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ing your free trial? Only 9 days left! Upgrade Now
Brand-New
Dashboard lnterface
ln the Making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that we are developing a fresh new dashboard interfac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We invite you to preview our new dashboard and have a try. Some features will become unavailable, but they will be added in the future.
Don't hesitate to try it out as it's easy to switch back to the interface you're used to.
No, try later
Go to new dashboard
Like
Share
Download
Create a Flipbook Now
Read more
《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Read More
Home Explore 《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Publications:
Followers:
Follow
Publications
Read Text Version
More from New Asia College, CUHK
P:01

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

:遍::

黃維樑主

_

P

l^f

P:03

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

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諭文集

下冊

( 本書分為上下兩册 )

主編黃維 樑

執行編輯江弱 水

本研討會由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與

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

出版者

I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

NEW ASIA COLLEGE, CU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04

研討會經費及論文集出版經費

主要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提供

本書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設計、編輯

及製作,並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 香港中文大學 200 0

本書版權為香港中文大學所有。除獲香港

中文大學書面允許外,不得在任何地區’

以任何方式、任何文字翻印、仿製或轉載

本書文字或圖表。

國際統- :(ISBN) : 962-201-942-0 (全套上下二冊)

執行編輯:江弱水(陳強)

製作(包括封面設計):盧達生

出版:

中文大學出版社

地址: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圖文傳真:+852 2603 6692

+852 2603 7355

電子垂薩:[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 www.cuhk.edu.hk/cupress/wl.htm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地址: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圖文傳真:+852 2603 5418

網址

Hong Kong Literature: Dynamic and Diversified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

Edited by: Wong Wai-leung (Huang Weiliang)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I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Chinese)

ISBN: 962-201-942-0 (Set of 2 volumes)

Published b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 Tin, N

Fax: +852 2603 6692

+852 2603 7355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http:// www.cuhk.edu.hk/cupress/wl.htm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 Tin, N. T., Hong Kong

Fax: +852 2603 5418

P:05

活澄紛繁的香港文學

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諭文集

下冊

么 , 卜 / ///

% : \"‘::^、� 《 “ . : ^-\" '

P:0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由卷首至第五辑許子東的論文為止

下冊由第五辑楊昆岡的論文至卷末。)

陳耀南

胡國賢

王偉明

藍海文

一上冊 一

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照片選辑 vii

梁秉中 序一 )

黃維樑 序二 :活撥紛繁的香港文學 xviii

第一輯通 論

劉登翰 香港文學的文化身份

——試論香港文學的「本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 3

施建偉 香港文學的中國性、世界性和香港性 17

曹惠民 香港文學與兩岸文學一體觀——空間角度的一種考察 28

方忠 香港當代文學的格局與走向 43

第二輯 1949 年以前的文 學

王晉光 王韜——香港作家鼻祖論 59

許翼心 辛亥革命與香港的文界革命 74

方志強 關於編寫《黃世仲大傳》的幾個問題 88

黃坤堯 香港番禺劉氏四家詩説 97

陳子善 香港新文學的開拓者——謝晨光創作初探 116

李育中 我與香港——説説三十年代一些情況 125

第二車耳 5寺論

香海黌宮懷國步,漢唐舊體績新情

——香港大專敎師文言詩作的華夏情懷.

傳統中的現代,現代中的傳統

——七八十年代香港新詩諸貌之一.........

137

賞瓣瓣彤雲話未來的風雨

——論八十年代香港都市詩與九七問題 170

關於「新古典主義」 186

P:07

梁敏兒 懷鄉詩的完成:余光中的詩與香港 199

黎活仁 「惡的文學」:盧騷與古兆申思想的比較研究 216

李瑞騰 論溫健驅離港赴美以前的詩——以《苦綠集》為考察場域...230

王良和 如山觀玉,如玉含光

——論黃國彬的心理定勢兼析《聽陳蕾士的琴箏》 242

何金蘭 存活於「虚無」中之「實在」

——剖析羈魂《一切看來是那麼實在》一詩 266

第四輯散文 論

百花齊放——八九十年代香港雜文面貌 281

論香港環保題材的散文 301

讀思果的散文集《浮世管窺》 309

畫龍點睛’神形兼備——評余光中《沙田七友記》 322

喻大翔 梁錫華散文論 338

劉慶華 小思作品分析——論《影雲箋》 353

李元洛 剪得秋光入卷來——略論陶然的散文藝術 377

許福吉 香港學者散文的理性與感性:以黃維樑散文為例 388

第五輯小説論及戲劇 論

袁良駿 關於香港小説的都市性與郷土性 401

陳惠英 香港小説的「生活語言」 412

金宏達 從「遺民」到「移民」

——以徐訏、顏純鈎與王璞的小説為例 428

壁華 色藝俱全,情義兼備——香港小説中的煙花女兒形象 442

董保中 愛情和香港的一九九七年:香港的回歸小説 455

許子東 略論近年的香港短篇小説 471

一下冊 一

楊昆岡 徐訏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485

王毅 眼睛的撤退——劉以鬯《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505

温儒敏 劉以鬯小説的形式感 520

鍾曉毅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525

西野由希子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540

陳柄良 找尋身分的故事——王璞短篇小説主題新探 553

P:08

V i 活發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藤井省三小説為何與如何讓人「記憶」香港

——李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560

艾曉明 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

生》和《霸王別姬》 571

陳潔儀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外一題:一份仿(論)余非小説的小説(札記) 584

何杏楓 姚克《陋巷》初探 603

朱棟寐 杜國威戲劇創作論 620

第六輯其 他

楊義、趙婦方

文學香港在中國 635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651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63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76

香港近親戀文學 690

「竄跡粵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12

從近偷、遠偷到不偷

——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潘銘秦 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實踐

潘碧華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響(1949-1975)

古遠清 二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內地的傳播

楊際晟 介紹之介紹:關於《台港文學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介.....

陳浩泉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江弱水 「天涯、尺,翻盡了悲歡」:卞之琳著譯在香港的

出版與研究綜述 806

陳國球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16

何沛雄 學海書樓與香港文學 835

鄭振偉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46

汪義生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865

李學銘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

——從兩本被遺忘的小書説起 876

陳志誠 「十叩柴扉九不開」——談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文

學活動的困難和《紅磚》、《穰田》兩書的結集 888

陳家春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896

47

81

90

P:09

V l l

第七輯幾位與會者的講 話

劉以營 編《香港文學》的甘苦 911

佘光中 因政治而分,因文化而合——討論香港文學的胸襟 916

曾敏之 關於研究香港文學 920

盧瑋爹、黃繼持

關於香港文學史料的整理 923

潘亞暾 關於《香港文學史》的編寫 926

香港文學之包容性:放眼世界與古典傳統之再書寫 929

香港文學的研究和推廣 934

附錄

1.研討會日 程 939

2.研討會與會者名 單 943

3.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和工作人員名單•,論文集編輯名 單 946

4.有關研討會的介紹、報導、評論

《新亞生活》記者百人討論百年香港文 學 947

古遠清 推動文學甘來苦未 盡 948

楊亦墨 香港文學的一次總檢閲 954

黃維樑 包容與圈 選 957

黃維樑 後記:從籌備研討會到編輯論文集 960

P:11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485

楊昆岡

楊昆岡,雲南省騰衝縣人,1946年生於昆明。

孩提時隨父母定居香港。1965年畢業於聖保羅

男女中學。1966年入浸會學院(今浸會大學前

身),主修中國語言文學。1970年畢業,回校

任助敎兩年。1973年留學法國,在巴黎第四大

學研究歐洲文藝,1976年取得文學碩士學位,

1980年以論文「馬爾羅的中國」取得比較文學博

士學位。同年回港,先後任敎於多間大專院校,

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語文敎學中心高級講師。著作已彙集成書的有

三種:《毒河的誘惑》(短篇小説、散文合集)、《群玉集》(學術論

著)、《語文與思想》(雜文、特稿)。

〔論文提要〕

徐訏先生在中國文壇上久負盛名,但中國現代和當代文學史對他的成

就,或一字不提,或基於政治因素,論及時頗多不實之辭。今日學界

討論香港文學的種種,徐先生應該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之一。本

文嘗試將徐先生的小説分為前後兩期:1932-1949年為前期,1950 -

1980年為後期,集中討論的是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範圍包括題材、

形式的發展、藝術技巧。特別指出他一向走反寫實的路子,勇於嘗試

新的形式。後期作品中《江湖行》和《彼岸》的形式是前期所沒有的。

他愛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法,偶然會用蒙太奇的手法來安排倒敘。他

善於處理矛盾衝突,善於運用心理分析手法,如以夢境和暗示來表現

人物的意識活動。此外’象徵、對比等手法’他也運用得極之靈活自

然。總的來説,他的小説與西方小説發展的路向是緊相配合的。

徐訏後期小説的藝術特

aj

P:12

1 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 9 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楊昆岡•

(一)弓丨言

徐訏先生於1950年從上海移居香港,一直以寫作為生。晚年才以

敎書為職業,但仍寫作不輟。當年左右兩派壁II分明’徐先生篤信個

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兩面不討好1,儘管可以發表作品的園地極少’仍

寫出了大量作品。這些作品’單是收在《徐訏全集》十五冊中的詩、

散文、小説和戲劇’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來看,每一類都應該在中國

現代和當代文學史上佔一席地位。何況他還有許多著作’尤其是評論

方面的文字’未收入全集2。可惜的是,基於政治原因,或囿於成見’

文學史家對他的成就不是一字不提’就是沒有根據地寫些不盡不實的

評介文字3

,所以徐先生不無感慨地認為,新文藝運動最失敗的是文藝

批評4。近年香港文學在內地成為熱門的學科’才見有專著介紹他的著

作5。

論者多以為徐先生早年受梅美里的影響,因為《吉卜賽的誘惑》

裡的潘蔬有《卡門》女主角的影子云云6。其實徐先生的藝術修養不是

得自一家一派的。他對不少西方作家的作品都有涉獵’即如莎士比

亞、哥德、托爾斯泰、莫泊桑、波德萊爾、契可夫、梭羅、紀德、毛

姆等人的著作都有認識’沙特和海明威的作品讀過一些,但不欣賞7。

他對音樂、續畫、舞蹈、戲劇、電影都有濃厚的興趣8。

徐先生不像一些作家如老舍、巴金、曹禺喜歡談自己的創作經

驗。他從來沒有寫過「我怎樣寫《風蕭蕭》」、「我怎樣寫《江湖行》」

之類的文字,他只告訴讀者:「一個一生只從事於寫作的作家,他的

生命與作品就成為無法分割的東西,我的作品有多少成就是另一個問

題,其足以代表我的一個誠實淡泊勤勞的生命則是實在的。」9

可是這樣的生命多年來遭受的卻是冷遇和歧視1。。假如讓這種情

P:13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48 7

況繼續下去,也就是讓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空白繼續

存在。這在科學發達、學術昌盛的今天’相信沒有人希望如此。筆者

有感於徐訏先生的著作沒有得到應有的注意和評價,特趁這次大會的

召開,專誠提出個人的一些粗淺的見解,就正於專家學者’希望能夠

引起學術界的討論。這篇論文第一部份先探討徐先生作品分期的問

題,然後依次討論他的小説題材、小説形式的發展、小説的藝術技

巧。

(二)徐訐小説的分期

討論徐先生的創作應從1932年説起,這一年他發表了三個短篇小

説:《內外》、《本質》、《禁果》,也寫了一些詩和散文’可是那

時他還沒有想到要當作家。\"以後他又寫了《助產士》、《屬於夜》、

《滔滔》、《郭慶記》、《阿拉伯海的女神》、《荒讓的英法海峽》、

《吉卜賽的誘惑》、《鬼戀》等作品。到1946年《風蕭簫》風行暢銷’

他已成為全國知名的作家。他到香港之後,又不停地寫了三十年,直

到1980年8月進律敦治療養院才停止。他在這一年的1 0月5日逝世。

從 1932 年 到 1949 年可作為徐先生小説創作的前期, 1950 年 到

1980年可作為後期。自1950年起他的生活環境起了極大的變化,讀者

也有了改變。前期他在北平(今北京)讀書,在上海工作,一度留學

巴黎,及抗戰軍興,毅然回國,輾轉到重慶’繼而到紐約工作,勝利

後才返回上海;他的作品在內地發表、結集、出版’他的讀者是內地

的民眾。後期他在香港定居’期間到過新加坡、美國、日本、印度、

台灣、法國等地,但沒有再踏足中國;他的作品在港台兩地發表、結

集、出版,他的讀者基本上是港台的民眾。前期的作品屬於中國現代

文學,後期的作品則屬於中國當代文學港台的部份,或直接歸入香港

文學。

(三)徐訐後期小説的題材

徐先生從年輕時走的就是反寫實的路子,喜歡用新奇的手法I

2,

但這不表示他躲避現實,不善寫現實I

3。前期的短篇《郭慶記》寫洗

衣店的三個小孩,母親病亡後遭受虐待,憤而縱火’將洗衣店燒掉。

P:14

4 8 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故事反映平民的生活,具有現實的意義。在香港生活的初期,1950年

到1953年是他多產的時期。這四年他寫了不少短篇,反映香港社會的

人生百態,其中《舞女》寫某君陪兩個友人的妻子和她們介紹給他的

一位小姐到澳門遊玩。在渡輪上遇到一名女子,以前做過舞女,後嫁

人,丈夫死後獨自來港。友人妻和那位小姐知道她以前是舞女,都不

願和她接近,可是她們在賭場迷失本性,輸掉飾物,卻是這女子借錢

給她們續回的。《手槍》寫無業者為求取金錢醫治妻子的病,不惜以

假手槍行劫夜歸婦女,卻於最後一次犯案時失手被擒。《來高陞路的

一個女人》寫女傭阿香貪慕虚榮,一心想嫁給有錢人,但她很有義

氣,嫁給東家做姨太太之後,幫三個在街邊擺攤子的鎖匠、鞋匠、小

販開了店舖。其他如《女人與事》、《小人物的上進》寫的都是拉關

係、巴結奉承上司,以求升職的眾生相。

1960年他寫了三個反映中國社會現實的短篇。《下郷》寫作家葉

進到家郷石湖村體驗生活,把他的見聞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寫作方

法加以美化,藉以配合黨的路線,歌頌人民公社。《康悌同志的婚姻》

寫發生在兩個青年學生身上的故事。出身好的康悌和成份不好的林正

豪相愛,青年團總支書記遊説她,要她嫁給一位上年紀的領導同志’

她別無選擇,只能在婚前把身體交給戀人。《逃亡》寫又紅又專的工

程師胡a s傑親身體驗了種種不平之後,放棄他原本堅守的立場,决定

投奔自由。他雖然在逃亡時腿上中了槍,仍掙扎著走向自由之地。這

三篇作品比陳若曦的《尹縣長》、《晶晶的生日》等作品以及「傷痕

文學」的作品都要早1 4。文化大革命在中國爆發之後,他寫了《悲惨

的世紀》,故事發生的時與地雖説是另一個年代,另一個星球’寫的

人與事,仍是中國大地上發生的人與事,思考的問題也離不開中國人

民的苦難。

以愛情、婚姻、男女關係為題材的小説在後期小説裡也佔了相當

大的比重,短篇有《選擇》、《私奔》、《殺妻者》、《百靈樹》、

《初秋》、《結局》、《投海》等,中篇有《癡心井》、《期待曲》、

《盲戀》、《爐火》、《巫蘭的噩夢》,長篇有《時與光》。寫人生百

態,不離中國社會現實,又有多重男女愛情糾葛穿插其中,而以人生

哲理的探討為依歸的是《江湖行》和《彼岸》。

所以,徐先生後期的小説基本上可分為四類:一是寫人生百態

P:15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48 9

的 ’ 二是描繒中國社會現實的,三是寫愛情、婚姻關係的’四是兼有

前面三類的題材而以人生哲理的探究為要旨的。

(四)徐訐後期小説形式的發展

徐先生喜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法,長篇如《江湖行》、《時與

光》,中篇如《癡心井》、《盲戀》、《巫蘭的噩夢》,短篇如《鳥

語》、《期待曲》、《燈》、《後門》、《離魂》、《花神》、《軌

外的時間》等用的都是第一人稱的敘事方法。他偶然也用第二人稱來

講故事,如短篇《星期日》就是。用第三人稱來寫的長篇有《悲傪的

世紀》,中篇有《爐火》,短篇有《傳統》、《女人與事》、《小人

物的上進》、《鳥叫》、《投海》等。

徐先生不但在敘事方法上多所嘗試,即使是第一人稱的故事結構

上也用了一些心思,如前期短篇《舊神》的開頭,劉推事對「我」(敘

事者,下同)説他判殺夫的女犯人二十年徒刑,他素來憎恨女性,為

何會輕判這女犯人? 「我」於是講述「我」以前認識的劉推事是怎樣

的一個人,以及他和女犯人(微珠)之間的一段情。又如《盲戀》的

開頭(「小引」),作者坐船去四川的途中’在艙裡與一怪人為鄰’不

明白對方為何會有自己送給陸夢放的詩集《燈籠集》,引起了一番對

話。分手時怪人把陸夢放的「遺稿」交給作者,作者説他後來整理「遺

稿」,知道怪人就是陸夢放,接著便是陸以第一人稱講述的故事了。

虚構的故事加入了一些真實的東西,產生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的效

果,增加了讀者閲讀的興趣。長篇《時與光》是由「我」(鄭乃頓)敘

述的,但「我」於故事結束時被情敵槍殺,所以整個故事是設想由

「我」的靈魂寫出來的。

在小説開端故設懸念是西方前代和現代小説的敘事技巧,徐先生

正取法於西方,不過他的小説形式的重要發展,還在於寫了兩種前期

未曾寫過的小説:哲理小説與長河小説。

哲理小説與長河小説是法國現代文學的兩個重要種類。哲理小説

可以上溯到伏爾泰的《老實人》(Candick) ,現代的則有紀德的一些

作品,如《地糧》�L c Nourrkurcs s terrestres) 。1

5紀德的《地糧》用

第一人稱來寫,有一個想像的小牧童(Nathana印作為傾訴的對象’好

P:16

4 9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情的散文中夾雜著詩歌。徐先生的《彼岸》也用第一人稱來敘述,有

一個第二人稱的「你」作為龄聽、傾新、討論的對象’文字是好情

的,有些章節更是詩意的。全書有四首詩:第一章的「自己之歌」、

第十二章的「睡之歌」、見於第十六章的「笑之歌」、見於第二十四

章的「吻之歌」。從第一章到第十五章幾乎沒有情節可言,討論的是

自我的了解、愛情與奉獻、工作與家庭、政治與權力、英雄的崇拜、

團體的鬥爭、宗敎與神明、高僧的境界、隱士的境界、傳統與個人、

美的誘惑、藝術的欣賞、宇宙的和諧等人生哲理。從第十六章到第二

十六章才有主人翁和露蓮、斐都、鋤老的含有寓意的故事。

長河小説譯自法文l e roman-fleuve。這種小説多寫一個人一生的

經歷,篇幅極長,經典之作是羅曼_羅蘭長達十卷的《約翰•克利斯

朵夫》。I

6《江湖行》寫一個作家的成長,與羅曼•羅蘭寫一個德國音

樂家的成長有點相似。約翰沿著萊茵河流浪,周也莊沿著長江中、下

游流浪,嘗過被初戀女友遺棄的滋味,愛過好幾個女子全無結果,得

年長的女性帶母性的關懷,為正義的事業出過一點力,這都是相同的

地方。但也有明顯的不同,因為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利斯朵夫

是貝多芬的再現17,是具有崇高人格精神的英雄人物,而徐先生筆下

的周也莊只是個有點良知、有點道義的熱血男兒,因偶然的機緣幹起

編劇賣文的營生’最後更遁入空門’並沒有可以成為榜樣的英雄本

質。主人翁周也莊,不必看成是徐先生的自我寫照’但徐先生對時代

的見證,對人生、對命運的慨歎,卻是借周也莊的故事來杆發的。

1963年,他曾在一篇序文中回顧抗戰時期的文學,對淪陷區的文學頗

感失望,並批評張愛玲「並無一個作家應該有而必有的深沉的亡國之

深痛與乎迴盪內心的苦悶之表露」I

8。這句話正好用來驗證他的《江湖

行》。我們知道抗戰對徐先生和他同時代的人都是非常重大的考驗。

1938年他在孤島用筆名寫抗日的文章I

9

,後來離開上海經桂林到重

慶,寫了一篇題為《從上海歸來》的文章’約三萬六千多字,文中流

露了個人面對國家民族的危難,很想有所作為,卻又無路請纓的苦悶

心情。在長達一百零四章的《江湖行》裡’寫周也莊從上海去內地

用了九章(七十五至八十四章),如果再加上其他與抗戰有關的部

份,所佔的篇幅應有五分之一。作者無疑非常忠於自己的感受’他筆

下有被日軍虐殺的宋齊堂敎授,有從弱女子變成女戰士並為國捐軀的

P:17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491

映弓,有在戰亂中淪為妓女的農家女阿清,有淪為漢奸被剌殺的富商

潘宗嶽’有善於賭博的舞女唐默蕾,有娶姨太太的S司令長官,有焦

大式的酒鬼穆鬍子,還有和日本兵對打的周也莊,但最突出的是主人

翁的心中的鬱結:國難當前,卻擺脱不了兒女私情;良知未泥,不肯

附敵’卻又找不到出路。作者在書中對人生的意義有比《風簫簫》時

期更成熟的思考’他特別強調人一生中緣的作用,指出人的命運往往

因很小的事而改變。我們不一定同意他的這種人生觀,但我們不能不

同意他對那時代的感受是極之真切的,他內心的苦悶有如低氣壓一般

籠罩著全書。

(五)徐訐後期小説的藝術技巧

初讀徐訏先生的小説,第一個印象是情節曲折離奇,結局往往出

人意料之外。再讀他的小説’就會覺察到他的小説傑出的地方,在於

他善於處理矛盾衝突,善於使用心理分析、象徵、暗示、對比、蒙太

奇等技巧。情節取勝之外,更有值得沉思吟味的深刻寓意。

《盲戀》在矛盾衝突的處理上是個突出的例子。美麗的盧微翠自幼

愛上了面貌身軀異常醜怪的陸夢放,二人結為夫婦,過著平靜

卻因微翠的復明導致悲劇收場。這故事令筆者想起兩本著名

的小説和一部早期的電影。雨果的《巴黎聖母院》(^0^1^6-1)2顶6 de Paris)

裡美麗的愛斯梅拉達愛上英俊瀟灑的費比斯,但願意犧牲自己去保護

她的卻是醜陋的彻西莫多。紀德的《田園交響樂》(La Symphonic

i^astoraie)裡,美貌的、天真無邪的Gertrude雙眼復明,發現她真正愛

的不是帶她回家、養育她的牧師,而是牧師的兒子Jacques ,但她已失

身於牧師,羞愧之下投水自盡。默片《城市之光》�Cit Lights) y 裡失

明的賣花女得到善心而落魄的流浪漢的幫助醫好了眼睛,卻誤以為善

心人是個富有而英俊的年輕紳士。美與醜,善與惡,靈與懲,犧牲與

救贖’光明與黑暗,一向是西方文學家藝術家在作品中喜歡處理的矛

盾衝突’而《盲戀》的作者把所有這些矛盾衝突巧妙地集中在對命

運的詰難之上:既然微翠的失明是為了成為夢放的妻子,以她少有的

悟性啟發夢放’使他創作出一些獨特的小説,那麼她的復明,難道是

為了證實’她可以更愛夢放’完全不理會他的醜陋?自卑的夢放一度

P:18

4 9 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為此自殺,想犧牲自己,捐出眼睛來成全微翠’但偏偏獲救。事實證

明,復明後的微翠感覺到她愛的應該是和她從小在一起的張世髮’但

她既然已經是夢放的妻子,她無法欺騙自己的感覺’她選擇了死亡。

故事的結局如果是微翠與世髮私奔,那麼微翠只是一個德性非常普通

的女子,而世髮在道德上也有非常明顯的欠缺了。如今微翠選擇了死

亡,這是對造化弄人的無聲抗議。

另一部處理矛盾衝突異常成功的是以香港作為故事背景的《時與

光》。作者以薩第美娜太太那座位於深水灣的別墅作為主要的場地,

在那裡鄭乃頓認識了住客多賽雷和林明默,並同意為薩第美娜太太寫

傳記。鄭愛上了仙女一般的林明默,但林愛的是去了外國的方逸傲。

鄭因多賽雷的關係認識歌女蘇雅和學音樂的羅素蕾。鄭先寫成了「舞

蹈家的拐杖」,發表後極受歡迎,於是富有的青年尤旁都出資拍電

影,其妹尤美達將小説改編成電影劇本’女友陸眉娜做主角。傳記的

寫作引出了巫女的水晶棺。只因鄭無法想像薩的美,所以薩帶他去找

巫女作法,看水晶棺內自己年輕時的容貌神態。鄭終於寫成「年輕時

代的薩第美娜太太」。這時方逸傲在外國與薩的女兒般若華結了婚正

要回來,而薩突然病逝,遺囑指定把別墅送給林明默。林將別墅粉刷

改裝,並邀鄭到別墅居住。鄭向林求婚,林於是在聖誕之夜向賓客宣

佈與鄭訂婚。羅素蕾聞訊當場暈倒。鄭發覺自己愛的是羅’而非有

管理才能的林,為消除羅對將來的疑惑,於是帶羅去找巫女,違背了

對薩所發的誓。多賽雷遠赴印度修行,來信婉拒蘇雅的愛,蘇雅不久

也決定到東京一天主敎修道院靜修。另一方面,尤旁都邀請方逸傲合

資拍「年輕時代的薩第美娜太太」。方熱烈追求女主角陸眉娜,般若

華另有所屬,獨自返回歐洲。一次尤方陸三人同車’發生意外’方喪

生,尤輕傷’陸失去一條腿。鄭正準備與懷孕的羅去歐洲,不意單戀

羅的魯地突然持槍闖進家中,襲擊鄭,鄭死,羅亦投海?旬情。

這是作者構思多年,寫了很長時間的作品2 2,既有四十年代他的

小説人物言語上特有的機智,又有後期小説多種角度審視人生的複雜

性2 3。這故事靠薩第美娜太太的別墅和鄭乃頓的兩本書把所有的人物

集中在一起。主題就筆者觀察到的有生與死,愛與恨,理智與感情’

入世與出世,時間的永久與生命的短暫。這幾個主題,緊密地交織在

一起,由這十個人物的行事表現出來。我們試想:如果薩第美娜太太

P:19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493

能放下一切去學她喜歡的音樂,她可能不會老在回憶她年輕時的美

貌;如果方逸傲不變心,林明默不會變成事業型的女性;如果林明默

一早接受鄭乃頓的愛,鄭乃頓就不會因寂寞去愛羅素蕾;如果多賽雷

不去印度修行,蘇雅不會放棄音樂;如果尤旁都不找方逸傲合資,方

逸傲不會有機會接近陸眉娜;如果方逸傲不追求陸眉娜,他不一定死

於交通意外;如果陸眉娜不玩弄愛情,她不會失去一條腿; 如

果……。所有的這些人物都有他們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愛好,機緣

巧合碰在一起,卻因愛情、事業、理想互相牽動,互相影響,改變了

自己的命運,其中更有幾個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徐先生習慣在故事裡用夢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並暗示情節的

發展。《風簫簫》中徐於聖誕節前收到梅瀛子送給他的禮物:一件晨

衣,他試穿之後掛了起來,後來夢見這晨衣會飛,人們灑紅色的水在

上面,這預示他後來被白蘋槍傷的事件。又後來白蘋執行任務時中

伏,徐夢見史提芬與白蘋的結婚啟事,説明他意識到白蘋的犠牲已成

為事實。《時與光》中鄭乃頓未能決定是否搬到薩第美娜太太的別

墅。他做了個夢,夢裡他聽到敎堂裡的合唱,他應和著,跟著聲音

走。他看到前面是參天大樹,天上的星星排列成他不熟識的圖案。聲

音又幻化成各種顏色,再混成淡紫色,這顏色再濃起來,變成直達星

星的大道。這夢顯示了他對那閉目欣賞巴哈宗敎樂曲的林明默著迷,

預示他的工作會有安排,他可以接近他傾心的女子。他搬進別墅的第

一天認識了林明默,當天晚上他又做了個夢,夢見五彩績紛的雲彩,

又像游魚,他正不知是天空反照池水,還是池水反映天空,他失去的

愛人出現,為他解答問題,突然又跳入池中,幻化成五彩的顏色,變

成金黃的光線,凝成一粒明亮的星。這個夢解釋了他目前的心境:他

對失去的女友的愛已轉移到林明默身上了。

徐先生作品中不獨長篇經常用夢境來顯示主人翁的精神狀態,連

短篇也不例外。《鳥叫》中落魄的李予沛到台北,故友史恩慈勸他向

龔冰嘉示愛,龔有身家,李怕他人誤會。忽做一夢,聽見史與龔在房

中對話,龔懷疑他不是真心愛自己,李大聲辯稱自己一直愛她,沒有

她什麼都做不成,以致驚醒。《投海》的故事裡敎琴為生的余靈非懷

疑年輕的妻子有簽情,親自窺看到她與男人幽會,腦子裡充滿了複雜

P:20

4 9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的意念,讓妻子跟轰夫走?還是取二人性命? 一時之間想不出解決的

辦法,苦惱極了,終於矇矓睡去,夢見妻子與姦夫雙雙死去,桌子上

酒瓶壓著遺書。情死,這正是余靈非所希望的解決辦法,但事實上不

可能,於是他想到了在酒中下毒。

在作者所有的小説作品中,把弗洛伊德夢的學説發揮到極致的是

《巫蘭的噩夢》。這故事講的是一對父子和兒子女友之間的關係。國森

比幗音小一歲,幗音長得又很像國森死去的母親,國森的父親認為國

森有戀母情意結所以愛幗音。故事裡國森的父親做了四個夢。第一個

夢發生之前,他與素慈、國森、幗音去淡水海灘游泳’看到幗音和死

去的妻子尚寧一樣,背上頸下也有一顆紅癒 , 第二天晚他做了一 個

夢,夢中帶幗音觀賞巫蘭,對她解説,那花心有兩點紅色的叫紅豆巫

蘭,像她身上的紅癒。他對她説想再看看她的紅癒,自覺説錯了話,

便醒了。這顯示他想看對方身上的紅癒的慾念很強。第二個夢國森、

幗音泳罷,坐在他的旁邊,背對著他,他想去吻幗音背上的紅痣’故

意用手去撫摸那紅癒,又用毛巾去遮住免受誘惑,但不覺汗從額上流

了下來。紅癒對他己成了極大的誘惑,他想不受誘惑。第三個夢,幗

音穿著一件露頸的西裝在他的客廳奏琴奏完一曲,他去吻她背上的

紅癒,還要看她身上(私處)的另一顆紅疲,結果被她推開,臉上還

給她打了一巴掌。顯而易見,他內心渴望知道幗音是否跟尚寧一樣私

處也有一顆紅病。第四個夢,他走進森林裡,看到蛇、白鶴、松鼠、

黃兔、野鹿、山羊、水牛,在一個湖邊照見自己衰老的形象。這夢顯

示他意識到自己已不年輕,擔心與幗音不匹配。四個夢合乎情理地將

國森的父親那被倫常道德壓抑住的愁望釋放了出來。四個夢的作用,

除了切合故事中人心理和生理狀態’顯示其慾望之外,更配合情節的

發展,把故事推向高潮,為暴風雨之夜二人互訴心曲,男歡女愛的一

幕做好準備,使故事臻於藝術的完美。

象徵這個名詞雖然來自symbol,但中國作家如曹雪序已懂得使用

這種技巧,例如《紅樓夢》裡的通靈寶玉就是象徵。徐先生的幾部作

品,如《鳥語》、《燈》、《爐火》、《彼岸》篇名都有深刻的寓意,

用的都是象徵。《鳥語》裡的鳥語是相對於人語來設喻的。鳥語代表

的美及諧和,是屬於大自然,屬於神的,而人語只能代表概念’不能

P:21

、説的藝術特色 49 5

代表美與諧和。懂鳥語的芸芊,自小药素,純潔美麗,胸中沒有半

點塵埃,在郷親鄰里口中只是個白癡,偶然到佛門,便像找到了天堂

一樣,正因為眾生平等的理念,早已自由無礙地在她身上體現出來

了。人而鳥的芸芊’不識不知,身上映照出來的竟是佛性。故事中寫

「鳥語」一詩的「我」,雖自稱也有鳥一樣的心,卻隨俗吃鳥肉,思想

與行事不一致,人語的複雜性於此可見。所以,象徵美與諧和的是鳥

語,而人語只能代表概念。

燈在文學作品裡一般都用來象徵光明,徐先生的短篇《燈》裡燈

的罩上都裝著鐵絲網,網上積著厚厚的灰塵,使光線很難透過,這就

將曰軍統治下民眾的艱難處境,以及他們對自由的渴求形象地表現了

出來。

火爐本來是溫暖的來源,是家庭成員圍在一起取暖、共享天倫之

樂的所在,可是《爐火》書中的火爐,卻是畫家葉臥佛焚毁他嘔心瀝

血完成的肖像畫的地方,他把這些畫一幅一幅投入爐中,付之一炬,

否定了多個曾經帶給他家庭溫暖的畫中人在他內心深處所佔有的位

置,爐火因此具有強烈的反諷意義。從火爐到爐火,這兩個意象的變

換,正意味著葉臥佛追求家庭幸福的欲求,膨脹成不受理性約束的情

慾、私慾,最終帶來毁滅之火,而這也就是爐火的象徵意義。

彼岸是佛家語,與此岸相對設喻,原指有生有死的境界是此岸,

超越生死的境界是彼岸,但在《彼岸》書中,作者用此岸代表有所戀

執,用彼岸代表無所戀執,而與宇宙終極和諧合一。他在此書後半部

借主人翁和露蓮的關係把這個象徵加以形象化。主人翁因精神上的困

擾住院,認識護士露蓮。他出院後意圖自殺,得露蓮幫助恢復了自

信。二人結婚’婚後他認識一名叫斐都的女郎,私自赴約,到一神秘

之境,及返,露蓮已出海自殺。伊人誤會夫死所以從之。主人翁追悔

莫及。後去助鋤老看守燈塔。一日見海上有露蓮影像出現,自此朝夕

等待,還希望能親吻伊人腳趾,更坐船到出現影像的岩石上等待,結

果露蓮的影像再沒有出現。作者著重表現主人翁對已擁有的幸福不珍

惜,對俗世情愛執著,無法超越自我,也無法與宇宙終極和諧合一。

暗示來自suggestion , —如象徵,中國前代的詩人和文學家早已懂

得運用。徐先生慣用的暗示手法有以下幾種:一是用物件來暗示,如

P:22

4 9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風蕭蕭》裡徐送給白蘋的指環,後來梅瀛子借來戴在手上,最後由白

蘋轉贈海倫,暗示徐最後的意中人是海倫。又《江湖行》中紫裳把她

的長髮剪下,送給周也莊,周也莊一直貼身收藏,後來經歷許多事故

之後,周把長髮歸還紫裳,這暗示他無意再留戀舊情。二是從人物心

理、生理上的反應來暗示,如《盲戀》中微翠復明出院回到家,謝謝

各人送她的禮物。夢放問她世髮送她什麼,她用手指著説是戴在身上

的項圈和耳環,這時世髮的臉竟紅了起來。這顯示世髮是愛微翠的,

雖從未表露過,但他所送的禮物無意中泄露了他內心的泌密。又如

《花神》中阿福用了多年心血培植的一株花,取名「橋妻愛女」,準備

留兩朵花,一朵是「婿妻」,一朵是「愛女」。這是敘事者為他命名

的。阿福請了個煮飯的女工叫季發嫂,她剛死了丈夫,帶著個小女兒

過曰子。一天,天氣回暖,敘事者去找阿福,問起「婿妻愛女」,恰

好季發嫂在場聽見,竟紅著臉出去了。這裡透露的是,季發嫂誤會阿

福和她母女二人的關係被拿來開玩笑,暗示她對阿福可能有意。三是

從人物的行動來暗示,如《過客》中的客人從上海來香港,在友人夫

婦家暫住,整天獨自留在房間裡,夜裡老是在房中走來走去,暗示這

位客人曾經長期失去自由,身心曾受到過極大的傷害。

對比見之於人物的塑造上。《風蕭簫》裡梅瀛子太陽般的明難照

人與白蘋月亮似的柔和幽靜互相襯托,《傳統》裡刀症項成的果敢堅

決與青癒洪全的懦弱無能成強烈的對比,《投海》裡中年的余靈非和

與年輕健康的鵑紅形成明顯的對比,《盲戀》裡美麗失明的盧微翠與

酉鬼怪自卑的陸夢放對比異常顯著,《時與光》裡熱帶紅花一樣的陸眉

娜與柔美嫻靜的林明默不同的性格作風形成對比。但人物對比的成

功,有時在於作者借用了其他藝術的美,就如盧微翠與陸夢放的創

造,欣賞音樂的共同愛好,表現了二人的心靈美,這是異中之同。又

如陸眉娜和林明默都是美麗動人的年輕女子,可是二人的創造,前者

在一個熱鬧的舞會表演了一種把肉懲美化成為精神誘惑的舞蹈,後者

則在敎堂一般的大廳裡聽巴哈的樂曲,在濃厚的宗敎氣氛中,臉上表

情純潔無邪,卻含蓄著一種既崇高又性感的美,這是同中之異。

除了音樂、舞蹈之外,徐先生還借用了電影藝術裡的蒙太奇技巧。

蒙太奇一詞來自法文的montage,原指電影鏡頭的選取和組合2 5,但詩

P:23

、説的藝術特色 497

人和作家將這種技術用於意象的轉接之上,造成時空的變換。《鳥語》

的開端「我」收到故郷寄來的金剛經,又從一封來信得悉覺寧法師仙

逝,接著作者如此描述:

她死了 !

