國 人 , 而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則 是是 繼 承<br />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的 傳 人 之 一 。 孔 澤 除 了 扮 演 具 有 占 卜卜 能 力 與 相 關 知 識 的 角 色 之<br />

外 , 也 被被 視 為 消 災 儀 式 「 道 」 的 創 始始 人 。 佛 教 將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塑 造 為 消 災 儀<br />

式 創 始始 人 的 形 象 可 能 與 較 早 發 展展 出 的 苯 教 傳 承 對 孔 澤 楚 吉 杰 波 的 描 述 有 關 :<br />

苯 教 傳 承 將 許 多多 記 載 除 障 儀 式 的 文文 獻 均 視 為 由 孔 澤 楚 杰 所 作 。<br />

xxxiii


20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本 論 文文 針 對 西 藏 文文 獻 中 與 孔 澤 相 關 的 記 載 , 進 行 探 討 。 研 究 結 果 具 體 描<br />

繪 了 西 藏 人 如 何 以 他 們 對 中 國 孔 子 的 印 象 為 基 礎 , 塑 造 出 一 位 屬 於 自 己 系 統<br />

中 的 人 物 。 這 個 過 程 不 僅 忠 實 呈呈 現 了 西 藏 人 的 創 造 力 , 同 時時 也 揭 示 了 西 藏 佛<br />

教 徒 採 納 鄰 國 文文 化 中 的 重 要 成 份 , 以 達 傳 播 佛 法 目 的 的 意 圖 。 西 藏 佛 教 徒 在<br />

傳 播 佛 法 的 過 程 中 , 藉 由 文文 殊 師 利 菩 薩 和 一 位 起 源 於 高高 度 發 展展 文文 明 中 的 聖 人<br />

形 象 , 以 確 保 他 們 所 新 創 的 , 融 入 佛 教 理 念 的 西 藏 命 理 學學 系 統 的 威威 信 。 ♦<br />

引 用 書 目<br />

五 世尺 達 賴束 喇鄼 嘛<br />

2000 《 西 藏龞 王尸 臣 記 》, 劉邟 立岷 千 ( 譯诚 注 )( 北屙 京 :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2000<br />

年 )<br />

中 國 文尠 化 研厼 究 所 ( 編 )<br />

1963 《 中 文尠 大 辭譪 典 》( 臺弋 北屙 : 中 國 文尠 化 研厼 究 所 ,1963 年 )<br />

王尸 堯配<br />

1982 《 吐峩 蕃机 金 石岳 錄杼 》( 北屙 京 : 文尠 物 出屒 版 社 ,1982 年 )<br />

1996 〈 吐峩 蕃机 時 期醸 藏龞 譯诚 漢庝 籍访 名峮 著 及 故卂 事 〉,《 中 國 古層 籍访 研厼 究 》, 第 1 卷<br />

(1996 年 ), 頁稰 561-563<br />

張 岱 年 ( 編 )<br />

1993 《 孔 子 大 辭譪 典 》( 上 海 : 上 海 辭譪 書 出屒 版 社 ,1993 年 )<br />

漢庝 語張 大 詞 典 編 輯杧 委 員穵 會 ( 編 )<br />

1986 《 漢庝 語張 大 詞 典 》( 上 海 : 上 海 辭譪 書 出屒 版 社 ,1986 年 )<br />

濮 文尠 起 ( 編 )<br />

1996 《 中 國 民岙 間 秘 密 宗 教 辭譪 典 》( 成 都 : 四屶 川 辭譪 書 出屒 版 社 ,1996 年 )<br />

Bacot, Jacques, Frederick W. Thomas, and Gustave-Charles Toussaint<br />

1940 Documents de Touen-houang relatifs à l'histoire du Tibet (Paris: Paul<br />

Geuthner, 1940)<br />

♦ 責 任峌 編 輯杧 : 林 沛 熙庰 。<br />

xxxiv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203<br />

Blo bzang tshul khrims rgya mtsho( 洛卾 桑 楚 勤 嘉 錯杸 )<br />

1921 Mahā ci na'i rtsis rig dge ldan mkhas dbang yongs kyis phyag rgyun du<br />

bstar ba'i rdel 'grem 'thor bsdud rgyas 'dril du bkod pa dpyod ldan spyi<br />

nor 'dod dgu 'jo ba'i dpag bsam ljon shing (s. n., 1921)<br />

Cornu, Philippe<br />

1999 Handbuch der Tibetischen Astrologie (Berlin: Theseus Verlag, 1999)<br />

Das, Sarat C.<br />

1882 "Ancient China, Its Sacred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s<br />

Known to the Tibetans,"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gal, 2<br />

(1882)<br />

Don dam smra ba'i seng ge( 頓 當 麻鄜 偉 僧 葛 )<br />

1969 A 15th Century Tibetan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the Bsad mdzod<br />

Yid bz, edited by Lokesh Chandra (New Delhi: Sharada Rani, 1969)<br />

dPa' bo gtsug lag 'phreng ba( 罷 渦釬 祖 拉 陳鄉 瓦岣 )<br />

n. d. Chos 'byun mkhas pa'i dga' ston, microfiches, (New York: Institute for<br />

Advanced Studies of World Religions, n. d.)<br />

Hoffmann, Helmut<br />

1961 The Religions of Tibe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1)<br />

'Jam mgon Kong sprul Blo gros mtha' yas( 蔣 貢 龔殏 珠 洛卾 追 塔 耶租 )<br />

1997 Shes bya kun khyab mdzod (Delhi: Shechen Publications, 1997)<br />

Karmay, Samten G.<br />

1998 The Arrow and the Spindle, Studies in History, Myths, Rituals and<br />

Beliefs in Tibet (Kathmandu: Mandala Book Point, 1998)<br />

2001 The Treasury of Good Sayings: A Tibetan History of Bon (Delhi:<br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1)<br />

Karamy, Samten G. and Yasuhiko Nagano (eds.)<br />

2001 A Catalogue of the New Collection of Bonpo Katen Texts (Osaka:<br />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2001)<br />

Kvaerne, Per<br />

1974 "The Canon of the Tibetan Bonpos," Indo-Iranian Journal, 16, 1 (1974)<br />

Lalou, Marcelle<br />

1950 Inventaire des Manuscrits tibétains de Touen-houang conservés à la<br />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1950)<br />

1971 Études tibétaines: dédiées à la mémoire de Marcelle Lalou (Paris:<br />

Librairie d'Amérique et d'Orient, 1971)<br />

xxxv


20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Li, Fang-Kuei<br />

1956 "The Inscription of the Sino-Tibetan Treaty of 821-822," T'oung Pao,<br />

44 (1956)<br />

Li, Fang-Kuei and Weldon S. Coblin<br />

1987 A Study of the Old Tibetan Inscriptions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br />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87)<br />

Lin, Shen-Yu<br />

2005a "Tibetan Magic for Daily Life: Mi pham's Texts on gTo-rituals,"<br />

Cahiers d'Extrême Asie, 15 (2005)<br />

2005b Mi pham's Systematisierung von gTo-Ritual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br />

for Tibetan and Buddhist Studies GmbH, 2005)<br />

Macdonald, Ariane( 麥鄛 克 唐穪 納 )<br />

1963 "Préambule à la lecture d'un rGya-bod yig-cha$," Journal Asiatique,<br />

251, 1 (1963)<br />

1973 "Un ensemble sémantique tibétain: créer et procréer, être et devenir,<br />

vivre, nourrir et guérir,"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br />

Studies, 36, 2 (1973), pp. 412-423<br />

1988 〈《 漢庝 藏龞 史屰 集 》 初 釋诤 〉, 耿 昇 ( 譯诚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br />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4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br />

社 ,1988 年 )<br />

1991 《 敦醧 煌 吐峩 蕃机 歷曜 史屰 文尠 書 考 釋诤 》, 耿 昇 ( 譯诚 )( 青 海 : 青 海 人 民岙 出屒 版<br />

社 ,1991 年 )<br />

1994 〈 古層 藏龞 語張 中 的 一 個積 語張 義 群 : 創鄪 造 和 生岥 殖釕 , 崊 在峹 和 變殤 成 , 活卺 著 、 養<br />

活卺 和 救 活卺 〉, 禇 俊 杰 ( 譯诚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br />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7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4 年 )<br />

Martin, Dan<br />

1995 "'Ol-mo-lung-ring, the Original Holy Place," The Tibet Journal, 20, 1<br />

(1995)<br />

Nam mkha'i nor bu( 南勌 喀鄲 諾杔 布 )<br />

1996 Zhang bod lo rgyus Ti se'i 'od (Beijing: Bod kyi shes rig dpe skrun<br />

khang, 1996)<br />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 昂 汪 洛卾 桑 嘉 錯杸 )<br />

n. d.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 (1643), rGyal rabs dPyid kyi<br />

rgyal mo'i glu dbyangs<br />

(http://www.thdl.org/xml/show.php?xml=/collections/history/te<br />

xts/5th_dl_history_text.xml&m=hide)<br />

xxxv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205<br />

1991-1995 rTsis dkar nag las brtsams pa'i dris lan nyin byed dbang po'i<br />

snang ba, in Thams cad mkhyen pa rgyal ba lnga pa chen po<br />

Ngag dbang blo bzang rgya mtsho'i gsung 'bum, reproduced<br />

from Lhasa edition (Gangtok: Sikkim Research Institute of<br />

Tibetology, 1991-1995)<br />

Norbu, Namkhai<br />

1995 Drung, Deu and Bön (Dharamsala: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br />

Archives, 1995)<br />

Richardson, Hugh E.( 理 查卟 森釂 )<br />

1952 Ancient Historical Edicts at Lhasa and the Mu Tsung / Khri gtsug lde<br />

brtsan Treaty of A.D. 821-822 from the Inscription at Lhasa (London:<br />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52)<br />

1964 "A New Inscription of Khri Srong Lde Brtsan," Journal of the Royal<br />

Asiatic Society, 1-2 (1964)<br />

1998 "Early Tibetan Inscriptions, Some Recent Discoveries," High Peaks,<br />

Pure Earth, Collected Writings on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br />

Serindia Publications, 1998)<br />

Sangs rgyas rgya mtsho( 桑 結 嘉 錯杸 )<br />

1971 Baiôïr dkar po las 'phros pa'i snyan sgron dang dri lan g.ya' sel (The<br />

Vaidurya g.Ya' Sel of sDe-srid Sangs-rgyas-rgya-mtsho), reproduced<br />

from original text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sepon W. D. Shakabpa by T.<br />

Tsepal Taikhang, 2 vols. (New Delhi, 1971)<br />

1996 Phug lugs rtsis kyi legs bshad bai dïr dkar po, 2 vols (Beijing: Bod kyi<br />

shes rig dpe skrun khang, 1996)<br />

Smith, E. Gene<br />

2001 Among Tibetan Text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he Himalayan Plateau,<br />

edited by Kurtis R. Schaeffer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br />

Snellgrove, David L.<br />

1967 The Nine Ways of Bon: Excerpts from gZi-brjid (London: Oxford<br />

University Press, 1967)<br />

1987 Indo-Tibetan Buddhism, Indian Buddhists and their Tibetan Sucessors<br />

(London: Serindia Publications, 1987)<br />

Soothill, William E. and Lewis Hodous (eds.)<br />

2004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New York: Routledge<br />

Curzon, 2004)<br />

xxxvii


20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Soymié, Michel<br />

1954 "L'entrevue de Confucius et de Hiang T'o," Journal Asiatique, 242, 3-4<br />

(1954), pp. 311-392<br />

Stein, Rolf A.( 石岳 泰 安崎 )<br />

1961a Les Tribus Anciennes des Marches Sino-Tibétaines: Légendes,<br />

Classifications et Histoi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br />

1961)<br />

1961b Une chronique ancienne de bSam-yas: sBa-b¿ed (Paris: Publications<br />

de l'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61)<br />

1971 "Une lecture des P.T. 1286, 1287, 1038, 1047 et 1290: Essai sur la<br />

Formation et l'emploi des Mythes Politiques dans la Religion Royale<br />

de Sro$-bcan sgam-po," in Ariane Macdonald (ed.) Études tibétaines:<br />

dédiées à la mémoire de Marcelle Lalou (Paris: Librairie d'Amérique et<br />

d'Orient, 1971)<br />

1981 "Saint et divin, un titre tibétain et chinois des rois tibétains," Journal<br />

Asiatique, 259, 1-2 (1981), pp. 231-275<br />

1983 "Tibetica Antiqua I: Les deux vocabulaires des traductions Indo-<br />

Tibétaine et Sino-Tibétaine dans les manuscrits de Touen-Houang,"<br />

Bulletin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72 (1983)<br />

1984 〈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本岓 綜廫 述稖 〉, 耿 昇 ( 譯诚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br />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3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br />

社 ,1994 年 )<br />

1992a "Tibetica Antiqua VI: Maximes confucianistes dans deux manuscrits<br />

de Touen-houang," Bulletin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79,<br />

1 (1992)<br />

1992b 《 川 甘岤 青 藏龞 走 廊酲 古層 部 落 》, 耿 昇 ( 譯诚 )( 成 都 : 四屶 川 民岙 族 出屒 版<br />

社 ,1992 年 )<br />

1992c 〈 敦醧 煌 寫郄 本岓 中 的 峣 藏龞 和 漢庝 藏龞 兩 種廕 辭譪 滙 〉, 耿 昇 ( 譯诚 ), 收 於 王尸<br />

堯配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8 卷 ( 西 藏龞 :<br />

西 藏龞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4 年 )<br />

1994 〈 兩 卷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本岓 中 的 儒 教 格 言 〉, 耿 昇 ( 譯诚 ), 收 於 王尸 堯配 、<br />

王尸 啟 龍枱 ( 主尾 編 )《 國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譯诚 文尠 集 》, 第 11 卷 ( 西 藏龞 : 西 藏龞<br />

人 民岙 出屒 版 社 ,1994 年 ), 頁稰 268-283<br />

Tseng, Te-ming<br />

2005 Sino-tibetische Divinationskalkulation (Nag-rtsis) dargestellt anhand<br />

des Werkes dPag-bsam ljon-ši$ von bLo-bza$ tshul-khrims rgya-mtsho<br />

(Internationa Institute for Tibetan and Buddhist Studies GmbH, 2005)<br />

xxxviii


曾 德郔 明 、 林 純 瑜 西 藏龞 文尠 化 中 的 孔 子 形 象 207<br />

Thomas, Frederick W.<br />

1957 Ancient Folk-Literature from North-Eastern Tibet (Berlin: Akademie<br />

Verlag, 1957)<br />

Thu'u bkwan Blo bzang chos kyi nyi ma( 土 觀毢 羅ꀱ 桑 却 吉峥 尼屿 瑪庼 )<br />

1984 Grub mtha' shel gyi me long (Lan kru'u: Kan su'u mi rigs dpe skrun<br />

khang, 1984)<br />

2000 《 土 觀毢 宗 派卼 源 流却 ── 講 述稖 一 切 宗 派卼 源 流却 和 教 義 善 說弻 晶醰 鏡譯 史屰 》, 劉邟<br />

立岷 千 ( 譯诚 注 )( 北屙 京 :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2000 年 )<br />

Tucci, Giuseppe<br />

1988 The Religions of Tib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br />

1999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2 vols. (Bangkok: SDI Publications, 1999)<br />

Uebach, Helga<br />

1987 Nel-pa Pa&ôitas Chronik Me-Tog Phre$-ba (München: Kommission<br />

für Zentralasiatischen Studien, 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r />

1987)<br />

Haarh, Erik<br />

1969 The Yar-Lu$ Dynasty (København: G. E. C. Gad's Forlag, 1969)<br />

Wangdu, Pasang and Hildegard Diemberger<br />

2000 dBa' bzhed: The Royal Narrative Concerning the Bringing of the<br />

Buddha's Doctrine to Tibet (Wien: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br />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00)<br />

Wu, Chi-yu<br />

1971 "Quatre manuscrits bouddhiques tibétains de Touen-houang conservés<br />

à la Bibliothèque Centrale de T'ai-pei", in Ariane Macdonald (ed.)<br />

Études tibétaines: dédiées à la mémoire de Marcelle Lalou (Paris:<br />

Librairie d'Amérique et d'Orient, 1971)<br />

1983 〈 台屲 北屙 中 央屹 圖 書 館枛 藏龞 敦醧 煌 藏龞 文尠 寫郄 卷 考 察 〉, 收 於 王尸 堯配 ( 編 )《 國<br />

外屸 藏龞 學 研厼 究 選杮 譯诚 》( 蘭谙 州 : 甘岤 肅 民岙 族 出屒 版 社 ,1983 年 )<br />

Lessing, Ferdinand D.<br />

1976 "Bodhisattva Confucius," Ritual and Symbol: Collected Essays on<br />

Lamaism and Chinese Symbolism (Taipei: Oriental Book Store, 1976)<br />

xxxix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 pp. 209-223<br />

Research Notes 【 研 究 討 論 】<br />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br />

Historical Culture<br />

歐 洲 歷 史 文 化 中 的 願 景 元 素<br />

Jörn RÜSEN *<br />

* Professor of History,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Humanities, Essen.


210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Gegenstand der Geschichte ist dasjenige, an dem die Erkenntnis als dessen<br />

Rettung vollzogen wird.<br />

Walter Benjamin 1<br />

The process of the European unification has come into a crisis. Two nations,<br />

the French and the Dutch, have refused the new constitution in a plebiscite. There is<br />

a growing dissatisfaction of the peoples of Europe with the policy of further<br />

enlargement of the Union. This is particularly the case with Turkey's effort to<br />

become a member.<br />

All this indicates a structural lack in the unification process. Till now this<br />

process has brought about a lot of progress in economy and partly in politics, but it<br />

has neglecte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the lives of the European peoples. If they<br />

had felt more European, they would not have rejected the idea of a common<br />

constitution. But this unifying cultural factor of a collective identity is very weak.<br />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the unification. If Europe wants to play a<br />

role in world politics and be respected by the other global players it will need<br />

further elements of political unification. Otherwise it may make progress in<br />

economy, but it won't have any corresponding progress in politics, and this is—as<br />

we know—not good for economy. So for the question what a European historical<br />

identity is, no generally satisfying answer can be found till today. My paper should<br />

be understood as a part of the ongoing discussion and debate of finding an answer.<br />

The realm where this discussion and debate take place is historical culture. I<br />

use this term instead of collective or cultural memory although the meaning of both<br />

1 "Subject matter of history is the consideration which is its rescue," in Walter Benjamin,<br />

Passagenwerk, Gesammelte Schriften, edited by Rolf Tiedemann, vol. 1 (Frankfurt am Main:<br />

Suhrkamp, 1991, c1980), pp. 595sq.<br />

ii


Jörn RÜSEN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211<br />

terms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Yet 'historical culture' is a more open and<br />

comprehensive concept than 'collective memory'. 2 The memory-discourse has not<br />

yet sufficiently tackled the future dimension of human time orientation. At least in<br />

the German-speaking world the term 'historical culture' includes this perspective. It<br />

is not characterized by a structural gap between historical studies and collective<br />

memory as it has been the case in the memory discourse from its beginning with<br />

Maurice Halbwachs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by Pierre Nora till today. So I will<br />

use the term 'historical culture' and by this I mean the procedures and institutions to<br />

interpret the pas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and to develop a future<br />

perspective of human life. These procedures and institutions include memory<br />

politics in its various fields and dimensions like history teaching in school, the<br />

erection of monuments and memorials, historical museums, public debates about<br />

the past. 3 It includes the works of art representing the past, and it includes, of<br />

course, the cognitive efforts of academic disciplines.<br />

In my following argumentation I will not refer to specific fields of historical<br />

culture in Europe, but I would like to prefer a more general and rather abstract<br />

theoretical argumentation, which concentrates on basic criteria of historical sense<br />

generation. It is exactly on this fundamental level of making sense of the past by<br />

historical thinking where Europe is developing ideas and discursive strategies<br />

which I think are of interest not only for the Europeans.<br />

2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concept has been stressed by Klas-Göran Karlsson in "The Holocaust as a<br />

Problem of Historical Culture: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Challenges," in Klas-Göran Karlsson<br />

and Ulf Zander (eds.) Echoes of the Holocaust: Historical Cultures in Contemporary Europe<br />

(Lund: Nordic Academic Press, 2003), pp. 9-58; cf. "Interpreting the Holocaust: Some Theoretical<br />

Issues," in Klas-Göran Karlsson and Ulf Zander (eds.) Holocaust Heritage: Inquiries into<br />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s. (Malmö : Sekel, 2004), pp. 35-62.<br />

3 The most famous German example for such a public controversy is the co-called Historian's<br />

Debate in the 80s about the role the reference to the Nazi-period should play in the<br />

conceptualization of German identity especially in respect to its national dimension.<br />

iii


212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herefore my paper can be understood as presenting some basic elements of<br />

Europeanness, which are not yet fixed, and established all over Europe, but which<br />

are a subject matter of an ongoing discussion.<br />

Before I star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elements of a European culture can<br />

be identified as relevant for the future of Europe in the ongoing process of<br />

unification, I would like to start with a definitely negative answer to the question<br />

what European identity is and how it should be conceptualized. European identity<br />

cannot be stated or ordered by European institutions besides, beyond or above the<br />

established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historical cultures of the European<br />

countries. European identity cannot be an effective element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br />

European peoples if it is not rooted in the living and mentally powerful established<br />

historical cultures. Most of these cultures and their related identities are national<br />

ones. There are some members of the European Union like Spain or Belgium where<br />

this national dimension of historical identity is rather weak or even in a process of<br />

falling into pieces. But for these states the negative answer is true as well: Since<br />

they already refuse a national identity imposed on the traditional regional ones by a<br />

central government or a ruling elite they would even more refuse an imposed<br />

European identity developed by an institu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Most of the<br />

European people would estimate such a European identity as highly artificial, or<br />

even strange for them since they have grown up in different traditions of their ideas<br />

of historical identity. Therefore a commo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can only be a<br />

growing part of the already established national and regional historical cultures.<br />

Europe's Future in the Past<br />

Historical culture synthesizes experiences of the past and perspectives of the<br />

future. In this context Europe only has a future, if it has a common past. This<br />

common past can be identified in two respects: Firstly as a strong conviction of<br />

iv


Jörn RÜSEN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213<br />

common traditions, and secondly as a strong conviction that Europe has to<br />

transgress its tradition into the future, so that this past contains a strong push, a<br />

driving force into the future.<br />

Nobody doubts that the different European countries and nations share<br />

common traditions. There is one comprehensive inheritance in the manifold<br />

different heredities of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So the different national or regional<br />

master narratives of the European peoples, which present them their identities, share<br />

certain elements of the past. Let me enumerate some of them: Greek philosophy,<br />

Roman law, Christianity, the chain of Renaissances and Reformations, the division<br />

of spiritual and secular power, urban life forms, scientific rationality and<br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 aestheticized concept of art, secular enlightenment,<br />

human and civil rights, the life form of a Civil Society, democratic organisation of<br />

political domination,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dentity.<br />

A Future of Europe by Overcoming Its Past<br />

The driving force in the common past of the Europeans, which pushes their<br />

historical culture to further developments, are common negative experiences,<br />

mainly the European catastrophes of the 20 th Century. This series of catastrophes<br />

started with the so-called 'Original Catastrophe' (Ur-Katastrophe) of the First World<br />

War and it led into the Cold War after '45. Recently Adolf Muschg, a famous Swiss<br />

writer, expressed this future orientation of the European past in his Krupp-lecture at<br />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Humanities at Essen. 4 He spoke on<br />

4 I would like to thank Adolf Muschg for this lecture, delivered in the Winter term 2004/5. I owe him<br />

new perspectives on Europeanness and a deepened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ity of European<br />

identity.<br />

v


214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European identity and he said: "Ruins are the unprepossessing but yet indispensable<br />

fundament" of Europe. 5<br />

Based on this common negativ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Europeans developed<br />

the common will for peace by merging their economies and by economically and<br />

later on politically relativizing their national sovereignty.<br />

It is this awareness of a burden of the past, which is bringing about a new<br />

quality of historical culture in Europe. The Europeans are deeply convinced that<br />

they have to change all those attitudes of identity formation, which have led into the<br />

catastrophes of the 20th century. Let's look at the elements in concern. Among the<br />

foremost we'll find identity and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identity can be a source of<br />

conflict, struggle and even war.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of course, a clear<br />

'yes', and as you all know that is not only true for Europe, but for most if not all<br />

traditional modes of historical identity formation. The reason lie in the way<br />

traditionally historical identity is brought about in cultural processes, which follow<br />

the logic of ethnocentrism. 6 It was ethnocentrism in the form of a nationalistic<br />

conceptualization of historical identity,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European<br />

catastrophe. Therefore in the ongoing processes of creating a future directed<br />

European historical identity we can observe strong tendencies of overcoming this<br />

ethnocentrism.<br />

5 Adolf Muschg, Was ist Europäisch? Reden für einen gastlichen Erdteil (München: C. H. Beck,<br />

2005), p. 16.<br />

6 Cf. Jörn Rüsen, "How to Overcome Ethnocentrism: Approaches to a Culture of Recognition by<br />

History in the 21st Century,"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1 (June, 2004) pp. 59-74;<br />

also in History and Theory, 43 (2004), pp. 118-129; "Tradition and Identity: Theoretical<br />

Reflections and the European Example,"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 2, (Dec., 2004),<br />

pp. 135-158.<br />

vi


Jörn RÜSEN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215<br />

What Is Ethnocentrism?<br />

In order to make clear what I am stressing,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a short<br />

description of the logic of ethnocentrism.<br />

The logic of ethnocentrism in the cultural processes of identity formation is<br />

characterized by three main principles: (1) the first is an a-symmetrical, unbalanced,<br />

non-equitable evaluation in sta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neself and the others.<br />

The historical self-image is filled with positive values (like: We are the children of<br />

God; we have achieved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civilization; we are the true<br />

believers etc.). Correspondingly negative valu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image of the<br />

others (the others are barbarians, non-believers etc.). This asymmetrical<br />

interrelationship is filled with an unconscious constraint: In order to put all the light<br />

on one's own people, the dark sides of oneself is projected on and exterritorialized<br />

into the features of the others. In fact the negativity of the others is thus inseparably<br />

tied to the image of oneself. Today we can observe a specific variant of this onesided<br />

evaluation: By characterizing the others as aggressive, dominant, inhuman,<br />

immoral, violent, one's own people stand for the contrary. I would like to call this<br />

mode of self-evaluation a negative ethnocentrism. The positive self-esteem gains an<br />

enormous plausibility for if one can present oneself as a victim of the ugly activities<br />

of the other. Therefore we find a general tendency of self-victimization in historical<br />

culture today. To be a victim furnishes a people with moral superiority on the<br />

perpetrators.<br />

(2) The second principle of ethnocentric identity formation is an originorientated<br />

teleology. The history of one's own people starts from a remarkable<br />

beginning where the constitutive positive quality of one's own people originated,<br />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ntinuity of keeping up,<br />

preserving and sometimes even growing of this quality. In its essence the future is a<br />

continuation of this past.<br />

vii


216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3) Finally ethnocentric identity 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spatial<br />

centralism: Our people live in the centre of the world, the others are marginal. The<br />

best example for this centralism is the Chinese conviction, that the Chinese people<br />

live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ld (Zhongguo).<br />

It is evident that this logic of ethnocentrism creates tensions, conflicts and<br />

clashes, since the others follow the same strategy. They put their others into the<br />

same negative shadow of normative quality as they have been put by these others in<br />

their respective concept of historical identity.<br />

There is one factor in this mutual devalu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which<br />

sharpens the conflict: Many cultures conceptualize their identity by using<br />

universalistic attributes for themselves. They sharpen the peculiarity and<br />

individuality of their identity with universal values, which at the same time include<br />

and exclude the others. They are included since the validity of these values is<br />

universal;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of the others, which cause them to<br />

become others is at least potentially negated or dissolved. If the same synthesis of<br />

peculiarity and universalism takes place in interrelated identities the conflict<br />

between these peoples will develop a dangerous potential of mutual exclusion.<br />

Forms of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are prominent examples.<br />

Overcoming Ethnocentrism<br />

I do not think that the tensional interrelationship of ethnocentrically<br />

conceptualized cultural identities can be totally and principally overcome. Why so?<br />

Human beings need a positive self-esteem as a constitutive element of their identity,<br />

and they have to realize this normative quality by discriminating themselves from<br />

the others. And since human life is always a struggle for getting the means for life<br />

and since there is always a shortage of means to fulfil one's own needs, people have<br />

viii


Jörn RÜSEN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217<br />

to struggle for the available means. This struggle goes along with the cultural<br />

procedures of identity formation. It is this interference, which loads the<br />

discrimination of the others with a non-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values. But<br />

nevertheless, there is a large space of possibilities to moderate, to limit, to pacify or<br />

to civilize this tendency to non-equity in favour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s own<br />

self and the otherness of the oth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espect and<br />

recognition.<br />

It is the main thesis of my paper that Europe is in a process of developing such<br />

a tendency towards equity in its inter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ultures on the deep<br />

level of historical identity. The reason is obvious: Europe remains aware of those<br />

catastrophic events in its own history, which have pushed it into the process of<br />

unification. A paradigmatic example i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ulture in<br />

Germany. 7 By internal (domestic) and external (international) pressure the<br />

Germans have not been able to forget and suppress th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br />

their nation has committed in the period of Nazi-dictatorship. In a process covering<br />

three generations the Germans have accepted moral and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for<br />

these crimes and have tried to work it through. Finally this working through has led<br />

to an integration of definitely negative historical elements in their concept and<br />

feature of German historical identity. This development can easily be observed by<br />

looking at the way the Germans have talked about the Nazi-perpetrators. In the<br />

beginning they were addressed as 'they'. Now the Germans have come to say 'we'.<br />

This 'we' does not mean at all that they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se crimes; on<br />

the contrary: The crimes have remained morally totally condemned, but they have<br />

become an element in and a part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identity. A striking<br />

symbol of this integration is the fact that a monument was officially erected close to<br />

the Parliament building (Reichstag) in Berlin which is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br />

the Holocaust victims. The official opening took place spring 2005.<br />

7 Cf. Jörn Rüsen, "Holocaust-Memory and German Identity," History: Narration, Interpretation,<br />

Orientation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5), pp. 189-204.<br />

ix


218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It is an open question how far this integration of negative experiences into the<br />

historical self-awareness of the Germans will go and whether it will ever reach the<br />

level of everyday life communication. But one cannot deny that on the level of<br />

official historical culture, — in textbooks, events, monuments, memorials,<br />

exhibitions, in historical museums etc. this growing awareness of ambivalence has<br />

become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br />

Such ambivalence runs against the logic of ethnocentrism. The others are no<br />

longer the only place where one can put all those elements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br />

which contradict one's own morality and high self-esteem. So with a growing<br />

ambivalence within the realm of one's own identity the chances for recognizing the<br />

others grow. The concession of negativity in oneself is a concession of positivity for<br />

the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This rearranges the mental strategy of identity<br />

formation towards a new potential of recognition and acknowledgement.<br />

The German case is only an example. There are similar trends in other<br />

European countries as well. The French have worked through the burdening<br />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ir crimes in the Algerian Liberation War. Imperialism as a<br />

European affair is another example. Its dark sides have been realized and led to a<br />

high degree of European self-criticism. This self-criticism has become a powerful<br />

factor in European identity across the differences of European countries and<br />

nations.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Swedish Government started its project "Living<br />

history" in 1997 on the Holocaust in a European perspective. This project tackles<br />

dimensions, context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Holocaust, which go beyond the limits<br />

of German history. Our neighbours have become aware of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br />

crimes, of their cooperation. General European features of the Holocaust have<br />

become visible: anti-Semitism, racism and similar factors, without which the<br />

Holocaust would not have taken place.<br />

x


Jörn RÜSEN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219<br />

The author Adolf Muschg has called this integration of negative elements into<br />

a European historical identity "a specific achievement of memory". 8 It is an open<br />

question what consequences this paradigmatic change in the cultural procedures of<br />

identity formation will bring about. This process is going on. It has not yet<br />

sufficiently infiltrated the still powerful nationalistic elements in the historical<br />

identity of European countries, mainly in Eastern Europe. On the other side there is<br />

a danger to become proud of this ambivalence and to ground the European selfesteem<br />

on this pride. But my general impression is different: we can observe strong<br />

doubts of the European intelligenzia about themselves. To quote Adolf Muschg<br />

again: "The golden standard for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uropean construction is<br />

hidden in the depths of doubts about its load-bearing capacity." 9<br />

It is this doubt and its expression in debates and discussions and a general antitriumphant<br />

relationship to the past which characterizes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br />

at least in the very perspective within which it appears as future-directed. Elements<br />

of mourning indicate new components of sense generation in historical culture as<br />

well. The clear moralistic distinction between perpetrators and victims is replaced<br />

by a much mor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 within which the perpetrators even can<br />

become victims and the other way around.<br />

As to the second attribute of ethnocentrism—an origin-oriented teleology—the<br />

Europeans at least on the level of academic and public discourse—have given up<br />

the idea of an uninterrupted development of Europe from its very beginning in<br />

Greek antiquity. 10 . There is a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logic of historical thinking<br />

under way: Instead of an origin-oriented teleology history is becoming a futureoriented<br />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st. In this kind of historical perspectivation the<br />

8 Ibid., p. 40.<br />

9 Ibid., p. 65.<br />

10 According to one of our leading humanists Jan Assmann even this origin lies in old Egypt's<br />

achievements of a civilized human life Assmann, Ma'at. Gerechtigkeit und Unsterblichkeit im<br />

Alten Ägypten (München: C. H. Beck, 1990).<br />

xi


220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European history gains a new outlook, including ruptures, a high amount of<br />

contingency, ambivalence, unrealized possibilities etc.<br />

In respect to the third attribute of ethnocentrism, namely a monocentric<br />

perspective, Europe definitely is polycentristic. Its historical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br />

by a multi-perspectivity, a pluralism of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in the formation of<br />

European identity. It is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this pluralism and multiperspectivism<br />

can be realized as a new way of a European universalistic approach<br />

to its identity in relationship to all the other cultures in the world. I think, that the<br />

European tradition of universalism includes the possibility for such a pluralism and<br />

a divergence and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Why do we need such a universalistic<br />

integration? Simply in order to avoid cultural relativism in the processes of identity<br />

formation. Relativism is unable to meet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which will be the<br />

logical consequence of ethnocentric identity building in the interrelationship<br />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es.<br />

A New Universalism i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br />

Indeed, I think that a universalistic frame for multi-perspectivity and pluralism<br />

is necessary for Europe in order to interrelate itself to the non-European cultures in<br />

this future directed way to overcome or, at least, to civilize ethnocentrism.<br />

I have already said that most advanced concepts of cultural identity as they<br />

have originated in the so-called axial time of world civilizations have supported and<br />

even sharpened the antagonistic structure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hip by using<br />

cultural universals like humankind, reason, liberty, progress, etc. as means of<br />

conceptualizing identity. Why shouldn't we give up this inbuilt tensional<br />

universalism in favour of a general relativism in the claim for validity of differing<br />

identity concepts?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a simple one: Relativism does not<br />

xii


Jörn RÜSEN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221<br />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since it negates any cross-cultural<br />

idea of reconciling its oppositions and antagonisms. A clash can only be criticized<br />

and even avoided on the level of intellectual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if elements of<br />

a comprehensive rule are introduced into this relativism. Introducing argumentative<br />

elements as conditions for respect and recognition means to re-introduce<br />

universalistic principles. So it is not a question, whether one should conceptualize<br />

universalistic elements of cultural identity or not. But we should look out for what<br />

kind of universalism can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br />

Here I think Europe can contribute to th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With the<br />

already described new elements of historical culture Europe is able to<br />

reconceptualize its own universalistic traditions in favour of a non-ethnocentric<br />

quality of identity: It may reformulate relevant universals like humankind, truth<br />

claims, modes of rational thinking, rule of law, democratic criteria for legitimizing<br />

political domination etc. In a simple logic argumentation one can describe this<br />

reconceptualization as a change from exclusion to inclusion. 11<br />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This change<br />

consequently necessitates a universalistic perspective of European historical<br />

identity. This new universalism is no longer an essentialist metahistorical<br />

universalism in the sense of traditional or even up-to-date typologies of culture. On<br />

the contrary: This universalism is an "idea" (to quote Kant's famous essay), a<br />

concept of humankind in a temporal perspective, within which Europe's relationship<br />

to other cultures appears as a process from excluding to including otherness in its<br />

own identity.<br />

11 That this is possible can be shown by a re-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al texts representing European<br />

universalistic ideas. I have tried it with Immanuel Kant's essay "Idea of a Universal History in a<br />

Cosmopolitan Intent" from 1784 (Jörn Rüsen, "Following Kant: A European Idea of a Universal<br />

History with an Intercultural Intent," in Groniek Historisch Tijdschrift, 160 (2003), pp. 359-368;<br />

also in Ex/Change: Newsletter of the Centre for Cross-Cultural Studies, 10 (July, 2004), pp. 4-8;<br />

Chinese "Zunzhi Kangde: Gua wenhua shiye xia Duzhourende" in Historiography Quarterly, 49,<br />

(2004), pp. 117-122.<br />

xiii


222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he basis for this universalism is the concept of humankind as an empirical<br />

dimension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on the one hand and a normative value on the<br />

other. The efforts to give this comprehensive idea of humankind an inclusive feature<br />

will lead to new approaches to respecting and recognizing other cultures. Europe<br />

has brought about elements of such a historical culture of recognition: In the field of<br />

Fine Arts the idea of its aesthetic nature has led to a universal attitude of<br />

recognizing varieties,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Nobody in Europe could violate his<br />

or her European identity by admiring Chinese art, literature or philosophy. And the<br />

same is true in the other direction.<br />

But this aesthetization in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cultures is limited. It diverts<br />

cultural difference away from the hard facts of political struggle for power and<br />

similar non-aesthetic features of human life. Therefore we need further steps into a<br />

culture of recognizing cultural difference. An important step in this direction<br />

reaches beyond an aestheticized reality. It has been taken in Europe by anchoring<br />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the depth of its political culture. Equality is an abstraction<br />

from differences, but it is a logical presupposition for recognition of otherness. The<br />

next step would be to approach this difference in a further developed humanistic<br />

concept of humankind. There difference itself is considered a mode of realizing the<br />

same universal (humankin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ways which can<br />

be called individual. The look at cultural difference as result of individualization of<br />

humankind in time and space brings this difference into an interrelationship, which<br />

is guided by recognition. In order to become able for such a recognition one<br />

condition must be fulfilled: We mus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others in their<br />

difference. Here I see another European achievement: It is the hermeneutical<br />

approaches of the humanities to culture.<br />

Indeed, in the realm of the humanities we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intellectual<br />

task of keeping up universalistic criteria like truth claims in our cognitive work.<br />

Under such criteria we are tackling the manifold varieties of human culture not in<br />

an attitude of neutrality. Such neutrality is impossible by epistemological reasons,<br />

xiv


Jörn RÜSEN Future-directed Elements of an European Historical Culture 223<br />

but we should proceed in a perspective originating in the peculiarity of our own<br />

cultural identity. Universal criteria of sense generation can open our perspective to<br />

different other perspectives constituted in different identities. This openness if<br />

effective in an intercultural discourse. This discourse is guided by the very<br />

universalistic elements we share across our differences and we feel committed to in<br />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of humankind in our cultural peculiarity. If we synthesize<br />

universalistic approaches and individualize tendencies in identity building the<br />

intercultural discourse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 will be guided by the rule of mutual<br />

recognition. It is on us to decide how powerful this rule can become. §<br />

§ A first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Chineseness' and 'Europeaness' in<br />

East Asian Perspective" in September 2005. I am very grateful to Professor Chun-Chieh Huang for<br />

his invitation, for his inspiring questions and his commitment to an intercultural discourse in the<br />

humanities.<br />

xv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 pp. 225-240<br />

Research Notes 【 研 究 討 論 】<br />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br />

Enlightenment: The Case of Scotland<br />

論 析 啟 蒙 時 期 的 小 國 之 道 ── 以 蘇 格 蘭 為 例<br />

Nicholas T. PHILLIPSON *<br />

* Honorary Research Fellow,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26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It was a commonplace of Enlightenment thinking that history should be<br />

studied in order to instruct as well as to entertain, and that the history of great<br />

events should be set in contexts that would throw light on the manners, morals and<br />

beliefs of the actors engaged in them. No group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eighteenth<br />

century was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this agenda that the historians of the Scottish<br />

Enlightenment. David Hume, William Robertson John Millar and their followers<br />

developed a philosophical history that was 'philosophical' in the sense of being<br />

rooted in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nature and 'historical' in its sensitivity to the<br />

civilisational origins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s. It was this that led David<br />

