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球太热了,热到狐狸竟也“兄弟”相残

2020-10-21 20: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鸟人Robbi 物种日历

狗是犬科(Canidae)最为人熟知的代表,它们身上有着犬科动物的一些共有特征,比如吻鼻部较长,四肢长而善于奔走,爪较钝且不能伸缩等。被驯化了的狗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几乎到达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不过现生的约35种犬科动物中,自然分布最广泛的,却是赤狐(Vulpes vulpes)。

奔跑吧狐狸。图片:Airwolfhound / wikimedia

狭路相逢“大”者胜

北非、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方,都有赤狐的身影,它们也成为了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群数量最大的野生食肉目(Carnivores)成员。甚至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赤狐开始北上“入侵”近亲北极狐(V. lagopus)的领地,两者之间的搏杀还曾因一张照片而名噪一时。

2015年,加拿大急诊科医生丹·古托斯基(Don Gutoski)凭借在该国北极地区拍摄的一幅反映赤狐捕食北极狐的照片,荣获了年度最佳野生生物摄影师大奖。

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自然界最真实的一面。图片:Don Gutoski /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2015)

实际上,这并非人类首次记录到如此你死我活的争斗场景,有人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预见到了。1984年,冰岛动物学家Páll Hersteinsson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就曾提出,赤狐地理分布的北限由可利用的食物资源所决定,同时气候因素又影响着食物资源,而北极狐分布的南限则是由跟赤狐的种间竞争决定的。在人类介导的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影响变成热门研究领域之前,Hersteinsson博士便已通过对加拿大西北地区赤狐和北极狐毛皮收购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上述洞见,并且启发了许多后续研究。

赤狐、北极狐分布区及二者分布重叠区域。图片:Hervé Monchot,et al.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0)

过去,赤狐的分布北限在北极圈附近。随着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现在已经侵入了北极圈之内,与北极狐有更多正面冲突的机会。

北极狐:再往北我能去哪儿呢?只能刚正面了。图片:arcticbiome-ejf.weebly

同域分布的犬科动物,素来有体型较大者压制体型较小者的传统:例如北美地区的狼(Canis lupus)会捕杀郊狼(C. latrans);作为非洲最大的犬科动物,非洲野狗(Lycaon pictus)会干掉黑背胡狼(C. mesomelas)。赤狐的体重可达14千克,而最大的北极狐才6.7千克,谁的胜率更高不言而喻。

不挑食的乖娃娃

赤狐适应从半干旱荒漠到极地苔原,从城市、农田到寒温带森林等多种多样的环境。不挑食,应该是它们惊人适应力的关键所在。

杂食性的赤狐是几乎完美的“机会主义者”,蚯蚓、甲虫、鸟类、野兔等食材都来者不拒。圈养的成年赤狐每周大约需要2.3千克食物;在野外,其猎物体重的最高纪录是3.5千克的雉类或野兔。这样的一次成功捕猎,大概一周的伙食就不用愁了。

捕获一只海狸鼠。图片:Stefano Vettini / wikimedia

遇上其他捕食者大快朵颐后剩下的残羹或其他动物尸体,赤狐也会物尽其用。如果实在没有肉食,浆果和谷物也能用来果腹。而且,赤狐还会把吃不完的食物带到隐蔽的地点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凭着精准的记忆把存粮找出来。

名为狩猎的潘多拉魔盒

1855年,出于狩猎消遣的目的,英国人将赤狐引入澳洲大陆,同时也打开了生物入侵的“潘多拉魔盒”。

到19世纪70年代早期,被释放于维多利亚州西南部的赤狐逐渐形成了稳定种群,并在此后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扩散到了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及塔斯马尼亚岛。由于澳洲先前已经引入了野兔,有着丰富食物资源的赤狐们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而它们所到之处,则开启了当地原生有袋类动物的灭绝梦魇。

