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威,50件典型文物中的虎元素(上)

原标题:虎虎生威,50件典型文物中的虎元素(上)

虎虎生威,50件典型文物中的虎元素(上)

中国是虎的故乡,是虎文化的发祥地。2022年为农历壬寅虎年,老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兽,从“山中之君”到图腾之虎、白虎、伏虎、镇宅之虎,显示了虎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下选取50件具有代表性的与虎相关的文物(先秦时期)进行展示。

1.商乳钉纹虎耳方鼎

此鼎通高97.0厘米、口横58.0厘米、口纵49.3厘米、足高28.3厘米、重49.0公斤,可烹煮、盛放肉食,用于祭祀和宴享等场合。鼎体呈长方斗形,沿立双耳,耳上各伏一虎,四面侧壁上腹宽带纹正中为一细线鼻的展体兽面,相邻两面旁边以角为轴装饰简略的兽面纹。每面两侧和下边装饰以乳钉排列而成的宽带纹。四足中空,呈柱状,足表面装饰高浮雕的羊角兽面纹。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鼎高大宏伟,形状特别,壁薄规整,纹路清晰,分铸和浑铸融为一体,铸造工艺精湛完美,耳上伏虎具有浓重的江西地方青铜文化特色,实属赣江——鄱阳湖流域商代青铜冶铸业的杰作,国宝级文物。

2.商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

此鼎通高44.5厘米,重13.1公斤,鼎腹由三组兽面纹相连而成。兽面纹兽面纹高扉棱鼻,乳丁突出,体展,尾上卷。耳外侧二条展体龙纹首向上;立耳伏虎,呈静卧状,四肢曲伏,尾垂端卷。虎头硕大,口嘴大张,三角利齿,双目浮凸,大耳耸出;扁足虎形,口嘴张开,咬合腹下,前部首身和内侧四肢较为形象,背上和尾部变形,头出角,背生戟,尾卷曲,身饰雷纹,尾布鳞片。虎耳虎足青铜鼎一改鼎足或圆柱、或圆锥状的常形,采用了独特的扁足,表现为稍有变形的虎。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鼎耳上双虎形象写实,与虎足呼应,如此虎装饰的青铜鼎为江西所独有,虎成为商代江西土著青铜文化的标志,表现了当地独特的虎崇拜,以至有研究者认为可能这里是甲骨文中记载的“虎方”国,也是迄今所见形制最大的青铜扁足鼎,国宝级文物。

3.商伏鸟双尾青铜虎

此器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虎整体呈伏蹲欲纵之态,虎首抬头平视,双目圆凸,直背、凸脊、腹部略垂。虎面张口露齿、獠牙尖长、虎眉粗大、两耳竖起。虎周身遍饰花纹,包括卷云纹、鳞片纹、云雷纹等。虎有曲卷双尾,在宽厚的虎背上伏卧一只小鸟,尖喙圆睛、竖颈短尾,颇为玲珑可爱。悠然自得的小鸟与霸王气象的猛虎形成了强弱、动静的鲜明对比。这与新干其他器物上的猛虎纹饰共同构成了新干青铜文化的主要造型纹饰特征,形象上既有写实立体的猛虎造型和生动的线刻虎纹,又有图案化的抽象虎头纹,与中原地区以“饕餮”形式出现的夸张虎形象明显不同。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器形象生动,造型奇特,内涵丰富,其外表透露出虎之威武、勇猛,内中则藏匿着诡谲、仙逸之神气,将虎的神性和虎的崇尚表现到极至,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是青铜虎中体量最大者,可谓虎之王者,堪称商代青铜艺术杰作,国宝级文物。