Hume to exclaim in 1770 that 'this is the historical age and this the historical<br />

nation.' 1 It was a historiography that made the Scot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the<br />

European origins and contexts of their own history—Hume's treatment of the<br />

history of England and Robertson's treatment of the history of Scotland are<br />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in this respect, and it ensured that their attitudes to Europe<br />

would always retain a distinctively Scottish character.<br />

The period with which this essay is concerned was one in which the public<br />

intellectuals of Scotland were acutely aware that their country was at a turning point<br />

in its history and that careful reflection on the European contexts of its predicament<br />

would be of value in understanding its future. For the period that begins with the<br />

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 and was to end with the Great Reform Act of 1832<br />

was one in which Scotland lost its political independence and was absorbed into the<br />

political and fiscal framework of what Colin Kidd has described as an Anglo-British<br />

state. 2 This process of absorption began in 1707 with the passing of an Act of<br />

Union, took shape as successive British governments deployed the military<br />

resources and patronage of the state to crush opposition to the Union and to buy in<br />

1 David Hume, The Letters of David Hume, edited by John Y. T. Greig, vol. 2 (Oxford: Clarendon<br />

Press, 1969), p. 230.<br />

2 Colin Kidd, Subverting Scotland's Past: Scottish Whig Historians and the Creation of an Anglo-<br />

British Identity, 1689-c.183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br />

ii


Nicholas T. PHILLIPSON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227<br />

the support of the landed classes, the merchants and the burghs. It was effectively<br />

brought to a conclusion by a remarkable if delayed economic boom and a process of<br />

cultural integration that began in earnest in the middle decades of the century and<br />

continued to the end of our period. By then, it wa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union<br />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as "complete" . The remarkable cultural paradox that<br />

lies at the heart of this process of assimilation—and it is, perhaps the central<br />

cultural paradox of the British state in this period of commercial and imperial<br />

expansion—is that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r decades of the century Scotland<br />

acquired on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influential and politically alert<br />

intelligentsias to be found in Europe in the period of the later enlightenment.<br />

In this paper I want to consider Scottish attitudes to Europe at two key<br />

moments in this period. The first precedes the Act of Union of 1707 and covers a<br />

period in which the Scottish political classes were faced with the prospect of a<br />

parliamentary union with England that seemed to threaten the political survival of a<br />

small, restless and economically troubled nation. The second follows the Jacobite<br />

Rebellion of 1745, coincides with the first signs of serious economic growth and<br />

further coincides with the period of enlightenment when politically alert Scots<br />

began to ask whether political stability,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al reputation<br />

were an adequate compensation for the loss of political independence. In particular,<br />

I want to discuss the thought of two key thinkers who were deeply preoccupied with<br />

the present state of Scottish politics. The first of these figures is Andrew Fletcher of<br />

Saltoun, whose political analysis was of immense importance in shaping the debate<br />

about the Act of Union. The second was David Hume, the great philosopher,<br />

historian and religious sceptic whose thinking was of foundational importance in<br />

shaping the intellectual cultur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the attitudes of<br />

enlightened Scots to the public culture of the new British state. Both were to<br />

attempt to clarify urgent Scottish political problems by setting them in wider and<br />

distinctively European contexts.<br />

iii


228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hroughout this period, Scots who chose to think about the state of European<br />

politics drew upon a set of assumptions which were more or less common to the<br />

language of European political thought. Their Europe was a state system dominated<br />

by the great composite monarchies whose rivalries continually provoked the fear<br />

that the sub-continent might become a universal monarchy under the rule of Spain,<br />

or later, France. These 'enormous monarchies' as David Hume called them, Spain<br />

and France in particular, were seen as the creation of ambitious dynasts who had set<br />

out to extend their dominions by means of dynastic marriages, political unions and<br />

conquest and presented their rulers with the problem of preserving their new, often<br />

dangerously heterogenous realms from rebellion, civil war and religious divisions.<br />

It was a situation that ensured that much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 and<br />

statecraft would be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ng political, military<br />

and ecclesiastical institutions which could hold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faction in<br />

check and create the conditions which would encourage the growth of political<br />

st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In the hands of great theorists of government and<br />

politics like Grotius, Hobbes and Pufendorf, this suggested that absolute monarchy<br />

was the only viable mechanism for creating integrated polities. Like seventeenth<br />

century France and Spain, Britain was a composite monarchy whose backbone was<br />

the Union of the Crowns of 1603, a loose dynastic union between England and<br />

Scotland which had left each country with its own church, parliament and systems<br />

of government. From the first, it proved to be a notably unstable political union and<br />

successive kings found to their cost that Scotland had remained a remote,<br />

potentially rebellious country difficult to govern from London. Indeed, the only<br />

ruler who had any success in integrating the govern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was<br />

Oliver Cromwell, the dominating figure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country during the<br />

republican Interregnum of 1649-1660, and he was only able to do so because he had<br />

the resources of the most efficient army in Europe to call on. But Cromwell's<br />

experiment in direct rule was hated and never forgotten by Scots and it ensured that<br />

Scottish political thinking would always return to the problem of maintaining the<br />

independence of a small nation in an increasingly imperial age and to the related<br />

iv


Nicholas T. PHILLIPSON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229<br />

problem of whether it was possible to maintain a peaceful union between two states<br />

which was based on the idea of limited monarchy.<br />

What is interesting about this period in Scottish history is that every informed<br />

member of the Scottish political elite knew the lessons of European history, that<br />

composite monarchies whose rulers lacked well-constructed integrated systems of<br />

government and large standing armies were prone to the sort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br />

that had been Scotland's lot for much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ut they also knew<br />

very well that the price of integration in Britain was loss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br />

At the same time European history taught that it was hard for small nations to<br />

survive as independent political entities unless they had viable political institutions<br />

or were protected by greater powers. By the later seventeenth century, so far as the<br />

smaller nations of contemporary Europe were concerned, the answer seemed to lie<br />

in exploiting the re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erce. As the recent<br />

history of the Netherlands showed, it was possible for a small nation with a highly<br />

developed trading economy to develop as a military and naval power which was<br />

capable of holding enormous monarchies like France in check.<br />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Scots were to study the<br />

example of the Netherlands with care. It was a country they knew well and knew at<br />

first hand. Many had been exiled there between 1660 and 1688 when their faith had<br />

been criminalised by the restored Stuart monarchy. From 1660 to the 1720's its<br />

universities provided Scottish gentlemen with a sophisticated and cosmopolitan<br />

education. Above all, the Netherlands were known to them through the lucrative<br />

trade links that developed with the east coast Scottish ports. The belief that<br />

international trade could turn a small and vulnerable state into an independent and<br />

possibly a great one was enough to encourage the Scots parliament, and a strikingly<br />

large sector of its landed and professional class to invest in the Darien Scheme, a<br />

remarkable colonial enterprise, which was conceived in 1695 and was intended to<br />

establish a Scottish entrepôt in Panama at the junction of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br />

Oceans. The project failed, and failed dramatically. The English court and<br />

v


230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parliament withdrew their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support, leaving the Scots<br />

expeditionary force at the mercy of a hostile Spanish army. The expedition<br />

collapsed, with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for the Scottish economy, painfully<br />

demonstrat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Scottish state. It was an experiment that<br />

showed that in a militarised and commercialised world small nations would only<br />

survive as sovereign states if they possessed the sort of political, military and<br />

commercial resources Scotland so conspicuously lacked or if they enjoyed the<br />

protection of a great power. One or two Scots speculated longingly on the<br />

possibility of uniting their country with the Netherlands but most realised that in an<br />

increasingly imperial and militarised Europe their future would depend on a<br />

renegotiated union with England which would regulari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br />

kingdoms and offer Scottish merchants access to English markets at home and<br />

overseas. What gave the question political urgency was the death of the heir to the<br />

English and Scottish thrones, and the prospect of a disputed succession and civil<br />

war. There were powerful political interests in both countries set on negotiating a<br />

new Union which would secure the protestant succession and regularise a politically<br />

troublesome union. The question Scots now faced, the question Andrew Fletcher<br />

was to address with clarity and a sense of urgency, was whether it was possible for a<br />

small European state to secure the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resources needed to<br />

secure its independence without paying a political price that would subvert the<br />

independence a better regulated Union was intended to preserve. So far as Fletcher<br />

was concerned, these were problems that could only be understood and managed<br />

throug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ent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state system.<br />

His achievement was to develop a view of European politics which was to play an<br />

important part in shaping the public culture of Scotland during the long eighteenth<br />

century.<br />

Fletcher was a wealthy, radical, bad-tempered Scottish country gentleman who<br />

knew Europe well as a mercenary and as a political exile. He was also a highly<br />

intelligent, formidably learned political analyst. A close and critical reader of<br />

vi


Nicholas T. PHILLIPSON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231<br />

Tacitus, Machiavelli and Harrington, he was interested in classic questions about<br />

the relations between power and property, in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 system<br />

and in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increasingly imperial power of modern monarchies<br />

for the smaller nations, republics and provinces of Europe. He entered Scottish<br />

politics afte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and quickly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radical<br />

who was determined to limit the power of the English court over Scottish<br />

government. But he was enough of a modernist to be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br />

of commerce to the politics of modern Europe and to Scotland's future; it is<br />

significant that he invested heavily in the Darien Scheme. It is equally significant<br />

that, after its collapse, he was to loose no time in looking for new ways to rebuild<br />

his country's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to reconceptualise its relations with England. 3<br />

Fletcher set out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his thinking in a series of pamphlets<br />

written in 1698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Darien Scheme. His theme was the<br />

consequences for modern Europe of the profound shift in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br />

property that had taken place throughout Europe with the decline of feudalism. He<br />

thought that modern Europe was at a turning point in its history, threatened with the<br />

prospect of Universal Monarchy which only the most radical action of patriots like<br />

himself could hope to avert. Like David Hume a generation later he thought that<br />

confronting this threat in his own country demanded a reappraisal of his country's<br />

history in the light of the lessons modern Europe had to offer. He was a harsh critic<br />

of the narrow, provincial thinking of those who thought of their nations histories in<br />

exceptionalist terms without any regard for the wider European contexts in which<br />

their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s had developed. Scotland's present condition, like that<br />

of every other European state had its roots in a feudal system which had survived<br />

for a millennium and was now everywhere in an advanced stage of decline. In a<br />

quick, bold and at times elliptical sketch, he portrayed European feudalism as a<br />

system of government which had established a balance of power and property<br />

3 Fletcher's life is conveniently summarised in Andrew Fletcher, Andrew Fletcher: Political Works,<br />

edited by John Robert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ix-xxxiv.<br />

vii


232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between the kings of medieval Europe and their baronial subjects and had<br />

succeeded in holding royal power in check thus preserving the liberties of the<br />

subject. That balance had been upset by the revival of letters in the thirteenth<br />

century, by the growth of luxury and by the alienation of baronial estates, as the<br />

barons sought ways of paying for a new consumption-orientated style of life. It was<br />

a disastrous moment in Europe's history. Luxury and the commerce it generated,<br />

had corrupted the manners of Europe's baronial class and had fatally undermined its<br />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base. It had destroye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n<br />

which the feudal constitution rested, tipping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property in<br />

favour of kings and threatening the liberties of subjects and nations alike. There was<br />

nothing nostalgic about Fletcher's thinking, no longing for a return to an age that<br />

was now irrevocably lost. The message of the decline of European feudalism was<br />

that it was up to modern rulers and patriots to devise new ways of ensuring that the<br />

forces which had brought about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eudal world could be used to<br />

lay the foundations of a free state system appropriate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br />

modern age.<br />

In a remarkable essay on the decline of the Spanish monarchy, Fletcher<br />

analyse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enormous monarchies of the modern<br />

age. He saw the Spanish Empire as a rag-bag of disconnected political units located<br />

in Europe and the New World which required the deployment of massive military<br />

nav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maintain them. These were resources which Spain<br />

could scarcely afford and it was this that accounted for the waning of Spanish<br />

power. For Fletcher, the lessons of Spain were that enormous monarchies would<br />

only survive and prosper if they were much more tightly integrated geographically,<br />

administratively and economically but that they would only avoid the disaster of<br />

becoming despotisms if their provinces and dependencies possessed viable<br />

economies and potentially co-operative elites. The unwritten, ominous message<br />

behind this analysis was that only France, and possibly England among the present<br />

states of Europe could hope to fulfil these conditions and, as Fletcher was well<br />

viii


Nicholas T. PHILLIPSON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233<br />

aware, his own country was not short of noblemen and gentlemen who would be<br />

prepar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lish court if the price was right.<br />

Fletcher was to argue that these conditions could never be met by absolute<br />

monarchies. The problem was to envisage a system of limited monarchy appropriate<br />

to a great, composite monarchy. This was a question that was addressed to Scottish<br />

and English audiences. Like most Scots, he regarded the existing regal union as the<br />

root of Scotland's present problems. It had encouraged the English court to meddle<br />

in the business of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and to corrupt its nobility. Its wars had<br />

disrupted the country's trade and its greedy nobility had rackrented their estates and<br />

ruined the country's agriculture to pay for an increasingly luxurious style of living.<br />

His message was that Britain, like the other enormous monarchies of the modern<br />

world Britain would only function as a politically viable state if it was rebuilt on<br />

new foundations and, for Fletcher, that meant drastically reducing the political and<br />

economic power of London and the Court and returning it to the regions and<br />

nations. In one of his last pamphlets he developed a Utopian vision of modern<br />

Britain as a state which had been divided into twelve equal semi-sovereign nations,<br />

each economically viable, each with its ow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ts own militia<br />

and its own capital city. Indeed in a visionary moment, Fletcher went so far as to<br />

envisage a free, stable European state system reconstructed, on such principles, its<br />

destinies in the hands of self governing, self-sufficient nations rather than its kings<br />

and emperors. And while such a system could never guarantee a state of perpetual<br />

peace,<br />

[……] yet certainly some constitutions of government are better fitted to<br />

maintain the public tranquillity than others. And in place of the continual<br />

great and ruinous wars, which questions about the succession of princes,<br />

and their ambitious designs, have intailed upon the world, things might be<br />

brought to less frequent contentions, and the publick animosities either<br />

ix


234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prevented from proceeding to open breaches; or if at some times wars could<br />

no way be avoided, they might be neither lasting nor bloody. 4<br />

Overall, Fletcher's message was clear. Scotland's problems were symptomatic<br />

of Europe's and could only be controlled by the sort of political engineering that<br />

would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ower of provinces. For<br />

Fletcher the message of modern history to the emperors and nations of Europe was,<br />

modernise or perish.<br />

Turning to David Hume's attitudes to Europe, means turning to a different<br />

generation and a different historical moment in Scottish history. But it also means<br />

turning to thinking which, like Fletcher's, was conditioned by Hume's understanding<br />

of his own country's fortunes and its changing relations with England. By the<br />

middle decades of the century the Anglo-Scottish union was not only a fact of<br />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but had been given definition by a distinctive ideology<br />

which Hume, like Fletcher was to articulate in a distinctive way. The Union itself<br />

had been the sort of arrangement Fletcher had feared most, an incorporating union<br />

which had transferred the powers of the Scots parliament and privy council to<br />

London. But paradoxically the power of Fletcherian thinking had been enough to<br />

ensure that Union would leave Scotland with the infrastructure of a viable civil<br />

society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which would remain in the hands of the existing<br />

Scottish political elite. The church, the legal system, the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br />

and the electoral system were left undisturbed and Scottish merchants were given<br />

free access to English markets at home and overseas as a concession to the Scots<br />

belief that the expansion of trade and commerce was essential to the rebuilding of<br />

the Scottish economy and to the maintenance of civil society. Hume was born in<br />

1711 and grew up at a time when the new Union was experiencing a series of<br />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served to emphasise the<br />

4 "An Account of a Conversation," Andrew Fletcher, Andrew Fletcher, p. 205.<br />

x


Nicholas T. PHILLIPSON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235<br />

formidable power of the Court, the painfully undeveloped state of the country's<br />

agriculture and manufactures, and the volatility of the developing west coast trade<br />

with England, Ireland and America. At the same time, it became clear that<br />

influential members of the church, the professions and the landed classes were<br />

seriously interested in the reconstructing the country's civil and ecclesiastical and<br />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the Fletcherian belief that this would help Scotland to retain<br />

its civil society and foster its liberties and prosperie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br />

incorporating, parliamentary union.<br />

Hume's distinctive views of Europe need to be seen as part of a sophisticated<br />

critical response to a shifting public culture and to a desire to define Scotland's<br />

position in the new British state. Philosophically his thinking about Europe had its<br />

roots i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nature and was set out in a<br />

series of essays on the public culture of modern Britain published between 1741 and<br />

1752 and in a remarkable and somewhat neglected six-volume History of England,<br />

published between 1754-1762. He developed the highly sceptical view that all<br />

knowledge was encapsulated in beliefs which were embedded in language and<br />

acquired in the course of common life as the result of our exposure to the<br />

sentiments of others. It was a line of thought that allowed him to develop an<br />

essentially anthropological view of the mind as a product of the circumstances in<br />

which it was formed, a view which emphasised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ty,<br />

prejudice and superstition in shaping an individual's mind and a society's culture. It<br />

was thinking which made it possible for him to think of national histories as part of<br />

the history of civilisation and, like Fletcher, his thinking about his own country's<br />

history was notable for being set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European<br />

civilisation, and the profound changes which had taken place since the decline of<br />

feudalism and the rise of commerce. It was this European sensibility that was to<br />

xi


236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urn him into a critic of the exceptionalist historical thinking of his contemporaries<br />

in England and Scotland and of the public culture of the new British state. 5<br />

Like Fletcher, Hume work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odern state system<br />

had risen out of the ashes of a feudal system, emerging as a form of civilisation<br />

whose principles were still not properly understood. But whereas Fletcher had<br />

argued that feudal Europe was a form of civilisation founded on libertarian<br />

principles, Hume replied with notable sophistication and subtlety that the feudal<br />

system had been designed to extend the power of kings and had been built on<br />

principles which were bound to lead to perpetual civil war and to political<br />

disintegration. This analysis was spelled out in full in 1762 in the last chapters of<br />

his last substantial work, the History of England but it is clear from the language of<br />

his earlier essays that his thinking on thi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state<br />

system had already taken shape in the 1740's, shortly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his<br />

philosophical masterpiec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739-40). In an essay on<br />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the Arts and Sciences' (1742) Hume had made the notably<br />

proto-Montesquieuan observation that geography and climate had played a crucial<br />

role in adapting the feudal system to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Europe.<br />

He saw Europe as the most geographically diverse of all the world's continents 'the<br />

most broken by seas. rivers and mountains.' 6 It was this that explained the<br />

remarkable variety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n display in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of<br />

Europe and the various national jealousies that characterised their foreign relations.<br />

Indeed modern Europe had come to resemble the quarrelsome state system of<br />

ancient Greece which had ultimately been destroyed by national rivalries and<br />

incessant wa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tional jealousies which had fostered this<br />

rivalry were rooted in a spirit of emulation and competition which had made it<br />

possible for the Greeks to generate a culture which had been the glory of the ancient<br />

5 I have developed this line of thinking at greater length in Nicholas T. Phillipson, Hume (London,<br />

Weidenfeld & Nicolson, 1989), chs. 3-4.<br />

6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the Arts and Sciences", David Hume,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br />

Literary, edited by Eugene F. Miller (Indianapolis: LibertyClassics, 1987), pp. 122-123.<br />

xii


Nicholas T. PHILLIPSON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237<br />

world and example to moderns. Hume thought that both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br />

national jealousy and a spirit of cultural emulation, had fertilised and weakened the<br />

fabric of the European state system and complicated its politics. For running though<br />

Hume's political essays was the fear that the international warfare which was<br />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dern age was being sustained by dynastic rivalries and a<br />

spirit of national jealousy rather than by any proper appreciation of the national<br />

interests of the states involved. It was being fed by huge military and naval budgets<br />

and a ruinous system of taxation which, if unchecked, would have disastrous<br />

consequences, weakening the economies of every European state and sowing<br />

discontent among their taxpayers. What alarmed Hume was that Europe's rulers had<br />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commerce and conducted their commercial<br />

policies as they conducted their wars, to eliminate their competitors and capture<br />

their markets, a practice which Hume thought would lea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br />

European economy and the state system which depended on it.<br />

As Istvan Hont has recently suggested, Hume's thinking about national<br />

jealousy,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his thinking abou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br />

commerce, the governing economic principle of the European state system as he<br />

knew it. 7 But it is also crucial to his entir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In his<br />

view, the natural desire to better ourselves, to seek and enjoy the 'conveniences' as<br />

well as the 'necessities' of life was an observable, fundamental fact of human<br />

behaviour, observable in every form of civilisation at every period of history and<br />

driven psychologically by a spirit of 'emulation' that was enlivening, pleasurable<br />

and potentially of profound importance to social progress. In his Political<br />

Discourses of 1752 Hume used this psychology to develop a theories of labour,<br />

money and commerce which were to be of foundational importance to the later<br />

enlightenment's political economy. But what matters here is that this same line of<br />

7 Istvan Hont, Jealousy of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in Historical<br />

Perspectiv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ntroduction and<br />

Chapter 4.<br />

xiii


238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hinking allowed Hume to build up a portrait of Europe as a vast and expanding<br />

market system which was powered by the competitive and emulative spirit of<br />

individuals whose labour would produce optimal results to themselves and to the<br />

public when they were free to use their labour as they pleased, without the<br />

interruptions and inhibitions that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and religious and ethical<br />

taboos might pace upon them.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Hume wrote, Europe's<br />

rulers would quickly discover that the tendency of commerce was to render people<br />

more industrious, more productive, more content, and more loyal.<br />

Laws, order, politics, discipline; these can never be carried to any degree of<br />

perfection, before human reason has refined itself by exercise, and by an<br />

application to the more vulgar arts, at least, of commerce and manufacture.<br />

Can we expect, that a government will be well modelled by a people, who<br />

know not how to make a spinning-wheel, or to employ a loom to<br />

advantage? Not to mention that all ignorant ages are infested with<br />

superstition, which throws the government of its bias, and disturbs men in<br />

the pursuit of their interest and happiness. 8<br />

It was free markets rather than the sort of political engineering Fletcher had<br />

imagined that would secure the future peace and prosperity of modern Europe and<br />

preserve the liberties of those who lived in the provinces and on the peripheries as<br />

well as at the metropolitan hub of its enormous monarchies.<br />

This was the framework in which Hume set his brilliant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br />

culture of modern Britain. Britain's rulers, like the rulers of so many modern states<br />

had developed foreign policies which generally had more to do with satisfying a<br />

sense of national jealousy than with pursuing carefully-considered reasons of state.<br />

Their commercial policies were conducted, like their wars in order to destroy their<br />

8 "Of Refinement in the Arts," David Hume,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 Literary, p. 273.<br />

xiv


Nicholas T. PHILLIPSON Theorising the Problems of Small N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239<br />

competitors rather than to fost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uropean<br />

economy as a whole. For the policies of 'the most stupid and factious Barbarians in<br />

the World' as Hume once described the English political class, all too closely<br />

resembled the barbarians Tacitus had once described in Germania, as men who<br />

fought to destroy and not to conquer. 9<br />

In another paper,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show that although neither Fletcher's<br />

or Hume's thinking about Europe was 'typical' of their Scottish contemporaries,<br />

each had set himself the task of theorising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br />

of their country's political elite and had done so from a perspective that was nonmetropolitan<br />

without being provincial. They were citizens of a small nation<br />

strugg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survival in a world of enormous monarchies with<br />

great overseas empires. They were interested in the lessons European history held<br />

for small nations as well as for great ones. And they saw that the future of liberty<br />

and security in modern Europe would depend to a lesser or greater degree on<br />

commerce. Fletcher's thinking picked up many of the ambivalences in his<br />

contemporaries understanding of commerce. It had helped to destroy liberty in the<br />

gothic world and would do so again unless the power of Europe's monarchies was<br />

held in check.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as no reason why properly managed<br />

economies should not serve as the basis for a new system of free government. If<br />

Fletcher's thinking articulated different aspects of his contemporaries political<br />

thinking, Hume's was designed to reshape it. Where Fletcher was ambivalent about<br />

the problem of commerce, Hume had no doubt of its civilising tendencies and of its<br />

value in promoting sociability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in the peripheral territories of a<br />

great monarchy as well as in its courts. But where Fletcher had looked to new and<br />

elaborate forms of political engineering to ensure that commerce would enhance<br />

rather than corrupt a nation's liberties, Hume simply called on the present<br />

generation of rulers to use their magisterial powers to remove unnatural obstacles to<br />

9 David Hume-William Strahan, 25 October 1769, David Hume, The Letters of David Hume, vol. 2,<br />

p. 209.<br />

xv


240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2 (Iss. 8), Dec., 2007<br />

the free flow of labour and capital. For him, the monarchies of a free commercial<br />

Europe would become naturally pluralistic politically, and with the civilising effects<br />

of commerce, pluralism would foster that spirit of emulation on which civil and<br />

international peace depended.<br />

Fletcher and Hume wrote as Scots who shared their contemporaries sense that<br />

enlightened Scotland was now a modern Athens. It was a potent image. For all its<br />

culture, Athens had been unable to withstand the forces of imperial Rome.<br />

Nevertheless, it had provided its new imperial masters with the philosophers and<br />

philosophies that Rome had been unable to provide for itself and it was these that<br />

had provided the empire with the means of self-understanding. Fletcher and Hume<br />

wrote in the hope that they, like the Athenians, would be able to supply their<br />

imperial masters with a new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ey now<br />

dominated. It was this that encouraged them to write as Europeans who wanted to<br />

set the problems of the English state and its provinces in a European setting. For<br />

this sense of Europeaness was to be fundamental to theirs and post-Union<br />

Scotland'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br />

xvi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241-268<br />

【 研 究 討 論 】 Research Notes<br />

東 亞 視 野 下 的 宋 代 文 學 史 料 研 究<br />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Song Dynasty Literature<br />

in East Asian Perspective<br />

鞏 本 棟<br />

GONG Bendong *<br />

* 南勌 京 大 學 中 國 語張 言 文尠 學 系 教 授 。


24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在 中 國 歷 史 上 , 漢 語 言 文文 化 曾 對 周 邊 國 家家 尤尤 其 是是 東 亞 和 東 南 亞 , 產 生 過<br />

重 要 影 響 。 以 漢 語 言 文文 字 為 載 體 的 典 籍 , 也 從 各各 種 管 道 傳 入 這 些 國 家家 , 而 以<br />

宋 代 以 後 為 著 。 宋 集 傳 至 域 外 後 , 又 多多 經 翻 刻 , 而 在 後 世 的 流 傳 過 程 中 , 原原<br />

集 在 中 土 散 失失 , 僅 靠 朝 鮮 本 或 和 刻 本 傳 世 的 , 也 不 在 少少 數 。 此 外 , 由 域 外 士<br />

人 編 纂 和 撰 寫 的 各各 種 宋 人 詩 文文 的 選 本 、 注 本 和 詩 話 以 及 文文 集 、 史 傳 、 筆 記 等<br />

文文 獻 中 , 也 保 存存 了 大大 量 的 宋 代 文文 學學 史 料料 。<br />

宋 代 文文 學學 研 究 的 史 料料 , 絕 大大 多多 數 來 自 中 國 國 內 現 在 還 保 存存 著 的 宋 代 和 宋<br />

代 以 後 的 各各 種 典 籍 中 。 然 而 在 域 外 , 主 要 是是 在 韓 國 和 日 本 等 東 亞 、 東 南 亞 國<br />

家家 所 保 存存 的 宋 集 、 宋 人 的 其 他 撰 述 和 這 些 宋 集 與 撰 述 的 朝 鮮 本 、 和 刻 本 以 及<br />

域 外 士 人 所 編 撰 的 宋 集 的 注 本 、 選 本 和 詩 話 、 文文 集 、 史 傳 、 筆 記 等 許 多多 文文 獻<br />

中 , 也 保 存存 了 大大 量 的 宋 代 文文 學學 研 究 的 材 料料 。<br />

壹 、 宋 人 別 集 與 總 集<br />

在 中 國 歷 史 上 , 以 漢 語 言 文文 字 為 主 要 載 體 的 漢 文文 化 曾 對 周 邊 國 家家 尤尤 其 是是<br />

東 亞 和 東 南 亞 , 產 生 過 重 要 影 響 。 漢 籍 之 傳 入 周 邊 國 家家 , 由 來 已 久 。 即 如 漢<br />

籍 在 朝 鮮 半 島 的 傳 播 , 雖 然 西 周 時時 期 箕 子 率 中 國 五 千 人 入 朝 鮮 , 因 而 也 將 詩<br />

書 禮 樂 、 醫 巫 、 陰 陽 、 卜卜 筮 之 書 帶 到 朝 鮮 的 說 法 , 現 在 已 不 可 考 實 , 但 其 國<br />

向 慕 漢 風 , 文文 物 制 度 , 悉 尊 中 土 , 又 「 俗 愛 書 籍 」, 1 至 少少 自 秦 漢 以 後 , 諸 子<br />

百 家家 尤尤 其 是是 儒 家家 典 籍 以 及 史 部 、 集 部 的 許 多多 著 作 , 已 逐 漸 傳 入 東 國 , 並 產 生<br />

重 要 影 響 , 是是 完 全 可 信 的 。 據 朝 鮮 時時 期 李 種 徽 《 東 史 志 ‧ 高高 句 麗 藝 文文 志 》 的<br />

記 載 , 當 時時 「 閭 巷 里 落 , 莫 不 有 學學 。 其 學學 士 大大 夫 日 遊 學學 于 中 國 , 而 中 國 書 籍<br />

已 與 之 日 東 。 而 魏魏 晉晉 之 間 , 歷 代 賜 書 , 又 復 相 繼 而 至 , 秘 府 所 積 , 蓋蓋 亦 多多<br />

矣 」。 2 至 新 羅 神 文文 王 二 (682) 年 立 國 學學 , 在 所 規 定 的 諸 生 所 讀 的 書 中 , 就就<br />

1 〔 後匝 晉 〕 劉邟 昫 :《 舊龝 唐穪 書 ‧ 高 麗讘 傳 》, 第 199 卷 上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75 年 )。<br />

2 〔 朝醹 鮮 〕 李 種廕 徽 :《 東 史屰 志 ‧ 高 句屳 麗讘 藝ꀸ 文尠 志 》,《 修穑 山 集 》, 第 12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br />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247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2000 年 )。<br />

i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43<br />

有 《 周 易 》、《 尚尚 書 》、《 毛 詩 》、《 禮 記 》、《 春春 秋 》、《 左 傳 》、《 論<br />

語 》、《 孟孟 子 》、《 孝孝 經 》、 三 史 和 《 文文 選 》 等 四 部 書 中 的 許 多多 基 本 典 籍 , 3<br />

而 這 正 可 以 反反 映 出 當 時時 漢 籍 流 傳 和 被被 接 受 的 大大 致 情 況 。 宋 代 ( 高高 麗 時時 代 ) 以<br />

後 , 各各 種 書 籍 從 多多 種 渠 道 大大 量 傳 入 東 國 , 並 對 其 文文 化 產 生 了 重 要 影 響 , 就就 更<br />

是是 人 們 熟 知 的 事 實 。<br />

漢 籍 傳 入 日 本 的 時時 代 也 比 較 早 ,「 徐 福 行 時時 書 未 焚 , 逸 書 百 篇 今 尚尚 存存 ,<br />

令 嚴 不 許 傳 中 國 , 舉 世 無 人 識 古 文文 」, 4 雖 只 是是 一 種 傳 聞 , 但 到 飛 鳥 奈 良 時時 代<br />

尤尤 其 是是 平 安 朝 以 後 , 漢 籍 東 傳 日 本 的 數 量 已 相 當 可 觀 , 僅 據 九 世 紀 後 期 藤 原原<br />

佐 世 所 撰 《 本 朝 見 在 書 目 錄錄 》 的 記 載 , 當 時時 傳 入 的 各各 種 漢 籍 的 總 數 就就 已 超 過<br />

一 千 五 百 種 ( 尚尚 不 包 括 佛 教 典 籍 ), 五 山 時時 期 經 由 僧 侶 攜 帶 或 其 他 渠 道 進 入<br />

日 本 的 漢 籍 則 更 多多 , 進 而 也 對 日 本 文文 化 的 發 展展 產 生 了 重 要 的 影 響 。<br />

直 至 今 天 , 仍 有 很 多多 漢 籍 保 存存 在 韓 國 、 日 本 和 越 南 等 國 家家 , 就就 中 宋 人 別<br />

集 、 總 集 和 其 他 有 關 的 宋 代 文文 學學 文文 獻 , 亦 相 當 之 多多 , 不 應 忽 略 。<br />

現 存存 域 外 的 宋 人 別 集 、 總 集 善 本 的 數 量 , 見 於 各各 種 書 目 著 錄錄 的 , 韓 國 在<br />

百 種 以 上 , 5 日 本 則 有 二 百 五 十 種 左 右 , 6 具 有 重 要 的 文文 獻 價 值 。 在 這 些 別 集 和<br />

總 集 中 , 不 乏 僅 存存 於 域 外 的 孤孤 本 、 珍 本 。 像 南 宋 紹 興 十 九 (1149) 年 明 州 公<br />

庫 重 刊 本 和 影 鈔 明 州 本 徐 鉉 《 徐 公 文文 集 》 三 十 卷卷 , 就就 僅 見 於 日 本 大大 倉 文文 化 財<br />

團 和 靜 嘉 堂 文文 庫 , 而 國 內 只 有 明 清 以 來 出 於 明 州 本 的 鈔 本 、 刊 本 。 7 歐 陽 修 的<br />

詩 文文 , 由 其 子 歐 陽 發 在 其 身 後 彙 編 成 集 , 至 南 宋 光 宗 紹 熙 、 甯 宗 慶 元 年 間 ,<br />

3 參 見 〔 高 麗讘 〕 金 富酢 軾 :《 三 國 史屰 記 ‧ 職龙 官 志 》, 第 32 卷 上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77<br />

年 )。<br />

4 〔 宋 〕 司屫 馬 光峒 :〈 和 君 倚穄 日尤 本岓 刀 歌庐 〉,《 全峖 宋 詩 》, 第 499 卷 ( 北屙 京 : 北屙 京 大 學 出屒 版 社 ,<br />

1992 年 ); 此 詩 又 作 歐鄕 陽 修穑 詩 , 題 作 《 日尤 本岓 刀 歌庐 》(《 全峖 宋 詩 》, 第 299 卷 亦岿 收 入 , 無 校<br />

語張 ), 這 裏 從 王尸 水尯 照 所 考 ; 見 王尸 水尯 照 :〈《 日尤 本岓 刀 歌庐 》 與弌 漢庝 籍访 回峵 流却 〉,《 半屜 肖 居 筆 記 》<br />

( 上 海 : 東 方尣 出屒 版 中 心尚 ,1998 年 )。<br />

5 參 見 鞏 本岓 棟釀 :《 宋 人 撰郱 述稖 流却 傳 麗讘 鮮 兩 朝醹 考 》, 收 於 張 伯 偉 ( 編 )《 域 外屸 漢庝 籍访 研厼 究 集 刊屔 第 一<br />

輯杧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2005 年 )。<br />

6 此 據 嚴讟 紹 璗 :《 日尤 本岓 藏龞 宋 人 文尠 集 善 本岓 鉤 沉 》( 杭 州 : 杭 州 大 學 出屒 版 社 ,1996 年 ) 一 書 所 收<br />

書 目岰 統 計稌 。<br />

7 參 見 嚴讟 紹 璗 :《 日尤 本岓 藏龞 宋 人 文尠 集 善 本岓 鉤 沉 》, 頁稰 3。 祝 尚 書 :《 宋 人 別 集 敘 錄杼 》, 第 1 卷<br />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99 年 )。<br />

xix


24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周 必 大大 、 孫孫 謙 益 等 人 重 新 校 訂 , 刊 刻 行 世 , 成 《 歐 陽 文文 忠 公 集 》 一 百 五 十 三<br />

卷卷 。 此 本 在 中 國 國 內 沒 有 完 書 , 但 在 日 本 天 理 圖 書 館 卻卻 完 整 地 保 存存 著 。 8 呂呂 本<br />

中 《 東 萊 先 生 詩 集 》 二 十 卷卷 , 南 宋 乾 道 初 沈 公 雅 編 刻 , 宋 本 久 佚 , 國 內 僅 存存<br />

慶 元 本 正 集 殘 帙 三 卷卷 、《 外 集 》 三 卷卷 , 而 乾 道 本 正 集 卻卻 完 整 地 收 藏 在 日 本 內<br />

閣 文文 庫 , 一 九 三 ○ 年 張 元 濟 先 生 影 印 入 《 四 部 叢 刊 續 編 》 中 。 傅 堯 俞 《 草 堂<br />

集 》 一 卷卷 、《 傅 獻 簡 公 奏 議 》 四 卷卷 , 僅 存存 于 東 京 大大 學學 圖 書 館 。 9 南 宋 刊 本 崔 敦敦<br />

詩 《 崔 舍 人 玉 堂 類 稿 》 二 十 卷卷 《 西 垣 類 稿 》 二 卷卷 , 明 中 期 以 後 中 土 失失 傳 , 也<br />

僅 存存 于 日 本 宮宮 內 廳 書 陵 部 , 日 本 光 格 天 皇 文文 化 四 ( 嘉 慶 十 二 ,1807) 年 由 天<br />

瀑 山 人 林 衡衡 刊 入 《 佚 存存 叢 書 》 之 後 , 始始 傳 回 我 國 。 10 再 像 宋 刊 一 百 一 十 六 卷卷 本<br />

《 增增 廣 司司 馬 溫 公 全 集 》, 中 土 久 佚 , 而 在 日 本 內 閣 文文 庫 卻卻 保 留 了 其 中 的 九 十<br />

五 卷卷 。 董 康 《 書 舶 庸 譚 》 卷卷 八 曾 作 著 錄錄 , 傅 增增 湘 先 生 《 藏 園 東 遊 別 錄錄 ‧ 日 本<br />

內 閣 文文 庫 訪 書 記 》 也 有 簡 要 的 記 載 。 是是 書 與 《 溫 國 文文 正 司司 馬 公 文文 集 》 及 《 傳<br />

家家 集 》 在 編 次 、 收 文文 數 量 上 皆 有 不 同 , 其 中 的 《 日 錄錄 》、《 手 錄錄 》 為 海 內 外<br />

僅 存存 , 另 有 詩 詞 十 首 、 文文 五 十 六 篇 , 亦 僅 見 於 此 書 。 由 於 此 書 原原 出 司司 馬 氏 後<br />

人 , 故 校 勘 價 值 也 很 高高 。 11 其 他 像 南 宋 釋 居居 簡 的 《 北 磵 詩 集 》 九 卷卷 , 也 僅 存存 於<br />

日 本 御 茶 之 水 圖 書 館 ( 臺 北 國 家家 圖 書 館 則 有 朝 鮮 刊 本 殘 一 至 四 卷卷 )。 其 《 北<br />

磵 文文 集 》 十 卷卷 , 今 北 京 國 家家 圖 書 館 存存 宋 本 一 至 八 卷卷 , 日 本 存存 卷卷 七 至 卷卷 十 , 合<br />

之 可 成 完 璧 。 杜 范 《 杜 清 獻 公 集 》 二 十 卷卷 , 今 存存 嘉 靖 二 十 六 (1547) 年 黃 氏<br />

刻 本 , 僅 存存 於 日 本 ,《 靜 嘉 堂 秘 笈 志 》 卷卷 三 十 七 著 錄錄 , 為 善 本 , 明 清 鈔 本 出<br />

此 。<br />

別 集 如 此 , 總 集 也 不 例 外 。 如 宋 刊 本 《 二 李 唱 和 集 》 一 卷卷 , 中 土 已 佚 ,<br />

清 末 陳 榘 、 羅 振 玉 先 後 得 自 日 本 書 肆 , 亟 攜 歸 刊 印 , 國 內 始始 傳 此 書 。 再 如 ,<br />

8 參 見 嚴讟 紹 璗 :《 漢庝 籍访 在峹 日尤 本岓 的 流却 布 研厼 究 》( 江 蘇诐 : 江 蘇诐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 社 ,1992 年 ), 頁稰 330-<br />

331;《 日尤 本岓 藏龞 漢庝 籍访 珍厜 本岓 追 蹤龷 紀秓 實 》( 上 海 : 上 海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 社 ,2005), 頁稰 351-353。<br />