坐在電燈光的下面,桌子的前面,初秋的夜,蕭殺清淨,對

著那封粗劣的信笑,草亂幼稚的字路,我眼睛摸糊起來。我在桌

上的圓鏡中看到自己,我發覺我十幾年的生命一瞬間竞平面地铺

在鏡面上了。

鏡面是圓的,在我漠[摸]糊的淚眼中,它蕩滚著蕩濃著,一時

間就幻成了一個小小的池塘。

我坐在池邊一塊白石上,望著我失眠的臉’我在自語:「過

去的都過去了,做錯的都錯了,失去的不會回來,消逝的無從再

生 °」

「吃飯了,婆婆叫我來叫你。」

我馬上看到池面一個人影,一個痩削的圓臉,肩上垂著兩條

辮子,花布的上衣,袖子捲著;灰色的褲子,腳上沒有著襪……

從圓鏡到池塘,正是兩個意象的轉接,從一個時空過渡到另一個

時空,從現在回到過去,這是倒敘的一種技巧,讓「我」從現在這一

刻回到故事的開頭,回到「我」初次碰到芸芊(後來的覺寧法師)的

地方。連接平滑而自然,故事中的情景也就生動地呈現出來了。《 爐

火 》 開頭的處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

《爐火》的開頭簡單敘述畫家葉臥佛犯罪,發瘋,上法庭,進 醫

院,出院,回家,在畫室找畫,翻到一幅二十年前畫的畫,把畫放在

畫堆上,身體靠後來鑑賞。作者接著這樣寫 :

這是一幅正面坐著的少女,頭部微倾,面上浮著奸榻怠倦的

笑容,兩手握著垂在衣襟的前面,黃色是它的主色,深綠淺綠是

它的副色。這少女閃著跳躍的青春的光芒’嘴唇似乎在微顫,頭

髪很長’垂及兩肩。在手法上他現在感到不夠強硬、碌定’但是

他驚弦於這所表現的少女之神聖與絶潔 。

「把一個女子表現得這樣神聖純潔!把一個女子表現得這樣神

聖與纯潔!」他不禁低唱地呼出。

P:24

4 9 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房中的花束發出頻人的芬芳,這使他對面的少女嘴唇顫動,

羞湿地叫出:

「葉先生。」27

畫中的少女幻化成活生生的一位姑娘,這姑娘就是《爐火》中 第

一個出現的女性:沈其蘋,她是一位書法家的女兒,為了生活 ’ 來 做

模特兒,後來嫁給了葉臥佛。這裡兩個情景轉换,其巧妙之處在於 視

覺、嗅覺、聽覺的交感作用:視線從少女整個形態之上集中到她的 嘴

唇,由花香聯想到少女氣息的芬芳,於是記起了初會時她的神態和 語

言。

綜上所述,徐先生在後期小説的創作上所用的技巧是多方面的 。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有夢境和暗示兩種 ’ 都與人物的心理、生 理

反應有關,前者剖析人物的內心活動’把日間壓抑住的慾望赤裸裸在

睡夢中展示出來,後者也在某一個層面上,把人物的意識活動,甚至

內心的泌密也暴露出來。二者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一定的預示和推

動的作用。從主題的處理來看,有矛盾衝突的處理和象徵的運用。作

者善於把問題集中,使之尖鋭化,並配合高潮,帶來悲劇性的結局 ’

引起讀者的憐憫與同情。象徵的運用賦予故事有餘不盡的思考空間,

使故事寄意深遠,含味雋永。故事的敘述方面,倒敘時偶然採用蒙 太

奇的技巧,使時空的交接自然平滑,意象與意象轉接之間 ’ 帶來非 常

生動的視覺效果。人物的塑造則多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互相

襯托,有時更借助不同類型的藝術如音樂、舞蹈的氣氛或旋律來凸出

人物的個性。

(六)結語

徐訏先生從 1932 年起創作了一系列的小説。 1950 年他從上海 移

居香港,繼續寫作,三十年間,發表了許多優秀作品。由於居住環境

和讀者對象的改變,我們就以 1932 年 到 1949 年作為徐先生小説創 作

的前期, 1950 年 到 1980 年作為後期 。

徐先生一向走的是反寫實的路子,喜歡突破陳規’不斷用新的形

式來表現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小説專寫一個人一生的有《江湖行》 ’

可能受法國「長河小説」的啟發,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特點。他寫了探

P:25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49 9

討人生哲理的小説《彼岸》,也有可能是受法國哲理小説的啟發,但

他同樣寫出了自己的風格。這兩種小説是他前期作品中所沒有的。他

也寫過有關中國社會現實的題材,但他更多作品寫的是人生百態以及

兩性之間的種種。

徐先生的小説講究的是藝術技巧。在敘事方面他愛用第一人稱的

方法來講故事,偶然也用蒙太奇的手法來處理倒敘,在時空和意象的

轉接之間帶來美感。他善於處理矛盾衝突,喜用多種恆久的主題,讓

愛情、事業、理想帶動因機緣巧合聚在一起的男女的命運,讓他們因

人生觀、愛情觀的差異,形成矛盾衝突,帶來悲劇性的結局。配合主

題運用的象徵手法更使作品寓有深刻的、有餘不盡的意義。他也善於

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活動,屬於這種方法

的有夢和暗示。夢把人物的慾望在睡眠中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暗示

則從心理、生理兩方面把人物的意識活動甚至祕密揭露出來,但徐先

生還用這二者來預示和推動情節的發展。在塑造人物方面,他採用了

對比的手法,使人物互相襯托,更借用其他藝術如音樂、舞蹈的氣氛

或韻律來凸顯人物的美態。

徐先生不像他同時代的一些中國小説家把小説當作宣傳工具,他

視小説為一種藝術,他讓小説帶給讀者美的享受。談哲理而不流於説

敎,寫愛情而不涉於淫濫。這是他的風格。愛情、婚姻、男女關係無

疑在他的小説裡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但他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剖析各種

人的心態,他寫的其實是人生’審視的是人的命運,而人的命運其終

局是悲劇多於喜劇的。他的小説,無論形式、主題,抑或藝術技巧,

可以説取法於西方的相當多,也可以説是與西方小説發展的路向緊相

配合的。

在後期的小説中,優秀的作品多不勝數,其中《鳥語》、《傳

統》、《離魂》、《巫蘭的噩夢》、《盲戀》、《爐火》、《彼岸》、

《江湖行》、《時與光》,可以稱為經典之作,而這些作品的豐富內涵

還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討。

P:26

5 0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注釋〕

1參看盧瑋鑾敎授的《「南來作家」淺説》,載於《四十年來中國文

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民八十四年),頁397-410。徐先生

著有《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六十

八年),書中對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不惟有深入的研究,更有鮮明

的立場。

2《徐訏全集》原計劃出十八冊,十六冊收入《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

由》、《在文藝思想與文化政策中》等著作,十七冊收入《懷璧

集》、《大陸文壇十年》等著作,十八冊收入《時與光》、《巫蘭

的噩夢》、《天涯集》等著作,但此三冊至今未見出版。《徐訏全

集》書目未存錄而已出版的有:長篇小説《悲惨的世紀》(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六十六年),短篇小説集《花神》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六十六年)收入《父親》、

《鳥叫》、《來高陞路的一個女人》、《自殺》、《投海》、《蓋

棺定論》、《花神》、《新寡》七個短篇,小説戲劇合集《靈的課

題》(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收入三個短篇小説《歌

樂山的笑容——靈的課題》、《軌外的時間》、《魅影——靈的課

題》和四個短劇《雞蛋與雞》、《日月曇開花的時候》、《白手興

學》、《客自他郷來》,散文集《門邊文學》(香港南天書業公司,

1972年出版)、《街邊文學》(香港:上海印書館,1972年),論

著《場邊文學》(香港:上海印書館,1971年)、《現代中國文學

過眼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八十年)。此外

還有《無題的問句——徐訏先生新詩•歌劇補遺》(香港:夜窗出

版 社 ’ 1993年)。

3早期的新文學史如王搖的《中國新文學史稿》、劉綬松的《中國新

文學史初稿》完全不提徐訏先生和他的作品。李輝英先生在他那本

作為大學「中國新文學史」敎材的專著中,對《荒謬的英法海峽》、

《鬼戀》、《吉卜賽的誘惑》作了以下的評論:「作者刻意於文句

的雕塚,對話也經過一翻巧製,他希圖用傳奇式的形式美以及賈寶

玉式男人必為若干女人所喜的愛情,織結成奇幻虚溉的故事引人入

勝,頗為一般人所愛好。」又論及《風簫蕭》時,他説:「無可否

P:27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501

認,作者確在寫作上付出不少的精力,而且也顯然的接受了某些外

國文學的影響,譬如在故事的排佈上,情節的編織上,噱頭的點綴

上,小風趣的植染上,都煞費了苦心,他那小資產階級知識份子的

意想和語言文字的運用’也都能恰合某些知識份子的胃口。這些,

在他的作品《風蕭簫》上(出版於1946年)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表

現。」見李著《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東亞書局,1976年),頁

269 , 270 �

《徐訏全集》每一冊大多附有《後記》,是徐先生1966年9月8日

在台北寫成的。關於他對文藝批評的意見可參看《後記》,見《徐

訏全集》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六十六年四版),頁598�

王劍叢先生比較客觀地評介了徐先生的作品,見《2 0世紀香港文

學》(濟南山東出版社,1996年),59-66頁。劉登翰先生和其他

學者也正面地評介了徐先生小説散文的一些作品,見《香港文學

史》(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頁182-185 , 頁 291-293 �

參看劉登翰先生主編的《香港文學史》,頁183�

參看徐先生的《論藝文創作中之個人的與民族的特性》’載於《懷

璧集》(台北:大林書店,民六十二年),頁6-8。

徐先生著有《音樂的欣賞與藝術的享受——序林聲翕先生的歌曲

集》(見《徐訏全集》第十冊,頁697-704)�《黃幻吾先生畫集序》

(見《徐訏全集》第十冊,頁406-412)�《其偉其人、其畫、其事》

(見《藝術家》第五期,1979年1 2月),文中表達了他對音樂和

續畫的愛好。《蛇衣集》中有�Ballet與中國舞蹈的前途》、《蛇

型舞及其創造者Loie Fuller�(見《徐訏全集》第十冊,頁413-42 , 5

頁426-434) ’可見其興趣。徐先生本身也是戲劇家。《徐訏全集》

第八冊收了《月亮》、《生與死》、《母親的肖像》、《潮來的時

候》,第九冊收了《兄弟》、《野花》、《契約》、《鬼戲》,共

八個劇本。另有四個短劇(劇名見註1 )編入《靈的課題》。他還

有一篇關於戲劇理論的文章是1939至1941年應《中美日報》副刊

寫的’約有七八萬字。(見「後記」’《徐訏全集》第一冊,頁

598�)他晚年寫了《荒謬劇的對白與廢話的情趣》,登在他主編

的《七藝》第三期,1977年1月出版,頁14-27�至於電影,徐先

P:28

5 0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生曾談論青年電影工作者如何努力使電影成為藝術家表現自己思想

感情的語言(見《電影的藝術掙扎》’《街邊文學》’頁226-228)。

林年同先生在一篇談徐先生對電影看法的文章中’特別指出徐先生

對唐書璇的「董夫人」的意見’比《中國學生報》電影版的觀點要

成熟得多。(見《憶徐訏先生》’《徐訏先生紀念文集》’頁6 1 -

62) 。

9 同 4 ’ 頁 599。

1 0司馬長風先生論及徐訏先生和無名氏時説:「這兩位作家,都具有

孤高的個性’不肯敷衍流行的意見,因此’飽受文學批評家的冷遇

和歧視。成為新文學史上昏暗鬱結的部份。」《中國新文學史》下

卷(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8) ’頁100。

1 1有關徐先生著作發表和出版日期’均參看《徐訏全集》每篇作品前

或後所註明的日期,並參考廖文傑先生之《千古文章未盡才——徐

訏先生著作編年》,載於《無題的問句——徐訏先生新詩歌劇補

遺》,頁204-234。又1932年徐先生正在北大任助敎’並修讀心理

學(見「徐訏年表」,《徐訏紀念文集》’香港:浸會學院中國語

文學會出版,1981年’頁345)。他後來透露’他在「大學裡讀哲

學心理學’雖偶而寫點詩文’也並沒有做作家的打算。」(見「後

記 」 , 《徐訏全集》第一冊 ' 頁 597) 。

1 2徐訏先生説:「記得我開始寫小説的時候’我也是受了當時反寫實

主義思想影響,喜歡用自以為新奇的手法。」引自《從文藝的表達

與傳達談起》’見《懷璧集》(台北:大林書店’民六十二年),

頁 2 6 。

1 3劉以B先生對徐訏先生的作品有這樣的觀感:「讀徐訏的小説’即

使驚於色彩的難麗,也會產生霧裡看花的感覺。霧裡的花’模模糊

糊,失去應有的真實感,令人難於肯定是真花抑或紙花。徐訏沒有

勇氣反映現實’處在現實環境裡,竟像醜婦照鏡似的’想看’又不

敢看。」引自《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載於《香港文學探賞》

(香港••三聯書店,1991 ’頁7-8)。盧瑋鑾敎授論及徐先生的一

些作品時説••「來自大都會上海的徐訏’對都市題材應該較易掌

握’但讀他的《手槍》、《失戀》’雖然可見他對香港世態炎涼的

P:29

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色 503

刻劃’但除了暴露某些社會黑暗面外,距離真實仍很遠,不擅寫

實’無法勉強。」見《南來作家淺説》,載於《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民八十四年),頁403�這兩家的觀點

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4《尹縣長》與《晶晶的生日》分別刊登在《明報月刊》,1974年11

月號,97-105頁,1976年2月號,頁75-83�盧新華的《傷痕》刊

登在上海《文匯報》,1978年8月1 1日。新時期文學第一個浪潮

「傷痕文學」就是以這篇小説的標題命名的。參看《中國當代文學

詞典》(武漢出版社, 1996), 頁 206 �

15關於Candide參看臘卩客(A. Lagarde)與米夏(L. Michard)編的《文集

• 18 世紀卷》 litteraire . XVIIIe Siecle) ’ 波達出版社

(Bordas) ’ 1970,頁 162-163 � 關 於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參看

《文集• 20世紀卷》(Cb7�ectioi litteraire. i XXe Siecle),波達出版社

(Bordas),1973,頁269,又布奈爾等著,鄭克魯等譯:�20世紀

法國文學史》(四川文藝出版社, 1991), 頁 49-57 �

16關於羅曼•羅蘭和「長河小説」,參看《文集•世紀卷》

litteraire. XXe Siecle),頁106 ,又米歇爾.萊蒙著,徐知免、楊劍

譯:《法國現代小説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頁214-223�

17 見《文集• 20 世紀卷》(Co�7ectio2 litteraire. i XXe Siecle),頁 106 �

18參看《談小説的一些偏見——於梨華夢回青河序》,載於《懷璧集》

頁161-162 ’引文見頁162。

19據徐訏先生之《念人憶事:錢鍾書•盛澄華》,刊於《明報月刊》

1980 年 4 月號,頁 6 3 �

20參看《徐訏全集》第十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六十九年二版),

頁 457-540�

21徐訏先生論及《紅樓夢》時曾透露他對中外文藝的一些看法,他認

為:「生命原是從衝突矛盾中顯現,人生也是在衝突矛盾中演進,

所以藝術所表現的就是這些衝突。我們可以説一切中外藝術與文

學,所表現的都不外是各種的衝突。」他就自己平時閲讀的偉大作

品所表現的主題’想起來的列出了一些:「生與死,個人與社會,

生活與命運,愛與恨,性格與環境’理智與情感,個人幸福與道德

P:30

50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良心,理想與現實’物與心’靈與肉’時間的永久與生命的短暫,

神的感召與魔鬼的誘惑,上升與下沉,新與舊,此外當然還有理想

與理想,意志與意志,情感與情感’人與人……」見《懷璧集》’

頁 59-60 。筆者探討徐先生作品中的主題正以此為門徑 。

2 2據作者的「重版後記」’見《時與光》(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 ’ 民六十八年) ’ 頁 473 。

2 3徐先生談到他的小説時曾透露:「我的小説的變化’也正是我對于

人生體驗的變化’也是我對于人生態度的變化。我以前祇是用一個

角度去看人生,現在我則知道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人生。」(引

自《從「鳥叫」談起》,《街邊文學》,頁261。)

2 4鳥語的象徵意義較難捉摸’筆者的理解是參考《彼岸》以下的四段

文字(引自《徐訏全集》 ’ 第六冊 , 台北正中書局 ’ 民 7 6 年 , 頁

511-512):

一切的美似乎都是一個秘密’上帝永不許人類有語言可以對

它揭露’人類中也曾有過天才,但天才的嘗試不過是從外面來用

其他的事物對美作形容與描寫。一切字句的比擬 ’ 顏色的描摸 ’

聲音的象徵都未曾啟示過美 ’ 都未曾説明過諸和 。

人類的奇特也許在使自己聲音有了意義,但人類的愚蠢也莫

過於此’人類製造的言語是無窮的’而僅能以無窮的言語以説明

無窮的言語,一切言語所代表的概念永遠只有概念,它從未表白

過愛和説明過美。

在大自然面前,一聲虎吼所形容的,遠超過人類所能表示的

一切類於莊嚴與深偉的描寫;一聲悠揚的鳥鳴所讚嘆的,遠超過

人類所能象徵的一切類於清朗與光明的歌颂 。

這因為一切美與譜和都屬於神,而屬於人的是殘缺與不諸。

2 5參看李幼蒸:《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

司,民八十年),頁107-117。

2 6引自《徐訏全集》第十四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六十九年)’頁

373-374。

2 7引自《徐訏全集》第六冊(台北正中書局,民七十六年)’頁205。

P:31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 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05

王 毅

王 毅 ’ 男 ’ 1966年生於重慶’ 1983 一 1987年

就讀於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1990 — 1993年於

西南師範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4 一 1997年就讀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獲文學

博士學位。現為西南師範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

中國文學研究所副敎授兼任副所長。重慶市中國

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泌書長,《中外詩歌研究》

雜誌執行編委。出版專著《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

論(1925-1949)》,編著《現代文學沉思錄》等’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香港《詩》雙月刊、

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f%

曾在《文藝研究》、

台灣《幼獅文藝》等

〔論文提要〕

本文從作者的文學觀、作品結構、敘述者的選擇等幾方面,比較了

《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的異同,認為《酒徒》展示了作者在現代商

業社會中,對人和藝術雙重萎縮的焦慮、憤慨和力不從心的抗爭。與

西方意識流小説比較起來,《酒徒》在主題發明方面接近《尤利西

斯》,在藝術觀念上更接近《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以及《達羅

衛夫人》、《到燈塔去》等的沃爾夫夫人。如果説普魯斯特在《追憶

似水年華》中精細地展現了時間中的遺忘和記憶,喬伊斯在《尤利西

斯》中巧妙地對照古今’成功地借古諷今,那麼,劉以g的《酒徒》則

以「內在真實」的方式,既描述了中國文學的過去,更預言般地展示

了中國文學界令人爐她的今天。

——劉以琶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眼睛的撤

退

P:32

50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眼睛的撤退

——劉以鬯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王毅 •

生活不是一連串左右對稱的馬車車燈 ’ 而是一圏光暈 ,

一個始終包圍著我們的意識的半透明層 。

—Virginia Woolf : \"Modern Fiction\"

現實主義應該死去了,現代小説家必須探求人 類

的内在真實 ’…… 在表現時代思想與感情時 ’

必須放棄表面描摹,進而作内心的探險 。

沒有一個世紀是永恆不變的’但某些世紀比其他大多數世紀更富

於變化。正在結束的這一百年,無疑屬於少數更富於變化的世紀。 全

世界範圍的戰爭屠殺,宗敎信仰的衰微與價值中心的損失,現代心 理

學的建立與發展’哲學、歷史等人文學科領域的巨大變化,商品浪潮

一浪高過一浪的衝擊 ’ 現代科技令人難以置信的突飛猛進。甚至, 不

難想象,在本世紀的上半葉,弗吉妮婭•沃爾夫在表述本文題辭引用

的這段文字時’其思想觀念上是何等的「先鋒」’給那個時候的文學

界造成如何大的影響。不過,她用以展現自己觀念的喻象,在今天的

我們看來,已經顯得如此古老和落伍:我們今天大概只能在歷史博物

館或者懷舊的個別旅遊景點,才能看到馬車和「左右對稱的馬車車燈」

了 °

這個世紀的變化如此繁複和混亂’使得我們的詩人們痛感知識和

智慧的不敷使用:「給我們善感的心靈又要它歌唱 / 僵硬的 聲

P:33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07

音 。 ……/ 在你的計劃裏有毒害的一環, / / 就把我們囚進現在 ’ 呵

上帝! / 在犬牙的甬道中讓我們反複 / 行進,讓我們相信你句句的 紊

亂 / 是一個真理。而我們是阪依的, / 你給我們豐富,和豐富的 痛

苦。」(穆旦《出發》)’這些豐富和豐富的痛苦需要藝術來揭示和保

存,而且只有藝術,才能親切體貼地揭示在文化的歷史進程中人類自

己的真實處境’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當下的。

不過,藝術本身並沒有僥幸地站在這個世紀巨大的變化之外,恰

恰相反,真正的藝術家總是一個時代最敏感的神經。所以,與其他領

域相似並隨著其他領域的變化,藝術領域如果不能説遭遇了更大的,

那麼至少可以説遭遇了同樣的轉變。簡單地説,在藝術如何才能真實

地呈現人類在這個世紀的處境問題上,藝術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從

寫實主義自然主義的「寫實」轉向「內在的」真實。用劉以•小説《酒

徒》中敘述者的話説:「這樣的『轉變』,旨在捕捉物象的內心。從

某一種觀點來看,探求內在真實不僅也是『寫實的』,而且是真正的

『寫實的』。」1因此,對這個世紀文學觀的表述,似乎最終不得不採

取這樣一種轉折句法,正如在本文前面的題詞中所見到的那樣:「不

是……,而是……」——對傳統文學觀的否定和對某種新文學觀的肯

定。

如果要形象一點,那麼不妨説,與傳統藝術相比,本世紀的一個

最大轉變就是:眼睛在撤退。

在傳統藝術尤其小説創作領域,眼睛也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工具

——細緻、準確、清晰的觀看必不可少。「眼見為實」,所有的真實

幾乎都是建立在眼睛觀察的基礎上。而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小説

家們需要的不再是清晰準確的「左右對稱」的馬車車燈,而是那一圈

圈模糊的光暈,正像象徵主義詩人們不再需要一兩筆清晰的色彩’而

要一片模糊的色暈一樣。總之,二十世紀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的小

説創作領域’眼睛正走在撤退的路上’而意識流手法的運用只是這種

撤退的一個最明顯的徵象而已。這本身恐怕很難簡單地判斷它的好或

者壞。就以意識流小説而言,一方面在西方擁有馬塞爾•普魯斯特的

《追憶似水年華》,詹姆士 •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妮® •沃爾

夫的《到燈塔去》等,在中國我們有本文將要論及的劉以®《酒徒》,

P:34

5 0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大陸作家王蒙的一些作品’等等;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面對《芬尼

根的蘇醒》、《浪》等天書一般的作品。不過,如果必須跟小説領域

創作觀的巨大轉變相一致,那麼,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簡單地評判,

武斷地贊成或否定這種方式,而更需要理解。我希望通過下面的劉以

•《酒徒》與一些西方意識流小説的比較,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早期

的運用意識流手法寫作的小説。

(一)一種觀念

跟西方一些著名的意識流小説一樣,《酒徒》雖然並未徹底拋棄

傳統小説中的情節,但無論如何,以往清晰的情節線索被淡化了,代

之而起的是一種整體上的夢幻色暈。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在對往事的追尋中閃爍著記憶或近或遠的迷蒙光影;喬伊斯的《尤利

西斯》中的人物則是通過更純粹的意識流動來體現’東鱗西爪,毫不

連貫,凌亂雜蕪又來去無蹤,整部小説處於表層的艱溫和混亂當中;

而沃爾夫的《達羅衛夫人》、《到燈塔去》等作品’同樣在通常的時

間順序(鐘表時間)和不同尋常的時間(心理時間)的對應糾纏中’

通過「在不明顯改變風格與技巧的情況下由一個人的意識變為另一個

人的意識」2等方式,在小説中營造出迷離恍惚的氛圍。劉以琶的《酒

徒》則是以酒為媒介,自由自在地在酒醉酒醒之間湧現意識的流動’

呈現出半醉半醒的夢幻狀態。在這些作品中,情節似乎都以無關緊

要。

而這種相似,根本上來自文學觀上的相互認同。

在對各自的文學觀的表述方面,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

和劉以g在《酒徒》中——由於特別設計的敘述者——也許來得最直

接。普魯斯特在小説《追憶似水年華》中借助人物之口 ’發表了自己

對文學的看法:「我缺乏外部觀察的精神,從來不知道自己看見的是

什麼東西。」3當小説中的敘述者「我」應德•夏呂斯男爵之邀而赴

約,在客廳候見時,「盡管我在客廳裏呆了很久,卻對它毫無印象’

就知道它很大,暗綠色,有幾張畫像。渴望講話的想法不僅妨礙了

聽,也妨礙了看,因此,對外界不作任何描寫,就是對內心狀態的最

好描寫。」4即使對愛情的認識,普魯斯特也表現出對內在世界的興趣

P:35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09

和對外部世界的視而不見 :

有些哲學家認為,外部世界並不存在,我們生活的進程是在我們

自身内完成的。不管怎樣’愛情,即便在它微不足道的開端,也

是一個有力的例證,它説明外界現實的作用對我們是微乎其 微

的。若是要我憑記憶畫一幅德•埃博什維爾的肖像,要我描寫她

的體貌特徵,那是不可能的事,甚至要我在路上認出她也是不可

能的。我只從侧面賢見過她,她正在走動,她给我的感覺是 好

看’朴實無華、身材頭長、一頭金髪,關於她’我説不出更多的

情沉了。然而欲望、焦慮、怕被父親帶走而見不到她時精神上所

受的致命打擊,凡此種種都作用於心靈,再加上姑娘在我腦海中

的一幅形象,這形象,説到底我並不熟悉,但我知道它賞心悦目

就夠了 ’以上這一切便已構成愛情。5

普魯斯特在這種對內部心靈世界的強調中,進行他對往日的 追

尋。劉以鬯在《酒徒》中無疑是認同接受了這種文學觀。雖然他的整

部小説是在酒醉酒醒之間展開,但即使是在敘述者清醒的時刻,敘 述

也並非現實主義式的清晰:

生錄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圏裏捉迷藏。推開窗,雨滴在

窗外的樹枝上0 £眼。雨’似舞蹈者的腳步’從葉瓣上滑落。……

煙圏隨風而逝。屋角的空間,放著一瓶憂鬱和一方空氣。兩杯白

蘭地中間,開始了竊絲的纏。時間是永遠不會疲憊、的’長針追求

短針於無望中。幸福猶如流浪者,徘徊於方程式的「等號」 後

邊。6

這是小説開始時的一段文字,由於這種觀念的支配,可以很清楚地發

現,《酒徒》甚至沒有像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那樣,至少在小説開

始的時候注意到清晰的敘述脈絡。不過,觀念本身的表述倒是非常清

晰的。劉以•與普魯斯特一樣,通過小説中的敘述者「我」 , 闡 述 了

與此極為類似的文學見解:「至於今後文藝工作者應該走什麼路線,

我認為:……主張作家探求內在真實,並描繒『自我』與客觀世界的

鬥爭;……過去’文學家企圖用文字去摹擬自然,所得到的效果,遠

不及攝影家所能做到的。今天,攝影之不能代替續畫’正因為現代繪

畫已放棄用油彩去摹擬自然了。换句話説:今後的文藝工作者,在表

P:36

51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現時代思想與感情時,必須放棄表面描摹,進而作內心的探險。 P 閲

讀《酒徒》,我們會發現,跟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一樣,正

是作者對自己文學觀的忠實的實踐 。

在對自己的文學觀的表述上,沃爾夫在她的著名文章《現代小説》

中,下面這段經常為人引用的文字也許來得更集中更明白 :

向内心看看,生活似乎遠非「如此」。仔細觀察一下一個普通曰

子裏普通人的頭腦吧。

頭腦接受千千萬萬個印象——細淬的、奇異的、轉瞬即逝的直到

用利刀鎮刻一般的。這些印象像無數原子一樣,從四面八方纷至

沓來。當它們降落下來,當它們構成星期一或者星期二一天的生

活時,著重點所在和從前不同了,要緊的關鍵換了一個地方。這

一來,如果作家是個自由人而不是奴隸,如果他能寫他想寫的而

不是寫他必須寫的,如果他的作品能依據他的切身感受而不是依

據老框框,結果就會沒有情節,沒有喜劇、沒有悲劇、沒有已成

俗套的愛情穿插或者最終結局,也沒有一颗纽扣是按照邦德大街

上裁缝的那種標准方式缝起來的。8

在這裏,作為傳統小説寫作依據的傳統小説理論,似乎喪失了 繼

續存在的充足理由。情節和所謂的不是悲劇就是喜劇的故事結局,似

乎也不應該繼續存在。有的只是頭腦、心靈中細碎、奇異、轉瞬即逝

的萬千印象,而不是眼睛中「按照邦德大街上裁縫的那種標準方式縫

起來的」紐扣。這就是沃爾夫夫人理解的普通人生活的真實,也就是

她的「切身感受」、能寫並且也想寫的東西 。

從以上那些創作的片段、理論宣言以及既是創作又是宣言的文字

中,不難看到,劉以暨的小説《酒徒》首先在文學觀上,與西方意識

流小説有著深刻的一致性。劉以B和《酒徒》的一些研究者,關於《酒

徒》是否完全就是西方意義上的意識流小説,有過自己的看法。9不過

我認為,這一點可以肯定:劉以暨首先認同、接受了普魯斯特、沃爾

夫夫人等人對內在心靈世界的印象和感覺的看重 。

弄清作家在一部小説中表現出來的文學觀無疑很重要。不過,文

學觀本身並不等同於文學作品。下面通過在與西方一些意識流小説的

比較中,對《酒徒》中更具文學性的方面進行一些分析 。

P:37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11

(二)兩立式結構

採用意識流手法寫作的小説,雖然往往不一定看重情節,細節的

真實與清晰似乎也無關緊要,但卻並不意味著它們缺乏嚴密的結構。

恰恰相反,正由於意識流小説往往淡化了情節,敘事的鐘表意義上的

時間秩序被攪亂,傳統的閲讀習慣遭到拒絕,因此,小説整體上的精

心結構顯得至關重要。在意識流動的雜亂無序與結構的嚴謹之間所產

生的張力中’顯示出意義的清晰和完整。而其結構,又往往借用對比

對稱,對比對稱成了意識流小説的常用技法。

在小説的結構方面,《酒徒》和《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

一樣’採取了十分相似的、精緻的對比和對稱的兩立式結構。

在《追憶似水年華》中’從敘述對象上看,馬塞爾童年時代的兩

條「邊」——斯萬家那邊和蓋爾芒特家那邊——始終是兩個神祕的未

知世界’但是翻過幾千頁書之後,它們於讀者不知不覺中,在作品的

頂上組成了巨大的「圓拱」1° ,最終匯合在一起:敘述者曾經的戀人,

斯萬的女兒希爾貝特嫁給了敘述者最親密的朋友,蓋爾芒特家的聖

盧。整個巨型建築的拱頂上的最後一塊石頭,無疑是聖盧和希爾貝特

的女兒聖盧小姐。而這些精心安排的對稱結構,那麼多的細部在兩翼

相互呼應,用安德烈•莫羅亞的話説:「那麼多的石塊在開工伊始就

砌置整齊,准備承擔日後的尖拱,以致讀者不能不佩服普魯斯特把這

座巨大的建築當作一個整體來設計的傑出才智。」\"而在整個過程當

中,《追憶似水年華》在主題方面,摧毁一切的時間(遺忘)則與起

保存作用的回憶相對稱和對抗,更是精彩地形成了主題方面的兩立式

結構。

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則有著更加明顯的對比和對稱。簡單地

説,是過去和現在的平行對舉。與荷馬史詩《奧德賽》的對應關係,

無疑是《尤利西斯》最重要的結構特點和手段。在這種對比中,崇高

被削平為平庸,忠貞墮落為淫蕩,英雄鋭化成懦夫,悲壯演繹成苟

且。傳統中的英雄形象早已不知蹤影,滿目都是現代商業文明中的凡

夫庸人。理想的光輝已經聽淡,崇高的價值分崩離析。在這一點上,

代表意識流文學高峰的《尤利西斯》的確是第一部非英雄文學的傑

作。其主人公布魯姆是二十世紀第一位反英雄。「《尤利西斯》比其他

P:38

5 1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

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任何一部作品更能標志英雄文學的結束。隨著布魯姆的出現’人們對

自己複雜的世俗品質產生了藝術的興趣和關注,而不再把自己當作慷

慨悲壯、具有一定力量的演員了。」1

2而這部非英雄主義的傑作’正是

在結構的對稱和對比中引人注目地完成的。

《酒徒》在小説結構上同樣採取了對比和對稱的方式。如果説普魯

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對往日的追尋是從有椴花茶和和小瑪德

萊娜點心的茶杯中湧現出來的,那麼,《酒徒》的方方面面則是從酒

杯中浮現的。普魯斯特以時間中的遺忘和記憶’喬伊斯以時間中的過

去和現在的對比和對抗構織作品,劉以鬯則是以現時的理想和現實之

間,通過醉和醒之間的轉換展開作品。

换句話説,如果説普魯斯特看到的是時間的兩種一一遺忘和 記

憶’喬伊斯關心的是時間的兩頭——過去和現在’那麼’劉以®在對

稱結構中則是更關注在現代商業文明裏’同一個人身上時間的兩面性

——一會兒迷醉一會兒清醒;一會兒憤世嫉俗,一會兒同流合汙;一

會兒奮力抗爭,一會兒屈從維護。作為一個不乏良知而又頭腦清楚、

有很好文學修養的現代人’《酒徒》中敘述者「我」的巨大痛苦可以

説是無邊無際的。一方面.,文化人的良知讓他在這個現代社會中感到

深深的焦慮和憤慨;而另一方面’清醒時的頭腦又讓他感覺到抗爭的

前景注定是黯淡:這個社會無比強大,個人與社會的對抗最終是令人

絕望的。個人抗爭的結局’無疑只能是麥荷門式的——那是一個不乏

崇高的理想和巨大的熱情,但卻缺乏足夠的能力和對所處社會缺乏清

醒認識的青年形象。事實上,麥荷門象徵性地代表著酒徒——敘述者

「我」的理想。它也只能是象徵性的,如果它一旦落實’光輝的理想就

變成了汙泥般的現實,麥荷門就會從理想的高度跌下來,摔成敘述者

酒醉之後的「我」。

酒徒於是只能不由自主地、不斷地讓酒精把自己漂起來’這也許

就是商業文明中現代人的真正處境。在這種醉與醒、理想與現實的對

照中,《酒徒》為讀者深刻地揭示出: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文明社

會’像酒精一樣消解了理想、奮鬥乃至一切,就像小説最後那個值得

稱道的結局一一敘述者在小説時空中經歷了一切’最後痛下決心戒

P:39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13

這天下午’我在日記薄上寫了這麼一句:「從今天起戒酒。」但

是’傍晚時分,我在一家餐廳喝了幾杯白蘭地。I

3

看起來是個喜劇,但恐怕沒有人能夠懷著喜劇的心情笑出來。這正像

沃爾夫夫人所宣稱的那樣,既無所謂悲劇,也無所謂喜劇。在商品堆

積如山,一切都在商品化的社會中,這個敏感的文人酒徒要戒酒無疑

相當於戒掉自己、戒掉生命(就像小説中描寫過「我」的自殺一樣)’

或者戒掉這個世界這種文明。那麼,生活的真正悲劇也許恰恰在於我

們的生活連悲劇都不是、都夠不上!最終,小説的敘述者「我」只能

採取卡夫卡似的悖論:在你與世界的搏鬥中,你必須站在世界這 一

邊。——於是既然戒不掉這種文明,就依然回到酒杯的傍邊,仍然作

個酒徒,在熱酒冷眼中繼續與世界對峙。因此,作為小説敘述者 的

「酒徒」,他的醒與醉,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心理學或(和)生理學上

的問題,而是社會現實中的無奈,美學意義上的象徵’哲學文化層面

的玄思。

(三)幾種身份:文人、自傳和敘述者

將《酒徒》中的敘述者與其他幾部西方意識流小説的主人公對照

比較,可以看到,《酒徒》中的「我」和《追憶似水年華》中的「我」

都是文人。這種相似為兩本小説中那些繁複的聯想、閃爍的思緖、詩

意的語言,保證了高度的可信性。

早在本世紀上半葉的1934年之前,詩人卞之琳就注意到了《追憶

似水年華》的這種特色:「有人説卜羅思或是用象徵手法寫小説的第

一人。他唯一的巨著《往日之追尋》(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可説是一套交響樂,象徵派詩人閃動的影像以及與影像俱來的繁複的

聯想,這裏也有,不過,更相當於這裏的人物、情景、霎時的歡愁,

片刻的迷亂,以及層出不窮的行品的花樣。同時這裏的種種全是相對

的,時間糾纒著空間,確乎成為了第四度(the fourth dimension),

看起來雖玄’卻正合愛因斯坦的學説。」1

4的確如此’普魯斯特在《追

憶似水年華》中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繁複聯想的天才。無論是對女僕

弗朗索瓦絲的一個常用方言詞語,I

5還是對維爾迪蘭夫人的小圈子音

樂會上莫雷爾等人演奏的鋼琴小提琴奏嗚曲,I

6以及第一次在巴爾貝

P:40

5 1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克海灘時,觀看畫家埃爾斯蒂爾剛剛完成的一幅表現卡爾克迪伊海港

