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臺東 臺東縱谷

Page 1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聆賞景點和故事 望見善良與堅毅

《日出臺東-文化景觀系列叢書》繼 98 年東海岸篇、99 年南迴篇出版之 後,縱谷篇亦於建國百年編印完成。這一系列集本地文史工作者,依本縣地 域、年代、居住族群等分別蒐集研考,詳細記錄、彙整成冊的在地人物、建 築、宗教、藝術文化 --- 等等史料和故事,相信對行銷臺東,推廣「臺東深 度旅遊」,應該是益顯著;因為,書中每一個景點、每一則故事,都深深蘊 涵後山臺東獨具的人文特色,值得細細品味。 有 別 於 東 海 岸 和 離 島 地 理 位 置, 縱 谷 地 區 擁 有 更 多 與 崇 山 峻 嶺 相 關 的 故 事,居住的族群也較多元。《內本鹿事件》、《霧鹿事件》、《逢坂事件》 等多篇內容,紀錄日治時期由於不當的「理蕃政策」,讓純樸敦厚的原住民 亦無法忍受,紛紛群起抗日。雖然死傷慘重,卻也讓日方有所警惕,重新思 考管理方式。讀過這段史實,行經南橫公路,遊走內本鹿警備道,進入鸞山 國小和龍田國小校園參觀的人們,應會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而當遊客靜觀 《拉瑪他星星紀念碑》之際,想必也會進而聯想:原來臺東也有《賽德克. 巴萊》的故事。 另胡文池、紀守常、孫惠眾等幾位神職人員,當年入境臺東之後,隨即於 各個原住民部落或宣教傳播福音,或以簡單醫療服務照護偏鄉子民,溫暖人 心之餘也讓他們備受崇敬。本書還詳述多位早期抵達臺東縣境的拓荒先驅, 前仆後繼於各處山巔水涯、叢林野地,篳路藍縷、開疆闢土,積極匯聚各方 人力和物力,讓地方逐日發展,產業蓬勃,為縱谷各鄉鎮奠立旺盛生機。篇 章內所述的各路英雄前輩墾荒事蹟,的確令人深深感恩。 感謝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本館共同出版「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 觀」書籍,祈願蒞臨臺東的朋友,不只看見臺東的好山好水,也能透過這本 專輯,看見臺東在地文化的寬廣深厚,並細膩體會定居於這塊土地上,所有 子民的堅毅和善良特質。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館 長

00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序

縱谷自由行 遍賞好風情

歷經年餘的踏勘採訪、考據研議、繕寫修正 ---,《日出臺東-縱谷文化 景觀》終於順利編輯完成,付梓出版。這本詳述縱谷地區重要景點暨人物故 事的手冊,不只提供社會大眾近距離欣賞縱谷地區各處景觀,更藉著手冊內 詳實豐富的文字說明,讓大家深刻領會縱谷地區,多元的族群文化和生生不 息的活力。 這本導覽手冊將縱谷地區屬於臺東縣內的各景點、建築和重要產業,做了 鉅 細 靡 遺 的 敘 述, 還 挖 掘 了 許 多 景 物 背 後 的 故 事。 其 中 更 有 許 多 產 業 和 建 築,因為後人的持續用心和更新,得以安然度過時間的洪流,於今日依然光 芒璀璨。例如:池上大坡池是縱谷地區重要的湖沼濕地,近年來積極整治後 湖岸風貌煥然一新,不但吸引各式水鳥棲息和聚集,更帶動遊客觀賞和遊憩 風潮;其他諸如紅葉少棒紀念館、池上飯包博物館、鸞山森林博物館、布農 部 落 文 化 園 區 … 等 等 景 點, 都 是 將 在 地 人 文 特 色 與 產 業 背 後 的 故 事 互 做 串 連,才能成為深具吸引力的觀覽地點,成功擄獲各地遊客關愛的眼神。 縱管處成立近十五年來,除致力規劃營建縱谷地區各項景觀工程之外,更 積極扮演「觀光業的超級 Sales」,以在地需求為出發,戮力結合產、官、 學各界資源,整體行銷花東縱谷地區的觀光產業。例如:《陽光 活力 關山 鐵馬》縱谷單車行,不只讓大眾細膩體會縱谷之美,也進而提升地方休閒產 業形象;另自 100 年 11 月起縱管處推動「深度體驗花東 ‧ 探索珍珠秘境」 活動,帶領民眾與媒體挖掘縱谷特色珍珠、體驗珍珠進而串起花東由北而南 一顆顆閃亮而獨特的珍珠,希冀透過這樣的推廣宣傳活動,把花東縱谷的珍 珠完整呈現出來,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或背包客認識屬於花東縱谷不同的文 化風情! 花東縱谷地區有燦爛的陽光、蒼翠的山巒、清新的田園,更有豐沛的族群 文化和敦厚的人情味,竭誠歡迎各位朋友踴躍前來:渡假旅遊自由行,遍賞 縱谷好風情。

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處 長

003


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目錄) 序 1..........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館長 林永發................................................... 0 0 2 序 2.......... 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處長 陳昱宏....................... 0 0 3 導論.............................................................................................................. 0 0 8

壹 . 利吉 . ..................................................................................................... 0 1 9 1. 縣道 197.. .................................................................................................... 0 2 3 2. 利吉流籠遺跡(歷史建築).. ......................................................................... 0 2 5 3. 利吉惡地景觀區........................................................................................... 0 2 6 4. 王鄉長俊懋先生善行紀念碑.. ......................................................................... 0 2 7 5. 道卡斯工作室.. ............................................................................................. 0 2 8 6. 利吉基督長老教會........................................................................................ 0 3 0 7. 利吉天主堂.................................................................................................. 0 3 1 8. 法安寺.. ....................................................................................................... 0 3 2 9. 卑南山礫岩.................................................................................................. 0 3 3

貳 . 鸞山 ...................................................................................................... 0 3 5 1. 鸞山村的基督長老教會................................................................................. 0 4 1 2. 鸞山天主堂.................................................................................................. 0 4 2 3. 鸞山森林博物館........................................................................................... 0 4 3 4. 鸞山湖.. ....................................................................................................... 0 4 5 5. 鸞山吊橋..................................................................................................... 0 4 6 6. 卑南社神話中的大湖.. ................................................................................... 0 4 7

參 . 寶華 ...................................................................................................... 0 4 9 1. 寶華山慈惠堂.. ............................................................................................. 0 5 2

肆 . 電光(雷公火、日出) . ................................................................... 0 5 3 1. 電光三叉山事件紀念碑................................................................................. 0 5 7 2. 雷公火戰役古戰場........................................................................................ 0 5 8 3. 咖啡山.. ....................................................................................................... 0 5 9 4. 電光天主堂.................................................................................................. 0 6 1

伍 . 富興 ( 水墜 ) ........................................................................................ 0 6 3 1. 佛光禪寺..................................................................................................... 0 6 7 2. 北極玄天宮.................................................................................................. 0 6 8 3. 富興基督長老教會........................................................................................ 0 6 9

陸 . 萬安 ...................................................................................................... 0 7 1 1. 萬安禾鴨生態池........................................................................................... 0 7 4 2. 萬安稻米原鄉館........................................................................................... 0 7 5 3. 萬安「萬善祠」........................................................................................... 0 7 6 4. 萬安磚窯廠 ( 歷史建築 )................................................................................ 0 7 7 5. 萬安的土地公廟........................................................................................... 0 7 8 6. 魏家庄(魏厝)........................................................................................... 0 7 9 7.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0 8 1 8. 盛土圳(浮圳)........................................................................................... 0 8 3

柒 . 錦園(新開園) ................................................................................. 0 8 5 1. 新開園保安宮.. ............................................................................................. 0 8 8 2. 老人會館..................................................................................................... 0 8 9 3. 臺拓會社新開園事務所................................................................................. 0 9 1 4. 慈善堂.. ....................................................................................................... 0 9 2 5. 錦園洗衣亭.................................................................................................. 0 9 4 6. 鎮海後軍舊營址........................................................................................... 0 9 5

00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目錄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 ............................................................... 0 9 7 1. 頭目タ ブツ 之 墓..................................................................................................... 1 0 1 2. 圓明山法林寺.. ............................................................................................. 1 0 1 3. 大間厝.. ....................................................................................................... 1 0 3 4. 大陂清軍營區遺址........................................................................................ 1 0 4 5. 媽祖田.. ....................................................................................................... 1 0 5 6. 大坡福德宮.................................................................................................. 1 0 6 7. 大坡池 ( 大陂 )............................................................................................. 1 0 7

玖 . 池上 ...................................................................................................... 1 0 9 1. 玉清宮.. ....................................................................................................... 1 1 2 2. 玉清宮惜字亭.. ............................................................................................. 1 1 4 3. 菩提寺.. ....................................................................................................... 1 1 4 4. 中臺天池精舍.. ............................................................................................. 1 1 5 5. 池上基督長老教會........................................................................................ 1 1 6 6. 池上天主堂.................................................................................................. 1 1 8 7. 池上真耶穌教會........................................................................................... 1 1 9 8. 杜園............................................................................................................ 1 2 0 9. 臺東農場..................................................................................................... 1 2 1 10. 池上古井.. .................................................................................................. 1 2 3 11. 池上飯包博物館.. ........................................................................................ 1 2 4 12. 馬淵東一之墓............................................................................................. 1 2 5 13. 臺東縣客家文化園區................................................................................... 1 2 8 14. 池上牧野渡假村.. ........................................................................................ 1 2 9 15. 池上糖漿廠................................................................................................ 1 3 0 16. 池上圳水利公園.. ........................................................................................ 1 3 1

拾 . 大埔 ...................................................................................................... 1 3 3 1. 耶和華教會.................................................................................................. 1 3 6 2. 福蓮寺.. ....................................................................................................... 1 3 7 3. 闡德宮.. ....................................................................................................... 1 3 8 4. 大埔福德祠.................................................................................................. 1 3 9

拾壹 . 初來 .................................................................................................. 1 4 1 1. 初來事件抗日英雄紀念碑.............................................................................. 1 4 3 2. 初來射耳祭祭場........................................................................................... 1 4 4 3. 逢 坂 事件紀念碑........................................................................................... 1 4 6 4. 南橫公路(關山越警備道) . ........................................................................ 1 4 8

拾貳 . 霧鹿 .................................................................................................. 1 5 1 1. 霧鹿砲臺..................................................................................................... 1 5 5 2. 霧鹿國小..................................................................................................... 1 5 7 3. 天龍橋.. ....................................................................................................... 1 5 9

拾參 . 海端 .................................................................................................. 1 6 1 1. 海端國小..................................................................................................... 1 6 4 2. 海端長老教會.. ............................................................................................. 1 6 5 3. 拉瑪他星星紀念碑........................................................................................ 1 6 6 4. 海端布農文物館........................................................................................... 1 6 8 5. 關山地區山麓警備道.. ................................................................................... 1 6 9

拾肆 . 上德高(西庄、北庄) ................................................................ 1 7 1 1. 五雷鎮水碑(水頭雷符、石碑公).. ............................................................... 1 7 3 2. 關山大圳..................................................................................................... 1 7 4 3. 海端農莊與康復農場.. ................................................................................... 1 7 5

005


拾伍 . 紅石 .................................................................................................. 1 7 7 1. 佛緣禪寺..................................................................................................... 1 7 9 2. 紅石長老教會.. ............................................................................................. 1 8 0

拾陸 . 關山(里 壠 ) ................................................................................. 1 8 1 1. 南山寺.. ....................................................................................................... 1 8 5 2. 關山天后宮.................................................................................................. 1 8 6 3. 關山國小(里 壠 公學校).............................................................................. 1 8 8 4. 關山基督長老教會........................................................................................ 1 8 9 5. 關山天主堂.................................................................................................. 1 9 3 6. 關山聖十字架療養院.. ................................................................................... 1 9 5 7. 瑪利亞山地產院........................................................................................... 2 0 0 8. 關山警察分局(里 壠 支廳).. ......................................................................... 2 0 2 9. 關山警史蹟文物館........................................................................................ 2 0 4 10. 關山神社遺蹟............................................................................................. 2 0 5 11. 關山舊火車站(歷史建築)......................................................................... 2 0 6 12. 關山親水公園.. ........................................................................................... 2 0 8 13. 三叉山事件紀念碑...................................................................................... 2 0 9

拾柒 . 景豐(大埔庄、義安庄、阿緱寮) ........................................... 2 1 1 1. 景豐協天宮.................................................................................................. 2 1 6

拾捌 . 新豐(新七腳川) . ....................................................................... 2 1 9 1. 新七腳川社遺址........................................................................................... 2 2 2 2. 臺 9 線(中仙道)........................................................................................ 2 2 4 3. 瑞豐國小(大原公學校).............................................................................. 2 2 5 4. 新豐聖豐宮.................................................................................................. 2 2 7 5. 曾家老宅..................................................................................................... 2 2 8

拾玖 . 武陵 .................................................................................................. 2 2 9 1. 武陵國小..................................................................................................... 2 3 4 2. 武陵長老教會.. ............................................................................................. 2 3 5 3. 鹿野圳.. ....................................................................................................... 2 3 6 4. 臺東戒治所(武陵外役監獄)....................................................................... 2 3 7

貳拾 . 瑞和(大埔尾) ............................................................................. 2 3 9 1. 瑞和福明宮.................................................................................................. 2 4 3 2. 簡家煙樓..................................................................................................... 2 4 4 3. 客家社區影音紀錄中心................................................................................. 2 4 6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 2 4 7 1. 豐源圳 . ...................................................................................................... 2 5 1 2. 瑞源源聖宮 ................................................................................................. 2 5 2 3. 瑞源真耶穌教教會 ....................................................................................... 2 5 4 4. 瑞源天主堂.................................................................................................. 2 5 5 5. 五輪塔道場 ................................................................................................. 2 5 6 6. 鳳凰山妙修禪院 .......................................................................................... 2 5 7

貳拾貳 . 永安(鹿寮) ............................................................................. 2 5 9 1. 永安聖安宮.................................................................................................. 2 6 3 2. 永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 2 6 3 3. 高臺東安宮.................................................................................................. 2 6 4 4. 高臺飛行傘起飛場........................................................................................ 2 6 5

00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目錄

貳拾參 . 鹿野 .............................................................................................. 2 6 7 1. 鹿野福佑宮.................................................................................................. 2 7 0 2. 鹿野苑妙善禪寺........................................................................................... 2 7 1 3. 鹿野延平宮.................................................................................................. 2 7 2 4. 鹿野基督長老教會........................................................................................ 2 7 3 5. 鹿野天主堂.................................................................................................. 2 7 4

貳拾肆 . 和平(擺仔擺) . ....................................................................... 2 7 5 1. 和平圳(擺仔擺圳) . .................................................................................. 2 7 8 2. 和平天主堂.................................................................................................. 2 7 9 3. 巴拉雅拜長老教會 ....................................................................................... 2 8 0 4. 和平福德祠 ................................................................................................. 2 8 0 5. 首洗谷 . ...................................................................................................... 2 8 1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 ....................................................................... 2 8 3 1. 龍田國小..................................................................................................... 2 9 3 2. 鹿野村托兒所(歷史建築).. ......................................................................... 2 9 5 3. 鹿野區(庄)役場........................................................................................ 2 9 6 4. 龍田崑慈堂.................................................................................................. 2 9 8 5. 鹿野神社遺址.. ............................................................................................. 2 9 9 6. 龍田天主堂.................................................................................................. 3 0 0 7. 蝴蝶花園..................................................................................................... 3 0 1 8. 龍田邱宅(歷史建築)................................................................................. 3 0 2 9. 龍田慈惠堂.................................................................................................. 3 0 4 10. 日本人的墳墓............................................................................................. 3 0 4 11. 臺灣茶葉改良場臺東分場............................................................................ 3 0 5

貳拾陸 . 桃源(北絲鬮溪社) ................................................................ 3 0 7 1. 巴喜告教會長老教會.. ................................................................................... 3 1 0 2. 桃源天主堂.................................................................................................. 3 1 1 3. 布農部落..................................................................................................... 3 1 2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 3 1 5 1. 紅葉國小(紅葉谷教育所).. ......................................................................... 3 1 8 2. 紅葉少棒紀念館........................................................................................... 3 2 0 3. 紅葉基督長老教會........................................................................................ 3 2 1 4. 卑南上圳..................................................................................................... 3 2 2 5. 內本鹿警備道.. ............................................................................................. 3 2 3 6. 龍門峽谷..................................................................................................... 3 2 7 參考資料......................................................................................................... 3 2 9

007


導論:縱谷地區的族群變遷與宗教信仰 臺東縣的縱谷地區屬於花東縱谷南段,在地質構造上為一複合性之斷層谷,由斷層作用形 成,地震較為頻繁,其西側為中央山脈,東側為海岸山脈,其間為狹長平原,卑南大溪流貫 其間,平原可耕面積並不大,其間雖有新武呂溪、紅石、崁頂、加鹿、加拿典、鹿寮、加拿 水等沖積扇,但多為砂礫地,不利耕種。 縱谷地區西側的中央山脈,海拔都在 3000 公尺以上,形成天然障礙;東側的海岸山脈,海 拔約在 800 ~ 1000 公尺之間,雖然較低,但呈雁行排列,翻越亦難;使縱谷地區成為一個 孤立的世界。 卑南大溪源發於中央山脈大關山附近,幹流長達 84 餘公里,流域面積 1,603 平方公里,為 臺東縣境最長的河流。卑南溪流域年雨量雖在 1800 公厘以上,但多集中在 5-10 月間,卑南 溪洪水期與枯水期流量相差頗大,非澇即旱,夏季常由洪爆狂瀉,流水暴溢,冬季乾旱,溪 床大部裸露,只剩涓涓細流,甚至全然枯竭,河灘多砂礫地,約佔全流域的三分之一,因而 有「礫石之谷」的稱呼,不僅不利於耕種,且容易造成交通障礙。這些因素,使縱谷地區成 為臺東縣境聚落形成最遲的地區。 清道光之前,臺東境內縱谷地區為卑南族的獵場,除老吧老吧(鹿野鄉鹿野村四維附近) 有北絲鬮社(初鹿)的卑南族人居住外,並無聚落。北絲鬮溪畔咾吧咾吧社以南是卑南族的 分佈地,以北至掃吧臺地的加納納社(今花蓮縣瑞穗鄉鶴岡)的中間地帶則是無人居住的獵 場。

壹、族群變遷 一 . 史前時代 臺東的史前文化非常豐富,約在 3 萬年前就有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在東海岸活動;進入 新石器時代,大坌坑文化、繩紋紅陶、卑南文化、麒麟文化的人類相繼在臺東生活過。因此, 臺東縣的史前文化遺址非常多,目前為止被發現的至少有 224 處。 縱谷地區則因地理位置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早期不適合人類生活,因此史前遺址很少,民 國 78-80 年間(1989-1991)臺大教授宋文薰、連照美接受臺灣史前博物館籌備處的委託,從 事臺灣地區史前遺址的田野地表調查,臺東縣被發現的史前遺址共有 69 處,但多集中在東海 岸與臺東平原,縱谷區竟無遺址被發現。民國 89-91 年間,臺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的劉 益昌教授,進行「臺東縣史前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全面普查史前遺址,但縱谷地區或因 遺址太少,並不在普查範圍。目前,因農人耕種、或工程施工,而被發現的遺址,僅有池上 鄉的保甲園(富興村)、關山鎮的南興(電光里)、鹿野鄉的高臺(永安村)、寶華(瑞和村) 等幾處,但都未進行考古發挖,無法瞭解史前人類在縱谷活動的情況,僅知高臺、寶華兩處 遺址屬於繩紋紅陶文化,時間約在 3500-5000 年前,過著山田燒墾與狩獵的生活。 二 . 歷史過客 日治時期,臺東製糖會社在縱谷地區,設置鹿野、鹿寮、池上等三處日本人移民村,其中 池上村在大正 8 年(1919)設置,不到 6 年移民就告失散離去。 大正 4 年(1915)11 月,製糖會社常務取締役(董事)丸田治太郎,從其故鄉新潟縣募 季節性移民 223 名(全為男性),移入鹿野村開墾,其中有大工(木匠)、左官(泥水匠) 10 名,這一批移民,主要是建築家屋,開闢道路,為移住地的開發做準備。會社除提供往來 旅費外,並支付高於內地的工資,從 12 月初移入到 4 月初返鄉,每位季節性的移民,至少可 賺得 8、90 圓,較高的可達 150 ~ 160 圓。

00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導論

大正 5 年(1916)12 月 3 日,又將季節性移民 1358 名(含女性 64 名)移入,這批移民是 修築卑南溪假線(臨時)鐵道的主力。第二年,移民大部分回國,約有百餘名獨身的青壯年 者留下,並招其家族妻子來臺,成為永住移民。鹿野村於是形成。同年,另在鹿寮建築移民 家屋,移入內地人 30 戶 89 人。 由於後山自然環境不佳,颱風很多,瘟疫時常流行,加上山豬時常破壞農作,水利設施時 修時壞,糧食不足,交通不便,適婚青年結婚不易,鹿野村對移民的吸引力逐漸消退。大正 8 年(1919)8 月颱風來襲,鹿野村房舍幾乎全倒,甘蔗減產幾達一半,臺東、里 壠 (關山)間 鐵路嚴重受損,加以國際糖價暴跌,臺東製糖會社瀕於破產,移民流失更多。大正 11 年鹿野 村日人僅剩 66 戶 287 人,鹿寮村也僅存 17 戶 86 人。 除了移民村的農業移民外,里 壠 為日治時代臺東廳最重要理蕃中心,大正 4 年(1915)設 立里 壠 支廳,管轄境內所有的警察派出所、駐在所,因此有很多從事公職的日本人,尤其是 警察及其家眷。昭和 13 年(1938),杉原株式會社在關山設立紙漿工廠,並從日本高知縣招 募移民 16 戶 43 人。 縱谷地區因有內地人移民村的設置,日本人的人口數僅次於臺東街。昭和 18 年(1943), 縱谷地區日人共有 365 戶 1467 人,高於東海岸的 302 戶 1000 人。 三 . 多元族群 目前生活在縱谷地區的族群,主要有平原地區的阿美族、平埔族與漢人。以阿美族移入最 早,稍後不久平埔族人隨之移入,漢人雖在光緒初期就已移墾,但未成功,大正 15 年(1926) 東線鐵路全線通車之後,才有較穩定的成長。平埔族人移入之前就已漢化,日治時期被稱為 熟番,有別於卑南、阿美等平地原住民,不能享受日本政府對平地原住民的照顧,戰後被納 入漢籍。 布農族在 19 世紀,才移入新武呂溪流域的山區,昭和時期在官方集團移住政策下被迫遷到 接近平地山腳以及南橫公路沿線,形成集村,戰後分設延平、海端兩鄉管轄,延平鄉以郡社 群為主,海端鄉則以巒社群居大多數。 (一)阿美族 道光末年西拉雅平埔族東遷,在縱谷中段建立聚落,形成大庄平埔,打破了卑南族在縱谷地 區獨霸的優勢;19 世紀初,布農族南遷,在卑南大溪支流流域建立聚落,對卑南族人造成威脅, 迫使卑南族人撤走,縱谷地區成為無人地帶。同治、光緒年間,才有恆春阿美移入,建立利 基利吉、擺仔擺、鹿寮、埔尾、吧那叭(老吧老吧)、雷公火、德高班寮、大陂等 8 個社。 明治 29 年(1896),總督府技師田代安定調查時,縱谷地區阿美族已有 294 戶、1151 人, 為臺東縱谷地區最大的族群。 日治時期,縱谷阿美族人持續移動與分化,除了雷公火、大陂兩社外,其他部落或因耕地 因素,或因水患與瘧疾的威脅,或因日本警察的勸導,都曾有短暫距離的遷移。老吧老吧部落, 則因不堪水患及布農族的威脅,族人逐漸移至其他部落,日治末期部落消失。 池上地區原本僅有一個大陂社,因耕地不足,族人逐漸分化,形成大埔、陸安(Lihekoai)、 富興(Cikuwai)、振興(Mivowakai)等新聚落。昭和末期,關山人曾玉崙在鹿野庄新良設立 農場,亦有 8 戶池上阿美族人移入,形成後湖部落。 較特殊的是南勢阿美族人的移住,明治 41 年(1908),七腳川抗日事件後, 七腳川社被拆 社,其中有 120 戶 349 人被強制遷移到大埔尾原野,成立新七腳川(今鹿野鄉新豐)社。但 因不堪部農族的威脅,大正 4 年(1915)8 月,頭目被殺後,族人逐漸遷回花蓮平原, 大正 14 年僅存 1 戶 1 人,漢人代之而起,成為漢人聚落。

009


昭和 17 年(1942),縱谷地區的關山郡(含今池上關山鹿野三鄉鎮)阿美族人共有 378 戶 3773 人,漢人及平埔族人則有 11157 人,阿美族已失去優勢。 戰後,阿美族人移動很頻繁,東海岸成功、東河等地阿美族人持續移入,鹿野鄉的大埔尾 社部分北遷形成瑞興部落,鹿寮社部分族人因農耕因素東遷形成永隆部落。民國 50 年代,花 蓮縣瑞穗鄉秀姑巒阿美族人移入,在關山鎮新福里溪埔、鹿野鄉瑞和村寶華等形成新部落。 民國 91 年(2002),縱谷地區阿美族人共有 7754 人。 (二)布農族 布農族人原居今南投縣信義鄉,根據《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 研 究》,分為卓社、卡社、巒社、 郡社、丹社、蘭社等群。約在 18 世紀初,為尋求適當的耕地與獵場,巒社群、丹社群與郡社 群開始越過中央山脈,移至今花蓮縣拉庫拉庫溪中游以及太平溪上游,建立新部落。後來以 此為中心,漸次向南方與東方拓展。 約在 19 世紀初,巒社群與郡社群開始由花蓮、南投兩方面,越過中央山脈進入新武呂溪流 域,並逐次向南擴展到卑南溪各支流及荖濃溪的中、上游。在大正 9 年(1920),官方「集 團移住政策」開始實施之時,卑南溪各支流的中、上游,已完全成為布農族人的生活領域, 一共有 47 個社。 19 世紀末期,郡社群的布農族人開始移入內本鹿。當時內本鹿地區已為魯凱族萬斗六社、 大南社以及卑南族北絲鬮社、大巴六九社的傳統領域,布農族人或以鐵砲、鍋、斧、豬隻等 物,或許以繳納獵租等條件,取得土地的使用權,在內本鹿地區建立部落。除郡社群外,亦 有巒社群移住。日治初期,布農族人持續移入,他們少者 2、3 戶,多者 10 餘戶,散居內本鹿, 自成一小社,各有自己的頭目,最多時曾有 40 多個小社,總稱為內本鹿社。 大正 3 年(1914)日本政府開始對布農族人實施銃器押收,強制收購族人槍械,引起布農 族人憤怒,不斷襲擊日本警察,情勢極為惡化。於是警務當局在大正 4 年沿山麓修築通電流 鐵條網警備線,圍堵布農族人。 布農族人被封鎖之後,不但山產無法輸出,必須取自平地的日常用品無法獲得,更常有族 人誤觸鐵條網的死傷事件,態度因而軟化,加上官方的遊說,大正 7 年(1918),開始有新 武路方面 18 個社陸續向海端警戒所提出「假歸順」(暫時歸順),願意服從官方命令,但仍 居警備線外。此後,日本官方開始在海端、武陵警戒所設立交易所、教育所、醫療所等機構, 作為集團移住的準備。大正 13 年,原本居住在警備線外海端社 9 戶、網綢社 3 戶遷到海端警 備所附近居住,鹿寮溪上游的加拿水社 10 戶移住武陵警戒所附近,展開布農族的集團移住政 策。 大正 10 年(1921)初,八通關越警備道完成後,官方開始採取強硬態度,在臺東廳開闢 關山越警備道,昭和 3 年(1928)完工,沿途設置駐在所,並在撒苦、霧鹿、麻典古魯(摩 天)設置砲臺,期間更實施「蕃地行軍」、「蕃地飛行」,企圖以武力壓製布農族人。大正 13-15 年間,修築內本鹿警備道,設置 11 個駐在所。 昭和 7 年(1932)之後,臺東廳發生大關山事件、逢 坂 事件,官方開始積極展開集團移住 政策。昭和 9 年總督府制定為期十年的「蕃人移住計畫」,編列 258 萬餘元經費,進行全臺 高山地區原住民的集團移住工作。昭和 17 年 6 月,內本鹿清水駐在所管內パラン社 3 戶移入取入 口(延平鄉桃源村鹿鳴),至此,臺東廳布農族的集團移住大致完成。布農族部落都被遷接 近平地的山腳下及關山越警備道駐在所附近,以及都巒山西側。而且將數社集中併成一個新 部 落, 數 十 個 社 併 成 16 個 社, 共 有 521 戶 4198 人( 含 郡 社 群 399 戶 3190 人, 巒 社 群 122 戶 1008 人)布農族原有的聚落景觀由散村演變成集村,奠定今日延平、海端鄉行政村的基礎。 戰後,除延平鄉永康村因發生土石流,曾有短距離的遷村外,布農族的部落不再遷移。

01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導論

(三)平埔族人 道光年間東遷花東縱谷中段,形成「大庄平埔」的西拉雅人,在光緒初期或因洪水氾濫、 或因尋求耕地,部分族人南移,逐漸在大陂池東側依海岸山脈,建立大陂庄、新開園庄、樹 林庄、水礁庄,以及卑南溪右岸的里 壠 等聚落。之後,又有荖濃溪流域的平埔族人,越過中 央山脈,再沿新武呂溪岸持續移入。 明治 29 年(1896),總督府技師田代安定調查時,臺東境內縱谷地區平埔族已有 5 個聚 落 121 戶、657 人,為縱谷區平地第二大的族群。 里 壠 為平埔族最大部落,形成的時間較遲,約在光緒 7 年(1881),大庄平埔族人,因打 獵逐鹿而到里 壠 ,見到此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乃招族人開墾,形成里 壠 聚落。明治 29 年 (1896)已墾成旱田 140 餘甲,庄民飼養的黃牛、水牛合計 300 餘頭,大、小牛車 40 輛。 新開園則是縱谷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光緒 4 年(1878)平埔族人與恆春阿美族人,合力 修築大陂圳(新開園 巛 圳 ),墾成水田百餘甲,奠定今日池上平原水稻裁種的基礎。光緒 18 年 臺東的天后宮,就曾在新開園向平埔族人,購買水田 15 餘甲,作為祀產。 日治時代平埔族人持續移入,今日鹿野鄉的馬背、高臺,關山鎮的南興,都是日治時代形 成的平埔族聚落。原來的里 壠 ,則因里 壠 支廳的設立,平埔族人的土地或被徵收為官有地, 作為建設支廳署、學校、警察宿舍等用地,或被漢人收購,大正 10 年(1921)之後,因失 去土地所有權,被迫逐漸外遷,在里 壠 的外緣,形成崁頂、水井仔兩聚落。此後,移至新聚 落的人數增加,有些族人移住雷公火社的南興或月野村、大原村等臺東製糖會社的本島人移 民村,開墾土地。 昭和 10 年(1935)縱谷地區的平埔族人有 267 戶 1566 人。 (四)漢人 漢人移墾縱谷地區,始於清光緒年間。光緒元年(1875),清朝在卑南設立「招墾局」, 委人在鳳山縣(今高屏地區)招募墾民,凡能募得 80 名者為工頭,每月給口糧銀 6 元,對墾 民的補助,每 10 佃給牛 4 隻,農具 4 付,每佃可墾田 1 甲,另給搭蓋草寮費銀 6 元,穀種銀 2 元,3 年後完納租項 3 成。當時寶桑庄漢民陳雲清曾招募化番(阿美族人)50 名,開墾卑 南大溪畔的利吉利基,平埔族人潘琴元招募農民 60 人開墾大陂頭東邊荒埔。 光緒 3 年(1877),福建巡撫丁日昌更委人在廣東汕頭設立「招墾局」,從中國大陸招募 潮民(客家人)500 名,直接由官輪運載來臺,撥至後山。這批潮民,准許攜帶家眷,每 5 人配給耕牛一頭,每人發給開墾資金 12 兩及犁、鈀、鋤、斧、草刀等農具一套,開墾之初貸 與生活費,每人每月銀 3 兩、米 3 斗,這些墾民以 30 人或 50 人為一團,除部分在臺東平原 的知本溪岸外,大部份分配到花東縱谷,其中在縱谷區的有新開園、里 壠 、鹿寮、利基利吉 等地。由於招募的農民,多為遊手好閒之徒,不能力耕,生活環境惡劣,大部份病死或逃難, 留下拓墾的並不多,光緒 14 年「大庄事件」,結合平埔族人抗清的新開園粵民劉添旺等人, 可能就是這一批移墾者。 由於官方招墾事業並不能成,光緒 5 年(1879)起,改由民招民墾,鼓勵有力之士擔任墾 首,招募墾戶,負責與原住民協議,以布匹酒豚及銀貨向原住民承租土地,交給墾戶開墾, 原住民必須立誓保證不得加害墾民,墾首尚須負責墾戶的保險金,若有墾民遇害,墾首必須 付給被害者的喪葬費月 12 兩 5 錢。墾戶必須自籌墾費、墾成之後交納給原住民與政府的租賦, 收穫由墾首「空五抽收」(百分之五),若墾費由墾首負責,則「一九抽收」(百分之十), 墾戶生產餘糧,也需全部售給墾首。光緒 19 年(1893),卑南地方總通事張新才,成立「張 儀春」墾號,招募平埔族人劉文觀、潘三枝、趙順來等率漢人百餘人開墾鹿寮荒埔,形成漢

011


人聚落義安庄(大埔庄),新開園庄總理王必文,亦募得前山農民 60 人,開墾新武呂溪北 側的網綢荒地。 明治 29 年(1896)8-12 月間,日人田代安定的調查,縱谷地區的漢籍墾民僅有 44 戶 204 人, 除義安庄 24 戶 129 人外,其餘漢人都混居在平埔族人的聚落。 日治時代縱谷地區,除原有的阿美族、平埔人、漢人的土地外,大部分適合開墾的荒地都 為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的預約放領地,大正 7 年(1918)起,製糖會社為充足勞力,開墾荒地 增加蔗作面積,開始招募本島農民,分別在月野、萬安、新良、鹿寮、雷公火、大原等地原 野設置本島人移民村,共有 156 戶 468 人移入。大正 12 年增至 163 戶 648 人,之後逐年降低, 到昭和 11 年(1936)僅存 26 戶 103 人,製糖會社的移民政策失敗後,代之而起的為自由移民。 大正 15(1926)3 月,東線鐵路全線通車,交通改善,西部自由移民大量移入,或在池上、 里 壠 、鹿野等車站附近,從事雜貨販賣、運輸、餐飲等行業,或在原移民村及其邊緣,從事 農墾。昭和 7 年(1932),縱谷地區的漢人已有 601 戶 2781 人(閩南 269 戶 1072 人、客家 327 戶 1693 人、其他 5 戶 16 人)。昭和 12 年(1937)起,日資會社紛紛進入,東臺灣咖 啡會社在海岸山脈西側成立日出農場、招募新竹州客家人移墾,臺灣拓殖會社在新開園、萬 安等處山坡地,招募西部農民移入,種植棉花、苧麻、大麥等軍需品;杉原產業會社在里 壠 設立工廠,從事造紙事業。本島人地主曾玉崙也在鹿野地區設立農場,這些因素,加上池上 大圳、關山大圳的修築,擴大稻作面積,更加速縱谷地區漢人移民的增加。昭和 17 年漢人(含 平埔族人)已有 11157 人,躍居縱谷平原最大族群。 戰後,漢人持續移民,民國 40 - 60 年,香茅草、鳳梨等作物的種植,更掀起新的移民潮, 開墾山坡地、河川地,形成很多聚落。尤其是關山大圳、池上大圳、豐源圳、鹿野大圳等水 利工程整建完成之後,縱谷地區取代長濱平原成為臺東縣的米倉。 民國 43 年(1954)起,國防部在縱谷地區,相繼成立臺東(池上)農場、鹿野農場(50 年併入臺東農場),安置退除役官兵,開墾河川荒地,大批外省榮民移入縱谷地區,民國 55 年人數高達 5666 人。農場場員,多為不適應軍中生活或不願繼續當兵的所謂「頑劣份子」, 他們胼手胝足,用青春血汗,將不毛之地,化為綠野良田,在新武呂溪畔,建立 72 個農莊, 由石牆、農場、畜舍、晒穀場構成的農莊,更是縱谷地區特殊的地理景觀。

貳、宗教信仰 縱谷地區漢人與平埔族人的信仰,以傳統的民間宗教為主,平埔族人在移入縱谷之前,幾 已完全漢化,多已接受漢人的民間信仰。縱谷地區兩座建於清代的廟宇,都與平埔族有關, 甚至可說是平埔族人所建。 基督教派中,以漢人為主的教會有關山、池上、鹿野等三所長老教會,除了鹿野教會成立 較遲外,前二者都在日治時代就已建立。 恆春阿每族人在恆春半島時,就已相當程度接受漢人文化,已有不少人拿香拜拜。移入縱 谷地區後,與漢人接觸更為頻繁,接受漢人信仰者日眾,基督教派傳入之後,阿美族的部落 雖有 17 座教堂,但對阿美族的影響,與臺東縣內其他地區相較,較為薄弱。目前池上地區屬 於阿美族人的神壇就有 5 座,鹿野地區慈惠堂系統的神壇亦有 6 座為阿美族人所設。 布農族人在戰後迅速接受西方教宗,共有 4 所教堂,幾乎每個部落都有兩座教堂,晚近人 口外流,與漢人接觸日益頻繁,接受漢人傳統民間信仰日眾,甚至有後來居上之勢。

01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導論

一 . 傳統漢人民間信仰 縱谷地區庄廟的形成很早,清代就有關山的觀音媽廟(南山寺)、新開園的五穀爺廟(保 安宮),祀奉的神明都是平埔族從原鄉帶來,最先都供奉在私宅,後來人口日增,墾民再捐 資共同建廟。日治時代昭和 2 年(1927),里 壠 興建天后宮。 日治時代早期,縱谷地區漢人的移墾並不順利,昭和 10 年(1935),本島漢人僅有 946 戶、 4608 人,平埔族人 276 戶 1566 人,且多集中在里 壠 與池上地區(新開園、萬安、大陂庄) 幾個開發較早的聚落,當時已各有天后宮、觀音媽廟以及五穀爺廟為信仰中心。而且新開園 的五穀爺廟逐漸發展成池上地區漢人、平埔族人共同信仰中心,緣於清代的關山天后宮也成 關山地區的大廟。 其他地區的庄廟形成的時間甚遲,由於移民無力建廟,僅能搭建一座簡單的小土地公廟膜 拜。此時期的移民,以北部客為主,可能延續北客篤信土地公的風俗,日治時期,鹿野地區 的每個聚落都有土地公廟,至少有 10 座。日治晚期,才有新七腳川的帝君廟(關聖帝君、協 天宮的前身)、月野村(關山鎮美月里)的太子爺廟(中月宮的前身)兩座庄廟,以及佛教 系統的新良(今鹿野鄉瑞源村)三寶佛殿、池上的福蓮寺。除了福蓮寺外,關山天后宮被改 為佛教的關山寺,其他寺廟都毀於皇民化運動時期。 戰後初期,除關山寺恢復為天后宮外,被日人拆除的五穀爺廟(保安宮)、帝君廟(景豐 協天宮)、太子爺廟(月美中月宮)迅速重建。民國 37 年(1948),池上街區新建玉清宮, 最初僅為福原、福文兩村所信仰,後來發展成全鄉的大廟,取代保安宮的地位。之後,隨著 人口增加,經濟的改善,民國 40-80 年代間縱谷地區增建 7 座庄廟,除了鹿野的福佑宮、新 豐的勝豐宮外,都在 70 年代之前建廟。 縱谷地區的庄廟共有 11 座,以鹿野鄉為最多,共有 6 座;若以主祀神明來論則以媽祖最多, 共有 5 座。較特殊的是五穀爺(神農大帝)的信仰,除了龍田崑慈堂、池上玉清宮外,每座 庄廟都祀有五穀爺,而且在稱呼上多稱五穀爺、五穀先帝,而少稱神農大帝,神明的形貌也 相當統一,大多是赤膊赤足,下身著樹葉,手持稻穀的坐相。五穀爺的崇拜,應是受客家人 的影響。 媽祖為臺灣移民社會閩客信仰最篤的神明,戰後初期,縱谷地區農民持續移墾,經濟較為 困苦,不僅無法建廟,甚至無力雕塑神像,但為祈求平安順利,卻又求神若渴,因此形成「媽 祖戲」的祭祀方式。甚至「媽祖戲班」應用而生,商人組成戲團,雕塑媽祖神像,到各聚落 「允戲」(招攬生意),每逢媽祖聖誕,應庄民之邀,帶著媽祖神像到聚落搭壇、演戲,供 庄民祭拜。庄民不僅可滿足信仰之心,亦可娛樂,庄民因而組成「媽祖會」,公卜產生爐主、 頭家負責此一盛事。池上鄉的漢人聚落,關山鎮的德高、電光,鹿野鄉的鹿野、瑞和都有媽 祖戲的祭祀活動。鹿野的福佑宮、瑞和的福明宮的建廟,可說是源於媽祖戲的祭祀活動。 移入後山的平埔族人,仍保有壺祀(阿立祖)的信仰,日治初期,里 壠 的觀音媽廟,曾是 壺祀信仰中心。民國 90 年代之前,池上鄉錦園村的慈善堂、富興村的北極玄天宮的壺祀信仰 盛極一時,每年農曆 9 月 15 日、1 月 15 日,各有請阿美族來跳舞的牽曲活動。目前,錦園 的自來佛祖壇、元極宮兩座神壇,仍有壺祀信仰。至於私人供奉的壺祀,在關山鎮的崁頂、 池上鄉的富興、萬安仍有平埔族人供奉。 二、基督教派 縱谷地區的基督教派以基督長老教會傳入最早,教勢最強,其次為天主教。在東海岸阿美 族部落中極具優勢的真耶穌教會,在縱谷地區教勢並不強,僅有月眉、瑞源、池上、德高等 教會,其中池上教會還是漢人專屬的教會。民國 79 年(1990)開始有布農族人接受真耶穌 教信仰,民國 84 年設立桃源祈禱所。

013


日治時代曾有「燈臺社萬國聖經研究會」的日籍傳道員在池上傳教,大埔部落阿美族人陳 安邦家族接受了信仰,雖受日本政府打壓,戰後卻盛極一時,幾乎縱谷每個阿美部落都有聚 會所。後來內部分裂,一部分教徒脫離另行聚會,後來歸屬於戰後傳入的耶和華王國見證人 聚會所;目前萬國聖經研究會僅存池上大埔、鹿野瑞興兩個聚會所。 (一)基督長老教會 清光緒初期,在縱谷地區建立聚落的平埔族人,有部分在原鄉時已經是長老教會信徒,光 緒 7 年(1881)巴克禮牧師巡視東部教會時,已有石牌(花蓮縣富里鄉石牌)、里 壠(關山)、 大陂(池上鄉大坡)等地的教徒,借用自拔馬(今臺南縣左鎮)教會搬來的信徒買干在大陂 的家做禮拜。光緒 13 年,臺南教士會 凃 為霖牧師第二次巡視後山時,里 壠 就有教徒要求成立 教會。光緒 16 年,長老教中學(長榮中學)校長余繞里牧師巡視後山,曾到里 壠 探望教友, 當時教徒都須徒步到石牌教會參加主日禮拜,非常辛苦,因此熱望能早日建禮拜堂。光緒 19 年 1 月,宋忠堅牧師巡視後山時,里 壠 已有禮拜堂,教徒 4、50 名,由石牌教會傳道兼牧。 同年 11 月, 凃 為霖牧師第四次巡視後山,就曾在里 壠 禮拜堂舉行聖餐儀式。 里 壠 禮拜堂在日治初期消失不見,關山、池上的教友都要到富里教會(原石牌教會)作禮 拜,非常不便,因而才有池上講義所(昭和 3 年、池上教會)與里 壠 講義所(昭和 5 年、關 山教會)的設立。 民國 35 年(1946),孫雅各牧師派胡文池與駱先春兩位牧師到臺東原住民地區傳教,前 者負責山地布農族、後者負責平地阿美族的傳教工作。胡文池牧師到關山之後,就與神應醫 院黃應添醫師合作,在醫院開闢一個病房做為傳教所,胡牧師就以此為據點,開始傳播福音。 民國 42 年,由於教友增加,才將定期集會移到平地人的關山教會。民國 45 年 7 月,布農族 人在崁頂自行蓋了禮拜堂,此後關山地區的布農族教友就在此舉行禮拜。 黃應添醫生雇用一位警察出身的布農族人木下(Kinosita)當胡牧師的通譯,開始深入布農 族部落傳教,先從延平鄉開始,然後是海端。由於木下曾擔任山地警察,每到部落大多由警 察召集民眾,借用國校教室或民宅傳道,因此傳教事業頗為順利,民國 39 年(1950)10 月, 海端鄉龍泉已有 40 多位募道友,並建了一座竹壁茅頂的禮拜堂,成為臺東縣第一座布農族的 禮拜堂。 民國 38 年(1949)2 月,教會在玉里長老教會舉辦首次布農族聖經講習會,花蓮縣卓溪鄉 各村都有代表參加。講習會後,這些人成為教會的種子,回鄉傳播福音,協助胡牧師到部落 傳道,不到三年,卓溪鄉古風、崙天、崙山都建了禮拜堂。同年 6 月,胡牧師又在關山舉辦 為期五天的聖經講習會,共有 30 多人參加。講習會後舉行考試,選出成績最優的邱德明等 8 人,聘為囑託宣道師。作為傳教先鋒,分派到高雄、南投、花蓮及臺東縣布農族部落傳教。 到民國 53 年,一共成立 56 所教會,信教總數 11,630 名,佔布農族人口總數一半以上。而臺 東縣則有 18 座,每個布農族部落都有長老教會。 阿美族的傳教工作由駱先春負責,最初傳教中心放在東海岸,並培植傳教人才。民國 40 年 (1951),阿美族青年羅添財從玉山神學院畢業,隨即被派到縱谷地區巡迴傳教,並擔任駱 牧師在縱谷地區宣教時的通譯。民國 50 年,縱谷阿美族部落已有 4 所教會。 (二)天主教 日治時期,雖無天主教在臺東傳教的記載,但在昭和 4 年(1929)前後,縱谷地區已有數 戶移民在原鄉時已是天主教徒,教徒,在屏東萬金天主堂的聖洗簿上留有他們的紀錄,每年 四大瞻禮都遠至萬金參禮,一年兩次神父專程到臺東給信徒行聖事。民國 41 年(1952)起, 臺東教友為飲水思源,每年萬金天主堂主保日,都會組團至萬金朝聖。

01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導論

天主教在縱谷地區的開教,遲至民國 42 年(1953),花蓮教區(監牧區)設立之後,巴 黎外方傳教會隆道行神父奉派來臺東,曾到關山地區傳教。同年 10 月,瑞士白冷會的錫質 平神父,來到臺東設立臺灣區會,展開臺東縣的開教事業。縱谷地區鹿野鄉的和平部落最先 接受信仰,頭目林田豐帶領族人信仰了天主教,並成為天主教的傳道。 天主教在縱谷地區的開教,同時在三鄉鎮各選一個據點,派神父進駐,同時並進,相互合 作。 民國 43 年(1954),紀守常神父來到臺東,負責鹿野鄉阿美族與延平鄉布農族的傳道工 作。紀神父在和平租屋,作為臨時的傳道所,由於教友日多,於是籌建教堂。同年 2 月 28 日, 和平天主堂祝聖啟用,成為縱谷地區的第一座天主堂。紀神父以此為中心,展開傳教工作。 紀守常神父聘請阿美族的林田豐、黃健德、林英治、黃梅娥等人為助理傳教員,逐漸將天 主教傳佈到阿美族各部落,其中尤以林田豐影響最大。林田豐憑藉其頭目的地位與社會關 係,在其受洗之前,已將天主教的信仰傳播到阿美族各部落。紀守常神父又聘請從西部遷到 龍田村的望教友方四賜、蕭瓜為助理傳教員,在龍田、鹿野、新豐等漢人社區傳教,慕道的 漢人達 200 餘人。民國 43 年(1954)至 50 年間,堂區領洗的教徒共有 2015 人(含延平鄉 的布農族),建立的教堂共有鹿野鄉的和平堂、永安堂、龍田堂、瑞源堂、后湖堂,以及延 平鄉的桃源堂、武陵堂等。 民國 43 年(1954)4 月,孫惠眾神父來到臺東,負責關山地區及海端鄉的傳教工作。孫 神父最先租屋,後來在其姊的贊助之下,興建教堂,民國 46 年 3 月 25 日祝聖啟用。孫神父 在天主堂成立講習班,召集熱心教友,集體住在教堂,教授教義與傳道方法,每週有 3 到 4 天的學習課程,授課的神父有錫質平、紀守常。這些青年週六放假回家,回到部落宣揚天主 福音。他們「在教堂聽道、回家傳教」,成為神父的傳教幫手 ,其中約有 10 人成為天主教 早期的傳道者。孫神父在其姊協助下,興建了初來、新武、海端、電光等天主教聖堂。 池上的開啟,最先由紀守常神父負責,在火車站附近租屋作為臨時傳教所,後來交給關山 堂區的孫惠眾神父,由於有不少閩南籍的教友,因此由國籍神父王志遠擔任本堂,協助傳教 工作。民國 46 年(1957)和致中神父調到池上,專責池上地區的宣教工作,才成立堂區。 和神父兩度擔任池上天主堂,先後長達 14 年,在池上建教堂、開辦幼稚園,奠定池上天主 堂的基礎。 民國 52 年(1963),聖十字慈愛修女會在關山設立診所,從事醫療傳教工作,造福民眾 無數,民國 54 年擴充設備,成立聖十字架聖母醫院,民國 78 年轉型為療養院。 民 國 50 年(1961), 縱 谷 地 區 的 天 主 堂 共 有 13 所, 受 洗 人 數 5073 人。 民 國 56 年 增 至 24 所,達到高峰。 曾在縱谷地區服務的白冷會神父尚有吳博滿、滿海德、葛德、蘇德豐、貝惠德、賈斯德、 魏主安、錫質平等神父,外省籍的有王志遠、李先達等人。民國 70 年代後,白冷會的神父 退出縱谷地區,堂區改由本土培養或越南籍的花蓮教區神父接替。 民國 56 年(1967)之後,由於社會變遷,人口外流,很多原住民與漢人相處日久,接受 了漢人的信仰等因素,天主教在縱谷地區的教勢逐漸走下坡。目前縱谷地區的天主堂尚有 19 所。 除了傳教事業外,天主教的社會、教育事業,對縱谷地區影響甚大。民國 43 年(1954)起, 美國救濟總署發放奶粉、麵粉等救濟品委由白冷會發放,除了有利於天主教的傳教外,對於 民國 40、50 年代經濟尚差的農村,亦有抒解燃眉之苦。醫療服務方面,聖十字架慈愛修女 會的孟淑範修女,每星期巡迴東線鐵路各堂口一次,施行義診,對於當時流行的 瘧疾,肺 結核等病的醫療與預防貢獻很大,後來又在關山設立聖母醫院,提供縱谷地區的醫療服務。

015


縫紉班、手工藝班、托兒所、幼稚園、學生中心等開設,對縱谷地區的原住民亦有助益。民 國 56 年開始在堂區開辦「儲蓄互助社」,對於教徒,尤其是原住民的經濟助益頗大。錫質 平神父並「引泉鑿井解民渴,築堤溪埔化良田」,在鹿野鄉的新豐、龍田、延平鄉鸞山,引 山泉水建立簡易供水設施;錫質平神父更向天主教福利會提出申請,以食用油、麵粉、麥片 代替酬勞,鼓勵原住民共同修築堤防,在鹿野鄉和平部落、瑞和村鐵道下方、寶華社區等地, 沿卑南大溪修築堤防,化河床荒地為水稻良田,將土地交給堂區教友協進會或村民自行組成 委員會管理,錫質平神父並大力協助和平部落修築和平圳。由於經費不足,錫質平神父忍痛 將他珍藏數年的郵票出售,換取費用。

參、結論 臺東縣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生活圈,臺東平原、東海岸地區、縱谷地區與南迴地區。縱谷地 區雖有較寬廣的平原,但受限於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卻成臺東縣內聚落,最後形成、開發 最遲的地方。 縱谷地區本為不適人居砂礫之谷,歷經清代的拓墾,日治時代的經營,到戰後持續的開發, 才有今日臺東米倉的形成。其中水利工程的興建,最具關鍵,從清代的新開園圳,日治時代 的盛土圳、里 壠 圳,到戰後的池上、關山、鹿野大圳,很多水圳是墾民自行集資、出工開鑿, 受制於自然環境,常受颱風襲毀。屢毀屢開,其艱辛之狀,常數倍於西部臺灣。 縱谷地區的漢籍人口比例在四個生活圈中最高,恆春阿美、西拉雅平埔族在移入縱谷之 前,或已接觸漢人文化、或已完全漢化,移入之後,幾乎完全接受漢人民間信仰。以阿美族 而言,除耶和華王國見證人聚會所尚能維持百人聚會之外,其他教會都有日趨衰微之勢。 布農族人雖在戰後接受西方宗教,但與漢人接觸日久,接受漢人民間信仰者日眾,甚有後 來居上之勢。與東海岸的阿美族、南迴線的排灣族相較,縱谷地區布農族受基督教派的影響, 較為薄弱。

01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導論

017


018


壹 . 利吉


壹 . 利吉

利吉全景

利吉為位於卑南溪流出縱谷地區出口的北岸,劍山南方的臺地,往昔為臺東平原進入縱谷地區的 門戶,清代西拉雅平埔族人、恆春阿美族人移墾、官賈行旅往來縱谷地區,大多由利吉進出。 利吉原名利基利吉,源自阿美族語 Likiliki,其意不明,根據當地阿美族人的說法,族人來自恆春, 當地有個 Liki 社,遷來此地時,遂以利基利吉 Likilike 為社名,以示懷念。光緒 5 年(1879),夏 獻綸的〈臺灣輿圖並說後山總圖〉並無「利基利吉」社的記載,直到光緒 20 年,胡傳在 3 月 1 日 完稿的《臺東修志采訪冊》,才有「利基利吉社,正、副社長月領銀四、二兩,在卑南北十二里, 男、女二百三十七人」的記載,在他的日記中,亦記有「三月十七日,赴利基利吉社查察煤礦」。 在清代,利基利吉社歸卑南撫墾局管轄,屬南鄉的範圍。日治初期,由臺東廳直轄,大正 9 年 (1920),臺東支廳設立(昭和 12 年改稱臺東郡),下轄臺東街、卑南區、火燒島區等六個街區, 利基利吉歸臺東街管轄。昭和 12 年(1937), 利基利吉社因其在臺地上,才改稱為上原。明治 年間加路蘭警察派出所設立後,利基利吉因地理 位置的關係,都與卑南阿美的猴仔山、加路蘭社 同歸其管轄,學童就學也需到加路蘭公學校就 讀,由於交通不辦,族人在公學校內,搭建竹造 茅房做宿舍,供子弟住宿。戰後,利基利吉設村, 稱為利吉村,歸卑南鄉管轄。 利吉村面積 14.507 平方公里,曾因甘蔗的種 植而分為一區、二區、三區以及阿邦仔等聚落, 以一區規模最大、人口最多,是以阿美族為主的 部落一角 02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壹 ‧ 利吉

聚落,其他聚落則以閩南人 為主,也有少數客家人。一 區到三區的名稱,是因日治 時期臺東製糖會社依甘蔗原 料區的劃分而形成,阿邦仔 則是戰後形成的聚落。民國 100 年(2011)10 月, 利 吉 早期漢人家屋 村的人口共有 195 戶 496 人, 其中原住民 88 戶 258 人,佔人口總數的 45.13%(戶)、52.20%(口)。 最早移入利吉地區的為恆春阿美,道光、同治年間(1850–60),居住在恆春半島的阿美族人, 或因耕地不足,或因漢族與排灣族的壓迫,部分族人逐漸北移,進入臺東地區,先是混居於馬蘭、 猴仔山、都蘭等卑南阿美族的部落,最後進入縱谷地區建立聚落,利基利吉為第一個建立的聚落。 恆春阿美即以此為基地,沿卑南溪推進,建立了擺仔擺、那吧那吧、鹿寮、德高班寮、大埔尾、雷 公火、大陂等部落。 根據日人馬淵東一等人的調查,利基利吉約在同治 4–13 年(1865–1874)形成,施添福教授則 認為在道光末年(1850)之後,恆春阿美就已開始在縱谷地區建立部落。光緒元年(1875),卑南 廳成立,清廷積極經營後山,同年 12 月,袁開柝開始招民墾荒,當時亦有寶桑庄民陳雲清,募農 民化番(阿美族人)承墾利基利吉荒埔。 日治之初,明治 29 年(1896)8 月,日人田代安定調查時,「利基利吉社,正、副社長梁阿祿、 梁米升、通事鄭國生」,人口「30 戶,54 丁(男)、48 口(女),合計 102 人」,與二年前,《臺 東修志采訪冊》的記載相較,人口銳減一半以上,或與日軍、清軍在縱谷的戰事有關,族人恐遭波 及,紛紛避走他處。明治 39 年(1906),日人開始在臺灣實施「戶口調查規程」時,利基利吉的 人口數為 352 人(男 166、女 186),是縱谷地區恆春阿美最大的聚落。昭和 17 年(1942),利基 利吉的阿美族共有 27 戶 311 人,人口反而減少。 利基利吉部落原在今土地公廟附近,後因火災遷到接近卑南溪的低位河階,昭和初期,為著避免 水患以及瘧疾的威脅,在日本警察的勸導下才遷到經過規劃的部落現址。 昭 和 7 年(1932)3 月, 馬 淵 東 一 的 調 查, 利 基 利 吉 的 阿 美 族 人, 共 有 Patsilar、Panivong、 Pautawan、Tarisakan、Rarangus、Marorag、Kakop、Tarakop 等 8 個氏族、共 22 戶。民國 87 年(1998), 廖守臣調查時,尚能追述的僅有 Patsilar(黃、簡兩姓)、Pautawan(陳 姓)、Tarisakan(王姓)等三個氏族,以 Patsilar 氏族最具優勢,有 20 多戶,其次為 Pautawan,也有 6、7 戶,此外,尚有幾戶因婚姻關係而 移入的 Tsiwilian 氏族。消失的幾個氏族,或因婚姻關係入贅其他家族、 或因交通不便而他遷。 從日治到戰後,阿美族人仍持續移動,尤其是利吉大橋尚未興建之 前,對外交通不便,很多族人遷往馬蘭、德高、瑞和等阿美族部落,民 國 60 年代之後,臺灣工業化的社會變遷,更多族人外移到臺北、基隆、 桃園等都會區。 漢人移入利基利吉,雖然最早可推溯到清光緒 3 年(1877),福建巡 撫丁日昌派人在廣州汕頭設招墾局,第一批招募 500 餘人入墾後山,其 中部分人被分發到利基利吉。但這批移民,「半係游手好閒之徒,不能 力耕」,加上自然環境惡劣,或回大陸,或逃往前山而告失敗。 巨石觀景臺 021


日治昭和時期,漸有臺東街的商人在利基利吉購買阿美 族人土地,招人移墾。昭和 12 年(1937),原居住在臺東 街學田(臺東女中一帶)恆春人朱國,移入利基利吉,在 山腳下承租土地,開墾種植黑豆等作物。同時間,也有埔 里人潘明順移入,在三區燒炭。稍後,王登科的國本農場 向臺東製糖會社承租在利基利吉的未墾地,招募學甲同鄉 20 餘戶前來種植甘蔗,才有較多漢人移入。明治製糖會社 也在利吉設立農場(在今國小後方山區),招民種植咖啡。 昭和 13 年(1938),利基利吉地區人口數共有 57 戶 412 利吉大橋紀念碑 人,其中漢人已有 27 戶 112 人。最初,漢人僅能住在阿美 族部落外圍,今東 25 號鄉道北側近山的地方,後來或因人口增、或為著耕種方便,才逐漸向西發展, 形成聚落,依製糖會社原料區的分布,而有 1-3 區的地名出現。 戰後,漢人持續移入,尤其在「八七水災」後,雲、彰地區移入更多,阿幫仔聚落因而形成。民 國 54 年(1965),利吉人口達到高峰,共有 300 戶 1694 人。此後,人口開始外移。民國 100 年 9 月,利吉村的人口,共有 195 戶 496 人,其中平地原住民 81 戶 236 人,約占總的 41.54%(戶)、 47.58%(口)。 戰後,當地農民合組「利吉合作農場」,民國 36 年(1947),合作農場向臺灣省合管處申請獲准, 由村長陳省、地主賴雨慶等人集資設立大裕糖廠,專門生產紅糖。民國 37 年,向臺北三重糖廠購 置拆遷設備,由廠長李阿淵裝置,正式開工生產。後因經營不善,在民國 40 年後,先後由陳錦文、 洪掛、臺南宏明鐵工廠等接手經營,至民國 74 年,才結束營業。 往昔,利吉對外交通極為不便,多靠流籠,甚至還有阿美族人,自製可坐 4 人的「木桶船」,由 部落青年游泳拉船、協助婦孺過河。民國 60 年(1971),村長廖世漢等人極力爭取下,才闢有摩 天嶺產業道路,通富源接 197 縣道到臺東。冬季枯水時期,大裕糖廠亦會搭建竹橋,上鋪鐵板供載 運甘蔗原料、糖包的卡車通行,也村人便利來往。唯因地形惡劣,遇雨即斷,民國 82 年,利吉大 橋竣工後,對外交通才完全解決。因近臺東,依山傍水景觀優雅,吸引很多新移民移入,蓋別墅、 建農場或過悠遊生活,或從事旅遊業。 戰後,利吉村民的宗教信仰,阿美族人以基督教派為主。戰爭結束不久,耶和華教就從池上傳入, 大多數族人接受了信仰,導致收穫祭與頭目制度的崩解,約到民國 70 年(1981),才恢復收穫祭 的舉辦與頭目的選舉。長老教會、天主教相繼傳入之後,耶和華教勢逐漸衰微,目前僅剩 5、6 戶 教友,原有的教堂已廢棄不用,教友改到 臺東市的教會聚會。 長老教會在民國 37 年(1948)傳入, 第二年 4 月建堂,是長老教會在臺東縣內 原住民部落最早建立的教會。天主教傳入 較遲,民國 47 年才建教堂,但教勢最強, 族人有一半以上是天主教徒。至於漢人則 以傳統的民間信仰為主,雖未形成全村性 的共同信仰中心,但每個聚落都各有土地 公廟與公眾祭祀組織,晚近,三區建有吉 安宮作為聚落信仰中心。利吉村雖有法安 寺,但信徒以外地人居多。 利吉三區 02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壹 ‧ 利吉

1. 縣道 197 縣道 197,交通單位的定義, 是從池上街區的中山路與中東 二路為起點,向東到錦園、萬 安、富興、振興、電光等地, 再沿海岸山脈西側山麓南行, 到鸞山後,東向到富源接臺 11 乙線,全長約 60.4 公里,與卑 南大溪平行。 縣道 197 不僅是地景地質豐 富的景觀道路,更是臺東開發 西端起點 東端入口 的歷史廊道。從錦園開始,依附著海岸山脈,隨著起伏的地形委蜒,先是平埔族人開墾的聚落,清 代駐軍的營跡,兩側則是開闢的水田稻作,富興之後,開始進入山區,谷中的梯田稻作,伴隨的是 阿美族人浪流各地後落腳的家園,客家人胼手胝足開鑿的小聚落點綴其間。 過了寶華,是蒼鬱遮日的原始林區,木坑溪的蠻荒山區,曾是退伍老兵夢想安身立命的地方。木 坑溪之後,約有 14 公里還是碎石路,29.5 公里處則是都蘭山斷層的露頭,隨時都會有混泥、岩塊 滑落,大雨過後,行走其間萬分驚險。縣道隨著卑南溪的流向前行,東折處便是鸞山,是日本人特 意孤立的布農族人部落。鸞山過後,縣道忽而隱密、忽而開朗,卑南大溪的開闊景觀常不經意的映 入眼中。到了富源,縣道走在山陵線上,視野最為開闊,山、海、城市,盡入眼裡。 約在道光年間,暫居臺東平原寶桑的西拉雅馬卡道族人,因不堪卑南族人的壓迫,渡卑南溪後溯 溪北上,進入秀姑巒溪流域,建立新天地。咸豐年間,另一支馬卡道族人,循前路北上,依附族人 共建家園,形成大庄平埔(璞石閣平埔八社)。 同治年間,恆春阿美族人因不堪漢人侵墾與排灣族的壓迫,來到臺東平原,渡過卑南大溪,溯溪 北上,沿路開墾,建立利基利吉、擺仔擺、那吧那吧、務霧干(鹿寮)、大埔尾、雷公火、大陂等社。 明治 29 年(1896)6 月,臺東撫墾署署長曾根俊虎,由陳英(清代招墾局委員)陪同巡視縱谷地區, 4 日,由馬蘭社東方出發,渡卑南大溪,至利基利吉,看到此處岸寬 500 公尺,有水處 8、90 公尺, 枯水期可以二頭或三頭車拉車渡河。再沿溪西行 2 公里,河道寬約 500 公尺,有水處約 160 公尺, 水深及胸,賴當地人協助才能渡河。至擺仔擺轉北行,走在河灘礫石中,約 4 公里後才有牛車路通 鹿寮。第二天從鹿寮出發,渡鹿寮溪經大埔尾社到大埔庄,東北行渡溪,再北行經雷公火社到新開 園,皆行走於河灘、河谷、山丘之間。 這條路線除鸞山、電光間,海岸山脈陡峭,卑南溪水直逼山腳不利行走之外,都依海岸山脈,或 走溪底河灘、或走山丘小路,與今 197 縣道,一上一下緊密相鄰。明治 43 年(1910),卑南(臺東) 到里壠(關山)間的手押臺車道通車之前,這條路一直是縱谷地區移民、官賈往來最主要的路線。 光緒 18 年(1892)4 月,「全臺營管處總巡」胡傳,巡閱 縱谷地區各地防營,亦循此路北上。 光緒初年,大庄平埔南下,在 197 線上建立新開園、萬安 等部落,197 縣的北端,開始有族群活動。昭和後期,日本 政府鼓勵企業家開墾東部,臺灣開拓會社、東臺灣珈琲會 社、東臺灣振興會社、臺東名人黃拓榮等相繼在都巒山西側 設立農場。這些會社招民入墾,閩、客漢人、平埔族人相繼 移入,形成很多小聚落。日治末期,池上地區大埔社的阿美 族人為逃避繁苛的勞役,也移入了海岸山脈西側。 富源觀景臺 023


有人就有路,為著方便運輸,日本政府配合會社,發動保甲動員修 築寬窄不一的牛車路。大正 15 年(1926),東線鐵路通車後,池上 地區的重心逐漸轉到池上驛一帶。為著方便往來,昭和 5 年(1930), 日本政府就利用義務出役的方式,修築池上經新開園到水墜(富興) 的牛車路,這是縣道 197 最先完成的路段。 昭和 12 年(1938),內本鹿布農族人被迫開始移居都鸞山西側, 大樹下方曾有學校 建立上野、中野、下野聚落。縣道 197,增加新族群,同時在部落間, 修築聯絡道路。 早在清代,利基利吉社的阿美族人,就曾修築一條經富原村到猴仔 山社的小徑,作為對外聯絡道路。日治初期,阿美族人為著開墾土 地,往來省親,曾從東海岸郡界附近,循溪而上,越海岸山脈,經鸞 山到初鹿,走出一條古道,後來成為日警巡邏之用。這兩條古道,都 有部分在今縣道 197 上。昭和年間,為著運輸甘蔗,在加路蘭、富源 村、利基利吉之間開闢一條牛車路。縣道 197 在日治時代已具雛形。 都巒山斷層露頭 富原村的地名出現很早,明治 43 年(1910),總督府即選定加路 蘭原野地 2517 甲列為內地人的移民村的預定地,第二年,命名為具 有內地風味的富原村,實際上並未設立移民村。第二年,即將富原村 的土地租給賀田組設立牧場,為著提供賀田組的勞力,總督府還在附 近設立「加路蘭浮浪者收容所」。大正 3 年(1914),轉由鹽水港製 糖會社繼承,大正 5 年,因牛瘟流行,牧場中止經營。大正 7 年,鹽 水港製糖會社將土地讓渡給臺東製糖會社,設立農場從事蔗作。 碎石路段 明治 38 年(1905)起的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統計》,每年都有 富原村之名,但統計欄都是空白,直到昭和 12 年(1937),才有 5 戶 22 人的紀錄,昭和 14 年,增至 72 戶 268 人。激增的原因,可能 與臺東製糖會社招民開墾加路蘭農場有關。戰後,富原村改稱為富源 村。 戰後,阿美族、漢人持續在海岸山脈西側活動,增加很多小聚落。 民國 40–50 年代,國際香茅草價格上揚,縣道 197 湧入很多移民, 塗有矽膠的路面 不少自謀生活退伍老兵,進入山區本坑溪等地開墾,逼得林管處不得 不把林地交給退輔會管理,成立禮農自立墾區。民國 40–60 年間, 縣道 197 因人口增加,先後增設了山棕寮分校、振興國小、寶華國小、 興隆分校、竹林分校、利吉國小、富源國小,供山區兒童就讀,如今 隨著山區人口外移,除了振興、利吉降為分校外,這些學校都已裁 撤。 民國 48 年(1959),縣道 197 完成富原到利吉段,此後時修時停、 為往生老榮民立的小祠 時停時塌,民國 62 年才全線打通,但仍時常坍崩。民國 90 年代,除 上野到木坑間(22.5–37K)約 14.5 公里的路段,為著順應地質結構以碎石鋪路外,全線都鋪上柏油, 成為縱谷與東海岸地區的聯絡道路。 由於位處斷層,維護不易,時常崩塌,如今走在縣道 197 上,偶而會看到路面用矽膠塗在裂縫以 防雨水滲透的白色條紋。路險,人易生虔誠悲憫心,沿途可以看到許多小土地公廟、阿彌陀佛碑, 以及獨居山村退伍老兵往生後、村人憫其情而立的小祠。 02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壹 ‧ 利吉

2. 利吉流籠遺跡(歷史建築) 臺東大橋尚未興建之前,臺東、 新港之間的交通必須橫渡卑南大 溪,每逢雨季末臨時,溪水暴漲, 交通為之斷絕。大正 6 年(1917), 臺東廳為著解決問題,曾在今利吉 大橋附近設置卑南溪渡船場,但因 河流湍急,擺渡不易,於是決定改 設流籠。大正 10 年 2 月 1 日,開始 在附近架設直徑 1.6 吋的鋼索流籠, 同年 3 月 31 日竣工,總工程費 5400 圓。昭和 8 年(1933)6 月,臺東大 橋竣工,渡船場與流籠走入歷史。 流籠臺遺跡 戰後初期,利吉村民進出臺東, 必須沿溪行或走山徑,到虎頭山,再走臺東大橋,非常不便。因此卑南鄉公所曾在今利吉大橋附近, 架設流籠,但完工不久,即毀於颱風。之後,利吉村民李坤章,亦在該處設置流籠,運送行旅、農 產品。但規模很小,鋼索直徑僅 4 分,長度僅有行水區寬,運送量不大。 李阿淵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子龍廟人,大正 11 年(1922)生, 14 歲公學校畢業後就到臺東謀生,曾在臺東街的雜貨店、澱粉 工廠當學徒、店員。李阿淵對於機械,具有特殊的天賦與喜好, 當店員時就學會了開車與修理機械的能力。戰後,協助妻舅賴 雨慶在卑南鄉太平村經營澱粉工廠,工廠的機械就由其安裝。 民國 37 年(1948),利吉大裕糖廠建廠時,向臺北三重的糖廠 購買設備,拆遷、安裝的工作,都由李阿淵負責,同時也請李 早期的利吉流籠 - 姜國彰提供 阿淵擔任廠長。 李阿淵在利吉購買 10 多甲土地,於是在民國 47 年舉家遷到利吉,除了農耕外,也開始經營流籠。 李阿淵經營的流籠,最先是傳統式的,利用滑輪與繩索在岸邊的流籠臺轉動操控。後來李阿淵利 用他的機械常識,改造流籠,在流籠內裝設一個電動三輪車用的引擎,在引擎上設置駕駛臺,由人 在駕駛臺上操控,可以前進後退。駕駛臺的後側、左側,吊有掛鈎,用來釣掛一般貨品。 日治時代利吉流籠北端的流籠臺,是建在近岸溪邊的一座天然白石上,高約 20 公尺,砌有臺階 可上下。由於太高、太陡,上、下不易,李阿淵改在緊鄰的另一座較低的岩塊,利用卵石砌成流籠 臺。南端的流籠臺,在今堤防外,高約 10 餘公尺,也是由卵石砌成。由於南北兩端距離約 1 公里長, 行人上下流籠費時費力。於是,李阿淵在南端行水區附近的溪埔,設計的一座用竹子建的流籠臺, 可以隨著行水區的改變而移動。颱風的時候,再把竹造流籠臺拆掉,流籠則開到南端的流籠臺保護。 流籠經營時間,大致在雨季 或溪水流量大時。冬季枯水期。 村民可以徒步渡河,且逢大裕糖 廠採收甘蔗製糖時期,糖廠都會 搭造便橋上鋪鐵板供運輸原料、 成品的卡車及行人出入。李阿淵 的長子李瑞良,課餘、寒暑假, 天主堂的早期村民渡河示意圖 都要協助父親駕駛、保養流籠。 025


3. 利吉惡地景觀區 利吉惡地位於 臺東市北郊的卑 南 溪 畔, 沿 著 臺 東大橋西側通往 利吉村的鄉道往 北 走, 過 了 利 吉 大 橋 後 約 400 公 尺, 可 以 看 到 路 惡地觀景臺 泥岩內的碰撞雜岩 旁出現一大片佈 滿雨蝕溝的不毛山壁。這兒就是素有「臺東地質國寶」之稱的「利吉混同層」露頭。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此設立「利吉惡地景觀區」,建築涼亭、木棧道及解說牌。沿著木 棧道深入利吉惡地,猶如走入一條天然的地質史展示走廊。數千萬年前埋藏在深海之下的沈積物, 如今活生生地聳立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 利吉惡地的外貌及名稱,給人一種負面的印象,彷彿暗示此處貧瘠而不適合人類生存。其實惡地 泥岩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與養分,是惡地山麓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居民廣植番石榴頗受 好評,「惡地芭樂」因而聞名遐邇。

延伸閱讀 利吉混同層 縱谷東側的海岸山脈西緣,自玉里鎮東方的樂合里向南延伸約 72 公里至卑南溪口,有一段寬 1 至 3 公里、 厚度超過 1000 公尺的惡地地層,因在利吉村有最標準的出露,故稱之為「利吉混同層」。 利吉混同層以顆粒較細的泥岩為主,混雜著大小不一、種類繁多的岩石角礫,故稱為「混同層」。這些 岩石角礫有兩大類,一類為玻璃質玄武岩、玄武岩、輝長岩、橄欖岩等海洋地殼的火成岩及其變質的蛇紋岩; 另一類則為砂岩、凝灰質砂岩、石灰岩及頁岩等沈積岩,統稱為「隱沒或碰撞雜岩」。由於利吉混同層含 有大量的火成岩體,它與臺灣西南部的月世界-「南化泥岩層」-顯然不同,必有其特殊的演變過程。 劉忠光等人在民國 66 年(1977)發表了「東臺灣之蛇綠岩系」一文,他們認為利吉混同層含有古南海 板塊張裂帶的火成岩,顯示其初生環境為深海的「中洋脊」地區。中新世早期,這些火成岩隨著古南海板 塊向東南隱沒至菲律賓海板塊之下,與上覆的泥質沈積物一同刮積、堆疊於海溝,這個層序混亂的海溝刮 積物,最後隨著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的擠壓抬升而出露於地表。 民國 90 年(2001),張中白等人則發表了「利吉混同層在臺灣弧陸碰撞帶的構造演化及其義涵」一文, 他們認為利吉混同層是菲律賓海板塊的弧前沈積物,那些火成岩可能源於菲律賓板塊的碰撞與剝離。由此 觀之,利吉混同層的成因及演化,仍有待更多的研究來揭露真相。 利吉混同層的泥岩內,有許多黝黑光滑的摩擦面,稱為「鱗片狀葉理」,南化泥岩層內則無,它正是因 板塊擠壓作用而形成的剪切面,能指示古應力的變化及方向。由於利吉混同層的泥岩質地極細,一直是本 地製磚、製陶的原料。但因其透水性、透氣性甚差,不利植物生長,降水乃沿表面侵蝕,切割成雨蝕溝、 雨蝕谷等惡地地貌,亦具嶙峋嵯峨之美。然而深邃的侵蝕裂隙,常導至地層的滑動及崩移(俗稱走山), 無時或已。因此,築於其上的道路、駁坎、房屋等人工建構物,極難有效的防治此地質現象,順應自然才 是上策。

02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壹 ‧ 利吉

4. 王鄉長俊懋先生善行紀念碑 利吉位於卑南溪左岸、海岸山脈之下,雖距臺東市區僅有 5 公里 之路,卻若咫尺天涯,有如人間孤島,民國 50 年代初期,仍然無水 無電,甚至無路。每逢颱風過境、大雨來臨,流籠不能運行,村民 必須繞道富源走 2.3 小時的山路,再由臺東大橋橋頭的虎頭山攀岩而 下,不但費時費事,也易發生危險。 民國 52 年,利吉開始有水(簡易自來水設施),55 年 6 月,開始 有電,民國 61 年,利吉、富源間產業開通,利吉人生活大獲改善。 這些設施大多是在王俊懋擔任鄉長期間為他們爭取的,尤其是被利 吉人視為命脈的產業道路,即使王俊懋已卸任鄉長,仍持續關心, 一肩挑起所有責任。產業道路開通後,便利了農產品運輸,利吉村 民更為感念。 民國 70 年(1981),王鄉長不幸因病過世,村人由蔡 發起,在利 吉部落入口處、土地公廟旁,立「王鄉長俊懋先生善行紀念碑」, 以感念其恩德。

王鄉長俊懋善行紀念碑

延伸閱讀 王俊懋 王俊懋,卑南國本農場王登科長子,生於大正 12 年(1923),臺南商業學院畢業。曾任卑南鄉農會理 事長、代表會主席、臺東縣水利會評議委員、臺東縣租佃委員等職,民國 53 年(1964)3 月當選卑南鄉第 四屆鄉長,民國 57 年(1968)3 月蟬連第五屆,任內完成卑南鄉農村電化、簡易自來水、產業道路等重要 工程,使鄉內各村有水有電、有路可通,利吉村民為表感激其施政,曾立碑紀念。 民國 55 年(1966),臺東鳳梨生產過剩,價格大跌,農民經濟瀕於破產,王俊懋央請立委鄭品聰協助, 積極奔走,爭取中央補助,擬由農民合組遠東食品公司,從事鳳梨加工,後以資金募集不易,轉而協助大 山發食品公司在卑南鄉設廠,收購鳳梨,加工製造罐頭,農民困境始得解決。 民國 58 年(1969)中秋夜,卑南鄉大南村發生大火,一夕之間,部落全毀,死亡 36 人,王俊懋目睹慘狀, 積鬱成疾,經長期療養始癒。民國 61 年(1972)鄉長卸任後及不再從事公職,民國 70 年 6 月 29 日病逝, 享年 59 歲。

027


5. 道卡斯工作室 潘常武,道卡斯平埔族 人,昭和 7 年(1932)生, 南投縣埔里鎮雙寮人。潘 常武雖僅有小學學歷,卻 是國內外考古學界公認的 考古、古生物、地質學以 及「複製專家」,常被稱 為「考古界的活字典」。 因沒有學歷,臺灣學界無 法認同,但很多中外學者 的論文卻都需要他的協助 才能完成。 早期,潘常武是一個貝 殼迷,一有空就到處尋找 貝殼,曾在在臺南和嘉義 道卡斯工作室 一帶所採得之現生標本中, 又發現 3 種骨螺科及 1 種皺岩螺亞種的貝殼,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就有潘常武翁戎螺。 民國 60 年(1971)9 月,潘常武在臺南縣左鎮當板模工人,發現每當大雨過後,菜寮溪就有動物 化石被沖下來。工作之餘,他常到菜寮溪尋找化石。有一天,看到附近光榮國小的小朋友陳世卿, 手中把玩著一顆犀牛牙齒的化石,便向他詢問發現地點,並到現場勘查,結果在菜寮溪支流三重溪 的地表下,發現了菜寮溪更新世時期的犀牛化石。 民國 61 年 6 月,臺灣大學與省立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組成「犀牛化石挖掘隊」,到菜 寮溪考古。次年 6 月,日本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大塚裕之博士加入挖掘隊,潘常武與化石同好的 陳春木、郭德鈴、蘇木樹等也邀應協助,這是潘常武第一次參加學術界的考古工作。 挖掘期間,宋文薰教授無意間在郭德鈴所收集的化石中,發現一片屬於人類右頂骨碎片化石,鹿 間時夫也在潘常武的收藏品中,發現一片同樣採自菜寮溪的人類左頂骨化石。這兩件化石經鹿間時 夫研究後,確定是是屬於現代人種,存在的年代距今約二、三萬年前,這說明了至遲約三萬年以前, 臺灣已有人類居住,於是,學者將這些人類化石,命名為「左鎮人」。 這次得挖掘共出土了骨頭、四肢骨、肋骨、頸椎等 76 件牛骨骸。經學者研究,這隻犀牛與中國 出土的犀牛十分相似,年代略早,距今約 45 萬 -90 萬年間。由於昭和 6 年(1931),臺北帝國大學 教授早阪一郎曾在菜寮溪發現很多化石,開啟臺灣化石研究工作,加上他曾經研究臺灣北部的犀牛 化石,因此命名為「中國犀牛種早阪亞種」。由於是現地發掘,彌足珍貴,省立博物館決定將其復 原。 犀牛復原工作由鹿間時夫、大塚裕之負責,曾受日本教育的潘常武熟諳日文,因而受邀擔任助理, 跟著日本學者工作,學習考古。這是潘常武人生中最大的轉折。 潘常武對這些化石有莫名的喜愛與求知慾,加上鹿間教授的鼓勵,潘常武開始自習考古學相關知 識,有不懂的地方就請教。潘常武好學的精神令日本學者感動,東京上野博物館地質組的尾崎主任, 還特地從日本帶來材料教他化石模型的製作,開啟他在考古學的另一條路。從此,他跟著學者到處 實地考古,不斷的自修,逐漸專精於地質與動物骨骼的翻模。 民國 79 年(1990),省政府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發現用地位於「十三行遺址」上,中央研究 院考古隊進行搶救考古,潘常武應邀參加。也許是基於平埔族人的使命感,潘常武對十三行遺址獨 02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壹 ‧ 利吉

有所鍾,長年自願留在遺址,從飛沙走石中繼 續尋找、保護遺址殘留的古物的。十三行遺址 博物館的「煉鐵作坊」,更是他的創作。民國 92 年,十三行博物館開館時,潘常武還瞞著 醫師,遠從臺東開車到臺北淡水河口的十三行 博物館,贈送一臺單眼相機給博物館典藏,這 是十幾年前他參與搶救遺址的時候,用來紀錄 影像的歷史見證。 潘常武更是被國內外考古學界公認的「複製 專家」,由於他在考古、古生物及地質學的知 識非常豐富,國內不少史前古物的複製是由他 工作中的潘常武 - 潘常武提供 完成。他的第一個作品是墾丁國家公園的石鍾 乳洞,十三行博物館、芝山岩考古探坑展示館、臺灣史前博物館都曾委託他製作各種史前先民遺物, 如陶、石、貝器,以及中國劍齒象、中國犀牛、臺灣四不像、鬣狗、臺灣虎等各種已知的臺灣古生 物。這些距今至少兩萬年的古生物早已消失,卻經過他的巧手,栩栩如生的呈現。 潘常武最被稱譽的是剝製遺址地層的技術,為了完整保存十三行文化中最重要的煉鐵技術,他依 自己累積的經驗,成功的透過技術剝取地表,這種技術在當時臺灣還是首創。地層剝製需要用火, 他曾因此受傷,即使如此他仍不放棄所熱愛的考古工作。 民國 89 年(2000),潘常武應臺東史前文化館的邀請,協助考古複製工作,他在利吉定居並成 立了道卡斯工作室。 民國 97 年(2008),潘常武原在臺灣史前博物館本館工作,應邀到樹谷考古中心,帶領 10 多位 工作人員負責修護及複製考古相關文物,作為展出及教育之用。為了推廣考古教育,他特別為小朋 友做了一些模型,例如可以組合的動物骨骼,希望藉此可以讓小朋友瞭解考古的樂趣。 雖年齡已近 80,眼睛也因長期的工作受損,但潘常武仍不放棄她所熱愛的考古工作,「雖然一路 走來很累,但是,只要是對於文化保存有意義的,我永遠不放棄」,潘常武如是說。

029


6. 利吉基督長老教會 民國 37 年(1948),駱先春牧師開 始到利吉部落傳播基督教的福音,第 一次來時,部落沒有族人願意聽駱先 春牧師講道,駱牧師不灰心,一個禮 拜之後再來部落,駱牧師在集會所傳 福音時先唱聖歌,駱牧師嘹亮的歌聲 吸引了很多族人來聽,這一次有了成 果,邱金滿一家人接受了信仰,成為 利吉部落第一代的信徒。 此後,駱牧師派同為阿美族人的黃 良生來利吉部落負責傳福音的工作, 但遭到部落長老的反對,甚至在集會 所被長老用竹竿鞭打,當時部落族人 利吉基督長老教會 幾乎都是耶和華教的教友,部落裡已 有耶和華教的教堂。 黃良生的努力,部落裡的教友日漸 增多,民國 38 年(1949)駱先春牧師 指派邱金滿第一任長老,邱有三為第 一任執事,成立了教會。有了長老、 執事之後,開始籌劃興建教會,教會 財源缺乏,無經費買材,全体信徒動 員,上山砍伐木材,自己動工建築。 六個月後,木造茅草頂的教堂終於完 成,民國 39 年 1 月 1 日舉行獻堂典禮, 成為臺東縣內原住民部落第一座基督 長老教會教堂。 民國 55 年(1966),利吉教會原有 的教堂日漸老舊,教友發動捐獻籌款 重建,民國 56 年 3 月 3 日竣工獻堂。 新教堂為磚造木架結構,十字架位於 利吉基督教會 前緣木造小閣樓屋頂上,隱逸在寧靜的社區中,非常獨特美麗。 民國 90 年代,利吉教會內部教友意見不同,部分教友離開另立教會,仍稱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利吉教會,屬總會管轄;留在原教堂的則獨立為利吉基督教會。

03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壹 ‧ 利吉

7. 利吉天主堂 最早將天主教傳入利吉部落的是 白 冷 會 的 紀 守 常 神 父, 民 國 43 年 (1954)月,紀神父來到臺東,住 在馬蘭天主堂,開始福傳工作。紀 神父的傳教方式很特別,利用唱聖 歌的方式來傳教,他在進入利吉部 落必經的卑南大溪流籠渡口處,高 唱聖歌,由聲音嘹亮,吸引族人注 意,再趁機交談,宣傳福音。部落 族人很喜歡他的歌聲,因而有很多 人接受天主教的信仰。 最初,教友都須徒步到馬蘭天主 堂參加彌撒,當時所有馬蘭堂區的 利吉天主堂 教友都集中於馬蘭天主堂參加彌 撒,往來非常不便。民國 48 年(1959),池作基神父擔任馬蘭副本堂,為著減少教友辛勞,便分 區規劃,同年 5 月,在利吉設立傳道所。第二年,再建教堂,5 月 24 日祝聖啟用,稱為聖德蘭堂。 利吉天主堂屬於馬蘭堂區管轄,都由馬蘭堂的本堂神父(主任司鐸)或副主任司鐸兼管。先後兼 管的神父有白冷會的紀守常、周維道、吳博滿、池作基、姚秉彝 、魏主安等神父以及本土培養的 輔理主教曾建次神父。其中以魏主安神父為最久,從民國 62(1973)年到 92 年,長達 30 年。民國 92 年魏神父回瑞士白冷會擔任總會參議員及瑞士區會長,馬蘭堂由曾建次神父接任本堂神父。民國 98 年,魏神父回到臺東,再回馬蘭天主堂擔任本堂神父,兼管利吉天主堂。 利吉天主堂原為吳博滿神父籌款所建,本為木造鐵皮屋頂建築,由於教友增加不敷使用,而且建 築已很老舊。民國 91 年(2002),魏主安神父兼管時,教友決定重建,開始籌措資金。民國 94 年 曾建次輔理主教兼管時破土重建,新堂由傳義修士設計,主建築工程費 320 萬元,連同教堂內部設 施、圍牆建築與美化工程達 400 餘萬元。由於經費不足,曾主教在善導報、教友週刊大力呼籲,得 到外界教友 60 幾萬元的捐款,部落阿美族教友捐款 70 餘萬元,其餘不足 250 萬向天主教儲蓄互助 社貸款,新堂於民國 95 年落成祝聖啟用。 新教堂內部裝潢結合阿美族特色,後方牆上掛有歷任神父的照片,左後方則有掛有「利吉教會歷 史沿革及史料」的木匾,十四苦路則以彩繪畫在圍牆內壁,正面外牆則繪有「利吉部落早期先民渡 河口述示意圖」,顯示早期部落族人生活,頗具歷史意義。 利吉天主堂教友約有 20 餘戶,非常合作。新堂完工後,教友為著償還貸款,通力合作,利用閒 餘到臺東市區從事資源回收工作,目前幾已償還所有貸款。平常進堂人數約有 50 人,遇到年節, 外出教友返鄉時常達百人以上。利吉天主堂每二星期一次,魏主安神父會來主持感恩彌撒與聖道禮 儀,平時聚會則由義務使徒林春蘭主持,會務則由會長簡金山負責。

031


8. 法安寺 法安寺位於卑南鄉利吉村 環山路,利吉三區聚落的東 緣。民國 73 年(1984)創寺, 開山祖為月融法師。 月融法師出身基隆市久安 寺,受戒於本慧法師。本慧 法師曾精研密宗佛法,綜合 佛學理論,獨創法門,其法 較接近密宗。當時臺灣尚處 戒 嚴 時 期, 西 藏 密 宗 尚 未 能 到 臺 灣 弘 法, 民 國 90 年 (2001)才有西藏密宗來臺 法安寺 弘法。 民國 70 年代初期,月融法師曾隨師父本慧法師來臺東弘法,因而決定留在臺東弘揚本慧法師獨 創法門。最先,與師妹珊融法師在今法安寺後山坡上搭草寮居住,過著簡樸生活,村人備受感動, 協助月融法師建寺,由邱吉村捐獻廟地,民國 73 年(1984)法安寺正式建寺,後來逐步擴充,增 設禪宗等設施,民國 84 年,信徒捐資重建山門。 法安寺正殿中央供奉三寶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左、右供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主要法會有農曆正月春節的啟燈(光明燈)法會、七月的 盂盆(地藏王菩薩)法會,與 9 月的藥師佛法會,每月都有共修活動。 月融法師弘法,特重火供、大悲咒與禮三千佛,尤其是火供。法安寺的火供為誅供養火供,葷素 不拘,晝夜不停。在臺東曾盛極一時,上山登門禮佛者絡繹不絕。供養火供的目的,是以供養的方 式召無形惡鬼,使其皈依佛門,導善法行善事,不再為惡。 民國 94 年(2005),月融法師往生,法安寺由詠綝法師接任住持。詠琳法師臺南新化人,29 歲 出家,受戒於屏東縣內埔香的妙覺禪寺。詠琳法師接任住持之後,以火供葷素不拘有違一般佛法, 不再舉行火供,法安寺改歸顯教臨濟宗。目前寺中尚駐有紹法、見玄兩位法師,信徒則以西部外地 人居多。法安寺設有圖書室、藏有大藏經等佛教書籍,供信眾閱讀。

03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壹 ‧ 利吉

9. 卑南山礫岩

卑南山礫岩

卑南山原名「檳 榔樹格或檳榔四 格 山 」, 最 早 由 布 優 瑪 族( 卑 南 族)語「pinashiki」 轉 音 而 來, 本 意 是「 緩 緩 而 上 的 斜 坡 之 地 」, 十 股地區北方的卑 南山即為此地形。 若由卑南國中沿

臺九線北上至鹿野溪,公路以東到卑南溪右岸的區域,就是卑南山礫岩的主體。 日治時期,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於明治 40 年(1907)巡視東部。2 月 13 日上午 7 時 30 分,由鹿寮出發,渡北絲鬮溪(今鹿野溪),溪中橫亙著一巨大環流丘,有如軍艦游弋海面,時稱 「軍艦岩」。至首洗谷,卑南地方首長在此迎接,一行人遂沿溪右岸朝卑南行走,但見沿岸卑南山 下礫石層斷岸壁立,綿延數十町(1 町約為 1 公頃或長約 109 公尺),高數十丈,最低亦不下十丈, 構成難得一見的地形景觀,總督為之驚艷,曾有「臺東赤壁」之稱。 昭和 14 年(1939),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十萬分之一地質圖臺東圖幅」時(調製者為殖產局 礦物課技師大江二郎 Ooe, Jiro.),將卑南溪下游右岸的丘陵地稱為「卑南山蠻岩層」。民國 45 年 (1956),徐鐵良發表了詳細的海岸山脈地質研究,因「卑南山蠻岩層」規模較小,僅是「層」以 下的「岩段」,故改稱為「卑南山礫岩」,臺東市的鯉魚山,鹿野溪口左岸的和平村,也屬於這個 岩段。 卑南山礫岩原為臺東市海岸附近河相至淺海相的沖積物,其組成來源大都為中央山脈的變質岩。 民國 86 年(1997),朱傚祖與游明聖發表研究認為,更新世中、晚期以來,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 向西北西擠壓,此海岸附近的沖積物被推至中央山脈東緣,形成卑南山礫岩,地形上雖是一個緩 V 字的向斜臺地,但地層層位可傾斜達 70 度,它目前仍在變動中,鯉魚山則是受此推擠及平移作用 而形成的背斜小丘。 卑南山礫岩臨卑南溪右岸之地區,陡直的峭壁連綿約 4 公里,眾多尖拔突兀、崢嶸俊秀的小峰蔚 為奇觀。這些峭壁,實乃卑南山礫岩因南北向水平錯動而形成的「卑南山斷層」斷層崖,頗受攝影 界及旅遊業人士的青睞,遂稱之為「小黃山」想藉此打響名氣,然其心態頗受非議。 民國 69 年(1980),南迴鐵路臺東新站開工時, 緊鄰卑南山礫岩的東南側,發現了環太平洋及東南 亞最大的史前遺址,稱為「卑南文化遺址」,其考 古搶救長達 9 年,出土的石板棺有數千具,石器、 陶器、玉器等遺物更不計其數,今在遺址內設有「卑 南文化公園」,是探索卑南文化的最佳去處。 卑南山礫岩是全球唯一的紅土向斜臺地,十股北 方的三個緩斜面,初鹿牧場北方的三個平坦階地, 形成原因至今未明,其地質演變過程及歷史文化遺 產,非黃山可以比擬,臺東人莫再小看自己稱「小 日治時期被稱為臺東赤壁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黃山」了。 033


034


貳 . 鸞山


貳 . 鸞山

從鹿野遠眺鸞山

鸞山位於卑南大溪與北絲鬮溪交會口的東北岸,都蘭山(都巒山)西側,日昭和 13 年(1938), 官方制定的「內本鹿三年集團移助計畫」,被選作為「集體移住地」,統稱為「都巒山西部」。布 農族人稱鸞山為 Sarasa,意指長得非常茂盛、土地肥沃之意,族人移住之初,看到卑南族人種植的 甘蔗,長得非常茂盛,因而有此稱。戰後,以其在都巒山下,改稱為鸞山。 鸞山地區本屬卑南族人傳統領域,布農族人移入之初,已有漢人的聚落,阿美族、卑南族也有人 在此耕種,搭建的草寮散布其間。 昭和 13 年(1938)10 月,日人開始將內本鹿地區移入都巒山西部,第二年, 日人將漢人、阿美族人及卑南族人全部驅離,鸞山地區成為布農族人新天地。 官方把都巒山西部規劃成上野、中野、下野三個地區,又將下野分成東部落與 南部落,中野也分成鸞山與上部落,企圖將移入的族人分化,避免族人團結在 一起。 昭和 13 年(1938),日人在都巒山西部設置中野監視區,下轄三個駐在所, 而以中野為行政中心,監督駐所設在中野駐在所,因此編制較大,計有巡查 4 名、公醫 1 名、警手 7 名。上野、下野駐在所則僅配置巡查 1 名、警手 3 名。 教育所、療養所、交易所、指導農園也都設在中野。 為著便於統治,日人在都巒山西部任命三個頭目:下野的東部落與南部落各 有一位頭目,中野的頭目則兼管上野。頭目的主要任務是傳達政府的政令以及 反應族人的意見與要求。 昭和 13 年(1938),官方利用 11084 日圓的經費,在都巒山西部完成家屋, 下野東部落 03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 ‧ 鸞山

排水溝等設備,將楓、壽、常盤、朝 日等駐在所管內的ワハラツ等六社 40 戶,423 人移入居住。昭和 14 年,再 編列 6410 圓的經費,移入 20 戶 222 人。 內本鹿事件後,再移入 33 戶 409 人, 族人移出內本鹿之後,曾在老吧老吧 (今鹿野鄉鹿野村四維附近)、稻葉 (今卑南鄉嘉豐村)短暫的居住。 為達到集體移住的目的,官方強迫 族人學習水稻耕種方式,命令族人集 體從事梯田開墾,修築蓄水溜池。被 迫移住的族人,雖然在頭目的勸導下, 中野部落 簽下了「移住誓約書」,很多族人在 移住之後,仍保留原居地的家屋、穀倉,儲存糧食,以備萬一無法適應時得以遷回,甚至有族人不 顧警察的取締,潛回內本鹿。 從山田燒墾與狩獵的傳統,轉變為水田定耕生活,族人無法立即適應,尤其是瘧疾的威脅,更令 族人恐懼不安。原居於高海拔山區不適於瘧蚊的生存,布農族人很少罹患瘧疾,低海拔的水田則有 利於瘧蚊的生長,瘧病的危害,最嚴重時每日都有 2、3 人死亡。都巒山西部已成受瘧疾侵害的嚴 重地區,因而導致內本鹿事件的發生。 日治初期,都巒山西部在行政區上本屬於雷公火大字的一部分,歸里壠區管轄,昭和 12 年 (1937),臺東廳實施「地行行政改制」,「改支廳為郡」「改區為庄」,並重新劃分行政區,雷 公火「大字」(村里)分成日出、雷公火兩大字,日出劃入關山庄(原里壠區),雷公火則歸鹿野 庄管轄,都巒山西部仍屬雷公火大字,中野警察駐在所設立時,其門牌號碼就為「臺東廳關山郡鹿 野庄雷公火大字中野一番戶」。戰後,鹿野庄改稱為鹿野鄉,都巒山西部山腳,改社鸞山村,歸鹿 野鄉管轄。民國 35 年(1946),臺灣省設山地鄉,將鹿野鄉山地原住民居住區域析出設置延平鄉, 鸞山改歸延平鄉管轄。集團移住之初,日人就有意孤立內本鹿社的族人,利用卑南大溪及漢人聚落, 將其與其他布農族人部落隔離。鸞山因而成為延平鄉在海岸山脈的一塊飛地。 上野是族人最後移住的地區,氏族較為複雜,有 Takishi-biliyainan、Takishi、Takishi-talan、Ishipalalabi 與 Taki-lulun 等氏族,戰後初期,因瘧疾奪走不少族人的生命,族人大多被迫遷離,遷住桃 源部落,亦有人遷到海端鄉的加拿部落。民國 48 年(1959),八七水災後,開始有西部漢人移入 上野附近的松林地區,墾地種植果樹,由於種有很多梅樹,因此改稱梅山部落,目前,以漢人居優 勢,為族人仍習稱上野。 下野部落則以 Takishi-talan、Takishi-biliyainan 為主,分據東、南兩聚落。由於附近老榕樹成群, 因此稱榕山部落。中野部落原在警察駐在所則以 Takishi-talan 及與其有姻親關係的 Isbi-litowan 較具 優勢,由於位在都巒山西側的行政中心,戰後因都巒山之名,簡化、訛化為鸞山,民國 64 年(1975), 由於漢人在松林地區的濫墾,導致上部落發生山崩,鄉公所將上部落的族人遷到鸞山國小下方,並 建棟式的瓦房供族人居住。 移住之初,雖以植種水稻為主要授產目標,但鸞山地區由於很多是初墾地,土質肥沃,很適合種 植結球白菜(山東大白菜),擔任中野監視區監督的日本警察青山說三鼓勵族人大量種植,並與鹿 野驛(車站)前漢人訂立契約,先由交易所集中收購,再轉運給鹿野商人,結球白菜的種植是日治 時代,鸞山地區布農族人最主要的金錢來源。昭和 18 年(1943)間,日本醫界發現玉咲葛藤可為 037