9 參 見 沈 治 宏 ( 編 ):《 現 崊 宋 人 別 集 版 本岓 目岰 錄杼 》( 成 都 : 巴尕 蜀 書 社 ,1990 年 )。<br />

10 參 見 澀 江 全峖 善 、 森釂 立岷 之 :《 經 籍访 訪 古層 志 》, 第 6 卷 , 收 於 全峖 國 高 校 古層 籍访 整 理 研厼 究 工 作 委 員穵 會<br />

( 編 )《 日尤 本岓 宮窜 內 廳毜 書 陵鄈 部 藏龞 宋 元 版 漢庝 籍访 影郓 峣 叢齌 書 第 二 輯杧 》( 北屙 京 : 線 裝 書 局 ,2003<br />

年 )。<br />

11 李 裕 民岙 於 一 九 九 二 年 首稴 先峕 發 現 此 書 中 收 有 《 日尤 錄杼 》 和 《 手尝 錄杼 》, 並 撰郱 文尠 介 紹 此 書 價邗 值穂 , 其<br />

後匝 又 撰郱 《 司屫 馬 光峒 日尤 記 校 注 》( 北屙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叅 學 出屒 版 社 ,1994 年 )。 一 九 九 三 年 , 日尤 本岓<br />

汲 古層 書 院 將 全峖 書 影郓 峣 出屒 版 。<br />

iv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45<br />

近 年 由 韓 國 學學 者 金 文文 京 先 生 發 現 的 、 宋 人 孔 汝 霖 編 集 、 蕭 澥 校 正 的 宋 詩 總 集<br />

《 中 興 禪 林 風 月 集 》 三 卷卷 ( 藏 于 日 本 京 都 龍 谷 大大 學學 圖 書 館 ), 也 是是 一 部 中 土<br />

久 佚 的 書 。 是是 書 收 錄錄 了 南 北 宋 詩 僧 六 十 三 家家 的 五 七 言 絕 句 九 十 九 首 , 其 中 肆<br />

十 六 家家 六 十 首 詩 為 佚 詩 , 其 他 可 供 瞭 解 宋 釋 事 蹟 、 進 行 詩 歌 校 勘 的 材 料料 也 很<br />

多多 , 有 重 要 的 文文 獻 價 值 。 12<br />

從 宋 集 之 存存 世 而 言 , 域 外 所 保 存存 的 本 子 在 數 量 上 畢 竟 不 能 算 是是 太 多多 , 其<br />

中 保 存存 在 日 本 等 國 家家 的 很 多多 宋 集 刊 本 , 中 土 也 並 非 全 然 不 存存 , 但 其 中 仍 有 不<br />

少少 可 補 、 可 校 中 土 本 之 不 足 者 。 如 梅 堯 臣 《 宛 陵 先 生 文文 集 》, 中 土 有 明 本 ,<br />

而 日 本 內 野 五 郎 則 藏 有 南 宋 嘉 定 重 修 紹 興 宣 州 軍 學學 本 , 雖 只 是是 殘 存存 三 十 卷卷<br />

( 存存 卷卷 13-18、37-60), 然 誠 如 傅 增增 湘 先 生 所 指 出 的 ,「 取 明 刻 校 之 , 文文 字 異<br />

同 固 不 必 言 , 而 今 本 佚 收 之 詩 乃 至 一 百 篇 。 其 最 著 者 , 如 《 東 軒 筆 錄錄 》 所 記<br />

之 《 書 竄 》 詩 , 乃 赫 然 具 在 。〔……〕 是是 此 書 亦 宋 代 求 法 僧 徒 所 攜 歸 , 故 卷卷<br />

中 絕 無 吾吾 國 名 家家 藏 印 , 真 海 外 之 佚 籍 也 。」 13 再 如 宋 刊 本 《 東 坡 集 》、《 東 坡<br />

後 集 》, 現 存存 皆 殘 本 。 中 國 國 家家 圖 書 館 存存 南 宋 孝孝 宗 時時 刊 大大 字 本 《 東 坡 集 》 殘<br />

三 十 卷卷 ( 存存 卷卷 1 至 24、 卷卷 33、 卷卷 35-39, 其 中 卷卷 3 據 明 本 抄 補 , 其 餘 卷卷 帙 亦 有 缺<br />

頁 ), 而 日 本 宮宮 內 廳 書 陵 部 卻卻 保 存存 了 《 東 坡 集 》 三 十 七 卷卷 ( 存存 卷卷 1-33、37-<br />

40)、《 東 坡 後 集 》 八 卷卷 ( 存存 卷卷 1-8), 內 閣 文文 庫 還 存存 有 另 一 宋 本 《 東 坡 集 》<br />

二 十 三 卷卷 ( 存存 卷卷 1-2、7-10、13-14、19-20、24-27、31-35、38-40)。 三 本 相<br />

互 補 訂 參 證 , 即 可 復 原原 宋 本 《 東 坡 集 》 全 貌 。 14 還 比 如 , 秦 觀 《 淮 海 集 》 四 十<br />

12 參 見 張 如崇 安崎 、 傅鄟 璇 琮 :〈 日尤 藏龞 稀 見 漢庝 籍访 《 中 興朲 禪 林 風稱 月尦 集 》 及 其 文尠 獻讳 價邗 值穂 〉,《 文尠 獻讳 》,<br />

2004 年 第 4 期醸 (2004 年 )。 據 朱 剛穢 先峕 生岥 見 告 , 日尤 本岓 內 閣遳 文尠 庫窰 藏龞 有 此 書 , 較 龍枱 谷 大 學 所 藏龞 為厉<br />

佳 。 蓬 左岂 文尠 庫窰 則 藏龞 有 是半 書 的 注 本岓 《 中 興朲 禪 林 風稱 月尦 抄 》, 在峹 日尤 本岓 已 經 出屒 版 , 亦岿 較 龍枱 谷 大 學 本岓<br />

為厉 佳 。 另屮 外屸 還 有 收 作 品勜 更 多峿 的 禪 僧 詩 集 , 曰尥 《 江 湖釩 風稱 月尦 集 》, 日尤 本岓 東 洋危 文尠 庫窰 有 五 山 版 白岭 文尠<br />

本岓 , 內 閣遳 文尠 庫窰 與弌 蓬 左岂 文尠 庫窰 則 有 其 注 本岓 , 也 已 在峹 日尤 本岓 影郓 峣 出屒 版 。<br />

13 傅鄟 增邴 湘釧 :〈 宋 本岓 宛 陵鄈 先峕 生岥 文尠 集 跋 〉,《 藏龞 園 群 書 題 記 》, 第 13 卷 ( 上 海 : 上 海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br />

社 ,1989 年 )。 此 點 夏窅 敬 觀毢 先峕 生岥 亦岿 曾 指匸 出屒 , 參 見 夏窅 敬 觀毢 :《 梅 宛 陵鄈 集 校 注 ‧ 序 》( 未 出屒<br />

版 ), 附 載 於 朱 東 潤鄨 :《 梅 堯配 臣 集 編 年 校 注 》( 上 海 :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 社 ,1979 年 )。<br />

14 南勌 宋 孝 宗 大 字 本岓 《 東 坡 集 》 的 文尠 獻讳 價邗 值穂 , 潘鄪 宗 周 在峹 《 寶讥 禮龂 堂 宋 本岓 書 錄杼 》 中 曾 予 以层 指匸 出屒 , 他<br />

說弻 :「 端廚 匋 齋 近 覆龫 成 化 本岓 , 繆 藝ꀸ 風稱 據 錢杹 求 赤 校 宋 本岓 及 嘉 靖 刊屔 本岓 為厉 之 校 訂稍 , 至 為厉 詳 慎 。 但 參<br />

以层 是半 本岓 , 有 足 以层 正岗 其 訛 奪 者 。」 因峴 列峚 舉 十 七 例 以层 說弻 明 ( 如崇 卷 十 二 《 寒酡 食稳 雨 》 其 二 「 空 庖 煮<br />

寒酡 菜 」, 成 化 本岓 、 繆 校 本岓 「 空 」 誤强 作 「 寒酡 」 等 )。 二 十 世尺 紀秓 六 十 年 代 , 日尤 本岓 學 者 小 川 環 樹曒<br />

和 倉穖 田 淳 之 助 曾 將 日尤 本岓 宮窜 內 廳毜 和 內 閣遳 文尠 庫窰 所 崊 兩 本岓 拼匳 合峯 , 抽 峣 《 東 坡 集 》 中 詩 十 八 卷 ( 卷<br />

1-18)、《 東 坡 後匝 集 》 詩 七 卷 ( 卷 1-7), 編 入 《 蘇诐 詩 佚 注 》( 京 都 : 同峧 朋 舍 ,1965 年 )。<br />

xxi


24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卷卷 、《 淮 海 居居 士 長 短 句 》 三 卷卷 、《 淮 海 後 集 》 六 卷卷 , 日 本 內 閣 文文 庫 尚尚 存存 南 宋<br />

乾 道 九 (1173) 年 高高 郵 軍 學學 刻 本 , 而 國 內 則 惟 有 重 修 乾 道 本 , 後 序 及 原原 刻 本<br />

題 識 都 已 脫 去去 , 正 賴 前 者 得 以 補 全 。 洪 咨 夔 《 平 齋 文文 集 》 三 十 二 卷卷 , 亦 僅 藏<br />

于 日 本 內 閣 文文 庫 , 國 內 有 瞿 鏞 鐵 琴 銅銅 劍 樓 影 宋 鈔 本 , 缺 卷卷 十 一 至 十 四 、 卷卷 十<br />

九 至 二 十 二 , 計 八 卷卷 , 近 人 張 元 濟 赴 日 本 訪 書 , 借 影 攜 歸 , 與 瞿 本 合 印 , 收<br />

入 《 四 部 叢 刊 續 編 》, 遂 成 完 璧 。 其 他 如 宋 祁 《 宋 景 文文 集 》 全 帙 自 明 末 在 中<br />

土 已 不 傳 , 清 四 庫 館 臣 編 纂 《 四 庫 全 書 》 時時 , 自 《 永 樂 大大 典 》 中 輯 得 六 十 二<br />

卷卷 , 已 頗 為 可 觀 。 然 在 日 本 帝 室 圖 書 寮寮 和 宮宮 內 廳 書 陵 部 所 保 存存 的 宋 本 《 宋 景<br />

文文 集 》 殘 帙 三 十 二 卷卷 , 較 之 《 四 庫 》 本 , 仍 多多 出 律 詩 二 百 二 十 首 、 表表 狀 四 十<br />

五 首 、 序 九 首 、 說 錄錄 題 述 四 首 、 論 一 首 、 雜 文文 等 十 九 首 、 啟 狀 一 百 四 十 五<br />

首 , 計 八 萬 餘 字 。 而 其 餘 與 《 四 庫 》 本 內 容容 相 重 合 的 部 份 , 也 有 校 勘 價 值 。 15<br />

是是 書 由 林 衡衡 刊 入 《 佚 存存 叢 書 》 後 傳 入 中 國 , 清 孫孫 星 華 輯 《 宋 景 文文 集 拾 遺 》、<br />

近 人 編 《 湖 北 先 正 遺 書 》、《 叢 書 集 成 》 等 , 都 將 其 補 入 , 現 已 頗 為 易 得 。<br />

還 有 《 重 廣 分 門 三 蘇 先 生 文文 粹 》, 國 內 僅 有 按 人 編 排 的 七 十 卷卷 本 , 日 本 宮宮 內<br />

廳 書 陵 部 則 存存 分 類 編 纂 的 南 宋 初 年 刊 百 卷卷 本 , 這 不 但 可 資 校 勘 , 而 且 對 後 人<br />

進 一 步 瞭 解 南 宋 初 年 三 蘇 文文 盛 行 的 情 況 , 也 是是 有 幫 助 的 。 16 其 他 像 保 存存 在 美 國<br />

國 會 圖 書 館 、 哈 佛 燕 京 圖 書 館 以 及 法 國 法 蘭 西 學學 院 漢 學學 研 究 所 等 處 的 大大 量 的<br />

宋 集 的 明 刻 、 明 鈔 本 , 也 都 有 較 高高 的 文文 獻 價 值 。 17<br />

孔 凡 禮龂 點 校 《 蘇诐 軾 詩 集 》, 曾 加展 以层 利 用岦 。 今 《 日尤 本岓 宮窜 內 廳毜 書 陵鄈 部 藏龞 宋 元 版 漢庝 籍访 影郓 峣 叢齌 書 第<br />

一 輯杧 》 亦岿 收 入 宮窜 內 廳毜 書 陵鄈 部 所 藏龞 《 東 坡 集 》、《 東 坡 後匝 集 》。<br />

15 參 見 何 忠 禮龂 :〈 從 〈 景醱 文尠 宋 公 集 〉 殘釔 本岓 到 〈 三 場酏 文尠 選杮 綱廲 目岰 〉 全峖 帙 〉, 收 於 王尸 勇 ( 主尾 編 )<br />

《 中 日尤 漢庝 籍访 交岾 流却 史屰 論 》( 杭 州 : 杭 州 大 學 出屒 版 社 ,1992 年 )。<br />

16 今 此 書 已 收 入 《 日尤 本岓 宮窜 內 廳毜 書 陵鄈 部 藏龞 宋 元 版 漢庝 籍访 影郓 峣 叢齌 書 第 二 輯杧 》。<br />

17 詳 參 中 國 古層 籍访 善 本岓 書 目岰 編 輯杧 委 員穵 會 ( 編 ):《 中 國 古層 籍访 善 本岓 書 目岰 》( 上 海 : 上 海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br />

社 ,1989 年 )、 沈 津卵 :《 美秙 國 哈勞 佛 大 學 燕曱 京 圖 書 館枛 中 文尠 善 本岓 書 志 》( 上 海 : 上 海 辭譪 書 出屒 版<br />

社 ,1999 年 )、 田 濤 ( 主尾 編 ):《 法 蘭谙 西 學 院 漢庝 學 研厼 究 所 藏龞 漢庝 籍访 善 本岓 書 目岰 提醚 要稊 》( 北屙 京 :<br />

中 華 書 局 ,2002 年 ) 等 。<br />

v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47<br />

貳 、 宋 集 之 朝 鮮 本 與 和 刻 本<br />

宋 集 在 域 外 的 保 存存 和 流 傳 , 更 多多 地 是是 以 各各 種 翻 刻 本 的 形 式 進 行 的 。<br />

在 東 國 高高 麗 時時 期 , 較 大大 規 模 地 翻 刻 漢 籍 , 始始 于 顯 宗 、 高高 宗 時時 期 的 翻 刻<br />

《 大大 藏 經 》。 靖 宗 八 年 , 東 京 留 守 崔 顒 等 奉 詔 刊 刻 兩 《 漢 書 》、《 唐 書 》,<br />

十 一 年 四 月 秘 書 省 刊 刻 《 禮 記 正 義 》、《 毛 詩 正 義 》。 18 文文 宗 十 年 八 月 , 因 西<br />

京 留 守 上 書 , 命 刊 印 「 秘 閣 所 藏 《 九 經 》、《 漢 〔 書 〕》、《 晉晉 〔 書 〕》、<br />

《 唐 書 》、《 論 語 》、《 孝孝 經 》、 子 、 史 、 諸 家家 文文 集 、 醫 、 蔔蔔 、 地 理 、 律 、<br />

算 諸 書 」。 宣 宗 時時 , 又 詔 「 于 興 王 寺寺 寘寘 教 藏 都 監 , 購 書 于 遼 、 宋 、 日 本 至 四<br />

千 卷卷 , 悉 令 刊 行 。」 19 至 朝 鮮 太 宗 時時 期 , 活 字 印 刷 術 逐 漸 興 盛 , 王 廷 多多 次 下 令<br />

鑄 金 屬 活 字 , 刊 印 圖 書 , 頒 佈 中 外 。 如 朝 鮮 中 宗 十 四 ( 明 武 宗 正 德 十 四 ,<br />

1519) 年 , 中 宗 就就 「 命 依 中 朝 例 , 設 書 肆 , 以 昭昭 格 署 鑰 器 及 破 寺寺 鍮 鐘 等 物 鑄<br />

字 印 書 冊 , 令 不 拘 公 私 興 造 。」 20 從 現 存存 的 十 餘 種 朝 鮮 時時 期 的 《 冊 板 目 錄錄 》 來<br />

看 , 當 時時 八 道 公 私 所 刊 冊 板 中 絕 大大 多多 數 為 從 中 國 傳 入 的 典 籍 。 由 此 可 見 麗 、<br />

鮮 兩 朝 漢 籍 刊 刻 事 業 的 興 盛 。<br />

宋 集 刊 刻 的 興 盛 , 在 高高 麗 後 期 至 朝 鮮 初 期 。 其 時時 文文 壇壇 尚尚 宋 人 詩 文文 , 21 像 當<br />

日 「 盛 行 於 東 方方 」 的 歐 陽 修 、 王 安 石 、 蘇 軾 、 黃 庭 堅 等 人 的 詩 集 , 22 都 曾 先 後<br />

刊 印 過 。 其 中 如 王 安 石 的 文文 集 , 高高 麗 朝 已 傳 入 , 李 奎 報 《 王 文文 公 菊 詩 議 》 曾<br />

論 及 王 安 石 詩 。 23 朝 鮮 徐 居居 正 詩 《 讀 王 荊 公 集 題 後 》, 24 崔 淑 精 《 秋 夜夜 讀 〈 王<br />

18 參 見 〔 朝醹 鮮 〕 鄭 麟殷 趾 等 :《 高 麗讘 史屰 》, 第 6-7 卷 ( 首稴 爾庵 : 亞 細 亞 文尠 化 社 ,1972 年 )。<br />

19 〔 朝醹 鮮 〕 金 致秬 仁 等 ( 修穑 ):《 藝ꀸ 文尠 考 ‧ 一 》, 李 萬 運 ( 續谖 補 )、 高 宗 朝醹 弘岈 文尠 館枛 ( 纂诅 輯杧 校<br />

正岗 )《 增邴 補 文尠 獻讳 備鄠 考 》, 第 242 卷 ( 首稴 爾庵 : 東 國 文尠 化 社 ,1957 年 )。<br />

20 前 揭 書 。<br />

21 如崇 〔 高 麗讘 〕 林 椿 就酧 說弻 :「 本岓 朝醹 製弯 作 之 體殱 , 與弌 厬 宋 為厉 岪 乙 。」(〈 與弌 厬 甫 若秵 水尯 書 〉,《 西 河<br />

集 》, 第 4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1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br />

化 社 ,1990 年 )。<br />

22 〔 朝醹 鮮 〕 岫 叔 舟 云 :「 宛 陵鄈 梅 先峕 生岥 生岥 盛 宋 , 與弌 歐鄕 、 王尸 、 蘇诐 、 黃 , 並 驅谻 一 時 , 詩 聲 最鄦 著 。 而<br />

歐鄕 陽 諸 子 諸 集 , 盛 行 於 東 方尣 。」(〈 宛 陵鄈 梅 先峕 生岥 詩 選杮 序 〉,《 保 閑 齋 集 》, 第 15 卷 , 收 於<br />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10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3 年 )<br />

23 〔 宋 〕 王尸 安崎 石岳 :《 東 國 李 相厴 國 文尠 集 》 後匝 集 , 第 11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br />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2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0 年 )。<br />

24 見 〔 朝醹 鮮 〕 徐窶 居 正岗 :《 四屶 佳 集 ‧ 詩 集 》, 第 2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br />

xxiii


24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荊 公 集 〉》, 25 李 荇 《 容容 齋 集 》 卷卷 一 《 書 〈 王 荊 公 詩 集 〉 贈 子 真 》 詩 , 26 也 都<br />

提 到 《 王 荊 公 集 》。 而 據 《 增增 補 文文 獻 備 考 》 卷卷 二 四 二 《 藝 文文 考 》 一 所 載 :<br />

「〔 朝 鮮 〕 成 宗 二 年 , 用 王 荊 公 、 歐 陽 公 集 字 鑄 之 , 字 體 小 於 庚 子 字 而 尤尤<br />

精 , 名 曰 辛 卯 字 。」 知 成 宗 二 ( 明 憲 宗 成 化 七 ,1471) 年 前 就就 曾 印 過 《 王 荊<br />

公 集 》 和 《 歐 陽 文文 忠 公 集 》。 又 檢 《 成 宗 實 錄錄 》 卷卷 一 七 四 成 宗 十 六 年 正 月 乙<br />

酉 載 , 成 宗 有 「 今 以 甲 辰 字 將 印 《 唐 書 》, 然 先 可 印 《 王 荊 公 集 》」 云 云 ,<br />

則 成 宗 十 六 年 又 下 令 印 過 《 王 荊 公 集 》。 今 韓 國 奎 章 閣 即 有 成 宗 時時 甲 辰 字 殘<br />

本 《 王 荊 文文 公 集 》 三 冊 ( 存存 卷卷 5 至 39、 卷卷 50 的 一 部 分 , 白 文文 無 注 )。 王 安 石 詩<br />

李 壁壁 注 劉 辰 翁 評 點 的 本 子 , 朝 鮮 時時 期 也 曾 刊 印 過 。 今 《 奎 章 閣 圖 書 韓 國 本 總<br />

目 錄錄 》 和 韓 國 延 世 大大 學學 校 圖 書 館 《 古 書 目 錄錄 》 都 著 錄錄 有 甲 寅 字 殘 本 李 注 劉 評<br />

的 《 王 荊 文文 公 詩 》, 奎 章 閣 存存 兩 卷卷 ( 卷卷 5、6), 延 世 大大 存存 八 卷卷 ( 卷卷 9-11、37-<br />

39、40、41), 日 本 蓬蓬 左 文文 庫 則 存存 有 全 本 , 王 水 照 先 生 在 日 本 曾 訪 得 此 書 並<br />

引 回 國 內 , 交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影 印 出 版 。 是是 書 的 珍 貴 之 處 是是 較 通 行 本 《 王 荊<br />

文文 公 詩 注 》 注 文文 多多 出 一 倍 左 右 , 且 附 有 「 補 注 」 和 「 庚 寅 增增 注 」, 相 當 完 整<br />

地 保 存存 了 李 注 本 的 全 貌 , 而 此 書 全 本 在 中 土 則 早 已 失失 傳 , 27 僅 賴 此 朝 鮮 活 字 本<br />

以 存存 , 其 對 研 究 王 安 石 詩 歌 和 宋 代 文文 學學 的 價 值 , 是是 不 言 而 喻 的 。 28 再 如 魏魏 齊<br />

賢 、 葉 棻 所 編 的 《 聖 宋 名 賢 五 百 家家 播 芳 大大 全 文文 粹 》, 朝 鮮 時時 期 也 曾 刊 印 過 ,<br />

今 存存 朝 鮮 世 宗 五 ( 明 成 祖 永 樂 二 十 一 ,1423) 年 刊 本 和 中 宗 朝 乙 亥 (1455)<br />

字 本 。 29 乙 亥 字 本 今 韓 國 國 立 中 央央 圖 書 館 和 北 京 大大 學學 圖 書 館 分 別 藏 有 殘 本 ( 前<br />

者 存存 一 冊 , 未 詳 卷卷 數 ; 後 者 存存 一 至 四 卷卷 )。 因 此 書 所 據 當 為 宋 本 , 故 今 中 國<br />

國 家家 圖 書 館 雖 仍 存存 宋 本 , 此 書 仍 有 一 定 的 校 勘 價 值 。<br />

集 叢齌 刊屔 》, 第 10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3 年 )。<br />

25 〔 朝醹 鮮 〕 崔 淑 精廨 :《 逍 录遙 齋 集 》, 第 1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br />

刊屔 》, 第 13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88 年 )。<br />

26 〔 朝醹 鮮 〕 李 荇 :《 容窞 齋 集 》, 第 1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br />

第 20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88 年 )。<br />

27 元 大 德郔 本岓 《 王尸 荊 公 詩 李 壁 注 》 保 崊 有 少 量 補 注 和 庚 寅 增邴 注 。 又 , 一 九 九 二 年 , 臺弋 灣毞 故卂 宮窜 博鄯<br />

物 院 新 得 《 王尸 荊 公 詩 》 李 注 的 殘釔 本岓 十 七 卷 , 昌 彼 得 等 曾 撰郱 文尠 介 紹 , 筆 者 亦岿 有 幸 得 見 此 書 ,<br />

知 有 可屣 補 朝醹 鮮 本岓 之 闕 者 。<br />

28 參 見 王尸 水尯 照 :〈《 王尸 荊 文尠 公 詩 李 壁 注 》 前 言 〉, 收 於 〔 宋 〕 王尸 安崎 石岳 《 王尸 荊 文尠 公 詩 李 壁<br />

注 》,( 上 海 : 上 海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 社 ,1993 年 )。<br />

29 據 韓 國 尹 炳厊 泰 所 編 《 韓 國 古層 書 年 表 資 料 》, 此 書 除 乙 亥峀 字 本岓 外屸 , 尚 有 朝醹 鮮 世尺 宗 五 年 ( 明 成<br />

祖 永岛 樂鄑 二 十 一 年 ,1423) 刊屔 本岓 。<br />

vii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49<br />

漢 籍 和 刻 本 的 發 端 當 是是 從 佛 經 的 刊 刻 開 始始 的 , 大大 約 從 十 三 世 紀 開 始始 , 傳<br />

統 的 經 史 子 集 四 部 之 書 的 翻 刻 日 益 增增 多多 , 尤尤 其 是是 五 山 和 江 戶 時時 期 , 各各 種 和 刻<br />

本 漢 籍 更 是是 大大 量 出 現 。 宋 集 的 翻 刻 自 然 也 隨 之 大大 為 增增 加 。 其 中 不 乏 中 土 已 佚<br />

而 僅 賴 和 刻 本 以 存存 的 宋 集 。 如 , 宋 釋 元 肇 的 《 淮 海 挐 音 》 二 卷卷 《 淮 海 外 集 》<br />

二 卷卷 , 中 土 久 已 失失 傳 , 而 日 本 卻卻 保 留 著 東 山 天 皇 元 祿 八 ( 康 熙 三 十 四 ,<br />

1695) 年 神 洛 書 林 柳 枝 軒 據 宋 本 翻 刻 的 本 子 和 中 御 門 天 皇 寬 永 七 ( 康 熙 四 十<br />

年 ,1710) 年 的 木 活 字 本 。 30 釋 善 珍 的 《 藏 叟叟 摘 稿 》 二 卷卷 , 國 內 久 佚 , 日 本 內<br />

閣 文文 庫 卻卻 藏 有 寬 文文 十 二 (1672) 年 藤 田 六 兵 衛衛 刻 本 。 釋 寶寶 曇 《 橘 洲 文文 集 》 十<br />

卷卷 , 現 在 僅 臺 北 國 家家 圖 書 館 藏 有 宋 鈔 本 殘 四 卷卷 (7-10), 然 日 本 東 山 天 皇 元<br />

祿 十 一 ( 康 熙 三 十 七 ,1698) 年 織 天 重 兵 衛衛 仿 宋 刻 本 十 卷卷 , 卻卻 完 整 地 保 存存 在<br />

日 本 內 閣 文文 庫 。 31 其 他 如 南 宋 初 釋 惠 空 的 《 雪 峰 空 和 尚尚 外 集 》 等 , 也 是是 以 有 和<br />

刻 本 而 獨 存存 的 。<br />

有 的 朝 鮮 本 與 和 刻 本 宋 集 , 雖 中 土 亦 存存 , 但 同 樣 有 重 要 的 板 本 和 校 勘 價<br />

值 。 比 如 《 真 山 民 詩 集 》 一 卷卷 ,《 四 庫 全 書 》 據 鮑 廷 博博 《 知 不 足 齋 叢 書 》 本<br />

收 錄錄 , 計 詩 歌 一 百 零 八 首 , 而 日 本 光 裕裕 天 皇 文文 化 九 (1812) 年 西 宮宮 彌 兵 衛衛 重<br />

刊 元 大大 德 本 , 則 比 《 四 庫 》 本 所 收 多多 出 五 十 一 首 。 又 如 , 日 本 學學 者 長 澤 規 矩<br />

也 先 生 所 編 《 和 刻 本 漢 詩 集 成 》 中 所 收 宋 詩 諸 集 , 內 有 日 本 靈 元 天 皇 貞 享 三<br />

(1686) 年 京 都 柳 枝 軒 茨 木 多多 左 衛衛 刊 兩 卷卷 本 《 和 靖 先 生 詩 集 》, 此 本 出 北 宋<br />

林 大大 年 原原 編 本 , 與 南 宋 本 和 明 人 輯 四 卷卷 本 編 次 不 同 , 所 收 作 品 也 有 參 差 , 極<br />

可 珍 重 。 又 , 日 本 後 水 尾尾 天 皇 寬 永 六 ( 崇 禎 二 ,1629) 年 京 都 大大 和 田 意 閑 刊<br />

本 《 山 谷 詩 〔 內 〕 集 注 》 二 十 卷卷 , 原原 自 宋 本 翻 刻 , 文文 字 多多 優 於 明 清 諸 本 , 楊<br />

守 敬敬 曾 自 日 本 攜 歸 一 套套 , 清 光 緒 年 間 陳 三 立 據 之 重 刊 ( 光 緒 二 十 一 年 開 雕 ,<br />

二 十 五 年 刊 成 ), 流 傳 較 為 廣 泛 。 今 中 華 書 局局 版 《 黃 庭 堅 詩 集 注 》, 其 內 集<br />

即 以 此 為 底 本 ( 外 集 和 別 集 則 以 楊 守 敬敬 所 藏 、 陳 三 立 重 刊 朝 鮮 古 活 字 本 為 底<br />

本 )。 還 有 《 和 刻 本 漢 詩 集 成 》 中 的 《 須 溪 先 生 評 點 簡 齋 詩 集 》 十 五 卷卷 , 原原<br />

自 朝 鮮 本 翻 刻 , 近 人 李 盛 鐸 曾 將 其 與 丁 丙 藏 黃 虞 稷 千 頃 堂 鈔 本 等 對 校 , 指 出<br />

30 參 見 李 國 慶郖 、 季 叇秋 華 :〈《 淮 海 挐 音稯 》 述稖 略 〉,《 中 國 館枛 藏龞 日尤 本岓 版 古層 籍访 書 目岰 通 訊 》, 第 12<br />

號 (1992 年 )。 天 津卵 圖 書 館枛 、 大 連 圖 書 館枛 藏龞 有 日尤 本岓 大 正岗 二 年 (1913) 成 簣龌 堂 影郓 峣 元 祿 本岓 。<br />

31 中 國 科叅 學 院 圖 書 館枛 亦岿 藏龞 有 此 本岓 。<br />

xxv


25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其 「 字 句 之 間 , 則 瞿 氏 《 書 目 》 所 列 宋 刊 胡 穉 箋 注 本 佳 處 , 此 本 與 之 悉 合 ,<br />

丁 本 之 誤 與 官 刻 不 相 上 下 也 。 則 此 須 溪 評 點 本 源 出 宋 刊 本 無 疑 , 且 箋 注 雖 不<br />

全 , 所 存存 者 胡 注 必 不 少少 。 瞿 氏 所 藏 乃 宋 槧 孤孤 本 , 得 此 亦 仿 佛 虎 賁 中 郎 將<br />

矣 」。 32 可 見 其 價 值 之 大大 。 其 他 如 《 後 山 詩 注 》 十 二 卷卷 ( 日 東 山 天 皇 元 祿 三 年<br />

京 都 茨 木 多多 左 衛衛 門 刊 本 ) 等 , 亦 足 資 校 勘 。<br />

參 、 宋 集 之 選 本 和 注 本<br />

宋 集 在 域 外 的 廣 泛 流 傳 , 選 本 、 注 本 也 是是 重 要 的 方方 式 之 一 。 這 些 選 本 和<br />

注 本 的 水 準 也 許 有 高高 下 參 差 , 但 對 我 們 進 一 步 認 識 和 評 價 宋 代 的 許 多多 作 家家 和<br />

作 品 , 仍 有 積 極 的 意 義 。<br />

在 朝 鮮 半 島 , 中 國 詩 文文 選 本 、 注 本 的 編 纂 始始 於 高高 麗 時時 期 。 現 在 仍 保 存存 在<br />

韓 國 奎 章 閣 的 《 十 抄 詩 》, 便 是是 以 劉 禹 錫錫 、 白 居居 易 等 中 晚 唐 詩 人 為 主 要 收 錄錄<br />

對 象 的 一 部 唐 詩 選 。 33 高高 麗 後 期 的 金 九 容容 取 法 於 蕭 統 《 文文 選 》 和 姚姚 炫 《 唐 文文<br />

粹 》, 也 編 過 一 部 詩 文文 選 集 名 《 選 粹 集 》。 34 麗 末 朝 鮮 初 , 宋 人 撰 述 尤尤 其 是是 宋<br />

人 所 編 的 宋 人 詩 文文 選 本 , 如 《 宋 賢 集 》、《 宋 文文 鑒 》、《 瀛 奎 律 髓 》 等 , 在<br />

東 國 廣 泛 流 行 。 受 其 影 響 , 由 東 人 所 編 纂 的 各各 種 詩 文文 選 本 也 就就 不 斷斷 湧 現 。 比<br />

如 朝 鮮 初 期 , 安 平 大大 君君 李 瑢 就就 編 有 多多 種 宋 詩 選 本 。 其 中 ,「 選 集 李 、 杜 、<br />

韋 、 柳 、 歐 、 王 、 蘇 、 黃 之 詩 , 名 曰 《 八 家家 詩 選 》( 十 卷卷 , 其 中 唐 人 尚尚 占 四<br />

家家 )」, 或 以 為 可 「 泝 黃 、 蘇 之 流 , 登 李 、 杜 之 壇壇 , 以 入 於 《 雅 》、《 頌 》<br />

之 堂 」; 35 選 注 《 宛 陵 梅 先 生 詩 選 》 二 卷卷 , 稱 其 詩 「 簡 古 精 純 , 平 淡 深 邃 , 寄<br />

興 托 比 , 自 與 唐 人 無 校 , 則 獨 聖 俞 一 人 而 已 」; 36 又 選 王 安 石 詩 ,「 以 天 地 人<br />

32 李 盛 鐸谰 :《 木尧 犀 軒 藏龞 書 題 記 及 書 錄杼 》, 張 玉岡 範 整 理 ( 北屙 京 : 北屙 京 大 學 出屒 版 社 ,1985 年 )。<br />

33 《 十 抄 詩 》 也 收 錄杼 了 新 羅ꀱ 時 期醸 崔 致秬 遠彑 、 朴 仁 范积 、 崔 承 佑 、 崔 匡峡 裕 四屶 位 元 詩 人 的 作 品勜 。<br />

34 參 見 〔 朝醹 鮮 〕 金 烋 ( 編 ):《 海 東 文尠 獻讳 總 錄杼 》,「 中 國 詩 文尠 撰郱 述稖 」 類讅 ( 首稴 爾庵 : 學 文尠 閣遳 ,<br />

1969 年 )。《 選杮 粹廦 集 》 今 不 崊 , 具 體殱 所 選杮 之 人 與弌 作 品勜 已 不 詳 。<br />

35 〔 朝醹 鮮 〕 朴 彭酷 年 :〈 八 家窚 詩 選杮 序 〉,《 朴 先峕 生岥 遺東 稿酔 》, 第 1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br />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9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88 年 )。<br />

36 〔 朝醹 鮮 〕 岫 叔 舟 :〈 宛 陵鄈 梅 先峕 生岥 詩 選杮 序 〉 引尙 安崎 平岅 大 君 手尝 劄 。 據 李 仁 榮庀 《 清 芬 室匃 書 目岰 》 卷<br />

x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51<br />

三 才 分 門 類 集 , 略 加 注 解 」, 37 成 《 半 山 精 華 》 六 卷卷 , 人 稱 「 富富 不 失失 泛 , 簡 不<br />

失失 略 , 取 捨 精 當 , 門 類 有 節 。 綱 舉 目 張 , 條 理 不 紊 」; 38 複複 「 取 山 谷 詩 短 章 之<br />

佳 者 , 粹 而 匯 之 , 就就 加 評 論 , 名 曰 《 山 谷 精 粹 》」。 39 這 些 詩 選 的 編 纂 , 雖 都<br />

是是 崇 尚尚 宋 詩 風 氣 下 的 產 物 , 但 顯 然 又 有 其 對 宋 詩 的 認 識 和 理 解 , 那 就就 是是 較 能<br />

顧 及 宋 詩 的 總 體 , 而 並 不 只 是是 尊 崇 蘇 軾 一 人 。 40 其 後 , 柳 希 齡 編 《 祖 宗 詩 律 》<br />

十 四 卷卷 , 奉 江 西 詩 派 「 一 祖 三 宗 」 為 宗 旨 , 而 又 加 以 擴 大大 , 收 入 蘇 舜 欽 、 陸<br />

游 、 朱 熹 、 周 尹尹 潛 等 人 詩 作 。 41 編 《 宋 詩 正 韻 》( 現 僅 存存 卷卷 4-6 三 卷卷 ), 也 以<br />

收 錄錄 江 西 詩 派 詩 人 的 作 品 為 主 。 42 然 此 書 多多 收 古 體 , 似 有 意 與 《 祖 宗 詩 律 》 相<br />

區 別 ; 又 增增 入 蘇 轍 、 張 耒 等 人 , 是是 亦 擴 大大 到 了 蘇 門 ( 柳 氏 另 編 有 《 蘇 詩 抄 》<br />

二 卷卷 , 收 錄錄 蘇 軾 詩 九 十 二 首 , 分 類 編 排 )。 43 顯 然 , 與 李 瑢 相 比 較 , 柳 希 齡 更<br />

多多 地 受 到 方方 回 《 瀛 奎 律 髓 》 及 其 詩 學學 觀 念 的 影 響 , 對 江 西 詩 派 極 為 推 崇 。 不<br />

過 , 他 對 作 品 的 選 擇 , 也 尚尚 未 完 全 囿 於 江 西 詩 派 , 而 是是 仍 試 圖 依 據 自 己 的 理<br />

解 , 較 全 面 地 來 反反 映 宋 詩 發 展展 的 面 貌 。<br />

二 , 是半 選杮 有 明 英秺 宗 正岗 統 十 二 年 (1447) 全峖 羅ꀱ 道 錦板 山 郡 刊屔 本岓 , 今 崊 日尤 本岓 蓬 左岂 文尠 庫窰 。 又 , 安崎 平岅<br />

大 君 此 論 似 也 受 到 麗讘 岕 著 名峮 詩 人 李 奎勲 報酒 的 影郓 響谷 , 參 〔 高 麗讘 〕 李 奎勲 報酒 :〈 論 詩 說弻 〉,《 東 國<br />

李 相厴 國 集 》, 第 21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1 冊屏 ( 首稴 爾庵 :<br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0 年 )。<br />

37 〔 朝醹 鮮 〕 金 烋 ( 編 ):〈 半屜 山 精廨 華 提醚 要稊 〉,《 海 東 文尠 獻讳 總 錄杼 》,「 中 國 詩 文尠 撰郱 述稖 」 類讅 。<br />

38 〔 朝醹 鮮 〕 岫 叔 舟 ( 編 ):《 半屜 山 精廨 華 ‧ 序 》,《 海 東 文尠 獻讳 總 錄杼 》; 是半 書 著 錄杼 於 〔 朝醹 鮮 〕 李<br />

仁 榮庀 :《 清 芬 室匃 書 目岰 》, 第 2 卷 ( 有 〔 韓 〕 寶讥 蓮 閣遳 影郓 峣 本岓 ), 今 日尤 本岓 成 簣龌 堂 崊 正岗 統 年 間 朝醹 鮮<br />

刊屔 本岓 。<br />

39 〔 朝醹 鮮 〕 崔 恒 :〈 山 谷 精廨 粹廦 序 〉,《 太 虛 亭 文尠 集 》, 第 1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br />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9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88 年 )。<br />

40 麗讘 岕 尚 東 坡 , 如崇 徐窶 居 正岗 曰尥 :「 高 麗讘 文尠 士 專 尚 東 坡 , 每 及 第 榜幼 出屒 , 則 人 曰尥 『 三 十 三 東 坡 出屒<br />

矣 。』」 參 見 〔 高 麗讘 〕 徐窶 居 正岗 :《 東 人 詩 話 》, 卷 上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br />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 爾庵 : 太 學 社 ,1996 年 )。 至 朝醹 鮮 時 期醸 , 各峬 種廕 東 坡 詩 文尠 選杮 本岓 層郅 出屒 不 窮 , 如崇 鄭<br />

百 朋 編 《 東 坡 詩 選杮 》、 佚 名峮 《 蘇诐 文尠 抄 》、《 霞 選杮 施卄 注 蘇诐 詩 》、 金 希 參 《 蘇诐 文尠 正岗 宗 》、 朴 宗<br />

熏 《 文尠 史屰 咀 英秺 》( 選杮 歐鄕 陽 修穑 、 蘇诐 軾 兩 家窚 文尠 ) 等 。 其 中 較 好崅 的 是半 鄭 百 朋 的 《 東 坡 詩 選杮 》 和 朴<br />

