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意識怎麼找?

Terry Ang
Dec 25, 2022
我在唐山書局拍的,這裡每一本我都好想買。

在人文社科的科系裡面應該都免不了要做報告。當然也有人充滿大量的問題意識、想要透過課程一展身手,但我想應該也有很多人是遲遲找不到研究主題,找到了也不知道要怎麼做吧。其實市面上有大量在討論研究方法的書會告訴你怎麼找到問題意識,所以其實你也可以看那些書不用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只是嘗試用我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我是怎麼找到問題意識的,希望這篇文章多多少少可以幫助到未來需要寫報告的朋友們。

等一下,問題意識是甚麼?

問題意識(Problematic)是一個相對比較偏向社會學的用詞,比較類似的字應該是「研究動機」,但比研究動機再更進一步的帶有深刻的「議題關心」的意涵存在。

簡單來說,如果有人問你「你的問題意識是甚麼?」他等於在問你「你用甚麼觀點關心怎樣的問題?」注意,這個句子中的關鍵字有兩個,一個是「觀」,一個是「問題」,然而重點其實還有「關心」。「觀點」的意思是你用怎樣的視角(in view of)、用怎麼樣的理由(by means of)去檢視你的研究主題。

而「問題」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你在乎的問題,這個問題可大可小,可能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可能是一個人的言論。總而言之,這個問題很有可能跟你的生命經驗相關:很有可能是一個你認為應該要怎麼樣的事情,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而問題這個關鍵字,就跟「關心」很有關:這個研究應該要是你真的在乎其所以然、想要問「為甚麼?」的問題,才能產生強烈的研究問題意識。

比方說,你所長大的地方跟那個國家大部分的人一樣,吃咖哩的時候都是不會拌在一起的一口一口分配、好好吃完,但你突然發現在那個國家裡面某個小小的社區,那裡的人都是把咖哩拌在一起、拌好了才開始大快朵頤。這個時候,你的問題意識就產生了:為甚麼他們都(跟大家不一樣地)把咖哩拌在一起吃?

但其實這樣還不夠,你還必須告訴我們:你是用甚麼觀點出發?這個問題關乎到你的研究有沒有應該要被重視的價值。我們必須謹記:所有的社會科學研究,或多或少可能都存在著某種批判性,所以研究者事先有立場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說,因為咖哩拌著吃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肚子痛,為了大眾的健康著想,你想要了解這個問題,並從中想出可能的解決方法。這麼一來,大家都很清楚你出發的觀點是從醫學健康的角度開始做發想。

找意識之前:一個研究的開始需要甚麼?

一個研究的章節架構,相信有修過研究方法的人應該都不陌生:前言(研究背景、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結論,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是這樣排列的。但討論到研究意識之前,我們可能要先知道建立研究意識的組成是甚麼,以下會用「實證研究(先不論你知不知道這是甚麼)」當作例子,解釋起來會比較簡單一些。

簡單的拆解研究意識,大概可以分成「理論(或者框架)」,以及「場域」兩件事情。理論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可能要先有一些理論的基礎來建構你如何去思辨世界應該是如何,這關係到你為何可以對研究主題發問,因此理論是不能缺少的。場域則是指你關心的問題發生的位置,你要先對那個位置有一些了解、對某個你想要發問的活動有初步的認識,才能對其發問。

有發現嗎?理論其實就對應到觀點場域其實就對應到問題。有理論才能塑造觀點、有場域才能進行發問,其實理論與場域就是觀點與問題被具象化的存在,但觀點的塑造也很有可能是理論以外的事情形成(像是你的生命經驗或其他的媒體),只是你需要用一個理論告訴我們這是個值得研究的東西。

回到咖哩拌在一起的研究,可能是佐藤咖哩大學的半熟蛋教授提出了一個「攪拌心理學」的理論,告訴你喜歡把食物拌在一起的人是因為他們14歲以前缺少家長陪伴,因為沒有人陪他們一起吃飯,所以變得喜歡玩食物,才會把食物拌在一起,你可能會以這個觀點去觀察這些人是否14歲以前真的沒有人陪伴才會喜歡把咖哩拌在一起。

記得,理論的應用通常不是單一的,你可能會用到很多很多理論來支持你的觀點,甚至有可能會顛覆你的觀點,但這都會是你的研究結果。很有可能你用了薩利亞大學的佛卡夏教授的觀點,他覺得食物文化形的過程可能跟倫理的過度束縛有關,讓你反而發現不去把咖哩拌在一起其實是固著在文化深處、箝制自由的某一種規約。