4.商龙虎纹铜尊

此尊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重约20公斤,体形高大,口沿广阔,鼓腹,高圈足,整体形成三层花纹。肩部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造3条生动的蟠龙形象。腹部以三道扉棱为界,分隔3组相同纹饰,皆双虎食人之状,突出的虎头栩栩如生,目不转睛地目视前方,透露着庄重威严的气势。圈足平雕饕餮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这种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1957年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月牙河被意外打捞出水,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尊工艺精湛,花纹线条洗练,灰绿的锈色与狰狞的纹饰浑然一体,展现出神秘、庄重的神韵,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在古代青铜艺术杰作中当为佼佼者,被文物考古界视为珍宝,是商代青铜器中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国宝级文物。

5.商卧虎兽面纹铜铙

此器通高71.8厘米、铣间宽46.5厘米,铜铙钲部作合瓦形,有甬,甬上有旋,甬中空与腹腔相通。钲部主纹为弧形粗线组成的兽面状,四周边沿和甬部饰云纹,鼓旁两侧各饰一立虎,隧部饰有一兽面。该器的形制、主纹与一般粗线条兽面没有不同,独特的地方是在于部内侧铸四卧虎,可能是为了调节音的频率而设。经过测音,得知此铙不同的部位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1959年湖南省宁乡市老粮仓师古寨山顶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此铙形体厚重,击之声音宏大,在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同类器中体型最大、质量最重,在目前国内所有出土铜铙中重量、大小排第二,是我国南方商时期铸制的大型铜铙中的代表性作品。

6.商圆雕玉虎

商代妇好墓中出土四件圆雕玉虎,造型工艺繁简不一,但都刻意表现虎的威猛。玉虎方首平齐,口部掏空,角形双耳凸出,四肢紧贴腹部作卧伏状,刻划成节状的长尾卷起,身腰微下塌,饰双钩线云纹。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圆雕和浮雕玉虎各有4件,都有孔,称之为虎形玉佩,属于装饰品类,并不作为发兵或祷旱只用,也不是礼仪中使用的瑞玉。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圆雕玉虎线条清晰,形态生动写实,虎的凛凛威风跃然可见,最能衬托出妇好的英雄气概哦,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7.商三星堆金箔虎形器

此金虎通长11.6厘米,高6.7厘米,重7.27克,系用金箔捶拓成形,遍体压印“目”字形的虎斑纹。虎头昂起,张口作咆哮状,眼部镂空,前足伸,后足蹲,尾上卷,呈奔跑状。金虎呈半圆形,可能原来是粘贴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1986年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中国古代民族多有崇虎的习俗,此金虎造型以简驭繁,气韵生动,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而且虎的形象在其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8.西周玉虎形跽坐人像

此像高5厘米,宽2.5厘米,厚2.8厘米,从正面看为一“虎首人身”形象,人物造型呈跽坐状,虎首高昂,大口暴张,牙齿清晰,上下各七齿,上边齿呈倒钩状,小鼻,双鼻孔,长圆形双目,虎视眈眈,半圆形双耳。虎头以下为人身形状,体向前倾,跽坐,双手扶膝,五指向下,未露足趾似着鞋,身着衣。从反面看,整个背面(人物的背部)呈鸱鸮形,鸮呈蹲立状,虎之双耳为鸮耳,耳后倾,大勾鼻,圆目突睛,喙下一圆孔。人背作鸮身,人之胳膊作双翼,人之双足作鸮足,昂首挺胸,怒视前方。1997年出土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长子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像体型很小,能在其上惟妙惟肖地表现出虎首、人身、立鸮三种形象本已难得,加之三种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体造型流畅协调,丝毫没有突兀感就更属罕见,此器在造型、雕工、创意等方面均属商周圆雕玉人中的杰作,对研究殷周之际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国宝级文物。

9.西周虎瑩

“蓥”是一种用来盛水的实用器具,类似于今天的水壶,现存于世的“蓥”只有七件,除“虎蓥”和另一件“蓥”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虎蓥”器形作侈口,方唇,短束颈,宽折肩,收腹,圜底,三蹄形足。肩的一侧有管状流,以伏虎为造型,另一侧有龙首鋬,盖折沿,上有圆雕踞虎形装饰,盖与鋬上各有小环钮。“虎蓥”肩部饰卷曲夔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腹下部饰瓦纹,足根饰饕餮纹。2018年12月回购,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虎蓥造型精美,保存完整,而且这种虎形的祭祀青铜器比较罕见,器盖内铸有“虎蓥”等字,尤显珍贵。目前发现的同类型的青铜器仅存八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国宝级文物。