宗 熏 的 《 文尠 史屰 咀 英秺 》。<br />

41 此 書 編 成 于 朝醹 鮮 中 宗 二 十 二 年 ( 明 世尺 宗 嘉 靖 六 年 ,1527), 二 十 世尺 紀秓 四屶 十 年 代 尚 崊 全峖 帙<br />

( 參 《 清 芬 室匃 書 目岰 》 卷 五 )。 今 止尩 崊 柳卣 氏尮 後匝 人 藏龞 殘釔 本岓 五 卷 ( 卷 9-14)( 參 黃 渭釫 周 :〈 關譽 於<br />

韓 國 編 纂诅 的 中 國 詩 選杮 集 的 研厼 究 〉, 收 於 趙彉 敏 俐 ( 主尾 編 )《 中 國 詩 歌庐 研厼 究 第 二 輯杧 》( 北屙 京 :<br />

中 華 書 局 ,2003 年 )。<br />

42 據 黃 渭釫 周 :〈 關譽 於 韓 國 編 纂诅 的 中 國 詩 選杮 集 的 研厼 究 〉, 此 書 約秖 編 于 朝醹 鮮 中 宗 十 九 年 至 二 十 三<br />

年 , 以层 年 代 先峕 後匝 為厉 序 , 殘釔 卷 現 崊 韓 國 普醭 州 柳卣 氏尮 文尠 貞稏 公 派卼 宗 親杊 會 。<br />

43 據 黃 渭釫 周 :〈 關譽 於 韓 國 編 纂诅 的 中 國 詩 選杮 集 的 研厼 究 〉, 是半 書 編 于 中 宗 二 十 五 年 (1526), 現<br />

崊 柳卣 氏尮 後匝 人 柳卣 哲穯 馨语 處 。<br />

xxvii


25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高高 麗 後 期 , 理 學學 逐 漸 傳 入 東 國 , 至 朝 鮮 世 宗 、 中 宗 以 降 , 更 是是 大大 倡 儒<br />

學學 , 推 崇 朱 熹 , 理 學學 成 為 一 代 官 學學 ,《 朱 子 大大 全 》 等 理 學學 家家 的 著 作 一 再 刊<br />

行 , 朱 熹 詩 文文 的 各各 種 選 本 , 也 層 出 不 窮 。 如 朝 鮮 正 祖 就就 曾 編 定 過 《 紫 陽 子 會<br />

英 》 三 卷卷 、《 朱 子 選 統 》 三 卷卷 、《 朱 書 百 選 》 六 卷卷 、《 朱 子 書 節 略 》 二 十<br />

卷卷 、《 朱 子 會 選 》 四 十 八 卷卷 、《 雅 誦 》 八 卷卷 等 多多 種 朱 熹 詩 文文 選 本 。 這 裏裏 值 得<br />

我 們 注 意 的 , 是是 朱 熹 書 劄 的 編 選 。 朱 書 的 編 選 , 始始 於 朝 鮮 時時 期 著 名 的 朱 子 學學<br />

者 李 滉 編 《 朱 子 書 節 要 》 十 四 卷卷 , 是是 書 的 編 選 雖 以 「 尤尤 關 於 學學 問 而 切 於 受<br />

用 」,「 能 使 人 感 發 而 興 起 」 者 為 宗 旨 , 44 多多 收 朱 熹 論 學學 、 論 事 之 作 , 但 同 時時<br />

因 所 選 書 劄 中 ,「 或 彼 此 往 復 之 際 , 亦 有 道 寒 暄 、 敘 情 素 , 玩 水 遊 山 , 傷 時時<br />

問 俗 等 閒 酬 似 不 切 之 語 , 間 取 而 兼 存存 之 , 使 玩 而 味 之 者 , 如 親 見 先 生 於 燕 閑<br />

優 逸 之 際 , 聆 音 旨 於 謦 談 笑 之 餘 , 則 其 得 有 道 者 氣 象 於 風 範 神 采 之 間 者 , 未<br />

必 不 更 深 於 專 務 精 深 不 屑屑 不 緊 者 之 德 孤孤 而 無 得 也 」, 45 所 以 亦 可 視 為 一 文文 學學 性<br />

選 本 。 是是 書 影 響 很 大大 。「 東 人 之 尊 崇 朱 書 , 實 權 輿 於 是是 書 」。 46 此 後 鄭 經 世 編<br />

《 朱 文文 酌 海 》 十 六 卷卷 , 於 書 、 封封 事 外 , 諸 體 兼 收 , 意 在 補 《 朱 書 節 要 》 之 不<br />

足 。 正 祖 御 定 《 朱 書 百 選 》 六 卷卷 , 也 是是 《 朱 書 節 要 》 的 擴 大大 。 又 , 宋 時時 烈 編<br />

《 朱 文文 抄 選 》, 仍 以 書 劄 為 主 , 又 加 上 了 批 語 。 書 劄 一 體 , 原原 本 用 途 廣 泛 ,<br />

然 在 魏魏 晉晉 以 後 的 發 展展 中 , 卻卻 以 親 朋 故 舊 之 間 的 往 來 書 劄 最 堪 注 目 。 其 文文 體 則<br />

「 本 在 盡 言 , 言 以 散 郁 陶 、 托 風 采 , 故 宜 條 暢 以 任 氣 , 優 柔 以 懌 懷 , 文文 明 從<br />

容容 , 亦 心 聲 之 獻 酬 也 」。「 百 封封 各各 意 」,「 親 疏 得 宜 」。 47 較 少少 官 樣 文文 章 , 多多<br />

能 見 人 性 情 。 至 宋 人 不 僅 以 書 劄 通 消 息 、 問 動 靜 、 論 時時 事 、 敘 親 情 , 更 切 磋<br />

學學 問 , 往 復 論 難 , 動 輒 十 數 番 。 因 此 , 朝 鮮 時時 代 的 士 人 選 擇 相 對 親 切 易 讀 的<br />

書 劄 , 去去 體 貼 學學 問 , 修 道 明 德 , 變 化 性 情 , 不 但 角 度 獨 特 , 也 為 我 們 進 一 步<br />

認 識 書 劄 這 一 文文 體 的 價 值 及 其 在 文文 學學 史 上 的 地 位 , 提 供 了 有 益 的 啟 示 。 至 於<br />

像 《 朱 文文 酌 海 》 等 書 , 兼 收 序 跋 、 記 和 各各 種 雜 著 述 等 文文 學學 性 的 文文 體 , 不 用 說<br />

更 是是 可 以 提 供 我 們 文文 學學 研 究 的 參 考 的 。<br />

44 〔 朝醹 鮮 〕 李 滉 ( 編 ):《 朱 子 書 節 要稊 ‧ 序 》( 明 神 宗 萬 曆 三 十 九 年 (1611) 全峖 州 重稥 刊屔 本岓 ,<br />

韓 國 延 世尺 大 學 校 圖 書 館枛 藏龞 )。<br />

45 〔 朝醹 鮮 〕 李 滉 :《 答 李 仲峊 久 書 》( 全峖 州 重稥 刊屔 本岓 )。<br />

46 〔 朝醹 鮮 〕 徐窶 有 榘 :《 鏤譺 板 考 》 卷 六 《 朱 子 文尠 集 提醚 要稊 》,《 韓 國 冊屏 板 目岰 錄杼 》 卷 下 ,〔 韓 〕 保<br />

景醱 文尠 化 社 ,1995 年 )。<br />

47 〔 梁 〕 劉邟 勰邢 :《 文尠 心尚 雕枈 龍枱 ‧ 書 記 》, 詹 鍈 義 證ꁊ 本岓 ( 上 海 : 上 海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 社 ,1989 年 )。<br />

xi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53<br />

理 學學 成 為 官 學學 , 理 學學 家家 的 詩 文文 和 他 們 所 編 的 詩 文文 選 本 , 在 朝 鮮 時時 代 也 非<br />

常 流 行 。 像 邵 雍 、 程 顥 、 程 頤 、 張 栻 、 朱 熹 、 真 德 秀 等 人 的 文文 集 , 以 及 呂呂 祖<br />

謙 所 編 《 古 文文 關 鍵 》、 樓 昉昉 編 《 崇 古 文文 訣 》、 真 德 秀 編 《 文文 章 正 宗 》、 金 履<br />

祥 編 《 濂 洛 風 雅 》 等 , 都 曾 被被 多多 次 刊 刻 。 理 學學 家家 的 詩 歌 , 尤尤 其 是是 朱 熹 的 詩 ,<br />

甚 而 成 了 朝 鮮 時時 代 朝 野 上 下 士 人 修 業 進 德 的 途 徑 之 一 , 以 至 有 人 認 為 :「 由<br />

今 之 時時 , 造 今 之 士 , 莫 如 學學 夫 子 之 詩 而 咸 有 所 得 , 於 詠 歎 謠 液 之 際 , 消 融 渣<br />

滓 , 動 盪 血 脈 , 易 直 子 諒 之 心 油 然 生 , 而 非 僻 惰 慢 之 志 無 以 作 。 邇 之 可 以 事<br />

父 , 遠 之 可 以 事 君君 。 可 以 興 於 斯 , 可 以 觀 於 斯 , 可 以 群 於 斯 , 而 先 王 之 詩 教<br />

庶 幾 窺 其 萬 一 。」 48 於 是是 , 應 此 需 求 , 東 人 所 編 的 理 學學 詩 選 也 大大 為 增增 加 。 如 正<br />

祖 所 編 朱 子 理 學學 詩 選 《 雅 誦 》 八 卷卷 , 收 朱 熹 古 近 體 詩 三 百 五 十 九 首 , 其 中<br />

《 遠 遊 》、《 武 夷夷 棹 歌 十 首 》、《 齋 居居 感 興 》、《 武 夷夷 精 舍 雜 詠 》、《 鵝 湖<br />

寺寺 和 陸 子 壽壽 》、《 寫 真 》 等 作 品 , 都 是是 影 響 極 為 廣 泛 的 理 學學 詩 歌 。 49 更 有 甚<br />

者 , 由 推 崇 朱 熹 , 進 而 連 帶 著 也 推 崇 朱 熹 所 讚 賞 的 詩 人 。 如 陸 游 , 朱 熹 曾 稱<br />

其 詩 「 讀 之 爽 然 , 近 代 唯 見 此 人 為 有 詩 人 風 致 」, 50 而 朱 熹 是是 亞 聖 ,「 於 人 物<br />

臧 否 , 一 言 重 於 九 鼎 」, 所 以 , 正 祖 便 認 為 ,「 當 今 之 時時 , 等 古 之 世 , 教 其<br />

民 而 化 其 俗 , 舍 杜 〔 杜 甫 , 朱 熹 曾 稱 之 〕、 陸 奚奚 以 哉 」? 51 於 是是 親 選 《 杜 陸 千<br />

選 》 八 卷卷 ( 杜 甫 、 陸 游 五 七 言 律 詩 各各 四 卷卷 ), 從 陸 詩 中 選 錄錄 了 不 少少 「 慨 六 飛<br />

之 南 渡 , 恨 二 轅 之 北 狩 , 起 聞 江 聲 澒 洞 , 傑 然 有 鐵 衣衣 東 征 之 想 」 的 作 品 。 其<br />

實 , 對 理 學學 詩 的 推 崇 , 並 不 限 於 東 國 , 如 日 人 梅 室 雲 洞 就就 認 為 , 歐 陽 修 、 梅<br />

堯 臣 、 蘇 軾 、 黃 庭 堅 、 陳 師 道 作 詩 固 然 是是 妙妙 手 , 然 程 顥 、 邵 雍 、 朱 熹 等 人 的<br />

詩 也 是是 自 道 德 仁 義 中 流 出 , 有 天 然 格 法 , 理 應 兼 收 並 蓄蓄 。 52 理 學學 詩 在 中 國 文文 學學<br />

史 上 曾 被被 指 斥斥 為 理 障 、 非 詩 , 甚 而 被被 批 評 為 :「 夫 詩 比 興 錯 雜 , 假 物 以 神 變<br />

者 也 。 宋 人 主 理 , 作 理 語 。 詩 何 嘗 無 理 , 若 專 作 理 語 , 何 不 作 文文 而 詩 為<br />

耶 ?」 53 然 而 , 詩 可 以 抒 情 、 敍 事 , 自 然 也 可 說 理 。 作 詩 若 得 理 趣 , 如 水 流 雲<br />

48 〔 朝醹 鮮 〕 正岗 祖 ( 編 ):《 雅 誦弳 ‧ 序 》, 延 世尺 大 學 校 圖 書 館枛 藏龞 岪 寅 字 本岓 。<br />

49 是半 書 又 選杮 朱 熹曲 詞 賦 琴 操 四屶 首稴 , 附 銘遨 箴 贊譠 題 辭譪 、 三 先峕 生岥 祠 文尠 、 勸讛 學 文尠 五 十 二 首稴 , 諸 選杮 詩 文尠 有<br />

閣遳 臣 簡龍 注 。<br />

50 〔 宋 〕 朱 熹曲 :〈 答 徐窶 載 叔 賡 書 〉,《 晦 庵 集 》, 第 56 卷 , 文尠 淵 閣遳 《 四屶 庫窰 全峖 書 》 本岓 。<br />

51 〔 朝醹 鮮 〕 正岗 祖 ( 編 ):《 杜 陸鄊 千 選杮 ‧ 序 》, 延 世尺 大 學 校 圖 書 館枛 藏龞 英秺 陵鄈 朝醹 岪 寅 字 本岓 。<br />

52 參 見 梅 室匃 雲 洞卸 :《 詩 律匛 初 學 鈔 》。<br />

53 〔 明 〕 李 夢 陽 :《 缶 音稯 序 》,《 空 同峧 子 集 》, 第 52 卷 ,《 四屶 庫窰 全峖 書 》 本岓 。<br />

xxix


25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在 , 月 到 風 來 , 同 樣 是是 好好 詩 , 在 文文 學學 史 上 理 應 占 一 席 之 地 。 朝 鮮 時時 期 , 理 學學<br />

詩 盛 行 , 對 東 國 詩 歌 的 發 展展 有 重 要 影 響 , 作 為 漢 語 言 文文 學學 的 一 部 分 , 也 不 應<br />

置 而 弗 論 。 而 反反 觀 迄 今 為 止 的 各各 種 文文 學學 通 史 或 斷斷 代 文文 學學 史 , 大大 都 不 為 理 學學 詩<br />

立 章 節 , 顯 然 是是 不 妥妥 當 的 。<br />

駢 體 文文 興 盛 於 唐 而 發 展展 於 宋 , 史 稱 「 宋 四 六 」。 自 中 唐 以 來 , 散 文文 已 顯<br />

示 了 它它 的 創 作 實 績 , 在 許 多多 方方 面 已 代 替 了 駢 文文 。 但 在 實 際 的 政 治 社 會 生 活<br />

中 , 如 政 府 公 文文 、 科 舉 考 試 和 書 啟 往 來 等 方方 面 , 卻卻 仍 依 舊 制 。 很 多多 以 古 文文 名<br />

家家 的 士 人 , 同 時時 又 是是 四 六 文文 的 高高 手 。 駢 文文 以 其 較 強 的 實 用 性 和 吸 收 古 文文 的 長<br />

處 而 得 到 發 展展 並 保 持 著 自 己 的 地 位 。 宋 四 六 傳 至 域 外 尤尤 其 是是 東 國 以 後 , 也 被被<br />

廣 泛 的 運 用 於 政 治 和 社 會 生 活 中 , 各各 種 四 六 文文 選 本 亦 應 運 而 生 。 如 朝 鮮 中 宗<br />

時時 期 , 趙 仁 奎 就就 編 有 《 儷 文文 編 類 》 二 十 卷卷 。 是是 書 為 編 纂 年 代 較 早 的 一 部 大大 型<br />

的 宋 四 六 選 集 , 編 選 目 的 是是 實 用 。 趙 仁 奎 認 為 , 四 六 文文 用 途 廣 泛 ,「 凡 君君 臣<br />

上 下 , 朋 友 之 交 際 , 冠 昏 喪 祭 之 情 文文 , 莫 不 用 焉 」, 遂 「 各各 以 類 分 , 編 藏 箱<br />

篋 」, 54 每 類 又 大大 致 以 作 者 年 代 先 後 為 序 , 所 選 則 多多 為 名 家家 名 篇 。 仁 祖 時時 , 李<br />

植 在 此 書 的 基 礎 上 , 又 編 成 《 儷 文文 程 選 》 十 卷卷 , 55 也 是是 以 類 編 排 , 然 或 是是 出 於<br />

學學 習 的 目 的 , 作 品 雖 以 宋 四 六 為 主 , 但 又 雜 有 少少 量 六 朝 和 唐 代 的 作 品 ; 又 由<br />

於 李 植 所 據 以 選 文文 的 底 本 是是 《 儷 文文 編 類 》 和 《 八 代 四 六 全 書 》, 所 以 每 一 類<br />

中 文文 章 的 編 排 順 序 也 較 混 亂 。 其 後 , 宋 四 六 選 本 中 較 重 要 的 還 有 金 錫錫 胄 編<br />

《 儷 文文 抄 》 二 卷卷 、 柳 近 編 《 儷 文文 注 釋 》 十 卷卷 、 金 鎮 圭 編 《 儷 文文 集 成 》 十 八 卷卷<br />

( 另 有 《 儷 文文 集 成 前 編 》 六 卷卷 , 專 收 六 朝 和 唐 人 駢 文文 ) 等 。 其 中 以 《 儷 文文 集<br />

成 》 最 有 價 值 , 雖 然 其 編 選 宗 旨 和 目 的 仍 與 其 他 選 本 一 樣 在 於 學學 習 和 實 用 ,<br />

但 他 認 為 , 四 六 文文 的 創 作 應 「 本 之 廬 陵 、 眉 山 以 厚厚 其 質 而 鬯鬯 其 氣 , 參 之 以 浮<br />

溪 之 精 深 , 西 山 之 婉婉 曲 , 後 村 之 色 澤 , 梅 亭 之 剪 裁 , 而 又 旁旁 通 諸 家家 , 並 取 其<br />

長 ,〔……〕 是是 不 但 場 屋屋 程 文文 之 可 盡 美 , 大大 而 播 告告 之 言 , 小 而 敷 奏 之 辭 , 皆<br />

54 〔 朝醹 鮮 〕 趙彉 仁 奎勲 ( 編 ):《 儷读 語張 編 類讅 ‧ 序 》, 見 該 書 卷 首稴 , 延 世尺 大 學 校 圖 書 館枛 藏龞 岪 辰 字<br />

本岓 。<br />

55 據 〔 朝醹 鮮 〕 鄭 德郔 餘 :〈 序 〉,〔 朝醹 鮮 〕 李 植释 《 儷读 文尠 程 選杮 》, 李 子 時 、 鄭 德郔 餘 等 皆 參 與弌 編<br />

事 ; 見 〔 朝醹 鮮 〕 趙彉 緯 韓 :《 玄岠 谷 先峕 生岥 文尠 集 》, 第 2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br />

國 歷曜 代 文尠 集 叢齌 書 》, 第 1790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9 年 )。<br />

xiv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55<br />

將 得 其 體 、 適 其 用 , 以 致 鬱鬱 鬱鬱 之 休 , 此 於 聖 世 文文 明 之 治 , 亦 不 無 所 補 爾 。」 56<br />

故 所 選 也 能 既既 突 出 大大 家家 名 家家 的 地 位 , 又 照 顧 到 一 般 的 作 家家 ; 既既 有 文文 體 選 擇 上<br />

的 側 重 ( 如 選 表表 啟 尤尤 多多 ), 又 兼 顧 到 文文 體 的 涵 蓋蓋 面 , 從 而 較 全 面 地 反反 映 了 宋<br />

四 六 創 作 和 發 展展 的 實 際 。<br />

在 日 本 , 中 國 詩 文文 注 本 、 選 本 的 編 撰 , 當 源 於 飛 鳥 奈 良 時時 代 (538-794)<br />

的 漢 籍 抄 寫 。 平 安 時時 代 (794-1192) 初 期 , 淳 和 天 皇 朝 茲 野 貞 主 編 纂 大大 型 類<br />

書 《 秘 府 略 》 一 千 卷卷 , 已 大大 量 引 錄錄 漢 籍 文文 獻 。 57 平 安 朝 後 期 , 宋 人 著 述 開 始始 輸<br />

入 日 本 ( 如 《 太 平 御 覽 》、《 楊 文文 公 談 苑 》 等 )。 鐮 倉 時時 代 (1192-1338),<br />

宋 人 著 述 的 傳 入 就就 更 多多 , 宋 學學 被被 廣 泛 接 受 。 至 室 町 時時 代 (1338-1603), 宋 學學<br />

的 影 響 達 到 高高 峰 , 尤尤 其 是是 五 山 僧 徒 訓 釋 朱 子 《 四 書 集 注 》, 抄 寫 翻 刻 、 注 釋<br />

講 解 《 東 坡 詩 集 》、《 山 谷 詩 集 》 等 , 蘇 軾 、 黃 庭 堅 等 人 的 詩 成 為 時時 人 學學 習<br />

揣 摹 的 範 本 , 各各 種 講 稿 、 注 本 和 選 本 也 就就 不 斷斷 湧 現 。 其 中 最 有 價 值 和 代 表表 性<br />

的 , 應 屬 太 岳 周 崇 所 撰 《 翰 苑 遺 芳 》 和 笑 雲 清 三 所 編 的 包 括 《 翰 苑 遺 芳 》 等<br />

多多 種 蘇 詩 注 本 在 內 的 《 四 河 入 海 》 以 及 萬 里 集 九 的 《 帳 中 香 》。 58<br />

太 岳 周 崇 (1345-1423) 是是 五 山 時時 期 著 名 詩 僧 , 師 從 義 堂 周 信 , 博博 學學 多多<br />

才 , 59 精 研 《 漢 書 》( 有 《 漢 書 抄 》, 已 佚 ), 所 注 蘇 詩 二 十 五 卷卷 , 名 《 翰 苑<br />

遺 芳 》, 萬 里 集 九 稱 之 曰 :「《〔 翰 苑 遺 〕 芳 》、《 脞 〔 說 〕》、《〔 續 〕<br />

翠 》( 即 《 天 馬 玉 津 沫 》) 之 三 部 , 乃 坡 集 之 日 月 星 也 。 凡 好好 學學 者 , 而 孰孰 不<br />

借 其 餘 光 。」 60 可 見 其 為 人 推 重 。 是是 書 的 主 要 價 值 , 在 於 保 存存 了 大大 量 的 宋 人 所<br />

撰 之 蘇 詩 佚 注 。 現 存存 的 宋 人 注 蘇 詩 , 除 零 星 所 存存 的 趙 夔 的 注 之 外 , 以 南 宋 初<br />

56 〔 朝醹 鮮 〕 金 鎮鿈 圭峺 ( 編 ):《 儷读 文尠 集 成 ‧ 序 》, 延 世尺 大 學 校 圖 書 館枛 藏龞 朝醹 鮮 活卺 字 本岓 。<br />

57 是半 書 據 嚴讟 紹 璗 說弻 , 殘釔 崊 684、686 二 卷 ; 參 《 漢庝 籍访 在峹 日尤 本岓 的 流却 布 研厼 究 》, 頁稰 19-20。<br />

58 《 四屶 河 入 海 》 與弌 《 帳 中 香稵 》, 日尤 人 稱廖 為厉 「 抄 物 」。 所 杖 「 抄 物 」, 大 致秬 即 可屣 認強 為厉 是半 注 本岓 。<br />

然 也 有 注 而 未 備鄠 的 意 思匠 在峹 內 。 宋 僧 崌 千 《 上 生岥 經 瑞 應 抄 》( 見 《 續谖 藏龞 經 》) 云 :「 疏 是半 疏<br />

條 為厉 義 , 多峿 分 引尙 文尠 解 義 , 然 具 次 為厉 門 。 抄 乃 漏庛 略 不 備鄠 之 義 , 多峿 分 臨 時 隨枆 釋诤 , 而 不 及 具 備鄠 ,<br />

故卂 云 漏庛 略 不 備鄠 之 稱廖 。」( 此 點 乃 朱 剛穢 先峕 生岥 示岴 知 )<br />

59 惟 肖 得 岩 禪 師窯 《 太 岳 住 天 龍枱 寺崏 洞卸 門 疏 》 有 曰尥 :「 非 常 舉 得 非 常 才 , 世尺 有 公 論 ; 第 一 流却 居 第<br />

一 位 , 人 無 間 言 。」 見 玉岡 村 竹 二 ( 編 ):《 五 山 文尠 學 新 集 》, 第 2 卷 下 ( 東 京 : 東 京 大 學 出屒<br />

版 會 ,1971 年 )。<br />

60 萬 里 集 九 :〈《 天 下 白岭 》 序 〉,《 梅 花 無 盡廆 藏龞 》, 第 6 卷 , 收 於 玉岡 村 竹 二 ( 編 )《 五 山 文尠 學<br />

新 集 》, 第 2 卷 下 ( 東 京 : 東 京 大 學 出屒 版 會 ,1971 年 )。<br />

xxxi


25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年 趙 次 公 的 蘇 詩 注 為 最 早 。 其 注 不 見 於 著 錄錄 , 而 南 宋 人 多多 有 論 及 , 每 稱 其<br />

詳 。 61 如 樓 鑰 就就 說 :「 少少 陵 、 東 坡 詩 , 出 入 萬 卷卷 , 書 中 奧奧 篇 隱 帙 , 無 不 奔奔 湊 筆<br />

下 。〔……〕 蜀 趙 彥 材 注 二 詩 最 詳 , 讀 之 使 人 驚驚 歎 。」 62 林 希 逸 《 題 徐 少少 章<br />

〈 和 注 後 村 百 梅 詩 〉》 亦 云 :「 在 昔 聞 人 , 有 注 前 人 詩 者 , 有 和 前 人 詩 者 ,<br />

未 有 且 注 且 和 者 , 獨 趙 次 公 於 坡 老 為 然 。 數 十 卷卷 之 詩 , 和 盡 而 注 , 又 特 詳 ,<br />

此 人 所 難 能 也 。」 63 然 趙 次 公 注 蘇 詩 原原 書 在 南 宋 以 後 即 湮 沒 不 聞 , 僅 由 《 集 注<br />

東 坡 先 生 詩 》 和 《 王 狀 元 集 百 家家 注 分 類 東 坡 先 生 詩 》 所 引 而 傳 世 , 惜 前 者<br />

( 即 所 謂 蘇 詩 「 五 注 」、「 八 注 」、「 十 注 」 本 ) 至 今 殘 存存 不 過 四 卷卷 , 後 者<br />

於 趙 注 又 刪 節 過 甚 , 趙 次 公 注 原原 貌 已 難 窺 見 。 南 宋 時時 又 有 施 元 之 、 顧 禧 、 施<br />

宿宿 合 撰 《 注 東 坡 詩 》 四 十 二 卷卷 , 並 附 施 宿宿 所 撰 《 東 坡 先 生 年 譜 》, 陸 遊 為 作<br />

序 云 :「 司司 諫 公 〔 指 施 元 之 〕 以 絶 識 博博 學學 名 天 下 , 且 用 工 深 , 歴 歲 久 , 又 助<br />

之 以 顧 君君 景 蕃蕃 之 該 洽 , 則 於 東 坡 之 意 葢 幾 可 以 無 憾 矣 。」 64 評 價 極 高高 , 後 人 殆<br />

無 疑 義 。 由 於 施 宿宿 身 後 遭 誣 論 罷 , 家家 被被 抄 籍 , 是是 書 流 傳 亦 不 廣 , 直 到 清 康 熙<br />

年 間 宋 犖 得 是是 書 宋 刊 三 十 卷卷 殘 本 , 請 邵 長 蘅 等 補 注 刊 行 , 始始 得 流 行 , 然 又 以<br />

邵 氏 妄 加 刪 改 , 不 為 世 人 所 重 。 今 宋 本 施 注 蘇 詩 散 存存 於 海 內 外 , 諸 本 拼 合 ,<br />

仍 缺 六 卷卷 。 65 然 而 , 在 太 岳 周 崇 的 《 翰 苑 遺 芳 》 中 , 卻卻 保 存存 了 大大 量 的 在 《 王 狀<br />

元 集 百 家家 注 分 類 東 坡 先 生 詩 》 中 所 未 收 的 趙 次 公 注 , 據 日 本 學學 者 倉 田 淳 之 助<br />

和 小 川 環 樹 先 生 所 輯 , 約 有 十 萬 字 左 右 ; 今 存存 宋 殘 本 施 、 顧 注 蘇 詩 所 缺 的 部<br />

61 當 然 亦岿 有 駁邇 正岗 其 說弻 者 , 如崇 王尸 楙 《 野郿 客匄 叢齌 書 》 卷 二 十 三 「 東 坡 用岦 如崇 皋 事 」 等 條 。<br />

62 樓鄎 鑰毦 《 簡龍 齋 詩 箋廝 敘 》, 見 胡秦 穉 《 增邴 廣郐 箋廝 注 陳鄉 簡龍 齋 詩 》 卷 首稴 。<br />

63 〔 宋 〕 林 希 逸 :《 竹 溪 鬳 齋 十 一 稿酔 續谖 集 》, 第 13 卷 ,《 四屶 庫窰 全峖 書 》 本岓 。<br />

64 〔 宋 〕 陸鄊 游釜 :《 施卄 司屫 諫李 注 東 坡 詩 ‧ 序 》,《 渭釫 南勌 文尠 集 》, 第 15 卷 ,《 四屶 庫窰 全峖 書 》 本岓 。<br />

65 關譽 於 施卄 注 蘇诐 詩 的 有 關譽 情 況 , 學 術 界厢 已 有 一 些 研厼 究 成 果 , 如崇 劉邟 尚 榮庀 :〈 宋 刊屔 施卄 顧谸 注 蘇诐 詩<br />

考 〉,《 蘇诐 軾 著 作 版 本岓 論 叢齌 》( 成 都 : 巴尕 蜀 書 社 ,1988 年 )、 王尸 水尯 照 :〈 評 久 佚 重稥 見 的 施卄<br />

宿 《 東 坡 先峕 生岥 年 譜ꁈ 》〉,《 中 華 文尠 史屰 論 叢齌 》,1983 年 第 3 期醸 (1983 年 ) 等 , 可屣 以层 參 考 。 然 劉邟<br />

尚 榮庀 等 所 言 現 崊 施卄 注 蘇诐 詩 的 卷 數鄁 , 每 有 參 差窭 。 按匲 〔 宋 〕 施卄 元 之 、 顧谸 禧 《 注 東 坡 先峕 生岥 詩 》 今<br />

崊 殘釔 本岓 四屶 部 : 中 國 國 家窚 圖 書 館枛 藏龞 嘉 定 六 年 (1213) 淮 東 倉穖 司屫 刊屔 本岓 四屶 卷 一 種廕 ( 原穦 繆 荃 孫窖 所<br />

藏龞 , 包屗 括匼 卷 11、12、25、26); 兩 卷 一 種廕 ( 原穦 黃 丕尻 烈 所 藏龞 , 卷 41、42); 臺弋 北屙 國 家窚 圖 書 館枛<br />

藏龞 十 九 卷 一 種廕 ( 原穦 毛尭 晉 所 藏龞 , 包屗 括匼 目岰 錄杼 下 、 卷 3、4、7、10-13、15-20、29、32-34、37、<br />

38。 據 王尸 民岙 信 ( 主尾 編 ):《 中 國 歷曜 代 詩 文尠 別 集 聯 合峯 書 目岰 第 六 輯杧 》( 臺弋 北屙 : 聯 經 出屒 版 事 業 ,<br />

1983 年 ): 翁 同峧 龢 後匝 人 翁 萬 戈尛 ( 現 居 美秙 國 紐 約秖 ) 所 藏龞 南勌 宋 鄭 羽 景醱 定 三 年 (1262) 補 刊屔 嘉 定<br />

本岓 一 種廕 三 十 四屶 卷 ( 目岰 錄杼 2 卷 、 卷 3、4、11-18、21-42。 據 小 川 環 樹曒 、 倉穖 田 淳 之 助 ( 編 ):<br />

《 蘇诐 詩 佚 注 凡 例 》): 諸 本岓 拼匳 合峯 , 尚 缺 六 卷 ( 卷 1、2、5、6、8、9)。<br />

xv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57<br />

份 , 大大 致 可 藉 此 復 原原 。 66 另 外 , 施 宿宿 《 東 坡 先 生 年 譜 》, 中 土 久 佚 , 由 倉 田 淳<br />

之 助 首 先 在 日 本 發 現 , 公 之 於 世 。 何 掄 《 三 蘇 先 生 年 譜 》, 全 書 已 散 失失 , 僅<br />

見 它它 書 徵 引 , 王 水 照 先 生 曾 從 日 本 蓬蓬 左 文文 庫 所 藏 《 東 坡 先 生 年 譜 》 中 輯 得 五<br />

千 餘 字 。 而 太 岳 周 崇 在 書 中 所 引 施 宿宿 《 東 坡 先 生 年 譜 》、 何 掄 《 眉 陽 三 蘇 先<br />

生 年 譜 》, 又 多多 有 可 補 施 、 何 二 譜 者 。 67 由 此 皆 可 見 《 翰 苑 遺 芳 》 一 書 的 重 要<br />

價 值 。<br />

笑 雲 清 三 (1492-1520) 所 編 的 《 四 河 入 海 》, 包 括 瑞 溪 周 鳳 (1392-<br />

1473) 的 《 坡 詩 脞 說 》、 太 岳 周 崇 的 《 翰 苑 遺 芳 》、 桃 源 瑞 仙 (1430-1489)<br />

所 講 一 韓 智 翃 抄 記 的 《 蕉蕉 雨 餘 滴 》 和 萬 里 集 九 的 《 天 下 白 》 等 四 部 蘇 詩 注<br />

本 , 故 取 江 河 淮 濟 四 瀆 入 海 之 意 , 定 名 為 《 四 河 入 海 》。 其 實 , 書 中 還 有 笑<br />

雲 清 三 自 己 的 注 解 , 並 部 份 保 存存 了 江 西 龍 派 (1375-1446) 的 《 天 馬 玉 津 沫 》<br />

和 惟 肖 得 岩 、 嚴 中 周 噩 ( 二 人 均 有 蘇 詩 注 本 《 東 坡 詩 抄 》, 然 原原 書 不 存存 ) 等<br />

其 他 「 坡 詩 講 談 師 」 講 習 蘇 詩 的 文文 字 , 應 當 說 這 實 在 是是 一 部 彙 集 了 五 山 詩 僧<br />

當 日 注 釋 、 研 習 蘇 軾 詩 歌 最 主 要 成 果 的 集 成 式 的 注 本 和 講 稿 。 68 由 於 它它 是是 諸 僧<br />

研 習 蘇 詩 和 教 授 生 徒 的 記 錄錄 , 所 以 較 之 一 般 注 本 要 詳 細 得 多多 。 笑 雲 清 三 所 選<br />

擇 集 注 的 蘇 詩 底 本 , 是是 元 刊 劉 辰 翁 評 《 王 狀 元 集 百 家家 注 分 類 東 坡 先 生 詩 》 二<br />

十 五 卷卷 , 因 注 釋 篇 帙 過 大大 , 每 卷卷 又 析 為 四 , 全 書 已 達 百 卷卷 。 集 注 的 體 例 , 是是<br />

於 每 首 詩 下 先 羅 列 瑞 溪 周 鳳 等 諸 家家 之 說 , 再 附 笑 雲 清 三 自 己 的 看 法 。 而 諸 家家<br />

的 注 釋 和 講 解 , 大大 致 也 如 儒 家家 經 傳 注 疏 , 首 釋 全 篇 主 旨 , 再 說 明 作 年 , 分 段<br />

66 今 崊 〔 宋 〕 施卄 元 之 、 顧谸 禧 :《 注 東 坡 先峕 生岥 詩 》 殘釔 本岓 四屶 種廕 拼匳 合峯 , 雖 缺 六 卷 , 然 配 上 小 川 環<br />

樹曒 、 倉穖 田 淳 之 助 自 《 翰未 苑秾 遺東 芳 》 中 輯杧 出屒 的 施卄 、 顧谸 注 十 卷 ( 包屗 括匼 卷 1、2、5-10、19、20, 見<br />

其 所 編 《 蘇诐 詩 佚 注 》) 和 倉穖 田 淳 之 助 發 現 的 佚 書 施卄 宿 撰郱 《 東 坡 先峕 生岥 年 譜ꁈ 》( 王尸 水尯 照 在峹 日尤 本岓<br />

蓬 左岂 文尠 庫窰 發 現 另屮 一 抄 本岓 , 可屣 與弌 此 參 校 ), 若秵 能 再峘 將 諸 本岓 相厴 互 比尬 勘 , 校 補 訂稍 正岗 , 則 原穦 書 全峖 貌彄<br />

大 致秬 已 得 。<br />

67 詳 參 王尸 水尯 照 :〈 記 蓬 左岂 文尠 庫窰 舊龝 鈔 本岓 《 東 坡 先峕 生岥 年 譜ꁈ 》( 外屸 一 種廕 )〉,《 中 華 文尠 史屰 論 叢齌 》,<br />

1986 年 第 2 期醸 (1986 年 )。<br />

68 是半 書 原穦 亦岿 有 集 成 的 編 纂诅 目岰 的 。 笑 雲 清 三 談 到 此 書 編 纂诅 的 緣 起 , 曰尥 :「 一 翁 ( 指匸 其 師窯 一 韓 智醳<br />

翃 ) 之 聽歭 書 者 , 竹 處 和 尚 ( 指匸 桃 源 瑞 仙届 ) 之 口 訣 也 ( 指匸 竹 處 所 講 蘇诐 詩 , 一 韓 抄 其 師窯 說弻 成<br />

《 蕉朻 雨 餘 滴庖 》)。 愚 又 受 一 翁 口 訣 矣 。 翁 一 日尤 告 愚 曰尥 :『 集 以层 大 成 則 可屣 矣 。』 愚 之 抄 之 起<br />

本岓 者 , 蓋弘 翁 遺東 意 也 。」 見 笑 雲 清 三 ( 編 ):《 四屶 河 入 海 ‧ 後匝 記 》,《 抄 物 大 系 》( 東 京 :<br />

勉勈 誠 社 ,1972 年 )。<br />

xxxiii


25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注 釋 , 講 解 大大 意 。 於 詩 中 所 涉 人 物 、 本 事 、 地 理 方方 位 和 詞 語 典 故 等 , 詳 加 注<br />

解 , 徵 引 材 料料 極 為 豐 富富 。 69<br />

萬 里 集 九 (1428-?) 所 撰 黃 庭 堅 詩 注 《 帳 中 香 》 二 十 卷卷 、 70 序 一 卷卷 , 由 其<br />

門 人 笑 雲 清 三 抄 錄錄 成 書 , 日 人 尾尾 崎 雅 嘉 《 群 書 一 覽 》 卷卷 五 等 著 錄錄 。 是是 書 注 釋<br />

體 例 略 同 于 《 天 下 白 》, 而 講 說 大大 意 , 分 段 注 釋 , 更 為 詳 盡 , 凡 山 谷 詩 中 所<br />

涉 人 物 、 時時 事 、 典 故 等 , 皆 備 引 經 史 子 集 和 釋 氏 書 注 之 。 萬 里 集 九 曾 自 題 其<br />

書 後 曰 :「 胡 苕 溪 漁 隱 雲 , 陳 履 常 有 一 聯 云 :『 此 生 精 力 盡 於 詩 , 末 歲 心 存存<br />

力 已 疲 。』 與 司司 馬 溫 公 《 進 資 治 通 鑒 表表 》 云 『 臣 之 精 力 , 盡 於 此 書 』 之 語<br />

合 , 豈 偶 然 耶 。 餘 亦 於 《 帳 中 香 》 而 盡 精 力 , 猶 如 溫 公 、 履 常 二 公 也 , 但 玉<br />

石 之 區 別 , 同 日 亦 可 語 之 乎 哉 。」 71 其 所 費 心 力 之 多多 , 可 以 想 見 ; 其 可 資 山 谷<br />

詩 研 究 之 參 考 , 亦 毫 無 疑 問 。 此 外 如 一 韓 智 翃 的 《 山 谷 詩 抄 》、 月 舟 的 《 山<br />

谷 幻 雲 集 》 等 , 也 是是 五 山 時時 期 黃 庭 堅 詩 注 本 、 選 本 的 代 表表 , 此 不 贅 述 。<br />

江 戶 時時 代 (1603-1867) 是是 日 本 思 想 文文 化 發 展展 很 活 躍 的 時時 期 。 此 期 雖 然 受<br />

明 人 影 響 , 唐 詩 曾 盛 行 一 時時 , 然 朱 子 學學 在 思 想 學學 術 界 仍 占 統 治 地 位 , 至 江 戶<br />

後 期 , 宋 詩 重 又 被被 推 崇 , 各各 種 宋 人 詩 文文 的 選 本 依 然 很 多多 。 其 中 , 著 名 漢 學學 家家<br />

市 河 世 寧 (1749-1820) 的 《 陸 詩 意 注 》( 即 《 劍 南 詩 醇 意 注 》), 較 有 價<br />

值 。 是是 書 六 卷卷 , 選 陸 遊 各各 體 詩 歌 五 百 二 十 五 首 ,( 其 中 七 律 較 多多 , 占 三 分 之<br />

一 ), 全 書 按 寫 作 時時 間 先 後 排 列 , 有 簡 要 注 釋 、 解 說 和 評 論 。 其 特 點 是是 多多 收<br />

錄錄 陸 詩 中 風 格 清 新 自 然 、 平 淡 質 樸 的 作 品 , 可 知 曾 受 到 清 人 的 影 響 。 72 市 河 世<br />

69 是半 書 體殱 例 亦岿 明 顯殫 受 到 宋 人 注 唐穪 集 、 注 宋 集 的 影郓 響谷 。 如崇 瑞 溪 周 鳳邏 自 道 其 作 《 脞 說弻 》,「 長 篇<br />