的續畫作品1 7,作為文人的敘述者「我」有本領在任何一個看來似乎

細枝末節的事物上,展開既雜多又精緻、美妙無比的聯想。正是在文

人和小説敘述者融為一體,小説和小説家的生平融為一體之時,這一

切聯想才顯得如此真實、自然,而又饒有韻味。而且這種真實自然不

僅對敘述者有效,也不僅對作者普魯斯特有效,同樣也對讀者有效。

「沒有人比他更善於幫助我們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從童年到壯年,然後

到老年的過程。所以他的書一旦問世,便成為人類的聖經之一。他簡

單的、個別的和地方性的敘述引起全世界的熱情,這既是人間最美的

事情,也是最公平的想象。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用一個思想概括全部思

想一樣,偉大的小説家通過一個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事情,使所有

人的一生湧現在他筆下。」I

8

劉以輕在《酒徒》中同樣如此。與《追憶似水年華》一樣,敘述

者作為一個文人,他便於作者通過敘述者細腻敏感地展開人物內心活

動,展現人物描寫的內在真實。甚至,更方便作者宣示自己對文學藝

術的看法,尤其是更真切地對照商業社會中商品與藝術品之間的對

立,以及前者對後者的消解。而這些通過作為敘述者的文人的內心世

界來展現,無疑顯得格外真切。同樣,由於敘述者被設定為文人,那

些詩化的語言才並不顯得突兀。劉以®在小説中無疑很好地利用了這

一點’正如不少論者已經看到的那樣,《酒徒》在一開始就使用了與

眾不同的詩化語言,顯得別開生面。還包括如有的論者所提到的,劉

以B在《酒徒》中大量古體書面語詞的使用,I

9等等,這些無疑都建

立在文人主角這個基本前提之上。

不過,雖然《酒徒》和《追憶似水年華》一樣,在確定主角方面

都選擇了文人,但有一點使得它們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追憶似水

年華》的敘述者不管是在斯萬家那邊,還是在蓋爾芒特家那邊,都始

終出入於當時的「上流社會」,而《酒徒》的敘述者則顯然無法做到

這一點。他更多的是在社會的中下層打滚。這一點,《酒徒》倒更像

《尤利西斯》而不像《追憶似水年華》。

據説,喬伊斯曾與普魯斯特在二十年代初,有過一次遠遠説不上

親切的會面,喬伊斯的追述是:「他(普魯斯特)感興趣的是伯爵夫

P:41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15

人,而我的興趣則在伯爵夫人的女侍方面。」2。的確如此。《酒徒》也

跟《尤利西斯》一樣,其敘述者都是非常相似地只在酒店、報館、街

上、妓院等地方奔波,更多地展現的是社會中下層的生活場景。就其

反映的社會生活而言,如果説《追憶似水年華》是反映十九世紀末年

舊時代的小説,是法國傳統小説藝術的最後一朵玫瑰(同時也預示著

新藝術的到來),那麼,《尤利西斯》和《酒徒》則是真正意義上的

現代社會的縮影。敘述者本身不再是普魯斯特筆下那些高高在上、可

以嘲笑僕人的方言用語的達官貴人們,而是萎縮和萎靡的現代人形

象。在這一點上,是酒徒和布魯姆’而不是《追憶似水年華》中那個

「親愛的馬塞爾」,離我們更近,同時也更讓我們難堪,因為酒徒和布

魯姆不是別人,很可能正是我們自己。

當然,如果仔細分析起來’《酒徒》中的敘述者與《尤利西斯》中

的布魯姆還有不少根本上的區別。

(四)酒徒的酒

在確定文人作為敘述者這一點上’《酒徒》與《追憶似水年華》相

似;在選擇中下層人物作為小説主角方面,《酒徒》與《尤利西斯》相

同。《追憶似水年華》的敘述者在上流社會的沙龍圈子中進進出出’

而《尤利西斯》的主角則在都柏林的街頭來來往往,《酒徒》的敘述

者跟他們不一樣,他在香港的某個酒杯中沉沉浮浮。選擇「酒」作為

敘述者思緒的基本觸發點,在我看來,劉以B的《酒徒》可能恰恰自

然地顯示出與西方意識流小説的重要區別’同時也顯示了《酒徒》的

中國傳統文化韻味。

這首先表現在文人和酒的巧妙結合上。中國自古以來,文人不知

不覺在常人甚至自己眼中就和酒聯繫在一起(可以説直到今天也還如

此)。似乎,從來文人就是在酒杯中泡「大」的。在中國傳統文學文

化中,酒往往成了情緖觸發的扳機’從曹操借酒慷慨悲歌’到魏晉文

人的長醉數月’到李白灑脱的「斗酒詩百篇」,酒在中國形成了別開

生面的文化現象。正是在這個博大精深的底蘊中’《酒徒》中作為文

人的「我」,一握杯 ’ 一仰膀’無不流露出中國傳統文學文化的韻

味。無論如何,文人和酒業已形成了似是而非的等同關係。正是在這

P:42

51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種等同之中,作者選擇文人作為敘述者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似乎 同

時選擇了「酒」- -更為關鍵的是——也就順理成章地能夠放棄對外部

世界的描摹,而直入內心真實的探險。這正如小説中的這一段描寫 :

我又去喝酒。我遇見一個醉漢,竞硬説我儉了他的眼睛。我覺得

他很可笑,卻又不能對自己毫無憐爛。(他是一面鏡子 ’ 我 想 。

當我喝碎時,我也會索取別人的眼睛嗎? ) 群眾的臉。群眾的 笑

容。只需三杯酒,一切俱在摸糊中「淡出」了。理智是可以洗務

的 … … 玻璃窗上的霧氣,不准眼睛窺視現實。 … … 再來一杯酒 ’

這是我最需要的。 ……( 所以,多喝一杯吧。)我發現我的眼 睛

给人偷去了。2

1

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切都在模糊、淡出 ’ 眼睛不再起任何作用 ’ 宣 吿

撤退。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借用這種文化背景,但另一方面,《酒徒》

中的敘述者「我」,又與傳統文化中的酒徒有著重大的甚至是根本上

的區別。可以説,這個酒徒已經不同於歷史上的任何一個酒徒 。

歷史上的酒徒,憂的或是政治上的失意 ’ 或是人生苦短,總不 外

乎一事一情。而《酒徒》中的酒徒則不然。他憂的不再是仕途、情場

失意,也不是自己的窮困療倒,而是整個生存環境。「我責怪自己 太

低能,無法適應這個現實環境。……我不知道,繼續生存還有什麼意

義?户因此,酒徒的憂愁不是某一事某一情,而是是否繼續生存的問

題,是活著或不活的問題 ’ 一種根本的危機。到這個地步,戒酒就等

於戒掉自己的生命或者整個世界。而世界的存在如此強大和不可 逆

轉,不可能被誰「戒掉」。唯一的辦法,酒徒只得一次又一次地 ’ 沉

浸在酒杯之中。

在文人和酒的自然結合的關係中,小説本身就成了一次抗爭,一

個這個現代文明社會難以融化的硬塊。這種抗爭——也正因為是文 人

和酒的結合——事實上成了為人和為藝術的雙重抗爭。之所以存在那

些層出不窮的商業文學(四毫子小説之類)——敘述者一方面對之深

惡痛絕,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參與、加入和(事實上的)維護自己所痛

恨的東西——是因為,現存的社會環境使然 ’ 這使麥荷門和他的純 文

學雜誌《前衛文學》成了另一個酒徒,或者説成了酒徒的另一個 自

我,那個理想狀態下的自我,而麥荷門和《前衛文學》最終不得不在

P:43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17

堅硬得像銅牆鐵壁般的社會現實面前,宣告失敗。這也是酒徒身上那

個理想主義者光環的消失。因此,在文人與酒的關係中,《酒徒》所

揭示出來的形象與真實,較之歷史上的形象’更加深刻也更加無奈。

在傳統價值信仰逐漸崩漬之後’在這個商業社會中’金錢主宰了生

活,也主宰著藝術——而金錢本身又並不是我們的敵人。

文人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受著「文」和「人」兩方面的雙重壓迫,

而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以及中國傳統文學文化中的酒徒形象相比’《酒

徒》的最大價值之一,在我看來’正是深刻地揭示了這種現代文明社

會中的雙重壓抑。

(五)最後的腫旭

隨著現代社會所發生的一系列深刻變化’在世紀末的今天來閲讀

本世紀中葉劉以B寫下的這本《酒徒》’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作為

一個藝術家敏鋭的洞察力。時間作為檢驗一切的裁判官’不是否定而

是肯定了劉以B在三十多年前想到和寫下的東西:隨著傳統價值信仰

一步步的解構,價值信仰領域出現了無法躲閃的茫然和困惑。傳統的

所謂真、善、美的判斷標准發生了位移。與此同時,在藝術界’對內

在真實越來越看重。我想在此順便提及近年來大陸的幾部長篇小説創

作,以便看看三十多年前劉以•《酒徒》中的文學觀在今天的時效

性:北村的《施洗的河》,陳忠實的《白鹿原》和最近阿來的《塵埃

落定》。我提及這幾部小説’並不意味著它們能代表中國大陸當代小

説的最高水準,而是它們代表了目前的一種傾向。《施洗的河》以基

督敎為背景和歸宿;《塵埃落定》以藏傳佛敎為背景’而《白鹿原》則

以民間神泌的白鹿傳説為背景和契機。三部小説在讀者中都有一定影

響,而三部小説都貫穿著神祕的超現實氛圍,或者寫charisma (卡里

斯馬)式的怪人’或者寫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神泌傳説’或者寫

「弱智天才」’雖然它們並沒有使用意識流的手法’但卻無一例外地在

客觀現實描寫之外或者之上,追求對內在真實的揭示。我並不是説它

們受到劉以暨在《酒徒》中所宣示的觀點的影響。我想説的是’正是

在大陸,今年來小説創作的這種內在化傾向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酒

徒》中所宣示的「內在真實」的價值所在。

P:44

5 1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與此同時,眼睛內傾以後,堅守的是更為內在的大腦或者説心

靈。眼睛撤退而心靈突現。那麼,對讀者而言,需要的不再僅僅是眼

睛,而是更為複雜的大腦,需要認真嚴肅的思考。而在這一點上’幾

乎讓所有具有探險精神的藝術家感到遞她:一直到今天,正如《酒徒》

中酒徒所預料的那樣,眼睛對讀者或者觀眾而言,不是在撤退,相

反,似乎反而是越來越重要。他們需要的仍然只是好看的「動作」。

這種作品和讀者的背離’是作者的避舱和悲哀,也更是讀者的悲哀。

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宣布了眼睛的退場,但結果卻是’讀者面對這

些作品時感到茫然。讀者的茫然會不會最終又反過來導致寫作者的茫

然,甚至對既定寫作方式的中斷和放棄?就像酒徒最終放棄《前衛文

學》而轉向寫作《潘金蓮做包租婆》一類的黃色文字?這些思想在煙

圈裏「捉迷藏」,但肯定不會簡單地像煙圈一樣「隨風而逝」。我們

也許會眼目爭目爭地看著這些思想的怪圈一個套著另一個溜進二十一世

紀。這大概也是我們研究者的尷她。

那麼,我們似乎可以説,《酒徒》以「內在真實」的方式,既描

述了中國文學的過去,更預言般地展示了中國文學界令人濫她的今

天。

〔注釋〕

1 劉 以 S :《酒徒》(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版),頁

110 °

2 Melvin Friedman :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 A Study in Literary

Method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1955), p.197.

3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下)(南京:譯林出版社,

1994年版),周克希、張小魯、張寅德譯,頁222�

4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中),潘麗珍、許淵沖譯,

頁 322。

5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下),劉方、陸秉慧譯,

頁 325 �

6 劉以鬯:《酒徒》,頁 1 。

7 劉 以 g :《酒徒》’頁110-111。

P:45

眼睛的撤退——劉以會的《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較 519

8 Virginia Woolf : \"Modern Fictio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ed. M.H.Abrams, W. W. Norton & Co., New York, 4th

edition, 1979), p2034.

9參見《〈酒徒〉評論選集》(香港: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版,),頁 118 � 130 �

10參見安德烈•莫羅亞「序」,《追憶似水年華》(上),施康強譯。

11參見安德烈•莫羅亞「序」’《追憶似水年華》(上)。

12 Anthony Cronin : \"The Advent of Bloom\", Joyce, ed. William M.

Ghace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1974), p. 101.

1 3 劉以鬯:《酒徒》,頁 216 �

14卞之琳:《睡眠與記憶》,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1934年2月

21日。卞譯「卜羅思或」即今譯「普魯斯特」’「往日之追尋」今

譯為「追憶似水年華」。

1 5馬塞爾•普魯斯特

1 6馬塞爾•普魯斯特

1 7馬塞爾•普魯斯特

《追憶似水年華》(下)頁88 — 89 �

《追憶似水年華》(下)’頁142及其以下。

《追憶似水年華》(上)頁482及其以下。

18參見安德烈•莫羅亞「序」,《追憶似水年華》(上)。

19參見何東平:《試論香港作家劉以S的小説觀》,《〈酒徒〉評論

選集》,頁102等處。

2 0轉引自蕭乾:《叛離•開拓•創新——序〈尤利西斯〉中譯本》’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上),簫乾、文潔若譯(南京:譯

林出版社’ 1995 年 第 2 版),頁 1 4 �

2 1 劉 以 ® :《酒徒》,頁213�

2 2 劉以•:《酒徒》,頁 197 �

P:46

5 2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温 儒 敏

溫儒敏,男,原籍廣東紫金,1969年畢業於北

京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1981年北京大學中文

系研究生畢業後,即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敎 ,

1987年獲北大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

文系敎授兼系主任,曾任北大出版社總編輯。所

從事的專業為中國現代文學史,有專著多種,包

括:《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中國現代文

學批評史》與《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

〔論文提要〕

本人認為劉以B寫小説總在創造新形式,他是「形式感」很強的

作家。他的小説與西方現代派有淵源關係,重視仔寫複雜的心理內

容,打破傳統小説的敘事模式,在各種片斷的世態人性摹寫中呈現多

層次的現實世界眾生相,是其拿手好戲。本文重點評析了短篇小説

《黑色裏的白色,白色裏的黑色》,指出其結構的匠心和創意,即是充

分發揮了形式的魅力,連印刷編排本身也成為「內容」的一部分,成

為製造閲讀節奏的一種技巧,能喚起「陌生化」的審美效應。

劉以鬯小説的

r形式感.

P:47

劉以營小説的

劉以鬯小説的「形式感」

•温儒敏•

劉以g寫小説總在創造新形式。他是「形式感」很強的作家’而

讀者讀他的小説也常常被喚起各自的「形式感」。作為一個嚴肅的小

説家,劉以S曾多次檢討「小説會不會死亡」這個命題。涉及到小説

的創作方法’他認為,現實主義的缺點很多,因此現實主義應該「死

去」。這樣的認識,無疑會引起許多人的反駁;但從考察傳統小説在

今天的地位的角度講,這又是基於對小説創作的危機感所觸發的新探

索。如果説’在魯迅時代’「內容的深切」與「格式的特別」處於同

等重要的位置的話,那麼在今天,尤其是對於嚴肅文學而言’「格式

的特別」常常擔負更為重要的功能;只有這樣’內容之深切才能更好

地被體察,被突出;而嚴肅文學本身’也才不致被越來越多各色各樣

的媒體形式所淹沒。置身媒體事業多年的劉以® ’對此的感同身受’

當比一般創作者深切許多。

劉以暨的創作生涯’也是他進行形式探索的過程。他早期小説有

著三十年代現代派的淵源’以後又多研讀西方現代主義大師喬伊斯、

福克納等。劉以鬯之所以推重現代主義’與其文學主張相關。他認

為,作家的職責在於探究人類的靈魂,文學創作當不懈地杆寫複雜的

心理內容。他的創作正是實踐了這樣的主張。而重視心理內容,相應

地就會不以故事、情節為中心’從而打破了傳統小説的敘事性和連貫

性。長於結構’喜用多線索、多聲部齊頭並進’在表面的混亂之中呈

現多層次的現實世界眾生相 ’ 是劉以 S 的「拿手好戲」。讀他的 小

説,讀者往往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在各種斷片的世態人情

摹寫中,感受到更多從令人陌生新奇的角度所闡發的心理內容’以及

與這些心理內容相配合的新穎的文學形式,從而激發起讀者的「形式

感」。兩相激蕩’遂產生不同尋常的的審美愉悦。譬如長篇《酒徒》

P:48

5 2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1963年)’就是一篇出色的意識流小説。七十年代以後’ 一系列「故

事新編」的作品,如《蛇》、《寺內》、《蜘蛛精》等,則不僅採用

多種藝術手法,重新闡釋故事經典,注入更多的心理內容,更通過文

體形式的拓展,使小説的結構、角度更為吊詭,達到了「另類」的審

美效果。這些小説的形式實驗,漸漸把劉以凿小説的形式越來越多地

從內容中凸顯出來,而到達創作的最前沿和最直接的表現領域。如

《蜘蛛精》,寫唐僧面對蜘蛛精的誘惑,雖然不如《蛇》中的心理分析

那麼匠心獨具,也不如《寺內》文字的漂亮、詩意的氤氳,但其「表

面文章」卻做得頗足。在行文中插入的黑體字,是唐僧的內心獨白,

這些獨白不斷打破作者敘述的流暢,墨色斑駄之中,唐僧的心亂如麻

形象地表現出來。以如此短小的篇幅,表達如此細密微妙的情感糾結

而不失於淺白,不能不歸功於劉以g的形式感的敏鋭。

其實早於《蜘蛛精》的《春雨》(1968年),在表面形式上已有

獨到的突破之處。這就是劉以•的「段落手法」。第一、三、五等單

數段落是正常的排版,描寫一場春雨從 ® 釀之勢到雷電喧囂的全 過

程;雙數段落則整段是括號括起來的黑體字,句子之間不甚連貫,彷

彿是一個人意識的流動,然而筆鋒所至,又無一不是世態變遷:污

染、戰爭、股市漲跌、權力與殺戮……全篇小説沒有中心人物,沒有

連貫情節,但幾千字疗寫的卻是一部有關人類文明的憂思錄。這樣的

排版方式,通過最直接的視覺效果,造成交互跌岩的風格,乍一看彷

彿只是得些報紙新聞排版的真傳,實則有更為用心良苦的人文關懷。

説到「段落手法」,更不能不來看一看距《春雨》廿年多之後的一篇

創作,這就是刊於1991年1 2月號第八十四期《香港文學》上的短篇

小説《黑色裏的白色,白色裏的黑色》。這篇小説,不僅將「段落手

法」運用到極致,而且更進一步將小説與印刷結合起來。與題目相呼

應,這篇作品印在黑白相間的不同方塊上’此一段是黑底白字,彼一

段是白底黑字……一塊一塊的,有點像黑白交錯的琴鍵。這種編排印

刷的小説,不知是否借璧了現代派「圖形詩」的手段。於是讀這篇小

説就有一種強烈的視覺剌激,覺得新奇,情不自禁總要讀下去。讀一

塊塚磨一下’為什麼這一塊印成黑底?為什麼那一塊印成白底?……

如此最終就讀出了其形式的匠心和味道:原來作者並非玩弄形式,而

P:49

劉以營小説的「形式感」 523

是充分利用和發揮形式的魅力,使印刷編排本身也成為「內容」的一

部分。

這篇小説很不「傳統」,既沒有動人的故事,也沒有「典型化」的

人物。一個叫麥祥的男子,喜好集郵,吃過早餐搭乘地鐵到上環郵局

去寄發給自己的閉局封。然後就寫的一路上的見聞:路遇搶劫、募

捐、買書、警方掃穴、音樂會、小孩路邊射尿、報載錦田槍戰……晚

上回到家裏,從電視中看救災忘我大匯演、電話中傳來劫匪搶錢消

息、新聞透視報告銀行倒閉、臨睡前母親囑托給災區捐款……。寫的

是一個極普通的香港市民一天的活動和見聞,像流水帳似的,平凡瑣

屑,可是很真實,絲毫也不做作的一種紀實。讀此小説,也許會納

悶:這些瑣事還值得寫呀?但作者這樣寫了,而且還能制造出一種新

奇感和陌生感,讓讀者體會一種生活的韻味,這就跟小説的結構’特

別是印刷編排直接有關。

順著小説中人物的見聞,寫城市中一天之內發生的各種事情,而

且大都是庸瑣的事情,但這些瑣事的「組合」卻很講究,可以用黑白

相間、明暗交織來概括。例如,小説第一段寫偷渡的「蛇船」中的汗

臭、卩區吐物和尿糞以及偷渡者類似賭徒的心情,印刷方塊是黑的;第

二段寫麥祥裝貼集郵用的信封準備給自己寄閉局封的「閒適」,印刷

方塊是白的;第五段寫路遇劫匪,是黑的;第六段寫為內地災胞募

捐,是白的;第七段寫地鐵中壯漢的魯莽無禮,是黑的;第八段寫郵

局日新月異的改進,是白的;第九段寫在書店中受污染的感覺,是黑

的;第十段寫老友愛護動物的「義舉」,是白的;第十一段寫警察犁

庭掃穴,是黑的;第十二段寫中環的現代化發展,是白的;第十三段

寫東區英皇道的「千瘡百孔」以及行人隨地撒尿吐痰,是黑的;……

顯然作者用單數的段落寫扉惡、黑暗、痛苦、貧困等等,用雙數的段

落寫善良、光明、快樂、富足等等;相應地單數段落用黑底白字印

刷,雙數段落用白底黑字印刷。兩相間雜,在視覺上形成一種凌亂的

刺激,又有一種類似現代詩歌中意象並置的效果。不同性質、色調的

場景畫面彼此形成強烈的反照,產生陌生感,吸引人重新認真打量這

彷彿熟悉而又生疏的世界。仔細品味又還有一種節奏感,一種大都市

的特有的氣氛,浮躁喧囂雜亂之中間或有難得的寧靜與平和,彷彿是

P:50

5 2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一部交響樂。這種結構處理與印刷編排非常完美地演奏了這部都市交

響樂,配合了作品相應的描寫內容。

這篇平凡而奇特的小説寫出香港市民生活種種樣相,寫出都市的

民情世態。其良莠雜陳的寫法與黑白相間的印刷編排不光給人以新奇

剌激,還引人作深沉的思索:原來生活是這樣複雜多樣的,黑中有

白,白中有黑,哀歡流轉,百味雜陳。

前面已經講過,劉以g用他的形式感經營的小説’往往能喚起讀

者的形式感,這中間其實有一種類似「陌生化」的審美效應。劉以®

的小説,許多是從社會新聞中汲取靈感,甚至是對社會新聞的文學化

講述。也就是説’他從人們司空見慣而不以為意的生存環境’小到曰

常瑣事,大至世界局勢中發掘素材,加以形式的再創造’而獲取文學

的震撼力。如《動亂》全篇採用擬人手法’是直接以文學寫作演繹社

會新聞;有感於「報載太古城巴士站發生死亡車禍」而成的《打錯了》

是篇千字小文,在報紙甫一發表,即引起眾説紛壇’熱鬧非凡,將一

件通常流於街談巷議的車禍事件,擴展到生死哲理的思索上面去。這

更是以文學之筆「點化」社會新聞’使其獲得文學的審美價值的極好

例證。這一切,又恰恰是通過小説出人意表的結構形式來達到的。讀

者的形式感被唤起,文學中的車禍才能週然分別於新聞中的車禍,才

能成就其文學的價值。

P:51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525

鍾曉毅

鍾曉毅,廣東省社科院文研所副所長、副研究

員,1963年生,原籍廣東花都市,1984年畢業

於暨南大學中文系;為廣東省當代文學學會秘書

長,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副秘書長,廣東省作

家協會會員。曾出版專著《走進這一方風景 》

(花城出版社,1991)、《穿過林子便是海——

漫步邊緣文化》(花城出版社,1995)、《在南

方的閲讀——粵小説論稿》(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8年)、《香港文學史》〔通俗小説卷〕(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

《金庸傳奇》(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亦舒傳奇》等;並在海內

外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文藝評論、散文、隨筆、報吿文學共二百多

篇。曾獲廣東省第五屆、第六屆魯迅文藝獎、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

究成果青年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廣東省首屆文學評論獎。

〔論文提要〕

本文認為:金庸小説從正義之俠寫到「反俠」,從「江山」寫到「江湖」

大俠——中俠——小俠以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

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檢視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中國人的傳承、制

約與拘限,讓我們聞到了傳統的芬芳,也目睹了傳統的腐朽。當「完

美」、「崇高」、「神聖」等等一切正面的東西被解構以後,我們可

以明顯地感覺到它們原來的缺失、虛假和它們原來對人的遮蔽。一直

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總是在這種需要與缺失所構成的巨大裂谷中掙

扎沉浮。

孤獨與隱逸心態的

I脲相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

P:52

5 2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

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鍾曉毅•

在一篇散文裏,金庸提到了他的老家海寧。海寧人天生的憂鬱,

出了不少知名知識分子,也出了不少悲劇人物,最典型的莫過於王國

維。1927年6月2日,在學問事業上正如日中天的王國維,以5 1歲的

盛年在北京昆明湖自沉身死,不但在當時的輿論界眾説紛坛,議論不

已,即使到了今天,也是知識分子喜歡問津的話題。畢竟:「知識分

子的精神資源,決不僅僅是個人經驗,而是整個一部人類的歷史,是

曾經或將要在這地球上生存的每個個體的痛苦,絕望與幻想。正像我

們的個體發育史演繹了人類發展史一樣。我們在精神上也應該擁有著

人類史上所有的歡欣和苦難,所有的光榮和恥辱。開始也許只是不自

覺地擁有著它們,而當我們自覺地擁有這一切並擔當起這一切時,我

們就成了一位知識分子。就是説,這個時刻,就是我們個性生成的時

刻,就是我們作為知識分子的人格誕生的時刻,從這一刻起,我們不

只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在生物意義上成為人類生命的全息體,而且以

自己的精神人格全息著人性的全部意蘊,因而,捍衛我們的個人尊

嚴,也就是捍衛人性的尊嚴,從這一刻起,我們的每一次受難都不再

僅僅是身為族類所作的犠牲而首先是為了我們自身的需要,我們的每

一次痛苦都不再僅僅是個體的掙扎,而是折射出族類對於尊嚴與幸福

的渴望。在風寒雨冷的時代,我們會因為申新了自己的悲憤與抗議而

表達出族類深心的希望與理想,在天崩地裂的時刻,我們會為多擔了

一份族類的患難而成了個人的光榮。詩人雪萊曾把自己比作宇宙的豎

琴,要為宇宙奏出痛苦和憂傷。在這個特定的意義上,知識分子不正

應該是自己族類的豎琴嗎?」1

P:53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527

問題在於,這種社會與文化對知識分子的熱誠期待會有多少能成

'歷史的無情往往在於,並不是時代需要什麼,社會就要出現

在精神領域,所遇到情況常常相反:時代所最需要的東西,恰

是社會最缺乏的東西。當年,出於一種對哲學與文學的失望,不得已

的王國維走向了史學,並暫時地安頓下來;人生本已是不可避免的痛

苦,解脱涅槃又不可能,既然在人文領域只有史學可以溝通可愛與可

信,那麼在此寄托生涯也就是唯一的現實的選擇了。但最終,連做一

個自由的、超脱的書生也不太可能,你想超脱,偏有東西拽住你;你

想入世,紅塵又沒有一塊乾淨地,甚至連釋f t牟尼也只能老死塵囂,

不得解脱。「人間地獄真無間,死後泥洹枉自豪。終古眾生無度日,

世尊只合老塵囂。」(《平生》)2人生悲苦如此,不可解脱又如彼,最

後也就只能「自沉己身」了。

那麼,曾經對於英雄,對於俠士有過無限想像的金庸來説,他在

小説中對主人公人格模式的創新與解構3到底是緣於一種什麼根由?因

為,不僅僅是「俠氣漸消,邪氣漸漲」的變化,而是在由眾多的人物

所組成的人際網絡中,我們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種明晰而又無奈的吿

白:人生竟是孤獨的。

這種現代人生的深刻品味,或許就是金庸小説超越「雅俗」的最

成功之處,雖無一例外地是寫古人古事,並且也確實寫出了歷史的情

境及古典風貌,然而,在骨子裡卻又與眾不同,且出人意料地寫出了

現代人生的處境與需求,並以此而與現代的各種層次的讀者都能產生

共嗚。

金庸小説中對「孤獨」的證釋,更多是得益於傳統的東方文化的

浸淫,加上對現代西方文化的了解,二者有機地融匯在一起,以此達

到創作人生的高妙藝術境界。

他創造了一批形形色色的孤獨者,他們大都是孤兒,且都沒有為

心中所感而專誠去交朋友的習慣,沒有朋友,沒有鄰居,固然關係到

武林社會本身的結構:武林中人首先任務是練功習武,所以比較孤

絕。但即使是練功習武的過程,金庸也把佛學中的修持移植到其中,

因此,在他筆下,少年俠客學武的時候,都是孤身一人在苦練:或在

幽谷,或在孤洞,或處極寒,或處極熱。越是樹高林深的地方,越是

P:54

5 2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偏僻荒蠻之地,越是出拔尖高手,很少有像《神鵰俠侶》中楊過與小

龍女那樣同練的,即使如此,他們找到的還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活死人

墓作為同練的場地,且各有側重。高深的武學悟得更不假手於他人,

別人幫你解開,不是你自己悟得,沒有這份體會等於沒有解開,而自

識的起步即是寂靜、孤獨,以忍為本,而且,這份孤獨,不僅僅是起

點,也是過程,更是終點。

這才是真正的孤獨。眾所周知,中國(漢語言)文學史中沒有史

詩,皆因中國人在哲學上重感悟、直覺而較少邏輯推衍。但中國人歷

來講究體驗孤獨,以此去體驗一種維繫著生與死,聯絡著愛與恨的凝

重而顯示出來的獨特情懷。體現在文學創作上,除載道正宗之外,則

重杆情而輕敘事,我們熟知的情形往往是,當一個人能以孤獨的方式

來體驗極為凝重的孤獨內涵時,他往往會把整個塵世都看得更透徹’

更暸然,古典文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因為如此,曹植才會把深沉的憂患寄托在《悠悠遠行客》那簡

樸而古雅的詩行中:「悠悠遠行客,去家千餘里。出亦無所之,人亦

無所止,浮雲翳日光,悲風動地起。」以一個漂泊者的形象’寄寓了

無限廣遠的人生悲苦。曹雪序也才會抹著「一把辛酸淚」’在極孤獨

的境遇中完成了「説不完」的《紅樓夢》,而小説中的主人公寶玉和

黛玉也都是常懷孤獨感的「可人兒」,黛玉的《葬花詞》:「濃今葬

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

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其實已深悟到人生悲哀的歸宿,

而寶玉同樣以孤獨感來感應人生的虚無,在悟到「我只是赤條條無牽

掛的!」不覺提筆立占一偈云:「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

斯可云證。無可立證,是立足境。」又填了一首「寄生草」寫在偈後,

自作註解。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

紛紛説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果

然,一語成讖,最後一個在瑟瑟的竹吟中孤獨死去’ 一個在大雪紛紛

中寂寞遠行;「滿紙荒唐言」的背後’印染著曹雪序的斑斑血淚,脈

脈深情。4

到了金庸這裡,脈脈血淚,已外化為一種具體的行為;在等待的

P:55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529

十六年中,為了不致於發生更多的事端’而干擾他的想法與行為’楊

過乾脆帶上了一個人皮面具’攜著神鵰,闖出了很大的名堂。這十六

年他是孤獨的,但因有著一個目標’ 一個理想,他孤獨得很堅強’但

當十六年後,他發現這僅是一個善意的騙局時,幻滅感馬上向他 襲

來,他再也不能孤獨下去了,他寧願縱身一跳跳下了絕情谷’以歹旬

夫妻之情,也不願再獨自存活於世問。

這似乎有點王國維的遺風在了,能用自己的生命來「拘」人世中

一點寶貴的東西’總是令人敬佩的’但這是中國人的看法’西方人在

最孤獨的時候往往最接近上帝,而且孤獨中的憤怒’常常會引申出具

有人性意義的崇高感,有著「洋才子」之稱的金庸何嘗不洞察東西方

文化的這種相異?其實’他也很崇尚個人對社會’對某種既定秩序的

反叛’如寫了楊過’寫了喬峰,但最終’楊過只能死’喬峰卻必須

死,要不那還能怎麼樣呢?

本世紀初,王國維是最積極追隨叔本華的’叔本華哲學以其悲觀

厭世和審美解脱受到了王國維及大批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喜愛’但王

國維的悲觀與叔本華悲觀有性質上的不同;叔本華生活在十九世紀的

西方,雖然啟蒙主義的樂觀理想已開始褪色’但他具體生存的德國’

正是民族意識高漲,普魯士日益強大的時代,他的悲觀主義作為時代

的預言’是從抽象的一般人性出發的’並不蘊含實在的個體體驗和普

遍的社會意義。所以他一邊反覆申説人生如夢,並設問如果打開墳

墓,問那些死者是否願意復生,他斷言他們一定會搖頭謝絕’似乎真

以為死比活好;而一邊呢’他本人的生活寫意得很’聽音樂’看歌

劇,華服美食,盡情享受’乃至和母親搶生意,和黑格爾爭敎席等

等。他是「知行兩途」,而王國維是「知行合一」的’所以後者只能

一死了之。5

本世紀中,居於中國南方一隅的金庸’在做完一個個壯麗的英雄

夢後,也跟王國維那樣驚覺’近代中國與古代中國,與西方社會不

同,而他始終有入世的關切’所以他終於相信生活原來竟果然如此’

便在寫《鹿鼎記》之前,寫了《連城訣》。

《連城訣》是金庸小説中最灰暗的一部作品,若非還在結尾水里來

到了那個荒無人煙的寧靜山谷,陪伴狄雲’開創自己的「理想福地」

P:56

5 3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成為一線亮光,那簡直就要把讀者帶到一個漆黑境地拔不出來了。屬

於狄雲的故事,乃是由欺騙、冤屈、陷害、誤解和悲哀所組成,他的

最親的親人莫過於師父戚長發及師妹戚芳了;與他們的相處成了他的

全部人生經驗,師父與師妹乃是他的全部人生寄托與信仰。然而師父

為了寶藏為了自身的利益把他和戚芳都有意欺騙了。他開始根本不相

信’但事實又恰恰是如此,這不能説不是對他的最大打擊與傷害。而

師妹戚芳過去與他兩小無猜,心心相印,他對戚芳更是衷情所繋,全

心全意;然而師妹也在最關鍵的時刻被人欺騙並對他產主了致命的誤

會,這足以改變他善良的人生觀念及對人性與人情的信念,乃至在獄

中,小説中唯一的真正的俠士,智計過人的丁典也把他當作惡徒與淫

賊,直到他上吊自殺氣絕後,才相信他受了天大的冤屈。難道真的是

造化弄人嗎?他這麼一個郷下小子,僅僅進了一趟城,就弄出了這麼

多事端。江湖上有無真俠義?人世間是否有忠貞?