10.西周青铜母子虎

此器高10厘米,长20厘米,重1.5公斤,立体圆雕,大虎作张口匍匐状,虎头上竖一对耳,前倾半球状二目突出,瞳孔深陷,双眉作阴线勾云纹上翻,鼻梁以十一道阴线“V”字形纹装饰,面颊饰阴线云纹和圆凹点,象征虎须。鼻吻部平素,张口露齿,口衔一小虎,小虎倒颈,口向上大张,呈惊恐状,四足及尾部自然下垂,小虎身体遍布直线与点状纹,以表示其斑纹。肩侧饰阴线旋涡纹,虎身及四足皆环饰重环纹间条带纹。1988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遗址出土,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此器造型精美,设计巧妙,为一只母虎口叼一只小虎的立体圆雕造型,整体造型生动逼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11.西周虎戟镈

镈与钟同为打击乐器,出现在西周中期,晚于甬钟。此镈通高44.3厘米,铣距27厘米,呈椭圆形,平口,“舞”上有半环形钮。镈钮饰云纹,镈身两面饰兽面纹,正中都有窄长条花边扉棱,镈口上部饰圆涡纹与花瓣纹,镈两侧各饰二虎,四虎的形象非写实而是图案化,反映出当时铜器纹饰的神话性。传世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镈不仅装饰独特,而且也是较早的青铜镈实物,是研究西周青铜器纹饰和古代造型艺术非常难得的资料。

12.西周青铜虎尊

此青铜虎尊共两件,形制基本相同,但大小有别,大尊口径57.8厘米,腹径38厘米,通高63.5厘米,重31.3公斤。小尊口径46.2厘米,腹径34.5厘米,通高46.2厘米,重16.5公斤。虎尊周身呈青绿色,兼有出模的火红锈斑痕,并有清晰的合范铸造痕迹。从其周身的铸痕看,内模当为实体性泥芯。商周时期,所有的青铜器都是以内模外范铸造的,如此才能达到铸件的预期效果。1993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区江北农场出土,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此虎尊形象栩栩如生,虎首微昂,利齿,双目圆睁,翘鼻粗颈,整个虎身比例适当,颇具兽中之王的态势,具有南方风格,其造型之奇特,为以往所未见,反映出这这个时期江汉地区青铜铸造的工艺水平。

13.春秋龙耳虎足方壶

此壶通高79.2厘米,颈、肩、圈足饰蟠虺纹和云雷纹。颈部附龙须双耳。盖饰镂空夔龙。从口沿到底座的整体线条收放自如,龙耳方壶整体造型魁伟气派,壶盖饰镂空夔龙纹,颈部铸接双龙耳、下有双虎俯伏承托全器,形象生动怪异,使庄严的器形蕴含着生机和旋律感。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壶造型奇特,形体雄伟,与郑公大墓的莲鹤方壶一起,一南一北,堪称春秋方壶的绝代双骄,此壶将楚人的极尽巧思彰显得淋漓尽致,堪称精品,是楚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14.春秋虎鹰互搏銎内戈

此戈长20.3厘米,援长13厘米,前锋尖锐,援作三角形,横断面中间厚、两侧薄,中心透镂精美花纹,惜已朽蚀。短胡,椭圆形銎,上端有圆形穿孔,用以固定戈柲。銎上部与内上立雕一猛虎擒扼雄鹰,虎昂首张口,曲身卷尾,前爪抓住鹰尾,后爪扼住鹰头,鹰则伸颈翘尾,奋力搏杀,构成一幅紧张激烈、栩栩如生的虎鹰搏击图。虎颈饰绹索纹一道,身饰鳞纹、卷云纹。鹰身饰羽纹、鳞纹和重环纹。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此戈銎上部与内上立雕猛虎擒扼雄鹰、两兽拼死搏斗的生动场景,画面紧张激烈,栩栩如生,真实地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显现出战争的残酷无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5.春秋虎纹铜钺