分 段卬 , 蓋弘 擬 趙彉 次 公 杜 詩 之 解 也 ; 題 涉 繁 詞 , 則 摘幪 首稴 尾 兩 三 字 而 中 間 安崎 止尩 一 字 , 蓋弘 王尸 伯 大 注<br />

韓 集 之 例 也 ; 義 有 異 論 , 則 先峕 舉 諸 說弻 而 至 岕 判 其 優枳 劣峟 , 蓋弘 顏 師窯 古層 注 《 漢庝 書 》 法 也 。」<br />

(《 刻 楮量 子 瑞 溪 〈 脞 說弻 〉 敘 》, 收 於 笑 雲 清 三 ( 編 )《 四屶 河 入 海 》,《 抄 物 大 系 》( 東<br />

京 : 勉勈 誠 社 ,1972 年 )。<br />

70 關譽 於 此 書 的 取 名峮 , 江 介 周 鏡譯 在峹 序 中 說弻 :「 江 左岂 漆庠 桶 道 人 萬 里 , 博鄯 涉 群 書 , 尚 友 古層 人 , 暇 日尤<br />

把 此 集 以层 『 三 傳 』 焉 、『 十 翼 』 焉 , 仍 名峮 以层 『 帳 中 香稵 』。 曰尥 :『 昔 龍枱 樹曒 嗅 《 華 嚴讟 》 而 知 其<br />

宗 趣 也 , 吾 亦岿 嗅 此 集 而 徹幝 其 奧 也 。』 後匝 來 學 者 嗅 之 , 必岊 邀 其 旨 也 , 判 然 灼 然 。 陸鄊 放 翁 氏尮 所<br />

杖 吾 國 以层 香稵 為厉 佛 事 云 者 , 寔 非 虛 發 。 是半 以层 名峮 焉 。」(《 帳 中 香稵 》 卷 首稴 , 東 京 圖 書 館枛 藏龞 活卺 字<br />

本岓 )<br />

71 萬 里 集 九 :〈 笑 雲 三 公 侍 史屰 所 謄 書 《 帳 中 香稵 》 跋 〉,《 梅 花 無 盡廆 藏龞 》, 第 7 卷 , 收 於 玉岡 村 竹<br />

二 ( 編 )《 五 山 文尠 學 新 集 》, 第 2 卷 下 ( 東 京 : 東 京 大 學 出屒 版 會 ,1971 年 )。<br />

72 參 見 郝 潤鄨 華 :〈 陸鄊 遊 詩 歌庐 與弌 日尤 本岓 江 戶尜 文尠 學 ── 以层 市 河 寬郂 齋 為厉 中 心尚 的 考 察 〉,《 中 國 詩<br />

xvii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59<br />

甯 還 有 《 陸 詩 考 實 》、《 陸 遊 年 譜 》 和 《 三 家家 〔 楊 萬 里 、 范 成 大大 、 陸 遊 〕 妙妙<br />

絕 》。 大大 窪 詩 佛 有 《 宋 三 大大 家家 絕 句 》。 日 僧 廓 門 貫 徹 則 有 《 注 石 門 文文 字 禪 》<br />

三 十 卷卷 。 73 其 他 如 村 瀨 修 石 齋 編 選 的 《 蘇 東 坡 絕 句 》 四 卷卷 、 74 赤 松 勳 選 注 《 東<br />

坡 文文 鈔 》 二 卷卷 、 75 藤 □ 信 成 編 《 宗 忠 簡 文文 鈔 》 二 卷卷 、 76 賴 襄襄 山 陽 編 選 《 李 忠 定<br />

公 奏 議 選 》 一 卷卷 、《 文文 選 》 一 卷卷 、《 詩 選 》 一 卷卷 、 77 桑 原原 忱 編 《 陸 象 山 先 生 文文<br />

鈔 》 三 卷卷 、 78 巽 世 大大 編 《 謝 疊 山 文文 鈔 》 四 卷卷 、 79 《 文文 文文 山 文文 鈔 》 六 卷卷 、 80 如 月<br />

編 《 中 華 若 木 抄 》( 收 陸 遊 詩 最 多多 ) 以 及 日 本 文文 化 五 (1808) 年 大大 阪 書 肆 重<br />

編 吳吳 之 振 《 宋 詩 鈔 ‧ 楊 誠 齋 詩 鈔 》 等 , 81 均 可 使 人 窺 知 蘇 軾 、 黃 庭 堅 等 人 在 域<br />

外 的 廣 泛 影 響 , 也 可 為 中 國 學學 者 研 究 宋 代 文文 學學 提 供 新 的 參 照 。<br />

與 朝 鮮 半 島 和 日 本 一 樣 , 越 南 也 是是 文文 獻 之 邦 。 從 西 元 前 三 世 紀 初 , 漢 籍<br />

就就 通 過 推 行 漢 文文 化 教 育 的 方方 式 傳 入 南 越 。 82 自 八 世 紀 以 後 , 越 南 也 一 直 實 行 著<br />

類 似 於 中 國 本 土 的 科 舉 取 士 制 度 , 漢 文文 化 在 越 南 曾 得 以 廣 泛 的 傳 播 並 產 生 過<br />

深 刻 的 影 響 。 然 而 , 越 南 漢 籍 的 刊 刻 , 卻卻 遲 至 元 代 才 出 現 , 所 刊 刻 書 籍 的 範<br />

圍 也 主 要 限 於 經 史 典 籍 和 科 舉 應 制 之 文文 , 今 所 見 涉 及 宋 代 文文 學學 的 選 本 比 較<br />

少少 , 且 多多 為 通 代 文文 學學 作 品 總 集 的 抄 本 , 編 選 者 情 況 亦 難 詳 。 如 《 丹 花 上<br />

品 》, 編 者 不 詳 , 雜 收 唐 王 勃 、 韓 愈 和 宋 代 歐 陽 修 、 蘇 軾 、 朱 熹 等 人 的 詩<br />

文文 。《 名 墨墨 抄 撮 》, 編 者 亦 不 詳 , 以 選 收 宋 人 趙 普 、 王 禹 偁 、 蘇 洵 、 蘇 軾 等<br />

學 》, 第 9 期醸 ,(2004 年 )。<br />

73 周 裕 鍇 正岗 在峹 此 書 的 基 礎龁 上 撰郱 寫郄 新 注 。<br />

74 〔 宋 〕 蘇诐 軾 :《 蘇诐 東 坡 絕 句屳 》( 文尠 化 十 四屶 (1817) 年 刊屔 本岓 ), 收 於 長 澤曢 規 矩 也 ( 編 )《 和<br />

刻 本岓 漢庝 詩 集 成 》, 第 11 冊屏 ( 東 京 : 古層 典 硏 究 會 ,1992 年 )。<br />

75 〔 宋 〕 蘇诐 軾 :《 東 坡 文尠 鈔 》( 文尠 化 元 年 (1804) 東 都 山 城勬 屋匊 佐 兵 衛 等 刊屔 本岓 ); 參 見 王尸 寶讥 平岅<br />

( 主尾 編 ):《 中 國 館枛 藏龞 和 刻 本岓 漢庝 籍访 書 目岰 》( 杭 州 : 杭 州 大 學 出屒 版 社 ,1995 年 )。<br />

76 〔 宋 〕 宗 澤曢 :《 宗 忠 簡龍 文尠 鈔 》( 文尠 久 元 年 (1861) 抱 月尦 堂 刊屔 本岓 ); 參 見 前 揭 書 。<br />

77 〔 宋 〕 李 綱廲 :《 李 忠 定 公 奏勱 議诗 選杮 》, 賴束 襄 山 陽 ( 編 選杮 )( 嘉 永岛 六 年 (1853) 活卺 字 本岓 ); 參<br />

見 前 揭 書 。<br />

78 〔 宋 〕 陸鄊 九 淵 :《 陸鄊 象 山 先峕 生岥 文尠 鈔 》, 桑 原穦 忱 ( 編 )( 文尠 久 三 年 (1863) 大 阪 群 玉岡 堂 刊屔<br />

本岓 ); 參 見 前 揭 書 。<br />

79 〔 宋 〕 謝 枋 得 :《 謝 疊武 山 文尠 鈔 》( 弘岈 化 二 年 (1845) 刊屔 本岓 ); 參 見 前 揭 書 。<br />

80 〔 宋 〕 文尠 天 祥 :《 文尠 文尠 山 文尠 鈔 》( 萬 延 元 年 (1860) 刊屔 本岓 ); 參 見 前 揭 書 。<br />

81 〔 宋 〕 楊 萬 里 :《 楊 誠 齋 詩 鈔 》; 參 見 王尸 綺廳 珍厜 :〈 日尤 文尠 化 戊岋 辰 刻 本岓 《 楊 誠 齋 詩 鈔 》 述稖<br />

考 〉,《 江 西 師窯 範 大 學 學 報酒 》,1991 年 第 3 期醸 (1991 年 )。<br />

82 參 見 劉邟 玉岡 珺 :〈 中 越 書 籍访 交岾 流却 考 述稖 〉,《 文尠 獻讳 》,2004 年 第 4 期醸 (2004 年 )。<br />

xxxv


26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人 的 文文 章 為 主 , 其 中 收 蘇 軾 文文 最 多多 , 另 外 也 少少 量 收 有 韓 愈 的 文文 章 。《 宋 史 策<br />

略 》、《 宋 史 略 》 等 , 亦 不 著 撰 人 , 以 收 宋 人 策 文文 為 主 , 以 供 士 人 應 舉 之<br />

需 。 另 有 《 樂 府 探 珠 》, 題 愛 吾吾 堂 編 選 , 收 錄錄 唐 李 白 、 劉 禹 錫錫 和 宋 蘇 軾 、 王<br />

安 石 、 李 清 照 、 陸 遊 等 人 詞 作 三 百 九 十 篇 , 題 下 有 簡 單 注 釋 。《 歷 朝 詞<br />

選 》, 夏夏 秉 衡衡 選 編 , 選 收 唐 代 至 清 代 的 詞 作 , 以 雅 淡 為 宗 , 按 調 編 排 。 這 些<br />

選 集 雖 都 不 是是 專 收 宋 人 的 作 品 , 然 藉 此 也 可 略 見 宋 代 文文 學學 在 越 南 的 流 傳 和 影<br />

響 。 83<br />

肆 、 詩 話 及 其 它 域 外 文 獻 中 所 見 宋 代 文 學 史 料<br />

在 域 外 漢 籍 中 , 不 但 保 存存 了 很 多多 宋 人 詩 文文 別 集 和 總 集 以 及 宋 集 的 朝 鮮<br />

本 、 和 刻 本 與 各各 種 注 本 和 選 本 , 而 且 還 保 存存 了 不 少少 宋 代 文文 學學 理 論 和 批 評 方方 面<br />

的 其 他 文文 獻 資 料料 。<br />

首 先 , 域 外 保 存存 了 一 些 中 土 已 佚 的 宋 人 詩 話 。《 唐 宋 分 門 名 賢 詩 話 》,<br />

即 可 作 為 例 證 。《 唐 宋 分 門 名 賢 詩 話 》 一 名 , 不 見 於 中 外 書 目 , 尤尤 袤袤 《 遂 初<br />

堂 書 目 》 著 錄錄 有 《 唐 宋 詩 話 》,《 宋 史 》 卷卷 二 百 零 九 《 藝 文文 志 》 八 有 《 唐 宋<br />

名 賢 詩 話 》 二 十 卷卷 , 皆 不 著 撰 人 。 郭 紹 虞 先 生 根 據 它它 書 稱 引 少少 有 用 全 稱 的 情<br />

況 , 推 斷斷 《 遂 初 堂 書 目 》 等 書 所 著 錄錄 的 《 唐 宋 詩 話 》 與 《 唐 宋 分 門 名 賢 詩<br />

話 》 應 為 一 書 , 84 並 進 一 步 考 證 它它 產 生 的 年 代 為 北 宋 後 期 ,「 當 為 宋 代 匯 輯 詩<br />

話 之 最 早 者 」。 85 在 《 宋 詩 話 輯 佚 》 下 冊 裏裏 , 還 輯 錄錄 了 此 書 的 五 條 佚 文文 。 然 郭<br />

先 生 或 許 不 清 楚 , 是是 書 至 少少 在 明 初 以 前 就就 曾 傳 入 朝 鮮 , 且 於 成 宗 二 十 二 ( 明<br />

83 參 見 劉邟 春卆 銀遦 等 ( 主尾 編 ):《 越 南勌 漢庝 喃鄾 文尠 獻讳 目岰 錄杼 提醚 要稊 》( 臺弋 北屙 : 中 央屹 研厼 究 院 中 國 文尠 哲穯 研厼 究<br />

所 ,2002 年 )。<br />

84 同峧 門 友 張 伯 偉 教 授 則 認強 為厉 ,《 古層 今 詩 話 》 與弌 《 唐穪 宋 分 門 名峮 賢 詩 話 》 也 是半 同峧 書 而 異 名峮 。 其 理<br />

由 是半 今 崊 《 唐穪 宋 分 門 名峮 賢 詩 話 》 中 與弌 《 古層 今 詩 話 》 相厴 同峧 的 條 目岰 多峿 達 近 二 百 條 , 占屟 近 二 分 之<br />

一 ; 參 張 伯 偉 ( 編 ):《 稀 見 本岓 宋 人 詩 話 四屶 種廕 ‧ 前 言 》,( 南勌 京 : 江 蘇诐 古層 籍访 出屒 版 社 ,2002<br />

年 。 然 《 古層 今 詩 話 》( 郭 紹 虞 《 宋 詩 話 輯杧 佚 》 本岓 ) 中 「 山 谷 詩 」 一 條 既卅 引尙 及 《 名峮 賢 詩<br />

話 》, 則 二 書 似 還 不 能 視 為厉 一 書 。<br />

85 參 見 郭 紹 虞 :《 宋 詩 話 考 》, 卷 下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79 年 ), 頁稰 195。 然 郭 先峕 生岥 在峹 此 書<br />

同峧 卷 中 , 又 另屮 列峚 《 分 門 詩 話 》 一 條 , 以层 為厉 與弌 《 唐穪 宋 分 門 名峮 賢 詩 話 》 為厉 二 書 , 則 不 確酎 。<br />

xx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61<br />

孝孝 宗 弘 治 四 ,1491) 年 在 尚尚 州 得 以 刊 行 , 其 中 的 前 十 卷卷 至 今 仍 相 當 完 整 地 保<br />

存存 在 韓 國 。 86 韓 國 忠 南 大大 學學 校 趙 鐘 業 教 授 曾 撰 文文 介 紹 , 認 為 這 是是 中 國 最 早 的 分<br />

類 彙 編 的 詩 話 ,《 詩 話 總 龜 》、《 苕 溪 漁 隱 叢 話 》、《 詩 人 玉 屑屑 》 等 受 其 影<br />

響 甚 大大 , 故 在 詩 話 史 上 的 開 創 意 義 不 可 忽 視 。 87 是是 書 分 「 品 藻 」、「 鑒 誡 」、<br />

「 譏 諷 」 等 三 十 四 門 , 皆 采 自 唐 宋 人 所 撰 筆 記 、 詩 話 等 , 雖 然 這 些 材 料料 現 在<br />

大大 多多 傳 世 , 但 仍 有 其 校 勘 價 值 。<br />

其 次 , 宋 人 詩 話 傳 入 域 外 後 多多 經 翻 刻 , 而 這 些 翻 刻 本 往 往 也 有 一 定 的 文文<br />

獻 價 值 。 比 如 釋 惠 洪 《 冷 齋 夜夜 話 》 十 卷卷 , 有 《 稗 海 》、《 津 逮 秘 書 》、《 學學<br />

津 討 源 》 等 多多 種 版 本 , 然 最 好好 的 版 本 卻卻 不 能 不 推 日 本 五 山 版 《 冷 齋 夜夜 話 》。<br />

五 山 版 書 多多 據 中 國 宋 元 版 覆 刻 , 是是 書 也 不 例 外 , 乃 據 宋 本 覆 刻 , 不 僅 文文 字 很<br />

少少 脫 誤 , 而 且 也 較 為 準 確 。 88 再 如 , 日 本 寬 文文 版 《 天 廚 禁 臠 》、 朝 鮮 本 《 詩 人<br />

玉 屑屑 》、《 精 選 唐 宋 千 家家 聯 珠 詩 格 》 等 , 也 都 可 資 校 勘 。<br />

大大 致 說 來 , 域 外 文文 學學 的 思 潮 和 風 尚尚 總 是是 隨 著 中 國 本 土 文文 學學 風 尚尚 的 變 化 而<br />

起 伏 波 動 的 , 只 是是 在 時時 間 上 較 中 土 滯 後 而 已 。 比 如 蘇 軾 詩 在 北 宋 中 期 至 南 宋<br />

初 都 甚 為 流 行 , 而 高高 麗 中 期 以 後 至 朝 鮮 初 , 東 國 詩 壇壇 也 盛 行 蘇 詩 。 高高 麗 李 仁<br />

老 曾 記 權 迪 詩 , 慨 歎 :「 蘇 子 文文 章 海 外 聞 , 宋 朝 天 子 火 其 文文 。 文文 章 可 使 為 灰<br />

燼 , 落 落 雄 名 安 可 焚 ?」 89 朝 鮮 初 徐 居居 正 撰 《 東 人 詩 話 》 也 有 「 高高 麗 文文 士 專 尚尚<br />

東 坡 , 每 及 第 榜 出 , 則 人 曰 『 三 十 三 東 坡 出 』」 的 記 載 。 90 明 代 中 期 , 復 古 思<br />

潮 日 趨 盛 行 , 朝 鮮 宣 祖 朝 以 後 也 漸 尚尚 唐 詩 , 所 以 朝 鮮 李 植 評 論 當 時時 的 詩 壇壇 風<br />

氣 是是 :「 先 學學 古 詩 、 唐 詩 , 歸 宿宿 于 杜 , 乃 是是 《 三 百 篇 》、《 楚 辭 》 正 脈 , 故<br />

86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 詩 話 叢齌 編 ‧ 附 錄杼 》( 肅 藝ꀸ : 太 學 社 ,1996 年 ) 和 張 伯 偉 :<br />

《 稀 見 本岓 宋 人 詩 話 四屶 種廕 》, 皆 收 入 此 書 。 據 是半 書 後匝 所 崊 仲峊 鈞 跋 語張 , 刊屔 峣 時 稍 有 缺 簡龍 。<br />

87 參 見 趙彉 鐘该 業 :〈 宋 代 最鄦 早 之 分 門 詩 話 總 集 ──《 唐穪 宋 分 門 名峮 賢 詩 話 》〉,《 中 國 書 目岰 季<br />

刊屔 》, 第 15 卷 , 第 3 期醸 (1981 年 );《 中 韓 日尤 詩 話 比尬 較 研厼 究 》( 臺弋 北屙 : 學 海 出屒 版 社 ,1984<br />

年 ), 頁稰 87。<br />

88 參 見 張 伯 偉 :《 稀 見 本岓 宋 人 詩 話 四屶 種廕 ‧ 前 言 》。 又 , 日尤 本岓 江 戶尜 時 代 釋诤 道 忠 還 撰郱 有 《 冷 齋 夜<br />

話 考 》, 對 書 中 詞 語張 和 典 故卂 等 有 簡龍 要稊 注 釋诤 , 收 於 張 伯 偉 ( 編 校 )《 稀 見 本岓 宋 人 詩 話 四屶<br />

種廕 》。<br />

89 〔 高 麗讘 〕 李 仁 老 :《 破 閑 集 》, 卷 下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br />

爾庵 : 太 學 社 ,1996 年 )。<br />

90 徐窶 居 正岗 :《 東 人 詩 話 》。<br />

xxxvii


26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始始 為 定 論 。」 91 日 本 平 安 後 期 、 五 山 以 至 江 戶 時時 期 , 其 詩 學學 理 論 和 批 評 的 趨<br />

向 , 也 大大 致 走 過 麗 、 鮮 兩 朝 的 路 子 , 先 由 學學 白 居居 易 轉 而 學學 杜 甫 , 學學 蘇 、 黃 ,<br />

繼 則 受 明 人 影 響 , 提 倡 復 古 , 崇 尚尚 唐 音 , 最 後 重 又 趨 歸 於 宋 。 日 人 久 保 善 教<br />

曾 描 述 這 種 情 況 是是 :「 我 邦 始始 唱 詩 者 , 天 智 帝 時時 , 以 大大 友 、 大大 津 二 皇 子 為 祖<br />

師 矣 , 而 其 詩 專 取 法 於 宋 。 至 延 天 之 際 , 宋 詩 盛 行 ,《 瀛 奎 律 髓 》、《 聯 珠<br />

詩 格 》, 幾 於 家家 有 其 書 矣 。 實 可 謂 文文 治 之 世 。〔……〕 及 元 祿 之 際 錦錦 裏裏 先 生<br />

者 出 , 始始 唱 唐 詩 , 風 靡 一 世 。 然 其 所 奉 書 , 僅 止 於 《 滄 浪 詩 話 》、《 品<br />

匯 》、《 正 聲 》、 滄 溟 偽 《 唐 詩 選 》、 胡 氏 《 詩 藪 》 而 已 。〔……〕 近 世 關<br />

左 詩 人 , 始始 悟 其 風 之 偽 , 極 口 而 痛 駁 之 , 而 見 宋 詩 之 精 神 , 遂 醒 詩 家家 迷 醉 ,<br />

海 內 為 之 。」 92 不 過 , 這 裏裏 我 們 還 應 當 指 出 一 點 , 除 了 來 自 中 國 本 土 文文 學學 思 潮<br />

的 影 響 之 外 , 程 朱 理 學學 自 高高 麗 朝 和 平 安 朝 傳 入 東 國 和 日 本 以 後 , 亦 始始 終 影 響<br />

著 文文 壇壇 的 理 論 和 批 評 , 並 未 因 中 土 文文 壇壇 的 風 氣 變 化 而 有 太 大大 的 變 化 。 當 然 ,<br />

無 論 是是 朝 鮮 還 是是 日 本 的 文文 論 和 批 評 , 也 都 各各 有 其 顯 著 的 特 點 , 並 非 一 味 模 仿<br />

中 土 。<br />

文文 學學 理 論 和 觀 念 的 形 成 , 往 往 與 知 識 和 思 想 學學 術 的 背 景 有 密 切 的 聯 繫 ,<br />

背 景 不 同 , 對 文文 學學 理 論 上 的 某 些 問 題 的 看 法 也 會 有 差 異 。 比 如 , 北 宋 歐 陽 修<br />

論 梅 堯 臣 詩 , 曾 明 確 提 出 「 詩 窮 而 後 工 」 的 觀 點 。 曰 :「 予 聞 世 謂 詩 人 少少 達<br />

而 多多 窮 , 夫 豈 然 哉 ? 蓋蓋 世 所 傳 詩 者 , 多多 出 於 古 窮 人 之 辭 也 。 凡 士 之 蘊 其 所 有<br />

不 得 施 於 世 者 , 多多 喜 自 放 於 山 巔 水 涯 , 外 見 蟲 魚 草 木 風 雲 鳥 獸 之 狀 類 , 往 往<br />

探 其 奇 怪 , 內 有 憂 思 感 憤 之 鬱鬱 積 , 其 興 於 怨 刺 , 以 道 羈 臣 寡寡 婦 之 所 歎 , 而 寫<br />

人 情 之 難 言 。 蓋蓋 愈 窮 則 愈 工 。 然 則 非 詩 之 能 窮 人 , 殆 窮 者 而 後 工 也 。」 93 就就 歐<br />

91 〔 朝醹 鮮 〕 李 植释 :《 學 詩 准穝 的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 爾庵 : 太<br />

學 社 ,1996 年 )。<br />

92 久 保 善 教 :《 木尧 石岳 園 詩 話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日尤 本岓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 爾庵 : 太 學 社 ,1992<br />

年 )。<br />

93 〔 宋 〕 歐鄕 陽 修穑 :《 梅 聖 俞 詩 集 ‧ 序 》, 收 於 曾 棗醾 莊 、 劉邟 琳 ( 主尾 編 )《 全峖 宋 文尠 》, 第 716 卷<br />

( 成 都 : 巴尕 蜀 書 社 ,1991 年 )。 此 說弻 當 然 並 非 歐鄕 陽 修穑 的 發 明 。 唐穪 代 的 韓 愈 就酧 曾 說弻 過 「 愁 思匠<br />

之 聲 要稊 妙 , 豚歡 愉醋 之 辭譪 難譿 工 , 而 窮 苦秳 之 言 易 好崅 」 的 話 (〈 荊 潭鄡 裴弬 均 楊 憑 唱 和 詩 序 〉), 而 若秵<br />

再峘 往 上 追 溯 , 宋 玉岡 說弻 的 「 貧 士 失屺 職龙 而 志 不 平岅 」(《 九 辯谪 》), 司屫 馬 遷 說弻 的 發 憤郦 而 著 書 ( 參<br />

〈 太 史屰 公 自 序 〉), 桓 ꁋ譚 說弻 的 「 賈 誼 不 左岂 遷 失屺 志 , 則 文尠 彩 不 發 」(《 新 論 》) 等 , 似 早 已<br />

有 意 無 意 地峸 包屗 含 了 這 層郅 意 思匠 。<br />

xxi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63<br />

陽 修 所 論 本 身 來 看 , 此 說 是是 有 為 而 發 的 , 但 同 時時 它它 也 揭 示 了 一 個 逆 境境 往 往 更<br />

能 成 就就 一 位 作 家家 的 普 遍 道 理 。 後 人 對 此 幾 無 異 議 , 然 朝 鮮 士 人 卻卻 多多 以 為 歐 陽<br />

修 之 說 既既 是是 有 激 而 雲 , 則 無 論 是是 「 窮 者 而 後 工 」 還 是是 其 反反 命 題 「 詩 能 窮<br />

人 」, 就就 都 不 妥妥 當 。 如 車 天 輅 以 為 詩 之 「 工 拙 , 才 也 ; 窮 達 , 命 也 。 才 者 在<br />

我 , 而 工 拙 之 分 天 也 ; 命 之 在 天 , 而 窮 達 之 數 , 夫 豈 人 力 也 哉 ?」「 工 者 自<br />

工 , 拙 者 自 拙 , 窮 者 自 窮 , 達 者 自 達 」。 94 金 錫錫 胄 等 人 則 從 文文 章 乃 不 朽 之 盛 事<br />

的 角 度 , 認 為 達 者 之 達 , 不 過 「 達 於 一 時時 , 其 窮 也 窮 於 萬 世 ; 此 之 窮 , 窮 於<br />

一 時時 , 其 達 也 達 於 萬 世 」。 95 「 若 其 所 傳 乎 遠 者 , 怨 仇 不 敢 議 其 短 , 君君 相 不 能<br />

奪奪 其 譽 , 掩 之 而 愈 彰 , 磨 之 而 益 光 , 殘 膏 剩 馥 , 足 以 沾 丐 百 代 。」 96 李 德 壽壽 又<br />

以 為 ,「 詩 之 工 不 工 , 系 乎 才 , 不 系 乎 位 , 豈 必 窮 之 盡 才 , 而 通 之 盡 不 才<br />

乎 ?」 故 「 非 天 之 窮 其 詩 也 , 窮 其 才 也 ; 非 窮 乎 古 也 , 窮 乎 今 也 。」 97 這 些 看<br />

法 今 人 雖 未 必 都 會 贊 同 , 然 而 其 思 考 問 題 的 角 度 和 方方 式 , 卻卻 可 以 提 供 我 們 研<br />

究 作 家家 的 創 作 與 生 存存 環 境境 之 關 係 問 題 時時 的 參 考 。 又 如 宋 人 評 詩 , 多多 倡 平 淡 ,<br />

而 日 本 五 山 詩 僧 虎 關 師 煉 則 認 為 :「 夫 詩 之 為 言 也 , 不 必 古 淡 , 不 必 奇 工 ,<br />

適 理 而 已 。〔……〕 達 人 君君 子 , 隨 時時 諷 喻 , 使 複複 性 情 , 豈 樸 淡 奇 工 之 所 拘<br />

乎 , 唯 理 之 適 而 已 。」 98 也 不 失失 為 有 識 之 見 。<br />

在 對 宋 代 文文 學學 的 總 體 認 識 上 , 域 外 士 人 的 看 法 也 有 其 獨 特 之 處 。 像 對 宋<br />

詩 的 評 價 , 後 人 常 受 時時 代 思 潮 影 響 , 將 其 與 唐 詩 比 較 , 未 免 任 意 軒 輊 , 而 一<br />

些 域 外 士 人 的 看 法 反反 比 中 國 明 清 時時 代 的 很 多多 論 者 要 客 觀 全 面 、 通 達 平 正 。 如<br />

朝 鮮 金 昌昌 協 (1651-1708)《 農 岩 集 》 卷卷 三 十 四 《 雜 識 ‧ 外 篇 》 有 云 :「 宋 人<br />

之 詩 , 以 故 實 議 論 為 主 。 此 詩 家家 大大 病 也 。 明 人 攻 之 是是 也 。 然 其 自 為 也 , 未 必<br />

94 〔 朝醹 鮮 〕 車 天 輅 :《 五 山 集 》, 第 5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br />

刊屔 》, 第 61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1 年 )。<br />

95 〔 朝醹 鮮 〕 金 錫杻 胄秤 :《 詩 能 窮 人 賦 》,《 息窾 庵 遺東 稿酔 ‧ 別 稿酔 》, 卷 上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br />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145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5 年 )。<br />

96 〔 朝醹 鮮 〕 張 維廸 :《 溪 穀酖 集 》, 第 3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br />

第 92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2 年 )。<br />

97 〔 朝醹 鮮 〕 李 德郔 壽 :《 西 堂 私 載 》, 第 4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br />

刊屔 》, 第 186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7 年 )。<br />

98 虎 關譽 師窯 練 :《 詩 話 》,《 濟 北屙 集 》, 第 11 卷 , 收 於 上 村 観 光峒 ( 編 )《 五 山 文尠 學 全峖 集 》, 第 1<br />

卷 ,( 京 都 : 思匠 文尠 閣遳 ,1973 年 )。<br />

xxxix


26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勝 之 , 而 或 反反 不 及 焉 , 何 也 ? 宋 人 雖 主 故 實 議 論 , 然 其 問 學學 之 所 蓄蓄 積 , 志 意<br />

之 所 蘊 結 , 感 激 觸 發 , 噴 薄 輸 寫 , 不 為 格 調 所 拘 , 不 為 塗 轍 所 窘 , 故 其 氣 象<br />

豪 蕩 淋 漓 , 時時 有 近 於 天 機 之 發 , 而 讀 之 猶 可 見 其 性 情 之 真 也 。」 以 真 率 自 然<br />

論 宋 詩 , 而 不 只 是是 見 其 故 實 議 論 , 就就 較 公 允 。 再 如 , 日 人 長 野 確 (1783-<br />

1837) 也 認 為 :「 唐 詩 有 唐 詩 之 妙妙 , 宋 詩 有 宋 詩 之 妙妙 , 而 唐 宋 諸 家家 各各 有 悟 入<br />

自 得 處 , 都 不 一 般 。 如 韓 柳 歐 蘇 王 曾 之 文文 , 歐 虞 顏 柳 蔡蔡 米 蘇 黃 之 書 , 莫 不 皆<br />

然 也 。」 99 「 明 人 務 求 勝 宋 人 , 然 其 學學 術 文文 章 不 能 仿 佛 宋 人 。 大大 抵 宋 人 能 自 為<br />

一 家家 , 不 肯 踏 襲 前 人 , 明 人 好好 剽 竊 古 人 , 是是 其 膽 識 已 迥 然 不 同 也 。」 100 又 ,<br />

域 外 士 子 論 宋 代 詩 人 , 往 往 能 兼 及 諸 家家 諸 派 , 表表 現 出 一 種 宏宏 通 的 態 度 ; 他 們<br />

或 鍾 情 於 某 一 家家 , 又 能 獨 具 隻 眼 。 如 朝 鮮 洪 奭奭 周 (1774-1842) 論 宋 詩 , 於 梅<br />

堯 臣 、 歐 陽 修 、 蘇 軾 、 江 西 詩 派 之 外 , 同 時時 舉 出 陸 游 、 朱 熹 、 文文 天 祥 、 謝 翱<br />

等 人 。 101 南 龍 翼 (1628-1692) 推 陳 與 義 詩 為 宋 人 最 優 者 , 102 申 靖 夏夏 盛 讚 蘇 洵<br />

詩 「 雄 傑 渾 深 , 非 二 子 之 比 」, 103 李 圭 景 則 以 為 「 范 石 湖 , 宋 詩 中 可 以 模 楷<br />

者 」。 104 都 是是 其 例 。<br />

至 如 在 一 些 具 體 的 文文 學學 批 評 中 , 域 外 士 人 所 論 的 可 取 之 處 就就 更 多多 了 。 像<br />

高高 麗 李 仁 老 (1152-1220) 論 蘇 、 黃 學學 李 商 隱 , 作 詩 多多 用 事 ,「 而 造 語 益 工 ,<br />

了 無 斧斧 鑿 之 痕 , 可 謂 青 于 藍 矣 」。 105 李 奎 報 (1168-1241) 論 梅 堯 臣 詩 曰 :<br />

「 余 昔 讀 梅 聖 俞 詩 , 私 心 竊 薄 之 , 未 識 古 人 所 以 號 詩 翁 者 。 及 今 閱 之 , 外 若<br />

苶 弱 , 中 含含 骨骨 鯁 , 真 詩 中 之 精 雋 也 。 知 梅 詩 , 然 後 可 謂 知 詩 者 也 。」 106 朝 鮮<br />

99 長 野郿 確酎 :《 松 蔭 快 談 》, 第 3 卷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日尤 本岓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 爾庵 : 太 學 社 ,<br />

1992 年 )。<br />

100 前 揭 書 , 第 2 卷 。<br />

101 參 見 〔 朝醹 鮮 〕 洪即 奭邺 周 :《 讀歲 宋 詩 》,《 淵 泉印 集 》, 第 1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br />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293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2002 年 )。<br />

102 南勌 龍枱 翼 :《 酗 谷 詩 話 ‧ 詩 評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 爾庵 : 太<br />

學 社 ,1996 年 )。<br />

103 岫 靖 夏窅 :《 恕窻 庵 詩 評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 爾庵 : 太 學 社 ,<br />

1996 年 )。<br />

104 〔 朝醹 鮮 〕 李 圭峺 景醱 :《 詩 家窚 點 燈曰 》, 第 9 卷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 詩 話 叢齌 編 》<br />

( 首稴 爾庵 : 太 學 社 ,1996 年 )。<br />

105 〔 高 麗讘 〕 李 仁 老 :《 破 閑 集 》, 卷 下 。<br />

106 〔 高 麗讘 〕 李 奎勲 報酒 :〈 論 詩 說弻 〉;《 白岭 雲 小 說弻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修穑 正岗 增邴 補 韓 國 詩 話 叢齌<br />

編 》( 首稴 爾庵 : 太 學 社 ,1996 年 )。<br />

xxiv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65<br />

金 昌昌 協 比 較 陳 與 義 、 陸 游 與 黃 庭 堅 、 陳 師 道 詩 ,「 黃 之 橫 拗 生 硬 , 陳 之 瘦 勁<br />

嚴 苦 ,〔……〕 與 其 學學 山 谷 、 後 山 , 無 甯 取 簡 齋 、 放 翁 , 以 其 去去 詩 道 猶 近<br />

爾 。」 107 又 拈 出 黃 庭 堅 《 遊 百 花 洲 節 氏 園 》「 三 公 未 白 髮髮 , 十 輩 乘 朱 輪 」 兩<br />

句 , 謂 :「 此 蓋蓋 設 言 黑 頭 作 相 , 家家 世 燀 爀 , 只 教 人 好好 看 , 而 要 無 益 於 吾吾 身 云<br />

爾 。 注 者 乃 以 三 公 為 寇 萊 公 、 範 文文 正 、 謝 希 深 。 此 只 見 百 花 洲 有 三 公 舊 跡 而<br />

附 會 如 此 , 大大 失失 作 者 本 意 。」 108 日 本 菊 池 桐 孫孫 (1772-1855) 論 學學 黃 庭 堅 和 楊<br />

萬 里 , 稱 時時 人 「 喜 黃 者 絕 少少 , 喜 楊 者 常 多多 , 蓋蓋 黃 詩 奧奧 峭 耳 , 苦 艱 澀 ; 楊 時時 尖尖<br />

新 , 易 入 心 脾 故 也 。 人 但 知 學學 黃 者 墮墮 魔魔 障 , 而 不 知 學學 楊 者 亦 墮墮 魔魔 障 矣 。 不 善<br />

學學 之 禍 , 楊 恐 過 於 黃 。」 109 長 野 確 謂 :「 王 荊 公 作 文文 , 繁 簡 皆 妙妙 。 如 《 上 仁<br />

宗 萬 言 書 》, 最 繁 而 最 美 者 ; 如 《 讀 柳 宗 元 傳 》、《 讀 孟孟 嘗 君君 傳 》, 至 簡 而<br />

至 美 者 。」「 婉婉 曲 周 折 , 法 度 閒 暇 , 詞 意 醇 厚厚 , 氣 調 員 美 , 莫 如 歐 陽 公 焉 ;<br />

縱 橫 排 奡 , 才 鋒鋒 俊 偉 , 奇 奇 怪 怪 , 不 與 法 期 而 與 之 合 , 莫 如 蘇 文文 忠 焉 。」 110<br />

其 他 如 成 海 應 提 出 「《 辨 奸 論 》 非 老 泉 文文 , 乃 東 坡 所 作 也 」, 111 申 維 翰 《 三<br />

家家 狐 白 評 》 遍 評 歐 、 王 、 蘇 三 家家 詩 文文 等 等 112 , 都 可 參 考 。<br />

二 十 世 紀 以 前 , 漢 字 是是 東 亞 、 東 南 亞 各各 國 的 通 用 文文 字 , 尤尤 其 是是 在 正 式 場<br />

合 和 士 人 的 撰 述 活 動 中 , 大大 都 離 不 開 漢 字 的 媒 介 。 所 以 , 在 許 多多 域 外 士 人 以<br />

漢 語 言 文文 字 撰 寫 的 著 作 特 別 是是 史 學學 著 述 中 , 往 往 也 會 給 我 們 提 供 一 些 宋 代 文文<br />

學學 研 究 方方 面 的 參 考 材 料料 。 例 如 , 據 朝 鮮 初 期 鄭 麟 趾 等 所 撰 《 高高 麗 史 》 卷卷 七 十<br />

《 樂 志 》 一 載 , 高高 麗 睿 宗 九 ( 宋 徽 宗 政 和 四 ,1114) 年 , 宋 徽 宗 賜 給 高高 麗<br />

「 新 樂 」 和 《 曲 譜 》 十 冊 、《 指 訣 圖 》 十 冊 。 十 一 年 , 宋 徽 宗 又 賜 給 高高 麗<br />

「 大大 晟 雅 樂 」。 所 謂 「 新 樂 」 和 「 大大 晟 雅 樂 」, 實 際 上 指 的 都 是是 宋 徽 宗 崇 寧<br />

107 〔 朝醹 鮮 〕 金 昌 協 :《 雜 識ꁉ ‧ 外屸 篇 》,《 農 巖殑 集 》, 第 34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br />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162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6 年 )。<br />