治療肺結核的特效藥,臺灣興起種植玉咲葛藤之風,總督府曾在臺北舉辦「玉咲葛藤種植講習會」, 鸞山地區曾發現野生的玉咲葛藤,而且長得非常茂盛,非常適合人工栽培。青山說三亟思推廣,作 為族人主要經濟作物,曾赴臺北參加講習會,可惜戰後因素而無法推廣。戰後,省政府將鸞山地區 60 多公頃土地列為設在利吉的大裕糖廠原料區,甘蔗種植成為主要作物,為族人最重要的經濟來 源。民國 70 年代,國際糖價跌落,代之而起的是玉米、花生與水果。 民國 60 年代,鸞山地區的布農族人開始外流,到都會區謀生,民國 100 年(2011)9 月,鸞山地 區人口共有 234 戶 727 人。 戰後,鸞山地區的布農族人開始接觸外來宗教,基督教長老會最先傳入,民國 39 年(1950)即 在中野設立教會,民國 46 年,下野的信徒為著做禮拜方便,在南部落另成立下野教會。天主教約 在民國 44 年傳入,到了民國 51 年才建堂,由於與漢人接觸日漸頻繁,亦有族人接受漢人的民間信 仰,根據學者黃應貴在民國 89 年的田野調查,鸞山地區長老教會的教友至少有 44 家,天主教 31 家, 漢人民間信仰 8 家。此外另有曙光祈禱院(民國 79 年),千光禪寺(民國 90 年代),唯信徒以外 地人居多。 延伸閱讀 1. 內本鹿事件 昭和 16 年(1941)3 月 10 日近午,桃林監視區 的監督的巡查部長青木說三焦慮著交通警手何以遲 遲未到。當時里 支廳與內本鹿警備道間「交通物」 (公文、報紙、私人郵件等物)的傳送,里壠 、北 絲鬮溪之間已有汽車道,每日都有一班自動車運 送,北絲鬮溪到最深處的出雲駐在所,長達 65 公 里的路,僅能利用人力傳送。由各駐在所派出一名 「交通警手」,輪流徒步分區交替傳送。當時嘉嘉 代到橘駐在所 13.4 公里的路程規劃為一區,每天清 晨,交通警手帶著「交通物」從橘駐在所出發,先 到嘉嘉代駐在所交換,再折返經桃林、回到橘駐在 內本鹿事件的布農族人 - 鄭德興提供 所,通常約在 9 時 30 分到 10 時之間交通警手就會到達桃林駐在所。 約 11 時 30 分,交通警手才到達桃林,告知發生「蕃害」(原住民襲擊官憲),清水等駐在所被攻擊。 青木巡查部長立即下令屬下,停止一切作業,將鐵砲(機槍) 取出,嚴加警戒。 臺東廳接獲消息後,立刻編成「內本鹿事件搜查隊」,在紅葉谷駐在所設立本部,由臺東廳警務課長高 橋坐鎮指揮,以關山郡警察課長井手儀三郎為隊長,下分三隊,由小林警部、富澤警部、小澤警部補為隊長, 分別駐屯壽、楓、朝日三個駐在所。另由臺東廳警務課理蕃係係長廣重擔任運輸隊隊長,負責後勤補給、 運輸等工作。 每一隊搜索隊約有 50 名,包含巡查 7–8 名、警手 10 名、隊員(兼作業員)30 名,另有熟悉內本鹿地 形的布農族人擔任嚮導,協助搜索。隊員大多由素來與布農族很不友善的卑南族青年擔任,除搜查工作外 尚需負責雜務。 3 月 11 日確定攻擊駐在所的是楓駐在所管內的 社以 Haisiyolu 為主的(Takesi-biliyainan)家族 所為。朝日駐在所館內的 家族亦為共謀。當日午後二時,搜索隊立刻冒雨出,兵分三路展開 搜捕行動。 Haisiyolu 為 社的勢力者,本來就堅持反對移住都巒山西部,被日本警方視為頑固者,經官方與頭目 的強力勸說,才在昭和 15 年(1940)11 月,移住都巒山西側的上野部落,為 社最後一批移住的家族。

03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 ‧ 鸞山

Haisiyolu 遷到上野之後,即不習慣水田稻作生活,兩個兒子又相繼死於瘧疾,使他認為遷社是祖靈的懲 罰,加上 Haisiyolu 因曾回內本鹿逾時而受處罰,對日警的憤怒達到極點,遂思報復,在昭和 16 年 3 月 3 日, 以整理收穫物為理由,帶著家人(其中有 6 名壯丁)潛離上野,9 日夜間,開始突襲駐在所,剪斷電話線, 破壞清水吊橋。 根據日本官方公布的報告,遭受突襲的有清水、楓、嘉嘉代三個駐所。3 月 9 日深夜 11 時清水駐在所 巡查菅原武治(45 歲)在睡夢中聽到有人喊叫,起床開門立遭槍擊,當場死亡。其他警察及眷屬共 17 人 則安然無恙; 3 月 10 日清晨 6 時許,距離清水駐在所 10.6 公里的楓駐在所,巡查加藤與巡查部長下田用 次郎的宿舍同時遭到攻擊。下田部長胸部被子彈貫穿重傷,長子澄夫(8 歲)左腳腕被切傷,深及骨膜; 加藤巡查夫婦雖逃過一劫,但其長子博(8 歲)頭部遭到槍擊,子彈貫穿頭部當場死亡,其他警察、眷屬 二十人則未受傷。約在同時,嘉嘉代駐在所也被突襲,巡查池田雖曾起身反擊,但其妻子三都子(37 歲) 卻遭到槍擊受傷,子彈貫穿左腳,從朝日駐在所前來支援勤務的阿美族警手 Baban 胸部被射傷當場死亡, 駐在所其他 4 名巡查、警丁未受到傷害。受傷的日人先被安頓在楓駐在所,由療養所的公醫及警察醫治療 受傷者,再轉送鹿野村神田醫生的鹿野村醫務室。 根據青木說三回憶錄,在搜索隊搜捕期間,桃林駐在所亦遭受襲擊,唯無人受傷。 事件發生之日,朝日監視區監督小澤警部補的妻子得了盲腸炎,準備下山到鹿野村醫務室治療,因清水 吊橋被破壞,只能在楓駐在所滯留。後來送到鹿野村醫務室時,病情已惡化,只好轉送臺東病院,最後不治。 小澤妻子臨終時,丈夫正率領搜索隊在深山中搜捕狙擊的兇手,僅能孤獨寂寞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三月將盡,搜索隊仍未能發現 Haisiyolu 家族蹤跡 , 唯恐 Haisiyolu 會與高雄州的布農族人互通聲氣,仍持 續往深山搜索。4 月 1 日,協助搜索的北絲鬮溪社頭目 Zeriyan、移住都巒山西部的勢力者 Wanonunan 與 4 名布農族壯丁,在卑南主山分水嶺東北方一條小溪源頭的右岸發現 Haisiyolu 家族,居住在一座臨時搭建的 草寮,他們儲存的糧食僅剩約一升的小米,靠著偷竊他人在附近設置稻井捕捉到的獵物為生,已到飢寒交 迫的困境。 4 月 4 日,北絲鬮溪頭目等人趕到朝日駐在所報告,日警決定派人勸降。最後在中野頭目 Obaku、下野 勢力者 Rashitarunan 等人規勸下,4 月 7 日午後 3 時 Haisiyolu 一家 15 人向朝日駐在所投案謝罪,並交出 所有的槍械。隨後立即在嚴密的戒護下送到紅葉谷駐在所搜索隊本部。5 月 12 日,內本鹿事件搜索隊在關 山工會館舉行解散儀式。同年 29 日,Haisiyolu 一家 15 人,在北絲鬮溪社頭目等人陪同下,被安排到臺東 廳親自向廳長謝罪。之後,被押送關山郡警察課留置接受調查,內本鹿事件,暫告結束。半年後,再舉行 所謂「歸順儀式」後,Haisiyolu 一家 15 人留下一張合照後不知所終,有人說被日警處死。 內本鹿事件後,官方為避免事件擴大,將其介定為「少數族人不瞭解官方推動集住的美意」所引起,除 命令北絲鬮溪社、都巒山移住區的頭目及有力人士協助安撫族人外,更以內本鹿事件為契機,大舉將尚居 住在內本鹿的族人 33 戶 409 人移居到紅葉谷、北絲溝溪社、都巒山西部、 (武陵)、網綢社(今 海端鄉錦屏村)等地。

039


2.《

》:青木說三

青木說三,日本島根縣人,明治 38(1905)年生。小學 校高等科畢業後,曾在大阪市伊藤菊商店服務,大正 15 年 (1926) 應 征 入 伍, 進 入 步 兵 第 21 聯 隊 服 役, 昭 和 2 年 (1927)退伍後來臺,擔任警察。在臺 18 年,都在「理蕃 第一線」的里 支廳(關山郡)服務。 青木說三服役時,軍隊中設有「娛樂會」,由官兵表演節 目同樂。其間,曾有應徵入伍的在臺日人表演「臺灣事情」, 引起他對臺灣的興趣,又因時人常說,臺灣地處熱帶,物產 豐富,稻米一年可以二穫,尚有很多未墾地,於是青木決定 到臺灣。 青木兄弟在內本鹿 - 古總結提供 昭和 3 年(1928)1 月,臺灣總督府在日本內地募集巡查,青木報名應試,獲得入取。同年 7 月,青木 與同被錄取的同僚 20 名,搭大版商船會社的蓬萊輪來到臺灣。先在「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訓練所」 受訓。同年 11 月,青木以臺東廳為第一志願,分發到里 支廳服務,擔任外勤勤務,負責戶口調查、營業 臨檢、火車站巡查等工作。同時,跟本島人巡查學習臺灣話。 昭和 4 年(1929)11 月 27 日,關山越警備道第二階段霧鹿到栗園間的工程開始動工,由關山支廳組 成 37 名(另有民伕 240 名)的開路搜索隊負責。青木由於在軍隊服役時,屬輕機關槍班,因此奉命加入 搜索隊,擔任警備隊的機關槍手。昭和 5 年 3 月,工程竣工,搜索隊解散,青木奉命擔任新設立的栗園 ( )警察駐在所勤務員,開啟他的最前線理蕃工作的生涯。栗園警察駐在所,海拔約 1300 公尺, 配屬巡查 3 名、警手 7 名。 昭和 5 年(1930)7 月,青木改調里 支廳警務課內勤警務,獨自背著行李,走了 3 天的山路才回到支廳。 青木在警務課擔任內勤長達 3 年,期間擔任第三回國勢調查員,協助武德館的建築。昭和 8 年 2 月,返國 省親,並與マツノ結婚,完成終身大事。 昭和 9 年(1934),青木考試合格,取得巡查部長的資格,昭和 10 年 9 月,青木調駐紅葉谷駐在所, 擔任監視區監督。期間,對於布農族人定耕農業的指導、耕牛技術的訓練、家屋環境的改良、族人生活習 慣的改善等工作,以及紅葉溪山莊的改建,青木著力甚多,長子務,也在此時誕生。昭和 14 年之後,調 任桃林、楓、朝日等監視區監督,主要工作是執行「內本鹿集團移住」工作。期間,發生內本鹿事件,青 木擔任搜索隊副隊長。昭和 16 年 12 月,移住計畫大致完成,青木才調到淺山地帶的大埔駐在所,擔任大 埔監視區監督。昭和 18 年 3 月,調都鸞山中野監視區擔任監督,與他熟識的內本鹿人相處,帶領布農族 人參與池上飛機場的修築工作。昭和 19 年 4 月,升任警部補,調昇池上監視區外勤主任,管轄池上、萬 安兩個平地人的派出所。 戰後,青木說三被遣送回日本後,仍在警界服務,昭和 52 年(1977)年病逝,享年 72 歲。青木退休後, 費了十多年的時間,撰寫《在臺十八年史》的回憶錄。青木出身平民,書中對於布農族人懷有濃郁的人道 關懷,對於日本政府將原住民的耕地撥給企業栽培規寧、將族人從高海拔移至平地種植水稻等政策均有強 烈的同情與不滿,在臺期間,正逢南投的霧社事件與臺東廳大關山、逢 坂、內本鹿等事件發生,回錄中均 有詳實客觀的報導,尤其是他親臨其境的臺東廳抗日事件。 青木為最基層警員,處在理蕃工作的最前線, 對布農族人以及深山中警察的生活,都有詳實令人動容的敘述。尤其是理蕃政策實際執行的情況鉅細靡遺 的報導,更是彌足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可補文獻的不足。 平成 14 年(2002),青木說三的《在臺十八年史》重新由他的長子務,以《臺湾遥かなるとき》的書 名在日本出版。民國 98 年(2009)10 月,青木兩位在臺出生的兒子—青木務、青木幹兩兄弟重返的「臺 東故鄉」,追溯當年父親生活的軌跡,與布農族老靠共同回憶當年,並在族人的帶領下重回內本鹿憑弔當 年故居。

04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 ‧ 鸞山

1. 鸞山村的基督長老教會 民國 37 年(1948)2 月,胡文池牧師和木下 到鸞山傳播福音,透過警員敲鐘,召集近 20 名 村民在鄉長胡元正的家聽道。村民王清好也來參 加,受到福音感動,後來每當主日時,他都會到 獨自前往關山參加禮拜,並開始向族人傳道,同 時在位於鸞山湖邊自己的土地用茅草搭蓋禮拜 堂,這是中野最早的教會,王清好也成為延平鄉 第一位傳道人。 民國 39 年(1950),胡文池牧師與傳道員邱 德明再到鸞山傳道,由王清好協助傳教工作,但 鸞山村民很少人接受並百般阻隢,使傳道工作無 法進展。 民國 41 年(1952),發生大地震,族人懼怕, 人心惶惶,開始有王政男、胡金夫、王田英、胡 下金等家族的人加入教會,也有住在下野部落的 族人,不畏路遠,參加禮拜,同年,在原址興建 中野教會,6 月 6 日獻堂,由王清好擔任傳道師, 教堂仍為茅草屋。 民國 44 年(1955),由於鸞山村的行政機關 都集中在中野部落,而當時教會人口也日漸增 中野長老教會 多,為方便下一代孩子上學,上野、下野很多族人紛紛遷往遷往中野居住,教會也遷到中野現址, 由胡金夫長老捐獻土地,教友合力興建教堂。這是中野教會第二間禮拜堂。 民國 44 年(1955),天主教開始在部落傳教,雖有救濟品的優勢,當時長老會的教友,生活都 非常貧困,但其信仰並不太受到影響。甚至教友為著要參加紅葉教會清晨 4 點半的禮拜,午夜 12 點就從鸞山徒步,前往近十公里遠的紅葉。 由於信徒日益俱增,原建的茅屋教堂已經無法容納。民國 50 年(1961),重建瓦頂水泥牆的教堂, 同年 5 月 25 日獻堂啟用,為中野教會的第三間教會。民國 65 增建水泥板瓦屋為主日學教室、簡易 牧師館、倉庫及廚房等,使主日學及青少年團契得以有固定的場所舉行禮拜、靈修,並且為他日傳 道人預先準備住所。 民國 78 年(1989)5 月,信徒大會中議決擴大整建教堂,經過三年努力,民國 81 年 3 月動工修建, 同年 11 月 15 日修建完工,29 日舉行啟用感恩 禮拜。整建後的教堂前後加長,教堂門面改為接 近歌德式的造型,外牆全部貼以磁磚,總工程費 130 萬元。民國 95 年 1 月,重建牧師館及主日學 教室,中野教會始有今貌。 中野教會歷任牧者有王清好、田貴興、王田 英、馬羅大、伊布.坎普丹等人,以開教者王清 好任期最長,先後長達 8 年,期間還兼牧海端、 永康等教會。目前,中野教會由伊布.坎普丹傳 道牧會,信徒 25 戶,教友 115 人,小兒會員 34 人, 設有婦女會、主日學、青少年團契。 下野長老教會 041


教會遷往中野後,下野部落的教友,因路途較遠,徒步往返費時,於是在民國 46 年(1957)3 月, 從中野教會獨立出來,在下野南部落設立下野基督長老教會,由王田英牧師任駐堂牧師。當時教會 為茅草屋,座落於邱新貴家族土地上。依據當地信徒指稱,教會改建了四次,後來遷移至邱松茂家 族所奉獻之土地上,信徒合力一點一滴的用鋤頭、十字鎬、鐵槌等工具把山坡地剷平,才建立現今 之下野教會。 下野教會最初由中野教會王田英牧師兼牧,民國 85 年,沈金標牧師從武陵調任下野教會後,牧 會近 40 年的王田英才卸任退休,下野教會聘為榮譽牧師。民國 86 年,沈金標調任後,繼任下野教 會的牧者有全美春、邱榮德、邱玉珠、張明興、田斯寧等人。下野教會極盛時期,信徒達百餘人, 民國 70 年代後族人開始到外地工作,教友日漸減少,目前下野教會信徒戶數只有 14 戶,聚會人數 平均 18 名。

2. 鸞山天主堂 民國 43(1954)年 2 月 28 日,鹿野鄉和平天 主堂落成啟用,鸞山部落青年胡學信與兩位朋友 去參加落成典禮,典禮中一位嫁給阿美族的布農 族人,介紹胡學信等人與紀守常神父認識,紀神 父趁機開始向布農族人傳教。民國 44 年的聖神 降臨節,胡學信與同他一起慕道的 37 位族人, 在和平天主堂領洗,成為布農族人第一批天主教 徒。後來,胡學信與王子龍、余道古、胡茂榮等 人,獲紀神父聘請為助理傳教員,開始在延平 鄉、海端鄉的布農族部落的傳教,天主教因而傳 入鸞山。胡學信的父親胡元貞,為延平鄉的第一 任鄉長。 最初,鸞山的教友都要到桃源天主堂聚會,長 途跋涉非常不便,於是,和平堂區副本堂吳博滿 神父(Fr. Uebelmann ),籌款興建鸞山天主堂, 民 國 51 年(1962)3 月 3 日 落 成, 由 花 蓮 教 區 費聲遠主教祝聖啟用,新堂為木造結構的水泥建 築。 民國 85 年(1996),教友發起重建新堂,由 魏主安副主教擔任建堂委員,教友傳教協會會長 鸞山天主堂 古英雄擔任總幹事,總工程費 萬餘元,由教友 自行籌措經費,除了自由捐獻外,每位成年教友 1 萬元,就讀國中、高中的教友每位 5000 元,不 足經費向銀行貸款,再由各戶教友認捐(每一戶每個月 1500 元)償還。新堂由傳義修士設計,民 國 86 年 1 月動工,民國 88 年 8 月 14 日落成。新堂為二樓建築,一樓為教友活動中心,二樓為聖堂, 多角形的聖堂讓教友的目光更能集中於聖臺,多個窗戶的開立,使聖堂充滿有充足的陽光,更符合 環保的概念。從臺 9 線鹿野段向東眺望,高聳著十字架教堂,聳立在山腰中十分醒目。 04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 ‧ 鸞山

3. 鸞山森林博物館 從鸞山村的下野部落,沿著通往銅 礦的東 40 鄉道往上走,出部落約 800 公尺處,右轉進入一條不到三米寬的 產業道路向上行,忽而密林,忽而開 闊,到會走路的樹,約 100 公尺,左 折轉進入一條泥土路,這就是鸞山森 林博物館。因為是森林,泥土路就是 博物館的門,入口處就在訪客者的心 中。 博物館佔地約 200 甲,前端有一個 小廣場,三座布農族人傳統家屋,就 是森林教室。都是由鸞山部落的長老 帶領年輕的族人,用布農族傳統的工 森林博物館 法造成。戶外就是餐廳,散在各處的 小石頭就是最好的椅子。進入原始林 處,茅頂屋下供奉著布農族人與卑南 族人的祖靈,進入林區,必先祭告祖 靈。家屋東側,則是布農族人傳統的 小米園與菜園。 鸞山森林博物館為於都蘭山西側, 鸞山部落上方海拔 5~600 公尺山腰上, 是一片面積約有 300 甲的原始林帶, 到處都是千百年來大自然留下的森林 寶貝,其中最寶貴的資產是保存完整 的榕楠林帶,是臺灣中低海拔(1,100 公尺以下)僅存生物相非常豐富的原 祖靈屋 始森林。這個地方本是卑南族的獵場, 日治晚期,布農族人被迫遷到都蘭山西側,此處成為族人狩獵的地方。 民國 92 年(2003),財團準備收購這塊土地,作為寺廟與靈骨塔用地。中野長老教會的長老蘇 巴黎(王祖祥)、阿力曼(王土水)兄弟,不忍看到臺灣最後的原始榕楠林帶面臨威脅,2000 多株 榕樹將被人為破壞。於是,兄弟倆便向銀行借錢,說服即將賣地的親戚把地賣給他們。在阿力曼等 人的奔走下,族人漸漸受到感動,成立「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設立「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不僅要將這塊原始林保存下來,更希望能創造部落就業機會,鼓勵青年返鄉,傳承布農族傳統智慧。 民國 93 年(2004),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面臨銀行償款的壓力,土地即將遭到拍賣。鸞山 村民便透過生態者關懷協會,向長老教會總會尋求支援,臺北市義光教會,立即捐助 20 萬元,生 態關懷者協會也透過個人捐助,另外籌措新臺幣 20 萬元,一同幫助基金會度過難關。生態關懷者 協會等團體,更嘗試將這塊臺灣寶地轉型為土地信託基金的計畫。 民國 94 年(2005)起,生態關懷者協會與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多場部落遊學、 森林博物館參訪,邀請國內外朋友,一同體驗布農族智慧中的永續概念、土地倫理,甚至和聯合國 「地球憲章」組織共同辦了兩屆的國際研討會,幾年間參訪人次已超過 11 萬人次。鸞山森林文化 博物館逐漸打出響了名聲。 043


森林博物館由阿力曼負責,許多觀光業者找他 結盟,他則有條件的選擇,「森林博物館不是觀 光景點」,「完整保存並呈現布農族與森林共存 的生活文化」是他的理念。因此,遊客採取總量 管制,必須事先預約,由部落專業解說員帶領才 能探訪。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畢業的阿力 曼,從小在布農族部落長大,耳濡目染學會如何 觀察地形、腳印、獸徑,放置獸夾或獵捕獵物。 「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在部落抓老鼠、野兔,希望 成為部落厲害的獵人」。當兵回來退伍後當過記 者、國會助理,民國 75 年(1986),回到故鄉, 樹、岩與人 擔任在鸞山地區研究穿山甲的日本學者助理,開 啟另類野生動物的知識,民國 80 年代,擔任臺 東大學劉炯錫教授的助理,協助生態調查。長期 的助理工作,除了傳統的布農族狩獵經驗外,更 累積了不少生態專業知識,成為森林的守護者。 阿力曼對自己的族群很有使命感,曾長期參與布 農族人的文史調查,以及重返內本鹿運動。 森林博物館的生態非常豐富,樹與岩石共生的 景觀更令人稱奇,老榕樹根不但將堅硬的岩石剝 成兩半,還成為布農族人口中「會走路的樹」, 遊客必須手腳並用,沿著古老的獵人小徑,一路 像會走路的樹 上上下下,身邊都是樹根、樹籐和岩石,不斷的 穿過岩縫,攀上大石,行進在盤根錯節的樹木枝幹間,必須攀岩、拉藤,才能順利前進。沿途,布 農族人會詳盡的介紹能解渴的水藤、治蛇咬傷的蛇藥藤等族人的生活智慧,他們都是天生的獵人, 長期接受自然的教誨,能輕易地指出山羌腳印、山豬窩、樹洞中的啄木鳥。

04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 ‧ 鸞山

4. 鸞山湖 鸞山湖位於鹿野溪與卑南 溪交會處之東北方約 2 公里 處,鸞山村中野部落上方, 出入多由下野東部落,沿東 40 縣道上斜坡穿過部落,在 松梅橋前左轉產業道路,約 400 公尺處。由於產業道路 僅有 3 米寬,大型車不易進 入,路口亦無明顯指標,因 此,尚能保存自然風貌。 鸞山湖面積 4 公頃,為人 工 濕 地, 自 然 生 態 相 當 豐 富,動物以松雀鷹、大冠鷲、 貓頭鷹、竹雞、白腰文鳥、 螢火蟲、樹蛙等為主,其中 鸞山湖 松雀鷹、大冠鷲為珍貴稀有 的種類。植物則有月桃、月橘、無患子、臺東蘇鐵、姑婆芋、相思樹等,為內政部營建署列管的臺 東縣 7 處濕地之一。 鸞山湖位於山中,水源豐富,雨季時常會積水成池,早在日治初期,就有漢人張阿勝在鸞山湖附 近開墾,形成聚落。 張阿勝新竹州竹南郡南庄人,因婚姻問題不見容於鄉里,與妻彭氏三妹移入東部,明治末期潛入 都蘭山西側(今延平鄉鸞山村下野),從事抽籐、燒炭工作,因見土地肥沃,又有水源,乃在昭和 初期,招徠其妻彭氏三妹的埔里同鄉前來開墾,種植水稻,先後有彭吐有、彭鼎籣、彭阿貴、彭相 增、朱全、余集興、鍾瑞章、徐阿運、陳福、巫石來等人移入,到昭和 13 年(1938),已形成約 有 12 戶的漢人聚落,除一戶為平埔族人外,其餘都是客家人。昭和 13 年日人強制內本鹿地區布農 族人 60 戶遷移到都巒山西側,次年張阿勝等戶被迫驅逐,移民或回原鄉,或往池上、玉里、鳳林 及鹿野其他地區發展。漢人被迫驅離之前,仍須協助布農族人建屋,布農族人殺豬設宴款待,席間 徐阿運之妻黃氏線妹,因不善飲酒,婉拒敬酒而引起布農族人憤怒,躲避幾天才得以無事,阿運之 子娘松因不甘無償被驅離,與日警理論而被拘留。 昭和時期,日人強迫布農族人開闢梯田種植水稻,就曾動員族人利用鸞山湖修築蓄水溜池。民國 43 年(1954),政府將原有的蓄水溜池,興建為中野圳的貯水池,對於鸞山地區的居民飲水及農田 灌溉裨益不淺。 民國 84 年(1995),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成立,鸞山湖被納入風景區範圍,由於鸞山湖已不再 具備蓄水灌溉及飲用水功能,湖泊轉為生態遊憩與假日活動的地點。民國 97 年,政府為了配合「挑 戰 2008 的觀光客倍增計畫」,擬定了鸞山湖開發計畫。不過,卻引起社區居民得反對,因而展開 抗爭活動,獲得生態關懷者協會、南島社區大學、環保聯盟、鳥會等團體的支持,終於使鸞山湖的 自然生態得以保留。 鸞山湖現由鸞山社區發展協會認養,民國 97 年(2008),協會曾在湖畔修築部落祭祀屋,作為 部落舉行祭典活動的場所。

045


5. 鸞山吊橋

早期的木橋 - 葛德神父提供

鸞山地區背負海岸山脈,前臨新武呂溪,早期 交通不便,日本警察稱之為「陸中孤島」。新武 呂溪河床寬一公里,即使在枯水期,可以涉溪過 河也常會發生危險,6-10 月間洪患期則交通完全 斷絕,居民要到鹿野,必須沿著山徑行走,繞道 雷公火、關山,需一日行程。 中野駐在所的岩田巡查,善於土木工程,每逢 枯水時期,就會親自帶領族人數十人,在卑南溪 架設簡易木橋,木橋每隔幾公尺,就有由 3 根木 頭當橋墩組成的棚,棚上放置石頭,加強橋的穩 定與安全。這種簡易的木橋,每逢雨季來臨,就

會被沖走,幾乎每年都要重建一次。 夏季雨水豐沛時,則利用 3 條 8 番的鐵索,在行水區上 架設流籠,但每次僅能供一人乘座。戰後,村民仍持續在 枯水期搭建木橋,而且木橋搭橋技術日漸進步,50 年代後 期,木橋已可供機車行駛。民國 50 年代期間,海岸山脈西 側,漢人移墾日增,卑南溪流量豐沛期,有鹿野鄉民莊元 紅在新良、石棉山之間設立渡船,協助村民渡河,並收取 費用。 走入歷史的吊橋 民國 63 年(1974),臺東縣政府才撥款興建鸞山吊橋, 村民對外交通的安全才稍獲改善,唯吊橋常被颱風吹毀,走吊橋的生活,成為早期村民的共同回憶。 民國 80 年 3 月,鸞山大橋竣工,吊橋走入歷史。目前,僅存鋼索及幾片橋板,懸在鸞山大橋的北 側供人憑弔。

鸞山吊橋 - 歐思定修士提供

04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 ‧ 鸞山

6. 卑南社神話中的大湖 卑南族人的傳 說: 往 昔 鸞 山 與 嘉豐之間山是相 連 的, 底 下 北 絲 鬮溪匯入卑南溪 之處到鹿野間是 一 個 大 湖, 卑 南 溪並不流經卑南 社, 社 人 必 須 到 遠 處 取 水, 非 常 不便。 卑南社的男人 常帶著獵狗到富 源 山 區 打 獵, 每 次狗總會失蹤一 陣 子, 再 回 到 主 人 身 邊, 身 上 的 卑南神話的大湖 毛 總 是 濕 濕 的。 獵人很奇怪,附近沒有河流、湖泊,又不是下雨天,狗毛怎麼會是濕的?於是跟蹤狗的腳蹤,發現 了這個大湖。 獵人回到部落後,就將發現大湖的事告知族人,部落的長老們認為,若能將湖水引導到部落附近, 族人取水問題就可解決。於是找部落祈禱最靈的祭司都巴(Tuba)向上天祈求,祭司的祈求得到上 天的回應:若要導水,必須找一個跑得比水流還要快的人才能導水。當時,祭司的小舅子都古比斯 (Tukubys)是部落跑得最快的人,他接受了長老們的要求。 祭司都巴與導水的都古比斯到鸞山與嘉豐之間的山上,向上天祈求,上天接受了祈求,啟示祭司 用腳重重的踢山,結果山裂了,湖水湧出來。都古比斯開始往距離部落最近的方向跑,水在後面跟 著流,終於流到了太平洋。據說都古比斯跑累了停下來休息,或停下來觀察水流方向,大水就在他 背後迴旋,發出巨大的聲響,但不會沖到他身上,也不會超越他向前流。最後都古比斯跑到海邊, 湖水流入海裡,這是卑南大溪第一次的演變。 有了卑南大溪,卑南社的人不但取水方便,附近本來就很肥沃的農田,有了水源灌溉,農作更為 豐收。但距離部落太近,每逢颱風季節,洪水暴漲,會往部落侵蝕。長老們為著族人的安全,商量 決定再將河水引導到離部落較遠的地方,於是又請祭司向上天祈求,結果,上天應允,卑南大溪從 岩灣直流大海,這是卑南大溪第二次演變。 過了幾年,颱風季節暴漲的洪水,仍會往部落的方向侵襲,長老們再度決定將河水引導到距離部 落更遠的地方。祭司都巴再度向天祈求,上天仍應允卑南社子民的要求。這一次都古比斯儘量將河 水引導到富源山下,往東進太平洋,這是卑南大溪的第三次改道,從此,卑南社不再受到洪水的威 脅。 根據某些地質學家的說法,卑南大溪原經初鹿通谷循今日的太平溪東流入海,後來因河川侵蝕, 穿破海岸山脈東流入海,與卑南社的神話故事,頗有幾分吻合。

047


048


參 . 寶華


參 . 寶華

寶華部落

寶華部落行政區屬鹿野鄉瑞和村,在卑南溪 東岸,大埔山(寶華山)西向的山腳下,與瑞 和聚落隔河相望,有寶華大橋相通。 日治時期,今鹿野鄉卑南大溪以東的海岸山 脈區皆泛稱為雷公火,戰後,大埔尾以東的山 地,才有大埔山之名。民國 45 年(1956),花 蓮慈惠總堂的信眾簡丁木等來此開墾造植林木 70 餘甲,建有草房數椽,次年秋,自總堂請瑤 池金母來此安奉於此,創立慈惠堂,並將大埔 山命名為「寶華山」。寶華聚落因位於寶華山 腳下而得名。 部落入口 寶華附近本為鹿野鄉民蔡水來的牧場,戰後, 亦有馬蘭阿美人族來此開墾卑南溪荒地,在墾地建草寮居住。約在民國 40 年代末期,時任新竹縣 議員的吳廷亮,招募竹北同鄉 10 餘戶,集體移入寶華開墾河川地,開闢水田,形成寶華聚落。由 於交通不便,居民屢次陳情建橋未果,於是逐漸將土地賣給來自花蓮縣瑞穗鄉的阿美族人,遷回原 籍,寶華因而成為秀姑巒阿美族的聚落。 民國 50 年代初期,開始有瑞穗鄉的秀姑巒阿美族,為了尋求水田而移至瑞源地區,後來寶 華的客家人離去,部分住在瑞源附近的秀姑巒阿美族人開始移入寶華。阿美族人稱寶華部落為 Pielasan,地名是沿用自其原鄉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原聚落的名稱。

05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參 ‧ 寶華

根據廖守臣在民國 87 年(1998)間的調查,寶華聚落 的阿美族成員,除有 1 戶名徐金榮者來自電光外,大多來 自花蓮富源附近的拉多善(Cilahusan)。約在民國 51 年 (1962)開始移入,最早移入者有 4 戶:Alanu(黃明德)、 Oroe(黃明德之弟)、Solakoyo(林金財)與 Pana(羅克強) 等 4 人。民國 53、54 年後遷入者有余永龍(電光社人、曾 任本社頭目)、楊正義、何金先(時任頭目)、鍾興旺、 溫德田、陳振科、林漢水、溫光明、吳治信、黃阿吉、林 清江與林昌平。目前,本社寶華部落約有 20 餘戶。 民國 40、50 年代,國際香水茅價格高漲,寶華山區陸續 有不同族群的移民入山開墾種植,形成仙山、南溪、北溪 等聚落,墾民多在墾地建屋而居,呈現散村景觀。這些墾 民以退伍軍人為最多,大多是鹿野大同農場的離場場員。 民國 70 年代後,隨著老兵的凋零與經濟作物價格的滑落、 平地生活較佳的影響下,山上民居日益減少。 由於山區人口增多,為方便學童就學,臺東縣政府曾在 民國 50 年(1961)設立瑞源國校木坑分教室 1 班,借用寶 華山慈惠堂上課,第二年改為分班,民國 54 年升格為分校, 並移到山腳下的寶華部落建校,民國 59 年,獨立為寶華國 校,後來由於人口外流,民國 68 年降為分校,82 年裁撤。 鄉公所利用校地建有農特產品產銷中心。 著名的雷公火泥火山,就在木坑溪上游寶華山上,居民 習稱之「泡泡」(冒出泥漿之意),雷公火泥火山面積約 4317 平方公尺,主要是由噴泥盾所構成,直徑 10 公分以 上噴泥超過 60 個。 寶華部落的阿美族人,很多在花蓮就已是基督教徒,民 國 50 年代,移入寶華之後,大部份都成為天主教徒,民國 55 年(1966)建有天主堂,後來因颱風來襲,被土石流淹 沒後,教友都到瑞和天主堂聚會。民國 50 年代,天主教曾 為部落修築堤防 80 公尺,增加很多新生地,成為族人的水 田。

60 年代災後的寶華 - 葛德神父提供

廢棄的寶華國小

寶華山泥火山

051


1. 寶華山慈惠堂 寶華山慈惠堂位於大埔山,是臺 東縣最著名的金母道場,其地位僅 次於花蓮吉安鄉慈惠堂總堂。民國 45 年(1956)間,簡丁木在鹿野鄉 境海岸山脈造林 70 餘甲,建有草房 數棟,次年秋天,蒙金母指示 8 月 1 日先請令旗安奉,後命名為寶華 山慈惠堂,由於該地山靈水秀,遂 成修行聖地,雖幾經波折終成慈惠 堂信仰中心,大埔山也因寶華慈惠 堂而改名為寶華山。 簡丁木花蓮縣吉安鄉人,原為無 神論之雜穀商,常往來於花蓮、臺 寶華山慈惠堂 東鄉間,向農民收購穀物,後因身 染皮膚病,百藥罔效而終日煩悶,其篤信金母的妻子游秀趁機勸其信仰金母,並代其求金母指點, 果獲康復,終至皈依瑤母,並成為母娘契子。民國 45 年間,與陳清富、李璋麟、陳貴、楊珠妹等 同道共同籌畫,創設寶華山慈惠堂,簡丁木並任首任堂主,其後繼任堂主則有楊珠妹、陳清富,三 人均為花蓮慈惠總堂母娘飛鑾降乩指定的 50 名契子之一。 寶華山慈惠堂主建築為一連棟式平房,約近百坪,正中央為無極殿,左右為道場、辦公室。主祀 神為金母娘娘,同祀神有玉皇大帝、木公(東華帝君)、關聖帝君、地母娘娘等神佛。主要祭典有: 農曆 3 月 3 日蟠桃聖會、6 月 3 日龍華聖會、7 月 18 日母娘聖誕、以及 10 月 6 日堂慶,其中以堂慶 最為盛大,是日舉辦龍虎寶懺、金真斗禮大法會,返山拜母的信徒常逾五千人。寶華慈惠堂設有管 理委員會,由全省信徒選舉產生,主要負責人為堂主,終身職,由金母飛鸞降乩指定。寶華山慈惠 堂有不定期的扶鸞活動,曾出版《無極妙奧寶藏》、《乾坤玄傳寶藏》、《太極玄理寶藏》等鸞書。 堂左側山麓之間,有一湧泉,終年不涸,被視為「龍喉甘露」,水清甜美,常被視為神泉。 寶華山慈惠堂初期信徒以鹿野鄉為主,後逐漸遍及全臺,分布在各地的信徒達 1000 多處(以分 出令旗為單位),每年返鄉祭拜母的信徒常逾萬人,原有殿堂不敷使用,除已增建二樓原木禪房、 五樓鋼筋禪房(未全完工)外、尚準備在堂前建 一面積三千坪的新殿,新殿計劃分為三殿:前為 龍虎殿,供一般朝山客活動,中為凌霄寶殿,靈 乩拜山時使用,後為無極殿,供靈修者使用。 寶華山的慈惠堂曾是鹿野鄉民信仰中心,鄉民 逢年過節常上山朝拜,甚至迎回令旗在家立壇供 奉,鹿野慈惠堂(崑慈堂),龍田慈惠堂、光榮 慈惠堂都是由寶華山迎回令旗建堂的,鳳凰山妙 修禪院的開山師父也曾是寶華山的信眾,主祀神 明亦為金母娘娘,鹿野村福祐宮建廟時也迎請金 母、王母與媽祖共同扶乩堪地擇向。 瑤池大寶殿

052


肆 . 電光(雷公火、日出)


肆 . 電光(雷公火、日出)

電光部落

電光部落原稱雷公火社,位於卑南大溪東側的河階,海岸山脈西側雷公火山的山腳下,阿美族人 稱之為 Kanaraan,據說原本卑南族人對此地的稱呼,其意不明。 雷公火的地名,一般的說法是:緣於昔日夜間常有大火出現,尤其是打雷之後,隔溪對岸的里壠 居民,望見當地火紅滿天,相當驚訝此現象,因此稱之為雷公火。雷公火社東南側、木坑溪上游北 側有泥火山,當地居民稱為「泡泡」(泥漿不斷冒出之意,位於鹿野鄉瑞隆村),經年噴出泥漿與 瓦斯氣體,有觸媒就會發生光火,雷公火的地名,或與此現象有關。 唯另有說法,認為雷公火是鬼火,族人稱:在現在的產業道路上,常會看見鬼火,民國 50 年代 電光電氣化後,就很少看到雷公火了。鬼火應為磷火,是磷化氫燃燒的火焰,磷與水或鹼作用時會 產生磷化氫,而且會自然產生白色帶藍綠色的火焰。 雷公火原本卑南族的傳統領域,約在清同治末年(1874),才有恆春阿美族人逐次移入居住,形 成部落。清光緒 20 年(1894),胡傳的《臺東州採訪修志冊》記有「雷公火社,正、副社長月領銀二、 三圓,在卑南北四十五里,男、女三百五十一人」,為縱谷地區阿美族最大的部落。 電光社區出版的《電光史火:電光部落文史紀錄》(民國 97 年),則根據部落族人的口碑,大 約在嘉慶 12 年(1807),原居住在恆春半島滿州 Palldaw 山谷的族人,因耕地不足,且受漢人侵墾 的壓力,Rangawl 及 Fangas 帶著族人向北遷移,經馬蘭、猴仔山、擺仔擺、鹿寮,來到里壠,由於 當地會有吸人血的紅蟲為害,住了一段時間後,再移至河對岸的雷公火。根據部落族人張萬基、黃 健德等人口傳而推測出的年齡階級級名共有 40 個(至民國 99 年),雷公火部落,最遲在清道光 30 年(1850)就已存在。 明治 29 年(1896)5 月,日軍尚未登陸臺東之前,退守新開園的鎮海後軍統領劉德杓,為解決缺 糧問題,準備揮軍南下卑南,第一戰就在雷公火社。24 日清晨,劉軍與馬蘭社潘骨力、卑南社達達 05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肆 ‧ 電光(雷公火、日出)

所率領的先鋒軍激戰於雷公火社與卑南大溪之間。結果劉軍潰敗,退回新開園,卑南地方得以免受 戰火摧殘。 明治 29 年(1896)8-12 月間,臺灣總督府技師田代安定實地調查時,當時雷公火社共有 43 戶 189 人,其中阿美族 30 戶 139 人,卑南族 13 戶 50 人,兩族混合居住。胡傳的《臺東直隸州修志采 訪冊》與田代安定的調查,相隔不到二年,雷公火社人口的記載,兩者相差 161 人,可能是族人風 聞清軍即將來攻,有部分逃往南方避難。 雷公火為大社,又居臺東境內縱谷中段,地位重要。因此,明治 31 年(1898),臺東廳共設 7 個憲兵屯所,雷公火即為其中之一,主要任務,除了維護地方治安外,還兼管新開園、里壠地區的 警察業務。明治 31 年 10 月,駐紮臺東廳的憲兵半數撤離,雷公火憲兵屯所裁撤。明治 32 年 5 月, 臺東廳設置 8 個警察官吏出張所,由警部及巡查部長出任所長,配治巡查警吏。雷公火出張所為臺 東境內縱谷地區唯一的警察機構,轄區包含今關山、池上、鹿野三鄉鎮。在明治 34 年 11 月,雷公 火派出所裁撤前,雷公火曾經是縱谷地區重要的行政重心。昭和 6 年(1931)2 月,雷公火再設警 察派出所,但轄區僅限於雷公火地區,昭和 12 年(1937)2 月,派出所隨地名改稱為日出警察派出所。 大正 9 年(1920),臺灣實施地方制度改易,將平地庄、社改設為「大字」(相當於今日的村、里), 雷公火社改稱為雷公火大字,當時雷公火大字的行政區很廣,從雷公火到鸞山一帶的卑南大溪與海 岸山脈間均屬之。 昭和 12 年(1937),臺東廳實施地方行政改革,里壠區改稱為關山庄,雷公火改稱為「日出」。 因旭日自東側的海岸山脈昇起,故以此為名,與西側的本島人移民村「月野」(今月眉),頗有隔 河相應之意。但「日出」的行政區縮減,濁水溪以南劃歸鹿野庄,仍沿用雷公火的舊名。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為充實勞力開墾荒地,增加蔗作面積,開始在縱谷地區設 立雷公火、月野村、大原村、鹿寮、新良等本島人移民村。是年,移入本島人(含平埔、閩客漢人) 20 戶 60 人,是雷公火第一次非阿美族人集體移入。後來,因會社經營不善,移民不能取得土地所 有權,三年後移民逐漸離去,到昭和 5 年(1930),僅存 3 戶 17 人,昭和 10 年(1935),移民全 部離去。 昭和 14 年(1939)11 月,東臺灣咖啡會社向臺灣總督府提出的「官有林野貸渡願」獲准,承租 雷公火的山坡地 841 餘甲,成立「東臺灣日之出農場」,招募以客家人為主的漢籍移民入墾;同年 9 月,戰後曾經出任臺東縣長的黃拓榮,也獲准承租附近的山坡地近 200 甲,經營料仔山(伐木) 與農場,招募關山崁頂的平埔人入墾,在雷公火部落的外緣,形成「第一農場」、第二農場、第三 農場、「南農場」(德榮農場)等小聚落。 農場的設立,使雷公火的人口激增,昭和 10 年(1935),雷公火的總人口數 543 人,包含日本 人 4 人、閩南人 20 人、客家人 172 人、平埔族人 89 人、阿美族人 694 人。阿美族人雖然仍居優勢, 但人口所佔比率已降到 67.71%。 戰後,臺東縣政府成立,關山庄改 設為里壠鄉(關山鎮),日出改稱與 雷公火舊地名意義相近的電光。民國 43 年,關山鎮公所整編鄰區時,由於 電光里的聚落多位於縣道 197 沿線, 因此將各聚落的門牌依地理位置分別 改稱為中興(雷公火本部)、東興(第 二農場)、廣興(第一農場)、南興(第 三農場、南農場)。 電光社區的浮雕 055


民國 40、50 年代,國際香茅油價格看俏,很多西部移民 (尤其是北部客家人)移入雷公火地區,在原咖啡會社農 場的土地種植香茅,致使人口激增,在本部落南北兩端形 成嘉武(嘉武溪南側,北側屬池上鄉振興村)、濁水溪兩 個新聚落,電光國校一度考慮在南興、濁水溪之間設立分 校。 民 國 85-87 年(1996-1998) 間 廖 守 臣 調 查 時, 雷 公 火 部 落 現 住 的 阿 美 族 人, 主 要 是 由 Tsiwilian、Patsilar、 Marorang、Pautawan 與 Kakopa 等 5 個 氏 族 所 構 成, 而 以 Pautawan、Kakopa 兩氏人數較佔優勢。昭和 7 年(1933), 馬淵東一調查時,雷公火社共有 8 個氏族,除上述 5 氏族 外,尚有 Rarangus、Tarisakan 與 Tarakop 等 3 個氏族,根據 部落族人張萬生的說法,這三個氏族可能因沒落或他遷, 已無法追述。8 個氏族中,除 Pautawan 屬於臺東阿美由馬 蘭社移入外,其餘都為恆春阿美。其移入路線,或由恆春 半島直接移入,或先移入八里芒、猴仔山等卑南阿美的部 落,再北遷移入,或先移入同為恆春阿美的擺仔擺部落, 社區景觀臺 短暫停留後再北遷。 戰後移入的則有 Sakayangay、Potun 兩氏族,Sakayangay 氏族屬秀姑巒溪阿美,目前僅有一戶。 Potun 氏族則是晚近形成,源於外省族退伍軍人曹靜安,退伍後移入電光,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並在部落開設第一家雜貨店,為阿美族人所接納,是為部落一份子。曹靜安因戰爭受傷僅有一隻手, 族人為其氏族取名為 Potun,沒有手之意。 民國 100 年(2011)10 月,電光里的人口共有 227 戶 689 人,其中原住民 141 戶 559 人,約佔總 數的 62.15%(戶)、66.61(口)%,仍居優勢。電光部落阿美族人的戶長門牌,除漢名、羅馬拼 音的族名外,為正本清源,追溯祖源,最上方尚有氏族名稱,為部落一大特色。 戰後宗教自由,國民政府開放外來宗教得以進入原住民部落傳教,初期即有耶和華教、基督長老 教會進入部落傳教,但未建立教堂。民國 43 年(1954),天主教傳入,民國 46 年正式建堂,成為 部落阿美族人的信仰中心。電光部落除了天主堂外,尚有聖母壇,主祀媽祖,屬私廟性質。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加速原住民同化政策,在原住民部落廣設神社,奉祀開拓三神及北白川宮 久親王,強迫原住民參拜。昭和 7 年(1932),在日本警察主導下,發動部落居民建造雷公火神社(社 址在今電光中華電信機房左後方坡地),11 月 5 日舉行鎮座儀式。戰後,神社被毀,獨存鳥居。電 光天主堂建後,部落族人將其移至天主堂,做為牌坊,民國 96 年(2007),天主教堂整建時已被 拆除。 電光地區漢人的宗教仍以傳統的民間信仰為主,除各聚落都有福德祠,此外,各聚落的漢人尚有 共同舉行的媽祖戲祭祀。

05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肆 ‧ 電光(雷公火、日出)

1. 電光三叉山事件紀念碑 在 電 光 部 落 北 端、197 縣道入口處,電光社區發 展協會設立一座「三叉山 事件」紀念碑,碑文寫著: 「 民 國 34 年, 太 平 洋 戰 爭 結 束, 一 架 美 國 軍 機自菲律賓載運日本俘虜 返國,在中央山脈三叉山 東方撞毀,機上成員全部 罹難。臺東廳應美方請求 派遣人員分批入山協助收 屍埋葬。關山郡首先組成 第一搜索隊,欲於將達出 事地點,適逢超級颱風過 境, 將 搜 救 隊 員 凍 死 達 電光三叉山紀念碑碑 26 人, 此 事 件 後, 關 山 庄舉行公祭後就此落幕。此後一切苦難皆由家屬獨自承擔。關山庄民的忠烈義行,在鄉內輾轉相傳, 三叉山事件完全淹沒於歷史灰燼中。」 紀念碑後樹立三塊石板,代表紀念三位罹難的族人,旁雕立著一隻黑狗,其實,這隻黑狗有著令 人動容的故事。 民國 34 年(1945)9 月 15 日,美國軍機在三叉山撞毀,關山郡先後組成三陣搜索隊上山營救, 10 月 1 日,接獲山上傳來第一陣和第二陣搜索隊可能遭難的消息後,關山郡警察課立即緊急召集 45 名警察,配合憲兵隊,同心協力,設法營救。10 月 5 日,搜救途中,在一棵大樹下,發現 3 名 出身雷公火部落阿美族人的屍體,一隻疲憊不堪的黑狗,伏地守護氣絕多時的主人。當搜索隊員來 到時,黑狗哀求的眼神和低沉的悲鳴,讓見者無不動容。待搜索隊收埋屍體妥當後,黑狗才依依不 捨消失在樹林中。 10 月 12 日,臺東廳警務課為犧牲者舉行公祭。公祭前夕,那一隻在山上守護主人的黑狗,橫跨 卑南大溪河床通向雷公火社的路徑,一拐一拐的低聲哀吠,有如向村民訴說冤屈般地返抵家園。

057


2. 雷公火戰役古戰場 明治 29 年(1896)5 月 17 日,兼理臺東 支廳的恆春支廳長相良長綱,派部屬中村雄 助率領潘文杰(恆春下十八社頭人)、王福 (臨時雇員),先行抵達卑南新街(今臺東 市)處理事務。當時退守新開園的鎮海後軍 統領劉德杓,因缺乏軍糧,企圖大舉襲擊卑 南,造成卑南地區人心惶惶,「老幼匿跡, 狀者又失其色,萬一處理不當,則民番悉將 四分五裂」,卑南地區恐陷於大混亂中。 當時流竄於卑南地區的清兵,多橫行街 中,且暗中窺探中村等人居處。局勢非常危 急,中村乃將避難於卑南社的張新才召回, 雷公火古戰場 共同商議,18 日聚集卑南新街居民闢謠, 以安定人心。當夜,劉德杓寄書張新才,要求張新才所墾的「大埔庄(今鹿野鄉瑞豐村景豐)之穀 3、4 百石,為充軍良而急使徵發」,張以難應所求而回絕。 先前,清軍曾散布「臺南、臺北已被外國人佔領,唯有恆春一地歸日本人所有」等謠言。中村恐 謠言繼續流傳,或番社與劉互通聲息,於是在 19 日率張新才、王福、鄭清貴(總通事)等人前往 馬蘭社。途中接獲「劉軍兩、三日前已做好戰鬥準備,不日將率三百餘士兵,由新開園出發,討剿 沿道之各庄、社,後襲卑南」的情報。中村恐劉軍一出,新開園以南歸順各庄社都將被掠奪,人民 生命財產都會化為烏有。於是斷然採取措施,急赴馬蘭、卑南兩社,說服兩社大股頭人潘骨力(馬 亨亨)、姑仔老共同出兵抗劉。 21 日,兩社各出壯丁 50 名,組成先鋒隊,由許傳(通事)、姑仔老、黃老歪(馬蘭社頭目)率領, 從卑南社出發,先往大埔庄駐防。第二天,主力隊出發;馬蘭主力隊 147 名,由潘骨力率領,鄭清 貴為顧問,黃老歪輔佐;卑南主力隊 124 人,由陳達達(姑仔老之姐,張新才之妻)率領,許傳、 姑仔老輔佐,潘文杰為顧問,防守大埔庄。兩隊分守兩地,由潘文杰居中協調,互通聯絡,以便緩 急相應。 23 日深夜,劉德杓率部隊眾 300 餘名,由新開園出發,24 日上午 6 時,主力駐紮在離雷公火社 約 109 公尺的卑南大溪礫石灘上,發砲挑戰 13 次,燒毀部落穀倉 5 棟,潘骨力則修棚設溝,寂然 不應,僅派兵埋伏於石牆下。於是劉德杓分兵三面,逐步逼近雷公火社石牆,潘骨力始起應戰。而 潘文杰、陳達達等人則率卑南主力,經大埔山埋伏於距雷公火社 1090 公尺的溪間,待劉發動攻擊後, 從劉主力背後,向其側面急攻。劉部不支而退回新開園。此役,劉部戰死 8 名,負傷 20 餘名,而 馬蘭、卑南兩社共僅戰死、負傷各 1 名。 光緒 22 年(1896)正月間,殘留東部清兵缺糧,劉德杓下令徵收稅金,平埔族不與回應,於是 劉德杓從南方率清兵、太魯閣總通事李阿隆率領從宜蘭、臺北方面逃亡來的大約 4、500 名清兵、 土匪及北方的高山原住民,兩面夾攻璞石閣地區平埔族,12 日間,平埔族 11 庄被燒為灰燼。若無 雷公火這一戰,新開園、卑南新街之間的庄社,恐將淪為灰燼。劉德杓經此戰後,志氣大挫,僅能 困守新開園。 擊退劉軍之後,馬蘭、卑南兩支主力採取守勢,並未追擊,為防劉軍再襲,商請日軍送來土砲 3 門。直到 5 月 30 日,日軍的前衛軍抵達大埔、雷公火,碑南、馬蘭兩社的先鋒軍才解散歸社。但 應日軍大隊長的要求,選拔 50 餘兵強壯者,繼續從軍擔任道路偵查等工作。6 月 24 日,為慰勞參 戰兩社社人,相良長綱在卑南新街設慶功宴。 05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肆 ‧ 電光(雷公火、日出)

3. 咖啡山 電光里東興至南興間,也就是 197 縣道 13–17 公里間東側的海岸山脈、 海拔約 190–250 公尺的緩坡,日治時 期曾有東臺灣珈琲產業株式會社在此 種植咖啡,因而有咖啡山之稱。 東臺灣珈琲會社,昭和 12 年(1937) 成立,資本額 50 萬圓,主要經營珈琲 (咖啡)、可可亞樹及熱帶作物的栽 培、牧畜飼養、肥料配分等事業。由 董事柴田文次擔任社長,會社設在臺 東街寶町。 昭和 11 年(1936),臺東廳成立東 部開發委員會,指定廳內 2422 甲為企 會社事務所舊址 業預定地,鼓勵企業招攬移民開發, 其中在雷公火有 565 甲。昭和 12 年,東臺灣珈琲會社成立後,即提出「官有林野貸渡願」,申請 雷公火的山坡地 841 餘甲,承租時間 20 年。昭和 14 年 11 月獲得許可,於是在雷公火設立「日之出 農場」。 日之出農場分為兩處:由南而北第一農場在今廣興,由阿部義光擔任主任,第二農場在今東興, 由伊東輝典擔任主任,各設有辦事處,場本部設則設在第一農場的上方臺地。由常務董事伊藤道顯 擔任場長,後來又在東興東南方山上,設立第三農場(南興附近)。由於董事中有木村義明、木村 明太郎,村民常將東臺灣珈琲會社誤為木村珈琲會社。雖然木村義明設有木村珈琲會社,但農場設 在嗄嘮吧灣(今東河鄉北源村)。 農場招攬的移民以本島漢人為主,會社職員到新竹州等地招募移民,移墾的條件是供給家屋建築 費 50 圓,每年醫療費 30 圓,工資男工每日 1.2-1.3 圓,女工每日 80 錢。此外另有請負(包工)勞動者, 由工頭顧請工人,從事最初的開墾事業,砍伐的樹木燒製木炭,賣給會社外另可得到補助金 20 圓。 由於 800 多甲山坡地的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力,因此會社也向臺東廳警務課申請「義務苦力」,由 雷公火社的阿美族人出役,每次 10 日,需自備食糧寢具,可領工資,但每日比漢人少十錢。

部落上方即為咖啡山

059


廣興部落入口

蘇家廣場

移入咖啡山的大多數為北部客家人,以第一農場為例, 先後移入的有十戶,客家人就有八戶,包括蘇才生、徐萬 祥、唐和明、林宗榮、徐秀金、萬阿鳳、黃阿峰、倪八妹等, 閩南人僅有王全、陳有益兩戶。客家人都為北部客,大多 從鹿野的阿緱寮(景豐)、大埔尾(瑞和)等地移入。 根據移民的說法,農場大多採包工制,論株計算,移民 要負責澆水、施肥、除草,咖啡株間的空地可種雜糧。由 於交通不便,米、鹽、豬肉等食品,都由會社運上山分配, 再從工資扣回。當咖啡開始可以採收時,日本戰敗投降, 很多墾民離去,留下來定居的人,砍掉咖啡改種雜糧,咖 啡山的咖啡,成了歷史。 戰後,移民持續移入,尤其是民國 4、50 年代,香茅草 的種植,吸引大量移民移入咖啡山。致使電光里的人口大 增,甚至有析分為二里的建議,電光國小也一度要在南興 設立分校。可惜,民國 60 年(1971)之後,香茅油價格大 跌,導致人口大量外移,僅存 20 餘戶散居山間。咖啡山大 部分的土地,成為永豐餘紙廠的相思樹造林地,而農場本 部的房舍也倒塌拆除,土地也成佛教徒建築精舍用地。

延伸閱讀 電光地區的媽祖戲 電光地區漢人的宗教,仍以傳統的民間信仰為主,日治時代第一農場(廣興)即建有土地公廟,為咖啡 會社墾民信仰對象。戰後,南興、嘉武也分別建廟,三處的土地公廟都有公眾祭祀組織,每年都會擲筊產 生正、副爐主、頭家,負責土地公生日的相關祭儀。嘉武福德祠的祭祀圈更廣,除嘉武、東興外,更包含 池上鄉振興村的漢人。福德祠之外,在南興尚有主祀觀音菩薩的「關山慈音壇」,係由關山南山寺分靈而來, 信徒本以南興、崁頂的平埔族人為主,南興的閩客族群亦會參加。慈音壇雖為私人性質的神壇,壇主為平 埔族人,但卻有頭家爐主的祭祀組織,負責每年農曆 9 月 19 日觀音聖誕酬神演戲之事。 媽祖為縱谷地區閩客漢人、平埔族人最重要的共同信仰對象,早期雷公火地區雖然沒有媽祖廟,但最遲 在民國 36 年(1947)就有媽祖戲的演出。據稱二、二八事變發生時,前來演媽祖戲的戲班因時局動盪無法 回去,雷公火地區的漢人遂以番薯代替戲金,留戲班繼續演出,直到事件平定才離去。 約在民國 51 年(1962)間,廣興、東興、南興三地的居民組成媽祖會,每年固定在農曆 3 月 15 日、16 日「做媽祖戲」,由擲筊產生的 1 位爐主、10 位頭家,負責酬神、演戲之事。 雷公火地區本無媽祖金身,酬神演戲時再從關山天后宮迎請,事畢後再送回。後來因常有請不到媽祖金 身的困擾,才在民國 60 年代集資雕塑金身,輪祀於爐主家,約在民國 96 年,為讓村民平時祭拜方便,才 固定供奉於廣興蘇家。數十年來,媽祖祭典與演戲,除民國 84-87(1995-1998)間,因蘇家外出謀生移至 社區活動中心的廣場外,都在蘇宅前的曬穀場舉行。

06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肆 ‧ 電光(雷公火、日出)

4. 電光天主堂

電光天主堂

民國 43 年(1954),白冷會的紀守常神父與阿美族的傳道員林英治到電光傳教,認識了基督教 長老會在部落的傳教人,這位傳教人受到紀神父的感召,帶領他的教友改信天主教。第二年,就成 立傳教所,成為部落阿美族人的信仰中心。 民國 46 年(1957),關山堂區的孫惠眾神父募款,正式建造水泥木材教堂,11 月 12 日祝聖啟用。 電光天主堂最特殊的是大門入口處的島居,日治時代,日人曾在電光設立神社,戰後神社被拆,村 人合力將島居移到天主堂,成為天主堂的大門,為電光部落日治時代少有的歷史遺物,可惜今年教 堂為慶祝五十週年聖建時被拆除。 電光天主堂除了每周固定的彌撒及教友輪流舉行的家庭聚會外,每年有兩次大型活動,由神父主 持的聖誕節及活動結彌撒。期中復活節彌撒由關山、鹿野堂區的 6 個阿美族的堂口聯合舉行。此外, 教會也會配合部落的收穫祭,在收穫祭之前,在教堂先舉行感恩祭,然後再展開部落的收穫祭。 民國 96 年(2007),教友為慶祝建堂 50 週年,重新整修教堂。

061


062


伍.富興 ( 水墜 )


伍‧富興(水墜)

富興村鳥瞰 - 池上鄉公所提供(弘安飛行俱樂部攝)

富興社區原名水墜(水礁仔),為清代平埔族人墾拓而成的部落,可能由於人口不多,被視為新 開園或萬安的一部分。清光緒 20 年的《臺東州修志採訪冊》並無水墜的記載。日治時期,明治 29 年(1896)田代安定的調查,在其《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的〈現住民戶數人口統計表〉中,才有 在「樹林庄,具兵營跡地」之後,有「水礁庄,同兵營後東位」的記載,這是水墜在文獻上最早的 記載,但兩庄均無人口數的記錄。 水墜,地名的起源早期與住民的舂米工具有關,聚落形成之初,平埔族人即利用附近河川流水落 差,打造「水碓」來舂米,水碓,臺人稱之為水墜。 明治 29 年(1896)6 月,臺東支廳長相良長綱、撫墾署署長曾根俊虎相繼巡視縱谷地區,在呈 給總督府的報告文中,都會詳細記載所經庄社人口民情,唯獨未見萬安、水墜兩庄記載,可能當時 兩庄人口不多,又成散居狀況。 明治 38 年(1905),臺灣開始實施「戶籍登記」,水墜在行政區上就被列為萬安庄的一部分, 無法從《臺灣常住人口統計》書中,瞭解其人口變遷。大正 9 年(1920),臺灣實施地方行政變革, 臺東廳將平地的庄、社,改稱為「大字」、「小字」,大聚落或合數個小聚落成為一個「大字」(相 當於今之村、里),「大字」之下的聚落則稱為「小字」,當時新開園區分為池上村(日本移民) 與新開園、萬安兩個「大字」,水墜為「萬安」大字底下的「小字」。 戰後,水墜設村,民國 45 年,改稱富興,取吉祥之意。行政區的富興村,北從縣道 197 的六號 橋起,南至萬安橋,東到海岸山脈,西到卑南大溪。除富興社區外,尚包括山棕寮、保甲田、石公 厝、竹仔頂等小聚落。民國 100 年 7 月底,富興村現有人口 195 戶 524 人。 富興社區的漢人,大多集中在本部落北端,197 線道的東側。平埔族人則在部落東側近山的地方, 06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伍 ‧ 富興 ( 水墜 )

阿美族集中在本部落南端,富興社區 活動中心的周圍、197 縣道的兩側,族 人稱為 Gikowahay 部落,意為產木瓜 的地方。 清代的水墜可能是新開園、萬安的 平埔族人,為尋求耕地向南拓墾而成。 現在住在水墜的平埔族人,都是日治 時期從里壠、新開園、萬安等地移入 的馬卡道平埔族人,已無「舊人」(清 代移入者)的蹤跡。 水墜的現住民,以阿美族人最早移 社區活動中心 入,大正 4 年(1915),總督府警務 局的《蕃社人口》已有 13 戶 90 人的 記載,大正 8 年,增至 18 戶 145 人, 第二年 8 月,日本官方開始任命トア ツ イ 為 頭 目。 昭 和 17 年(1942), 水墜的阿美族人已有 30 戶 193 人。當 時水墜的水田可能大部分是阿美族人 的,繳交地租 20 元以上的地主就有 7 人。水墜的阿美族人,大多由大坡、 大埔兩社移入。 漢人移入較遲,大正 7 年(1918), 臺東製糖會社為增加勞力,種植甘蔗, 在萬安地區設置本島人移民村,招徠 西部農民入墾。萬安的居民並無會社 富興村的福德祠 移民種甘蔗的印象,移民可能多在水 墜,這批移民因無法適應而離散。大正 9 年,屏東萬丹的李瑞雲、李明道家族,也在萬安地區購買 75 筆 30 餘甲的土地(其中有 27 筆近 10 甲在水墜),招佃開墾。萬丹的李氏家族也在鹿野區新良 購買土地,招來同是萬丹同鄉的平埔族人入墾,在水墜,或許也有來自萬丹的平埔族人。 日治初期,漸有漢人移住,昭和 13 年(1937),臺灣拓殖會社,在萬安設立事業地(包含今萬安、 富興兩村山坡地),招民移墾,形成山棕寮、保甲園、石公厝等聚落。 山棕寮位於富興溪上游支流坡地,日治時期還是一個小聚落,戰後移入較多,尤其是民國 40-50 年代間,國際香茅油價格高漲,山棕寮住民一度高達 200 餘戶,民國 54 年(1965),萬安國小曾 在此地設置分班(校)。民國 60 年代後,人口逐漸外移,分校因而裁撤。目前僅剩幾戶人家。由 於風景優美,視野極佳,民國 90 年代後,又有幾戶新移民移住。民國 89 年 11 月,山棕寮曾發生 寬約 500 公尺、長約 1 公里的地層滑動,面積達約三十公頃,造成天和宮倒塌,目前,水保局設有 監視站。 保甲園因池上庄保甲組織的壯丁團,曾在此地種植蓖麻而得名。保甲園的移民,以西拉雅平埔族 人為主,昭和後期,許多原居住在關山、新開園、萬安一帶的族人,移入保甲園,臺灣拓殖會社鼓 勵他們種植蕃薯、樹薯,以供應日人設立的澱粉工廠(トタワケ會社等)的原料。民國 34-55 年間, 保甲園的西拉雅族人逐漸移到富興社區,成為水墜平埔族人的主流。 065


石公厝位於泥水溪支流南、北溪會合處,因有兩大巨石碰在一起,形成石門,因而有「石公厝」 之稱。石公厝亦為臺灣拓殖會社移民形成的小聚落,現已沒落。竹仔尖位於 197 縣道六號橋附近東 側緩坡,因山狀如尖,盛產桂竹而得名。民國 40 年代,香茅草種植興盛時期,形成的小聚落。目前, 僅存幾戶人家散居期間。 明治 39 年(1906),水墜的居民就已合力修築水墜圳,引水墜(富興)溪的水源灌溉附近的水田, 從事稻作。大正 10 年(1921),原有的水墜圳淤塞,居民再度合力修築山棕寮圳,水墜因而成為 池上米的重要產地之一。 平埔族人移入水墜之初,其傳統的「阿立祖」(老祖、太祖)壺祀信仰隨之東來。村內的北極玄 天宮就祀有「阿立祖」,族人稱之為「老祖」、「開基元祖」。往昔,每逢農曆正月 15 日老祖聖誕, 都會牽曲(跳戲),民國 80 年代末期,老祖隨乩童張明鳳遷出,在錦園另立「元極宮」,玄天宮 不再有牽曲的活動。私人的壺祀信仰,根據張振岳在民國 85 年(1996)的調查,至少有四家。 富興村雖有修緣禪寺與玄天宮,卻無屬於部落公眾信仰的庄廟,但有五座土地公廟,水墜就有三 座,1 鄰、2 鄰各有一座屬於自己角頭的土地公廟,另一座在部落中心 197 縣道旁,為全庄共同的 信仰,三座土地公廟每年都有爐主負責土地公的祭祀。另兩座則在竹仔尖、保甲園。至於阿美族, 很多族人接受漢人民間信仰,部分族人為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友,在社區活動中心旁建有富興教會。

06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伍 ‧ 富興 ( 水墜 )

1. 佛光禪寺 佛光禪寺位於池上鄉富 興村,在海岸山脈西側 197 縣道上方,背負海岸山脈, 面臨新武呂溪,由於地勢 高亢,視野極佳,池上、 海端、關山一帶的聚落盡 在足下,遠眺中央山脈, 可望佛光禪寺的支寺佛緣 禪寺,與本寺隔溪遙遙相 對。寺前的公路與溪流之 形狀呈卍字狀,更增添了 佛光禪寺的靈秀。 釋維光是佛光禪寺的開 山師父,俗名莊炳南,屏 東縣東港鎮人,早年外出 佛光禪寺 南洋謀生,因在當地重病 纏身,遂發願如果病情好轉,將返回臺灣出家蓋寺院,後來果真病情好轉返臺,聽聞鳳山林萬祥所 修教派很奇特,遂與林萬祥結拜並跟著學習。林萬祥被尊為總教官(該教派對傳法人的稱呼),時 年已七十多歲,原係道教徒,十七歲東渡日本,跟隨日本師父學習「先天密」,據稱,其密法得自 某大陸和尚,乃赴大陸尋訪該和尚,和尚見到釋維光,告訴他:已經等他十年。和尚傳法給他之後, 即告圓寂。民國 44 年(1955)隻身到富興村建寺,初為茅草竹舍,到民國 46 年才改建為傳統式的 佛寺建築;由於年久失修,民國 79 年再度改建為蓮花座造型的今貌。維光師已於民國 79 年往生, 現任住持為釋傳靖。 佛光禪寺主殿為一外觀三層之蓮花座造型建築,高約十五公尺,前有蓮花池,兩者之間有象徵蓮 花的十方爐,左右各有一座長方型側殿,後為禪房。佛光禪寺的石階共三十六階,據說當初起造時, 維光師正與工匠商量石階級數時,雨後的中央山脈竟然出現三道彩虹,各有十二道光環,因此決定 造為三十六階,寺中僧侶至今尚津津樂道。後來北方出口再加 12 階,共 48 階,成為阿彌陀佛所發 之 48 願。 佛光禪寺為佛教密宗十方道場,拜十方佛,除西方阿彌陀佛供奉在本寺西方的支寺修緣禪寺外, 俱供奉在本寺。蓮花座型的大殿中央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上方梵音佛、下方師子吼佛,四側供奉 東方藥師琉璃光佛,南方解厄寶生佛、東南方盡精進佛,東北方壞魔慢獨步佛、北方如意成就佛, 北側殿供奉西北方開化菩薩佛及地藏王,南側供拜寶蓋照空佛。禮拜十方佛時必須腳踏蓮花步,口 呼佛號,所有佛像都是大陸杭州師傅利用樟木雕刻,而 且色依五行,各有不同。 佛光禪寺年中行事最重要的是「十方法會」,每年農 曆十月一日到十日,每日一方法會,來自全省各地參加 法會的信徒常超過千人,奇妙的是隨著法會方佛的不同, 天氣冷熱常有變化。佛光禪寺的信徒以外地居多,本地 人較少,曾舉辦過全國大專學生藥草研習會,每年均配 合池上鄉公所行冬令救濟。 正殿供奉的十方佛

067


2. 北極玄天宮 北極玄天宮位於池上鄉富興忖,背 負海岸山脈,前臨新武呂溪,居高臨 下,視野遼闊,景色極佳。玄天宮佔 地極大,約有 300 坪,廟埕正前樹立 五根高大的令旗,左側有座小廟為五 路元帥兵營。廟本身的建築近百坪, 為單殿重簷歇山式建築,左右為三層 鐘鼓樓,廟內屋頂均為八卦型藻井所 構成,所有神龕都是木雕,手工極為 精細,雖尚未完工,但已可看出北極 北極玄天宮 玄天宮的雄偉氣勢。 北極玄天宮主祀神為玄天上帝,同祀神為神農大帝、媽祖,中壇元帥, 趙元帥、張元帥等,配祀神有印童、旨童、千里眼、順風耳等。 玄天宮的玄天上帝原祀於民間,最早以萬安村民劉基發 ( 清同治 10 年生 ) 為玄天上帝乩童,因故毀壞金身致家族諸事不順,乃於民國 35 年(1946)年左右重裝金身。民國 48 年,玄天上帝採張明鳳為「乩花」, 並於富興村 1 鄰 17 號處設玄天壇行乩救世。每逢初三、六、九,祈問 之鄉民皆有百餘人,遂由眾人於民國 72 年 5 月集資建廟,並改稱為北 極玄天宮。 玄天宮的媽祖,原在新開園初墾時就被民家供奉,已有百年以上歷 史。據說,日治時代關山洪水為患,曾被請去坐鎮,後來被富里鱉溪的 人請去供奉而有去無回,最後經媽祖降鸞指示地方人士前往尋回。 玄天宮的五營 另說:北極玄天宮的神明玄天上帝、神農大帝、媽祖等神明,均係清 代光緒年間,張明鳳的祖父母張生、戴禮仔移墾時從原鄉番薯寮(旗山)帶來,在宅供奉祈拜。民 國 71 年(1982),張氏後代子孫將諸神明集中,設立玄天壇救世。 民國 63–76 年間(1974–1987),張明鳳任玄天上帝乩童時,每逢農曆三、六、九行乩救世, 信徒人滿為患,由潘德等三人輪班擔任桌頭,香火盛極一時。其間,張明鳳曾到臺北縣板橋設分壇, 為玄天宮全盛時期。民國 75 年,玄天宮正式申請寺廟登記,由張明鳳長子張東榮(張峻榮)為首 任住持,張明鳳為上帝公乩童,掌控廟務。張明鳳曾通過上刀梯、進八斗及受禁七日等道儀,領玉 旨成為乩童。 早先,玄天宮前右側設有「北極玄天壇」,供奉西拉雅族馬卡道群的「老祖」祀壺(開基元祖), 每年農曆正月 15 日,元祖聖誕日舉行夜祭,並請當地阿美族人來牽曲(跳戲),為附近平埔族人 的盛事。玄天壇的「老祖」,原為張明鳳母親陳西供奉的老祖祀壺,陳西辭世後,祀壺一度無人繼 承。民國 60 年代末,張明鳳才以老祖之名在玄天壇重新舉辦牽曲,並為老祖另創一個新名號「開 基元祖」,民國 81 年間,更為開基元祖塑了一個 2 尺 6 的金身。 約在民國 80 年代末期,玄天宮由張明鳳四子張瓏議繼任住持,張東榮則到福文村「自來佛祖」 擔任壇主,張明鳳本人則將開基元祖金身迎出,在錦園村另設「元極宮」供奉。此後,玄天宮不再 有元祖聖誕日的夜祭。 玄天宮為私廟,採管理人制。年中祀典主要的有農曆 3 月 23 日玄天上帝聖誕及 4 月 26 日神農大 帝聖誕,以前者較為重要,信徒以富興村民較多。每年玄天上帝聖誕,常會組團赴南投松柏坑受天 宮進香。 06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伍 ‧ 富興 ( 水墜 )

3. 富興基督長老教會 民國 40 年(1951),駱先 春牧師到富興部落傳教,潘 添丁家族最先接受了信仰。 潘家原本拿香拜拜的漢人民 間信仰者,姻親中還有人是 乩 童, 是 民 國 40 年 間, 潘 添丁的母親李阿蜜生了一場 病,他的父親潘馬里以傳統 竹占採草藥為她治病,但是 無效。於是,潘添丁就送她 到關山看西醫,醫生告訴他: 「如果信仰基督教,到花蓮 看病可以半價。」因此,就 前往花蓮的教會醫院求診, 經 過 開 刀 治 療 後, 病 情 好 富興長老教會 轉,終得痊癒。李阿蜜在花 蓮聽了基督福音。回家後,便向家人傳播福音,潘家因而受洗為基督徒,並向村人傳佈福音。 民國 41 年(1952),由於潘添丁熱心傳道,信徒漸多,於是結合族人,在今富興村活動中心北 側搭建一間茅草屋,成為最早的聚會所。後來,聚會所被颱風吹倒,潘添丁就在自家旁邊建了一間 木造鐵皮的聚會所,其後又移到 197 線道路旁邊。最後,才移到現在教堂的所在地。 民國 43 年(1954),基督長老教會開始發放救濟品,於是,富興、振興的阿美族紛紛前來做禮拜, 並受洗為基督徒。全盛時期,信徒達 40 多戶,也有牧師、傳道員牧會,潘添丁為傳教人員建了牧 師館。 民國 66 年(1977)9 月 6 日,由於教友潘添丁的努力,僅有 6 戶教友的的富興村,終於完成新教堂, 並舉行獻堂禮拜。潘添丁奉獻新教堂的土地,建築經費由池上長老教會協助募款,不足部分則由潘 添丁向米廠先行借貸,費時三年才還清貸款。 民國 74 年(1985),信徒總數 21 人,包含成人教友 12 人,兒童教友 9 人,設有婦女團契(會 員 4 人),教會由長老潘添丁負責。民國 90 年(2001),教友增至 19 戶,教會由關山鎮德高教會 的林鏡華牧師兼牧。潘添丁去世後,教會由長老陳玉美負責。

069


070


陸 . 萬安


陸 . 萬安

萬安俯瞰 - 池上鄉公所提供(弘安飛行俱樂部攝)

萬安又稱樹林仔,未墾之前雜樹成林,因而有此稱。萬安與新開園同為西拉雅平埔族拓墾形成的 聚落,兩者不僅在地理位置緊鄰,共同形成保安宮的祭祀圈,在開發史上更是息息相關。胡傳在光 緒 20 年(1894)的《臺東州採訪修志冊》中,更將兩聚落合稱為「新開園萬安庄」,當時己有人 口 72 戶,男、女 361 人。 西拉雅亞族人最先墾新開園,後來人口漸多,耕地不足,再與晚到的馬卡道亞族向南拓墾萬安。 光緒 7 年 10 月,阿眉溪與清水溪溪水暴漲,流入秀姑巒溪後造成氾濫,璞石閣平埔八社平埔族人 土地流失,部分族人進入池上平原拓墾,形成大坡、新開園、萬安等庄。最遲,萬安在光緒 7 年就 己成聚落。 光緒 14 年(1888)大庄事件之後,清朝在新開園增設鎮海後軍前營,最初的營房,就設在萬安 今日的「塗底」。明治 29 年(1896),田代安定的調查報告書,在「樹林仔」之下,註有「舊兵 營跡地」,民國 60 年代之前,內政部出版的地圖,仍有「舊兵營」的地名。 平 埔 族 開 墾 萬 安, 以 戴 姓、劉姓、陳姓為最早,他 們多由蕃薯寮(旗山)等地 溯荖濃溪,越中央山脈再沿 新武呂溪,進入池上平原東 側海岸山脈山腳下建立聚 落,初墾時尚為原始的灌木 林,於是族人將此地稱為樹 林仔。 萬安是臺東境內縱谷地區 遠眺萬安 07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陸 ‧ 萬安

文教的發祥地,光緒 5 年(1879),後山駐軍統領吳光亮為教育卑 南廳內平地原住民子弟,預定設立 44 所「義塾」。先設在卑南、大 庄、璞石閣、成廣澳、花蓮港等 5 處,招徠原住民學童(間含漢民) 令其就學,給予衫褲、帽鞋及紙筆等,且對剃髮結辮者,另給辮線 及頭布。教其讀書習字,以「訓番俚言」為教科書,使其熟悉北京 官話及閩粵鄉語。光緒 19 年,臺東直隸州知州呂兆璜再增萬安、卑 南、拔仔庄三處。 萬安圳 大正 2 年(1913),日人設立的新開園公學校,校址就在今萬安 稻米原鄉館與錦園保安宮之間。昭和 12 年(1937),新開園公學校 遷到池上村並改稱為池上公學校,昭和 16 年,為著方便新開園地區 子弟就學,再設池上公學校萬安分教場,即今萬安國小。校園內有 十數棵樹齡近百的苦楝,因此學校有「楝園」之稱。 日治之初,日人將樹林仔與稍南同為平埔族所墾聚落水墜仔(水 礁仔,今富興村)合稱為萬安庄。大正 9 年(1920),臺東廳地方 行政區改正,萬安庄改為萬安大字(村),大字之下再析為萬安、 水墜兩個小字。戰後池上設鄉,萬安大字改為村,始稱萬安村。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會社為增加勞力,種植甘蔗,在萬 安地區設置本島人移民村,招徠西部農民入墾。 日治大正、昭和年間,東線鐵路(臺東線鐵道)通車後交通改善, 漸有北部客家人移入萬安,其中以來自新竹州的魏阿(建)鼎家族 體驗戶識別牌 最著,形成魏厝聚落。昭和 12 年(1937),日本為南進政策而成立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萬安設立事業地(面積 834 甲),招攬西部 移民入墾,昭和 19 年,萬安的會社移民尚有 17 戶 109 人,這些移民, 仍以北部客家人居多。 萬安村是池上米的家鄉,明治 39 年(1906),居民就曾合力興建 萬安圳,大正 10 年(1921),盛土圳修成之後,水田面積擴大。民 國 82 年(1993),率先種植有機米,目前,已成立萬安有機生態園 楝園 區。 萬安山狀似一條龍,傳說龍頭在磚窯廠附近,龍身在樹林仔,龍尾在龍仔尾。龍仔尾聚落的形成 較遲。最先遷入龍仔尾的是蕭家,大正 12 年(1923)蕭金蘭率家人十餘口,從新竹州北埔庄遷到 嘉武,以製瓦為業,後因經營不易而遷到新開園,昭和 16 年(1941)才遷到龍仔尾拓墾,其後羅、 賴、張、彭、黃、李、吳、謝等姓陸續移入,始成聚落。 萬安村大致分為萬安(樹林仔)、魏厝、龍仔尾三個小聚落,現有人口 152 戶 404 人(民國 100 年 10 月),居民以閩(含平埔族)、客為主,約各佔半數,以稻作為主要農產,有「共同耕作收割」 之合作團體,其次以養雞、養蠶及種植果樹為次要產業,分別成立各種產銷合作團體。 萬安社區居民社區意識與凝聚力很強,民國 82 年(1993)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後,即積極展開社 區營造工作,目前己完成大鼓陣技藝團、村史寫作、槌球場、龍仔尾、樹林仔、萬善堂及磚窯場的 綠美化工程,以及有機米田區、稻米原鄉館、禾鴨池、農村生活體驗營等的設置,不僅是臺東縣社 造最具成效的社區,而且發展出獨特的產業文化,已成農業休閒觀光要地。 萬安村民的宗教,仍以傳統的民間信仰,除與新開園、水墜共為保安宮、萬安萬善祠的祭祀圈外, 尚有四座土地公廟,分處各聚落,為各聚落居民所信仰。 073


1. 萬安禾鴨生態池 從水墜沿 197 縣道北上,過了萬安橋,便可看到萬安禾 鴨生態池矗立於道路東側,與魏厝聚落、水頭土地公廟、 縱橫在稻田中的萬安圳,構成絕佳的農村稻田景色。 鴨禾共生是臺灣水田稻作的特殊傳統,往昔在臺灣西 部,常可看到趕鴨人家,二、三月間,早稻開始播種,趕 鴨人家從南部開始,一路北上,鴨在稻農的水田覓食,農 人也歡迎鴨入水田,鴨會食草,也會留下有機糞便。 早期,萬安地區的農民,整田插秧後,也會利用禾鴨天 性好動、雜食的特性,能啄食害蟲、福壽螺等,而且禾鴨 在覓食的過程中,將田水弄成混濁狀,阻隔日照,進而妨 害雜草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長,成為農人好幫手。這種 讓禾鴨共生共作的方式,不僅可以節省人工,更可讓土地 的生長體系生生不息。 萬安社區的農民,在推廣有機米的種植中,再次有這種 「種養共生」的概念,為落實這種概念,於是,萬安有機 產銷班在有機米田區捐出約 3000 平方公尺的土地,提供臺 東農田水利會建築「禾鴨生態池」。 禾鴨生態池 萬安禾鴨生態池引萬安圳的餘水建立,底部及護岸四周 以填土的方式,來改善水池滲漏無法蓄水情況,並在生態池旁利用廢棄電桿及漂流木,設置跨河木 橋及親水平臺各一座,供訪客觀察生態池,另在池邊興建木造雙層觀景涼亭,可登高遠眺縱谷美景。 全區植栽綠化及設置各種解說牌,形成一處能融入四周自然景觀及兼顧生態教育和休憩旅遊功能之 農田水利設施。 民國 94 年(2005)11 月,工程完工後,由萬安社區 的萬安有機米產銷班認養,班員每月固定於園區涼亭, 召開有機產銷班例行會議,會後全體班員隨即進行維護 管理工作。 民國 90(2001)年,建興碾米工廠負責人梁正賢,與 萬安社區的農民結盟,成立萬安社區有機米產銷班,共 同投入有機米的生產。萬安有機米現有田區面積達 66 公 頃,主要位於魏厝以南,萬安福德祠到萬安橋之間的臺 池裡的禾鴨 東縣道 197 公路以東,到海岸山脈之間,灌溉水源為取 自海岸山脈無污染的萬安圳。 有機米產銷班的班員,都要通過自然農法美育基金會 ( MOA ) 之認證,栽培之有機稻米要依據自然農法規定 栽種,栽培過程中完全不能施用化學肥料及農藥,田中 雜草則以傳統的人工挲草方式去除,班員皆在自己的稻 田設立(MO A) 之認證標誌及解說牌。 禾鴨生態池設立後,與萬安有機米田區合稱為「萬安 有機生態園區」。 有機米優質農戶認證

07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陸 ‧ 萬安

2. 萬安稻米原鄉館 民國 60 年(1971),池上鄉農會在 萬安入口處興建一座用以儲藏肥料的 倉庫,民國 80 年,因不敷使用,農會 另外擇地興建新倉庫,舊倉庫就一直 閒置在 197 縣道旁。由於和磚窯、萬 善祠等文化景觀相鄰,門前又有一塊 空地,是萬安一個極好的社區展演場 地。 民 國 92 年(2003), 萬 安 社 區 發 展協會取得池上鄉農會同意無償使用 後,向文建會提出「池上鄉萬安社區 生活圈─農會倉庫再利用計畫」,將 舊倉庫打造為「稻米原鄉館」,作為 稻米原鄉館 社區觀光、行銷的入口平臺,遊客參 訪諮詢休息之所。 稻米原鄉館主體工程在 93 年(2004)4 月完工,同年 10 月,內部設備完成啟用。主體仍保留原建築結構,外 牆砌以紅磚,拱形門窗,綠色屋瓦,矗立在藍天白雲間, 充滿著古樸之美。內部一半改造為木構二樓,做為小型 會議及遊客休憩之用,另一半挑空的空間,為接待訪客 以及文物展覽的場所。所有的工程,都是由社區居民自 發性以雇工購料方式建造。民國 94 年,水土保持局第五 工程所配合整頓週邊景觀綠化、停車空間及閒置空間等 稻米原鄉館內一角 工程。目前,稻米原鄉館已成為萬安的重要地標,是社 區農產展售、藝文活動、休閒遊憩的活動場所。 「原鄉原不在他鄉,原鄉即在我鄉,這是一扇打開世 界的窗口,讓人窺見學習,先民豐富的稻米生活文化, 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間,久已撕裂的聯結,再一次 連接起來,這是個文化分享的場域,我們稱之為稻米原 鄉」 這是萬安村民對自我的期許,也是稻米原鄉館的使 命。館內展示傳統農村耕種機具、萬安地區老照片、「池 上有機米栽種及發展過程」展示圖等外,還設有展售中 魏其章的木雕 心,展售萬安有機米,並提供簡餐、咖啡服務。館內最 動人的是村民魏其章的母豬木雕,很能讓走過臺灣農村貧窮歲月的人,低迴不已。. 戶外廣場為社 區展演活動場所,角落的老牛車更讓稻米原鄉館添增了不少農村的古意。 稻米原鄉館也設計一系列體驗和教學活動,配合時令有稻米插秧、割稻,以及米食 DIY、彩繪米 畫、磚窯體驗等,讓更多的現代人分享稻米生活文化。

075


3. 萬安「萬善祠」 萬安萬善祠位於錦園村進 入 萬 安 社 區 入 口 處, 臺 東 197 縣道上方,距保安宮約 100 公尺,緊臨萬安稻米原 鄉館。祠內供奉清軍傷亡或 病故者遺骸,其起源已有百 年以上歷史。萬安萬善祠與 保安宮同為新開園萬安地區 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 清 光 緒 14 年 (1888) 大 庄 事件後,鎮海後軍前營曾以 三 哨 駐 紮 新 開 園, 光 緒 22 年 6 月,統領劉德杓更以新 開園為基地,與日軍誓死決 戰。 當 時 戰 死 或 病 亡 的 士 萬善祠 兵,因交通不便無法歸葬故 里,都就地草草安葬,其埋骨處就在龍仔尾村民羅肇村家前方的荒地。後來開墾土地時被發掘出來 後,就與早年萬安國小、萬安磚廠整地時所挖掘出的無主骨骸集中建祠供奉。最先的萬善祠建在陳 協和米廠後方坡處,後來才遷建現址。 原祠為土牆木造結構,民國 67 年(1978),萬善祠的樑柱斷裂,暫以繩索綁牢固定,由於年久 失修,加以放置骨骸的地方太小,不敷使用,於是時任村長的葉錦 章發起重建,地方人士集資改建為鋼筋水泥廟宇。每年農曆 7 月 29 日為祭典日,錦園、萬安、富興等村居民,家家戶戶必備三牲前來 祭祀。萬善祠內供有正營長陳協臺、副營長羅師爺神位,鄰近花蓮 縣富里鄉富南亦有供奉陳協臺的小廟,兩者或有關係,疑係祭祀大 庄事件殉難的清朝軍官。 按鎮海後軍的編制,未設有「協臺」之官,清代臺灣武官品級, 分成總兵、副將、参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等 階級,亦無「協臺」。協臺應是一般民眾對地方駐軍長官的尊稱。 萬善祠一般稱為有應公廟,屬陰神廟,民國 89 年(2000),池上 鄉公所曾將其廟埕美化,廟後巨樹成蔭,廟前開闊,極目所至,一 片綠野,毫無陰森之氣。臺東縣由於開發較遲,且官方居於主導地 位,因此有應公廟甚少。新開園地區因開發較早,有應公廟有兩座, 萬善祠的神位 另一座在慶豐村,稱為萬靈公祠,都與客死新開園的清軍有關。

07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陸 ‧ 萬安

4. 萬安磚窯廠 ( 歷史建築 ) 萬安磚窯廠位於萬安國小後方,民國 43 年(1954)謝貼 創設,63 年易主經營,由莊訓祥接手,民國 66 年,原建 築部份毀損,莊訓祥重新補強整修。重修後的磚窯場適值 東部用磚黃金時期,每月產量高達 36 萬塊,銷售富里、海 端、池上、關山等地。磚窯場旁原有蛇窯一座,但因附近 土質不適燒製,後來廢棄拆除。民國 78 年(1989),因製 磚所需黏土原料取得不易,及現代化自動窯出現,傳統磚 窯廠成本太高,不易經營而告停工,當時,工廠保存仍很 完整。 萬安磚窯廠現況 萬安磚窯廠為荷蘭型「目仔窯」,計有 19 個窯坑,每坑約可生產 15000 塊,生產過程全靠人力, 其產生流程為:取土去石、機械攪和、置入模型、人工切割、日曬陰乾、進窯排置、封窯燒柴、高 溫悶燒、熄火冷卻、開窯出磚。製造過程,極為繁複,切割成型的黏土,必須陰乾 7 日,封窯悶燒, 19 坑必須長達廿五日,燒窯時五坑同時入窯起火兩日,第 1 坑再 24 小時不停加材燃燒,第 2 坑起 更須長達 24 至 36 小時,第 1 坑出窯,第 7 坑才可入窯,第 2 坑出窯,第 8 坑入窯,如此出窯、入窯、 交替燒磚、出磚,窯溫更須維持攝氏 1000 度。所需人工,含製磚、燒磚、出磚、搬運黏土及柴薪 各 4 人、管理(2 人)等高達 22 人,所用燃料,以相思樹、漂流木為主。 傳統窯場主要有蛇窯、八卦窯、目窯等三種,目前,全臺灣目窯尚存的僅有兩座(另一座在屏東 縣萬丹鄉),池上鄉公所擬將萬安磚窯場整建為生活博物館,已完成磚窯廠綠美化。可惜,民國 92 年(2003)12 月,因地震嚴重受損,後經文建會撥款補助,利用社區總體營造整建,修復四座窯坑, 並使用鋼棚架保護,其餘 15 座窯坑均處半毀狀態,第 19 座高坑則局部修復,作為紅磚燒製體驗營 活動使用,目前提供給萬安社區發展協會作教學使用。 民國 92 年(2003),臺東縣政府將萬安磚窯廠列為歷史建築。

萬安磚窯廠原貌

077


5. 萬安的土地公廟 土地公即福德正神,客家人則稱伯公,為臺灣最廣泛的民間信仰。移民拓墾之初,為祈求平安與 土地開墾成功,常在田園邊建立土地公廟,初墾時常在大樹下立石崇拜,待經濟改善再建廟崇祀, 因此臺灣有「田頭田尾土地公」之諺語,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 萬安地區土地公廟共有四座,分處於樹林仔、魏厝、龍仔尾(兩座)。其中以樹林仔萬安福德祠 歷史最久,原址在錦園派出所前,民國 60 年代遷移到現址,197 縣道聚落南方往富興村路口處,民 國 74 年(1985)曾經綠美化,已成社區小公園。萬安福德祠對聯:「萬金環山駕海來,安樂眾生 青禾盈」,似乎在訴說西拉雅平埔人移墾故事,頗富歷史意味。 四座土地公廟中,唯有魏厝水頭福德祠有固定的祭祀組織與祭典,水頭福德祠原建於萬安溪的源 頭萬安圳的入水口處,鄉民習稱為水頭伯公。民國 54 年(1965),因水源頭屢經崩塌而遷建於魏 厝東南側的水田中,因此又稱魏厝伯公。水頭土地公與萬安圳的興築有關,萬安圳是在明治 37 年 (1904),由萬安庄的漢人與平埔族人合力修築,水頭伯公廟應於此時所建,昭和 7 年(1932), 客籍移民魏阿鼎率領 10 子入墾萬安形成魏厝聚落後,接續水頭伯公的祭祀。後來因常遭水患,民 國 74 年遷建到現址,或因水患,祠中一度祀有水仙公。 水頭伯公廟在日治時期就有有固定的祭祀組織與祭典,農曆 2 月 2 日、4 月 8 日、8 月 2 日與冬 至都要舉行祭典(俗稱做福、四季福),最初由 12 戶,即魏厝的魏、劉、楊、詹、鍾等五姓姻親 組成,每戶出錢準備祭品,並於祭後聚餐。今改由十二戶所分之家戶輪流當爐主,且不再醵金,由 當季爐主宴請,該季生有子孫的家庭,須做「新丁粄」,分送各家,每家兩個紅粄,頗具客家溫情。

078

萬安福德祠

魏厝水頭土地公

龍仔尾頂福德祠

龍仔尾下福德祠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陸 ‧ 萬安

6. 魏家庄(魏厝) 魏厝又稱魏家庄,開基祖魏建鼎新 竹州新埔庄人,因原鄉生活不易,乃 於昭和 7 年(1932),率領 10 位兒子, 攜家帶眷前來池上開墾。最初居住在 大陂庄,後來佃耕臺東地主賴金木在 萬安的水田。昭和 12 年,魏家為著耕 種方便,選擇萬安附近高地,建築房 舍聚族而居,由於子孫眾多,形成聚 落。魏家莊地形北高南低,坡度不大, 視野開闊,北高處形成聚落,南低處 闢成農田。建物聚集於道路入口處, 其餘零散分佈於道路兩側。早期,魏 家庄房舍建築亦有客家傳統圍樓之形 魏家庄 態,以為防衛之用。 同姓聚居形成聚落,在臺東縣相當罕見。目前,魏家庄居戶約有 30 戶,120 餘人,以魏姓為主, 另有鍾、劉、詹、楊、溫及邱姓,均為魏家子孫與婚姻親屬。魏家人口佔萬安村的三分之一,村里 長選舉,只要魏家支持的,都能當選。 「十德佳城」為魏家祖墳,緊依魏厝東側,魏家兄弟感情深厚,生前相議百年後靈骨合葬,魏家 子孫乃於民國 52 年(1963)秋共建「十德佳城」,合葬魏厝始祖與其子十兄弟。墓園有當時縣長 黃拓榮所題:魏府雙金先生昆玉十人友子情深,相議百歲後靈骨仍歸一塔,結來生,茲塔成,囑余 題曰:「十德佳城」。魏家創業之初,曾得助於臺東市地主賴金木,為表感念之情,墓園中立有: 「開明地主賴金木紀念碑」,碑文為:「憶大地主德澤尚未報,樹我兄弟恩深更難忘,沐恩魏十兄 弟謹誌」,充分顯現地主佃農特殊情誼。

魏家十德佳城

感恩碑

079


延伸閱讀 魏阿鼎 魏家庄始祖魏阿鼎,又名魏建鼎,清 同 治 11 年(1872) 生,1 月 25 日, 民 國 38 年歿,享年 78 歲。一生歷經清代, 日治、及民國三個不同的統治時代。 魏阿鼎原居新竹州新埔汶水坑,育有 10 子、3 女,因子女多,生活不易,乃 興起到東部發展的念頭。起先,先派長 子魏水傳、次子魏水連先到東部觀察, 認為可以發展,遂決定舉家遷移池上。 昭和 7 年(1932),魏阿鼎帶領 10 個 兒子(水傳、水蓮、木春、阿琳、火佑、 雙標、雙秀、雙全、雙協、十龍),前 來池上拓墾。拓墾之初,首先駐足大陂

魏氏十兄弟與父母 - 魏其兵提供

庄(今慶豐村),租地耕作。除了耕作水田,魏家兄弟也到附近的大坡山上開墾園地,種植甘蔗。後來發 現萬安沖積扇的扇頂尚未全面開墾,僅少數地區有阿美族在此耕作,於是魏家擇此落腳,在扇頂建屋居住。 當時,臺東街富商賴金木在萬安擁有大片水田,全部由魏家佃耕。魏家子弟,日間開田,夜間摸黑闢園, 當時山區有山豬逸出踐踏園地,作物經常一夜間破壞殆盡,辛苦經營毀於一旦。後來族人日眾,承墾土地 激增,然而終究仍是佃農身分。 民國 38 年(1949),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生活略獲改善,當時,魏家十兄弟已各自自立門戶,「魏 家十兄弟」已是池上地區家喻戶曉之事。民國 42 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地主田地釋出,魏家十兄弟由承 租土地的佃農一躍成為字家擁有土地之自耕農,生活終於獲得徹底改善。為感念地主賴金木的恩德,魏家 特別在祖墳前立「開明地主賴金木」的紀念碑。 魏家擇居萬安時,萬安以平埔族居多。移入者不易為先居者接受,紛爭之事時有所起。尤其當時萬安圳 長年水量不足,爭水之事常有所聞,嚴重時曾出現打鬥場面。因此,魏家族人聚集而居,耕作與讀書之外, 兼加習武。建築以圍樓形態作為禦敵之用,「魏厝」或「魏家庄」之地名,由是產生。

08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陸 ‧ 萬安

7.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萬安養蠶歷史很早,日治 時代即有村民栽桑養蠶,民 國 58 年(1969), 臺 灣 省 政府開始在臺東地區推廣養 蠶 事 業, 民 國 63 在 萬 安 村 上方坡地,原臺灣拓殖會社 萬安事業地設立「池上蠶桑 示範場」,負責池上地區養 蠶事業的推廣,民國 67 年, 開始與當地居民合作栽桑養 蠶,初期經營面積 50 公頃, 後 期 自 營 桑 園 25 公 頃、 合 作桑園 83 公頃。共有 53 戶 加入栽桑養蠶行列,以大坡 村南溪、北溪與富興村保甲 園、山棕寮為最多。蠶桑示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範場為池上蠶業的核心,負責推廣養殖、提供幼苗、收購蠶繭、製造成品、承租桑園及出售絲被。 民國 70 年,示範場研發出以平面繭的技術製作輕柔、保暖、透氣性佳的蠶絲被,一時全省聞名, 並贏得「五千年來第一被」的美譽。 池上蠶桑示範場面積百餘公頃,除桑園、葡萄柚園外,尚有育蠶室、蓄水池等設施,小橋流水、 綠樹成蔭,視野廣闊,可瞰花東縱谷,令人心曠神怡,每逢假日遊客絡繹不絕。園區內有水保局設 立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提供生態解說、校外教學等課程。 池上示範蠶桑場原由土地銀行以自給自足方式經營,民國 80 年起,納入國有財產局「開發基金」 預算管理。民國 87 年立法院議決裁撤「開發基金」,池上示範蠶桑場由國有財產局收回自營。 民國 80 年代,受到中國大陸廉價蠶絲傾銷的威脅,池上養蠶事業沒落,87 年 6 月,蠶桑場結束 業務。僅剩的蠶農 7 戶,平面繭絲被由天虹蠶織公司與蠶農繼續生產,池上農會監製。蠶桑場轉由 民間企業接手,朝向農業休閒觀光發展。 民國 88 年 2 月,由名全實業公司以 600 餘萬 元標得池上蠶桑場經營權,並易名為「池上蠶桑 休閒農場」,並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核准,成為 全國第一家核發登記證的大型休閒農場。名全實 業公司即著手增修各項設施,已完成景觀道路、 觀光果園整理與建築物的整修裝潢。目前,農場 服務項目有:農特產展售區、會議室、住宿區(50 間客房)、露營與梅園滑草區、釣魚區、自費泡 茶區、蠶寶寶生態區、螢火蟲生態區等,是具備 生態、人文、休閒及戶外教學的休憩場所。 蠶桑農場的意象

081


延伸閱讀 五千年來第一被 池上蠶桑示範場成立後,研發出新的飼養方法, 每年可育蠶 13~15 次。蠶寶寶從出生到吐絲約需 25 天左右,其體重、體積約增長一萬倍,成為健壯肥碩 的蠶寶寶。 民國 70 年(1981),場長黃燦祺發明了「平面繭」 的技術,利用蠶寶寶習性與特性,製作特殊的吐絲 臺,讓蠶寶寶做無定點的吐絲,經 5 天 4 夜監控, 每隻蠶寶寶吐絲長 1200~1400 公尺,自然而然的編 織成一張平整亮麗、組織結構完整的蠶織平面繭。 「平面繭」經脫膠處理後呈現鬆軟、輕柔的特質,進 平面繭 - 池上鄉公所提供

而拉製成均勻組織完整堅實的「平面繭蠶織絲被」,

沒有接縫,絲質結構韌性特強,是目前品質最佳的絲被、公認的珍品。 「平面繭」的發明,改變了蠶寶寶五千年來作繭自縛的習性,是養蠶事業的突破與貢獻,因此,被稱譽 為「五千年來第一被」。發明「平面繭」的場長黃燦祺,也因此獲得第 25 屆(民國 76 年)全國十大傑出 青年之殊榮。 民國 87 年池上蠶桑場結束營業後,為免創世傑作步入歷史,「蠶織平面繭絲被」由天虹蠶織與蠶農繼續 生產,池上農會監製。