截至2010年,赤狐所示的绿色几乎覆盖整个澳洲,右下角的岛屿即是塔斯马尼亚岛。图片:environment.gov.au

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例。该州境内原本生活有五种鼠袋鼠(rat-kangaroos),尽管经历了人类猎杀、野兔侵入和绵羊的大量饲养,1888年还有过一次严重旱灾,鼠袋鼠的种群数量依然维持着较高水平。但在赤狐到来之后,一切都改变了。19世纪90年代末期,赤狐开始自南向北侵入该州;1915年,赤狐几乎遍及全境。当地鼠袋鼠的数量也对应地呈现出了由南向北逐渐严重衰减的趋势,各地鼠袋鼠往往在赤狐入侵后的区区十年内就消亡殆尽。

盖氏袋鼠(Bettongia gaimardi)是鼠袋鼠的一种,原本有两个亚种:B. g. gaimardi于20世纪20年代灭绝,现存B. g. cuniculus仅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图片:JJ Harrison / wikimedia

城市是它们的“新世界”

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对其他很多野生动物而言并非好消息,但却为善于把握机会的赤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人类丢弃的食物和厨余垃圾可以成为赤狐的美味佳肴;同样栖息于城中的鼠类和家禽是它们喜爱的新鲜食材;此外,城市里的各类绿地、管道和基础设施,则为它们提供了安身的庇护所。

“咦?是饼干的香气。”图片:Linda Stanley / wikimedia

英国城市中的赤狐记录最早可上溯至20世纪30年代,而现如今,该国几乎每个大小城镇都有赤狐的身影。一项通过电视节目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从1987至2012的25年间,91%过去罕有或没有赤狐生活的城镇区域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2012年的那项电视问卷调查统计的英国国内赤狐出现地点分布,蓝色为有图片记录的,红色为有人目击。图片:Dawn M. Scott,et al. / PLoS ONE(2014)

有趣的是,据估计,差不多同一时期内英国的赤狐种群总量却下降了34%。这意味着在英国城市中赤狐变得更为常见的同时,生活在郊野中的同类数量却在减少。

伦敦萨瑟克区,赤狐信步在街头。图片:Dun.can / flickr

文化中的赤狐

在欧洲和亚洲,赤狐与人类之间有着相当悠久的互动历史,比如猎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已经有与之相关的记载。

分布广泛又有着极强适应力的赤狐给各地人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各式各样的童话、民谚、诗歌和幻想作品中,它们往往是狡猾或机智的象征。

狐狸列那(Reynard-the-fox)是欧洲童话中的经典形象,以诡计多端著称。图片:wikimedia

中国古代有着崇拜善于变幻、神通广大且又善解人意的狐仙的传统,是颇具特色的民间信仰之一。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里就有称狐为妖的记载:“狐,祅(yāo)兽也,鬼所乘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列异传·刘伯夷》中塑造了一个“赤色无毛”的老狐狸形象,为后世文学中的狐仙奠定了基础。

到了清代,志怪小说作家蒲松龄在继承前朝历代传统狐仙题材的基础之上,开拓性地创造出了一大批光彩照人、有血有肉的狐仙形象,将这一题材的小说发扬光大,并推上了震古烁今的巅峰。

《山海经》中的九尾狐。图片:wikimedia

走出志怪奇谈,赤狐与人类的故事还在继续。其实在2015年的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还有另一件与赤狐相关的作品获奖。英国摄影师理查德·皮特斯(Richard Peters)拍摄的城市中的赤狐,获得了城市主题单元的大奖。

城市中的赤狐。图片:Richard Peters /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2015)

从演化的角度来看,赤狐和北极狐之间确实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效仿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古托斯基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双狐记》(A Tale of Two Foxes)。

这一年年赛的两个奖项似乎从两个非常不同的角度,对赤狐的生存现状进行了速写。而在这样一个由人为原因导致“兄弟”相残的世界里,我们自己的未来又会怎样呢?

一对赤狐幼崽。每当看到这样的动物幼崽就仿佛看到了希望。但其实,希望总在人们自己手中。图片: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Headquarters / wikimedia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海龟冷到四脚朝天,原因竟然是秋天变暖了?

三年大雨,东京被淹?地球:这事儿我见多了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都是过去时了

原标题:《地球太热了,热到狐狸竟也“兄弟”相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