108 前 揭 書 。<br />

109 菊 池 桐 孫窖 :《 五 山 堂 詩 話 》, 第 1 卷 , 收 於 趙彉 鐘该 業 ( 編 )《 日尤 本岓 詩 話 叢齌 編 》( 首稴 爾庵 : 太 學<br />

社 ,1992 年 )。<br />

110 長 野郿 確酎 :《 松 蔭 快 談 》, 第 2 卷 。<br />

111 成 海 應 :《 題 蘇诐 老 泉印 〈 辨杪 奸崃 論 〉 後匝 》,《 研厼 經 齋 全峖 集 ‧ 續谖 集 》, 第 11 冊屏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br />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 叢齌 刊屔 》, 第 279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2001 年 )。<br />

112 〔 朝醹 鮮 〕 岫 維廸 翰未 :《 青 泉印 集 · 續谖 集 》, 第 9 卷 , 收 於 韓 國 文尠 集 編 纂诅 委 員穵 會 ( 編 )《 韓 國 文尠 集<br />

叢齌 刊屔 》, 第 200 冊屏 ( 首稴 爾庵 : 景醱 仁 文尠 化 社 ,1997 年 )。<br />

xli


26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三 年 由 魏魏 漢 津 主 持 改 定 、 崇 寧 四 年 完 成 並 經 宋 徽 宗 賜 名 「 大大 晟 」、 頒 佈 海 內<br />

的 雅 樂 。 113 所 不 同 的 只 是是 第 一 次 所 賜 主 要 是是 「 新 樂 」 的 樂 器 、《 曲 譜 》 和<br />

《 指 訣 圖 》 等 , 第 二 次 則 除 了 樂 器 之 外 , 還 有 文文 、 武 舞 儀 仗 和 服 飾 等 。《 樂<br />

志 》 中 的 這 些 記 載 無 疑 為 我 們 進 一 步 認 識 和 瞭 解 宋 代 的 雅 樂 , 提 供 了 珍 貴 的<br />

文文 獻 資 料料 。 此 外 , 歷 來 為 人 們 所 重 視 的 是是 ,《 高高 麗 史 》 卷卷 七 十 一 《 樂 志 》 二<br />

中 還 保 存存 了 宋 徽 宗 改 定 樂 制 之 前 傳 入 高高 麗 的 「 唐 樂 」, 即 隋 唐 北 宋 以 來 的 燕<br />

樂 或 教 坊 俗 樂 , 包 括 燕 樂 使 用 的 樂 器 、 歌 舞 大大 曲 演 奏 人 員 、 演 奏 儀 式 、 口 號<br />

致 語 、 大大 曲 曲 詞 七 套套 三 十 首 和 雜 曲 曲 詞 四 十 四 首 。 不 但 具 體 描 述 和 生 動 展展 現<br />

了 北 宋 歌 舞 大大 曲 演 出 的 實 際 情 形 , 而 且 也 為 後 人 提 供 了 宋 代 詞 曲 研 究 的 重 要<br />

文文 獻 。 清 代 康 熙 年 間 編 《 欽 定 詞 譜 》, 對 此 已 加 以 利 用 , 並 從 中 摘 錄錄 出 中 土<br />

已 佚 的 二 十 三 個 詞 調 , 七 套套 大大 麯 曲 詞 。 王 國 維 先 生 撰 《 唐 宋 大大 麯 考 》, 曾 據<br />

以 增增 補 了 「 惜 奴 嬌 〔 曲 破 〕」 等 一 些 中 土 載 籍 未 備 的 曲 調 。 唐 圭 璋 先 生 編 纂<br />

《 全 宋 詞 》, 則 將 其 作 為 無 名 氏 之 作 全 部 收 入 。 另 ,〈 憶 吹 簫 慢 〉 等 四 十 四<br />

首 雜 曲 曲 詞 , 除 了 可 考 知 主 名 為 柳 永 等 人 的 十 五 首 之 外 , 亦 全 部 收 入 《 全 宋<br />

詞 》。<br />

再 如 , 朝 鮮 正 祖 曾 組 織 編 纂 過 《 宋 史 筌 》 一 百 四 十 八 卷卷 , 他 之 所 以 編 撰<br />

此 書 , 其 深 層 的 原原 因 是是 基 於 朝 鮮 時時 期 已 普 遍 形 成 的 對 宋 代 思 想 文文 化 的 民 族族 —<br />

心 理 認 同 。 正 祖 曰 :「 國 家家 治 教 政 法 , 忠 厚厚 寬 仁 , 列 聖 相 承 , 化 理 郅 隆 , 綏<br />

猷 垂 謨 , 至 善 盡 美 , 重 熙 累 洽 , 悠 久 無 疆 , 有 非 曆 古 之 所 能 克 媲 。 若 有 宋 矩<br />

矱 之 正 , 文文 物 之 盛 , 與 夫 儒 術 之 賅 性 理 , 士 習 之 重 名 節 , 即 我 朝 之 所 尤尤 尚尚<br />

者 。 有 其 尚尚 也 , 則 宜 急 所 征 ; 苟 欲 征 也 , 則 莫 於 史 。」 而 「 自 遷 《 記 》 固<br />

《 書 》, 代 各各 有 史 , 獨 宋 史 之 纂 于 元 臣 阿 魯 圖 脫 脫 者 , 潦 率 無 據 , 體 裁 則 乖<br />

謬 , 輯 敘 則 氄 雜 」。 遂 「 積 數 十 年 , 經 數 十 臣 , 再 三 確 例 」, 撰 為 此 書 。 114<br />

113 《 音稯 樂鄑 志 》,《 宋 史屰 》, 第 129 卷 , 四屶 載 宋 徽 宗 崇 寧 四屶 年 九 月尦 以层 新 樂鄑 成 下 詔 曰尥 :「 適 時 之<br />

宜 , 以层 身 為厉 度匓 , 鑄歹 鼎 以层 起 律匛 , 因峴 律匛 以层 制 器 , 按匲 協 於 庭窱 , 八 音稯 克 諧杒 。 昔 堯配 有 《 大 章鄓 》, 舜 有<br />

《 大 韶遾 》, 三 代 之 王尸 亦岿 各峬 異 名峮 。 今 追 千 載 而 成 一 代 之 制 , 宜 賜 新 樂鄑 之 名峮 曰尥 『 大 晟 』。」<br />

( 北屙 京 : 中 華 書 局 ,1985 年 )〔 朝醹 鮮 〕 鄭 麟殷 趾 等 :《 樂鄑 志 》,《 高 麗讘 史屰 》, 第 70 卷 , 一 載<br />

高 麗讘 睿廊 宗 九 年 六 月尦 宋 徽 宗 賜 新 樂鄑 詔 亦岿 云 :「 乃 詔 有 司屫 , 以层 身 為厉 度匓 , 由 度匓 鑄歹 鼎 , 作 樂鄑 薦龦 之 ,<br />

天 地峸 宗 廟郎 , 羽 物 時 應 。」( 首稴 爾庵 : 亞 細 亞 文尠 化 社 ,1972 年 )<br />

114 正岗 祖 手尝 諭杘 , 見 《 宋 史屰 筌 》 卷 首稴 , 奎勲 章鄓 閣遳 藏龞 本岓 。<br />

xxvi


鞏 本岓 棟釀 東 亞 視 野郿 下 的 宋 代 文尠 學 史屰 料 研厼 究 267<br />

陳 寅 恪 先 生 有 謂 :「 華 夏夏 民 族族 之 文文 化 , 歷 數 千 載 之 演 進 , 造 極 於 趙 宋 之 世 。<br />

後 漸 衰衰 微 , 終 必 複複 振 。」 115 得 此 宜 有 更 進 一 步 的 認 識 和 體 會 。《 宋 史 筌 ‧ 文文<br />

苑 傳 》 較 之 《 宋 史 ‧ 文文 苑 傳 》, 有 不 少少 調 整 。 閣 臣 除 了 將 原原 屬 《 儒 林 傳 》 的<br />

高高 弁 、 劉 顏 、 李 覯 、 王 回 、 楊 萬 里 、 何 涉 、 鄭 樵 、 徐 夢夢 莘 、 程 大大 昌昌 、 王 應<br />

麟 、 胡 旦 等 十 六 人 列 入 《 文文 苑 傳 》 之 外 , 還 列 入 了 其 他 列 傳 中 的 王 禹 偁 、 胥<br />

偃 、 陸 游 、 沈 括 、 李 燾 、 楊 億 、 劉 筠 等 九 人 , 而 將 和 峴 、 楊 傑 、 劉 詵 、 趙 蕃蕃<br />

四 人 改 入 《 儒 林 傳 》。 其 中 較 值 得 注 意 的 是是 , 閣 臣 對 《 文文 苑 傳 》 中 人 物 所 作<br />

的 重 新 編 排 。《 御 定 宋 史 筌 義 例 》 曰 :「 宋 之 道 學學 , 至 周 程 張 朱 始始 大大 明 ; 文文<br />

章 至 歐 蘇 王 曾 始始 丕 變 。 蓋蓋 國 初 文文 體 猶 襲 五 代 之 對 偶 聲 律 , 其 變 以 為 古 文文 , 實<br />

自 柳 開 、 穆 修 輩 倡 之 也 , 宜 有 以 表表 章 , 而 舊 史 〔 指 《 宋 史 》〕 之 序 列 無 類 ,<br />

去去 就就 未 當 。 故 今 自 柳 開 至 陸 遊 , 編 之 於 首 , 以 別 古 文文 之 源 流 ; 自 樂 史 至 王 應<br />

麟 , 以 著 述 為 次 ; 自 楊 億 至 汪 藻 , 以 制 詞 為 次 ; 自 李 度 至 朱 敦敦 儒 , 以 詩 次<br />

之 ; 自 高高 頔 至 張 即 之 , 以 翰 藝 次 之 ; 自 徐 鉉 至 刁 , 以 南 唐 人 次 之 ; 自 許 洞 至<br />

夏夏 侯 嘉 正 , 皆 有 才 無 命 者 也 。」 從 這 個 編 排 的 次 序 和 細 目 的 劃 分 , 我 們 可 以<br />

看 出 如 下 幾 點 : 一 、 重 視 古 文文 的 創 作 , 較 準 確 地 描 述 了 古 文文 發 展展 的 歷 史 , 並<br />

在 突 出 歐 蘇 王 曾 等 人 古 文文 創 和 地 位 的 同 時時 , 列 入 了 許 多多 往 往 易 於 被被 人 忽 略 或<br />

一 般 看 來 並 不 以 古 文文 名 世 的 作 家家 ( 如 尹尹 源 、 蘇 舜 元 、 李 覯 、 王 回 、 李 格 非 、<br />

王 禹 偁 、 黃 庭 堅 、 秦 觀 、 張 耒 、 唐 庚 、 楊 萬 里 、 陸 游 、 程 俱 等 )。 二 、 將 許<br />

多多 史 學學 家家 列 入 《 文文 苑 傳 》, 且 地 位 僅 次 於 古 文文 。 可 見 其 「 文文 」 的 觀 念 較 為 寬<br />

泛 。 三 、 推 重 宋 四 六 文文 的 創 作 。 朝 鮮 時時 期 , 出 於 科 舉 和 實 際 政 治 、 社 會 生 活<br />

的 需 要 , 士 人 往 往 都 比 較 重 視 對 四 六 文文 的 學學 習 。 這 裏裏 閣 臣 首 列 楊 億 、 劉 筠 、<br />

宋 白 等 人 , 以 熊 克 、 汪 藻 結 束 , 從 而 可 更 進 一 步 看 出 , 在 四 六 文文 的 創 作 上 ,<br />

東 人 是是 比 較 偏 於 對 偶 切 當 、 用 事 工 穩 一 派 的 。 四 , 在 《 文文 苑 傳 》 的 最 後 , 列<br />

許 洞 、 孫孫 唐 卿卿 、 倪 濤 、 夏夏 侯 嘉 正 等 六 人 , 稱 其 為 「 有 才 無 命 」, 雖 似 分 類 標<br />

準 不 一 , 然 由 此 卻卻 又 表表 現 出 閣 臣 對 文文 學學 創 作 與 士 人 遭 際 、 社 會 背 景 關 係 的 注<br />

意 , 與 朝 鮮 時時 期 「 詩 能 窮 人 」 的 討 論 正 可 相 參 。 總 之 , 這 些 看 法 , 應 當 說 都<br />

是是 代 表表 了 朝 鮮 士 人 對 宋 代 文文 學學 的 普 遍 認 識 的 , 值 得 重 視 。<br />

115 陳鄉 寅 恪匭 :〈 鄧 廣郐 銘遨 《 宋 史屰 職龙 官 志 考 證ꁊ 》 序 〉,《 金 明 館枛 叢齌 稿酔 二 編 》( 北屙 京 : 三 聯 書 店 ,<br />

2001 年 ), 頁稰 277。<br />

xliii


26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綜 上 所 述 , 現 存存 於 韓 國 、 日 本 和 其 他 國 家家 中 有 關 宋 代 文文 學學 的 史 料料 內 容容 豐<br />

富富 , 種 類 繁 多多 , 中 如 :( 一 ) 宋 集 、 宋 人 的 其 他 撰 述 ;( 二 ) 上 述 撰 述 的 朝<br />

鮮 本 、 和 刻 本 ;( 三 ) 域 外 士 人 所 編 撰 的 宋 集 的 注 本 、 選 本 ;( 四 ) 詩 話 、<br />

文文 集 、 史 傳 、 筆 記 等 文文 獻 中 的 有 關 宋 代 文文 學學 研 究 的 材 料料 , 都 有 值 得 我 們 關 注<br />

和 用 作 參 考 的 地 方方 。 這 一 部 份 文文 學學 史 料料 , 理 應 成 為 我 們 整 個 宋 代 文文 學學 乃 至 文文<br />

化 研 究 的 重 要 組 成 部 份 。 這 是是 宋 代 文文 學學 研 究 的 一 個 新 的 領 地 , 可 以 相 信 , 它它<br />

也 是是 一 個 可 以 給 我 們 帶 來 更 多多 期 待 的 領 域 。<br />

xxviii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269-283<br />

【 書 評 】 Book Review<br />

子 安 宣 邦 、 崔 文 衡 :<br />

《 歴 史 の 共 有 体 としての 東 ア゚グア゚》<br />

( 東 京 : 藤 原 書 店 ,2007 年 )<br />

*<br />

張 崑 將<br />

前 言<br />

《 歴 史 の 共 有 体 としての 東 アジア》 一 書 是是 由 日 本 知 名 思 想 史 家家 子 安 宣<br />

邦 (1933-) 及 韓 國 世 界 史 專 長 的 學學 者 崔 文文 衡衡 (1935-) 所 合 著 完 成 之 書 。 本 書<br />

扣 緊 其 副 標 題 :「 日 俄 戰 爭 と 日 韓 の 歷 史 認 識 」, 所 以 可 說 是是 以 日 俄 戰 爭 作<br />

為 主 軸 , 並 時時 刻 呼 籲 從 一 個 所 謂 屬 於 東 亞 的 「 歷 史 共 有 體 」 之 行 動 理 念 出<br />

發 。<br />

本 書 共 分 兩 部 共 十 章 , 第 一 部 作 者 是是 日 本 學學 者 子 安 宣 邦 , 第 二 部 作 者 則<br />

大大 皆 是是 韓 國 學學 者 崔 文文 衡衡 , 茲 附 上 目 錄錄 如 下 :<br />

序 論 東 ア゚グア゚・ン 歴 史 の 共 有 に 向 けて<br />

── 日 韓 関 係 をを 通 じて 考 えるる............................ 子 安 宣 邦<br />

Ⅰ ナヂショミナヂリモズゲムヘ・ン 日 韓 関 係 ‧ 東 ア゚グア゚<br />

── 自 己 表 象 と 他 者 認 識 の 病 理<br />

1 日 本 ナヂショミナヂリモズゲムヘの 解 読 .................................... 子 安 宣 邦<br />

2 漢 字 論 からら 見 た 東 ア゚グア゚........................................ 子 安 宣 邦<br />

* 臺弋 北屙 醫鿀 學 大 學 醫鿀 學 人 文尠 研厼 究 所 副 教 授 。


27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3 「 韓 」の 痕 跡 と「 日 本 」の 成 立<br />

── 日 韓 関 係 の 過 去 と 現 在 .................................... 子 安 宣 邦<br />

4 歴 史 の 共 有 体 としての 東 ア゚グア゚<br />

── 東 ア゚グア゚ 共 同 体 ををめぐって............................ 子 安 宣 邦<br />

Ⅱ 日 韓 ・ン 東 ア゚グア゚ 近 代 史 の 共 有<br />

──「 歴 史 」の 一 国 化 をを 超 えて<br />

5 百 年 前 の 東 ア゚グア゚、 現 在 の 東 ア゚グア゚<br />

── 国 際 関 係 からら 見 た 日 露 戦 争 と 韓 国 併 合 ............ 崔 文 衡<br />

6 閔 妃 暗 殺 とは 何 か── 日 露 戦 争 の 序 曲 .................... 崔 文 衡<br />

7 「 閔 妃 問 題 」とは 何 か<br />

── 角 田 房 子 『 閔 妃 暗 殺 』……………………… 子 安 宣 邦<br />

8 日 露 戦 争 と 日 本 の 独 島 ( 竹 島 ) 先 取 ........................ 崔 文 衡<br />

9 韓 国 「 開 国 」の 歴 史 ── 韓 国 歴 史 教 科 書 の 問 題 .... 崔 文 衡<br />

10 自 国 の 歴 史 をを 世 界 史 の 中 で 捉 えるる............................ 崔 文 衡<br />

從 這 個 目 錄錄 可 知 , 本 書 探 討 「 東 亞 細 亞 的 歷 史 課 題 」、「 日 俄 戰 爭 與 閔<br />

妃 暗 殺 、 獨 島 領 土 之 歷 史 糾 葛葛 」 以 及 強 調 「 超 越 歷 史 的 一 國 化 之 歷 史 共 有<br />

體 」 等 三 個 重 點 , 而 全 書 主 軸 係 要 凸 顯 一 個 「 東 亞 的 歷 史 共 有 體 」 的 批 判 歷<br />

史 方方 法 論 課 題 。 以 下 依 序 簡 評 各各 章 重 點 。<br />

第 一 部 各 章 評 述<br />

子 安 在 本 書 的 序 言 中 說 , 他 與 韓 國 學學 者 崔 文文 衡衡 的 最 初 認 識 , 是是 因 藤 原原 書<br />

店 在 二 ○○ 五 年 一 月 召 開 的 紀 念 創 立 十 五 週 年 上 , 為 崔 文文 衡衡 在 日 本 出 版 的<br />

《 日 露 戰 爭 の 世 界 史 》 一 書 所 安 排 的 一 場 演 講 會 上 相 遇 , 並 在 閱 讀 其 書 後 ,<br />

促 發 日 後 子 安 注 意 韓 國 與 日 本 關 係 的 歷 史 , 發 表表 一 連 串 有 關 「 日 韓 關 係 」、<br />

「 閔 妃 暗 殺 」 與 「 獨 島 問 題 」 的 歷 史 批 判 論 文文 , 再 加 上 崔 氏 既既 有 的 文文 稿 , 遂<br />

形 成 本 書 。 子 安 高高 度 稱 讚 崔 氏 本 著 優 越 的 國 際 關 係 論 之 方方 法 和 徹 底 地 精 查 國<br />

際 關 係 資 料料 的 歷 史 認 識 和 歷 史 敘 述 。 子 安 彷 如 在 異 國 找 到 知 音 , 因 為 兩 者 都<br />

是是 批 判 「 歷 史 的 一 國 化 」 者 。 崔 氏 強 調 從 世 界 史 角 度 來 解 讀 自 己 國 家家 的 命<br />

運 , 與 子 安 追 求 以 亞 洲 歷 史 認 識 的 共 有 體 , 並 用 歷 史 批 判 性 的 方方 法 , 來 不 斷斷<br />

反反 覆 、 反反 芻 自 國 與 他 國 共 有 的 歷 史 課 題 。<br />

ii


書 評 271<br />

子 安 首 先 在 〈 序 論 〉 中 提 及 有 關 日 俄 戰 爭 的 有 名 小 說 《 坂 の 上 の 雲 》,<br />

作 者 係 著 名 的 歷 史 小 說 家家 司司 馬 遼 太 郎 (1923-1996)。 子 安 認 為 司司 馬 氏 主 觀 地<br />

將 日 俄 戰 爭 (1905) 定 位 為 護 持 「 祖 國 的 防 衛衛 戰 爭 」, 這 樣 的 解 讀 如 同 靖 國<br />

神 社 參 拜 的 問 題 一 樣 , 進 而 批 評 這 些 人 或 作 家家 彷 如 是是 「 時時 代 錯 誤 的 帝 國 之 遺<br />

兒 」。<br />

子 安 貫 以 其 歷 史 性 批 判 之 眼 , 重 新 檢 視 當 代 學學 者 或 現 代 學學 者 對 戰 爭 解 釋<br />

的 種 種 問 題 。 子 安 指 出 : 無 論 如 何 , 戰 爭 都 有 其 欺 瞞 性 , 但 有 些 學學 者 談 日 俄<br />

戰 爭 的 歷 史 意 義 時時 , 卻卻 相 當 隨 便 ; 他 們 透 過 文文 字 , 主 觀 性 地 以 欺 瞞 來 言 說 ,<br />

忽 略 從 「 被被 壓壓 迫 民 族族 」 的 角 度 來 檢 視 戰 爭 的 合 理 性 。 子 安 認 為 , 就就 日 俄 戰 爭<br />

而 言 , 至 少少 牽 動 滿 州 的 諸 民 族族 、 朝 鮮 民 族族 等 「 被被 壓壓 迫 民 族族 」, 但 日 本 人 在 解<br />

釋 日 俄 戰 爭 時時 , 卻卻 往 往 沒 有 韓 國 與 中 國 觀 點 , 甚 至 缺 乏 世 界 的 觀 點 , 留 下 的<br />

只 有 日 本 自 己 的 觀 點 。 子 安 由 此 批 判 司司 馬 遼 太 郎 將 日 俄 戰 爭 視 為 「 祖 國 防 衛衛<br />

戰 爭 」, 更 想 藉 日 俄 戰 爭 的 這 種 解 釋 , 也 合 理 化 太 平 洋 戰 爭 , 把 「 史 談 」 偽<br />

裝 成 「 雜 談 」, 以 此 想 要 免 除 其 「 言 說 責 任 」。( 頁 12-13)<br />

子 安 舉 出 韓 國 學學 者 崔 文文 衡衡 之 觀 點 , 認 為 從 韓 國 觀 點 來 看 , 日 俄 戰 爭 是是 和<br />

「 閔 妃 暗 殺 」(1895)、「 獨 島 佔 領 」(1905) 息 息 相 關 , 但 日 本 人 在 討 論<br />

日 俄 戰 爭 之 際 , 是是 沒 有 「 韓 國 」 觀 點 的 。 實 則 崔 氏 作 為 世 界 史 專 家家 , 看 問 題<br />

也 絕 不 只 從 韓 國 觀 點 , 他 甚 至 把 日 俄 戰 爭 看 成 是是 「 亞 細 亞 的 世 界 大大 戰 」( 頁<br />

16)。<br />

因 此 , 子 安 要 批 判 那 些 企 圖 把 「 歷 史 記 憶 一 國 化 」 的 人 , 也 就就 是是 只 從 一<br />

國 中 心 主 義 解 讀 的 歷 史 學學 者 , 往 往 不 考 慮 對 他 國 的 傷 害 , 故 子 安 提 倡 「 超 越<br />

歷 史 的 一 國 化 之 歷 史 共 有 體 」, 一 貫 以 歷 史 性 批 判 的 方方 法 , 邁 向 他 所 謂 的<br />

「 東 亞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理 念 , 因 而 像 日 本 首 相 參 拜 靖 國 神 社 、 司司 馬 遼 太 郎<br />

宣 稱 日 俄 戰 爭 是是 「 祖 國 防 衛衛 戰 爭 」, 以 及 角 田 房 子 (1914-) 的 小 說 《 閔 妃 暗<br />

殺 》 等 等 , 結 局局 是是 將 日 本 政 府 排 除 在 戰 爭 責 任 或 暗 殺 責 任 之 外 ( 頁 20)。 以<br />

上 事 例 , 都 是是 傷 害 到 他 國 人 民 , 在 本 質 上 都 是是 非 道 德 的 , 因 為 在 子 安 看 來 ,<br />

所 謂 「 道 德 」 不 會 只 是是 說 「 愛 國 」 之 事 而 忽 視 對 他 國 傷 害 的 事 實 。<br />

iii


27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因 此 , 子 安 首 先 在 第 一 章 〈 日 本 民 族族 主 義 (nationalism) 的 解 讀 〉 檢 示<br />

「 民 族族 」 之 概 念 , 發 現 「 民 族族 」 概 念 的 形 成 , 是是 基 於 同 一 性 的 自 覺 和 差 異 化<br />

的 要 求 , 這 種 自 覺 和 要 求 同 時時 也 帶 來 文文 化 的 「 日 本 民 族族 」 概 念 。 但 是是 , 子 安<br />

考 察察 所 謂 「 日 本 民 族族 」 或 「 大大 和 民 族族 」 之 稱 呼 , 並 不 會 是是 很 久 遠 的 歷 史 , 根<br />

本 也 是是 近 代 的 產 物 , 而 且 日 本 「 民 族族 國 家家 」 的 概 念 , 還 是是 以 德 國 的 民 族族 概 念<br />

為 基 礎 ( 頁 40-41)。 子 安 一 貫 以 其 「 知 識 考 古 學學 」 立 場 , 諷 刺 「 民 族族 」<br />

(nation) 概 念 往 往 是是 「 被被 作 出 來 」 的 , 所 以 子 安 從 一 個 具 有 指 標 性 意 義 的 雜<br />

誌 《 日 本 人 》( 一 八 八 八 年 創 刊 , 一 八 九 五 年 一 度 廢 刊 , 一 九 ○ 七 年 改 刊 為<br />

《 日 本 及 日 本 人 》, 迄 今 仍 存存 ), 檢 示 「 民 族族 」 詞 彙 的 出 現 , 實 則 在 昭昭 和 初<br />

年 尚尚 未 出 現 , 但 在 一 九 二 九 年 忽 然 大大 量 增增 加 , 故 可 以 說 日 本 「 民 族族 」 之 概 念<br />

是是 在 近 代 才 被被 建 構 起 來 的 , 而 當 時時 正 是是 滿 州 事 變 ( 1931 ) 、 中 日 戰 爭<br />

(1937) 到 太 平 洋 戰 爭 (1941) 的 十 五 年 戰 爭 時時 期 ( 頁 28-31)。 子 安 慣 用 考<br />

古 學學 的 解 釋 方方 式 , 把 一 些 近 代 認 為 既既 定 的 實 體 概 念 , 給 予 非 實 體 、 歷 史 性 的<br />

言 說 來 重 新 解 讀 。 這 樣 的 解 讀 作 業 之 目 的 , 不 只 是是 為 解 體 而 解 體 、 為 批 判 而<br />

批 判 , 而 是是 從 既既 存存 的 呪 縛 中 解 放 而 出 , 從 而 將 此 後 的 世 界 視 為 自 己 之 事 。<br />

接 著 子 安 在 第 二 章 〈 從 漢 字 論 看 東 亞 〉, 討 論 漢 字 的 東 亞 歷 史 共 有 性 之<br />

課 題 。 事 實 上 , 子 安 在 二 ○○ 三 年 時時 已 有 《 漢 字 論 : 不 可 避 的 他 者 》( 岩 波<br />

書 店 ), 本 章 的 立 論 大大 致 與 前 書 相 同 。 此 章 延 續 第 一 章 「 日 本 民 族族 」 概 念 的<br />

問 題 , 子 安 指 出 所 謂 「 本 土 日 本 」 即 是是 「 日 本 民 族族 」 概 念 的 前 身 , 是是 一 批 以<br />

日 本 固 有 古 代 為 志 向 的 國 學學 者 , 設 想 在 漢 字 或 漢 文文 化 未 傳 入 以 前 的 純 粹 日<br />

本 , 本 有 她 自 己 固 有 的 言 語 , 即 「 大大 和 話 語 」(やまとことば) 來 看 待 世 界<br />

萬 物 與 現 象 。 被被 稱 為 近 世 日 本 學學 問 的 集 大大 成 者 的 本 居居 宣 長 (1730-1802), 是是<br />

德 川 中 後 期 有 名 的 國 學學 者 , 就就 是是 這 種 熱 衷衷 日 本 的 「 固 有 性 」 者 。<br />

如 所 周 知 , 八 世 紀 日 本 最 早 的 史 書 《 古 事 記 》 和 《 日 本 書 紀 》 是是 用 漢 字<br />

寫 成 的 , 本 居居 宣 長 即 把 《 古 事 記 》 文文 本 , 以 日 本 古 語 「 大大 和 話 語 」 來 加 以 訓<br />

讀 , 成 就就 了 以 註 釋 及 評 論 的 龐 大大 巨 著 《 古 事 記 傳 》 四 十 四 大大 卷卷 , 這 是是 近 代 以<br />

前 最 偉 大大 的 成 果 , 使 之 成 為 近 代 幾 被被 神 格 化 的 作 品 。 但 子 安 不 免 疑 惑 宣 長 的<br />

訓 讀 法 , 畢 竟 宣 長 以 新 註 釋 學學 的 言 說 完 成 的 《 古 事 記 傳 》, 是是 否 增增 加 了 什 麼<br />

新 東 西 ? 又 遮 掩 了 什 麼 舊 東 西 ? 子 安 特 別 指 出 , 宣 長 訓 讀 出 日 本 的 註 釋 學學 言<br />

iv


書 評 273<br />

說 , 把 《 古 事 記 》 的 「 漢 字 神 話 」, 以 「 大大 和 話 語 」 訓 讀 出 來 , 如 此 神 話 真<br />

的 成 為 「 日 本 神 話 」。 換 言 之 ,《 古 事 記 》 透 過 了 宣 長 的 註 釋 學學 作 業 , 成 為<br />

日 本 的 神 典 。( 頁 61-63)<br />

毫 無 疑 問 , 宣 長 的 註 釋 學學 相 當 影 響 了 近 代 日 本 知 識 份 子 , 子 安 舉 出 明 治<br />

維 新 以 後 致 力 於 日 本 國 語 學學 者 如 山 田 孝孝 雄 (1873-1958), 即 視 漢 語 為 外 來 的<br />

侵 入 者 。 類 似 山 田 這 類 國 語 學學 者 追 求 著 一 種 「 純 粹 國 語 」 的 概 念 , 透 過 排 斥斥<br />

漢 語 , 以 回 復 「 本 來 的 日 本 語 」, 藉 語 言 的 純 粹 性 來 強 化 日 本 人 的 認 同 意 識<br />

( 頁 66-67)。 子 安 舉 出 這 類 高高 唱 「 純 粹 固 有 語 言 」 的 國 學學 者 , 無 非 想 要 證 明<br />

所 謂 「 純 粹 固 有 語 言 」, 根 本 都 屬 近 代 的 產 物 , 是是 近 代 人 物 如 本 居居 宣 長 所 創<br />

造 出 來 的 產 物 。 子 安 特 別 指 出 「 漢 字 」 及 「 漢 文文 化 」 對 日 本 而 言 , 甚 至 對 東<br />

亞 國 家家 如 韓 國 、 越 南 而 言 , 都 是是 「 不 可 避 的 巨 大大 他 者 」 之 存存 在 , 甚 至 在 傳 統<br />

日 本 裡裡 ,「 韓 之 痕 跡 」 也 相 當 明 顯 , 只 不 過 透 過 近 代 學學 者 新 的 註 釋 之 下 , 刻<br />

意 抹 滅 這 類 有 損 「 純 粹 」 的 「 痕 跡 」( 頁 70)。<br />

因 此 , 子 安 繼 續 在 第 三 章 〈「 韓 」 之 痕 跡 與 「 日 本 」 之 成 立 〉 一 文文 中 ,<br />

探 索 日 韓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如 果 不 了 解 日 本 古 代 史 , 大大 概 很 難 想 像 即 使 日<br />

本 現 在 許 多多 舊 地 名 皆 有 「 韓 的 痕 跡 」。 在 日 本 古 代 史 中 , 日 韓 也 有 過 一 段<br />

「 共 有 體 」 的 歷 史 經 驗 , 甚 至 日 本 神 話 中 也 有 不 少少 有 關 「 韓 」 的 記 載 。 子 安<br />

首 先 提 問 「 所 謂 痕 跡 是是 什 麼 ?」 說 明 「 痕 跡 」 就就 是是 完 全 過 去去 、 消 去去 了 的 東 西<br />

或 事 跡 , 即 已 經 不 可 見 其 姿姿 態 的 蹤 跡 。 接 著 子 安 如 是是 定 義 「 韓 」(からら) 的<br />

痕 跡 」, 說 它它 是是 一 種 被被 創 作 出 來 、 生 出 來 的 東 西 , 那 東 西 即 是是 「 日 本 」, 而<br />

在 被被 生 出 的 「 日 本 」 裡裡 ,「 韓 」 現 在 只 是是 存存 留 「 痕 跡 」 而 消 逝 , 也 就就 是是 說 被被<br />

消 去去 的 東 西 是是 「 韓 」, 被被 創 作 出 來 的 是是 「 日 本 」。( 頁 92-93)<br />

職 是是 之 故 , 子 安 踏 尋 日 本 古 代 史 書 《 記 》《 紀 》 等 古 代 文文 獻 , 發 現 有 不<br />

少少 「 韓 」 的 痕 跡 。 例 如 文文 獻 中 提 到 天 照 大大 神 的 弟 神 素 戔 鳴 尊 , 與 天 照 大大 神 在<br />

天 上 世 界 的 決 鬥鬥 失失 敗 後 , 成 為 被被 放 逐 之 神 而 降 於 葦葦 原原 中 國 、 出 雲 , 不 久 成 為<br />

「 根 之 堅 州 國 」 之 主 。 本 居居 宣 長 將 「 根 之 國 」 解 釋 為 「 黃 泉 之 國 」, 但 子 安<br />

考 察察 《 日 本 書 紀 》 一 書 卻卻 是是 記 載 降 於 韓 國 古 代 國 家家 「 新 羅 」 中 , 其 他 文文 獻 中<br />

也 都 有 類 似 「 韓 跡 」 的 記 載 , 可 是是 江 戶 時時 代 的 學學 者 如 本 居居 宣 長 的 解 釋 卻卻 努 力<br />

v


274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抹 滅 這 個 日 韓 共 同 體 的 「 韓 跡 」。 子 安 特 別 提 到 江 戶 時時 代 一 個 相 當 有 名 的 論<br />

戰 , 即 一 位 考 證 學學 者 藤 貞 幹 (1732-1797) 所 著 的 《 衝衝 口 發 》, 引 起 本 居居 宣 長<br />

特 別 寫 《 鉗 狂 人 》 以 駁 斥斥 藤 貞 氏 處 處 保 留 「 韓 跡 」 觀 點 的 「 狂 人 」。 藤 貞 幹<br />

在 《 衝衝 口 發 》 中 提 到 許 多多 有 關 「 韓 跡 」 的 論 點 , 認 為 古 代 日 本 的 制 度 、 儀<br />

禮 、 祭 祀 、 文文 字 語 言 和 衣衣 服 習 俗 等 , 基 本 上 是是 經 由 被被 中 國 文文 化 渲 染 的 朝 鮮 半<br />

島 , 即 依 存存 於 經 由 「 韓 」 的 「 漢 」 文文 化 而 來 的 , 又 說 :「 辰 韓 , 為 秦 之 亡<br />

人 , 素 戔 鳴 尊 , 辰 韓 之 主 也 」、「 歌 乃 韓 之 古 俗 , 明 也 」、「 本 邦 之 言 語 ,<br />

音 訓 皆 由 異 邦 移 來 也 。 和 訓 雖 有 種 種 之 說 , 十 之 八 九 是是 上 古 韓 音 韓 語 , 或 西<br />

土 之 音 所 轉 之 也 。」 等 等 , 都 可 證 明 「 韓 跡 」 確 實 在 古 代 中 日 的 歷 史 發 展展 上<br />

有 相 當 的 密 切 關 係 。 子 安 指 出 像 藤 貞 幹 這 類 觀 點 在 本 居居 宣 長 主 張 日 本 有 自 己<br />

的 「 固 有 起 源 」 以 前 , 可 說 是是 一 般 的 見 解 。 但 這 類 論 點 卻卻 被被 宣 長 斥斥 為 「 狂 人<br />

之 言 」 而 加 以 駁 斥斥 , 從 而 重 新 註 解 日 本 古 文文 獻 的 《 古 事 記 》, 盡 力 把 「 韓 」<br />

消 去去 , 而 成 立 了 「 日 本 」。 換 言 之 , 宣 長 透 過 消 去去 「 韓 跡 」, 讀 出 了 帶 有 固<br />

有 國 家家 性 、 文文 化 性 、 言 語 性 起 源 的 「 日 本 」。( 頁 97-103)<br />

但 是是 , 弔 詭 的 是是 , 相 較 於 江 戶 末 期 本 居居 宣 長 要 努 力 消 除 「 韓 跡 」, 子 安<br />

又 觀 察察 到 像 昭昭 和 時時 代 語 言 學學 者 金 澤 庄 三 郎 (1872-1967) 所 著 的 《 日 鮮 同 祖<br />

論 》( 一 九 二 九 年 出 版 ), 卻卻 又 積 極 把 「 韓 跡 」 找 回 來 , 而 強 調 「 日 鮮 同<br />

祖 」 論 。 如 所 周 知 , 這 時時 候 的 「 日 本 」 已 是是 「 帝 國 日 本 」,「 韓 跡 」 不 過 是是<br />

依 附 在 帝 國 日 本 之 下 才 強 調 的 「 同 祖 」。( 頁 104-106)<br />

子 安 的 第 四 章 〈 作 為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之 東 亞 〉, 是是 針 對 前 三 章 作 個 小 結<br />

論 , 特 別 凸 顯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此 一 概 念 。 首 先 子 安 回 到 現 實 爭 議 不 斷斷 的 靖<br />

國 神 社 參 拜 問 題 , 檢 視 戰 後 日 本 參 拜 靖 國 神 社 的 首 相 , 從 吉 田 茂 開 始始 , 到 中<br />

曾 根 康 弘 , 至 最 近 的 小 泉 純 一 郎 , 其 頻 率 之 高高 , 顯 現 出 不 去去 參 拜 者 反反 成 為 例<br />

外 。 子 安 指 出 首 相 帶 頭 參 拜 靖 國 神 社 , 絕 不 會 只 是是 一 國 內 部 的 問 題 或 是是 一 國<br />

主 權 的 問 題 , 而 是是 攸 關 亞 洲 的 歷 史 認 識 之 問 題 。 子 安 把 參 拜 靖 國 神 社 之 行 為<br />

當 成 是是 「 一 國 的 國 家家 主 義 」, 也 就就 是是 站 在 一 國 主 義 的 立 場 將 有 關 於 亞 細 亞 的<br />

戰 爭 記 憶 加 以 一 國 化 , 從 而 正 當 化 日 本 在 亞 細 亞 戰 爭 的 歷 史 和 記 憶 , 置 傷 害<br />

亞 細 亞 人 之 心 於 不 顧 。( 頁 125)<br />

vi


書 評 275<br />

子 安 更 指 出 : 所 謂 戰 爭 , 不 會 是是 一 國 人 的 行 為 , 而 是是 涉 及 多多 國 之 間 廣 泛<br />

區 域 的 加 害 與 被被 害 、 支 配 與 從 屬 、 殺 人 與 被被 殺 之 關 係 所 進 行 的 暴 力 事 態 , 所<br />

以 子 安 呼 籲 把 這 個 深 刻 的 歷 史 傷 痕 作 為 共 有 的 記 憶 , 以 「 共 有 」 取 代 「 一<br />

國 」 史 觀 , 才 能 開 啟 東 亞 人 民 的 共 生 未 來 之 道 , 構 成 一 個 「 歷 史 共 有 體 」,<br />

從 而 喊 出 「 東 亞 市 民 」 的 理 念 。( 頁 128-132)<br />

我 們 如 果 深 知 子 安 所 追 求 的 「 歷 史 共 有 體 」 理 念 , 即 可 明 白 他 積 極 地 找<br />

到 一 些 東 亞 歷 史 上 曾 經 出 現 過 的 共 有 集 體 記 憶 , 諸 如 「 日 俄 戰 爭 」、「 太 平<br />

戰 爭 的 琉 球 經 驗 」、「 東 亞 」、「 閔 妃 暗 殺 問 題 」、「 靖 國 神 社 」、「 漢<br />

字 」、「 儒 教 」 等 議 題 , 努 力 挖 掘 這 類 曾 經 在 東 亞 各各 國 家家 的 「 一 國 化 的 歷 史<br />

觀 」 下 , 如 何 被被 扭 曲 變 形 的 歷 史 解 釋 , 所 以 他 的 筆 端 永 遠 帶 有 歷 史 性 的 批 判<br />

性 格 。<br />

第 二 部 文 章 評 述<br />

本 書 第 二 部 的 主 要 執 筆 人 是是 韓 國 學學 者 崔 文文 衡衡 , 扣 緊 日 俄 戰 爭 所 牽 涉 到 的<br />

日 韓 歷 史 共 有 體 的 「 閔 妃 暗 殺 」、「 獨 島 佔 領 」 問 題 而 發 , 從 而 呼 籲 子 安 所<br />

提 倡 的 「 超 越 歷 史 的 一 國 化 史 觀 」, 從 一 個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理 念 來 看 待<br />