08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陸 ‧ 萬安

8. 盛土圳(浮圳) 清光緒 4 年(1878),來自今屏東縣萬巒鄉赤 山的平埔族人陳枝和、潘尿、潘阿財等 18 人與 來自恆春的阿美族人數十人,共同修築新開園 圳,引新武呂溪的水,灌溉新開園、萬安地區的 土地。清光緒 20 年,胡傳的《臺東直隸州修志 採訪測》已有「大陂圳:引新武呂溪水,西北行, 長約十里,始於新開園,尾輸於大坡,灌田二百 餘甲」的記載,為當時臺東直隸州管內最大的水 利設施。新開園圳即是胡傳所稱大陂圳,實際上 的流向應該是東北行。 大正 10 年 (1921)7 月,新開園圳與水墜圳(明 池上浮圳 治 39 年修築,今已成廢圳)、萬安圳 ( 明治 39 年修築 )、大坡圳 ( 明治 41 年修築 ) 等水圳,同時 被認定為公共埤圳,地方人士林福、王明經等 181 人,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新 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由當時臺東廳直轄,組合長由臺東廳廳長兼任,11 名職員中僅有曾貴春為本 島人外,其餘都為日本人。 隨著土地的開發,原有的水利設施已不敷使用,新開園圳亦已老舊。於是地方人士以「組合」的 名義,向勸業銀行貸款 2 萬 5 百圓,分五年償還。開始進行整修工程,共改善幹線長度 6783 公尺, 疏浚第一、第二支線(今池上大圳第三、四 支線)及新進水閘門,並新築「盛土圳」。大正 10 年 (1921)10 月,工程竣工,增加灌溉面積 120 餘甲。為著償還貸款,「水利組合」向農民徵收「特 別水租」(工程負擔金),每年每公頃既成田 3 圓 50 錢,新開田 24 圓 81 錢。 「盛土圳」又稱「浮圳」,由王明經等人捐獻私有土地作圳道,為著灌溉尾端較高的水田,以築 堤的方式築圳,就近挖取田土築堤。最初以月桃葉編成頭箍,上以畚箕盛土堆築土堤,邊坡種草保 固圳堤,再開圳溝以通水流。由於圳溝位於土堤上,高於兩農田甚多,故稱「浮圳」( 今為池上大 圳第六支圳 ),是日治時期所開闢六條水圳中最具特色的圳道。 初期圳道為土溝,日治末期改成砌石混凝圳溝,民國 52 年(1963),臺東農田水利會再改建圳 道為 RC 材料始成今貌。浮圳全長 1195.5 公尺,最寬處約 10 公尺,最高處約 6 公尺。 圳堤南側的錦新二號道路 未開闢前,錦園、萬安村民 與池上往來多走堤頂道路, 每逢池上街上酬神演戲,錦 園、萬安村民晚上到池上看 戲,常拿著火把,沿浮圳前 進, 數 十 人 形 成 火 龍 的 場 景,是池上人共同的回憶。 池上鄉公所為著發展觀 光,以浮圳為中心,連結大 坡池、錦園,萬安一帶,規 劃為觀光自行車道,堤頂建 池上浮圳 有「大觀樓」、「觀月樓」。 浮圳兩邊是一望無際的水田,隨著稻作的成長,四時都有不同的景觀。登高攬勝,視野遼闊,浮圳 已成池上鄉著名的景點。 083


延伸閱讀 捐地建圳王明經 王明經,原名王經仔,居住在新開園的西拉雅平埔族人,生於清同治 5 年(1866),昭和 7 年殁,享年 67 歲。其父王武器,母潘氏鬱。明治 25 年(1892)11 月,王明經娶同庄趙惡狗之女趙氏枝美為妻。婚後, 育有一女金里,並收養不甜、阿貨兩女為養女。 日治初期,王明經曾擔任新開園保正,明治 44 年(1911)5 月,繼卓清和為新開園區區長,到大正 10 年(1921),始由曾貴春接任。王明經擔任區長先後長達 10 年,為日治時期,本島人任期最久者。次外, 王明經亦曾加入「日本赤十字會」(紅十字會),為臺灣支部臺委員部的修身會員。王明經為新開園地區 的大地主,以農為業,因興築盛土圳,造福鄉里為後人稱頌。 盛土圳所經之地多為王明經捐獻,築圳或修補圳道所需之石土亦就近於其田中挖取,致使其田變水埤。 反之,若遇到圳道淤積,又將淤沙填回水埤。池上平原因地勢較高,引水灌溉不易,盛土圳興築至今已 80 年,除了擴大灌溉面積外,更提供穩定的水源,將原本一期作水田變成二期作,使整體稻米產量提高,其 對池上地區影響至為深遠。 王明經的田園有 5、60 甲,雇用的書記、拳師、長工、雜役苦力等人數眾多,吃飯時需席開十桌。當時 尚無浮圳時,水田的灌溉是由「塗底」一帶的水田先灌溉,滿溢後再灌溉下一區水田。如此一來,位居水 尾或高處的水田,往往無水可灌。時常引起爭水的糾紛,甚至造成庄與庄間的衝突。王明經有鑒於此,乃 提供私田作圳底,僱工修築浮圳,使尾田也有水可灌。 當時社會治安不佳,時有「拼庄」的情形發生,各庄常會成立武館以自衛。新開園的庄頭武館即在王宅, 武館有請拳師指導壯丁練武,並有獅陣(青頭獅)。武館的作用在保衛家園及衛護旅運貨物之安全。當時 所生產的米,需用牛車運送到臺東,變換日常所需的鹽、布、鹹魚等物品。由武館壯丁負責牛車沿途的安全, 以防土匪搶奪。王明經的女婿莊阿生即因操勞過度,在運送中途中暑「嘔紅」(吐血),年 33 歲即往生。 王明經體型魁武,人稱「賢人」、「善人」。經常巡視庄民有米可食否,若無則親自送米至庄民家。若 有喪家無力收埋者,則施棺濟助。其長女王金里,招贅莊阿生為夫,育有一子莊王興,結婚 8 年,莊阿生 病逝。王金里一生持齋念佛,撫孤成長,當時醫療缺乏,她用「藥頭仔」救人無數。民國 47 年(1958)春, 在屏東東山寺受菩薩戒,法號普妙,對於臺東東禪寺的建立,著力甚多。民國 51 年農曆 10 月圓寂,得舍 利子廿二粒,舍利花一朵,現供於東禪寺內七寶舍利塔中。 莊王興受到母親的影響,自幼就潛心佛法,13 歲皈依三寶,21 歲赴日,進佛學院學習,畢業後取得出 家證書,24 歲時由日籍高僧全明和尚披剃受戒,法號「一覺了然禪師」,之後又從曹洞宗天山和尚修禪。 昭和 16 年(1941)返臺,時值戰亂乃避居臺東深山潛修禪定。 民國 34 年(1945),一覺了然禪師用牛車載米至火車站,轉運至花蓮港,接濟待遣歸國的日本難民 270 餘人。民國 35 年,一覺了然禪師將變賣新開園私產所得 50 萬元,獨力在臺東購地興建「永平山東禪寺」。 民國 40 年大地震,東禪寺被震毀。民國 45 年,再變賣土地得 16 萬元,重建東禪寺,因經費不足才開始 募捐建寺。民國 69 年,一覺了然禪師圓寂。

084


柒 . 錦園(新開園)


柒 . 錦園(新開園)

錦園俯瞰 - 池上鄉公所提供(弘安飛行俱樂部攝)

錦園社區原名新開園,為西拉雅平埔族人移墾而成的部 落,相對於璞石閣平埔八社,新開原為新開墾的田園,因 而有此稱呼。咸豐元年(1859)赤山、萬金平埔族人(屏 東縣萬巒鄉)越中央山脈至寶桑,八年之後分兩路北上, 其中一路溯卑南溪北上大庄(富里鄉東里),與先前來的 族人協力開墾,但因人多地狹,部份族人南下,在今池上 鄉建立聚落,最遲,在光緒初年,新開園就已形成部落。 光緒 7 年(1881)大庄發生水災,族人移住更多。期間, 更有蕃薯寮(今高雄旗山)地區的大滿亞族的人,循荖濃 溪越中央山脈,出新武呂溪,進入新開園、萬安等地開墾。 新開園也是臺東境內縱谷地區漢人最早入墾的部落,光 錦園社區 緒 3 年(1877)福建巡撫丁日昌派員在廣東汕頭設立招墾 局,計畫招募潮民(客家人)2000 名,用官輪運至臺灣,先以 800 餘名撥交吳光亮安插在後山。此 計劃雖為吳光亮所阻,但第一批 500 餘人仍被分配後山,部分入墾新開園。因所招募墾民「半係游 手好閒之徒,不能力耕」,又因「氣候不適,時有病歿者,或懼而逃歸者,亦有轉居前山者,持續 開墾者甚稀」,但仍有少數潮民定居下來。光緒 14 年(1888)大庄事件,倡議起兵抗清的新開園 墾民劉添旺等人,即為客籍人士,或為此次移民。 平埔族人熟諳水田技術,清光緒 4 年(1878)新開園的平埔族人陳枝和、潘尿、潘阿財等十八人, 便與來自恒春的阿美族人數十名合力修築新開園圳,引新武呂溪水灌溉萬安、新開園農田百餘甲。 在清代,新開園就為重要的產米區,光緒 18 年,臺東天后宮就曾在新開園購買水田作為祀產。 新開園為進入縱谷地區中段的門戶,地位重要。清光緒 14 年(1888),清朝在後山設立臺東直

08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柒 ‧ 錦園(新開園)

隸州,轄區劃分為五鄉,新開園成為新鄉(含今池上、 關山及花蓮縣富里三鄉鎮)的重心。大庄事件後,同年 冬,清朝增設鎮海後軍前營,駐防新開園。此後,新開 園與璞石閣(玉里)、拔仔庄(瑞穗富源),同為花東 縱谷三大中心。 光緒 22 年(1896)5 月,日軍登陸臺東,清軍統領劉 德杓率兵 300 餘名固守新開園,直至 6 月 1 日始為日軍 所破,劉德杓退守布農族的網綢社,直至 10 日見大勢已 去,始越中央山脈至雲林鐵國山繼續抗日,新開園為臺 東清軍抗日最後據點。 錦園福德祠 明治 29 年(1896)八月,臺灣總督府派田代安定調查 臺東時,新開園已有 50 戶 216 人,含平埔族人 42 戶 185 人、漢人 8 戶 31 人,仍為以平埔族為主之 聚落。 日治時代,新開園仍為池上平原政治經濟中心,明治 38 年(1905),日人在新開園設立警察派出所,管轄池上地 區,42 年(1909)臺東廳設新開園區,大正 2 年(1913) 設新開園蕃人公學校,區役場與公學校均設在新開園,大 正 4 年,臺東製糖會社更在新開園興建壓榨能力 150 噸的 製糖工場。大正 14 年,新開園領有營業執照的商店,已有 林明順店(林有月)、東昌店(張國)、東和店(李敏)、 陳義成店(陳義)等雜貨店四家,新順珍(張阿財)糕餅 店一家,以及大新精米所(林桂興)米廠一家。當時,池 新開園派出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上村僅有大埔曾貴春、江丁洪以及移民村日人高松順次郎 開的三家沒有店名的小雜貨店。 大正時期,移入池上地區的漢人,多以新開園或萬安為 最初落腳處,西部漢人持續移入,以北部客家籍較多,昭 和元年(1926)東線鐵路通車後,池上車站附近逐漸繁榮, 形成街肆,區役場、公學校相繼從新開園遷到池上街肆, 昭和 12 年(1937),新開園的地位才被取代。 昭和 12 年(1937),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新開園、萬安 設立事業區,第二年,在新開園設立事務所,招民開墾, 昭和 19 年,新開園的會社移民尚有 51 戶 230 人,這是日 日治時期的新開園公學校 治時期,官方主導唯一的最大規模移民。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戰後,新開園改名為錦園村,民國 100 年(2011)10 月, 錦園村的人口共有 159 戶 414 人。以客家人居優勢,但日常語言都以閩南語為主,有呈現「福佬客」 之現象,村民以務農為主。 新開園的宗教信仰,仍以漢人的民間信仰為主,保安宮(五穀爺廟)從清末就已為新開園、萬安 等聚落居民共同信仰中心。聚落入口處的錦園福德祠則為本聚落人的共同信仰,每年農曆 2 月 2 日、 8 月 16 日土地公生日,都有爐主組織負責祭祀事宜。平埔族人的傳統的「阿立祖」(壺祀)信仰, 在社區裡的元極宮鳳梨園的慈善堂,仍被保存著。

087


1. 新開園保安宮 保 安 宮 位 於 錦 園村南側山腳下, 鄉 民 習 稱 為「 五 穀 爺 廟 」, 創 始於清光緒 8 年 (1882), 為 臺 東縣縱谷地區歷 史最久之廟宇。 保安宮主祀神 明 五 穀 爺( 五 穀 大 帝、 神 農 大 帝 ), 原 係 蕃 薯 寮( 今 高 雄 縣 旗 山地區)平埔族 保安宮 人張生家族在家 宅私祀的神明,清光緒 8 年 (1882),張生家族入墾萬安時,張妻戴禮仔為祈求路途平安,避免「番害」 (布農族馘首),將五穀爺隨之帶來,最初搭建草寮在家私祀,數年之後五穀爺「擇乩問事」,才 建一簡陋土角厝供墾民膜拜,歷經十年因殘破不堪,村民合作始改建成正面三間石造廟宇,稱為「五 穀爺廟」。昭和 12 年 (1937),中日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小林躋造實施皇民化運動,為消滅臺灣漢人 民族宗教信仰,以寺廟整理為藉口,強迫臺灣各地家庭及廟宇的神像交出焚毀,廟宇或被搗毀,或 移他用,萬安的「五穀爺廟」也不例外,廟宇被移作派出所(今錦安派出所)之用,神像被集中焚 毀。據說神像被焚時發生神蹟,神農大帝大顯神靈,神像從火爐中彈出,為村民張保所得,暗藏衣 服中歸家安置並暗中供奉。 戰後地方人士倡議集資重建,神農大帝自擇靈地,村民林瑞榮、陳煥捐地,重建保安宮於錦園、 萬安兩村之間的現址。原預定建正殿三間,將近完成時又遇地震被震垮,村民並不灰心,繼續修建 成木造廟宇。民國 59 年(1970),由於殿內衍角腐朽,村民集資重修,成立重建委員會,以曾建 錦為主任委員,歷經 6 年至民國 65 年,才改建成以鋼筋水泥建築為主的今貌。 保安宮為單殿懸山式的建築,前有拜亭,除龍柱、鐘鼓之外,正面及兩側簷下均有剪黏,造形具 古拙之美,右方龍堵上置有「保安宮沿革碑」。正殿樑上懸著書有「龍神興旺,合境平安」的巨型 神符,正殿中央供奉五穀大帝,正殿主祀五穀爺,左右陪祀城隍爺、註生娘娘,左右兩個側殿原本 分別為媽祖殿與帝君(關聖)殿,後來改為太歲殿供奉太歲,關聖帝君則移至正龕供奉。保安宮鎮 殿的五穀爺係戰後重建時新雕,原來的開基五穀爺則自由往來北極玄天宮(富興村張生家族私廟) 與保安宮。保安宮供奉的神明中較特殊的是城隍爺,在東部主祀城隍爺的公廟僅有拔仔庄(花蓮縣 瑞穗鄉富源)的保安宮,同祀城隍爺的也只有少數寺廟,且多源自清代,保安宮的城隍爺來歷已無 可考,據推測或與清代「鎮海後軍」的駐防有關。 保安宮的祭祀圈原本涵蓋整個池上地區,戰後玉清宮建廟之後,尚含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等 村,以負責廟務的管理委員而言,除振興村(以阿美族為主,漢人較少)外,每村產生委員三人, 信徒以農民為主,包含閩、客、平埔人及少數的阿美人。保安宮除廟地 0.0281 公頃外,尚有四筆旱 地 0.8622 公頃的祀產。 保安宮的年中祭儀,計有:農曆 3 月 20 日註生娘娘千秋,3 月 23 日媽祖生,4 月 26 日五穀爺生, 5 月 13 日城隍爺祭,6 月 24 日關帝聖誕,7 月 15 中元普渡,11 月底收冬戲等。其中,以 3 月 23 媽 08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柒 ‧ 錦園(新開園)

祖戲生、4 月 26 五穀爺生、7 月 15 普渡、11 月收冬戲等四次較為盛大。 這四次祭典都有公共祭祀組織,主要由錦園、萬安、富興三村居民組成神 明會,選出若干頭家、爐主、首事等負責執行,振興村因較偏遠,漢族少且 聚落零散,歷年來雖然偶爾也有頭家、爐主產生,但係保安宮的外圍聚落。 四次祭典都會演戲酬神,其中更以 4 月 26 日神農大帝聖誕最為熱鬧,從 25 日午夜開始祝壽頌經,第二天再行大拜拜,外出謀生的子弟常會趕回來 參加。神農大帝每年三月底都會出巡全省,由管理委員會及信徒組成進香 團,到新竹、苗栗、旗山、高雄等有供奉神農大帝的廟宇參香。神農大帝神 威遠播,更有遠自高雄、內惟、臺北的信徒到保安宮分香迎回農神大帝建廟 保安宮的五穀爺 供奉,每年均會返廟謁祖,全省各地的神農大帝的廟前來進香的也很多。 「五穀重豐年及雨及時施德澤,萬芳匡正日扶忠扶孝顯威靈」,保安宮的門聯,道盡了縱谷地區 信徒對五穀大帝祈求的不僅是及時及雨風調雨順的豐收年,更渴望神明扶忠扶孝的內心道德慰藉。

2. 老人會館 民國 60 年代初,錦園村保安宮廣場 就常聚集一 群老人,拉胡琴唱山歌自 娛,當時縣長候選人蔣聖愛捐一萬元 贊助添購樂器,促成「錦園長壽俱樂 部」的成立。民國 81 年(1992)10 月, 正式改名為「錦園老人會」。 民 國 70 年(1981), 會 員 自 籌 20 餘萬元,配合政府補助,興建「錦園 老人會館」,民國 71 年元月落成使用, 為臺東縣第一座老人會館。老人會館 建築所需紅磚,全由會長莊合雲提供。 民國 80 年(1991),池上鄉公所興 錦園老人會館 建「錦園村多功能活動中心」,二樓 部份提供老人會使用,定名為「錦園老人活動中心」,民國 82 年重陽節落成使用,原有老人會館 改設為餐廳,供會員聚餐使用。 保安宮廣場本來就有老人拉胡琴自娛,但人數不多。民國 80 年,吳秀英招募團員 14 人,由邱創 河擔任樂師指導成立錦園老人會八音團。八音團成立之後, 時常接受各界的邀請演出,逐漸打出了知名度。 八音團經常演奏的樂曲有:掛金牌、小送、柴進寫書、 擺渡等曲目,有時也會穿插客家歌謠、搖旱船,具濃厚客 家色彩。團員演出時,男的穿唐衫,女的穿著鳳仙裝。 表演之外,團員也常在池上、關山一帶的社區從事傳薪 的工作。目前,因樂師邱創河年紀已邁、行動不便,八音 團幾已完全停止運作。 老人八音團 - 黃學堂攝

089


延伸閱讀 後山客家薪傳:邱創河、邱瑞祥 邱創河,大正 7 年(1918)生,原籍新竹州芎林 鄉,由土地不多,生活成問題,聽親友說:池上土地 肥沃,有山坡地可隨意開墾,便有意到池上定居。昭 和 14 年(1939),帶領父母、妻兒一同經蘇花公路 遷移至池上萬安(湖底)。起先,向朱枝租地種水稻, 收成後平分,存了些錢,陸續買田。在田間住約 5 年, 因地勢低漥,豪雨易成水災,再次遷移至水墜目前住 處。一家人白天耕田,晚上在自家後面墾山種地瓜、 黑豆(作綠肥),存了些錢,再把舊房舍翻修成目前 的瓦屋三合院。勤勞節儉 20 幾年,總共買了 3.6 公 頃水田,山坡地也有 5 甲半。目前,田地分給兒女, 邱家叔姪 - 黃學堂攝

各自管理。

邱創河曾讀過民教識字班,認得一些簡單的字,30 歲那年,在親朋好友相邀下,共同出資,成立「子弟 班」,自新竹竹東禮聘曾敬木老師,利用晚間教授傳統客家八音。當時,老師住劉堃墘家,學員有:邱創河、 邱創蘭、邱瑞祥、邱家秀、官遠澄、范光祥、劉守海、劉堃墘等人,住山上較遠的學員,必須走路下山。他 們晚上學習,白天工作時就努力背功課,學生用功,老師進度也快,前後 100 個晚上,老師想家,決定回 竹東,課程就此結束。課程雖然告一段落,但學員們已奠定相當基礎,播下了種籽,如今薪火相傳,錦園 老人會的八音團,具有專業水準。邱創河在學成後不久,就教了一批鄰居朋友,民國 75–86 年間,又相 繼教了在成功、北庄、瑞源等老人會開班授徒。 邱創河本人,樂於參與公共事務,在眾人推崇下,當過池上鄉富興村第 12、13 屆村長,錦園老人會第 二屆理事長。目前,兒孫承歡膝下,享受清福,還不時把玩各類樂器。 邱瑞祥,大正 13 年(1924)生,在輩份上是邱創河的侄子。邱瑞祥的曾祖父,和邱創河的祖父是親兄弟。 在西部原鄉,由於家族人丁眾多,分家後幾無家產可做。大正 14 年,祖父邱家廷便帶著全家,到花蓮吉安 一帶居住,但因沼澤地耕作不便,收成欠佳,昭和 2 年(1927),再遷居到鳳林樹林尾,以做雜工維生。 昭和 3 年,又因收入少難以維持家計,再次遷移到池上萬安(塗底)田間,住了將近 10 年。由於地勢低漥, 豪雨有水災之虞,又再次遷移到新開園目前的居住處。 日治時期,邱瑞祥自關山高等科畢業後,原本在家務農,由於實施六年義務教育,學生數激增,師資不足, 邱瑞祥被聘為國小老師,並且包辦各科教學,直到被徵碉去當日本兵為止。戰後,返鄉務農。 民國 36 年,邱瑞祥、邱創河叔姪與親朋好友共同出資,請曾敬木老師教北管、打擊樂器,因本身對音樂 有興趣,基礎紮實,常在喜慶、廟會、婚喪等場合表演,至今仍一直維持對客家八音的愛好,並且還會製 造三弦、二胡等樂器,有識貨的知音朋友,即會贈送,廣結同好,互相研究。 邱瑞祥高等科畢業,對五線譜不陌生,對現代音樂也有心得,熱心指導學生,先後在大埔、北庄老人會 教學,臺東大學也曾聘請為民俗音樂教師。錦園社區發展協會也聘請他,完全義務指導,沒有收費。他對 地方的廟會,皆是義務幫忙。 邱瑞祥的住宅「河南堂」,恰巧在地震斷層帶上,每年會移動 1.5 公分或擠壓隆起,地面時有變化,所 以很多學者或學生常到他家觀看,住家成了最佳的地球科學活教材。 邱瑞祥先生多才多藝,光復之初,就熱愛攝影,留下許多珍貴鏡頭。

09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柒 ‧ 錦園(新開園)

3. 臺拓會社新開園事務所 昭和 4 年,總督府在臺東廳設立「東部農產試驗場」, 作為農業指導獎勵機構,並進行熱帶作物栽培試種,以應 將來企業東部供應種苗之備。試種的作物有熱帶果樹、咖 啡、甘橘、桃、李、鳳梨、苧麻、マンゴウ等,除臺東本 場外,尚設有北絲鬮、班鳩、新開園、頭人埔(在今花蓮 富里鄉)等圃場。其中新開園圃場面積 74.5 甲,主要是試 種鳳梨,圃場在今錦園上方坡地,因而有「鳳梨園」的地 臺拓會社事務所 名。 昭和 11 年(1936)11 月,國策會社「臺灣拓殖株式會社」 成立。昭和 12 年,在臺東街設立出張所,下設都蘭、初鹿、 新開園、萬安等三個事業區,以及池上、新武呂兩個農場。 新開園事業地面積 881.46 甲,萬安事業地 843.09 甲,兩者 兩連,大致分布在大陂(大坡)、水墜(富興)間海岸山 脈 200–500 公尺的緩坡,臺灣拓殖會社在新開園設立事務 所,管理兩個事業地。 會社宿舍 新開園事務所設於昭和 13 年(1938)3 月 18 日,建有事 務所兼宿舍一棟、職員宿舍三棟、倉庫三棟、廁所三間、牛小屋一棟,主要是在今錦園村一帶,事 務所即今錦園 號。為目前臺灣拓殖會社,在臺東僅存的一棟建築。職員僅有技手一名、僱員二名, 主要負責直營農場的栽培事業、招攬移民、指導農民、分配土地以及徵收田租。 臺拓的事業地的土地分成委記經營與直營兩種方式。初期,即將未墾地以 7–10 年的期間委託在 臺東廳有相當資產與社會聲望的代理承包人,負責招徠移民開墾土地,並於三年內完成開墾,繳納 租金。新開園、萬安事業區最先委託比嘉一政(沖繩人,花蓮港拓殖株式會社專務理事、花蓮港市 協議員)經營,但成效不佳,只好由臺拓直營,比嘉轉任事務所「囑託」(特約人員),專心指導 農民農作。(本島人詹昭慶、王俊明、曾俊文曾擔任傭員) 昭和 12 年(1937),開始有西部農民移入,新開園事業區,預定招募 30 戶,實際移入者 5 戶, 萬安則在第二年,始有農民移入,預定招募 120 戶,實際移入 13 戶,至昭和 19 年,新開園的現住 移民有 51 戶 230 人,萬安有 17 戶 109 人,在今 197 縣道以東海岸山脈的緩坡間,形成南溪、北溪、 崁頂、保甲園、石公厝、鳳梨園等小聚落。 臺拓會社招墾的農民,會社提供搬遷費(火車與船運部分費用)、房屋建築費、醫療費(每戶 10 圓)、(昭和 20 年,每戶 150 圓)、開墾補助金(40–120 圓)、肥料費(每甲 70 圓)、三個月 生活用品雜費等,為著鼓勵移民,種植苧麻者,可得 100 圓種苗費,會社更提供苧麻剝皮機供移民 租用。水井、牛車路、水圳等基本設施則由會社負責修築。 接受補助的農民,必須種植「指定作物」,新開園、萬安事業地的指定作物初期為棉花,移民必 須有一半的土地種植,並由臺拓會社的子公司臺灣棉花株式會社收購。當時種植的海島棉品質號稱 全臺第一,棉花會社在臺東街設有棉工場。為著確保設在舊移民村(今新興村)的澱粉工場原料, 也鼓勵種植甘薯。 由於移民的招募並不理想,臺拓會社將新開園、萬安事業地的未墾地開放給當地農民佃耕,新開 園、萬安、水墜(富興村)等地的農民幾乎都曾佃耕臺拓會社的土地,水墜的鐘順全,佃耕的土地 就有數十甲。甚至附近的阿美族部落,也來佃耕會社地。 戰後,臺灣拓殖會社解散,土地由國民政府接收。新開園、萬安事業地的土地,除直營的試作地 (74 甲)委託臺灣土地銀行代管外,其餘都由原來佃耕的農民繼續耕作,或放領給耕種的農民。

091


4. 慈善堂 慈善堂位於池上鄉錦園村 鳳梨園大坪頂,在海岸山脈 山腰,三面環山,遙對新武 呂溪。堂內花木扶疏,有古 梅近十株,四周小丘梅林環 繞,非常幽靜,身處其間頗 有世外桃源之意。 慈善堂佔地廣闊,建築雄 偉,前後二殿,中間有放生 池。前殿供奉觀音菩薩及阿 彌陀佛;右為救世壇,供奉 太祖及泰國銅雕釋迦佛像。 太 祖 原 稱 阿 立 租, 是 西 拉 雅平埔族的祖先信仰,無神 慈善堂 像,以壺代祀之,又稱矸仔 佛,都供奉在神案下或牆角邊,也稱為壁腳佛,慈善堂的太祖較為特殊,據稱奉神諭被觀音菩薩收 為部下,協助其救世,故供在神桌上,仍是以陶壺代之,但飾以 衣服,乍看之下酷似佛像。供奉 太祖的神桌下有一神龕,供有掛在將軍柱的豬頭骨及裝著向水的小鍋。 後殿為二樓建築,一樓為三聖殿,供奉觀音、阿彌陀、大勢至三佛及地藏王菩薩。二樓為凌霄寶 殿,正中央供奉玉皇大帝,左側供奉南斗星君及媽祖,右側供奉北斗星君及註生娘娘,其中註生娘 娘的造型與一般廟宇不相同,左執筆右執簿,非常慈祥。慈善堂左前側尚有一座三層佛塔,稱為西 方寶殿,為地藏王菩薩殿及納骨塔。 慈善堂的開山祖為吳進法、楊秋菊夫婦,吳進法原籍臺南市白河鎮仙草坡人,日治時代遷到臺東 市鯉魚山附近從事農墾,末期因躲避盟軍空襲才疏開到池上鳳梨園大坪頂,後來為楊秋菊招贅為 夫。 吳進法曾是基督徒,楊秋菊為平埔西拉雅族裔,平時篤信神佛,其養母陳清雲為太祖(阿立祖) 的尪姨,堂中有二百年歷史阿立祖壺祀即為其所傳。楊秋菊婚後連生五女,後來到海山寺祈求觀音 菩薩始得子,故對觀音菩薩特別誠篤。 民國 40 年代初,吳進法得了瘧疾,看盡名醫耗盡家產,歷經五年仍不得癒,後來欲赴臺中尋醫時, 在池上火車站偶遇朋友,告知富里鄉萬寧村朝寧宮的媽祖對於醫病很靈驗,在太太勸導下吳進法始 到朝寧宮祈拜,幾次後即告痊癒,按媽祖指示得病之因,係觀音菩薩欲藉吳進法身救人濟世,民國 46 年(1957),迎回一面觀音菩薩令旗在家宅供奉;由於山區醫療不便,當地村民有病常來祈拜, 信徒日多,乃於 49 年在家創設「救世壇」,主祀觀音 佛祖,左旁祀太祖祀壺。民國 62 年正式建廟,經過多 次增建,到了民國 72 年始完成主要建築,成為佛道教 綜合式的寺院,改稱「錦園慈善堂」。83 年,為紀念堂 主楊秋菊往生,再建成九品蓮邦,即西方寶殿。 其實,早在「救世壇」創立之前,太祖尪姨陳清雲就 已在當地以「番仔向」救世。陳清雲係來自恆春的西拉 雅裔平埔族,其所供奉的太祖祀壺具二百年歷史,陳清 雲本身師承太祖尪姨,其家將軍柱有山豬頭骨以「做 慈善堂的太祖 09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柒 ‧ 錦園(新開園)

向」施法,能以符咒治病,對於幼兒發育不良之症(俗稱「著猴」),尤為靈驗,在山區盛極一時。 陳清雲無子嗣,領養楊秋菊為養女,繼承太祖祀壺。 救世壇由楊秋菊主持,吳進法身兼佛祖和太祖之乩童。由於太祖法力高強,被為佛祖收為得力助 手。楊秋菊主持慈善堂期間,由吳進法擔任乩童,其三男吳聰榮任「桌頭」辦事。楊秋菊往生後, 遵其遺願將慈善堂交由吳聰榮接掌。吳進法則轉往池上鄉福文村張東榮主持的「自來佛祖」壇擔任 乩童。目前,慈善堂住持為「正清法師」,每逢農曆三、六、九日行乩救世。正清法師即為吳聰榮, 民國 90 年代,皈依臺東東禪寺曹洞宗玄光禪師。 慈善堂的年中祀典主要的有:農曆四月八日的浴佛節、觀音佛成道法會、七月二十六日地藏王菩 薩普渡超渡、九月十五日太祖聖誕、十二月二十三日謝(完)斗,年中祭儀中以觀音成道法會最盛 大,太祖聖誕最特殊。 觀音佛成道法會,從六月十四日起鼓到二十日送鼓,一連七天的頌經祈福消災,是時觀音菩薩的 契子多會返堂換平安符,慈善堂也備有壽桃、甘露水供信徒乞求;太祖聖誕:在夜間舉行以檳榔、 生豬肉,法酒供奉太祖,仍有「做向」的儀式,雖已無法舉行「牽曲」,但仍請當地的阿美族人唱 歌跳舞代之。 約在 2004 年,「救世壇」改為「地藏王殿」, 原有的觀音菩薩、釋迦佛移至大殿,太祖壺體移 至後殿一樓左側供奉,原有的將軍柱及向鍋等物 則由地藏王菩薩化掉。太祖壺體的信徒,則轉為 阿美族、卑南族等原住民,更有原住民從慈惠堂 分靈太祖壺體回家祀奉。原在夜間舉行的太祖聖 誕,現也改在日間舉行,已無「做向」的儀式, 參加太祖祭典的信徒多為原住民,以檳榔、煙、 酒及歌舞為太祖祝壽,分靈出去的太祖祀壺都會 返回本廟。 慈善堂供奉的神明以道教為主,舉行祭儀則多 慈善堂的三寶殿 以佛教方式行之,祀典多以鮮花素果頌經禮佛,是與一般廟宇較不相同之處。慈善堂設有蓮友會, 會員二十多人,均是自動發願參加,多半是附近村民,義務協助堂中祭事,平常堂務,則由堂主吳 聰榮負責。

093


5 錦園洗衣亭 河塘圳邊洗滌衣物,這是 早期臺灣農村常見的景色, 尤 其 在 客 家 鄉。 池 上 鄉 為 典 型 的 臺 灣 農 村, 民 風 純 樸,境內又有有池上大圳、 萬安圳、大坡圳等大小六條 水圳,因此婦女常在晨昏時 到 水 圳 洗 滌 衣 物、 閒 話 家 常,宛如另類的「田邊俱樂 部」,目前,這種景況仍可 看 見, 尤 以 錦 園 地 區 為 最 常。 民 國 93 年(2004), 交 通部東部縱谷國家風景管理 處,為著婦女洗衣的方便與 安全,及保存此一傳統情景 發展觀光,特別在池上大圳 第六幹線第二支線的錦園 錦園洗衣亭 段,興建「錦園洗衣亭」, 又稱「錦園田邊俱樂部」。 錦園洗衣亭為二樓建築,跨在水圳之上,位於池上產米區,又 有「環圳自行車道」經過,位置高亢視野極佳。洗衣亭建後,不 僅婦女洗衣方便,可以免除日曬之苦,也是村人飯餘茶後,閒聊 之處,尤其是炎炎夏日,更是避暑之地, 池上地區的洗衣亭尚有兩處,分別在大埔社區與萬安村的龍仔 尾,是在民國 80 年代,池上鄉農會為農民而建的。

094

洗衣的村人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柒 ‧ 錦園(新開園)

6. 鎮海後軍舊營址 光緒 14 年(1888),大庄事件,駐 守縱谷地區的清軍死亡殆盡,清廷決 定加強後山防務,添募鎮海後軍前營, 駐防新開園,歸後山統領張兆連管轄。 鎮海後軍前營共有五哨,中、前、 左三哨駐守新開園本部。右哨駐防成 廣澳(成功鎮小港),後哨分第 1.2.3.4 隊分駐鹿寮、第 5.6.7.8 隊駐璞石閣(花 蓮玉里)。 鎮海後軍的編制,每營設有管帶官 1 名,下轄中、前、左、右、後 5 哨, 每哨設正、副哨長各 1 名,轄有正勇 民宅後方即為清軍舊營址 336 名,另有管帶官的親護兵 80 名、 伙勇 42 名、長夫 100 名,總共 550 人。此外,尚有書辦(書爺),掌管文書雜務的書辦,以及負 責工程的料匠。光緒 18 年,鎮海後軍各營,同時裁汰正勇 80 名、長夫 40 名,每營實際僅有 425 名。 管帶一般都由都司出任,每月薪水湘平銀 50 兩,公費 150 兩。 清代開山撫番、實寓有「武裝移民」之義。清朝統治後山 20 餘年,投下巨資鼓勵人民移墾,多 方經營不遺餘力,但因「民番雜處,原有畏心,地僻路遠,來亦不易,且田本沙灘,易致水患」, 移墾事業成效甚差。以今臺東境內而言,到清朝結束統治時,僅有卑南街、成廣澳、義安庄、新開 園等少數漢人民庄,而且這民庄都在駐軍所在或附近。有軍隊保護,是移墾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鎮海後軍原駐在今萬安村的「塗底」,地勢低漥,容易積水,且不利於防務,後來遷到新開園高 處,在今部落入口處錦園橘北側民宅後方高地。營區東北面為高地,營內鑿有泉井,水質淳良。鎮 海後軍設有官醫藥局,是當時縱谷地區唯一有醫療單位的地方。光緒 18 年(1892)4 月,胡傳巡閱 後山防營,回程時兩位隨行親兵,皆即因病不能行,留在新開園治療。 新開園為割臺之際,官方抗日最後的地方,光緒 22 年(1896),5 月 25 日,日軍登陸臺東,州 官胡傳,鎮海後軍統領袁錫中等人都已先後內渡或不知去向。唯獨繼任統領劉德杓,在缺糧、缺餉 惡劣的環境下,以新開園為基地,持續抗日苦撐待變,6 月 1 日,新開園為日軍攻破,劉德杓率眾 逃到新武呂溪左岸的網綢社,仍思結合附近新武呂社的布農族人抗日,6 月 9 日,日軍砲攻網綢社, 劉德杓看到大勢已去,才翻越中央山脈,至雲林鐵國山參加抗日義軍。 延伸閱讀 最後抗日的清軍將領:劉德杓 劉德杓,湖南長沙人,武舉人出身,生卒年不詳。胡傳任鎮海後軍統領時,劉德杓任都司。光緒 20 年 (1894)6 月,奉胡傳之命赴鳳山境內招募兵勇。次年 3 月,奉命隨吏目赴臺南領餉。 光緒 21 年 5 月 21 日(1895.6.13),胡傳任劉德杓為鎮海後軍中營幫帶。12 天後,胡傳離開臺東,由 劉德杓暫代後山統領。未幾,袁錫中接任統領,劉德杓任副統領。然而,次年 1 月中日人抵臺東時,後山 屯兵已 7 個月未獲糧餉,僅靠卑南富商張新才等捐助,勉強維持;而半數清兵已逃去,劉率 2、3 百人堅守。 次年 1、2 月間,袁錫中乘船離去,由劉德杓掌領軍權,將各地殘兵調集卑南,聲稱奉劉永福之命統領後山 各軍營。然因糧餉日促,乃向附近村落強行徵收,不從則劫掠。明治 29 年(1896)5 月 6 日,卑南至新開 園附近原住民各社,悉皆歸順相良,劉在卑南漸無容身之地,退守新開園,謂:不久大軍來援,可東山再起,

095


積極抗日。自 1896 年 5 月至 1899 年 1 月間,劉德杓抗日諸役,大略如次: 雷公火之役:明治 29 年 5 月 3 日,劉率 50 名部下至新街欲借討錢糧,遭阿眉族人擊殺,劉僅以身免。 5 月 16 日,劉親赴卑南飛檄,正準備大舉襲擊卑南。相良令中村雄助前往卑南、馬蘭,勸說組成「義勇隊」 保護各社。於是,由陳達達率卑南社「義勇隊」駐大埔庄,潘骨力率馬蘭社「義勇隊」駐雷公火,以為防禦。 5 月 24 日,劉往攻雷公火,但遭二族夾擊,劉部陣亡 8 人,負傷 20 餘人而去。劉德杓仍守新開園,部份 退至璞石閣。 新開園之役:5 月 25 日,日軍自卑南登陸,向劉發佈招降書,劉虛與蛇委。日軍由德田大隊長率 330 人 抵新開園,31 日晨 6 時開始進攻,日軍因劉營堅固且砲火不足,決定休戰。次日凌晨,日軍三面一起射擊, 劉營寂然不動,始知劉已乘夜遁去。此役日軍傷 2 人,劉部陣亡 6 人,傷 8 人,降者 37 人。日軍進駐新開園, 劉往新開園西北網綢社而去。 網綢社之役:劉軍於逃亡之夜,即宿網綢社北方,據高山深谷之險,掩身樹蔭,日軍難以接近。6 月 8 日大雨,日軍三面阻斷劉軍退路,從背後攻擊,劉軍未料及此,驚慌潰散,陣地被佔領,營地被燒燬,劉 軍向深山撤退。此役,日軍負傷 2 人,劉軍陣亡 7、8 人。劉率親隨 5 名,越過八通關,投向林杞埔「鐵國山」, 繼續抗日。 鐵國山之役:6 月中,劉德杓與柯鐵等會師鐵國山,聚眾數千人。劉以知兵法,擅設伏,眾敬為軍師, 民軍聲勢大振。劉自草檄文,榜示通衢,中南部民軍,大受激勵。6 月 14 日,圍攻南投街,迨 7 月 3 日始 解圍。12 月 12 日,日軍由太田大隊長率軍、憲、警千人,向鐵國山進發。25 日,日方大批援軍續至,齊 向鐵國山集中砲擊。柯鐵見無法久守,乃化整為零,退入山區,鐵國山失守。 大鞍庄之役:明治 30 年(1897)12 月 7 日,劉德杓在林杞埔街稅檢查所牆壁張貼告諭,謂:劉永福此 次復臺,需內應之兵,委劉統領在臺募先鋒十營,籲有志之士「趁此機會,正是英雄出頭之日」,鼓動抗日。 劉與陳水仙、林發等集抗日軍 6 百名,據斷崖絕壁上之大鞍庄,伺機起事。次年 3 月 11 日,日軍由東、西、 北三面包圍攻擊,激戰數日,民軍終因火力不足,向南後撤,退入深山。 經大鞍庄慘敗之後,劉德杓潛匿羌仔寮山中,困頓流離。日方遣已降之義軍頭頭林阿生招降,未果。懸 賞二百金捉拿劉德杓,但號令不可槍殺。明治 31 年(1898)12 月 12 日,劉德杓被擒。次年 1 月 18 日, 依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之命,遣送中國。

096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大陂鳥瞰 - 池上鄉公所提供(弘安飛行俱樂部攝)

大坡原名大陂,陂、埤兩字相通,陂塘(小湖泊)之意,因為在大陂(大坡池)東側,因此漢化 的平埔族人稱之為大陂,日治時代訛化為大坡。阿美族人稱為 Vanao,大湖泊之意。 大坡其實包含阿美族的大陂社與平埔族的大陂庄,兩者緊密相鄰,一在堵開普山山上,一在山腳 下,清光緒 14 年(1888),在後山設置臺東直隸州,將行政區劃分為五鄉,大陂庄、大陂社合稱 為大陂庄,屬於新鄉管轄,官方並未在大陂設立社長,大陂社雖有頭目,但並未如其他原住民部落 可領口糧(津貼)。光緒 20 年(1894)的《臺東州採訪冊》載有「大陂庄,在新開園北五里,民 12 戶、番 74 戶,男、女三百六十人」。 大陂為進入秀姑巒流域的門戶,被視為軍事要地,清光 緒 2 年(1876),清廷即派兵軍駐守,為當時今臺東縣內的 縱谷地區唯一有駐軍之處。光緒 14 年,大庄事件之後,清 廷在新開園增設鎮海後軍前營,大陂的地位,始被新開園 取代。 明治 29 年(1896)5 月間,日軍登陸臺東,沿縱谷北上, 隨軍行的臺東支廳長相良長綱、臺東撫墾署長曾根俊虎, 在呈給總督府的報告書,仍合稱兩庄社為大陂。8–12 月, 田代安定調查東部,向總督府提出的《臺東殖民地豫查報 文》報告書,始依族群將大陂分成大陂社(阿美族人)大 陂庄(平埔族人)。 割臺之初,抗日的劉德杓缺糧,大陂庄曾遭兵災,臺東 大坡社意象 09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撫墾署署長曾根俊虎南巡到大陂時,但見「戶數 約一百五、六十戶,丘上全部及丘下若干戶合為 百餘戶,已為劉賊所燒,留下滿目瘡痍,住民逃 往南方或山中」、「目前歸來正在建僅能遮雨之 矮小房屋」。 明治 29 年(1896)10 月,臺東支廳升格為臺 東廳,廳下設三個辦務,新鄉隸屬於水尾辦務 署,大陂庄被訛寫成大坡庄,從此官方文書都將 大陂改為大坡,以迄於今。 大正 9 年(1920),臺灣實施地方行政變革, 臺東廳將平地的庄、社,改稱為大字、小字,大 慶豐社區 聚落或合數個小聚落唯一個大字(相當今之村、 里),大字之下的聚落則稱為小字,當時新開園區分為池上村(日本移民)與新開園、萬安兩個大 字,大陂為新開園大字底下的小字。 戰後,池上設鄉,原大坡小字改設為大坡村,兩庄、社仍同屬一個行政區。民國 39 年(1950), 由於人口增加,才將山腳下平埔族人的聚落,自大坡村析出,另設慶豐村。老一輩的池上鄉人,仍 習將兩庄、社合稱為大陂,建在慶豐村的國小、土地公廟仍稱為大坡國小、大坡福德祠。 大陂社為池上平原最早的聚落,約在清同治末期,恆春阿美族人逐次移入而形成,主要來自恆春 半島四重溪一帶。根據大陂社第四任頭目林阿登、耆老林坤生等人的說法,最早帶領族人移入池上 平原的為 Talisakan 氏族的 Soel(林水一)與 Okak。 Soel 原居 Palidaw(今車城鄉保力村),屬於 Tsiwilian 氏族,曾被推為頭目,由於漢人入墾日多, 耕地不足,又有排灣族人出草的威脅,於是率領族人沿著海岸線循阿朗壹古道北上,曾在太麻里短 暫的停留,後來在馬蘭居住,最後進入卑南溪流域尋求耕地,最先在利吉利基落腳,後因土地貧瘠 乾旱,農作收穫不豐,再溯溪北上,到卑南溪支流北絲鬮溪(鹿野溪)北岸的老吧老吧(在今鹿野 鄉鹿野村四維附近、龍田臺地下方,已廢社)居住。 後來 Soel 帶著幾個族人,到大陂附近打獵,看到整片原始森林,野鹿很多,大陂魚蝦豐盛,生活 無慮,決定搬到此處定居。於是選定地勢較高、容易防守的 Kawaliwali, Sole 帶領幾個族人,先蓋 好家族居住的房子,種了一些短期可收成的南瓜、地瓜、玉米、芋頭等作物,在收成夠吃時再把家 眷接來。 另有一說:Soel 與 Okak 在老吧老吧時,因較其他族人晚到,無法取得較好的土地。當時在大庄、 臺東之間利用牛車運送物質的大庄平埔族人,帶他倆到新開園,看到廣大平原尚未開墾,於是返回 恆春,招募族人來到大坡。日治時期,Soel 的兒子 Fuyang(林木榮)擔任頭目時,老吧老吧的族人 被布農族馘首,Fuyang 還將那吧那吧部分族人接到大陂社同住。 除了 Soel、Okak 家族之外,尚有同是恆春阿美的禮弼(Ripi)家族(屬於 Marulang 氏族),幾乎 同時或稍早,輾轉從豐南移入,成為大陂社最大的家族。 大陂生活資源豐富,又位居海岸山脈山坡高處,視野高亢,可監看中央山脈新武呂溪流域布農族 人的活動,減少被馘首的威脅,於是吸引更多的族人移入。明治 29 年(1896)年 5 月,雖遭到劉 德杓清軍的劫掠,全社被燒,但 8–12 月期間,田定安定調查時,仍有 60 戶 200 餘人。 昭 和 7 年(1932), 馬 淵 東 一 調 查 時, 大 陂 社 主 要 的 氏 族 有 Tsiwilian、Patislar、Rrarangus、 Tarisakan、Mororang 與 Kakopa 等氏族。當時大陂社的人口計有 70 戶 714 人。 大陂社本為池上平原唯一阿美族部落,後來因人口增加,建地、耕地不足,大正初期,開始 099


有族人向部落上方的秀姑巒溪支流南北溪的 Takangkang,大坡池西南緣的 Nalaculan。大正 11 年(1922)7 月,臺東鐵道富里、池上段開始動 工修築後,更多族人遷移到鐵道附近,形成大埔 部落。今日池上平原的阿美族部落,可謂都是大 陂社衍化而成。 約在阿美族人進入池上平原的同時,分布在今 花蓮縣玉里、富里一帶的大庄平埔族人,也開始 向南、北兩端移動,最遲在光緒初期,就已進入 池上平原,建立聚落。大陂庄為西拉雅平埔族在 南溪 臺東縣縱谷地區建立的第一個聚落。明治 29 年 (1896),田帶安定調查時,大陂庄已有族人 30 戶,171 人(男 104、女 67)。 大陂的平埔族人,大多為屬於馬卡道亞族的大庄平埔南移而形成,後來漸有荖濃溪、恆春半島的 族人移入。光緒 7 年(1881),英籍傳教士巴克禮(Rec.Thmas Barclay)巡是東部教會時,更在大 陂見到從拔馬(今臺南市左鎮區)買姓教友(屬於西拉雅亞族)。根據池上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 治時期除戶簿,清代時移墾大陂的平埔族人有 12 戶,從其婚姻關係推估,以來自恆春半島的馬卡 道亞族最多,至少有 5 戶。 日治時期,除阿美、平埔族人持續移動外,漸有漢人移入大陂,尤以客家人為多。這些漢人,多 居住在山腳下平埔族人聚落的邊緣,或在山上南、北溪墾居。 大陂社的阿美族人,在恆春半島時與漢人已有相當程度的接觸,很多族人接受漢人的信仰,開始 拜土地公與祖先。移入池上平原之後,仍延續在恆春半島的作法,唯還保有傳統的年齡組織與會所 制度,仍舉行收穫祭,到日治末期,因日本人徵兵而中斷。昭和 13 年(1938),日人小坂在池上 地區傳布耶和華教,部分族人接受信仰,戰後初期,族人幾乎全部信仰耶和華教,但未建立教堂, 都到大埔的教會聚會。目前,大陂社的族人除少部份仍信仰耶和華教外,大部分接受漢人的民間信 仰,但大多在家祭拜,並無自己的公廟或公眾祭祀組織,也很少參與漢人寺廟的祭祀活動。民國 70 年代,才有族人在部落設立太子宮,供奉哪吒三太子,唯屬私人神壇。 大陂漢人與平埔族人的,以大陂(慶豐村)福德宮為中心,且有公眾的祭祀組織。另外:在南溪, 亦有福德祠,為南溪、北溪漢人信仰的對象,但無祭祀組織;在慶豐北側村省道旁,另有建德宮, 供奉開潼聖王,本為私廟,近年來主事者積極參與地方供種祭事,主辦慶豐、大陂區的媽祖戲,漸 有公廟化的傾向,唯其由信徒選舉產生的首事,遍及全鄉各村及關山鎮。

10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1. 頭目タブツ之墓 大陂社頭目タブツ(族名 Tafud)之墓,位於大坡往錦園道路西側,海岸 山脈山腳下,自大坡活動中心往錦園方向約 500 公尺處的坡地上。 タブツ,恆春阿美族人,屬阿美族 Kakopa 氏族。咸豐 7 年(1857)生,族 名 Tafud,《高家族譜》的漢名稱為高打務,為大埔第一任頭目,昭和 11 年 (1936),タブツ病逝。 タブツ的墳墓為日式,墓碑石製長 1 公尺,厚寬 30 公分,豎立在三級臺 階上,墓碑正面刻著:「故頭目タブツ之墓」,背面刻著:「昭和十一年六 月二日歿,享年七十九歲,昭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孫大高正一建」。 Tafud 家族,原居恆春半島的九棚(再今屏東縣滿州鄉),因耕地不足, 約在光緒 14 年(1888),Tafud 家人,沿著阿朗壹古道北上,先居馬蘭,後 頭目之墓 - 陳孫華攝 來移居利基利吉(今利吉),因農作收穫不豐,再遷居擺仔擺(今鹿野鄉和 平社區),後因發生族人被布農族人馘首事件,感到安全受到威脅,最後遷居大坡社。 當時大坡已有禮弼、Sole 家族居住,耕地不足,於是タブツ由大坡移出,選擇在大坡池西岸的 Nalaculang(新墾地之意,今仁愛路至慶福橋一帶)定居。因具領導能力,被移入族人共同推舉為 頭目。大坡池沿岸為沼澤地,每逢雨季或颱風,住家與田園多被淹沒。大正 14 年,タブツ帶領族 人定居大埔,發展成池上地區阿美族的第二個部落,被稱為大埔社的開基者。 タブツ擔任大埔頭目,帶領族人開鑿圳道,引水灌田,並治理聚落重大事務如豐年祭、婚喪喜慶、 義務勞動等,深護族人愛戴。タブツ子孫後來成為大埔的高家,其孫高邦光(大高正一)、高光雄 (金太郎)等人在地方上均有名聲,其中高邦光與日本學者馬淵東一是莫逆之交,高家與馬淵家至 今仍保持著深厚的情誼。

2. 圓明山法林寺 法林寺矗立於池上鄉慶豐村圓明 山,在大陂池上方,正面對南橫公路 及新武呂溪出山口,位置高亢,視野 遼瞭,景色極佳。法林寺佔地很廣, 約十餘公頃,主建築為「藥師琉璃光 王寶殿」,由信徒李祖原建築師義務 設計。寶殿雄偉壯觀,從池上街頭向 東遙望,均可見其矗立在海岸山脈中。 法林寺的開山祖為釋信道法師,俗 姓劉名富勳,高雄美濃客家人,受戒 於前中國佛教總會理事長白聖法師座 下。民國 52 年(1963),南部臨濟宗 法林寺 佛教團體為傳播佛法於東部,在福文 村創立「東興精舍」,由釋信道法師常駐東興精舍,負責池上弘法事務。煮雲、星雲、靜心等高僧 都曾前來講經並教授誦經,民國 54 年舉辦全國佛教青年講習班,成績斐然,信徒日眾,乃召開信 徒大會,決定遷到圓明山,開創法林寺。創建時僅六分多地,建有藥師寶殿及寮房數間,都為磚造 平房。在北部信徒護持下,規模快速擴大,土地增至十餘公頃,民國 75 年興建一座高 12 尺的觀世 101


音菩薩立姿寶相,民國 78 年興建藥師琉璃光王 寶殿,由信徒李祖原建築師義務設計。 法林寺正殿中央最上層供奉藥師如來佛,左右 為日光、月光菩薩,下兩層均為藥師七佛,兩側 則為八大菩薩, 另有十二藥叉大將分立正殿兩 側。其中藥師佛、日光佛、月光佛及兩側八大菩 薩之漢白玉佛像,造價約新臺幣二千多萬,由羅 馬磁磚董事長夫人捐獻,均為河北石雕大師盧進 橋的傑作。 藥師七佛 藥師琉璃光佛民間俗稱藥師如來佛,與釋迦 佛、彌勒佛合稱三寶佛,為東方淨土琉璃世界的教主,此世界清淨莊嚴,沒有女人、惡趣及苦音聲。 藥師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願,誓為眾生解除病痛之苦,導世人於正道,其教旨在使人平時即應受持 修道,以藥師之信仰行資生延壽之道。藥師有七種佛相,各居東方淨土。專祀藥師的佛寺在臺灣並 不多見 ,全臺僅有二十餘座,臺東縣也僅有法林寺一座。一般民間信仰者,常把藥師佛當作藥王 菩薩,凡是患病者常到藥師菩薩前祈求,或把藥店購買的藥帶到佛前,禮拜服用,才認為有效。 民國 70 年代,釋道信法師結合地方人士組成管理委員會,大力推動法林寺與在地人的互動,包 括經懺、放焰口各種法會,與鄉民互動頻繁,信徒頗眾,很受地方人士敬重。其間,並在臺北縣新 莊設法林寺分院。 民國 79 年(1990),釋道信法師在新莊法林寺分院圓寂後,最初由其次子釋常田法師接任住持, 因其外場法事甚多,乃由釋信道法師長子釋法忍法師接掌寺務,釋法忍法師往生後,民國 98 年再 由釋常田法師繼任迄今。 法林寺信徒遍及全省,而以臺北縣、市為最多。年中祀典以農曆九月九日藥師佛誕最為盛大,以 誦藥師經法會為主,其次為七月的普渡法會及過年的禮千佛法會。

十二藥叉之一

102

十二藥叉之二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3. 大間厝 「 大 間 厝 」, 大 房 子 之 意, 位 於 大 坡 村 2 鄰 25 號, 阿 美 族 人 稱 之 為 「Tagailoma」,意為「大家庭」、「大 房子」,為禮弼家族的本厝。 禮 弼(Ripi,1830–1921), 恆 春 阿 美 族 人, 屬 於 Marulang 氏 族, 道 光 20 年生於恆春車城。約在同治初年 (1861),禮弼率領族人由恆春車城 沿東海岸北移,經東河翻越海岸山脈 抵達豐南部落(在今花蓮縣富里鄉永 豐村),從事燒墾、狩獵維生。之後, 家族人口增加,耕地有限,必須另謀 大間厝 發展。禮弼循北溪而下,發現北溪與 南溪匯合的大波溪,水量豐富,又多緩坡,適合燒墾、狩獵。於是,禮弼攜眷落腳於鄰近大坡池西 側的小山丘上。由於所種的南瓜、玉米、甘藷等作物收穫很好,禮弼決定在此定居,建立大坡第一 個「本厝」。後來族人移入漸多,形成大陂部落。 由於較早移入,家族人多勤奮,在禮弼的領導之下,很快成為大陂社的大地主,今日的大坡、錦 園、大埔、慶豐,都有他的土地,每年交給政府的地租高達 30 圓以上,堪稱縱谷地區阿美族人中 土地最多者。 禮弼育有二女二男,長女巴奈(Panay)招贅雷公火社的蔡義成(Diafa),大正 10 年(1921)禮 弼逝世後,由巴奈當家,蔡義成負責農稼。蔡義成積極開墾土地,更將禮弼所擁有的土地闢成水田, 養的牛約 200 頭,其中用來耕種的牛就有 50 頭。家族人口近五十人,為禮弼家族的全盛時期。同年, 蔡義成將「本厝」重建為「大間厝」。所有工事,從上山伐木、剝成建材到建築房子,都由家族成 員共同協力完成。 禮弼家族人多勢大,族人有意推他為頭目,但蔡義成以入贅者不宜逾越為由婉拒,並力推原頭目 之子林木榮繼任。蔡義成協助頭目,處理部落之事,如收穫祭、婚喪喜慶之事,頗為族人敬重。大 正 8 年(1919),臺東廳曾任命ブラン為大陂社副頭目,ブラン可能就是蔡義成。 民國 37 年(1948),蔡義成逝世,「大間厝」分家自立,仍以「大間厝」為中心,比鄰而居, 相依相存。目前,仍是大陂部落最大家族,佔部落人口的二分之一以上。大間厝」占地約 1500 平 方公尺,建築面積約 500 平方公尺。民國 40 年,地震雖曾震毀大間厝背面的土角牆,但主體結構 仍很完整,僅有屋頂因會落水,更換鐵皮,邊竹夾泥牆為著防雨,外加水泥補強外,其餘都能保存 原貌。

103


4. 大陂清軍營區遺址 光緒元年(1875)正月, 吳光亮親率由粵勇組成的飛 虎軍隊二營,由林祀埔(今 南投竹山)、社寮(今竹山 鎮社寮里)分兩路同時開闢 道路,至大坪頂(今南投縣 鹿谷鄉)合而為一,繼續前 進,經茅埔、紅魁頭、東埔 社 越 中 央 山 脈, 再 經 八 通 關、鴙公山、雷風洞、黃祈 山而至璞石閣(今花蓮縣玉 里 ), 歷 時 11 個 月, 全 程 265 公里,沿途設立塘汛, 派兵駐守。但花東縱谷中段 平地,仍未有駐軍防守。 清軍營區遺址 光緒 3 年(1877),吳光 亮接任臺灣總兵,同時總管後山三路各軍,4 月,吳光亮將駐守在中央山地的軍隊撤出,一同由府 城(臺南)出發,繞道恆春半島,由八瑤灣進入後山進駐璞石閣,將飛虎軍分駐璞石閣、成廣澳、 大港口、大坡等地,今池上地區,始有軍隊駐防,這是大陂、新開園、萬安等聚落得以形成的主要 原因。 清同治 13 年(1874),牡丹社事件發生,清朝派來處理善後的欽差大臣沈葆楨奉准「開山撫番」。 沈葆楨認為「開山而不先撫番,則開山無從下手」「欲撫番而不先開山,則撫番仍屬空談」,兩者 實為一體。於是奉准分北、中、南三路,派兵開拓前、後山往來的山路。 沈葆楨的開山,寓有武裝移民之意,以軍隊開闢道路,沿途設置營盤駐軍,既可保障交通安全, 也可防止原住民破壞,漢民也可自由進入後山開墾,清代後山的民庄(漢人聚落),幾乎都分布在 軍隊駐守的地方或附近。 光緒初年,後山南路荒地有限,北路雖有奇萊(花蓮)平原,但「番情尚未馴服,墾民不敢輕往」, 只有中路「大陂以北至水尾(今花蓮縣瑞穗)、馬太鞍(今花蓮縣光復)、大巴望(今光復大巴塱) 一帶,地廣人稀曠土不少,可容招墾」中路駐軍,成為招民移墾的要務。 大陂清軍的營址,在今慶豐村 9 鄰附近,臺 9 線省道東側,跨大陂溪兩側山麓,日治時期,漢籍 移民葉步洲將營址拓墾成水田,目前地主為慶豐村的吳阿煥。 大陂的清軍,曾在兵營東側山腰,設置一座砲臺,唯砲臺的位置,則有兩個說法:鄉民唐雲風指 稱,砲臺再今大陂國小東側偏北山腰凹處,民國 40 年代,尚可看到砲臺底座,今已無任何遺跡; 另據鄉民潘牛郎的說法,砲臺在軍營東側山腰,目前唯一片叢林,林中有一顆稍高樹木,樹下有一 大巨石處。 光緒 9 年(1883),中法戰爭發生,吳光亮內調,張兆連繼任後山統領,主持後山軍務,吳光亮 的飛虎軍被裁併,光緒 10 年(1884),張兆連管帶的鎮海後軍中營移至卑南(今臺東市),以其 後哨四隊分住大陂、鹿寮。光緒 14 年(1888),大庄事件爆發,璞石閣、卑南之間防營都被攻陷, 大陂清兵事亡殆盡。事平之後,清朝在新開園增設鎮海後軍前營,大陂的軍事地位移轉到新開園。

10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5. 媽祖田 大坡國小正門 前 方 的 水 田, 曾 是臺東天后宮的 祀 產, 當 地 鄉 人 稱為媽祖田。 光緒14年(1888) 大庄事件後,鎮海 後軍統領張兆連, 為感念媽祖庇佑, 倡建臺東天后宮, 由在卑南(臺東) 的文武官員駐軍、 地 方 仕 紳 捐 建。 光緒 17 年,天后 宮 建 成, 張 兆 連 媽祖田 將 埤 南、 大 麻 里 高山平埔各社正、副社長以及總、散通事捐獻的六八銀 740 元,交給總通事張新才向新開園的趙添 水、劉添丁、吳世忠、張得勝、陳生、潘旺、帝阿偕、帝阿鳳,以及大陂庄的潘阿添、張珠明等平 埔族人,分別以每甲 40、50、60 元不等的價格,購買在大坡、新開園、萬安等地的九筆土地,共 15 甲 6 毫 2 絲 2 忽地已墾熟田,作為天后宮的祀產,交由原地主佃耕,議定每年交納租穀 148 石, 供作香火之費。置產契約、土地座落都勒碑在廟。 臺東天后宮原建於馬蘭坳街(今臺東是和平街東禪寺現址),昭和 5 年(1930)因地震受損嚴重, 才遷到草厝街(今中華路現址),碑文隨之遷移,唯稍有破損。 光緒 19 年(1893),後元福接替張兆連代理鎮海後軍統領,以所置田園路途遙遠,不易照管, 因此將土地退給張新才為業,收回原購買的六八銀 740 元。胡傳接任臺東直隸州知州時,這筆錢已 被虧空,後元福又突然病故,最後由後元福家屬,請為後原福總辦文案、兼理營務的府經歷高爵, 與總通事張新才、街總理陳宏勛出面協議,決定由高爵負責償還。日治時期,天后宮可能再購回在 新開園地區的的土地,大正 14 年(1925)出版的《臺東廳人名要鑑》,在《地主名簿》中,新開 園地區,年繳地租五十圓以上的地主有張阿港(大陂)、林福(新開園),與天后宮的代表張之遠 等人,天后宮還是新開園的大地主。 天后宮在大坡庄的土地共有 2 筆:潘阿添的有 1 甲五分,每年須納佃租 150 石的稻穀,張珠明的 有 2 甲,每年須納佃租 200 石的稻穀,都在大坡國小前方。 民國 42 年(1953),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臺東天后宮在新開園的土地僅留約二分的 畸零地,其餘都放領給佃農,因而獲得臺泥、臺紙、工礦、農林等四大公司的股票。民國 68 年, 臺東天后宮收回被榮民占用的廟舍後,為著全面整修廟貌,乃將所有股票出售,得款 20 餘萬元, 作為整修資金的一部分。

105


6. 大坡福德宮 大坡福德宮位於池上鄉慶豐村,在 花東縱谷最富庶的池上平原北端田野 中,面對大陂池,站在福德宮的廟埕, 整個池上鄉的村落盡入眼底。從海岸 山脈的高處望下,但見高聳的福德宮 正獨自佇立在萬頃良田中,「福德四 方百穀皆由慶大有,神庇臺境萬民咸 賴護安康」,似乎象徵著福德正神, 正站立在池上鄉的北端,呵護者整個 鄉里土地。 福德宮為單殿重簷歇山式的鋼筋水 泥建築,土地面積約有二百坪,外觀 大坡福德宮 酷 似 城 堡, 高 約 十 公 尺, 正 面 寬 約 十八公尺,遠較一般土地廟高大,是臺東縣內最大的土地公廟。中為正殿,兩側為廂房,正殿供祀 福德正神,鎮殿金身約一公尺高,神桌下有一小廟,供奉著三塊石頭,是改建前的土地公祠。殿內 兩側都有光明燈,供信徒點燈祈福,這為一般土地公廟所未有。兩側牆堵上的壁畫,富農業與教育 色彩,左側是穀雨神、風神、雨伯神及楊振辭金的節義故事;右側則是立春神、雨水神、清明神及 懷橘遺親的孝順故事,充分反應信徒對土地公庇佑五穀豐登及教節教孝的祈求。 福德宮的土地公歷史淵源很早,光緒時期,此處就有兩塊石頭,據說是先民打獵下吊(放置陷阱) 的標誌,後人以為土地公而膜拜。約在大正 14 年(1925) ,大陂庄民潘石、林桂興等人,以竹材 建一小廟供人膜拜,因附近有一叢林投樹,故有「少年林土地公」之稱。當時,還有有兩棵大榕樹, 約 2、3 人才能合抱,樹上常棲滿白鷺,滿月之時能映月光。 大陂社的阿美族人則另有說法:日治時期大坡池氾濫,經有三個阿美族人因此溺斃,屍首在今大 坡土地公廟尋獲,鄉民為安其魂,在該處立了三個石頭。按漢人的習俗,為兇死者安魂的建築,應 為有應廟。 竹建小廟初建時本來僅有兩塊石頭,後來庄民再增一塊。竹建小廟毀損之後,庄民改以石頭建造 約兩坪大的小廟,並增刻石雕金身。後來土地公廟遭一名神經病患敲毀,庄民再建 5 坪大的磚造小 廟,並增祀木雕金身。不久神像遭竊,庄民再刻一尊約八吋的金身,之後,又有陳鳳凰、郭月春等 信徒奉獻高一尊約 1 公尺的鎮殿金身,形成廟小神大的現象。民國 76 年(1987),信徒到屏東車 城福安宮進香後,福德正神附身降乩,指示在此建廟立祀,信徒醵資購地建廟,依福安宮樣式重建 廟宇,定名「福德宮」,始有今日廟貌。 大陂福德宮的年中祀典以農曆 2 月 2 日土地公聖誕最為 重要,演戲酬神、乞求平安龜,熱鬧非凡,附近廟字的神 明、各部落的土地公都應邀參與盛典,成為池上鄉重要祭 典之一。福德宮的祭儀主要由慶豐村負責,慶豐村的居民 閩客各半,另有六、七戶阿美族,閩南人大多來自恆春, 客家人多來自苗栗、桃園、新竹;閩南、客家、阿美共祀, 並無族群差別。平時附近池上街道、大坡等地的居民,也 常來祭拜,是池上鄉香火最盛的土地公廟。 福德宮內的福德祠

10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捌 ‧ 大陂(大陂村、慶豐村)

7. 大坡池 ( 大陂 ) 大坡池原名「大陂」、「大陴」,陂塘之意, 日治時期訛化為大坡池。光緒 6 年(1880),夏 獻綸的《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已有「大 陂」出現,清代大陂庄、大陂社的地名即因位在 「大陂」附近而得名。 大坡池由於池上斷層所形成的斷層窪地,其水 源來自新武呂溪沖積扇扇端湧泉以及池上圳的農 田排水,是臺東縣內唯一的天然湖泊。明治 43 年(1910),臺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所 公佈之東部地區官營移民預定地,首先登載官方 文獻時之面積為 57 甲,昭和 10 年(1935)宮地 傳三郎的調查報告也稱「水域面積約 53 公頃, 大坡池入口意象 如包含附近濕地則有 78 公頃。湖盆頗單調,水 深僅 3 公尺」,與池上老輩居民曾經廣達百甲的記憶差距頗大。民國 69 年時,面積尚有 45 公頃, 南北長約 900 公尺,東西寬約 600 公尺,深約 1.5 公尺,池底更有多處湧泉,大坡池在颱風來時, 具有蓄洪作用。 民國 60 年代,興建大坡池大排水溝後,雖解決颱風期間水位高漲而淹沒周圍農田、住家的問題, 但大坡池面積也隨之縮減,再加上錦園溪的沖積物與農民的圍墾,民國 74 年(1985),面積只剩 2 公頃(滿水期時面積為 4 公頃)。後來池上鄉公所將圍墾地收回,闢建為風景區後,大坡池面積約 為 20 多公頃。大坡池不僅以風景優美而馳名,也是國家重 要濕地。 早期,大坡池盛產鯽魚、鯉魚、土虱、狗甘仔、沼蝦、 米蝦、大肚魚、泥鰍、鱔魚、鱸鰻、烏仔等魚,大正 8 年 (1919)後,臺東廳農會也曾多次在此放養鯉魚,池上很 多人家以捕撈大坡池漁獲為生,早期池上飯包亦以大坡池 的魚類為食材,大坡池捕魚是池上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 民國 41 年(1952),池上鄉公所還曾成立「大坡池塘漁業 生產合作社」經營大坡池,在大坡池捕魚者月收 10 元租金, 60 年代的大坡池 - 金谷園攝 當時靠大坡池捕魚維生的約有 30 餘戶,養活人口百餘人。 後來退輔會的臺東農場也來分一杯羹,民國 46 年,分到大 坡池一半的經營權。 涼風習來,漁筏悠遊池中捕魚,釣客垂釣池畔,宛如人 間仙境。民國 49 年(1960),臺東縣文獻會以「池上垂綸」 為名,將大坡池列為臺東十景之。 大坡池的生態非常豐富,除了魚類外,尚有菱角、蓮花、 筊白筍、布袋蓮、浮萍、蘆葦、水柳等水生植物繁殖其中, 野生鳥類有水鴨、烏鴉、竹雞、班鳩、燕子、老鷹、麻雀、 大坡池 白鷺鷥、伯勞鳥等數十種,是留鳥與候鳥的天堂。

107


108


玖 . 池上


玖 . 池上

池上鳥瞰 - 池上鄉公所提供(弘安飛行俱樂部攝)

作為池上鄉政經中心的池上,是由福文、福原、大埔、新興等村緊密相連的所構成,日治時代在 行政區上稱為池上村。主要是以鄉人所習稱的「車頭」(火車站)為據點逐漸向南發展而成。大正 15 年(1926),東線鐵道全線通車後,設立池上驛,行旅進出日多,因而日用雜貨、運輸、旅社相 繼設立,形成街肆。 昭和 7 年(1932),新開園區役場首先移至火車站南方的池上鄉公所現址,之後派出所、公學校 相繼遷到池上,新成立的郵便局也設在此區,池上的主要街中山路,在日治時期便已形成。 明治 42 年(1909),總督府在東部進行內地人移民適地調查,其中新開園的 2370 甲的原野地被 指定為移民預定地。第二年,總督府將這片原野,命名為具有日本風味的「池上村」,頗能符合其 在大陂(大坡湖)附近的地理意義。此後,雖然總督府的《臺灣常住人口統計書》,每年都有池上 村之名,但是到了大正 8 年(1919),才有人口統計數目,當時總共有 89 人(男 57、女 32),全 部都是阿美族人。當時池上仍是一片荒埔,是阿美族人牧牛的地方。 大正 8 年(1919),日本長野縣千曲川慘遭洪患,臺東製糖會社開始在池上村設立移民村,在今 新興村被稱為「舊移民」的地方建造家屋,移入災民 18 戶 80 人,第二年,增至 21 戶 107 人。此後 年年颱風,移民漸去,大正 14 年,僅存 5 戶 26 人。第二年,全部離去,內地人移民事業完全失敗。 後來會社改招本島人移墾。大正 11 年,會社為著解決勞力不足問題,就開始招徠本島移民 8 戶 35 人, 大正 14 年,增至 39 戶 152 人。大正 13 年,為著修築池上圳,臺東廳將網綢一帶的通電流鐵條網警 備線往內移,布農族人出草的威脅降低,會社開始將本島移民移至萬朝(芒網),但本島移民仍不 適移墾生活,漸次離去,昭和 11 年(1936 ),僅存 3 戶 11 人。 根據陳孫華的田野調查,採訪當事人吳金輝的道島,則有不同的說法:會社招募的本島移民在大 11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正 11 年(1922)農曆 11 月、12 月間,分兩批各 50 人先後移入。最先安置在新開園民宅暫住, 會社動員平埔族人趕建茅草屋頂的竹籠仔厝,第 二年,家屋完成才遷入居住。會社提供給每戶移 民一頭水牛,很多移民無法適應,紛紛偷賣水牛 充作旅費離去。大正 13 年,移到網綢時,僅存 31 戶,移入之初,家屋尚未建造,移民每日必 須徒步往來池上、萬朝間耕種。 清光緒 19 年(1893)12 月初,有 60 餘名前山 農民移入新開園,與庄總理王必文相商要在後山 昭和 7 年遷建的庄役場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開墾,同往勘察芒綢,決定在此開墾。光緒 19 年 3 月,王必文向臺東直隸州申請獲准開墾。但 明治 29 年(1896)田代安定東部調查時,並無 芒綢聚落的紀錄,大正 13 年(1924),臺東製 糖會社的本島人移入之前,芒綢亦無人煙,此地 接近布農族的部落,可能開墾失敗或未曾開墾。 日治時期,大陂社的阿美族人因耕地不足,開 始在池上移動分化。東線鐵道通車後,除了形成 大埔(在火車站南方約 900 公尺處)、Lihekoai(陸 昭和初期,池上平原仍是一片荒埔地 安,在火車站西北方 2.6 公里處的西崙天山的山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腳下)兩個部落外,亦有部分族人移到火車站後 的「車路後」,阿美族人稱之為 Cicalaay(意為 有顎骨骸的地方,往昔有竊賊在此盜殺他人耕牛 後,將顎骨埋入地下,主人發現後把顎骨骸掛在 竹枝上以示警告)。此處亦有恆春的平埔族人移 居,也稱「恆春街」。 漢人移居池上,大多先以大陂、新開園、萬安 為落腳處,待安定後再遷到池上。如新竹州的阿 坤家族,先居萬安,在舊移民(新興)購買土地 往來耕種,待安定後再遷到舊移民。 昭和 13 年(1938),池上村的人口共有 290 戶, 60 年代的街景 - 賴永松提供 1953 人。其中本島漢人及平埔族 208 戶 1237 人、 阿美族 64 戶 647 人、日本人 16 戶 46 人、中國人(臺灣華僑)2 戶 15 人。此外,尚有寄籍的排灣族 6 人、 布農族 2 人。人口總數已超過新開園的 292 戶 1776 人,池上村取代了新開園的地位。 戰後,日人離去,臺灣拓殖會社與臺東製糖會社留下廣闊的未墾地,興起另一波移民潮,其中以 有組織性的外省籍移民最為多。 民國 43 年(1954),臺東(池上)大同農場成立,除了接收國防部兵工墾區及部隊公田外,亦 在新武呂溪、萬朝溪開墾河川荒地,共有 35 個農莊。民國 61 年後,又在福文、新興、福原等村興 建東欣 1 至 4 邨,安頓有眷墾民。民國 69 年,外省族群達到高峯,共有 2353 人。 池上地區漢人的信仰,以民間宗教為主,民國 42 年(1953),玉清宮尚未建廟之前,仍屬新開 園保安宮的祭祀園。此外,佛教的福蓮寺在民國 80 年代之前,承辦池上的中元普渡,也為村民信 111


今日池上街頭

今日池上鄉公所

仰重心。玉清宮建廟之後,逐漸取代保安宮成為池上庄民信仰中心,更發展成為全鄉性的公廟。目 前,池上的寺廟,除玉清宮、福蓮寺、各角頭的土地公廟外,尚有佛教的菩提寺、一貫道的闡德宮。 戰後,基督教派在池上的發展是一個特例。日治時期,就已在池上活動的耶和華教,一度襲捲整 個池上鄉的阿美族人,幾乎有九成以上的族人接受了耶和華教的信仰。目前,雖已衰退,但仍有「耶 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萬國聖經研究會」兩個教會。同屬於基督教派的長老教會、天主教與 真耶穌教的教友,反而以漢人為主。池上的阿美族人,與漢人接觸很久,接受漢人民間信仰者日多, 福文的開天府、天妃壇,福原的無極天宮、北極玄武宮,都是阿美族人創設的神壇,信徒也以阿美 族人為主。

1. 玉清宮 玉清宮位於池 上鄉福文村文化 路, 在 火 車 站 後 方 附 近, 佔 地 約 五 百 坪, 正 門 有 一座三門重檐式 的 牌 樓, 具 有 華 南式的建築風味。 正殿則仿華北宮 殿 式 建 築, 中 座 為 二 層 正 殿, 殿 前有一對大型石 獅 護 衛 著 兩 側, 石階正中則是雕 鏤 繁 複 的 龍 陛, 一、 二 樓 簷 下 各 玉清宮 擎立著兩對雙龍 柱,龍虎壁堵均刻有生動的人物走獸,刻工精細深厚;兩翼鐘鼓樓採攢尖重檐式,非常精美;玉清 宮的建築美侖美奐,氣勢雄厚,為臺東縣縱谷地區最大的廟宇。 11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玉清宮的一樓正殿,正龕奉祀關聖帝君,係信 徒從苗栗玉清宮分靈迎回,左右陪祀關平太子、 周倉將軍,左龕供祀天上聖母、註生娘娘,右龕 供祀觀世音菩薩、地母娘娘,民國 89 年(2000), 因恐信徒會將玉清宮誤認為帝君廟,再增玉皇大 帝安鎮正位。二樓為凌霄寶殿,有三座神龕,正 龕供奉玉皇大帝,左右有二監侍立,左龕供奉北 斗星君,右龕供奉南斗星君。 玉清宮起源於民國 37 年(1948),廟址所在 地原為羅東人陳崑山所有的菜園,陳崑山幾度欲 玉清宮的玉皇大帝 於此地建家屋,每要動工時都會心感不安而止, 鄉民咸認為此處是廟地不宜人居,戰後為林興順 所購得。 池上街區原無大廟,居民缺乏信仰中心,篤信 玉皇大帝的信徒蔡連福,有感於二次大戰期間, 池上屢遭盟機轟炸,情勢危急時村民常呼「天公 祖」以求庇佑,屢驗不爽,仍倡議建廟,最先是 向玉皇大帝祈求香火,暫時搭建木架鐵皮屋充作 臨時廟亭,名為「天公壇」,供村民膜拜。 民國 42 年(1953),地方人士有鑒於廟亭簡 陋,不足以承載百年香火,於是蔡連福、林興順、 玉清宮舊貌 - 玉清宮提供 何阿坤、林德喜、傅友祥、溫銀波、梁火照、杜 錦枝、鄭仁會、徐阿源、黃生發等人倡議集資建廟,由林興順捐地,建造一座正面五開硬山式廟宇, 並恭塑玉皇大帝及左、右二監金身供信徒膜拜,廟名為「天靈寺」,後易名為「玉皇宮」,民國 61 年,再正名為「玉清宮」。 民國 72 年(1983),玉清宮信徒日益增多,原有廟殿不敷使用,廟中桁梁日漸腐朽,主任委員 黃四川等人倡議重建,全鄉信徒組成重建委員會,歷經八年的努力,終於完成富麗堂皇的新廟堂, 79 年 11 月 17 日(農曆)安座謝土,增祀關聖帝君等神明,民國 80 年 11 月間舉行「祈安慶成建醮 大典」。 玉清宮雖位於街市中心的福文村,但信徒偏及全鄉,除了安座紀念日的祭典主要由福文村信徒負 責外,其他的祭典及廟務都是由全鄉信徒共同參與,信徒包含閩南、客家、外省籍榮民及阿美族, 以閩、客居絕對多數,約各佔一半,阿美族人最少。玉清宮的香火鼎盛,聞名全臺,每年來自全省 各地前來進香的達 80 多處,臺中市的玉清宮便是由本廟分靈的。 玉清宮有五個常設性的祭祀組織,分別是天公會、媽祖會、恩主會(關聖帝君會)、中元普渡會、 安座墍下元謝福會,分別負責相關祭儀。每個神明會都會在祭典之後,選出新的頭家、爐主,負責 來年祭典。其中天公會、恩主會是全鄉性的,各村都會選出一位頭家(首事)。 玉清宮的年中祭典共有十次,其中以農曆正月 9 日玉皇大帝、6 月 24 日關聖帝君聖誕,以及 11 月 12 日安座紀念墍下元謝福日最盛大,都有酬神演戲。此外池上鄉每年元宵節各廟宇聯合舉行的 遊境活動也都由玉清宮負責主持,十村落的神明都前來參與,全鄉陣頭盡出,中午開始從玉清宮出 發,遶境遍及十村落,回到玉清宮常是午夜凌晨,為池上鄉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

113


2. 玉清宮惜字亭 玉清宮廟前,左為敬字亭,右為金爐,訪客常若不細查, 常會將敬字亭誤以為金爐。後山是臺灣開發最遲的地方, 在清代,未曾設立書院,也無科舉,因此沒有敬字亭,玉 清宮的惜字亭可能是花東兩縣唯一的一座。 惜字亭又稱敬聖亭、孔聖亭、聖蹟亭、、惜字亭、敬文亭, 為客家人特有的傳統民俗建築,通常簡稱為字亭。 玉清宮的敬字亭是六角型三層建築,最上層供奉魁斗星 君神位,兩邊對聯寫著:『字交天下士』,右聯寫著『亭 藏古今書』。第二層燒爐,最下層集灰。 民國 96 年(2007),池上鄉舉辦的「2007 年客家文化夏 令營-池上米香風光之旅」的活動中,曾辦過二次恭送聖 蹟活動,透過體驗活動活化字亭,代代相傳 以延續過去敬 字惜紙的文化。 「晴耕雨讀」是客家人的傳統,客家人特別重視教育, 原鄉居住環境大多是生活較苦的貧瘠地,在惡劣的環境之 下,客家子弟為求得更好的的出路,科舉考試也就成為重 要途徑之一。因此,對讀過的書、寫過字的紙,都會特別 重視妥善保管,即使要廢棄不用,也會集中送到敬字亭, 聖蹟亭 舉行祭典後再焚燒,燒過的灰再恭敬的送到河邊放水流。 在臺灣超過百年歷史的敬字亭至少有 22 座,敬字亭的分布,以南部客鄉較多,「博士的故鄉」 美濃就有 4 座,其中建於乾隆年間的一座,已被列為國家級的古蹟。敬字亭祀奉的神以文昌帝君、 魁斗星君、孚佑帝君、朱衣星君、關聖帝君等五文昌為主。

3. 菩提寺 菩提寺位於池上鄉福文村 靜安路伯公巷,在玉清宮附 近,地處池上街肆近郊,交 通非常便利,環境也十分幽 靜。走進寫著「菩提正覺, 般若門開」的寺門,正中央 是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 佛,左為大悲殿,供奉觀世 音菩薩,右為地藏王殿、開 山祖堂;寺院右側則有功德 堂、納骨塔、齋堂。 菩提寺開山住持為宏省尼 師, 俗 名 陳 老 翼, 明 治 33 年(1900)生,民國 51 年, 受戒於基隆十方大覺寺普欣 114

菩提寺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法師,出家時已 62 歲。學成後曾在關 山南山寺佐理寺務,後發願在池上弘 法,1967 年向陳清水購買原名「菩提 禪寺」的草庵。1968 年,完成大悲殿, 其後八年間,陸續完成大雄寶殿、地 藏王殿、功德堂、納骨塔、齋堂等。 民國 62 年 5 月 20 日,改名「菩提寺」。 民 國 75 年(1986), 為 著 解 決

池上地區的急難困苦,菩提寺籌組 功德會,除提供緊急救難外,還利 用佛誕節頒發獎助學金給池上鄉各 釋宏省紀念館 中、小學及海端鄉鄰近小學學生, 頗獲好評,民國 81、84 年,獲臺灣省政府頒發「興辦慈善事業成果優異」獎狀。另有念佛會, 為往生者助念即組團到外地聽經的活動。 民國 69 年,宏省尼師將住持職務交給釋修傳法師,民國 78 年(1989)尼師圓寂,留下數 百粒舍利子,供奉在祖師堂中。民國 81 年,菩提寺為紀念開山祖師宏省尼師,在萬安村魏 家庄建立蓮宗淨苑,設宏省紀念館,館內設有宏省尼師臘像、生前文物、佛堂、會議室以 及佛學圖書館。

4. 中臺天池精舍 天池精舍位於福原村新興路的路 口,行經此處的人,幾乎都會為其特 殊的建築造型吸引而駐足。 天池精舍屬於中臺禪寺系統,為發 揚惟覺和尚佛法教育化的理念,民國 96 年(2007)成立,由見邃法師住持。 精舍為二層樓挑高的現代化建築, 佔地約八百坪,由於突破傳統宗教外 觀設計,加上動線流暢的室內空間規 畫,建設之初即吸引許多地方人士關 注,落成後更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地 標之一。 天池精舍 天池精舍為目前池上地區最晚成立 的佛教精舍,主要目的弘揚佛法,希望以深入淺出的說法,將佛陀的智慧、慈悲、禪定開演出來, 讓大眾皆有機會聽聞正法,領受佛法義理。並無一般佛教寺院的祭祀活動。 目前精舍開設有成人及兒童禪修班,亦定期舉辦禮懺共修法會。

115


5. 池上基督長老教會

池上長老教會

清光緒年間,移墾池上的平埔族人,已有長老教會的教友,以大陂庄來自拔馬(在今臺南市左鎮 區)的教友、買干的家做為聚會所,公埔、石牌附近的族人,都要到大陂做禮拜。光緒 14 年(1881), 英籍牧師巴克禮(Rev.Thmas Barclay)巡視東部時,決定將聚會所遷到石牌,成為今日富里教會的 前身。 昭和元年(1926),原居苗粟獅潭的長老教會教友蔡榮華,舉家移居新開園,做禮拜須徒步前往 公埔(富里)教會,非常不便。於是,蔡榮華與劉邦淮(公醫)、朱枝等教友,向傳道局申請設立 講義所。昭和 2 年 8 月,獲得臺東廳之認可證後,第二年 8 月 21 日,正式在新開園 30 番地蔡榮華 家宅開設講義所。隨後在大陂租屋(新開園大坡 239 號)為講義所,兩年後教友同心奉獻,購買該 屋為禮拜堂。 花東鐵路全線通車後,池上地區的重心逐漸移到「車頭」(火車站附近),形成街肆。教友決 定將禮拜堂移到街上。昭和 12 年(1937),在今福原村中山路 316 號租屋作為禮拜堂,昭和 14 年 1 月 1 日,教友集資把房子買下來,才有真正屬於教會的禮拜堂。後來信徒與日俱增,昭和 15 年 (1940)2 月 2 日,升格為「支會」,第二年 2 月 27 日,升格為「自立堂會」。 民國 41 年(1952)2 月,教會購買現址(福原村中山路 95 號)土地,做為建堂用地,43 年 5 月, 動工建堂,同年 10 月獻堂啟用。民國 79 年重建教堂,82 年元月 3 日,舉行落成及獻堂典禮。 從講義所的設立,歷經三次的遷移,才有今日雄偉的殿堂,是歷任牧者與教友共同努力的結果, 尤以蔡榮華家族的奉獻最多。 池上教會為平地教會,隸屬於東部中會。目前,由李興雄、宋玟秀兩牧師牧會,教友約有 120 餘人,

11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平日聚會,約有 60 ~ 70 人。教友以漢族為主,客家籍有二十餘戶,略多於閩南,但聚會講道時使 用閩南話,至於阿美族教友還不到 10 人。除了主日禮拜外,尚有兒童主日學、松年團契、聖歌隊、 查經祈禱會等,每週三晚上,都會舉行家庭禮拜。

延伸閱讀 蔡榮華 蔡榮華,生於清同治 13 年(1874),歿於民國 51 年(1962)12 月 5 日,享年 88 歲。蔡榮華原居苗栗獅潭, 客籍人士,幼年父母雙亡,生性聰穎、好學。童年做過長工,及長,在獅潭經營酒保,做過保正,與張氏 結婚,生有一子維廷。後來,到臺中經商,有富連姓商,滕下無子,只有女兒,招蔡榮華為婿,經營旅社、 木匠、雜貨等生意。後經連氏同意,將原配、維廷接來一起生活。因此,蔡榮華子孫中,有「蔡連」雙姓者。 大正 9 年(1920),蔡榮華偶至東部旅遊,目睹池上地廣人稀,可以發展。於是舉家遷居新開園。蔡榮 華購買土地,從事農墾,擁有水田 10 餘甲,並經營營雜貨店、豬肉攤、米廠、澱粉廠、製材等事業。同時, 建立本地長老教會的信仰中心,成為長老。在池上,蔡榮華亦曾擔任保正。 蔡榮華經營的新開園米廠為池上地區第一家,原為林桂興所創的大新精米所,大正 10 年以前,就已存在。 米廠以柴油發動機為動力,在當時是臺東最大的,起動時,要三個人用力拉才能發動。這部發動機,除了 碾米外,也做為澱粉工廠、製材所的動力來源。新開園米廠,到民國 70 年(1981)才結束營業,經營時間 超過 60 年,期間先後 12 次易主。其中有 2 次為蔡榮華與次子蔡連山所經營。 蔡榮花在苗栗原鄉,曾出任寺廟經理,常見信眾為著分祭祀後的豬肉,只因斤兩些微出入,就大打出手, 感慨頗深。一日,經過街上,碰到一為宋姓牧師宋在街頭講道。蔡榮華聽後,開始研究相關書籍,最後接 受了基督教的信仰。 蔡榮華,虔誠基督教徒,每日清晨起床,第一件要事為誦讀聖經,數十年如一日。移墾池上之初,池上 地區信徒僅蔡家與陳順等少數人。當時做禮拜需前往公埔教會,甚感不便。昭和 3 年(1928),開始在新 開園自宅設講義所。池上長老教會從講義所到池上區會,蔡榮華著力最多,蔡家也長期擔任教會的長老、 執事。 蔡榮華處事踏實,為人好善,為鄉里所讚許與敬重。因重視庭訓,子孫頗有所成,多具博士、碩士、大 學學歷者。因子孫投入地方自治事務,曾分別當選池上鄉民代表、代表會主席、池上鄉鄉長、臺東縣議會 議員、議長等職務,對地方建樹良多。蔡家立足池上,已逾四分之三世紀之繁衍,族人有百餘人,以從事 公教與經商為主,池上地區之望族。

117


6. 池上天主堂 民國43年(1954), 瑞士白冷會的錫質 平神父和紀守常神 父, 首 次 到 池 上 傳 教, 在 池 上 火 車站南邊租了一 間草房作為臨時 傳 道 所。 此 後, 擔任鹿野和平堂 區本堂的紀守常 神 父, 都 會 定 期 前 來 池 上 傳 教。 紀神父喜愛唱聖 歌, 邊 走 邊 唱, 紀 神 父 嗓 門 大, 容 易 引 人 注 目, 池上天主堂 吸引很多人圍觀, 紀神父趁機與他們交談,同時講耶穌的故事。紀神父特別重視原住民的生活,每當前來池上時,都 會探訪生活貧苦的百姓,因而認識不少大坡、振興、福原、新興等部落的阿美族人。 民國 43 年(1954)4 月 8 日,孫惠眾神父(Rev. Franz Senn )來到臺東,負責池上地區的傳教工作, 稍後,又有國籍的王志遠神父前來協助。民國 45–46 年間,領洗了 43 位教友,主要為池上鄉的阿 美族與海端鄉的布農族。 民國 46 年(1957)春,和致中神父負責池上堂區的宣教工作,由阿美族的江金榮與閩南籍的鍾 姓教友協助傳道。在教友的協助下購得現在教堂所在的土地。和神父與錫神父合作籌款興建教堂, 是年 3 月動工,5 月 1 日,池上天主教堂落成,白冷由花蓮教區監牧費聲遠主教(Most Rev. Andrew J. Verineux )祝聖啟用,池上堂區正式成立。 民國 50 年(1961)春,和神父調往臺東聖若翰傳教學校,滿海德神父(Rev. Ernst Manhart )調來 池上天主堂接任主任司鐸,國籍神父李先達神父為副本堂。民國 51 年夏,和致中神父再度回池上 天主堂服務。54 年,和神父向國外募款,利用舊有傳教員宿舍改建為教室,在池上天主堂開辦天真 幼稚園。 民國 63 年,蘇德豐神父(Rev.Gottfiet Suter )調來池上天主堂接掌司鐸職。聖十字架會余桂妹修 女協助蘇神父傳教,並編譯布農族語的祈禱經文、彌撒常用經文、彌撒經歌等。 民國 69 年(1980),蘇神父調往高雄市小港天主堂後,池上堂區由臺東總鐸區魏主安副主教暫 託給聖十字架女修會梅惠英修女(Sr. Mauritia Huser )、陶慧音修女(Sr. Jermia Thoma )接管堂區 教務。期間,堂區由關山堂區賈斯德神父(Rev. Karl Staehli )兼管。此後,池上堂區的牧靈工作, 實際上都由聖十字架會的修女負責,先後有梅惠英、陶慧音、陳碧秀等修女,其中以任職時間最長, 長達 15 年。 民國 71 年(1982)初起,因神職人員的不足,池上堂區并入為關山堂區和鹿野堂區的聯合牧靈 管豁區,由魏主安副主教(Rev. Gottfiet Vonwyl )或葛德神父(Rev. Ernst Gassner )輪流兼管牧靈工 作。民國 82 年,花蓮教區錢志純主教兼任池上堂區司鐸職。平日的傳教牧靈工作,仍由陶慧音修 女負責。 11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民國 84 年(1995)之後,池上堂區都由臺灣本土培養的神職人員負責,布農族的田力強、李天 明先後擔(兼)任本堂神父,瑪爾大會的李炳妹、黃美妹、古雪梅等修女協助牧靈工作並兼管幼稚 園。 民國 91 年(2002)6 月,黃文科繼任池上天主堂本堂神父,由於原有的教堂老舊不堪,於是決定 重建聖堂。93 年 2 月,新堂工程破土動工,94 年 10 月,新堂落成,由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祝聖啟用。 目前,池上天主堂信徒約 180 人,平常聚會有 50–60 人,以閩南人居多,原住民教友約 30 人,聚 會時約有 10–20 人,包括阿美族、布農族。教會設有教友傳教協進會、基信團、聖母軍、教友代 表會、婦女會、青年會等組織。

7. 池上真耶穌教會

池上真耶穌教會

真耶穌教會為臺東三大基督教派之一,與長老 教會、天主教等足而立。在臺東縣,真耶穌教會 教友以原住民為主,由其是阿美族,在東海岸, 幾乎每個阿美族部落都有真耶穌教會。目前臺東 縣真耶穌教會至少有 40 所,以漢人為主的僅有 臺東、太麻里、華源、池上等四所教會,起源都 與來自臺灣西部的教友有關。四所教會中,以池 上教會的成立最遲。 民國 50 年(1961)真耶穌教教友徐坤才全家 從屏東老埤遷到池上,時常在自宅舉行家庭 聚 會,鄰人也常來參加。民國 69 年,池上鄉鄉民 呂新一罹患胃病,因接受真耶穌教的信仰而得 瘉,從此池上教友日多。池上教友以平地人為 主,常到豐南、德高等地的真耶穌教會「守安息 日」,但因語言不通,因而在民國 61 年成立祈 禱所,歸屬於玉里真耶穌教會。玉里教會的傳道 員常來傳播福音,池上祈禱所日益壯大。民國 63 年 12 月,池上教友集資 30 餘萬元,購置樓房 作為會堂,64 年 1 月 10 日舉行獻堂。民國 82 年,

教友捐資重建教堂,即今三樓建築。 池上真耶穌教會現為財團法人。目前,信徒名冊有 46 位,以閩、客及平埔人為主。每星期六「守 安息日」聚會時,約有 15–20 位教友參加者。目前,由於人數不多,每位傳道員兼任二、三個教 會的傳道工作,池上教會與豐南、德高、月美、延平、海端等有聯合聚會,池上約二個月主辦一次。 近年,在關山真耶穌教會的支援下,活動比以前多。

119


8. 杜園 杜園位在臺東縣池上鄉新興村,佔地約兩千多 坪,為臺東縣內難得一見的中式傳統的紀念庭 園。 杜園的主人 – 矽統科技董事長杜俊元和楊美 瑳夫人,為感念其父杜錦枝與其母王圓的教養恩 澤,以及事業有成回饋社會造福鄉里的心,將其 父母親的錦豐碾米廠與舊居改建成杜園。民國 83 年(1994),杜俊元委託池上鄉惟誠居士規劃 設計監造,歷經三年半,民國 86 年新春正式對 外開放。 杜園 杜園內設有造型樸實典雅為唐式風格的紀念 館、多功能活動中心、藥草室及可供槌球等各項活動的大草坪。一切設施,皆為免費提供社會大眾 參觀。若民間社團,機關團體舉辦公益性的活動,需要使用活動中心等場地,只要向園方提出申請 核准,即可免費使用。除供民眾參觀外,杜園也定期舉辦藝文、社教、展覽活動。 杜園為使藥用植物不致失傳,藥草園內收集 100 多種珍貴藥草,提供民眾認識與研究。杜園也請 臺東農改場技術指導,提供各種珍貴藥草作為研究用途。 延伸閱讀 杜錦枝 杜錦枝生於苗栗苑裡,年 17 與苗栗縣通宵鎮王圓結褵,兩年後,東遷花蓮縣富里鄉開創事業。民國 34 年(1945)臺灣光復,與友人梁火照合伙購買由官派第一任池上鄉鄉長曾貴春所開創的錦豐碾米廠。民國 39 年定居池上,此後獨立營業。因待人誠懇、經營踏實,碾米廠事業一帆風順,民國 67 年因年老,才結 束營業。 杜錦枝平時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民國 51 年(1962),池上國中創校,杜錦枝與地方仕紳梁火照、何 阿坤、徐煥光等人各捐新臺幣一萬元作為購買校地之需,在當時一萬元已是一般公教人員一年的薪津。民 國 57 年與池上建興碾米廠負責人梁火照,共同捐獻位於福原村精華地段的共同持有土地,面積 527 坪, 作為池上市場用地。 民國 40–50 年間,杜錦枝投資臺東中小企業銀行前身的臺東合會儲蓄公司,擔任兩任董事,對於公司 早期的安定經營,頗有助益。對於兒子的教育,卓然有成,尤其兒子杜俊元的「承擔與實踐」,展現了高 度投入的精神。臨終對於孫子孫女的教育培養,仍然殷殷囑咐,使兒媳時刻不敢忘懷。民國 70 年(1981), 喪禮完畢,兒媳秉承父志,提撥新臺幣 20 萬元定存作為池上國中杜錦枝獎學金。 杜俊元昭和 13 年(1938)生於花蓮富里,是家中的獨子,幼年在臺東成長。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後留 學美國,於史丹福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後返臺。民國 59 年,與洪敏弘、蔣見美等人共同集資 1001 百萬元創立華泰電子公司, 一手催生臺灣本土資本半導體封裝公司,民國 76 年,創辦矽統科技公司。 杜俊元是矽統科技公司董事長,也是慈濟義工、榮譽董事。民國 79 年(1990)捐贈慈濟新臺幣 200 萬元, 民國 81 年參加慈濟的華東賑災。民國 87 年將座落於高雄市的 3 甲餘土地,市價新臺幣 15 億元,捐贈給 慈濟基金會,興建以接濟孤苦無依老人為主要目標的「慈濟園區」,並已動土。民國 88 年又將價值 13 億 元的 800 萬股矽統科技股票轉讓給慈濟基金會,捐贈土地、股票轉讓,杜俊元展現了高度投入的精神,也 是內心承諾的實踐。 池上大坡池風景區已開發多年,未臻理想,民國 88 年(1999),杜俊元以回饋鄉里的新意贊助新臺幣 二百萬元,給池潭源流協會,作為改善大坡池景觀之需。

12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9. 臺東農場 臺 東 農 場 場 本 部位於臺 9 線省 道 旁, 鄰 近 南 橫 公 路 出 口, 從 池 上街區進入臺 9 線 省 道, 就 可 見 兩座寶塔式與 牌 樓 式 的「 行 政 院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臺東農 場 」 的 標 幟, 矗 立 在 省 道 兩 旁, 非常醒目。 民國 40 年代, 政府為安置退除 役 官 兵, 在 東 部 臺東農場 進 行 兵 工 開 墾。 民國 43 年(1954)3 月 1 日,成立「臺東大同合作農場」,隸屬國防部,場本部設在池上鄉福文村, 最初,係以臨時搭建之草房為辦公場所,下設兩個直屬中隊,隊員 360 人。成立之初,接收國防部 臺東縣兵工墾區及部隊所屬公田,共 890.6225 甲,墾區分布在池上、都蘭、八里、臺東、美和等處。 同年 12 月,改隸退輔會。民國 44 年 3 月,鹿野大同農場成立,臺東大同合作農場改名為池上大同 農場。 民國 44–60 年(1955–1971)間,退輔會在臺東縣先後在設立鹿野大同農場、大南墾區(知本農 場)、東河大同農場。其間,退輔會以池上農場為中心,幾經整編、合併、改名,58 年 10 月,池 上本場正名為臺東農場。民國 60 年 7 月,退輔會在臺東縣其他的農場,都已先後併入臺東農場。 目前農場轄管土地面積計 2764 餘公頃,範圍分佈臺東縣、市及花蓮縣 9 個鄉鎮。 民國 85 年(1996),配合政府產業東移觀光投資案,臺東農場成立休閒農業區。民國 90 年起, 轉型為自給自足單位。轉型後,除生產聞名全臺之池上黑米外,尚保留有蠶絲被、蠶種,提供國小 自然科教學教材,並將宿舍打造成民宿對外開放。 臺東農場正面兩側圍牆以漿砌卵石底面貼小卵石,黑、白、暗紅三色卵石均佈,以白水泥打底。 漿砌卵石基座安設石獅于,兩側共計 100 座。場 區建地 1.56 公頃,另有育苗區,合計 3 公頃餘。 內部以辦公大樓為中心,員工餐廳、宿舍、生產 場房,原料庫以及文康、車庫分佈兩側,大樓後 原為魚池,後改建為網球場。廣場有蔣中正立姿 銅像,場區空地經精心設計,有自強園、標本園、 噴水池、花園等,蒼杉翠怕,滿園常青,百花時 放,環境之美有「池上公園」之稱。 臺東農場場史館的主館原為閒置倉庫,後來農 場轉型為觀光休閒產業後,民國 87 年(1998), 在農場組長莊炳煌策劃下,將改設為「臺東農場 農場大門前的牌坊 121


