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百姓论坛/清明祭扫 遵循传统抑或简约至上?

2023-04-05 04:26: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清明节前夕,广州市民带上鲜花和祭品到广州铭恩园拜祭。右图:清明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工作人员在擦拭墓碑,代民众祭扫以表哀思。\新华社

  芳草绿野细雨纷,又是清明哀思时。扫墓祭祖、踏青郊游,这些传统礼俗在中国世代传承,至今不辍。人们在坟前扫墓,焚烧纸钱及各种冥品,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自古以来,清明节的场景可能就是这样,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但随着移风易俗的倡导、疫情反复的隐患,近年来,祭扫新形式频频涌现:文明祭扫,云祭、代祭等使用愈发广泛。一度引发了清明祭扫是遵循传统还是简约至上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祭祀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因客观困难而背离古训,放弃严肃的仪式;也有人认为,祭祀用品定价混乱,不少商家通过“孝道”剥削消费者,传统祭祀方式已然不符合文明社会的发展。\大公报记者 卢冶、林凯

  正方观点

  正方:传承慎终追远 力行言传身教

  观点 1

  传统文化绵延 凝聚宗族观念

  市民:

  •传统文化不是供在庙堂里的泥塑木雕,它需要鲜活的载体。祭祀仪式是“言传身教”的最好方式,作为礼仪之邦的“礼”怎能只停留在书本当中。

  网友A:

  •中国是礼仪之邦,众多礼仪都是在这些民俗传统仪式中演化而来。如今很多民俗传统已在现代文明中遗失,“端午节”被他国申遗的教训历历在目,像清明这种中国重要传统民俗,如不加以保护便又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罗关家族祭祀传承人:

  •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祭祀是家族延续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这些仪式,家族中的人便没有归属感,没有家族团结的观念,长此以往这个家族就散了。就像黄帝祭祀大典是凝聚华夏民族的仪式一样,祭祀对于家族而言也是团结家族的重要手段。

  观点 2

  “烧”“捎”同音 祭品遥寄相思

  网友B:

  •老一辈人对这些传统民俗很是看重,每到春祭、秋祭以及冬祭前,家中长辈都会来电话叮嘱,直到祭祀完长辈们才会放心。祭祀除了是寄托思念,也是对尽孝的体现。

纸扎店老板:

  •大数人都习惯于用有形的冥品来传达对逝者的思念。而且烧与“捎”同音,这个谐音让人们相信,烧去的冥品先人都能收到。冥品的寓意与陪葬品一样,无非是后人希望先人过得好一些,或多或少了却自己的心意就好。

  冥品消费者:

  •对于传统习俗的去与留,我们需要深思熟虑。现在所推崇的献花祭祀,是西式的方式,还没等到新式习俗出现,便照搬西方。中国人对葬祭的态度严肃而庄重,无论形式如何,慎终、追远、报恩、崇德的根性从未改变。

  观点 3

  尊重传统民俗 生活需仪式感

  陵园工作人员A:

  •每到祭祀的时节,公墓都会准备出一块专门用地进行传统祭祀,避免火灾等隐患发生。允许进行传统祭祀既是对顾客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民俗仪式的尊重。

  外出务工人员:

  •每年在十字路口祭祀已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虽然不能回乡祭祀,但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这是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早已深入人心。

  祭祀村民:

  •像网上所说的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的形式,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对于收入低的村民,或是有家族墓地的村民来讲,网络祭祀并不方便。农村的坟多是土坟,每次祭祀还要填坟、拔草等,网络祭祀想法不太现实。

  反方观点

  反方:不求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于心

  观点 1

  生前厚养尽孝 丧事一切从简

  网友C:

  •在有些地方,清明节变得“俗气四溢”,五花八门的祭品让人眼花缭乱。有些人认为,简单祭祀有失面子,进而形成攀比之风。华而不实的祭祀活动,逐渐让传统习俗“变味”。

  网友D:

  •老一辈是最容易被商家裹挟的,由于注重祭祀仪式,一般不会砍价。甚至有些店舖老板还会借着“孝顺”的由头,向消费者推销昂贵产品。造价低廉的纸扎用品被叫出几百上千的高价,但由于物品用途的特殊性,不得不买这个账。

  养老院工作人员:

  •有的晚辈在老人生前既不好好赡养,在老人死后大操大办丧事,把本来“厚养”老人的钱用在了没有多大意义的“厚葬”上。与其如此,不如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生前进行“厚养”,让其安享晚年。

  观点 2

  重在深情厚意 不必拘泥形式

  老人:

  •百年之后或是海葬或是植树葬,也不用子孙祭拜。当今的年轻人压力太大,不希望自己死后还成为后人的累赘。已经跟儿子商量过了,都认为这种形式挺好。

陵园工作人员B:

  •“墓地虽贵,但没有墓地,不尊重先人”依旧是大家的一贯思想。虽然选购墓地的消费者依旧占据主流,但选择绿色殡葬的人群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受教育水平高的市民,他们观念前卫,乐于接受新事物。

  网友E:

  •祭奠先人关键的是那份心意,不必拘泥于祭奠形式。在现在这个讲求效率的社会中,很多人是没有条件返回家乡祭奠的,所以网络灵堂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的平台,我认为这很符合现在社会节奏,是值得推广的。

  观点 3

  兼顾环保卫生 减少无谓浪费

  消防员:

  •清明祭祖的地方,一般在山林或野外,放鞭炮、焚香烛、烧纸钱都会产生明火,而这些明火容易引发火灾。特别是清明正值初春且天气干燥,更易因祭祀引发山火。

  环卫工人:

  •在十字路口烧纸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了,虽是传统民俗,但确实对环卫工作造成不少阻碍。每到祭祀期间,收拾纸灰总是会被呛得灰头土脸。

  网友F:

  •要是纯粹从收入产出比角度来看,烧纸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白白浪费工业产能的同时,还产生烟尘破坏环境,并伴有火灾的危险。但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把握好度的话,也算是中国人特有的寄托哀思的方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