金庸其實是回答了這些問題的。狄雲的故事後面,蘊藏著真正的

故事文本’那就是對人性貪婪的揭示。幾乎所有的江湖人物和官府人

物,眼睛盯著的都是寶藏;小説中之所以會有如此之多的隱秘,如此

之多的曲折,以及如此之多的險惡’乃至小説情節的結構如此的起伏

跌岩、撲朔迷離、出人意表、動人耳目’全都是貪婪的人性在這些人

身上的體現,狄雲對著這樣的人心,這樣的人性’這樣的人生,這樣

的人世,只能是哀傷絕望,萬念俱灰,「拔劍四顧心茫然」。因為「連

城訣」無論是一套劍法還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藏的尋寶之訣’都

一樣能深刻的揭示出人性中的凶殘與貪婪的陰暗一面,而人性中真正

「價值連城」的乃至「無價」的光明一面如誠信、俠義、理解、寬容乃

至人倫等等,都被小説中的那些貪婪成性的人們所糟蹋與拋棄了 ’所

以才成了一系列的悲劇——人心、人性、人生與人世的悲劇。

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連城訣》成為了一個深刻的寓言。一個關

於人心人性人生與人世的「連城之訣」的大寓言。6

到了《鹿鼎記》,金庸不説寓言了,他説歷史’説傳奇,説文

化,把武俠小説歷史化,歷史傳奇化,傳奇文化化,從而步步深入,

層層拓展,到最後返璞歸真。

「然後就是封筆,在這條路上,他已走到了盡頭。」7

P:57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531

其實,所有的徵兆都表明;金庸總歸要走到這一步來的 。

《天龍八部》的回目集起來,是這樣的一首詞:

輪赢成敗又爭由人 算

自古逍遙沒誰管

奈天昏地暗斗轉星 移

風驟緊綠鄉、峰頭雲 亂

紅顏彈指老剎那華 芳

夢裏真語真幻

同一笑到頭萬事俱 空

胡塗醉情長計 短

解不了 名韁蘩嘆念

卻試問幾時把疾心 斷

在金庸所有的作品中,都寄寓著如此的感嘆,還是虚竹小和尚 説

得好:

「庶民如塵土,帝王亦如塵土。大燕不復國是空,復國亦是空。」

「空」才是人生的「真相」’厮殺博殺,贏了怎麼樣,失敗了又怎

麼樣?誰不是刹那的芳華, 水 中 的泡影,轉瞬即逝?《倚天屠龍記 》

中的謝遜最終悟得:

「師父是空,弟子是空,無罪無業,無德無功!」

如果説金庸的小説,寫盡了人生的「虚空」兩字,是並不過 分

的。他小説中的焦點都是「爭奪」和「仇殺」,圍繞武林秘芨、金銀

珠寶、名譽權位,一幫人爭個你死我活,但到最後,誰也不是贏家 。

《白馬嘯西風》,爭奪一張高昌古國迷宮的地圖。

《鴛鴦刀》’爭奪一對刻著「仁者無敵」的利器。

《書劍恩仇錄》,爭奪帝位,滿漢兩族爭得不亦樂乎。

《碧血劍》 , 爭奪金蛇秘发及徐達府的寶藏 。

《射鵰英雄傳》,宋金蒙三方逐鹿中原,爭奪江山,武林高手雲集

江湖,爭奪《九陰真經》 。

《神鵰俠侶》,爭的是情。

《雪山飛狐》,爭奪天龍門寶刀及冰窟寶藏。

《飛狐外傳》,田、苗、胡、范四家連環仇殺。

P:58

53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倚天屠龍記》,爭奪倚天劍和屠龍刀,蒙漢爭霸天下。

《天龍八部》’遼、漢、慕容氏爭霸中原、蕭氏復仇。

《笑做江湖》,爭奪辟邪劍譜及五岳盟主之位。

《鹿鼎記》,爭奪四十二章經內寶藏,漢、蒙、滿、藏民族大 決

早戈0

由此可見,金庸的小説,大多涉及到各位的爭奪,小規模的’是

掌門人之爭、幫主之爭,大規模的當然是所謂正邪兩派和武林盟主 之

爭,最大的莫過於江山帝位之爭了 ’但不論是大規模小規模的爭鬥,

都是異常激烈,血腥味十足 。

金庸對於這種種爭戰的刻畫和描續,表現出他對中國社會、 歷

史、文化,對民族性格、心理的深刻理解感悟,也反映出他對這一 切

的批判和厭惡。即使在刀光劍影當中,在生命懸於一線之際,讀者也

不難體會到金庸對於人類寬厚同情的心靈,看出那種對世俗、對競 爭

的厭倦和無奈。所以,就有劉正鳳的「金盆洗手」,宣告退出江湖;

江南四友藏身梅莊,與琴棋書畫為伴;還有謝遜的自我流放荒島, 誓

死不回中原;南帝的佛影青燈,與世無爭 … … 。 8

金庸喜歡圍棋,曾於圍棋之道中談中西文化的相異。圍棋的 屬

性,其一是「變」,如佛家道家一直都曾提示過的:人世之變化 萬

端,周流不居;其二是「慢」,這和當前的西方文明社會中的人生態

度是相衝突的,慢的妙處在於沉思和品味,令人能在變中深刻地體 會

人性,所以他説:

希臘的古典悲劇總是強誦命運,人受制於它,並與之抗爭,然後

遭受到永恒的挫敗。而在中國或者印度的傳統思想中並不是這樣

的;悲劇是由人自己所造成的 ’ 根據人的個性而衍發。世事 纷

轻’人總是面臨各式各樣的選擇,選擇也可能是出自娱會,但是

講會是對是錯呢?即使人能除解自己的選擇’又能否肯定那瞭解

就是正確呢?正確就是一定的嗎?選擇真正能歸於命運嗎?或者

還是掌握在人自己的手裏呢?從個性決定的觀點,我個人認為是

比較落實一些的。 … … 希臘悲劇似乎總是一速串的驚疑和恐怖 ’

觀幕可以眼看著戲中人一步一踏人命運的牢籠’無法解脱。然而

P:59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533

東方色彩下的理念卻不是這樣簡化了的,佛家常説「無常」’同

時也強調「因缘」,「因」可以看做是人事上主要動力;「緣」則

是其間許許多多的附帶絛件 … … 佛家不談命運,不談上帝 ’ 積 極

的地方在於相信某些「缘」是可以由人為控制的——這是佛家主

張「有為」的一種見證。9

金庸筆下,年輕的主人公都曾經「有為」過的。他在作品中 明

顯的分出兩大生活方式,便是忙於世與隱於世,年輕的主人公總是 忙

上好一陣子,到了很後頭才開始通往佳境。年高有成之人,已經固 定

其生活方式,凡事能自得自主,很少受到外界干擾,他們現身的 形

式,通常是歸隱,但這並不是他們的專利,年青的年老的最終都 會

「殊途同歸」。這就是造化弄人了。

不是嗎?《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他的內心總是簡往自然、

平和與無為的,他的所作所為,都是被環境、形勢所逼;萬事之來 ,

往往順其自然而不願拂旁人之意,往往寧可捨己從人。他之習乾坤 大

挪移心法是小昭之請;任明敎敎主既是迫於形勢 ’ 亦是殷天正、殷 野

王等動之以情;與周足若訂婚是奉謝遜之命;不與周花若拜堂又是 趙

敏所逼……若非最後一「死」(沒有死成),他會困在這些錯綜複雜的

網中窒息。這固然因了他本身性格的不夠明朗與堅執,但其他的頂 天

立地的英雄又是如何呢?且不説郭靖無意於華山論劍,卻成了公認的

武林盟主;即使是《俠客行》中的那位被叫做「狗雜種」的小叫化,

他也萬萬想不到居然因偶然能得到「玄鐵之令」的機緣,隨之即有 武

林怪傑摩天崖謝煙客可供驅策,小叫化沒有登堂入室的奢望,甚至 文

字不識一個,然而後來卻又因目不識丁而致心智上的「無著」、「無

住」、「無作」、「無願」,一舉破解俠客島上的《太玄經》,並 就

此練成神功;他對生活可説是毫無非份之想,一貫是無人陪他「捉 迷

藏、玩泥沙的」,但卻莫名其妙地成了江湖大幫會長樂幫的幫主石 破

天,身邊幫眾如雲,而且還未認真去想「我是誰」時,隨之又成了 大

俠石清夫妻的次子石中玉。作為一個一下子是「狗雜種」 ’ 一下子是

「小叫化」’ 一下子是「石破天」,一下子是「大粽子」,一下子又是

「石中玉」,或低賤或尊貴的人,他都不會安於那陰差陽錯的鴻運巧

合,然而面對眾人異口同聲地強加於他的一切,他也只能無可奈何,

P:60

6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外對於真的東西,你不能不懷疑,你又不能不信奉’這也

許就是離奇古怪的生活對人所進行的異化吧?金庸似乎意在告訴 我

們,你如果想去適應社會,那麼你最好先去懷疑自己。」(劉新風語)

這就是東方神秘思想的啟悟嗎?文學與藝術一旦邁近了這份 氣

氳、衝突或者挫折、鬥爭或者勝利,是否便告消强呢 ?

金庸是希望如此的,在和朋友談話時他提到 :

佛家經常講「變」,所销一剎那,是比一秒鐘還要快些,而且 是

無從度量的,剎那間即是一「變」,這當然是象徵性的講法了。

透過了「變」,佛家不認為人生在任何方面是單向完滿的,悲亦

不久悲’不止於悲,喜亦不常喜’不止於喜。同樣的道理’可以

解釋偉人與美人總難出脱於自然的法律 ’ 也就是柱定會衰會 老

了。這就是所謂的無常,所謂的茫然,茫然之感’恐怕更能貼切

地傳達出人生百態的訊息。我常想著:什麽樣的感觸都會在時間

中淡去,淡成了茫然 0 11

既然造化弄人,茫然無措’因此《碧血劍》裏袁承志在歷經種種

曲折之後,發現了清朝新主皇太極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道德淪喪’窮

凶極惡,相反卻是精明強幹,頗有順天愛民之識,又見到崇禎皇帝雖

剛愎可惡,糊塗可恨,但卻也是滿腹苦悶,兩鬢早衰’殊無為人君之

樂。反而自己義無反顧支持的李自成,攻陷北京 ’ 登上龍位,做了 大

順皇帝後,不思進取,狂妄自大,加害功臣,致使根基不穩,龍椅 還

沒坐暖,便被清軍所敗 ’ 趕出北京後,更是兵敗如山倒 ’ 一發不可收

拾。面對此情此景,他不由得心灰意懶,空負安邦之志’遂吟去國之

調,遠走海外,到荒島上去創建自己的「桃花源」。 I

2

《笑傲江湖》實應為「笑傲江湖而不可得」。「人在江湖,身不由

己」實在是一句至理名言。且不説衡山派掌門人劉正風想與日月敎中

的曲洋長老退出武林,共奏那「笑傲江湖」之曲’反成了他的喪命亡

家之因由。他的「笑傲江湖」的夢想,只能是他內心的一種渴望’不

可能見容於江湖的同道,不可能跳出政治鬥爭的漩渦。日月神敎中的

江南四友盼望在孤山梅莊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然而卻終

究無法做到,卒以身拘,其悲可感。即便是令狐沖和任盈盈經歷了許

多周折,最後終於結成了夫妻,從此息影江湖’恐怕多半是一種「良

P:61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535

好的心願」而已,世上岳不群之類的人物太多,而令狐沖是鬥不過他

們的,唯有逃逸。IS

只是我們擔心,在那種政治鬥爭、政治體制以及由之組成的「泛

政治社會」之中,何能如此天遂人意?而在這種時時處處人人事事皆

是政治、鬥爭、陰謀、迫害的情境之中,他們又能到哪裏尋找過上自

由自在、放浪形骸、平和恬淡的生活的乾淨地方?

但是,除了死,就唯有這條路了,金庸只得繼續讓他的人物退隱

下去。在他還未封筆之前,越女阿青為了愛情一隱再隱,留下了一套

越女劍法和「西施捧心」這一最美麗、最令人難忘的形象。狄雲在經

歷不可思議、不可勝數的磨難與欺凌之後,帶著初戀情人的遺孤,心

灰意懶地來到荒無人煙的寧靜雪谷,和也被別人棄若敝屣的水里一

起,開創自己的「理想福地」。楊過在俗世中盡了應盡的義務後,也

攜著小龍女,到他們曾經憧憬過的天長暖、花長開、葉長綠的地方生

兒育女去了。頭銜多得不得了的韋小寶,饒是他如何隨機應變,滑頭

無比,忠義不能兩全仍然逼得他無所適從,只能橫下一條心,棄官退

隱,告「老」還郷,從此不知所終……。

細數一下,我們才驚覺,金庸的十五部作品,佔一半之強的結局

都是或暗或明往「歸隱」一途走去的,究究轉轉的,他還是回到了中

國知識分子最無奈的選擇中來了 :從儒到道到佛。14

眾所周知,中國知識分子從來也不是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和社會

力量,他們必須依附於君權方始能顯示其自身的價值,必須在君王的

關顧之下才能匯聚成可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的士大夫集團,這就使得中

國的傳統知識分子既不得不參政,又在君主的統治下失去參政前的的

原初意向。他們只能扮演著上情下達,經邦治世的角色,若遇明主,

他們就做了許多好事;若遇昏君,他們一樣遭人話罵;而實際上’他

們與民眾又常常是脱節的,難以溝通的,故有「君子」與「小人」之

別。這就使得士大夫們即使「身在江湖」,仍然「心存魏闕」,不得

起用時,也就只有慷慨悲歌,看破紅塵生死,達到某種十分接近宗敎

意識的通達解脱。但在他們內心深處卻總恪守著這樣一個既定的信

條:忠君等於愛國,愛國必須忠君。I

5

屈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代表,在他的身上,楚文化的原始生

P:62

5 3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命張力與中原文化中儒的宗法思想十分矛盾地糾葛在一起’而且,往

往是前者佔了上風。所以’他才不時以香草自喻,而且露才揚己’天

馬行空,孤芳自賞,「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

他的孤高自許,他的那種詩人氣質的娼介,使他在政治上不可能 得

意。試問’作為君王的楚懷王何以非要聽臣下的驅使呢?屈原所言之

「來吾導夫先路」’不是很自負地吿訴世人,他比別人’甚至比君主更

高明嗎?金庸在《鹿鼎記》裏也寫到韋小寶和康熙的關係,但卻是在

一個特殊的文化圈或文化性格圈裏去寫的:統治者的文雅英明與被統

治者的鄙陋無文’統治者的偽善守禮與被統治者的赤裸無恥’統治者

的虛榮與被統治者的阿諛’乃至統治者的「統治」需要與被統治者的

「自我保護」及「尋找倚賴」的需要之間……顯然是有一種極為微妙而

隱密的相通渠道。這兩者「合二為一」’當然就能建功立業’所向披

靡。試想想,若是韋小寶這個角色換成一個知識分子,還會有這本

「傳奇的歷史」、「歷史的傳奇」出現嗎?因此’屈原只能滿懷悲憤自

投泊羅江,而韋小寶得意洋洋地當上了通吃侯。

與屈子不同的諸葛亮’則是先「不遇」’而隱居臥龍’以後得劉

備三顧草盧出隆中而成大業,「受任於敗軍之際 ’ 奉命於危難 之

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為人臣之師,萬世之表。然而’若是

沒有劉皇叔之三顧,或出山後未得重用或重用之後,明主又一時昏聩

聽信讒言,疏遠了孔明,則孔明能「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嗎?中

國傳統知識分子之優點、弱點不就可見一斑:知遇之恩是激勵進取、

鼓舞奮進的最大精神動力。金庸從正義之俠——大俠——中俠——小

俠一無俠寫到「反俠」,從「江山」寫到「江湖」’就是想擺脱傳

統知識分子的窠臼,而還原人的本真。

屈原式的知識分子代代都有,但變肉體的自滅而為精神的「天放」

也逐漸流行起來,天然放浪’遠離塵俗’陶淵明最有代表性’當他意

識到「誤落塵網」後’便掉轉頭來’「守拙歸園田」。在家郷,他「採

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但畢竟家

有「方宅十餘軟,草屋八九間」,且還常攜僮僕游山玩水’比起一般

農夫樵夫不知強了多少倍’所以誦詩作畫,撫琴對弈’不脱文人雅

興。但他既自感「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卻又為何時顯「金剛

P:63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537

怒目」相呢?畢竟心中念著的還是「歲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而

他之後的蘇東坡,同樣也是十分矛盾的具兩重性格的文人,他既欽慕

屈子、孔明、陸贄等經世濟時之風雲人物,又酷愛陶潛、謝靈運、王

維這樣的避世高人,追求禪理之精妙’欣賞隱士之逸趣,故而一時認

為「丈夫重出處,不退要當前」,顯露出正宗的儒家風範,一時又有

感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發出了「吾生寄如耳」之類低沉

的詠嘆。後世文人,大抵都有著這樣的背風心態。

所以,就總體而言’中國傳統的士大夫不管是「一日看遍長安花」

的得意者,還是「明朝散髮弄扁舟」的失意者,都曾有過在進取與隱

逸中選擇自身價值的痛苦和磨練和決斷,有時還是反反覆覆的。一方

面,儒的「正雅」,包括宗法秩序、一統思想、大濟蒼生等等’在歷

史的積層中已根深葉茂,且又富有人情味和責任感;另方面’莊與襌

的變通、圓融,又是他們逃避精神煩惱,擺脱內外交困之心靈壓力的

唯一出路,所以,「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不僅是互補的,而且

是文人心態的矛盾統一的兩個面:如不「獨善」就談不上「兼濟」’

而無「兼濟」則「獨善」也不痛快。此所謂是「進亦憂’退亦憂」。

而一旦想通了,看破了,則進與退原本亦無質的差別,按襌家的理解

「一切方法皆由心生,若惜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即是智慧。」

這樣就能「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了。I 6

只不過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如有論者認為的:金

庸的筆下,也唯有郭靖是從始至終有明確的人生追求的。忠君愛國、

孝親尊師,這是他人生的第一要務,還沒有黃蓉在身邊的時候,他是

這樣想,這樣做的;有了黃蓉伴在他身旁,他依然是這樣想’這樣

做。所以,郭靖是金庸筆下最幸福的人’除他之外,楊過、令狐沖、

喬峰、狄雲……又有誰不是「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賤即苦凍

鞍,貴則多憂患」呢?所以’即使有人認為郭靖太類型化了 ’單純得

簡直就是貯於陰涼乾燥處的一小瓶密封蒸餾水,不但沒有細菌’而且

連養分也沒有。我們還是感激金庸’創造了這麼一個方正的人物’要

不,僅有楊過、韋小寶諸人’於我們的審美情懷還是不能滿足的’儘

管金庸自己説:「長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後期的比前期好些」,儘管

也有人把《鹿鼎記》看作是金庸武俠小説創作的頂峰,但我們還是要

P:64

5 3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説,若是沒有《射鵰英雄傳》,沒有郭靖,將是金庸武俠小説世界的

一個很大的缺失。

但畢竟,金庸小説所表達的,還是以消解為主,他的主人公們對

他們所生存的現實進行決絕的拒否時,是將他們自己逼入一種個體化

的境地的,至少,喬峰們的力量是來自這種個體化的處境的,對金庸

的讚揚之聲在高層次的讀者當中,多半也是來自對金庸這種卓爾不群

的個體姿態的認同。當「完美」、「崇高」、「不言自明的道理」等

等這一切正面的東西被解構以後,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它們原來的

缺失、虚假和它們原來對人的遮蔽。一直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總是

在這種需要與缺失所構成的巨大裂谷中蹦達掙扎、翻騰沉浮。而金庸

筆下的陳家洛等人,畢竟是中國文人的後代,他們怎樣掙扎也掙不脱

這種血緣對於他們的制約與拘限,其間的一脈相承,釀成了金庸小説

熱鬧蒸騰中的悲涼之沉重。

〔注釋〕

1 摩羅:《知識分子:若隱若現的神話》,《天涯》 1998 年 2 期 。

2參見單世聯:《走向思維的故郷》(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年)。

3關於這個問題,陳墨在他研究金庸小説的專論中多次提到,金庸武

俠小説主人公的人格模式的變化「俠氣漸消,邪氣漸漲」那是因為

他漸悟了「人無完人」的哲理,以及「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的人性本質,從而漸通「文學是人學」的藝術佳徑。他所遺棄的是

俠義完人的神化公式,而追求人性及其現實人生的獨特藝術表現,

這正是金庸小説的一個成就標誌。

4參見金丹元:《襌意與化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5 同 註 2 。

6參見劉新風、陳墨等主編:《中國現代武俠小説璧賞詞典》「連城

訣」題(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

7 同上註 。

8 參見費勇和筆者合著的《金庸傳奇》(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

1996 年)。

P:65

從金庸小説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的一脈相承 65

金庸和各方人士的對談

版事業公司,1984年)

《諸子百家看金庸》(台北:遠景出

1 0 同 註 6 ,

1 1 同 註 9 。

1 2 同 註 6 ,

1 3 同 註 6 ,

1 4這個概括

1 5 同 註 4 。

1 6 同 註 1 5 。

「倚天屠龍記」題

「碧血劍」題。

「笑傲江湖」題。

‘最早見於陳墨的專論中

P:66

5 4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西野由希子

西野由希子,1965年出生於日本大分縣,198 8

年畢業於東京女子大學。1991年御茶之水女子

大學博士課程入學。1992年至1993年留學北京

大學。1994年任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助敎。199 6

年後任茨城大學專任講師,副敎授。主要論文有

《林語堂和他的小品鎮》(1992),《試論王朔》

(1994),《香港作家•西西論》(1999),《諾

貝爾文學獎和中國文學——瑞典國立學士院調查

報吿》(1999),《香港文學概觀翻譯有北島《稿紙上的月亮》

憶的城市

-並論施叔青的作品》(1999)等。

洛楓《歷史的記憶與失憶》,也斯《記

虚構的城市》(部分),朱天鎮《這一天》等。

〔論文提要〕

本論文旨在分析西西的三部作品《肥土鎮的故事》、《浮城誌異》和

《圖特碑記》,揭示其全體像’以此來考察作家追求的東西和香港文學

的特徵。《肥》作具有寓言性和科幻性的特徵,並有「肥土鎮」之稱

的「語音性牽引」和「敘述者」的插入兩個構思。《浮》作令人想起

秘魯畫家馬格列特用畫展開聯想來講述浮城發生的小故事,而該作像

鑲拼畫一樣使浮城的全圖凸現了出來,其特徵為畫和文章、或各章互

相作用、互相補充。《圖》作以在沙丘上的碑文形式,在埃及神話的

傳説背景下,描寫了消失於歷史的法老及其一族的盛衰,虚構之國、

獨特的敘法和語音的牽引「碑記即悲記」是其主調。西西和後現代主

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的作品都具有寓言性和科幻性’而不斷追求

新的形式是他們最大的相同點。描寫複雜多元的時代和香港的複雜需

更貼切的形式,而香港的形象正投影在西西描寫的城市裏。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

P:67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541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西野由希子•

本文所討論的是西西的作品。在日本關於這位作家的介紹、翻譯

及研究等幾近於無,然而在香港和臺灣她卻以實驗小説的作者而廣為

人知。她的作品每部風格各異,一直在向新的文體挑戰。本文擬在分

析其代表作品的同時,探討作家通過至今的創作而追求的東西。在此

基礎上,把它作為今後正式研究西西,以及思考香港文學的特徵、意

義、文學史上的位置等問題的線索 。

以下擬分析最能充分表現西西創作特點的三部代表作。第一部是

《肥土鎮的故事》。1

正如小説標題所示,《肥土鎮的故事》講的是「肥土鎮」這個小

鎮的故事。這故事既像陳年往事,又像一個童話,而且其敘述的語氣

也充滿了講故事的味道。比方説,開頭是這樣寫的 :

最初的時候,肥土鎮的名字’並不叫做肥土。有的人説,肥土鎮

本來的名字’叫做飛土 ;有的人卻説,不是飛土,是浮土。知道

這些名稱的人,年紀都已經很老很老了,而且’他們所以知道肥

土鎮的名字的來源,還是從他們的祖父,或曾祖父,甚至曾曾祖

父那裏聽來的。

這樣的開頭可説是往事就要開始的寫法。這部小説可當作一種童

話——那種不僅是兒童,而且就連大人讀了也覺得有趣的類型的童話

來 讀 ’ 實際上,也有評論家把西西的作品稱為「童話小説」。 2

具有「寓言性」的同時’她的作品還帶有「科幻性」。故事裏設

定了「肥土鎮」這樣一個虚構的空間和時間,在這個空間突然發生土

P:68

54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地變化植物異常成長的事件。時間的長度也很特異 ’ 一場風雨就使一

切恢復原狀。這些一般是魔幻小説、科幻小説中I采取的寫法。小説中

實驗製造肥料的、略有些古怪的化學家兄弟的存在 ’ 以及對富裕之 後

現代化的、未來街市的描寫等,更賦予小説「科幻」的感覺 。

小説中還有這樣的描寫 :

用肥土來種盆栽的家庭 ’ 终於發現肥土给他們帶來了可怕的 災

害 ’ 一片葉子遮擔了整個窗口,一朵花占據了半張桌面,仿佛是

小小的植物成為屋子的主人了。而且’媽蟻像樟鄉一般大,板妨丨

竞然被疾以為毒蛇。

這種在現實的日常描寫中,混有魔幻性的、幻想性的非現實的展

開,可謂是使用了「魔幻寫實」的手法 。

以上所介紹的「寓言性」、「科幻性」的性質’是這部作品的特

徵之一。除此之外 ’ 小説中還有幾個重要的構思。一個是圍繞地 名

「肥土鎮」的語言遊戲。爺爺説天上掉下泥土變成了小鎮’應該是「飛

土」;奶奶説是乘著龜背浮著的小鎮’應該是「浮土」。不久小鎮被

稱謂「肥土鎮」,最後「肥土」又變成了「灰土」。「飛土」、「浮

土」、「肥土」、「灰土」在發音上很接近’這些詞語間的連接’成

為構成故事的重要關鍵。姜尼•羅大里在《荒誕小説的文法》3中’把

語音、即語言的聯想稱為「語音性的牽引」,並提出這是創作故事的

方法之一。西西在《鬍子有臉》4中説向羅大里學了很多東西。《肥土

鎮的故事》中可説是使用了羅大里所説的「語音性的牽引」。並且「飛

來的小鎮」、「浮著的小鎮」這些説法給人的印象也使人聯想到香港。

另外一個是敘述者的構思。小説的開頭,用回憶往事的語氣 敘

述,奶奶、爺爺、花難顏、花可久都是「敘述者」所講述的傳説故事

中的人物。然而在小説四分之三的地方 ’ 「人們總可以看見一個七 ’

八歲的小女孩」之後 ’ 突然敘述者本人説道 :

我是多麽地快樂呀,因為那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就是我。我的名

字叫花可久。我就是第一個看見爛泥地長出了青綠葉子來的人。

於是人們才明白實際上花可久才是「敘述者」。秘密以一種唐突

的方法被揭穿了。小説的讀者一直把這個故事當做一個傳説在聽。這

時,突然明白這個傳説是敘述者「直接的體驗」 ’ 「傳説中的不可思

P:69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543

議」變成了「實際上被體驗到的不可思議」。這時讀者會感到的輕 微

的目玄暈和一種出乎意料的愉快。這種「『敘述者』的插入」即 是

metafiction中采用的手法。由於有以上的「構思」,小説不再是單純的

童 話 ’ 而成為成人們閲讀的「後現代主義小説」 。

以後,西西繼續寫以「肥土鎮」為舞臺的小説。這塊土地在她的

創作中具有特別的意義 。

隨筆《荷蘭水》5中,以母親的回憶的形式講述了製造荷蘭的外袓

父家的故事。工場兼店鋪的「花順記」以及外公的描寫與《肥土鎮的

故事》中寫的一樣。也就是説,花可久的原型是西西的母親,「肥 土

鎮」是描寫其故郷的小説。那麼,「肥土鎮」是否是母親記憶中的 過

去的小鎮?並不是 。

收錄《肥土鎮的故事》的小説集《鬍子有臉》的最後,附有評論

家何福仁與西西的對談。其中,關於《肥土鎮的故事》,西西這樣説

道:

香港有一個研究處理慶物的政府部門 ’ 以科學的方法把庭物 分

解’利用細菌嚷掉其中的有機物體’餘下的法滓,就丟棄在屋背

空地上,一些雀鳥飛過,帶來了種子,那裏居然長出了非常肥壯

的果實’譬如番恭、蘿卜’比原來的要大許多倍。一位親人趁工

作之便,曾獲得一份肥土的資料報告,整個過程、方式據説都記

得很詳儘,我知道後大感興趣,這是《肥土鎮》的由來。其實我

一直想寫一係列關於這個鎮的故事,即使不冠上這個鎮的名字。

據此,描寫「肥土鎮」的「不可思議」的契機是發生在當代香港

的「不可思議」的事件。小説中是這樣描寫因肥土而急速富裕的「月巴

土鎮」的:

從沒有人見過肥土鎮如此熱鬧的情形,整個市鎮,到處都建造新

棲房,建築地盤上冒氣無聲打樁機攻咬的白霧’人們像螞蟻一般

的站在鋼鐵的支架上’晚上的工地上也是一片的燈火輝煙。大街

上,五步一天橋十步一架空行人道,到處是連綿的商場連接 商

裏面既有飯店、電影院、畫廊和博物伟,也有商店、溜 冰

快餐店和室内劇場,而在郊外,更有遊艇會、鄉村俱樂部和

赛馬場等等的去處。

P:70

5 4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可以説在以上情景裏也照印出香港的身影 。

總上所述,可以認為西西在「肥土鎮」裏凝入了過去至現在的 香

港的多種多樣的影像。換言之,「肥土鎮」對西西來説是又一個的 香

港。

接著,我想分析一下小説《浮城誌異》6。《浮城誌異》裏描寫的

「浮城」也是西西虛構的城市,如小説標題所述,是浮在空中的城市。

《浮城誌異》由長短十三篇作品構成,第一章「浮城」説明「浮城」

的由來’以後的篇章裏介紹了發生在這個城市中的不可思議的事情和

現象。「浮在空中的城市」一這個設定’令人想起《格列佛遊記》的

「飛島Laputa」,並讓人感到和《肥土鎮的故事》的「飛來的小鎮」、

「浮著的小鎮」有共通點。實際上,作品直接給予我們啟示的是秘魯畫

家雷內•馬格列特的畫《比利牛斯之城》(1959)。這是馬格列特的代

表作之一,在浪尖翻湧的海上’碧空裏浮著蛋形的巨岩,岩石上建造

著城市——有塔的那種西洋古城。體現了馬格列特的特徵’既超出現

實感,又以某種唤起似曾相識感的形象、構圖來描鎗 ‘ 給人深刻 印

象。第一章就是和這幅畫對應。以下各章都分別配一張馬格列特 的

畫,使讀者可以在觀畫的同時閲讀小説。這種以畫配文的形式使作品

趣味盘然。西西從馬格列特的畫中選擇了十三張,並由此展開聯想創

作了小説。讀者可以看畫’也可邊看小説邊把畫當作「插圖」來看。

在十三章節中,各寫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仿佛像拼圖一樣,最終

才呈現出一幅「浮城」的全圖。《浮城誌異》中採取的就是這種畫和

文章互相配合、各個章節互相補充的寫作手法 。

從內容而言’《浮城誌異》是否也可歸類於「科幻小説」一類呢?

比方説第三章「驟雨」是這樣寫的:

浮城從 5 月 到 9 月是「風季」,這個時期「浮城」裏的人都做 同

樣的夢。在夢中’人們沒有翅膀卻浮在半空,只是默默地、嚴肅

地浮著。

「寓言性」、「科幻性」的性質和《肥土鎮的故事》一致。這一章

也可看做是模仿馬格列特《哥爾孔達》(1953)裏描續的情景。畫中描

P:71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545

寫道:「在建築物和藍天的背景下,無數戴禮帽、禮服的紳士浮在空

中,只是站著浮在那兒。」但顯然超過了馬格列特把「一滴一滴的雨

珠是紳士,即看上去像驟雨的構思單純地文章化的手法。當西西挑選

這幅畫作為「浮城」的一個景色,想像城裏所有的人都在風季做著同

一個浮在空中的相同的夢時,那個世界被賦予的新的意象已遠遠超過

畫的形象,城市也徹底轉變成西西的城市。

「浮城」被描續成一個高速公路縱橫空中,社會保障齊備的科學和

文明的先進都市,同時又是一個發生著奇跡和不可思議的事情的城

市。也許這座城市本身具有浮在空中的一種「不安定感」,會使人們

感到「不安」、「恐怖」和「無可依靠」。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必須具

有意志和信念。他們感到城市的將來在自己的手中,不久便出生了許

多有驚人智慧的兒童。一這種描寫和「肥土鎮」一樣,也映照出香港

這個城市。在思考這個問題前,我還想分析一部作品。

西西1984年寫的《圖特碑記》7也是一部獨特形式的作品。這部

小説以埃及眾神的傳説為藍本,以消失在歷史背後的法老及其一族的

盛衰榮敗的「記錄」的形式寫成。

小説的開頭有署名「陳希生謹識」的簡短「引言」,記述著因沙

丘的移動而出現的花崗岩石壁上,刻著的碑記。陳希生當然是虚構的

人物,以文言文的「引言」製作故事的「框架」,這種構造令人想起

魯迅的《狂人日記》。

本文以年代記形式展開敘述,開始為「聖甲元年,泛濫季第一個

月,第二日」,結束於「聖甲三十二年」。讀者閲讀的就是由記錄官

圖特雕刻的這個「記錄」。文體就像刻在岩石上的碑文一樣簡潔而克

制。如中國古代史書般,字裏行間浮現著那個時代的人的喜怒哀樂,

還可透視到記科錄者的人生。

故事圍繞暴君阿蒙為中心展開,他從公羊族的族長昇為法老,不

斷進行戰爭、建造宮殿。阿蒙的敵人奧塞里斯在與阿蒙的戰鬥中死而

復生,最終推翻阿蒙並成為統治者。小説中出現的圖特、阿蒙、奧塞

里斯、穆塔、康蘇等人物,都是古代埃及神話中的神。在神話中,圖

P:72

5 4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特執掌曆書,擔任記錄,也是水草紙的發明者,是一位和艾息施、奧

塞里斯等人物有密切關係的神,在圖像中出現時是朱鷺頭的形象。小

説中原封不動地吸收了這些造型,在故事整體和細部的敘述也巧妙地

運用了神話,到了使讀者分不清哪些是原有的神話故事,哪些是作者

的創作。説自己特別喜歡埃及的西西,是借用了神話的梗概,一邊豐

富地吸取其中的眾神形象,一邊創造了「歷史幻想小説」。

《圖特碑記》也是充分表現西西特徵的作品。相對於前面介紹的兩

部「科幻小説」,這部作品雖然借璧神話、歷史題材,但仍然是以她

自身創造的虚構城市(國家)為舞臺。而且陳希生抄下圖特刻的「碑

記」,讀者讀陳希生的抄本’在執著於「敘述者」的構造方面很符合

她的風格。另外「引言」中寫的「碑記者,悲記也。」,也同樣是「語

音性牽引」,並成為貫穿貫這部小説的主調。小説的筆調雖是淡淡地

把暴君阿蒙的行蹤和王國的盛衰當作「記錄」來敘述’卻仍然帶有悲

劇性。一個人在岩石上持續刻這「記錄」的圖特的形象也很悲壯。而

且無論是王國還是「碑文」,最後一切都被埋入沙中。這結尾給人一

種寂寞和無常的感覺。「碑記者,悲記也」的主題,給予小説一種深

度。

根據以上所舉的三部作品,可以想像到西西作品的「實驗性」的

特徵。這裏所説的「實驗性」是指二十世紀後半葉以後的「後現代小

説」。代表技法有模擬文、魔幻寫實、插入的「敘述者」、複製、以

假亂真、鑲拼等,特徵有歷史、幻想、科學等其他領域的信息的再利

用,和媒體的連接、和流行文化的接近等。在這個意義上,西西的三

部作品可稱為典型的「實驗小説」、「後現代小説」’從初期的《我

城》、《哨鹿》開始’每部作品使用不同的手法、形式和「敘述」的

構造,創作意識也是「實驗性」的。

那麼,不斷地使用不同的「實驗性」的手法創作小説,作者到底

在追求甚麼呢?或者説,為什麼她能夠實現這種追求呢?

(四)

西西從1981年開始,在香港報紙《快報》「閲讀筆記」專欄上連

載文章,以後也斷斷續續地撰寫讀書筆記,並執筆於讀書雜記等的專

P:73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547

欄。從收錄這些專欄文章的散文集《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8中,我們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暸解到西西愛好、介紹什麼樣的作家,並且是怎樣

閲讀他們的。

例如,她舉出的作家有格拉斯、博爾赫斯、加希亞•馬爾克斯、

卡爾維諾、巴爾加斯•略薩、羅布•格里葉、柏斯、魯爾佛等,在其

他的散文中,除以上作家外,米蘭•昆德拉,約翰•福爾斯的名字也

頻繁出現。從這些筆記看,她閲讀的作家極廣,而且似乎西西特別關

心拉美文學和科學東歐文學,並經常閲讀以擅長「魔幻寫實」手法的

馬爾克斯為首的後現代主義作家的作品。在這些作家中我特別想提一

提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

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1985)以不斷探索「編故事的方法」、

創作實驗性、前衛性作品而知名。1947年發表的《通向蜘蛛的小徑》

既是現實主義作品,又被評價為超越當時意大利文學的主流——「新

現實主義」的範圍的傑作。五十年代寫作的《分為兩半的子爵》、《樹

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騎士》——作者本人後來稱之為「《我們的袓

先們》三部曲」——是帶有濃厚寓言色彩的作品’開闢了其獨特的世

界。六十年代寫了知識性科幻小説《宇宙奇趣》,七十年代寫了馬可

•波羅給忽必烈敘述虛構的城市見聞的旅行記《看不見的城市》、排

列著泰洛紙牌講述故事的《命運交匯的城堡》。1979年寫了透徹的讀

書論《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對比卡爾維諾和西西的作品,會發現

他們之間有許多共通點。

第一,作品都具有「寓言性」並吸收民間傳説和民間故事。卡爾

維諾在1950年左右曾從事意大利民間故事的收集、編集工作,接觸了

流傳在民間的豐富的口頭文藝。這段經歷同他後來的作品《我們的袓

先們》中充滿「寓言性」的、童話般的氣氛很有關係。西西《肥土鎮

的故事》為首的多部作品裏也富於「寓言性」並大量吸收了民間文學。

然而,她的作品和吸收本國民間文學的卡爾維諾略有不同,其特徵為

大量借璧安徒生、格林等西方著名童話、小説、民間文學裏的形象和

人物。這就是她的作品中有一種中國小説中少見的獨特的西洋氣氛的

原因,有時甚至讓人產生既不是中國也不是西洋的無國籍感。

第二,「科幻性」。《宇宙奇趣》裏講述超越時空、萬物生成和

P:74

5 4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組成的話題,被認為是「科幻性」的作品,而西西也寫了《肥土鎮的

故事》、《浮城誌異》等「科幻性」的作品。

第三,排列紙牌/圖畫。《命運交匯的城堡》借用卡爾維諾的話

來説,就是「一群卡片陸續凸現的圖畫故事」。集中到城裏的人依次

向大家講述自己的人生,這種敘述結構令人想起《十日談》等框架小

説,然而《命運交匯的城堡》中的人物皆一言不發’只是默默地排列

著泰洛紙牌給人們看。卡爾維諾説:「我是排列泰洛紙牌’像變戲法

一樣從中創作故事來的。和這同樣的是’使用美術館的畫也可行。」

那麼,邊翻閲馬格列特的畫集’或者邊觀看馬格列特的個人畫展’邊

從那些畫中讀到了故事的設想也能成立吧。據此而誕生的不就是西西

的《浮城誌異》嗎?

