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孔廟古蹟之美

全臺首座孔廟在臺南

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時值鄭成功嗣子鄭經執政,咨議參軍陳永華輔佐、勵精圖治,提議:「須擇地建立聖廟、設學校,以收人材;蓋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鄭經應允,乃就承天府治(即今臺南市)建立孔子廟、崇祀孔子,用以興國學、行教化。

三百多年來,巍巍聖殿、峨峨黌宮,象徵中國文化在此薪火相傳、俎豆馨香,並且締造「海濱鄒魯」的雅譽。


台南孔子廟

全臺首學 - 大成坊

「大成坊」的名稱來自孔子「大成至聖先師」的封號,也具讚頌聖德的意義。

坊為門樓的形式,十字形承重牆增加穩定效果,牆頂前後左右飛起六個燕尾脊,以斗栱支撐起懸山式屋頂,坊上高懸「全臺首學」匾額,著實呼應臺灣第一座孔子廟美譽

大成坊

大成坊左壁間嵌有「下馬碑」迎向來人。坊側有牆環廟,牆高色紅,孔子是周朝人,當代崇尚赤色,冠服宮室皆飾以高貴的紅色,孔子廟圍牆也是如此。

高牆又稱「宮牆」,來自《論語》的典故:子貢以「宮牆」比譬學養,自己牆高及肩而孔子牆高數仞,一仞是七尺,數仞已然高聳,後人更以「萬仞宮牆」推崇孔子的學問道德,宮牆遂成為孔子廟定制。

經泮宮石坊與萬仞宮牆,進入東大成坊,得以一窺堂奧之美。
但見空曠開朗、古樹參天,「杏壇夏蔭」的美名不逕而傳。坊側昔為官廳與土地祠,因年久荒廢而今改為「文物陳列室」其畔設管理員室。

下馬碑 與 萬仞宮牆

左學右廟 - 孔廟建築格局

孔子廟簡稱「孔廟」,又稱「文廟」或「先師廟」。

本廟為三進兩廂的傳統合院建築,依據「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殿式規制陸續發展。然歷經多次興革滄桑與歲月推移,部份建築或毀於天災、或毀於戰火,例如朱子祠、櫺星門、教授廨與學署等皆已消失無蹤,徒留空地。

今日所見者多係日據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重修後的風貌,大體上仍然維持清代的風格與規制,是臺灣地區第一座孔子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閩南式建築。

明倫堂

「左學」即指明倫堂,位於孔子廟大成殿左側,乃是臺灣府學所在。昔日入泮生員於此接受府學教授督導,敦品勵學、議事策論。

明倫堂三川門的橫額分別寫著「入德之門」、「聖域」與「賢關」,生員經此門而仰視,透過空間的暗示,儒學講究品德陶冶與希聖希賢的境界油然而生。

明倫堂

大成門與大成殿

孔子廟建築組群中,以大成門最為華麗,楹柱不書對聯的特色,即在避免「孔夫子面前賣文章」的譏諷。每一對門板皆飾以一百零八顆門釘,因「九」為陽數之極,取其倍數代表聖廟的威儀與崇敬,配享帝王的殊榮。

大成門

大成殿正脊兩端各立「藏經筒」;或稱「通天柱」,象徵孔子德配天地、道貫古今。
重簷四隅翼角懸有八鐸,寓意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振奮醒世。

殿前設有露臺,祭孔大典的六佾舞在此表演,石刻「散水螭首」嵌於臺基四角,做為露臺與迴廊的洩水流口;螭首形似龍頭,又稱「鰲首」,流露「獨佔鰲頭」的功名祈求以及「澤被四方」的隱喻。

「東廡」、「西廡」位於大成殿前左、右兩側的廂房,禮器庫與樂器庫分別位於左、右廂房的後半,後殿原稱「啟聖祠」,主祀孔子父親叔梁紇。左室為「以成書院」,負責春秋祭孔相關事宜,右室原為「典籍室」,後殿為「右廟」末端,經檐廊可以再回到「左學」的空間。

大成殿

文昌閣

文昌閣又稱「魁星樓」,位於明倫堂左後方,乃孔子廟建築組群中唯一樓塔狀的建築。

文昌閣

泮宮石坊

「泮宮」二字,象徵學府所在,生童經過縣考錄取後,進入學宮(泮宮)稱謂生員,「入泮」、「游泮」 、「采芹」或「遨遊泮水」皆是學子入學的意思。

「泮宮石坊」,原本是臺南孔廟最外圍的入口。日治時期,因爲闢建南門路而往東推移。現在與孔廟「全臺首學」大成坊隔南門路相望。


泮宮石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