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媒人也被称为“红娘”

原标题:为什么媒人也被称为“红娘”

说到“媒人”这两个字,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它的意思。生活中,我们还习惯叫媒人为红娘,为什么这么称呼呢?这说起来还与元朝的文学家王实甫有关,“红娘”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便是在他的作品《西厢记》中,那么,后来为什么它又成了媒人的代称呢?

自古以来,媒人在中国的婚姻嫁娶中就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所以一提到“媒人”,几乎不需要另外解释,每个人都明白“媒人”这两个字的含义。在今天,我们还经常用“红娘”代替“媒人”,二者都表示在婚嫁中牵线的人,不同的是,“红娘”原本是一个人名,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才成为媒人的代称。

红娘原本是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一个人物。《西厢记》的故事,其前身是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到北宋时,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曾读过这个故事,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赵令畤曾用《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歌咏这一故事。到南宋时,《莺莺传》又被民间艺人改编为话本《莺莺传》和官本杂剧《莺莺六幺》。到金代,董解元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个故事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而成的。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就叫红娘。红娘本是崔莺莺的一个婢女,元稹在写《莺莺传》时,并没有给她安排很重要的戏份,所以,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红娘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而让她成名甚至走红的,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主要讲述的是书生张珙与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里一见钟情,但是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张珙只是一名穷书生,而崔莺莺的父亲贵为相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两人不顾封建势力的阻挠,挣脱礼教的束缚,经过不懈的斗争与努力,最终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私定终身。崔母发觉后,红娘为二人据理力争,崔母害怕家丑外扬,便只好承认婚事,但要求张珙立刻上京应考,后来,张生中举归来,两位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所以,红娘并不是莺莺和张生初次会面的“介绍人”,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人,但是,在他们后来的交往中,红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红娘本是按崔母的命令监视张珙与崔莺莺的,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红娘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并促成了张珙与崔莺莺之间的姻缘。一次,崔莺莺在普救寺与张珙约会时,孙飞虎派兵包围普救寺,要将崔莺莺掳去为妻,并口出狂言:三日之内若不交出崔莺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面对如此变故,崔老夫人当众宣布:“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张生听后欣喜若狂,立即修书一封,请来白马将军,退去贼兵。按理,两人的美满姻缘指日可待了。然而此时的崔老夫人却出尔反尔,在庆功宴上悔亲赖婚。崔老夫人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张珙和崔莺莺,更激起了小丫鬟红娘极大的不满。从此,红娘不再监视张、崔二人的举动,而是坚决地站在了他们的立场上,帮助他们促成好事。原本监视二人的红娘成了张、崔二人的传音筒,并帮助张珙出谋划策。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珙与崔莺莺私定终身,崔老夫人只好作罢,张、崔二人终成眷属。

在崔、张的婚姻中,红娘虽然并不是给他们牵线搭桥的那个“介绍人”,但她却是成就这段姻缘的关键人物,而且她聪明伶俐、妙语连珠的美好形象也能打动人心。所以后来,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尔担任这一角色的牵线搭桥者,都会以“红娘”自称,结果“红娘”这个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成了媒人的代名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