第四,記錄。《圖特碑記》是刻在岩石上的碑文’而《看不見的

城市》則是馬可•波羅講給忽必烈聽的各城市的景象。「敘述」和「碑

文」雖有不同’但在「虚構的城市的記錄」這點上卻是一致的。

第五,西西在《肥土鎮的故事》中使用的「敘述者的插入」’是

卡爾維諾經常使用的手法。例如《不存在的騎士》中記錄故事的修

女,實際上讀到最後明白就是女俠布拉達蔓德,而她自己也會突然跳

入故事當中,然後又跑走了。

(五)

卡爾維諾以現實主義手法的《通向卿蛛的小徑》而開始創作活

動,而《我們的祖先們》三部曲則發展了這部處女作已有的寓言性的

部分,並成為「以寓言般的空想而構成的現實主義」。從卡爾維諾此

後的軌跡看,作品風格雖然眼花撩亂地變化,但他所追求的方向仍然

有跡可尋。

《我們的袓先們》三部作品裏’故事的主人公身邊’都有他們的人

生「目擊者」。這些人物是小説的「敘述者」。當「目擊者」具有了

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點時,就出現了世界的生成和所有一切的「目擊

者」a fwfq。敘述故事的Qfwfq似乎喜愛宇宙的一切,既具有「科幻

性」,又帶有諷刺性和嘲笑、捉弄人類科學地方。

「目擊者」Qfwfq由《看不見的城市》的馬可•波羅繼承。「敘述

P:75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549

者」馬可•波羅也是自在的「目擊者」,只要看目錄就知道他故意毫

無秩序地講述不存在的、幻想的城市的故事。旅行的時間順序、城市

的空間位置,必須由「聽眾」重新排列。在這一意義上,城市看上去

也好像一張張的卡片。而對城市的解釋,則交由「聽眾」忽必烈’或

者説是讀者自己來思考。

城市的卡片被帶有更具體「畫像」的泰洛紙牌代替後,產生了下

一步作品《命運交匯的城堡》。卡片當然是一張張分散的,卡爾維諾

説自己因著迷於在卡片偶然形成的、沒有因果關係的排列中讀取故事

的行為,在一段時期內,曾像沈溺於卡片魔術一樣持續試驗,直到滿

足的故事成立為止。只要排列,就可產生無數故事。卡爾維諾雖然披

露了自己的「解釋」,但「閲讀」行為實際上是向所有的人開放的。

這樣,「目擊者」的饒舌的「敘述者」作用被逐漸抑制’最後成

了不説話的敘述者。而相反,「聽眾」=「讀者」的作用在變大。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正是以「讀者」這個人物為主人公’來探

討「閲讀」行為的意義的作品。每隔一章就有新開始的小説’都是模

仿過去的文學作品而寫的,而且每一部都未完成,沒有結尾。這部作

品本身大概就象徵著「讀書」這種行為吧。也可説是在過去的作品的

引用、注釋、模仿上完成的像圖書館式的小説。卡爾維諾追求、到達

的目標或許就是歡迎讀者積極閲讀的、「開放」的、永不終止的故

事。

卡爾維諾探索軌跡的背景並不單純。目前可確認的是:卡爾維諾

作為生活在現代、描寫現代的作家,一直在不斷追求符合表現現代、

即同時代的新的形式,並且這個形式和「敘述」、「閲讀」的構造有

很深的關係。

那麼,西西是怎樣的呢?

在創作中自覺地、積極不斷地追求新的形式,這是西西和卡爾維

諾最大的相同點。這大約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所要表現的「現實」、「現

代」有某種共同的認識。像卡爾維諾一樣’西西也感到為描寫出複

雜、多元的「現代」’必須要有更相稱的形式’她的探索亦有為描寫

「香港」的複雜性而追求適當的形式的一面。

也許可以説西西是通過閲讀來進行這種形式上的探索的。西西是

P:76

5 5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個熱心的讀書家,前面介紹過她對東歐、拉美文學、後現代主義小説

有強烈的興趣。讀她的散文和小説,會驚異於兩件事,一件是知識面

的廣泛,一件是從古典到現代她皆於同一地平線上接受,並把中國文

學、歐洲、東歐、拉美的小説同時攝入視野。西西可以進行這樣的閲

讀,也許和香港這塊土地的便利有關,她自己為獲得現代知識的最新

部分,而努力讀書至今,也應是一個主要原因吧。實際上這一點也和

卡爾維諾非常一致。

因此可以認為兩人探索的結果’所到達的終點是後現代主義的形

式和技法,對讀者「開放的故事」。如果説西西作品的各種各樣的「實

驗性」手法,在相當程度上是受卡爾維諾的作品的觸發、啟發而來

的’也不為過吧。

西西還有可稱得上是向卡爾維諾致敬的作品:《永不終止的故

事》9、和《宇宙奇趣補遺》1。。在這裏且稍作介紹。《永不終止的故

事》是獻給《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作品,標題表現了她追求「不

終止的故事」的心。《宇宙奇趣補遺》如題目所示,是采取補編《宇

宙奇趣》形式的作品。舞臺是「肥土鎮」,而afwfq也在裏面出現。

這兩部作品表達了西西對前輩的敬意。

以上歸納了一下西西和卡爾維諾的關係。然而她採用的形式並不

完全能用和卡爾維諾的關係來説明。關於在續畫中讀故事的方法,七

十年代初西西在連載報紙上的《剪貼冊》專欄裏,就已使用過這種形

式。在她選擇的續畫、照片旁添上和介紹畫、照片的説明文有所不同

的、較有趣的短文,內容有引用、介紹古今的文學作品,像「文章的

鑲拼畫」一般,或如短小説一般敘述從畫中聯想、想像的情景。可以

説本來就對繒畫、美術有強烈興趣的西西,親自創造出了組合續畫和

文章的形式,並獲得了成功。而且西西在以後的作品裏,不僅採用續

畫和電影的手法,還吸取了電腦和電子遊戲機的特點創造出了現代派

的新感覺和形式。這一點比卡爾維諾更有新意,因為她在作品中使用

了同時代的形式。另外’有些作品還有必要考察一下和其他後現代主

義作家的關係。

作為西西作品的一個要點,我還想指出,西西追求新的形式的同

時,實際上一貫描寫了香港這個城市,並在描寫方法中表現了她獨有

P:77

開放的故事——西西作品評析 551

的感性。

西西初期的作品《我城》\",原來是連載報紙上的’那時的筆名是

阿果。一回約一千字,每回附上由她親手續製的插圖,連續登載了約

半年,共150回。每回以生動的文體記錄了和作者相同名字的我——

阿果身邊發生的事’介紹了「我的城市」和在那兒的生活。引人注目

的是,這部小説不是沿著一個大的故事的展開來敘述’而是通過描寫

一個個局部內容’逐漸凸現出整個故事的。這可以認為是受了單行本

序文中出現名字的、羅布•格里葉的影響’這種形式亦成為她以後作

品中採用的技法的先驅。另外’意味深長的是’這部小説中描寫的

「我的城市」,從作者後面敘述的地方看’即是當時的「香港」’而

且,「我的城市」本身就是主人公’從各個角度來描寫「城市」是這

部作品的主題。

在此整理一下前面介紹的內容。《肥土鎮的故事》的「肥土鎮」’

對西西來説是包含從母親的回憶到現在發生「不可思議的事件」的另

一個香港。《浮城誌異》中描寫的「浮城」’也令人想起香港。每部

都是描寫「肥土鎮」、「浮城」這類「城市」的歷史和「不可思議」的

事情的小説。西西一貫都在描寫「城市」這個題材。

通過西西的這些小説,貫穿於她描寫的「城市」的共同形象便浮

現出來:無法簡單概括整體形象的複雜的城市;既有歷史、又有現

代、有時具有未來的、科學文明先進城市的形象;彌滿著「飄浮」、

「飛翔」這種「腳不著地」的浮遊感;既無國籍感、又有國際性、「窗

口」和「中繼點」的作用;「不可思議的事情」和「奇跡」經常發生’

「變化」迅速;人們對現在和將來感到「不安」和「無可依靠」。一這

些「城市」的描寫,可説是投映著西西對自己的城市香港所懷有的體

會吧。以她的感性,這樣的香港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將無法描續完整,

因此可以肯定,像卡爾維諾從現實主義出發去尋求新的形式一樣,她

也追求著表現自己的感性的形式,不斷地以新的手法創造了作品。

西西屬於香港作家中的第二代I2

’他們雖出生於大陸’幼年期便

來香港’是在香港作為作家而出發的。因此’和第一代相比’具有自

P:78

5 5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己是「香港人」的強烈意識。這種意識,由於「香港回歸」而更加強

烈了。人們思考、探索自己的根在哪里,因此產生了回顧歷史的活動

傾向。洛楓在《歷史的記憶與失憶》I3中,分析了有關香港電影的「懷

舊」熱,並認為「回歸」決定後產生的社會、文化的「懷舊」熱,是

香港人確認自身歷史的要求。

西西一貫描寫「香港」,也可看作是和這種「懷舊」熱相通的。

我們可以説,西西的「肥土鎮」和「浮城」,正像卡爾維諾在《看不

見的城市》中敘述的、映在水中的城市一樣,以幻影般的形式,映照

著現實中的香港。

〔注釋〕

《鬍子有臉》(洪範書店,1986年)。

:《童話小説——與西西談她的作品及其他》,見《像我這

樣的一個女子》(洪範書店,1984年)。

3 La grammatica della fantasia, 1973 。

4西西:《1 1子有臉》(洪範書店,1986年)。

5西西:《花木欄》(洪範書店,1990年)。

6西西:《手卷》(洪範書店,1988年)。

7西西:《鬍子有臉》(洪範書店’1986年)。

8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洪範書店,1986年)。

9西西:《鬍子有臉》(洪範書店,1986年)。

1 0西西:《母魚》(洪範書店,1990年)。

1 1西西:《我城》(素葉出版社,1979年)。

1 2參見西野由希子:《香港文學概觀——並論施叔青的作品》,《御

茶之水女子大學中國文學會會報》

13《今天》1995春號。

P:79

尋找身分的故事:王埃短篇小説主题新探 553

陳柄良

陳炳良,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曾任敎於美國俄

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

校東亞語文學系、香港大學中文系。現任嶺南大

學中文系講座敎授。研究領域包括神話、古典文

學及當代小説。著有:《張愛玲短篇小説 論

集》、《神話、禮儀、文學》和《形式、心理、

反應》等。

〔論文提要〕

王璞的短篇小説在處理尋找自我身分的主題時’為主角構築了思想上

的「迷宮」。他們要忘掉過去,要躲開記憶的網。他們懷有一個願

望:要找出一條出路,或是衝出「白茫茫的空虛」。因此’王璞小説

中,迷宮的背後隱藏著令人啼_的焦慮。换句話説,在荒讓中看到的

不是令人失笑的生活情節,而是人生的困惑。

尋找身分的故事:王撲短篇小説主題新

P:80

8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尋找身分的故事:

王璞短篇小説主題新探

•陳柄良•

黎海華替王璞的《知更鳥》作序的時候,把她的小説稱為迷宮小

説。這一説法甚有創意。它同時也恰當地描畫出王璞小説在文字上那

種「瞻之在前,忽然在後」的迷離境況。黎海華説「王璞迷宮遊戲的

最大特點,就是人物沉迷於尋尋覓覓、炮究轉轉的過程,始終達不到

目的,或者忘了目的,或者不知道真正的目的。這也是到頭來一切計

劃、行動徒勞的原因。」(《知更鳥》’頁10)

小説中一些主角對往事沉迷的程度反映出他們「面對人生和命運

的無能無助。」這種小説中「瀰漫的荒認感,很有『存在』的況味。」

(《知更鳥》,頁4)根據黎海華的看法,「這類角色活在過去的回憶,

遮掩或逃避他們不能適應新環境、新關係的實況。」(《知更鳥》,頁

9)

也斯在《熟悉與陌生——讀王璞小説印象》中也指出她的小説人

物,「突然去到一個新的處境中,好像看見了一點甚麼,想説一點甚

麼,是甚麼呢?卻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他又以《紅

房子》為例,説:「小説的敘述者,由於某種隱約的感情,由於心中

的欠缺,由於某種深藏的簡往,想到紅房子去。經過一番猶豫,她終

於下定決心去了。但去到又迷了路,並沒有找到。她最後還是回到自

己原來的生活。」(見王璞:《女人的故事》,上海:百家出版社,

1992])

上述的評論相當中肯。但是某些(事實上是大部分)角色是否活

在回憶中呢?我認為,未必。實際上,他們大都是「近郷情更怯,」不

敢去碰觸往事。《紫色的小夢》就有這麼的兩句:

P:81

尋找身分的故事:王建短篇小説主題新探 555

記憶的沉重的網 … …

能夠躲開這張網的人有福了。(《雨又悄悄》,貢4 2 -43 )

《紅房子》的敘述者也對自己説:「越是接近目的地’我就越是清

楚自己是在幹一件蠢事,我的心也就越跳越急。」(《雨又悄悄》,頁

28) 她在迷了路的時候,「抬起頭來仰望著稀稀拉拉只有幾點星星 的

天空,它是那麼黑那麼深遠,簡直讓人懷疑它們是否藍過,〔案: 這

指她心儀的男子喬大林。「我非常喜歡這個名字,這三個字的音調 裏

仿佛透射出一種既響亮又神祕的藍光,我喜歡藍色。」(《雨又 悄

悄》,頁20)「……〔她〕覺得自己又溉小又可憐。」(《雨又悄悄》,

頁 29) 她就是這樣憑著神秘的意志去找尋自己心中所期盼的,但是 ,

卻迷失了。

另一方面,《紅梅谷》的主角小島因為「紅梅谷」這塊路牌使他

想起紅河村這首歌,便約同朋友去看看。經過了一些誤會’他還是獨

個兒坐公共汽車去。出發前一晚,「他夢見自己來到一個地方,遍 地

是綠色的草地,沒有一個人,連一隻鳥也看不到,然而卻有一陣陣 音

樂裊裊飄來,側耳細聽,竟是紅河村,這麼説紅梅谷真是跟紅河村有

些瓜葛的?」(《知更鳥》,頁24)可是,當汽車來到紅梅谷時,他卻紋

風不動地在座位上坐著,讓汽車繼續前行 。

往事不但沒有給人以慰藉,有時還引起一些誤會。袓母因收到一

封簡單的電報而突然死去。大家都猜不透其中的原因。跟著,這件事

還牽涉到政治層面上,人性醜陋的一面就顯現得更為突出。短短幾個

字的電報竟然掀起了歷時好幾年的風波。(《祖母的秘密》’《雨又悄

悄》,頁305-314)從這個故事看來,大多數的主角都有「往事不堪回

首」的感慨。

《扇子事件》和《旅行話題》都是女主角想重遊舊地,追憶逝水年

華(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但是往事未必如實地保存下來。

《漲水那一年》中,學生們在班上把一雙要好的男女孩子的姓換著叫。

這象徵著往日的事件可能是張冠李戴 ’ 不實不盡的。而一些人就在 人

叢中「鑽著,擠著,撞著,碰著,連自己也不明白,究竟在尋找一個

隱身之處呢?還是在尋找一條出路?」(《漲水那一年》,《雨又悄悄》,

頁 1 2 , 14) 如果我們把這幾句話作為隱喻來看,我們可以把它們解 釋

P:82

55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成角色對身分的追尋。對那些經歷過「文革」而後又移居來香港的 角

色,他們會有「身分的危機(identity crisis) J 。對他們來説 ’ 往 事 並

不那麼光彩,有些更是痛苦的。《幽會》中的小秀無意中發現已去 世

的丈夫有了外遇,使她發出一聲痛徹心肺的哀歎。(《雨又悄悄》,頁

90)

此外,《我的小城》中的主角在重訪她的小城後,它給她這樣的

一個印象:

小巷隱藏在那一片糢糊的暗綠中,是那種被千莫隻聊踐踏得陳舊

不堪的髒今今的綠,一切的悔恨一切的坤吟都模糊在那片綠裏。

爾後,就是白茫茫的空虚。(《雨又悄悄》,買323 )

最後,她説:

我不是旅行家,我想我是從這小城的河水中流出去的一顆沙粒,

流入了大河又流入了大海,最後摘淺在這個小島上’你想我又怎

能説得清那個小城的風景?我只是有一種想説的願望,對著面前

這張空無一字的信紙。

是的’除了巷子口上的酸辣粉外,(《雨又悄悄》,頁324)故郷

沒有任何事可以認同,倒不如把往事忘得乾乾淨淨。《紅梅谷》的小

島和《旅行話題》的妻子雖曾緬懷往昔,但小島只在夢裏找他的紅河

村,而妻子大概不想去「傷心之地」,(《知更鳥》,頁9 5 ) ’所以

沒有應梁兄的邀請去黑龍江,也沒有去新西蘭,「只是去了一趟 泰

國,帶回了一包蛇藥膏,假的。」(《知更鳥》’頁96)這裏的假藥膏,

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

做得最徹底的應當算是《風又飄飄》的夏之了。她死時,「沒有

留下一張日記,一份信件,她抹去了她存在的一切痕跡,她甚至銷毁

了她的所有照片。」(《雨又悄悄》,頁142)他的兒子李進,憑著一個

電話號碼,從哥本哈根來到香港,發掘他母親的過往。但到後來,他

接受母親友人的勸吿,放棄了追尋。那個勸吿是這樣的:「你母親已

盡了她的能力為你做了一切了,難道你僅僅是為了滿足你自己的好奇

心,就忍心打破她苦心為自己編織的寧靜嗎?你心裏明白,你母親已

經為她過去所做的一切付出過代價 了 ’ 你沒有理由再傷害她。 」

(《雨又悄悄》,頁152)小説裏沒有給我們一個真切的理由,但在《相

P:83

尋找身分的故事:王续短篇小説主題新探 557

遇之展開》的梅朵也提出了相似的原因 :

我已把過去的一切全忘光了,一點也不剩。忘得乾乾淨淨’再也

不想提起來。我不要那些濕渡漉、黎乎乎的東西來糾纏我(《雨又

悄悄》,育289 )

這些角色不管是因為罪咎感,或是因為某些事令他們耿耿於懷,

他們都選擇忘記過往來保護自己。但正如《我的小城》裏的陳燁( 曾

經是「造反有理軍」的宣傳部長)所説:「逃到哪裏去都逃不過報 應

哪!」(《雨又悄悄》,頁322)他們只能從兒時的往事得到安慰。

〔麥地〕覺得這三十多年的日子全都是含糊不明的’唯有八歲時那

個門口掛紅辣椒的院子’清晰而實在,細滅而具體。(《雨又悄

悄》,買291 )

也是為了這個緣故,他和小島對在當時出現在院子裏的小女孩的

事情談得相當投入。(《相遇》,《知更鳥》,頁14-16)同樣的情形

也發生在《話題》的故事中。當談到和女主角素未謀面的阿玲的情況

和她的死時,她(女主角)第一次覺得自己活了過來,而她的朋友 魯

岸「跟剛才來比變了一個人似的。」(《知更鳥》,頁41)如果不是用

上述的觀點來解讀,這故事就的確荒讓得可以了 。

同樣荒讓的是《一次目的不明的旅行》這一個故事。它敘述兩個

人去吃火鍋,但到後來卻散失了。那個先離開火鍋店的女士卻去買了

一根被當作虎骨的狗骨。這個原因大概是記憶「老是記住了些次要東

西而把主要東西忘得乾乾淨淨。」(《一日長如百年》,《知更鳥》,

頁 117 。《辣椒的故事》也説:「我老是覺得我沒有把重要的部分 説

出來」見《知更鳥》,頁 161) 在香港的現實社會中,甚麼是主要 ,

甚麼是次要,實在不容易分辨。《知更鳥》的主角受到阿田的死的困

惑,「感覺彷彿是一個闖入了迷宮的人,面前的每一條路都可能是出

口,但它們又都不是,它們都只是一個個美麗的幌子。」(《知 更

鳥》,頁 66) 對這些角色而言,他們都是過客。因此,嘵迎是不是 那

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名字并不重要;(《馬場情緣》,《知更鳥》頁134-

140)對林濤的呼唤自然可以響起「東宇」的回音。(《過客》,《雨

又悄悄》,頁 71-79 。)我認為這些故事都表示出角色面對著身分 的

危機。因此故事的結局多屬徒勞 。

P:84

55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總的來説,小説中的迷宮顯示出主角的迷惘。他們進既不是, 退

亦不易,老是在歧路中繞圈子。《知更鳥》的詭異氣氛給人一個茫 然

的感覺,就像《莊子》所説的:「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

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齊物論》)

《鐵道東,鐵道西》的主角也曾經這麼説過:「可我還是沒把握説

人人都能明白這裏講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首先我自己就有點兒不明

白。」(《雨又悄悄》,頁94)事和人中間飄蕩著一層層的迷霧’使他

們無法貼近。(《風又飄飄》,《雨又悄悄》,頁149)如果把這句話

作為尋找身分的象喻的話,一些主角自然會覺得一切只屬徒勞,難 怪

他們只看到一片空白了 。

你知道空白在甚麽時候出現嗎?多次失望堆積而成的挫折感’會

在時間的流逝中轉換成無奈,…。生命的空白和戲劇的停頓性質

其實完全兩樣。戲劇的停頓之後是更大的活力’而生命的空白之

後,也許就是死亡。(《一日長如百年》,《知更鳥》,夏1 31 ° )

我們只盼望他們早日走出夢境,不再像《做夢》的主角那樣地「不

知何去何從,」(《雨又悄悄》’頁372)仍然在迷宮裏亂闖。

宗璞曾寫過一篇叫《我是誰》的小説(原載於《長春》,1979年

1 2 期;後收入《繽紛的小説世界》第三冊 ’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 版

社 , 1988) 。 它的主角韋彌經過了文革的動亂,丈夫被鬥而自殺 ’ 引

致她「竟弄不清自己是誰’東奔西顛,叩天問地地尋找自我。……自

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了甚麼,自己算甚麼。」這篇小説充滿了強烈自

我失落感及與相聯的人生荒讓感和人的孤獨苦悶情緖。最後,韋彌投

湖自盡(參考汪麗亞:《〈我是誰〉與〈變形記〉:現代人自我失落的

痛苦》,收入童志剛、張小東、夏武全編:《融合與超越一新時期文

學與外國文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8 9 , 頁 274-283) 。 這

個結局很像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吳漢魂也是面對身分危機而自

尋短見。所不同的是,宗璞在小説中説韋彌在深受打擊之餘,導致精

神分裂,終於投湖自殺——回到祖國’亦即是母親的懷抱(這又令人

想起郁達夫《沉淪》裏主角的自沉)。可惜的是,宗璞説韋彌在投湖

時,「充滿了覺醒和信心。」她還在故事收束時’加上這麼一條的光

明尾巴:「然而只要到了真正的春天,『人』總會回到自己的土地。

P:85

尋找身分的故事:王建短篇小説主題新探 559

或者説只有『人』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才會有真正的春天。」我們可

以説,這樣的寫法太過淺露了。

王璞的小説把同一個尋找自我身分的主題作不同的處理。她為主

角構築思想上的「迷宮」(芝加哥的街道,對吳漢魂來説,也是個迷

宮)。但她沒有以死作為結局,只強調故事中的主角所做的一切都屬

徒勞吧了。這使她的小説沒有這麼沉重,令讀者在迷惑於角色的所作

所為的時候,感到一些些的滑稽和荒讓。或許這是我所説的「輕性」

文學作品吧!

最後,讓我們簡單地作一比較。《芝加哥之死》的吳漢魂面對的

是如何融入異地文化這個問題;而韋彌在《我是誰》卻在政治壓力下

人格分裂。他們都孤立地活在死亡的暗影下。吳漢魂覺得芝加哥像個

「冷翠燭,勞光彩」的鬼氣森森的墓地,而韋彌則在「深淵裏踏踏獨

行,」並且覺得自己是「一隻迷途的孤雁,在黑暗的天空中哭泣。」最

後’吳和韋都選擇了死亡。

同樣是面臨身分的危機,王璞小説的主要人物卻和吳、韋有所不

同。他們不像後者背著過去的包揪。他們甚至要忘掉過去,要躲開記

憶的網。他們沒有絕望(不像韋彌提出「人是甚麼」這個古老問題,

也不像吳漢魂「不要再見日光,不要再見人’不要再看自己」);相反

地,他們懷有一個願望:要找出一條出路,或是衝出「白茫茫的空

虚」。因此,王璞小説中,迷宮的背後隱藏著令人卩希噓的焦慮。換句

話説,在荒讓中看到的不是令人失笑的生活情節,而是人生的困惑。

附註:本文的討論依據王璞兩本小説集:《雨又悄悄》(桂林:滴

江出版社,1996);《知更鳥》(香港:基督敎文藝出版社,1998)。

P:86

5 6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誇文集(下i f )

藤井省三

藤井省三(FUJII Shozo) , 1952 年 1 1 月 1 5 日

生於日本東京。1991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

位。1985年後任職日本櫻美林大學文學部副敎

授 , 1988 年起轉任東京大學文學部副敎授 ,

1994年昇任為東京大學文學部敎授。主要著作

有:《魯迅〈故郷〉的讀書歷史》、《愛羅先河

的都市物語——一九二〇年代的東京•上海•

北京》、《臺灣文學一百年》、《東京外語支那

語部》,合著有《新的中國文學史》。

〔論文提要〕

李碧華的小説《胭脂扣》(1984)是以1982年的香港為舞臺的暢銷小

説,內容是五十年前吞鴉片煙自殺的妓女如花,為了尋找昔日愛侶而

重回人間。如花與富家少爺十二少相戀’因十二少父母的反對而雙雙

歹旬情。可是十二少生存下來’留下如花一個人在地府痴心等待。本文

從社會史的觀點,一方面闡明作品用電車表明的市民歷史觀’等待了

五十年的如花自稱香港人的深意,另外也闡明小説與八十年代香港意

識形成的關係,考察本作品向面對九七問題的香港讀者發送的訊息。

——孛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小説為何與如诃讓八

r記憶」香

P:87

小説為何與如何讓人「記憶」香港——李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87

小説為诃與如何讓八「記憶」香港

——孛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藤井省三 •

(一)電車的歷史觀

行走港島北岸鬧市的電車於1904年開始營業,目前服務距離長達

十六公里。電車通車七十六年後的1980年2月,連接港島金鐘和九龍

半島觀塘的香港首條地下鐵觀塘線終于正式通車。第二年的《香港年

鑑一九八一》以「電車有追不上時代感覺」為題的文章中,認為「看

來,港島地鐵通車時,電車將會遭到淘汰」1。在連香港人都驚嘆「香

港近年變遷太大了……五年換換風景」2的香港,以時速十公里的緩慢

速度行走的雙層電車可算是香港近代史的見證了。順帶一提,地下鐵

通車初期電車每天載客三十六萬人。

李碧華的小説《胭脂扣》以地下鐵通車兩年後的香港為背景,當

初有被淘汰危機的電車是故事開端的主要舞臺。《胭脂扣》初版於

1985年1月,翻開手邊的《胭脂扣》版權頁一看,這已經是1998年的

第十九版,可算是暢銷書。1987年它被改編成電影,由關錦鵬執導,

梅難芳、張國榮主演,並獲得1989年度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

1990年「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中,香港色蕾舞團將《胭脂扣》改編

成(被視為高級藝術的)色蕾舞劇。據李焯雄的説法,「在小説和電

影媒體上都有仿作,儼然開放一大新文類(「塘西」文類)……如此,

《胭脂扣》可被視為初步『殿堂化』(canonization),亦構成一個跨媒

體(書、影、歌、舞)又互相指涉的『新文本』。」3

《香港文學書目》把《胭脂扣》的內容概括為:青樓女子如花不能

嫁入富家子第十二少的門戶’雙雙因此服毒袍情,但十二少在垂死邊

P:88

5 6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緣被救回,剩得如花獨赴黃泉,五十年後如花從陰間返回陽間尋找情

郎。此外還加上以下短評:「這是一個頗傳統的愛情故事,作者作出

變奏,小説加入了八十年代的一對戀人帶出現代和傳統對愛情的不同

的看法。」4其實所謂作者的「變奏」真的只是「對愛情的不同的看法」

而已嗎?

故事的開端是,故事中的「我」袁永定任職報館廣告部副主任,

一天黃昏時分,招呼一位到訪報館的神秘年輕女性客戶。她要求在報

紙上登出這樣的尋人廣告:「十二少:老地方等你。如花」。可是因

為她身上並沒有任何現世通用的貨幣,所以袁永定拒絕了她的要求。

當他打算回家,走向電車車站的時候,如花再次出現。在幾乎空無一

人的車廂內,兩人談到袁永定家附近一家現在已經變成街市的舊戲

院,可是袁永定小時候看過記得的電影和演員的名字她完全不認識,

反而列舉一些舊戲目如「牡丹亭」、「陳世美」等。袁永定漸漸明白

她雖然跟自己一樣屬狗,但是她的出生年分並非 1958 年而是 191 0

年,她是五十年前已經離世的亡魂。袁永定害怕被鬼魂吸血,一面求

情「我倆血型又不同」,一面想中途下車,可是如花毫不在意,開始

談自己的過去:「到了嗎?在屈地街下車,中間一度水坑。四間大

寨:四大天王。我便是當年倚紅樓紅牌阿姑……」。惶恐萬分的袁永

定的反應相當意味深長——「如花’我什麼也不曉得。我是一個升斗

小市民,對一切歷史陌生。當年會考,我的歷史是H」。H是最差成

續,不過袁永定並不是壞學生’根據他本人的辯解’原來「我只是歷

史不好。其他都不錯。……會考之後,我讀了兩年預科,然後在大專

修工商管理,現任報館廣吿副主任……」。

從開頭電車上的一幕中,可以看出《胭脂扣》的其中一個主題

是:重回現世的名妓向對歷史一無所知的現代人講解五十年前的香

港。不過講解的既不是政治史,也不是經濟史,而是從一個二十二歲

_情的年輕妓女的低角度看出去的香港風貌。現代人袁永定跟比他早

四十八年出生、於五十年前珣情的如花之間的共通回憶幾乎只有電

車,這一點也很有趣。袁永定在等電車的時候,想到電車也許快要被

淘汰,也問自己:「人們記得電車悠悠的好處嗎?人們有時間記得

P:89

小説為何與如何讓人「記憶」香港——李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563

可以説《胭脂扣》這小説,是由一個突然闖進忙得連記憶電車的

優點的時間也沒有、朝夕不安的袁永定的日常生活中的女鬼’來講述

香港美好昔日的愛情悲劇。如花為了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與十二少

雙雙珣情後’在地府等待了五十年,耐不住對十二少的戀慕’不惜犧

牲投胎的機會,重回人世——她這種義無反顧的愛感動了袁永定和跟

他在同一家報館當娱樂記者的女朋友凌楚娟,二人決定全力幫助她尋

找十二少。結果「對一切歷史陌生」的袁永定跑去圖書館,翻查《香

港百年史》以至娼妓史等資料。圖書館所藏的最舊的微型膠卷報紙也

只到如花自殺六年後的1938年。袁永定雖説只是在廣吿部工作’不過

總算是個喫報館飯的,後來袁永定終於在舊貨店的一大堆舊《天游報》

中找到有關如花自殺的新聞,才得知當時如花因為害怕十二少臨陣退

縮,所以在十二少吞生鴉片之前,先在酒中混人了安眠藥’卻反救了

十二少一命。

不僅如此,離開圖書館後,袁永定陪如花一起到歷史悠久的批發

商集中地文咸西街,也就是以前十二少家族經營的大藥鋪的所在地。

藥鋪的中年男人問及袁永定的來訪目的的時候,袁永定急中生智:

「——這樣的,我袓父專營花旗參,以前在附近也有店鋪。後來舉家移

民到——英國去。今次我回來,代他採訪故舊,姓陳,叫什麼 振

邦……。」陳振邦就是十二少的本名。會考歷史考H的袁永定,就這

樣搖身一變成為追查「升斗小市民」袓源的郷土史專家。根據香港的

敎育制度,袁永定在中學時代所學習的歷史,應該是英國和中國的歷

史。如此看來,可以説袁永定與如花相遇後,才首次以商家少爺、妓

女等社會中下階層的角度而非殖民地支配者或共產黨的角度去檢視香

港的歷史。

若把袁永定的名字的頭二字「袁永」倒過來的話,就變成「永袁」

——永遠,他被命名為「永遠的宿命」,一個與歷史家相配的名字。

實際上,在小説開頭袁永定與如花相遇的場面中,如花曾對他的名字

下過這樣的評語:「好’有一種地老天荒的感覺。簡直不像人的名

字,像一塊石頭,或者橋,或者墳墓」。還有一次,女友凌楚娟喫如

花的醋,在一家常去的餐廳裏罵袁是「色魔」,最後還説「……吵架

是永遠都吵不完的!」這時袁永定的感想是「連五千年男人的罪孽也

P:90

5 6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關我的事?我袁永定要代揹他們好色之徒的十字架?」,這是以反語

的方式談及白己的永遠性。5

(二)五十年後的回歸

可是到底如花為什麼要在五十年後重回人世呢?為什麼作者讓 如

花五十年後重回香港,而不是三十年或四十年後呢?書中有這樣的 一

幕:如花在香港街頭漫無目的的逛了一天後,對袁永定和凌楚娟這 對

情侶説:「環境一點也不熟,馬路上很熱鬧。我們那時根本沒有車 ’

都是走路,或者坐手拉車。我在來來回回時被車撞到五六次 ’ 真 恐

慌。」然後袁永定安慰她説:「到了一九九七後,就不會那麼恐 慌

了。」心地善良可是講話刻薄的凌楚娟卻加上了這麼一個玩笑 :

(一九九七年是)我們的大限。……那時我們一起穿旗袍’走路’

坐手拉車’抽鴻片’認命。理想無法實現,只得寄情於戀愛。一

切倒退五十年。称那時來才好呢 ’ 比較適應 。

《胭脂扣》的時代背景是1982年。正是這一年的九月’英國首相

戴卓爾夫人訪問中國,與 鄧 小 平開高峰會議 ’ 商討九七問題。據説 英

國本來希望可以延長新界租約,可是要求全面收回香港的中國一口拒

絕。嚴重的政治不安開始在香港擴散,「特別是一九八二年中開始,

房地產的投資及貸款若超過十五年以上,都為了一九九七年七月的期

限而全部停止。三、四年前像著了魔一樣一窩蜂去搞房地產的五百萬

島民……陷人了半恐慌狀態」6。中英會談陷入困局的時候,恆生指數

跌至最高時的三分之一,港幣也I乏值至有史以來的最低點。袁永定和

凌楚娟對九七年後的生活持悲觀態度, 也 是可以理解的 。

直 到 1983 年年底 , 英國終於改為全面讓步,決定把香港全部 歸

還。第二年十二月,有關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在北京正式簽訂’定於

1997 年 7 月 1 日把香港歸還中國。而《胭脂扣》是回歸決定後出版 的

作品。 .

根據聯合聲明’香港一貫的資本主義制度與生活方式將維持五十

年不變,香港將成為擁有「高度自治權」的特別行政區。也就是所謂

「一國兩制」的構想。Matthew Turner曾對「五十年不變」有以下的

評論:

P:91

小説為何與如何讓人「記憶」香港——李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565

所謂香港的「生活方式」是指什麽呢? … … 因為從來沒有一個 社

會可以「維持五十年不變」,那麽要怎樣才能讓社會的變化合 理

化呢?在有關香港將來的條約的重要部分,用上了一個意味 含

糊、幾乎可以讓人解釋為任何東西的新詞。 7

過去五十年香港的「生活方式」到底有過什麼變化呢?利用男 女

愛情的今昔比對,如實地把這五十年來變化之大表現出來的是回 到

1982年現世的如花。

(三)八十年代的意識成熟

本文開頭引用過的《香港年鑑一九八一》,曾提到急切需要建 設

威脅到電車的地下鐵的理由是外來移民突然大增 ’ 交通問題反而更 趨

嚴重。香港的社會學家邵一嗚在中國的專門雜誌《人口研究》中 指

出,「在1978-1980年這短短三年內,一共有四十萬大陸移民來到香

港。合法及非法的各半。這度大的數目,當然會對香港人口帶來衝 擊

和使社會服務百上加斤」。1977年底的人口估計是四百五十六萬人,

所以三年內南下的移民幾乎達總人口的一成。邵一嗚還指出,受到 影

響的不止是交通系統,住宅問題也陷入嚴重的困境 。

在社會服務上其中一個很大的影響就是房屋供應短缺。香港政府

在 1973 年提出一項野心勃勃的十年長遠房屋計劃,預算在 198 4

年使所有人可以「居者有其屋」 ’ 解決香港長久的居住問題。 但

隨著四十萬大陸移民突然读入,而當中大部分依賴政府提供 住

所,這個計劃便無法完成。香港人在失望之餘,難免埋怨大陸移

民使他們美夢成空。8

《月因脂扣》開頭,袁永定問跑到報社廣告部的如花:「你是大陸來

的吧?」,應該也是因為意識到這場移民潮吧。可是如花的回答 是

「不,我是香港人。」細心的讀者一定會感到這個回答不對頭。一個生

活在1930年的移民社會香港的妓女,人家間她是哪裏人的話,她會回

答自己是「香港人」嗎 ?

眾所周知,清朝在1840年鴉片戰爭中敗於英國,兩年後南京條約

把香港割讓給英國。當時香港居民的數目估計約為五千人。一個半 世

紀後,現在的人口達六百二十萬。激增的人口是來自中國本土的 移

P:92

56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民。人口專家張仲深對此也在《人口研究》發表了以下的見解 :

男女性比例偏高是香港人口特點之一。……1911年的人口為四十

五萬,男女比例高達184. 4 ’ 1921年和1931年分別下降到158. 0

和134.8。……非香港出生的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1911年為6 8 .