找意識的第一步:成為「地理眼」

在臺灣的地理系畢業的學生很常使用「地理眼」這個字,而且常常跟「地理腳」搭配,所以我決定把這個字眼拿來用。「地理眼」的意涵,大概是充滿空間觀察力的眼睛:地理系是非常注重考察的系所,在考察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甚麼、觀察到多少,就是在地理系有多少修練的本領。

但在你可以「看出甚麼」之前,第一步是要能夠可以得到某種視角去觀察事物的能力,以承接前面的敘述而言,你要去建立你的「觀點」。要建立觀點,你可以考慮的方法有:

  • 閱讀。我認為這應該是最不可避免、卻也可以扎實地得到觀點的方式。閱讀的東西從學術論文、理論書籍、科普書籍,甚至到一般的文學作品都可以,這些文字無形之中會讓你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然後你會自己用生命經驗去判斷你比較相信誰的說法。
  • 參加研討會。這算是一個比較暴力而快速的方法,參加一場研討會、去聽你有興趣的主題,還能順便聽到評審老師的回應。你除了可以知道哪些場域正在發生甚麼問題(而你可以用其他觀點切入)以外,你還可以知道各種不同的觀點(而你可以用這個觀點來關注其他地方)。由於研討會通常一天下來會聽到很多發表,你可以快速的蒐集資訊,帶回家以後再搜尋自己需要的著作或者資料。
  • 參與座談或工作坊。這也都是一種累積生命經驗的方式,尤其是有在地居民的座談,你很容易了解居民的想法是甚麼、學者的想法是甚麼,而工作坊則可能可以讓你直接參與實作、建構某一種心中去找到問題的「方法」。
  • 參與工作。工作也是一個找問題意識的方法,在不同行業工作的過程中,他們也許都會有自己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和價值觀,去了解他們的價值觀怎麼建構,或者用跟他們一樣的價值觀去問其他問題,也都可以建構出不錯的問題意識。

請記得,這些建立觀點的方法通常不是選擇,而是可能本來就會在生命歷程中可以互相搭配的方式,而最重要的就是閱讀,其他的方式則是可以建立閱讀的項目或者搭配閱讀互相參照。

找意識的第二步:使用「地理眼」

當你有了觀點以後,你需要的就是場域中的問題了。接下來你需要帶著這些觀點到一些地方,去讓自己的價值觀跟你得到的新體驗產生對話。要怎麼去對各種場域產生問題呢?其實也沒有甚麼特別的訣竅,就是多出去走一走,然後思考各種問題。下面幾個是我認為可以嘗試的方式。

  • 旅遊。旅遊的過程中很容易可以看到產業、看到人群、看到符號、看到各種建築物,而你都可以對這些事情產生好奇。只要脫離了自己習慣的地方,看到別人的生活模式,或多或少可能可以有一些好奇的事情,或者發現的問題。
    (注意:我其實並沒有說自己習慣的地方就沒有值得思索的地方,但比起對自己的生活抽絲剝繭,觀察別人的生活可能更簡單一些。)
  • 參加研討會。沒錯,又是參加研討會,但理由就跟前面是差不多的:你可以快速的找到別人可能會關心的事情,而你可以用你自己的視角切入。
  • 閱讀新聞。閱讀新聞應該是最快可以掌握社會動向的方式,而且可以快速的初步了解居民的想法,你就可以進一步的去以那些場域進一步構思其中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參雜在其中。
  • 參與走讀活動/戶外教學/導覽旅遊。有人可以帶著你介紹一個地方,你可能更能掌握關於一個地方的資訊,也至少能知道帶著你導覽的人帶著怎樣的想法進行導覽。

雖然「找觀點」跟「找場域」被我分成兩個部分,但其實有時候很有可能是混和發生或者順序被顛倒過來的,你也可能天生就很敏感、發現一個問題以後回來找理論解釋,所以千萬別被這個順序搞混了。當然這些都是必然要做的,只是順序並不一定而已。

最後,想用一張圖串聯所有這篇文章提到的事情,進行圖像化與網絡化:

其實如此討論也有可能有一些缺失:研究如果是為了建立理論或者跟既有理論對話的話,其實我們有機會把研究推廣到更大範圍的事情上面,只是因為這是以小規模的實證研究為例,所以沒有提到太多。

找到意識以後呢?

光找到意識以後其實也不足以寫完一篇研究,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就是研究方法和論文寫作。但我不打算在這篇裡面花太多時間談研究方法,而且我並不是研究方法的專家,大家可以看吳鄭重老師的《研究研究論論文》或者畢恆達老師的《為什麼教授沒告訴我》來找到一點點子,或者修一般大學裡面就有的研究方法課程,應該綽綽有餘。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希望看完以後可以協助大家下一次在坐課堂報告的時候,可以更容易找到報告的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