此铜钺通长16.2厘米、刃宽10.5厘米、腰4厘米、宽8.5厘米。钺的刃部成弧形,钺身中部双面出一圆形凸棱,中心饰镂空虎纹,虎昂首张嘴吐舌,双耳后奔,翘尾,作奔跑状。虎是蜀王开明氏的图腾,所以此铜钺被认为是开明氏的遗物。铜钺的出土,将阆中彭城遗址的年代,由县志中记载的秦汉时代提早到商周时代。这柄铜钺与曾在阆中出土过的空首束腰“烟荷包”式巴蜀式铜钺比较,在造形上有显著区别,近似陕西省城固县五郎庙遗址出土的虎纹铜钺。1981年四川省南充阆中市彭城坝嘉陵江边出土,现藏于阆中市博物馆。 此虎纹铜钺造型别致,具有典型巴蜀文化特征,镂空虎纹形态生动逼真,以足、尾、舌四点衔接于圆穿之上,将镂空艺术与力学原理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为春秋时期宫廷中用的礼器,传世稀少,在四川境内尚属首次发现。

16.春秋虎型玉佩

此玉佩共一对,系采用同一玉料做成,故颜色、形体完全相同。这对玉虎佩的口、尾处有两孔可以穿系,很明显是作为组玉佩中的挂架对称使用的。该佩虎呈弓形,前后肢均蜷缩与躯干连成一气,粗壮的尾部与弓背反向卷起,至末端渐细成涡状纹,收缩的形体仿佛蕴含有丰富的生命能量。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楚墓1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玉佩将虎这一野性动物的体态特征极为生动地刻画出来,粗细阴刻线纹的搭配形成华美的装饰效果,刻工极为精细,为迄今所知春秋玉器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17.战国虎噬鹿器座

此器座长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公斤,以虎为主体,虎双目圆睁,两耳直竖,正在吞噬一只柔弱的小鹿。小鹿在虎口中拼命挣扎,短尾用力上翘,始终无法脱身。虎后肢用力蹬地,前躯下踞,整个身躯呈弧形。虎的右爪因抓鹿而悬空,座身平衡借用鹿腿支撑。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此器构思巧妙而自然,艺术效果鲜明,整体器物表现出虎、鹿的动态和身躯结构,增进了器物的艺术效果,堪称一篇弱肉强食的时代寓言,是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国宝级文物。

18.战国秦杜虎符

此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0.08千克,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殴”。虎符“右在君,左在杜”,字体为小篆。从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把持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虎符调兵遣将制度的历史。1973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虎符保存完好,全身均为圆润曲线构成,柔中有刚,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特别是40个错金文字清晰优美,工艺精湛,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并且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虎符调兵遣将制度的历史,国宝级文物。

19.战国牛虎铜案

此铜案高43厘米,长76厘米,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以一头体壮的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呈反弓的牛背作椭圆形的案盘面,一只猛虎扑于牛尾,四爪紧蹬于牛身上咬住牛尾,虎视眈眈于案盘面。大牛腹下立一条悠然自得的小牛,首尾稍露出大牛腹外,寓意了大牛牺牲自己对小牛犊的保护。1972年出土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24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此器奇特造型,新颖构思,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极具艺术观赏价值,是中国青铜艺术品的杰作,更为我国古代文化之稀世珍品,国宝级文物。