自 國 與 他 國 之 歷 史 爭 議 課 題 。<br />

在 第 五 章 〈 百 年 前 的 東 亞 、 現 在 的 東 亞 : 從 國 際 關 係 看 日 俄 戰 爭 與 韓 國<br />

合 併 〉 一 文文 中 , 崔 氏 旨 在 提 醒 日 本 學學 界 在 討 論 日 俄 戰 爭 之 際 , 往 往 忽 略 了 韓<br />

國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 崔 氏 從 有 關 列 強 關 係 與 國 際 關 係 來 看 日 俄 戰 爭 , 故 他 從 百<br />

年 前 在 東 亞 對 立 的 清 國 、 日 本 與 俄 國 之 間 , 來 檢 視 韓 國 的 命 運 , 並 追 溯 到 百<br />

年 前 英 俄 對 立 及 美 俄 對 立 之 國 際 背 景 , 將 日 俄 戰 爭 的 序 曲 看 成 是是 日 本 為 美 國<br />

打 的 「 代 行 戰 爭 」, 而 日 本 所 得 到 的 回 報 就就 是是 韓 國 的 保 護 權 。 崔 氏 特 別 指<br />

出 , 日 本 透 過 高高 明 的 外 交 , 一 方方 面 甘 為 美 國 利 用 , 一 方方 面 也 利 用 美 國 , 作 者<br />

甚 至 認 為 小 泉 首 相 的 出 兵 伊 拉 克 援 美 , 也 是是 延 續 過 去去 日 俄 戰 爭 前 後 的 外 交 伎<br />

倆 。<br />

vii


27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崔 氏 在 此 章 最 後 中 , 感 慨 最 近 日 本 流 行 的 「 韓 流 」, 以 及 韓 國 人 最 近 的<br />

民 意 調 查 結 果 顯 示 : 韓 國 人 對 日 本 的 好好 感 度 達 百 分 之 四 十 三 。 因 此 , 崔 氏 從<br />

這 裡裡 似 乎 看 到 日 韓 兩 國 未 來 進 一 步 友 好好 的 希 望 , 故 也 呼 籲 要 實 踐 子 安 所 宣 稱<br />

的 「 東 亞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理 念 , 認 為 韓 日 要 有 「 共 同 體 」 的 前 提 , 就就 是是 從<br />

「 歷 史 的 共 有 」 開 始始 , 而 對 韓 國 而 言 , 首 先 應 從 日 俄 戰 爭 開 始始 , 而 日 俄 戰 爭<br />

必 須 從 「 閔 妃 暗 殺 」 與 「 獨 島 佔 領 」 等 這 些 重 要 的 懸 案 談 起 。( 頁 150-157)<br />

因 此 , 崔 氏 在 第 六 章 〈 所 謂 閔 妃 暗 殺 是是 什 麼 ?── 日 俄 戰 爭 的 序 曲 〉 一<br />

文文 中 , 探 討 閔 妃 暗 殺 何 以 與 日 俄 關 係 有 關 。 閔 妃 (1851-1895) 在 1895 年 甲 午<br />

戰 後 被被 暗 殺 , 根 據 日 本 小 說 家家 角 田 房 子 的 作 品 , 得 出 只 是是 一 位 日 本 軍 官 個 人<br />

的 暗 殺 行 為 之 結 果 , 與 日 本 官 方方 無 關 。 崔 氏 首 先 批 判 日 本 這 些 歪 曲 史 實 且 具<br />

有 影 響 力 的 小 說 如 司司 馬 遼 太 郎 談 日 俄 戰 爭 的 作 品 《 坂 の 上 の 雲 》 及 角 田 房 子<br />

的 小 說 《 閔 妃 暗 殺 : 朝 鮮 王 朝 末 期 的 國 母 》(1988 年 出 版 ), 他 們 實 則 阻 礙<br />

了 韓 日 的 歷 史 共 有 體 之 建 立 。 特 別 是是 後 者 的 小 說 , 幾 乎 是是 日 本 人 唯 一 認 識 閔<br />

妃 暗 殺 問 題 的 讀 本 。 因 此 , 崔 氏 此 章 之 目 的 即 是是 想 究 明 「 閔 妃 暗 殺 」 事 件 的<br />

「 本 質 」。 所 謂 的 「 本 質 」, 即 是是 在 日 俄 對 立 的 國 際 情 勢 之 中 引 起 的 閔 妃 採<br />

行 的 「 引 俄 拒 日 政 策 」, 以 及 日 本 政 府 對 此 政 策 的 反反 應 , 這 是是 環 繞 在 甲 午 戰<br />

爭 以 後 朝 鮮 半 島 的 國 際 關 係 之 變 化 , 故 作 者 有 必 要 從 這 個 複複 雜 的 國 際 關 係 中<br />

探 查 閔 妃 暗 殺 的 問 題 。( 頁 160-161)<br />

關 於 閔 妃 殺 害 事 件 的 主 導 者 , 有 說 是是 「 大大 院 君君 主 謀 說 」, 有 謂 「 三 浦 首<br />

謀 說 」( 三 浦 梧 樓 是是 當 時時 派 駐 的 日 本 公 使 ), 前 者 是是 因 朝 鮮 王 室 不 和 而 起 ,<br />

後 者 則 是是 個 人 層 次 的 事 件 。 不 過 , 崔 氏 認 為 此 二 說 皆 無 道 理 , 他 從 國 際 狀 況<br />

的 變 化 一 一 駁 斥斥 上 述 兩 種 說 法 , 因 大大 院 君君 當 時時 (1895) 已 是是 年 高高 七 十 五 歲 的<br />

無 力 老 人 , 且 被被 軟 禁 於 鄉 野 農 村 之 家家 。 又 閔 妃 引 俄 拒 清 與 拒 日 , 所 以 清 國 與<br />

日 本 只 是是 利 用 大大 院 君君 以 牽 制 閔 妃 , 這 才 是是 閔 妃 與 大大 院 君君 糾 葛葛 的 全 貌 。 其 次 ,<br />

日 本 想 把 此 暗 殺 事 件 之 大大 事 , 描 繪 成 只 是是 一 位 退 休 軍 人 三 浦 梧 樓 (1846-<br />

1926) 之 個 人 主 謀 行 為 , 崔 氏 為 此 抽 絲 剝 繭 , 發 現 一 八 九 五 年 三 浦 到 任 日 本<br />

公 使 的 第 三 十 七 日 後 , 即 殺 害 了 閔 妃 , 事 有 蹊 蹺 , 證 明 後 面 一 定 另 有 藏 鏡<br />

人 , 即 日 本 維 新 功 臣 井 上 馨 (1836-1915, 時時 任 內 相 ) 所 下 的 指 導 棋 ( 頁 164-<br />

173)。 作 者 證 明 此 事 之 用 意 , 在 於 打 破 角 田 房 子 小 說 的 「 非 日 本 官 方方 說 」 之<br />

viii


書 評 277<br />

結 論 , 明 確 指 出 閔 妃 的 暗 殺 實 則 出 自 日 本 內 閣 的 政 策 , 形 成 「 不 可 見 的 日 俄<br />

戰 爭 之 序 曲 」。 崔 氏 特 別 指 出 , 為 了 兩 國 擁 有 「 歷 史 的 共 有 」 之 集 體 記 憶 ,<br />

日 本 讀 者 必 須 正 視 閔 妃 暗 殺 的 這 段 史 實 , 而 不 是是 選 擇 無 視 或 扭 曲 的 解 釋 或 態<br />

度 。<br />

崔 氏 有 關 閔 妃 暗 殺 的 論 文文 得 到 子 安 先 生 的 注 意 , 所 以 也 寫 了 一 篇 〈 所 謂<br />

「 閔 妃 問 題 」 是是 什 麼 ?── 角 田 房 子 《 閔 妃 暗 殺 》〉 收 錄錄 在 本 書 第 七 章 。 子<br />

安 在 這 一 章 提 及 「 閔 妃 暗 殺 」 及 「 南 京 大大 屠 殺 」 都 是是 日 本 現 在 不 敢 直 接 面 對<br />

的 陰 暗 面 。 在 本 章 中 , 子 安 特 別 針 對 日 本 一 度 暢 銷銷 的 作 品 《 閔 妃 暗 殺 》 作 批<br />

判 性 的 評 析 。《 閔 》 書 是是 一 部 歷 史 小 說 , 新 潮 文文 庫 在 二 ○○ 四 年 六 月 已 經 第<br />

十 五 刷 了 , 可 見 其 暢 銷銷 程 度 , 作 者 是是 一 位 得 過 新 潮 學學 藝 賞 的 角 田 房 子 。 針 對<br />

「 閔 妃 殺 害 事 件 」, 日 本 當 局局 曾 在 廣 島 進 行 過 軍 法 會 議 及 審審 判 , 結 果 是是 將 有<br />

關 殺 害 的 三 浦 梧 樓 公 使 及 軍 人 、 民 間 人 士 等 , 全 部 裁 示 無 罪 乃 至 免 訴 。 換 言<br />

之 , 日 本 政 府 對 於 「 閔 妃 暗 殺 」 問 題 一 概 撇 清 其 責 任 歸 屬 , 而 角 田 房 子 的 小<br />

說 也 呼 應 了 這 樣 的 事 實 。<br />

子 安 首 先 追 溯 在 日 本 記 載 下 的 《 日 俄 戰 爭 》, 發 現 韓 國 成 為 一 個 不 存存 在<br />

的 狀 態 。 但 是是 , 眾 所 周 知 , 日 俄 戰 後 日 本 正 式 成 為 韓 國 保 護 國 , 並 在 五 年 後<br />

併 吞 了 韓 國 。 子 安 特 別 擬 了 一 個 「 日 俄 戰 爭 史 年 表表 」, 第 一 個 年 表表 即 記 載 :<br />

「1895 年 10 月 , 日 本 殺 害 閔 王 妃 ( 乙 未 事 變 )」, 並 在 日 俄 海 戰 前 夕 記 載 :<br />

「1905 年 1 月 , 日 本 政 府 閣 議 決 定 , 編 入 獨 島 為 日 本 領 土 。」( 頁 191) 一 般<br />

中 國 、 日 本 的 歷 史 記 載 , 幾 乎 不 會 把 「 閔 妃 暗 殺 」 及 「 獨 島 佔 領 」 與 日 俄 戰<br />

爭 扯 上 關 係 , 子 安 受 到 崔 文文 衡衡 作 品 的 啟 發 , 一 度 還 拜 訪 崔 文文 衡衡 、 親 訪 獨 島 ,<br />

體 會 到 「 獨 島 問 題 」 對 韓 國 而 言 不 只 是是 「 領 土 問 題 」, 還 包 括 難 以 忘 懷 的<br />

「 歷 史 問 題 」, 當 然 「 閔 妃 暗 殺 」 也 是是 一 個 「 萬 劫 難 忘 的 恥 辱 」 之 歷 史 性 、<br />

民 族族 性 的 問 題 。 但 對 日 本 而 言 ,「 竹 島 」( 日 本 稱 「 獨 島 」 為 「 竹 島 」) 問<br />

題 只 是是 「 領 土 問 題 」,「 閔 妃 問 題 」 在 日 本 的 歷 史 教 科 書 幾 乎 也 不 見 蹤 影 。<br />

( 頁 187-193)<br />

子 安 何 以 把 「 閔 妃 暗 殺 」 當 成 是是 日 俄 戰 爭 之 始始 ? 無 非 希 望 讓 日 本 對 日 俄<br />

戰 爭 之 歷 史 認 識 上 , 能 夠夠 意 識 化 到 這 個 死 角 。( 頁 196) 子 安 從 審審 判 三 浦 梧 樓<br />

ix


27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公 使 無 罪 的 結 果 看 來 , 日 本 當 時時 的 政 府 想 要 一 筆 抹 煞 這 個 暗 殺 朝 鮮 國 母 事 件<br />

的 責 任 。 但 是是 , 如 同 第 六 章 提 到 的 , 經 過 韓 國 歷 史 學學 者 崔 文文 衡衡 的 抽 絲 剝 繭 ,<br />

整 個 暗 殺 事 件 的 幕 後 藏 鏡 人 正 是是 日 本 當 局局 政 府 。 如 此 , 日 韓 兩 國 對 於 此 問 題<br />

的 理 解 產 生 了 斷斷 層 , 韓 國 人 以 為 此 事 件 是是 屬 於 日 本 的 「 國 家家 犯 罪 」, 日 本 人<br />

卻卻 將 之 完 全 隱 入 近 代 史 的 陰 暗 面 去去 。 子 安 從 韓 國 人 角 度 的 觀 點 來 重 新 審審 視 角<br />

田 房 子 歷 來 的 歷 史 傳 記 作 品 , 發 現 她 所 推 崇 的 都 是是 一 些 為 國 家家 意 志 而 進 行 對<br />

鄰 國 人 民 殺 戮 的 「 國 士 」 們 , 如 涉 及 滿 州 建 國 的 龜 戶 事 件 (1923)、 朝 鮮 人<br />

虐 殺 事 件 (1923) 的 「 甘 粕 大大 尉 」( 甘 粕 正 彥 ), 以 及 涉 及 「 閔 妃 暗 殺 」 的<br />

三 浦 梧 樓 公 使 等 , 都 是是 如 出 一 轍 的 風 格 作 品 , 角 田 用 的 歷 史 觀 點 都 是是 日 本 官<br />

方方 的 解 釋 觀 點 , 這 樣 簡 單 的 解 釋 , 不 免 有 為 日 本 當 時時 軍 政 府 脫 罪 的 嫌 疑 。<br />

( 頁 206)<br />

閔 妃 問 題 涉 及 韓 日 雙 方方 「 歷 史 共 有 體 」 斷斷 層 的 問 題 , 另 一 個 「 獨 島 佔<br />

領 」 問 題 亦 然 。 第 八 章 〈 日 俄 戰 爭 和 日 本 的 獨 島 ( 竹 島 ) 佔 領 〉 即 旨 在 討 論<br />

此 課 題 。 關 於 獨 島 問 題 , 日 本 只 透 過 一 位 漁 夫 中 井 養 三 郎 的 申 請 , 以 「 無 主<br />

地 先 佔 」 之 理 論 , 在 一 九 ○ 五 年 二 月 二 十 二 日 , 經 過 內 閣 會 議 , 決 議 編 入 日<br />

本 領 土 , 不 久 也 對 日 本 鄰 近 的 鬱鬱 陵 島 進 行 使 用 權 的 奪奪 取 工 作 。 實 則 這 兩 項 行<br />

動 是是 為 日 俄 戰 爭 備 戰 的 戰 略 之 一 。 崔 氏 從 日 後 的 日 俄 海 戰 過 程 中 , 獨 島 ( 竹<br />

島 ) 與 鬱鬱 陵 島 都 是是 因 應 俄 軍 主 力 艦 (Baltic 艦 隊 ) 東 航 的 日 俄 戰 爭 之 決 戰 終<br />

點 , 戰 後 俄 國 第 二 太 平 洋 艦 隊 司司 令 官 Rozhdestvensky 中 將 即 被被 捕 於 鬱鬱 陵 島 附<br />

近 。 其 後 , 代 其 指 揮 的 Nebogatov 少少 將 率 其 殘 餘 的 主 力 艦 向 日 本 投 降 的 地 點 正<br />

是是 距 獨 島 東 南 方方 十 八 海 哩 之 處 。 換 言 之 , 這 兩 個 島 嶼 不 只 是是 海 戰 的 終 決 地<br />

點 , 事 實 上 也 是是 「 戰 爭 」 的 終 決 地 點 。 崔 氏 認 為 這 並 非 偶 然 , 而 是是 經 過 日 本<br />

海 軍 縝 密 的 作 戰 計 畫 之 結 果 , 因 為 鬱鬱 陵 島 與 獨 島 是是 屬 於 同 一 作 戰 圈 , 為 了 戰<br />

略 的 前 置 作 業 , 有 必 要 將 獨 島 收 歸 日 本 管 理 ( 頁 212-213)。 崔 氏 不 厭厭 其 煩 地<br />

考 察察 日 本 官 方方 的 紀 錄錄 , 為 了 就就 是是 證 明 獨 島 佔 領 決 不 是是 一 位 日 本 漁 夫 的 申 請 作<br />

業 而 已 , 而 是是 如 同 閔 妃 暗 殺 一 樣 , 背 後 都 有 官 方方 縝 密 的 作 業 , 亦 即 獨 島 ( 竹<br />

島 ) 佔 領 是是 依 據 日 本 內 閣 為 了 進 行 戰 爭 的 海 軍 戰 略 支 援 的 一 環 。<br />

以 上 諸 章 都 是是 扣 緊 日 俄 戰 爭 相 關 的 「 閔 妃 暗 殺 」、「 獨 島 佔 領 」 而 指 出<br />

日 本 政 府 至 今 都 不 敢 面 對 的 陰 暗 面 課 題 , 崔 氏 作 為 一 個 世 界 史 學學 者 , 也 回 到<br />

x


書 評 279<br />

韓 國 國 內 檢 視 自 己 國 家家 的 歷 史 教 科 書 問 題 。 在 本 書 第 九 章 〈 韓 國 「 開 國 」 的<br />

歷 史 : 韓 國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問 題 〉 裡裡 , 崔 氏 認 為 教 科 書 的 撰 寫 必 考 慮 內 容容 構 成<br />

與 執 筆 份 量 上 的 分 配 兩 大大 因 素 , 這 攸 關 是是 否 客 觀 、 徹 底 地 分 析 各各 事 件 在 歷 史<br />

上 的 重 要 程 度 , 所 以 為 配 合 其 比 重 , 必 須 考 量 執 筆 量 的 分 配 。 但 是是 , 當 崔 氏<br />

檢 視 韓 國 百 年 前 的 「 開 國 」 歷 史 之 教 科 書 ( 金 星 社 出 版 ) 時時 , 發 現 韓 國 歷 史<br />

教 科 書 編 撰 者 都 無 視 此 一 原原 則 。 本 章 舉 出 以 下 十 大大 缺 失失 :<br />

(1) 執 筆 量 不 只 相 當 偏 重 「 東 學學 農 民 運 動 」, 且 其 構 成 和 目 錄錄 也 被被 同 一<br />

化 , 使 此 教 科 書 給 人 「 民 眾 抗 爭 史 」 之 印 象 。<br />

(2) 關 於 甲 午 戰 爭 ( 清 日 戰 爭 ) 和 日 俄 戰 爭 幾 乎 全 無 記 載 。 崔 氏 相 當 驚驚<br />

訝 這 兩 個 戰 爭 是是 攸 關 日 本 併 吞 韓 國 的 侵 略 戰 爭 , 而 只 以 「 日 本 在 日 俄 戰 爭 中<br />

勝 利 , 大大 韓 帝 國 政 府 的 改 革 遂 被被 中 斷斷 」 之 一 句 話 掩 飾 過 去去 。<br />

(3) 明 成 皇 后 殺 害 事 件 、 日 俄 密 商 的 密 使 事 件 , 乃 至 刺 殺 伊 藤 博博 文文 的 安<br />

重 根 義 士 等 重 大大 史 實 , 亦 皆 簡 單 記 載 兩 三 行 , 非 常 不 充 分 。<br />

(4) 關 於 目 前 韓 日 間 的 獨 島 ( 竹 島 ) 領 土 問 題 之 記 載 , 也 同 樣 粗 略 。<br />

(5)、(6)、(7) 有 關 壬 午 軍 亂 及 甲 申 事 變 的 外 交 關 係 也 皆 說 明 不<br />

足 。<br />

(8)、(9) 攸 關 閔 妃 的 韓 俄 密 約 (1884.12-1885.5) 牽 制 清 國 的 記 載 亦<br />

皆 語 焉 不 詳 。<br />

(10) 整 體 而 言 , 這 部 歷 史 教 科 書 只 著 重 歷 史 的 某 一 面 向 之 重 點 記 述 ,<br />

不 能 捕 捉 全 體 面 貌 。<br />

以 上 崔 氏 舉 出 內 容容 結 構 與 安 排 的 十 大大 缺 失失 後 , 又 針 對 「 事 實 的 誤 載 」 與<br />

「 無 視 史 實 」 兩 項 觀 點 繼 續 加 以 批 判 , 多多 舉 其 專 業 的 外 交 史 觀 點 審審 視 這 部 教<br />

科 書 對 於 近 百 年 前 的 韓 國 外 交 關 係 幾 近 是是 無 視 。 最 後 , 崔 氏 指 出 金 星 社 所 出<br />

版 的 這 本 歷 史 教 科 書 , 只 著 重 在 強 調 「 民 族族 」 和 「 民 眾 」, 即 如 本 章 標 題 一<br />

樣 , 只 強 調 「 開 國 」 的 歷 史 , 對 其 他 喪 權 辱 國 或 有 損 國 格 的 歷 史 皆 可 忽 視 不<br />

xi


28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見 , 使 得 韓 國 近 現 代 史 有 分 崩 離 析 的 感 覺 , 沒 有 照 顧 到 歷 史 的 全 體 面 貌 , 從<br />

而 也 讓 讀 這 本 教 科 書 的 韓 國 青 年 學學 子 , 巧 妙妙 地 助 長 了 反反 美 情 緒 及 其 憎 惡 心<br />

理 。 崔 氏 對 於 撰 寫 教 科 書 者 陶 醉 於 感 傷 的 民 族族 性 與 民 眾 至 上 主 義 的 情 緒 相 當<br />

痛 心 ; 也 對 目 前 沒 有 的 漢 字 教 育 , 想 要 讓 青 年 學學 子 了 解 近 百 年 以 前 的 歷 史 更<br />

難 上 加 難 。 在 痛 心 之 餘 , 崔 氏 提 出 以 下 三 大大 解 決 問 題 :<br />

一 、 歷 史 教 科 書 應 該 統 合 一 致 , 區 分 近 現 代 史 來 教 , 實 無 其 道 裡裡 。<br />

二 、 撰 寫 教 科 書 的 執 筆 方方 針 者 , 要 明 記 教 科 書 關 係 者 的 名 字 , 這 是是 相 當<br />

重 要 的 事 情 , 因 為 歷 史 學學 家家 有 負 擔 歷 史 記 述 的 責 任 , 絕 不 容容 認 隱 藏 事 實 而 無<br />

責 任 的 發 言 者 。<br />

三 、 把 在 大大 學學 重 要 的 學學 科 區 分 為 國 史 學學 科 、 西 洋 史 學學 科 、 東 洋 史 學學 科 作<br />

為 史 學學 科 , 應 有 再 度 統 合 的 必 要 , 因 為 學學 問 並 不 是是 孤孤 立 的 存存 在 。( 頁 238-<br />

251)<br />

崔 氏 批 判 上 述 韓 國 目 前 的 歷 史 教 科 書 編 寫 之 缺 點 , 特 別 注 意 沒 有 好好 好好 介<br />

紹 日 俄 戰 爭 , 僅 寫 「 日 本 在 日 俄 戰 爭 勝 利 , 大大 韓 帝 國 政 府 之 改 革 被被 中 斷斷 。」<br />

這 與 日 本 人 主 觀 性 地 說 日 俄 戰 爭 是是 「 祖 國 防 衛衛 戰 爭 」 一 樣 , 是是 用 「 消 去去 法 」<br />

把 歷 史 抹 煞 掉 了 , 也 讓 年 輕 一 輩 者 離 歷 史 愈 來 愈 遠 。<br />

以 上 崔 氏 對 韓 國 歷 史 教 科 書 問 題 的 反反 省 , 在 今 日 臺 灣 的 歷 史 教 科 書 之 編<br />

寫 問 題 , 實 也 面 臨 崔 氏 的 隱 憂 。 在 韓 國 , 掩 蓋蓋 歷 史 事 實 是是 為 了 「 遮 醜 」, 在<br />

臺 灣 新 版 的 歷 史 教 科 書 則 是是 為 了 「 去去 中 國 化 」, 兩 者 皆 有 讓 近 現 代 歷 史 分 崩<br />

離 析 的 情 形 , 形 成 歷 史 學學 者 基 於 不 同 的 立 場 而 各各 自 表表 述 的 現 象 , 十 足 反反 應 歷<br />

史 知 識 的 移 動 性 與 主 觀 性 。 可 見 即 使 本 國 歷 史 學學 界 對 於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編 寫 始始<br />

終 帶 有 「 民 族族 」 之 情 緒 , 這 似 乎 是是 歷 史 教 科 書 編 寫 者 的 宿宿 命 , 可 見 歷 史 教 科<br />

書 的 課 題 , 都 牽 涉 到 子 安 如 何 面 對 「 歷 史 共 同 體 」 的 課 題 , 更 呼 應 了 子 安 提<br />

倡 「 超 越 一 國 化 的 歷 史 」 的 觀 點 是是 多多 麼 彌 足 珍 貴 。<br />

本 書 第 十 章 , 以 崔 氏 〈 在 世 界 史 中 掌 握 自 國 的 歷 史 〉 一 文文 的 受 訪 稿 作 為<br />

終 結 。 本 章 是是 崔 氏 接 受 《 東 亞 日 報 》 記 者 的 訪 問 稿 , 內 容容 多多 是是 陳 述 前 面 幾 章<br />

xii


書 評 281<br />

提 過 的 問 題 與 觀 點 , 不 過 作 為 本 書 總 結 , 崔 氏 提 出 「 在 宏宏 觀 視 野 下 掌 握 自 國<br />

的 歷 史 」 之 理 念 , 實 則 與 子 安 所 提 的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概 念 有 異 曲 同 工 之<br />

妙妙 。 韓 日 兩 位 歷 史 學學 者 , 都 以 歷 史 性 的 批 判 方方 法 論 , 重 新 審審 視 過 往 自 國 與 他<br />

國 存存 在 的 「 歷 史 共 有 體 」, 汲 取 「 共 有 體 」 中 涉 及 的 被被 掩 飾 或 虛 構 的 歷 史 。<br />

事 實 上 , 這 是是 相 當 嚴 肅 的 課 題 , 身 為 歷 史 學學 者 本 應 具 有 這 樣 的 宏宏 觀 視 野 與 批<br />

判 方方 法 , 或 者 應 該 說 這 是是 成 為 一 個 歷 史 學學 者 的 基 本 前 提 。<br />

結 語<br />

由 上 述 各各 章 之 評 述 可 知 , 本 書 用 一 個 「 歷 史 共 有 體 」 之 理 念 , 貫 穿 各各 章<br />

的 日 韓 共 有 體 之 「 閔 妃 暗 殺 」、「 日 俄 戰 爭 」、「 獨 島 佔 領 」、「 靖 國 神 社<br />

參 拜 」、「 歷 史 教 科 書 撰 寫 」 等 問 題 。 子 安 這 種 具 有 歷 史 批 判 性 的 「 歷 史 的<br />

共 有 體 」 之 理 念 , 誠 然 高高 貴 , 亦 富富 正 義 , 而 且 必 然 是是 批 判 性 的 。 因 此 , 用 子<br />

安 這 種 歷 史 批 判 性 的 觀 點 , 常 可 以 使 刻 意 扭 曲 歷 史 者 或 忽 視 歷 史 者 無 所 遁<br />

形 , 也 常 將 冰 封封 在 歷 史 陳 編 中 的 歷 史 事 件 , 經 過 這 樣 的 方方 法 重 新 解 讀 而 獲 得<br />

新 生 。 由 於 子 安 這 種 方方 法 論 , 是是 站 在 「 超 越 一 國 化 史 觀 」 的 至 高高 點 上 , 不 斷斷<br />

地 揭 發 出 那 些 基 於 「 國 家家 神 話 」、「 民 族族 神 話 」 所 被被 遮 隱 的 秘 密 , 往 往 讓 企<br />

圖 遮 掩 歷 史 真 相 者 或 企 圖 建 構 歷 史 實 體 者 現 出 原原 形 。<br />

只 是是 , 我 們 實 在 很 難 理 解 , 子 安 提 倡 「 歷 史 共 有 體 」 的 歷 史 批 判 方方 法 之<br />

理 念 , 似 乎 在 東 亞 國 家家 的 歷 史 學學 者 中 是是 個 「 異 數 」, 甚 至 被被 日 本 學學 界 當 成<br />

「 異 類 」。 何 以 子 安 會 成 為 如 獨 行 俠 一 般 , 難 以 得 到 共 鳴 者 ? 我 們 如 果 了 解<br />

東 亞 國 內 在 尋 求 一 個 「 國 內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的 共 識 時時 , 其 難 度 都 已 經 相 當 高高<br />

了 , 即 可 明 白 : 如 何 再 站 在 一 個 的 更 高高 點 尋 求 「 東 亞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呢 ? 例<br />

如 當 日 本 國 內 還 有 不 少少 「 國 家家 主 義 右 派 」 的 日 本 中 心 史 觀 者 , 子 安 這 類 高高 舉<br />

「 東 亞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者 , 想 要 超 越 「 一 國 化 的 歷 史 共 有 體 」 之 理 想 反反 而 是是<br />

相 當 少少 數 ; 再 如 另 一 作 者 崔 文文 衡衡 提 到 韓 國 國 內 的 歷 史 教 科 書 , 致 力 於 民 眾 或<br />

民 族族 的 「 開 國 」 歷 史 , 對 於 十 九 世 紀 及 二 十 世 紀 初 期 喪 權 辱 國 的 歷 史 不 免 以<br />

「 遮 醜 」 的 手 段 掩 蓋蓋 過 去去 歷 史 , 其 結 果 反反 而 遮 蔽蔽 了 那 些 具 有 不 可 抹 滅 的 「 共<br />

有 體 」 歷 史 , 結 果 不 僅 使 自 己 國 民 輕 易 滑 過 這 段 歷 史 , 也 讓 日 本 不 正 視 這 段<br />

xiii


282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歷 史 有 了 充 分 而 自 然 的 藉 口 ; 再 如 臺 灣 的 政 治 人 物 , 對 於 國 內 共 同 深 刻 重 要<br />

的 集 體 記 憶 「 二 二 八 事 件 」, 每 逢 選 舉 就就 努 力 消 費 「 二 二 八 事 件 」, 各各 政 黨<br />

擷 取 各各 自 的 需 要 作 扭 曲 、 過 度 或 不 敢 面 對 歷 史 的 真 相 , 對 於 一 個 「 共 有 體 」<br />

的 追 求 根 本 興 趣 缺 缺 。 以 上 種 種 , 無 非 證 明 子 安 所 提 倡 的 「 超 越 一 國 化 的 歷<br />

史 共 有 體 」 的 理 想 之 路 , 困 難 重 重 , 這 從 如 子 安 和 崔 文文 衡衡 這 類 具 有 至 高高 點 視<br />

野 或 東 亞 、 世 界 視 野 的 人 , 通 常 是是 無 法 進 入 國 家家 權 力 中 心 編 制 歷 史 教 科 書 或<br />

充 當 編 輯 顧 問 即 可 窺 知 。 我 們 再 從 反反 面 觀 察察 , 子 安 這 類 批 判 史 家家 之 所 以 無 法<br />

進 入 歷 史 教 科 書 編 制 團 隊 , 實 因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編 纂 本 就就 與 當 局局 的 權 力 或 意 識<br />

型 態 緊 密 相 關 , 他 們 當 然 是是 被被 當 局局 排 除 在 外 的 一 群 知 識 份 子 。 因 此 , 依 照<br />

「 歷 史 共 有 體 」 的 理 念 ,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撰 寫 必 然 是是 要 脫 離 國 家家 權 力 , 並 組 成<br />

一 個 民 間 「 超 越 一 國 史 觀 」 的 東 亞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編 寫 委 員 會 , 才 能 實 現 子 安<br />

與 崔 文文 衡衡 理 念 的 第 一 步 。<br />

上 述 子 安 與 崔 文文 衡衡 所 提 倡 的 「 超 越 一 國 化 史 觀 」 的 「 東 亞 共 有 體 」 之 方方<br />

法 論 或 理 想 , 雖 然 碰 到 強 大大 的 「 民 族族 」 與 「 國 家家 」 意 識 型 態 的 限 界<br />

(boundary) 問 題 , 但 他 們 也 絕 不 是是 孤孤 獨 客 , 世 界 局局 勢 丕 變 , 各各 國 內 部 群 眾<br />

也 不 是是 全 然 無 知 , 在 承 認 「 一 國 」、「 一 族族 」 的 平 等 前 提 下 , 強 調 「 自 -<br />

他 」 的 互 相 溝 通 與 理 解 , 也 漸 在 東 亞 國 家家 的 知 識 份 子 中 發 酵 。 當 我 們 了 解 子<br />

安 的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理 想 時時 , 我 們 發 現 書 中 所 列 的 重 大大 「 歷 史 共 有 體 」<br />

之 事 件 , 不 是是 只 有 「 日 俄 戰 爭 」、「 閔 妃 暗 殺 」 等 有 關 戰 爭 的 事 件 而 已 , 更<br />

有 文文 化 層 次 的 「 漢 字 」 與 「 韓 跡 」 等 課 題 , 這 些 都 是是 重 新 解 釋 或 研 究 歷 史 的<br />

重 要 寶寶 藏 。 換 言 之 , 只 要 是是 東 亞 國 家家 中 彼 此 有 「 歷 史 的 共 有 體 」 之 事 件 或 記<br />

憶 , 特 別 牽 涉 到 戰 爭 與 文文 化 的 解 釋 上 , 必 須 要 站 在 雙 方方 平 等 且 正 義 的 立 場<br />

上 , 解 消 政 治 上 的 操 弄 , 從 文文 化 多多 元 的 觀 點 , 不 斷斷 地 互 相 溝 通 , 使 雙 方方 的<br />

「 歷 史 共 有 體 」 之 解 釋 , 以 「 你 中 有 我 , 我 中 有 你 」 的 對 話 互 動 性 的 知 識 再<br />

生 產 ( 而 不 是是 再 複複 製製 ) 模 式 , 達 到 超 越 「 一 國 化 史 觀 」 的 理 想 。<br />

最 後 , 我 想 以 一 個 韓 國 友 人 的 在 日 留 學學 經 歷 , 回 應 本 書 的 「 歷 史 共 有<br />

體 」 此 一 深 刻 的 課 題 , 其 實 是是 不 斷斷 地 發 生 在 自 國 與 他 國 民 間 交 流 的 過 程 中 。<br />

當 我 在 閱 讀 子 安 宣 邦 與 崔 文文 衡衡 這 本 共 同 著 作 時時 , 常 常 想 起 我 這 位 在 日 本 認 識<br />

的 韓 國 友 人 。 這 位 韓 國 友 人 在 日 本 留 學學 已 經 七 八 年 了 , 曾 向 我 提 及 他 有 一 次<br />

xiv


書 評 283<br />

接 受 一 位 日 本 家家 長 請 他 到 他 們 居居 住 的 社 區 , 教 導 當 地 社 區 及 學學 生 一 些 基 本 的<br />

韓 國 語 言 與 文文 化 , 這 是是 日 本 民 間 常 舉 辦 的 民 間 國 際 交 流 活 動 。 這 位 韓 國 友 人<br />

在 幾 天 的 交 流 中 , 都 被被 接 待 寄 宿宿 在 邀 請 他 的 日 本 家家 長 中 , 當 時時 日 本 新 聞 常 播<br />

放 北 韓 挾 持 日 本 人 的 「 拉 致 事 件 」, 日 本 家家 長 的 中 學學 孩孩 童 聽 到 這 則 新 聞 , 便<br />

有 點 鄙 視 地 說 討 厭厭 北 韓 。 這 句 「 討 厭厭 北 韓 」 的 話 , 實 令 這 位 韓 國 友 人 極 其 不<br />

自 在 , 由 於 孩孩 童 要 求 多多 瞭 解 韓 國 的 歷 史 與 文文 化 , 於 是是 他 把 日 本 對 閔 妃 的 暗<br />

殺 、 日 俄 戰 爭 及 併 吞 韓 國 等 傷 害 韓 國 的 歷 史 全 介 紹 給 孩孩 童 , 孩孩 童 不 禁 驚驚 訝 地<br />

一 直 提 問 為 何 這 些 日 本 侵 韓 歷 史 在 日 本 歷 史 教 科 書 中 都 沒 有 記 載 , 而 日 本 新<br />

聞 卻卻 在 北 韓 的 挾 持 人 質 事 件 中 , 大大 肆 渲 染 與 評 論 , 幾 近 仇 視 韓 國 人 。 這 則 事<br />

例 , 實 則 反反 應 日 本 歷 史 教 科 書 的 偏 頗 問 題 , 我 們 無 法 期 待 歷 史 教 育 可 以 教 導<br />

全 面 的 歷 史 知 識 , 但 至 少少 勇 於 面 對 歷 史 真 相 , 遠 比 遮 遮 掩 掩 的 方方 式 , 更 能 澄<br />

清 與 體 現 彼 此 共 有 的 歷 史 經 驗 , 這 並 無 損 於 彼 此 的 友 誼 , 反反 而 更 能 激 勵 友<br />

誼 。 從 上 述 事 例 中 , 我 們 也 發 現 具 有 政 治 意 識 型 態 的 歷 史 學學 者 想 要 用 意 識 型<br />

態 的 歷 史 教 育 灌 輸 他 們 的 「 國 民 」 應 有 的 「 國 史 觀 」, 也 常 會 因 民 間 交 流 的<br />

過 程 中 出 現 破 綻 , 可 見 民 間 文文 化 交 流 的 認 識 , 比 白 紙 黑 字 的 歷 史 文文 字 教 育 還<br />

更 能 體 現 子 安 所 提 倡 的 「 歷 史 共 有 體 」。 什 麼 時時 候 , 東 亞 國 家家 內 部 的 政 治 力<br />

量 干 擾 文文 化 的 認 識 愈 少少 , 則 「 歷 史 共 有 體 」 的 理 念 便 愈 能 彰 顯 。<br />

xv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 頁稰 285-291<br />

【 附 錄 】 Appendix<br />

《 臺 灣 東 亞 文 明 研 究 學 刊 》 篇 目 索 引<br />

第 1 卷 第 1 期 ( 總 第 1 期 ) 2004 年 6 月<br />

篇 名 作 者<br />

頁 數<br />

「 東 西 文文 明 的 比 較 視 野 」 專 題<br />

The Metaphysics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Hayden White 1-16<br />

EURO-SINICA: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drian Hsia 17-58<br />

How to Overcome Ethnocentrism:<br />

Approaches to a Culture of Recognition by History in Jörn Rüsen 59-74<br />

the 21st Century<br />

The Orientalization of a European Orient: Turkquerie<br />

and Chinoiserie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Ewa Domanska 75-88<br />

Poland<br />

Post-modernist / Post-colonialist Nationalism and<br />

the Historiography of China: The Paradox of the Thomas H. C. Lee 89-118<br />

Happy Minnows<br />

東 亞 儒 學學 探 索<br />

跨 文文 化 研 究 與 詮 釋 問 題 舉 隅 : 儒 家家 傳 統 對 於 知<br />

識 與 價 值 的 理 解<br />

劉 述 先 119-132<br />

仁 齋 古 義 學學 與 激 進 主 義 子 安 宣 邦 133-144<br />

研 究 討 論<br />

東 亞 儒 家家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研 究 的 現 況 及 其 展展 望 黃 俊 傑 145-200<br />

由 「 東 洋 」 到 「 東 亞 」, 從 「 儒 教 」 到 「 儒 學學<br />

」: 以 近 代 日 本 為 鏡 鑑 談 「 東 亞 儒 學學 」<br />

陳 瑋 芬 201-232<br />

書 評<br />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hinese Hermeneutics: A<br />

Review of Ching-i Tu, ed., Classics and<br />

Interpretations: The Hermeneutic Traditions in<br />

Chinese Culture<br />

Kuang-ming Wu 233-247


286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第 1 卷 第 2 期 ( 總 第 2 期 ) 2004 年 12 月<br />