場史館」,收集農場各階段所使用農 具及場員日常生活用具。民國 92 年, 增設榮民書畫藝文展覽場,提供榮民 藝文創作展覽場所。 臺東農場場史館分為場史館與農史 館」兩部分。場史館是利用原有的場 員文康中心改建而成,主要展示農場 文獻資料、老照片。農史館又分為室 內與戶外兩個展場。戶內展場即利用 倉庫改造的主題館,主要展示早期場 員以人力開墾土地,所用的耕作工具, 以及場員日常生活用具,包含碗筷、 農場所屬農莊 裁縫機等。此外,還有場員藝文作品、 生活照片。戶外展場共有 2 處,除展示農場早期自設的風向風力觀測器外,更有農場開始機械化耕 種後各時期的機械,如插秧機、中耕機、收割機、耕耘機、脫殼機、曳引機、踊體雌雄鑑別機等。 以插秧機而言,就有手拉式插秧機、乘坐視插秧、自走式機插秧機三種。農史館展示的農具,不僅 是農場發展的歷史,也是臺灣農業發展史的縮影。 做為主館的倉庫,約有 80 坪,也是農場歷史的縮影。這個倉庫建於民國 52 年,是利用「美援 480 專案」建築的倉庫,最先作為存放美援物資,以支援農場場員開墾土地之用。民國 69 年美援停 止,改作一般倉庫。民國 65 年(1976),農場開始養蠶事業,倉庫改做洗絲棉工廠,以提供農場 生產蠶絲被的原料。84 年因養蠶事業不符經濟利益而停用。

農場場史館

122

館內一角

戶外展場之一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10. 池上古井 大正 15 年(1926)3 月,東線鐵道通車後,池 上設站,原本少有人跡的「車頭」(鄉民對火車 站的稱呼)一帶,日漸繁榮。昭和時期,池上區 役場、警察派出所相繼遷入後,「車頭」逐漸取 代了新開園的地位,成為池上地區的政經中心。 在未有自來水之前,居民飲水,都取之於地下 水,水井成為居民主要的飲用水來源。池上平原 是由新武呂溪沖積而成,有豐富的地下水源,開 鑿較易。但開鑿深井,所費不貲,非一般人所能 負擔。因此,鑿井多由村民集資共同負擔,或由 機關、工廠開鑿。由後者開鑿的也都會開放附近 民眾使用。水井,臺灣人通常都稱之為「古井」。 日治時期,池上地區開鑿的古井有「車頭」(池 上)、池上公學校(福原國小)、庄役場(鄉公 所)、舊移民(新興)等處。前二者為當地居民 集資共同開鑿,後二者分別為庄役場、日本人的 蘿藤會社開鑿。戰後,臺糖公司池上原料區與大 坡國小校內都鑿有古井。 池上第一井 「車頭」古井是池上街區最早開鑿、也是使用 人數最多的水井。開鑿的時間雖已無法確定,但池上驛設站之前就已存在,戰後初期還是附近居民 主要的飲用水來源。民國 51 年(1962),池上自來水廠成立之後,「車頭」古井逐漸喪失民間飲 用水的功能。後來被裝上抽水馬達,供應附近錦和米廠和池上車站廁所用水,以及鐵路局退休員工 洗衣、澆菜之用,直到民國 90 年代,才走入歷史。 「車頭」古井在火車站前的老樹群下,環境優雅,民國 98 年(2009),池上鄉公所將古井周圍 環境美化,立了一座解說牌,細說「池上第一古井的故事」。 舊移民的古井是池上第二古井,由日人雇用當民住民開鑿,井深達 130 尺,可能是池上地區出水 量最大的一口。主要是供應蘿藤會社的工業用水,也提供附近居民使用。戰後日人離去,工廠被毀, 古井保存仍很完好,民國 58 年古井,還是附近蘆筍工廠主要水源。民國 59 年(1970)後被閒置不 再使用,現已被蔓藤披蓋在菜園、民宅間。 庄役場的古井已被鄉公所埋掉,地上已是建築物。福原國小校內的古井仍被保存很好,但因離地 面不到 1 公尺高,上面用水泥蓋加固定以維護學童安全。臺糖原料區古井幾乎與地面平高,上面加 上水泥蓋後棄置,目前已被雜草、枯樹掩蓋,不易尋獲。大坡國小古井在民國 53 年創校時就已存在, 可能是農民抽水灌溉農使用,開鑿年代不詳,學校認為古井位置有礙交通與觀瞻,將其埋掉,改建 國父銅像。

123


11. 池上飯包博物館 民國 91 年(2002),集山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與池上鄉公所在合作,在「悟饕池上飯包店 二樓」成立「池上飯包博物館」,供民眾參觀, 兼具在地文化保存與教育等多重功能。 悟饕池上飯包店原稱池上飯包店,起源於昭 和 15 年(1940),最早設在池上火車站前, 原由李約典夫婦經營,以在池上火車站月臺上 叫賣便當為著,為來往的火車上旅客服務,因 而打響了「池上便當」的名號。在李約典夫婦 之後,由其媳婦子李陳雲(李丁保之妻)繼承 家業,繼續從事賣便當的工作。 池上飯包博物館 民國 70 年代後期,池上飯包店由李陳雲養 子李朝義接手,在池上外環道(忠孝路)興建新店,改名為佳豪池上飯包,擴大營業。後來李朝義 赴大陸投資失利,不得不把飯包店出售。民國 88 年(1999)10 月,宜蘭人李照楨與五位友人合資 360 萬買下商標權和飯包店,成立集山實業公司,並聘請李 陳雲為終身榮譽顧問。之後,飯包店由李照楨女婿林峰協 助經營,改名為悟饕池上飯包店,建立制度,通過 ISO、 GSP 認證,在全臺各地設立連鎖加盟店。 飯包博物館設在飯包店的二樓,館內展示區分為歷史文 化、農田農具、稻米文化、池上飯包、以及古早飯包等區, 以文字及圖片介紹池上飯包六十餘年來的發展沿變遷,並 完整保存早年的傳統爐灶等器物。館內利用動線空間,展 示很多池上早期生活的珍貴老照片。前幾年,悟饕池上飯 館內一隅 包店購買兩節火車車廂,陳列在飯包店前。

延伸閱讀 池上飯包 大正 15 年(1926),東線鐵路全線通車,池上設站。當時車種有汽油車、普通車(蒸氣火車)兩種,臺 東、花蓮間行車時間需 5–9 個小時,往來旅客常須在車上用餐。 約在昭和 15 年(1940),住在池上車站附近的李約典夫婦,為著貼補家用,開始製作飯包,在池上月臺 叫賣,逐漸打響了池上便當的名號。久之,池上火車站前,販賣飯包的人數增加,形成為池上特色。 使用池上米與木盒包裝是池上飯包的兩大特點,其實最早的的池上飯包是以竹葉包裏飯糰,搭配魯肉、 黃蘿蔔、烤肉乾、豬肝、瘦肉片、一小塊蛋餅、炸蝦餅(多採自大坡池的小魚蝦)及梅子等而成。 約 從 民 國 51 年 起,業者才將竹葉 飯糰改成以木片製 成的便當盒裝便 當,成為今日池上 飯 包 的「 標 準 樣 貌」。 池上飯包的變化 - 攝自飯包博物館

12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12. 馬淵東一之墓 馬淵東一的墓墳位於池上鄉示範公墓西方,沿 著野溪旁的小徑約 50 公尺處,隱匿在一片棵楓 林內,與他的好友高邦光的墳墓相伴。 馬淵東一墓碑係以長約 90 公分、寬約 60 公分 之黑色大理石構成,碑文由他的學生人類學家陳 奇祿撰寫。碑上以「馬耳東風」4 字作為主體文 字,右邊撰有「馬淵東一教授安息於此」,「先 生囑書之句 後學陳奇祿敬書」、「妻馬淵文率 子馬淵悟、女紀子、久子敬立」、「一九八八 年九月吉旦」等字句。墓碑旁約 2 公尺處,又有 一座高約 30 公分、半橢圓形的灰色石製墓碑, 毫不起眼的豎立在地面上,正面碑文書有日文 馬淵東一之墓 的「こよなく臺灣すゐ馬淵東一しここゐ眠し」 (摯愛臺灣的馬淵東一安眠於此之意),背面則有「馬耳東風」、「俗名馬淵東一」、「一九八八 年八月」等字。小碑之下,才是馬淵東一埋骨之處。 馬淵東一的耳朵很靈,一聽到聲音就能很快的分辨出它的音節,或許是他要在墓碑題著「馬耳東 風」的緣故。 昭和 7 年(1932)年,馬淵東一 30 歲的那一年,在中央山脈新武呂溪進行布農族研究的田野調查, 下山時又累又病,幸逢一位阿美族 Ina(媽媽),心生憐憫,帶至家中休養,並且與 Ina 的兒子,比 馬淵東一小 10 歲的金太郎(高光雄)結為好友,高母亦視馬淵如己子。之後,每逢馬淵東一至臺 東從事田野工作時,都會到高家居住。 馬淵東一生前曾向好友高邦光表示,希望死後能葬在臺 灣,最好是葬在能看到石楠花(野杜鵑)的地方,這是馬 淵東一在布農族地區做調查時,為之驚艷而念念不忘的植 物。高邦光慨然允諾,將來在他的墓旁留下一塊空地讓馬 淵安葬。民國 77 年(1988)馬淵過世,由他的兒子馬淵 悟帶來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高邦光的墳旁。高家也在墓 園四周種滿石楠花,可惜水土不服,始終無法栽植成功。 高家怕有人看到這裡居然豎立起日本人的墓碑時,有意破 壞,因此才將馬淵東一埋在小墓碑上。後來高家另建祖墳, 高邦光的墳墓因而遷葬,但每年都會來掃墓,整理馬淵的 小墓的正面墓 墓園。 按照日本人的習俗,在往生者的 1、3、7、13 年,都會在往生者的冥誕舉行特別追思。民國 89 年(2000)適逢馬淵東一逝世 13 周年冥誕,馬淵的學生笠原正治教授等人,特別邀請馬淵的學生 與故友,來到臺灣池上鄉馬淵的墓園表達追思之意。消息傳出,有意參加者不斷增加,包括很多臺、 日新生代的人類學研究者。8 月 29 日在馬淵墓園舉行追思會,這是臺灣第一次為馬淵東一舉行的紀 念活動。

125


延伸閱讀 馬耳東風的馬淵東一 馬淵東一,明治 42 年(1909)生,日本千葉縣人。父親萬次郎為職 業軍人,官拜少將,馬淵自幼就隨父親職務調動而輾轉各地,學生時代 也在頻繁的轉學中渡過。 昭和 3 年(1928),馬淵東一單身來臺,進入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 部史學科就讀。原來準備專攻東洋史,後來因常到新成立的「土俗人種 學研究室」(臺大人類學系前身)向移川子藏教授請教,而成為該研究 室的唯一學生。馬淵也修習語言學教室小川尚義教授的音韻學,奠定他 研究人類學的基礎。系統所屬調查期間,馬淵常要上山做田調,請假 10 幾天,回來還得安排補課。滿頭白髮的小川教授,以一對一的方式, 一個音一個音的教導馬淵的情景,被喻為「祖父教導孫子牙牙學語」而 傳為美談。 昭和 5 年(1930),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調職,他將臺灣各界餽贈 的程儀,加上他的退職金共 20 萬元,全部捐給臺北帝國大學,並指定

馬淵東一高世光提供

這一筆錢要作「臺灣高砂族」調查研究用。山上滿之進是歷任總督中較能同情原住民者,他反對用「生蕃」 這個帶有歧視性名詞稱呼原住民,特別撰寫了一篇〈臺灣の高砂族〉的文章,呼籲大家改用「高砂族」取代「生 蕃」這個名詞,在文章中,也率先使用「原住民族」這個稱呼。 上山滿之進捐贈的經費分兩筆,一筆給移川子之藏主持的「土俗人種學教室」,一筆給小川尚義主持的 語言學教室。五年後,相繼完成出版《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 研究》、《原語

高砂族傳說集》兩套經典,

分別獲得代表日本最高學術的「恩賜賞」與「帝國學士院賞」,而《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 研究》,更被 學譽為「臺灣原住民研究的金字塔」、「臺灣原住民研究經典中的經典」。 系統所屬的調查計畫由移川子之藏主持,團隊成員僅有 3 名;移川本人、助手宮本延人、學生馬淵東一。 這次的調查研究,移川採取用「歷史民族學」的觀念方法,藉實地調查各部落的口傳歷史與系譜,釐清各 族起源、移動、分布、混居、從屬與敵友關係等事實,以建構臺灣原住民完整的體系。 當時全臺尚有 300 多個原住民部落,移川負責淺山地帶的泰雅、賽夏、鄒族、魯凱與北排灣,宮本負責 深山裡的泰雅、西部排灣及賽夏族的一部分,馬淵東一則負責中央山脈的布農族及後山的排灣、卑南、阿 美等族。 長達三年的田野調查,移川出差 88 天、宮本 129 天、馬淵 425 天。由於移川年紀已高,又有足疾,很 多調查工作都由學生馬淵代勞。調查完成之後,馬淵負責整理,撰寫他所調查地區的主文,《臺灣高砂族 系統所屬 研究》被認為有五分之四是馬淵東一完成的。 年僅 21 歲的大三學生馬淵,奔馳於全島山區及後山,走的路常是處處斷崖的山壁。每次深入山區調查, 都是十幾天,不但曾在山區感染瘧疾,也多次遇上颱風、迷失了路,與原住民嚮導在暴風雨中渡過漫漫長 夜。據說都會上山帶回滿身的跳蚤,教授們都不敢接近,馬淵卻若無其事的說:「這不是跳蚤,只不過是 會吸血的螞蝗而已」,更令人驚恐萬分,宮本延人曾撰文讚他:「能把豐富的資料與螞蝗一起帶回家,功 勞真的很大」。 調查工作的第二年,馬淵東一畢業就被臺北帝大聘為「囑託」,後來升至副教授。戰後,返回日本,一 度賦閒失業。1953 年,東京都立大學設校,馬淵應聘為社會人類學系創系教授,1972 年退休,校方聘他 為榮譽教授。馬淵也曾在東洋大學、琉求大學等校授課,對日本民族學界影響很大,現今日本研究臺灣原 住民的學者大多與馬淵有直接或間接的師承關係。 回到日本的馬淵東一,仍持續關注臺灣的研究工作,曾經三次來臺調查。也透過關係,取回他留在臺大

12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的研究資料,撰寫《高砂族 分類:學史的回顧》、 《高砂族 社會人類學》、《高砂族 移動》、 《慣習土地法

有地擬制》等論文,在日本民族學

會的《民族學研究》發表,並出版《臺灣 民族 文 化》(與宮本延人、瀨川孝吉合著)、《 社會構造》(與岸幸一合著)等專書。 馬淵東一個性風趣,又有超人的好酒量,更能視原 住民族為友,調查期間,結交不少原住民朋友,池上 高家為其中之一。1988 年,馬淵東一臥病在床,在 寄給他的阿美族老友黃貴潮的新年賀卡,仍寫著「給 予阿美族永存之生命」,仍不忘懷他對原住民的感 情。

馬淵與高家 - 高世光提供

民國 98 年(2009),馬淵東一百年冥誕,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與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在 臺東舉辦「馬淵東一:百年風采」(第二屆臺日原住民研究論壇)的學術研討會。會中其子馬淵悟將馬淵 東一的手稿《鄒族與布農族 親屬名稱》送給政大典藏。會後並到池上鄉馬淵墓園舉行追思儀式,而馬淵東 一對臺灣貢獻最大的《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 研究》這本書,也在民國 100 年由楊南郡翻譯出版。 馬淵悟繼承馬淵東一的衣缽,也是人類學家,民國 60 年代,曾在東海岸宜灣長期從事學術調查,認了一 位阿美族的婦人為義母,結婚時還特地在宜灣舉行阿美族儀式的婚禮。宜灣學者黃貴潮從傳道員走入了學 術界,便是受到他的影響。

127


13. 臺東縣客家文化園區 根據臺東縣政府的統計,民國 91 年 (2002),臺東縣客家人口共有 50324 人,占總人口總數的 20.6%。縱谷地 區池上、關山、鹿野三個平地鄉鎮計 有 13127 人,佔總數的 42.4%,在縱谷 地區閩、客、阿美、外省四大族群中 最具優勢。因此,從 90 年代開始,就 有建立客家文化的呼聲。 民 國 92 年(2003), 行 政 院 客 委 會與臺東縣政府共同投資新臺幣 1 億 6,500 萬元,開始推動「臺東縣客家文 化園區」的興建計畫,民國 94 年破土 動工。95 年 4 月完工、啟用。 客家文化園區 臺東縣客家文化園區緊鄰臺糖公司 池上牧野渡假村及池上鄉農會觀光休閒米廠,佔地約有 6.5 公頃,主要以客家穿山渡海移民意象作 為園區入口特色,建築造型則運用東部農村建築形式、迴廊及自然素材(石材、木材、竹、植栽等) 塑造符合東部映象之農村建築院落。 園區內設施包入庄廣場即穿山渡海、入庄服務中心、藥草堂、民俗植物區、鄉民農園區、先民開 墾區、竹雲區、水生植物體驗區、童玩遊樂區、鄉民農園區、狀元大道、停車場等以及客家文化展 示館。 客家文化展示館為二樓建築,以客家傳統的菸樓為意象,一樓左側為一樓設有多功能展示室、視 聽教育中心、客家歌謠研習室、咖啡屋以及等路店;二樓除辦公室外,尚有文物特展室、客家文史 資料中心、傳統工藝教室、綜合教室等。咖啡屋、 等路店由池上農會承租經營。 民國 96 年(2007)10 月 26 日,臺東客家文化 園區首度開展,以「臺東好米 . 好客人」為主題, 內容包含臺東好米的成長紀錄簿,以及客家族 群二次移民臺東的歷史。客家文化園區原本計畫 招商經營,兩度招商都告失敗,於是決定公辦公 營。民國 98 年,獲客委會補助 3000 萬元,縣府 也配合 500 萬元,重新整修及充實內部設施,同 年底,正式開館。 館前的牛與牛車

12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14. 池上牧野渡假村 池上牧野渡假村本為臺糖公司的池 上農場,位於新武呂溪沖積扇北扇的 西側,本為礫石遍布的老河川地,民 國 47 - 56 年(1958 - 1967) 間, 臺 糖公司以曳引機、推土機將礫石推拒 成堆,再以人力抬。巨石沿著等高線 約 5 公尺寬的間距離排放,砌成一條 一條的石壟,再以鋼耙將石礫翻出, 鋼犁翻鬆表土,歷經十年才開拓出 360 餘公頃的土地,並開鑿三口深井,埋 管加壓噴灌。 新墾地先期種植鳳梨,中期輪種鳳 梨甘蔗,後期才種甘蔗,民國 76 年, 池上牧野渡假村 國際糖價低迷,種植甘蔗不敷成本, 才轉型為牧場,種植牧草放牧肉牛隻,同時經營休閒遊樂,因而有「小塞北」之稱。 民國 82 年(1993),成立「池上牧野休閒中心」,經營型態朝向休閒觀光。為著營造塞外風情, 民國 89 年,增設蒙古風情區、蒙古文物館,引進蒙古包以及蒙古文物。,同年,改稱為「臺糖牧 野渡假村」。 蒙古文物館展有蒙古的傳統兵器、青銅陰陽短劍、服飾、 日常生活用品、傳統樂以及蒙古象棋等文物,另有蒙古戰 車、哈那蒙古包等模型,以及顯現蒙古風情的油畫。蒙古 風情區則有繪著蒙古圖騰的弓型大門,蒙古大棋盤、成吉 思汗、王昭君的雕像,園區內還有烽火臺、蒙古節慶那達 慕大會場以及 14 座題供遊客住宿的蒙古包區。 民國 92 年(2003)起,臺糖與木柵動物園合作,設立木 柵動物園第二園區(衛星園區),分批將 7 隻伊蘭羚羊、 塞外風情區 5 隻斑哥羚羊、8 隻弓角羚羊、7 匹蒙古野馬、2 匹駱馬、2 匹駱駝、10 隻鴯鶓、5 匹斑馬和 2 匹侏儒河馬等移居至池上園區。 目前,園區未開放的土地尚有 200 多公頃,生態保持良好,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常見的鳥類有 環頸雉公鳥、環頸雉母鳥、紅背班鳩、金背班鳩、珠頸班鳩、竹雞、伯勞鳥、烏頭翁、燕子、麻雀 等 30 餘種,是賞鳥的好地方。草原上常可看到白兔、灰兔、松鼠、白面狐、山野老鼠的蹤跡。

牧場 - 池上鄉公所提供

蒙古文物展示館

展示館館內部

129


15. 池上糖漿廠 池上糖漿廠為 於臺糖池上牧野 中 心, 從 遠 處 眺 望, 都 可 看 到 高 聳的煙囪矗立在 卑 南 溪 畔, 宛 如 池尚平原的地標。 池上地區從日 治 時 代 開 始, 就 是臺東重要的甘 蔗 產 地, 大 正 2 年(1913),臺東 製糖會社在新開 園設立赤糖工場, 一日夜可壓榨甘 池上糖漿廠 - 陳孫華攝 蔗 100 噸, 同 時 設立直營農場。大正 14 年,池上地區的農民,更組織「新開園蔗作組合」,作為與製糖會社對話 的窗口,是臺東廳唯一的蔗農組織。製糖會社在池上村、萬安設立的移民村,招民入墾,主要的目 的也是種植甘蔗。戰後,臺東製糖會社的土地由臺灣糖業公司接收,面積高達 335 公頃,臺糖在池 上成立原料區,成立直營農場,由臺東糖廠負責管理。 大正 6 年(1917)11 月,臺東製糖會社修築的卑南、新開園間 2 尺 6 吋的窄軌鐵道竣工,新開園 的甘蔗已可運到卑南的新式工場壓榨,新開園工場因而歇業,大正 14 年,一度恢復生產,第二年, 東線鐵道通車,新開園工場再度歇業。從此之後,到民國 71 年間,池上地區的甘蔗,都是利用東 線鐵道運輸甘蔗。 由於花蓮光復到臺東間的縱谷地區均無糖廠,甘蔗的運輸非常不便,成本又高,臺糖公司決定在 池上設立糖漿工廠。 民國 70 年(1981),利用屏東糖廠拆卸之機械,並與臺 東農場換地,建立池上糖漿廠,民國 71 年竣工。池上糖漿 廠原料區,北從花蓮的春日(瑞穗鄉)、富里原料區,南 至臺東的關山、瑞源原料區,僅行原料的初級加工,壓榨 後的糖漿再運至臺東糖廠製成成品。設廠之後,即因國際 糖價低靡,人口老化和外流等因素,契種蔗的面積驟減。 糖漿廠初期一年開工四期,後來一年僅開工二期,導致成 本大增,不敷成本,前後不到 5 年,池上糖漿廠被迫在民 國 75 年閉廠。 運送甘蔗的火車 - 陳孫華攝 池上糖漿廠關閉後,池上的蔗作也走入了歷史,由於它 是縱谷南段唯一的糖漿工廠,臺糖公司曾計畫將糖漿廠改建為小型糖業博物館及地方米食文化博物 館,目前閒置中。

13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玖 ‧ 池上

16. 池上圳水利公園

水利公園

民國 90 年代,行政院農委會為讓大家了解農業灌溉,具體實踐農業生產、生態、生活之三生目標, 特別輔導臺東農田水利會挑選 10 處重要的農田水利設施,結合地方與自然環境,打造出臺東農田 「水利風情十景之美」,池上圳進水口水利公園即為其中之一。 池上圳水利公園位於新武呂溪出口,接卑南溪左岸,於 2008 年完工,主要工程有:入口意像、 觀景涼亭、景觀步道、進水口魚梯、沉砂池、水車(筒車)、蓮花池等設施。 池上圳的歷史,可推到日治時期,大正 8 年(1919),日本人移入池上村後,臺東製糖會社為開 墾廣大的池上平原的荒地,種植甘蔗,於是決定修築池上圳,在網綢社附近的新武呂溪設置進水口。 為此,臺東廳特別將通電流鐵條網警備線往內移,並增設分遣所防止布農族出草。大正 9 年,征用 附近的平埔族、阿美族人動工興築。大正 10 年 3 月完工。不料,完工不久即毀於颱風。在今新武 呂大橋北岸 3.5 公里處,懸崖的下方,上留著書有「池上圳」、「大正十年三月」的鋼筋混凝土建 造的圳口。 戰後,池上平原的灌溉水源仍然不足,,臺東農場又在新開園圳進水口的上方,修了一條農場圳, 取卑南溪的水灌溉農場,水源不足問題日趨嚴重。於是,臺東農田水利會以新開園圳的幹線為主幹, 改稱池上大圳,開始整修圳道。 民國 78 年(1989)起,逐年編列預算,設置進水口沉砂池,在原進水口上游 450 公尺設置新進水 口,全面整修圳道內面工程及其他灌排渠道設施,保持通水順暢減少滲漏損失,使得農民灌溉用水 更為便利。之後,又陸續進行圳道沿線綠美化工作,配合花東縱谷風景管理處、林務處、水保局及 鄉公所等單位,設立景點及景觀步道、環圳自行車道,提供旅遊休憩場所。

131


逆坡降配置式的沉沙池

大圳景觀

池上圳進水口的設施工程,以「逆坡降配置」的沉沙池最具特色。的逆坡降配置以池上圳的水源, 主要是利用新武呂溪的水,在河邊設立擋水土堤,新武呂溪的水常帶來大量砂石,在幹線平緩處, 造成淤積。為解決此問題,臺東農田水利會在 1989 年,引進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山本光男的「逆坡 降配置法」,在沉砂池入口到擴大段間,採漸變及逆坡降的方式,使該段水流維持等速,各分隔槽 的水面等高,然後在沉砂池的起點段設置 1.63 公尺的落差,將沉砂池分為六小格,利用水頭排砂, 在末端沉砂後,再將清水引入原有的進水口,沉澱後的砂石,則利用暗渠排到河床。 水利公園外廣闊的卑南溪河床,曾是布農族出沒馘首的殺戮戰場,大正 2 年(1913)2 月 20 日, 臺東廳長能勢靖一曾在卑南溪畔,親自主持平地庄社與布農族人和解儀式,到場的有布農族頭目等 130 名,平地從老吧老吧到大陂庄各庄社人、保甲役員 130 名。儀式於下午 5 時圓滿結束,里壠庄 民帶來牛 4 頭、米酒 1 桶,新七腳川社人也帶來牛一頭等款待布農族人。

132


拾 . 大埔


拾 . 大埔

大埔社區遠眺

大 埔 位 於 原 大 坡 池 附 近, 係 漢 人 的 稱 呼, 是 指 土 地 廣 闊 且 未 開 闢 之 意, 阿 美 族 人 則 稱 為 「balohapog」,意指該地區泥沙淤積,土質鬆軟。大埔村原為阿美族部落,形成於日治時代。 大正 11 年(1922),東線鐵道富里、池上段修築時,很多大坡社的族人,被徵調參加修路工作, 擔任道班工頭的族人 Alan(潘馬要之父),鑒於大坡社耕地不足,池上交通方便,於是便與數戶族 人擇居於大埔地一帶。大正 11 年,鐵道通車後,續有族人遷來同住。 清光緒初期,輾轉由恒春遷居大陂池畔 Nalaculang 的阿美族,因為沼澤地,每逢雨季住家易遭淹 沒,也在大正 14 年,由 Tafud 率領,移入大埔。之後,從大坡移居南、北溪中游的 Takongkong 聚落, 至遲在昭和 7 年(1932)之前,移入大埔。 大埔的地名,在部落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大正初期,就有漢人曾貴春、江丁洪在大埔開設雜貨 店,根據日人入澤片村撰寫的《臺東廳人名要鑑》,大正 8 年(1919),官方就曾派命トンス(tonsu) 為大埔社的副頭目(頭目由大陂社頭目兼任)。大埔社區規劃整齊,很明顯不是自然形成的聚落, 很有可能居住附近的 Nalaculang 聚落,在此之前,已被稱為大埔。現今的部落是在日本政府規劃好 之後,大正 14 年間,住在附近的族人才移入居住。 大正 15 年(1926),臺東線鐵道全線通車後,池上因閩、客漢人逐漸移入而繁榮,大埔社部分 族人,或因土地轉售漢人、或因逃避日人的勞役而移出,轉往今陸安、福文、振興等地發展。戰後, 池上街區逐漸向大埔部落發展,漢人移入大埔,居住在部落北側外緣。由於環境幽雅,一貫道的闡 德宮、池上鄉圖書館也在大埔設立。 大 埔 社 成 立 之 初,Tafud 被推為首任頭目,收穫祭仍 與大陂社合辦,主持者仍為 大 陂 社 的 頭 目 Potan, 因 為 大埔社人認為 Potan 的父親 帶領族人來到池上建立部落 功勞很大。 昭 和 7 年(1932), 馬 淵 東 一 調 查 時, 大 埔 友 5 個 氏 族, 目 前, 以 Kolo、 Patsilar 兩氏族人數為最多, 社區之一角 大埔部落巨石地標 大埔洗衣亭 13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 ‧ 大埔

Pantaean、Tsiwilian 次 之,Rarangus 氏 族人口漸少,而 Tarisakan 氏族很多移 至臺北、桃源等都會區。 大埔村人口共有 229 戶 1092 人,含 阿美族 146 戶 527 人,漢人 152 戶 561 人,其他山地原住民 1 戶 4 人(民國 89 年 12 月底),漢人居住在北側街肆, 阿美族則居住南側原來部落。大埔村 除大埔地區外,尚包含陸安。 陸安,阿美族語 Lihoqae,氣温暖和 之意,位於池上車站西北方約 2.6 公 里,西崙天山東南方延伸的山腳下, 社區環保菜園 與海端鄉接壤。因有山阻擋東北季風, 氣候温和,阿美族人遂稱本社為 Lihoqae,氣候暖和之意,戰後改稱為陸安。大正 7 年(1918)曾有 一度居住過大埔的大陂社人 5 人,前來狩獵,發現此地可以拓墾,因而一同遷來建社。原社所在為 今海端鄉錦屏部落,阿美族人在附近闢有水田,昭和年間,日人實行「蕃社集團移住」政策,將布 農族的網綢社從山上移下,並強行徵收阿美族人水田給布農族人耕種,族人被迫遷到現址。戰後頭 目認為陸安與大埔為同族阿美人,要求行政區劃入大埔村,成為大埔村飛地。 以阿美族社區為主的大埔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 82 年(1993)10 月,社區意識及凝聚力很強, 協會下設有媽媽教室、馬卡吧海合唱團、環保義工隊、兒童讀書會、新快活單車隊、守望相助隊等, 經常舉辦社區文化及環保活動,經幹部、居民共同努力,大埔社區不僅將荒廢的髒亂地,化為青少 年籃球場、槌球場以及美麗的菜園、花園,社區更瀰散濃厚藝文氣息,因而獲選為 88 年度全國十 大環保社區,協會理事長謝東成亦因領導有功,榮獲 89 年度全國十大環保義工。 戰後初期,大埔的阿美族人幾乎都是耶和華教的教友。昭和 7 年(1932),日人小坂傳入,民國 37 年(1948)創立聚會所,稱為萬國聖經研究會,並迅速向阿美族部落傳布,盛極一時。民國 50 年代初期,教會分裂,部分教友另立「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晚近雖因社會變遷,人口外流, 但仍有 200 多人的教友。大埔社區的漢人,除參加玉皇宮的祭祀活動外,在省道附近,尚有大埔福 德祠。

135


1. 耶和華教會 大埔社區有萬國聖經研究會與耶和華見證人 王國聚會所兩座教會,都泛稱耶華教,其實是 由萬國聖經研究會分化而成。 昭和年間,起源於美國的守望臺協會,開始 以「燈臺社萬國聖經研究會」(耶和華教) 的名義,來到臺灣傳教。昭和 7 年(1932), 日籍傳道人小坂先生傳福音於後山,家住富里 石牌的一位杜姓人士最先接授信仰,任職於關 山郡役所的阿美族人陳安邦,因與杜姓人士同 事,透過他的介紹,昭和 13 年受洗為教友。 陳阿邦是大埔部落的阿美族人,受洗後開始向 耶和華王國聚會所 族人傳教。由於陳阿邦一表人才,辯才無礙, 信徒日增。當時,日本政府禁止西方宗教在原住民部落傳教,因此小坂與陳阿邦的傳教活動受到打 壓,只能在暗中傳教。 戰後,國民政府開放原住民部落傳教自由,耶和華教持續在池上地區傳教,並迅速擴及臺東縣阿 美族各部落。民國 37 年(1948)冬,教友合力興建池上教會聚會所,稱為「萬國聖經研究會」。 由於教友的努力,政府終於在民國 43 年 12 月 27 日核准設立,成為合法宗教,正式登記成立「萬 國聖經研究會」。 民國 50 年(1961),陳阿邦被教會開除,教友又因對聖經教義有不同的解釋,教會因而分成兩派, 輪流使用教堂,分別聚會。 戰後,陸續有日本、美國的耶和華教傳道人來到臺灣,以「守望臺聖經書社」的名義在臺傳教, 民國 53 年(1964),政府核准「守望臺聖經書社」立案為合法團體,其教會稱為「耶和華見證人 王國聚會所」。與陳安邦不合的教友,加入了「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的組織,並遷出原來的 聚會所,在隔鄰另建聚會所。 最初的「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為茅草建築,後來改造為木造瓦房,民國 82 年(1993)年, 改建為現今的鋼筋水泥建築。民國 96 年,再度整建教堂。 民國 77 年(1988),「萬國聖經研究會」遷到現址,另建聚會所。池上聚會所同時為「財團法 人萬國聖經研究會臺灣分會」所在,目前,「萬國聖經研究會」在臺東縣僅存池上與瑞興(鹿野鄉 瑞和村)兩個聚會所。 耶和華教根據聖經宣揚末日理念,信徒需研讀 《守望臺》、《儆醒》等雜誌,聚會所內並無十 字架或耶穌圖像,聚會時需衣著整齊,隨時為 末日來臨受救贖做準備。教徒戒律甚嚴,需積極 傳教並有時數記錄。由於主張和平而反對教友當 兵,而且拒絕參加豐年祭等傳統活動,曾造成不 少困擾。近年在社會轉型、人口外流影響下, 目前信徒約二百人,佔池上阿美族人口約一成。 「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方面,數年前有日 籍傳教員常駐,目前有一對美籍夫婦常駐,負責 教會工作。 萬國聖經研究會

13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 ‧ 大埔

2. 福蓮寺 福蓮寺位於池上鄉新興村部 落東郊近大陂池處,緊鄰杜園, 向東看去一片綠色的稻田,與 遠處海岸山脈的法林寺遙遙相 望。福蓮寺佔地極大,約一千 坪,廟埕右前方為觀音池,蓮 花座上有尊觀音菩薩立像,寺 本身為四垂式平房建築,右為 地藏王殿及二樓禪房。 福蓮寺為池上地區歷史最久 的佛寺,建於開山祖為釋修圓 法師,俗名鄭阿鬱,玉里人, 福蓮寺 原為不識字之婦人,發願建寺 念佛,昭和 12 年(1937),由花蓮東禪寺迎回觀音菩薩香火,在大坡池畔一茅草屋內供奉。昭和 16 年年,由地方人士曾貴春、莊銀波等協助,將其改建為木造屋。民國 64 年(1975),由杜錦枝、 謝春堂等人發起,募款七十餘萬元,改建為現有鋼筋水泥建築規模,民國 66 年完工安座啟用,係 池上歷史最久的佛寺。 福蓮寺屬淨土宗,供奉西方三聖 ( 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佛 ),以觀世音菩薩為主祀神,年 中祭典有過年初一至初三的禮三千佛、四月八日浴佛節、七月一日盂蘭盆法會、十一月十一日阿彌 陀佛法會等,每週六都有念佛共修課。往年的浴佛節,於舊曆四月初四、初六、初八三天分別在法 林寺、菩提寺、福蓮寺舉辦,三寺互相支援。本寺普渡、放焰口等需誦經時,由菩提寺派出家眾支 援。 民國 60–70 年代,福蓮寺與玉清宮、保安宮為池上三大信仰中心,信徒以池上鄉民為主,新興 村居民多為其信徒。當時,福蓮寺承辦福原、新興、大埔三村中元普渡祭典,並與玉清宮、保安宮 輪流主辦全鄉性普渡。福蓮寺舉行祭典時,村都會準備三牲祭拜,信徒熱心出錢出力,供養建廟, 漸具現今規模,一度香火頗盛。 民國 78 年(1989)年 3 月,釋修圓宣布退居, 將福蓮寺交給臺東佛教會,臺東佛教會先後派釋 慧慈、釋傳靖法師擔任住持,由於堅守佛教規 律,法會、祭典都以素食供佛,鄉民的葷食供品 只能擺路邊,後來更不接受葷食供品,因此,民 國 81 年起,中元普渡改由大埔福德祠承辦。福 蓮寺的信徒,頗有減少之勢。 現任住持釋慧念法師,常年在高雄縣六龜鄉, 年節及法會時才回來主持。日常廟務,由釋惟本 尼師負責。 福蓮寺正殿

137


3. 闡德宮 闡德宮位於大埔村五鄰,緊 鄰池上鄉圖書館,位於池上鄉 的文教區。闡德宮為二樓仿宮 殿建築,氣勢軒敞,正門牌樓 尤為雄偉,中書闡德宮,左書 「禮門」,右書「義路」,左 右聯為「聖神大化浩氣英明垂 萬世,武德恢弘奇功偉業昭千 英」,從牌樓便可探知闡德宮 主祀神明為孔夫子與關聖帝君 了。 闡德宮為一貫道教徒所建, 是發一崇德文教基金會直屬七 大道場之一,走進廟內,並無 闡德宮 一般廟宇香煙繚繞之氣,非常 幽雅潔淨,緣於一貫道信徒祭儀以素為主,不點香不燒冥紙之故。闡德宮的一樓正龕供奉大成至聖 先師孔子神位及關聖帝君神像,左龕供奉金公祖師,中華聖母、天然古佛,右龕供奉已故點傳師真 修大仙(林庭材)、誠化大仙(曾炳元)、羽化真君(丘鴻飛)、耿忠仙人(羅來發)之神位,整 個大殿,除關聖帝君有神像外,俱以神牌位供奉。二樓正龕供奉「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 十方萬靈真宰」之神位及彌勒祖師、濟公活佛、月慧菩薩等神像。 一貫道發一崇德祖,在臺傳教始於民國 37 年(1948),韓恩榮(白水老人)奉師母孫慧明(月 慧菩薩)之命渡臺開荒闡道。民國 57 年 7 月,彰化二林兩位前賢謝寬旭、謝忠英前來池上傳道, 先設立臨時佛堂,由點傳師丘鴻飛(羽化真君)、洪學禮(慈化大仙),主持安座設壇,當時供奉 的神像有關聖帝君與觀音菩薩。丘鴻飛以針義診的方式廣結善緣,最先渡化了蕭煥春、蕭建國兩戶 人家,接著又渡化了黃國棟、張梅子、林鴻粼等人。民國 60 年買下現在的廟址,當時為木造瓦頂 平房,佛堂名稱由幾位前賢請示老前人,蒙教化菩薩恩賜「闡德為名救東臺」,遂以「闡德宮」為 名,屬彰化道場。由於一貫道尚未被解禁,信徒以祭祀孔子為由,用孔孟學會名義申請,名為孔子 廟,做為信徒禮佛講道之所。後因信徒急速增加,乃醵資改建,民國 74 年 12 月完成現在的建築。 闡德宮的布道活動相當頻繁,每週四都有頌經(彌勒經、心經為主)學習,每週六青年讀書研究 會(以高中程度的青年為主),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有講道,一年二次法會(以新信徒為主), 並視實際需要開「複習班」講解修道與人生,供信徒進修。 至於年中祀典以六月廿四日關聖帝君聖誕最為重要,信徒聚 集以鮮花素果敬祀關聖、傳述關聖事蹟,並無一般廟宇舖張 熱鬧之事。一貫道重視社會教化,除與鄉公所合辦徵文比賽 外,每年都會舉行冬令救濟、施醫等公益活動。 民國 81 年(1992),闡德宮設立管理委員會,登記信徒 40 人,每年農曆 3、6、9、11 月的 15 日無極老母大典為主要法 會。闡德宮的道親遍及玉里、富里、池上、關山、鹿野、臺 東等地,閩南人、客家人、外省籍榮民、阿美族都有,以客 一樓供奉關聖帝君及孔子神位 家人為最多,阿美族較少。

13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 ‧ 大埔

4. 大埔福德祠 大埔村的福德祠位於外環道 路起點附近的老人活動中心 旁,佔地約有百坪大,廟的主 建築約十坪,是街肆型的土地 公廟。由於信徒主要是福原、 大埔兩村的漢籍商人、農人, 也稱福原大埔福德祠。 大正 15 年(1926),東鐵路 通車後,閩、客漢人逐漸移到 今大埔部落外緣,當時漢人在 現址建一簡陋建築物,供奉像 徵土地公的石頭,經多次改建, 大埔福德祠 到戰後初期,建成可容一人轉 身的小土地公廟,且雕刻金身。民國 70 年代池上地區實施都市計劃,居民再度醵資修建,始有今 日廟貌。 福原大埔福德正神以尋找失物的靈驗著名,早期農業時代,居民走失家畜,向土地公祈求都會找 到,後來居民東西遭竊,向土地公祈求,小偷也常會心感不安而將竊得之物自動暗中送回,祠中的 土地婆即是信徒感其恩而恭塑祀奉的。 福原大埔福德祠主要的祀典是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信徒會集資演戲祝壽,玉清宮的媽祖生 日,兩村落的中元普度、謝平安戲也都在此舉行。福德祠的廟務由管理委員會負責,每四年改選一 次,祀典則由每年擲筊產生的爐主負責。

139


140


拾壹 . 初來


拾壹 . 初來

初來全景

初來部落位於南橫公路東端出口處,在新呂武溪右岸河階,與對岸的錦屏部落隔河相望。初來布 農族語稱 Sulaiya,雀榕樹之意,當初族人建立部落之時,在今初來國小附近,有一棵大雀榕,故稱 之。戰後以其漢字近音,改名為初來。 初來在行政區屬於海端鄉海端村第 7、8 鄰兩鄰,本來族人集中住在第 7 鄰,後來由於水源不足, 部分族人遷到現在的 8 鄰另成聚落。 初來並非官方預定的集團移住地,是布農族人自然形成的部落,日本原先並未在此進行任何有利 於居民生活的建設,在臺東縣內,初來是日治時代文獻記載最少的部落。 十九世紀,移居今花蓮縣的布農族郡社群,以拉庫拉庫溪上游的大分社為中心,開始向新武呂溪 流域移動,建立很多新部落,初來部落約在 1870 年形成,根據部落族人口傳, 最早遷到初來族人,是在 19 世紀初遷到哈比社,再遷至紅葉附近,因養的 家犬死亡,認為該地不吉,而遷至初來。大正 8 年(1919)日本學者佐山融 吉調查時已有 3 戶 55 人,被日本官方視為附屬於新武路社之小社,大正 9 年(1920)後,才設榕樹警察官吏駐在所管轄。 昭和 8 年(1933)11 月,發生逢坂事件,托庫巴(tokoban)社、無樂散 社兩社布農族人共 16 名,襲殺逢坂駐在所巡查部長土森及其家眷 3 人,第 二年 2 月,事平之後,官方為顧全大局採較平和的懲戒方式,只要求參與事 件的人,願意交出土森巡查部長的首級、從駐在所掠奪的武器,以及移住官 方指定的地點,便不再追究,兩社接受歸順。其中,居住在無樂散社的 Isilitowan(2 戶),Takesi-lohowan(1 戶)兩氏族共 3 戶 19 人,被迫遷到初來 部落。之後,又有新武呂溪沿岸的布農族部落的族人,因生活不易而遷入。 日人為著便於統治,還從新武路遷來曾受日本教育的 Lasida(Lasida 氏族人、 初來部落 胡姓)以及其所屬 Ispalilav 亞氏族的族人移入,並任命他為頭目。 14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壹 ‧ 初來

無樂散社族人移入初來,原居住在今部落中心的 7 鄰,官方並未為他們建屋及農作灌溉所需的水 源,也沒有提供一般集團移住地點所需的設備(如教育所、療養所、交易所等),族人的生活非常 苦,傳統的氏族或亞氏族成員間的互助成為族人得以繼續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到戰後初期,初 來部落打耳祭等傳統祭儀都是以氏族或亞氏族為單位來進行。 戰後,由於初來較近平地,生活較易,新武呂溪流域的布農族人不斷移入,民國 47 年(1958), 新武呂社發生大火,Nahaisulan 亞氏族(王姓)的族人被迫移居初來,由於初來的土地大部分已經 被佔有,Nahaisulan 亞氏族的人,只好向平地人購買初來國小東側的水田耕種,以及開墾卑南溪的 河川地。他們在自已的水田上建造大家族的房子共同居住,以便集中勞力共同從事農耕。他們為著 強固亞氏族的凝聚力,在居家附近的山腳下建立了 Nahaisulan 亞氏族舉行射耳祭的祭場。 由於初來接近關山、池上,戰後外來的宗教很快的進入部落,民國 43 年(1954),天主教白冷 會的孫惠眾即到初來傳教,不少族人接受信仰,但未建立教堂,最初都到關山天主教堂聚會,海端 天主教堂建立後,才改到海端聚會,民國 64 年,才建立教堂,目前教堂約有 20 戶。基督教傳入更早, 民國 35 年,胡文池牧師就曾到部落傳教,教友都到海端教會做禮拜,民國 74 年,才建立教堂。

1. 初來事件抗日英雄紀念碑 在初來部落東方新武呂溪畔,關山大圳引水 處,海端鄉公所設有一座「初來抗日英雄紀念 碑」。紀念碑呈三面立體形,正中一面為鄉長所 題的「初來事件抗日英雄紀念碑」,另兩面為碑 文,主要事敘述「初來事件」。 所謂「初來抗日事件」,應是指日本官方文獻 所記,發生在大正 8 年(1919)4 月 12 日,塔哈 密分遣所巡查遠山次郎,被暇末社人的強人瑪給 利馘首的事件,日人為紀念遠山次郎,在初來部 落入口處的現址立碑,後改為神社。戰後神社被 毀,僅存基座。 許多老一輩布農族人,曾一再提及「瑪給利」 英勇事蹟,主張設立「初來事件抗日英雄紀念 碑」,得到鄉公所及鄉代會支持,在民國 91 年 (2002)建碑。 瑪給利被日警視為僅次於拉瑪他星星的布農族 强人,大正 10 年(1921)5 月,日人為鎮壓新武 呂溪布農族人抗日,乃由警察編成 69 名之搜索 隊,7 月完成塔哈密到新武路間的警備道,並設 初來抗日紀念碑 置鈴鹿、逢阪、新武路等 3 個駐在所。同年 10 月, 再以新武路駐在所為基地,編成 114 人之搜索隊,12 月 5 日動工修築新武路至薩苦社間警備道支線, 12 月 17 日,瑪給利就與拉瑪他星星糾合 14 名族人,在逢坂駐在所附近,殺害築路第二部隊長警部 原新次郎及巡查一名,迫使工程延遲到次年 1 月 18 日才能完工。工程完工後,沿途設置不破、箱 143


根和薩苦等三個駐在所,並在薩苦設立砲臺。 大正 12 年(1923)5 月起,日本官方開始以「山地行軍」、「山地飛行」威嚇布農族人,期間, 特別在睱末社投下四枚炸彈,瑪給利見大勢已去,才被迫向日人歸順。 初來抗日事件紀念碑的碑文內容與史實不盡相符,如碑文中的:「民國十二年關山支廳榕樹派出 所警察遠山次郎,遭布農族勇士瑪給利 Makili 及二位青年所擊斃,連首級亦遭移走,有日人建碑為 憑」,時間、地點都不對,發生的時間應為大正 8 年,地點應在通電流鐵絲網警備線上的塔啥密分 遣所,其位置在今初來與錦屏之間的新武呂溪右岸,而且榕樹駐在所是在大正 13 年(1924)之後 成立。碑文中提及:布農族人曾組成義勇軍抗日,文獻上並無此記載。

2. 初來射耳祭祭場 布農族最重要的歲時祭儀,以小米 收 穫 祭 及 射 耳 祭(Malahodaigian) 最 為重要,由於日人強迫種植水稻及甘 蔗等作物以及戰後生活方式的變遷, 族人已很少種植小米,臺東縣內布農 族部落幾已無舉辦傳統的小米收穫祭 者,然射耳祭仍能持續傳承,尤其初 來部落,為全臺灣布農族少數仍保有 傳統射耳祭場的部落,從戰後至今, 射耳祭始終未曾間斷。 初來部落族人以郡社群及巒社群 為 主, 有 8 個 氏 族, 各 有 自 己 的 祭 海端祭場 場, 射 耳 祭 分 別 在 各 氏 族 的 祭 場 (Badatusan)舉行。由於在日治時期擔任頭目的 Lasida,一開始便努力邀請其他氏族/亞氏族的人 加入他的 Ispalidav 祭場舉行射耳祭。到今日,初來僅剩 Nahaisulan 亞氏族仍自行在其傳統祭場舉行 射耳祭,其餘各氏族均已加入 Ispalidav( 胡姓 ) 的射耳祭場舉行。目前僅剩郡社群胡家(Lasida 氏族) 與巒社群王家(Nahaisulan 亞氏族)的祭場保存良好。在國家力量介入下,初來部落原來分開舉行 的兩大社群射耳祭,現在已合併在同一天舉行,而成為兩大社群的聯合射耳祭。即使如此,當地人 仍尊重 Nahaisulan( 王家 ) 祭典的獨立性,在聯合射耳祭當天,村人先參加 Nahaisulan( 王家 ) 舉行祭 典後,再一起到王家祭場舉行聯合祭典。 王家祭場在部落東南方,初來國小東南側後方水田邊緣 山脚下,胡家祭場在部落西南方半山腰,附近尚遺留有胡 家昔時放置馘首行動所得人頭的人頭架,位置較為隱密, 原本只有一條小徑可通。王、胡兩家都有家族祭司,王家 的祭司為王來順,胡家的祭司為胡祝賀。家族祭司多採世 襲制,代代相傳,主要任務為主持部落祭典,必須品德良 好的人才能担任。胡家前任祭司為胡金成,生前特別重視 布農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刻意培養他的小兒子成為稱職的 初來射耳祭 祭司,要求他隨時跟在身邊學習巫術與祭儀。由於胡家人 14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壹 ‧ 初來

數遠較王家為多,又曾當過頭目,部落祭典多由胡家主持。 因此海端鄉在民國 85 年(1996),將胡家祭場加以整建 成海端祭場,由族人林德旺提供土地,開闢道路,將祭場 綠化,以布農族傳統石材建築涼亭及放置物品之石洞各一 座。由於祭場被初來部落族人視為聖靈之地,平常不可隨 意接近,否則不祥,故除射耳祭外,平時不對外開放參觀。 射耳祭場的選擇極為慎重,通常選擇人跡罕至而有大樹 的隱密處,因為祭場為禁忌之地,除射耳祭之外,平常禁 止族人接近,樹則常為雀榕,因其生命力強而耐箭射。祭 場選好之後須由祭司占夢,須有吉祥夢兆,諸如有人送禮 物來,很多人來共享等等,然後再經一年觀察,如果氏族 人丁興旺,作物豐收,則祭場就選定,而且不可再改變。 祭場設置很簡單,在樹上掛著成串的山豬、山鹿等大型獵 物的下顎骨,稱為瓦瓦(VaVa),象徵著獵物神。族人狩 獵之後,都把瓦瓦存放在家,到打耳祭之前,再會同祭司, 將瓦瓦掛在祭場雀榕樹上。初來耳祭所有儀式,從升火占 卜、祭祀物神、射箭、分食、獵肉、祭槍等都在祭場舉行。 王家祭場的雀榕在民國 98 年(2009),曾被颱風吹折, 但瓦瓦仍安然無恙的掛在雀榕上。

胡家祭場

王家祭場

延伸閱讀 初來射耳祭 初來射耳祭都在四月間農忙期之前舉行,射耳祭舉行之前,先由王、胡兩家協調決定日期,再召開氏族 會議,選出當年頭目,負責當年祭典。布農族傳統生活以狩獵為主,對狩獵期都有嚴格規定,初來的狩獵 期在每年 11 月至翌年 4 月底,射耳祭後的 5 月至 10 月,則禁止狩獵,讓野生動物有生養繁殖時間,射耳 祭有祈求野獸興旺、下次獵期收穫更豐之意,因此要祭拜獵物神。 初來射耳祭都在凌晨舉行,頭目透過廣播告知族人,部落男性都要前往祭場參加。先由祭司與長老舉行 升火占卜儀式(Mabate)以祭拜獵物神,火必須一次點燃,否則會為部落與參與祭典的人帶來霉運,因此 都使用黃肉楠、山塩青、桃、李等四種易燃薪材,點燃後由祭司以肉祭神,再舉行射耳儀式,參加祭典的人 都要射箭,年幼的小孩可由大人協助拉弓,其意義在於狩獵技術的傳承,族人認為若能射中,將來出狩時, 可以引起更多的獵物。射耳後大家分享祭品,分食酒肉,肉必須接好不可掉在地上,必須在祭場吃完才有 福氣。過去尚有祭槍儀式(Mamaar),將獵槍在火堆上揮動,希望狩獵時能百發百中,獵物都能到槍口來, 現因槍枝列為管制,僅能以肉代替,將肉放在火堆上揮動。最後舉行撒祭儀式(Mabavas),由祭司祝頌, 大家將小米酒渣投向火堆,完成祭場儀式,回到部落之前,以哈宜兒當、拉出撒、沙瑪等草泡過的水洗臉, 可以潔淨身體、驅除病魔。王家另有過火儀式,在部落入口處升起炭火,參加祭典的人必須跨過火堆,把 火炭放在手中擦滾幾下,以示驅邪。布農族人認為狩獵是男人的事,射耳祭嚴禁女性參加,祭場使用過的 肉,女人更不能吃,否則身體內臟會受傷害。 初來部落從民國 67 年(1978)起,將射耳祭擴大舉行,以族人為主的祭場祭典外,尚有在初來國小舉行 的部落表演,球賽、趣味競賽、晚會、傳統文物展演等,歡迎外人參加。在部落表演中,將傳統文化中如

145


巴布老翁(誇功宴)、驅疫祭、小米祭、射耳祭等傳統祭儀以表演方式重現,頗有「薪火相傳」之意。 射耳祭結束後,初來部落開始展開慶祝活動,將祭典用剩的獸肉分給族人,英雄們在頭目家舉行慶功宴, 大家盡情喝酒、唱歌跳舞,傳統的布農族平時是不喝酒的,只有在射耳祭才會一整天的喝酒,而且是在射 耳祭之後才可以喝酒,所有慶祝活動中,以「巴布老翁」最具意義,最饒趣味。 巴布老翁又稱「馬拉斯達棒」(Malastapang),俗稱誇功宴,男人半蹲圍成一圈,女人站在男人後圍跳躍 拍手應和,男子依年齡大小順序喝酒,輪流大聲自報家族歷史、炫耀自己的成就,每報一句,大家跟著回 應一句,一唱一和,最後齊聲歡呼,祈求祖先賜福,節奏分明極富音樂性。 巴布老翁除射耳祭外,平常在婚禮、聚會喝酒的場合都會舉行,其最大意義在教育子弟要努力榮宗耀祖, 並藉機聯繫宗族,在婚禮舉行的巴布老翁,更具有澄清雙方血緣關係,避免違反祖先近親不可結婚之作用。

3. 逢坂事件紀念碑 逢 坂 事 件 紀 念 碑 位 於 南 橫 公 路( 臺 20 線 ) 199.5 公里處,原日治時代逢坂警官吏駐在所附 近,紀念碑文將逢坂訛化成逢阪。 昭 和 8 年(1933)11 月 15 日, 逢 坂 駐 在 所 巡 查 土 森 在 所 內 執 行 勤 務, 轄 區 內 ト ュ バ ン (Tokoban)社內的キヤン(Kiyan)夫婦前來辦 理到利稻社的旅行證明,同時間尚有同社的男子 ラホ(Rho)、女子ポス(Posu)前來兜售野菜。 突然間有數名男子衝進駐在所,與土森交談兩、 三句話後,突然抽出蕃丁將土森巡查斬首。同 時,埋伏在駐在所下方的數名男子也衝進土森巡 查宿舍,將土森的 3 名兒子殺害,妻子被殺成重 傷,然後掠奪槍器 5 挺、彈藥 433 發、衣物、家 具等物逃逸。當時住在隔壁的田村巡查妻子正在 廚房工作,事發後緊抱兩個兒子躲在廁所,才逃 逢坂事件紀念碑 過此劫。 逢坂駐在所共有 2 名巡查,3 名警手(日籍 1、阿美族 2),事發時另一巡查田村正在臺北警官訓 練所受訓,3 名警手在 7 點時就已外出從事道路補修工作。 兇手為里壠支廳新武呂溪流域的トュバン社與無樂散的布農族人共 16 名,事發後舉家人逃匿於 臺東、花蓮港兩廳的深山中。 昭和 7 年(1932)4、5 月間,トュバン社托庫巴與利稻社的族人共 12 名,分批趁黑到逢坂駐在 所竊取充作自來水管用、長達 15 尺之鐵管 29 支,並將之鋸成 2 尺半長,分給關山越警備道附近各 社族人,以供製造槍械。事情被日警發覺後,鐵管全被沒收,參與者全被勞務處分,收藏者被沒收 用以交換鐵管的私槍等物品,並遭嚴厲訓誡,因而懷恨警方。曾密謀突襲霧鹿、薩苦兩駐所,因消 息外洩警方有所警戒而中止。同年 9 月,無樂散社的ヲノテキス(Nunotekisu)等人因為製造火藥 私購硝石被警方發覺,亦被拘留;彼等因而懷恨在心,決定襲擊駐在所。 事件發生後,官方立即增加 59 名警力加強關山線一帶警備,同月 20 日下午,從薩苦、麻典古魯(摩 14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壹 ‧ 初來

天)兩砲臺再度砲轟布農族 部落,壓制因逢坂事件引起 的騷動。12 月,臺東廳在臺 北州、花蓮港廳以及總督府 警察練習所的支援下,編成 搜索隊,動用警視 1、警部 2、警部補 5、巡查部長 9、 巡 查 147、 警 手 55 等 共 計 208 名警力,其中 93 名擔任 後方警戒,其餘 155 名分成 日治時期逢坂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兩隊,分別從逢坂、佳保駐 在所出發,向哈比社,無樂散社方面搜索。同時高雄州、花蓮港廳也分別組成 20 人、60 人的搜索隊, 在大關山、八通關方面協助搜索。 12 月 7 日 –17 日間,參加事件的族人藏匿在清水溪上游山間的三個地方,陸續被花蓮港廳搜索 隊偵覺。18 日,族人見大勢已去,派代表在玉里支廳的サㄟァン(Sahen)駐在所會見玉里支廳長, 表示歸順之意。 逢坂事件之後,臺東廳及花蓮廳為顧全理蕃之大局,協議決定採取為較平和的處理方式。昭和 9 年(1934)元月 18 日,事件相關的族人 52 名,在玉里支廳舉行謝罪式,接受警方提出的交還土森 巡查部長首級、交出掠奪自逢坂駐在所的武器及藏匿的槍枝、移住到官方指定的移住地等條件。同 年 2 月,遵照官方指示,原居住在無樂散社者被遷到初來部落,原居トュバン社的族人則被遷到カ ナロク社(今海端鄉加拿村加樂)。 土森巡查殉職之時,正逢升任巡查部長之日。其首級則在稍早被臺東支廳的搜查隊發現,地點是 在無樂散社附近的小岩洞內,首級前擺有豬肉、酒、飯等供品。首級尋獲第二天,里壠支廳為土森 舉行警察葬儀。 在逢坂被布農族人馘首的警察,土森巡長並非第一人。大正 10 年(1921 年)12 月,新武路、薩 苦之間警備道修築時,開路工程搜索隊第二分隊警部原新次郎、巡查部長後備一馬,曾在逢坂駐在 所附近遭到布農族抗日英雄拉瑪他星星等人突襲,原警部被首馘首,後備巡查部長墜崖身亡。昭和 7 年(1932)12 月 22 日,拉瑪他星星交出原警部首級時,由原警備的舊屬土森巡查於 23 日攜往里 壠支廳。世事難料,一年後的同月同日,土森巡查的首級被尋獲,冥冥中似有因果存在。 昭和 9 年(1934)11 月,里壠支廳為紀念先後兩次被殺害的警察,曾以 330 圓經費,在逢坂設立 弔魂碑,戰後,弔魂碑被毀。民國 87 年,海端鄉公所在此設立逢坂事件紀念碑,以紀念逢坂抗日 事件。

147


4. 南橫公路(關山越警備道)

南橫霧鹿附近路段

南橫入口

關山越警備道為南橫公路的前身,以關山為起點,沿里壠山、新武路山的山麓,經海端入新武呂 溪,再循溪右岸溯溪而上,越中央山脈進入高雄州,順著荖濃溪而下至六龜,全長 171.06 公里,其 中臺東廳內 74.84 公里。 其實,這條警備道可推溯到 18 世紀,布農族人為著狩獵、婚姻,時常往來新武呂溪、荖濃溪間, 走出了一條羊腸小徑。道光年間,移居後山建立大庄(舊庄)的西拉雅馬卡道雅族人,發現這片土 地曠土尚多,力耕人少,於是藉由布農族人當響導,派人到荖濃溪上游,邀集屬於大武壠亞族的 12 戶族人,沿此路來到大庄共墾。此後,這條小徑,成為前山平埔族人移入後山的移民路徑。 大正 9 年(1920)起,新武呂溪的布農族人聯合玉里支廳的族人,不斷的在八通關警備道一帶出 草,為著解決出草問題,徹底壓制布農族人,總督府決定修路入山,沿途設置警察駐在所,作為理 蕃事業的據點。 新武呂溪流域,地形複雜,山高谷深,處處懸崖絕壁, 修路期間,尚須布農族人協助運補食糧,須待民情穩定修 路始有可能,因此採取分段施工的方式進行。 警備道的修築,都由警察組成搜索隊,徵調平地原住民為 人夫,協助修路,在警力戒護下逐步推進。 大正 10 年(1921)5 月,開始動工,修築塔哈密(タハ 新武路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ミ)到新武路段,全長 6.1 公里,7 月竣工,沿途設置鈴鹿、 逢坂、新武呂等三個駐在所,配合警力 48 名。昭和 2 年 (1927)8 月,再以新武路駐在所為據點,溯新武呂溪而 上,越中央山脈的鞍部,進入高雄州。工程分三階段,昭 和 5 年 12 月竣工,全常 74.84 公里,沿途設置 16 個駐在所, 配置警力 204 名。 為著壓制大崙溪流域的布農族以及對付「伊加之蕃」的 拉瑪他星星,另開闢新武路到薩苦、下馬谷到坑頭社的兩 條支線。修路期間,有兩名警察被馘首。因此警方先後實 薩苦砲臺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14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壹 ‧ 初來

施一次「山地行軍」(臺東分遣隊)、以及三次「山地飛 行」,修路才得以順利進行。沿途在薩苦、霧鹿、麻典古 魯(摩天)設置三座砲臺。架設 4 座吊橋、3 座木造衍橋、 3 處隧道。 警備道又稱理蕃道路、警察道路,寬僅 1.5 公尺。關山 越警備道關山、海端間寬 11 公尺,開路之前,就已闢為 指定道路(由國庫或地方費修築維護的道路,相當於戰後 栗園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的省道),海端、新武路段寬 3 公尺,可通行汽車,新武 路以上,為寬僅 1.5 公尺的小徑。 戰後,關山越警備道歷經颱風侵襲,雨水沖刷,已殘破不堪。民國 44 年(1955),政府開始整 修海端、利稻間道路,民國 48 年完成擴建,可通汽車。 民國 52 年(1963),政府決定擴建關山越警備道為南橫公路,民國 57 年 7 月破土興建,東、西 兩端同時並進,民國 61 年 11 月全線竣工。4 年多的工期,政府投下 47,476 萬元經費,動員 2000 餘 名榮民及公路局工程人員,在懸崖峭壁上鑿路,披荊斬棘,胼手胝足。工程中共有一位段長、140 餘名榮民犧牲,政府特在天池附近開闢風景區,建長春祠奉祀紀念。 南橫公路全長 169.5 公里,最初為單向車道、配石子路面,行車不易。經近 20 年的持續整修,民 國 80 年代完成柏油路面,成為臺灣重要觀光道路,惜民國 98 年(2009)的八八水災,嚴重受創, 短期內無法全線通車。

延伸閱讀 警備道上的駐在所與日本警察 關山越警備道全線完工時,沿途設有 16 個警察駐在所。之後,隨著山地民情的變化與需要,時有調整。 昭和 10 年(1935),達到最高, 峯 共有 19 個駐在所,配置警力 206 名,若加上家眷,至少有 400 名的日本 人生活其間。昭和 11–15 年間,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駐在所裁減為 9 個,警力 117 名。駐在所之上,設 有監視區,每個監視區派駐警部或警部補級的中階警官擔任監視,管轄數個駐在所。以昭和 12 年為例,關 山越警備道共有 6 個監視區。 關山越警備道的駐在所,以新武路、薩苦、霧鹿等 3 所最為重要,關山駐在所位置最高。新武路駐在所 是最早設立的駐在所之一,位於警備道進入山區的門戶,是沿線理蕃措施的第一個據點。駐在所設有教育 所、交易所、療養所,配有公醫,駐有警力 21 名。其實早在明治 45 年(1912)就設有新武路蕃務官駐在 所,大正 4 年 12 月,兩度被攻擊,駐在所被燒毀,4 名警察、1 名工人被殺。當時駐在所設在新武路溪附近, 重設後改建在山谷內,今新武部落所在。 薩苦駐在所在大正 11 年(1922)2 月,警備道大崙溪支線完成時設立,配有警力 23 人。日本官方在此 設立砲臺,配有 3 吋連射砲、7 珊山砲、12 珊臼砲各一座、重機關槍 1 挺,並建有砲廠、家屬收容所,配 置警力 21 名。昭和 16 年(1941),大崙溪的布農族人全部遷出後,撤苦駐在所裁撤。 霧鹿駐在所原位於馬里南溪與利稻溪合流處,地形險要,附近的布農族人又很強悍,是警備道上最重要 的據點,駐有警備以下的警力 10 多名。昭和 3 年(1928),遷到現為霧鹿部落所在的盆地,強迫 80 多名 布農族人義務出役興建。駐在所佔地很大,四周圍以柵欄,酷似一個小城堡,教育所設在前方,建有棒球場, 右側後方山上,建有砲臺,配置警力 22 名。

149


霧鹿以上,設有 9 個駐在所,由於地形險峻,大都建在警備道上方的山 腰,房舍四周圍以欄柵,宛如一座營壘,為著防範颱風,以及布農族人的 威脅,向楊駐在所還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的避難室。 駐在所警力的編制,視其需要而定,昭和 8 年(1933)發生事件的逢坂 駐在所,當時僅轄ササビ、トロバン兩個小社,僅配巡查 2 名、警丁 1 名。霧鹿駐在所則 因為理蕃重要據點,配有 10 多名警力,所長也由較高階的警部或警部補 來擔任。日治時代的警察,分為警視、警部、警部補、巡查部長、巡查(甲、 乙兩種)、巡查補等階級,巡查(含)以上的警察絕大多數為日本人,原 住民很少。此外,另有警丁,不屬編制範圍,多由阿美、卑南族人擔任。 警備線上的警察很辛苦,除了處理部落事務外,重要的駐在所常設有教 育所、交易所、醫療所、指導農園等機構,這些工作都由警察負責。此外, 還要負責道路、房舍的修繕、電話線的保全,以及砍伐檜木剖製成材,作 為建築、整修駐在所以及電線桿之用。每日都要巡視電話線,風大、雨大, 峭壁旁常須鑿岩壁設避難所。 官方雖在新武路、霧鹿駐在所設置公醫,但公醫大多為軍隊看護兵出身,

利用索橋渡河的警察 - 翻拍自 《東臺灣展望》

日本警察不大能接受,生病還需要徒步下山,到鹿野村醫務室接受神田醫 生的治療。警備道的警察,還有被馘首的威脅。山中無歲月,沒有娛樂, 檜木林間種植山葵,似乎是他們唯一既可排遣時間又可增加收入的娛樂。 在臺灣日本警察的待遇很好,昭和初期,初任警察每月可領月俸 40 圓、 勤務加給 20 圓、旅費 4 圓、被服費 2 圓。之後,每月月俸升 2 圓,若在 蕃地服務,隨著駐在所的遠近,每月還有 2–12 圓的加給。當時一瓶松井 的日本清酒只要 1 圓,在日本內地初任警察月薪 25 圓,小學校長 75 圓。 在臺東,東京帝國大學出生的臺東製糖會社會社員月俸最高也僅有 70 圓。 在岩洞避風的警察 - 翻拍自《東 臺灣展望》 臺灣總督府定期在日本招募巡查,通過考試後再到臺灣接受「總督府警察 官及司法官訓練所」的訓練,五個月後,就可以取得甲種巡查的資格。薪水高,很多日本青年趨之若鶩, 錄取率不到二成。

150


拾貳 . 霧鹿


拾貳 . 霧鹿

霧鹿全景

霧鹿部落位於南橫公路新武呂溪與支流霧鹿溪匯合處上方臺地, 為臺東縣內布農族人最早建立的部落之一。霧鹿地名源自布農族語 Vulvul,沼澤地之意,往昔霧鹿部落現址是一片草原,中間有塊經年 有水的沼澤,常有山羌、水鹿等動物前來飲水嬉戲而得名,日治時 期日人因其音稱為ブルブル社,戰後再擬其閩南語音簡稱為霧鹿。 部落族人對霧鹿地名的起源則另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說霧鹿附 近有溫泉,湧出時會發出 vul.vul 的聲音,因此以聲音命名;另一說 此地過去遍布一種會長紅色小果實的植物,布農族人稱為 Bul Bul, 故以此植物命名。 霧鹿部落 霧鹿附近本是鄒族的獵場,最早移入霧鹿的是巒社群的 Nahaisuzav 小氏族(漢姓王或黃)的家族,約在 18 世紀初移入。後來布農族人移入漸增,鄒族人最後被逐出, 退回高雄山區。此後,布農族人即以霧鹿為據點,不斷向高雄山區擴張。霧鹿為抗日最強的部落之 一,時常結合族人在八通關及新武呂溪流域一帶出草,襲擊警察駐在所。 日 治 初 期,Nahaisuzan 氏 族 遷 到 下 馬 谷, 代 之 而 起 的 是 郡 社 群 的 Ispalidav 小 氏 族。 大 正 3 年 (1914),「霧鹿事件」發生,Ispalidav 遭到日人屠殺後遷走,霧鹿一度無人居住。 大正 2 年(1913)10 月,海端附近警備線的日警石川巡查被殺,臺東廳警務課井野邊課長親自擔 任隊長,組成包含 200 警力及平地原住民壯丁 120 人的搜索隊,從鹿寮溪向霧鹿方面進入,曾在霧 鹿召集族人訓誡。訓誡結束時,平地原住民的壯丁突然拔刀殺布農族人,雖經日本警察合力制止, 但已造成 21 名布農族人死亡。此事引起族人的憤怒,激起了復仇的行動,在搜索隊歸途中,族人 趁機獵取了平地原住民 12 個人頭。同年 12 月,更結合溪頭社的族人,發動六龜里事件,獵取 22 個人頭,逼使日本警方不得不在六龜里修築通電流鐵絲網。 15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貳 ‧ 霧鹿

霧鹿部落的族人則認為霧鹿事件是日本人 有計畫的陰謀,假藉發放衣服、棉被、鐵鍋、 火柴等日用品的名義,將族人集中在一間房子 內,再拿槍射殺。當日本人離開霧鹿時,有 3 名在山上的布農族男人,聽到槍擊知道事情不 妙,曾在下馬附近埋伏,射殺日警報復。 昭和 2 年(1927),關山越警備道修到霧鹿 時,就在此地設置警察駐在所,並建造砲臺, 作為新武呂溪上游的理蕃重心。當時官方強 迫附近族人以義務出役的方式清理霧鹿臺地, 闢成適合建屋居住的地方,強迫附近山區 8 家 霧鹿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族人(包含 Ispalidav 氏族 2 家、Palalavi 氏族 1 家、Takilulun 氏族 2 家、Takevanuaz 氏族 2 家、 Takismul 氏族 1 家)遷到臺地集中居住。之後, 利稻對面 Pahas 山上的 Takiavalian 氏族 1 家也 被迫遷到砲臺後方居住,霧鹿對面 Ibubunun 山上的 Takiscivanan2 家也被迫遷到臺地下方警 備道旁居住。這 11 家為霧鹿社的原始成員, 後來,陸續有族人因姻親關係而移入。昭和 17 年(1942),霧鹿社共有 25 戶 230 人,包 含郡社群 22 戶 201 人,巒社群 3 戶 29 人。 民國 67 年(1978),政府為著配合南橫公 路觀光發展的景觀計畫,以及避免部落每逢颱 霧鹿駐在所正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風就會積水,於是將原在今部落外環道山腳下 的部落,往北移動,利用日治時期警察駐在所留下的空地,重建新部落。鄉公所規定,所有家屋都 必須面對國小前新開的道路,形成霧鹿現貌。 從日治晚期到戰後,為著與平地交易及醫療的方便,霧鹿都有家族移到靠近山麓的紅石、海端、 崁頂等有姻親可以提供土地生活的聚落,因而擴大親屬關係的網絡,在海端鄉政壇扮演重要角色, 很多鄉長都是即使不住在霧鹿,卻也是在霧鹿出生,因此,霧鹿被稱為「專門出人才的地方」。 由於缺乏水源,無法種植水稻,在民國 60 年代之前,傳統的山田燒墾種植小米的生活方式並沒 有多大改變,相關歲時祭儀仍能持續舉行,因而成為保存傳統文化最多的部落。被視為海端鄉傳 統文化中心,部落族人的傳統歌謠,經常獲邀到各地文化中心、國家劇院及國外表演,民國 70 年 (1981),更成立「布農族傳統音樂團」。 基督教傳入之前,霧鹿族人仍過著傳統的信仰生活,民國 38 年(1949),長老教會的胡文池牧 師就已到部落傳教,但到了 40 年代才有教友,興建竹子蓋的禮拜所,民國 72 年,由教友獻地、捐款, 才建立現有的教堂,目前約有 7 戶教友。天主教傳入稍遲,但因有救濟品,而且不反對傳統的巫師 治病儀式,因此後來居上,教勢較力,但沒有建立教堂,目前約有 25 家教友,利用在義務使徒住 家旁所建的鐵皮屋聚會。

153


延伸閱讀 布農族傳統音樂團 約在民國 70 年(1981),關山天主堂布農籍的李天送神父,為尋找祖先的音樂,在霧鹿天主堂和教友 一起聽黑澤隆朝教授錄下的歌聲,深受感動,不僅將八部合音恢復,更邀集族人組成「布農傳統音樂團」, 努力練唱布農族傳統歌謠,要把祖先的歌曲傳唱下去。 民國 76 年(1987),法國博物館館長托瑪斯來臺,曾到霧鹿部落訪問,無意間聽到他們的和聲,驚為 天籟,邀請音樂團到法、德、荷蘭、瑞士等國演出。「八部合音」不但蜚譽國際,在國內也開始受到重視。 民國 77 年(1988)5 月,霧鹿部落與屏東三地門排灣族、臺東馬蘭阿美族合組成「中華民國山地傳統音 樂舞蹈訪問團 」,應邀參加「世界文化館」所舉辦的「太平洋節」(Festival Pacifique)。這是第一支出國 表演的原住民團體。霧鹿部落演唱的收工返家歌、祈禱小米豐收歌、祈禱打獵豐收歌、祭人頭歌、稱頌戰蹟、 飲酒歌、巫師增強法力歌、感懷歌、童謠、散會歌等傳統歌謠,贏得歐洲人士高度的評價。 民國 83 年(1994),布農民族音樂團正式登記成為社團,首任團長由李神父擔任,布農民族音樂傳承 的工作繼續進行。 民國 89(2000)年 9 月,美國大提琴家大衛 ‧ 達林 (David Darling) 訪問臺灣時,曾來霧鹿聆聽當地布 農族人的合唱,對於住在臺灣高山地區的部落竟然保有如此豐富、優美的歌唱文化感到相當震驚,認為應 該予以保護並鼓勵其繼續發展。大衛 ‧ 達林曾獲葛萊美獎提名,是一位已受國際肯定的作曲家、大提琴家 以及音樂教育家。民國 91 年(2002),大衛 ‧ 達林帶著大提琴,重返霧鹿,和布農的傳統音樂團合作, 在山區的大自然環境中完成錄音工作,出版了「Mihumisa(n)g 祝福你」第一張音樂專輯。錄音的同時也進 行 2 部紀錄片的拍攝,一部就是張翰及沈可尚導演的《親愛的,那天我的大提琴沈默了》;另一部是王俊 雄導演的《霧鹿高八度》。前者記錄音樂專輯的合作過程,後者則鎖定布農族的文化保存問題。《親愛的, 那天我的大提琴沈默了》這部紀錄片,曾經在臺灣巡迴播放,引起熱烈的迴響。 民國 93 年(2004)6 月,在英國藝術協會、英國當代音樂網以及行政院文建會等個單位的贊助下,布 農山地傳統音樂團的 23 名團員以及大衛 ‧ 達林所領導的兩名大提琴手和 3 名小提琴手,到英國訪問。從 6 月 20 日起在布萊頓、布里斯托、坎德爾、索爾斯堡、利物浦以及倫敦等城市巡迴演出,將臺灣原住民的 原始、優美歌聲和享譽國際的演奏家的提琴伴奏結合在一起呈現,受到英國觀眾熱烈歡迎。 民國 99 年(2010)5 月,第 21 屆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由「參拾柒度製作公司」收錄霧鹿村布音團原音, 錄製發行的「八部傳說布農」專輯入圍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以余國力為首的布農傳統音樂團則入圍最佳 原住民語歌手獎。霧鹿族人的努力,終於獲得國人的肯定。 今年(2011)5 月 28 日,第 22 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公布,布農山地傳統音樂團的「霧來了!世界 的聲脈」這張專輯,獲得《 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剛好當天是布農族的打耳祭典,族人無法參加頒獎典 禮。 民國 87 年(1998),部落出身的余錦虎繼任團長,余錦虎族名 dahu,對於自身文化的保存不遺餘力, 有感於耆老的逐漸凋零,致力於布農語字典的編撰。目前,團長由余國力接棒。布農傳統音樂團的成員原 以部落裡的中、老年人為主,近年來為做好傳承工作,不斷往下紮根,每月最後一星期的週末,余國力都 會聚集部落裡的國高中生練唱八部合音,不致青年在外求學而中斷。

15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貳 ‧ 霧鹿

1. 霧鹿砲臺

霧鹿砲臺

日治時期,為著壓制新武呂溪的布農族人,除了修築警備道、通電流鐵條網外,還採取山地飛行、 山地行軍、構築砲臺等武嚇措施。 大正 12 年(1923)5 月 21 日,臺東分遣隊的官兵,開始實施山地行軍,自里壠火車站出發,經海端、 新武呂至大崙溪的薩苦警察駐在所,再循原路回里壠,沿途實施戰鬥射擊及小隊對抗演習,並召集 新武路淺山一帶 12 社頭目及壯丁 94 人至現場參觀演習,企圖使布農族人深感難於對抗裝備精良的 日軍。 大正 12 年(1923)5 月 9 日,開始執行「山地飛行」,3 架飛機由屏東機場飛抵臺東機場, 10–12 日間在山地縱橫飛行,特別是尚未歸順的新武路溪上游霧鹿等社一帶,以及新近就撫的北絲 鬮溪的內本鹿。臺東廳警務課長等警務人員同機隨行,以瞭解附近地形及各社分布情形。臺東廳更 召集各社族人 700 餘人到機場參觀投擲炸彈及飛行技術表演。第二年 5 月,再度實施。同年 10 月, 第三度飛行,特別選擇曾經襲殺日警的布農族強人馬奇諾居住的暇末社低空盤旋,兩架飛機各投下 4 枚炸彈。 砲臺的構築則隨著關山越警備道的修築而展開,大正 10 年(1921)10–12 月間,修築新武路至 薩苦間的支線,即在薩苦(海拔 1400 公尺)社的高地構築砲臺。昭和 3 年(1928)1 月,關山越警 備道修至霧鹿,隨即在新設的警察駐在所上方的小丘 Hamus 山上設置砲臺。昭和 5 年 10 月,臺東 廳境內的關山越警備道全部竣工,昭和 8 年 1 月,又在麻典古魯駐在所增置砲臺。昭和 16 年,麻 典古魯駐在所裁撤,砲臺的大砲運到下馬谷駐在所存放。 戰後,霧鹿派出所遷到天龍橋附近,古砲放在霧鹿國小後方任憑風吹雨打,後來才由臺東縣警察 局運回保管。民國 68 年(1979),部落出身的胡金娘鄉長,接受地方耆老的建言,向警察局要回 兩門大砲,陳列在霧鹿國小後方,除供人參觀外,尚有緬懷霧鹿事件的歷史意義。後來乏人管理,

155


淹沒在農作物間,逐漸為人淡忘。 民國 82 年 2 月,部落出身的縣議員 宋龍坤,籲請政府重視古砲的維護。 民國 86 年,海端鄉公所在霧鹿國小 後方,設置砲臺公園,並將麻典古 魯的古砲一起陳列,公園入口處尚 有一座日人所留下的「南無阿彌陀 佛」碑。除建砲臺安置古砲外,尚 設有布農文化展示區,惜今多以破 砲管上的俄文 南無阿彌陀佛碑 壞無存。 霧鹿砲臺的兩尊古砲,係明治 36 年(1903)俄國列寧格勒兵工廠製造的三吋鐵砲,是日俄戰爭 日人所得的戰利品,砲身尚有俄文標誌。最初的大砲還有炮座車,係以木輪加飾鐵皮而成,警察局 送回時已不見砲座車,砲架亦有腐蝕,唯砲管保存良好,砲管內尚有簧線。民國 99 年(2010 年), 海端鄉公所為更能還原歷史真相,將大砲移回原設置的地點 Hamus 山 ,並將大砲安置在仿製的砲 座車上。

開放在校園的古砲臺 - 林榮貞提供

156

80 年代初期的古砲臺

砲臺公園時的古砲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貳 ‧ 霧鹿

2. 霧鹿國小 霧鹿國小前身為霧鹿(ブ ルブル)教育所,昭和 4 年 (1925)6 月 創 設, 昭 和 10 年時,有兩個學級,學生 56 名。 約 在 昭 和 17 年, 下 馬 谷教育所(創於昭和 5 年) 併入本校。霧鹿教育所為四 年 制, 昭 和 12 年, 曾 設 補 習學校,提供附近教育所畢 業學生繼續升學就讀。 為著提高學童就學意願, 以及轉化布農族人狩獵的 霧鹿國小 傳統習慣,教育所設有棒球 場,成立棒球隊。昭和 11 年(1936),臺東廳舉辦少年棒球爭奪賽,原住民地區有大南、ボクラブ(武 陵)與霧鹿等三隊代表參加,僅有霧鹿隊進入決賽,但以 1 分飲恨,敗給臺東小學校。 戰後霧鹿霧鹿教育所更名為「霧鹿國民學校」。民國 54 學年度時,本校有 4 班,學生 38 名,教 職員數有 6 名。民國 57 年(1968)8 月設下馬分班一班,學生 23 名。同年為配合九年國民教育, 更名為「霧鹿國民小學」。 霧鹿國小位於南部橫貫公路霧鹿站上方約 2 公里處,霧鹿、下馬皆為本校學區,三面環山,教室 後面為斷崖。 民國 76 年(1987)8 月因學生數銳減,裁降為利稻國小霧鹿分校,下馬分校亦成為利稻國小的分 校。民國 77 年 8 月再裁降為霧鹿分班,民國 82 年 8 月下馬分班裁撤,併入霧鹿分班內,霧鹿分班 因而得再升格為分校。由於學生數甚為穩定,都能維持 50 左右,民國 87 年 8 月再度獨立為霧鹿國 民小學。 本校交通極為不便,文化刺激較少,學生皆為布農族原 住民。學區亦甚遼闊,下馬部落學生以校車接送,上下學 交通甚安全。然因復校,修繕費用龐大,而致經費緊絀。 本校目前以母語教學及合唱最具特色,教師胡金娘功不可 沒,退休後仍持續在學校傳承布農族傳統文化。 霧鹿國小推展布農傳統歌謠、織布及母語教學,成效良 好,部落出身的胡金娘老師功不可沒,民國 87 年她指導 的學生余惠萍曾榮獲全國語文比賽布農族母語演說第一 日治時代棒球場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名,合唱團更在民國 91、92 年榮獲臺東縣小學合唱第一 名、全國音樂賽第四名。

157


延伸閱讀 與傳統文化賽跑的胡金娘 胡金娘,昭和 16 年(1941)出生於海端鄉霧鹿部落,一生幾乎都奉獻 給布農族人,民國 54 年(1965)臺東師範學校畢業後,就回的家鄉霧鹿 國小執教,除擔任鄉長期間及卸任後曾在初來國小服務外,一生都奉獻 在霧鹿國小、霧鹿部落,長年從事布農編織、歌謠與文化教學工作。 胡金娘的父母親都是海端鄉布農族人,家中有子女 9 人,胡金娘排行 老二,從小身體就不很好,有一次全身長滿瘤,父親還特別從高雄請來 同族的大巫師,為她做法才撿回一條命。部落重男輕女,本來沒有機會 讀書,父母親看到她經常擠身火堆旁讀書,深受感動,破例供她讀書直 胡金娘 - 翻拍自「聯合報」

到她從臺東師範學院畢業。 求學過程中接觸的雖是平地文化,但胡金娘並沒忘記山中生活及布農

祖先留給後代的傳統智慧,憂心部落發展及傳統流失,畢業後就回到家鄉教書。在霧鹿國小,胡金娘課後 留下學生寫作業,自己煮食物給孩子吃,也主動教導小朋友母語及傳統手工藝。部落人見她不求回報的付 出,民國 67 年推選她出來選鄉長,讓她成為臺東縣的第一位女鄉長。兩屆 8 年鄉長任內,胡金娘積極推 動鄉內部落對保存傳統文化的各種活動,讓她有機會發揮所長,任滿後再回校教書,民國 83 年,開始擔任 霧鹿分校主任,每天徒步護送下馬社區學生返家,往返行走共 10 公里。民國 91 年(2002)任滿教職 39 年才退休,退休後仍回校教學擔任傳統文化相關的教學。 胡金娘關心的是整個布農族文化存亡,退休後還在延平鄉的武陵國小擔任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他指導 的武陵國小布農兒童合唱團,在民國 94、95 年間,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小組合唱的第一名、 95 年獲得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系國小組第一名。 胡金娘在學校教孩童唱傳統歌謠,不用五線譜,她認為學唱布農歌謠,必須一邊聆聽其他人唱,自己隨 時配合別人的聲音。胡金娘說:「我們的歌聲像溪流碰到石頭,有時候分開,有時候合在一起,自然地流 來流去。」她一句一句教給孩子,從不用譜,也沒有羅馬拼音的歌詞,所有的歌謠都在她的腦海裡,「五 線譜上的音樂像階梯般有折角,而我們的歌聲是波浪型的,像沿著山巒的高低起伏。」 胡金娘有一句教學術語:「斜斜的音」,布農族所使用的音層,不是西洋音樂的爬樓梯式半音梯階跳音, 而是走山坡路的自然曲度滑音升降。 布農歌謠很多沒有音符,歌詞也只能心領神會,可惜現在孩子無法體驗傳統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教唱起 來隔外辛苦,就像談起歌詞中的「苧麻」,孩子不懂,胡金娘就帶著他們從種苧麻開始做起,先體會再學唱。 民國 90 年(2001),美國大提琴家大衛 ‧ 達林 (David Darling) 再度來到霧鹿,讓布農族的天籟首次躍 上國際舞臺,霧鹿國小學童、部落的布農傳統音樂團與大衛 ‧ 達林合作灌錄了「Mihumisag 祝福你」專輯。 之後,胡金娘多次帶領布農兒童合唱團、布農傳統音樂團出國訪問表演。 民國 96 年(2007),胡金娘榮獲教育部「2007 教育奉獻獎」,她還是認為「教育的傳承及文化的推展 都是沒有終點的,只有不停的持續下去,才能讓它永續的。」布農族的文化是她的生命,她一生都要與逐 漸流失的布農族傳統文化賽跑。

15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貳 ‧ 霧鹿

3. 天龍橋 霧鹿至利稻間的新武呂溪段的霧鹿峽谷,海拔 約 781 公尺,經新武呂溪長年沖蝕,形成長約 9 公里長的 V 字型大峽谷,兩岸谷壁高達 80 公尺, 地形險峻,天龍橋即建在霧鹿峽谷之上。 昭和 4 年 (1929)11 月 27 日,日本政府開始動 工繼續修築關山越警備道霧鹿至栗園間的路段, 次年 3 月竣工,天龍橋即於此時修建,又稱稱ブ ルブル鐵線橋。 當時吊橋全長 101.8 米,寬 1.21 米,高度為 7.3 米, 日人在橋的北壁立有紀念碑,碑上刻有參與此工 事人員的姓名。 天龍橋建成之後,霧鹿以上的 6 個部落出入都 須經過此處,官方在橋旁設立ブルブフ溪見張 所,監控往來布農族人。當時日人為著供應附近 駐在所警察的日常用品,還在此處設立酒保的分 店。 相傳日治時期,一名日本警察偕新婚妻子前來 履新,行經天龍橋,妻子見吊橋搖搖欲墜,橋下 壑深流急,不敢過橋而飲泣。先生無奈,只得同 意離婚,讓妻子返回日本,此後天龍吊橋又有 「離婚橋」之謔稱。 天龍橋 戰後,天龍橋仍是利稻居民對外交通必經之 路,民國 58 年(1969)南橫施工後,由於原有的警備道時常崩塌,因此另闢一條垂直而上可接南 橫公路之步道。 民國 69 年(1980),為了促進天龍地區觀光及農產搬運,政府重修天龍吊橋,完 工後的新吊橋長 110 公尺、寬 1.2 公尺,高 8.2 公尺。 民國 82 年(1993),天龍橋主、支 索部分斷裂,橋上行人有安全之虞, 海端鄉公所斥資 138 萬新臺幣,發包 整修,除抽換大部鋼索及橋上木板、 補強錨座外,並將步道部分路段,砌 成石階,規劃為布農族民俗植物的解 說步道。民國 87 年,天龍溫泉飯店在 吊橋南端公路邊落成啟用,為配合整 體景觀,花東縱谷國家公園管理處, 又斥資修建吊橋南端入口處的石階及 天龍橋 - 翻拍自 天龍橋碑文 《東臺灣展望》 鋼索重新上漆,形成今日面貌。

159


160


拾參 . 海端


拾參 . 海端

海端入口

海端村範圍很廣,包含新武呂、初來、瀧下、鄉公所所在的海端「街上」以及下部落。而一般人 所稱的海端,則是指鄉公所所在的街上、下部落,瀧下等三個幾乎銜接的小聚落。街道位於臺 20 線省道,又因居住族群的不同而被劃分為兩個行政區;省道西側近山一面,為海端鄉行政機構所在, 以及布農族人居住區,屬海端鄉,由於戶政單位使用「山界」做為門牌,因此又有「山界部落」之 稱。現今的山平、山界、瀧下等聚落,在日治時期合稱為ハイトトワソ(Haitotowan)社。東側則 為西庄聚落,居民絕大多數為漢人,行政區屬關山鎮德高里。 海端的地名,源自布農族語 Haitotowan,意指三面環山,一方開口的地形,海端位於新武呂溪出 中央山脈轉向南流,進入臺東縱谷之處,宛若兩山之間的缺口。晚近布農族人則另有說法,認為海 端的地名源於布農族語 Haizuzuan,其意為漩渦:每年颱風季節,新武呂溪暴漲,湍急的流水常在 此地激成漩渦;每年秋季,東北季風來襲,新武呂溪乾燥的河床常出現漩渦式的沙塵暴。 海端為日治時期官方「集團移住 政策」下形成的集團部落,大正 4 年(1915)11 月,通電流的鐵條網 警備線完工後,官方立即在海端設 立分遣所,是從新武路方面山地進 入平地的第一個分遣所,由於地位 重要,大正 7 年升格為警戒所,並 設監視區,作為理蕃的前哨基地, 海端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管轄網綢、大埔、新武路、塔哈密、 16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參 ‧ 海端

瀧下、見晴;突角;異卓辦社、楠、紅石頭、 岩見等 11 個分遣所。因此,官方陸續在海端 設立交易所、醫療所、蕃童教育所。當時,新 武路方面布農族人的「假歸順」(暫時歸順) 都須向海端警戒所提出,獲准後官方就在海端 進行以甘蔗、水稻種植為主的授產工作。 大正 8 年(1919),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私設 的里壠線鐵道,即以海端為終點,但里壠、海 端之間,並未營運,僅做為運輸甘蔗之用。大 正 13 年 8 月,新武呂溪鐵路橋竣工,9 月在 海端設立新武呂驛,海端成為新武呂溪地區的 海端街景 出入口,地位更為重要。 大正 13 年(1924),原居住在鐵絲網警備線外的海托托灣(海端)小社的 9 戶布農族人,開墾 附近山麓原野,官方特別指導種植水稻及甘蔗,雖然成績頗有進展,但族人每日耕種,必須長途跋 涉,進出鐵條網關卡,極為不便,因此在官方主導下,將其與網綢社 3 戶一併遷到警備線內,在海 端警戒所(今海端鄉戶政事務所旁)附近,為其建造家屋,設置公共浴室,廁所,自來水等設施, 形成今日的山界部落,開啟「集團移住」海端的序幕。 大關山事件後,官方將海端規劃為移住地之一,昭和 13 年(1938)10 月,將大崙溪的撤苦社 2 戶 28 人移入,在今海端南側,臺 20 線省道與東 5 線道交會處附近,為其建造家屋及公共澡堂等設施, 形成「下部落」,及今「山平部落」,同時另有郡社群 Takelulun 氏族的人先後移入。根據當地人 的說法,撤苦社移入者,都因瘧疾而死亡。 最早移入瀧下部落者為下馬谷社後方 Sahsah 之地的 Ispaliay 亞氏族的族人,其族人 Laho 在協助日 人勘察下馬谷到坑頭社警備道時,因日本警察擦槍走火意外死亡,Ispaliay 亞氏族人因而激憤要攻打 下馬谷駐在所,後經協調,日人協助他們遷到今之瀧下,同時遷入的尚有 Ispalkan 氏族的人。此地 布農族人稱之為 Dangalg dasida,意即瀑布之下,日人稱瀑布為瀧,因而稱該地方為瀧の下,戰後簡 化稱為瀧下。當時聚落後方新武呂溪小支流有瀑布流貫而下,今該支流已乾涸,瀑布亦不復見。瀧 下的腹地不大,遷入者不多,日人並未協助建築家屋,也沒有任何公共設施。目前,居住在瀧下的 布農族人,大多是戰後從利稻或花蓮卓溪鄉馬遠等地遷入。 昭和 17 年(1942)底,海端的布農族人已有 15 戶 94 人,包含郡社群 14 戶 86 人,巒社郡 1 戶 8 人。 至少已有 Takelulun、Ispalakan、Palalave、Takesisphoman 等氏族或亞氏族的人定居於此。 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從新武呂溪流域上游,個別自行移入的布農族人持續增加,海端成為海端 鄉人口最多的聚落,民國 100 年(2011)10 月,全村計共有 350 戶 1221 人。 戰後,海端的布農族人開始接受外來宗教,由於地處平地,交通便利,且為海端鄉的行政中心, 基督長老教會、天主教、耶和華見證人、真耶穌教等都來傳教。其中以長老教會傳入最早、教勢最 大,約在昭和 17 年(1942),就有教友在此活動,戰後,胡文池牧師訓練得傳道人持續在此傳教, 民國 40 年(1951),正式建堂。民國 54 年,天主教白冷會的孫惠眾(Rev.Franz Senn)神父開始在 海端傳教,雖到民國 56 年才建天主堂,但因有救濟品等因素的影響,其教勢僅次於長老教會。海 端本為布農族人與漢人混合居住的聚落,族人與漢人接觸甚早,亦有不少族人接受漢人的民間信 仰。根據學者黃應貴的調查,民國 90 年,海端布農族人信仰長老教會的有 10 家,天主教 8 家、耶 和華見證人 6 家、漢人民間信仰者 7 家。

163


1. 海端國小 海端國小原前 身為為日治時期 的ハトトワン教 育 所, 創 立 於 大 正 11 年(1922 年) 12 月 14 日,為臺 東布農族人地區 最早設地的學校 之 一, 學 區 包 括 臺東廳臺東支廳 的新武路、丹那、 網 綢、 パ リ ラ ン 四 社。 校 址 原 在 今海端分駐所對 面( 關 山 鎮 德 高 里西庄 17 號,原 教育廣播電臺所 海端國小 在)。創校之初, 招收學童 13 名,當時海端尚未形成部落,學區的部落大多在 10 公里外的深山中,因此教育所建有 宿舍,學生一律住校。 戰後,海端教育所正名為「海端國民學校」,同時成立新武分班。民國 47 年(1958)縣立海端 農業補習學校被裁撤,校地由海端國校接收,建立新教室後,次年元月遷校至現址,同年成立初來 分校。民國 51 年再成立崁頂分校。民國 57 年各校各自獨立,本校配合政府推行九年國民教育,改 校名為「海端國民小學」。 海端農業補習學校的前身為ハトトワン農業講習所,臺東廳在昭和 11 年(1936)5 月 23 日設置, 教育對象為廳內優秀的原住民青年,由警務局負責,教師都由警察擔任,每年招生 20 名,設有實 習農場,主要目的在培養原住民現代農耕技術人才。昭和 18 年,在校學生 30 名,畢業生 166 名, 對原住民農業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戰後,海端農業講習所改為「臺東縣立山地農業短期補習學校」, 招收國校畢業生,授以一年農耕知識,每年約有 50 名學生畢業,目的在輔導原住民生活常識及謀 生技能。 民國 43 年(1954)開始,海端國小學生數增加迅速, 5 年內由不滿百人增至 363 人。民國 60 年代學生數約 在 400 人左右,最高時曾達 480 人之多,民國 73 年降至 167 人,此後逐年降低,更有部分學童捨近求遠,到關 山或池上之小學就學。 海端國小位於山腳下,學校依山而建。建築物層次有 序,設有植物教材園、花圃等,校園中有一棵百年茄苳 老樹,已被臺東縣政府列入保護的「珍貴老樹」。 海端教育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16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參 ‧ 海端

2. 海端長老教會 民國39年(1950) 4 月,花蓮縣卓溪 鄉古風教 會 的 傳 道 劉 傳, 開 始 到 海 端 傳 教, 部 落 中最先接受信仰 的為邱胡好妹一 家, 當 時 每 逢 主 日都要到關山教 會 做 禮 拜, 民 國 40 年, 教 徒 增 至 4 戶, 他 們 在 部 落 中 傳 道, 並 集 資建造一座木造 的 佈 道 所, 同 年 3 月 14 日 舉 行 獻 堂。民國 51 年因 教 徒 日 增, 教 徒 自行募款重建教 海端教會 堂。 海端教會建堂後,曾在海端牧會的有劉傳、王有道、邱登德、古長庚、邱德明、吳總文、余明進、 沈金福、邱慶候、沈金標、田光明、邱正義等人,其中以田光明任期最久、貢獻最大。 田光明(Taupas),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人,民國 38 年(1949)1 月 29 日在玉里教會接受福音, 就以萬榮鄉馬遠村為傳教的起點,後來接受胡文池牧師的指派,前往南投仁愛、信義鄉以及高雄桃 源鄉的布農族部落傳福音 ,直到民國 54 年才回到臺東布農族地區教會牧會,民國 62 年調到海端, 87 年在海端教會退休。田光明傳道達 49 年,牧會 21 間,在海端長達 25 年,奠定今日海端教會的 基礎。 田光明牧師直接與信徒生活在一起,跟著信徒上山,一邊工作一邊分享福音。田牧師善用教會資 源(如展望會、原住民花東社區發展中心等),幫助居民改善生活。民國 70 年代成立「海端儲蓄 互助社」,會員近 500 人,改善社員經濟生活。田光明牧師退休前,更著手完成興建現在的圓形教堂。 海端教會圓形的教堂建築矗立在省道旁,十分雄偉引人注目,田光明牧師設計的理念,據說依 haizuzuan(布農族人稱海端為 Haizuzuan ,水中漩渦之意)的概念;另說:田牧師曾訪問以色列, 看見當地教堂大多為圓形建築,因而興起建造圓形教堂的念頭。 海端教會信徒有 24 戶(慕道友 5 戶),教會設有松年、婦女、夫婦、少年、兒童團契,總信徒 人數共 113 名,教會年收入平均約 60 萬至 70 萬之間, 堪稱海端鄉教勢最強的教會。

165


3. 拉瑪他星星紀念碑 民國 87 年(1998),海端鄉公所利 用花東縱谷國家風景處補助的 80 餘萬 元經費,在初來大橋的南端,進入南 橫公路的地方,建了一座小型拉瑪他 星星紀念公園,目的是利用原住民的 歷史文化,來促進觀光發展。公園中 立了一座 2.5 公尺高的拉瑪他星星的 水泥塑像,旁邊則是厚重的圓形大理 石碑。雕像由花蓮的漢人藝術家葉勝 光設計,拉瑪他星星被刻劃為長頭髮、 肌肉結實矮壯有力的樣子,表情嚴肅 專注,右手握拳,左手拿著開山刀。 紀念碑文由鄉公所布農族職員 Vuya, 拉瑪他星星紀念碑 綜合日治時代文獻與初來老人家的口 述寫成。 民國 97 年(2008),因公路、橋梁拓寬,公園被拆,雕像移至海端文物館園區。

延伸閱讀 抗日英雄拉瑪他星星 拉瑪他星星, 新武呂溪流域布農族下 馬谷社(今海端鄉村下馬)人,日治時代 警方視為「凶蕃之王」、「臺東廳理蕃之 癌的梟雄」,布農族人則尊為抗日民族英 雄。 佐久間總督的五年理蕃計劃在大正 3 年 (1914)「太魯閣蕃討伐」完成後告一段 落,臺灣總督府利用剩餘的經費進行東部 和南部原住民的「銃器收押」,企圖削弱 原住民抵抗力量,由於官方沒收槍械嚴重 大關山事件的布農族人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影響原住民生計,並危害漢人通事利益, 因而引發花蓮港廳與臺東廳一連串抗日事

