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18期-宜蘭山區湖泊限定的天賜珍饈─蓴

李俊緯  /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

蓴菜原生育地伴生大量挺水的水毛花與沈水食蟲植物貍藻,生態資源豐富的和諧的畫面,可供人造濕地仿效 。
蓴菜原生育地伴生大量挺水的水毛花與沈水食蟲植物貍藻,生態資源豐富的和諧的畫面,可供人造濕地仿效 。

編按

林業試驗所目前著手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針對全國各地珍貴稀有且名列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原生植物,進行棲地族群調查與移地繁殖復育工作;宜蘭縣位於台灣東北部,長年受到來自海洋季風吹拂影響,加上平原南北側分別有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延伸的多樣地形地貌,成就獨特多變的氣候條件,也孕育豐富精采的植物資源,本專欄規劃於一年四季不同月份的物候下介紹原生宜蘭縣內、具代表性的當令珍稀植物,期喚起民眾對在地植物的關懷,甚至願意起身投入實質的保育工作,共同陪伴蘭陽地區的這艘綠色方舟航向未來。

Water shield的美譽

「蓴」音同純,又名「蓴菜」或「蒓菜」,稱得上是宜蘭山區最具特色的珍稀水生植物,沒有之一

 

台灣有紀錄的原生維管束植物數量約5000種,其中將近一成的比例、300多種屬於水生或濕生植物,生存與否與水息息相關;近年來,孕育這些水生植物的生育地環境,遭到各種開發、棄土掩埋、廢水污染與人為干擾的多重壓力,導致已有將近百種水生植物列入稀有或瀕危等級,而蓴菜正是其中之一。依據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2017出版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的稀有評估等級,蓴菜與上個月介紹的宜蘭天南星均被評定為易危等級(Vulnerable,VU) 原生植物,需要適當及積極的保育作為,以確保有限的族群數量能夠永續。

 

蓴菜(Brasenia schreberi)植物分類歸為蓴科(Cabombaceae)植物,該科有6個不同的屬,而台灣只存在一個蓴屬(Brasenia),該屬為典型的單種屬(monotypic genus,意指本屬下僅有一個植物種),可以看出蓴菜在植物分類上的獨特性。

 

多年生浮葉型水生植物的蓴菜,橢圓形亮綠色的葉浮在水面,葉面下的中央則繫了一條細長柔軟的莖,直達水底;從生育地的岸邊看見湖面上佈滿一片片閃亮綠色的盾牌狀葉片,因而有「water shield」水盾這個十分傳神的英文名字。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應是水面下的蓴菜世界,從葉背到走莖以及尚未展開的新葉與花苞表面,都包覆了一層透明滑潤欲滴的膠質體,這在植物界是很稀有的特徵,用手觸摸起來的感覺「滑溜滑溜」的,如此奇特的經驗絕對難以忘懷。此外,蓴菜的紫紅色的花徑約2-3公分,每年5-7月綻放,小而美的花海也十分吸睛。

 

目前國外蓴菜的族群不少,生育地橫跨美洲、亞洲、澳洲及部分非洲大陸,偏好水質潔淨偏酸性的湖泊、池塘等水域;而日本及中國等地都有大量人工栽培採收鮮莖葉,提供烹調食用或加工利用的案例。國外能廣泛分布的蓴菜,漂洋過海來到台灣後,卻僅存在東北部宜蘭山區的極少數天然湖沼,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蓴菜的傳奇身世。

左圖:蓴菜的花徑雖迷你但顏色造型十分搶眼,多數雄蕊上方有明顯花藥。  /  右圖:蓴菜是典型浮葉植物,大量橢圓型的盾狀浮葉極具觀賞價值。
左圖:蓴菜的花徑雖迷你但顏色造型十分搶眼,多數雄蕊上方有明顯花藥。 / 右圖:蓴菜是典型浮葉植物,大量橢圓型的盾狀浮葉極具觀賞價值。

為「鱸膾蓴羮」推行「退田還湖」

台灣最早發現蓴菜的是台灣博物館首任館長川上瀧彌,與同行採集助手森丑之助也是著名的人類博物學家,超過一個世紀前他們在宜蘭拳頭母山附近採集到蓴菜的第一份標本(1906611),這標本至今仍珍藏在林業試驗所森林研究大樓的植物標本館內,也是台灣植物誌第一版(Flora of Taiwan,1976)編寫蓴菜的重要引證標本。而國內的研究人員賴明洲教授直到1977年間,也在員山鄉的草埤採集到另一份蓴菜標本,兩者事隔71年。草埤屬於演替末期的湖泊,陸化的情形十分明顯,湖岸可見大量濕生植物競爭水域,湖面的浮島植物不斷擴散進而壓縮蓴菜生長空間,近十年來在草埤已不曾發現蓴菜身影,反映了自然界生物間的消長演替依然持續進行。