篇 名 作 者<br />

「 東 亞 教 育 史 探 索 」 專 題<br />

The Modernity of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br />

Taiwan:<br />

Moving beyond Formal Schooling and Literacy<br />

Campaigns<br />

Chinese Students Educ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br />

and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Orientalism in the<br />

Early Twentieth Century<br />

Ann Heylen 1-36<br />

Yuang-Chen<br />

Chiang<br />

頁 數<br />

37-76<br />

明 末 西 方方 教 育 的 傳 入 及 歷 史 反反 思 徐 光 台 77-104<br />

東 亞 教 育 史 研 究 的 新 動 向 高高 明 士 105-134<br />

研 究 論 著<br />

Tradition and Identity: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and the<br />

European Example<br />

Jörn Rüsen 135-158<br />

清 原原 宣 賢 《 毛 詩 抄 》 研 究 : 以 和 《 毛 詩 注 疏 》<br />

之 關 係 為 中 心<br />

張 寶寶 三 159-198<br />

十 六 世 紀 中 國 儒 學學 思 想 的 近 代 意 涵 : 以 日 本 學學<br />

者 島 田 虔 次 、 溝 口 雄 三 的 相 關 討 論 為 中 心<br />

吳吳 震 199-228<br />

連 雅 堂 思 想 中 的 《 春春 秋 》 義 : 以 《 臺 灣 通 史 》<br />

為 中 心 的 考 察察<br />

林 義 正 229-258<br />

關 於 東 亞 的 思 考 「 方方 法 」: 以 竹 內 好好 、 溝 口 雄<br />

三 與 子 安 宣 邦 為 中 心<br />

張 崑 將 259-288<br />

研 究 討 論<br />

談 「 儒 耶 交 流 」 的 詮 釋 古 偉 瀛 289-304<br />

經 典 詮 釋 與 文文 化 匯 通 : 以 吳吳 雷 川 為 例 蔡蔡 彥 仁 305-330<br />

World Histor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Its<br />

Critics<br />

Edoardo Tortarolo 331-342<br />

書 評<br />

John Bryan Starr, Understanding China: A Guide<br />

to China's Economy, History and Political Culture<br />

Kuang-ming Wu 343-350


《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 篇 目岰 索 引尙 287<br />

第 2 卷 第 1 期 ( 總 第 3 期 ) 2005 年 6 月<br />

篇 名 作 者<br />

頁 數<br />

研 究 論 著<br />

World Interculturalism: China Written in English Kuang-ming Wu 1-42<br />

Collaterality in Early Chinese Cosmology: An<br />

Argument for Confucian Harmony (he 和 ) as Creatio In Roger T. Ames 43-70<br />

Situ<br />

PAN GU and His Descendants: Chinese Cosmology in<br />

Medieval Japan<br />

Bernard Faure 71-88<br />

The Evolution of Daoist Cosmology and the<br />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on Sacred Realm<br />

Terry Kleeman 89-110<br />

荻 生 徂 徠 詮 釋 《 論 語 》 的 三 個 支 點 黃 俊 傑 111-134<br />

研 究 討 論<br />

Re-Investigating the Way: Zhu Xi's Daoxue John H. Berthrong 135-164<br />

丁 若 鏞 治 《 大大 學學 》 的 幾 個 特 點 孫孫 叡 徹 165-196<br />

書 評 論 文文<br />

評 丘 為 君君 《 戴 震 學學 的 形 成 》 鄭 吉 雄 197-213<br />

書 評<br />

Hermeneut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1):<br />

In General, edited by Chun-Chieh Huang<br />

Hermeneut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2):<br />

Kuang-ming Wu 215-220<br />

In Confucianism, edited by Ming-hui Li<br />

評 : 程 艾 蘭 ,《 中 國 思 想 史 》(Anne Cheng,<br />

Histoire de la Pensée Chinoise)<br />

胡 笙 221-229


288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第 2 卷 第 2 期 ( 總 第 4 期 ) 2005 年 12 月<br />

篇 名 作 者<br />

頁 數<br />

日 本 漢 學學 專 題<br />

日 本 京 都 大大 學學 的 春春 秋 學學 研 究 之 傳 統 池 田 秀 三 1-21<br />

楠 本 正 繼 博博 士 之 宋 明 儒 學學 思 想 研 究 柴 田 篤 23-46<br />

吉 川 幸 次 郎 之 《 詩 經 》 研 究 方方 法 張 寶寶 三 47-75<br />

研 究 論 著<br />

Mencius pro Humanitate Concreta: MengZi and<br />

Schweitzer on Practical Ethics of Humanity<br />

Hans Lenk 77-98<br />

黃 帝 與 堯 舜 ── 先 秦 思 想 的 兩 種 天 子 觀 楊 儒 賓 99-138<br />

中 國 古 代 形 上 學學 中 數 字 觀 念 的 發 展展 鄭 吉 雄 139-146<br />

研 究 討 論<br />

試 論 儒 家家 式 公 共 空 間 : 中 國 社 會 現 代 轉 型 的 思 金 觀 濤<br />

想 史 研 究<br />

劉 青 峰<br />

177-207<br />

在 現 代 性 與 民 族族 性 之 間 ── 現 代 中 國 的 自 由 民<br />

族族 主 義 思 想<br />

許 紀 霖 209-251<br />

當 代 日 本 學學 者 陽 明 學學 研 究 的 回 顧 與 展展 望 張 崑 將 253-299<br />

書 評<br />

Jack Weatherford, Genghis Khan and the Making<br />

of the Modern World<br />

Kuang-ming Wu 301-303<br />

呂呂 紹 理 :《 展展 示 臺 灣 : 權 力 、 空 間 與 殖 民 統 治<br />

的 形 象 描 述 》<br />

吳吳 欣 芳 305-314<br />

陳 姃姃 湲 :《 從 東 亞 看 近 代 中 國 婦 女 教 育 ── 知<br />

識 份 子 對 「 賢 妻妻 良 母 」 的 改 造 》<br />

陳 韻 如 315-322


《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 篇 目岰 索 引尙 289<br />

第 3 卷 第 1 期 ( 總 第 5 期 ) 2006 年 6 月<br />

篇 名 作 者<br />

頁 數<br />

研 究 論 著<br />

琉 球 對 儒 學學 的 受 容容 上 里 賢 一 1-26<br />

津 田 左 右 吉 の 中 国 学学 研 究 村 山 吉 廣 27-60<br />

論 東 亞 遺 民 儒 者 的 兩 個 兩 難 式 黃 俊 傑 61-80<br />

研 究 討 論<br />

朱 子 学学 と 近 代 日 本 の 形 成 ── 東 亜 朱 子 学学 の 同<br />

調 と 異 趣<br />

子 安 宣 邦 81-96<br />

從 儒 家家 的 雙 元 對 峙 性 論 清 代 臺 灣 儒 家家 的 性 質 潘 朝 陽 97-134<br />

臺 灣 孔 子 祀 典 人 文文 暨 儀 序 空 間 廟 學學 解 構 後 的 衍<br />

變<br />

杜 美 芬 135-162<br />

論 一 貫 道 《 學學 庸 淺 言 新 註 》 的 注 疏 意 義 鍾 雲 鶯 163-188<br />

退 出 國 家家 ── 從 文文 獻 反反 思 中 國 民 主 化 的 意 義 石 之 瑜 189-218<br />

東 亞 研 究 述 評<br />

二 十 與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韓 國 學學 ── 東 亞 傳 統 哲 學學<br />

的 困 境境 與 出 路<br />

韓 亨 祚 219-256<br />

談 日 本 儒 學學 的 「 制 度 化 」── 以 十 七 至 十 九 世<br />

紀 為 中 心<br />

辻 本 雅 史 257-274<br />

地 雖 近 而 心 漸 遠 ── 十 七 世 紀 中 葉 以 後 的 中 國<br />

、 朝 鮮 和 日 本<br />

葛葛 兆 光 275-292<br />

書 評<br />

Paul Woodruff, Reverence: Renewing a Forgotten<br />

Virtue<br />

Kuang-ming Wu 293-298<br />

李 零 :《 入 山 與 出 塞塞 》 李 修 平 299-308


290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第 4 卷 第 2 期醸 ( 總 第 8 期醸 ) 2007 年 12 月尦<br />

第 3 卷 第 2 期 ( 總 第 6 期 ) 2006 年 12 月<br />

篇 名 作 者<br />

頁 數<br />

研 究 論 著<br />

兩 種 氣 學學 , 兩 種 儒 學學 楊 儒 賓 1-40<br />

知 音 、 知 樂 與 知 政 : 儒 家家 音 樂 美 學學 中 的 「 體 知<br />

」 概 念<br />

陳 昭昭 瑛 41-60<br />

西 田 幾 多多 郎 論 「 實 在 」 與 「 經 驗 」── 以 《 善<br />

の 研 究 》 為 核 心<br />

黃 文文 宏宏 61-90<br />

研 究 討 論<br />

論 中 國 經 典 中 「 中 國 」 概 念 的 涵 義 及 其 在 近 世<br />

日 本 與 現 代 臺 灣 的 轉 化<br />

黃 俊 傑 91-100<br />

李 滉 《 聖 學學 十 圖 》 與 朱 子 《 近 思 錄錄 》 比 較 研 究 朱 傑 人 101-109<br />

明 清 冊 封封 使 別 集 中 琉 球 史 料料 舉 隅 王 菡 111-129<br />

書 評<br />

書 評 《 柏 克 萊 加 州 大大 學學 東 亞 圖 書 館 中 文文 古 籍 善<br />

本 書 志 》<br />

李 慶 131-137


《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 篇 目岰 索 引尙 291<br />

第 4 卷 第 1 期 ( 總 第 7 期 ) 2007 年 6 月<br />

篇 名 作 者<br />

頁 數<br />

專 題 論 文文<br />

Admiration of China and Classical Chinese<br />

Thought in the Radical Enlightenment (1685- Jonathan Israel 1-25<br />

1740)<br />

The Place of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Japan's<br />

Early Modern World View<br />

Peter Nosco 27-47<br />

Imagining Europe through Barbary Captivity Gillian Weiss 49-67<br />

Speaking of China / Speaking of Europe Matt K. Matsuda 69-88<br />

Where East and West Meet: Chinese<br />

Revolutionaries, French Orientalists, and Dietrich Tschanz 89-108<br />

Intercultural Theater in 1910s Paris<br />

研 究 論 著<br />

Self-culture in the Electronic Age: The<br />

Perspective of Zhu Xi's Gewu Zhizhi<br />

Kirill O. Thompson 109-124<br />

台 湾 法 文文 化 研 究 のあり 方方 ── 日 本 法 を 手 掛 か<br />

りに<br />

施 文文 華 125-151<br />

研 究 討 論<br />

略 論 「 中 國 性 」 問 題 研 究 的 歷 史 與 現 狀 涂 經 詒 153-164<br />

金 谷 治 先 生 の 治 学学 方方 法 中 嶋 隆 蔵蔵 165-177<br />

書 評<br />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R. Henderson eds.,<br />

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br />

Kuang-Ming Wu 179-183


《 臺 灣 東 亞 文 明 研 究 學 刊 》 稿 約<br />

一 、<br />

二 、<br />

三 、<br />

《 臺 灣 東 亞 文文 明 研 究 學學 刊 》( 以 下 簡 稱 本 學學 刊 ) 於 二 ○○ 四 年 六 月 創<br />

刊 , 為 純 學學 術 性 刊 物 , 主 旨 期 望 以 東 亞 為 視 野 與 方方 法 , 以 經 典 及 價 值<br />

理 念 為 主 要 課 題 , 重 新 省 思 「 傳 統 」 與 「 現 代 」 的 關 聯 性 , 並 以 「 東<br />

亞 世 界 」 之 整 體 性 觀 點 來 研 究 文文 明 與 文文 化 之 內 涵 及 其 發 展展 , 奠 定 二 十<br />

一 世 紀 東 亞 文文 明 與 其 他 文文 明 對 話 之 基 礎 。 本 學學 刊 為 半 年 刊 , 發 表表 園 地<br />

全 面 公 開 , 竭 誠 歡 迎 海 內 外 各各 界 人 士 賜 稿 。<br />

本 學學 刊 刊 載 以 研 究 性 論 文文 為 主 , 兼 及 研 究 討 論 、 述 評 、 書 評 及 其 他 相<br />

關 之 論 述 。 本 學學 刊 兼 收 中 、 英 、 日 三 語 文文 稿 , 來 稿 應 依 本 學學 刊 〈 撰 稿<br />

格 式 〉 寫 作 : 中 、 日 文文 論 文文 文文 稿 以 一 萬 到 二 萬 字 為 原原 則 , 英 文文 論 文文 文文<br />

稿 以 十 五 頁 到 四 十 頁 ( 兩 倍 行 高高 或 隔 行 打 字 ) 為 原原 則 ; 譯 稿 以 學學 術 名<br />

著 為 限 , 並 須 附 考 釋 、 註 解 及 分 析 討 論 ; 其 他 各各 類 文文 稿 , 中 、 日 文文 以<br />

一 萬 字 為 限 , 英 文文 以 十 五 頁 為 限 ( 以 上 均 含含 註 腳 、 註 解 、 參 考 文文 獻 及<br />

空 白 字 元 )。<br />

文文 稿 內 容容 以 資 策 會 大大 五 碼 (Big-5) 或 統 一 碼 (Unicode) 繁 體 漢 字 集 為<br />

準 : 簡 體 中 文文 請 自 行 轉 換 字 碼 ; 日 文文 請 以 統 一 碼 表表 示 ; 如 遇 電 腦 缺<br />

字 , 請 參 考 中 文文 全 字 庫 (www.cns11643.gov.tw), 依 國 家家 標 準 中 文文 交<br />

換 碼 (CNS11643) 造 字 ( 或 附 造 字 檔 )。<br />

四 、 本 學學 刊 設 編 輯 委 員 會 , 處 理 集 稿 、 審審 稿 、 編 印 及 其 他 出 版 相 關 事 宜 。<br />

來 稿 一 律 由 本 學學 刊 編 輯 委 員 會 進 行 初 審審 ( 形 式 審審 查 ), 再 送 交 學學 者 專<br />

家家 進 行 複複 審審 ( 實 質 審審 查 ); 複複 審審 完 畢 後 , 更 由 編 輯 委 員 會 逐 一 討 論 是是<br />

否 採 用 。 實 質 審審 查 全 程 雙 匿 名 , 作 者 與 審審 查 者 之 身 份 互 不 透 露 。<br />

五 、<br />

六 、<br />

七 、<br />

八 、<br />

來 稿 務 必 包 含含 中 英 文文 之 題 名 、 摘 要 ( 三 百 字 以 內 ) 及 關 鍵 詞 ( 七 個 以<br />

內 ); 並 附 真 實 姓 名 、 簡 介 ( 現 職 服 務 機 構 及 完 整 職 銜銜 )、 及 聯 絡 方方<br />

式 ( 地 址 、 電 話 、 傳 真 與 電 子 郵 件 )。<br />

請 勿 一 稿 兩 投 。 來 稿 若 曾 以 其 他 語 文文 或 不 同 之 形 式 發 表表 , 應 取 得 相 關<br />

授 權 同 意 , 並 予 以 註 明 。 文文 稿 若 涉 第 三 人 著 作 權 部 分 ( 如 圖 片 及 較 長<br />

之 引 文文 ), 請 自 行 取 得 相 關 授 權 同 意 ; 若 有 抄 襲 、 剽 竊 、 或 重 製製 等 侵<br />

權 行 為 , 一 切 法 律 責 任 概 由 作 者 負 擔 , 與 本 學學 刊 無 關 。<br />

來 稿 未 獲 審審 查 通 過 者 , 恕 不 退 還 。 通 過 者 , 將 於 本 學學 刊 及 本 學學 刊 之 電<br />

子 期 刊 刊 載 全 文文 ; 來 稿 刊 出 後 , 一 律 贈 送 作 者 該 期 學學 刊 二 本 、 抽 印 本<br />

三 十 份 ( 若 作 者 為 多多 人 時時 , 則 依 比 例 均 分 ), 不 另 致 酬 。<br />

凡 已 刊 出 之 文文 稿 , 本 學學 刊 均 享 有 著 作 財 產 權 , 並 得 將 文文 稿 內 容容 轉 載 於<br />

本 學學 刊 或 臺 灣 大大 學學 所 授 權 之 網 站 及 資 料料 庫 ; 日 後 除 作 者 本 人 將 其 個 人<br />

著 作 集 結 出 版 外 , 任 何 目 的 及 任 何 形 式 之 重 製製 、 轉 載 或 翻 譯 , 皆 須 事<br />

先 徵 得 本 學學 刊 同 意 , 始始 得 為 之 。


九 、 來 稿 請 將 文文 稿 ( 紙 本 或 含含 有 電 子 檔 案 之 磁 片 ) 郵 寄 至 :<br />

10617 臺弋 北屙 市 羅ꀱ 斯醬 福廓 路 四屶 段卬 1 號<br />

國 立岷 臺弋 灣毞 大 學 人 文尠 社 會 高 等 研厼 究 院<br />

《 臺弋 灣毞 東 亞 文尠 明 研厼 究 學 刊屔 》 編 輯杧 委 員穵 會<br />

或 將 文文 稿 之 電 子 檔 案 以 電 子 郵 件 寄 至 :<br />

TJEAS@eastasia.ntu.edu.tw


《 臺 灣 東 亞 文 明 研 究 學 刊 》 撰 稿 格 式<br />

壹 、 內 文尠<br />

一 、 文文 稿 一 律 以 橫 式 書 寫 。 內 文文 字 型 , 中 文文 以 「 新 細 明 體 」、「 標 楷 體 」<br />

( 引 文文 ) 為 準 , 日 文文 以 「MS Mincho」 為 準 , 英 ( 西 ) 文文 以 「Times<br />

New Roman」 為 準 。<br />

二 、 文文 稿 請 按 「 題 名 」、「 作 者 / 譯 者 」( 附 簡 介 )、「 摘 要 」( 中 英<br />

文文 )、「 關 鍵 詞 」( 中 英 文文 )、「 節 次 標 題 」( 壹壹 、 貳 、 参 ……)、<br />

「 段 落 標 題 」( 一 、 二 、 三 ……)、「 內 文文 」、「 條 目 」(1、2、<br />

3……)、「 圖 片 / 表表 格 」、「 圖 說 」、「 引 用 書 目 」、「 參 考 文文 獻 」<br />

之 順 序 撰 寫 。<br />

三 、 文文 稿 如 子 目 繁 多多 , 請 依 各各 級 子 目 次 序 標 明 , 其 次 序 為 : 壹壹 、 一 、( 一 )、<br />

1、(1)、 甲 、( 甲 )( 此 處 左 右 括 號 為 半 形 )。<br />

四 、 英 文文 文文 稿 一 律 使 用 半 形 標 點 符 號 , 請 依 照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br />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writers, editors, and publisher (15th ed., Chicago:<br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 人 文文 學學 科 格 式 」(Humanities<br />

Style) 撰 寫 。<br />

五 、 中 文文 文文 稿 一 律 使 用 教 育 部 《 重 訂 標 點 符 號 手 冊 》 所 訂 之 全 形 標 點 符<br />

號 : 句 號 (。)、 逗 號 (,)、 頓 號 (、)、 分 號 (;)、 冒 號<br />

(:)、 單 引 號 (「、」)、 雙 引 號 (『、』)、 夾夾 注 號 ((、)、<br />

──、〔、〕)、 問 號 (?)、 驚驚 嘆 號 (!)、 破 折 號 (──)、 刪<br />

節 號 ( … … ) 、 音 界 號 ( ‧ ) 、 書 名 號 ( 《 、 》 ) 、 篇 名 號<br />

(〈、〉) 等 ;<br />

破 折 號 與 刪 節 號 一 律 佔 兩 格 全 形 字 元 , 其 餘 標 點 符 號 均 佔 一 格 ;<br />

若 書 名 與 篇 名 連 用 時時 , 可 省 略 篇 名 號 , 如 :《 史 記 • 游 俠 列 傳 》。<br />

六 、 中 文文 文文 稿 標 示 中 、 日 文文 書 籍 、 期 刊 或 報 章 雜 誌 之 名 稱 時時 , 請 加 書 名 號<br />

(《、》) 表表 示 ;<br />

日 文文 文文 稿 標 示 中 、 日 文文 書 籍 、 期 刊 或 報 章 雜 誌 之 名 稱 時時 , 請 加 雙 引 號<br />

(『、』) 表表 示 ;<br />

標 示 西 文文 書 籍 、 期 刊 或 報 章 雜 誌 之 名 稱 時時 , 請 以 斜斜 體 表表 示 ; 除 介 係<br />

詞 、 連 接 詞 與 冠 詞 外 , 書 刊 名 稱 之 各各 字 首 請 一 律 大大 寫 ;<br />

標 示 西 文文 書 籍 、 期 刊 或 報 章 雜 誌 之 主 要 名 稱 與 次 要 名 稱 時時 , 請 以 英 文文<br />

冒 號 區 隔 ; 冒 號 後 首 字 字 首 請 一 律 大大 寫 ;<br />

西 文文 書 籍 、 期 刊 或 報 章 雜 誌 之 名 稱 中 , 若 字 首 大大 寫 會 變 更 該 字 字 義<br />

時時 , 該 字 首 請 維 持 小 寫 ;<br />

西 文文 書 籍 、 期 刊 或 報 章 雜 誌 之 名 稱 中 , 若 有 標 音 符 號 時時 , 請 依 原原 文文 標<br />

示 。<br />

七 、 中 文文 文文 稿 標 示 中 、 日 文文 書 籍 篇 章 、 期 刊 論 文文 、 研 討 會 論 文文 、 學學 位 論<br />

文文 、 新 聞 報 導 、 專 欄 散 文文 、 讀 者 投 書 等 之 名 稱 時時 , 請 加 篇 名 號


(〈、〉) 表表 示 ;<br />

日 文文 文文 稿 標 示 中 、 日 文文 書 籍 篇 章 、 期 刊 論 文文 、 研 討 會 論 文文 、 學學 位 論<br />

文文 、 新 聞 報 導 、 專 欄 散 文文 、 讀 者 投 書 等 之 名 稱 時時 , 請 加 單 引 號<br />

(「、」) 表表 示 ;<br />

文文 稿 標 示 西 文文 書 籍 篇 章 、 期 刊 論 文文 、 研 討 會 論 文文 、 學學 位 論 文文 、 新 聞 報<br />

導 、 專 欄 散 文文 、 讀 者 投 書 等 之 名 稱 時時 , 請 加 半 形 引 號 ( "、" 、 '、<br />

' ) 表表 示 ;<br />

西 文文 書 籍 篇 章 、 期 刊 論 文文 、 研 討 會 論 文文 、 學學 位 論 文文 、 新 聞 報 導 、 專 欄<br />

散 文文 、 讀 者 投 書 等 之 名 稱 中 , 若 有 標 音 符 號 時時 , 請 參 考 原原 文文 及 學學 界 慣<br />

例 標 示 。<br />

八 、 中 文文 文文 稿 內 文文 段 落 首 行 縮 排 兩 格 全 形 字 元 , 並 以 「 新 細 明 體 」 字 型 表表<br />

示 ;<br />

日 文文 文文 稿 內 文文 段 落 首 行 縮 排 一 格 全 形 字 元 , 並 以 「MS Mincho」 字 型<br />

表表 示 ;<br />

英 文文 文文 稿 內 文文 段 落 首 行 縮 排 四 格 半 形 字 元 , 並 以 「 Times New<br />

Roman」 字 型 表表 示 。<br />

九 、 引 用 詞 句 時時 , 請 以 引 號 標 示 ( 優 先 使 用 單 引 號 ); 標 示 引 話 , 請 依 原原<br />

文文 將 句 尾尾 標 點 符 號 標 於 下 引 號 之 前 ; 標 示 專 有 名 詞 或 特 殊 用 意 之 詞<br />

句 , 請 將 句 尾尾 標 點 符 號 標 於 下 引 號 之 後 ;<br />

引 用 段 落 時時 , 不 必 加 引 號 , 一 律 隔 行 抬 頭 , 並 左 右 縮 排 三 格 全 形 字<br />

元 ;<br />

引 用 文文 字 , 中 、 日 文文 文文 稿 以 「 同 級 數 標 楷 體 」 字 型 表表 示 , 英 文文 文文 稿 以<br />

「 縮 一 級 Times New Roman」 字 型 表表 示 ;<br />

引 用 時時 若 有 所 按 , 請 加 夾夾 注 號 (〔、〕、 [、] ) 表表 示 ; 引 用 時時 若 有<br />

省 略 , 請 加 夾夾 注 號 並 刪 節 號 (〔……〕、 [……] ) 表表 示 。<br />

十 、 文文 稿 一 律 使 用 每 頁 下 緣 之 註 腳 ;<br />

註 號 一 律 置 於 標 點 符 號 之 後 ;<br />

註<br />

註 腳 參 照 一 律 使 用 半 形 上 標 之 阿 拉 伯 數 字 , 如 : 23 。<br />

十 一 、 文文 稿 中 之 西 曆 紀 年 , 正 文文 部 份 請 以 漢 字 數 字 表表 示 , 夾夾 注 號 內 則 以 阿 拉<br />

伯 數 字 表表 示 , 如 : 一 五 三 三 年 (1533);<br />

朝 代 年 號 一 律 以 漢 字 數 字 表表 示 ; 日 、 韓 朝 年 號 並 請 標 注 中 國 朝 年 號 或<br />

西 曆 紀 年 , 如 :〔 朝 鮮 〕 世 宗 五 年 ( 明 成 祖 永 樂 二 十 一 年 ,<br />

1423);<br />

干 支 或 其 它它 曆 法 之 紀 年 , 均 請 標 注 西 曆 紀 年 ;<br />

文文 稿 中 之 計 量 數 字 , 原原 則 上 請 以 漢 字 數 字 表表 示 , 若 以 漢 字 數 字 表表 示 頗<br />

為 冗 長 累 贅 時時 , 則 請 改 以 阿 拉 伯 數 字 表表 示 , 如 : 五 十 三 人 、3748 名 。<br />

十 二 、 翻 譯 人 名 第 一 次 提 及 時時 , 請 附 原原 名<br />

人 名 之 翻 譯 , 原原 則 上 請 以 其 著 作 之 中 文文 、 日 文文 譯 本 所 列 者 為 準 ;<br />

中 、 日 、 韓 文文 譯 音 , 請 參 考 學學 術 慣 例 、 教 育 部 《 中 文文 譯 音 使 用 原原 則 》<br />

或 中 國 大大 陸 《 漢 語 拼 音 方方 案 》。


十 三 、 內 文文 如 需 使 用 圖 、 表表 、 照 片 , 須 註 明 資 料料 來 源 或 出 處 , 並 加 以 編 號 ;<br />

表表 格 名 稱 列 於 表表 格 上 方方 , 表表 格 註 解 列 於 表表 格 下 方方 ; 圖 片 名 稱 、 圖 片 註<br />

解 均 列 於 圖 片 下 方方 。 圖 片 或 照 片 之 電 子 檔 案 , 請 以 灰 階 之 JPG 或 GIF 檔<br />

案 格 式 儲 存存 。<br />

十 四 、 文文 末 應 列 引 用 書 目 , 並 以 文文 稿 中 確 有 引 用 者 為 限 ;<br />

除 引 用 書 目 外 , 另 可 增增 列 參 考 書 目 。<br />

十 五 、 若 一 文文 獻 同 時時 引 用 相 異 版 本 時時 , 請 個 別 標 注 版 本 別 。<br />

貳 、 首稴 次 引尙 用岦<br />

一 、 古 典 文文 獻 :<br />

例 : 毛 亨 :《 毛 詩 傳 箋 》( 清 嘉 靖 二 十 一 年 木 瀆 周 氏 枕 經 樓 刊 本 , 鄭<br />

玄 箋 , 陸 德 明 音 義 ), 卷卷 1, 頁 8。<br />

例 :〔 宋 〕 司司 馬 光 :《 資 治 通 鑑 》(〔 南 宋 〕 鄂 州 覆 〔 北 宋 〕 刊 龍 爪<br />

本 , 約 西 元 十 二 世 紀 ), 卷卷 2, 頁 2 上 。<br />

例 : 那 波 魯 堂 :《 學學 問 源 流 》( 大大 阪 : 崇 高高 堂 , 寬 政 十 一 年 〔1733〕<br />

刊 本 ), 頁 22。<br />

例 :《 聖 經 ‧ 創 世 紀 》( 和 合 本 ) 二 章 7 節 。<br />

例 :《 聖 經 ‧ 約 伯 記 》( 和 合 本 ) 三 十 八 至 四 十 一 章 。<br />

例 :《 聖 經 ‧ 詩 篇 》( 和 合 本 ) 一 一 九 篇 。<br />

例 :《 古 蘭 經 》 二 章 1 節 。<br />

例 :《 古 蘭 經 》 五 至 七 章 。<br />

例 :《 古 蘭 經 》 五 十 五 章 26-35 節 。<br />

例 :《 大大 乘 唯 識 論 》,《 大大 正 新 脩 大大 藏 經 》, 第 31 冊 。<br />

例 :《 大大 寶寶 積 經 》, 第 20 卷卷 ,《 大大 正 新 脩 大大 藏 經 》, 第 11 冊 。<br />

例 :《 法 句 經 》, 南 傳 《 經 藏 ‧ 小 部 》。<br />

二 、 書 籍 ( 單 一 作 / 編 者 ):<br />

例 : 李 明 輝 ( 編 ):《 中 國 經 典 詮 釋 傳 統 》( 臺 北 : 喜 瑪 拉 雅 基 金<br />

會 ,2002 年 ), 頁 19-25。<br />

例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編 ):《 明 代 筆 記 小 說 大大 觀 》( 上 海 : 上 海 古<br />

籍 ,2005 年 ), 頁 24-36。<br />

例 : 溝 口 雄 三 :《 日 本 人 視 野 中 的 中 國 學學 》, 李 甦 平 、 龔 穎 、 徐 滔<br />

( 譯 )( 北 京 : 中 國 人 民 大大 學學 出 版 社 ,1996 年 )。<br />

例 : 福 井 憲 彦 ( 編 ):『 歴 史 のメトドロジー』( 東 京 : 新 評 論 出 版<br />

社 ,1984 年 ), 頁 119-125。<br />

例 : 牧 野 謙 次 郎 :『 黙 水 居居 随 筆 』( 東 京 : 東 洋 文文 化 学学 会 ,1932<br />

年 ), 頁 32。


例 : Frank-Jurgen Richter ed., The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br />

Economic Growth, Institutional Failure, and the Aftermath of the Crisis<br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pp. 133-140.<br />

例 :Kodansha ed., "Yamaga Sokô (1622-1685)" in Kodansha Encyclopedia<br />

of Japan, vol. 8 (Tokyo: Kodansha, 1983), pp. 221-257.<br />

三 、 書 籍 ( 兩 位 作 / 編 者 ):<br />

例 : 楊 儒 賓 、 黃 俊 傑 ( 編 ):《 中 國 古 代 思 維 方方 式 探 索 》( 臺 北 : 正<br />

中 書 局局 ,1996 年 ), 頁 25-45。<br />

例 : 吉 田 忠 雄 、 李 天 民 ( 編 ):『 現 代 中 国 の 政 治 と 経 済 』( 東 京 :<br />

新 評 論 出 版 社 ,1976 年 ), 頁 20-28。<br />

例 :Philip B. Kurland and Ralph Lerner eds., The Founders' Constitution<br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 115.<br />

四 、 書 籍 ( 多多 位 作 / 編 者 ):<br />

例 : 廖 正 宏宏 等 :《 光 復 後 臺 灣 農 業 政 策 的 演 變 : 歷 史 與 社 會 的 分 析 》<br />

( 臺 北 : 中 央央 研 究 院 民 族族 學學 研 究 所 ,1986 年 ), 頁 33-55。<br />

例 :Edward O. Laumann et 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br />

Sexual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br />

Press, 1994), pp. 20-35.<br />

五 、 書 籍 篇 章 :<br />

例 : 張 光 裕裕 :〈 出 土 古 文文 字 材 料料 與 經 典 詮 釋 〉, 葉 國 良 ( 編 )《 文文 獻<br />

及 語 言 知 識 與 經 典 詮 釋 的 關 係 》 ( 臺 北 : 臺 大大 出 版 中 心 ,<br />

2004)。<br />

例 : 子 安 宣 邦 :「 先 王 の 道 は 礼 楽 のみ」,『 江 戸 思 想 史 講 義 』( 東<br />

京 : 岩 波 書 店 ,1998 年 )。<br />

例 :Hans-Georg Gademer, "Aesthetic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 The<br />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br />

University Press, 1986).<br />

例 :W. Freeman Twaddell, "A Note on Old High German Umlaut," in<br />

Martin Joos ed. Readings in Linguistics I: The Development of Descriptive<br />

Linguistics in America, 1925–1956, 4th ed. (Chicago:<br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br />

例 :Lai, Yuen-Ting, "Leibniz and Chinese Thought," in Allison Coudert,<br />

Richard H Popkin and Gordon M. Weiner eds., Leibniz, Mysticism, and<br />

Relig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pp. 228-<br />

249.<br />

六 、 期 刊 論 文文 :<br />

例 : 李 豐 楙 :〈 傳 承 與 對 應 : 六 朝 道 經 中 『 末 世 』 說 的 提 出 與 衍<br />

變 〉,《 中 國 文文 哲 研 究 集 刊 》, 第 9 期 (1996 年 9 月 ), 頁 91-<br />

130。


例 : 張 如 安 、 傅 璇 琮 :〈 日 藏 稀 見 漢 籍 《 中 興 禪 林 風 月 集 》 及 其 文文 獻<br />

價 值 〉,《 文文 獻 》,2004 年 第 4 期 (2004 年 )。<br />

例 :Joshua A. Fogel, "'Shanghai-Japan:' The Japanese Residents' Association<br />

of Shangha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9, 4 (Nov., 2000), pp.<br />

927-950.<br />

例 :John M. Smith, "The Origin of Altruism," Nature, 393 (1998), pp. 639-<br />

40.<br />

例 :Chun-Chieh Huang, "Mencius' Hermeneutics of Classics," Tao: A<br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1, 1 (Dec., 2001), pp. 15-30.<br />

七 、 研 討 會 論 文文 :<br />

例 : 房 學學 嘉 :〈 芻 議 明 清 傳 統 禮 制 與 地 方方 化 禮 制 的 互 動 ── 以 粵 東 梅<br />

州 地 區 祖 先 崇 拜 為 重 點 考 察察 〉, 東 亞 客 家家 文文 化 圈 中 的 儒 學學 與 教<br />

育 : 比 較 的 視 野 研 討 會 ( 臺 北 : 臺 灣 大大 學學 東 亞 文文 明 研 究 中 心 ,<br />

2004 年 5 月 24 日 )。<br />

例 :Brian Doyle, "Howling Like Dogs: Metaphorical Language in Psalm<br />

59",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for the Society<br />

of Biblical Literature (Berlin: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June 19-<br />

22, 2002).<br />

八 、 學學 位 論 文文 :<br />

例 : 吳吳 宏宏 一 :《 清 代 詩 學學 研 究 》( 臺 灣 大大 學學 中 文文 研 究 所 博博 士 論 文文 ,<br />

1973 年 ), 頁 20。<br />

例 : 栗 原原 剛 :『 伊 藤 仁 斎斎 の「 道 徳 」 観 ──「 本 体 」「 修 為 」 論 の 構<br />

造 から』( 東 京 大大 学学 人 文文 社 会 系 研 究 科 博博 士 論 文文 ,1991 年 ), 頁<br />

62。<br />

例 :Ming-chorng Hwang: "Ming-tang: Cosmology, Political Order and<br />

Monument in Early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br />

1996), p. 20.<br />

九 、 報 章 雜 誌 :<br />

例 : 余 國 藩 :〈 先 知 ‧ 君君 父 ‧ 纏 足 ── 狄 百 瑞 著 《 儒 家家 的 問 題 》 商<br />

榷 〉, 李 奭奭 學學 ( 譯 ),《 中 國 時時 報 》,1993 年 5 月 20-21 日 , 第 39<br />

版 ( 人 間 副 刊 )。<br />

例 : 北 田 暁 大大 :「 評 宮宮 本 直 美 『 教 養 の 歴 史 社 会 学学 ──ドイツ 市 民 社<br />

会 と 音 楽 』」,『 朝 日 新 聞 』,2006 年 4 月 9 日 。<br />

例 :Michael A. Lev, "Nativity Signals Deep Roots for Christianity in<br />

China," Chicago Tribune [Chicago], Mar. 18, 2001, Sec. 1, p. 4.<br />

例 :William S. Niederkorn, "A Scholar Recants on His 'Shakespeare'<br />

Discovery," New York Times, June 20, 2002, Arts section, Midwest edition.<br />

例 :Steve Martin, "Sports-Interview Shocker," New Yorker, May 6, 2002, p.<br />

84.


參 、 再峘 次 引尙 用岦<br />

例 : 余 國 藩 :〈 先 知 ‧ 君君 父 ‧ 纏 足 〉; 吳吳 宏宏 一 :《 清 代 詩 學學 研 究 》,<br />

頁 30。<br />

例 :John M. Smith, "The Origin of Altruism;" 例 :Edward O. Laumann<br />

et 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 pp. 92-95.<br />

例 : 前 揭 文文 ; 前 揭 書 ; 前 揭 書 , 頁 55。<br />

例 :Ibid; Ibid., pp. 22-30.<br />

肆 、 引尙 用岦 書 目岰<br />

一 、 引 用 書 目 不 須 編 號 , 其 格 式 比 照 註 腳 。<br />

二 、 引 用 書 目 請 依 文文 獻 撰 寫 語 言 順 序 排 列 : 與 文文 稿 所 用 語 言 相 同 者 排 列 於<br />

前 , 其 它它 語 言 則 依 條 目 多多 寡寡 依 序 排 列 於 後 ;<br />

中 、 日 文文 書 目 請 合 併 排 列 , 西 文文 書 目 請 單 獨 排 列 ;<br />

翻 譯 作 品 書 目 請 依 原原 作 語 言 與 原原 作 者 其 它它 書 目 合 併 排 列 ;<br />

引 用 書 目 得 依 「 古 典 文文 獻 」 及 「 近 人 文文 獻 」 分 類 排 列 。<br />

三 、 中 、 日 文文 書 目 請 依 作 者 姓 氏 筆 畫 序 昇昇 冪 排 列 ; 西 文文 書 目 請 依 作 者 姓 氏 字<br />

母 序 昇昇 冪 排 列 , 並 將 姓 氏 置 前 ;<br />

若 作 者 姓 氏 帶 有 采 邑 、 封封 地 或 爵 位 , 請 參 考 學學 術 慣 例 或 國 家家 圖 書 館 編 目<br />

欄 位 書 寫 ;<br />

同 一 文文 獻 作 者 有 兩 人 或 以 上 者 , 請 依 姓 氏 筆 劃 數 序 或 字 母 序 昇昇 冪 排 列 ;<br />

同 一 作 者 之 著 作 , 請 依 著 作 出 版 年 份 序 昇昇 冪 排 列 ;<br />

若 同 一 作 者 同 一 年 有 二 本 ( 篇 ) 以 上 著 作 出 版 ( 發 表表 ) 時時 , 請 於 年 份 後<br />

依 序 加 記 小 寫 英 文文 字 母 , 如 :1953a、1953b;<br />

若 出 版 年 份 不 詳 者 , 請 標 明 「 出 版 年 不 詳 」;<br />

古 典 文文 獻 作 者 請 於 作 者 姓 名 前 標 示 朝 代 , 如 :〔 明 〕 羅 欽 順 :《 困 知<br />

記 》、〔 清 〕 顧 炎 武 :《 原原 抄 本 顧 亭 林 日 知 錄錄 》;<br />

古 典 文文 獻 可 不 標 出 版 資 訊 , 但 請 依 中 國 朝 代 序 昇昇 冪 排 列 ; 相 同 朝 代 者 ,<br />

請 依 作 者 姓 氏 筆 劃 數 序 或 字 母 序 昇昇 冪 排 列 ;<br />

書 目 中 若 間 雜 有 中 、 日 、 韓 、 越 等 多多 種 東 亞 文文 獻 時時 , 可 於 作 者 姓 名 前 標<br />

示 國 族族 或 文文 化 區 , 如 :〔 朝 鮮 〕 李 種 徽 :《 東 史 志 ‧ 高高 句 麗 藝 文文 志 》。<br />

四 、 引 用 書 目 所 列 之 作 者 、 名 稱 、 年 份 及 版 本 , 請 與 內 文文 、 註 腳 保 持 一 致 。<br />

五 、 參 考 書 目 之 格 式 , 比 照 引 用 書 目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