件,其中在新武呂溪流域上游抗日勢力最大,持續時間最久者為拉瑪他星星及其家族。 拉瑪他星星頭腦靈活長於謀略,勇猛果敢行動飄忽不定,堪稱智勇兼備,臺東廳警務課長淺野義雄譽之 為原住民中的北條早雲。大正 3 年(1914)新武路事件(霧鹿社等原住民襲殺駐在所日警 2 人)後,拉瑪 他星星率族人逃到伊加諾萬(日人稱為伊加の蕃)。伊加諾萬位於大崙溪上游高山深處,在小關山山腳下, 僅有險峻的小徑通往寶來溪頭社、內本鹿坑頭社、壽社。拉瑪他星星盤據此達十數年,從未有日警進入。 大正 4 年(1915)拉瑪他星星率領族人遠赴拉庫拉庫溪流域協助,阿里曼希堅等人襲殺日警 12 人,即所 謂大分事件。昭和 4 年(1929)日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實測臺灣地圖,因無法進入而使這一帶留下空白, 為全臺灣唯一尚未歸順地區。

16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參 ‧ 海端

拉馬他星星以伊加諾萬為基地,經常出沒八通關越警備道附近及新武呂溪流域霧鹿、薩苦、麻加里碗、 麻典古魯等地,並常率族人襲擊高雄州、花蓮廳、臺東廳新武呂溪方面的日本警察。大正 10 年(1921)6 月八通關越嶺道完成後,日本警方展開對大分事件抗日份子懲罰行動,計誘抗日份子集中托斯約社,集體 屠殺,拉馬他星星之弟在此事件被殺。為了要為弟復仇,乃於 10 日率族人在逢 襲擊薩苦築路工程搜索隊, 槍殺日警原新次郎、備後一馬等人,由於其在霧鹿警備線一帶頗具影響力,經常能左右部落,日本警方顧 忌其在新武呂方面的影響力,唯恐妄加討伐,會引起全面性的抵抗,從大正 11 年(1922)起,日本警方 一直採取懷柔政策,數度與拉瑪他星星會晤,慫恿他移住警備線附近,但拉瑪他星星始終不為所動,且常 以語言反抗日本警方。 昭和 5 年(1930)關山越警備道完成,日本警方於沿線設置 17 個警察駐在所、3 個臨時警察見張所及兩 座砲臺,昭和 7 年(1932),更計劃從下馬谷沿大崙溪左岸修築警備道到坑頭社,官方勢力不僅沿新武呂 溪主流擴展到高雄州與臺東廳界,且延伸到大崙溪流域,布農族人恐路成之後,官方會加以征伐及沒收槍 枝而不安,情勢再度不穩,日本警方預備再度施行大砲試射。昭和 7 年(1932)6 月,坑頭社人塔羅姆以 偽造槍枝繳還借用之槍枝被發覺,真槍與偽槍均被下馬谷駐在所沒收,塔羅姆誓言復仇。8 月,拉瑪他星 星繼室生病,其長子布薩烏薩攜帶準備充作報酬的硝石去延聘巫醫,結果被二見駐在所巡查沒收。拉瑪他 星星憤怒異常,決定報復,乃策劃大關山事件,在 9 月 19 日下午由其長子布薩烏薩、四子利巴累與塔羅 姆等人合作,在檜谷駐在所附近,襲殺大關山駐在所巡查松崎重俊等 3 人。 事件發生後,日本官方極為震驚,乃在下馬谷駐在所成立包含警察 88 人、築路工人 140 人之搜索隊, 由里 支廳長佐佐木陽之助擔任隊長,搜索兇手,並修築下馬谷到坑頭社間警備道,企圖一舉解決伊加諾 萬的問題。12 月 16 日拉瑪他星星及其長子、四子到麻加里碗社探親,因大崙社頭目薩利達密告而被捕, 19 日搜索隊首度進入伊加諾萬,逮捕其次子霍利、三子拉霍,年底父子等人同在里 支廳被嚴厲處置,據 說被處死或投入海。第二年 1 月,日警再度進入伊加諾萬,燒毀破壞所有房舍與田園,其族人被迫遷居里 壟山(崁頂)社。 托羅姆膽大而性沉穩,富工藝天賦,熟習造槍技術,常受附近族人委託修槍,幾以修槍為業,曾到臺東 觀光,目睹水車而羨慕不已,回社後即仿製一部可運轉之水車。大關山事件後托羅姆神色自若至下馬谷駐 在所窺探案情,而被日警拘捕,與拉瑪他星星父子同時被囚。 大關山事件後,日警在新武呂地區展現強大武力,積極施行「集團移住」布農族抗日態度逐漸軟化,部 落被迫遷至警戒線內,日本統治勢力徹底建立。

167


4. 海端布農文物館 民國 89 年(2000),海端鄉公所為落實「文 化產業化」,將「文化、遊憩、教育」結合,乃 向行政院原民會等機構爭取經費設立布農文物館 區。館區設於海端村南橫公路出口處附近,分為 兩區,分處公路兩側,中間以牌樓式的天橋相 通,西側為民俗表演劇場與文物館,東側為植物 生態園區。 文物館為三樓多功能建築,一樓大廳為主要空 間,設有旅客服務中心,提供諮詢、服務、展示 等用途;另有交誼廳做為鄉民聚會、聯誼、休憩 的場所。樓層間的上下坡道,則懸掛展出懷舊古 植物生態園區 老照片,展出從日治時代、戰後初期,以至四、 五十年代,海端鄉布農族人求學、工作及生活 照。二、三樓則以布農族靜態歷史文物、展示為 主,如傳統的生活器具、木雕、與傳統衣飾等。 館外的表演廣場,視野遼闊,可供族人舉辦各式 慶典及相關的文化活動。 植物生態園區,建有傳統布農族家屋五棟,包 含利稻、良久(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中心崙 (高雄縣桃源鄉寶山村)、梅蘭(拉婆蘭社,高 雄縣桃源鄉梅蘭村)、卡內特灣(南投縣信義鄉 地利村)等五社傳統家屋,都是依據日本建築學 海端文物館 者千千岩助太郎 在昭和 10 年(1935)的實地調查、照相、測繪的紀錄(《臺灣高砂 族住家》,1960 年出版)而建築。 布農族傳統家屋,都就地取材,主要材料有木、石、茅莖、檜木 皮等。布農族傳統家屋,以居住同一家屋、使用同一榖倉、在同一 爐灶上炊飯、共同工作享有為特色,典型的大家族常有 3、40 個人 同住一所家屋,所以家屋建築都很大。家屋內的安排都採對稱,長 方形單式平面,兩坡式屋頂,入口處位於家屋橫長方向的中間,進 門對面為穀倉,倉旁或置床、或置物,門旁兩邊設床,兩側牆下則 是爐灶及棚架。家屋最神聖之處,為中柱及祭祀倉,小米收倉祭時, 各家都在倉前殺豬祭祀,新娶媳婦及一、兩歲經「祓除」的小孩, 都要住進倉內一段時間,以示禳除及加入該家族所成的祭粟團;若 作物歉收,則須請一富精力充沛之男子住入倉內以驅邪氣。早期布 農家行室內葬,若死者生前沒有做過壞事,是個可敬的人,則葬於 射日英雄傳說 家中。

16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參 ‧ 海端

5. 關山地區山麓警備道 從 海 端 鄉 的 錦 屏, 經 龍 泉,接臺 20 號(南橫公路) 乙線,沿山麓行,過了海端, 再銜接東 5、東 28、東 32、 東 34 等 鄉 道, 期 間, 或 沿 省道,或接鄉道間的產業道 路, 到 那 吧 那 吧 溪 的 鹿 鳴 (取入口),長達約 50 公里。 其實,這段道路的大部分路 段是由日治時期關山地區的 山麓警備道發展而成。 為著防堵布農族人的出 草,大正 2 年(1913)8 月, 臺東廳就在花蓮港廳界到北 絲鬮溪間,設置臨時警寮 17 由警備道拓成的鄉道 處,配置 60 名警力。大正 3 年,日本政府決定開始對布農族人實施武器押收,引起布農族人憤怒,情勢更為惡化。於是,警務 當局,決定沿山麓修築通電流鐵條網警備線,圍堵布農族人。 大正 4 年(1915)4 月,動員警力 105 名,組成搜索隊, 開始動工,同年 11 月竣工,全長 43.20 公里,沿途設置 3 個監督所、19 個分遣所,配置警力 179 名,警務當局 特在關山設立發電廠供電。大正 10 年,增至 44 處,配 置警力 39 名,平均不到 1 公里就有一個駐在所,形成一 個緊密相連的防衛線。 警備線上的分遣所,為著警戒與相互支援,除必須定 期清除樹林雜草外,尚須假設專用電話與開築聯絡步道。 同時,為著滿足警戒線上警察及家眷日常生活的需要, 及選擇部分駐在所,修築山路,聯絡山下的主要道路, 山麓警備線上的駐在所 以便進久,形成一個與中仙道平行的梯形道路網。戰後,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發展成今日狀況。 警備道修築之後,布農族人的生活空間被壓縮,被迫先後歸順,通電流鐵絲網漸失功能,最後在 昭和 3 年(1928)10 月廢止,而駐在所也逐漸裁減,到昭和 10 年,只剩 10 個。通電流鐵條網雖防 堵了布農族人的出草,但也犧牲不少日本警察的生命,大正 4–11 年(1915–1922)年間,因日常 作業中誤觸鐵條而被電死的日本警察就有 22 名。 警備線上腹地較大的駐在所附近,也成為集團移住政策的移住地,今日海端鄉的初來、瀧下、海 端、紅石、崁頂、加樂、加拿,延平鄉的武陵、永康、鹿鳴、桃源,都是在警備線上駐在所附近形 成的部落。

169


170


拾肆 . 上德高(西庄、北庄)


拾肆 . 上德高(西庄、北庄)

上德高全景

關山鎮的德高里除了以阿美族為主的德高社區(班德高寮社)外,其餘大多是客家人拓墾而成以 及由退輔會臺東農場農莊形成的小聚落。大致以臺 9 線德高陸橋為界,分南北兩區,南區為下德高 (1 - 19 鄰),包含永豐、東庄、永盛、頂庄等聚落;北區為上德高(20 - 23 鄰),包含西庄、 北庄(東明、忠慶、日新)。 西庄的漢人移入很早,大正 15 年(1926)臺東線鐵道全線通車,海端設站之後,就有漢人移入, 在今海端省道的東側形成聚落,到昭和末年共有 25 戶,閩南人較居優勢,主要以鐵道員工眷屬與 開店經商者較多。 民國 40、50 年代,農民移入漸多,尤其是北部客家,聚落逐漸向東發展,分散在德高陸橋以北 德高里(20 鄰)、北庄橋附近(21 鄰)、海端山平聚落以東(23 鄰)。民國 43 年(1954)鄰區整 編時,一度被編入北庄,後來因人口增加,民國 59 年整編時,因位於上德高的最西側,而再被命 名為西庄。 北庄在西庄東方,花東鐵路以東,海端火車站的東南方, 居民多沿南北向的東 11 鄉道的兩側分布,其中以北庄活動 中心附近較為集中。由於地勢較低,又近卑南大溪,日治 時期尚是人煙稀少的河川荒地。昭和時期,才有 4 戶北部 客家移民移入從事農墾。北庄行政區雖屬於德高里,但與 海端東站相距不到 300 公尺,早期交通不便時,為海端生 活圈的一部分。 民國 40 年(1951),北庄被劃為關山兵工墾區,第二年 北庄社區 17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肆 ‧ 上德高(西庄、北庄)

動工開墾,當年曾在今北庄活動中心建竹九間房屋居住(村民稱之為九間厝),作為兵工休憩之所, 可說是北庄聚落形成的開端。民國 44 年 2 月間,大陳義胞撤退來臺,九間厝成為安頓大陳義胞的 臨時收容所,本來計畫大陳義胞留此農墾,但因土質不佳,義胞他遷,北庄的土地由行政院退輔會 臺東(池上)農場承墾,稱為海端墾區,先後設立三個農莊,大批待退士官兵入墾。而九間厝則為 稍後從西部移入的客家人進住,成為漢人的村舍。民國 43 年,東海岸的八翁翁(成功鎮豐田)等 地的阿美族人 13 戶 101 人,逐次移入聚居北庄活動中心的南側。 民國 59 年(1970)關山鎮公所重新整編門牌,將康復農場以北到海端一號堤防附近命名為「日 新」,東 11 號鄉道以東命名為「東明」,東 11 號鄉道以西命名「忠慶」,但一般村人仍習以北庄 相稱上德高漢人的宗教信仰,除了福德祠、石碑公(水頭雷符)的信仰之外,兵為形成庄廟,居民 大多參加關山天后的祭典活動。此外,較具特色的是每年農曆三月,都會在北庄活動中心舉行媽祖 戲的祭典。

1. 五雷鎮水碑(水頭雷符、石碑公) 五雷鎮水碑位於關山大圳的水源頭,因此又稱「水頭雷 符」,當地農民視祂為守護神,尊稱為「石碑公」。 五雷鎮水碑原本位於海端火車站東方約 50 公尺處的竹林 旁,除當地人外,很少為人所知。碑約場 2 公尺,寬約 0.6 公尺,上刻五個雷字以及合境平安、押煞仙師等字符,經 常都會有農民前來祭拜,稱之為石碑公。 新武呂溪經常氾濫成災,為關山地區移墾未能成功的重 要因素,為了防洪治水,增加土地的開發,日治時期,官 方分別在大正 10 年(1921)、昭和 12 年(1937),耗費 石碑公 巨資興建里壠一號、二號堤防。然而每遇大雨、山洪暴發, 依舊沖毀堤防,釀成水患,家園土地盡付流水。因此北庄村民乃擇日祭拜山川,求得一顆大石,鐫 刻一座五雷鎮水碑,豎立於河堤附近,祈求能夠鎮制水患,安居樂業。 另有一個關於「五雷鎮水碑」的傳說,該碑在日本侵臺之前就已存在,卑南溪每自此處氾濫,房 舍田園常被沖毀一空,人民亦常喪命,不堪其苦。後來有一雲遊方士經過,發現此地有邪氣,於是 畫了兩張「犁頭符」,要居民立碑鎮邪。此後卑南溪改道,未再發生水災,因此當地居民視為神碑。 戰後西部客家人持續移入北庄,又有國軍退除役官兵開墾附近河川荒地。因此政府重修舊堤,並 興建海端三號、四號新堤,以保護墾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北庄地區河灘地逐漸開墾,荒地變成良田, 形成日新、東明、忠慶等聚落。 民國 62 年(1973)10 月 9 日,娜拉颱風來襲,造成山洪暴發,造成海端四號堤防潰決,洪水直 下新福里,土地再遭流失。鄉民為求神靈護佑,特向豐泉里代天府的五府千歲乞求符籙,並到富里 鄉鱉溪取得靈石,鐫刻一座「泰山石敢當」。民國 63 年端午節,鄉民將海端車站附近的五雷鎮水碑, 移到海端二號堤頂,與新刻的泰山石敢一起安置供奉。每年關山天后宮媽祖繞境,都會前來行禮, 農曆 7 月底,附近村民也須祭拜。 民國 95 年(2006),關山鎮公所在五雷泰山石敢當旁立碑紀念。

173


2. 關山大圳 關山大圳北起海端鄉初來,南至鹿野瑞源,主 幹線長 18.2 公里,灌溉面積 2,977 公頃,為臺東 縣內僅次於卑南大圳的第二大水利工程,其全身 為里壠圳。 明治 40 年(1907),里壠(關山)的漢籍移 民 集 資 2,000 圓, 開 設 簡 陋 的 里 壠 圳, 取 卑 南 溪的水源,灌溉約 30 公頃的農地,但因受布農 族人出草的威脅,二年後即告放棄。大正 4 年 (1915),中央山脈底下的通電流鐵條網警備線 完工後,布農族的威脅漸小。於是在陳來興的倡 議下,漢人與阿美族人合作,共同修復里壠圳。 關山大圳 里壠圳為私設埤圳,修築維護全賴民間力量, 由農戶互推一人為圳長(埤長)。每期稻作,農 戶每公頃須出米一斗作為圳長的酬勞,圳長則負 責巡視進水口與幹線的維護管理。若發現水圳受 損嚴重,則通知相關農戶共同修復。 圳頭(進水口)流急水深,擋水工程須靠眾多 人力,若發生阻塞無法進水,則須全體農戶總動 員,每戶出工一名。(耕種面積二公頃以上者 2 名),自備工具材料(番刀、砂把、畚箕、藤竹、 稻草等)。修圳當天,圳長爬上大樹或屋頂,大 聲呼喊:「明天要做水了」,農戶聽到呼叫,當 關山大圳水利公園 日天未亮就得出門,步行二、三小時到達圳口。 工作開始時先點名分班,一班到上游河床撿拾木柴、樹枝茅草等材料,放流到工地編造石籠;一班 負責清理進水口導水路淤積的砂石;一班則在附近採取石塊,送到導水路盡頭。 準備工作就緒,由年輕力壯的人,將石籠帶到進水口上游,利用水力將其安至在進水口前預定地, 大家排成一列,將石頭接力傳送、放進石籠之內。各石籠再以藤皮或鐵線連紮,石籠間的空隙處填 入塊石,以防滾石破壞。石籠前方則以稻草、茅草填塞,直到取水滿圳為止。工作後,大家到未出 工的農戶家,徵收相當於數倍工資的現金作為處罰,或以雞鴨酒菜供大家飽食一餐。不接受處罰者, 則將其耕地的取水口封閉,停止供水。這種充分顯現臺灣早期農村自治合作的方式,沿用到挖土機 出現時才結束。 大正 12 年(1923),日本政府在今鐵路橋附近修築堤防,相關農戶共同出資,將進水口往上移 至堤防上游的初來附近,並在堤頭岩盤處興建進水閘門及導水隧道。同年,官方認定里壠圳為公共 埤圳,並由農戶黃貴蓮等 20 名發起,成立「里壠圳水利組合」。水利組合設在臺東廳內,組合長 由廳長兼任,所有事務除了負責徵收水租的林彬秀外,均由日人擔任,地方人士不服,林彬秀、張 石船、林超古等人甚至連合抗繳組合會。 戰後,里壠圳水利組合改組為「關山農田水利協會」,理事楊飛龍提議興建「關山大圳」灌溉工 程,除原有農田能得到充足的灌溉外,希望擴大灌溉面積,開墾大原(鹿野鄉鹿寮溪以南)的荒埔 地 2,000 多公頃。 關山大圳工程利用美援,從民國 37 年(1948)動工,民國 47 年完工,歷時 10 年。工程期間,湧 進大批工人,飲食業、電影院紛紛興起,入夜滿街都是外地客,幾成不夜城。關山大圳不僅解決關 17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肆 ‧ 上德高(西庄、北庄)

山、鹿野地區灌溉水源問題,更提供在地農民工作機會,很多來自外地的工人,尤其是退伍軍人, 也在關山地區成立家業、落地生根。 民國 88 年(1999),臺東農田水利會將關山大圳的入水口,沉沙池週邊綠美化,設置涼亭、遊 憩水池等設施,闢成關山大圳水利公園,園區內有海端鄉公所設立的初來事件抗日英雄紀念碑。

3. 海端農莊與康復農場

已廢置的康復農場

民國 41 年(1952),兵工開墾關山鎮德高、 新福里等處河川荒埔,曾在今北庄活動中心 前建築九間厝,作為兵工休憩之所。民國 43 年 1 月「一江山事件後」大陳義胞撤退來臺, 2,600 多名義胞分配到臺東縣安置,臺東縣政 府在臺東、東河、卑南、關山、海端、池上 等地設立 30 處臨時招待所暫時安置,九間 厝成為義胞臨時招待所之一。原計畫留大陳 義胞於此從事農墾,但因土質不良,義胞他 遷,被安置到大武鄉的披山新村等地。後來 土地由臺東大同合作農場接收,成為海端墾 區(亦稱德高墾區),設立三個生產小組(北

庄 40–42 組),形成農莊的特殊景觀。 德高墾區以位於海端一號堤防附近的 40 小組(最先稱為 37 組,今易名為第 16 莊,行政區為日 新 29 鄰)設立最早,民國 43 年(1954)大同農場成立時就已設立。民國 49 年東部土地開發處成立, 利用美援為基金開發東部荒地,民國 51 年,開發德高荒埔,才在省道兩側附近設置 41、42 組(今 15、17 莊)。場員都為低階士官兵,民國 50 年,辦理授田之後才有軍官階級的「個別墾戶」12 戶 移入,在 40 組附近從事農墾。「個別墾戶」雖受農場輔導與管理,但不具場員身分,條件較佳, 耕種 5 年,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狀,有別於一般場員,到民國 78 年才能取得土地所有權,而且還 需在農場住滿十年。民國 51 年,大同農場也在關山墾區(新福里)設置兩個農莊(溪埔 8 組、43 組)。 近十年間,這些退伍榮民,胼手胝足,在新武呂溪 荒地,共開墾 64.99 公頃的土地,其中水田 60.862 公 頃,形成今日綠青一片的稻田景觀。 除農莊外,民國 61 年(1972)8 月,退輔會所屬 的玉里榮民醫院,也在北庄設立「海端農場工作隊」 (德高里東明 24 號),民國 79 年 1 月,改稱為「海 端職能治療區」,又稱「康復農場」,收容精神疾 病較輕微的榮民,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農場的勞動 工作,協助其適應正常生活。民國 94 年 9 月,海端 職能治療區裁撤,土地房舍回歸退輔會。 溪埔農莊

175


176


拾伍 . 紅石


拾伍 . 紅石

紅石部落

紅石部落位於關山鎮西北方山邊紅石溪沖積扇扇端的緩坡上,與關山鎮豐泉里僅一路之隔。行政 區屬海端鄉崁頂村(5–6 鄰),但與崁頂部落因山阻隔,兩地往來必須繞道關山。 紅石,布農族語 Badulai,大石頭之意。在今上部落的後方山上,原可看到一塊非常突出的大石頭, 矗立在半山腰上。紅石側是漢人對部落的稱呼。據說,早期這一塊石頭呈赭紅色,漢人便稱此部落 為「紅石頭」。另有一說,早期紅石部落到處都是楓樹, 每到秋天,整個部落一片楓紅,附近山上又有大石頭,因 而稱之為紅石。大正 4 年(1915),紅石頭的地名開始出 現在官方文獻,戰後,官方稱其地為紅石。紅石頭為部落 地標,可惜今年(2011)11 月的豪雨造成崩塌,紅石已不 復見。 大正 4 年(1915)11 月,關山山麓通電流鐵條網警備線 竣工之後,就在此地設立紅石頭分遣所(大正 15 年,改稱 為紅石頭警察官吏駐在所),管轄マハブ社的一部分。 大正 6 年(1917),官方在紅石附近的楠山,增設楠分 遣所,大正 15 年,改稱為楠警察官吏駐在所,管轄拔六頭 社的一部份。昭和 5 年(1930)3 月,紅石頭駐在所裁撤, 轄區併入楠駐在所,之後形成的部落,即稱為楠社。 日治初期,就有大崙溪流域マハブ、拔六頭社的部分布 農族人,散居在紅石頭附近。大正 13 年(1924),日本政 崩塌處即為紅石頭所在 17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伍 ‧ 紅石

府在今修緣寺所在,建造 7 間家屋以及聚會所、公共澡堂、牛舍等設施,將附近的布農族人集中移 入。日治後期,布農族人持續移入,至昭和 17 年(1942),楠社的人口共有 28 戶 153 人,其中布 農族人 23 戶 147 人(巒社群 15 戶 97 人、郡社群 8 戶 50 人)、卑南族 5 戶 6 人。 戰後,戰後,紅石的布農族人隨著派出所的遷建,再往山腳平原處南遷,以竹子、茅草興建家屋, 散居在原聚落約 500–600 公尺處。由於瘧疾流行,紅石部落很多人死亡,加上紅石溪洪水氾濫, 造成紅石部落人口大量外移,大多遷往崁頂、龍泉。 民國 44 年(1955),僅存 9 戶,其中 5 戶遷回大石頭下方,形成上部落(今 6 鄰),4 戶遷到戰 後新建派出所(現已裁撤)所在,形成「下部落(5 鄰)」,與關山鎮亦稱紅石的小聚落(原為平 埔族人的小聚落,現改稱為長興)緊緊相鄰。 民國 40 年代,西部商人在紅石下部落設立長興製材所,修築紅石林道砍伐山上的木材,因工資 不錯,吸引很多人移入,一時之間工寮林立,商店、飲食業生意興隆,後來工廠倒閉,部分漢人、 阿美族人與卑南族人的伐木工居留下來。民國 60 年代土地重編,大部分被列入山地保留地管制區, 這些人被迫移出,使得下部落又恢復為單純的布農族人居住地。 日治時期,雖然曾在楠設立警察駐在所,也指派頭目,但未曾設立交易所、教育所、療養所等裡 蕃機構,使得部落族人必須依賴用山產與一路之隔的關山的漢人交換生活所需品。 戰後,國民政府開放山地傳教自由,因近關山之便,民國 39 年,基督長老教會的胡文池牧師就 進入部落傳教,民國 41 年建堂。天主教稍遲,約在民國 43 年傳入,但未建堂,教友都到關山天主 教堂聚會。舊部落原址,則有修緣寺,但多為外地信徒。

1. 佛緣禪寺 佛緣禪寺位紅石沖積扇頂 的山坳間,背負中央山脈, 右臨紅石溪,前方可眺新武 呂溪,與海岸山脈的佛光禪 寺遙遙相望,佛緣禪寺為佛 光 禪 寺 的 分 寺, 又 名 西 方 佈教所,屬佛教密宗十方道 場,為十方信眾布教所,主 要供奉西方阿彌陀佛。 佛緣禪寺由釋正弘法師開 山,民國 69 年(1980)開始 建築,77 年 8 月落成。禪寺 修緣禪寺 供奉的神佛 正殿建築與母寺的蓮花座造 型一樣,只是規模較小,正殿中央蓮花座上供奉西方阿彌陀佛,座下供奉地藏主自佛,壁上刻有佛 經「佛緣經理妙藏詞」。正殿左側有蓮花爐一座,供奉西方彌勒佛、三千大千主利化佛、十方諸聖 賢等神位。蓮花爐前有龍池,泉水從山壁間湧出,終年不斷。 佛緣禪寺正殿左側有一長方形二樓建築,二樓為佛殿、講堂,左殿供奉福祿壽觀佛,百年觀世音 佛、財理財觀佛,都是利用奇木依其原形雕刻而成,其中雕福祿壽觀佛的奇木樹瘤密生,似百朵蓮 花,十分奇特,據說是從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取得;中殿供祀上方賜上賜上賜賜佛、盧舍那佛、 179


虛空藏佛、西方三聖佛、上方一天富利佛;右殿兼作講堂,較為寬廣,供奉賜下慧觀賜理佛、佛陀 微妙如佛、引渡彌勒佛。樓下為禪房,亦有一佛殿,供奉南無普下諸羅觀佛、千手千眼觀世音、尼 羅地藏菩薩。供奉佛像數量、種類之多、名稱之奇特,應為臺東之冠。 佛緣禪寺建有一座觀世音菩薩大佛像,立在置有八卦圖案的蓮花座上,俯瞰著花東縱谷,庇護著 來來往往的十方信眾。佛緣禪寺年中最重要的三大法會為「地藏主自佛開光紀念法會」(農曆 2 月 1–5 日)、「西方阿彌陀佛法會」(5 月 1–5 日)、「日光普照觀世音法會」(8 月 1–5 日)。

2. 紅石長老教會 民國 39 年(1950)2 月,胡文池牧 師首次來到紅石部落傳播福音,最初 接受福音者有余女蓉(Niun)、任海 青(外省)夫妻、Abus、Aping 四位。 當時尚未建堂,每逢主日,信徒必須 步行至崁頂教會禮拜。 由於紅石部落信徒日增,民國 40 年 (1951)信徒開始籌畫建堂之事,決 定在教堂未蓋成以前,輪流在信徒的 家 聚 會。 民 國 41 年 興 建 木 造 教 堂 竣 工,舉行落成感恩禮拜,胡文池牧師 派馬文達牧師在紅石教會牧會。之後 由余明進傳道師牧會。 紅石教會 民國 52 年(1963)紅石教會由邱德 治傳道師牧會,為紅石教會的全盛時期,信徒們開始熱心關懷部落,又經常到各地教會訪問交流, 是最有活力的時期。 邱德治之後,在紅石牧會的有古長庚、邱德桂、林明勇、邱登德等人。 由於木造教堂經常受到颱風侵襲而受損,信徒決議整建,民國 58 年(1969)整建教堂,改建成 水泥建築的教堂。 民國 72 年(1983)布農中會派遣剛由神學院畢業的余新雄傳道師來紅石教會牧會,信徒穩定增長, 1985 年余新雄在紅石較會受封立為牧師。後來因教會信徒日增,舊教堂無法滿足教會各種需求,信 徒們決議原地重建符合現代教會條件的新教堂,新教堂於 2004 年完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 紅石教會約有教徒 60 名,設有主日學 、弟兄會,婦女會 、青少年團契,平時參加主日禮拜約有 45 名。

180


拾陸 . 關山(里 )


拾陸 . 關山(里 )

關山全景

關山原名里壠,地名源自於阿美族語 terateran,往昔此處野生蕁麻叢生,往來族人甚感不便,因 此原住民稱此地為 terateran,後來漢族商人訛稱為 riran,書成漢文為里壠或里弄(鯉弄)。此外, 另有一些說法:一說漢人來此之前,此地群山環繞,地勢低漥,恙蟲很多,原住民稱恙蟲為紅蟲 (lilan),逐以 lilan 命名,漢語音譯成為里壠;一說漢人入墾時,此地正流行瘧疾,原住民稱瘧疾 為 dilandilan,漢人便稱此地為里壠。日治時期昭和 12 年(1937),以其在大關山之下,又為關山 越警備道的起點,因而改稱為關山。 清代統治後山時,將里壠視為民庄,實則包含平埔族人的里壠庄與阿美族人的德高班寮社,兩者 相距約有 3 公里。光緒 20 年(1894)的《臺東州修志採訪冊》,已有「里壠:在新開園西南十五 里,民四十一戶,男、女二百五十七人;二十二戶,一百三十四人」的記載。明治 29 年(1896)8 月,田代安定調查臺灣東部時,亦將兩庄社合稱為里壠庄,但已有內外之分,在其《臺東殖民豫察 報文》,載有「里壠庄:內,平埔族人 49 戶、300 人,支那人 10 戶、37 人,共 59 戶,男 178 丁、 女 161 口,共 337 人;外,生番(阿眉蕃中卑南蕃混住)30 戶(阿眉蕃 20 戶、卑南蕃 10 戶)、男 71 丁、女 79 口,共 150 人(內阿眉蕃 100 人、卑南蕃 50 人)」。明治 38 年 10 月,總督府舉行臺 灣臨時戶口調查時,才將里壠庄區分為里壠庄與德高班寮社。 里壠庄為大庄平埔族南下擴展生活領域所建的聚落,根據江美瑤在民國 85 年(1996)的田野調查, 大庄平埔族人因打獵捕鹿來到此地,發現此地土地肥沃,又有湧泉,因而回庄招募親友移墾里壠。 至遲在光緒 7 年(1881),就已形成聚落,雖然形成時間較遲,但在清末就已成今臺東縣縱谷地區 最大的聚落。 漢人移墾里壠,《臺東縣志 人民篇》(民國 53 年)雖有咸豐年間漢人李天送移入墾里壠的說法, 但證之文獻,咸豐年間,今臺東縣縱谷地區,應尚未有聚落出現。 明治 29 年(1896)6 月,臺東撫墾署長曾根俊虎巡視里壠時,正、副總理陳蕃成、林清和都為漢 18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人,里壠庄人口 130 餘戶,480 人,原住民居三分之一。當時里壠尚無街店,「既無僧侶、醫生, 更無藥舖」,生病、受傷時僅能以樹皮草藥治療,「居家多為竹桂茅屋,雖矮小然似比迄今所見各 社家屋高出甚多,每間居家為繞以蒼鬱的柑橘樹及芭蕉樹等,每處庭園中飼養黃牛、水牛,或雞豬 羊等。」村外的田園,則「圍以樹枝或枯竹,以防牛、豬等亂闖,期內植以甘薯、胡麻、旱稻等」, 庄民飼養的黃牛、水牛合計 300 餘頭,大、小牛車共 40 輛,3 頭牛大車價格 13 元,2 頭牛大車 10 圓以上。由於未墾地尚多,從無土地買賣之事,當時縱谷地區,應以里壠最為富庶,明治 32 年 3 月, 總督府八戶技師調查東部森林時,投宿里壠總理陳潘成家,亦稱此地為平埔族古老部落,「富水利, 田園廣拓,生活豐饒,又常與山地交易,村內多朱欒樹,花正盛開,香氣四溢」。 里壠背負中央山脈,前臨新武呂溪。在清代,由於不在縱谷主要交通道上,未曾駐軍,官府亦少 往來,因而遠離兵災,光緒 14 年的大庄之役,明治 29 年(1896)日清之戰,里壠均未受到波及。 但也因與布農族人活動領域相鄰,無險可守,常為其出草的地區,更因生活富饒,飼養牛之甚多, 常為附近原住民部落覬覦的對象;明治 29 年 7 月,雷公火社的阿美族人,聚集 50 餘人,攜槍渡河 盜走耕牛 7 頭;同年 11 月,布農族人出草里壠,殺害男女各一人,並掠奪牛隻。 明治 34 年 11 月,里壠警察官吏派出所設立,不僅居民生命財產獲得保障,更多漢人與內地人(日 本人)移住,投資工商業:賀田金三郎獲准在里壠山設立腦灶,開始臺東製腦事業;明治 44 年, 臺東街日本商人增永三吉等人,在里壟設立新鄉製糖所(大正 2 年併入臺東製糖會社);大正 2 年 (1913),曾石生等漢人與日本人合資,設立里壠精米(碾米)會社;里壠工商業逐漸興起。大正 4 年,官方在里壠設立支廳(大正 7 年一度廢除,大正 9 年復設,昭和 12 年改為關山郡),里壠成 為新武呂溪流域的理蕃中心,逐漸發展成臺東境內縱谷地區的政經中心。 大正 3 年(1914)8 月,日人實施「南蕃銃器 押收」工作,新武呂溪流域情勢不穩,里壠屢 遭布農族人出草,庄民紛紛走避他地,大正 4 年 11 月,通電流鐵條網警備線設置後才逐漸回流。 大正 7 年 10 月,總督府湯池警務總長東巡時, 里壠居民約有 5、60 戶,人口約 250 人,大多為 臺東製糖會社職工,街上有旅館 3 間、料理店 1 間、雜貨店與理髮店數間,商家大多以警備線警 察人員為營業對象。里壠設有發電所,利用石油 發電,供應警備線鐵條網的高壓電流。 1930 年代里壠的大通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大正 11 年(1922)4 月,臺東、里壠間鐵道通 車後,交通大獲改善後,自由移民移入更多,且 多以工商為業,原以平埔族人為主的里壠庄(今 日里壠里、中福里),逐漸形成街區,平埔族 人或因土地因借貸關係部分讓售給漢人,或因部 分被日人徵收設立支廳、區役場、公學校、小學 校、郵便局、警察宿舍等,平埔族人逐漸喪失土 地被迫外移,在外圍形成崁頂、水井仔兩個小聚 落。昭和 12 年(1937),臺東廳地方行政改易, 里壠支廳改稱關山郡,里壠區改稱關山區。昭和 13 年,關山已有里壠信用組合、水利組合、電 今日關山中山路 氣利用組合、東臺振興株式會社、東臺灣無盡株 183


式會社關山營業所等 6 家會社與組合,旅館業 4 家,精米業 6 家,代書業 4 家,劇場 1 座,其他 雜貨、醫藥、飲食等行業共 20 家,其中易生堂 藥房研發的「五分珠」特效藥更是聞名全臺。 昭和 20 年(1945),關山「里壠大字」(包 含今關山鎮里壠、中福、新福、德高等里)的人 口 4,899 人,其中平埔族人 516 人、阿美族 497 人、 客家人 447 人、閩南人 402 人、日本人 340 人、 臺灣華僑(中國籍)54 人,仍以平埔族人為最 多,約佔 22.8%。 縱關日月亭 戰後,關山持續發展,商店、住宅逐漸往省道 兩端、坎頂及水井仔擴張。民國 40 年(1951),國防部將德高、新福里一帶卑南溪的河川荒地, 劃為兵工墾區,民國 41 年 1 月,動工開墾,民國 43 年,臺東大同農場成立,墾區由農場接收,在 新福里設立兩個農莊,安插退伍榮民,成為關山的新族群。民國 86 年,親水公園、環鎮自行車道 相繼完工,關山一躍而成觀光勝地。 民國 57 年(1968),關山人口達到高峰,全鎮人共有 2,866 戶、16,221 人。之後,受到臺灣社會 變遷的影響,人口開始外流,民國 96 年底,降到 1 萬以下僅有 3,222 戶、9,614 人。民國 100 年 9 月, 由里壠、中福、新福、豐泉等里共構而成的關山街區,共有 1949 戶、5932 人,其中漢族 1610 戶、 4830 人,佔總數的 82.61%(戶)、81.44%(口),原住民 339 戶、1102 人,佔總數的 17.39%(戶)、 18.56%(口)。 平埔族人,移墾里壠之初,皆已漢化,大多接受漢人的民間信仰,縱谷地區歷史最久的南山寺, 即為平埔族人所建。此外,另有部分族人接受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光緒 19 年,宋忠堅牧師(Rev. Duncan Ferguson)東巡時,里壠教會已有新建禮拜堂,傳道者由石牌教會兼任。約在清光緒 20 年 (1894),由臺中移入的漢人帶來一尊媽祖神像,供奉在民宅,昭和 2 年(1927),地方仕紳倡建 天后宮,逐漸成為關山地區居民共同信仰中心。日治時期,日本佛教東本願寺曾在里壠設利佈教所, 唯信徒都為日本人。戰後,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天主教、教會聚會所等教派相繼傳入,建立 教堂,除天主教外,教友以阿美族人為主。此外,屬於漢人民間信仰的尚有豐泉里代天府、關山慈 惠堂、天帝教天震堂、代天府碧雲宮、聖德殿等。

18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1. 南山寺 南山寺位於關 山鎮里壠里的崁 頂,在里壠山下、 關山市區的西郊 高 處, 可 俯 瞰 整 個 關 山 鎮, 寺 內 花 木 扶 疏, 極 為 幽 靜, 是 鎮 內 佛 教徒禮佛的中心 及鎮民休閒的好 地方。 南山寺佔地極 廣,約有 4 分地, 分舊寺及新寺兩 部 分, 舊 寺 為 單 座硬山式傳統建 南山寺 築, 供 奉 觀 世 音 菩薩,兩側各加蓋鋼筋水泥廂房。昔為土埆厝茅屋的建築,後因毀於地震而逐次改建,始成紅瓦屋 頂美麗樸實的建築,可惜因不堪歲月的摧折,後來改易為鐵皮屋瓦,形成今日之寺貌。新寺係於民 國 76 年(1987)落成的鋼筋水泥二樓建築,樓下為關山鎮里壠里活動中心,樓上為大雄寶殿,琉 璃瓦屋頂的正中央,則有一座釋迦牟尼佛立姿雕像。大雄寶殿正中供奉釋迦、阿彌陀、藥師佛,左 右有韋陀、伽藍兩大護法。新、舊寺之間,有棵近百年的老榕,綠葉成蔭。 南山寺創寺年代已不可考,大正 7 年(1918),臺灣總督府進行全臺第一次寺廟普查,丸井圭治 郎撰寫的《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里壠支廳已有一座建於乾隆 33 年(1768)年之前主祀觀音菩 薩的寺廟,為臺東境內最早的寺廟。廟應為現在的南山寺,但年代有誤,乾隆 33 年縱谷地區尚未 形成聚落。晚近張振岳的調查,南山寺的觀音是由具有平埔血統的客家人賴發移墾時隨身帶來,且 與平埔族人的壺祀有關,在清末日治之初,已是一個重要的祭祀中心。撰者在民國 80 年間,訪談 當時已 77 歲的耆老趙阿六指稱:在他童年時代,南山寺已是附近村民的信仰中心,據此推測應有 120 年以上的歷史。 南山寺原稱觀音廟,屬道教廟宇,除供祀觀音菩薩外,尚供有五穀大帝、土地公等神祇,且有乩 童為人問事。日治時代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強迫本島人毀滅寺廟神像,觀音廟被廢,改作 罪犯遣散地。當時所有神像被集中燒毀,幸好有 一篤信佛教的日本警官,以觀音菩薩為佛教信 仰,暗中將觀音神像私藏,待戰後再由信徒迎回 原廟供祀,觀音媽廟恢復舊觀,仍屬道教系統。 昭和 12 年(1937)中日關係緊張,戰爭一觸 即發,日本海軍大將小林躋造擔任臺灣總督,臺 灣又恢復軍人統治,進行寺廟總整理,整個鹿 野、關山、池上地區,僅存原屬於道教系統的天 后宮,且被改名為佛教的關山寺。戰後關山鎮的 民眾強烈要求恢復為天后宮,導致佛、道信徒爭 南山寺舊建築 185


產之糾紛,後來經過協議,關山寺再恢復為天后宮,原天后宮的佛像、僧侶轉移到觀音媽廟,觀音 媽廟則改為南山寺,並聘請演音法師為首任主持。 南山寺佔地原來很小,經費也不很寬裕,後來鄉紳趙阿六獻出臨寺的水田供作寺產,以水稻收入 供寺使用。民國 72 年(1983),由於信徒日眾,且舊寺已漸老化,信徒決定成立財團法人,並在 舊寺前重建新廟,新殿於 76 年 1 月 11 日落成,舊寺改作為供奉神位的功德殿。 南山寺的第二任住持宏一法師,有感於社會變遷急遽,破碎家庭日多,乃發心創辦「慈育圍」, 專門收容孤兒或受虐兒童、雛妓等,除供應食宿讓其接受正常教育外,晚間都有法師加以輔導。 南山寺年中最主要的法會有三:即農曆 4 月 8 日的浴佛節、7 月 24 日盂蘭盆法會及元月 1 日至 3 日的新春開燈禮三千佛法會。此外,另有由婦女組成的關山觀音會,每日晨昏到寺誦經禮佛。南山 寺的信徒以關山鎮為主,是關山佛教徒的信仰中心,附近鹿野、海端等鄉鎮常來禮佛的信徒亦不少。

2. 關山天后宮 關山鎮的天后宮位於關山鎮中華路,是關山地 區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天后宮佔地極廣, 約有四百坪。正門有雄偉高大的門樓,廟埕左右 各有一棵大榕樹,左前側為戲臺,右前側有香爐 亭、鐘亭,廟本身為雙殿硬山式的建築,前為拜 亭,後為正殿,兩者之間有中庭天井,廟左側為 附屬於廟的三寶佛殿,雖位於街肆之中,卻無人 車喧囂。天后宮特別重視宮中文物,特將歷年來 使用過的香爐與銅鐘,在廟埕左側,設亭展示, 其中銅鐘歷史最久,為昭和 3 年(1928)建廟時 信徒所獻。 關山天后宮全景 關山的天后宮是臺東縣內歷史較久的寺廟之 一,約在光緒 20 年(1894)間,由臺中入墾的 一位信徒帶來一尊媽祖神像,供奉於今鎮上三 民路 21 號民宅後的草房,墾民篤信者甚多。大 正 5 年(1916),颱風來襲,草房被毀,信徒無 奈只好將媽祖神像移到今中山路 69 號民宅後方 空房供奉,後因信徒日多,參拜出入不便,大 正 10 年再次遷到今三民路 55 號民宅供奉。久祀 於民宅畢竟非長久之計,於是信徒倡議建廟,先 是昭和 3 年(1928)年,由信徒曾石生發動,與 李添壽、彭禮、林連祥、張石船、趙添火、朱河 關山山天后宮 等七人捐出土地,然因經費籌措困難,拖了兩年後再由林禎、林阿乖等信徒發動樂捐興建,同年 12 月 5 日完工安座,舉行建醮大典,並加祀關聖帝君、神農大帝等神像。 昭和 12 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日本總督厲行「皇民化運動」,進行所謂「寺廟總整理」, 企圖消滅漢人民族意識,強迫本省同胞毀廢神像、寺廟,強制參拜神社,關山的天后宮為避免神廟 被毀,只好改為關山寺,信奉三寶佛祖,但民間仍然在暗中奉祀,如期舉行祭儀。戰後,關山天后 18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宮得以恢復原有面貌,民國 50 年代,由於年久 失修,牆壁龜裂有倒塌之虞,地方士紳吳光亮等 倡議重修,到民國 59 年(1970)終告完成,始 有今日的廟貌,是年舉行建醮大典。民國 68 年 信徒蔡學傳捐獻廟北土地,由眾信徒再捐資增建 三寶佛殿,民國 69 年完工再行圓醮大典。 關山天后宮的正殿供奉天上聖母,鎮殿媽祖神 像粉面、高約 1.2 公尺,開基媽祖神像仍在;左 殿繡簾上書「文明威武震人間」,供奉關聖帝君、 孔夫子;右殿繡簾上書「五谷豐登民安泰」,供 奉神農大帝、註生娘娘;與臺灣西部一般廟宇用 天后宮的鐘亭 神主牌供祀孔夫子不同,雕有孔子神像。廟左側 的佛殿,供奉三寶佛。 關山天后宮年中主要祠典有四:即元宵祈福求 平安,往昔尚有神轎陣頭遶境活動,今因人力不 足已停辦多年;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7 月 15 日中元普渡;10 月 15 日謝平安、演平安戲, 是日尚舉行紅龜粿造型、大雞比賽等民俗活動, 鬧趣非凡;三寶佛殿則與一般佛寺一樣,4 月 6 日浴佛,每日晨昏有念經團誦經。年中祠祀,除 中元普渡外,均由值年爐主輪流負責。 關山鎮位於花東縱谷較寬廣處,土地肥沃水源 天后宮的平安燈 充沛,因此開發很早,今為臺東縣內工商較為發達的大鎮,居民中閩、客各佔三份之一。阿美族與 外省籍合佔三份之一,天后宮的信徒以閩、客為主,阿美族較少,但有逐漸增加之勢,近年來已有 阿美族人參加值年爐主的工作。值年爐主共有 36 人,早期是以擲筊方式,分由鎮內各里產生。 民國 62 年(1973),詹生龍發起信徒登記,由信徒推選出信徒代表,再由信徒代表大會遴選第 一屆管理委員,正式成立管理委員會。民國 85 年,信徒增至 2000 人,除關山鎮外,還擴及到池上、 海端、鹿野、延平等鄉鎮。當年的管理委員會先由信徒中選出 60 名信徒代表,再由代表大會選出 13 名委員及 3 名監事;委員中遴選 7 名常務委員,常務委員中含正、副主任委員各 1 名;監事中遴 選常務監事 1 名。管理委員會之業務分成總務、財務、建設、管理、祭典、招待等 6 組,均由委員 義務兼任;另有直屬管理委員會的女子誦經團 20 人,設有團長、副團長各 1 名。 隨著信徒與日俱增,每年擲筊選出爐主費時甚久,至 80 年代後,重新將信徒分成 10 組,經由擲 筊方式選出其中一組擔任爐主。天后宮的祭祀圈雖以關山鎮民為主,但信徒卻遍及池上、海端、鹿 野、延平等鄉鎮,是花東縱谷地區最大的媽祖信仰中心。

187


3. 關山國小(里壠公學校)

關山國小

關山國小不僅為日治時代臺東境內縱谷地區最 早設立、也是規模最大的學校,而且今日關山鎮 內各國小,也都是由其分化而成。學校的淵源有 三;關山公學校、七腳川公學校以及關山尋常高 等小學校,非常獨特。 關山國小前身原為「臺東國語傳習所里壠分教 場」,明治 38 年(1905)3 月底廢止國語傳習 所,4 月 1 日里壠分教場更名為「公埔公學校里 壠分校」,學生僅有一班,次年獨立為「里壠公 里壠公學校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學校」。明治 41 年花蓮港七腳川事件發生,七 腳川公學校校舍被毀,只留二、三簿冊,因此停 辦。事件後官方將部份社民遷移至今鹿野鄉的新 豐,並於明治 42 年 7 月 27 日將七腳川公學校移 轉併入里壠公學校,使其得以共用兩校之經費。 大正 6 年(1917 年),一度改名為「里壠蕃人 公學校」,大正 11 年改回原名,班級數增至 6 班。 大正 12 年由四年制延長為六年制。昭和 7 年時 有 6 班,兒童數男生 170 名,女生 75 名,計 245 名,職員 8 名。昭和 11 年增設二年制高等科, 里壠尋常高等小學校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昭和 12 年里壠改名為關山,學校亦隨之易名為 「關山公學校」,班級數增為本科 7 班,高等科 1 班。昭和 16 年日人預備在臺灣實施義務教育,

18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因而變更學制,學校改名為「關山泉國民學校」,班級數增為本科 9 班,高等科 1 班。昭和 19 年 分設日出分教場,即今電光國小之前身。 關山國小的另一淵源為日治時代專供日人子弟就讀的「臺東尋常高等小學校里壠分教場」,大正 3 年(1914 年)3 月 3 日創立,教師僅有分教場主任安田勝之助一人。最初三年學生人數不滿 10 名, 大正 7 年新校舍完成,獨立為「里壠尋常小學校」,安田勝之助擔任首任校長,班級數 1 班,學生 10 餘名。昭和 4 年(1929)完成宿舍的增築。昭和 6 年時有 2 班,學生數男生 38 名,女生 40 名, 計 78 名,職員 3 名。昭和 12 年,增設高等科,同時改校名為「關山尋常高等小學校」,昭和 16 年時再改校名為「關山國民學校」。 戰後兩校合併為「里壠國民學校」,日出分教場則改名為電光分校。民國 43(1954)年關山國校 隨地方名稱變更再易校名為「關山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配合實施九年國教,再改名為關山國民 小學。 民國 35 年(1946)3 月電光分校獨立。民國 37 年再設月眉分校,民國 39 年 9 月設德高分班,民 國 41 年德高升為分校,並於民國 43 年 9 月獨立。民國 44 年坎頂國校併入本校,而月眉分校亦於 民國 50 年 8 月獨立。 關山國小一向為關山地區重點學校,民國 46 年(1957)經省府選定為社會中心教育實驗學校。 民國 51 年奉令推行科學實驗教育,民國 53 年辦理午餐供應教育,民國 55 年成為重點輔導學校, 民國 57 年奉辦為體育實驗學校。民國 66 學年度 7 月奉設啟智教育實驗班。 目前關山國小共有 21 班,包含普通班 18 班、特教班 1 班、幼稚園 2 班,仍是臺東縣縱谷地區規 模最大的學校。

4. 關山基督長老教會 關山長老教會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緒年 間,當時移墾關山的平埔族人,很多人在原鄉就 已為基督徒。 光緒 13 年(1887),臺南教士會凃為霖牧師 第二次巡視後山時,里壠(關山)就有教徒要求 成立教會。光緒 16 年,長老教中學(長榮中學) 校長余繞里牧師巡視後山,曾到里壠探望教友, 當時教徒都須徒步到石牌教會參加主日禮拜,需 在星期六早上起程,次日參加禮拜,星期一再回 到里壠,非常辛苦,因此信徒熱望能早日建禮拜 堂。次年 1 月,巴克禮牧師探訪里壠時,教徒已 有一、二十戶。光緒 19 年(1893)1 月,宋忠聖 牧師巡視後山時,里壠已有禮拜堂,教徒 4、50 名,由石牌教會傳道兼牧。同年 11 月,凃為霖 牧師第四次巡視後山,就曾在里壠禮拜堂舉行聖 長老教會舊教堂 餐儀式。 日治初期原有的禮拜堂消失,關山屬於富里教會的「外鄉區」,當時潘阿陶等數戶信徒如要禮拜, 仍得步行 20 公里到富里教會(石牌教會)。昭和 5 年(1930)年孫雅各牧師巡迴關山見到此況, 189


乃與信徒蘇阿城相商,在蘇阿城家設立「基督教講義所」, 聘請陳旺牧師前來牧養。 後來西部各地移入關山者日眾,前來聚會的人數增多, 昭和 9 年(1934)講義所更名為「關山基督長老教會」。 經歷陳旺牧師、鄭鐵牧師、蘇阿鈞傳道的牧養,教會日見 茁壯,昭和 13 年 2 月 16 日昇格為堂會。由於場地不敷使用, 昭和 17 年租用現今和平路 54 號的房地作為禮拜堂,並於 長執會中議決請蘇阿鈞傳道,蘇阿城長老,溫吉安執事另 覓適當地,作為建造新禮拜堂用地。民國 37 年(1948)2 月, 教會向鄭鴻溪購買日本人遺留下來的房舍,經整修後作為 禮拜堂,此即現今教會(三民路 12 號)所在地。 戰後初期關山教會缺乏牧師,由負責山地傳教的胡文池 牧師兼牧,民國 42 年(1953)徐文治牧師來關山任職,教 會才有專職牧者。徐牧師任職期間,民國 45 年分設鹿野佈 道所,每週日下午帶領信徒到鹿野佈道,積極開設鹿野教 會,此外,更籌備改建禮拜堂。民國 50 年新禮拜堂終在葉 茂生傳道的領導下完成建堂,民國 52 年黃德福傳道任內, 關山長老教會 再完成主日學教室與牧師館的建築。 民國 58 年(1969)8 月許信一傳道牧會,關山教會雖屬堂會,但奉獻的事奉上相當保守,經許傳 道的努力奉獻成績倍增,民國 59 年 10 月 5 日舉行設教 40 週年慶典,許信一教師封立為本堂首任 牧師。民國 62 年 5 月許牧師離任,胡文池牧師當時已近退休,但不忍見關山無牧者,再次協助教 會牧養工作,被教友譽為關山教會最偉大的信仰導師。 民國 63 年(1974)甫自臺南神學院畢業的盧俊義傳道師,自願至東部服務,民國 65 年受封立為 本會第二任牧師。為使教會有更足夠的空間,民國 64 年完成購買右、左鄰約 70 坪的土地。民國 70 年有鑑於關山區幼兒教育的缺乏,教會設立福幼托兒所。民國 83 年 4 月設立全國第一社區兒童圖 書館,且時常聘請西部名醫,前來作本鎮健康檢查與醫學講座,得到社區高度認同。 民國 73 年(1984)陳信昌傳道從臺南神學院畢業後,志願到關山牧會,因托兒所幼兒日增,場 地受限,於是積極覓尋適當之地重建,民國 75 年經溫吉安長老的辛勞,購得教會在正對面約 250 坪(地面有 120 坪二層鋼筋水泥建築),作為托兒所教學專用之空間。民國 75 年 10 月 31 日封立陳 信昌教師為本會第三任牧師,陳牧師任期內更將教會空間擴展到 520 坪,成立了兒童合唱團、青年 團契、聖歌隊,民國 76 年完成禮拜堂第一次的整修工程,陳信昌牧師離任前完成所有購地的貸款。 民國 84 年(1995)陳信昌牧師應邀到朴子教會牧會,關山教會由本會派駐鹿野教會的劉世春牧 師繼任,民國 86 年為慶祝關山設教八十週年,會員大會中通過重建新堂。民國 99 年新堂竣工,6 月 26 日舉行「設教八十週年暨獻堂感恩禮拜」。

19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延伸閱讀 胡文池牧師 胡文池牧師,明治 43 年(1910)生於臺北新莊。光緒 21 年(1895)5 月, 日軍登陸澳底,祖父胡丙丁曾率義軍抗日,戰死沙場,父親胡阿臀,因曾 參加義軍,改名胡清溪,進了淡水牛津大學堂,日軍還是要到學堂抓人, 雖被偕叡理牧師擋住,但還是認為不安全,於是離開學堂逃到新莊,靠著 從馬偕牧師學來的醫藥常識,賣藥拔牙維生。 昭和 2 年(1927),胡文池考上了淡水中學(今淡江中學),入學考試 的那天,在往淡江中學的紅磚道上,無意中撿到一張臺北神學院的相片, 相片中有馬偕吳威廉牧師的遺照,讓他十分羨慕,決定走傳道的路。淡水 中學畢業後,胡文池考進了臺灣神學院。 昭和 9 年(1934),胡文池神學院畢業,當了牧師,先後在苗栗貓盂(苑

胡文池牧師 - 胡多美提供

里)、宜蘭頭城、花蓮觀音山、臺中大甲等教會牧會。民國 36 年(1947),在孫雅各牧師的鼓勵下,決 定前往關山,擔任布農族的宣教工作。 戰後初期,後山對外交通非常不便,又逢颱風來襲,既有的鐵公路又遭破壞。胡牧師一家人從大甲乘火 車到蘇澳,再從南方澳搭漁船到花蓮。在花蓮等了三個星期,才知道鐵公路無法在短時間內通車,於是決 定徒步走到關山。 胡牧師向古物商買了舊乳母車的四個車輪,再到製材行買了木板,自製了一部像「小卡車」的嬰兒車, 讓一歲與四歲的孩子坐,由他拖著走,其他三個讀國小的小孩都要徒步。第一天很幸運,花蓮到鳳林,有 載貨的大卡車幫忙載。從鳳林開始徒步,到了光復之後,才請到一位阿美族的教友協助拉車。當時花東公 路主要橋梁尚未興建都與鐵路橋共用,在橋上鋪著兩條僅能供車輪行駛的木板。由於受到颱風破壞,鐵路 橋不是被沖走,就是僅存懸在原處的鐵軌道,無論渡河、或走鐵軌都十分驚險。走了三天,終於到了關山。 胡牧師在關山的傳教工作,神應醫院的黃應添醫師是最大助力。不僅開放一個病房作為禮拜堂,還宣佈 布農族人星期天來求診的減半收費,參加禮拜的免費供應午餐,來主日學上課的兒童,可以得到糖果。於 是,胡牧師以醫院的禮拜堂開始向布農族人宣道,直到民國 42 年(1953),因教友日增,才轉到平地人 的關山教會,利用下午做禮拜。 第一次主日禮拜,就來了 25、26 位布農族人,胡牧師教他們唱聖歌、利用掛圖傳道,先用日語講道, 再由布農族的護士翻譯。胡牧師請布農族的護士,將淺易的聖歌翻譯成布農族語,第一首被翻譯的歌是《臺 語聖詩》的《真主上帝造天地》,譜了優美動人的平埔調。由於接近原住民的韻味,很受喜愛,此後,進 入山地傳教,都是用這一首聖歌教他們讚美上帝。胡牧師更請布農族的護士,教他布農族語,二年後,開 始用布農族語傳道。 民國 37 年(1948),開始入山傳道,先從延平鄉開始,然後是海端鄉、卓溪(花蓮縣)等地。黃應添 醫師更將水田二甲贈送給一位優秀的布農族警察木下 Kinosita,請他辭去警察的工作全力協助胡牧師傳教。 當時山地歸省政府山地行政處管轄,入山傳教者發給一年期效的入山證。木山不僅可為胡文池翻譯、帶路, 更因他曾擔任警察,不但不會受到各地派出所的為難,反而可以得到協助,每到部落,常由派出所打鐘, 召集族人前來聽道。 當時南迴公路尚未修築,山地交通非常不便。今天一、兩小時車程的路,常要走一、兩天。胡牧師常說 他「身瘦、腿長,一天可走八小時的路,是上帝要我在山上奔跑傳福音」。山地傳教,與布農族人共食同住。 一趟傳教行,常需一、兩個禮拜才能回家。當時,山地衛生不好,胡牧師常帶著一身跳蚤回家。 為著訓練布農族人傳道,胡文池舉辦聖經講習會,選派了十多名當囑託傳道,分赴各地傳教。民國 38 年 (1949),第一座布農族教會—木造茅頂的古風禮拜堂(在花蓮縣卓溪鄉)落成。十年之間,全臺布農族

191


的長老會教堂,從無到有,共 有 50 座,教友 9000 人,胡牧 師的貢獻很大,經由他親手受 洗者超過 500 人。 民 國 38 年(1949), 胡 牧 師為布農族人編造 17 個字母, 並出版一冊《布農羅馬字母》, 教尊年輕的族人寫讀自己的姓 名即語言。後來又出版了《布 農聖歌集》、《布農族舊約故 事集》等。民國 48 年(1959), 為 著 翻 譯 布 農 族 聖 經, 胡 牧 師 到 美 國 Hartford School of Mission 研 究 語 言 學 一 年。 期 間,曾發生「卓樂事件」,遭 胡牧師百歲誕辰 - 胡多美提供

卓溪鄉卓樂派出所警員余保堂

的誣陷,說他要帶布農族人革命,不僅卓樂教會的宣導師、長老被拷打,胡家也遭受刑警搜索,服役中的 長子胡宏仁被收押。幸經長老教總會向臺灣警備總部申訴,警總直接派人調查,始得真相大白。 返國之後,花了十年的時間譯成《布農族新約聖經》,後來得到天主教貝惠德(Fr. Benz Titus)即其胞 妹的協助打字完稿。才得在民國 61 年(1972)出版,此書曾被大英博物館典藏。 民國 50 年(1961),孫雅各牧師在關山附近的崁頂,設立山地肺結核療養院,胡牧師擔任院牧,巡視病 房為他們祈禱,與病人擁抱,俯身在病床上病患的胸前,聽病人訴苦,與病人相處,長達 20 餘年,從不戴 口罩不怕被傳染。 民國 60 年(1971),胡牧師雖然退休,但仍持續關注療養院與長老會宣教事業,先後代理東里(花蓮富 里)、中坡(臺北市)、懷恩(花蓮)、關山等教會牧師。民國 91–95 年赴美與女兒同住期間,更協助完 成紐奧良臺福教會的建堂。 布農族人稱胡牧師為「Tama Hosong」,Tama 是布農族人對爸爸的尊稱,Hosong 應是臺語豪爽的音譯, 胡牧師很喜歡這個稱呼,認為比「胡文池」更好叫更親切。民國 88 年(1999),教會獲得臺灣省模範父親, 教友為他舉辦九十大壽感恩禮拜,布農族人 3、400 人陪他過生日,並縫製為一件像徵族人至高榮譽的長老 服裝為他穿上,視他為布農族人的好爸爸。 民國 71 年(1982),臺灣神學院頒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給胡牧師,民國 75 年,日本基督教界出版《基 督教名人大辭典》,刊出兩千年來全世界基督教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胡牧師是臺灣 37 個人之一。民國 99 年(2010)8 月 20 日,胡牧師返歸天家,享年 101 歲。 胡牧師的傳教事業,妻子葉寶玉是最大的推手,不僅照顧子女,讓他無後顧之憂,更為補貼家計,擔任 助產士為人接生。胡牧師的八個子女都受高等教育,子孫輩中,更多人獲得博士碩士。

19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5. 關山天主堂 民國 53 年(1964)4 月,孫惠 眾 神 父(Rev. Franz Senn ) 來 到 臺東,錫質平神父派他到關山、 海端地區的負責傳教工作。孫 神父在關山,最初二個月在關 山國小李文琰老師家暫住,孫 神父立即騎著腳踏車,四處找 機會傳教。後來在會長錫質平 神父支持下,買下一楝簡陋的 竹構茅草房屋,作為教堂、神 父宿舍、廚房。屋前有棵大榕 樹,孫神父每逢主日常在榕樹 下作彌撒。 從此孫神父在關山鎮的街 關山天主堂 上、德高、電光,以及海端鄉 的坎頂、紅石、加拿、海端等部落宣教。孫神父在短時間內,即吸收了不少人,前來關山天主教堂 聽天主的教理,慕道者和領洗的教友有日漸增加,每逢主日,神父與教友都是在庭院的大榕樹下舉 行露天彌撒,一年四季風雨無阻。 孫神父為著達成在半年後宣教的目標,在望教友中遴選一批熱心教會服務的青年,包含閩客、阿 美、布農各族群。召集他們在天主堂集中住宿,教他們國語文、宣教的方法,每周有 3 或 4 天的學 習課程,授課老師有錫神父、紀神父。這些青年周六放假回家,周日在部落宣揚天主福音。他們「在 教堂聽道、回家傳教」,成為神父的傳教幫手 ,其中約有 10 人成為天主教早期的傳道者。 民國 46 年(1957),孫惠眾神父向國外募款,興建鋼筋水泥結構的教堂,3 月 25 日舉行獻堂。 民國 55 年春,孫神父在教友林秀玉(關山國小教師)的協助下,開設幼稚園。當時,關山只有一 所幼稚園,許多小孩沒機會接受學前教育。孫神父創辦愛育幼稚園,邀請林秀玉擔任園長。在孫神 父的感召下,林秀玉辭去關山國小教職,投入關山天主堂的幼教工作,至民國 77 年,長達 20 餘年。 在林秀玉園長的努力下,學生曾經多達 4 個班級,共 100 多人。 民國 64 年(1975)春,孫神父因身患重病而回國休養,翌年 8 月 29 日病逝於瑞士,享年 76 歲。 關山天主堂為孫神父舉行追思彌撒,教友約有 2000 人參加。 孫惠眾神父在關山傳教,擔任堂區主任司鐸長達 25 年。期間擔任副司鐸,協助孫神父傳教的有 龔岱恩神父(Rev.Josef Guntern )、賈斯德神父(Rev. Karl Staehli )。 民國 65 年(1976),賈斯德神父繼任關山本堂司鐸,卑南族的洪源成神父擔任副本堂司鐸職。 同年延平鄉布農族的堂口,改歸關山堂區管轄。次年夏天,洪神父至美進修,葛德神父(Rev. Ernst Gassner )協助賈神父,賈神父負責海端鄉、延平鄉、池上鄉布農族教友,葛神父則負責關山鎮、 池上鄉阿美族教友。民國 71 年,布農族的李天送神父擔任副本堂司鐸。民國 73 年,葛德神父接掌 主任司鐸,李天送神父續任副本堂司,同時期尚有滿海德神父、魏主安神父協助牧靈工作。 民國 74 年(1985),李天明神父接掌主任司鐸,石朝秋修士前來協助,負責青年傳教、牧靈工作。 李神父出身布農,特別關心布農族文化,除了開辦「延海農場合作社」,更在霧鹿創立「布農族傳 統音樂團」。 從李天明神父開始,關山天主堂的正、副司鐸,除越南籍的范文敦、阮文通擔任過副司鐸外,的 都由本土養成的神父擔任。目前,擔任關山天主堂主任司鐸。 193


延伸閱讀 孫惠眾神父(Rev. Franz Senn ) 孫惠眾神父,1900 年 5 月 9 日生於瑞士西爾納 (Sirnach)。父母親務農,擁有林地,飼養牛羊, 孫神父小時候,曾經幫忙家裡送牛奶。孫神父有二 位 姊 姊, 他 是 家 中 的 獨 生 子, 住 家 是 二 層 樓 房, 家庭環境富裕。在家鄉完成小學教育後,到沙爾 能(Sarnen) 讀 中 學 一 到 六 年 級, 然 後 在 義 門 西 (Immensee)完成中學七八年級的課程。1925 年 入白冷會,在烏爾森(Wolhusen)大修院攻讀哲學、 神學,1930 年 4 月 13 日晉鐸為神父,1931 年 3 月 19 日到中國東北傳教,先後在齊齊哈爾傳教。1950 年 8 月,中共佔領東北時,孫神父受到監禁。1954 孫惠眾神父 - 白冷會提供

年,被驅逐出境。 1954 年 4 月 8 日,應邀來到臺東,錫質平神父將

關山委請孫神父傳教,孫神父在關山 21 年,直到 1975 年因病回國休養才離開。孫神父初至關山時,一切 從頭開始,最初二個月,在關山國小李文琰老師家暫住。關山月眉里劉文慶教友的妹妹,則幫忙料理三餐。 孫神父騎著腳踏車,四處找機會傳教。孫神父有抽煙的嗜好,有一次,在霧鹿山區,遇見一位原住民在抽煙, 於是孫神父便趨前借問香煙味道如何,結果閒談起來,進而介紹教理。1956 年某日,孫神父穿著祭袍,和 二三位教友在柚子樹下進行彌撤的儀式,引起關山國小教師林秀玉的好奇,於是林秀玉與丈夫林萬全也去 參加彌撤。1957 年復活節,林秀玉領洗入教,成為孫神父的得力助手。 孫神父的國語帶有濃濃的東北腔,例如,馬鈴薯叫「土豆」,滕蓋叫「玻璃蓋兒」,做什麼叫「該撒呢」 等等,一般教友聽不懂,而林秀玉夫婦的國語、日語、卑南語、阿美語都會講,因而在課餘時間他們協助 孫神父傳教,長達 25 年之久。在教堂內,孫神父要求嚴格,做彌撒時,如果小朋友嘻鬧或不守規距,他會 拉拉耳朵,要求肅靜。有時,孫神父的批評、糾正比較嚴厲,會引起教友或家長的不諒解,這時,就由林 秀玉夫婦慢慢從中解釋,化解誤會。 當時關山堂區包括關山、池上、海端等個鄉鎮村落,經常要上山渡河,在林老師夫婦的協助下,孫神父 曾經深入霧鹿、利稻等山區。南橫公路未開通前,他們走路到利稻,有時遇到山崩或道路坍方,難以行走, 也要想辦法克服。南橫公路開通後,孫神父騎著 250cc 的 BMW 機車,每年去利稻好幾次,還曾經騎機車 渡過新武呂溪到電光。在海端,孫神父騎著機車,遇到一頭發飆的水牛,結果被撞倒在地,林秀玉老師因 受傷而暫時休息,孫神父輕微擦傷,照常為教友主持彌撒。 在關山堂區,孫神父的傳教工作順利展開,教友曾經達到 3000 多人。在孫神父的姊姊贊助下,興建了 初來、新武、海端、電光等天主教聖堂。遇到有人生病或往生,孫神父會立刻前往處理。有一天,一位布 農族教友酒醉跌落橋下身亡,族人忌諱野地凶死的屍體,不敢搬運,孫神父獲報後,和教友林萬全一同將 屍體搬運下山,並協助處理善後。 孫神父為人嚴肅,刻苦耐勞,責任心重,嚴以自律,一絲不苟。對堂區傳教員要求嚴格,庭院內必須整 理得乾乾淨,有條不紊。如果有一片垃圾或雜草,或外出晚歸,孫神父都會加以訓斥。平常,喜歡自己動 手修理家具、種植花草。同時,孫神父又樂於助人,有一次,廚房剛買來的米被拿去送給窮人,孫神父只 好再去買米。 傳統的天主教堂,都有鐘樓,每天定時敲鐘,有暮鼓晨鐘之意。但是,臺灣在戒嚴時期,規定教堂一律 不准敲鐘。孫神父堅持一定要敲鐘,並且向地方官員極力爭取,最後獲得同意,每天中午準時敲鐘,成為

19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當地民眾做息的依據,直到孫神父離開關山為止。這是全臺灣絕無僅有的例子,成為關山堂區的一大特色。 孫神父在關山堂區培育的聖召,有三位聖十字架修女會的修女,即邱山美、余美金、余桂妹等,安排她們 到瑞士進修。 1975 年 11 月 7 日,孫神父因病回瑞士休養,1976 年 8 月 30 日將搭機返臺,前一天即 8 月 29 日在半路 上病發吐血,逝世於故鄉,享年 76 歲。

6. 關山聖十字架療養院 民國52年(1963) 2 月 27 日,聖十字 架慈愛修女 會 為 了改善縱谷地區 (尤其是原住民 地 區 ) 醫 療, 在 關山購買一棟日 式 簡 陋 木 屋, 成 立 簡 易 診 所, 作 為醫療服務據點, 由 魏 克 蘭、 傅 德 清兩位修女負責 管理,同年 6 月, 又多了三位剛從 瑞士來的施若菊、 吳 安 妮、 布 素 曼 聖母醫院 三 位 修 女。 民 國 53 年,獲得奧地利教友捐贈一臺救護車,傅德清修女開始駕駛救護車到鄰近偏遠地區巡迴看診,開 啟臺東地區「行動醫療」的新頁,造福了無數偏遠地區的民眾。 由於病患不斷增加,診所不斷的更新與擴建。民國 54 年(1965)完成新樓前棟建築,後棟主體 建築於民國 57 年相繼完工,從此從診所邁入「關山聖十字架聖母醫院」階段,在花東縱谷地區擔 負起醫療重任。當時常有山區住民抬著病患,行走數小時的路程前來看病。 民國 61 年(1972),開始有瑞士籍醫師來臺駐診,此後陸續有外籍醫師到醫院駐診,其中大多 以瑞士籍。最後一任柯醫師,在民國 77 年(1988)7 月聖母醫院決定轉型後離開臺灣,才結束長達 17 年的外籍醫師診療服務。期間共有 17 醫護人員(13 位醫生、4 位護士)為關山地區的病患服務。 民國 78 年(1989),院長馬惠仁修女發現長期照護體系有嚴重的缺口,同時臺灣也缺乏專業服 務機構,開會決議轉型為專職照護機構,以「財團法人臺灣省臺東縣天主教聖十字架修女會附設天 主教私立聖十字架療養院」名稱立案,開始轉型為療養醫院。 聖十字架療養院以收容 60 歲以上無生活自理能力的慢性病患為主,收費低廉,院內除一般收容 者外,亦包括低收入戶與被棄養者。所有院民的作息均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修女與照顧服務員負責照 料,以奉持天主的愛與精神,提供最具人性化的醫療照護服務。此外,每年皆擬定兼顧理論與實務 195


技巧的定期教育課程計畫,以提昇員工的專業素質。目前, 院內有 40 名收容者,過半以上是家人遺棄或無力照顧的對 象。 從最初的診所,歷經聖母醫院時期,到現今的療養院, 走過近 50 個年頭,至少有 22 位修女(包含國籍修女 5 位) 在此奉獻過。她們視病人如親人,病人常稱呼他們為媽媽。 她們的犧牲倍受肯定,宋玉潔修女獲全國好人好事表揚, 馬惠仁、葛玉霞、邱山美、饒培德、斐彩雲等修女獲得行 政院醫療貢獻獎,民國 96 年(2007)聖十架療養院更榮獲 團體醫療奉獻獎。

最早的診所 - 聖十字架療養院提供

延伸閱讀 1. 馬惠仁修女(Sr. Marga Geiger) 馬惠仁修女,西元 1935 年生於瑞士蘇黎世。從小閱讀教會發行的雜誌, 報導在國外傳教神父修女的經歷,心生嚮往,時常夢想著要到中國傳教; 16 歲時曾經萌生當修女的意願,母親說:「 等你長大到 20 歲,如果還有同 樣想法,我就答應你。現在你要先學一些技藝。」 於是她學織毛衣、縫衣服, 半工半讀,一度想當家事老師,直到 19 歲參觀蘇黎世護理工作博覽會, 深受感動,確定自己想服務人群。滿 20 歲,進入護理學校,3 年後畢業, 當修女的心志更加明晰,1959 年,成為 「 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 的望會生。 1962 年發初願,1968 年,馬惠仁修女矢志終身爲天主奉獻心力。 馬惠仁修女 - 聖十字架療養院提供

1969 年 ( 民國 58 年 ),馬惠仁修女接受瑞士總會的分派,飛抵臺灣。先 在臺北 「 師大語文中心 」 學了兩年華語;1971 年,到臺東關山「聖十字架醫院」

報到,當時約有 30 名病人 。 剛開始先負責管理病房,並設立一間小檢驗室,做血液痰便等基本檢驗工作, 訓練本地籍的高清妹修女協助。由於馬修女在開刀房實習過,有時事況緊急,會做一些簡單的小傷口縫合; 無法處理的,就建議家屬立刻送到東基或花蓮門諾,接受建議的父母,因為孩子保住生命,對醫院非常感 激。 自 1972 年開始,從歐洲來的醫師受限於合約,只能在關山聖十字架醫院服務 1 至 2 年。1988 年,最後 一位醫師因家中發生重大事故突然離開;當時,馬惠仁修女擔任院長,也曾找本國籍醫生協助,但因無法 提供足夠發展的空間而作罷。醫院沒有醫師,不能不考慮轉型。 1989 年,由於當時臺東縣內缺乏類似機構,醫院轉型為療養院,照顧罹患慢性病症的老人家;1990 年, 以財團法人申請立案,「聖十字架療養院」正式成立,這段期間獲得臺東縣政府社會科(現改為社會局)大 力協助。療養院成立前後,同時改善院內硬體設施,以因應需要。 住在療養院裡的院民,有的中風、有的半身不遂,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這些病患一旦有特殊狀況,馬 惠仁修女一定和其他修女、護理人員商量對策,討論、試辦。當時院內有六位外籍修女與兩位本地修女, 還有其他員工,但是大夥完全沒有國界軫域的區分,齊心協力面對所有問題。 馬惠仁修女是做事嚴謹的人,但對於院內管理,講求人性化,考慮年邁院民的特殊需求,會做適度的修 正調整,例如:日班的工作量大,就縮短時間,大夜班改為晚上 9 點到次晨 7 點,每四天輪休一次。又如: 療養院本有廚工負責病患飲食,但馬修女想到只讓病人喝白開水,沒有滋味可能難以入口,所以會依照季

19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節,每天在修女們專用的小廚房裡,沖煮綠茶、薄荷、菊花等,讓病人多補充水分。 馬修女教導院內員工,要把自己想像成病人;如果自己生病了,需要安慰與幫助,照顧者如果不理不睬, 心情會舒坦嗎?儘管病人已退化如嬰兒,但每一個生命都應受到尊重。因為清楚人的有限,信靠天主的無 限,每天早上,全體修女一起為病患禱告,看到病患痛苦,也會在內心默禱,但從不形諸神色。 上午早餐後,護士與照顧服務員會替病人洗澡,而後把病人一一扶上輪椅,送到三樓,在有屋頂的陽臺 呼吸新鮮空氣、曬曬暖陽,然後讓病人吃點心,做一些簡易物理治療,10 點半過後就慢慢將老人家送下樓, 準備餵食;下午 2 點,午休過後,重複早上的程序,另外安排像小型音樂會等活動,4 點半過後,再一個個 送下樓;餵過晚飯後,還要幫病人刷牙等等,直到入睡。這些固定的工作,無非是要減緩院民的萎縮退化, 一個院民至少要兩位護理人員扶助,光是上下輪椅就需要相當時間,每天重複這樣單調的工作,實在需要 無比的耐心。有的在完全昏迷的情況下住院,經過幾個月的時間開始小有進展,或許只是眨個眼、牽動一 下嘴角,都會讓修女們欣喜莫名;有位腦部受傷不能吞嚥的病人,已經痊癒岀院,修女們對天主奇蹟充滿感激。 1992 年,馬惠仁修女獲得第一屆醫療奉獻獎,又經由媒體報導。此後,「「聖十字架療養院」獲得的捐款 增加。再加上政府對於低收入戶的獨居老人與重度殘障者的生活補助,大幅提高,減輕募款的壓力。修女 們支領半薪,減少開銷,收支勉強平衡,紓解了經費上的困難。 從 1971 年開始,馬惠仁修女在關山服務,未曾離開,至今即將進入第 40 年。問馬修女的心願,她說:「 我已經 75 歲了,感謝天主讓我有健康的身體,可以繼續照顧院民們;有一天不能再為他們服務,希望療養 院能持續運作,能夠幫助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病人。」

2. 饒培德修女(Sr. Marie .Christine Lauber)) 饒培德修女,西元 1936 年生於瑞士西部法語區 Jula Del`emont 小城。由 於世代篤信天主教,祖母是個經驗豐富又有愛心的助產士,耳濡目染之下, 信仰虔誠,12 歲就立志要成為修女;母親只說:「你這麼調皮愛玩,還不適合。 要做修女,要先做好人,要好好讀書。」17 歲,進「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成為望會生,後來到 Fribourg 護理學校就讀,由於該校和附近大學合作, 學科內容豐富,3 年後畢業。這一段時間裡,饒修女對於自己的性向有了 認識:喜歡傳教、喜歡分享、喜歡從此生活有目標,至於未來要到哪裡去, 就看哪裡需要她,她不預設目的地。28 歲,總會指派到臺灣服務。 1964 年,饒培德修女住進馬蘭會院,一方面學中文,一方面投入工作, 四處支援其他修女,她說自己是「汽車的第五個輪子 ( 備胎 )」,平常沒用,

饒培德修女 - 聖十字架療養院提供

需要時才有用。常常到修會在成功、關山開設的小診所幫忙門診和居家護理;有時會請外國醫師到部落替 居民看病,神父會用擴音器或敲鐘提醒大家:修女來了!修女來了!有些獨居老人,無人聞問,部落的人 會請修女前往探視。當時衛生條件差,肺結核、腦炎是常見的疾病,有些病人情況嚴重,臺東市的鄧外科, 也曾提供相當多幫助。 在那沒有柏油路的年代,摩托車是修女們最普遍的代步工具,在關山的傅德清修女從家鄉奧地利募得一 輛四輪傳動車,可以在颱風天過河,傅修女通常在下午岀門到部落做居家護理,沒空的時候,饒修女曾開車 上路,代理她的工作。就這樣,臺東的山邊海隅,都留下饒修女的足跡。 1975 年,饒培德修女因為鄭煥章老師的介紹,到省立臺東醫院開刀房義務工作;當時東醫的醫療資源嚴 重不足,外科的單醫師是個有心人,常託饒修女郵購瑞士出版有關開刀技術的法文書籍,在這段時間,饒 修女的中文有些許進步。

197


1978 年,饒修女回關山「聖十字架醫院」,在門診幫忙,從早忙到晚;因為當時醫院設備簡陋,修女們 就用藥箱當作床鋪。 1979 年,一度到成功會院接管診所,並監督整修工程;從饒培德修女開始,每週二固定到長光堂區巡迴 醫療服務。1980 年,饒培德修女重回關山會院。 1983 年,因為胞妹饒培貞修女車禍受傷,到尚武接手診所業務。早上在診所看病,下午到山區部落做居 家護理,最遠到達仁鄉的森永;晚上就處理救星療養院院童的病歷,替他們開藥,有時還要設計復健器材, 簡單的小車子、小椅子就自己動手,複雜的才找臺東的木匠來按圖施工。1992 年,55 歲已過,饒修女再 度回關山會院,在「聖十字架療養院」服務。 1996 年,饒培德修女獲得第七屆醫療奉獻獎。知道「聖十字架療養院」貢獻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修女們 時常得到病人和家屬的熱情與善意回饋,有些 30 多年的老病患,送米、送水果,想要償還當年所受的幫助, 饒修女深受感動。 近年來,饒修女因體力大不如以往,不再能負擔直接照顧院民的職務,負責管理總務庶務工作。只要有 點空閒,她就照顧果樹、種植菜蔬,盡可能讓會院自給自足;她種葡萄,替燙衣部的員工遮擋熾熱陽光; 她修輪椅、砍柴火;盡量做好所能做的事。 一開口就笑開懷的饒培德修女,在臺東 40 多年,人生的大半都給了這塊土地;饒修女很誠摯的希望:有 更多臺灣的年輕人願意加入修會奉獻服務的生活,投入社會服務工作。

3. 邱山美修女 邱山美修女,1939 ( 民國 28 年 ) 生於海端,布農族人。由於小時經常看 到姑母、阿姨半夜替人接生,立志要當助產士。後來接觸到在關山一帶從 事醫療傳教的外籍神父,很好奇,不知道神父是做什麼的,神父說自己是 為天主工作因此不結婚,聽了就很歡喜,問神父有沒有女的,神父說,那 是修女;此後,修女就成為她所嚮往的生活。為了到關山聽道理,下山得 走六小時的山路,她卻不知疲累,只感受到內在心靈逐日的充實豐盈。16 歲領洗。而後有機會參加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所辦理的幼稚園講習班,結 業後就在關山天主堂附設的幼稚園服務。 1959( 民國 48 年 ),參加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在貞德學舍附設的傳教班,

邱山美修女

更了解修女的職分;1963 年,成為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首批望會生之一;同年,到瑞士總會,接受修女靈 修課程,學習德文,1 年半後,在 St. Claraspital 護理學校研讀,二年級轉學到專治慢性病的 Gnadenthal 醫 院附設護校學習;完成學業後,在精神科專門醫院實習,又在其他多家醫院擔任過護士。 1969 年,邱山美修女在瑞士總會發初願,同年回到臺東,在聖母醫院幫忙,同時充實臨床護理的經驗。 1970 年,到關山聖十字架醫院報到,除了護理工作外,邱山美修女還志願擔任外籍醫師的翻譯,由於她 熟習布農族語,又能說阿美語、閩南話、日語,減少病患就醫時的諸多溝通障礙,逐漸建立起對醫院的信心。 1990 年,醫院轉型,聖十字架療養院成立,專收中風、癱瘓、老年失智等慢性病患,正是邱修女在瑞士所 專攻的課程,學以致用,特別為年老病人調整飲食,例如將水果打碎、製成果汁等等。面對嗜酒的原住民 老者,她會容許他們在晚上喝一小杯酒,讓他們開心,並且好睡;但是醫院因為常不收病人醫藥費,財務 窘迫,邱修女就自己釀造李子酒。 當時,院內修女們爲長期臥床病人設計易穿脫的衣服、每兩小時替半身不遂者翻身一次,凡此,建立起一 套長期照護病患的方法。因為邱修女管理病房,又沒有語言隔閡,每當有新的看護報到,就由邱修女教導

19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她們這套方法,院內三十多名長期住院者受到最妥善照料,以預防褥瘡的產生。 邱修女和多名外籍修女,以醫院為家,除了例行性的擦澡、餵食、換氣切、換尿袋等工作外,經常會遇到 常人所不能忍的狀況。有病患拿排泄物在床鋪、牆壁胡亂塗抹,就見修女們爲病人清洗、更新衣服,沒有半 句怨言。還有意識不清的病患會將排泄物塞進口中,修女們會特別留心;病人如果會拔掉鼻餵管、導尿管時, 就必須用布條約束雙手。有的病人因痛楚難當,吵鬧不休,看護無法應付,但只要邱修女出現探問,病患 往往就會安靜下來;這是因邱修女平日常用母語和病患說話、替他們按摩四肢,他們能夠了解修女的用心, 所以完全信賴邱修女,看到邱修女,臉上還會綻出笑容。 邱山美修女曾為了要讓病童遺體順利回家,就由她抱著孩子,佯裝孩子還活著,避開計程車司機拒載死者 的忌諱。也曾和修女要將病人送回家時,因為路太窄,只好步行,好不容易找到家屋,看到年老祖母的眼淚, 讓邱修女更提醒自己要珍惜每一個生命。 邱修女表示,照料腦筋退化、凡事不能自理的病患,工作瑣碎,卻也相對單純。真正讓她難過的是,有 些家屬將病患送進院中,此後就不聞不問,連過年也不曾前來探望。這些被家人拋棄的病患,如果不是遇 到這批天主的使者,又如何能夠安度餘生? 1995 年,邱山美修女獲得第六屆醫療奉獻獎,但她不願居功;她說:在她之前已經有許多外籍修女,不 計個人安危,到偏僻的臺東,不眠不休照顧病患;她只是追隨她們的腳步罷了。 2000 年,邱山美修女到馬蘭會院,原本不認識社區的人,但她經常在岀門時,看到在門口獨坐的老人,就 陪她們聊天、聽她們說話,建立起友誼,她的 「 老朋友 」 越來越多,邱修女不刻意傳教,但仍有人因信賴她 而接受天主的信仰。同一時期,因為聖母醫院的安寧病房急需人手,邱修女就前往工作,並幫助劉素秋護 士做居家護理,讓邱修女覺得收穫良多。 2005 年初夏,邱修女到尚武會院協助宋玉潔修女;大多在尚武附近地區做居家護理,有時陪宋修女到較 偏遠的地方訪視,兼任翻譯。在黃昏前回到會院,看到成長班的小學生在草地上恣意玩耍,邱山美修女會 快樂滿足的說:「在這裡,從早到晚都有聽不完的聲音。」」

4. 裴彩雲修女(Sr. Petra-M Strobl) 裴彩雲修女,西元 1953 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 Pitten。 奧 地利本以天主教徒居多,在東部幾乎沒有基督教徒,讀的幼稚 園,是天主教所辦。15 歲,國中畢業,立志當護士或修女,想 到非洲幫助貧病的人,但限於年齡,所以先到醫院工作,醫院 中見到修女嚴肅的形貌,讓她心生敬畏。17 歲,進 Wels 的護 校 Krankenpflege Schule 學習;18 歲,入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奧地利分會,成為望會生 。1973 年,護校畢業,在醫院工作。 1976 年,發初願。 1981 年,裴彩雲修女發終身願,並且先後在兩所療養院內服

裴彩雲修女

務,照顧行動不能自理的病人。這段時間著手申請出國傳教,因為前面已有多位修女被派往巴西,以為自 己也可能到巴西傳教。1983 年,到瑞士總會讀傳教研習班,當時並沒有預想會到臺灣從事醫療照護的服務。 1985 年 ( 民國 74 年 ) 年底,裴彩雲修女抵臺,在新莊輔仁大學進修兩年中文。 1988 年初,裴彩雲修女到關山 「 聖十字架療養院 」 展開醫療照護服務,擔任護理長的職責至今。裴修女每 天早上都會陪伴員工,為院中老人與這一天的工作祈禱及唱詩歌,而後,裴彩雲修女和邱彩紅修女會輪流 報告一天的工作進度。

199


裴修女與兩位修女、17 名看護,協力照顧 40 名年老院民。她一再叮嚀:「要把病人當家人看待;想一想, 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如果沒人肯照顧,該怎麼辦?」裴彩雲修女的生活重心在照顧老人。療養院的院民情況 各異:有的會把枕頭、尿布扯得粉碎,必須戴手套;有的帶著手套還會打傷自己的頭,只好把手綁住;裴 修女教導家屬及照顧服務員:要從不能言語的病人眼中看到他們的需要;有些老人很需要陪伴聊天,要很 有耐心,要看著他們的臉,體察他們的心情。 來臺灣 26 年,在關山 23 年,裴彩雲修女自覺和老人家溝通還是最大困難,因老人家通常不會說國語; 布農、阿美、排灣、閩南,還有日語,就算是透過翻譯,也不能確定意念是不是已正確傳達。有老人家叫 她「牧師娘」,有病人說她是「從哈薩克來的」,總之就是聽不懂她在說什麼;裴修女豪氣爽直,只覺得這 些病人可愛。 1998 年,裴彩雲修女以外籍人士在臺機構服務奉獻績優,獲得臺灣省社會處表揚;這個獎也代表曾經受 過裴修女照顧的院民,對她的感激。裴彩雲修女極其重視療養院的服務品質,再三囑咐護理人員及照顧服 務員:要用心照顧每位院民,不可馬虎,要讓他們每天都是乾乾淨淨、舒舒服服,要讓院中每一位老人家 都活得有尊嚴。

7. 瑪利亞山地產院 民國50 年(1961), 基督教芥菜種會孫 雅各牧師娘孫理 蓮,看到原住民大 都家境清寒,又遠 居山中,產婦生產 時,不便請助產士 上山協助,婦女又 不懂衛生常識,以 致於所生嬰兒時有 夭折,也有不少產 婦因難產而死。為 了幫助貧困原住民 婦女得到較好的醫 療看護,於是在關 瑪利亞山地產院 - 僅存的建物 山設立「瑪利亞山 地產院」。 孫理蓮聘請胡葉寶玉為院長兼助產士,另有兩位護士,替花蓮、臺東兩縣原住民婦女免費接生。 前來馬利亞產院生產的婦女,不但母子可以獲得較多生命的保障與較好的照顧,又可得到產婦及嬰 兒用品,這對原住民婦女來說是一大福音。因此,產院開設以後,每天都有大群孕婦前來接受診察 或生產,10 年間胡葉寶玉助為原住民產婦接生了 5000 多個嬰兒。 瑪利亞產院建在關山路信義路,前後兩棟竹籠仔厝就是產婦住的地方,約可容納 30 名產婦,角 落另有一樓空心磚砌成的建築,分隔成辦公室與產房。民國 60 年(1971),因各鄉鎮衛生所都已 20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設有助產士的編制,臺灣醫療水準提高,瑪利亞 產院達成階段性的任務後走入了歷史。結束後的 房舍改為學生中心,提供關山工商遠道的學生住 宿,由長老會教友簡安硌老師負責。民國 64 年 (1975),關山工商新建校舍完成,校區設有學 生宿舍,學生中心結束。兩棟陪過後山原住民婦 女走過貧窮生活的竹籠仔厝今已不存,獨留空心 磚砌的房子供人憑弔。 早期的產院 - 胡多美提供

延伸閱讀 胡葉寶玉 胡葉寶玉原籍苗栗苑裡,大正 7 年(1918)年生。父葉丹木, 母洪皮,家以營商維生,幼時隨父母遷到花蓮豐田經營商業。 花蓮公學業畢業後,考上淡水女子高等學校。當時胡文池牧 師就讀臺北神學院,兩人同在淡水教會做禮拜,因而相識相 知,昭和 10 年(1935),女校畢業後,不久就與胡文池牧師 結婚。 昭和 12 年(1937)胡葉寶玉生產第一胎時,胡牧師正在宜 蘭頭城教會牧會,當地沒有醫院、診所,甚至連合格的助產 胡葉寶玉與家人 - 胡多美提供

士都沒有,只有非專業性無證照的傳統接生婆為人接生。在

沒有選擇下,只好請當地的接生婆來。生產過程不順利,孩子生不下來,危急時幸得宜蘭教會鄭蒼國牧師 的夫人鄭李秋蘭趕來接生,才化險為夷,平安生下一男嬰。 鄭李秋蘭與胡葉寶玉都是淡水女子中學校的校友,曾經體驗過傳道師生活的辛苦,因此與鄭蒼國牧師鼓 勵胡葉寶玉要讀助產學,當助產士來幫助家計。由於她的指導,胡李寶玉買了兩本助產學的專業書籍,日 夜勤讀,同時到一所婦產科醫院實習,昭和 5 年(1930),終於通過了總督府的考試,取得助產士的證照, 成為助產士,從此展開助產士生涯,不但改善了家計,也讓 8 個子女都能過受到良好的教育。 民國 36 年(1947),胡葉寶玉隨丈夫胡文池牧師到關山服務時,當地僅有一位有證照的助產士,附近 產婦得知她是合格的助產士,很多人找她接生,後來就在家中設立產院。那時關山交通還不發達,住家的 通路常是田埂,胡葉寶玉僅靠著一輛腳踏車,騎著四處為產婦接生。有時一騎就是十幾公里,曾經多次摔 倒在泥濘的田埂小道中受了傷,但她總不以為苦,扶起單車、繼續上路,事後有人向她致意,她卻只是說「小 傷,沒關係」,隔天又繼續四處奔波。 最令當地人感佩的是,她從來不主動索取接生的報酬,都由產婦自己決定包多少紅包,有的人包不出紅 包來,就拿家中豬肉、雞替代,但她還費心煮好,再送給產婦進補。她的想法是「錢夠用就好,給更需要 的人用,總比綁好幾個結、藏在家中要好」。 民國 69 年(1980),胡葉寶玉因長年奔波勞累,導致身體欠安,不得不結束她所熱愛的婦嬰工作。在 她服務 40 年中,總計接生了一萬多名新生兒。除了助產士的工作外,胡葉寶玉也曾在山地女子聖經學校、 關山國中擔任音樂教師。 民國 97 年(2008)胡葉寶玉榮獲中華民國第 18 屆醫療奉獻獎。

201


8. 關山警察分局(里壠支廳)

關山分局

明治 42 年(1909),臺東廳確立「廳一支廳一區制」,共分 3 個支廳,下轄 10 個區,縱谷地區 的里壠、新開園、鹿寮(鹿野)三個區都歸臺東支廳管轄。區長由有名望的地方人士擔任,但區僅 為輔助機構,而且僅能管理漢人及平埔族人的事,地方實權操在警察之手。 關山地區最早的警察機構為雷公火警察官吏出張所,設於明治 32 年(1899),當時,縱谷南北 往來,都須經過此地。後來由於交通路線的改變,明治 34 年裁撤,改在里壠、新開園、鹿寮等地 設立警察派出所,分別管轄三個地區。 大正 3 年(1914),官方開始實施「南蕃銃器押收政策」,臺東廳由警察組成的搜索隊,進入新 武呂溪流域,展開強制收購布農族人的槍械,引發布農族人的憤怒,四處出草,里壠、璞石閣間形 同殺戮戰場,迫使臺東廳不得不在網綢溪至北絲鬮溪間設立通電流鐵條網,設立 4 個監督所、19 個 分遣所,里壠的地位日益重要。大正 4 年 11 月,裁撤里壠派出所,設立里壠支廳,管轄里壠、新開園、 鹿寮三區。支廳內的派出所全歸支廳管轄,但仍僅能管一般行政區。大正 9 年,再設里壠派出所, 裁撤里壠支廳,轄區併入臺東支廳。同年,原屬高雄州的內本鹿改歸臺東廳。此時,山地原住民居 住的地區列為「蕃地」,歸支廳管轄。 大正 12 年(1923)2 月,恢復里壠支廳,內本鹿納入轄區,里壠派出所再撤。由於理蕃事務繁重, 支廳長都由最高階的警視擔任,高於其他支廳的警部。 日治時期的後山,漢人及平地原住民地區的警察單位稱為派出所;山地原住民(蕃地)則稱為分 遣所、警戒所、駐在所,大正 15 年,則全部改稱為駐在所。此外,基於在特殊需要,會設類似檢 查哨的見張所。 支廳形式上為地方行政單位,但在後山,卻一直作為廳的下級輔助機構,特別是辦理警察事務, 支廳長都由警察擔任,轄下的派出所、駐在所的警務人員常達 200 人以上。因此,實質上里壠支廳 20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是為警察機構。 里壠支廳最早設於今關山鎮民權路的警察宿 舍,可能是原來的里壠派出所所在。昭和 4 年 (1929),由於原有的建築老舊,不敷使用,尤 其是留置場(拘留所)更是破舊不堪,犯人容易 逃脫。於是在里壠的本通(街道的主軸線,今中 山路)的西側,關山驛的正對面約 600 公尺處, 新建支廳的辦公室,舊有的廳舍,則改為警察宿 舍。新廳舍在昭和 5 年(1930)4 月竣工,總工 程費 3 萬圓,主建築有 120 坪,為鋼筋混凝建築。 里壠支廳 總面積非常大,周圍有 1 公尺的圍牆,東南角為廣場、運動場,原是臺東警察官騎兵銃隊的軍事教 練場。新廳舍興建時,同時建有「交友會館」,作為職員休閒之用,內有娛樂設備及廚房。支廳長 特別為單身的職員設置伙食團,派一名警丁負責料理。此外,還有一名公學校六年級的原住民學生 「當番」,放學後到「交友會館」負責打掃、煮飯等工作。廳舍東側圍牆外為職員官舍,每一棟有 4 戶,共有 3 棟,呈三字型並列,每棟宿舍都有六尺高的圍牆。 昭和 12 年(1937),改制前里壠支廳的職員共有 18 名,包含警視、警部各 1 名、巡查部長 3 人、 甲種巡查 12 名、雇員 2 名,另有直轄(管理里壠區)甲種巡查 2 名、雇員 1 名,總共有 21 名職員 在支廳署辦公。支廳轄下,設有 14 個監視區、4 個派出所以及 41 個駐在所,配屬警力高達 420 餘名。 昭和 12 年(1937)10 月,臺東廳實施地方行政制度,里壠支廳改稱為關山郡,支廳署成為郡役 所,管轄關山、池上、鹿野三庄。郡役所為地方行政單位,郡守為奏任文官,不再由警察擔任。郡 守之下,設有視學以及庶務課、警察課與會計役三個部門,仍以警察課編制最大,除課長與行政、 司法外勤 3 個主任外,尚有 3–4 個地區外勤主任。昭和 15 年,關山郡的職員共有 28 人,除郡守、 視學外,庶務課 10 人、警察課 16 人。具有警察身分者僅有 7 人,而且都是中階的警部或警部補。 昭和 16 年 9 月,集團移住政策下大致完成,關山郡的駐在所僅存 26 所,但配屬的警力仍達 344 名。 戰後,臺東設縣,關山郡改成關山區,管轄關山、池上、鹿野、延平、海端等鄉鎮。關山郡役所 成為關山區署所在。區設區長,下設總務、民政、建設三課,以及警察所,除警務人員外,編制 40 人。 民國 38 年(1949),臺灣省政府在有山地鄉的八個縣設立北峰、新峰、中峰、高峰、雄峰、蓮峰、 東峰等七個區署。東峰區署設在關山,管轄海端、延平、金峰、達仁、蘭嶼等鄉,編制大致與關山 區署相同,東峰區署亦設在原郡役所。 民國 39 年(1950)4 月,臺灣開始實施地方自治,確定縣市、鄉鎮的法人地位,關山、東峰兩區 署相繼被裁撤。郡役所的建築,改設臺東警察局關山分局。 民國 68 年(1979),關山分局改建,臺東支廳時代的建築走入歷史,僅留一棟現為警察史蹟文 物的木構建築。

203


9. 關山警史蹟文物館 民國 93 年(2004),關山 分局有鑑於警察文物的大量 流失,特地將分局中庭旁原 日治時期的辦公廳加以規 劃,開闢成「關警史蹟文物 館 」, 由 同 仁 提 供 早 期 文 獻、 各 種 警 察 文 物 規 劃 陳 列。同年 6 月,時任縣長的 徐慶元到關山分局參訪時備 受感動,看到分局還有老牛 車、風鼓的古農具的擺設, 認為分局相當具有農村味, 能融入在地特色,不僅一改 過去警察機構給人難以接近 的感覺,而且具有教育與觀 關警史蹟文物館 光功能。於是決定撥款補助 整建警察史蹟文物館,經過二個月的整建,民國 94 年元月,完工對外開放。 關警史蹟文物館展出的文物,以關山地區所存的為主,包含相關文獻及警用設備。展出的文獻除 老照片外,尚有日治時期的各種戶籍除戶簿、戰後初期的各種通行證,民國 40–70 年代戒嚴時期 的工作手冊,都是很珍貴的史料。警用設備跨越日治到民國 70 年代,從日治時期的警察官配刀、 腳鍊、手銬,到戰後初期的短警棍、煤油燈、60 年代的制服配件、電話機等物,應有盡有,堪稱國 內保存警察文物最完整的地方。 最令人動容的是三叉山事件文物展示區,除了展有美國軍機部分殘骸外,尚有 60 年代與 80 年代 以及現在的山難搜救裝備。三叉山事件搜救隊犧牲了 326 條人命,包含 9 名日本警憲。文物的展出, 除緬懷當時死難者之外,尚有提醒民眾登山有必安全裝備的教育作用。 為使警文物館的警械更完整,民國 99 年 8 月,向內政部警政署請求移撥已報廢警用槍枝,共獲 得美造 M1 卡賓槍、美造點 45 口徑手槍、國造點 45 口徑手槍、空氣手槍共 4 枝,同年上櫃展覽。 連同分局所藏的 90 手槍、M16 步槍、MP5 衝鋒槍、 烏茲衝鋒槍等共 9 把,幾乎涵盡了戰後警界所用的槍 枝。 關山分局還在二樓設置「文化走廊」,由同仁提供 木雕、雅石、奇木、盆景等藝術品,每月定期更換。 分局更將中庭規劃為「歡喜園」,作為員警、訪客的 休憩場所。在文物館的前廊,設有兩區泡茶區,供員 警、訪客使用,除提升員警士氣外,更可使民眾感受 到關山分局不再是一個門禁森嚴的「衙門」,而是一 個可親、可近的地方。 文物館內部一角