5 % , 192 1 年為 73.3%,193 1 年為 67.5%,……196 1 年以前,

香港居民的三分之二是外來移民。初期移民大多數不是永久性移

民 ’ 其中以男性佔絕大多數。 9

社會學者劉兆佳形容這種移民現象是「英國人和中國人以財富為

目標的共同作業」。某英國記者曾這樣形容這個「自發性移民」 社

會:「香港一直被視為火車的一個中途站。人們來來去去,你可以 跟

她偷偷情,嘗嘗一夜溫柔的滋味,可是絕對不可能與她戀愛」。“

令這樣的移民社會香港作本質上的改變的契機,是1967年的反英

大暴動。呼應當時中國爆發的文化大革命,香港的左派勢力在「毛 澤

東思想」的全面影響下斷然實行政治色彩濃厚的勞動鬥爭,由此引 發

的反英暴動由五月一直延續到八月,I 2香港政府決定武力鎮壓。幸好

因為中國國內權力鬥爭引起的混亂導致香港左派勢力全面崩漬,總算

渡過危機。其後香港政府開始策劃以經濟成長和住宅為中心的「公共

政策」,藉此「與過去作出根本的決裂」。Matthe w Turner這樣子説

明:

本地經濟獨立,行政上抹用有效率的自治方式,令本地的生活方

式急速偏離臺灣和中國大陸,人們首次意識到自己和中國大陸的

差異。香港在政治上經過一九六六年與六七年對殖民地統治的暴

力對決已經元氣大傷,人們關心的目標轉向生活水平逐漸上昇等

物質利益方面。而本地出生的第一代對充斥新傳媒的西方模式雇

生憧憬。……利用「市民」「社群」「歸屬感」等用語作大規摸的

反共宣傳是一九六七年以後的事。 … … 到六十年代末,「社群 」

已經不再是和大部分人沒有關係的概念了。與官方言論一起,相

當舍糊的本土意識開始在香港抬頭。

……儘管有民族意識的強力牽引,一九六七年後香港人抗拒認同

中國大陸。在這個過程中,人種言論(不管是對「國民」還是對

本地族群的感情)被更富彈性、意味舍糊、更富包容性的通俗本

土文化意識所取代了。

P:93

小説為何與如何讓人「記憶」香港——李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567

……十年以後,很明顯地本土的生活方式已經慢慢取代對傳統文

化的感情,成為主體意識的基礎。到八十年代中,人口的絕大部

分認為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從這一點來説’六十

年代是「香港人」時代出現的黎明。 n

就是這樣,六十年代後期到七十年代出現的中產階級開始形成 香

港意識。正在此時,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移民潮再起 。

四十萬大陸移民從中國湧到香港。耶魯大學人類學敎授簫鳳霞有以下

的看法: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一個移民社會。為什麽七十年代來自中國的

移民,不論非法和合法,統統被稱為「新移民」呢?……在他們

大量定居香港之際’正是本地人對自身的將來越來越擔心之時。

面對著這批新移民,受過高等敎育的本地精英每每覺得難以 容

忍,把他們想像成為來自中國的禍患。……本地一般工人都因而

感到生計備受威脅,怨説新移民把他們的飯碗观碎。……新移民

被欺低的形象成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居民劃分「我們香港人」和

「他們大陸人」的基準。I

4

三十年代住在香港的如花並沒有「只是模糊地覺得自己在民族上

或文化上是『中國人』,或更狹窄地從出身•語言地域上感到自己是

『廣東人』『潮州人』等」I

5,這應該是適當的想法。與如花相比,1958

年出生,1970年代接受中學•專上敎育後投身社會,被如潮水一般湧

入的大批新移民嚇一跳的袁永定,可説是擁有穩固的「香港人」意 識

了。二人之間相隔了五十年的歲月,各自的主體意識本來就應該有相

當的差異。前面提過,《胭脂扣》是袁永定學習五十年前的記憶的故

事。小説以風俗為中心,把三十年代的記憶巨細無遺的重現出來。儘

管如此,如花在故事的開端並沒有自稱籍貫是廣東省某某縣,而居然

與八十年代的香港人一樣自稱「香港人」’可説是為了告知讀者,這

部小説並非重演「傳統的愛情故事」,香港意識的創造這個「變奏」方

是主題。五十年前的愛情悲劇作為香港意識的延長被重新記憶,方 與

八十年代聯係起來。小説《胭脂扣》讓八十年代的讀者記憶三十年 代

的香港,藉此創造出香港意識的五十年歷史 。

P:94

56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四)「通俗」小説與香港意識

關於文化在香港意識的形成上起的作用,有好幾種議論。比 如

Cha n Ho i Man 有以下的意見 。

因此在香港 ’ 不管以高鈒文化、國民文化、傳統文化甚至是 以

「租借文化」等標準來看也好,談得上是單一的、首尾一致的文

化基礎並不存在。在各種社會文化範圍中,唯一比較能提供某種

覆蓋全體的文化架構的只有通俗文化。 … … 通俗文化可能成為 體

現及形成香港社會、文化、政治精神最關鍵及有力的發起人。l b

此 外 ,認為香港意識本身 「淺薄」 的呂大樂也有意見 。

「香港意識」本身就是缺乏一個中心——它既不是反叛意識(例如

反抗港英殖民地管治),也不是一套既有文化的延續;當香港 人

在八十年代要面對九七問題而無法表達出一種集體訴求的時候,

那正好説明了「香港意識」本身的淺薄。I

7

在香港這種主體意識與文化之間密切可是脆弱的關係以及狀況之

下,李碧華從由電車牽連著的五十年前的過去喚回女主角, 讓 她 在 香

港傾訴往昔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作者描寫出一個為愛而死,為愛而

等待五十年的香港人女主角。特別是如花不變的真情與美貌,與染上

鴉片毒癮的十二少的老醜淪落形成強烈的對比。追求愛 = 理想的人 方

是美好的,懦弱地生存的人等著他的是痛苦醜惡的餘生,這正是作者

想吿訴讀者的。

這種市民道德觀在香港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難道不能説《月因

脂扣》從這種為了愛、為了自由和獨立以生命作賭注的香港人傳統中

看出主體意識,藉此説明香港市民必定能夠安然渡過帶來巨大變化的

「一國兩制」下的五十年嗎?而廣大香港市民正是對這一點產生共嗚,

使這部小説成為暢銷書,使它被改編為電影,色蕾,成為跨媒體的作

品吧。

不過在香港的評論家當中,有認為妓女自由戀愛是不合情理的。

比如説李焯雄有這樣的説法:

書中每每以如花 / 十二少跟凌楚娟 / 袁永定的愛情做對比,處 處

数人覺得今不如昔……唯有當年塘西始有真愛。……這種對澄沒

風俗的憐惜,不是對香港自身歷史的醒覺,而是把背景複雜的歷

P:95

小説為何與如何讓人「記憶」香港——李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識 569

史現象(娟技)塵縮為僅供遊覽搜秘的場面。IS

不過中國在四十年代之前,女性基本上是三步不出閨門,可以自

由戀愛的只是極少數受過高等敎育的女性。根據1930年的統計數字,

全中國的中學女生,也可以説是未來的戀愛人口,只有不到九萬人。I9

在三十年代,香港青年男女能夠邂遁談情的地方主要也是妓院。

李碧華在唤回五十年前的一段愛情故事之際,安排一個妓女當女

主角的意圖並非是「供遊覽搜秘」,而應該理解為對「香港本身的」戀

愛「歷史的醒覺」吧。而且《胭脂扣》採用的不是以「公平」為名目

的殖民地統治者或是中國共產黨官方認可的史觀’而是與從低角度去

「檢視歷史」的香港市民同樣高度的歷史覲。

〔注釋〕

1《香港年鑑一九八一》(香港:華僑日報出版社)。

2李碧華:《胭脂扣》(香港:天地圖書,1998年第1 9版)。

3李焯雄:《名字的故事——李碧華〈胭脂扣〉文體分析》,陳炳良

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書店’ 1991)。

4 黃俊東等合著、黃淑嫻編輯:《香港文學書目》(香港:青文 書

屋,1996 年)。

5有關袁永定的命名,李焯雄有以下的看法:「名字(人名、戲名、

事物的名字——各式各樣的「名目細節」)往往是敘述的焦點,也

是作者回溯歷史的著眼點。」見注3。

6岡田晃:《香港》(東京:岩波書店,1985)。

7 Mattrew Turne: 60'sX90,s: Dissolving The People, Hong Kong Sixties:

Desigziii^gWe油香港藝術中心,1995。

8邵一嗚:《大陸移民對香港人口和社會的影響》’《人口研究》第

二十一卷第五期’ 1997年9月。

9張仲深:《香港人口狀況及其特徵剖析》’《人口研究》1982年第

三期。

10 Lau Siu-Kai: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on g Kong, 1982 °

11 E. Pereira: Plain Talk, Hong Kong Standard, 1965 年 2 月 28 日’注

P:96

5 7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

9

9 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7文章引句再引用。

1 2中鳩嶺雄:《香港回歸》(東京:中央公論社,1997)。

1 3 同 注 7 。

1 4簫鳳霞:《香港再造:文化認同與政治差異》,香港《明報月刊》

1996年8月號。

1 5 森川真規雄:「『近代性』⑦經驗 … … 香 港 7 4 尹 : / 尹 < 尹 < 再

論」。『民族 T 言壳中國』。東京•朝日新聞杜, 1998 。

16 Chan Hoi Man :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4 (edited by Donald H . McMillen and Ma n Si-wai),

Hon 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 443-68.

17呂大樂:《唔該,埋單!——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香港:

閑人行有限公司,1997)。

1 8 同 注 3 。

19中央敎育科學研究所編:《中國現代敎育大事記》(北京:敎育科

學出版社,1988)。

P:97

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

艾曉明

艾曉明,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中山大學中文

系敎授,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著有《青年巴金

及其文學視界》、《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

《血統》、《天空之城》、《騎桶飛翔》、《從

文本到彼岸》;譯有《小説的藝術--認識米蘭•

昆德拉》、《古典主義》、《表現主義》等;編

有《浮城志異——香港小説新選》、《中國女性

小説新選》、《浪漫騎士——記憶王小波》、《黑

鐵時代——王小波小説遺稿及早期手稿》、《地久天長——王小波中短

篇小説、劇本合集》、《火锬與碎銀——都市女性散文叢書廣州卷》

等。

〔論文提要〕

李碧華的小説通常給人「詭異」之感,已有的研究涉及到她的小説的

幾個矛盾性:文字單薄,想像並不單薄;寫女性,人物卻缺乏女性的

主體性。本文以她的三部長篇小説《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

《霸王別姬》為代表,分析她的小説如何引用和改寫傳統文本,以回應

上述討論。我認為’她對傳統文本的處理可以概括為:窮形盡相、移

花接木和拼貼隱喻三種方式。李碧華以女性的立場重寫傳奇中的女性

人物,對被壓抑的弱者的心理有深入的開掘。但她在情節結構上較多

倚賴傳統文本,她對故事性的追求制約了她在其他方面的藝術表現

力。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别姬

戲弄古今:談孛碧華的《青蛇》

P:98

5 7 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 1999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誇文集 ( 下 姆 )

戲弄古今:談孛碧華的《青蛇》、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别姬》

•艾曉明•

李碧華的小説通常給人「龍異」之感,I王德威先生談到:「李碧

華的文字單薄,原無足觀。但她的想像穿梭於古今生死之間,探勘情

慾輪回,冤孽消長,每每有扣人心弦之處。而她故事今判的筆法,也

間接托出香江風月的現貌。P這裏涉及到李碧華小説藝術上的一個矛

盾性:文字單薄,想像並不單薄。李小良先生討論她的小説時提到關

於《霸王別姬》的爭議,他認為:「對電影改編中『抹除香港』的批

判,不經意地、卻又正好指向了誇釋李碧華小説的一種比較有意思的

導向:就是緊扣香港當前和過去的特定歷史時空和文化脈絡來閲讀。

這樣的角度比從傳統文學美學去批評李碧華文筆功力不足更可以洞見

她的作品在特定文化空間的意義和跟歷史政治現實的相關性。」3沿著

後面這個思路,李小良先生以《川島芳子》、《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

《青蛇》這幾部作品探索了其中的性別和文化認同問題。他談到李碧華

小説裏另一個值得思考的矛盾性:她明顯的以女性作為她的書寫主

體,但這些女性人物卻反諷地未見得富於女性主體性。而這些「非女

性主義的女角色,卻又往往是介入中心結構的邊緣喻體,令她的書寫

中各方聲音和勢力交互角力消長,使文本性愈發複雜。」4

李碧華的多部小説,尤其是改編成電影的長篇,都是一個富於傳

奇色彩的故事,其情節模式常常是引入傳統文本或對其加以改寫。例

如,《青蛇》重寫了傳統民間故事《白蛇傳》,《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以古典小説《潘金蓮》中的人物為原型,《霸王別姬》穿插引用了著

名京劇片段。這三部小説的相同之處是,它們都模仿史傳小説文體,

以講述人物生平故事為主;它們都包含一個老故事,在老故事的藍本

P:99

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上鋪陳了新的故事。李碧華如何利用傳統文本發展想像,這一點,在

歷來關於她的討論中較少被注意。本文希望探討的是,在這三部小説

中,李碧華如何處理傳統文本;老故事在何種程度、以何種方式介入

到新故事裏。我以這樣一種讀法,試圖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探討李

碧華小説趣味性的一個來源及其制約性。而李碧華的情愁故事和性別

形象,在哪些方面意在顛覆傳統書寫,卻又因為何種原因力所不逮,

我也希望從這裏得到一些解釋。

(―)窮形盡相——《青蛇》

《青蛇》以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白蛇傳》為本,要説李碧華改寫的

特色,這裏先説《白蛇傳》的傳統文本。據羅永麟先生考證,現存最

早的白蛇故事,從南宋時代流傳下來,可從《西湖三塔記》説起。故

事説的是,一個官宦子弟奚宣贊清明時節遊西湖,遇白衣女孩,帶她

回了自己家。稍後,女孩的黑衣祖母找來,公子送她們返家。女孩的

母親白衣婦人取人心款待公子,並以身相許。同居半月,白衣婦心生

厭倦,欲殺公子取其心。女孩救了他,放他回家。次年清明’奚公子

射落烏鴉,烏鴉變回黑衣袓母,奚君又被囚於白衣婦人家,女孩再施

救。這次他回家後,他的叔父奚真人得知,用道法捉三妖。俟其現形

後,白衣婦為白蛇,女孩為雞妖,黑衣祖母為獺妖。奚真人化緣,造

三石塔,鎮三怪於湖中。5我覺得,從這個最早的故事雛形裏,可以看

出後來得到保存的幾個情節元素:清明、遊湖、白蛇、造塔、鎮妖。

奚宣贊與許宣名字也有諧音之處。

一般認為,在早期的白蛇故事裏,人妖不能共處。故事發展的第

二階段,以明末瑪夢龍的文本為代表。瑪夢龍編選制作《警世通言》

平話集子,將《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這個話本用文字記錄整理發表出

來,這就是今天人們熟知的故事。此後改編的戲曲和演唱文學,基本

都以這個話本的情節為根據。這時的白蛇形象,以人性為主,勇敢善

良,而妖貌終難改變,最後不得善終。

如以瑪夢龍的話本為基本故事情節,其主幹事件如下:

1 、清明遊湖舟遇借傘(許宣清明遊湖,遇白娘子和小青 ,

許宣將借來之傘再借給白娘子二人。)

P:100

5 7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2 、許嫁盜銀發配結親(許宣索傘,白娘子主動求婚, 贈

銀。案發,許宣發配至蘇州,白娘子主婢二人前來’釋疑’與許宣成

婚)

3 、贈符逐道案發變形開店(許宣遇道士,贈符與之收妖 ;

白娘子當眾逐道。許宣因白娘子所贈衣物被捕,發配鎮江投奔叔父,

白娘子與青青再度尋來,釋疑修好。李員外起淫念,被白娘子顯形嚇

倒。許宣離開李員外,自開藥店。)

4 、棒喝勸和捉蛇法剿鎮塔出家 ( 法海和尚來店募緣, 許

宣去金山寺還願,法海棒喝許宣。許宣遇赦回杭州,白娘子二人先

到,白與許宣爭執,青青勸和。許宣姐夫設計請人捉蛇,白娘子顯

形,許宣恐懼,欲投水自盡;再遇法海,受贈缽盂;遂收服白蛇青魚

二物,砌雷峰塔押鎮,留謁四句:西湖水乾,江湖不起,雷峰塔倒’

白蛇出世,許宣出家。)

在戲曲和民間演唱文學中,對這個故事主幹有不同的發揮,比較

其增加的情節異文可以看出的趣味所在。一種是發揮白娘子作為女性

形象的特質,如增加白娘子生育一節。阿英先生考證,「《雷峰塔》之

由小説發展為『傳奇』,據所知,則始於乾隆初,蓋即所謂黃圖泌本

也。黃本不完全適宜於舞台演出,和滿足觀眾要求,於是有陳嘉言父

女之改本,並增益『產子』、『祭塔』諸出。至乾隆三十七年,方成

培又以其不文,再加改作。」6陳嘉言父女改編本,稱梨園舊本,乾隆

中葉戲劇家方成培在前人基礎上,增加《端陽》、《求草》、《水鬥》、

《斷橋》、《祭塔》、《捷婚》、《佛圓》等關目,寫成《雷峰塔傳奇》,

一直是戲曲舞台上常演不衰的劇目。方成培增加的劇情有這樣幾個特

點,一、人物性格更加鮮明,白娘子小青與法海的衝突充分展開。

二、情節在生活氣息和傳奇色彩方面都有發展’(如捉蛇與端陽飲雄

黃酒的風俗聯系在一起,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都增強了戲劇性氛

圍)。三、他改寫了故事結尾,讓白娘子後代許士麟高中狀元,祭母

完婚;因其孝道可嘉’白娘子蒙受佛恩,位列仙班。7我要特別提到的

是,在《白蛇傳》故事的不同文本中,小青形象有所不同。一種是寫

小青和白娘子同心協力,另一種則是有合有分。彈詞本《義妖傳》,

在「婢爭」、「聘仙」和「降妖」中都寫到小青和白娘子為許仙爭風

P:101

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別姬》 575

吃醋。這些情節,在內地八十年代經過整理後的彈詞腳本的新版本

中,都被刪除了,理由是要清除「那些庸俗和荒誕的東西」。8阿英先

生提到民間戲曲中有關小青的一個秦腔木刻本,其中有「雷峰塔」、

「凌雲渡」兩出,專演青兒為白娘子復仇,與法海及諸神祗惡戰,9這

個演變方向後來在田漢先生編劇中被吸納。他將《白蛇傳》濃縮為十

六場: 1 、遊湖 2 、結親 3 、查白 4 、説許 5 、酒變 6 、守山 7 、 盜 草

8 、釋疑 9 、上山 1 0 、渡江 1 1 、索夫 1 2 、水鬥 1 3 、逃山 1 4 、 斷 橋

1 5、合鉢1 6、倒塔。劇本刪去了傳統劇目中的鎮塔以後考魁等情節,

以小青率眾仙擊敗塔神,解放白娘子吿終;這個結局符合文藝的工農

兵方向,成為中國戲曲學校五十年代的演出本。以上借有關研究追

述了《白蛇傳》故事的流傳,以此為背景知識,再看李碧華改寫的《青

蛇》,就能看出不少戲仿的趣味。李碧華在小説裏提到的文本有瑪夢

龍的文本和陳義乾的《義妖傳》,就寫作態度而言,李碧華是遊戲於

傳奇。《青蛇》封底語概述其情節為「一個勾引的故事:素貞勾引小

青、素貞勾引許仙、小青勾引許仙、小青勾引法海、許仙勾引小青、

法海勾引許仙……宋代傳奇的荒唐真相。」11所謂真相,當然是她對自

己虚構故事的包裝,或者乾脆就是她的調佩。正如作者在她的雜文中

所説:「但凡『傳記』都不是『真相』。」「誰要深究真相?真相更不

好看。」1

2正因為無所謂真假,作家有權力擬古翻新,取而代之,以假

亂真。

李碧華的翻寫首先是在,小青在傳統故事裏的曖昧之處在這裏被

挖掘,由於她和所有的人物都構成引誘和拒斥的關係,因此這個故事

變成了情愁演義,同性戀、異性戀、三角關係糾纒不休。原型故事裏

人物的性格得到變形和誇張的發展。其次,小説裏保留了原型故事裏

情節進展的基本線索,從收青、遊湖到合鉢達到高潮。爾後,李碧華

讓小青痛殺許仙,法海不戰而退。時值文革,許氏後代砸倒雷峰塔,

白蛇諸妖出世,開始新一輪故事。

也就是説,《青蛇》是在傳統文本的空隙裏找到了生發點,這就

是讓小青作為主人公,使她的性格與其他人物構成張力,帶動情節發

展。傳統文本中,小青是個配角,是白娘子的助手,在舞台上是花旦

和青衣的關係,作用在烘雲托月。而在《青蛇》中,白娘子變成被動

P:102

5 7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人格,她柔弱,深情,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小青則早知道,這

不過是人間情慾支配下的尋常喜劇’她冷眼旁觀,把一幕幕傳統文本

中杆情氛圍的場景寫成惺俚作態。而她之誘惑許仙,與素貞對峙’試

探法海,則演繹出世俗男女的感情追逐。而李碧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

之腹,令傳奇荒誕化的效果也主要是由小青完成的,故事由她的視角

來講,整個敘述就帶上了亦莊亦諧的風格。也可以説,李碧華是循著

傳奇的老路,一邊寫,一邊奚落著。及至最後寫到小青自云投稿至香

港《東方日報》,請編輯支港幣或美金,寄浙江西湖斷橋底小青收’

這個敘述的遊戲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和《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霸王別姬》比較,《青蛇》對老文

本的利用可以説是窮形盡相式。雖然風格變異,但基本人物和情節保

存,而擴展了其故事意韻。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傳統的《白蛇傳》故

事是女性的悲劇,是女性追求人間幸福而不可得。小説中的男性形

象,一是裝神弄鬼的和尚道士,一是惹是生非的親友鄰居’再就是懦

弱無能的許仙本人。雖然白娘子和小青是人妖同體,但其妖性異秉主

要是爭取幸福的手段,迫不得已才發展成水漫金山的大戰。到後來妖

道不及佛力,但就其中的情愛關係來看,基本是民間故事中多情女子

負心漢的模式。我説李碧華的《青蛇》屬窮形盡相式,就是指在這一

點上。她發展了女性形象的癡情和人間性這一面。無論是柔順纒綿的

白娘子還是嫵媚佻達的小青,她們在感情的強烈程度和道義承擔方面

都勝過男性。小青與白娘子的衝突因白娘子要做母親而和解,這個和

解代表了對女性命運的認同。與之相對應,李碧華讓許仙在合鉢一場

負盡白娘子,形成必死可殺之勢,也算帶千古奇冤的小女子出了一口

惡氣。想當年黃圖秘做《雷峰塔傳奇》,老先生最不憤的就是好事者

續「白娘子生子得第」,原因是「白娘,妖蛇也,而入衣冠之列,將

置己身於何地邪?」1

3然觀眾捧場,願意白娘子有出頭之日,生子祭塔

的回目一直流傳。而懷孕生子的描寫在李碧華的小説裏非常關鍵,成

為小青讓步,素貞戰敗’法海施暴和許仙負心的一個聚焦點。李碧華

或許不是前衛的女性主義作家,但對女性的哀憐,對愛情幻象的嘲

諷,這都是不言而喻的。

P:103

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別姬》 577

(二)移花接木——《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裏對傳統文本的處理方式是部分移植,與

《青蛇》裏全盤人物故事的搬演不一樣。小説只是借用了《潘金蓮》文

本裏一個女人與三個男人的情愁關係,把它移植到現代中國大陸和香

港的時空裏。作者首先從經典故事裏借來了人物的模式,張大戶一章

院長,武大——武汝大(武松一武龍),潘金蓮——單玉蓮’西門慶

——Simon。次要人物李萍、May等也有諧仿意趣。在主要人物那

裏,其性格類型也具仿古風格,章院長仗勢欺人’武大貌醜心軟,

Simon荒淫邪惡。

就故事本身而言’《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即使和《金瓶梅》完全

不發生關係,依然可以成為一部描寫新移民的故事。主人公單玉蓮原

是上海的一個色蕾舞演員,遭領導章志彬破身。後流落到惠州’許嫁

香港人武汝大’因此也移居香港。武汝大的同姓兄弟武龍和她有過交

情,但在香港他和她保持距離。單玉蓮被設計師Simon勾引’在時裝

表演裏扮演潘金蓮,武汝大因Simon所贈壯陽藥昏死’武龍驅車復

仇 ’ 一場混戰中,Simon墜樓’從此不能人道,武龍死,單玉蓮失

憶。

但是,由於引進了《金瓶梅》裏的故事,小説裏的敘述在結構上

就有了兩個層面(前世故事與今生遭遇,原型人物和變形人物以及不

同時空)的穿插,這兩個層面相對應也有錯落,造成了人物的傳奇性

和日常性的衝突,這種衝突性是寫實小説所不具備的。它也是李碧華

詭異風格的一個源頭。它挑逗讀者的好奇心’時而重返時而打破讀者

熟知的形象記憶,推陳出新。

李碧華對單玉蓮的描寫顯然有翻案之意,正如小説封底語云:所

謂千古第一淫婦,「不過是封建社會大門大戶內掙扎自保的小妾」’

「我一直想追尋她的蹤影,——九轉輪回之後’宋代的潘金蓮到哪兒去

了?」14在她的小説中,單玉蓮曾經是潘金蓮,這種風月前塵演變為她

的現世命運的一種因緣。如果説這個故事依然是慾望演義的話’那麼

傳統文本裏潘金蓮的故事則成為一套表達慾望的符號’而人物在慾望

追逐下,在潛意識、夢境裏時時遭遇《潘金蓮》小説中的曲辭、人

物、場景甚至對話,被這種前世記憶所左右。

P:104

5 7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在《金瓶梅》中,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關係是故事的一條主線,而

在《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裏,單玉蓮和武汝大的關係是主要線索。這

樣一種處理把帶郷土氣息的小市民生活場景包容在故事裏,弄巧成拙

的武大與愛慕虚榮的單玉蓮性格和心態時有反差,鬧出許多笑話。故

事結尾將武松殺嫂祭兄改成武龍與Simon (西門慶)搏鬥,單玉蓮失

憶。這使武汝大得以和她天長地久,悲劇裏也帶有幾分滑稽。

我同意李小良先生所指出的,有趣的不在於李碧華重寫流行故

事,「重要的是,李碧華重寫的故事發生在哪一個地方。」但他説:

「小説敘述中的中國大陸是重述了壓迫和暴力,香港是開放的空間,開

展了報仇(改變歷史、現實)的可能性,香港是重寫宿世命運、重寫

人間歷史的地點,也是重寫傳統(故事、論述)的場域」。I5而在我

看來,就女主人公的個人遭遇而言,李碧華並未強調香港對於大陸的

優越。無論大陸還是香港,單玉蓮都難免成為您望的獵物。值得注意

的是,在小説中,只有單玉蓮是有前世記憶的人,而那些男性人物則

沒有。這種前世記憶幫助單玉蓮定義了她所遇到的男人,類似張大

戶、武大、武松或西門慶。由於不能擺脱的前世記憶,單玉蓮似乎命

定地屈居於男人的控制,前世記憶在小説裏成為一種超自然的力量,

它推動人物踏進命運的格局。直言之,這種前世記憶正代表了男性所

擁有的權力、財產和社會地位,代表了這一切對一個無權無勢的弱女

子的控制。從這裏進一步引申還可以説,女性在強權政治、家族關係

和社會交往裏都處於劣勢,身體容貌的優勢並不能幫助她獲得自主

性。在小説結尾,單玉蓮失去了記憶,從寓意的角度來讀,未嘗不是

對這一命運的抗議。

(三)拼貼隱喻——《霸王別姬》

李碧華的《霸王別姬》附錄有《霸王別姬》唱詞,這出著名京劇

又名《楚漢爭》、《亡烏江》、《十面埋伏》,初由楊小樓、尚小雲

合演,繼為楊小樓、梅蘭芳之代表作。

小説《霸王別姬》的時間跨度從1928年到1984年,寫的是飾演

霸王的生角段小樓和飾演虞姬的程蝶衣兩個京劇演員的身世沉浮。全

書十章都從唱詞中摘句作為標題,十句裏七句出自《霸王別姬》。被

P:105

I《潘金蓮之前世今生》

引用的京劇故事、唱詞和小説裏的人物故事構成了多重隱喻關係。作

為一種敘述的手段’引入文本增強了人物故事的表現力。同是寫梨園

舊事,她的《生死橋》就不如《霸王別姬》,後者因為文本互涉的作

用顯得更集中,有一個聚焦點,這個聚焦點投射到作品意義的幾個層

面,使敘述帶有一些空間上的深度。

首先是演員本身的性別身份認同借京劇裏分行、角色扮演以至於

定位於霸王和虞姬來表達。程蝶衣成為承擔了雌雄同體其矛盾性的一

個人物,認同女性角色的模仿過程逐步演化為一種內心過程,使他和

作為演員的段小樓和作為角色的霸王形成難捨難分的性戀關係。這一

點正如廖炳惠先生在評論電影《霸王別姬》時所説:「這也就是《霸

王別姬》比較特別之處,編導很巧妙地運用花臉及青衣這兩位主角再

長期合作演唱《霸王別姬》這働戲的時候’兩人在舞台上與私下裏的

生活之間所構成的微妙關係,而在最後透過演戲的方式將兩人的特殊

關係作一徹底解決。」「將其個人在現代社會裏的問題’透過傳統的戲

曲形式以及戲曲文字,也就是戲曲之中的杆情文字(lyric)來呈現出個人

在日常生活中所無法發洩表達出來的禁忌’與無法真正坦白道出的言

語。因此戲曲和個人生命之間的關係遂變成是一種孰先孰後已不再容

易分辨的狀況。」I6

李碧華在小説裏把《霸王別姬》這働戲的情境解釋為:「一個瀕

死的女人,盡情取悦一個瀕死的男人。」戲中人、戲中戲’其服裝、

道具、唱詞乃至戲外化裝時的勾臉,這些因素每每呼應著當下裏的發

生的事件和當事人的心情。例如,蝶衣刻意要送小樓的劍,最初的定

情、忍辱負重、與菊仙的明爭暗鬥、最後的絕交和情死都聯繋著這把

劍。唱詞裏那種強顏為歡四面楚歌的氣氛也在多處烘托了人物絕望的

處境。

《霸王別姬》裏人物的戲劇性主要是在程蝶衣面臨的性別認同問

題,由是引起他與段小樓和菊仙的感情衝突。在李碧華的小説裏,這

也是經常出現的三角關係。而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展開的大背景是半

個多世紀中國動蕩不安的歷史,從軍閥割據到文革’個人無能把握自

己的命運,傳統藝術掙扎沉淪’這是另一重意義上的霸王別姬。在這

個意義上,最後舞台上淒厲的情死’象徵了個體生命與宏大歷史、藝

P:106

5 8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術與強權政治無法共存的悲劇性。

(四)戲弄傳奇

前面分析了李碧華在三部長篇小説裏處理傳説或傳統文本的 方

式。這種方式,我把它概括為窮形盡相式、移花接木式和拼貼隱喻

式。總的來説,這三部小説都引入了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老故事,通

過這種徵引或引申的方式,李碧華建立了自己小説古今相通、情慾癡

纒、生死輪迴的傳奇模式。她的小説,大部分都不脱這種模式。例如

《梁山伯自白書》、《誘僧》、《滿洲國妖難——川島芳子》,這幾部

作品都和《青蛇》一樣,全盤翻寫傳説野史,用已有的人物、事件,

給予不同的描述和解釋。而《鳳誘》、《胭脂扣》、《秦俑》、《荡

枝債》等則把傳説、鬼故事等部分地移植拼貼到現代故事裏。

就前面對三部小説的分析來看,被徵引的文本其作用是非常明顯

的,它增強小説的故事性。這不僅見之於它貢獻了情節、人物和場景

的基本格局,成為作者想像的一個資源;更重要的是,它使奇異的事

件進入日常生活。一般來説,傳奇總是以奇人和奇遇吸引讀者,它一

定是違背日常生活規則的。人蛇相戀、風情尤物、再世因緣……這些

都在小説裏造成了一種衝擊力,它衝擊日常經驗,釋放想像能量。李

碧華也直言她對這種傳奇性的追求’正如她在《滿洲國妖難——川島

芳子》的附錄後聲明的:「本小説經過戲劇化加工、植染、增刪,一

一只是『傳奇』,不是『傳記』。」17

我覺得,李碧華最好看的小説一一除了上述長篇之外,還包括

《胭脂扣》、《鳳誘》等作品,趣味性都在於超自然的幻象、傳奇成分

的加入。這種傳奇成分也體現為李碧華小説雜文裏的懷舊情結,過去

的生活的樣貌,呈現於物品、風俗甚至廣吿詞語等各種形式細節裏’

李碧華對它們總是充滿熱情,反覆咀嚼。她引入時間和空間上距離遙

遠的事物,讓人鬼神你來我往,現代觀念與傳統價值、日常性與傳奇

性對峙並存,相互戲弄。順便説道,這「戲弄」二字,李碧華十分喜

歡,她談到對一個粵語片名《含笑飲础霜》的玩味,這樣解釋説:「原

來這只是一份輕微的础霜’頑皮而不致命的。」她又説:「其實,戲

弄的過程還是很誘人的」。I 8她在小説裏戲弄傳奇,戲弄慾望驅逐下

P:107

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別姬》 581

的人物,也戲弄現代人情感的萎縮,現實世界因此顯出荒誕不經的面

目。這種荒誕感投射出現代人的心理匱乏、不安,使李碧華小説超越

一般的通俗作品,擁有更多證釋的可能。

對傳統文本的改寫或引入,還可以再分為摹仿性改寫和逆反性改

寫,我認為,就李碧華上述三部長篇而言,《青蛇》是結構性摹仿和

逆反性改寫的結合。即大體保留情節,改寫人物。《潘金蓮之前世今

生》是局部的結構摹仿和局部的人物改寫,而《霸王別姬》則是完全

的引用,不加改寫。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模式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原

始文本對改寫的制約性。

我要談到這個制約性’也是想比較一下通俗小説和實驗小説在改

寫文本這一點上的同異。在現代小説中’改寫傳説或文本互涉的名著

很多。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是和《奧德修紀》的對話,卡爾維諾《我

們的祖先》改寫了童話和傳説。就在香港作家裏,寫故事新編的也大

有人在,例如劉以B的《寺內》、也斯的《養龍人師門》、董啟章的

《少年神農》等。在後面這類作品中,我認為,原始文本和改寫文本的

距離非常大,它基本都是借其一點,全盤重寫。其敘述手法也有很多

變化。以劉以 g 的作品為例,他的故事新編作品有《寺內》、《 除

夕》、《蛇》、《蜘蛛精》、《追魚》。《除夕》與《酒徒》遙相呼

應,描寫了曹雪序在風雪除夕的夜歸、焚稿、作畫、離世。在非常有

限的時間框架裏,小説使人物的意識在現實和幻景中閃回,幻夢的美

與藝術家療倒的現狀形成悲劇性的對照。四篇以人們熟知的古典作品

為素材的小説,在文體和敘述風格上各有不同:《蛇》(同樣是重寫

《白蛇傳》)、《追魚》一反民間故事原有寓意;《卿蛛精》改寫西遊

片段,運用了作者視角與人物視角、直接內心獨白與間接內心獨白並

置的心理描寫手段。《寺內》有對戲曲文本《西廂記》的諧仿’傳統

作品所遮掩的情慾動力被凸現;以暗示和隱喻為主的詩性敘述’強化

了場景、故事的好情性。

也就是説,在實驗小説裏’這種重寫對原始文本的依賴性很少,

它志在敘述手段上的全面革新’以獨立的聲音和原始文本對話。而就

李碧華的上述三部長篇而言,她在結構上總是基本不脱原始文本的窠

臼。好比下一盤棋’基本的格局是即定的,只是有幾招是不同的下

P:108

5 8 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誇文集(下姆)

法。原始文本的情節牽引了作家的結構佈局,成為敘述的主要動力,

她對故事性的興趣超過對語言風格和人物心理的複雜性的關注。廖炳

惠先生批評電影《霸王別姬》以刻板的方式呈現同性戀的身份,「對

於性別認同以及強暴所造成的心理傷害,還有長久以來所壓抑的精神

問題,編導並沒有作完整而比較深刻的處理,我們反而只看到比較簡

化的暗示,便將所有的問題拋開,繼續邁向他兩人所演出的《霸王別

姬》。」1

9李小良先生認為李碧華的女性人物未見得富於女性主體性,

我認為這種問題也緣於此。當她寫人物的性戀取向出現異常時,重點

不在於展現性別認同的困境,而是在於引起人物衝突,增強戲劇性。

她對小青和程蝶衣的同性戀描寫,推動情節的功能超過對性格的開

掘。在《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裏,無論單玉蓮遭遇哪一種男人,作家

都以《潘金蓮》小説中的場景來指認,這種前世記憶完全覆蓋了單玉

蓮的現世經驗,就此而言,再創造的人物帶有太多的翻版性質,情慾

本身的深度被省略了。

再回過頭來講傳奇,傳奇給我們最大的樂趣就是聽它講一個不平

常的故事,它更多地體現了敘事的虛構和遊戲性。好故事是所有通俗

小説追求的目標,但它不是敘事藝術的全部。綜觀李碧華的小説’她

對女性的心態和弱者被壓抑的聲音,有不同凡響的表達;她遊戲經

典,溶鑄古今的小説,其荒誕諷刺風格超越了一般通俗小説的藝術水

平;但當她過於倚賴情節、奇聞軼事,不講究語言、敘述定型化時,

作品也就乏善可陳。本文對其小説的考察有限,卻希望説明她的努力

和得失。我認為,這對於了解通俗文學的藝術創造性和制約,確是不

無啟示的。

〔注釋〕

1鍾嘵毅:《李碧華的詭異言情小説》,見於劉登翰主編:《香港文

學史》(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頁398。

2王德威:《世紀末的中文小説》,《小説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

文小説》(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6月第1版),頁221-

222 °

3李小良:《穩定與不定——李碧華三部小説中的文化認同與性別意

P:109

戲弄古今:談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和《霸王別姬》 583

識》,《現代中文文學評論》(香港’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

究中心)第四期,1995年1 2月’頁102。

4 同上’頁103。

5詳見羅永麟:《論白蛇傳》’《論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中國民間

文學出版社, 1986 年 8 月 第 1 版 ) ’ 頁 87-88 。

6阿英:《〈雷峰塔傳奇敘錄〉引言》,見阿英編:《雷峰塔傳奇敘

錄》(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年9月第1版),頁4。

7 方成培的《雷峰塔》計三十四出 ’ 目次如下:開宗付缽出山 上

塚收青舟遇訂盟避吳設邸獲贓遠訪開行夜話贈符 逐

道端陽求草療驚虎阜審配再訪樓誘化香謁禪水鬥 斷

橋腹婚重謁煉塔歸真塔敘祭塔捷婚佛 圓

8薛惠芳:《後記》,見俞篠雲口述’韓德珠、易楓整理:《白蛇傳》

〔蘇州彈詞〕(江蘇文藝出版社’ 1987 年 1 1 月 第 1 版 ) ’ 頁 6 2 7。

9阿英:《〈雷峰塔傳奇〉結構沿革表》,同(6 ) ’頁7 3。

1 0 詳見中國戲曲學院編:《京劇選編》第五集(中國戲劇出版社 ’

1980 年 1 0 月 第 1 版 ) 。

1 1李碧華:《青蛇》(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3月,第15

版 ) °

1 2李碧華:《傳記》,見《水袖》(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3

年 9 月,第 3 版 ) ’ 頁 3 8 。

1 3 阿英:《雷峰塔傳奇敘錄》,同 6 , 頁 7 。

1 4李碧華:《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9

年 3 月 第 3 版 ) 。

15 同 ( 3), 頁 103、104。

16廖炳惠:《時空與性別的錯亂——論〈霸王別姬〉》,見廖炳惠••

《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

司 , 1994 年 9 月 第 1 版 ) ’ 頁 200 。

1 7李碧華:《滿洲國妖聽——川島芳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 年 1 月 第 1 版),頁 180 。

1 8李碧華:《戲弄》’見李碧華:《蝴蝶十大罪狀》(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97 年 1 2 月 第 1 版),頁 179 、 180 。

19 同(16 ), 頁 203。

P:110

陳潔儀

陳潔儀,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語

文導師,並兼讀哲學博士學位。著作有《閲讀肥

土鎮——論西西的小説敘事》(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社,1998)、《論簫紅〈商市街〉四個重要

的空間意象》(北京:《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8年第2期)等。創作亦被選入多部香港文學

選集。

〔論文提要〕

余非是在香港眾多年輕小説家中較少人提及的一位。他的作品流露著

「人文知識份子」的關懷與堅執,在同輩作家中甚為罕見,頗值得注

意。他自1994年至今,出版過《天不再空》(1994)和《暖熱》(1998)

兩部小説集。雖然兩書在內容題材上有所不同,《天不再空》屬「自

剖階段」,《暖熱》則已經由「自我」向外延伸,廣及自身以外的其

他人、其他事物。唯以「知識份子」角度,對當代社會中的「人情」、

「人性」表現出強烈關注,則始終貫串著兩書的主題。本論文從「當代

生活中的知識份子」、「辦公室政治下的人性」和「法庭內外的生命

觀照」三方面,分析余非小説的特色。本篇並仿效余非小説的常用形

式,作「余非•你」(AB線)的雙線論述,希望在「客觀」分析之餘,

也能與作者作一簡單的對話。

5 8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d

論余非小説中的

r知識份子自省」和

r八文關

P:111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85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

八文關懷」一外一題:一份仿(諭)

余非小説的小説(札記)

•陳潔儀•

(-) 前 言 釋題

1、關於「人文」和「知識份子」

關於「人文」和「知識份子」兩詞的溯源,其實是不太確定的。

有人認為,「人文」一詞源自西方的「人文主義」(Humanism),不

過究竟是來自十八世紀的德國、十五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還是要

追溯到更早的古希臘文化時期的拉丁文呢 ? 1 或者,直接挪用西方 理

論,未免削足適履吧,「人文」一詞不是早見於《易傳》中釋賁卦卦

辭的一則彖辭嗎?

