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子托孤大臣金日磾,为何杀受汉武帝宠爱的大儿子?

原标题:匈奴王子托孤大臣金日磾,为何杀受汉武帝宠爱的大儿子?

关心汉史的人们,常常对汉武帝的很多作为难以理解。比如一向得到重用的金日磾,为何杀了自己的儿子?此举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1、一个匈奴王子成了托孤大臣

汉武帝临死之前,决定把帝位传给小儿子刘弗陵,并任命了四名辅政大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

四名辅政大臣中,霍光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上官桀是汉武帝的期门郎,贴身侍卫;桑弘羊13岁时就入宫成为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是汉武帝东征西讨的财政总后勤。与上述三人比起来,金日磾的情况十分特殊。

元狩二年秋,因受霍去病的打击,北匈奴的浑邪王、休屠王发生内讧,休屠王被杀,其王子被霍去病捕获。因同时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14岁休屠王子被汉武帝赐姓为金,留在宫中养马,而在马背上长大的金日磾是养马好手。

有一年汉武帝巡阅内宫御马,身高190厘米的金日磾“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一向有以貌取人习惯的汉武帝,当天就任命他为“马监", 也就是养马总管。在莽何罗行刺汉武帝时,金日磾第一时间救主成功,从而得到汉武帝无比的信任。

2、怒杀仗着皇帝信任乱搞的儿子

关于金日磾杀子的故事,在《后汉书》、《资治通鉴》里都有记载。过程也大体相似:金日磾有两个儿子,深受汉武帝喜爱,成为可以亲近狎弄的“弄儿”。其中的大儿子有时候从后背爬骑到汉武帝的脖子上,金日磾看到后就瞪视着大儿子。

他的大儿子就哭着跑开了,说:“老头发怒了。”汉武帝问金日磾:“为什么要对我的弄儿发怒?”君是君,臣是臣,君臣再亲近,为臣的也不要忘乎所以,还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也许,这就是金日磾对大儿子发怒的原因吧。但显然“弄儿”不明白这个道理。

待到大儿子长大,行为很不检点,在内宫殿下与“与宫人戏”,金日磾正好遇见,厌恶他胡来乱搞,就把他杀死了。史料中所说的“与宫人戏”含义颇多,可以是嬉戏、戏耍,也可以是戏渎、戏狎、戏亵,金日磾怒杀大儿子,“戏”的含义应该是后者。

仗着皇帝的信任乱搞,心无敬畏,自然容易无法无天。金日磾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今天可以由着你胡来,等哪一天不再宠爱你了,随时可以翻出一个陈年旧账来,要你的性命。金日磾杀子是明智之举,也是一种明哲保身。

3、给后人留下了“一面镜子”

汉武帝托孤四大臣,上官桀、桑弘羊都未善终,被杀并灭族,霍光死后也被灭族。与三人相比,金日磾生前封侯,死后陪葬茂陵,谥号“敬侯”。此处的“敬”有每天警省自己、终日勤勉、依法又合乎情理主持政事的意思。可见对他的盖棺论定十分正面。

金日磾的余荫还庇佑了自己子孙后代,《后汉书》称金氏家族“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因此,后世不断有人总结金日磾家族的兴盛原因,落魂时平和不气馁,宠信时谨慎不张狂,得势时谦虚不骄横,也许是金日磾最大的成功。

对于金日磾杀子的行为,三国时有一位大儒也有过反思,此人叫杨彪,他有个儿子叫杨修,因为在曹操面前卖弄学问,目空一切被杀。杨彪老年丧子自然悲痛异常,茶饭不香,身体日渐消瘦。有一天曹操明知故问:“公怎么消瘦的这么厉害?”

杨彪下面所说的两句话,被后世所广为流传:愧无日碑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什么意思呢?就是痛恨自己没有当年金日磾的先见之明,及时制止儿子杨修恃才傲物,不知轻重的毛病,以至于自己如同一头老牛,白白留有舐犊之爱。

是啊,如果杨彪能及时发现问题,让杨修对曹操保持足够多的敬畏和尊重,也就不会老年丧子。两相比较,就更显出金日磾杀子的明智。

金日磾杀子留给后人一面镜子。你说是这样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