20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10. 關山神社遺蹟 關山神社位於關山工商西側里壠山 山麓,原稱為「里壠祠」,建於昭和 3 年(1928)5 月 28 日舉鎮座,為臺東 廳慶祝昭和天皇「御大典」十項紀念 事業之一。昭和 12 年,隨地名改變而 改稱為「關山祠」,原為無格社,昭 和 17 年 2 月 4 日升格為鄉社。 新 武 呂 溪 流 域 的 布 農 族, 為 日 本 領臺之後最後歸順的一族,大正 4 年 (1915),日人增設里壠支廳作為「理 蕃」重心,關山越警備道亦以里壠為 起點,因而逐漸發展成縱谷地區政經 中心 。昭和 2 年(1927),里壠區的 關山神社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日本人已有 245 人,另有在「蕃地」 服務的日警及家眷 420 人,里壠祠設 置的目的,應是作為撫慰日人的精神 信仰中心,區內又有德高班寮、雷公 火兩個阿美族部落,因此亦具有原住 民部落神社的性質。昭和 7 年,德高 班寮、雷公火相繼建立神社後,里壠 祠除了兼具「街庄神社」的作用外, 似乎已成為日人專屬的神社。 里壠祠奉祀開拓三神及能久親王, 每年 2 月 11 日、10 月 17 日為例祭日, 建立之初,即請臺東神社的社司山田 嘉定擔任「委託神職」,直到昭和 20 神社遺蹟 - 關山鎮公所提供 年日治結束為止。神社的經費,主要 依賴基本財產的收入及信徒的捐獻。 戰後關 山神社被毀,僅存一座石燈籠的基座,民國 86 年(1997),關山鎮公所在神社遺址立解 說亭。

205


11. 關山舊火車站(歷史建築)

關山舊火車站

明治 43 年(1910)6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鐵路局舖設卑南(臺東)至里壠(關山)間長 43.13 公里 的手押臺車軌道,並開始經營客貨運,關山開始具有車站的雛形。 大正 8 年(1919)12 月 26 日,臺東製糖株式會社舖設臺東至里壠間鐵路正式通車,開始營運, 稱為里壠線,里壠開始有火車站,當時全線客運每天旅客出入不到百人,主要是運輸甘蔗。後來由 於臺東製糖會社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大正 11 年,總督府鐵道部以 948,290 圓收購此段鐵路,改稱 為臺東南線,4 月 20 日開始營運,里壠正式設站。鐵道部原有的花蓮港到玉里之間的臺東線鐵道則 改稱為臺東北線。 昭和 12 年(1937)11 月 1 日里壠改名為關山,里壠站隨之改稱為關山站。民國 67 年(1978)7 月 1 日,東線鐵路正式施工拓寬,69 年 3 月,新建關山火車站正式啟用,關山舊站改作貨運服務處, 後來閒置。 東線鐵路拓寬,沿線原有車站都拆除重建,關山車站因配合都是計畫南移新建,舊站因而得以保 存,為東部鐵路幹線僅存的日治時代歐風建築,極具保存價值。民國 91 年(2002)12 月,臺東縣 政府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目前為捷安特單車休閒服務站。 關山舊站在現在的車站北方約 100 公尺,屬日本北海道居民風格建築,建築左右對稱,主體部份 仿西洋建築式樣,如正面中央的五角形屋頂,下方的直排式氣窗,及突出的雨遮。兩側為木造建築, 屋頂敷鐵皮。昔日出入口有三個門,後來兩側被封住,只有中央的門以供出入。整體外觀原已破舊。 民國 94 年(2005)4 月,由臺東縣政府城鄉發展局爭取到經費,發包維修。耗時半年,終於恢復原貌。

20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延伸閱讀 臺東線鐵道 明治 40 年(1907)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巡視東部後,為發展東部的拓墾事業,乃在明治 41 年向日本 國會提出修築臺東鐵路的計畫,43 年開始實施採分段施工、分段通車的方式修築,但路線僅自花蓮港到璞 石閣,全長約 87.5 公里,在大正 6 年(1917)11 月通車,稱為臺東線。 大正 5 年 1 月臺東製糖會社的新式工場開工,為搬運里 壠、新開園(池上)一帶的甘蔗,由於手押車臺 車運輸量太少,曾利用卑南大溪流放甘蔗,試圖將甘蔗集中臺東工場,欲因回收率太低而失敗。為運輸甘 蔗間營運輸業,臺東製糖會社乃在 4 月間向臺灣總督府申請獲准修築臺東、新開園間的鐵道。 為解決大正 6 年期的甘蔗供應問題,臺東製糖會社曾動用 1300 名鹿野村內地季節性移民,沿清末至日 初的卑南溪道,從卑南社越卑南大溪,沿北岸經利吉利基社西行,再越卑南大溪經擺仔擺(今鹿野村和平) 到鹿野村,以運輸鹿野村的甘蔗,全長 18.35 公里,稱為卑南溪假線(臨時線)。 會社私營的鐵道原擬修至新開園,後因新武呂溪的鐵橋修築困難,乃修至里壠 新武呂溪南岸,故稱里 壠 線,全長 43.45 公里,大正 6 年初開始修築,從臺東沿手押臺車路線,越卑南大溪到鹿野驛後再經大原到 里壠,大正 8 年 2 月,大致完工,12 月 26 日全線,開始營業,共耗資 123 萬圓。當時鹿野驛設在擺仔擺北 方卑南溪附近,為運輸甘蔗,從鹿野驛另修一條輕便道到鹿野村。 里壠線開通後,因沿途人煙稀少,客貨運輸有限,颱風又多,鐵道常遭破壞,會社虧損累累,加上移民事 業失敗,大正 10 年會社被迫將移民拓墾、鐵路運輸、開墾等事業讓出,另成立臺東開拓株式會社經營,大 正 11 年 4 月間,開拓會社將里壠線以 102 萬圓出售給臺灣總督府,並改稱為臺東南線,沿途共設 10 站,其 中在鹿野區有鹿野、大原、大埔(瑞和)、月野(今月美,昭和 12 年改隸關山庄)等站。 大正 10 年(1921),總督府再投入 210 萬餘元,修築玉里(璞石閣)、里壠間鐵道,大正 15 年 3 月通車, 同時宣佈廢除臺東南、北線之分,全線正式定名為「臺東線」。 臺東線的修築,主要是徵調沿途阿美族人義務出役,鐵道完工後,總督府特別於各列車加掛專用車廂, 免費或半價優待阿美族人,以感念他們修路的辛勤。

207


12. 關山親水公園

關山親水公園

關山親水公園位於電光橋與卑南溪堤防交接處,視野極佳,原本為一處河川砂礫地,往昔常年被 部分鎮民當作廢棄物與垃圾的傾倒處,民國 82 年(1993),鎮長許瑞貴認為景觀被糟蹋,實在可惜。 於是著手規劃電光橋附近河川地的綠美化,向行政院環保署爭取經費。這項活動頗受地方支持,紛 紛捐資購買樹苗、巨石,在相關人員努力下,不過數十天就整理出約 5 公頃的土地,整個電光大橋 堤防邊的景觀煥然一新。 民國 83 年(1994)5 月間,許瑞貴陪同榮獲「全國十大模範養豬戶」的鎮民北上,接受環保署的 表揚。許瑞貴趁機向署長張隆盛提出廣植綠樹、關山鎮公園的發展計畫,朝「環保公園」的方向發 展,開起了全國首座環保親水公圓的契機。 民國 83 年(1994)6 月間,關山鎮公所舉辦一系列「美的關山」活動,並邀張隆盛署長參加。許 瑞貴再次提出建立休閒遊憩公園計畫的綠色造鎮理念,積極爭取經費。最後環保署同意由「空氣污 染防治基金」撥款 2.34 億作為親水公園的建設經費。關山鎮公所委託文化大學郭瓊瑩、郭互榮所 主持的顧問公司進行親水公園的調查與規劃工作。同時,爭取公園用地的使用權。親水公園的用地 大部分屬於省政府新生地開發處所有,經縣籍省議員徐慶元的協助,終於獲得省長宋楚瑜同意撥用 23.387 公頃的土地,同時縣政府為著配合本計畫,也撥用 4.7 公頃的縣有地。 關山親水公園是以流經本鎮的主要溪流新武呂溪為規劃主軸,再融入市鎮中心區、周邊的綠美化 設計而成。計畫分為近程、中程、遠程三個階段辦理。近程內容事以外環綠帶間腳踏車專用道,環 境教育趣味點為主;中程主要內容為三處環境保育公園;遠程計畫內容則以親水綠帶、親山綠帶、 綠色城鎮等規劃為主。 關山親水公園在民國 85 年(1996)7 月正式動工,第一期工程於一年間完成 12 公里環鎮自行車 道及公園管理中心、中央廣場、露天表演廣場、觀星臺、賞鳥屋、生態池、人行步道、綠化栽植 20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陸 ‧ 關山(里 )

等。 民 國 86 年 又 獲 得 臺 灣 省政府補助新臺幣 2,250 萬 元、臺東縣政府補助新臺幣 200 萬元,展開第二期工程, 計完成公園大門、圍牆、公 廁、 民 文 化 廣 場、 遊 客 中 心、戲水區等設施。民國 87 年陸續再獲得臺灣省政府補 關山親水公園 助新臺幣 2,700 萬元,進行 第三期工程,共完成兒童遊戲場、各項生態教育設備、停車場等工程。 親水公園完工後,為關山帶來觀光人潮,開園兩年,遊客就超過 70 萬人次,不僅為鎮民帶來無 盡的商機,更改變了關山的產業結構,原已沒落寂靜的小鎮,一躍成為臺灣生氣勃勃的觀光新都。

13. 三叉山事件紀念碑 民國 89 年(2000),關山鎮公所委託施 添褔教授編纂鎮誌時,意外發現一起臺日救 難隊前往三叉山救援墜毀美國軍機,不幸遇 上颱風而造成嚴重傷亡的事件。 這起事件稱為「三叉山事件」,根據施添 福的報告,民國 34 年(1945),日本無條 件投降後不久,9 月 10 日左右,一架美國 軍機自菲律賓載運日軍俘虜營釋放的美國軍 官返國,卻在中央山脈三叉山東北方約 6 公 里處撞毀,機上 26 名乘員全部罹難。當時 為臺灣尚處於交接的過渡期,臺東廳發動關 山鎮的阿美族、平埔族、布農族以及閩客漢 三叉山事件紀念碑 人前往救援,結果導致 26 人不幸罹難。 關山鎮公所為紀念此一事件,乃在親水公園的原住民文化廣場,建立一座紀念碑,表彰鮮為人知 的「三叉山事件」中的英雄。紀念碑在民國 90 年(2001)4 月 4 日舉行揭碑儀式,儀式由鎮長許瑞 貴主持,有 30 多人遺屬參加,禮成後遺屬繞行紀念碑一周,並逐一在碑誌背面以手指輕觸先人的 名字,現場氣氛莊嚴肅穆。 紀念碑的正面為鎮長許瑞貴落款的碑文,背面則刻有當時罹難者的姓名。碑文為: 民國三十四年,昭和二十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九月十日 左右,一架美國軍機自菲律賓載運日軍俘虜釋放的軍官返國,卻在中央山脈三叉山東北方約六公里處撞毀, 機上二十六名乘員全部罹難。 臺東廳應美方請求,派遣憲兵、警察和民壯分批入山協助收屍埋葬。關山郡首先組成第一陣搜索隊,包括 警察二名、憲兵三名、布農壯丁三名等共八名,以警部補城戶八十八為隊長,於九月十八日自霧鹿駐在所出 發入山。其次,由關山庄挑選雷公火、德高班寮、里壠、水井仔、崁頂、月野等地之阿美、平埔、福佬、客家 等民壯七十名,及警察四名、憲兵五十五名,共計八十九名,組成第二搜索隊;並以巡查部長落谷順盛為隊長,

209


於九月二十七日自新武路駐在所啟程入山。 第一陣和第二陣搜索隊,在九月三十日即將於失事地點會合之際,適逢超級颱風過境,暴露於中央山脈 三千公尺以上荒山野谷的善後援助人員,經一日夜狂風暴雨侵襲,凍死者竟高達二十六名;包括阿美十二名、 福佬一名、客家一名、平埔一名、布農一名、卑南一名、日警二名、日憲兵七名。 由於日本戰敗,警察機構解體,且國民政府尚未完成臺灣接收,而使此一犧牲中、日、美三國五十二名尊 貴生命的事件,在十月十二日關山庄舉行的公祭後,迅速落幕。此後,一切苦難皆由家屬自行承擔;關山庄 民的忠烈義行,亦僅在鄉間輾轉相傳。為免三叉山事件完全淹沒於歷史灰燼之中,及悼念美軍、日籍軍警, 並彰揚遭難庄民在跨國救難的人道精神,將立碑簡述事件發生始末。

根據美方的資料,空難是發生在 9 月 10 日,飛機型式是 B-24 轟炸機,當天共有兩架 B-24 飛機負 責載運戰俘返鄉,卻遭遇颱風而失事在臺灣地區,一架墜毀在臺灣西南方外海,另一架則撞毀在三 叉山上;失事在三叉山失事的飛機,還有荷蘭和澳洲籍的戰俘,機上最高軍階者是機長中尉,死者 亡人數為 25 名,飛機是從沖繩飛往菲律賓途中遭遇事故;後來美國籍罹難者的遺骸都遷回美國改葬, 荷蘭籍與澳大利亞籍部份罹難者,則遷葬於香港西灣國殤紀念公墓。

210


拾柒 . 景豐 (大埔庄、義安庄、阿緱寮)


拾柒 . 景豐社區(大埔庄、義安庄、阿緱寮)

景豐全景

鹿寮埔位於鹿寮溪與加拿典溪之間,清代時尚是一片廣大的荒埔地,為卑南族人的獵場。光緒 19 年(1893),州官胡傳巡視時,稱其為臺東第一大平原,曾多次前往查看,計畫招民開墾。 光緒 19 年(1893),臺東紳商張新才取得鹿寮埔的土地開墾權利,10 月間招來平埔族人劉文觀、 吳添觀、潘三枝、趙順來等墾戶,招佃前來開墾,形成大埔庄聚落,成為清代臺東縱谷地區第一個 漢人聚落。 光緒 20 年(1894),《臺東州採訪志冊》庄社篇中,雖無「大埔庄」之記載,但胡傳在其正月 21 日的日記中,曾記載當日到鹿寮埔巡視,「查看新招墾荒地,民番約五十戶」。 明治 29 年(1896)8 月到 10 月間,田代安定調查東部時,在其報告書中,已有「義安庄,一名 萬安庄,又名大埔庄,支那人族 24 戶 72 丁(男),57 口(女),共 129 人,埔園 50 餘甲」的記載。 田代安定將義安庄誤為就是萬安庄,按萬安庄在新開園,今池上鄉。 明治 29 年(1896)6 月,臺東撫墾署長曾根俊虎,隨軍北上巡查縱谷地區,回程經大埔庄,曾在 墾民曾壬亮家小憩,看見「曾壬亮飼養一小馬,係以 40 圓由臺南購得」,此時的大埔庄:「戶數 為 21 戶,人口有 80 餘人,無生番人,雜牛合計 40 餘頭,有牛車 7 輛」,「大埔為僅次於新開 園之沃野,約六、七平方公里,已墾者不到十分 之一,缺乏水利之便,故無水田,主要作物為甘 薯及旱稻」。 明治 38 年(1905)10 月「臨時臺灣戶口調查」, 以及當年的《臺東廳報》,大埔庄開始改稱為新 良庄,由於移墾環境惡劣,又有布農族獵首的威 脅,新良庄墾民日漸離去,至大正 2 年(1913) 已成散庄。 明治 40 年(1907)臺灣總督佐久間巡視東部, 景豐的的菸樓 21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柒 ‧ 景豐社區(大埔庄、義安庄、阿緱寮)

2 月 12 日行經大埔尾原野,但見大埔庄,「因 不堪布農族人侵犯已經離散,原野中尙有望樓 (瞭望臺),用以監視布農族人的動靜,大埔原 野已為賀田組預約放領地,將闢為牧場」。 明治 33 年(1990),賀田組在大埔取得的豫 約拂下(放領)的開墾地共有 1380 甲,都為砂 質壤土及河川砂礫地,後來闢為牧場。明治 42 年,賀田組因經營不善,大埔的土地由鹽水港製 糖會社繼承,大正 5 年(1916)牛瘟流行,牧場 建於四十年代的民房 終止經營,大正 7 年,鹽水港製糖會社將本屬賀 田組的土地讓渡給臺東製糖會社,提供漢人移墾的空間。 大正 7 年(1918),大埔庄原業主卑南街張義春(張新才)的後代,將土地賣給阿緱廳(今屏東市) 的吳臥龍,由其招募的阿緱廳新移民開墾,從此義安庄改稱為阿緱寮,昭和 4 年(1929)臺東廳的 地圖已出現阿緱寮的地名。 吳臥龍為阿緱廳望族,早年追隨「舊樓醫院」(今新樓醫院)的馬雅各、彰化醫館(今彰化基督 醫院)的蘭大衛等醫師習醫,曾在屏東開設醫館,並從事請負業(營造業),與郭啟彰共同將吳郭 魚引進臺灣的臺大教授吳振輝即為其子。 吳臥龍招募的移民,開墾不到兩年,即因不堪布農族人威脅及環境不適而離散,大正 9 年(1920), 土地再度轉讓給桃園新屋庄的范姜送,范姜送曾在大正 10 年 –12 年間移入阿緱寮,與里壠的張石 船、曾石生同為里壠支廳年繳地租百圓以上的三大地主,但如何移民開墾已無文獻可考。阿緱寮附 近的土地,除 53.8 甲為范姜送私人所有外,其餘都是臺東製糖會社預約放領地及國有荒埔。 昭和 10 年(1935),臺南州曾文郡大內庄人楊石吉,購買范姜送在阿緱寮的土地,設立「粉間」 (澱粉工廠),招募臺南州同鄉前來墾地種植甘薯、樹薯,生產澱粉,阿緱寮聚落因而再興。除臺 南州善化郡、曾文郡外,同州虎尾郡、臺北州羅東郡,亦為漢籍移民的大宗。 昭和晚期,關山的客家人曾玉崙向楊石吉購買阿緱寮的 53.8 甲土地,又向製糖會社承租 150 甲地, 成立第一農場,種植甘蔗,但原臺南州等地的移民繼續留下,後續又有臺南州濱海各郡的移民遷入。 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人結束統治時,阿緱寮的漢籍移民,共有 49 戶 290 人,都是在昭和 9 年(1934)之後移入,幾乎都是閩南人。 戰後大批雲林、嘉義兩縣農民移入,榮民進駐大同農場開墾,景豐、新豐兩聚落人口激增。 民國 94 年 4 月間,景豐的人口共有 223 戶,其中閩南人 191 戶(85.65%)、客家人 7 戶(3.14%)、 外省籍 13 戶(5.83%),原住民 12 戶(5.38%)。閩南人仍延續日治時代的優勢,為鹿野鄉閩南人 口比例最高的聚落。 景豐社區的居民,幾乎都為傳統民間信仰者,聚落內的協天宮與福德祠為信仰中心,都有公眾的 祭祀組織。

213


延伸閱讀 1. 張新才 張新才又名張義春、張儀春,為清領臺東到日治初期,臺東地方最具勢力的漢人。張新才祖籍廣東梅縣, 其出身來源已無文獻可考。有人說他是臺東地區漢人移民第三代,自幼生長在卑南街,讀過書,認識字, 更精通卑南族語;亦有人說他,他原居臺中豐原,因嬸母愛吃臺東米,因而帶著張義春等人來到臺東。明 治 29 年(1896)4 月,張新才與總通事鄭成貴前往恆春歸順時,代理臺東支廳長相良長綱詢其身世,張新 才則自稱「原為卑南新街一商民,本與軍事無關,唯長年移往該地,有少許資產,故於民番之間聊具名氣」。 張新才除在卑南新街開設「張義春」號,從事雜貨買賣、原住民山產交易、開墾土地外,還擔任卑南社 通事,後來還升任卑南、成廣澳等社的總通事,負責原住民部落與官府及漢人民商間事務的協調、溝通等 事務,清朝還給他一個「臺東都總管操保都司銜花翎守備」。他的才華頗受陳安生、西洛姑(Sirogo)夫 婦的賞識,最後還將西洛姑與前夫所生女兒達達嫁給他。 張新才豐富的人際關係,頗令地方官吏的重視,從清代的臺東直隸州知州、胡傳、到日治初期的臺東支 廳長相良長綱、撫墾署長曾根俊虎,都不得不重視、依賴他。 光緒 19 年(1893)6 月 1 日,胡傳正式接印署理臺東直隸州,「通事廖亮、張新才及各社均將來賀」, 上任的第一天,胡傳就接見張新才並聽取他的報告。此後,發放埤南各社社長、通事的口糧,常由張新才 經手,胡傳巡視各社,「赴利利吉查察煤礦」、「赴檳榔、阿里擺等社相度營地」…,也常偕張新才同行。 胡傳在金錢上與張新才亦有來往,在其日記中曾有:「是日收張義春來銀四百五十兩」(光緒 19 年 12 月 24 日)、「以張義春票八百兩寄范膏民」(光緒 20 年 2 月 19 日),范膏民為臺東直隸州在臺南府的 代理人,經理營餉等事。當時後山軍隊薪餉,都遲緩兩個月才能領到,胡傳常先開立收據,請張新才等商 家先墊,待商家到府城辦貨時再憑據向支應局請領。 光緒 15 年(1889)大庄之役後,鎮海後軍統領張兆連建卑南(臺東)天后宮,張新才不僅捐資,更經 手天后宮購買祭祀田產之事。光緒 17 年,「卑南大麻里各社正副社長,以及總散各通事捐助六八銀 740 元」,由張兆連交給張新才在新開園、大陂一帶,購置土地 15 餘甲,交佃承種,議定每年交納租穀 148 石, 作為天后宮祀產,歲收租穀,供奉香火之費,在今天后宮,尚存有當年所立的《卑南天后宮置產碑記》。 光緒 19 年(1893),繼任鎮海後軍的後元福,以「所置田產路遠,照管艱難」,將田產「全數退回張新 才為業,收回六八銀 740 元」,因此張新才在新開園亦有田產。 光緒 21 年(1895),馬關條約簽定,臺灣割日,在臺官員紛紛內渡,5 月,知州胡傳將政務委交張振 繹,自臺東起程準備內渡搭輪離去。當時駐守臺東州各處的鎮海後軍約 700 餘人,逐漸向臺東集結,明治 28 年(1895)1 月 28 日,統領袁錫中搭小船離去,不知去向,鎮海後軍由劉德杓代理統領。由於 7 個月 來未給薪餉食糧,陷於極度窮迫之境。「糧食依賴民番為繼但難以久支,已改出賣槍械」。殘兵之中,約 有 300 名,脫掉軍服,打扮成平民往東港方面逃去。劉德杓因為缺軍糧,向各地發布命令,要徵稅稅金, 甚至劫掠大庄平埔族部落,更造成地方不安。 日、清交替之際,卑南地方得以安寧,張新才出力甚多,除聯合地方仕紳捐出部分資產,向街民募捐, 充當清軍糧餉外,更費盡心力,防止清軍煽惑原住民部落。 明治 28 年(1895)12 月,相良長綱出任恆春支廳長,並兼理臺東支廳,即透過與張新才有金蘭之交的 臨時雇員王鳴鳳,致書張新才,求他勸服各庄社歸順以及清軍各營哨將槍械軍器交出。明治 29 年 4 月初, 卑南地方局勢不穩,張新才聯合卑南地方紳商,上書相良長綱,請求早日出兵歸順,並報告觀音山之役清 軍對縱谷平埔族殘暴之狀,若近來不出兵,平埔一帶民番生命財產恐將不保。 明治 29 年(1896)5 月 25 日,日軍登陸臺東,張新才率領群眾,在海邊揮舞日旗歡迎,第二天,更聯 合鄉紳張之遠等人以及原住民各社社長,向相良長綱提出稟告書,表達歡迎歸順之意。 5 月 29 日,相良長綱巡視縱谷地區,張新才奉命隨軍北行,對於協調原住民各社、蒐集璞石閣等 13 庄 社之田地帳冊著力甚多。明治 29 年(1896)7 月,臺東撫墾署長曾根俊虎,亦因張新才在撫育番民的貢獻, 給與銀 10 圓、洋布 1 條的獎勵。

21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柒 ‧ 景豐社區(大埔庄、義安庄、阿緱寮)

明治 30 年(1897),相良長綱出任臺東支廳長兼任臺東撫墾署長,委託張新才口譯事務,月津貼 5 圓, 後來又任命張新才唯事務囑託,協助處理原住民部落事務。 張新才先取李矯為妻,後來再與卑南女傑達達結婚,坊間傳說張新才妻妾很多,但卻無子嗣,曾收養 4 男 1 女。約在明治 39 年(1906),張新才病故,原葬在臺東,民國 90 年(2001),因其第四代孫張桂坤 遷居花蓮,而遷葬花蓮縣吉安鄉九華山私人墓園。 張妻陳達達,同治 3 年(1864)生,母西洛姑(シログ,西魯牛),有卑南族女王之稱,生父ワソシヨソ(布農族)為西 洛姑前夫。其曾祖父為有卑南王之稱的比那賴(PinaDai)。 明治 33 年(1900),達達因率領先鋒隊大敗劉德杓軍有功,總督府賞勳局曾發給賞金 40 圓。明治 40 年, 佐久間總督巡視東部,主持卑南圳通水儀式,儀式後舉行酒宴時,亦曾昭見達達,賜金 10 圓。 達達婚後沒有生育,中年又逢喪偶,不幸染上鴉片煙癮,昭和 3 年(1928)病故,享年 64 歲。 2. 大埔庄的「土地合同」 清代臺灣的土地開墾,相當特殊,不准民間私墾土地,必須由墾首申請墾照(開墾許可證),才得在特 定地區開發。墾首僅限於有權有勢的人士,大多是退職的文武官員,或是地方官的親朋。墾首取得墾照後 招徠墾戶開墾,墾戶多為有經濟實力的地主,土地墾成後,再招佃農耕種。 佃農耕地,須繳租金給墾戶,稱為「小租」,通常是收穫量的 4-6 成;墾戶再交 1 成給墾首,稱為「大租」; 墾首再繳田賦給政府,稱為「正供」。光緒 13 年(1887),臺灣巡撫劉銘傳實行清賦政策,試圖改革, 但因既得勢力的反撲,不得不辭官返鄉,最後抑鬱而終。明治 31 年(1898),後藤新平實施土地調查時, 才把大租權取消。 開墾原住民的獵場,則另有一套不同的方式,通常由與原住民關係良好的漢籍人士當墾首,向原住民部 落承租土地,墾首再招佃開墾,訂立合同(契約)。墾成之後,墾戶不但要向墾首繳「大租」,也要向原 住民部落繳「番大租」,更須負責田賦。墾首則須要負責墾戶的安全。 明治 34 年(1901),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時,曾在臺東地區蒐集到兩份非常珍貴的土地開墾書, 一份是臺東直隸州發給新開庄總理王必文的《諭承墾芒綢埔民人王必文》的墾照,另一份是張義春號與墾 戶的《合同字》,都蒐錄在臺灣省文獻會在民國 52 年(1963)出版的《臺灣私法物權篇》中。 張新才久任通事,又為卑南族的女婿,開設「張儀春號」,經營雜貨買賣與土地開發,大埔庄的土地, 是由他向卑南族承租。光緒 19 年(1893),張新才取得鹿寮埔的土地開墾權利,10 月間招徠平埔族人劉 文觀、吳添觀、潘三枝、趙順來等墾戶,開墾鹿寮埔,形成大埔庄聚落,當時所簽訂的合同為: 『立合同人平埔劉文觀、吳添觀、潘三枝、趙順來等,因本年十月間,招墾眾佃戶移徙致居大埔庄,經 向埤南新街張義春號當堂面議,日後開墾成田園,萬年永遠,眾墾戶每年每季穀、麥、麻、豆、地瓜,付 墾首張義春號一九抽收。其錢糧正供、番租,該眾佃戶願備完納,與墾首無干。此係兩願,各無反悔,恐 口無憑,立合同字二紙,付執為招。 一 . 議者:高山八社平埔番人往來,眾佃戶應抵當,此據。 一 . 議者:遇眾墾民風水不調,棺槨衣衿之費十二兩五錢,應墾首抵當,此據。 一 . 議者:每年五穀欲有出糶者,盡付墾首收,不許他人採糴,此據。 潘三枝 光緒十九年歲次葵已陽月 日 立合同字人張義春號 墾戶 劉文觀 吳添觀 趙順來』

215


依據合同,墾戶除需繳付錢糧正供(田賦)、番租外,尚需「一九抽成」,永遠要繳納收穫量的十分之 一給墾首張義春,收穫的五穀若要出賣,需賣給墾首,而張義春必須負責保證墾民的安全,若有墾民遇害、 因風土病死亡,則需付給墾民十二兩五錢的治喪費。 明治 38 年(1905),土地業權設定時,大埔庄的土地成為張新才所有,卑南族喪失土地所有權,不再 有番租的收入。

1. 景豐協天宮 日治時期新七腳川就建有 供奉關聖帝君的帝君廟,且 有「乩童」、「桌頭」可以 供存民問事,廟址在今新豐 新源路王黃吉家宅附近,為 竹造茅草屋,是當時新七腳 川、阿緱寮、加拿典等地移 民 信 仰 對 象。 皇 民 化 運 動 時,帝君廟被拆,神像被送 到新良的三寶佛廟集中,準 備燒毀,後來被移民偷回, 藏匿在加拿典的荒埔中,戰 後庄民再迎回供奉,建廟時 帝君扶乩擇地,才選在景豐 建廟。 景豐協天宮 另據阿緱寮地區的說法, 關聖帝君係乩童出身的宜蘭籍陳姓移民,從故鄉礁溪協天宮分靈而來的神明,在家供奉,由於當時 醫療落後,村民常至陳家求神問事。久之,關聖帝君逐漸成為居民的共同信仰,才在新七腳川建廟。 民國 37 年(1948),阿緱寮(景豐)、新七腳川(新豐)、大埔尾(瑞和)等瑞豐村的居民, 首度聚資,由帝君扶乩擇地,在今瑞豐社區活動中心現址建廟,廟名武聖廟(亦稱關帝廟),為戰 後鹿野鄉最早建立的庄廟。 民國 64 年(1975)颱風過境,武聖廟被毀,信徒發動重建,在景豐出身時任鄉長的陳坤籠極力 奔走下,解決土地問題,以合建老人活動中心的名義,向臺糖公司租用土地,在原廟旁重建,新廟 為歇山式二樓建築,樓下為老人 活動中心,樓上為協天宮,依三 川門分三殿,中殿協天宮,左為 神 農 殿, 右 為 福 德 殿, 民 國 65 年 10 月入火安座。當時捐款建 廟的地區包括景豐、新豐、瑞和 等聚落,即整個行政區瑞豐村的 協天宮的關聖帝君 漢人聚落。民國 75 年信徒大會 協天宮的玉皇殿 21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柒 ‧ 景豐社區(大埔庄、義安庄、阿緱寮)

通過,正式改名為協天宮。 協天宮主祀神明關聖帝君(帝爺、帝君),共有三尊神像,除 原日治時期的老帝君外,民國 37 年(1948),建廟時又從雲林縣 四湖鄉參天宮迎回一尊神像供奉,稱為二帝君,民國 65 年重建時, 再增雕一座鎮殿帝君神像。協天宮同、陪祀神有五穀先帝(神農 大帝)、福德正神、中壇元帥(哪叱三太子),配祀神關平、周倉, 約是民國 65 年重建時所增祀。協天宮正殿上方,建有玉皇殿,供 奉玉皇大帝神位,每逢農曆正月九日玉皇大帝聖誕,供信徒膜拜。 建廟之後,協天宮的祭祀圈包含瑞豐村景豐、新豐、瑞和等漢 人聚落,每年農曆 6 月 24 日關聖帝君聖誕出巡,都會繞境全村。 協天宮的五榖大帝 祭祀組織為正爐主 1 名,副爐主 6 名,除正爐主必為景豐庄民外, 副爐主則景豐、新豐、瑞和各 2 名,負責各部落題緣金(樂捐)之事。後來由於瑞和地區人口日益 增加,民國 57 年(1968)10 月,便自瑞豐村析出,獨立設村,民國 71 年福明宮建廟之初,尚持續 為協天宮的關聖帝君題緣金,直到 70 年代中晚期,才退出協天宮的祭祀圈。民國 81 年新豐另建聖 豐宮,唯協天宮的 4 名值年副爐主中,新豐仍保有 2 名,兩村互為奧援。

延伸閱讀 帝君會 協天宮雖建於景豐,但新豐的信徒卻組有「帝君會」參與祭典,民國 40 年(1951)農曆 6 月,新豐的 庄民為著參與協天宮帝君的聖誕,由薛乾通、莊阿苟、曾碰知等人發起,組成「帝君聖誕會」,由會員每 人捐新臺幣 10 元,交給爐主負責購買牲禮祭品,祭拜帝君,祭典之後,「辦桌」請會員「食會」。第二年 更由會員每人捐出花生一包(60 臺斤,折成現金 174 元),作為基金,共有 32 戶參加,除保留母金 10 包外, 其餘供會員借貸,每借一包,須付年利一包,會員借貸須由會員作連帶保證人。每年所得利息除提供 4 包 給爐主當辦桌費用外,其餘平均分配給會員當作紅利。民國 48 年,會員咸認為利息過高,才逐漸下降為每 借一包、年利半包,民國 58 年再降為每借ㄧ包、年利 25 臺斤。 「帝君會」的會員,目前尚有 16 位,除一位由新豐遷到景豐的蔡姓信徒外,其餘都是新豐的庄民,新豐 的「帝君會」除為祭祀組織之外,早期尚兼具農村互助會組織的功能。

217


218


拾捌 . 新豐(新七腳川)


拾捌 . 新豐(新七腳川)

新豐社區遠眺

新豐原名新七腳川,鄉人習以「七腳川」稱之,大正 9 年(1920)與義安庄(阿緱寮)合為「新 七腳川」大字,戰後,鹿野設鄉,「新七腳川」大字改稱為瑞豐村。民國 52 年(1963)3 月,鹿野 鄉公所重編戶籍門牌,將新七腳川的地名簡化,保留「新」字,另取村名「豐」村,形成「新豐」 的地名,但地方人士仍習稱為「七腳川」。 新七腳川最早為南勢阿美族新七腳川社被迫遷移而形成的部落,明治 42 年(1909)3 月間,七腳 川事件後,部落被日本人拆社,其中 120 戶 349 人(實際移者 119 戶 331 人),分兩梯次移住鹿寮 附近大埔尾原野,在鹿寮溪與干仔典(加拿典溪)之間,由阿美族之大埔尾社及漢人之義安庄(新 良庄)分割部分土地,形成一社,社名「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Barohaichikasowan)社」,バロハ イ(Barohaichi)阿美族語的音譯,為「新」的意思,譯成漢語則為新七腳川社。 明治 42 年(1909)7 月,為著便於管理新七腳川社人,日人設立新七腳川警察派出所(大正 8 年 改稱為大原村警察派出所),轄區包含今鹿野鄉整個鹿寮溪以北地區及關山鎮的月眉。臺東製糖會 社大原事務所(大正 7 年設立)、大原公學校(大正 13 年設立)均設在新七腳川,手押臺車道亦 在新七腳川設站,新七腳川因而為鹿野區溪北地區出入的主要門戶及行政中心。大正 15 年(1926) 3 月,臺東線鐵路全線通車後,溪北地區的重心才逐漸轉移到鐵路經過的大原(瑞源),昭和 6 年 (1931),派出所也遷到大原驛前。 新七腳川社建立之後,備受布農族人出草威脅,大正 4 年(1915)8 月 18 日,新七腳川派出所被 攻擊,新七腳川社因頭目被殺,人口急速銳減,到大正 14 年,南勢阿美族人僅剩 1 戶 1 人,因而散社, 代之而起的是移墾的漢人。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會社為解決勞力不足問題,設置本島人移民村,開始有漢人移墾新 22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捌 ‧ 新豐(新七腳川)

七腳川。新移入的漢人,在原阿美族部落東邊手 押臺車道的兩側,興建家屋,形成新聚落,成為 此地原野開墾與聚落發展的的新主力。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治時代戶口寄 留簿、除戶簿的資料顯示,至大正 10 年(1921), 新七腳川的住民計有高津德、曾椪大、曾椪知、 王登亮、莊阿苟、潘信、潘上仁、潘兼、潘德恩、 潘登旗、潘界等戶,都是客家人及平埔族人,除 了王登亮、莊阿苟為北部客外,其餘都來自恆春 郡車城庄,及潮州郡萬丹頂竹仔的客家人或平埔 族。移民之中,以曾碰大家族最具勢力,除了經 新豐的紅甘蔗 營雜貨生意外,還擁有土地 10 筆土地,為漢籍移民中唯一 擁有土地者。 昭 和 時 期, 移 入 者 以 北 部 客 家 為 最 多, 大 正 13 年 (1924),新七腳川再興移民潮,很多自由移民移入新七 腳川開墾會社地,大原地區最大墾戶張承霖也移到新七腳 川,開墾大原公學校後方山坡地 40 餘甲,吸引很多工人前 來,尤其是北部客家人。當年移入者高達 30 戶 131 人,絕 大多數從大原地區其他聚落移入,為歷年來漢人移入新七 腳川最多的一年,其中有 9 戶在新七腳川落地生根成為常 住民。 當時,新七腳川大部分還是荒埔地,土地大多為官有地 或會社地,可以隨意開墾,先開墾、再承租,選擇土肉較 聚落裡的有應祠 鬆的土地,先砍草、放火燒,再撿石頭,把石頭集成堆, 再用牛來犁,土地墾成後再向官廳(臺東廳)或會社承租。 土地大多種甘蔗、陸稻、花生,陸稻主要是自己吃,花生、 甘蔗則為主要經濟來源,會社地一定要種甘蔗,才可獲得 肥料配給。 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本結束統治臺灣時,新七腳 川的漢人共有 32 戶 161 人,以籍貫而言,新竹州的客家人 14 戶 64 人為最多,高雄州 8 戶 49 人次之,此外尚有 1 戶 臺灣華僑。 戰後,由於大批雲林、嘉義兩縣濱海地區農民的移入、 外省榮民的進駐鹿野大同農場,客家人逐漸喪失優勢,閩 南人成為最優勢的族群。 山腳下的土地公廟 閩南人的移入,蔡庚寅是關鍵人物。蔡庚寅嘉義東石人, 日治時代移入新七腳川,戰後經營豬肉販賣、料仔山、糖單買賣、土地仲介等業,並承包會社甘蔗 採收工作,引進了很多雲嘉沿海一帶,尤其是東石,臺西兩鄉農民移入瑞豐地區。這些移民移入之 初,大多開墾臺東糖廠的廢耕地及國有荒埔地,或因不諳土地法令,或因生活困苦繳不起租金,大 多未辦理承租手續。民國 44 年(1955),政府在鹿野成立大同合作農場,安插退除役官兵,民國 46 年臺糖公司成立鳳梨農場,種植鳳梨,很多農民未辦理承租已墾荒地的手續,土地被政府及臺糖 221


無償收回,造成幾十戶的雲、嘉移民無地可耕,被迫遷離。 根據筆者在民國 94 年(2005)4 月間的實地調查,新七腳川共有 150 戶,其中閩南人 98 戶,客 家人 35 戶,外省籍 10 戶,原住民 7 戶,閩南人最具優勢,約佔聚落的 65.33%。 新七腳川的漢人,以傳統的民間信仰為主,日治時期,就有「帝爺廟」供奉關聖帝君,為新七腳 川與阿緱寮居民的共同信仰。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帝爺廟被毀,神明被村民藏匿在加拿點的草 叢中。戰後在阿緱寮重建新廟,新腳川的村民組成帝君會,持續參加帝君的祭祀活動。民國 80 年代, 村民種植食用甘蔗獲利頗豐,才建聖豐宮供奉媽祖。在此之前,聚落的福德祠為居民信仰中心,山 腳下亦有一座土地公廟,為在附近耕種的農民所信仰。此外,聚落中另有一座有應祠,一位客家移 民死後無嗣,村人憫其無後,為之建祠供奉,稱之為「客歸爺」,有應祠建在聚落中,在臺灣相當 罕見。 民國 44 年(1955),天主教紀守常神父來到新豐傳教,約有 45 人接受信仰,第二年建堂。當時 新豐水源不足,僅有一口大井,居民常因爭水起糾紛,天主教曾為村民建簡易供水設施。民國 64 年, 颱風來襲,教堂被土石流淹沒,雖經清理,建築仍在,但因教友日少不再啟用,目前僅存的幾戶教 友,都到關山天主堂聚會。

1. 新七腳川社遺址 新七腳川社,位在今瑞豐 國小後方北側山腳川,現為 農田,已無建築遺蹟。 七腳川社本在花蓮平原, 原址在今花蓮縣吉安鄉,為 花蓮平原最大的阿美族部 落,明治 28 年(1895),田 代安定調查時,共有 360 戶 1682 人,與臺東平原的馬蘭 社(208 戶 1299 人)並稱後 山南北兩大社。 明治 41 年(1908)12 月, 七腳川社人因不滿隘勇勤務 分配不公,起而抗日。事敗 新七腳川舊社遺址 之後,七腳川社被日本人拆 社,社人之地作為日本人移民村(吉野村)的預定地。社人被迫分住十處,其中 120 戶 349 人(實 際移者 119 戶 331 人),在明治 42 年 3 月間,分兩梯次移住鹿寮附近大埔尾原野,形成「新七腳川 社」,為日本官方首次實施的「蕃社集團移住」,也是南勢阿美在今臺東境內建立的唯一部落。 創校於明治 38 年(1905)3 月 28 日的七腳川公學校(原設於太魯閣社,稱為太魯閣蕃人公學校, 明治 39 年 7 月因發生太魯閣事件而停辦,明治 40 年 6 月,移設於七腳川,改稱為新七腳川公學校), 亦隨七腳川社被拆散而遷移到里壠(關山),42 年 7 月被併入為里壠公學校。 建社之初,官方命令大埔尾附近各社阿美人及漢民搬運材料,建築房屋供其居住,當地阿美族人, 知其慘狀頗為同情,曾幫助墾耕 20 甲,栽種甘藷、陸稻。馬蘭社人亦頗同情,曾向派出所申請養 22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捌 ‧ 新豐(新七腳川)

育他們的子女,因而互相親睦,其他阿美族人、 卑南八社卑南族人以及附近漢人,亦向派出所申 請准許以牛或榖物為聘禮,收養歸順社人子女, 希望將來以男子繼承其家或以女子為其媳婦。布 農族人常至大埔尾附近出草,當地阿美族人、漢 人耕種時必須警戒,七腳川社人移住之後,因新 部落位處兩者之間,可為屏障,當地人不須再警 戒,可自行通行或耕種,因而非常感謝移住社 人。 移住社人,每戶可分配宅地 3 分,耕地 1 甲 9 七腳川雙方互訪 分,甘藷蔓 3000 條、陸稻種籽 1 斗 2 升,第一 次收成前每人每日發給三餐份的米及若干食鹽、臺灣米醬、火柴等,農具則全社發給鋤頭 50 支、 鐮刀 50 支、鋸子 3 支、鐵鎚 1 支、柴刀 1 支、斧頭 1 支、砥石 2 塊、銼刀 2 支共用。移住之初雖 有因思念故鄉而逃走 14 人,但至明治 43 年(1910),已不愁衣食,且可出任遞送郵件及舖設輕便 鐵道等工作,生活安定後已無人逃走。 明治 41 年(1908)年開始修築里壠、臺東間的手押臺車輕便鐵道,明治 43 年 6 月完工,新七腳 川段的工程即由新七腳川社人義務出役修築,通車後臺車所需後押車夫,大多徵調新七腳川社人擔 任,但工資低廉,每日僅 30 錢。 新七腳川社建立之後,備受布農族人出草威脅,明治 45 年(1912)5 月,布農族拉克拉克分社(ラ クラク)壯丁 20 餘人,到新七腳川社出草,在新七腳川社水源地附近反被阿美族人襲殺 3 人,從 此布農族人與新七腳川社反目成仇,時常襲殺臺車後押車夫,手押臺車沿線,成為殺戮戰場。雖然 在大正 2 年(1913)1 月 20 日,臺東廳長能勢靖一,邀集布農族各社頭目 103 人,與老吧老吧以北 至大坡庄各庄社保甲委員、頭目、長老及被害者遺族等 130 名,在新開園附近新武呂溪畔,舉行和 解儀式,新七腳川人亦帶去牛 1 頭款待布農族人,邊飲邊談互相表示親和。但僅及一個月,布農族 人又持續在手押車沿線繼續出草,大正 4 年 8 月 18 日,新七腳川派出所被攻擊,新七腳川社頭目 被殺,人口急速銳減,僅存 31 戶 124 人,大正 12 年 21 戶 84 人,到了大正 14 年,南勢阿美族人僅 剩 1 戶 1 人,族人大部分返回花蓮平原移住他社,因而散社,代之而起的是移墾的漢人。 民國 94 年(2005),花蓮七腳川部落的族人,曾重回故地憑弔,並與新七腳川(新豐)社區形 成友好關係,雙方開始互訪,並有結成兄弟社區之意。

223


2. 臺 9 線(中仙道) 臺 9 線省道,從鹿野永安村到關山德高里,近 20 公里的路段,堪稱臺灣最長的筆直路段,其實, 臺 9 現的前身,為日治時代的「中仙道」,其起源 可以追溯到明治時期的花蓮港、臺東的手押車道 (輕便鐵道)。 在東線鐵道動工之前,為運輸建築鐵路所需材 料,及方便交通,臺灣總督府先行修築臺東、花蓮 港之間的手押臺車道,以璞石閣(玉里)為中途站, 劃分南北兩線。南線由總督府土木局負責,明治 41 年(1908)11 月自臺東動工,明治 43 年(1910) 中仙道 6 月 1 日,卑南到里壠段正式通車營業。全線從花 蓮港海岸至臺東海岸共長 117.67 公里,軌距 2 呎 6 吋,沿途設 25 站,明治 44 年 5 月 15 日全線通車。 里壠以南的路線全長 43.13 公里,主要沿中央山脈東側山麓而行,經新七腳川、上鹿寮、馬背到 咾吧咾吧,大致與通電流鐵條網警備線平行,過咾吧咾吧後,再越北絲溝溪,沿清代北絲鬮舊道南 下,經北絲鬮、兵舍前(臺東分屯中隊兵營,今馬蘭榮家所在),直抵卑南新街。 手押臺車輕便鐵道的修築,多徵調沿途阿美族人,營運後仍以阿美族人為車伕,由於運輸量少, 夏秋雨季常沖毀北絲鬮溪橋樑、鐵道,布農族又常殺害阿美族押車夫,加上新七腳川社阿美族人與 布農族人反目成仇,手押臺車沿途,常成相互仇殺的戰場。因此運輸量不大,以大正 2 年(1913) 為例,新七腳川全年經過的臺車 775 臺,進出旅客僅 595 人,運輸貨物 487,790 斤。為著安全,臺 車仍採相互連結,定時發車,前、後臺車都有警察持槍坐鎮防守。 大正 8 年(1919)12 月,製糖會社私營的里壠線通車後,臺東、里壠間的手押臺車全告撤除,臺 東廳將其編入指定道路。 大正 15 年(1926)8 月 –12 月底,臺東廳發動卑南、阿美族人,以義務勞動方式拓寬臺東、檳 榔樹格、北絲鬮間道路,共動用民工 13,000 人次,平均每日 170 人,修築成路寬 7.27–10.91 公尺 的汽車道。 昭和 2 年(1927)放棄鹿野村經馬背、鹿寮間(今東 33 號鄉道)原有手押車道,以慶祝昭和御 大典(即位)名義,發動沿線阿美族人義務勞動,改道修築 5.45–7.27 公尺)經鹿野火車站可通汽 車的道路,因此又稱「御大典紀念道路」。昭和 7 年 2 月 25 日 –3 月 3 日,再以義務勞動方式修 築完成北絲鬮溪-北絲鬮間道路(共動用 9807 人次,平均每日 288 人) 。昭和 8 年 1 月 –9 月間, 臺灣總督府撥款修築的明野橋(18,020 圓)、鹿野橋(27,190 圓)完工後,里壠自動車合資會社開 始經營里壠 – 臺東間固定客運路線。 日治時期,中仙道全長約 175 公里,全線為沙礫路,主要橋梁並未興建,只有部分路段可通行汽 車,又與東線鐵道平行,因此運輸量不大。 戰後,中仙道改稱花東公路,民國 65 年(1976),列為省道幹線,稱為臺 9 線省道。戰後初期, 颱風來襲,原有的路基、橋樑多處被毀。花、東縣民多次陳情修復,但因經費拮据,未獲採行,直 到民國 45 年(1956),蔣介石總統指示修復,公路局才積極行動,利用美援,花東公路才正式進 入整修時期。由於所需橋樑太多,經費無法負荷,初期萬里溪、馬太鞍溪、太平溪、秀姑巒溪與新 武呂溪都是利用鐵路橋,加鋪木板橋面,形成火車、汽車共用橋樑的特殊景觀。其他橋樑,也多位 以水泥涵管鋪成的過水橋。民國 48 年 6 月,全線開通,可以行駛汽車。由於多數橋樑未建,每逢 豪雨,交通就會中斷,經過 30 餘年不斷的改善,民國 83 年(1994)新武呂溪擴建完成,臺 9 線不 僅全線暢通,而且成為臺灣重要的景觀道路。 22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捌 ‧ 新豐(新七腳川)

3. 瑞豐國小(大原公學校) 瑞豐國民小學位於加拿 典、鹿寮兩溪之間的新豐社 區,其前身為日治時代的大 原公學校,為鹿野鄉鹿寮溪 以北歷史最悠久的學校。 明治 38 年(1905),日人 曾在花蓮平原設立七腳川公 學校,供阿美族子弟就讀。 七腳川事件後,學校雖隨族 人南移,但卻遷到里壠(明 治 42 年併入里壠公學校), 新七腳川的族人子弟就學必 須徒步到里壠。 瑞豐國小 大 正 7 年(1918), 臺 東 製糖會社設立大原、月野兩個本島人移民村後,大原地區人口逐漸增加,卻無學校。為解決移民及 區內阿美族子弟就學問題,大正 13 年 4 月,臺東廳在新七腳川派出所附近,設立大原公學校。學 區包括大原村與月野村。當時大原村包括今鹿野鄉鹿寮溪以北全 境,即今瑞豐、瑞源、瑞和、瑞隆 4 村,月野村即今關山鎮的月 眉里,原屬鹿野區,昭和 12 年(1937)因行政制度修改而改歸關 山庄。 大原公學校創校時僅有一班,大正 14 年、15 年各增 1 班,昭和 2 年(1927 年)才建校舍,當年第一屆學生畢業,共有 11 名,其 中漢族子弟 7 名,阿美族人 4 名。昭和 3 年時因學生數減少而減 日治時代大原公學校 為 2 班。昭和 7 年時有 2 班,學童 84 名(男 42,女 42),教職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員 3 名。為普及「國語」(日語),校內設有「國語講習會(所)」, 以本島人為招生對象,在農閒時期,利用夜間上課,由學校教師、 派出所警察授課。 大原公學校為四年制,學生畢業後,若想繼續讀書,大多到里 壠公學校插入五年級,畢業後再讀高等科。四年制的課程分兩類, 一類重視普通課程,一類重視實業課程。本校當時學生以農業移 民及原住民子弟為主,學校採用實業課程。 學校設有「實習農園」,學童除每週有 5 節的「實科」課程外, 大原公學校農園 - 韓筆鋒提供 尚須實際負責農園的作業,種植香蕉、甘蔗、柑橘、鳳梨等作物。 參加過日本「甲子園」棒球賽、嘉義農林學校畢業的棒球好手拓 弘山(池上阿美族人),曾在大原負責實習農園。學校還設有豬 舍、堆肥舍,供學生實習,也養馬、驢,供教職員到里壠、鹿野 出差以及訪視學童家庭使用。 大原公學校位於斜坡,本無操場,昭和 12 年(1937),派出所 動員民工整地,將原為傾斜的坡地整為平整的操場。 大原公學校畜舍 - 韓筆鋒提供 昭和 16 年(1941),日本政府為配合在臺實施徵兵制,在臺實

225


校園整地 - 韓筆鋒提供

施義務教育,大原公學校改名為六年制的 大原國民學校。 戰後,大原國民學校改稱「瑞豐國民學 校」,潘清發擔任首屆校長,35 年(1946) 4 月,潘清發調長都蘭國校,由鍾鳳財接任。 鍾鳳財治學有序,善於協調,與地方人士 及師生相處融洽,任職瑞豐國校常達 22 年 6 個月,為縣內各級學校在同一學校任期最 久的校長。 民國 37 年(1948)3 月,設立瑞源分班, 39 年升格為分校,43 年 9 月獨立。民國 57 年,實施九年國教,改稱瑞豐國民小學。 民國 94 年 8 月,奉教育局核定開辦國小幼

稚班,學生 7 人,由教導主任兼園長。 民國 50 年起,瑞豐國小學生數劇增,至 70 年度之間都達 400 位以上,班級數最多在 12 班以上。 近年來人口外流嚴重,學生數減少,只餘 6 班。本校學生大多為閩南人,原住民皆為阿美族,僅占 1 成。鍾鳳財之後,先後接任校長的有蘇兆賜、林火炎、簡焦桐、李信樂、張文凱、曹音鵬等人。 張文凱任職期間,特重環境綠化美化教育,先後完成運動場整建、水生教材園,學校宛如公園, 曾獲民國 92 年度關山區綠化美化第 2 名。張校長積極推動社會教育,辦理外籍配偶成教班,茶藝班, 桌球班,SATB 四部直笛團等,著有成效。與社區互動甚佳,協助新豐社區成立醒獅團,在社區經 費協助及由學校教師指導下,寒暑假時又開辦親子共學英語班、美勞班、電腦班,供社區民眾及子 弟參加。又與瑞和社區合辦書法班、電影欣賞等等,提供社區民眾休閒性和知識性成長的機會。 目前,瑞豐國小共有 6 班,學生 89 人,以及國幼班 1 班 9 人。

22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捌 ‧ 新豐(新七腳川)

4. 新豐聖豐宮 鹿野鄉是臺東 縣庄廟最發達的 地 方, 每 個 漢 人 聚 落, 都 有 自 己 的 庄 廟, 新 豐 的 聖豐宮是最晚建 築 的 庄 廟, 因 此 建築較為華麗。 約在民國 40 年, 從嘉義縣東石鄉 移墾的農民約有 10 戶, 因 新 豐 聚落尚無神明可 供 奉, 乃 由 林 瓦 倡 議, 村 民 集 資 3000 元, 在 嘉 義 縣朴子鎮雕塑天 聖豐宮 上聖母神像一尊, 先在東石鄉港口宮寄祀半年,再迎回庄中,輪祀在信徒家中(以日計),約在民國 42 年,開始成 立爐主組織,每年媽祖聖誕,以擲筊方式,產生爐主,媽祖開始輪流在爐主家祭祀。 除媽祖信仰外,新豐庄民尚與景豐、瑞和兩庄民共祀景豐協天宮的關聖帝君,民國 71 年瑞和另 建福明宮後,新豐庄民自覺也應有一座公廟,約在民國 80 年(1991),由於庄民種植的食用紅甘 蔗價格不錯,經濟改善,於是葉寶山倡議,由葉寶山、陳順長、吳秦德、李自謙、高仁寶、曾坤榮、 蕭本篤、葉建興、林金真、柯丙丁、莊謙鈿、莊瑞光、林猛仔、蘇仁宗、袁明貴、黃添祿、陳儀隆 等人組成籌建委員會,推動建廟事宜,民國 83 年動土,84 年底完成初步硬體工程,同年農曆 11 月 11 日安座入火,民國 92 年,廟頂、廟門、鐘鼓樓等工程陸續完成,同年農曆 11 月 19 日,再舉行 完成大典。 聖豐宮所需工程費,除歷年來媽祖爐主組織結餘款百餘萬外,其餘多由村民樂捐,除新豐外,尚 及景豐等地。新豐附近有鹿野農場的農莊,外省榮民住戶,亦曾捐款贊助建廟。 聖豐宮除主祀媽祖外,尚有同、陪祀神明神農大帝、註生娘娘、中壇元帥、福德正神,除神農大 帝、註生娘娘是在入火安座時在臺東市雕塑外,中壇元帥是從臺南縣新營鎮太子宮,福德正神是從 屏東縣車城鄉福安宮分靈而來。 聖豐宮主要祭祀為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聖誕之前,會有擇日返回東石鄉港口宮的進香活動, 媽祖聖誕之日,尚有出巡繞境活動,聖豐宮設有鼓陣,約 6–7 人,由村民組成。

227


5. 曾家老宅

曾家老宅

曾家老宅位於瑞豐國小北側省道旁,四間連棟式的家屋,屋後尚有寬闊的生活空間。日治時代的 建築,最初為茅草屋頂,多次整修始成今貌。 曾家老宅為曾碰大家族所有,曾家原籍高雄州恆春郡車城庄。大正年間,三兄弟先後移入新七腳 川營商墾地。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治時代戶籍寄留簿,目前,新七腳川的常住民,以曾 家最早移入。 曾碰大,明治 26 年(1893)生,至遲在大正 10 年(1921)7 月之前,就已移入新七腳川,開設 大源興商店,從事菸酒、雜貨生意,獲利頗豐。曾碰知,明治 33 年生,隨兄移居後山,最先在加 拿典(月野村)從事雜貨生意,大正 11 年,亦移至新七腳川協助家業,在曾碰大家旁築屋居住。 碰知尚做販牛生意,其妻則做布販,常背著布匹到附近原住民部落做生意。 臺東製糖會社在大原設立本島人移民村,鼓勵墾戶種植甘蔗,曾碰大需要人手,大正 11 年 (1922),三弟曾阿尾到七腳川幫忙,家業擴大。 當時,從網綢社到北絲鬮溪間的通電流鐵條網警戒線尚未撤除,設有警察分遣所防守。曾家遷來 此地時,仍見到警備線的通電鐵絲,附近布農族人出草舊習尚未完全根除,還會出草,漢人墾戶仍 恐懼不已。 大正 13 年,曾家開始向新七腳川社移出的阿美族人購買土地,到昭和 15 年(1940),曾家擁有 土地 6.112 甲,面積雖然不大,卻是日治時期新七腳川唯一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漢人家族。

228


拾玖 . 武陵


拾玖 . 武陵

武陵鳥瞰 - 李仁生提供

武陵,日治時期官方文獻稱之為ボクラブ(bokurabu),源自於布農族語 bokuzav,平原之意。武 陵位於鹿寮溪中游,係由其支流加拿水溪流出山地後沖積而成的寬廣沖積扇,由於視野遼闊,向東 俯瞰,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因此又有「明野」之稱,日治時期,在武陵興建的神社,成立的青年會, 都以「明野」命名,部落東北下方公路,穿過鹿野溪的吊橋,也稱為「明野橋」。戰後,改稱武陵, 除取 Pokurabu 的閩南語外,亦寓有桃花源之意。 武陵本是一片杳無人煙的原野,大正 6 年(1917),為著加強控制加拿水溪上游的布農族人,才 在位於通電流鐵網警備線上的此地設立ボクラブ分遣所(今武陵派出所),管轄加拿水、カルカラ ズ兩社的部分社眾。大正 10 年升格為警戒所,管轄加拿水、高地、月眉、赤坂、七腳川、榕樹、崁頂、 里 壠 山 等 分 遣 所, 為 海 端、 北 絲 鬮 溪 間 的 理蕃重地。大正 15 年, ボクラブ警戒所改為 警 察 官 吏 駐 在 所, 原 轄區改為里壠支廳第 四 監 視 區, 監 視 區 監 督駐在所仍設在ボク ラブ警察官吏駐在所。 大正 8 年(1919), 加拿水等部落歸順後, 武陵部落部落入口 部落會所 23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玖 ‧ 武陵

第二年,官方即在武陵設立交易所,大正 10 年, 增 設 教 育 所 與 施 療 所( 大 正 11 年 升 格 為 療 養 所),對「歸順蕃」進行交易、教育、醫療等服 務工作。大正 11 年,開始以水田為主的授產事 業,最先指導附近族人開墾大約 3 厘的水田,以 竹管通水灌溉試作,但因受到蟲害,成績不佳。 次年,再開墾 2 厘試種,成績良好,族人欣喜異 常。大正 13 年,增闢 4 分地,發育旺盛。由於 試種成功,附近溪流水量充沛,官方修築總長 509 公尺的水圳,開闢 4 甲水田,同年 12 月,將 日治時期的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加拿水社 10 戶移住武陵。 加拿水社原居加拿水溪上游左岸的深山中,明治 43 年(1910),為尋求耕地,約有 7 戶 30 餘人, 移居加拿水溪中游兩岸形成一社。大正 11 年(1922)1 月,內本鹿地區的布農族人 Rusuhabu 等 7 人, 突襲ボクラブ警戒所,擊斃巡查小宮房次,搶走槍支 4 把、子彈 90 發以及其他交易品,還造成西津、 田代、宮崎三位巡查受傷。事件後,官方還在ボクラブ建立小宮巡查遭難碑。 武陵為日治時期里壠支廳(關山郡)「蕃社集團移住」政策最成功的示範部落,其實最早移住武 陵的是來自內本鹿地區的漢人通事。大正 12 年,決定將尚未布農化的住在內本鹿的漢人通事移出, 最後說服了內本鹿ビスバタソ社的張富祥 1 戶 12 人、以及バラン社的鄭森 1 戶 11 人,在 2 月 23 日 移住武陵,官方並在警戒所附近(在今派出所對面,武陵國小北側)為他們建造家屋。大正 13 年 (1924),更將交易所改為民營,交由鄭森經營,為當時里壠支廳蕃地唯一民營的交易所。 加拿水社移入之初,官方並未為之規劃,族人自行建造房屋,散居各處。後來由於瘧疾流行,以 及為著便於管理,才在警戒所的西南邊,建造 10 戶「改良蕃屋」集中移住,正式成為一個移住集 團地。 武陵原野面積共有 155 甲,其中 62 甲適合開闢水田,93 甲適合作為牧場,就土質、地勢、水源、 交通各方面而言,皆為理想的集團移住地。昭和 5 年(1930),官方投入 14,537 圓資金修築 3,350 公尺的水圳、昭和 6 年,再投入 5,593 圓,開墾水田 62 甲以及建築蕃屋。同年,陸續招徠加拿水社 22 戶、內本鹿 40 戶共 557 人(內本鹿的人可能又被遷到鸞山)。昭和 7 年,再移入加拿水溪上游 カルカラズ社 4 戶 43 人。至昭和 9 年 2 月 1 日止,實際完成內本鹿、加拿水、加拿典、咾吧咾吧(在 今鹿野鄉龍田村湖底)スソヌソスン(永康部落)等社布農族人共 26 戶 202 人移住。昭和 10 年, 另有居住在利稻上方カイモス社(栗園)的 Palalabc 氏族兩戶移入武陵,是年底,武陵人口共有 53 戶 328 人,其中與布農族人 41 戶 287 人、日本人 11 戶 35 人、本島漢人 1 戶 5 人,成為僅次於利稻 (60 戶 357 人)的布農族第二大部落。 由於武陵未墾地尚多,又有水源,昭和 13 年(1938)擬定的「內本鹿社三年移住計畫」,武陵 也被列為移住地之一。昭和 16 年,再將朝日警察駐在所轄內的カラガラソ、マスララ兩社共 9 戶 移住武陵。除郡社群外,尚有原居住在大崙溪上游拉庫拉庫社巒社群 Takishilahoman、Ishihahabutz 亞氏族的族人,移住武陵。昭和 17 年(1942),武陵的布農族人共有 46 戶 367 人,其中郡社群 35 戶 275 人、巒社郡 11 戶 92 人。 移居武陵的布農族人,分處五處,散居在警察駐在所附近。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官方為著解 決軍糧不足問題,積極在武陵推動水稻耕作,除修築水圳與開墾水田、分配水田、提供農具供族人 耕種之外,為著更有效的管理以利於維護水源及解決稻作所需的密集勞力,將分散 5 個地方的布農 族人,集中於今日的武陵部落。為吸引族人接受水田稻作,日本政府還為之建屋,任命 Istanda 氏族 231


的 Salilan 為頭目,負責執行相關事務。 武陵被日人視為理蕃政策的示範部落,昭和 9 年(1934),始政紀念日(10 月 17 日)武陵部落 因表現優越,獲得總督府頒贈「產業助成金」20 圓,族人以此為經費,在駐在所設置警鐘臺,做為 警報、報時以及召集社眾之用。 大正 11 年(1922),部落尚未形成之前,日本官方就在武陵分遣所旁,設立明野祠,供奉日本 的開拓三神、明治天皇神符。作為附近分遣所日本警察及家眷的信仰對象。武陵部落形成後,成為 日本人理蕃政策的社會教化的中心。昭和 2 年(1927)3 月,明野祠由駐在所職員及布農族人共同 出力重新興建,同年 10 月,駐在所職員及明野青年會共同協力擴大規模並捐獻石燈籠一座。昭和 10 年 10 月 12 日,武陵部落在明野祠前舉行收穫祭,同時教育所、明野男、女青年團舉行聯合運動 會,吸引 500 人以上參觀,為當年原住民部落盛事。昭和 11 年的紀元節,教育所學童與青年團團 圓在神社內實施紀念植樹。每年四大節為例祭日,每月初一、十五日為小祭,族人都要到神社禮拜, 部落祭典、族人結婚也常在神社前舉行,神社漸成族人生活的一部分。 戰後,武陵設村,劃歸延平鄉管轄,由於是山地管制區,限制漢人出入,武陵尚能穩定成長。民 國 40 年代鹿野大圳完工之後,農業生產欣欣向榮,除小米、稻米等糧食作物外,玉米、花生成為 主要經濟作物。民國 61 年(1972),武陵人口達到最高峰,共有 150 戶 1019 人。僅次於鄉治所在的 桃源村的 216 戶 1322 人。此後,人口逐漸外移,民國 100 年 10 月,武陵人口總數 233 戶 727 人。 戰後,政府開放山地傳教,外來宗教得以進入武陵部落。由於族人深受瘧疾所苦,非傳統的布農 族民俗醫療與巫術所能治療,導致很多族人死亡,提供外來宗教發展的空間,凡能有效治療瘧疾的 宗教廣受族人接受。目前,部落中有基督教長老教會及天主教堂,長老教會傳入較早,教勢較盛, 民國 37 年(1948)胡文池牧師即到武陵傳教,民國 43 年建堂。天主教約在民國 44 年傳入,民國 50 年建堂。民國 46 年,因有族人久病不癒,接受住在加拿部落漢人的建議到神壇治病,病癒後, 在部落開始傳播漢人的民間信仰。

延伸閱讀 內本鹿的漢人通事 通事之設起源於荷據時期,荷人在原住民部落,設置土官(頭目),做為部落領袖,又實施包稅( 贌社) 制度,由漢人社商承包原住民部落的人頭稅,允許社商到原住民部落交易、捕鹿,社商常委託通事代為執 行。1655 年,力勸鄭成功出兵攻臺的何斌,就是荷蘭人的通事。清康熙 54 年(1715),雖然廢除贌包稅制度, 但仍保留通事制度。 通事並非正式的官職,但必須官方認可才能出任,通常是由通曉原住民語言,熟識原住民習俗,甚至略 通醫術、能為原住民治病的漢人出任,主要任務是擔任官方與原住民間溝通的橋梁,負責的事務非常廣泛, 凡舉部落翻譯、行政、稅務、司法、緝拿、經濟等事無所不包,權力甚至比一般官吏還大,如果通事與原 住民或官府關係良好,其職務可以為終身職、甚至父死子繼。有時,通事也可以向原住民承租土地開墾成 為墾首,例如雍正 11 年(1733)開墾臺中平原的張達京(張振萬墾號)、光緒 20 年(1894)開墾後山鹿 寮埔的張新才(張儀春墾號)都是通事出身。 清代後山,雖然遲至同治 13 年(1874)卑南廳設置後,才在各社設置通事,但原住民與通事的關係甚 早。康熙 34 年(1695),前來後山招撫「崇爻八社」(花蓮平原)的賴科即是大雞籠(基隆)的通事, 賴科更是開墾臺北盆地「陳和議」墾號的合夥人,關渡天后宮的倡建者。康熙 60 年,朱一貴事件後開始「封 山政策」,禁止漢人進入後山,但仍在水底寮(今屏東縣枋寮鄉)設置公所,派通事負責,准許後山原住

23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玖 ‧ 武陵

民到水底寮交易,「凡有後山貨物出於山前者,都要枋寮公所通事發賣,穀、麥、芝麻賣十包者,通事抽 一包;鹿茸、熊膽等物賣十元者,通事抽一元。每年麥有一萬包、穀物有七千餘包、芝麻有一千餘包;其 稅只有八百餘歸臺防廳,餘皆通事所得。」 清光緒年間,官方經營後山,分為北(奇萊)、中(秀姑巒)、南(卑南)三路。每路設總通事二名, 大社每社設通事一名,小社 2–3 社合設一人,總共 64 人。總通事的設置,大致以族群來分:南路卑南、 成廣澳等社總通事管卑南、阿美族各社,太麻里總通事管排灣族;中路秀姑巒總通事管阿美族;高山總通 事管布農族;北路奇萊南勢七社總通事管花蓮平原的南勢阿美,高山木瓜等社總通事管泰雅族。總通事、 通事的口糧除北路的奇萊南勢七社(16 圓)、木瓜高山等社(12 圓)兩個總通事外,其餘都在 5–6 圓間。 清代在後山,共設 64 名通事,每月支領的口糧需銀 390 圓。因公死亡的通事,眷屬仍可續領口糧,光緒 3 年(1877),激起大港口事件被阿美族人殺死的秀姑巒總通事林東艾,「因被凶番戕害,情節慘烈,其原 領口糧銀兩,奉文不裁,給其家眷以資養膳。」 日治初期,仍沿續通事制度,清代所任命的通事,甚至被重用,如張新才被臺東撫墾署任命為事務署託, 鄭清貴、潘元和、林烘爐、朱紫貴等人也都曾任區長。在臺東廳,曾有女通事出現,明治 32 年(1899), 總督府八戶技師至東部調查森林,曾在里 雇用女通事毛皆,由她帶領,深入新武路溪流域的布農族部落。 毛皆時約 40 歲,夫婦自清末以來即以擔任山地通事聞名於世。 除官派通事外,亦有與原住民從事交易的商人自稱通事而得到部落認可者,內本鹿地區的通事即屬此類。 大正 4 年(1915),六龜里支廳曾發補助款,要求內本鹿的通事遷居六龜里,但因不慣平地生活,不久 家屬都回到山中。六龜里事件前,內本鹿情勢不穩,日警曾派莊元、陳細細、鄭森三人回社安撫。8 月, 事件發生後,其他通事都潛回山中。 日本政府認為六龜里事件係漢人通事柯知、莊元、陳乞食等人所鼓勵,尤以莊元為首,排日思想最濃厚。 他們在原住民部落中散布「日本與土匪(噍吧哖事件)正在打戰,敗相畢露,近日中國人與西洋人將來六 龜里支配臺灣人與原住民」、「臺南、打狗已淪陷,日本人將被逐出本島」等謠言。事件發生,柯知、陳 乞食隨即被捕,囚在六龜里支廳,被日警藉故射殺。莊元則藏匿深山,日警操控與其交惡的通事,計畫利 用其所屬的原住民將他逮捕。大正 5 年(1916)4 月 25 日莊元到巴里散社時,才被社人射殺。 大正 11 年(1922),內本鹿的漢人通事家庭尚有 12 戶,其中 4 戶仍維持漢人生活方式,2 戶已半布農 族化,其餘 6 戶已完全布農族化。日人一向視通事為理蕃事業最大的障礙,原計畫將所有通事遷離。但因 其中已被布農族同化或半同化者,其生活習慣與漢人不同,且在部落中有許多親戚關係,為利於統治及避 免當地反彈,於是決定僅將尚未被布農族同化的 4 戶移出,鄭森、張富祥兩家因而移住武陵。 內本鹿通事中以鄭森對地方的影響最大,鄭森原籍福建漳州,其父鄭然來臺後即在內本鹿地區與布農族 從事交易,後來擔任通事。死後,其子鄭森、鄭椅都曾經擔任通事,都娶布農族女。鄭森移住武陵後,取 得交易所經營權逐漸累積財富,昭和 13 年(1938),向臺東製糖會社承租鹿野高臺一帶的土地,招徠屏 東郡恆春、內埔一帶的平埔族人入墾,種植甘蔗,形成高臺、馬背聚落,鄭家子女,多人與平埔族人通婚。 鄭森長子鄭江水,明治 39 年(1906)生於內本鹿,通曉多種語言,膽識過人,大正 11 年(1922)1 月, 年僅 17 歲就與父親鄭森說服內本鹿的頭目,到武陵駐在所交出遭斬首的 小宮巡查首級及槍械。里 公學校畢業後,鄭江水到內本鹿警備線一帶 的駐在所擔任警手,對內本鹿的集團移住著力甚多,後來升任巡查,調 關山郡警察課服務。昭和 18 年(1943),曾率領高砂族義勇隊赴菲律 賓作戰。 戰後,鄭江水續在警界服務,曾回武陵擔任派出所所長,二二八事件 時,鄭江水曾護送關山地區外省籍公務人員避居霧鹿一帶,由布農族人 負責保護。戰後,原住民改冠漢姓,延平鄉以亞氏族為單位來冠漢姓, 被學界稱為全臺最有系統,就是鄭江水一手策劃的,武陵村的水田重新 鄭江水(左)與許常惠- 鄭德興提供 分配,也是由鄭江水主導。

233


1. 武陵國小 武陵國小的前身為ボラブ 蕃 童 教 育 所, 創 於 大 正 11 年(1922)4 月 1 日, 學 生 來自カナスオイ、カルカラ ズ、ラクラク、マハブ、マ カリワン等五社布農族原住 民,與海端國小同為臺東縣 布農族人地區最早的學校。 大正 13 年擔任教師的大山 明,後來為鹿野醫務室神田 醫生最好的助手。 戰後,教育所隨地名改稱 「 武 陵 國 民 學 校 」, 民 國 57 年(1968),實施九年國 教,再改校名為「武陵國民 武陵國小 小學」。 民國 38 年(1949)2 月本校設永康分校,民國 40 年永康分校獨立,民國 42 年 8 月永康國校因與 永安國校合併而遭裁撤。民國 55 年 9 月永康地區再設永安國校的永康分班,次年永康分班升格為 永康分校,並改隸本校,民國 57 年永康分校奉准獨立為永康國民小學。民國 85 年永康國小再降為 本校的分校。 民國 64 年(1975)9 月 22 日貝蒂颱風吹毀教室 3 間及宿舍 1 棟,事後經過多次整建,民國 85 年 6 月新建現有的校舍,次年整修操場。 體育方面,武陵國小以棒球運動最具特色,民國 60 年代,武陵國小成立棒球隊,由邱武清擔任 教練,邱武清去逝後由兒子邱有智繼任,父子默默耕耘,培養出很多好手,早期中華少棒的余宏 開、後來的國手、職棒球員王國政、余賢明、余賢聖、王國進、許志華、余金勇、邱世傑、鄭達 鴻、黃建隆、杜建平、王建明、余軍輝等人都是出自武陵,其中余賢明,余賢聖兩兄弟還是余宏開 的兒子;最近幾年,又屢見佳績,98 學年度國小棒球聯賽軟式組獲得臺東縣代表權、東區冠軍、99 年度第一屆紅葉小巨人盃第二名;其實武陵國小的棒球隊起源很早,日治時代就有棒球隊,昭和 11 年(1936),曾參加臺東廳的少棒比賽。 武陵國小對布農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特別重視,設有布農族文化資源中心外,還在校園後方興建傳 統家屋,作為部落舉行傳統祭典的場所。民國 94–95 年間,由霧鹿國小退休教師胡金娘指導的布 農兒童合唱團,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小組合唱第一名,以及 95 年全國師生鄉土歌 謠比賽原住民語系國小組第一名。

23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玖 ‧ 武陵

2. 武陵長老教會 民國 37 年(1948)元月, 胡文池牧師與布農族傳道劉 傳,首次將基督教的福音傳 入武陵。最先接受基督信仰 者僅有邱登德、邱振郎等少 數人,當時基督教遭到族人 強烈的反對,將宣教師趕出 部落,信徒也只好走路到關 山參加聚會。 民 國 43 年(1954), 胡 文池牧師派再派沈金標宣道 師前往武陵傳教,並定居在 武陵,在他的努力下,興建 了水泥磚造平房的教堂。民 國 45 年, 南 投 信 義 鄉 的 女 基督長老教會 教友全阿路、伍阿又兩人來 到後山巡迴傳教,武陵是她們經常落腳的地方,在她們努力宣導下信徒日增,當時就有 40 多戶教友。 當初金阿陵及武阿又在武陵傳道時,橫遭阻騷,並被迫離村。當他們要離開時,忽然有一名為 Sa 的狂人,舉槍亂舞,部落裡的巫師以傳統的巫術,為之驅趕惡鬼,卻不見效,有人請他們為他祈禱, 狂人竟因而平靜下來。過了 3 天,又有一名為 Kimpa 的人發狂,啃食衣服、咀嚼菸草,甚至咬自己 手腕,村人再請他們祈禱,結果也是霍然而癒,於是族人紛紛加入教會。 民國 48 年(1959),沈金標宣道師調至紅葉教會,張玉發宣道師來武陵教會牧會一年。第 2 年 4 月,沈金標宣道師再回武陵教會,同年 12 月,在武陵教會封牧晉升為牧師。沈金標在武陵長達 36 年, 直到民國 85 年才調任下野教會,是武陵教會穩定成長的主要因素。民國 82 年,教友用了將近 4 年 時間重建的新堂獻堂啟用,同時將舊教堂改為兒童主日學教室。 民國 85 年(1996)之後,繼續在武陵教會牧會的有王天金、邱蘭美、余明進、等人牧會,目前, 由余新雄牧師牧會。 武陵教會設有松年、婦女、弟兄、青少年等團契,共有會友 42 戶 142 人,每週主日聚會平均有 60 人參會。除了宗教活動外,民國 87 年起,武陵教會更爭取到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經費,開辦 原住民「文化成長班」,每周 1–5 下午 5–6 點,提供國小學生課業輔導,也提供母語、雕刻、歌謠、 編織等傳統文化教學。

235


3. 鹿野圳

武陵親水公園 - 臺東農田水利會提供

民國 42 年(1953),臺東 農田水利會向農復會貸款, 並運用美援,9 月開始動工 興建鹿野大圳,引鹿寮溪之 溪水,灌溉延平鄉武陵村、 鹿野鄉永安、龍田、鹿野村 一 帶 土 地, 民 國 47 年 8 月 完工,改善農民生活很大。 工程進行中,原設計的進 水口,係利用臨時性的三角 石 籠 截 溪 流 取 水, 民 國 49 年(1960)10 月 開 始 修 築 混凝土拱壩,施工中發現壩 墩岩層龜裂,經專家查堪結 果,改移壩址,重作地質鑽 探,並將壩型改為重力壩, 民國 50 年 11 月復工,51 年

6 月完工。除水壩、進水口等外,另有吊橋、電動流籠等相關設施。 民國 59 年(1970),鹿寮圳因進水口河床刷深無法順利取水,為方便取水,改由鹿野大圳進水 口共同取水,並經由鹿野大圳第 1 支線供水,因此鹿寮與鹿野兩圳灌溉系統合而為一,灌溉農田面 積達 995 公頃,其中鹿野大圳灌區 819 公頃,鹿寮圳灌區為 176 公頃。 鹿野大圳部分圳路穿過武陵社區,將社區一分為二,因圳路漸呈老化,滲漏嚴重,且荒草及垃圾 充斥,雜亂無章,甚至有居民跌落而溺斃之事發生。民國 90 年(2001),臺東農田水利會辦理鹿 野大圳幹線改善工程,將武陵圳進入社區後的圳渠,改建成上下雙層,下層渠道的水直通部落外灌 溉農田,上層是將傳統包覆式的溝蓋變身為下凹的淺水道,同時配合社區特色,融入部落文化,將 之整建為親水公園。社區居民也主動配合整理住處環境,將污染源的豬舍及羊寮等遷移,並在住家 四周大量種植原生種植物,蜜源及食草等植物遍佈,被吸引而來的蝴蝶、昆蟲、鳥類等,隨處可見, 使整個親水公園處處充滿生機,成為臺東縣新興的景點。

23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拾玖 ‧ 武陵

4. 臺東戒治所(武陵外役監獄) 武陵外役監獄位於武陵臺地下方東北側武陵橋附近的的鹿寮溪畔, 紅色的屋瓦建築,遠遠望去有如城堡般的渡假村,毫無一般監獄嚴 肅之氣,行政區雖屬鹿野鄉瑞豐村,但與武陵社區卻僅咫尺之隔, 監獄因位在武陵橋畔而得名。 武陵監獄前身為臺東外役監獄武陵農場,民國 60 年(1971),法 務部將由臺東監獄改制為外役監獄,共轄兩部份,即臺東外役監獄 本部與武陵農場,監獄本部設於臺東市,執行一般受刑人,武陵農 場則專收容輕罪及表現良好之受刑人,從事農墾作業。 民國 65 年(1976),為因應時代需要,貫徹分監管理的原則,將 武陵農場獨立為武陵外役監獄,是臺灣第一所專業外役監獄,而臺 東外役監獄本部,仍恢復為普通監獄,即臺東監獄。由於犯罪率逐 年遞增,各監所超額收容問題日趨嚴重,亟待有效紓解,民國 88 年 (1999)7 月起,武陵外役監獄再改制定名為「臺灣武陵監獄」,收 容 5 年以下刑期較短的受刑人。 臺東戒治所 武陵監獄土地共有 99.8054 公頃,建築方面全監共計有獨居房 12 間、雜居房 88 間、懇親宿舍 10 間、工場 5 間、炊場 1 棟、教誨堂 1 棟,育樂館及員工餐廳各一棟。 懇親宿舍為於省道上方的武陵臺地,供遠道探監的受刑人親屬居住,受刑人表現良好者,可在此享 受天倫之樂。 武陵監獄時期,每日在監所收容人數約 500 人,過過去六年的收容情形為入監人數和出監人數相 當,每年的假釋人數約佔全部收容人數的 25%,可見收容在此的受刑人其罪刑都比較不重,而且外 役能接近大自然的特性容易使受刑人受薰陶而有所改變。當時武陵監獄的受刑人可以到外面工作, 為臺東農忙時期提供不少助力,知本溫泉清覺寺的大雄寶殿工程,他們也參與過。 由於煙毒犯日漸增多,法務特別規劃於全國北、中、南、東各成立一所獨立戒治所,從事吸毒者 的毒品戒治工作。民國 95 年(2006)10 月 1 日,將原與臺東監獄合署辦公的臺東戒治所遷至武陵 監獄現址,原武陵監獄裁撤。目前以臺東地區經法院裁定強制戒治的男性受戒治人為主要收容對 象,另附設臺東監獄武陵分監、武陵外役分監,分別收容刑期 5 年以下受刑人以及符合外役監獄條 例的收容人從事外役作業。

武陵橋

武陵監獄

237


238


貳拾 . 瑞和(大埔尾)


貳拾 . 瑞和(大埔尾)

瑞和社區

瑞和原名大埔尾,鹿野鄉鹿寮溪以北是一片廣大的原野,由於位在鹿寮社附近,清代文獻多以鹿 寮埔稱呼,瑞和、瑞源濱卑南大溪地區,距離鹿寮社較遠,因此有大埔尾之稱。同治、清光緒年間, 阿美族人在今瑞源建社,社名亦被稱大埔尾,日治時期,在行政管理上瑞源、瑞和也合稱為大埔尾 「小字」,與景豐、新豐合成的七腳川「小字」,同屬大原「大字」。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會社在大原地區設立本島人移民村,招攬西部漢人移墾,這些會社 移民大多集中在瑞源,大正 11 年里壠線鐵路通車後在今瑞源設站,站名稱為稱大原,久而久之, 鄉民逐漸習以大原稱今瑞源,以大埔尾稱今瑞和。戰後,瑞和本屬瑞豐村,民國 57 年(1968), 因人口增加,才析出獨立設村。行政村的瑞和,包含漢人的瑞和、阿美族的瑞興以及卑南溪東岸的 寶華。 據地方耆老指稱,漢人移入大埔尾之初,尚有「八社仔」(卑南族)數戶,居住在今部落東方卑 南溪畔,以打獵、替製糖會社工作維生。 大正初期,大埔尾除大埔尾社附近有阿美族人的水田外,其餘都是芒草叢生的荒埔地,大部分為 臺東製糖會社的預約放領地,大正 7 年(1918)會社在大原設立移民村,於是有漢籍移民住在大原, 往來大埔尾墾地種植甘蔗,大正 12 年 7 月,里壠線鐵道在此設立大埔驛,阿緱寮、加拿典的客、 貨多在此地出入,開始有漢人在此從事商業行為。 最先移入大埔尾的漢人為簡金定,至遲在大正 12 年(1923),就已在大埔尾開設「西東商店」, 與原住民交易,販賣鹽、酒雜貨等日常用品。 昭和初期,新竹州竹南郡客家人徐秀春,向臺東製糖會社承租大埔尾的土地 69 甲,設立農場種 植甘蔗,招募農民前來種植甘蔗,漸有自由移民移入,昭和 12 年(1937),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 所日治時期的戶籍資料,大埔尾的漢人,僅有簡金定、徐光許、陳大早、范姜娘送、陳阿坤、徐阿 增、徐阿進家族等幾戶。除簡金定、陳大早為閩南人外,其餘都是客家人。 昭和 13–20 年(1938–1945)年間,大埔尾的漢籍移民仍不穩定,移入、移出相當頻繁,很多是 24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 ‧ 瑞和 ( 大埔尾 )

在大原、大埔尾、七腳川間遷移,鹿野地區之外 移入、移出的則以花蓮港廳的富里、玉里、鳳 林、瑞穗居多,且絕大多數是客家籍,而且都是 北部客家。 戰後,部客移入瑞和,仍以從花蓮縣移入的最 多,尤其是富里鄉的竹田。民國 35 年(1946), 原在花蓮縣卓溪鄉做「山場」(伐木事業)的客 家人黃英壽,移入瑞和,開設「油車」,生產花 生油,民國 37 年冬,黃英壽承包臺東糖廠瑞和 地區甘蔗的採收工作,由於缺乏勞工,仍從竹田 在徐家東海堂前的媽祖戲 - 簡林貴華提供 招募李楨裕、李祥炎父子,以及吳錦堂、陳光 鎮、李春梅、江德富等人,前來協助,這批工人 見到瑞和地區荒埔甚多,乃在民 38 年舉家遷入, 除江德富在瑞源外,其餘都在瑞和落籍,稍後生 活安定,又引介兄弟親友移入,是戰後瑞和人口 激增的主要因素。 目前瑞和人口約有 60 戶,北部客家人最居優 勢,其中以徐阿進家族最具規模。瑞和的村人, 絕大多數為傳統民間信仰者,日治時期就建有土 地公廟,為村民信仰中心。民國 37 年(1948), 新豐協天宮建廟,瑞和與同屬瑞豐村的新豐、景 豐共同出資,協天宮成為村人信仰中心,民國 瑞和土地公廟 - 韓筆鋒攝 70 年,村民自建福明宮供奉媽祖,才逐漸退出協天宮的祭祀圈。

延伸閱讀 大埔尾徐氏家族 徐阿進、徐阿增兩兄弟移墾大埔尾(瑞和村)雖非最早,但卻為大埔尾第一大家族,徐氏兄弟父徐新寶, 原籍廣東蕉嶺,15 世祖徐棟榮渡臺,在苗栗石圍牆(公館)落腳墾荒,三傳之後,其曾孫徐新寶移居苗栗 頭屋枋寮坑,開墾山坡地,種茶、水稻為生。由於山區生活不易,聽聞東部地廣人稀,又逢同鄉徐秀春, 為鹽水港製糖會社花蓮廳鳳林農場的大承租戶,因需要大量勞力墾地種植甘蔗,返鄉招募勞工,於是阿進 應徐秀春之招,約在昭和 6 年(1931)先到鳳林,一年後,阿增續至,兄弟兩家都在徐秀春的農場做工, 種植甘蔗。 昭和 7 年(1932),由於徐秀春之妻舅陳阿坤,頂替徐秀春在臺東廳鹿野區大埔尾承租臺東製糖會社土 地,開設農場,由於未墾地尚多,較有發展,阿進次子永富,先攜眷移至大埔尾,在陳阿坤的農場工作, 不久阿進、阿增兩家隨之移入大埔尾,一方面在徐秀春的農場(昭和 12 年頂讓給陳河坤)工作,一方面開 墾河川荒地,徐家墾成土地共有 40 餘甲。當時大埔尾除徐家外,僅有客家人范姜娘送、陳河坤與閩南人簡 西東等數戶。 徐阿進育有六子,除三子永和、六子永滿早夭,以及長子永清留在故鄉(曾就讀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 昭和年間,聽聞新港正在開港,應有發展潛力,乃舉家從苗栗遷往新港,經營燒碳事業,開設建億商店, 經營雜貨販賣,曾擔任新港電氣利用組合監事、向上會幹事委員,戰後首任成功鎮民代表會主席)外,其

241


餘次子永富、四子永春、五子永德,都移入大埔尾開墾,其中以永富對地方影響最大。永富讀過私熟,習 過武,熟諳中國古典小說,善雕塑,會做獅頭,能言善道又有謀略,具威嚴,頗為庄人所敬畏,昭和 16 年(1941)8 月,臺東廳公佈「部落會整備要領」,開始在街庄內分區設立部落會,永富被選為大埔尾部 落會會長,同年又被遴選為鹿野庄第二屆官派庄協議會員。永富常在家中講古,並曾召村人在家中習管樂, 招庄中子弟習武,組成獅陣。獅陣直到戰後,民國 36 年 228 事件發生,獅陣武器被警察派出所沒收才解散。 戰後永富仍活躍在鹿野鄉政壇,先後擔任鹿野鄉民代表會主席、鄉農會理事長。 徐阿增育有二子;長子永昌,沈默樂天,專心於土地的開墾,次子永盛,為永字輩中年紀最小的,因此 備受祖母疼愛,留在頭屋,頭份公學校畢業,才到東部發展,先與堂兄永富在鳳林徐秀春的農場工作,移 入大埔尾後,曾在鐵道擔任養護工,再到水尾(瑞穗)徐秀春的「煙仔間」(煙草工廠)工作,後因煙仔 間毀於颱風而返大埔尾,從事「採糴生意」,收購籐材、花生、蓪草、月桃繩(甘蔗採收綑綁用材)等農 林產品,承攬會社原料區甘蔗採收工作,以及開墾土地種植甘蔗。日治時期永盛曾擔任大原村壯丁團團長, 戰後曾任瑞豐村村長、鄉民代表。民國 43 年(1954),開設盛豐碾米廠,為瑞豐地區第一家。永盛較具 商業頭腦,曾利用米廠的發電機發電,供應大埔尾居民照明使用,賺取費用。 徐家老宅東海堂前的廣場,從日治時期起,到福明宮興建之前,一直為瑞和的社交活動中心,不僅部落 的土地公戲、媽祖戲、平安戲、村民大會都在徐家東海堂廣場舉行,連打拳賣藥,跑江湖的也都在徐家廣場。 徐氏家族人擔任公職者甚多,第三代子孫曾在鄉公所服務的就有振武、國賓、國科 3 人。振武師範學校 畢業,戰後曾是臺東縣最年輕的校長,擔任鄉長 2 屆,對地方貢獻頗多;國賓曾任建設課長,善設計,縱 谷地區三鄉鎮很多工程都請他設計監工,鄉內的協天宮、崑慈堂、福明宮也是由他設計,退休後寫書自娛, 撰有《徐姓族人入墾本省略考》、《東海堂徐氏祖先渡臺略考》、《瑞和村徐氏祖源拔錄》等書;國科鄉 公所秘書退休,任內推動《鹿野鄉志》的纂修貢獻頗大。 戰後徐家將原葬在頭屋的徐新寶墳墓遷到瑞豐村的公墓,並定每年農曆 2 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家族掃墓日。

24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 ‧ 瑞和 ( 大埔尾 )

1. 瑞和福明宮 瑞和福明宮建廟之前,村 民 為 祈 平 安, 常 在 媽 祖 聖 誕,聘請供奉媽祖的玉里金 寶班等戲團,到聚落演戲酬 神,已有「媽祖會」的爐主 組織。民國 55 年(1966), 庄民陳萬予發動募捐,交由 值年爐主鐘萬章等人前往北 港朝天宮進香,迎回媽祖金 身一尊,回村供奉於鐘萬章 宅,瑞和村始有媽祖神像。 鐘萬章去逝後,聖母歸為公 有,輪祀爐主家。 由於媽祖無固定場所安 福明宮 奉,庄民祭拜,諸多不便。 於是在民國 69 年(1980),由徐國章倡議,聯合徐振武(縣議員)、楊天貺(鄉民代表)、林焱(村 長)、廖盛宗、陳萬予(爐主)等人,發起籌建媽祖廟,7 月 15 日召開全村信徒大會,推選徐振武、 徐振光、潘金龍、蔡伯、楊錦貴、楊天貺、林添進、黃欽友、江良基、林焱、簡西東、陳萬予、李 祥炎、江欽祥、陳文等 15 人為委員,陳木貴、鍾源欽、黃元盛為候補委員,成立福明宮籌建委員 會,共推徐振武為主任委員、林添進為副主任委員、徐國章為總幹事,同年 10 月 19 日動土,由徐 國章設計,瑞源村民陳清涼承包初期工程,包括:一宮三殿(中為福明宮,左、右各為神農殿、千 歲殿)、辦公室、儲藏室各 1,共 50 餘坪,總工程費 130 萬元。71 年 4 月 8 日竣工,4 月 16 日(農 曆 3 月 23 日)入火安座,85 年再增建拜亭。 福明宮主祭祀神明為天上聖母,除原有從北港分靈而來的媽祖金尊外,建廟時再增雕媽祖鎮殿金 身(恆春金佛國雕刻舖黃水柱雕刻),同祀神有神農大帝、李府千歲、關聖帝君等神明,關聖帝君 由景豐協天宮分靈而來,李府千歲原係民國 64 年(1975),村民陳萬予從雲林縣東勢鄉保安宮分 靈而來,原祀奉於家宅,建廟時獻出歸公。民國 81 年(1992),因五營須有中壇元帥鎮守,再增 雕中壇元帥金身,並為神明修面整裝。 福明宮採管理委員會制,由信徒大會選出管理委員會,每三年改選一次。祭祀組織為正、副爐主 各 1 名,首事 9 名,每年在媽祖聖誕,由擲筊產生。爐主全村公卜,以往首事分 4 區(依東西南北 四角頭)卜出,後因人戶漸少,由四區漸次削減,如今已不分區。福明宮尚須負責瑞和福德祠祭典, 另有福德正神的值年正、副爐主各 1 名,首事 6 名,在土地公聖誕時公卜產生。 福明宮主要祭祀典為媽祖聖誕,每年農曆 3 月,多會擇日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民國 92 年(2003) 首度組團赴中國大陸湄洲祖廟進香。進香返村後,均有繞境活動,由於建廟之初,曾從寶華山慈惠 堂迎回一面金母令旗祀奉,因此繞境時尚須到寶華山慈惠堂交香。福明宮為舒解庄民經濟困境,尚 有標借「題緣金」之俗,以萬元為一標,六個月為一期,每年農曆 7 月、12 月底信徒大會時標借, 以解庄民經濟之急。

243


2. 簡家煙樓

瑞和村菸樓 - 韓筆鋒攝

民國 55–56 年(1966–1967)間,臺灣菸酒公賣局為配合政府開發東部經濟政策,核准「花蓮菸 區」種植菸草的面積可以增加,並許可增加新菸戶,因而設立關山輔導區,輔導菸農種植菸草,補 助菸農建築菸草乾燥室。於是鹿野鄉開始有菸農種植菸草,惜至民國 70 年代初,因天然災害多, 如颱風、豪雨及菸草病害,單位產量偏低,收購價格與方式不合理,以及國際價格等因素的影響而 沒落。從田野調查中發現,永安村的李聯、周茂盛,瑞豐村的曾坤榮、陳阿句、陳坤籠、胡中白, 瑞和村的簡西東,瑞源村的彭相增等人都曾建有菸樓(菸草乾燥室)。目前鹿野鄉僅存簡西東與陳 阿句兩家的菸樓,以簡家保持最完整。 菸草的種植比較耗費勞力,在春季播種,幼株長到一定的高度就要移植,並且需要不斷的打杈與 摘花芽,以防止其消耗養分,菸草不是整枝採收,葉片成熟一片就要採取一片,採收下來的葉片需 要及時進行處理。放進菸樓烤菸室連續烤 8 天才能完成。烤好的菸葉送到公賣局的辦事處,再由公 賣局的鑑定人員依菸葉的優劣判定等級收購。 菸樓的建築,農民自備四分之一的資金,土地銀行低利貸款四分之三,此外,農民也可借貸生產 資金,但銀行為保証本身利益,採取連保貸款,只要連保的菸農有人繳不起貸款,其他菸農藥共同 負責償還。因此菸農即使賺了錢,也常因需要償還他人貸款而虧損。 民國 56 年(1967)間,簡西東開始種植菸草,面積約有 6 甲,設置 2 座菸樓,種了兩年就虧損 四十幾萬。後來不堪因種煙草連年虧損,拆除了一座,另一座保留下來當倉庫使用。

24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 ‧ 瑞和 ( 大埔尾 )

延伸閱讀 簡西東 簡西東,原籍南投草屯,大正 9 年(1920)生,里 公學校高等科畢業。 大正 10 年(1921),父簡金定從草屯到花蓮鹽水港製糖會社大和工場(今光復糖廠)工作。大正 12 年 (1923),簡西東 3 歲,移居大埔尾(今瑞和村)。當時附近大片溪埔都是臺東製糖會社的土地,一望無 際,只有三戶漢人;不久,叔父簡金忠前來投親。簡金定開墾約一甲荒地,種植花生、番薯之類,後來移 民稍多才從事雜貨買賣。簡西東到關山讀高等科,每天走牛車路上下學;還需協助家中送貨以及其他農事, 需忙到半夜才得就寢。 昭和 14 年(1939),簡金定亡故後,妻子吳阿李時年 34,接掌家計,有牛車三部,專門負責運送料仔 山(今延平鄉武陵後山)林區所砍伐的原木,奠定簡家的經濟基礎。吳阿李身體健朗,至老都精神奕奕, 常告誡子孫:不可騙人,不要佔人便宜。 昭和 16 年(1941),簡西東承攬大埔驛鐵路貨運服務站的裝卸業務,運送木材、甘蔗和花生、玉米等 農產品,集貨區遠達月野(今關山鎮月眉),都以牛車載送到大埔驛;當時的大埔驛是花東鐵路的貨運大站, 業務繁盛,載貨列車停靠的時間長達 10 至 15 分鐘。簡西東帶著三弟與長子扛貨,每每全身沾滿灰土。民 國 48 年(1959)前後,極盛之時,一次裝卸鳳梨高達 170 公噸,百多件的貨物;農曆除夕到年初五,不 得休息,貨物多到需要三十幾節車廂來承載。 民國 50 年(1961),簡西東自行開設貨運行,經營瑞穗、池上、臺東三個火車站的貨物寄送,由於花 東公路尚未通車,初期仍是以牛車載貨。兩年後,業務全交給長子負責。 經營貨運生意,簡西東同時兼顧開墾,逐漸累積有 50 多甲旱地,以種甘蔗為多。戰後,簡西東就擔任臺 糖瑞源原料區的蔗農代表,前後連續 18 年,其間還曾出任主席;每次開代表大會前,一定蒐集完備農業經 濟數據,報告的內容令經濟部長尹仲容對他刮目相看。 民國 56 年(1967)瑞和地區因子弟到鹿野國中需花車票與便當費,負擔沉重,支持設立瑞源國中,與 瑞源村合組請願小組,動身前,簡西東慷慨捐出近三甲土地,民國 57 年瑞源國中就在此完工落成,造福鄉 梓子弟。 簡西東有土地、有事業,生活卻並不寬裕:旱地的收成用來交田賦水租,貨運行則有將近 30 名雇工的薪 資與中晚餐要打理;直到民國 50 年代末期,簡家餐桌上還是以番薯為主食。然而,每逢有地方建設,或是 村中演戲,簡西東總率先捐輸。 簡西東和村鄰相處一向和睦,與販夫走卒也能把酒言歡;管教子弟則相當嚴格,平日居家不多言語,自 律甚嚴;十分關心政治,但不願參加任何選舉。 民國 80 年,簡西東病歿。有一男六女;長子瑞雄曾當選第七屆臺東縣議員。

245


3. 客家社區影音紀錄中心 客家社區影音紀錄中心位 於鹿野鄉瑞和火車站附近, 與瑞和村辦公處、瑞興部落 活動中心聯成一體,為一社 區公共活動空間。 民 國 96 年(2007), 行 政院客委會為配合臺東縣客 家文化園區的成立,撥款補 助瑞和社區整修舊有閒置的 村辦公室,購置影音設備成 立客家社區影音紀錄中心, 是客家文化園區周邊常設永 久展示場館之一,影音中心 影音中心 - 韓筆鋒攝 由社區出生的韓筆鋒負責。 韓筆鋒曾為職業軍人,在軍中開始玩攝影,最初只是興趣,民國 80 年(1991)開始學習攝影技術, 盡量找機會拍攝,藉以熟悉軟硬體操作。民國 90 年退伍返鄉後,也幫鄉親拍一些影像。二年後, 參加客家電視臺招募的影音人才培訓班,受到彭啟原、余戡平兩位導演的影響,對客家文化產生了 使命感。期末作業,正好當時龍田社區蝴蝶保育協會計畫拍一部蝴蝶生態紀錄片,找他幫忙,花了 不少時間觀察、研究、訪談、拍攝和剪接,終於完成了《蝴蝶花園》的紀錄片。片中以「化蝶」為 意象,呈現龍田社區的蛻變過程。至今這部片子仍是蝴蝶協會紀錄片的經典,很受肯定。 結訓後,接著拍一條水圳的故事 –《豐源圳傳奇》,這部紀錄片曾參加行政院客委會的「2005 客觀系列紀錄片影展」,在全省客家鄉鎮地區巡迴放映、座談。《豐源圳傳奇》的推出,打開了後 山客家的能見度,也建立韓筆鋒的信心,民國 95–96 年間,又拍攝臺東縣政府客家文化園區「客 家在後山」、行政院客委會「音樂篇 – 後山天籟」、「移民篇 – 開闢洪荒」等客家影像紀錄片。 客家社區影音紀錄中心成立後,已拍攝紀錄片 10 部,蒐集的老照片約 1000 張,耆老訪談影像紀 錄約 100 人。其中,已整理可供展示的臺東移墾老照片有 100 張,曾在池上福原國小、臺東馬蘭國小、 臺東大學附屬小學等校展出、解說鄉土老照片,與鄉土教師交流座談。也曾在臺東大學、花蓮東華 大學舉辦一場展示及座談。民國 100 年 4–5 月,更應國家圖書館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之邀,在國 家圖書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舉辦「旭日臺東」圖文影音展,為期兩個月,致力為臺北都會區介紹 臺東在地文化風貌。