2還有的是,在當代學術中,「人文」一詞常跟「知

識份子」(intellectual) —起來討論。西方傳統認為「知識份子」代表「社

會的良心」,追求人類基本的價值如自由、公平、理性等。也有學者注

意到俄國知識份子的獨特形態,並把他們的特徵歸納為五點……。3

當我不自覺地沉迷於追尋「人文」和「知識份子」兩詞的溯源時,

突然有一把把聲音告訴我’這不是你「關懷」的重心。的確,「人文」

和「知識份子」兩詞的「溯源」不是本篇論文的重心——我猛然驚醒

——雖然如此,可是,可是關於「人文」和「知識份子」所涉及的内

容至少也要有個明確範圍,不然論文題目就顯得不清不楚了。我對另

一把聲音説。你從余非小説歸納出甚麽是「人文關懷」和「知識份子」

不就行嗎?你不應該概念先行,「概念」是個空框,欠缺血肉,「概

念先行」是余非最反對也最反感的一種小説形式。4你明白嗎?另一把

P:112

58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聲音向我抗議。我明白。我説。欲言又止。可是’余非也是個要求溝

通的作者。(《暖熱》’買199)沒有任何前提或引子,憑空向讀者説

甚麽「人文關懷」,又憑空用寫小説的方式寫論文,人家毫心理 準

備,不知道你甚麽胡蘆賣甚麼藥,根本不知道你寫甚麽 / 如此寫的 原

因,反而是另一種拒絕溝通的方法’此亦不是佘非小説所常見的。我

對另一把聲音解釋。好的’折衷一點’就给「人文關懷」和「知識份

子」一個暫時權宜的解釋如下,待分析小説時再用具體細節來補充吧:

「人文主義」強調人經文明洗禮後,對「人格」與「尊嚴」的重

視。5「人文」精神包括對整個社會「一種理想文明狀態」的描述和追

求。6簡言之,對「人文精神」的關懷,包括了個人或社會對「人」的

「存在」的思考,對「人」的價值、「人」的生存意義的關注,對人類

命運、人類的痛苦和解脱的思考與探索。7「知識份子」則指一切有知

識、有思想的人,這類人必須同時謹守自己的求真精神和節操’並且

對於社會有所承擔。8

2、關於「余非」和「余非小説」

關於「余非」和「余非小説」的界定,可以説是相當確定的。余

非是香港九十年代的年輕小説家,據他自己的介紹是這樣的:「 余

非,廣東新會人,香港出生。一九八五年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主修中

國語言及文學,副修中國音樂;八八年於同校取得碩士學位。一九九

一年至九二年間,赴英國修讀出版課程,九二年於University of Stirling

取得出版碩士學位,一直從事編輯工作。一九九一年以前,以筆名文

秀撰寫文化評論及書評,散見於《經濟日報》及各報刊雜誌。九一年

以後,以寫小説為主。」9本論文所討論的小説,全部收錄在他的兩本

小説集:《天不再空》(1994)和《暖熱》(1998)。關於余非小説在

內容和形式上的變化,他已經有很詳盡透徹的「自省」 :

《天不再空》是自剖階段,對人的一切,由最貼心的一面——自己

——開始。……《天不再空》之後,有所感觸的對象,由自我這

個中心點向外延伸,廣及自身以外的其他人、其他事物。那已經

不光是創作不創作的問题了 ’是自己整個心靈狀態的轉變,彷彿

換了另一個人。……擴大了的關懷與敏感,激出一份對人生的衷

P:113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87

惘之情。性格使然,對於創作,我仍然傾向於偏冷一點的剖析,

但《天不再空》之後,卻在「冷」之下彷彿多了些東西 份

與人情有關的、並不炎手的温熱。 ( 案:省略號為筆者所加 )

在內容上,雖然兩部小説集的創作方向很不同,《天不再空》 以

個人經驗為主,《暖熱》關注具體世情,正如書背上所説:「(《暖熱》)

在個人經驗之外,意圖解讀社會中紛擾人事的深層意蘊,並通過藝 術

手法予以重構」。然而,如果把兩部小説互文閲讀,合成一部的「 大

文本」,無疑可發現兩部小説在內容上各有相通的地方 ’ 而小説則 有

一個很明顯的主線 , 假 以時日或可演成一個「母題」 , 那 就是:「 當

代生活中人文知識份子的自省」。另加兩條副線 ’ 一為「辦公室政治

下的人性」,另一為「法庭內外的生命觀照」,前者萌芽於《天不 再

空》,在《暖熱》裏已發揮得相當成熟,後者則是《暖熱》裏的薪新

嘗試,效果不錯。

行文至此’另一聲音又神出鬼沒地來到我耳邊了。喻,除了内容

外,小説最重要的是甚麽?當然是形式。我説。佘非小説的形式’怎

麽樣?另一把聲音越來越清晰。嘱,依我看 ’ 兩部小説的語 調

(narrative tone) 很不同 ° 《天不再空》外冷内熱,常對科技(如《 天

不再空》)、國家大事(如《一個冬季的旅行者》、《那一叢叢的灌木

林》)或人性(如《花衫》)作知性反思’但最後還是回歸内心的糾結°

而且,不可忘記,多篇(如《一次創作失敗的紀錄》、《一個冬季的

旅行者》、《通過否定來尋找肯定》等)的敘事者「我」以「『高於』

故事」(\"above\" or \"superior\" to the story)的位置來反省外界人事’卻

仍受制於其限知觀點,並非真的高高在上、無所不知’在冷峻的語言

外實際上仍有一副「熱心腸」(甚至「礼心情」)。《暖熱》外熱内冷。

《暖熱》的「外熱」,指的是假如小説裏有「我」此一敘事者出現’他

通常與其他人物處於同樣平等的位置,並且親自介入故事,從而多一

份「體該」和「明白」的情感’並非純粹是知性上的「理解」和「知

道」(正如作者一再強調的)。1 1《N號皇庭》中的法律系學生「我」、

社工「辣小梅」和女童「劉雪蓮」在同一平面上的交替獨白最為明顯。

《暖熱》的「内冷」,並不是指「冷峻」’而是指「冷靜」。或者因為

對人情多了體察和信任’《暖熱》對「人」的世界,已經沒有《天不

再空》般憤激,思緒上也沒有那麽混亂迷惘’而是對人變得有耐性、

P:114

58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平靜温和(《冷人絮語》例外)……。

好了,你説得太多了。另一聲音開始不耐煩,中途打斷了我。我

重申一次,小説最重要的是甚麽?當然是形式。我説,同樣不耐煩,

而且不高興。在形式上,余非兩部小説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另一把聲

音不斷追問。有。我繼續解釋。余非喜歡運用「多重角度」(multi -

focalization)來敘事,也常用「自我拆解」的「後設小説」(metafiction)

形式。作用如何?「多重角度」的方法有助從不同方面對照觀察,一

方面反複挖掘事件的多個面相,另一方面也可釐清主要人物的内心世

界 ’ 探索更為深廣的思考層面。「後設小説」拆穿小説與現實世 界

内、外、真、假的界限,有助作者在小説創作的同時反省現實世界的

本質。好了,是總結的時候了。在内容和形式上,余非小説究竞對你

有甚麽啟發?另一把聲音慢慢放輕,似乎胸有成竹。這時候,反而我

需要花點時間想清楚了。我想,我常常希望能像佘非一樣,能狗從多

角度看問題,反省世界,關心當今社會的「知識份子」’除了做論文

外,我們還可以做甚麽。我寫這篇論文,呢,就是希望跟余非一起反

省。那麽,你覺得你如何寫這篇論文才可以一嘗這個心願呢?我想 ’

或者,我可以這樣嘗試一下,雖然最後也許會失敗—— 。

本篇論文嘗試仿照余非小説的寫作形式,每節均作「余非•你 」

(AB 線)敘述,目的是從雙重角度觀照余非小説對「人文關懷」的 思

考和探尋,嘗試在「客觀」分析之餘,跟余非小説作一簡單的對話。

在析解框架上,本論文即依上述對余非小説歸納出來的三條線索 :

「當代生活中的知識份子」、「辦公室政治下的人性」和「法庭內外的

生命觀照」,對其小説作一具體分析。最後以一「後記」,以為全篇

的總結。

(二)小説主線:當代生活中的知識份子

1、當代生活中的處境/困境

(1) 後現代 / 當 代

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我們以出賣「服務」、「技術」代

替「勞力」或任何「產品加工」的工業,科技信息侵触世界每一個角

P:115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89

落 ’ 一切現成的信息和固有的思想竟然也一再達到「通貨膨脹」的極

限(climax inflation),以至它們的價值一泛再泛。無論代表著物質還

是精神的產品,都變成不能經久耐用的消費品,在不斷賣買中一再易

手或遭受摒棄。商品化的領域驚人地擴張’佔據社會、文化、生活各

個層面。這樣的社會’在貝爾(Daniel Bell)筆下稱為「後工業社會」

(postindustrial society) ’ 在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界定下屬於「晚

期資本主義」(late capitalism)階段。丨2這樣的社會’還伴隨著一大堆

的相關特質,包括知識的多元化、權威的消解、深度削 平

(depthlessness)、歷史感消失、丨3世界只剩下一連串失去本源、不斷複

製自己的「影像」與「幻象」(simulacrum)……。

簡言之,學者稱以上這類社會處於「後現代」(postmodern)狀況

(並且必須強調不可加「道德判斷」)。其實,還可以簡單一點的’那

就是你我都可以感受到的「當代/當下生活」。

余非小説只有兩次輕輕提及「後現代」這個詞,而且還不太願意

「拋」這個術語似的:「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裏,正討論『後現代』

這種現象。『後現代』是甚麼?有待做理論研究的人去細心探勘發

現,為它下定義,劃範圍。」1

5因為他關注的並不是這個社會在學界的

分類,而是社會生活上的細微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人」的具體影

響。

(2) 多 元 / 單 一

當代社會給未來最樂觀的承諾,應該就是邁向「多元化」,以及

藉著「科技」帶來的舒適生活。然而在余非筆下,這種「樂觀未來」是

需要加上「問號」的。「多元化」是不是一定令世界變得更開放自由

呢?實在説不定。在余非筆下的「小島」,新聞報道媒體多的是,表

面是一個「多元/可選擇/自由」的社會(《天不再空》,頁115) ’

然而敘事者卻看得更深一點——雖然「多元的選擇」似乎是對「對一

統化壟斷的撥逆」,但是在未成熟社會,市民根沒有「選擇」和「自

決」的能力,「去中心化」的結果’很矛盾地,反而造成更「單一」的

現象:「由於過多選擇所造成的離心力,令部分人換來懶於選擇的抉

擇。小島上某電視台沾沾自喜於擁有一批『慣性選擇』的觀眾,就是

最佳的佐證。」(《天不再空》,頁115)不少政治爭拗看似開放,公開

P:116

5 9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讓市民參與討論,但權威的根本仍然牢固,沒有絲毫的動搖,市民永

遠是「局外人」、「沒有我們的份兒」(《天不再空》,頁116)。

(3) 破壞生態 / 干擾生 命

對「資訊科技」的樂觀發展似乎也需保留。電子信息隨處發放,

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家居常用的有國際長途電話、手提電話、傳

真機和微波爐等’公司可用「VOD系統」(中型電腦)隨時跟國際上

其他公司交換情報(《天不再空》,頁139-156),編輯的傳統貼版工

序也改由電腦「蘋果PageMaker」來做’丨6用紙墨印刷而成的書本快

遭淘汰,變為「CD-ROM」(《天不再空》,頁63)電子產品發展一日

千里,科學技術革命成功無疑令人的生活變得舒適,可是自然界以及

自然關係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晝夜自然律的破壞令人生活變得

忙碌而規律化,完全沒有休息的空間(《天不再空》,頁147)。人的

情感交流和溝通反而受到阻隔,令「物理以至心理空間也窄得要命」

(《天不再空》,頁140)。作者更用略帶魔幻的手法,將鳥兒受「多如

星星」的電波剌痛、生癌和死亡’以及一語雙關地用「又/誰/來/

拉 我 / 一把」等句式表示人類受到電子信息的嚴重干擾(《天不 再

空》,頁139),象徵在失去「第一自然」的當代社會中’「生命」(例

如「鳥」類的生存)和「感覺」(例如「痛」)實在炭发可危。除非人

類仍然尊重「生態」’尊重「生命」(「讓死去的鳥兒滋潤泥土 ’化作

紅果子」),否則從作者「天不再空」的預言中’只看見世界越來越「非

人化」——天下將由科技資訊佔領,以人為本的一切生命再無生存的

空間。

(4) 文 化 / 商 業

科技資訊影響了商業社會下的都市人,令「生命」和「感情」變

得「表面化」和「平面化」,而商品化滲入「人文」領域,則是余非

小説中最主要的批判對象。特別是文化事業/從事文化事業的人之

「偽善」、敎育和知識價值的失落,可以説是貫串兩書的核心主題。在

《上班》、《花衫》、《蘋果PageMaker》、《困/鬥——辦公室情景

之一》、《説「書」三帙》、《一次創作失敗的紀錄》等,皆表現了

無論是藝術文化機構、大出版社或高等學府,都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虚

P:117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91

偽人事。所謂「文化使命感」只是「煞有介事」的漂亮包裝(《天不再

空》,頁16),説到底,美麗背後的「潛台詞」(《天不再空》,頁103),

都離不開「一盤生意」。I 7「書本」象徵「知識」的「古典意義」已經

完全消失,代之而起的只代表一串串的「符號」(《天不再空》 ’ 頁

52) 。更準確一點來説,書籍出版已經變成——「貌非商品的商品 」

(unbusinesslike) :

由於書籍印刷在中、西方社會裏都是一門製作技術上上了軌道的

中型商業,注意,我説是商業,因為書籍出版業在現代或者後現

代社會裏極度講究經營術’是一門貌非商業的商業。(《天不再

空》,夏5 8 )

像這樣的社會,雖然「通俗」或「媚俗」的「文化商品」仍未到

赤裸裸販賣、大行其道的地步,但是無疑已經是一個「魚目可以 混

珠」、「講求策略與造勢的混亂年代」(《暖熱》,頁207)。當「文

化」和「知識」變成一項「事業」、「商業」甚至是「工業」的時候,

其所代表的人文力量已盡失,卻又因為混雜了「自欺欺人」的墙飾 成

份,缺乏自我省察的能力,致令整個社會的精神支柱日漸傾頹而不自

知。面對當今社會種種難以改變的困境,向以「社會良心」為懷的知

識份子,一方面仍須具挺身而出的勇氣,發出微弱的呼喊。另一 方

面,又無法不感到步履為艱的彷徨和迷惘 。

2、知識份子的自省與反思

(1)堅守「崗位」

* 知識份子自足地處於流亡者、邊緣人的位置’對權勢説真話。

* 執意不隸屬於任何權威,任何集團,即使這會令他對所有事也

無能為力 ’ 勢孤力弱,甚至經常被跃為一個目擊者 ’ 見 註 恐

怖 °

* 知識份子是具有「向」公眾代表’具現、表明訊息、觀點、哲

學或意見的個人。公開提出令人應急的問題’對抗(而不是生

產)正統與敎條的人 。

* 知識份子總是處於孤寂與結盟之間,走綱線,就看何時失衡。

P:118

59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絕不把團體置於批評之上。 I S

上述的引文可以説是你引自薩依德的《知識份子論 》

是我引自他的或者你的著作。無論誰引誰,都是你 / 知識份子的心 底

話罷。雖然,在這個崇尚「輕盈」、「甜美」的社會中 ’ 一説到甚麽

「知識份子」呀之類,就讓人覺得很沉重,甚至「造作」。然而’在我

閱讀你的小説中,我知道你並不以「知識份子」為恥 ’ 你覺得有 文

化、有知識的人就應該有承擔、有堅持、有自己的「岗位」,I

9否則,

我們只是所謂的「專業人士」,或者更難聽一點,「腦力工作者」。2

1

所以,雖然你強調挪用「知識份子」之名 ’ 不過是「直覺」、「感 覺

類比」、「粗疏」和「或無道理」(《天不再空》,育78),對於「假」

的「知識份子」更充滿鄙視(《天不再空》 ’ 夏 11) ,但你在小説 中

還是很坦白地説明自己的位置 :

知識份子是我的最後防線。(《暖熱》, i 215)

傳統的知識份子以「社會」為己任’關心國家,放眼世界。從《一

個冬季的旅行者》、《開放時間》、《通過否定來尋找肯定》和《 那

一叢叢的灌木林》等小説中 ’ 我知道 ’ 你並沒有忽視國家和世界, 可

是你更關注的,是具體的個人。你筆下的「我」極具「正義感」, 而

這種「正義感」來自對卑微人物的關懷,對「邊緣人」或「問題人物」

的尊重 ’ 對於「不公義」、「似是而非」的事情力爭到底。在《一 次

創作失敗的紀錄》中,你清楚知道自己「對一切人世間已成理所當 然

的不公平」,只不過是出於「不自量力」的「怒不可遏」(《天不再空》’

育 34) 。 在 《 N 號皇庭》中 ’ 你筆底下的社工「陳小梅」 ’ 在明知 可

能敗訴的情沉下仍堅持要得到「起碼的公平」(《暖熱》,買133)。

在遇到理想受挫的時候 ’ 你不斷反問自己「有沒有把無根的、理想 化

的訴求強加於別人身上」。你筆下的「我」或「主角」 ’ 律己甚嚴 ,

但從沒有未加反省地自以為「對」或「絕對」 。

(2)尊重與平等

我從你的小説知道,身為知識份子,要對付排山倒海、甚至悄 悄

掩沒人性的科技資訊社會,你需要的是對最卑微的人性予以最對等 的

尊重,在最微小的人情中给予最恰切的關懷。在《困 />1 -

P:119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93

你筆下的「我」,對於過份自苦自憐的「黃美好」, 不

但不感到須厭,而且還故意跟這個「早已给人看扁看平看死」的小 角

色來往 (《暖 熱 》 ’ 育 8 7 ) ,傾聽她的苦水 , 暗 中幫助她擺脱上司 無

理欺壓的處境,不過在適當的時候,你又會懂得「阻止她將苦沉個 人

化的傾向」 ’ 明白「太出面的幫忙,往往會令對方失去自立能力」 的

道理(《暖熱》’頁1 0 6

)。在《韻果PageMaker》中,對於受剝削的幕

後排版員,你在有限的能力中,也把他們的名字印在版權夏上 ’ 對 他

們辛勞而來成果,還以最基本的尊重 (《暖 熱》,買 27) 。你對這 些

小人物的關懷,不動聲色,不高調但也不吝啬 ’ 或出於對欺塵者的 不

滿,或出於你要求「平等待人」的信念,然而,我相信大部分的讀 者

都會像我一樣 ’ 看到真正的知識份子 ’ 對於別人的尊重 ’ 不但不是 口

號式的喧 « ’ 而且不是高姿態的施予與廉價的同情 。

(3)閲讀與思考

除了行動實踐外,「思考」與「自省」同樣重要,否則無法對 抗

自欺偽善的社會。在《「你近來忙些甚麽?」》中你给我看到,生话、

閱讀與思考無法分開,三者同具樂趣。《一個冬季的旅行者》以獨 白

體和散文體的形式出之,既是「我」的實際旅程,也是思想上的 尋

索。《冷人絮語》是《暖熱》的最後一篇,甚具總結意味,你在這 篇

小説裏就正好説過:「不斷的看書、看電影,是我浮沉於惶惑之海 裏

的一種梓扎方法」(《暖熱》,買 2

1

2

) 。因為,無論書本在此時此 地

此世代如何跃值為「符號」與「商品」,你仍然堅持:「書本在我 的

國度裏仍然代表知識。而真正的知識就是智慧,未曾涂落」(《 暖

熱》,育 1

9

1 ) 。在遇到挫折、打擊和惶惑不安的時候,你不會自 以

為是、推卸貴任,更不會怨天尤人:「我不是一開始便以為自己的 想

法絕對正確」(《暖熱》,;f 19 2

),你首先做的是:「不斷反問自己」、

「我一再儉討 ’ 不斷把心自問」,「我對自己不斷否定 ’ 不斷質疑 」

194)。

P:120

59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4) 失落與 S 醒

還有更重要的。我從你的小説知道 ’ 身為知識份子,要抗衡敎 育

與知識提值的社會,你需要不斷堅守自己的理想 ’ 那怕所憑藉的只 是

一腔「幼稚的正義感」(《暖熱》 ’ 育 13) 。但是,如果面對理想與 正

義的崩潰 ’ 速你曾經信任過的「絕對價值」,原來也可以有「權宜」 、

能「稍為放棄」,隱士也可以因不同原因「重出江湖」、「東山再起」’

加入世界的遊戲規則,你會如何選择?(《暖熱》 ’ ; f f 2

0

2

-

2

0

3

) 。

在《一次創作失敗的紀錄》、《一個冬季的旅行者》和《冷人 繁

語 》 ,我從你筆下的 「我」 ,清楚見到知識份子生命深處的失望與 失

落。

在《一次創作失敗的紀錄》裏,你用「細胞分裂」來比喻「兩 個

『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和「摔扎」:「生命對我來説 ’

是這個我跟另一個我的一場爭辯」(《天不再空》,買 4

7 ) 。在《一 個

冬季的旅行者》 ’ 你知道自己多用甚麽詞形容心情嗎?「茫茫然」 ,

一共用了六次。你知道你筆下英國「冬季」的底色是甚麽嗎?不, 不

是白色,是各種各樣的 「黑」 色:天黑、溱黑、黑暗、籍黑 … … 。 你

選择在這個既冷且黑的時份「旅行」,目的不過是為了「倒空」自己 、

「自我流放」,希望在國家與個人的迷惘困境中,得到「另一種意義 」

的精神空間(《天不再空》 , 黃 77) 。在《冷人絮語》中,你一再 被

「人性」擊中「要害」 ’ 數番「梓扎」、「搏鬥」,令「心」受到無 法

「恢復秩序」的打擊,充滿了「對人間的迷失與惶惑」、「對人的失望’

對人性迷惑不解」。無獨有偶 ’ 你這次的感覺仍然是 ——「冷」 : 「 我

比狗更冷。」(《暖熱》,買 195 、 198 、 205 、 212 、 213 ) °

不過你是會延醒的。無論在多麽低沉的環境或心境下,你给我 看

到 的 ’ 仍然是在最寒冷處對最後防線的死守:「具生命意義的任何 創

作形式,是我的最後防線。」(《暖熱》,育 214) 。當然,我更加 知

道,任何要付出勇氣與代價的道路,並不易走——雖然 ’ 你又告 訴

我,艱難中仍可帶著樂觀 ’ 自省後就必須上路,正如你的後記所言 :

我對前路充滿好奇 ’ 鬆一口氣 ’ 稍事休息 ’ 急不及待又再思量 上

231)

P:121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95

(三)小説副線(一):辦公室政治下的人性

1、辦公室的日常情景

余非小説除了回應較為廣闊的當今社會形態外,在具體特定的 處

境 上 ’ 他多著筆於「辦公室」百態。這種「辦公室」百態,並不是 一

般香港小説中常見的大企業或金融界活動,內裏也沒有大奸大惡的 人

物、大悲大喜的情節。簡言之,沒有司空見慣的「香港形象」。余非

筆下的「辦公室」,通常與從事「文化活動」有 _ ,例如《上班》 的

主線環繞一間出版機構而展開 ’ 《花衫》和《困 / 鬥——辦公室情 景

之一》以安排藝術節目的機構為背景,唯一例外的《一次(法律) 論

述與(小説)創作交纒的經過》),雖以「日資電子玩具公司」為小説

場景,但重心也不是刻劃戲劇化的情節。這些小説所呈現的「辦 公

室」,通常是「日常」甚至很「家常」的「辦公室」情景。所謂的「辦

公室政治」,極其生活化’而且具體’所以讀起來更迫真、更生動、

更「貼身」。又因作者故意運用有距離的卡通化筆觸,彷如將人物 放

在一個「放大鏡」兼「哈哈鏡」下逐格觀察,一切細微瑣碎的醜態 原

形畢露。像這種小針小刺的「鬥爭」,反而更加見到人性的真面相 。

從余非小説可見,所謂「人性」,其實很少是非黑即白、善惡立 判

的。

2、欺壓者與小腳色

是的,你筆下的「辦公室」就是這樣,充滿各式各樣人物,很熱

鬧,同時照見人性的弱點與尊嚴。高層虚偽、中層弄權,小智巧者得

勢,善良者受歷,「較善良的與較沒實權的,彷彿是命定的伴兒 」

(《暖熱》,夏88),你筆下的敘事者説。「也許普天之下的公司都如

此吧」(《暖熱》,買 85) ,你筆下的人物又這樣説。這就是我們 習

慣的「辦公室文化」了。你各篇不同階層的人物,是不是都化身自相

類似的原型?我從他們身上都找到相似的特質。《上班》中的「紅蘿

葡」、「睦睡大王」和「車頭」,《花衫》中的「鄭主任」和「張經

理」,都屬於不是生產又虚偽浮淺的高層。《花衫》中極懂「做戲」又

自覺非常的「樂樂」,跟《困 / 鬥——辧公室情景之一》的林小姐 ’

不是很相似嗎?她們都不過是略施小計’利用天賊’就可以步步高升

P:122

59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了。這些人物,正應了你一句話:「每一家公司、每一個辦公室 ’ 不

必每一個人.都在工作」 (《暖 熱》,育 95) 。在你筆下的辧公室人物 ’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習慣為了玩弄而玩弄」的中層人物 ( 《 暖

熱》,育 8

9 ) 。我常常疑心《困 / 鬥——辦公室情景之一》中的心 理

失衡、「男『身』女『心』」的「張大姐」和《一次(法律)論述與(小

説)創作交纏的經過》中的「張玉英」 Z 「張玉青」是同一個人, 雖

然「張大姐」已貴為「製作組主管」,而「張玉英」 / 「張玉青」 不

過是個「管行政的小文員」。然而,除了身分少許不同外,他 / 她 又

何其相似。他們都小器、苛刻、諸多习難。他們都喜歡「管」,都 會

把不快發浅在人家身上, 以 剝奪人的尊嚴為樂。「張大姐」最忙的 事

情竞然是紀錄他下屬如廁的次數、時間及用了多少分鐘(《暖熱》, 買

82) ’ 「張玉英」 / 「 張 玉青」 最首要的任務就是管廁紙(《暖熱》 ,

育 156) ,事雖小卻可盡現人性的惡毒。「張大姐」常藉諸般小事 就

用「最撕裂人類自尊心的字眼」罵下屬「黃美好」(《暖熱》,買91),

「張玉英」/「張玉青」速派信也故意讓人「自己去撿’像乞討」(《暖

熱 》 , 育 160) 。 難 怪你的人物忍不住認為像「張大姐」這類人是「 畜

牲」、是「狗」、是「餓極的野狼」 (《暖 熱》,買 8 4 、 8 5 、 93) 。

他們不以 「人」 待 「人」 ,所以他們自己都不是 「人」 。

在你的筆下,如此混菊的環境下仍有尊重人、因而值得 人

《花衫》中「許槔」踏實認真地工作(《天不再空》,育 ,

一辦公室情素之一》的「朱總經理」雖然自身難保,但在 失

勢前仍盡力幫助受欺塵的「黃美好」。 「 F 東小紅」的可貴處 ’ 除 了 懂

得在細節上「特別尊重」地照顧「黃美好」的感受外(《暖熱》’買1 02

),

更難得的是她雖然已經屬於「稍為高鈒的職員」(《暖熱》,買 8 5 ) ’

卻能夠設身處地體諒到「小腳色」的心情,絕對不會隔岸觀火 :

黃美好依戀這份有「文化」氣息的工作,大都市裏,小腳色有 小

腳色的願望,她總不希望自己每沉愈下。假如要當起收銀員或 售

货員之類的工種,於她心理上是一種涂落。 (《暖 熱》,買 99) 。

「體諒」比起「安慰」或「同情」’有時候’更能顯示平等的力量。

大企業、大機構下的人性醜惡,從不同的影視媒介和小説,耳、;需

目染,我們已經習以為常,見慣不怪。可是,你特別讓我們看一 看

P:123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97

「文化機構」的辦公室’原來都是烏煙罩氣的。不禁令人想到,從事

「文化」工作的人如果沒有相應的内涵與實質’其實與沒有敎養知識的

人並沒有分別’不過多加幾分偽善而已。相反’如果能狗從生活細節

開始,從尊重具體的「人」做起,則無諸甚麽行業,都可以具有「人

文氣息」,都可作為「人文關懷」的場所——•譬如説,「法庭」。不

少「法庭」判決雖然看似冷蘇無情,達反「常理」,但是只要換個角

度來看,自有其「切合人情」的地方(《暖熱》’買152)。法律,用

你的語言來説 ’ 事實上包舍了人類長期建立的「文明」與「尊重」 。

(四)小説副線(二):法庭內外的生命觀照

1、新題材下的新角度

「知識份子自省」和「辦公室政治」的題材,均見於余非兩部小説

集。從《天不再空》到《暖熱》,「知識份子」的自省越挖越深, 也

越來越「個人化」,《冷人絮語》是一篇坦白的自剖,也是堅守信 念

的宣言。「辦公室政治」的題材則由《天不再空》時對高層人事的不

滿與批評,轉而對中層人物的嘲諷,情景變得「生活化」,也更關 注

受欺壓者的感受。至於有關「法律」的題材,則是《暖熱》所開拓的。

這種新題材,一方面與作者的經歷不無關係, 2 2 另一方面,也加強 了

全書對「人性」、「人情」的主題 ’ 從新角度帶出知識份子對「人 文

關懷」的思考。

2、法理與人情

你説,「我是文科生,讀法律是後來的事,文科生的浸淫敎我用

人性化的眼光看事物」(《暖熱》,夏151),我相信,因為我也是「文

科生」,你所舉的例子我一下子聽起來也很難接受。一個女主犯把情

敵殺死’並且把屍體肢解製叉繞,被捕後毫無悔意;一個男主犯把情

敵用刀刺死後裝成劫殺案,最後投案自首。結果是,女主犯被判盛怒

下失控「娱殺」,判監六年;男主犯屬「有設計」的「謀殺」,判 處

極刑,終身監禁(《暖熱》,買I Sl-l 5 2 )。就這些例子吧’我們覺得’

法律不講人情’不講道德,甚至不講「理」——我們所能理解的「道

P:124

59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

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理」。可是 ’ 你提供另一個角度给我們看到,「法理邏辑」是另一 套

東 西 ’ 這「另一套東西」有另一種的合理性——雖然,這種邏辑可 能

受人「利用」,「事實」可以随意重組,可能無法照顧「人情」的 需

要 ’ 然 而 ’ 法律最基本的精神,又自有與人性人情相通的地方,那 就

是,對所有人戚以莊嚴的「尊重」 。

法庭上的「事實」是由無數「細節」(details)建構’控方不斷用

「細節」建構「事實」,辯方則不斷找出「細節」的疑點’以證明「整

體事實」之不牢固(《暖熱》,買I

3 7 )。這就是法庭的邏辑。這是《N

號皇庭》的法律系學生「我」告訴我的,可是你筆下的人物「陳小梅」

並不是法律系學生,她是「寄養案」站在控方一邊的社工 ’ 她沒有 這

種「邏辑」。她只知道,她要幫她的「仔女」劉雪蓮討個「起碼的 公

平 」 ’ 指證劉的養父。她憑的不是法律知識,不是甚麽重要證物 ’ 而

是「直覺」、「感受」和「人心」。結果她看到的是甚麽呢?她「 目

睹每一段情節每一個動作被孤立、肢解 ’ 再放大、慢鏡重播、定格 分

析……然後再被雙方重組。」(《暖熱》’買14:1)她感受到劉雪蓮内

心深處一些微妙的變化 ’ 法庭對劉雪蓮與其他人的盤問越深,她「 越

感到對她的認識何其浮泛」(《暖熱》’真1

4 2 -14 3

)。陳小梅看到的不

是「法律」,而是「人心的糾結」(《暖熱》,買 1

4

6)—— 劉雪蓮 家

裏的、劉雪蓮與她之間的、她與自己之間的 °

同一個法庭上,法律系學生「我」自然看見陳小梅,他們甚至 彼

此偶然交換過「陌生眼神」呢(《暖熱》’ 142) 。可是,他跟辣 小

梅不同’他關心「法律」’他看到的是「法律的美麗」(《暖熱》’買

148)。他欣賞「法律的邏辑」。他從法官和疑犯的位置’看到「同一

平面上的對等氣氛」。他看到即使很小的官司,法官的手績仍「一 絲

不苟」’法庭仍自有其「神聖和莊重」(《暖熱》,育I I 9

)。他讚歎’

這些看似簡單的程序,「該是經歷多少年,多少文明智慧的累積 ’ 才

得以建立起來的一套流」(《暖熱》,育 I

2 6 ) 。他並非不理解陳小 梅

的心情:「陳小梅身為社工,每天正要面對一些充滿矛盾的人和事 ,

沒有『矛盾』就不足以成為她要跟進的個案。『矛盾』於她,是另 一

種見慣不怪的『常情』」、「人本來就充滿不可解釋的矛盾。有時,矛

盾的存在,反例見出人與事的真實」 (《暖 熱》,育 1

4

1 ) 。但是, 他

P:125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599

,法律上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法律上的「疑點」與「矛盾」,

「合乎常人(reasonable man) 之情的普遍常理」來推斷和歸 納

的 ° 這種假設 ’ 原因是為了保障控辯雙方。法律的精神是「雙 向

的」,同時保障司法程序上的所有人:「人,未定罪的或已定罪,在

司法操作中在司法操作中都受到一定的(這當然只能是相對性的比較)

保障與尊重。」(《暖熱》,頁126)