20.战国青铜虎钮錞于

此錞于高68厘米,上径36厘米,底径28厘米,重30公斤,上部的钮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纹勾画出神物特征,是巴人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证。虎钮的周围,分布着五组“图语”:椎髻人面、羽人击鼓与独木舟、魚与勾连云纹、手心纹、神鸟与四蒂纹。錞于是古代的打击乐器,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都有发现,其中以巴人故地发现最为集中,成为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1989年出土于重庆市万州红旗水库,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此器上所铸图语对研究巴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资料属战国晚期的巴人作品,其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型厚重,形体特大,有“錞于之王”之誉,国宝级文物。

21.战国虎噬驴透雕青铜牌饰

这件牌饰长13.7厘米、宽8.2厘米,共出土两件。这件青铜透雕牌饰是一种游牧民族服饰上的带,将草原动物弱肉强食的场面,通过艺术手法反映出来。牌饰巧妙结合虎和驴的体形、神态,设计充满了雄浑的野性美,极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197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杨郎战国墓出土,现藏于宁夏自治区博物馆。 这件牌饰工艺简练,雕刻精巧,反映出当时精湛的铸造技术和丰富的青铜文化,为研究宁夏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

22.战国秦金虎符

此器长4.8厘米,高2.3厘米,金质,作卧虎状。巨目大耳,龇牙,四腿曲卧,长尾上卷,通体纹饰为凸雕合阴刻,器背面有扣槽,体形小,但制作精美,雕刻生动,造型雄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似为仿虎符之作。虎符,也称兵符,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迄秦汉继续使用,到隋及以后还有使用,唐用鱼符,宋有虎豹符,明为金牌。在文献上曾有记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一段历史说明兵符的重要作用。1979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出土,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此金虎上没有铭文,工艺高超,纹饰清晰,雕刻生动,出土于先秦所辖区域,为虎符的早期形状,造型极为雄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为研究当时兵符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23.战国银双虎

这件银虎高7厘米、长11厘米,四肢前后交驻作行走状,头颅突出躯干之外,宽而圆的头部,小耳紧紧贴于脑际,体饰凸棱纹以像征虎身上的斑纹,怒目圆睁,作缓步逡巡八方之状,既反映了匈奴人在辽阔的草原上与虎豹相争的现实,又反映了匈奴人豪迈的天性。1957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纳林高兔战国晚期匈奴墓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银虎共一对,形制相似,系浇铸成型,造型生动形象,形体结构表现清楚,是匈奴金银工艺的代表之作。

24.战国龙凤虎纹绣

龙凤虎纹绣为罗地禅衣,灰白色罗地,其上图案长29.5厘米,宽21厘米。刺绣由两个对称的花纹单位,组成菱形图案。沿四边用褐色和金黄色彩线各绣战国龙凤虎纹绣一龙一凤;中央绣对向双龙和背向双虎,虎身斑纹用红、黑两色相间绣出,虎牙、眼、爪,用异色相嵌锁绣。1982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山1号楚墓出土,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此绣品整个图案表现出龙飞凤舞、猛虎腾跃的生动场景,充满神奇色彩,构图匀称,色泽华丽,绣工精细,为当时的巅峰之作,表现了楚绣的高水平。

25.战国虎座鸟架鼓

此器通高149.5厘米,连体宽145.7厘米,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详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2000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天星观2号墓,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是战国时期楚墓中造型独特的漆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精美的虎座凤鸟漆木架鼓之一,也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物。

26.战国玉螭虎食人佩

此器玉为青色,镂空雕刻,两面纹饰相同,器表面残存有朱砂痕迹。器中部雕刻一螭虎,身躯卷曲蟠成环的形状。螭虎头部伏于一赤裸的女人身上,好似正在吞噬人的腹部。螭虎头部有双耳,菱形大眼,用其右爪抓住人的左臂,左爪抓住人的左腿。螭虎躯体两旁,镂空两个带有飞翼的神人,神人面部与被食人的面部神态祥和且肩生羽翅。这种螭虎噬人的形象可能和古代神话故事有关,经神虎食人后,凡人变成天上仙人。传世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器不仅是战国时期艺术价值极高的玉雕精品,而且是研究战国时期祭俗文化、仙化升天思想的珍贵实物资料,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