246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瑞源遠眺

瑞源地區,包含瑞源、瑞隆兩個行政村,除了本聚落外,尚有新良、二層坪、後湖以及海岸山 脈的木坑等小聚落。瑞源在日治時代稱為大原,戰後鹿野設鄉,大原改設為瑞源村,民國 56 年 (1967),因人口增加,析分為二村。 瑞源為大埔尾原野的一部分,原本為卑南族人的獵場,清同治、光緒年間,始有恆春阿美族人入 墾,在此建立大埔尾社,逐漸成為阿美族人的生活領域。光緒 20 年(1894),《臺東州採訪修志冊》 雖有附近擺那擺、務祿干、吧那吧叭等幾個阿美族部落的記載,但獨缺大埔尾社。 明治 28 年(1895)臺灣總督府測繪五萬分之一的地圖上,大埔原野上只有漢人聚落義安庄與阿 美族部落「大埔社」(今瑞源火車站東方,鄰近卑南溪)。明治 29 年(1896)田代總督府技師田 代安定調查時稱此社為「埔尾社」,而且註明有「舊、撫之分」,當時舊社人口有 11 戶 40 人,新 撫的部落則有 21 戶 84 人。明治 37 年《臺灣堡圖》,在原部落「大埔社」的北方出現一個「大埔 尾社」的新部落(今瑞和的東南方);明治 38 年起的戶口統計,都將這兩處部落人口合計,以大 埔尾社為名。因此,可推知原大埔社於明治 29 年即有部分族人北遷,成立新部落,此後大埔尾社 有南、北之分。在大正年間的番地地形圖上,北社稱為大埔尾社,南社稱為「ホン」,有廣大原野 之意;然而在昭和 4 年(1929)地形圖上,北社則稱為「ズカラツ」,南社則稱為大埔尾。ズカラツ, 源自阿美族語 zukarashe 其意為「溪邊有許多白色螃蟹」,因其部落鄰近卑南溪,溪邊有許多白色 螃蟹,而以所見的自然景觀來命名。 大埔尾北社因地較近河床,水災氾濫時,會危及部落安全,在大正 11 年(1922)– 昭和 4 年(1929) 間,曾有短距離的西遷,移住地勢較高之處。昭和 4–10 年間大埔尾南社亦因鄰近卑南溪,地勢低 窪,易遭水患,在日本政府主導下遷移到大原火車站西西北方,而原社地則開墾為水田。 明治 42–43 年(1909–1910)間,臺灣總督府移民適地調查時,曾在大埔尾原野,編列 1,946.46 甲的土地,命名為大原村,預備做為日本農民移居地,但未實施。大正 4 年(1915)9 月,總督府 將移民事業委託臺東製糖會社經營,大原村的土地成為會製糖社的關係地。 大正 7 年(1918)臺東製糖會社為開墾荒地,增加蔗作面積,在大原村設置本島人移民村,招募 本島移民,條件是移住時間 4 年,移住者發放房屋建築費用 25 圓以及旅費、農具,貸予開墾費用, 第一年開墾荒地,第二年起至第四年逐年徵收作物的一成、二成、三成,貸款分 4 年還清。當年大 原村移入漢籍移民 16 戶 48 人,大埔尾始有漢人移墾。 大正 8 年(1919)12 月,製糖會社私營鐵道里壠線正式通車,在大埔尾設立大原驛(今瑞源站), 兼營客貨運,大原驛逐漸成為鹿野地區鹿寮溪以北的出入門戶,人口逐漸增加,昭和 7 年(1932)

24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原設在新七腳川的大原派出所亦移到大原驛附近。 製糖會社設立的大原村並非一個完整的部落,而且不 似內陸人移民村一樣有完善的規劃與公共設施,根據「東 臺灣新報」記者箇井白楊的報導,昭和 7 年大原村的會 社移民約有 10 戶(含原住民),散居在三個部落。在大 正 10 年(1921)移入,曾當過大原村保甲書記的張修文 則指出,會社移民多集中住在大原火車站南方一帶(在 今瑞隆村)。會社移民成效不佳,昭和 8 年移民離散將 盡,僅剩 1 戶 5 人,代之而起的事自由移民,成為大原 民國四十年代的瑞源街道 地方聚落發展的主力。 - 徐真鳳提供,韓筆鋒翻拍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治時代的戶籍資料, 大正年間在大埔尾地區活動的本島移民,已有平埔族人 5 戶,漢人 3 戶。漢人多以營商為生。自由移民的移入, 張承霖是關鍵人物,他向製糖會社承租土地,利用會社 資金,招攬西部移民入墾,成為製糖會社的大墾戶。 戰後,西部農民持續移墾、鹿野農場的設立與外省榮 民的移入,武陵料仔山木材的輸出、鳳梨與香茅草等經 濟作物的栽培,使瑞源地區成為鹿野鄉溪北的工商中 心,商店林立,人口激增,戲院、茶室等特殊行業運用 日治時代大原派出所 而生,民國 56 年(1967)因人口激增而析成瑞源、瑞隆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兩村。 民國 44 年(1955)3 月 1 日行政院退輔會成立鹿野大同合作農場,安置退除役官兵,共有 30 個 組(農莊),每組 20 人,進行鹿寮溪兩岸河川地的開發,瑞原地區增加了新族群。 瑞源地區以客家人較居優勢,民國 52 年(1963),瑞源地區共有 579 戶,漢籍人口共有 433 戶, 佔總戶數的 74.78%,客籍有 160 戶,佔總戶數的 27.63%,其餘依次為閩南人的 155 戶(含平埔族 39 戶),約佔 26.77%,原住民 146 戶,約佔 25.22%,外省籍的 118 戶,約佔 20.38%。 民國 100 年(2011)10 月,瑞源地區的人口共有 828 戶 2169 人,其中漢人 561 戶 1456 人,原住 民 267 戶 713 人。 瑞源地區的漢人信仰,以源聖宮 為中心,結合各角頭的土地公廟, 構成一個緊密的祭祀組織。阿美族 早期多信仰基督宗教,有 3 座教堂, 以真耶穌教傳入較早,天主教教勢 較大,長老教會則有沒落之勢,晚 近則多接受漢人傳統的民間信仰。 由於鄰近寶華山,聚落以王母為信 仰為主的神壇就有 5 座,其中 3 座 為阿美族人所信仰。此外較特殊的 尚有新良的五倫塔道場、鳳凰山的 妙修禪院。 瑞源街景

249


延伸閱讀 大原墾戶張承霖 張承霖,新竹州苗栗郡三義庄人,父張紅日,母張黃石妹,明治 41 年(1908)縱貫鐵路通車後,張紅日 就在三義承攬鐵路貨運,從事運輸業。日治時代大正初年,張承霖曾攜妻兒在屏東東港做生意,聽說東部 地廣人稀,尚有很多未墾地,乃舉家遷到花蓮港廳奉鄉末廣(今玉里鎮三民),開墾農地。大正 7 年(1918), 臺東製糖會社,為解決種植甘蔗原料的勞力問題,在縱谷地區設置月野、大原、萬安、雷公火、鹿寮等本 島人移民村,大正 8 年 7 月,張承霖再從末廣,遷入月野村,成為會社移民。 張承霖曾從事商業,善於打算,看到大原地區尚有大片未墾原野地,乃於大正 10 年(1921)11 月舉家 遷到大原居住,利用臺東製糖會社資金,招攬農民開墾地種蔗,先後開墾的土地約有百餘甲,成為大正時 期,大原地區最重要的墾戶,昭和 3 年(1928)鹿野區實施保甲制度,張承霖被選為大原村第一位保正。 張承霖開墾土地,極盛時期,養有耕牛 13 頭,備有牛車 4 部,幾乎全村的農民都曾經是張家的僱工,每 月用米需要 16 包(每包 6 斗、138 斤),當時大原地區漢人無水田,米都由臺東街林江寧的米廠供應,每 逢初一、十五,端午、過年,張家尚需殺豬,分送工人過節。 張承霖開墾的土地為會社地及官有地,先後有三處:新良對面山(鸞山、上野地區)28 甲、大原公學校 後面山坡地約 28 甲、今瑞源往新豐的道路兩旁約 40 甲。對面山的蔗田都為處女地,土質肥沃,不須使用 肥料,年產量可達 80 多噸,但因須渡卑南大溪,運輸較為困難。從大原驛到卑南大溪這一段,由臺東製糖 會社,供應臺車四輛,提供輕便軌道材料,張家雇工砍草開路,舖設輕便軌道,卑南大溪在甘蔗收時為枯 水期,張家僱工到海岸山脈砍伐木竹,舖成便橋,甘蔗採收後,先以牛車四部(張家自有 2 部,恆春移民 所屬 2 部)運到溪畔,換成臺車運送到大原驛,再由火車運到臺東街的馬蘭工場。 大原公學校校後山坡地,土質也很肥沃,不須使用肥料,甘蔗採收後先綁成綑,再以木頭做成「拖排」, 將甘蔗放在「拖排」上,流放到山腳下,再以牛車運到大原驛,昭和 13 年(1938)10 月,張承霖為著便 於開墾公學校的山坡地,曾舉家遷居新七腳川。大原到新七腳川道路兩側的墾地雖較平坦,運輸較為方便, 但土肉較少,土地貧瘠,需要使用肥料,當時臺灣尚無化學肥料工廠,使用的肥料多為德國進口的硫安。 張承霖開墾土地的資金都是向會社借貸,利息很輕,甘蔗採收再由所得中扣還。甘蔗的種植,從犁耕整 地、種植蔗苗、鋤草培土,或僱工以日計薪,或以甲為單位,由農民承包。當時一甲地的工資,大約新枝(新 栽)的 80 圓,留二年(甘蔗採收後保留蔗頭,待其長出新芽後,保留 3、4 枝,其餘打掉,可節省工資, 但收穫量略少)的 50 圓。 張承霖在大原地區,除了農墾之外,尚開設「文喜商店」,經營雜貨五金、鐵路運輸、抽籐等事業。雜 貨店販賣菸酒、農具、木屐、斗笠等日常用品,當時賣酒以阿美族為主要對象,販進的酒以桶為單位,出 售時再以小杓量酒計價。承擔大原驛的運輸,運出的貨物以籐、黑豆等農林產品為大宗,運入的則以日常 生活用品為主。抽籐事業則在海岸山脈鸞山地區,僱人採籐,論件計酬,收購後再由火車運到臺東,交給 海山寺附近日人開設的事務所。日治時期,大原地區尚無碾米廠,張承霖在大原地區設有水礁,僱苗栗郡 四湖庄鴨母坑的水車師傅林榮華負責,利用水圳的水力,為庄民碾米,一日夜約可碾成 7 斗米。 張承霖移墾大原時,除了阿美族外,漢籍墾民約有 20 多戶,房屋大多數為茅草屋,土埆厝算是比較好的, 也僅有一、二間。茅草屋的搭建可就地取材,以木材為主要結構,編菅榛為牆,以茅草覆頂,甚至連床都 是用菅榛舖成,當時大原大多是荒埔地,到處都有茅草、菅蓁。木材、藤可到海岸山脈取材,土埆厝的建 築反而費時費事。農作物則以甘蔗為主(會社地規定要種甘蔗),黑豆為副,花生、陸稻亦有少量栽種, 當時老鼠、帝稚很多,農作物常遭損害。 日治時代大原地區的水田都為阿美族人所有,日人為保護原住民,水田買賣須經派出所同意,張承霖曾 因私下向大埔尾社的阿美族人購買七分的水田,而被判刑,關在宜蘭監獄,直到土地歸還後才被釋回。沒 有水田種植水稻,糧食不足,土地又為會社所有,移民無法取得所有權,是移墾農民離散的主要原因。 昭和 18 年(1943),臺東製糖會社被明治製糖會社合併,由於戰爭局勢影響,會社不再貸款,張承霖財 力吃聚,由於無法負擔龐大工資,被迫結束在大原地區的事業,開墾的土地被會社收回。張承霖將房屋、牛、 牛車等生產工具出售償債,僅保留鋤頭、耙等農具,舉家遷到池上網綢山武田製藥會社的農場,租地種植 奎寧。

25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1. 豐源圳 民國 41–42 年(1952–1953) 間,大原地區連年苦旱,居 民苦不堪言,而且來自北部 桃、竹、苗的客家移民大批 持續入墾,原有「大原圳」 不堪負荷。有鑑於此,時任 鹿野鄉民代表的大原地區客 家人士彭相增挺身與閩南人 村長徐平南共同發起,極力 主張另尋水源闢圳引水,以 解燃眉之急,獲得村民普遍 支持,並迅速組成促進委員 會,積極籌備,請求鄉公所 及 縣 政 府 支 援, 但 均 無 下 文。後來幸得關山水利協會 客籍理事楊飛龍之幫助,在 豐源圳 月眉火車站東側尋得水源。 三天後,大家相約沿大埔圳進水口,踏勘開圳之適合路線,通水順利。 民國 44 年(1955)6 月 7 日,村民備妥工具,8 日開工,首日動員民工 126 人,第二天 150 人, 之後隨進展加派人力。工事消息傳至縣府,時吳金玉縣長派縣府技正劉奇來鄉進行了解後,隨即協 調關山水利協進會派測量人員來協助坡度測定及定線作業。 開圳工程的人力分擔,第一次以各戶農地面積計算,但工程浩大,不足所需。第二次再以人丁分 擔,每丁 10 米(男人 20 歲以上稱一丁,女士則以半丁計算)。工程進行近半時,村民幾乎人人都 已精疲力盡,致開圳工程呈現停滯狀態,彭相增因而求助於鄉長邱雲海,由鄉長協調和平、永安兩 部落的原住民近百人,前來義務支援 30 天,本地民工士氣大振,因而本圳得於次年 3 月順利完工, 總共動員民工 26,300 人次。 豐源圳通水初期,水量稍有不足,翌年才受重視,並於 10 月 份納入農田水利會系統,得以逐步改善。水量增加,農民因而 大事墾耕,如今已不復見昔日的大原荒野,豐源圳不僅是大原 地區經濟動脈,也成為臺東縣排名第二的優良水圳。早期大原 地區尚未有自來水時,居民飲用水皆取雨水或溪水,豐源圳通 水後,瑞源、瑞隆、瑞和三村居民均改取圳水為民生用水。 目前,豐源圳的水源引自現關山鎮親水公園下游,源於卑南 溪水,貫穿加拿、加樂、月眉野溪等三溪,末端圳水直瀉鹿寮 溪,全長 13,500 公尺,分 13 條支線,灌溉面積廣達 670 公頃。 豐源圳係臺灣近代史上,唯既無機械輔助,又無很多政府奧 援,純由村民自行人工打造,修築而成的水利工程。完工後, 村民感激彭相增、徐平南兩人對地方的付出,在豐源圳瑞源段 立碑紀念,可惜後來官方整修工程時被毀壞,民國 99 年(2010) 修築豐源圳 - 韓筆鋒提供 鹿野鄉公所在原處重立紀念碑。豐源圳是閩、客漢人與阿美族 人相互合作打造而成,鄉民懷念這段的歷史,從民國 92 年起,每年都會舉辦「水之祭」的活動。 251


2. 瑞源源聖宮

瑞源源聖宮 - 賴維進攝

民國 41 年(1952)村民高樹林與涂清源,從臺東市醒世堂迎回一尊北極玄天上帝,在家奉祀。 民國 44 年由信徒毛清水等人接引,借人家宅開鸞濟世,組「覺文善堂」,並加入道教會,由毛清 木主持,楊長源為堂主,下有乩童、法師、監鸞等 10 人,男女鸞生十數人。除以玄天上帝為主神外, 另增雕三恩主公(關聖帝君)一尊協助濟世。 由於香火日盛,民國 52 年(1963),毛清水決定建廟,乃獻出現今廟址土地使用權,由於當時 瑞源地區人口不多,籌款不易,後由信徒楊同興發動,先建一座水泥磚造平房,民國 53 年入火安座, 正式命名為源聖宮。由於廟堂未稱完整,民國 62 年,信徒陳金波再度發動募款重修,除整修內部外, 並增雕玄天上帝、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等四大鎮殿金身,稱四恩主公,左右兩室另祀有 神農大帝、註生娘娘。 源聖宮祀奉的神明,尚有司命真君、孚佑帝君、天上聖母、陳靖姑(三奶夫人)、中壇元帥(太 子爺)等,大多在覺文善堂時代即已祀奉。此外較具歷史特色的是祀奉於二樓的三寶佛祖,根據耆 老所述,此三寶佛原為日治時代建於新良的三寶佛寺所供奉,二次戰爭期間,日人欲改變本島人信 仰,加緊推動皇民化運動,將原廟毀棄(廟址即今鳳凰山妙修禪院),三寶佛被送至關山寺(原天 后宮)集中。民國 67 年(1978)有詳知內情之村民,發動要將三寶佛迎回,但為關山天后宮拒絕, 前後三次交涉,並經當時鹿野鄉長徐振武從中斡旋,方才獲得關山天后宮同意,以擲筊方式取得佛 意應許,請回源聖宮祀奉,卻又引起瑞源、新良兩地,祀奉於源聖宮或於新良舊址重建兩派信徒之 爭,最後再以擲筊請示佛意,決定在源聖宮安奉,於是村民積極發動興建三寶殿。 民國 69 年(1980),林沐生、李玉佐、李柯郎、陳發祥、江德祿等組成重建委員會,推陳金波 為主任委員,由徐國章設計,徐真鳳監工,鳩工庇材,於同年農曆 11 月 11 日竣工,並舉行入火安 座大典,此後便以此日為源聖宮建廟安座紀念日。源聖宮二樓中殿祀奉三寶佛祖,左右兩殿為觀音 殿、神農殿,分別祀奉觀音菩薩、神農大帝。民國 80 年代,源聖宮再於廟埕左側,雕祀龍神。 源聖宮的祭祀組織非常完整,設有正、副爐主及十組首事,負責瑞源地區公眾祭祀。約民國 60 年代中期,瑞源地區居民決議將全區分成 10 組,作為祭祀組織的基本單位,大體而言,第 1–7 組 為瑞源街區,第 8 組為退輔會墾區的圳頭,第 9 組為新良與二層坪,第 10 組為阿美族后湖部落, 除負責源聖宮的玄天上帝誕辰祭典與收冬戲外,靠北側的第 1–5 組尚須負責自木坑移下的源隆福 德正神的祭祀,第 1–8 組,即廣義的瑞源,則須共祀瑞源本地的源泉福德正神,新良、二層坪、

25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后湖各有福德正神,不在此例,此外正、副爐主 及十組首事尚須負責后湖公墓萬善祠的祭典。 源聖宮全庄性的祭典有三次:玄天上帝聖誕 (農曆 3 月 3 日);7 月 15 日中元普渡,包括 后湖公墓萬善祠祭典;11 月 11 日安座紀念日兼 收冬戲。玄天上帝聖誕與收冬戲依例都演大戲, 且請轄內 5 處福德正神前來看戲。收冬戲當晚不 分組擲筊選出負責明年三次祭典的正、副爐主 (不限族群),但首事則按組別,各組卜出一名, 以利緣金的就近勸募。此三次盛大的祭典由 12 位年度執事推動全庄執行,另外上元與下元的祈 三寶佛殿 福與完福儀式則由委員會辦理。 源聖宮建廟之後仍延續覺文善堂時代的鸞堂組織,每逢農曆 3、6、9 日開鸞濟世,供村民問事, 至民國 80 年代末期,因老乩生逐漸凋零,新乩尚未養成,才暫告終止。 源聖宮進香活動採「進三停三」方式(連續進香 3 年,再停 3 年),每年 3 月 3 日玄天上帝聖誕之前, 擇日前往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坑受天宮(玄天上帝)、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臺南新營太 子宮(中壇元帥)進香,民國 82 年再增宜蘭縣頭城協天宮(關聖帝君),進香返村之後,均有繞 境活動。 民國 84 年(1995)李國強等青壯輩接掌管理委員會後,將源聖宮祭典與民俗藝文、地方農特產 品結合,除該年為期 4 天的安座 15 週年舉行慶祝民俗藝文活動外,更於民國 90 年 10 月,以擲筊 方式取得「中國道教玄天上帝宏道協會」同意,在源聖宮舉行臺灣地區玄天上帝「飛天得道聯合慶 典」,參加廟宇達 120 多座,該次聖誕,時任行政院農委會主委的陳希煌,更將鹿野地區生產的良 質米,命名為福鹿米,為鹿野鄉的農業開創新機。

253


3. 瑞源真耶穌教教會 民國 38 年(1949),真耶穌教傳道 鄭忠僕到鹿野鄉傳教,瑞源阿美族人 陳順德最先接受信仰,全家受洗。由 於當時耶和華教在阿美族部落教勢最 強,真耶穌教初期傳教並不順利,直 到民國 40 年 12 月 31 日才在瑞源派出 所北側,建築一座茅草屋,設立祈禱 所,41 年 11 月正式成立教會。由於信 徒日增,民國 42 年遷到日治時代大原 神社舊址,由陳順德捐地,教徒募款, 建 立 新 教 堂, 民 國 64 年 再 度 籌 備 改 建,65 年 10 月 10 日舉行獻堂。 早期的瑞源真耶穌教會 早期真耶穌教的原住民傳道不足, 都以巡牧的方式傳道,教會常無固定 的傳道駐牧,瑞源教會直到到民國 70 年代以後,才有固定的傳道,在瑞源 教會擔任傳道的先後有:林高明、曾 德明、蔡天信、劉洪振、沈福雄、簡 明德、賴賢忠、潘世明、林清水、謝 仲永、蔡順榮、黃恩傳、謝仲永等人, 民國 94 年由謝仲永。除傳道外,瑞源 教會尙設有教務、總務等職,先後由 陳順德、陳金來、林鎮源、鄭信福、 張英傑、高元助、高元順、鄭玉美、 王貴賢、陳進福、黃選明、呂阿美等 教徒擔任,協助會務。瑞源教會最盛 時教徒 200 餘人,曾設有學生團契, 瑞源真耶穌教會 教會附近的阿美族人,大部分在戰後 由東河鄉都蘭遷來,幾乎都是教徒。由於人口外流,很多教徒在外就業,目前固定參加禮拜的約有 十多戶,且多是高齡,每週一、二、三、五晚上聚會讀經,週六舉行禮拜,重要活動都與豐南、池 上、德高、月美等縱谷地區教會聯合舉行。

25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4. 瑞源天主堂 約在民國 45 年(1956),紀守常神父及其助手林英治開始在瑞源地區傳教,在此之前,永昌部 落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阿美族人,因耕種水田而遷到瑞源地區,瑞源地區已有天主教徒。民國 48 年首次建堂,為磚造鐵皮屋頂建築,同年 3 月 10 日,由紀守常神父祝聖啟用。因有救濟品的發放, 除阿美族外,尚有不少的外省榮民,本島漢人(尤其是在海岸山脈地區墾荒的農民),接受天主教 的信仰,教徒激增,舉行彌撒時教堂無法容納,教徒必須站在堂外的草地。 民國 56 年(1967),天主教不再發放救濟品之後,教徒逐漸減少,到民國 60 年已成阿美族人專 屬教堂,原使用國語傳教,也改用阿美族語。民國 68 年,因原有教築老舊,教堂改建為水泥平房, 民國 80 年教會處理民國 56 年在瑞和築堤所產生的土地,將所得之錢,再改建教堂為鋼筋水泥建築。 瑞源天主堂,除由堂區神父定期前來主持彌撒外,平常有傳道負責,先後擔任的傳道的以林英治 任期最久,長達 10 年。民國 71 年(1982)以後,改由「義務使徒」責負,堂區的神父則每二週來 堂一次,舉行彌撒。 民國 72 年(1983)12 月 25 日聖誕節,為慶祝鹿野堂區開教三十週年,堂區教友聚集在瑞源天主堂, 舉行聯合彌撒與歌舞聯歡大會,參加者 500 餘人,為瑞源天主堂開堂以來盛事。 瑞源天主堂目前約有教徒 30 戶,包含瑞源、瑞和、瑞隆及寶華等地的阿美族人,民國 65 年(1976) 曾成立善導互助會,約在 82 年因業務精簡,合併到和平天主堂的新興互助會。

瑞源天主堂

255


5. 五輪塔道場 莊嚴學佛會係鹿野鄉瑞源村二層坪出身的在家居士廖儀興,在民國 80 年(1991)創立於臺中市, 設有莊嚴講堂與印經會,日前印贈佛經、善書已達 72 種,400 餘萬冊。 廖儀興自學出身,主修禪法,兼修密、淨,為弘揚佛法,為民消災祈福,提供學佛者一處可以修 道、休閒之地,乃於民國 87 年(1998)7 月,在瑞源村二層坪自宅,籌設五輪塔道場,並在中國福 建蒲田、廈門等地,聘請名師石雕佛像,目前已完成十八羅漢中的八羅漢、四大天王、文殊、普賢、 彌勒佛、石獅、五輪塔等巨型石雕 50 餘座,設置在道場,都用青斗石、漢白玉、花崗石等打造。 佛教中的五輪,是指地、水、火、風、空等形成宇宙的五大元素,又稱五智輪。五輪塔是由印度 龍樹菩薩所傳,經由開元三大士,傳給青龍寺惠果阿闍梨,再傳給日本的空海大師,空海曾在日本 高野山,建五輪塔護國,後來再由東密祖師馮寶瑛傳回中國。 五輪塔共分五層,由下往上,第一層地大,黃色四角形,第二層水大,白色圓形,第三層火大, 紅色三角形,第四層風大,綠色半月形,第五層空大,藍色水滴寶珠形。五輪塔每層皆有梵文,五 大種文字,在地大層藏有開光供奉佛舍利子。五輪塔使用幾何圖案形象,造形具藝術性,除供佛門 地子繞塔修行之用外,亦可供一般遊客觀光。 五輪塔道場,主祀佛有尊勝佛母、千手觀音等菩薩,主要的活動有每年兩次的火供、四次的放生, 以及不定期的共修。

五輪塔道場

25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壹 ‧ 瑞源(大原)

6. 鳳凰山妙修禪院 鳳凰山妙修禪院位於瑞隆村新良 段丘上,即日治時代三寶殿佛寺舊 址,開山師父為智能法師,本名張 紹橐,彰化埔心人,曾為寶華山慈 惠堂信眾。 據智能法師指稱約在民國 77–78 年(1988–1989) 間, 他 在 寶 華 山 服務,曾陪堂中師姐至瑞源慈惠堂 求乩解厄,竟得母娘降乩指示,囑 其建廟,後來他回彰化縣埔心鄉鎮 國宮上香,巧逢廟中扶鸞,觀音菩 薩借鸞生降筆諭,囑其在東方寶華 山下建廟,於是重返鹿野,選擇新 鳳凰山妙修禪院 良三佛寶殿舊址,籌劃建廟事宜, 民國 79 年 3 月正式開基,民國 81 年農曆 8 月 14 日入火安座,廟名因金母降旨,定為鳳凰山妙修禪院。 妙修禪院主祀神為無極瑤池金母,同祀神有太上無極聖祖,虛空地母慈尊,及西方如來三聖。主 要祭典有農曆 7 月 18 日金母萬壽日,10 月 18 日地母萬壽日,另逢金母降旨,亦會舉行蟠桃盛會(3 月 3 日),龍華盛會(6 月 3 日)。妙修禪院所祀奉的太上無極聖祖,據稱為金母、地母之母親, 為金母系統唯一祀奉無極聖祖者。 妙修禪院並未參加慈惠堂堂主聯誼會,不屬慈惠堂系統,據智能法師指稱,瑤池金母曾在臺灣降 世駐蹕三次,第一次在花蓮勝安宮,第二次在鹿野寶華山,第三次則在鳳凰山妙修禪院。妙修禪院 重靈修,以宣化傳統道德為主旨,朝山信徒必須素食,並無開堂濟世、接受信徒問事之活動,雖有 扶鸞(不定期,由金母降旨,與埔心鎮國宮合作),但亦以修道為主,妙修院前庭,立有無極旗, 象徵人之本源,信徒返山朝拜,必先拜無極旗,以示飲水思源。修禪院信徒遍及全臺,大多請令旗 在家奉祀,並無分堂之設立。

257


258


貳拾貳 . 永安(鹿寮)


貳拾貳 . 永安(鹿寮)

頂鹿寮全景

永安社區原稱鹿寮,地名的起源於阿美族的部落鹿寮社。往昔,此 地區為卑南族的獵場,野鹿成群,卑南族人捕鹿時,常在此地區搭建 獵寮居住,因此被稱為鹿寮。同治末年,恆春阿美族人在此建社,漢 人稱之為鹿寮社。當時,鹿寮的範圍很廣,包括今日鹿野鄉鹿寮溪以 北的鹿野、龍田、永安三村。 明治 43 年(1910),日本政府選定東部 15 處集團地,做為日本內 地移民預定地,鹿寮亦為其中之一。官方為著讓移民有歸屬感,將其 地名改稱為鹿野村,不但具有日本風味,亦符合當時叢林荒野、野鹿 成群自然景觀。此後,在行政區設鹿寮屬鹿野村。大正 9 年(1920), 地方制度改變,鹿野村改為鹿野大字,鹿寮成為鹿野大字底下的鹿寮 戰後初期鹿寮村道 - 陳朱合妹提供 小字。當時鹿寮小字包含鹿寮社、頂鹿寮、下鹿寮、高臺、馬海(馬 背)等地。戰後,鹿野設鄉,鹿寮小字改設鹿寮村,馬海聚落則劃歸鹿野村(民國 50 年龍田設村, 改歸龍田村)。民國 37 年(1948)村名改為永安村,具有希求長居久安之意。當時坡地開發不易, 僅能旱作,收益不佳,而且缺乏水源,移民時常變動不易久居。 廣義的永安社區大致包含下鹿寮(永安)、中庄仔、上鹿寮(永樂)、以及高臺等四個漢人聚落, 永安社區發展協會即由這些聚落的居民所組成。聖安宮的祭祀圈,雖以上、下鹿寮及中庄仔為主, 但遶境的範圍則及於高臺,媽祖聖誕,高臺的居民也會來祭拜、捐香火錢。五個聚落中除了中庄仔 是在戰後形成之外,都在日治時代形成,其中以下鹿寮最早。 大正 6 年(1917)臺東製糖會社於在鹿寮設立日本人移民村,招募日本新潟縣的短期移民 510 人 與永住移民 30 戶 89 人,鹿寮聚落於是形成。大正 7 年,為著增加充實勞力開墾荒地,增加蔗作面積, 在鹿野地區設立三個本島人移民村,鹿寮為其中之一,同年移入本島移民 27 戶 81 人。由於移民事 業並不成功,昭和 2 年(1927)本島移民僅剩 1 戶 9 人,昭和 6 年日本移民也僅剩 7 戶 50 人,代之 而起的是自由移民。日治末期本島人移入漸增,且以閩南人較強勢,主要來自今日屏東(恆春)、 臺南、彰化等縣。 26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貳 ‧ 永安(鹿寮)

自由移民的移入,新竹州竹北庄人李雲添最具關鍵地位, 昭和 8 年(1933)5 月,應臺東製糖會社鹿寮農場職員李聯 聖之邀,移入鹿寮,承包會社土地近 60 甲,墾地種蔗。李 雲添招徠工人協助開墾,搭建草寮供其居住,這些工人很 多成為鹿寮的常住民。戰後日漸增多的西部移民,則以彰 化、臺南縣為多。 上鹿寮聚落的形成,李雲添亦是重要人物,昭和 11 年 (1936)9 月,為開墾方便,李雲添遷到頂鹿寮,成為頂鹿 寮的第一戶。昭和 13 年,臺南州曾文郡麻豆人李蒼、李聯 兄弟移入,成為第二戶,頂鹿寮聚落逐漸形成。因所處位 置比原來的鹿寮高,故稱為頂鹿寮(上鹿寮),原來的聚 落則稱為下鹿寮,從此鹿寮一分為二。日治時期上鹿寮聚 生命之源 落規模尚小,且客家人較多。戰後則因彰化、雲林縣移民 較多,現今閩南人所佔比例較大。 高臺是因地勢較高但平坦如臺而得名,昭和 8、9 年間, 就有恒春郡滿州庒人李有生,向會社承租土地種植甘蔗。 但高臺的開發,則以鄭森、鄭江水父子最為關鍵。昭和 12 年(1937)鄭江水辭去巡查的工作,與父移入高臺,獲得 官方補助,開墾高臺山一帶會社地,招攬不少屏東的平埔 族人入墾,昭和 16 年雖因鄭江水出任高砂族義勇軍的分隊 長,率軍赴菲律賓作戰,而結束移墾事業,但高臺聚落於 高臺綠色隧道 是形成。日治時代人口很少,戰後南投等縣移民遷入,使 得聚落才較具規模。 中庄則因其位於上、下鹿寮兩聚落之間而得名,大約形 成民國 40、50 年間,以彰化縣竹塘、溪州、二林等鄉鎮的 閩南人移民為主,戶數不多。由於緊鄰下鹿寮,常被視為 下鹿寮的一部分。 戰後鹿寮仍維持原地名,直至民國 57 年(1968)8 月鄉 下鹿寮 公所重整戶籍門牌,將下鹿寮改為「永安」,因永安村的 村辦公處、活動中心與永安國小設立於此,故將主要道路命名為永安路,但一般人多沿用下鹿寮地 名。頂鹿寮則改為永樂,除保有村名的開頭「永」字,再加上一個吉言佳字,這種命名方式在鹿野 鄉許多新舊聚落都適用,包括永昌、永樂、永隆、永德、永興、永嶺等。 民國 90 年(2001)起,永安社區在鹿野鄉仙人掌工作室協助之下,開始推動一連串的社區總體 營造,社區煥然一新,民國 98 年,榮獲臺灣十大農村經典社區。 日治時代鹿寮地區,由於田地為臺東製糖會社所有,且灌溉水源有限,故多為旱作蔗田。這種現 象大致維持到民國 50 年代初期。民國 52 年(1963)開始推廣栽種茶,因利潤較高,農田景觀丕變 成為茶園,且多就地自製自銷,聚落上出現很多小型製茶廠與茶莊。近來觀光休閒茶園盛行,永安 地區產業逐漸轉型,觀光產業日漸重要。 永安社區居民絕大多數為漢人,宗教生活以傳統的民間信仰為主。各聚落都有自己的土地公廟, 聖安宮為上鹿寮、下鹿寮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高臺的東安宮本為私廟,但逐漸已有發展為高臺聚 落公廟之勢。 261


延伸閱讀 1. 李雲添 李雲添,清光緒 6 年(1880)生於新竹,曾從事茶葉種植,並學得茶葉烘焙的技術。大正年間,移居花 蓮從事農耕,不久被花蓮製糖株式會社雇用,擔任管理職務,在大和(今光復鄉大富村)從事甘蔗種植, 具有專業技術,並被選為大和保正。 昭和 4 年(1929),李雲添以其專業,應臺東製糖株式會社鹿野農場的李聯聖之邀,到鹿野種植甘蔗。 李雲添初到鹿野時,住在鹿寮移民村(今永安國小旁);昭和 7 年(1932),遷至上鹿寮。 由於李雲添善於開墾,加上東糖會社給予諸多協助,數年之間,上鹿寮(今東 33 線東側)有近 60 甲的 土地都由李雲添負責開墾成功。當時的上鹿寮,除李家之外,沒有其他住戶;山區(今延平鄉永康村)則 有部分布農族居住。由於要管理大片土地,李家雇請不少長工(以來自花蓮的客家同鄉居多,還有少數福 州人),種植甘蔗的技術由此傳開。鹿野地區種植甘蔗,始於日本移民;但種甘蔗成為定居此地新移民的 謀生長技,李雲添功不可沒。戰後,李雲添因其地方名望,於民國 35 年(1946)獲鹿野鄉民代表會選為 第一屆副鄉長。 李雲添對待僱請的工人相當寬厚,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則十分嚴格。督促長子土源讀漢塾、學寫毛筆字, 長孫李逢勝還記得祖父對父親時有斥責。次子福興獲得公費到日本就讀高等科,畢業後到廣東開設染布工 廠,戰後回到花蓮定居。 李雲添善於種作,卻無意擴大所有土地面積;勤儉儲蓄,就是不買土地。戰後初期,原先開墾的土地交 還給糖廠,留下的私有土地極有限,後來的耕地是向國有財產局所承租。擺仔擺社(今鹿野村和平社區) 有人向李雲添借貸 2 萬,要用時價約 7 千的水田一甲償還,李雲添表示不要土地;後來,這筆債務也不了 了之。 民國 38 年(1949),長子過世,李雲添身兼教育三名孫兒的責任。民國 43 年,李雲添因年輕時有種茶、 製茶經驗,自花蓮舞鶴取得清心大冇茶苗,利用 5 分多地試種,茶菁品質相當好;這是鹿野鄉境內首次有 人種茶。民國 45 年,李逢勝服完兵役返鄉,有鑑於當時甘蔗收成不好,極力主張改種鳳梨;因此在申請到 放領的公地後,與兩個弟弟都以種植鳳梨為主要營生。 50 年代,新元昌溫家在永安、高臺一帶推廣阿薩姆紅茶,李雲添就在近 3 甲的承租地上種植,雇工採摘 茶葉,然後交由新元昌處理;這段時間,紅茶外銷有將近十年的榮景。民國 60 年(1971),李雲添以 91 高齡辭世。 2. 仙人掌鄉土工作室 民國 88 年(1999)1 月,鹿野鄉一群愛好鄉土的中生代廖中勳、廖金生、林俊男、潘慧璟、陳高同等人, 因不忍家鄉長期淪為文化沙漠,希望能扮演滋潤沙漠的仙人掌角色,於是發起組成仙人掌鄉土工作室,為 鹿野鄉第一個文史工作團體。成立多年來帶動鹿野鄉地方文史工作,以及休閒旅遊服務新的風氣。 仙人掌鄉土工作室當初成立的宗旨,是以本鄉文史及鄉土研究推廣工作,並且喚起鄉親愛鄉愛土的意識 為目的。由於多年來持續在進行地方之鄉土文史調查工作,並定期辦理活動做成果發表,目前在地方上大 小活動幾乎都有該工作室的蹤影。 民國 90 年(2001)起協助永安社區進行社區營造,發行本鄉第一份社區報,成效不錯,更在 93 年成功 轉型為鹿野鄉報,持續不斷報導、紀錄本鄉發生的大小事物,為鹿野鄉留下很珍貴的第一手史料。民國 97 年起,連續 3 年接受臺東縣政府的委託,承辦「臺東縣社區營造中心」的工作,將社區營造的經驗,推展 到臺東縣各鄉鎮的社區。民國 98 年起,再接「鹿野鄉生活文化圈」的計畫,持續為故鄉打造願景。 由於長期以來對於鹿野鄉進行觀察紀錄,因此仙人掌鄉土工作室也開始提供各種鄉土教學服務,甚至為 旅遊團體進行解說服務,深入淺出的解說導覽頗獲好評。此外,仙人掌工作室經常協辦鹿野鄉各項人才培 訓講習工作,培訓在地的人才,尤其是旅遊服務方面。 仙人掌工作室不設會長,僅設召集人一名,成員一律平等,先後擔任召集人的有廖金生、廖中勳,目前 成員約有 16 人,主要是公務人員、教師、社區民眾、導遊等。

26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貳 ‧ 永安(鹿寮)

1. 永安聖安宮 聖安宮的媽祖,村民稱為湄洲媽,原係戰 後初期,村中一位名為「會仔」的婦女所供 奉,後轉售給開金仔店(銀樓)、來自北港 暫居庄中的戲班頭,後因其生意失敗而欲遷 離時,永安地區村民乃合資購得,將媽祖留 下,組成媽祖會(最初組成的媽祖會會員不 限於永安地區),以擲筊方式,產生爐主, 輪祀於爐主家中。民國 50 年代初期,村民 集資在原日治時代鹿寮神社所在(今永安老 人會會館),建造一座約 10 坪大的水泥平 聖安宮 房供奉,並增雕一尊媽祖神像,廟名為「天 后宮」。民國 65 年(1976),私祀中壇元帥的乩童林居盛,扶乩時奉太子爺指示建媽祖廟,乃倡 議建廟,組委員會,籌畫建廟事宜,同年農曆 4 月,新廟落成安座入火,廟名稱為聖安宮。 聖安宮除主祀神媽祖外,同祀神明尚有中壇元帥、神農大帝、濟公活佛,陪祀神有註生娘娘、福 德正神,主要祭典有四: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7 月 15 日中元普渡,9 月 9 日中壇元帥聖誕,10 月 15 日謝平安,各有爐主組織負責四次祭典。 聖安宮建廟之初,募款範圍達於全鄉,現今祭祀圈則僅限於永安村頂鹿寮與下鹿寮,丁錢(樂捐 性質、末限額)限於兩聚落內,但繞境則及於全村,故永隆、高臺、永興等聚落的居民亦自由前來 題緣金,年度四次祭典的正、副爐主、頭家,資格亦限於永安、永樂的居民。

2. 永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 民國 80 年代茶葉的生產已成鹿野鄉的農業 重要經濟,為推廣茶葉的銷售,李仁生鄉長 任內,鹿野鄉公所除興建前鄉長龔有恆規劃 的四維農特產品、高臺茶葉等展示中心外, 更向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申請補助,利 用頂鹿寮已裁撤的空軍通信營區,從芬蘭進 口紅松木,興建「永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 民國 85 年(1996)竣工,委由「永安產業產 銷班」經營。 永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為芬蘭原木屋,工 程由芬蘭的建築師與臺灣在地木工技師合 作。整棟建材都從芬蘭原裝進口,木材為紅 永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 松木,而所有建材均為方形,方形木材是將木頭的缺點改為優點,木材切半後,把木心放在外面, 兩塊木材再黏合一起成為一塊方形木材,如此可以把木頭乾燥外翻的缺點消除。此棟建物的另一特 性在於全用原木「塔接」而成,主體結構不用任何一根鐵釘,全採用木釘,部份樑柱使用鋼製螺絲 加強,建築是標準的歐式建物造型,其線條明顯外型美觀,並且顏色自然。 永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建坪約 80 坪,建築物為二樓,一樓為挑空建築,設置農特產品展售中心, 展售福鹿茶及茶葉相關副產品,並且提供遊客各種旅遊服務工作。二樓將近 40 坪,就成除作為永 安社區集會場所外,另闢有小型文物展示區,展示永安地區老照片及農耕文物。 263


3. 高臺東安宮 東安宮位於鹿野鄉永安 村高臺,民國 69 年(1980) 村民蘇天成所創建。蘇天 成臺南市人,日治時期在 臺東從事營造工程,常在 荒郊野外的工地搭建工寮 居住,為祈求平安,乃向 今臺南市安南區海尾謝姓 友人私祀的關聖帝君,祈 回令旗,在工寮供奉。民 國 36 年 因 通 貨 膨 脹, 米 價高漲,蘇天成的營造事 業 受 挫, 乃 結 束 營 造 工 作,舉家遷到高臺,從事 高臺東安宮 農墾,關聖帝君的令旗隨 之到高臺,後因拓墾有成,蘇天成再為帝君雕塑神像,並發願為帝君建廟。 民國 64 年(1975)蘇天成獨資開始建廟,建廟期間,蘇天成往生,其子蘇益記繼承父志,持續 建廟工程,聘請卑南鄉初鹿匠師楊高負責,民國 69 年完成初胚,舉行入火安座。稍後蘇益記邀鹿 野村四維的許允條協助,與高臺庄民共 8 人組成委員會,民國 74 年間,繼續東安宮的裝飾工程, 由於高臺人口少,農村經濟欠佳,庄民捐款極微,東安宮的後續工程幾乎都由蘇益記個人負擔,當 年茶價高漲,蘇益記所種的烏龍茶收入頗豐,因而得以在民國 75 年完成所有工程,壁畫由鳳山匠 師蘇天福、葉幸安、楊明進等人負責,剪黏則由萬巒林幸發負責。民國 80 年 5 月,再建金爐。 廟為兩殿式,前為三川殿,後為正殿,兩者間以廊道相連,規模雖然不大,但在鹿野鄉的廟宇中, 最具傳統廟宇建築特色。 東安宮除主祀神明關聖帝君、配祀神關平、周倉外,尚祀有觀音菩薩,主要祀典為農曆 6 月 24 日帝君聖誕,雖為私廟,並無爐主祭祀組織,但在帝君聖誕舉行祭典時,幾乎全庄參加,演戲的戲 金,也都由村民捐獻,每年農曆 10 月,高臺的平安戲,也常在東安宮舉行,東安宮雖為私廟,但 已具有準公廟的性質。東安宮採管理人制,民國 92 年(2003)登記的信徒代表有 17 人。

26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貳 ‧ 永安(鹿寮)

4. 高臺飛行傘起飛場 民國 80 年(1991)3 月,為著推展鹿野鄉 的觀光事業,當時鹿野鄉長李仁生認為動態 的飛行能使自然景觀更吸引人,於是邀請專 家,勘查地形,將永康山原來國防部的雷達 站,開闢簡易的飛行傘基地,在臺東第一位 滑翔翼玩家林田山的協助下,邀請國內好手, 舉辦第一次飛行傘邀請賽,同時舉行吉普車 越野賽、福鹿茶春茶比賽、阿美族歌舞表演 以及農特產品展售會,此為鹿野鄉有史最大 規模的活動,啟動了鹿野鄉觀光事業的契機。 民國 81 年(1992)鄉公所整取經費在高臺 起飛場鳥瞰 - 李仁生提供 設立飛行傘起飛場,一年一度的飛行傘等比 賽成為慣例。民國 84 年,李仁生與林田山、孟志堅、鄧達義等人,籌組「臺東縣飛行運動協會」, 致力於飛行傘運動的推廣,民國 91 年起,開始舉辦「想飛的季節」,民國 93 年起更擴大為國際性 的比賽,舉辦「第一屆花東縱谷盃國際飛行傘比賽」,共有來自日本、韓國、英國、美國、加拿大 等近十個國家飛行傘好手,齊聚鹿野以飛行傘會友,一連八天的比賽,成功將鹿野飛行傘運動推向 國際舞臺。飛行傘活動,已成臺東觀光要項。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之後,更投入上億資金,收購附近土地,在高臺飛行傘起飛場旁, 規劃一處 7.4 公頃的飛行傘體驗中心,提供遊客可以在此體驗自己操控飛行傘離地飛行的快感。

高臺飛行傘體驗區

265


266


貳拾參 . 鹿野


貳拾參 . 鹿野

鹿野全景

鹿野位在卑南大溪西側的高位河階上,省道 9 號與花東鐵路經 過,交通相當便利,是因里壠線鐵道的開通設站而形成的聚落, 西南方的臺地上即是重要的鹿野移民村。在行政區上最初屬於鹿 野村的一部分,大正 9 年(1920)地方行政制度改易時,鹿野村 與鹿寮合併為「鹿野大字」,鹿野與鹿野村同屬於鹿野大字鹿野 小字的一部份。 戰後鹿野設鄉,鹿野大字改設為鹿野村,鄉公所將鹿野驛、擺 子擺社的門牌都命名為「鹿野」,而鹿野移民村的門牌則命名為 「光榮」,民國 50 年(1961)4 月因人口增加,鹿野村析成鹿野 與龍田兩村,鹿野移民村有了新地名「龍田」,擺子擺社也被命 民國 50 年代的鹿野街道 名為「和平」,此後「鹿野」之名,只用於指稱鹿野火車站附近。 - 葛德神父提供 由於鐵公路交通的便利,戰後鹿野鄉鄉治與一些行政、警察等機 關都設立於此,行政與交通機能帶來商機與移民,使得市景更加繁榮。 大正 8 年(1919)12 月,臺東製糖會社私營鐵道正式營運,鹿野設站,兼營客貨,為鹿野區鹿寮 溪以南的出入門戶。除了鐵道相關工作人員外,亦逐漸吸引一些移民移入,在車站附近,開設商店, 從事日常雜貨、五金用具、餐飲旅社等行業。大正 13 年 3 月,已有小田小市(日用雜貨)、吉田 常三郎(鍛冶)、山田作五郎(桶屋)、武藤慶治(建具)等人,在鹿野驛營商,都是日本人。至 遲在昭和 5–10 年間(1930–35),就有漢籍商人謝阿榮、蔡水來、陳南、陳氏月英、古安民、黃 阿分、陳新友等人移入經營商業,其中以謝阿榮最早,蔡水來最具財力。 26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參 ‧ 鹿野

由於人口增加,交通較為方便,昭和 13 年(1938),原設在移民村的鹿野公學校遷到鹿野,鹿 野村警察派出所也在昭和 15 年遷到鹿野驛。 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治時代結束時,鹿野驛的漢籍常住人口共有 52 戶 226 人,都是在昭 和 5 年(1930)之後移入,其中在昭和 19–20 年間,高達 26 戶 91 人,或與戰爭的疏開有關。就移 民本籍而言,以新竹州 19 戶 80 人為最多,都是客家人,高雄州 16 戶 75 人居次,除東港郡 1 戶 1 人為閩南人外,其餘都是客家人,兩者客家人合計共有 34 戶 154 人,不僅是客家人口最多,也是 南部「六堆客家」最為聚集的聚落,南部客家人又以內埔(4 戶 25 人)、萬巒(4 戶 22 人)為最多。 鹿野在日治時代就已逐漸形成街肆,為鹿野地區工商中心,民國 36 年(1947),鹿野鄉公所遷 到車站附近(原鹿野公學校舊址,今鹿野國小所在),新設的農會、郵局、衛生所等機構也都設在 鹿野,車站附近更演變成為鹿野鄉的政商中心,成為鹿野鄉的精華區。移入車站附近的移民,亦以 從事工商業及公務員為主。民國 47 年(1958)鳳梨栽培事業區的設立,更為鹿野街肆帶來繁榮, 旅社、餐館、公共茶室逐漸興起,鹿野亦因而產生第一家戲院。 民國 52 年(1963)鹿野村(含和平、四維等聚落)的漢籍人口共有 313 戶,佔總戶口數(406 戶) 的 77.09%,其中閩南籍人口共有 171 戶(含平埔族 16 戶),總戶數的 42.1%,不僅超過客籍的 79 戶(19.5%),也超過原住民 93 戶(22.9%)、外省籍的 63 戶(15.5%),成為鹿野村戶口最多的族群。 鹿野居民的宗教生活,仍以漢人的傳統民間信仰較多,各角頭都各有土地公廟,福佑宮為共同信 仰中心,此外尚有屬於私廟性質的延平宮與鎮安宮,其中延平宮為臺東縣唯一主祀國姓爺(延平郡 王)的廟宇。佛教寺廟則有鹿野苑妙善寺,信徒遍及鹿野、關山池上三鄉鎮。屬於基督教派的教堂 則有基督長老教會與天主堂,鹿野長老教會為全鄉漢人與平埔族的聚會禮拜之所,天主堂曾為鹿 野、延平兩鄉的傳教中心,現已無宗教活動。

鹿野街景

269


1. 鹿野福佑宮 鹿野村民很多為媽祖信 徒,約在民國 40 年(1951), 即有信仰媽祖的爐主組織, 每逢媽祖聖誕,值年爐主必 須設法迎請媽祖金身回村, 供信徒祭拜。民國 63 年值 年爐主、首事陳萬好、林輝 良、陳面等人,發起募捐雕 粧金身,從彰化縣芳苑鄉王 功村福海宮分靈迎回媽祖神 像,輪流在值年爐主奉祀。 民國 77 年林英雄、施清淵、 黃才三等人倡議建廟,成立 籌 建 委 員 會, 委 員 19 人, 鹿野福佑宮 - 賴維進攝 共推林英雄為主任委員,籌 畫建廟,民國 79 年,由曾任鄉長的邱雲海捐獻土地,該年農曆 3 月 12 日由媽祖、瑤池金母、王母 娘娘共同扶乩,勘地破土動工,民國 81 年完成基礎粗胚工程,農曆 9 月 9 日入火安座。 建廟之前,村民曾在今日廟埕前方,興建一座鐵皮屋小廟,暫時供奉。新廟入火安座之後,後續 工程持續施工,陸續完成屋頂、廟內彩繪、九龍池、外五營、將軍柱、門神裝置等。福佑宮在鹿野 鄉寺廟中雖然興建較晚,但建築最為富麗堂皇,工程由嘉義縣朴子市涂水樹設計,粗胚工程由鹿野 鄉江德壽施工、剪粘由嘉義縣民雄鄉匠師郭炳森施作,彩繪則由李志雄負責,從民國 79 年動土施工, 至民國 93 年(2004)5 月,才完成大部分工程,再舉行天上聖母登龕安座紀念慶典。福佑宮從籌建 到登龕安座,都由林英雄擔任主任委員,民國 92 年 1 月,蔡明和接棒。在新任主任委員蔡明和等 人努力之下,所有工程全部完工,並在民國 95 年農曆 2 月返回祖廟進香,23 日舉行落成大典,並 主辦全鄉公廟聯誼、聯合遶境活動。 福佑宮主祀神明為媽祖,同、陪祀神明有神農大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除開基 的黑面三媽及從中國大陸湄洲進香迎回的大媽外,其餘的鎮殿媽祖、二媽及其他諸神都是建廟時在 臺東市唐山軒雕塑。 福佑宮年中祭祀主要有四: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4 月 26 日神農大帝聖誕、7 月 15 日前後的 中元普渡、9 月 9 日媽祖成道、中壇元帥聖誕及宮慶紀念日,均有酬神演戲,其中以媽祖聖誕最為 重要,除慶典外,聖誕之前尚有環島或半島進香活動,除返母廟彰化王功福海宮進香外,亦到交誼 廟花蓮港天宮、蘇澳南天宮、雲林大埤文英宮、苗栗竹南五榖宮等地參香。9 月 9 日不僅是宮慶紀 念日,也是媽祖成道、中壇元帥聖誕,慶典中並舉行謝平安的儀式,每三年更配合重陽節,擴大舉 行慶祝活動,此外尚有正月初九天公生祈福、安太歲點光明燈,以及 12 月 21 日謝天恩、謝太歲的 法會。 福佑宮的祭祀圈包含鹿野本庄、四維及和平部落的漢人,除四年改選一次的管理委員會管理廟務 外,祭祀則由爐主組織負責,每年媽祖聖誕時擲筊產生正、副爐主各 1 名、首事 10 名,負責年中 祭事。

27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參 ‧ 鹿野

2. 鹿野苑妙善禪寺 妙 善 寺 創 於 民 國 56 年 (1967)8 月,開山者為釋 深銓法師,釋深銓法師本名 羅連財,鹿野鄉人,開山之 時,即以為釋迦牟尼佛得道 後,首先傳法的道場在鹿野 苑,深銓法師開基之地,亦 為鹿野,因而將寺名命名鹿 野苑妙善寺。 妙善寺原為簡陋之鐵皮屋 建築,祀奉千手觀音、準提 菩薩,民國 82 年深 銓 法 師 圓 寂 之 後, 因 無 人 接 替, 曾 荒 廢 一 時, 民 國 84 年 妙善寺 - 賴維進攝 (1995)12 月,釋傳妙法師應中國佛教會臺東支會之聘,接掌妙善寺後始再啟山門。 釋傳妙法師本名張明堂,臺灣嘉義人,受戒於臨濟宗高雄宏法寺釋開証法師,曾在花蓮縣東大寺 當家,民國 88 年(1999)間在鸞山經營山林事業的關山鎮人蘇昇興,經常往來鸞山、鹿野、關山間, 路過妙善寺時,常看到頭戴斗笠獨自在烈日下整修寺院的傳妙法師,因緣認識而受感動,乃邀約瑞 源、關山、鹿野等地佛教信徒 20 餘人,協助傳妙法師,招募義工、捐款、重建妙善寺,經多年努力, 始奠定今日基礎,成為鹿野鄉最具規模的佛寺,並參加大崗山義永法脈聯誼會,目前有 4 位僧侶常 駐寺中。 妙善寺主建築為大雄寶殿,民國 88 年(1999)12 月請佛上座(落成),供奉釋迦牟尼、藥師如來、 阿彌陀等西方三寶佛,樓上為華藏世界(藥師殿),尚未完成,兩側各有二樓建築,分別設有地藏 王殿、聞思修書房、學生中心、講堂、閉關房、寮房等,其中聞思修書房為圖書館,除藏有佛教經 典外,亦提供鹿野地區學生自修讀書使用;學生中心為學生禮佛之所,設有宿舍供來寺禮佛的師生 使用;講堂對外開放,只要不傷風敗俗、無商業行為,各界都可免費使用。傳妙法師出家前曾為裝 潢師傅,寺中所有木造家具,都出自法師之手,各有特色,極具巧思。妙善寺前尚有蓮花池,面積 約有 1 甲餘,共分 4 區,除種有荷、蓮外,並提供兩區給鹿野鄉公所,開闢為生態園區。 妙善寺主祀觀音菩薩,年中祭典主要有:農曆正月 15 日獻燈、清明拔渡、2 月 19 日觀音聖誕、4 月 8 日浴佛節、6 月 19 日觀音得道、7 月 15 日超渡、12 月 24 日圓燈等法會,其中以浴佛節及七月 超渡較為重要。民國 93 年 5 月 22-26 日(農曆 4 月 4-8 日)間,為慶祝釋迦牟尼佛誕生 2548 年及傳 妙法師出關(閉關 1 年又 49 天),曾舉辦盛大的啟建孔雀明王法會。妙善寺的信徒以鹿野、關山、 臺東等鄉鎮市為主,組有護法會,共有 300 多名信徒,協助建寺與弘法工作,在鹿野鄉現有佛寺中, 妙善寺與地方關係最為密切。

271


3. 鹿野延平宮 鹿野延平宮位於鹿野村中新路,該廟起源於 「國姓爺神明會」,約在民國 40 年(1951), 彰化縣二林鄉竹圍人洪拱、洪坤玉、洪志揖兄弟 移居龍田村時,從故鄉帶來國姓爺的香火在家祭 拜,民國 42 年,由信徒集資,雕刻金尊,在龍 田庒頭(九戶仔)福德祠舉行開光過火儀式,並 組成「國姓爺會」,約有會員 20 餘人,由會員 擲筊產生爐主輪祀,每年農曆 10 月,擇日演平 安戲,並為國姓爺祝壽。洪坤玉為乩童、洪志揖 為法師,經常為村民辦事。 民國 83 年(1994),國姓爺採洪文慶為新乩 童,由於輪祀爐主家,信徒膜拜不方便,國姓爺 降乩擇地建廟,於是洪允印獻地,洪允印、洪允 財等信徒 60 餘人,集資在今址建廟,同年農曆 10 月 15 日舉行入火安座儀式,並增雕中壇元帥、 福德正神陪祀,主要祭典仍為農曆 10 月的平安 戲。延平宮未建廟之前,國姓爺常往臺中縣東勢 鎮慶安宮等地進香,建廟之後已無進香活動。 延平宮 延平宮國姓爺原為二林洪姓族人家神,據悉洪姓族人洪仲裕原在二林頂部插蚵為生,曾在海邊拾 獲一塊樟木,上書「開臺聖王鄭成功」,乃將樟木雕刻神像在家供奉,後隨洪仲裕移居竹圍,久之 成為村民共同信仰,竹圍村民組成「國姓爺會」

27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參 ‧ 鹿野

4. 鹿野基督長老教會 光 緒 16 年(1890), 余 饒 理 CMr. George Ede)巡視後山,曾 至鯉弄(里壠),探望平埔族 信徒,並在鹿寮營「守禮拜」, 鹿寮社為阿美族部落,是卑南 至里壠、新開園間之交通要衝, 清 光 緒 14 年(1888), 清 朝 曾 經派遣鎮海後軍駐守該地,雖 然兵丁不會聽白話(閩南語), 但余饒理乃將聖經的書送給他 們,這是基督長老教會在今鹿 野鄉最早的傳教活動。 昭和年間,從高雄州等地移 墾鹿野庄的平埔族人,已有部 鹿野長老教會 - 賴維進攝 分為基督徒,唯未設有教堂, 教徒都至里壠做禮拜,須半夜即起,摸黑徒步到關山,做完禮拜再徒步回到鹿野,常已是黃昏。 民國 42 年(1953)徐文治牧師到關山教會任職,為開拓鹿野地區漢人的傳教工作,在 45 年 2 月 6 日的小會中得到長老、執事及信徒支持,決議分設鹿野佈道所,同年 3 月 6 日開始,在鹿野街上 租借居民紀盾家屋,把每週主日下午的禮拜移至鹿野,並舉行佈道會及野外主日學,鹿野教會於是 成立。當時教徒有潘見龍、潘良時、穆發財,黃恩註、紀盾、賴聰明、楊才生等家。 由於鹿野鄉佈道所教會是由關山教會分設而成,因此鹿野佈道所教會的牧者都是由關山教會兼 任,關山教會的牧者一有異動,鹿野教會隨之異動,開教 13 年間,先後有徐文治、葉茂生、黃德福、 許信一、胡文池等人兼牧,教勢一直無法發展。 民國 57 年(1968)鹿野教會始聘戴秋堂傳道師為專任事工,由於教友日增,原先承租的鹿野街 民房,不敷聚會使用,乃於同年 5 月 25 日,購買現今教會現址用地的使用權,開工建堂,於民國 58 年 9 月 28 日落成,舉行獻堂,所需經費,除在地教徒捐獻外,大部分由戴秋堂傳道師向西部教 會募捐。 一年後戴秋堂傳道離職他就,鹿野教會又失去牧者,將近十年之久,期間教務由孫榮明、兵哲世 等信徒及長老潘克中等人負責。民國 66 年(1977)4 月 10 日復活節,母會關山教會長老、執事會 議決議,再度支援鹿野教會,先後派郭文隆、葉茂男(牧師)、盧俊義(牧師)、鐘懃邦(牧師)、 陳信昌(牧師)、林玉美(執事)等負責鹿野教會的事工,除鐘懃邦、葉茂男為專任外,其餘都是 兼任。為徹底解決鹿野教會的事工,民國 82 年,關山母會的牧師陳信昌,特於小會中議決,由母 會向總會提出申請,派遣神學院應屆畢業傳道師,前來協助,負責鹿野教會的牧養工作,同年 7 月, 劉世春傳道應聘到鹿野教會,到 84 年調回關山教會,改派潘恩盛牧師到鹿野教會,在其努力下, 民國 87 年 2 月 16 日東部中會第 58 屆春季會議正式通過,鹿野教會升格為堂會。 民國 87 年(1998)潘恩盛牧師他調,總會派傳道師陳天來接任,民國 90 年陳天來晉升牧師,調 任臺北市三光教會,總會派傳道師楊恩賜接任,民國 93 年楊恩賜晉升牧師,調任臺北市松安教會, 此後鹿野教會一段時間不再聘請專任事工,改由關山教會李志宏牧師兼牧,直到民國 96 年 8 月, 才再聘羅碧玉牧師牧會。鹿野教會成立之後,最盛時有教徒 30 餘人,目前固定參加主日禮拜約有 20 人。

273


5. 鹿野天主堂 民國 55 年(1966)夏,由於和平天主堂位置較為偏僻, 交通不便,白冷會的錫質平神父決定將堂區轉到鹿野。於 是在鹿野火車站前附近,購買鄕民紀盾的民房作為傳教中 心站,籌建聖堂、學生中心、與神父宿舍。次年 1 月 26 日 鹿野天主堂落成,特請鹿野地區開教司鐸石多福神父祝聖 使用,是日參加盛典的信徒與民眾達千餘人。從此和平堂 區的名稱改為鹿野堂區,鹿野堂區也成為天主教在鹿野、 延平兩鄉的傳教中心。 學生中心設置的目的,主要是輔導延平鄉布農族學生的 升學,由於當時山地國校教育環境較差,畢業生考取初中 不易,鹿野堂區將桃源、武陵、紅葉等國校五、六年級功 課較好的學生,轉學到升學率較好的鹿野國校,集中住在 學生中心,加強輔導。民國 57 年(1968)九年國教實施後, 國小畢業生都可就讀國中,學生中心改為學生宿舍,收容 鸞山地區國中學生,鸞山大橋未建之前,鸞山地區交通不 60 年代鹿野天主堂 - 葛德神父提供 便,學生就讀桃源國中,必須涉水橫渡卑南大溪,易生危 險,學生住在學生中心,可從鹿野搭公車到 鹿鳴橋,再徒步上桃源國中。鸞山大橋修建 之後,學生不再住宿,學生中心一度提供鹿 野鄉公所開辦農村托兒所及鹿野國中棒球隊 隊員住宿。 民國 65 年(1976),葛德神父在鹿野天 主堂創立「玫瑰幼稚園」,為鹿野鄉第一所 幼稚園,由楊讚妹、黃阿妹兩位老師擔任保 姆,直到鄉公所在各村普設托兒所後,才由 鄉公所接辦,改稱為和平托兒所。 鹿野天主堂使用國語做彌撒,以學生為主 要對象,現因學生減少,已無聚會活動,主 玫瑰幼稚園畢業生 - 葛德神父提供 要是延平堂區主任司鐸的駐地,作為延平鄉 布農族的傳教中心。民國 100 年(2011)10 月,延平堂區的主任司鐸李建中神父遷到桃源天主堂, 鹿野天主堂走入歷史。

274


貳拾肆 . 和平(擺仔擺)


貳拾肆 . 和平(擺仔擺)

和平部落全景

和平社區原名「擺仔擺」或「擺那擺」,都是阿美族語 Parayapay 譯音,意思是指雙手交換東西 的動作,昔日阿美族是以狩獵為主要生活,在海岸山脈狩獵時,常與馬蘭阿美人、北絲鬮社卑南人 相遇,並且以物易物交換東西,故以此為社名。 戰後,擺仔擺屬鹿野村,戶籍上門牌則編列為「鹿野」,直至民國 50 年(1961)3 月,行政區域 調整,鄉公所整編門牌將此地命名為「和平」,才有「和平社區」之稱,但一般鄉人,仍習以擺仔 擺相稱。 根據馬淵東一在昭和 7 年(1932)的調查,擺仔擺於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間,恆春阿美族北遷時 所形成的部落。光緒 5 年(1879),夏獻綸的《臺灣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並未有擺仔擺的記載, 到清光緒 20 年,胡傳的《臺東採訪修志冊》,始有「擺仔擺社,在卑南北 20 里,正、副社長月領銀三、 二圓,男女 317 人」的記載。 明治 29 年(1896),田代安定在東部調查時,則有「擺仔擺社:阿眉蕃,46 戶,男 64 丁,女 74 口,合計 138 人,正副社長屈馬里、屈尊樂,月支口糧銀 3、2 元,通事鄭國生,月支口糧銀 6 元」、 「擺仔擺社,40 餘戶,距利基利吉社 3 里」(約 12 公里)的記載。 由於位在北絲鬮溪注入卑南大溪入口的北岸,成為臺東地區渡過卑南大溪或北絲鬮溪進入縱谷地 區的門戶,清代至日初,部落的青年所常為往來官宦商旅借住之處,清代臺東州官胡傳、日治初期 臺東支廳長相良長綱、撫墾署長曾根俊虎等人,都曾在此借宿。 明治 29 年(1896)6 月,曾根俊虎投宿時,對會所有相當深刻的描述:「該館以木竹茅藤四種所 組合建造,為約 35、6 坪的建築物,一面完全開放,三面封閉,地上皆鋪萱茅,前面有約 30 坪的空地, 其周圍以堅木之板圍成高約 4 尺之牆,防止豬犬闖入汙染,而且地面平均鋪以萱茅」、「該館為臨 時議事會、平日談話會、宴會,以及單身青年每夜集會、住宿之用,有如我國之俱樂部、支那隻會 27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肆 ‧ 和平(擺仔擺)

館」,當時擺擺設約有 60 餘戶,200 餘人,大小牛車 20 許,牛隻百餘頭。 明治 31 年(1898),總督府在擺仔擺社設立憲兵屯所,負責鹿野地區治安。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擺仔擺成為恆春阿美族入墾縱谷地區的中繼站,大陂、雷公火等社的族人, 移入之前大多曾在擺仔擺短暫的停留。 根據鹿野鄉戶政事務所保存的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擺仔擺雖為阿美族部落,至遲在大正、昭和 年間,另有恆春半島滿州庄等地的平埔族人潘阿督等多人,或因農墾、或因婚姻、或為阿美族人養 女等因素,而移入擺仔擺,寄籍或入籍在阿美族人的戶口中。 根據廖守臣在民國 85–87(1996–1998)擺仔擺年間的調查,部落耆老黃忠義的口述,和平部落 的阿美族大多屬於恆春系阿美族,相傳與鹿寮阿美族同時從恆春一帶遷來,最初居馬蘭,並與之聯 婚,約在 180 年之前,與部分卑南阿美遷此地定居,目前有 Patsilar(巴奇荖)、Rarangus(拉蘭古斯)、 Marorang(馬羅蘭)、kakop(卡古巴)諸氏族,由於昔日阿美族是母系社會,採母系家族的氏族名 稱代代相承,近年來男女婚姻漸由入贅制走向嫁娶制。亦即男系社會漸多,因而氏族的傳承已漸混 淆不清。 漢人很早移就入擺仔擺,大正時期就有漢人移入部落,從事雜貨生意,戰後移入更多,大都集中 居住在部落的西側。 戰後,耶和華教最先傳入部落,基督長老教會、天主教繼之而起,三教都建有教堂。由於頭目帶 領族人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天主教又曾協助族人修築堤防、水圳,增加水田面積,因此,以天主教 的勢力最強。目前,部落已無耶和華教的教堂。由於與漢人接觸較早,又很頻繁,族人接受漢人民 間信仰的越來越多,除了與漢人共建福德祠外,部落的族人已有自己的神壇。

和平部落入口

277


1. 和平圳(擺仔擺圳) 和 平 圳 原 名 擺 仔 擺 圳, 明 治 44 年(1911), 擺 仔 擺 社 阿美族人合力修築的土圳,引 北絲鬮溪的溪水灌溉部落附近 的農田,由於取水口設在鹿鳴 橋附近,引水道沿著北絲鬮溪 河階的崖面,每逢雨季就常被 沖毀,每次修築勞力超過 2000 人次。從日治時期開始,幾乎 每 年 都 要 修 復, 族 人 疲 於 奔 命。 民國 39 年(1950)7 月,颱 風來襲,擺仔擺圳的引水道全 部 被 沖 失。 民 國 40 年, 關 山 和平圳 農田水利協會撥款整修,工程 進行一半,颱風又來,整修的圳道全部被毀,擺仔擺村民甚至有放棄此圳、遷移部落的念頭。 民國 43 年(1954)1 月,擺仔擺部落的村民自動再修擺仔擺圳,農田水利費補助 1 萬元,並提供 所需火藥,開工 10 天之後,族人即因缺糧、勞力不足而告停工。當時縣長吳金玉十分憂心,指示 優先整修,多次派員實地勘查的結果,建議為著迴避容易崩塌的河階崖壁,將圳路移至離岸數十公 尺的安全處。但此項工程非常艱鉅,必須挖掘 4 公尺深、常 1.174 公尺的導水路,即使部落 50 戶族 人全體動員,也須一年以上的時間。 擺仔擺的頭目林田豐認為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值得拼命 去做,於是召集部落族人開會,由於部分族人必須外出打工 維持家計,無法長期出工。因此,意見紛歧,連續開了三天 的會,最後決定在 4 月 9 日開工。 開工前一天,族人就在工地以竹子、茅草搭建工寮,大家 約定施工期間,一律住在工寮,不得離開。開工一個月後, 鹿寮(永昌社區)、大埔尾(瑞源)的阿美族人,在頭目率 修圳時居住的草房 - 臺東農田水利會提供 領下前來支援。有了外援,族人士氣大振,工程有如破竹之 勢,民國 44 年(1955)2 月,工程提前完工,從此。擺仔擺 圳不再是族人的夢饜,圳名也因擺仔擺音近閩南語的「壞了 壞了」,不吉利,改名為和平圳。 民國 52 年(1963),為改善擺仔擺族人的經濟生活天主教 錫質平神父得到天主教福利會的支持,以食用油、麵粉、麥 片代替酬勞,鼓勵部落族人,共同修築堤防、開鑿水圳,將 部落附近河床變成水田。由於經費不足,錫質平忍痛將他珍 天主教的築堤修圳 - 葛德神父提供 藏數年郵票出售,換取費用。

27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肆 ‧ 和平(擺仔擺)

2. 和平天主堂 民 國 42 年(1953)6 月, 巴 黎 外 方 傳 教 會 的 隆 道 行 神 父(Rev. Marcel Rondeau)到臺東地區傳教, 在馬蘭結識和平部落阿美族青年 黃健德,雙方交談甚歡,於是黃 健德邀請隆神父到和平部落傳道, 同年 10 月,白冷會的錫質平神父 (Rev. Jakob Hilber)與石多福神父 (Fr. Stoffel)來到臺東,隆神父邀 請兩位神父一起到和平部落探望 黃建德,因黃不在部落,乃拜訪 頭目林田豐並向其傳道,3 日後林 田豐徒步到臺東,表示願意帶領 族人接受天主的福音,開啟天主 和平天主堂落成典禮 教在鹿野鄉的傳教事業。從此三 位神父輪流到和平傳道,黃建德、林田豐也成神父的得力助 手,和平乃成為縱谷地區信仰天主教的第一個部落。 民國 43 年(1954)初,紀守常神父(Rev. Alfred Giger) 來臺,錫質平神父委以鹿野鄉阿美族與延平鄉布農族的傳教 工作。紀守常神父到和平之後,向居民租屋作為臨時傳道 所,後來由於信徒日多,原有房舍不敷使用,錫質平神父與 紀守常神父決定籌設教堂及神父宿舍,乃由林田豐獻地,鳩 工建築,於民國 43 年 2 月 28 日祝聖啟用,命名為「光榮十 災後的和平天主堂 字架聖堂」,成為臺東縣僅次於臺東市福建路堂、馬蘭堂的 第三座天主堂。祝聖之日,除邀石多福神父參加外,參禮者尚有臺東、馬蘭堂的外省、閩南、阿美 族等信徒,及地方紳士。同年 3 月 8 日,教徒駐華公使黎培理(Internutius Riberi)總主教,親臨和 平天主堂,為部落首批慕道者授聖洗聖事,受洗者多達 156 人,包含成年男子 38 人,成年女子 49 人, 男、女青少年 14 人,兒童、嬰兒 55 人。 白冷會以和平堂作為堂區宣教中心,設正、副主任司鐸,分別負責延平鄉布農族、鹿野鄉阿美族 漢族的傳教工作,直到民國 56 年(1967)1 月,鹿野天主堂設立,傳教中心轉至鹿野堂,並改名為 鹿野堂區。和平堂區時代 13 餘年,先後在延平、鹿野兩鄉建立 14 座教堂。 紀守常神父在民國 43 年(1954)間開始到蘭嶼開教,身兼兩地傳教工作,蘭嶼暫歸和平堂區管 轄,紀神父並在和平堂區設立培訓班、裁縫班,培訓蘭嶼的 傳道、裁縫人才。在此期間,白冷會臺灣區會曾派池作基(Fr. Tschirky )、蘇德豐(Fr. Suter )、洪克明(Fr. Hunkeler )等 神父前來堂區協助傳教工作,紀守常在蘭嶼時,堂區曾由吳 滿博(Fr. Uebelmann )、錫質平、姚秉彝等神父代職。 民國 53 年(1964),蘭嶼成立堂區,由紀守常擔任主任司 鐸,錫質平接任和平堂區主任司鐸,為配合教會未來工作的 方便與需要,在鹿野火車站附近,購置民房改建為教堂,作 和平天主堂 為傳教的中心站,民國 56 年 1 月 26 日鹿野堂祝聖啟用,傳 279


教中心由和平移轉鹿野,堂區名稱也改為鹿野堂區。 民國 56 年(1967),和平天主堂設立新興儲蓄互助社,為目前鹿野地區各教堂僅存的一社,共 有會員 228 人,股金高達 1300 餘萬元。 民國 65 年(1976),和平堂因建築破舊又遭颱風侵襲半毀而重建,5 月 14 日祝聖啟用,祝聖典 禮由堂區主任司鐸葛德神父與白冷會臺灣區會會長池作基神父(Fr. Tschiky)邀花蓮教區主教賈彥 文(Most. Mathew)共同主持,典禮日尚舉行鹿野堂區 11 堂口的讀經與聖歌比賽,及原住民傳統歌 舞表演,參加教友約 300 餘人。和平堂重建經費共 25 萬元,在響應教會「自養、自立」的原則下, 由部落教友支付一半。為保留和平堂的歷史,在重建中尚保留原有教堂的地基。 和平天主堂目前教徒尚有 20 多戶,未設有專職神職人員,由鹿野天主堂兼管,每隔一週,由德 高天主堂神父前來主持彌撒,平常則由部落義務使徒負責。 由於教堂建築它有 30 多年歷史,教徒募款重建,目前正在興建中。

3. 巴拉雅拜長老教會 民國 40 年(1951)駱先春牧師、羅添財傳道等人到 和平部落傳教,李文妹家族最先接受信仰,後來教徒 日多,乃在民國 44 年(1955),由李文妹獻地,在今 社區活動中心附近,建立和平傳道所,先後由林安南, 賴清秀等傳教師負責,信徒最多時曾有 3、40 戶,6、 70 人。 民國 75 年(1986)教堂被颱風吹毀,信徒無力再建, 乃暫借教友王德正家宅聚會,舉行主日禮拜,由於部 落人口外流,又無教堂,教徒日漸流失,至民國 93 年 和平長老教會 底,僅存 8 戶。 民國 93 年(2004)初王德正出售住宅,教徒乃思一勞永逸,自建教堂,由李美妹獻地,教徒捐款, 在李宅東側,重建教堂,同年 4 月舉行獻堂,正式命名為「巴拉雅拜教會」。 目前教會無牧師駐牧,平常由長老李招英負責,執事黃龍三、李美妹協助,每三個禮拜一次,由 德高教會的牧師前來主持主日禮。

4. 和平福德祠 約在民國 50 年(1961),當時和平社區約有 8 戶漢人,為 祈求平安,乃集資興建一座水泥磚造的小廟,供奉土地公, 後來,漸有阿美人崇祀。民國 91 年,蔡煥耀、楊耀瑞、洪其祥、 沈丁鑽等人發起重建,9 月 19 日(農曆 8 月 13 日)入火安座。 捐款建廟的約有三十人,其中阿美族佔十三人,和平福德 祠已成為漢人與阿美族人的共同信仰。和平福德祠主要祭典 為農曆 8 月 15 日土地公聖誕,設有祭祀組織,每年擲筊產生 爐主 1 名、頭家 3 名負責年中祭祀。 和平福德祠

28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肆 ‧ 和平(擺仔擺)

5. 首洗谷 首洗谷位於初 鹿通谷首洗溪流 入 北 絲 鬮 溪 處, 從和平社區的堤 防 向 南 眺 望, 可 以很清楚的看到。 初鹿通谷昔日 為卑南大溪舊河 道, 卑 南 大 溪 改 道 後, 舊 河 道 成 為有谷無水的風 隙 長 約 8 公 里, 平均寬約 1 公里。 龍過脈至卑南大 從和平堤防遠眺首洗谷 溪 間, 已 成 隘 口 地形,由於地殼持續隆起與河流不斷下切,使得這一段的通谷較為險峻。東線鐵道未拓寬之前,由 此穿過,鐵道旁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流入卑南大溪處,曾是北絲鬮社人,馘首後清洗人頭的地方, 被稱為首洗谷,這一條小溪,也因而名為首洗溪。 大正 5 年(1916),北絲鬮社的 5 名族人曾到北絲鬮溪上游採 集製繩的材料,遭受到 7 名內本鹿布農族人的襲擊,雙方激戰後, 北絲鬮社人反而擊斃兩名布農族人,奪得管打槍、毛瑟連發槍各 一把。族人就在首洗谷清洗獵得的人頭後再帶回部落。此後,每 年初鹿社的大獵祭,青年階級的男人,都要到首洗谷附近的河床, 砍取 terrevu 草(田根草)代表獵得人頭。因為早期祖先,獵得人 頭後,都會先到首洗谷清洗人頭,砍取 terrevu 草墊在地上放置人 頭。 明治 40 年(1907)佐久間總督巡視臺灣東部,2 月 13 日,渡北 絲鬮溪經首洗谷到卑南,地方首長曾率卑南、布農族人在此迎接, 佐久間曾賦一詩,表達他對兩族和解的心願: 「翠巒蒼鬱蕃所栖 天晴風暖禽鳥啼 鶡鳥之冠具錢鞍 首長來迎首洗溪 兩蕃相對溪左右 不俱戴天構怨久 出草殪仇奏凱還 血迸急湍此首洗 邀城如今享王化 百姓和樂務農耕 溪水溶溶灌沃野 老蕃敷錦柴雲英」

日治時代首洗谷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大正 11 年(1922)11 月,在官方勸導下,北絲鬮、卑南、呂家、大南等社百餘人,與內本鹿 50 餘人, 在臺東支廳舉行和解儀式,由臺東廳長市來半次郎親自主持,雙方各在誓約書上按手印,完成合解 儀式。儀式後舉行酒宴,雙方把酒言歡,積怨才漸漸消除。

281


282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從海岸山脈俯瞰龍田

龍田社區為日治時期的鹿野村,為日本人的移民村,位於北絲溝溪 ( 鹿野溪 ) 北岸鹿野高位河階, 海拔 170 至 220 公尺,為砂礫層河階,相當平坦,土壤膠結甚鬆,表土為黑色,地勢高亢,土鬆肥沃, 是日人選作移民村的主要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戰暴發,歐洲極需亞洲物資供應,國際糖價大漲,大正 4 年(1915)臺東製糖會社 設立鹿野移民村,從日本新潟縣招募短期移民 223 人前墾地種 植甘蔗。新潟冬季下雪,農民屋外勞動困難,有出外謀生之習。 製糖會社提供該地農民往返旅費,約以 6 個月(11 月至次年 6 月) 為期,給予較內地為高的工資,來臺從事短期墾作。兩年之間 約有二千短期移民前來。繼而從短期移民中募集永住移民 108 戶 228 人,鹿野村正時形成。 鹿野村設立之後,逐漸成為鹿野區的行政中心,區(庄)役 場、派出所、保甲會館(保甲事務所)、小學校、公學校等機 日治時代鹿野村-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構都設在鹿野村;製糖會社,也在此設立事務所、醫務室、神社、 旅社等設施。 臺灣總督府為獎勵內地農民移民臺灣,提供極優厚的補助, 臺東製糖會社,並許墾成後每戶給予 3 甲 5 分的土地。一時頗 能吸引內地農民,根據鹿野村派出所大正 8 年(1919)的戶口登 記,當年定居移民達 201 戶,654 人,連同短期移民共有 1350 人, 是移民潮的最高峰。從大正 5 至 8 年(1916 至 1919),製糖會 社投資鹿野村共計 60 萬圓,加上開設臺東、關山間鐵路 123 萬 圓,總督府補助 8 萬,總共 191 萬圓。 60 年代的龍田村龍田 - 山岸磯雄提供 28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由於後山自然環境不佳,颱風很多,瘟疫時常流行,還有 原住民的侵擾,加上山豬時常破壞農作,水利設施時修時壞, 糧食不足,交通不便,適婚青年結婚不易,鹿野村對移民的 吸引力逐漸消退。大正 8 年(1919)8 月颱風來襲,鹿野村 房舍幾乎全倒,甘蔗減產幾達一半,臺東、關山間鐵路嚴重 受損,加以國際糖價暴跌,臺東製糖會社瀕於破產,移民流 失更多。大正 10 年鹿野村日人僅剩 84 戶 170 人,鹿寮村也 僅存 20 戶 90 人。 鳳梨買賣 會社為保障製糖原料供應,強迫墾地的三分之二必須種植 甘蔗。加上水利設施不足,糧作缺乏,儘管總督府曾於部落 西側設置警備線,增加水田 74 甲,並投資 3 萬圓建設鹿野圳, 引北絲溝溪水灌溉,然昭和 9 年(1934)年 6 月修峻,9 月 即為颱風所毀,翌年重修,昭和 11 年(1936)又毀於颱風。 糧作不足,居民須以現金高價購買來自西部米糧,影響農家 經濟,生活常處於不安定中,人口流失更速。太平洋戰爭爆 發後,年輕人或應召入伍、或移往都市,鹿野村日人僅存 28 戶 167 人,鹿寮村更慘,僅 6 戶 28 人。終戰前夕,殘留日人 龍田村綠色隧道 多移往與鹿野村有婚姻關係的臺東市旭村,鹿野村內地人更 少,己不到 10 戶。 大正 11 年(1922)移民事業由新成立的「臺東開拓株式會 社」(製糖會社子公司)接管,移民政策改變,兼收本島農 民,鹿野村始有漢籍農民移入。 會社在鹿野村西北側,建築移民家屋 50 戶,開放本島農民 移往,因而形成「五十戶仔」聚落,事實上當年移入者僅有 22 戶 47 人。由於距離鹿野區的行政中心較遠,生活不便, 有部分移民遷往鹿野村東南邊居住,逐漸形成另一漢人聚 龍田茶園 落,因有九戶人間居住,所以稱為「九戶仔」。日治末期, 又有三戶自由移民,在鹿野村青年會館南方建屋居住,稱為「三戶仔」或「三塊厝」。鹿野村本部 落限制漢人居住,居住在移民村的漢人都是會社的雇員或區役場的職員,如邱振郎(會社事務所會 計)、謝阿森(會社員)、盧賜頂(醫務室醫生)等少數人。 會社為漢籍移民在「五十戶仔」興建的家屋,一條龍式的三間屋,為竹構茅草屋頂、牆敷泥土的 竹籠仔厝,村落亦有道路、水道等公共設施,但無路燈,每戶宅地亦有 1.4 分,由於預定招募的移 民不足,移民離去甚多,茅草屋又常被颱風襲倒,因此移民可任意擴充宅地,隨意搭建草房,利用 空地種菜,飼養豬、雞等禽畜,賣給內地人。 會社分配給移民 4 甲承租地,規定 3 甲要種甘蔗,1 甲可自行利用,種蔗所需資金、肥料,會社 提供無息貸款,但須兩位種有甘蔗的移民作保,貸款在甘蔗採收後從所得中扣還。移民利用 1 甲地 種植陸稻、花生、甘藷等作物,陸稻是主要糧食,花生出售可獲現金,甘藷用來養豬。根據臺灣總 督府的調查,昭和 2 年(1927),鹿野村本島移民每戶平均負債 349.9 圓,略多於日本移民的 343.8 圓, 但因本島移民有機會就到處打工,有空閒就開墾附近荒地,有其他副業,雖呈負債狀況,一般移民 (含日本移民)都認此本島人的生活較內地人為佳。 山豬危害農作物甚大,移民必須夜間防範,不僅農作物常遭破壞,體力更是不勝負荷,造成第二 285


天無力工作。昭和 3 年(1928)8 月起,會社開始在耕作周圍,修築防獸柵欄,昭和 4 年 12 月完工, 總經費 3 萬 3 千圓,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山豬危害得以減少。 由於颱風多、山豬危害農作、收入不佳,土地放領又遙遙無期,移民日漸離去,至昭和 4 年 (1929),僅存 4 戶 11 人。二次大戰結束時,鹿野村的會社移民,徐阿學、林享春、邱新財、邱 阿合等四戶,都是客家人。 昭和 3 年(1928),會社停止招募移民,代之而起的自由移民。昭和 4 年,總督府補助修築的防 獸柵欄完工,山豬危害減少,鹿野村為鹿野區行政中心,公共設施完善,神田全次主持的醫務室, 亦是吸引自由移民移入的原因。臺東開拓會社雖然不補助自由移民,但仍鼓勵移民移入種植甘蔗, 聽任本島人在鹿野村外圍的五十戶仔、九戶仔興建房屋。 自由移民移入鹿野村,張瑞全是重要的關鍵人物。張瑞全承包製糖會社鹿野農場的甘蔗採收工 作,每年秋、冬時期,從西部招募短期工人,部分工人留下來成為鹿野村的常住移民。 大正 15 年(1926),東線鐵道通車後,鹿野設站,也有不少漢人移入車站附近,從事商業、運 輸等行業。昭和 20 年(1945)10 月,日本結束臺灣統治時,鹿野村的漢人共有 56 戶 350 人。 戰後,鹿野庄改為鹿野鄉,重新訂定行政區,原鹿野村仍稱鹿野村。日人離去留下廣闊的空間, 本島移民大量湧進,火車站一逐漸帶發展,鹿野村人口激增,民國 50 年(1961)調整行政區,將 鹿野村分為鹿野、龍田兩村,鹿野村專指火車站一帶聚落,而原日本移民村則改稱為龍田村。同時 期,五十戶、九戶仔的漢人,也移入原來日本人居住的移民村,成為今日龍田社區常住民的主流。 民國 44 年(1955)行政院經濟安全委員會為發展東部臺灣經濟,由於美軍對於鳳梨罐頭需求量 甚殷,於是利用美援,由臺灣糖業公司在臺東設立鳳梨工廠,推廣鳳梨栽培,並在龍田地區設立專 業區,成為臺灣種植鳳梨面積最大的地區。大批新移民從彰化、雲林、嘉義等地湧入,龍田地區人 口激增,西部果販更是絡繹於途,據鄉內耆老徐木清稱當時僅是流動人口就有常住人口的兩倍。民 國 60 年代,鳳梨價格暴跌,龍田人口外流嚴重,逐漸沒落。60 年代後期,農復會在龍田、高臺地 區設立茶葉專業區,推廣烏龍茶、武夷茶,時值國內飲茶風氣大開,茶價高漲,時任省主席的李登 輝為本地區茶葉命名的「福鹿茶」名氣逐漸打開,鹿野地區經濟復甦,人口稍有回流。 由於時代變遷,日治時代移民村的建物多己毀壞,鹿寮村己無日人遺物,龍田村也僅剩幾棟改建 過的日本農舍。唯在龍田國小與部落活動中心尚可尋到些移民村痕跡,龍田國小原為日治時代的鹿 野尋常高等小學,校內尚有兩棟日本式木造建築物,係當年鹿野村托兒所與校長官舍,保留得相當 完整,都被列為歷史建築。活動中心一帶原為日治時代的神社,環境幽雅,原址現在建有活動中心 與崑慈堂,神社僅剩一臺基。崑慈堂曾是慈濟釋證嚴法師出家前駐息處,具有特殊意義,慈濟功德 會認養堂前的公園,神社遺物己成為公園涼亭的臺基。 龍田、高臺一帶地勢高亢,視野遼闊,風景奇佳,農林廳選定為觀光茶園休憩區,遊客日增,成 為頗具發展潛力的觀光據點。民國 90 年代,吸引很多新移民移住,興建別墅經營民宿,村中年輕 人紛紛投入有機栽培,晚近蝴蝶復育成功,龍田更以「蝴蝶花園」著稱,觀光休閒成為重要產業。 民國 100 年(2011)10 月, 龍田村的人口共有 478 戶 1278 人,其中漢族 448 戶 1278 人,佔人口 總數的 93.72%(戶)、92.49%(口),佔絕對優勢。 龍田社區的居民,以傳統的民間信仰為主,日治時期,移民就在五十戶、九戶仔設有土地公廟, 戰後,日本神社被毀,五十戶土地公廟一度移至神社基座,民國 47 年(1958),崑慈堂建廟時, 再移至社區西側。目前,除了各角頭的土地公廟外,崑慈堂為社區居民共同信仰中心。民國 43 年, 白冷會在鹿野鄉傳教時,部分來自彰化的教友,曾請紀守常神父來村傳教,民國 45 年建立教堂。

28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延伸閱讀 1. 日本人的鹿野村 日治時期,臺東製糖會社在臺東廳內,共設置鹿野、鹿寮、旭村、池上等移 民村,其中池上村只要招募長野縣的移民,大正 8 年(1919)設置,不到 6 年 移民就告失敗。旭村接近臺東街中心,移民可以種植蔬菜等短期作物,供應市 場,生活較好。鹿野村規模最大,移民較多,但因自然環境惡劣,生活較差, 附近的阿美族人甚至譏其為「日本的憨番」。鹿寮村規模較小,移民不多,因 與鹿野村相近,常被視為鹿野村的附屬。除池上村外,移民大多來自雪鄉新潟。 幕府時代,日本的農民形同貴族的農奴,明治維新雖獲解放,但農民沒有土 地,仍然佃耕貴族或政府的土地。為著能夠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這些農民, 懷著夢想,遠渡重洋,來到荒漠的後山,尋求安身立命的新天地。 大正 4 年(1915)11 月,由於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常務取締役(董事)丸田治太 日本農民 - 林錦章提供

郎之中介,從其有雪國之稱的故鄉新潟縣招募因冬季積雪無法耕種的季節性 移民 223 名(全為男性),移入鹿野村開墾,其中有大工(木匠)、左官(泥水匠)

10 名,這一批移民,主要是建築家屋,開闢道路,為移住地的開發做準備。會社除提供往來旅費外,並支 付高於內地的工資,每日工資約 8、90 錢,甚至高達 1 圓 50、60 錢,從 12 月初移入到 4 月初返鄉,每位 季節性的移民,至少可賺得 8、90 圓,較高的可達 150–60 圓。 大正 5 年(1916)12 月 3 日,又將季節性移民 1358 名(含女性 64 名)移入,這批移民是修築卑南溪 假線(臨時)鐵道的主力。第二年,移民大部分回國,約有百餘名獨身的青壯年者留下,並招其家族妻子 來臺,成為永住移民。 大正 6 年(1917)12 月,又有季節性移民約 500 人移入,約有百戶成為永住移民。大正 7 年約有 200 名季節性移民移入,僅有少數人留下為永久住移民。大正 8 年僅有少數季節性移民移入,此後因製糖會社 事業不振,且改以招募本島人為主,不再招募季節性移民。 鹿野村規劃為「折衷式集村」,兼有散村與集村的優點。鹿野村位於高位河階,地勢由西向東略為傾斜, 會社將聚落依地勢及功能特色,由西而東劃分為上坪、宮前(神社前)、中坪、下坪等區,再以今光榮路 為中軸線(大通),貫穿部落中央,主要機構及移民住宅都分佈在中坪、下坪間中軸線的兩側,村中設有 水道(自來水)、路燈(煤氣燈)、水道(自來水)、公共風呂(浴室)、牛水飲溜池、公墓、臨時火葬 場等設施。聚落西緣,還設一座預防火災的「火の櫓」(瞭望臺)。 聚落內的規劃採「生產居住複合式」,住宅為密居式,位於生產空間中,每戶住宅用地約 1.4 分(420 坪), 住宅建築面積不到 20 坪,房屋四週空地可以種植蔬果,飼養家畜,住宅與耕地之間有道路聯絡。家屋為 日本農村傳統四垂式木構建築,屋頂覆以茅草,內有高架木板構成的榻榻米房兩間,及地面未設鋪面的「土 間」,為日常生活、烹煮食物、堆放雜物的空間。 鹿野村的移民,除一般農民外,尚有從事木匠、建築、按摩、伐木、打鐵、理髮、豆腐製造、蕎麵製作 以及共同風呂管理員、鹿野牧場牧夫等非農業的移民。這些非農民移民,會社不分配土地,但可在部落外 緣開墾土地。根據山岸磯雄的回憶,鐵匠西部仁一對鹿野村的開發貢獻甚大,鹿野村原為矛草叢生的荒埔, 製糖會社從美國引進的牽引機(火犁)根本無法剷除根深蒂固的矛草根,不利農墾,後來靠打鐵匠西部仁 一研發製造一種雙頭犁,須用兩頭牛來拉的所謂「西部式犁」,始解決問題,農墾得以順利。村民中資格 最老的為田久保健治,大正 4 年(1915)首批季節性移民中留住的移民,長期擔任民會會長、神社管理人, 曾被臺東廳選為鹿野庄協議員,是鹿野村的領導人物。 由於自然環境惡劣,風土病流行,山豬的威脅,會社答應放領的土地又遙遙無期,村民過著苦悶、頹廢 的生活,酗酒成習,濱田隼雄的《南方移民村》有很深刻的描繪。

287


風土病的流行,尤其瘧疾,造成開村 23 年來,奪走 174 名移民的生 命,其中 39 人是戶主。到昭和 2 年為止,鹿野村患風土病者達 15,257 人次,一般疾病患者達 763 人次。 山豬危害農作物甚大,移民或灑瓦斯土,或夜間在田地搭草寮,輪 流看守,敲打空油桶嚇山豬,導致第二天無力工作。直到昭和 4 年 (1929)4 月,總督府補助製糖會社,從今鹿野國中後方坡地起,經 茶改場臺東分場,到咾吧咾吧溪間,修築通電流的防獸柵欄,山豬的 問題才獲解決。

鹿野派出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移民村為改善生村,提振精神,設有民會、青年團、尚武會、二十日 會(部落向上會)、戒酒會等自治團體。 鹿野村民會為移民村內地人的自治組織,由製糖會社指定會長,所有 戶長都是當然會員,主要工作為調解村民糾紛、維護村中公共設施,以 及作為移民與會社溝通的橋樑。 鹿野村青年團是臺東廳最早設立的青年團體,原名鹿野村青年會, 大正 5 年(1916)11 月 3 日慶祝封立昭和太子時創設,大正 12 年月 2 鹿野青年會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日改名為鹿野村青年團,由 15 歲至 35 歲之鹿野村男性村民組成,另 有特別會員(36 歲以上男子)、贊助會員(居住在鹿野村的官吏及會 社員)、榮譽會員。 青年團在鹿野村 32 番戶(今龍田天主堂附近)設有會館。每月 14 日夜間固定召開一次月例會,又稱農談會,商討有關風俗改善、農事改 良及經濟、精神修養等有益之事。青年團購有青柳式輕便唧筒防火設 備,除擔任村中救火之事外,尚負責鹿野停車場到鹿野村間道路及沿途 休憩所整修工作。青年團附設設有青年俱樂部,內有圖書設備供一般村

日治時代鹿野村禁酒會 - 山岸磯雄提供

人閱讀,此外尚利用農開,舉辦各種體育活動,及其他農村參訪觀摩等 活動。鹿野村青年會設有會長、副會長各 1 名,幹事 4 名、評議員 2 名,由會 員選舉產生,大正 14 年正、副會長為大瀧藤吉、丸山三次。 二十日會在昭和 10 年(1935)4 月成立,由村中官民有志及部落團體役員 發起,每月二十日舉行坐座談會,商討研究地方改革、部落向上之事,由於在 每月二十日舉行,故稱「二十日會」,成效很好。昭和 11 年,總督府為推行「民 風作興運動」,規定每個聚落都要成立「部落向上會」,兩會合併。 戒酒會、尚武會都是神田醫生為改善村人酗酒之習、頹廢之氣而成立的團體。 神田醫生視村民如己子,經常傾己之力協助村民,素有「鹿野村的慈父」之稱, 昭和 2 年(1927)4 月 29 日天長節紀念日中,全部落青年感念其恩德,組成「禁 酒同盟」,成效甚佳,昭和 8 年,學校、會社職員加入同盟,除祭典神酒外, 均不喝酒。 尚武會由神田醫生、大山明及派出所、學校、役場等職員發起,昭和 8 年 (1933)成立,由神田醫生擔任會長,負擔全部經費,聘請里 支廳派遣警察,

遣送日僑回國通知書 - 山岸磯雄提供

在青年會館道場,教授青年柔道、劍道等武技,昭和 10 年,改由委託青年訓練所負責,每週二次。 戰後內地移民雖然被迫遣送回國,但仍很思念鹿野村,視鹿野村為故鄉,常組團回鹿野村探望。約在民 國 62 年(1973),鹿野村與臺東旭村的移民,聯合組團回臺東「探望故鄉」,遇上颱風,受阻於太麻里,

28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被迫徒步走了一天的路才到臺東,徒 步間,鹿野村出身的移民,決定與旭 村移民共組「旭村鹿野會」,在日本 每年固定集會一次,現今移民多已年 老凋零,集會也已不易。鹿野村民返 國後,大多從事勞力工作,尤其是開 礦事業,在戰後日本重建,盡了力 量,如今未凋零的也都老邁,大多靠 旭 . 鹿野會 - 山岸磯雄提供

日本政府的養老津貼生活。

2. 鹿野村的慈父—神田全次 神田全次,明治 11 年(1878)2 月 9 日出生。 神田家是富山縣的士族,原本設籍在該縣西礪波 郡石動町,明治 21 年遷到石川縣首府金澤的片町。 明治 24 年(1891)6 月,神田全次進入石動病 院附設醫塾,修習普通學和醫學,明治 28 年 3 月 結業。隨即,進東京濟生學舍深造醫術,明治 32 年 3 月以優異成績畢業。此後,神田全次追隨片 桐重明醫師等人實習。明治 37 年 8 月 26 日判任 軍屬採用試驗合格,分發在東京預備病院澀谷分 院工作;兩天後,就隨第二軍配屬出征。同年 12 月初,因罹患重病還送回國;病癒之後,重回東 京預備病院工作。明治 39 年 4 月,獲授勳七等瑞

鹿野醫務室與神田醫師 - 林錦章提供

寶章。 大正 3 年(1914),神田全次隨武智岩太郎到臺灣;武智岩太郎在打狗(今高雄市)開設武智醫院,神 田全次在臺灣的醫者生涯,從此展開。大正 7 年,擔任臺灣總督府工事部臨時聘雇醫師。大正 9 年 8 月, 為高雄臨時海港檢疫所聘雇;11 年 3 月,任該所囑託醫師。大正 12 年 4 月,應臺東製糖會社之聘,轉赴 臺東廳鹿野村行醫。 大正 4 年(1915),臺東糖業株式會社開始在此設立移民村,居民以種植甘蔗為業,最擔心的事就是染 上風土病(瘧疾)。8 年後,神田全次自願到該村的醫務室擔任囑託醫師。 神田醫師初到鹿野村,正好碰到臺東地區瘧疾蔓延,由於人手不足、藥品缺乏,必須親自到臺東街取回 金雞那霜;有時鐵路交通會因天候造成中斷,神田醫師就徒步來回。經過兩晝夜的路途跋涉,醫師不僅沒 有絲毫怨言,回村後立即為病患診治,經常徹夜不就寢。有一次,稻葉(今卑南鄉嘉豐村)村民深夜前來 向醫師求援,原來是該村有位婦女難產;醫師立刻帶領藥局生,提著燈籠,過卑南溪,不僅救回婦人一命, 而且分毫不取。再度涉過卑南溪水,回到醫務室,天已大亮,醫師沒有片刻休息,馬上替久候的患者診療。 「鹿野慈父」的美名就此傳揚開來。 神田醫師是虔誠的基督徒,恬淡寡欲,生活簡樸,性情溫良寬厚,深具雅量。對病患一律平等看視,不 分村內村外、日籍臺籍;對原住民、貧困者,格外關懷,不收醫療費用。他的平等心和人道主義精神,深 受民眾推重愛戴,鹿野村人以他為榮;他的醫術醫德,經由口耳相傳,求診的人越來越多,連臺東廳長也