 

蓴菜作為食材利用的歷史更是久遠,數百年前即是中國江南蘇杭著名的料理,而博有「鱸膾蓴羮」美名,這典故來自晉代大司馬齊王敦聘張翰到洛陽任官東曹掾期間,「見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蓴羮、鱸魚鱠」而感嘆地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官數千里以要名爵。」當下辭官而去。張翰因對家鄉美味蓴菜念念不忘而棄官返鄉的故事,不僅打響蓴菜名號,更成為官場上因追求自我理想抱負,而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傳奇典範。此外,中國的詩經、楚辭甚至蘇東坡的詩文中不約而同地都讚賞過美味的蓴菜。

 

蓴菜在台灣的生育地目前僅限於宜蘭、新北之間海拔800公尺左右的崙埤池、中嶺池等天然湖泊,而前往福山植物園必經的雙連埤以及草埤等地,早年曾經有野生蓴菜族群,卻因為水域陸化因素而消失多年,令人扼腕。

 

慶幸的是,員山鄉雙連埤在地農戶從2008年起嘗試人工栽培生產蓴菜,採「退田還湖」的作法把部分原有開墾田挖掘出3座深約1.5-1.8公尺的水池,引入冷涼潔淨的山泉水,歷經數年沈浸水裡與蓴奮鬥努力後,總算突破水溫、土質及種源等限制,成功培育了葉背綠色的原生種與葉背紅色的引入種蓴菜田。此外,在地農戶更結合自己種植的野菜與山產開發多樣菜色組合,吸引了無數老饕上山尋找「蓴」淨美食。除鮮食利用外,農戶更仿效日本釀製蓴醋等多元產品,也透過宜蘭大學技術指導下,以蓴菜萃取物製成高價值美容商品,成功地把自產初級農產品提昇到產值更高的二級產業商品,此獨步全球的創意可供宜蘭在地產業另類思維。

 

好景不常,筆者近2年來多次造訪雙連埤都無緣親眼看見滿滿水盾浮滿池面的景緻,訪查得知原有的蓴菜池因多年連作加上農戶內部人事問題而無法維持先前繁盛榮景;儘管農戶已尋覓鄰近的池塘並於今年春天重新引種栽植,不過復耕水池短期仍有水質土壤肥份等關卡尚待突破,此時上山的老饕們只能空望菜單獨缺香氣四溢的蓴菜料理,感受當年張翰對家鄉「蓴羮、鱸魚鱠」思念之苦!

左圖:積極復耕的雙連埤的人工栽培蓴菜池,可見葉背分別為紅及綠色的不同種源。 / 右圖:利用人工栽培的蓴菜材料加工成高價值的食用醋及美容商品,潛力十足。
左圖:積極復耕的雙連埤的人工栽培蓴菜池,可見葉背分別為紅及綠色的不同種源。 / 右圖:利用人工栽培的蓴菜材料加工成高價值的食用醋及美容商品,潛力十足。

保育「蓴」淨可食水景,打造蘭陽創生產業

回想10多年前員山雙連埤在地農民草創蓴菜栽培時期,林業試驗所也已經著手「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前置作業,針對全國各地珍貴稀有的原生植物,進行棲地族群調查與移地繁殖復育工作;為確保易危植物蓴菜族群永續,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與鄰近雙連埤的所屬福山研究中心,多年前也採集到葉背綠色的原生蓴菜個體進行移地繁殖及備份,並持續推動後續保育研究及教育展示工作。

 

從保育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台灣是東亞一座生物岐異度極高的獨立島嶼,島上生物受到長時間的地理隔阻下,與豐富形地形地貌多變微物候雙重影響,極有可能產生外部形態或內部遺傳基因的變化而產生新種;因此不論是台灣特有種動植物,抑或國外有分布但台灣侷限存在的稀少族群如同蓴菜,都應保存其獨特的遺傳資源,以張顯各物種的生態價值。

 

結合可食水景的強烈誘因,打造蘭陽地區具特色的創生產業外,亦能維持獨特的「蓴」淨植物在這塊土地的永續利用,如此的保育產業鍊有待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