289


曾前來,影響所及,鹿野火車站附近一片繁榮景象:旅社、食館,生意興隆,還有人專門在車站、醫務室 間接送病患,賺取車資。 從火車站到鹿野村又一段陡坡,陡坡上方叫做「崁仔頂」,「上到崁仔頂,病就好一半」這句諺語,在 患者口中流傳。行駛花東縱谷的小火車上,有十分之六的乘客在鹿野站下車,這些病患南自大武,北自花 蓮港,還有從海線新港一帶輾轉前來向神田醫師求助的。以當時的車行速度,由臺東街到鹿野,大約需兩 小時,其他更遠地區當可推算得知,病患如此不畏旅途辛勞,他們對神田醫師的信賴,可以想見。鹿野村 醫務室一天發一百張號碼牌掛號,仍不敷使用;醫師必須處理一兩百名病人的各式疑難雜症,除一般腸胃 病外,諸如:赤痢、肺結核、猩紅熱、水痘、皮膚病等傳染疾病。有時也會遇到罕見病例,如昭和 10 年 (1935)流行脊髓腦膜炎,神田醫師一定本著科學求真的態度,日夜苦思醫治的方法,曾任鹿野鄉公所祕 書的徐木清,孩提時曾罹此病,幸有神田醫師全力救治才得以存活。 神田醫師的愛心與熱忱累積為令譽,在昭和 12 年(1937)獲推舉為臺東廳協議會員。昭和 15 年 11 月 10 日,又因「從事醫療衛生事務,鞠躬盡瘁,功勞不尟」,獲臺灣總督授木杯一座予以表彰。 神田醫師的祖父是日本皇室小爵,但他本人不僅反對軍國主義,更基於宗教信仰與科學信念,拒絕到神 社行禮;然而,他尊重移民村村民的信仰資助村民修建新神社的鳥居。醫師在移民村還組織向上會、尚武 會,尚武會是讓村民利用農閒時練習劍道、柔道,向上會則固定在每月 20 日晚上舉辦「民風作興座談會」, 主要目的是:協助村中青年戒除抽煙、酗酒的惡習,教導村人正確的醫療保健觀念。 神田醫師育有 2 子 2 女,長子友信在鹿野小學校畢業後,回日本島根縣松江中學就讀,自慶應大學法科 畢業。次子彰遠赴東北,受傷後遣送回日本,神田醫師費盡金錢心力,幸能救治。長女公子曾任教於鹿野 尋常高等小學校(今龍田國小),1980 年曾重返鹿野鄉龍田村探視故人故物。次女孝子,事父母至孝; 1946 年隨父回國。

3. 本島移民—林享春 林享春,高雄州潮洲郡萬巒庄五溝水人,清光 緒 10 年(1884)生,父林文熙,能文能武,曾 參加客家「六堆」防衛地方,卻不善理財,靠三 甲水田給人耕佃收租維生。明治 28 年(1895) 日人領臺,享春十一歲,基於民族意識,不願讀 日本人設的公學校,曾到屏東的書房讀了四年的 漢文,之後在屏東學習染布技術,曾從事布匹買 賣。 大正 6 年(1917),林享春與李奎妹結婚,先 前享春曾娶黃氏為妻,未育有子女就已往生,奎 林享春次子榮貞應徵海軍入伍之前家族合影 - 林錦章提供

妹亦已結婚,嫁給宋姓人家,育有 2 子(阿錦、 燈奎)2 女(錦妹、生妹),後來夫死,奎妹獨

立撫養 2 子 2 女,生活極為艱難,乃在親友介紹之下,與享春結婚,婚後育有 2 子(錦章、榮貞)1 女(芹 英),享春視奎妹子女如己出,照顧有加,錦章兄妹亦以大哥、二哥、大姊、二姊稱呼阿錦兄妹。 林享春家族在五溝水原有水田 3 甲,生活尚能溫飽,後來因父親受人詐騙,賣掉水田,生活頓感困苦, 乃有外出謀生之念頭。先是未滿 20 歲的長子阿錦先到東部,輾轉到花蓮港廳公埔(今富里鄉)墾地種植 甘蔗。後來享春到公埔探望阿錦,原本不放心他一人獨自在外,欲帶他回鄉,但到公埔,看到土質肥沃,

29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可耕地尚多,加上其叔林文新已在公埔鐵支(鐵路)尾開墾有成,享春在文新、阿錦勸說下,決定舉家遷 到公埔。 大正 9 年(1920),享春舉家移墾公埔,先坐火車到高雄,再搭船到臺東,登陸後再乘手押臺車到公埔。 享春在公埔,向人承租土地種植甘蔗,居住的草寮是自己搭建的,上山砍竹,到溪埔割菅蓁、茅草,以竹 為架,編菅榛為牆,塗以石灰,屋頂再蓋以茅草,勉強可以遮風避雨,幼女芹英即在公埔出生。在公埔 3 年, 適值日本政府在花蓮港廳大肆修築道路,強制人民義役出役,即所謂公工。雖有微薄的津貼,但需自備糧 食、衣物,往往一調十幾天,導致人民無法專心自己的事業。由於公工太多,無法生活,正巧臺東製糖會 社鹿野農場,正在招募本島農民移墾,享春的次女婿邱振郎(生妹夫婿)亦在鹿野農場擔任雇員,享春乃 決定遷到鹿野。 大正 12 年(1923)8 月,除阿錦留在公埔外,舉家遷到鹿野村五十戶,當時從公埔到里 (關山),尚 無火車,享春向友人借來「番仔牛車」(原住民牛車),半夜出發,天亮到池上,渡過新武呂溪,趕到里 壠時已經天黑,只好借住親友家。次日享春先到鹿野打點,家眷在里 住了幾天,再搭臺東製糖會社私營 的輕便火車到鹿野驛,換乘享春借來的牛車,沿著鹿野小學校後方村道到「五十戶仔」,經過小學校時, 正值小學校在放煙火,舉辦運動會,那一天正是 8 月 30 日天長節,小學校舉辦活動慶祝。 除了提供免費的家屋外,製糖會社尚提供移民每戶耕牛 1 頭、犁 1 付、幾個月的食米,免利息的農貸。 會社設立本島人移民村,除為解決勞力問題之外,尚有利用本島農民,指導日本移民種植甘蔗之意。日本 移民來自寒帶地方,沒有種植甘蔗的經驗,移入之初,種甘蔗竟然僅取蔗尾做蔗苗,移入本島農民之後, 日本移民種植甘蔗的技術才逐漸改善、進步。 鹿野移民村的耕地約有 600 多甲,先由會社以「火犁」開墾,以 5 甲為一區,作棋盤式的規劃,每區之間, 都有農路、排水溝。初期每戶移民可承租會社地 3 甲,分成四區,輪流種植甘蔗等作物。此外,農民亦可 自由開墾附近山坡地。 享春墾作的土地約有 6、7 甲,除鹿野村外,尚擴及馬海、鹿寮等處的未墾地,墾耕工作除由享春、燈 奎父子負責之外,家中尚雇有一名長工,甘蔗採收期則需另行僱請短期工人幫忙。除種植會社規定的甘蔗 外,陸稻、花生是本島移民的主要作物,享春每年收穫陸稻、花生各約 4000 臺斤,陸稻除了自家食用外, 餘糧與花生出售,是主要的收入,當時大多出售給從埔里遷移到鹿野的蔡水來。 會社興建的本島移民村,每戶宅地有 1 分 4 厘,家屋為竹籠仔厝,各有一間客廳、兩間臥房、一間廚房, 尚稱完備。由於移民不斷離去,家屋逐漸倒塌,留居的移民可以自行利用,會社並不干涉,因此享春的宅 地不斷擴大,最後竟有五分地之廣。除建倉庫、工寮(供季節性工人居住)、牛舍、豬舍、雞欄之外,尚 可種植蔬菜、果樹。當時蓋房子很容易,附近山上的木材可以砍來做支架,馬海附近都是箭竹,可以砍來 編成牆,未墾地的茅草可以砍來蓋屋頂,不須花費很多錢。日本移民不養豬、不養雞,也不種菜,奎妹利 用空地養了 6、7 頭豬、100 多隻雞,種了各種蔬菜,賣給移民村的日本人,亦是家庭重要的經濟收入。 昭和初期,五十戶仔的本島移民僅剩享春與邱新財、黃東良、徐萬得、邱阿合、李檣等十多戶,除李檣 為閩南人、邱新財為北部客外,其餘多為南部客家人。本島人移民村中,以李檣的經濟情況較佳,李檣高 雄州人,曾在臺東做生意,後來應製糖會社之邀,移入五十戶仔種植甘蔗,墾殖的土地多達 20 餘甲,多 雇臨時工耕種,李檣亦曾在五十戶仔開設雜貨店,供應五十戶仔本島人日常用品,其女兒是當時鹿野區唯 一經過考試取得資格的助產士,昭和 15、16 年(1940、1941)間,李檣應其在鹿寮的親戚李聯的邀請, 遷居鹿寮,共同開墾土地,種植甘蔗。 當時在鹿野村附近,做生意的本島人,尚有鄧細番與鍾桂友,都為客家人,他們分別向林彬秀(屏東萬 巒五溝水客家人,曾任里 區長)頂替開設在北絲鬮溪社(今延平鄉桃源村)與鹿野村的「酒保」,供應 內本鹿警備道日本警察、鹿野村日本移民的煙、酒、日常用品。其中以鄧細番最為富有,鄧細番新竹州竹

291


南郡三灣庄崁頂寮人,國語學校師範科畢業,曾從事教職,後來辭去教職做生意,由於為「國語家庭」, 其子女都就讀日本人念的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其長子鄧萬和,小學校畢業後,先後就讀高雄州立中學校、 臺北高等學校、臺北帝國大學醫學校,最後獲得日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曾隨神田醫生行醫,戰後在臺東 開業,現移居日本。 享春的兩位女婿:李聯聖、邱振郎(生妹夫婿)都是臺東製糖會社的職員,李聯聖負責鹿寮農場,曾到 西部招募農民移墾鹿寮、加拿典種植甘蔗,對於鹿野鄉聚落的形成與發展,頗具關鍵。邱振郎則在鹿野村 製糖會社事務所任職,兼醫務室會計、翻譯工作,曾升到書記補,是本島人在會社中唯一的書記補。 收入欠佳是移民離去最主要原因,甘蔗從插種到 採收需要 1 年 6 個月,糖價又常受國際行情影響, 有一年甘蔗採收後,燈奎從會社結帳回來,扣除肥 料、農貸,竟然僅存 47 圓。會社應允放領給農民 1.5 甲的土地所有權又遙遙無期。農民生活不易,暗中 將會社補助的牛、犁賣掉,半夜舉家潛離的事屢見 不鮮。享春常常自嘆:「給土地騙了一年又一年」, 昭和 17 年(1942),由於兒子都已成年,且除阿錦 外,都擔任公職、教職,家庭有了固定收入,享春 毅然結束農墾事業,結算所得,在鹿野農墾 17 年, 林享春與 40 年代龍田的 的雜貨店 - 林錦章提供

竟然負在債 500 餘圓。 享春特重子弟教育,子孫輩中擔任公職者甚多,

次子登奎僅在公埔讀到公學校五年級,遷到鹿野時,鹿野公學校剛設立,又不能進入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 因而輟學。燈奎力求上進,協助父親農耕,工作之餘不忘讀書,利用夜間進修通信教育(函授學校),農 忙之餘,靠著自修,後來進入庄役場服務,從雇員升到助役,戰後曾任鹿野鄉官派鄉長;三子錦章,鹿野 公學校、小學校高等科都以第二名成績畢業(本島人不能第一名),頗得安田勝之助校長賞識,17 歲就擔 任鹿野庄役場書記,不到兩年就調升財務主任書記,後來因安田引介,調任花蓮港市役所、鳳林郡水利組 合任財務主任,之後,應公學校老師木村之邀,回到臺東擔任廳農會書記。錦章頭腦清晰,精於數字,曾 為水利組合、廳農會整頓財務,有「年輕的財務權威者」之稱,戰後,曾任臺東縣政府農業課長;四子榮 貞,臺南師範學校畢業,曾參加第一屆海軍志願兵,進入飛行科,到鹿兒島接受訓練。戰後,歷任安朔、 土 、霧鹿、桃源、龍田等國校校長,曾是當時臺東縣最年輕的校長。 享春富民族意識,不讀日本書,不講日本語,好讀書,農墾之餘,除了閱讀嘉義蘭記書局、上海錦章書 局出版的《四書》、《包公案》、《三國志》、《列國志》等古典文學外,亦喜歡閱讀報紙,關心時事, 對世界地理亦有瞭解,可謂農民中的知識份子,享春熱心助人,常排解村人糾紛,家中常有到鹿野村醫務 室找神田醫生看病的親友寄宿,享春夫婦都會熱心照顧,用牛車接送醫院。民國 57 年(1968),享春過世, 享年 86 歲。

29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1. 龍田國小 龍田國小被譽為臺 東 縣 最 美 麗 的 學 校, 一 般 的 說 法 是: 日 治 時期的鹿野尋常高等 小學校為本校之前身, 而鹿野公學校為鹿野 國 小 之 前 身。 其 實 龍 田國小的前身應是鹿 野 公 學 校, 校 園 則 包 含鹿野小學校與早期 的鹿野公學校。 鹿野尋常小學校,創 設於大正 6 年(1917) 4 月,專供移民村日人 子 弟 就 讀, 初 暫 借 臺 龍田國小 東製糖株式會社事務 所上課,後移至現址。首任校長為小山忠義,亦為新潟縣移民。大正 7 年(1918)增設高等科,改 名為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大正 10 年(1921)11 月增設農業科,12 月教室、宿舍增建完畢,校舍 華麗,設備完善,內本鹿警備道之日人子弟得寄宿就學。昭和 4 年(1929 年)4 月 16 日,臺灣濟 美會長寄贈本校實科教育獎勵金 300 圓。昭和 5 年新 建宿舍,供學生住宿。同年本校有 4 班,學生男 64 名, 女 53 名,職員 6 名。 鹿野小學校與移民村的社會教育相結合,校內設有: 鹿野青年訓練所(昭和 7 年設),教授柔道、劍道等 武技;女子青年訓練所(昭和 10 年設),教授家政、 護理等生活常識;昭和 14 年因應戰時需要,分別改稱 為鹿野青年學校、鹿野女子青年學校,利用夜間及週 日上課,校長均由小學校長兼任。昭和 14 年(1939) 1 月,愛國婦人會臺東廳支部更在小學校內設立鹿野 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托兒所,協助保育移民村之子女。 昭和 16 年(1941)4 月,由於中日戰爭激烈,日人 為在臺灣實施徵兵制作準備,預備實施國民義務教育, 頒布「國民教育令」,將小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稱為 國民學校,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改稱為「鹿野國民學 校」,唯仍以招收日人子弟為主,本島人子弟只有少 數可以進入就讀。昭和 16 年,全校共有 3 班,學生 92 人(男 48 人,女 44 人):尋常小學一、二年級合成 1 班上課 , 學生 34 人;三、四、五年級合成 1 班,學生 37 人;六年級與高等科一、二年級合成 1 班,學生 21 人; 鹿野公學校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從創校到昭和 16 年 , 共有畢業生 273 人。

293


大正 12 年(1923)5 月,為解決日益增多的本島人移民子女就讀問題,另在小學校東側(今幼稚 園所在),設立四年制的鹿野公學校,專供本島漢人及附近原住民就讀,設有農業實習園。最初僅 有一班,至大正 14 年增為 3 班,昭和 2 年(1927)1 月教室和辦公室落成。昭和 7 年時有 3 班,學 生數 110 人,男 60 女 50,教師 3 名。昭和 8 年在校兒童 113 名中,本島漢人僅為 10 名,其餘多為 阿美族,昭和 13 年改為六年制,昭和 14 年校址遷至鹿野火車站旁,今鹿野國小現址,原址由鹿野 庄役場使用。16 年 4 月 1 日配合全島教育政策,改為「鹿野東國民學校」,仍以招收本島漢人及原 住民學童為主。 戰後日人被遣送回國,鹿野國民學校僅剩極少數漢籍學生,被併入鹿野東國民學校並且改名為 「鹿野國民學校」,校址在今鹿野鄉公所,原小學校則歸鄉公所使用,民國 36 年(1947)9 月,國 民學校與鄉公所對換用地,小學校校園回歸學校使用。民國 47 年,鹿野國校在鹿野街上設立車站 分班,第二年升格為分校。民國 50 年調整行政區,鹿野村析設龍田、鹿野兩村,恰逢車站分校獨立, 隨著所在地之村名,鹿野國校改稱為龍田國校,獨立後的分校則稱為鹿野國校。 龍田國小校園內古樹參天,被縣 府列為珍貴老樹各有榕樹、楓樹、 黑松、馬尾松共四棵,(馬尾松已 被颱風吹倒),學校利用大樹設置 戶外林間教室,使學生習於接觸自 然,校園更規劃為八個環境步道, 包含水生植物園、臺灣原生樹園, 設有植物識別表,讓學生認識校園 植物,龍田國小被譽為臺東最美麗 的校園。 民 國 78 年(1989), 學 校 開 始 發展電腦中文輸入教學,第二年資 訊月全國競賽,即獲得全國少年級 校園裡的黑松 冠軍,並囊括個人組前九名,民國 82 年 5 月,四年級學生陳偉恩更創倉頡輸入法最高成績(每分鐘 158 字)於中國南京市。民國 82 年, 校友陳峰雄、陳秀雄、陳慶和、陳信義等四兄弟,為著回饋母校,紀念父親,特別捐出 50 萬元, 購置電腦、投影機等電話設備,協助學校成立「陳水木資訊中心」,推廣電腦教學。學校位於茶區, 為使教學本土化,融入鄉土特色,學校設置茶藝教室,指導學生泡茶藝術,亦為一大特色。

29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2. 鹿野村托兒所(歷史建築) 昭和 3 年(1928)1 月 22 日設立於「鹿 野尋常高等小學校」內,為臺灣地區最 早設立的托兒所,其經費由愛國婦人會 臺灣社會事業協會本部及臺東支部之事 業收入支付,由臺東支部經營,目的是 在幫助農民照顧及保育其嬰幼兒女,以 提高農民之勞動力,對鹿野村民助益甚 大。托兒所所長由鹿野小學校校長校長 兼任,幼兒長期維持 30 多名,保姆 2 名。 昭和 9 年(1934)一度因經費不足而 欲廢除,幸賴官民合力陳情,恰逢中川 健藏總督夫人率總督府顯官夫人數名巡 日治時代鹿野村托兒所 - 馬君武提供 視 部 落, 總 督 夫 人 因 患 氣 病 得 到 神 田 醫師診療,神田醫生趁機陳情托兒所對部落之重要,總督夫人受感動,決定撥經費支援,並建新 舍,托兒所得以繼續經營。昭和 13 年共有褓母 2 名,受託幼童 25 名(男 15,女 10),受託率達 86.69%(男 82.26%,女 95%)。昭和 17 年,愛國婦人會因事業沒落,臺東支部解散,4 月 1 日鹿 野托兒所改由庄役場經營。 愛國婦人會在明治 34 年(1901)創立於日本,主要目的在慰問出征兵士、傷病軍人,以及援助 軍人眷屬,明治 38 年開始在臺灣設立支部,救護對象從軍人擴大到擔任「蕃人討伐及防蕃勤務」 的警察,明治 39 年 – 大正 5 年(1906–1916)間,在臺灣可以設立「蕃產品交換所」,經營蕃產 品交換,以其利潤從事社會事業。 鹿野村托兒所,占地 41 坪,為兩坡流水日式木造建物,戰後由龍田國小幼稚園所接收使用,後 來幼稚園遷至新校舍,建物閒置多年,部份木柱雖有腐蝕,但主結構仍很完整。民國 94 年(2005), 臺東縣政府將托兒所登錄為臺東縣歷史建築。民國 95 年,龍田國小原計畫與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合 作,規劃為蝴蝶博物館,曾向文建會申請經費修復。可惜,後來雙方意見不盡相同而胎死腹中。位 於鹿野村托兒所右前方的龍田國小日式宿舍,同時被列為歷史建築, 校長官舍建於昭和 5 年(1930),亦兩坡流水日式木構建築,原本是鹿野庄役場庄長官舍,戰後, 鄉公所遷移至今鹿野村內,庄長官舍遂由鄉公所某職員佔用。其後官舍由龍田國小接收管理,成為 校長宿舍。此建築因長期無人居住,頗有殘破。民國 87 年(1998),龍田國小集資翻修,將屋瓦 全部換為進口日本瓦,外部木造牆面亦漆上防腐漆,外觀看來煥然一新。

托兒所建築現貌

校長官舍現貌

295


3. 鹿野區(庄)役場 鹿野庄役場的建築,位於 龍田村光榮路,為臺東縣日 治時代街庄役場中唯一僅存 的建築。民國 94 年(2005), 借住人相繼他遷或往生,鹿 野鄉公所曾向臺東縣政府提 報為歷史建築,雖獲歷史建 築審查委員會通過,但卻未 能完成登記程序。 明 治 38 年(1905) 設 立 鹿 寮區,初期鹿寮區長都由卑 南區長或里壠區長兼任,區 役場都設在兼任區長的任所, 或卑南街,或里壠庄。當時 區長主要任務為傳達行政官 60 年代的庒區役場 - 山岸磯雄提供 廳的法令、轉呈人民向行政 官廳提出的申請書等、報告管內情況、代征地方稅等,由於任務簡單,區役場僅區長、書記等職。 最初區長由曾協同卑南社先鋒軍攻打劉德杓的總通事鄭清貴擔任。明治 43 年起,先後由卑南區長 張之遠(明治 43– 大正 7 年)、里壠區長卓石龍(大正 7–9 年)擔任。 大正 9 年(1920),鹿寮區改名為鹿野區,大正 10 年 4 月臺東廳任命警察出身的齊藤與五郎為 鹿野區區長,最初暫借鹿野村 68 番戶民宅辦公,大正 10 年才在保甲會館旁的鹿野村 85 番戶興建 區役場。由於業務增加,區役場需負責管內道路、橋樑、建物、賑災救濟、學校教化、國語普及、 農工商、度量衡、同業及產業組合、衛生環境等事項,因此增設庶務係、財務係(股)。齊藤之後, 先後繼任區長的有安田騰之助(鹿野小學校退休校長)、森正計(警部補)。 昭和 12 年(1937)臺東廳實施地方制度改革,鹿野區改為鹿野庄,區役場改為庄役場,並設庄 協議會。庄長由原擔任區長的森正計擔任, 除庄長外,庄役場尚有設有助役、會計役、 庶務主任(書記)、財務主任(書記)等各 1 名、雇員 2 名,唯當時鹿野庄的人口不多, 業務量不大,庄役場的會計役、庶務主任都 由助役兼任,實際編制員額僅 5 名。隨著人 口增加,業務量逐漸增重,昭和 19 年,編 制擴增到 12 名。12 名職員中,日本人與客 家人各 5 名、平埔族與阿美族各 1 名。 昭和 14 年(1939),鹿野公學校遷到鹿 野驛(車站)附近後,庄役場始遷到公學校 舊址,原區役場改為官舍。戰後,原庄役場 區役場現貌 建物由鹿野鄉公所接管,作為鄉公所宿舍, 唯土地所有權屬於臺糖公司。

29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延伸閱讀 鹿野庄協議會 庄協議會為準民意機構,類似今日的鄉鎮民代表會,但僅有諮詢的功能。庄協議會由庄長及協議會會員 組成,協議會會員的名額依人口多少而定,半數由庄民選舉產生,半數由官派,議長則由庄長兼任。 年滿 25 歲以上男子,取得庄住民資格 6 個月以上、繳納庄稅年額 5 圓以上者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資 格。但受禁治產權者、準禁治權者、破產處分者,以及監禁中的受刑人,都不具有選舉與被選舉權。此外, 現役軍人、志願編入國民軍者,以及法官、監察官、警察、收稅官吏、國民學校教員,以及在其選區內擔 任與選舉事務有關的官吏,亦無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街庄設協議會起源很早,大正 9 年(1920),臺灣總督府連續頒布律令,在州、市、街庄設協議會,協 議會議長由行政首長兼任,街庄協議會員由州知事或廳長選任。街庄協議會雖具法人資格,實際上僅為地 方行政首長的諮詢機關。臺灣東部發展較遲,日人認為實施條件尚未成熟,因此僅在花蓮港街、玉里庄、 臺東街等三地實施。 昭和 10 年(1935),臺灣總督府著手進行地方制度的改革,開放放部分參政權和自治權給臺灣人。州會 議員、市會議員、街庄協議會議員的產生方式改為一半官派,一半民選。並擴大州、市議會的權限,將之 提昇為議決機關的地位,可議決州、市各項經費及依法屬其權限的事項,但街庄協議會仍為諮詢機關。 昭和 12 年(1937)總督府在臺東、花蓮港兩廳施行廳制,改「支廳、區」為「郡、街庄」後,街庄協議 會才開始成立。 鹿野庄第一屆庄協議會在昭和 12 年(1937)11 月成立,官派協議會員有田久保健治(鹿野村民會會長)、 大山明(臺東製糖會社會社員)、蔡水來(商人、鹿野販賣利用組合組合長)、

(大埔尾社阿

美族);民選協議會員有大瀧利一郎(鹿寮農業移民、鹿寮內地人農業組合長)、林炳煌(大原村保正)、 丸山次郎(鹿野村移民、木匠)、池田萬吉(鹿野村移民),當時候選人 7 名,合格選民僅有 116 名(日 本人 50、本島人 44、原住民 22);第二屆在昭和 16 年 11 月成立,官派協議會員為鷲古哲雄(臺東製糖 會社會社員)、田久保健治、徐永富(大埔尾部落會會長)、

(阿美族),民選協議會員不詳,候選

人 4 名,合格選民增至 294 人(日本人 54、本島人 193、原住民 47)。從有限的資料來看,日人居優勢, 而臺東製糖會社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97


4. 龍田崑慈堂 約 在 民 國 42 年(1953) 之 前,從臺北移居龍田村的林文 定,曾在家宅供奉媽祖、佛祖 釋迦摩尼等神明。村民常至林 宅問事,久之媽祖成為龍田村 主 要 信 仰 對 象, 由 於 設 在 民 宅,居民祭祀不便,於是村民 在神社舊址,搭建竹構草房奉 祀,稱為媽祖廟。由於龍田地 崑慈堂 區尚無公廟之前,村民有事祈 神,亦常赴寶華山慈惠堂,頗 為不便,因此林文定等人,乃 於民國 47 年 1 月 20 日,由寶 華山迎回「瑤池金母」令旗奉 祀,最初祀於林宅,由於膜拜 者 眾, 同 年 4 月 15 日 村 民 集 資雕塑金母神像,在今址(原 日治時代鹿野神社)建廟,與 媽祖合祀,稱為崑慈堂。 崑慈堂舊貌 - 崑慈堂提供 最初之廟為簡易竹材建築, 後因信徒日增,廟堂太窄,且年久失修,地方信徒洪天居、張森烘等人倡議,重建並擴建前殿,成 為兩進式平房。民國 69 年(1980),地方士紳更成立「改建委員會」,推村長陳清標為主任委員, 張森烘、黃泉、洪允勤等人為委員,村民集資重建,民國 70 年動工,71 年農曆 10 月 15 日謝平安 戲時入火安座。 崑慈堂主祀神明為瑤池金母,同祀神明有釋迦牟尼、天上聖母(媽祖)、玄天上帝、臨水夫人、 中壇元帥等,陪祀神有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同祀神中,釋迦牟尼為鹿野村高臺坑林姓村民獻奉, 媽祖原為瑞和村民簡西東供奉於雷公火的料仔山、玄天上帝為龍田村民洪連仕從彰化縣芳苑鄉後寮 迎回祀於私宅,建廟時獻公之外,其餘大多原林文定所私祀的。 崑慈堂主要祭祀為農曆 3 月 23 日媽祖聖誕、4 月 8 日浴佛節、7 月 18 日金母聖誕、10 月 15 日拜 天公謝平安戲,除金母聖誕由管理委員會主辦外,其餘由爐主組織負責。爐主、頭家的產生採「卜 鄰制」,每年拜天公謝平安戲時,由村長就龍田庄 1–12 鄰間卜筊決定,以筊數最高之鄰為值年爐 主組織,鄰長為爐主,「鄰腳」(鄰內戶長)則為頭家,各鄰輪流負責,至於 13 至 15 鄰,即五十戶、 湖底、馬背三個聚落則未參與爐主組織,但仍收戲金。 崑慈堂曾向花蓮慈惠堂登記,除為龍田地區公廟外,亦屬慈惠堂系統,故又稱「鹿野慈惠堂」。 除設管理委員會外,尚設有堂主組織,堂主由金母乩童扶乩指定,負責每年 2、3 月間赴花蓮慈惠 堂進香事宜。崑慈堂歷任堂主有林文定、張森烘、洪金印。崑慈堂改建前母娘契子女多,如今多已 亡故,故以往夜間在廟前多人「練身」的情況已不復然,各地分堂紛紛前來參香的景況亦不多見。

29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5. 鹿野神社遺址

日治時期鹿野神社

鹿野神社僅留的基座

明治 41 年(1908)總督府通信局長鹿子木小五郎 至東部視察時,賀田組農場(今花蓮壽豐鄉吳全城) 寂寞蕭條的景象令他深刻印象:一戶日本移民農家 後園,設置 3、4 尺見方的壇臺,上面插著白紙旗竿, 宛如墳墓,他見狀怪而問之,原來是祭祀「稻荷神 祇」(日本民眾之守護神),園中間立著小小的鳥 居,豎著紅白旗模擬神殿之貌,這個日本農家思鄉 之情,讓鹿子木小五郎心生憐憫,認為賀田組農場 居住環境的缺乏日本農村特色,是內地人不能定居 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議總督府應建立日式農村,以 減少日本人的鄉愁。此後在臺灣的內地人移民村, 無論官營或私營,大多建有神社。 鹿野神社由臺東製糖會社出資,鹿野村日本移民 義務出役共同修建,在大正 12(1923)7 月 10 日鎮 座,原址在今龍田部落北方靠近馬背附近的山腳下, 即北龍六路向北直抵山腳處。昭和 6 年(1931)11 月 13 日遷到今崑慈堂所在地。鹿野神社為無格社, 屬國家神道系統,由臺東神社神官兼管,平常由鹿 野村民會會長田久保健治代理,由於區(庄)役場、 學校、派出所等機關,都位於移民村內,每逢神社 例祭日,各機關學校職員師生都要參加,因此鹿野

神社為鹿野區最重要的神社。 日治時期,為推展皇民化運動,鹿野地區設有鹿野、鹿寮、大原、擺仔擺等 4 座神社,都供奉造 化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及能久親王。造化三神為日本的國神,對於國土的開發 貢獻很大,因此近代日本在新開發地及新領土所建的神社,都以祭祀此三神為主,希望藉此三神, 協助其國土的經營。能久親王則為日本派兵來臺之時近衛師團的統帥,病死在臺南。日治時代臺灣 神社的祭神,幾乎都有能久親王。 神社的祭典主要有紀元日、祈年祭、天長節,每逢祭典日,除了日本移民、管內的公私機關,如 區(庄)役場、派出所、會社事務所、小學校、公學校等職員、師生都要參加外,原住民部落的青 年會、婦女會等成員亦須參祭。本島漢人雖不強迫參拜,但須參與神社環境的整理工作,否則會受 警察處罰。

299


6. 龍田天主堂

龍田天主落成 - 邱仁銘提供

龍田天主堂

民國 43 年(1954)初,紀守常神父 來到和平堂區宣教佈道,出身天主教 家庭從彰化移居龍田的方葉敏女士, 託人請紀守常神父來村傳教,最初傳 教地點在方宅。紀守常神父並請龍田 的兩位慕道友方四賜、蕭瓜為助理傳 道員,協助龍田地區的傳教工作,不 久慕道友多達 200 餘人,是年聖誕節, 方、蕭兩位助理傳教員與望教友共 30 人受洗,成為龍田地區第一批受洗的 天主教徒,龍田出身的林逢裕神父的 母親沈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紀守常神父與錫質平神父有鑑於眾 多的信徒,及將來教會發展的需要, 仍購買龍田村原日治時代青年會館附 近土地,籌建教堂,民國 45 年(1956) 9 月 9 日 聖 堂 落 成, 紀、 錫 兩 神 父 特 請 花 蓮 監 牧 區 費 聲 遠 主 教(Msgr. Verieun MEP)親臨祝聖啟用。 龍田天主堂教徒最多時曾逾百人, 民國 60 年代後,由於農村人口外流, 加上農民生活改善,美援救濟品不再 發放,教徒逐漸減少,80 年代之後, 剩下不到 30 人,原來每週固定一次由 神父主持的望彌撒儀式,也改為一個 月一次,平時天主堂由傳道蕭瓜負責, 在週日禮拜時,帶領教徒行聖道禮儀,

堂口也改由臺東市寶桑堂兼管。 約在民國 87 年(1998)間,蕭瓜逝世後龍田天主堂幾成停滯狀況。民國 90 年代後,漸有馬背一 帶的卑南族人到龍田天主堂敬望彌撒。由於教徒都是卑南族,民國 92 年,龍田天主堂改由南王堂 區兼管,並重新整建,每週週日下午,由卑南天主堂的神父主持望彌撒儀式。

30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7. 蝴蝶花園 中 興 大 學 農 學 院 畢 業 的 李 元 和, 民 國 64 年 (1975)到鹿野國中服務,見蝴蝶飛舞於田園各 處,即開始捕蝶製作標本,一頭栽入蝴蝶夢,浸 淫其間 20 餘年。 民國 67 年(1978),李元和搬到龍田,看到 廣闊庭院裡不但有大鳳蝶、玉帶鳳蝶飛舞,而且 在文旦柚樹上產卵,於是開始餵養蝴蝶,當平 原上蝴蝶的種類不再能滿足他時,他開始走入山 區,沿鹿鳴溪溯源,賞蝶、捕蝶、尋找更多蝴蝶, 採集蟲卵或幼蟲,帶回蝶園飼養。 民國 71 年(1982),李元和調到豐田國中, 蝴蝶花園 蝴蝶夢的觸角也擴及到利嘉溪、大南溪,84 年 他為豐田國中建立臺東縣第一座網式蝶園。民國 84 年他調到臺東農工,追逐蝴蝶的脚步更向南移, 到達太麻里溪、金崙溪、大竹篙溪,87 年他再為臺東農工建立一座蝴蝶園。 約在 10 年前,李元和龍田的家改建成歐式木屋後,開始種植長穗木、龍船花、馬纓丹、馬兜鈴、 玉蘭花、柑橘、樟樹等 30 多種蝴蝶蜜源及寄主植物,不僅美化庭園,更為蝴蝶構築一個溫馨的家。 如今他的蝶園四季都有蝴蝶飛舞,種類達 40 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大紅紋、大鳳蝶、青帶鳳蝶、 琉球青斑蝶等,更有保育類的黃裳鳳蝶、臺灣特有種的臺灣麝香鳳蝶。李元和有一個更大的夢,希 望大家都來種花、種樹,讓蝴蝶能再滿天飛舞,使龍田成為一個蝴蝶村。 民國 90 年(2001)秋,李元和的蝴蝶花園引起社區 10 多位年輕人的興趣,於是大家開會討論, 決定組成「龍田蝴蝶工作坊」,嘗試蝴蝶復育工作,訂定每週二晚上集會討論工作事項,以及學習 有關蝴蝶的知識,週六下午則做義工,培育蝴蝶食草、蜜源苗木,將龍田國小日式校長宿舍周圍庭 院營造成蝴蝶花園。 民國 91 年(2002)春,蝴蝶工作坊透過龍田社區發展協 會,向文建會申請「龍田蝴蝶村營造計畫」,以社區總體 營造的方式,在鹿野公園設立蝴蝶公園。之後,再以南島 社區大學的名義,向林務局申請「龍田蝴蝶村營造計畫」, 龍田的蝴蝶花園增加至 10 座。到了第三年,食草植物長大 後,就培育出大量的樺斑蝶、紅紋鳳蝶、大紅紋鳳蝶和保 育類的黃裳鳳蝶,這一年龍田村的黃裳鳳蝶,估算最少有 五千隻以上,已經到處可看到蝴蝶的蹤影。 民國 92 年(2003),「龍田蝴蝶工作坊」正式立案,改 蝶園中飛舞的蝴蝶 - 李元和攝 組為「鹿野鄉龍田蝴蝶保育推廣協會」,開始接受政府委 託計畫案,民國 93 年年蝴蝶花園增加至 15 座,已有 90 種 的蝴蝶。民國 94 年,「龍田蝴蝶保育推廣協會」的保育工 作初步有成,開始推廣蝴蝶復育的教育。目前,龍田村共 有 20 座蝴蝶花園,包含 5 座大型的公共蝴蝶花園,蝴蝶的 總類高達 100 餘種,其中以紫斑、青斑類蝴蝶最多。龍田 社區已成臺灣最著名的蝴蝶村,成為外界爭相探訪的對象, 一年四季,都可看到飛舞的蝴蝶。 蝶園裡的黃裳鳳蝶 - 李元和攝

301


8. 龍田邱宅(歷史建築) 龍田邱宅為日治時期鹿野村現存最 完整的移民家屋,位龍田國小東側約 60 公尺處,本體結構完整,目前正常 使用中。 邱宅本為日本移民大瀧藤吉的家 屋,日治時期聘請匠師丸山三次(曾 參與臺東武德殿建造)設計建造。戰 後大瀧藤吉被遣送回國前,將住宅售 給邱雲海,現在所有權人邱仁銘為邱 雲海之子。 大 瀧 藤 吉, 新 潟 縣 人, 大 正 5 年 60 年龍田邱宅 - 山岸磯雄提供 (1916)移入鹿野村,為移民村的富 農,經營土地有 5 甲,僅次於吉村榮吉。大瀧藤吉曾擔任鹿野村青年會的會長,除務農之外,兼營 放款事業。戰後被遣回國,今龍田村的公墓,尚留有其家族墳墓。 邱宅為四坡流水日式木造建築,除左側加蓋廚房,原為茅草屋頂改瓦頂,內部玄關加大改為客廳 外,其餘均維持原狀。,邱宅為鹿野移民村現存最完整的日本移民村農村家屋,民國 92 年現政府 登錄為臺東縣歷史建築。

龍田邱宅

302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延伸閱讀 邱雲海 邱 雲 海, 大 正 6 年(1917) 生 於 新 竹 縣 香 山 鄉 中 隘 村。 中 隘 村 為 客 家 聚 落, 地 處 偏 遠, 謀 生 不 易。 昭 和 元 年 (1926),邱雲海與長姐、幼妹,跟隨 父親邱新財、母親楊阿壬,翻越中央山 脈,遷居鹿野村的五十戶本島人移民村, 開墾荒地,後山生涯自此開始。光復後, 定居龍田村現址。 邱雲海就讀鹿野公學校,以優異成績 畢業;然因家境所限,無法繼續求學。 躬 耕 田 畝 之 餘, 一 有 閒 暇, 邱 雲 海 始

邱雲海的婚禮 - 邱仁銘提供

終不忘進修,奮勉自勵,日有精進。23 歲,經由推薦,在鹿野驛(鹿野火車站)擔任站務工。昭和 16 年 (1941),與臺東街古松妹女士結婚,事母至孝,為鄉人所讚譽。 昭和 16 年 7 月,轉至鹿野庄役場(鹿野鄉公所前身),擔任「雇」,負責人員消防救護等訓練工作;後 來升至書記補、產業技手。戰後,繼續在鄉公所服務。民國 40 年(1951),時任兵役課長,參與地方選舉, 當選為鹿野鄉首任民選鄉長,並連任至第三屆。9 年任期之中,本其客家人硬頸精神,力求有為,曾協助 行政院經濟安全委員會,在龍田地區設置鳳梨種植專業區;另一方面積極爭取開闢鹿野大圳,曾居間協調, 由下鹿寮、擺仔擺阿美族人協助開鑿豐源圳;又因長期關心原住民生活及教育,改善原住民生計,深得鄉 內原住民尊敬。 鄉長卸任後,民間聲望高隆,獲當局推薦,於民國 49 年(1960)接任鹿野鄉農會第三屆總幹事。民國 50 年,當選第 5 屆臺東縣議員,第 6 屆再選連任,此時正值政府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邱雲海原本重視 教育,自然大力支持,除協助創設鹿野、瑞源兩所國中外,還捐出私有土地一公頃,作為鹿野國中運動場; 另外還捐地供鹿野村福佑宮建廟之用,並率先捐款作為建設基金。後因政府修法,邱雲海不再參與民代選 舉,專任農會總幹事,於民國 64 年完成與延平鄉農會合併事宜,成立鹿野地區農會,服務範圍更大;並於 民國 66 年成立瑞源信用分部,當時鹿寮大橋尚未完工,農民到鹿野農會信用部十分不便,分部成立後,可 免奔波之苦。 民國 60 年代中期,正逢國際鳳梨價格暴跌,龍田臺地大片鳳梨棄置於地乏人問津,鹿野鄉人口外流日趨 嚴重;為配合農復會在鹿野地區推廣茶作,邱雲海乃以低價讓售土地,供「臺灣省茶葉改良場臺東分廠」 設場之用。後來,烏龍茶試種成功,開始在臺地上大面積種植,並以「福鹿茶」為品牌行銷全國,農民生 活重獲生機,邱雲海老鄉長,與有功焉。 民國 70 年(1981),邱雲海年滿六十五退休,離開地區農會總幹事的工作,重回自家田園。由於對鹿野、 延平的掌故軼聞瞭如指掌,民國 72 年,文壇耆宿鍾肇政寫作歷史小說《卑南平原》一書時,曾特別到龍田 村邱宅,向邱雲海請教有關「逢 事件」的始末,並紀錄於該本作品當中。 邱雲海與古松妹伉儷相得,極重視膝下 4 男 3 女的教育,曾獲頒模範父親、模範母親、幸福家庭等。民 國 84 年(1995),邱雲海以病歿。

303


9. 龍田慈惠堂 龍田慈惠堂座落在龍田通往馬背 的東 33 鄉道西側,位於聚落東緣, 原為村民莊永泉私設的家堂。據稱 莊妻纏病多年,醫藥罔效,後來因 信仰「瑤池金母」而癒,加上崑慈 堂的鸞生起鸞時亦常往莊宅,莊乃 塑造金母金身奉祀在家,後因信徒 日多,乃於民國 52 年(1963)建堂, 龍田慈惠堂雖不若鹿野慈惠堂(崑 慈堂)規模大,但在為信徒醫病方 面頗有靈驗,信徒分布較廣,除龍 田外,常有永安、卑南等地信徒前 來祭拜。 龍田慈惠堂 龍田慈惠堂主祀瑤池金母,尚有 同祀神明天上聖母、臨水夫人、藥師三娘、中壇元帥、二郎真君等神明,主要祭典有:農曆 7 月 18 日「母娘」聖誕,2 月 20 日堂慶法會、以後者較為盛大。往年除在母娘誕辰固定前往花蓮慈惠堂進 香外,1月 15 日的臨水夫人聖誕,也常翻山渡海,遠赴屏東小琉球祖廟進香。慈惠堂除設有堂主外, 尚有「王母會」的信徒組織,協助堂主處理堂務,亦有鸞生不定期扶鸞接受信徒問事。 龍田慈惠堂於 61 年(1972)12 月 23 日重建完成,新堂為硬山式單殿建築,堂前設有牌樓,形似 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與一般慈惠堂相比,較為富麗堂皇。龍田慈惠堂由莊永泉開堂,後由其次子莊 瑞雄承父志接掌堂務,民國 60、70 年代,頗見盛況,因屬會員制私廟,今因會員散去,呈現寂寞 景況。民國 75 年信徒登記時,尚有 48 人,民國 92 年鹿野鄉鄉公所辦理寺廟普查時,登記信徒僅 存 15 人。

10. 日本人的墳墓 內地人的喪禮都採火葬,部落設有公墓,公墓南邊較低河階地 即為火葬場,村人往生後都會請真宗本願寺(東本願寺)臺東布 教所的法師,或鹿野村民會會長田久保健治頌經。遺體先行火化 再下葬,唯一的例外,是以製造豆腐為業的內藤,往生後採用「桶 葬」。 內地人墳墓不大,約一平方公尺,墓為直立式,基座為階梯式, 有三階,最上階刻有家族名稱, 基座上為馬蹄形墓碑,刻有家族 名及設立年代,基座後方留有一個方形孔,供骨灰放進墳墓,內 地人的墳墓以家族為主,一個家族一座墳墓。根據鹿野村移民山 岸磯雄的說法,墳墓的位置有一定的排列方式,按照墓主家宅在 部落的方位而定。 今龍田的公墓,尚存有日本人墳墓 3 座,分別為池田氏、齊藤 氏與大瀧氏,除大瀧氏家族的墳墓保存尚很完整外,其餘兩座都 僅存基座。

304

齊藤家族墳墓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伍 ‧ 龍田(鹿野村)

延伸閱讀 日本人的宗教生活 來自新潟縣的日本移民,與傳統日本農人一樣,家中都設有神龕,供奉神宮大麻、祖先牌位,亦有供奉 天皇夫婦肖像的。主要的宗教活動有元始祭(元旦)、盂盆蘭會(7 月 15 日)、祖先冥誕以及祖墳祭祖, 以盂盆蘭會最為盛大,為村中盛事。每年 7 月 15 日夜晚,村民齊集神社之前,舉行「盆踴」的民俗活動, 一人擊鼓,一人吟唱,男女一起舞蹈,盡歡而歸。除祖墳祭祖會行香,點短香、蠟燭外,祭典都以鮮花素 果祭祀。 鹿野村內地人大都信仰佛教,大正 14 年(1925)在臺東設立布教所的真宗本願寺,曾派法師到鹿野村傳 教,民會也常邀請法師到村中的青年會館說經講道,民會長田久保健治也常帶領村民在會館頌經。昭和 16 年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移民村統計表》的記載,該年末鹿野村的內地人共有 37 戶,全部都為真宗本願 寺的信徒。 雖然最受村人敬重的神田醫師是基督徒,基督教會也曾派一位女傳教師駐村傳教,但因傳統日本農民排 外心理仍然根深蒂固,不易接受基督教信仰而未成功,女傳教師甚至常遭村中兒童投擲石頭戲弄而離去。

11. 臺灣茶葉改良場臺東分場 臺 東 縣 最 早 種 茶 的 記 錄, 始 於 民 國 42 年 (1953),然面積僅有 0.4 公頃。民國 52 年,臺 東縣政府選定卑南鄉溫泉村海拔 500 公尺以上的 地區,以及鹿野鄉龍田、高臺等丘陵地,開始推 廣大葉系統阿薩姆種,產製紅茶。後來由於柑橘 價值較高,溫泉村農民競相轉種,鹿野地區因無 其他適合作物可種,氣候土壤又適合種茶,遂成 臺東主要茶區,種植面積達 250 公頃。 臺灣省政府所屬臺灣省茶葉改良場為輔導茶 臺東分場 農,民國 70 年(1981)在龍田設立臺東分場,最為東部茶葉 發展推廣研究中心。 茶改場主要負責茶樹育種、茶園管理、茶園機械、茶葉製造、 品質鑑定、茶葉多元化等試驗研究及示範推廣等業務,分場設 有苗圃及自然生態園區,場內更設有展示室,展示茶的文化。 臺灣原生茶的復育,亦是臺東分場重要的成就,臺灣野生茶 樹分佈的高度約為海拔 700 至 1650 公尺,龍田村附近延平鄉 的永康山為臺灣野生茶樹分佈的最東緣。民國 70 年(1981), 栽培區中的野生茶樹 茶改場臺東分場成立後,研究人員就開始持續在永康山進行野 生茶樹調查。民國 75 年調查時,永康山海拔 800–1000 公尺的西南坡向原始林及次生林中,野生茶 的數量還相當多,當時還發現幹圍 84 cm,最大直徑 27.5 cm,樹齡達 101 年之大茶樹,然而大多數 野生茶為大株茶樹砍伐之後的萌芽株,據說係當地居民為了方便採春茶,把高大野生茶樹砍倒。 臺東分場為保存野生茶樹種原,作為試驗研究材料及新產品的研發,分別在民國 75 年(1986)、 89 年(2000),從永康山第 14 林班地蒐集野生茶樹種原,民國 89 年、90 年,再從永康山第 15 林 班地蒐集野生茶樹,做為種原保存及田間經濟栽培。目前種植於臺東分場苗圃及自然生態園區。

305


306


貳拾陸 . 桃源(北絲鬮溪社)


貳拾陸 . 桃源(北絲鬮溪社)

桃源全景 - 延平鄉公所提供

桃源部落原稱北絲鬮(バツカワ)溪社,為日治時代 官方理番政策下所形成的新聚落。大正 4 年(1915)11 月,關山地區山麓通電流鐵條網警備線設立後,隨即在 北絲鬮溪口設立分遣所,監控內本鹿地區布農族人的活 動,最初僅有幾名警務人員駐守。大正 14 年 11 月,內 本鹿警備道完工後,沿途設立 12 個駐在所,派有警備人 員 139 名。北絲鬮溪分遣所(大正 15 年改稱駐在所)地 位日漸重要。為供應沿線警察及家眷的日常生活用品, 北絲鬮溪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更准許漢人林彬秀、鄧細蕃等人在北絲鬮溪社設立酒保, 供應菸、酒等雜貨。 北絲鬮之名原於卑南族語 Pasikao,為初鹿社的傳統獵 場,因此以社名為溪名,由於北絲鬮溪流域,曾為初鹿 社的傳統獵場,因此以社名為溪名,日人設立警察駐在 所之初,因其位於北絲鬮溪進入縱谷平原之處,因此名 為北絲鬮溪駐在所。當時駐在所附近平緩的坡地,為臺 東製糖會社的承租地,尚有漢人 20 戶(住在今鄉公所附 近),卑南族 13 戶(在今「布農部落」附近),向會社 60 年代的桃源社區街道 - 桃源國小提供 佃耕土地,種植水稻、甘蔗。 北絲鬮溪社位於進入內本鹿地區的入口處,有汽車通鹿野村,與紅葉谷、都巒山西部(鸞山)、

30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陸 ‧ 桃源(北絲鬮溪社)

ボ ク ラ ブ( 武 陵 ) 同 為 內 本 鹿 集 團 移 住 政 策 的 移 住 地 之 一。 大 正 12 年 (1923),日本警察開始鼓勵タビリ ニ社的頭目 Torobosu 率族人 6 戶,移 住北絲鬮溪駐在所警備線外約 7.85 公 里的地方開墾。昭和 10 年(1935)4 月, 清水駐在所館內的バラソ社 3 戶族人 移 住 今 桃 源 部 落 上 方 的 Dagabay。 之 後,繼有ワハラシ小社 4 戶 83 人、サ ルベ 社 7 戶 98 人相繼移入 Dagabay。 除 郡 社 群 外, 尚 有 原 居 住 在 Dagabay 上方 Miluman 的巒社群 Madiklaan 亞氏 族人,也被遷到 Dagabay。 桃源社區街道現況 昭和 12 年(1937),中日戰爭全面 爆發,為解決軍糧及勞力不足問題,日人在北絲鬮社設立指導農園,強迫族人學習水稻與甘蔗種植 技術,並將漢人、卑南族人遷走,將土地劃分為四大塊,交由官方指定的四個頭目分別管理,頭目 再將土地分給相關的族人耕種。後來因瘧疾流行,很多族人病死,要求遷回原居住。為此,日人在 駐在所附近,規劃棋盤式的部落,將居住在 Dagabay 的族人遷入,稱為北絲鬮溪社,形成今日的部 落。昭和 17 年,北絲鬮社的布農族人,共有 17 戶 184 人,包含郡社群 16 戶 166 人,巒社群 1 戶 18 人。 戰後,鹿寮溪、鹿野溪(北絲溝溪)之間的布農族人部落,劃歸鹿野鄉管轄,北絲鬮溪社改稱桃 源,與鹿鳴、下中里等地合為桃源村。取入口、下中里,都是昭和時期內本鹿集團移住政策下新 形成的部落。民國 35 年(1946),鹿野鄉布農族人居住地析出,另成延平鄉。鄉公所最初設在今 龍田國小校園內,民國 37 年,才遷到桃源村現址,桃源因而成為延平鄉政經中心,逐漸發展成為 延平鄉最大的聚落。民國 62 年間(1973)鹿鳴(在今部農部落屋西 北方那吧那吧溪臺地上)部落 47 戶,因颱風受災而遷入桃源,在桃 源國小附近建屋居住。民國 100 年(2011)9 月,桃源部落人口共有 350 戶 1221 人,仍為延平鄉最大的部落。 戰後,基督教長老會是最先傳入桃源部落的外來宗教,民國 39 年 (1950)2 月,關山教會的胡文池牧師開始到桃源部落傳教,雖然開 始有族人接受了信仰,但遭到村長及部分族人強烈的反對,因此教 友都到紅葉教會聚會,直到民國 42 年,才在部落成立延平教會。天 主教約在民國 44 年傳入,民國 46 年建堂,為延平鄉第一座天主堂。 因曾有救濟品的發放,教勢曾盛極一時。根據民國 88 年黃應貴的調 查,桃源部落接受天主教信仰的有 29 家,長老教會 37 家,漢人民 間信仰者 56 家,一貫道信仰者 6 家。桃源部落因為鄉的行政中心, 與外界接觸非常頻繁,在宗教上受漢族影響很大。民國 79 年,真耶 穌教開始在桃源傳教,開始有族人接受信仰,最初都到鹿野鄉瑞源 桃源部落 教會聚會,由於信徒人多,民國 84 年,在部落建祈禱所,目前教友 約有 30 人。

309


1. 巴喜告教會長老教會 民 國 39 年(1950) 胡 文 池 牧 與 劉 傳、 黃 順 榮、 邱 德明等布農族的傳道,來到 桃源村傳福音。雖有村人接 受了信仰,但遭受到村長和 一些村民的極力反對,甚至 揚言要攻擊到桃源村傳福音 的人,還到已接受福音的教 徒家裏挑釁,揚言要殺害他 們。 因 此 在 紅 葉 教 會 設 立 後,桃源村的教徒古仁貴、 林順勇、賴順賜、胡德才等 人都到紅葉教會聚會。 民 國 43 年(1954) 古 仁 貴、林順勇、賴順賜、胡德 巴喜告長老教會 才等人才開始在部落蓋茅草 屋的聚會所,成立佈道所。當時沒有傳道人敢到桃源村傳道,古仁貴自告奮勇的在桃源部落開始傳 道。由於他們堅定的信仰及對部落的熱心,獲得部落居民的信任,信徒人數開始增多。民國 52 年 重建磚造鐵皮屋頂的教堂,命名為延平教會。教會在桃源村,卻沒有稱為桃源教,主要原因是桃源 村為延平鄉的行政中心,宣教目標是希望教會能夠成為全鄉最具代表性的教會。 民國 74 年(1985)部落出身的白光勝回到桃源教會牧會,白牧師牧會期間(民國 74–88 年)可 稱是教會的全盛時期。期間教會設立布農幼稚園,成立「布農身心障礙者及老人工作室」,每年都 會結合都市大學生舉辦教育營。民國 78 年更籌建可容納將近 200 人的地上四層樓,地下一層的大 教堂,可以說是布農中會中最具規模的教堂。 民國 87 年(1998),白光勝與教會在教務上認知不同,造成內部的衝突,第二年白光勝牧師離 開延平教會,專心經營布農文教基金會。白光勝家族及一些支持白牧師的教徒也逐漸退出延平教 會,到布農文教基金會去聚會。 民國 88 年(1999)總會行文各教會,鼓勵教會以原始地名命名教會名稱,當時教會正值內部激 烈衝突,教會與布農文教基金會的產權糾葛,加上信徒對教會的失望,教會急需力圖振作。因此, 在同年 7 月由當時的助理傳道溫光亮,提案更改教會名稱,以部落原始地名「巴喜告」為教會的新 名,延平教會正式改名為「巴喜告教會」。 目前巴喜告教會的教徒戶數為 36 戶,陪餐會員 66 人,籍在人不在的教徒 24 人,慕道友 22 人。

310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陸 ‧ 桃源(北絲鬮溪社)

2. 桃源天主堂 民國 43 年(1954)2 月, 鹿野和平天主堂落成典禮 時,一位嫁給阿美族的布農 族婦女,向紀守常神父介紹 胡學古等布農族人,紀神父 藉機向布農族人宣教,第二 年聖誕節,胡學信等 37 人, 由紀神父領洗,成為第一批 布農族天主教徒。其中胡學 信、王子龍、余道古、胡茂 榮等人受聘為助理傳道員, 協助紀神父在延平、海端鄉 傳播福音,天主教因而傳入 桃源部落。 由於教友增加很快,民國 46 年(1957),吳博滿神父 桃源天主堂 在桃源部落籌建教堂,同年 3 月 31 日落成,由花蓮教區主教費聲遠神父祝聖啟用。教堂為木構磚造教築,為臺東縣布農族部落 第一座天主堂。 桃源天主堂本屬和平(鹿野)堂區的堂口,民國 65 年(1976)延平鄉的堂口改歸關山堂管轄。 民國 91 年(2002),花東教區調整堂區,延平鄉的堂口另成立延平堂區,田力強神父擔任主任司鐸, 管轄桃源、武陵、鸞山、永康等堂口。之後,接任主任司鐸的尚有阮文通、李建中等神父。但基於 交通的考量,堂區主任司鐸仍以鹿野天主堂為駐地。今年 10 月,延平堂區的主任司鐸李建明神父 才進駐桃源天主堂。 由於桃源天主堂只是堂口,沒有專職神父,彌撒等重要聖禮都由堂區的神父主持。平常教堂的一 般事務,則由教徒推選出的會長(過去稱為代表)負責。桃源天主堂歷任會長有余和祥、古政德、 王仁福、余振英、余美榕等人,其中以古政德任職 12 年為最久,目前,由退休牧師胡金勝擔任會長。 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也曾協助延平鄉的傳教工作,民國 59–65 年(1970–1976),因堂區沒有布 農族的傳道員,由海端鄉出身的布農族余桂妹修女來支援,每逢星期三、星期六下午,都會來桃源 天主堂為學生上道理班,星期日也會來傳主日福音。 由於原有的教堂已老舊不堪,民國 78 年(1989),石朝欽神父擔任關山堂區副主任師鐸,負責 延平鄉的傳教工作時,就開始籌備重建新堂的工作。民國 81 年,田力強神父接替石朝欽神父的職 務後積極展開募款的工作。新堂於民國 87 年動工,89 年 6 月 10 日竣工,由花蓮教區錢志純主教祝 聖啟用。新堂由傳義修士設計,二樓為聖堂。總工程費 600 餘萬元,除教友認捐外,教區神父、白 冷會、立法委員瓦歷斯貝林等都曾協助募捐,鄉公所也補助圍牆、綠美化工程。教堂落成啟用後, 教友特在園內立碑紀念。 桃源天主堂最盛時期約有 60 戶,目前受人口外流、少子化的影響,僅存 20 餘戶,彌撒時進堂的 教友約有 25–30 名,教會設有婦女會、青年會。

311


3. 布農部落 布農部落位桃源村北端、鹿鳴溪上 游右側的臺地上,民國 83 年(1994) 起,桃源教會的白光勝牧師開始帶領 族人,一步一腳印的辛勤工作,開闢 出來的一處結合傳統布農族文化與大 自然環境的園區,佔地約二公頃,現 由布農文教基金會經營,是臺灣第一 座由原住民主導、自行開發成功的文 化園區。 經過 10 多年的努力,如今園區已有 部落劇場、布農編織工作坊、臺灣原 住民當代藝術中心、內本鹿學苑、部 落咖啡屋、部落餐廳、部落民宿、有 機蔬菜區、生態公園、河堤公園、農 特產中心等,是一處提供布農族人工 作機會與外人體驗原住民傳統文化的 園區。 大門處則以石板砌成一座門檻,一 進入就可感受到濃厚的布農文化氣 息,園區到處都是各色的樣雕刻作品, 百步蛇的圖樣,上頭頂著月亮,與後 門的太陽相呼應,代表著日月星辰。 這些裝置藝術,都是駐村原住民藝術 家的代表作品,其中撒古流的巨大銅 雕的作品-「文化的樑」最能令人動 容。

312

文化的樑

布農部落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陸 ‧ 桃源(北絲鬮溪社)

延伸閱讀 布農文教基金會:白牧師的希望工程 民國 74 年(1985), 白光勝牧師從臺南神學院畢業,和妻子李麗雪 一起回到家鄉桃源教會牧會,開始為布農族人築夢。 「讓我們孩子,透過教育的提升,可以擺脫貧窮,有一天,他們可以 從容的逛百貨公司、書店,自信大方的用國際語言與世界各國人交談」, 這是白牧師第一個要築的夢。 牧會的第一個十年,白牧師以教育為關懷為重心, 一邊牧會,一邊以 教會為據點,每天義務為族人小孩進行課後輔導,每年還結合都市大學 生舉辦教育營。民國 81 年(1992)成立的布農幼稚園,更開啟了原住 民首創的先例。 10 年後,白牧師的夢開始實現,部落裡的大學生陸續出現。 白牧師本身罹患小兒麻痺, 對於身心障礙者的痛苦更有一番體會, 牧 會期間,即便每有任何補助,他仍毅然決然在 82 年(1993)成立「布 農身心障礙者及老人工作室」,在基金較充裕時,甚至曾養護 21 位身心 障礙朋友及老人。 布農的希望

民國 83 年(1994),白牧師開始築第二個夢,尋求一個文化傳承與

經濟兼顧的夢,要把猶太人集體農場(KIBBUZ)的概念,在原本就重視分享的布農族社會中,建造一座桃 花源。於是,他說服了父親,將 2 公頃的土地捐出來,建立「布農部落」,希望能發揮《聖經》裡五餅二 魚的精神,布農部落能成為自給自足的部落產業,讓大家都吃得飽,一併帶動部落教育、社會福利、藝術 文化等希望工程。 為著健全財務,他決定成立一個基金會來管理。就這樣,白牧師開始拄著拐杖,繞過大半個臺灣,透過 長老教會長青團契陳俊良的協助,開始為布農文教基金會募款。民國 84 年(1995)在伊甸社會福利基金 會的協助下,創立了第一個由原住民成立的「布農文教基金會」。之後,經由勵馨基金會的牽線,促成 7-ELEVEN 協助募款,得以在成立後不久募得 1,200 萬元,為布農部落初建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布農文教基金會自民國 84 年(1995)成立以來,從一個工作人員到現在 90 名專職人員、40 名兼職人員, 創造出自給自足的產業模式,讓延平鄉民得以在自己土地上尊嚴的生活著。 布農文教基金會成立之後,即以布農部落為據點,不定期舉辦原住民藝術創作聯展;成立部落劇場,不 定期至國內外演出原住民傳統樂舞;持續舉辦布農學苑夏日學校、冬日學校、藝術創作展、河川保育營、 青少年狩獵營、戲劇營、兒童編織營、原住民藝術創作研討會、部落地圖製作、老人餐食暨居家服務等。 白牧師還要築更多的夢,希望基金會持續成長,將來還要設立布農牧場、原住民戒酒中心、老人村、喜 憨兒天使之家、中輟生的中途之家…等等,希望藉由有機農牧業、文化研究、藝術創作、環境保育、生態 復育、工藝傳承、青年養成、幼兒教育、老人福利,走向原住民社會發展自主、開創生機的模式,為原住 民部落的未來尋找出路。

313


314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紅葉中里部落

紅葉村位於北絲鬮溪中游北側谷地,包含紅葉、中里兩個聚落。紅葉村本為卑南族北絲鬮社的傳 統領域,布農族人稱之為 Vagagan,布農族人事利進入內本鹿後,雙方為爭奪獵場,常在紅葉地區 相互出草,據說,布農族人曾殺了一位名為 Vagagan 的卑南族人,將他埋在此地,因而有此之稱。 北絲鬮溪畔有溫泉湧出,日本人最初稱本地為溫泉。 大正 14 年(1925),內本鹿警備道北絲鬮溪到桃林的第一階段工程完工後,官方即在此設立溫 泉警察官吏駐在所,駐有巡查、警手各 5 名,負責維護警備道及管轄內本鹿カルカラズ社的ワカガ ン小社。昭和 9 年(1934),因此地楓紅遍谷,改稱為紅葉谷駐在所。昭和 10 年,設紅葉谷監視區, 管轄取入口、北絲鬮溪、紅葉谷、上里等駐在所。 紅葉谷為內本鹿警備道重要的理蕃基地,設有各種理蕃機構。昭和 3 年(1928),設有溫泉蕃童 教育所,開始招收取入口至紅葉谷間布農族學 童。昭和 7 年,成立療養所,提供轄區內布農族 人免費醫療。駐在所設有「衛生組合」,利用部 落族人共同種植花生,出售所得做為療養所醫藥 品經費的來源。 昭和 7 年(1932),日人為著提供布農族人獸 肉與耕牛的來源,逐漸改善狩獵的舊習,達到所 謂「矯正殺伐之風,使其專心於務農」,「解決 理蕃障礙問題」,更在駐在所後方臺地,設立溫 泉(紅葉谷)牧場,建有牛舍、牛棚各一棟、飼 溫泉派出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養水牛十數頭。 31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昭和 6 年(1931)6 月,內本鹿ワ ハラツ社與カブラタソ社開始移住 中 里, 到 昭 和 8 年 12 月, 共 有 16 戶 158 人完成移住,官方設有中里 警察駐在所管轄。 昭 和 7 年(1932) 大 關 山 事 件 後,內本鹿社開始實施「蕃社集團 移住」,紅葉谷即為移住地之一, 巒 社 群 的 Takesiluman、Isingaunan、 Isidasipa、Takesiwulaman、Tanapima 等 氏 族 或 亞 氏 族 的 族 人, 從 Malandasa 等 地 被 迫 遷 到 紅 葉 谷。 昭 和 16 年, 內 本 鹿 事 件 後, 官 方 紅葉溪聲 更將原居住在 Takevahlas 的郡社群 Istanda 氏族、Machigan 的 Isvahav 亞氏族,以及清水地區 Mamaha 的 Takesivilailan 亞氏族等族人, 遷入紅葉谷。到昭和末年,紅葉谷至少有 36 戶、253 人。官方任命巒社群 Takesiluman 亞氏族的 Lanliho 為頭目,帶領族人開田、修圳。 紅葉擁有層巒翠谷,溪流叢林,又有溫泉,甚得日人喜愛,昭和年間建有「紅葉溪山莊」,提供 內本鹿警備道駐在所員警休閒療養之用。民國 49 年(1960),臺東縣文獻委員會以其「群山萬壑, 泉流曲目,闐然有清磬之音」,將「紅葉溪聲」列為「臺東十景」之一。往昔,普濟法師雲遊紅葉, 以其意境悠然,曾留下「苔徑踏紅葉,溪橋遇七重,石模千刦雪,楓老六朝踪……浮雲沉四麓,忽 報數聲鐘」的讚美詩。 民國 76 年(1987),臺東縣政府公布「紅葉溫泉風景特定區計畫」,開發紅葉溫泉,民國 86 年,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接手。民國 92 年初,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附近興建的「紅葉 溫泉親水公園」正式開放,一夕間暴紅,成為花東縱谷人潮最多的溫泉區,可惜,民國 98 年莫拉 克颱風來襲,溫泉親水公園被淤砂淹沒而停止開放。 民國 57 年(1968),紅葉國小少棒隊在臺北擊敗世界少棒冠軍的日本和歌山少棒隊,奠定臺灣 少棒進軍世界的基礎,紅葉村也因「一棒成名天下之」,被視為「少棒的故鄉」,民國 81 年 12 月, 紅葉少棒紀念館落成啟用後,訪客絡繹不絕,紅葉成為觀光勝地。 戰後,紅葉村開始接受外來宗教、基督教長老教會、天主教相繼傳入,唯接受的人數並不很多。 根據學者黃應貴在民國 88 年(1999)的調查,紅葉村 120 餘戶的布農族人,接受基督長老教會信仰 的有 24 家,天主教的有 5 家,其餘多是無神論或接受漢人傳統民間信仰者。而且部落僅有基督長 老教會教堂一座,天主教徒必須到桃源村天主堂聚會。教友人數比例之低、教堂之少,這種現象, 在臺東山地原住民部落中相當獨特。

317


1. 紅葉國小(紅葉谷教育所)

紅葉國小

紅葉國小創設於昭和 3 年(1928)10 月 13 日,校址在紅葉谷溫泉邊,最初為 四年制「紅葉谷教育所」,學生全為布 農族。昭和 5 年 3 月更名為臺東廳關山 郡「溫泉教育所」。昭和 11 年再改稱「紅 葉谷教育所」,並遷至現址。昭和 15 年 增設農業補習科,昭和 18 年改為六年 制。 民國 34 年(1945),校名改為「紅葉 國民學校」。民國 41 年時,由於學生數 逐年減少,被迫改隸桃源國民學校,成 溫泉教育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為紅葉分校。民國 49 年時學生數再增加 到 68 人,分 3 班,因而獨立為「紅葉國民學校」,民國 50 年自然增班一班。民國 57 年改名為臺東縣立 紅葉國民小學。 民國 57 年(1968)5 月,紅葉國小少棒隊參加第 20 屆全國學童盃棒球錦標賽,榮獲冠軍;同年 8 月 25 日, 代表臺灣與來自日本關西和歌山世界冠軍隊在臺北進行競技,結果以 7 比 0 獲勝,轟動全臺,就此開啟 臺灣三級棒球熱潮。民國 79 年 11 月 1 日,在省教育廳全額補助下,動工興建紅葉少棒紀念館。 民國 82 年(1993),紅葉國小將老舊教室打掉,重建成一棟兩層樓的新教室大樓,並興建廚房及倉庫, 成為今日校園風貌。

318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延伸閱讀 紅葉少棒傳奇 原住民棒球運動起源很早,明治 39 年 (1906)臺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即將棒 球引進山地部落,希望藉著由學校老師教 學生打棒球,讓原住民有發洩體力的媒 介,以減少原住民的抗日行動。大正 10 年(1921),第一支原住民球隊「高砂 棒球隊」在花蓮成立,4 年後化身「能高 棒球隊」遠征日本,第一場只打 4 局就以 28:0 大勝豐島師範,此行獲 4 勝 1 和 1 敗佳績,因而開啟臺灣原住民棒球運動。 臺東廳也在昭和元年(1926)開始舉 行少年棒球大賽,昭和 6 年臺東阿美族的 馬武窟公學校(今東河國小)更榮獲全島 少棒先鋒 少年棒球大賽冠軍,為臺灣本島人榮獲全 島冠軍的第一支球隊,更掀起原住民棒球熱,棒球也成為原住民球類運動的主流。 民國 52 年(1963),林珠鵬派任紅葉國校校長,發覺全校學生有 96 人,平常到學校上課的卻僅有 3、 40 人。當年部落的射耳祭,村民以棒球賽來慶祝,在學校操場舉行,幾乎所有學生都到場參加。林珠鵬認 為可以組成棒球隊吸引學生回校上課,於是成立球隊,聘請常教族人打球的紅葉村幹事古義擔任義務教練, 訓練校隊,果然幾乎所有學童都回到校園。 當時學校操場滿布大小石礫,凹凸不平,學童練球不便,部落頭目胡金元下令族人總動員,撿石、整理 場地。由於經濟拮据,球棒與球的耗損驚人,古義乃利用帶領球隊往返溫泉泡澡的途中,與隊員尋找適合 的竹材、卵石,加工打造,創造出「以石為球,以竹為棒」的紅葉奇蹟。 民國 53 年(1964)1 月,成軍未滿一年的紅葉少棒首度出征,參加臺東縣第二屆縣長盃棒球賽,由於沒 有經費,頭目胡金元發動族人募款 1720 元,臺東是的海山寺提供食宿,讓紅葉子弟啼聲初試,捧回冠軍盃。 民國 54 年(1965),古義調離紅葉,部落出身的老師邱慶成接棒,紅葉再締歷史,開始南征北討,名 揚全臺。民國 55 年獲全省棒球賽殿軍,民國 56 年晉為冠軍,民國 57 年 3 月全國「秋茂盃」奪冠,5 月全 省棒球冠軍,6、7 月間,訪遍全國各地,所向無敵。 民國 57 年(1968)8 月,世界少棒冠軍日本關西和歌山少棒隊訪臺。25 日,紅葉應戰,以 7:0 痛宰東 瀛,27 日和歌山不服再戰,仍以 5:1 敗北。賽後和歌山吉倉利夫領隊表示:「臺灣可去美國拿冠軍了」, 中華棒協謝國城為之心動。受紅葉影響,臺灣掀起少棒熱潮,民國 58 年首度參加世界少棒立即奪冠,開 始締造臺灣的棒球王國。 民國 79 年(1990),臺灣省教育廳為表彰紅葉少棒對臺灣棒球運動的貢獻,專款全額補助臺東縣政府, 在建紅葉國小興建紅葉少棒紀念館,展示相關史料。

319


2. 紅葉少棒紀念館 民國57年(1968) 8 月,紅葉國小棒 球隊擊敗世界少 棒冠軍的和歌山 隊, 激 起 臺 灣 少 棒 運 動, 締 造 臺 灣棒球三冠王的 美 譽, 臺 東 縣 各 界積極爭取在紅 葉國小設置少棒 紀 念 館, 獲 得 臺 灣省教育廳的支 持,撥款補助。 臺東縣政府經 過 11 次的協調, 以及紅葉村民大 少棒紀念館 會 的 同 意, 建 館 工程終於在民國 79 年(1990)11 月 1 日動工,民國 82 年 12 月完工啟用,總工程費 230 萬餘元, 由省教育廳學產基金會全額補助。紀念館為二樓建築,總面積 150 坪。一樓為少棒紀念館,展示內 容以紅葉少棒為主題,包含當年紅葉少棒所使用的球具、球衣,所獲的獎盃等物,以及很多珍貴的 照片。此外,尚有視廳室,提供相關影片供參觀的人觀賞。二樓為布農族文物室,展示布農族人傳 統生活用具,以及布農族人以象形文字雕製的年曆。 少棒紀念館前的「紅葉國家少棒先峰」– 球員打球的石雕,彩色鮮艷非常醒目。兩側則有「一 棒定天下」與「邱慶成老師紀念碑」的石碑。

內部一角之一

320

內部一角之二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3. 紅葉基督長老教會

紅葉長老教會

民 國 37 年(1948)2 月, 胡 文 池 牧 師和他的助手木下開始到紅葉傳道, 利用夜間借用國校的教室傳播福音, 約有 40 餘人參加,部落青年邱德明受 感動,不但接受了信仰,還到花蓮縣 的玉里鎮參加聖經講習會,當了教會 的傳道師。 民 國 38 年(1949)2 月, 邱 德 明 回 到部落傳教,3 月在教徒陳勝源家的茅 草屋成立了聚會所。後來教徒日漸增 多,決定建堂,由教徒邱德義奉獻土 地建堂。由於土地位在山坡上小坪臺, 空間不大,教徒以人工方式挖平擴大 空間,並到溪床搬運沙石,徒步背負 回來作為建築材料,民國 50 年 3 月 30 日完工獻堂。 紅葉部落青壯年人口外流的也很嚴 重,教會信徒老年化的比例很高,每 週平均聚會人數約為 45–55 人。因此 教會在數年前開始跟總會申請「我愛 臺灣宣教營」計畫(由在美國的臺灣 人基督教會邀請海外青年來臺參與夏 季學校及社區關懷工),希望藉由這 個營隊讓國外的青年來到部落,帶動 部落青少年,願意進入教會認識上帝,

同時每年舉辦英語聖經夏令營。 紅葉教會的建築已近 50 年,而且是以空心磚建造的,為安全考量,決定重建教堂,民國 96 年 (2007)1 月,信徒大會通過,成立建堂事工委員會,負責籌備建堂之事。為著籌措經費,紅葉教 會的青少年團契,還利用寒、暑假到平地教會獻唱募款。 紅葉教會的現有教徒 23 戶,約 100 人,設有婦女、青年、社青、學青、松年等團契,以及兒童 主日學。

321


4. 卑南上圳

紅葉翠谷

殉工碑

322

臺 東 平 原 的 賓 朗、 利 家、太平、新園一帶,廣 達 3,000 多 甲 的 土 地, 本 無水源灌溉,農作端賴雨 水,農民看天吃飯,生活 困苦。民國 34 年(1945), 陳振宗擔任臺灣省參議員 時, 就 向 省 政 府 提 出 興 建 卑 南 上 圳 的 建 議。 之 後,歷屆縣長幾乎都以興 建卑南上圳為施政重要目 標。 政 府 雖 自 民 國 37 年 (1948)起先,先後派臺 灣省水利局、臺灣電力公 司、經濟部水資會等機關 卑南上圳 多次調查規劃,但都未能 定案興建,直到民國 59 年,才由省水利局成立第四規劃隊 進駐,實地調查規劃,民國 62 年完成規劃作業。 卑南上圳進水口位於日治時代清水駐在所附近,水源取 自鹿野溪,民國 66 年(1977)正式開工,民國 75 年 10 月 完工通水灌溉。主要工程包括:攔河堰及進水口各一座、 導水隧道 4,0864 公尺(馬蹄形、高 2.35 公尺)、主要幹渠 1 條 12,770 公尺、支渠 4 條 7,270 公尺、排水道 5,911 公尺、 灌溉幹管 3 條 16,100 公尺及其他灌排設施。完工後灌溉面 積 2,476 公頃。 卑南上圳工事之難堪稱東臺之最,尤以導水隧道的開鑿 最為艱鉅,開鑿期間共有胡仙吉、柯清春、柯榮安、柯瑞 木、陳仁喜等 5 位工程人員罹難。民國 74 年(1985)臺東 農田水利會曾建「卑南上圳隧道開鑿罹難人員紀念碑」, 後因地形道路變遷,人跡難至,民國 99 年,再於紅葉村清 水路旁重建紀念碑,並立殉工碑,供後人憑弔。 民國 91 年(2002),臺東農田水利會將卑南上圳進水口 周邊綠美化,設立「紅葉翠谷」水利公園。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5. 內本鹿警備道 大正 4 年(1915), 臺東廳、花蓮港廳中 央山脈沿線山腳下 設置通電絲網防備線 後,布農族被封鎖, 於是轉向高雄州六龜 里支廳出草。大正 4 年 8 月 18 日, 六 龜 里事件發生,連續五 天, 就 有 22 人 被 馘 首。 於 是 六 龜 里 支 廳,在大正 5 年,也 沿中央山脈腳下修築 通電流鐵絲網,阻止 布農族人出草。內本 鹿地區本屬六龜里支 清水進入內本鹿的產業道路 廳管轄,通電流鐵絲 網設置後,內本鹿的布農族人開始翻越北絲鬮溪分水嶺,在臺東平原山腳地帶出草。大正 5–8 年間, 內本鹿社出草的地點,有紀錄可查的就有斑鳩社、北絲鬮社、太巴六九社、呂家社、知本社與大南 社,被馘首的就有 9 人,包括卑南族 7 人、日本人 1 人、臺籍隘勇 1 人。雖然,臺東支廳大南警察 駐在所巡查沼田林治,在大正 7 年 8 月,率領大南社頭目及其部下 87 人深入內本鹿社,勸說內本 鹿社人不要再出草,卻被悍然拒絕,內本鹿人聲稱:「他們與北絲鬮社及太巴六九社有仇,一定要 出草」。 大正 9 年(1920)9 月,為了便於鎮壓內本鹿布農族人, 內本鹿社劃歸臺東廳,由臺東支廳管轄,大正 12 年,里 壠支廳恢復設置,內本鹿社改歸里壠支廳管轄。 為招撫內本鹿社的布農族人,日本警方恩威並用,大 正 11–13 年(1922–1924)間,除兩度以「山地威嚇飛行」 (飛機低空飛行)內本鹿社、主持內本鹿社與平地大南、 呂家、北絲鬮、卑南等社的和解儀式,並挑選內本鹿社 日治時期內本鹿警備道 有勢力者前往臺東、高雄、臺北觀光外,並著手修築內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本鹿警備道、設置警察駐在所,徹底控制內本鹿社。 為修築內本鹿警備道,大正 12 年(1923 )3 月,就組 成由警視(最高階警察)率領的 21 名探索隊調查路線。 大正 13 年正式動工,分兩階段施工。 第一階段從北絲鬮溪分遣所至內本鹿小社タビソン社 (桃林),大正 13 年(1924)6 月 1 日動工,大正 14 年 2 月 28 日竣工,長達 37.31 公里。竣工後沿線增設溫泉(紅 葉谷)、清水、松山、楓、嘉代代及桃林等 6 個警察駐所, 配置警力 77 名。道路完工後,官方全力勸服タビソン社 的頭目 torobosu,移居北絲鬮分遣所警備線外約 8 公里處 楓駐在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323


開墾,桃林駐在所管轄的タビソン、ラクラグ,マスホ ヮズ等社,則遷往道路預定線附近開墾,並協助開路, 每日出役負責帶路及搬運物質。 第二階段從桃林駐在所開始,溯北絲溝溪左岸至マテ ングル社下方,經バラン、マスララ社,再溯サクサク 溪(薩苦溪)登上中央山脈到州廳界,全長 27.49 公里, 路寬 1.21–1.52 公尺,建有 4 座吊橋。大正 14 年(1925) 11 月 14 日動工,15 年 1 月 31 日全線竣工,共動員警力 323 名,內本鹿各小社每日派個壯丁 6、7 名,由頭目監 常盤駐在所的機槍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督,負責伐木除草、搬運土石,並實際參予開路與架橋 工作。路成之後,沿途設置橘、壽、常盤、出雲等 5 個 警察駐在所,配置警力 44 名。其中以タンッキ社至ビス バタン社間最為艱鉅,長達 1.64 公里形同屏風的大斷崖, 在崖壁上修路,必須身繫藤繩如原猴般的升降。 官方認定的內本鹿警備道以鹿野驛(鹿野火車站)為 起點,經鹿野村、北絲鬮分遣所(在今桃源村)到高雄 州與臺東廳界,共 70.7 公里。鹿野驛到北絲鬮分遣所間 的 7.1 公里,在大正 12 年(1923)之前,就已修成。大 常盤神社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正 13 年開始修築的是北絲鬮溪分遣所到州廳界的 63.6 公 里的山路。 內本鹿警備道修築完成後,日本警方加緊對內本鹿社布農族的 「撫育」工作,昭和 12 年(1937),內本鹿警備道分為紅葉谷、 楓、桃林、朝日等四個監視區,下轄 12 個駐在所,配置警力 125 名,同時設有:教育所(溫泉、楓、壽、朝日)、療養所(溫泉、 楓、壽、朝日)、交易所(溫泉、壽、朝日)。為加強同化政策, 更在駐在所所在地,設置神社,作為「生活陶冶、精神教化之中心」 除駐在所職員及教育所兒童、往來的公職都要祭拜神社外,更鼓 勵族人「改善祭祀」,將各部落的小米播種、小米收穫、射耳等 三大祭典,聯合在神社舉行。 內本鹿警備道修築之後,除了昭和 16 年(1941)的內本鹿事件 外,內本鹿社的布農族人已少有出草的行為。 昭和 13 年(1938),日本人開始實施「內本鹿社三年集團移住 計畫」後,隨著族人逐漸移出,警察駐在所也漸次裁撤。昭和 20 年,僅存紅葉谷、上里、清水等三個駐在所,清水以西,布農族 最高學府朝日教育所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人全部移出,警備道隨之廢棄,只成為布農族人偶爾入山打獵的 路徑。 戰後,為砍伐林木,內本鹿警備道桃源經清水到楓間約有 20 公里的路段,被闢成紅葉產業道路。 桃源、清水間已鋪成柏油路面,因有卑南上圳的水利公園,已成景觀道路。清水、楓之間則為碎石 路面,楓以上到出雲,則為羊腸小徑,沿途多處崩山斷崖,吊橋損壞不能通行。

324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延伸閱讀 埋肚臍的地方 – 內本鹿社 內本鹿社位於中央山脈東側,北絲鬮溪上源支流五空溪(海 拔約 1300 公尺)的山腹,為一寬約 4 公里,周圍約 16 公里 的河階平原。其中心點為總頭目拉希達所屬マラブラン社,附近檜木繁 茂,二葉松、五葉松茂生,酷似日本內地景觀。從遠處眺望 內本鹿社,雖見山岳重疊,其實不甚險峻,區內五空溪的溪 流廣闊而無激潭深淵,山路四通八達,社人可以自由往來。 由於土地肥沃,獵物豐富,居民溫順勤勉,布農族人移入 之後,輾轉耕種、狩獵,逐漸形成少則二、三戶,多則十餘

內本鹿的頭目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戶的小聚落,統稱內本鹿社。社人絕大多數為郡社群,亦有 少數巒社人,社人氏族觀念很強,但遇有外敵,則一致對外。 明治 42 年(1909),首次進入內本鹿調查的日本警察,讚 稱其為「全臺灣山地最開化、最團結的部落」。 內本鹿之名源自布農族語 laipunk,地名的起源為有兩種說 法:內本鹿本為西魯凱族萬斗籠社的獵場,布農族人稱魯凱 族人為 Laipunk,因而以 Laipunk 為地名;另說,住在利稻附 近的布農族人,為著追逐水鹿,常沿著大關山、海諾南山、 卑南主山、大小鬼湖進入萬斗籠社的獵場,第一次進入內本

內本鹿的生活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鹿時,正好發生土石流,因而稱這個地方 Laipunalan,意為被土石流沖刷的地方,後來布農族人也稱萬斗 籠社的魯凱人為 Laipunk。在文獻上,日治初期才有「內本鹿」的社名出現,是因閩南語音譯而成。 內本鹿地區不僅是布農族分布最南、也是較晚形成的部落。布農族人尚未移入之前,內本鹿地區全是沒 有人煙的地帶,北部是萬籠社的獵場,中央及西部是東魯凱大南社的獵場,東南部則是卑南族北絲鬮社(初 鹿)的獵場,而南端則是太巴六九社(泰安)的獵場。 大約在清同治 13 年(1874),花蓮港廳拉庫拉庫溪上游大分社(在今卓溪鄉拉庫拉庫溪上游)的郡社 群布農族人拉希達,因時常來此打獵,發現此地土質肥沃、獵物很多,於是以「火槍 1 支、黃銅製鍋子 4 尺、 鐵鍋 3 只、鐮刀 8 把、斧頭 7 把、番刀 4 把,以及活豬 2 隻」,取得萬斗籠社的允許,才得以定居下來, 建立內本部第一個部落マラブラン社。稍後,同屬郡社群的新武路、利稻、霧鹿及大崙溪一帶的族人,相繼移入,他 們少者兩 3 戶,多者 10 餘戶,散居內本鹿社區,自成一小社,各有自己的頭目,而以マラブラン社的希塔為總頭目。 這些移住的族人,或以贈與大南社火砲 1 挺、活豬數隻;或向北絲鬮社約定繳納獵租(每隻獵物都要邀一 腿);或向太巴六九社購買土地;才能取得土地的使用。除郡社群外,亦有巒社群隨之移入,在北絲鬮溪 稍下方建立カラガラン、マスホワズ、タビリン等三社,建社之初各自獨立,不屬總頭目希塔爾的管轄範圍。 日治初期,內本鹿的布農族人仍持續移入、分化,部落不但增加,最多曾達到 40 餘個小社,合稱為內 本鹿社。昭和 12 年(1937),警察駐在所管轄的尚有 21 個小社。 明治 42 年(1909)12 月,日本官方首度進入內本鹿,以臺東廳及阿緱廳警察為主組成的中央山脈探險 隊,由臺東廳警務課長平野治一郎率領,首次進入內本鹿調查民情,當時內本鹿「計 29 戶、553 人,以數 戶形成一部落,約散在兩方里之地」。社內居住漢人通事九人,皆以原住民為妻,各有經營交換物品之區域。 此地區土質肥沃,蔬菜及甘薯等發育良好,主要農產品為菸葉,由於品質優良,總督府為保護原住民而收 購其生產的菸草「據說佔政府收購量一半,而且全部供給專賣局」,社中打鐵匠已備有風箱,可以修理農 具及山刀等。日警認為「該社人眾,勢力凌駕其他各社,呈現施武群盟主之觀」。此行並不順利,離開內 本鹿的第二天,隨行的臺東廳總通事鄭清貴突然發狂,刺死平野治一郎、河口亥四郎兩位警部,刺傷總督

325


府技士立川昇、內本鹿通事陳細細,以及兩位內本鹿社人伊克與阿伊。 明治 44 年(1911)4 月,總督府命令阿緱廳廳長佐藤組織探險隊,再入內本鹿調查民情與地形。此時 內本鹿布農族人的家居多為半永久性的茅草屋,亦有使用石盤建造者,「社人老幼婦女從事農耕,壯者以 狩獵為主,土地膏腴,作物成育良好」,有如世外桃源。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平權的布農族人社會,可能 受排灣族的影響,內本鹿已有階級之分,社人分為頭目、通事、壯丁三個階級。頭目為部落土地的所有人, 通事負責供應區域內社人的日用品,壯丁為實際生產者,總頭目的命令與通事的指導頗為徹底。由於部落 不斷增加,漢人通事增為 12 人。 昭和 13 年(1938),日本人開始實施「內本鹿社三年團移住計畫」後,隨著內本鹿社的族人逐漸移出, 昭和 17 年 6 月,清水駐在所管轄的パラン社 3 戶移至取入口,內本鹿至此全數遷出,日人為著防止布農人重回 內本鹿,將內本鹿的布農族人的家屋、穀倉全數燒毀。 民國 90 年(2001),布農族青年那布、王土水(阿力曼)、蔡善神、古總結等人在布農文教基金會、 南島社區大學以及族人的支持下,成立內本鹿學苑,開始推動族人尋根活動。當年 12 月 29 日,舉行第一 次返鄉探勘,他們在荒煙漫草中披荊斬棘,尋找出 19 個部落及日本警察駐在所的位置。蔡善神還製作了《重 返內本鹿》的紀錄片,在部落巡迴放映,讓年邁的族人得以重溫舊夢。 布農族人的習慣,孩子出生後會把臍帶埋在家屋附近,記錄片的播放,牽引了許多老人家激動得想回去 看「埋臍帶的地方」。於是在文建會的協助下,布農文教基金會策劃「我們要回家了—布農族耆老重返內 本鹿—直升機世紀首航計畫」,利用直升機完成老人重回內本鹿的夢。事前五天,部落青少年及在內本鹿 出生的 70 歲胡清山先行徒步上山,到事先在壽教育所操場開闢的停機坪,準備迎接老人家的到來。 12 月 10 日世界人權日,5 個部落 15 位在內本鹿出生、成長的老人家,以及部落兒童共 38 名,分批乘 直升機重回內本鹿,文建會主委陳郁秀代表政府陪同。7 分鐘的航程,族人等了 64 年。族人在內本鹿舉行 新年祭,並宣布當年為內本鹿元年,並升起了內本鹿旗。此後,每年族人都會重回內本部,今年已進入「內 本鹿十年」,那布與部落青年費了三年時間,在內本鹿重建家屋。桃源部落青年古總結更結合許多志工, 配合田野調查,持續「內本鹿行腳」,上山調查內本鹿,在「八八水災」重創山區之前,留下很多珍貴的 影像記錄。

326


日出臺東 縱谷文化景觀 貳拾柒 ‧ 紅葉(溫泉、紅葉谷)

6. 龍門峽谷

日治時代的龍門峽谷 - 翻拍自《東臺灣展望》

龍門峽谷入口

內本鹿警備道中,北絲鬮溪龍門峽谷兩岸皆為斷崖壁立,若採用「迴龍形」的方式修路,則長約 1.64 公里的大斷崖,必須開 15.7 公里的路,須要 2 萬日圓的經費,為節省經費與人力,最後在龍門 峽谷架設吊橋。 龍門吊橋長 436.36 公尺,距離水面約 60 公尺,堪稱全臺第一,現已毀損。民國 49 年(1960), 臺東縣文獻會以龍門峽谷「龍門雄峙三千仞,一雨飛泉吼怒霆」,諸峯插雲,飛泉瀉瀑,純為天然 壯觀,命名為龍門翠谷,列為臺東十景之一。

327


328


參考資料

329


入澤片村,1925《臺東廳人名要鑑》,臺東:東臺灣宣傳會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2005,《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來臺五十週年紀念專輯》,臺東:天主教白冷 外方傳教會 王學新 1998《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毛利之俊,1933《東灣臺展望》臺東:東臺灣曉聲會 田代安定,1900《臺東殖民地預查報文》,臺灣總督府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學系碩士論文 江美瑤,1999,《鹿野鄉》,《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江美瑤,1999,《關山鎮》,《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周培瑛,1992《信心釀光亮》,《杏林和風》,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宋建和,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 第二卷 (下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佐山融吉,2000《番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玉茹,2007《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出版社 林玉茹,2011《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臺灣拓植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 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胡傳,1952《臺東州採訪修志冊》,臺東:臺東文獻會 胡傳,1960《臺灣日記與稟啟》,臺東:臺東文獻會 胡文池,1997 《看往事憶神能》,臺南,人光光版社 胡文池,1965〈第四章,布農族傳道簡史》,《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胡忠銘,1988《東部設教120周年紀念文集》,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吳文星,2001《關山鎮志 上冊》,臺東:關山鎮公所 吳乃沛,1999《家與親屬:以紅石的布農人為例》,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彥貴,2001<第三章 地方公廟與公眾祭祀>,《臺東縣史漢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阿拉西,2009<布農文教基金會的希望工程>,臺灣教會公報,2990期 陳文鈴,2000《馬耳東風-馬淵東一逝世十三週年忌》、《東臺灣研究 5》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陳金田譯,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 第一卷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陳金田譯,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 第二卷 (上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陳國川,2000《臺東縣史‧產業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陳秀俐,2011<潘常武 臺灣第一位素人考古複製專家>,《樹谷月刊第二期》, 臺南:樹谷文教基金會 陳清正等,1995《後山風情》,臺東:臺東師範學院 李玉芬、鄭漢文等,2001《臺灣地名辭書》,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李雄揮,2001《臺東縣史‧文教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李敏慧,1997《日據時期臺灣山地原住民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人為例》,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蕙君、尤聰光、施鴻基、羅紹平,2011<布農嬤胡金娘 與傳統文化賽跑>,民國100年7月7日聯合報 李蕙君、羅嘉薇,2007<深山的歌謠 世界聽到了>,民國96年2月5日聯合報 吳文星,2001《關山鎮志 上冊》,臺東:關山鎮公所 吳富妹,2005《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在臺50週年慶專輯》,臺東: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 吳萬煌,古瑞雲,1998《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治稿 第三卷 1998》,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吳萬煌,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治稿 第四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330


青木說三,2009 ,大阪:關西圖書出版社 孟祥瀚,2000《臺東縣史 開發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1976《真耶穌教會臺灣傳教五十週年紀念刊》,臺中:臺灣書報社 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2001《真耶穌教會臺灣傳教七十五週年紀念刊》,臺中:臺灣書報社 海樹兒‧犮刺拉菲,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其遷移史》,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葉家寧,2002《臺灣原住民史 布農族史篇》,南投:臺灣文獻館 施添福,2001《關山鎮志 下冊》,臺東:關山鎮公所 施添福,2001《臺東縣史 大事編 上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施添福,2001《臺東縣史 人篇編 》,臺東:臺東縣政府 程大學, 1997《臺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夏黎明、趙川明,2001《臺東縣歷史建築清查與電腦建檔計畫結案報告》(第一期),臺東:臺東縣政 府文化局 夏黎明、趙川明,2002《臺東縣歷史建築清查與電腦建檔計畫結案報告》(第二期),臺東:臺東縣政 府文化局 夏黎明、趙川明,2005《臺東縣94年度文化資產普查與電腦建檔計畫結案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夏黎明、趙川明,2006《臺東縣95 年度文化資產普查與電腦建檔計畫結案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 文化局 鹿野派出所,1943《鹿野村沿革》,臺東:鹿野派出所 黃正德,2009《閱讀197縣道》,臺東:臺東縣政府 黃廷倫、郝斌、黃玉嬌,2001《臺東縣史 大事編 下篇》,臺東:臺東縣政 黃茂卿,1991《迪階觀音山教會早期五十年史》,花蓮:觀音山基督長老教會 黃紹紘,2005《臺東糖廠史》,未出版 黃應貴,2001《臺東縣史 布農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黃應貴、胡金勇,1999《臺東 延平鄉桃源村小誌》,《民族學研究所會編 13期》,臺北:中研院民族 學研究所 黃連生,1993《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臺東:白冷會 黃連生,2003《池上堂區簡史》,未出版 黃連生,2003《關山堂區簡史》,未出版 黃連生,2003《鹿野堂區簡史》,未出版 黃學堂等,2006《客情:東移池上客家情》,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學堂等,2011《臺東縣池上阿美采風》,臺東:池上鄉公所 黃學新,1998《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黃宣衛、羅素玫,2001《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曾聖元,2000《東臺縣史‧觀光篇》,臺東:東縣政府 趙川明等,1994《龍田紀事》,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趙川明等,1995《臺東縣珍貴老樹的歷史源流與掌故傳說》,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趙川明等,1998《臺東縣寺廟專輯》,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趙川明、陳孫華等,2008《臺東縣97年度藝文資源調查增修計畫》,臺東:臺東縣政府 趙川明等,1999《臺東縣藝文資源調查計畫結案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 趙川明等,2001《臺東縣社區文化之旅》,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趙川明等,2004《龍田鄉土文化生態解說手冊》,頁16。

331


趙川明等, 2006《客情:鹿野大原客為鄉》,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堯城、陳孫華等,2000《池上鄉志》,臺東:池上鄉公所 張振岳,1996《後山西拉雅人物誌》,臺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 張振岳、黃學堂、黃宣衛,2010《從宗教層面看池上地區的族群互動》,未出版 張志遠,2006《臺灣的敬字亭》,臺北:遠足出版社 張耀懋,1997<上山下海,奉獻腳步不曾停>,《第七屆醫療奉獻獎專輯》,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詹建富,1998<天主守護重症患的餘生>,《愛在吾土吾鄉》,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楊南郡譯,2011《臺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 第一冊》,臺北:南天書局 楊淑媛,1992《兩性、親屬與人的觀念:以霧鹿社布農人為例的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媛,2003<歷史與記憶之間:從大關山事件談起>,《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臺北:臺大人類學系 廖守臣,1998《臺東縱谷阿美族聚落的形成與發展》,未出版 廖秋娥,2001,《臺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秋娥,2006《客情:縱谷關山尋客族》,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電光社區發展協會,2008《電光史火》,臺東:電光社區發展協會 臺東農田水利會,1991,《臺東農田水利會會誌》,臺東:臺東農田水利會 臺東農場,1982《臺東農場史》,臺東:臺東農場 臺南神學院,198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120週年年鑑》,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97《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120 週年年鑑》,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8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120週年年鑑》,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臺東廳,1937《臺東廳概況及事務概要 昭和12年》,臺東:臺東廳 臺灣總督府,1941,《臺灣農業移民村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1942,《臺灣に於ける母國人農業植民》,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省文獻會,1997《臺東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9《臺灣私法物權編 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盧俊義,1997<盧俊義談胡文池牧師>,1999年7月17日《自由時報》第四版 鄭連明等,196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鍾石若,1938《躍進東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 Mayawikilang,2009,《和服與情人袋的友誼-馬淵東一墓園追恩記事》、史前館電子報165期 鹿野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代戶口登記簿 臺東市天后宮碑碣 臺東市東禪寺,《永平開山歷紀碑誌》,臺東廳警務課履歷書 臺灣總督府,《蕃社人口統計》,大正4 年-昭和17 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常住人口統計書》,明治39年-昭和18年。 臺灣總督府,《理蕃 友》,昭和7年1月(第1號)-昭和18年12月(第144號)

332


網站: 法爾禪修中心:http://dharmazen.org/ 後備憲兵論壇:http://mp.rocmp.org/kind/lagger/ 臺灣東成技能訓練所:http://www.dcv.moj.gov.tw/ct. 维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 生態農場網站:http://www.meilu.com.tw/index. 史前館電子報:http://beta.nmp.gov.tw/enews/no165/index.html 玖玖文化會員電子報: http://www.team10.com 內本鹿行腳:http://bununbiun.blogspot.com/ 內本鹿小學: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http://e-info.org.tw/ 布農文教中心:http://59.125.240.251/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http://www.pct.org.tw/aboutus.htm 樹谷月刊:http://tw.myblog.yahoo.com/ 大漢溪新聞:http://enews.tacocity.com.tw/ 考古學習網:http://archae.nmp.gov.tw/ 臺灣史前博物館電子報:http://beta.nmp.gov.tw/ 聖十字架療養院:http://www.holycross.tw/ 登山學校:http://mtschool.org/blogs/activities/archive/ 生態關懷者協會:http://www.peopo.org/tesa 臺東農田水利會:http://doie.coa.gov.tw/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

田野調查訪談人士: 關山鎮:馬惠仁、饒培德、裴彩雲、高德蘭、林秀玉、胡多美 池上鄉:釋常田、蕭仁義、邱瑞祥、羅菊妹、邱創河、陳孫華 卑南鄉:簡金山、朱信義、廖文進、釋紹綝、李慧美 延平鄉:古政德、白光勝、阿里曼、鄭漢文 鹿野鄉:徐國科、徐振武、湯天麟、李炎祥、簡瑞雄、韓筆鋒 臺東市:林錦章、林榮貞、魏主安 、趙豐民 成功鎮:葛玉霞、王河盛 蘭嶼鄉:李瑞良 海端鄉:余國力 大武鄉:邱山美 東河鄉:葛德

333


國 家 圖 書 館 出 版 品 預 行 編 目(CIP) 資 料

日出臺東 : 縱谷文化景觀 / 趙川明等撰稿 -- 初版 -- 臺東市 : 臺東生活美學館;民 100.12 面 ; 高 26cmX 寬 19cm ISBN 978-986-03-0427-5 ( 平裝 ) 1. 文化景觀 2.自然景觀 3. 名勝古蹟 4. 臺東縣 733.9/139.4

100025083

指導單位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交通部觀光局 主辦單位 :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出版單位 :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發 行 人 : 林永發 主   編 : 趙川明 撰   稿 : 趙川明、林韻梅、姜國彰、陳孫華、張堯城、王河盛、黃學堂、羅菊妹 美   編 : 林至利、徐琬媜 攝   影 : 趙慕倫 總 策 劃: 江

愚、韓紹華

策劃執行 : 鍾立君、張筱雲 編輯小組 : 張月昭、莊道揚、陳勝興、洪玉華、朱春霞 地   址 : 臺東市大同路 254 號 電   話 : (089)325263 傳   真 : (089)331097 網   址 : www.ttcsec.gov.tw 印 刷 者 : 光頡設計印刷實業有限公司 地   址 : 新北市中和區永和路 458 巷 3 弄 2 號 4 樓 電   話 : (02)82218855 出版日期 : 中華民國 100 年 12 月初版 定   價 : 新臺幣 300 元 展 售 處 :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 209 號 1 樓 02-25180207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北屯區軍福七路 600 號(物流中心) 04-24378010 G P N : 1010004074 I SBN : 78-986-03-0427-5(平裝) 版權所有 ‧ 請勿翻印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