法律系學生「我」明白陳小梅的心情,陳小梅明不明白「我」 對

法律的理解呢?她其實也是明白的。控方敗訴了,她説:「我尊重 小

島的司法制度,可惜清官難審家庭事,屬於人心的糾結 ’ 官也斷 不

了。」(《暖熱》,頁146)尊重法律,也是對「人」的尊重。

就是這樣,讀完你的小説,我們看到「法律」與「人情」,各有

各的可貴與局限。我看到「陳小梅」與法律系學生「我」的不同觀點,

我再一次目睹你化身為兩個人物,以表達「兩個『我』」之間的思考過

程。我甚至彷若置身你的腦海裏,參與了一場由你、人物與「模擬 讀

者」(Model Reader) 之間的「精神對話」 。

(五)總結:生命的冬季與暖熱

從上述的分析可見,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

懷」,可分兩方面來説:其一,余非的小説從「知識份子」角度, 對

社會上的文化風氣和現象,不斷有所思考,對於個人品質與價值 原

則,也有所堅持;其二’從「余非小説」中看見他很關注「人」的尊

嚴,要求平等與尊重。余非對於社會發展的路向雖然不表樂觀,對 於

文化、藝術與敎育的虚偽甚感痛心,對於個人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堅守

信念,也常有迷惘與掙扎。不過,從他對小人物的關懷、對法律的 思

考,又可見「人」的價值,「人情」的溫暖。余非小説將社會與個 人

的兩種處境同時呈現:既揭示生命受壓的黑暗寒冬,也可見生命底層

尚有餘溫,人間仍然有情。「生命」中的「人情」,全繫於人與人之

間的關懷與尊重,依賴知識份子對個人與社會的承擔。像這樣的一種

「人文知識份子」關懷與抱負,在香港新一代的小説家中,實在是十分

罕見的。

P:126

60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後記〕

關於生命’其實還有幾篇你的小説,我是很喜歡的,但是在這篇

論 文 / 仿小説中卻沒有詳細提及 ’ 它們就是《天使的水晶瓶和 星

星》、《戰後,我希望在糖果戚工作》和《暖熱》。我沒有分析這幾

篇小説,理由很多 ’ 可以由於篇幅的關係,可以出於論述框架的 限

制,但更加可以的是——我故意遗漏。我常覺得’「生命」也許只是

一種感覺,很難説清;小説所流露的「生命感」也許只是某些片斷,

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感通」 ’ 很難分析。正如你 / 我曾説過:「我 開

始懷疑,能解拆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嗎?起碼,它的好不在於可解拆那

一點子上。」(《暖熱》,育210)其實’我也不過是一位讀者而已’

何必越姐代庞呢。如果有興趣,或者,就讓讀者自己去翻翻你的 小

説,跟你 / 他們自己的生命「感通」一下好了 。

〔注釋〕

1 張汝倫、林暉:《關於人文精神》 ’ 見王曉明編:《人文精神尋 思

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1996年5月第2版)’

頁1 5 9 :「在西方,『人文』這個詞最初是源於拉丁文。當時古羅

馬人以它來指稱接受了古希臘文化的羅馬人。 」

2 《易傳•賁卦》:「小利有攸 ’ 天文也。文明以止 ’ 人文也。觀 乎

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 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4

月初版),頁120。作者根據以色列的康菲諾(Confmo , Michael)

綜合不同學者的意見,把俄國的知識份子階層歸納為五點:(一)

對於公共利益的一切問題一 ^ 包括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各方 面

的問題——都抱有深切的關懷;(二)這個階層常自覺有一種罪惡

感,因此認為國家之事以及上述各種問題的解決,都是他們的個人

責任;(三)傾向於把一切政治、社會問題看作道德問題;(四)

無論在思想上或生活上,這個階層的人都覺得他們有義務對一切問

題找出最後的邏輯的解答;(五)他們深信社會現狀不合理’應該

加以改變。大致而言,康菲諾所歸納的是十九世紀俄國知識份子的

形態,而余英時則認為,這一批超越個人利害的知識份子’關懷全

P:127

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601

社會的公共事務,與西方的「知識份子」和中國的「士」,頗有契

合的地方。

4余非:《冷人絮語》,見《暖熱》(香港:素葉出版社。1998年9

月初版),頁207。

5張汝倫、林暉:《關於人文精神》,見《人文精神尋思錄》,頁

160 °

6張汝倫、林暉:《關於人文精神》,見《人文精神尋思錄》’頁

160。

7高瑞泉、袁進、張汝倫,李天綱:《人文精神尋蹤》,見《人文精

神尋思錄》,頁3 4。

8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論》,頁116-118。

9 余非:《暖熱》作者介紹 。

1 0余非:《暖熱》後記,頁226。

11余非:《冷人絮語》:「只是,『知道』與親身經歷過後的『明白』

原來是兩回事,一切也需要點時間去消化。」見《暖熱》,頁201。

12盛寧:《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主義思潮批判》(北京:三聯

書店,1997年6月第1版),頁1-24。

13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王逢振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

義的文化邏輯》,見王逢振、盛寧、李自修編:《最新西方文論

選》(廣西:漓江出版社,1991年1 0月初版),頁336。

14盛寧:《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主義思潮批判》(北京:三聯

書 店 ’ 1997年6月第1版),頁266-268。

15余非:《説「書」三帙》,見《天不再空》(香港:素葉出版社,

1994年1 1月初版),頁5 4、5 8。

1 6余非:《蘋果PageMaker》,見《暖熱》。

17余非:《上班》:「毫無疑問,我肩負雙語敎育的使命(工具書易

賺錢,風險小)。/毫無疑問,我執意出版經典學術著作(遠離當

下政治現實,安全)。/毫無疑問,我發掘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美

(我吃老本)。」見《天不再空》’頁6。

1 8余非:《冷人絮語》,見《暖熱》頁214-21 5 ;艾德華•薩依德

(Edward W .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出

版社 ’ 1997 年初版),頁 28、4 8、59-60。

P:128

6 0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1 9陳思和:《理解九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年7月

初版),頁167-168。「崗位意識」是由陳思和提出的。他所指的

「崗位意識」,是知識份子在當代社會中的一種自我劃界。崗位首

先當指知識份子的謀生職業,尤其指可以寄托他價值理想的一份工

作。他認為,知識份子必須落實到普普通通的工作崗位中。敎育和

出版尤其是當代社會知識份子兩個最重要的經營領域。其次,崗位

意識還包括知識份子的一種使命意識:維繫文化傳統的精脈。知識

份子絕對不止是一個社會或經濟的存在,而是一種文化價值體系的

象徵,代表著全社會思想文化的最高水準。陳思和表示’如果連自

己的崗位都不稱職,不能緊守,再談甚麼知識份子,已經沒有多大

的意義了。陳思和對「出版」和「敎育」的關注,與余非筆下「知

識份子」所思考的問題,頗有相似之處。

2 0艾德華•薩依德(Edwar d W .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

論》,頁4 8。

2 1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論》,頁117。

22余非:「到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部哈法律是九三年的事,從法律諫學

會的思維方式於當時帶來不少衝擊;心想,也許可以寫些與法律有

關的故事。……意念一擱便四、五年,最後才寫下《N號皇庭》及

《一次(法律)論述與(小説)創作交纒的經過》。」(案:省略號

為筆者所加),見《暖熱》後記,頁229。

P:129

姚克《陋巷》初探 603

何杏楓

何杏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

哲學碩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助理敎授。

著有論文《從敘事學角度論沈從文短篇小説》、

《為人所能有的委屈與希望而寫——淺論黃碧

雲》、\"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CulturalReligious Thoughts in Chang Hsiao-feng's Essays\"

及 \" O n the Translation of Zhang Ailing's Fiction

and Its Reception in the West\"等,另從事小説及散文創作,並參與多

項研究計劃,包括抗戰前中國現代劇本研究及香港三十年代至六十年

代話劇口述史。

〔論文提要〕

姚克1961年的《陋巷》(原名《龍城故事》)以九龍城寨為背景,探討

香港的吸毒問題,是本港早期少數強調本土性的創作劇。此劇從實際

的生活觀察出發,以零碎的人生片段組合成篇,寫來笑中有淚’展現

了一種知識份子對低下階層以至邊緣人物的審察與同情。從1962年的

首演至1968年的重演,《陋巷》不單反映了香港社會的吸毒問題,同

時亦折射出香港劇壇的發展情況及組合型態’堪稱香港話劇發展史上

的一個里程碑。可惜此劇鮮為香港文學的研究者所提及’故本文嘗試

把《陋巷》一劇置於香港話劇發展的脈絡中加以考察,先就此劇的公

演情況加以疏理,再對其藝術特色及創作限制作一初步的探討,以求

為香港話劇發展的圖景補上一筆。

姚克《陋巷》初

P:130

60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姚克《陋巷》初探

•何杏楓•

(-)引言

姚克在 1963 年 的 《 我 們需要新的劇本》中説 :

中國話劇的劇本本來不多,新的作品更寥寥無幾;所以本港的劇

團往往不得不「炒冷飯」。近十年,香港的話劇雖有蓬勃之象,

但仍沒有作經常演出的把握,其原因之一在新劇本之難得。為劇

運的前途著想,我們需要新的劇本。如果沒有新劇本的產生’本

港的話劇必然會停滞於現在的階段,不能有長足的邁進。 1

如果我們把上述引文置於香港早期話劇發展史的脈絡中考察,會

發現姚克這番話是一個尋路人的心聲。香港話劇的發軔與中國話劇 息

息相關,然而中國話劇的發展一直未如小説、散文成熟,劇本的數 量

亦不多。由於缺乏供應,本土創作乃成為香港劇運的出路。從「近 十

年」與「階段」等字眼,可見姚氏主要從一個線性時序發展的角度考

慮香港劇運的前途;另一方面,「本港的話劇」與「我們」等用語,

亦隱約透露了姚氏對香港這片旅居地的歸屬感。 2

香港話劇的發展可上溯至1844年,駐港英軍組成英語業餘劇團,

但此劇團只作英語話劇演出’演出的次數亦不多。至於中文話劇的出

現,是二十世紀初的事。1907年春柳社於日本成立,促成了中國話劇

的誕生,熱潮傳至香港,「鏡非台」及「清平樂」等劇社相繼成立;

可是當時演出的「白話戲」(又稱「文明戲」)大多沒有完整的劇本,

.演出仍算不上正規。3三十年代的國防戲劇及文人的南來把香港的話劇

推向蓬勃期;但劇團及劇目多來自上海和廣州,就具有本地色彩這一

點而言,當時的話劇遠遜於粤劇和電影。1香港話劇發展的第二個高潮

為抗戰勝利之後。經過淪陷期的沉寂,各散東西的文人紛紛返港,加

上學校劇社的成立,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劇壇熱鬧非常。然而這時期

P:131

姚克《陋巷》初探 605

的創作劇本為數甚少,劇團演出的劇目多以古典戲曲改編劇或西洋 翻

譯劇為主,以香港作故事背景甚至作探討對象的更可謂為鳳毛麟角 。

馮祿德在《香港的劇運與劇作》一文就提到 :

本期〔1 9 4

5-1965〕劇壇的兩大支柱,「中英」和「業餘」,上演

的多是現成的中外劇本,創作劇不及三分一,其中真正反映香港

社會的時裝劇更是為數極少。其他劇社的也是現成劇居多,只有

「羅富國」例外,演的是李援華……的創作劇。……當時參與劇作

的人士,多是經歷過戰亂,在劇壇活躍了相當時日的作家,如姚

克、胡春冰、李援華、鮑漢琳等,年青的參與程度實在不高。 5

以香港的話劇發展為閲讀的背景,可見文首所引姚克的話實在語

重深長。姚克在《劇團與劇本》(1964年)一文重提創作劇本對戲劇

發展的重要性。他認為「戲劇的發展有兩個主要的條件:良好的劇團

和優秀的創作劇本」,「劇團尤如肉體,劇本尤如靈魂」。姚克以「可

憐」形容香港的話劇,因為「職業劇團簡直就沒有,連稍具規模的 業

餘劇團亦寥寥可數;創作的劇本更加鳳毛麟角——『好』『壞』姑且不

説」。6姚克身體力行,創作不斷,早期作品包括《清宮怨》和《楚霸

王》。在上海「苦幹劇團」時期更創作了《美人計》、《蝴蝶夢》、

《西施》、《秦始皇》、《銀海槍桑》及《熱血五十年》等劇目。7《陋

巷》為姚克1948年赴港後所作,此劇探討香港的吸毒問題,是當時少

數以香港為背景及為探討對象的作品。《陋巷》不單在個人創作的層

面上標誌著「南來文人」姚克創作生命的延續;在香港話劇發展的層

面上,亦見證了本土意識的萌芽。可惜就筆者所見,有關姚克的論文

大都只集中於其生平,對其作品未加析論,而《陋巷》一劇亦鮮為 香

港文學的研究者所提及。8故本文嘗試把《陋巷》一劇置於香港話劇發

展的脈絡中加以考察’先就此劇的公演情況加以疏理,再對其藝術特

色及創作限制作一初步的探討,以求為香港話劇發展的圖景補上 一

筆。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將偏重於資料的整理,有關《陋巷》的文本

細析及姚克的其他創作,日後當另文分述 。

(二)《陋巷》的創作及公演

1961 年 4 月杪,姚克應香港戒毒會之邀編寫《陋巷》一劇,作 興

P:132

60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建石鼓洲戒毒醫院籌款之用,同時向社會人士宣傳吸毒問題的嚴 重

性。9《陋巷》原名《龍城故事》,1961年由香港禁毒會出版,1°1962

年公演時易名《陋巷》,1968年於《純文學》第2卷第4期(總1 3期)

刊載。 \" 柳存仁在《我讀〈陋巷〉這個劇本》中非常強調《陋巷》 的

原創性和本土特色。他指出「姚克的特長在創作」,並認為《陋巷》一

劇「不但在劇本題旨和素材方面,能揭前人之所未發,便是在導演和

舞臺設計方面,也一定可以一新我們的耳目」。I 2他形容《陋巷》為

一f t「現實的,以香港九龍城的血淚生活做情節的戲」,並説:

作者的人物不是部分的從外國劇本片段襲取或借用的人物,他筆

下所描寫的這一群 厲弱無助,根性善良的,和貪婪甚利,欺

壓都詐的各種角色和他們的生活塑像不抵是我們的社會所 A 生 ,

而且球確實實是那一個特殊區城裏曾經生活過的,或現在説不定

還是「春風吹又生」的現實人物。……這個既熱鬧而又從容,既

驚險生動又脤絡分明紋絲不亂的劇本,它的本身 ’ 雖然苗壯 堅

實,仍是土生土長的。 n

《陋巷》於1962年6月2至3日由香港勵志會戲劇組假香港大會堂

音樂廳首演,共演兩場。 1

4

1968 年 4 月 1 7 至 1 9 日 及 4 月 2 6 至 2 8 日 分

別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及九龍伊利沙伯中學校堂重演,由香港各劇團

的主要演員聯合演出,共演六場。I5《陋巷》的首演及重演皆獲好評,

並引起社會上的迴響,其中尤以重演為甚。1962年6月首演後,《華

僑日報》的「華僑文化」於同月的1 4及1 5日連續刊登了魯仲的《「陋

巷」觀後談》(一)和(二)。1 6《星島日報》6月3日的港聞版亦以

「《陋巷》演出成功」為題,報導開演情況。17此劇1968年重演時,《華

僑日報》目之為「警世禁毒名劇」,I 8並於港聞版連日報導,可見此

劇之受關注情度。重演之招待對象為香港之中學生及街坊青年,入場

券免費由中學及街坊會派發,六場共七千個座位座無虚設。I 9黎覺奔

在《劇運前途樂觀》一文提到:「香港話劇界聯合上演《陋巷》,演

出六場,雖説是免費招待參觀,但真正想看話劇而『撲飛』不到而見

遺的大有人在。」2

°禁毒常務委員會於同年4月底舉行《陋巷》觀後感

徵文比賽,請應邀觀賞《陋巷》的學校以論文一篇發表其對該劇劇情

及本港禁毒工作之意見。第二十一屆音樂節戲劇比賽中學組現代 劇

P:133

姚克《陋巷》初探 607

亦以《陋巷》第二場為參賽劇目,選演的學校隊伍共十隊之多。 2 2 至

於劇評方面,《華僑日報》「影劇藝術」的7 4至76—連三期皆有專題

文章論述此劇,包括李華的《我看〈陋巷〉——不是劇評》, 2 3 連

寒的《看〈陋巷〉撫今追昔》(上)、(下),2 4和漂路的《看〈陋巷〉

0〉對社會的反映及對香港劇壇發展的折射

& 一種表演藝術,除了涉及戲本的寫作和對社會的回 應

外,亦牽涉實際演出的生產過程及接受問題。從1962年的首演至196 8

年的重演,姚克的《陋巷》不單反映了香港社會的吸毒問題,同時 亦

折射出香港劇壇的發展情況及組合型態 。

其一,就回應社會而言,《陋巷》一劇的創作標誌著香港文人 及

民間團體對本土社會的關懷,同時反映了香港吸毒問題的嚴重性。香

港的吸毒問題自開掉已存在,至六十年代仍未得到改善。早期的大 戶

人家以抽鴻片為消遣,商行及私邸甚至設有煙局,以捲煙或鴻片 奉

客。據 1906 年的統計,在煙館吸公煙及在家吸公煙者共 2 萬 5 千 多

人,吸私煙者更不計其數。香港政府雖於1945年嚴格執行禁煙,但吸

毒問題於六十年代仍然嚴重,「紅」(紅丸)、「黑」(鴉片)、「白」

(白粉)依然暢銷。

從1962至1968年間《陋巷》兩度以反吸毒宣傳劇的高姿態公演,

便可窺見當時的社會情況。六十年代初,社會人士對吸毒者的蔑視 逐

漸轉為對有心戒毒者的同情和支持,2

7戒毒復康工作開始展開。196 1

年 2 月,當局於青山設立志願戒毒療養所,同年 9 月,香港戒毒會 正

式成立。《陋巷》一劇,亦表現出一位知識份子劇作家對吸毒者及 被

迫铤而走險之輩的審視與同情。然而當時的犯毒罪行依仍娼厥,196 2

年 1 2 月警方便在大埔林村破獲龐大的製毒機關。 2 9 1962 至 6 8 年 間 ,

犯毒罪案有增無減。單以1966年計,便先後於九龍城道破獲製毒機關

( 2 月)、於大埔搜出五十萬元毒品( 3 月)、並於荃灣破獲一千七 百

萬元國際大毒案( 9 月)。當局於 1 0 月大力推行禁毒運動, S I 翌 年

1 1月又由醫務局展開反毒宣傳運動。3 2《陋巷》於1968年重演時,醫

P:134

6 0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務衛生署總監郭炳輝醫生在致詞中提到禁毒委員會研究小組據執法機

關之資料估計,1968年的吸毒人數當在3萬至6萬之間。吸毒者多染

上海洛英癖,其次則是吸食鴉片。3 3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雖於1954年禁煙,但對禁毒政令較為認

真執行,嚴格來説,是1957年才開始’ 至於大力作反吸毒宣傳,仍

是 1966 以 至 1973 年後的事,之前的反吸毒活動主要由社區團體 推

動。3 5香港戒毒會早於1961便以社團身份參與反吸毒運動,3 6 1962年

為建設石鼓洲戒毒療養院而聯絡劇人演出創作劇籌款,從邊緣的位置

發揮力量,不但標誌著香港文人及民間團體對本土社會的關懷,更為

香港話劇的本土化添了助力。

其二,就折射香港劇壇生態而言,《陋巷》的初演和重演亦扮演

著重要的角色。《陋巷》的首演由業餘劇社勵志會戲劇組擔任演出,

姚克在《陋巷•瑣記》中提及當時排練的次數比預期少,每次排練「總

有若干人不能出席,只能臨時以別的演員暫代。這固然並不是排《陋

巷》的特殊情形,目前港九業餘劇團排戲,差不多都有同樣的現象。」

3 7在1977年香港市政局成立第一個長久性的職業劇團「香港話劇團」

以前,香港的劇運一直由業餘劇團所推動。從五十年代的中學劇社至

六十年代的大專劇社及業餘劇團,敎師、學生、左右派影藝界人士及

其他戲劇愛好者一直在香港戲劇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展現出

來自邊緣位置的眾聲喧嘩。

五十年代的中學校際戲劇比賽對香港話劇的發展影響甚大。然而

後來由於敎師和影藝界專業人士的參與,比賽的競爭趨於白熱化,再

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政治敏感,敎育司署遂於1959年停辦是

項比賽。3 9六十年代為業餘劇團的全盛時期,香港政府雖於1962年建

成香港大會堂,為香港的話劇演出供場地,但官方對劇本意識的關

注,遠較其藝術性及其發展為高。五十年代以後香港政府實行所謂

「消極不干預政策」、六十年代以後則改為「積極不干預」,是以五、

六十年代香港話劇的發展,主要建基於民間業餘團體的本土關懷關及

艱苦經營,而《陋巷》一劇,因其藝術成就及受關注程度,往往為評

論列為此期的代表劇作。

《陋巷》1968年的重演標誌著香港六十年代各劇團的合作,為劇

P:135

姚克《陋巷》初探 609

壇的發展起了凝聚的力量。六十年代香港的業餘劇社發展迅速,但 劇

團大多各自為政,報章上甚至時見筆戰。《在這情況下,《陋巷》的

重演便愈發顯得重要,因為是次演出的陣容包括中英、業餘、世界 、

青年會、香港戲劇社、香港戲劇協社、港大、崇基、新亞、聯合、 羅

師和工專等十二個劇團的成員,寒連就以「盛況空前」形容這次 合

作。《陋巷》是一個群戲,難度在於整體的合作。六十年代的劇團 屬

業餘性質,是次重演在短短的四星期內組合不同劇團的個別演員, 連

圍讀的機會也沒有,排演時每次均有演員缺席,公演能獲得成功,演

員的功力自然應記一功,但彼此間的關照合作,亦為重要的因素 。

黎覺奔在《劇運前途樂觀》一文中亦説:「今年四月間的《陋巷》 公

演,有十二個戲劇團體參加演出工作,這證明香港劇人在團結合作上

已有進一步發展。」4 6

(四)《陋巷》的藝術特色與創作限制

瑪祿德在《香港的劇運與劇作》一文以「滲雜浪漫主義」的「現

實路線主義」來形容五、六十年代香港劇作的創作手法,並推許姚 克

的《陋巷》為其中的表表者。他説 :

這期〔1954-1965〕劇作的手法多走現實路線主義而略•雜浪漫主

義,水準平均不錯,其中成就最高的當推姚克的《陋巷》。該劇

取材真實’能反映香港低下階層的生活和當時嚴重的吸毒問題,

而運用的舞台技巧亦顧新穎靈活。 4 7

《陋巷》的兩度公演之所以大受歡迎,劇本的實感及舞台手法的創

新可謂功不可沒。姚克在《陋巷•瑣記》中提到《陋巷》有別於當 時

習見的話劇,並就此劇的結構佈局歸納出三點特色:一「沒有一個可

以稱為主角的人物」;二「不用一般的分幕方式」;三「不以一個故

.事為中心」。《陋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群戲,各演員的戲份相當平

均 ’ 整個故事以「生活的零碎片段」組成 ’ 4 9極具實感。姚克非常重

視劇作的生活感,他曾建議有心從事電影編劇的後晉從現實生活中 尋

找題材,5。並認為「手法高的編劇往往能將人生的片段——即使是極

平凡的片段——攝製成優美的影片。」5

1他更推崇希治閣「對情節的處

P:136

61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理,雖極微細處也不肯輕易放過去 … … 所以即使故事相當平凡,他 也

能引人入勝。」52

《陋巷》一劇主要寫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當中沒有峰迴路轉大起大

落的情節,細節的處理相當細緻。此劇的故事由青年記者楊復生因 撰

寫有關香港吸毒問題的報導而往訪九龍城寨的曾癭公展開,帶出曾 癭

公及其鄰居的遭遇 ’ 反映香港低下階層的處境及困局。劇中的油漆 工

人李權因生活困迫,日夜工作而吸毒提神,結果妻妹險遭毒販賣至 妓

寨;王式輝大學畢業後曾任常熟縣的政府文書科長 ’ 但遷居香港後 因

學歷不獲認可而被逼充當黑市敎員,廉價替登記中學敎師批改作文,

以至就是其子王偉患上肺病 ’

53 亦沒錢延醫;過氣名演員白萍當年 紅

遍上海 ’ 染上毒癮後卻淪為私妓;癮君子何文華因偷盜入獄, 5 4 毒 癮

原已於獄中戒掉 ’ 不料出獄後又為毒梟苦苦相迫。劇中不同的線索 交

織並進,再加上私寨的「帶街」短腳炳、究賣「字花」的馬廣及販毒

大王的抓牙豆皮洪等次要人物穿插其中,氣氛熱鬧緊湊,場面的處 理

亦明快利落,與四十年代夏衍名劇《上海屋簷下》分寫上海弄堂房子

中的幾戶人家有異曲同工之妙。

《陋巷》一劇的生活實感,除有賴熟練的編劇手法外,細緻的觀察

亦功不可沒。姚克於 1962 年 4 月杪答應禁毒會撰寫劇本後,曾到煙 格

粉檔實地觀察達五個月之久,以求深入了解吸毒者的生活。他在《陋

巷•瑣記》中説:

起初我以為這個劇本相當易寫,只領訪問三兩個「白粉道人」,

再到他們吸毒的地區巡視一番,就可以動筆了。可是事實並不像

我理想中那麽簡單。我先到西營盤吸毒者的登記處去觀察,看醫

官詢問每一個吸毒者的背景和吸毒的經過。登記的「道友」中有

青年,有中年人,也有比較年老的;每人的家庭、環境、 職

業、經濟情形不同,吸毒的原因和經過也互異。我旁觀了整整一

個下午,開始覺得這問題的複雜遠在我意想之上,必須透徹了解

纔行。過了一天,我設法找到一位識途老馬,帶我到煙格粉槽密

集 的 XXX 地區去實地觀察,以求進一步的了解吸毒者的情沉和 贩

毒的内幕。沒想到越看的多,我越覺得自己的認識不彀。 5 5

《陋巷》一劇表現了 一種文人知識份子對低下階層以至邊緣人物的

P:137

姚克《陋巷》初探 611

審察與同情。從姚克的自述可見,《陋巷》的寫作過程同時是一個 發

現的過程——一個知識份子走近群眾、重新認識自己所處身的社會 的

歷程。當中的審察或許帶有俯視以至嘲諷的意味,但卻同時充滿關 懷

與同情。劇本嘗試以輕鬆的筆法帶出沉淪毒海的悲哀,如白萍與扭 計

華經常針鋒相對,插科打渾製造笑料;又如王式輝為取得敎席 ’ 請 白

萍假扮校長與真校長爭相聘用自己,以自抬身價等等 ’ 皆為沉重的 題

材添了喜劇感。姚克亦特別指出這幾場比較輕鬆的戲最不易處理, 因

為這些片段並不像鬧劇的滑稽場面般僅在逗人一噱 ’ 實際是「每一 場

可笑的外表都隱藏著一個可悲的內容」。 5 6 他 説 :

「生活的片段」所要求的是極度寫實的演出。通常的導演手法和舞

臺的演技絕對不適宜於這種劇本的演出。導演要避免運用露骨的

手法:章法、畫面、和動作的處理須非常自然,有含蓄。演員要

實行生活的體驗,從實地觀察中吸取經驗,而避免「洒狗血」的

演技。57

在《陋巷》的兩次公演中,皆有評論提及部分演員的演出稍嫌 過

火 , 5 8 可見劇本的寫實風格的確為導演及演員帶來考驗。然而,值 得

注意的是,《陋巷》一劇的劇本本身亦處處表現著審視 / 同情、寫 實

/ 宣傳説敎、傳達訊息 / 娱樂觀眾等多重矛盾。由於此劇乃應制 之

作,旨在宣傳反吸毒的訊息,於發揮上不免多有制肘。同時 ’ 此 劇 肩

負籌款的重任,不能不考慮娱樂性等票房因素。在第 7 景中王式輝 、

錢妙英與白萍排戲的一段,就有不少插科打渾的場面。如錢妙英説王

式輝「穿一套西裝倒像李三娘磨房產子似的 ’ 還拖著一條臍帶沒 咬

斷」,白萍在旁聽到「臍帶」一詞,即以為自己扮演的校長名為「齊

仿」,及後王式輝解釋錢妙英所説者乃「咬臍帶」,白萍又誤會他們

要找國語明星姚奇來代王演戲 ’ 最後曾癭公唯有就「姚奇代」和「 咬

臍帶」再加解釋等等, 5 9 皆以廣東話與上海話(白萍為上海人)的 同

音字作逗笑元素。此例以輕鬆的筆法側寫六十年代香港北方外省移民

及本地原民之間的語言隔閡 ’ 頗能把握時代的脈膊。但其他例子 如

白萍在排戲時遇上客人,不顧自己一身的修女打扮 ’ 急急的迎上 前

去,令對方誤以為她要拉她去做禮拜等,則似有硬滑稽之嫌。 6

1

宣傳和説敎傾向亦為《陋巷》一劇美中不足之處。由於主題 主

P:138

61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導,此劇始終難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公式 ’ 在

情節上的巧合亦稍嫌過多,如王式輝的補習學生原來是販毒大王 之

子 ,何文華與王式輝閒談時得悉白粉交易的安排,於是與楊復生 報

警,把販毒大王繩之於法,何文華因報案得到獎金,可以負擔王偉 的

醫藥費等等,皆令此劇的寫實風格添了「想當然」的童話色彩,削 弱

了劇本的實感。魯仲的《〈陋巷〉觀後談》和李華的《我看〈陋巷——

不是劇評〉》對結局的安排亦稍有微言。6 2此外,劇中部分對話亦過於

資料性,如李權和曾癭公以下一段 :

曾:本港抽鴉片煙、吃白麵兒、打嗎徘針的,一共有多少人,你

們知道麽?

有多少?

少説也有十八萬。

… … 今天你把霸王添宰了,明天就有第二個霸王添來代 替

他。除非一方面粉碎了它的國際組織,一方面改良社會的環

境,禁毒是永遠不能徹底的。禁毒還得老百姓 f 忙,看見 了

馬上去報告警察,要不然警方難免有百密一疏的地方 。

曾:就算它五六塊錢吧,全港七八萬道友’合著每天可不要花五

六十萬塊錢!你們想想,每年省下二萬萬塊錢,要是用來造

平民房屋’開免費學校,辦貧民醫院,有多少窮人可以得到

好處呀?

以話劇作敎化的工具,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劇壇非常普遍。就

以香港作背景的反吸毒宣傳劇而言,《陋巷》亦非第一 ® 。朱瑞 棠

1961年的《毒海餘生》便以香港的吸毒問題為題材。6 4比較兩劇,可

以發現姚克如何極力突破宣傳劇的限制,試圖在結構佈局、燈光分場

等細節上翻出新意。《毒海餘生》一劇主要建基於貧富的對比二分,

人物多依循想當然的「典型」設計:富人窮奢極侈,販毒份子喪心病

狂,富人管家仗勢凌人,犯夫走卒則為仗義之輩。劇情的發展是販毒

大亨最後眾叛親離,在殺死騙子楊佐治後自殺而死,説敎味道遠 比

《陋巷》濃。65

《陋巷》最為人稱道的創新手法在其分幕方式和燈光處理。6 6此劇

全劇分九景,不落幕,不換景,全用燈光控制演區的過渡和場景的 替

P:139

姚克《陋巷》初探 613

換。這種手法於外國固然早已有之,但在六十年代香港卻令觀眾耳 目

一新。姚克在《陋巷•鎖記》中説 :

我在這駒戲中運用這種手法,倒並不是故意標奇立異,要使觀 眾

驚奇,或藉此搏得劇評家稱賞。實在是因為《陋巷》的結構、佈

局、和一般話劇迥不相同,非用特殊的手法不能勝任儉快;所以

纔把它装進了這個新瓶。 6 7

《陋巷》的時間框架是夏日某黃昏至翌晨,情節的發展緊湊’在故

事中景與景之間的時差只是由數小時至數分鐘不等 ’ 不分幕的處理 有

助節奏和氣氛的控制 。

此外,以燈光控制演區的過渡和場景的替換亦有助突出此劇的 寫

實風格。《陋巷》的舞台採寫實的設計,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左邊 是

一間兩層的矮樓,中間和右方是兩間相連的平房。據魯仲的初演觀 後

記,這些房子由木板搭成,右邊大門開著 ’ 只見窗上晃著褪色布帘 ,

裏面陰沉沉的甚麼也看不清。大會堂音樂廳的台深不過二十尺 ’ 但 設

計者能運用線條、光度和構圖使這地區一層一層的顯現在觀眾前。 6 8

姚克的劇本對燈光的處理有詳細的指示 ’ 在第一景中,台燈從左邊 曾

癭公的住處移往正中的王式輝家,再轉至右邊李權的木屋。隨著劇 情

的推展,燈光便移到不同角色的身上,展現出一個個零碎的生活 剪

影,頗能配合劇中那種現實中沒有誰是主角的意念。姚克亦曾提到 此

劇「描寫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一鱗半爪,它的方法是連綴和組合;它的

性質是所謂的『生活的片段』(trompe-roeil)」。69

(五)結語

姚克的《陋巷》探討香港的吸毒問題,是本港早期少數強調「 本

土性」的創作劇。此劇從實際的生活觀察出發,以零碎的人生片段 組

合成篇,寫來笑中有淚 ’ 表展現了一種知識份子對低下階層以至邊 緣

人物的審察與同情。柳存仁在《我讀〈陋巷〉這個劇本》中便説:「它

(《陋巷》)會用濃厚的戲劇情節和特殊的手法,獨有的氣氛’把你,

我,和其他的觀眾帶到那個特殊的圈子裏面,正像你在半天空飛著 ,

打開了人家的屋頂天窗向下面偷窺 ’ 也會因發現他們的生活只有霉 濕

或壓根兒沒有窗戶而震慄。然而這種震懐,卻不能成功地隔絕你和 作

P:140

6 1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者之間的感情交流,或阻止你對《陋巷》的愛好。」

從1962年的首演至1968年的重演’《陋巷》不單反映了香港社

會的吸毒問題,同時亦折射出香港劇壇的發展情況及組合型態’堪稱

香港話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注釋〕

1姚克••《坐忘集》(香港:純文學月刊社’ 1967年)’頁75-76。

此文原刊於1963年1 1月的「中英學會中文戲劇組」特刊。

2 姚克於 1948 年離滬赴港, 1968 年移居美國。姚錫佩:《漫話著 名

戲劇家、翻譯家姚克——兼述斯諾致姚克父女書簡》,《新文學史

料 》 1993 年 第 3 期(總 6 0 期),頁 110 。

《香港話劇的發展》,見王賡武主編:《香港史》(下冊)

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1997年),頁618-619。

香港文化藝術政策研究所:《香港文化藝術政策研究報告》,1998

年4月,頁9-10。另參見陳錦波:《抗戰期間香港的劇運》(香港:

萬有圖書公司出版, 1981 年 7 月初版) 。

瑪祿德:《香港的劇運與劇作》’《星島晚報》1984年5月2 3日。

此外’鍾景輝談到六十年代的劇作亦説:「劇作方面除姚克、熊式

一、黎覺奔、李援華和柳存仁等前輩間有創作外,仍然是非常貧乏

的方面。演出仍靠翻譯劇佔多數。」見鍾景輝:《香港話劇的發

展》,頁 631 。

姚克:《劇團與劇本》,《坐忘集》,頁7 8。

有關姚克的生平及創作,見姚湘:《兩種文化,一個世界——埃德

加•斯諾與父親姚莘農》,見《魯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3期,頁

28-30。錫佩:《幸會姚克的親人》,見《魯迅研究月刊》,1992

年第3期,頁30-33。姚錫佩:《漫話著名戲劇家、翻譯家姚克一

一兼述斯諾致姚克父女書簡》,見《新文學史料》1993年第3期(總

6 0期),頁102-111。凌揚:《姚克和〈天下月刊〉》,見《新文

學史料》1993年第3期(總6 0期),頁112-117。任傳爵:《回憶

姚克》,見《新文學史料》1993年第3期(總6 0期),頁96-9 9 °

易人譯注:《斯諾致姚克父女書簡》,見《新文學史料》1993年第

P:141

姚克《陋巷》初探 615

3 期(總 60 期),頁 100-101。

8在黃繼持、盧瑋變、鄭樹森主編的《香港文學大事年表1948-1969》

中,有關《陋巷》的資料共三條:1961年「出版」一欄記「姚克戲

劇《龍城故事》出版」;1962年6月2-3日「活動」一欄記「『勵

志會』『戲劇組』響應『香港戒毒會』壽款義演《陋巷》,由姚克

編導。」;1968年4月「出版」一欄記「姚克戲劇《陋巷》在《純

文學》第2卷第4期刊載」。黃繼持、盧瑋變、鄭樹森主編:《香

港文學大事年表1948-19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

香港文化研究計劃出版,1996年),頁9 4、9 7及127。

就筆者所見,現時有關姚克的論文為數不多,而且只集中於生平資

料的介紹(見上註)。在有關香港劇運的論述中,瑪祿德的《香港

的劇運與劇作》推許《陋巷》為1945-1965年間「成就最高」的香

港劇作,鍾景輝的《香港話劇的發展》亦提到1961年的創作劇「有

姚克的《陋巷》和《西施》」(頁627),但並未加以析論。

9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頁163。姚克在文中説:「為

宣傳而寫劇本,生平寫過三次。第一次是『七七事變』(1927年)

我和其他劇作者集體創作的『保衛盧溝橋』;第二次是翌年在美國

讀書的時候,用英文發表的Whe n the Girls Com e Hom e ;第三次

就是這次演出的《陋巷》。」

1 0姚克:《龍城故事》(香港:香港禁毒會1961年)。

1 1姚克:《陋巷》,見《純文學》第2卷第4期(總1 3期),196 8

年 4 月,頁 206-265。

12柳存仁:《我讀〈陋巷〉這個劇本》,見姚克:《坐忘集》,頁172。

此文撰於1962年6月2日,g卩《陋巷》的開演日期。

1 3同上。

1 4見《星島日報》1962年6月3日第1 9版。另見《香港戒毒會籌建

石鼓洲戒毒療養院經費義演話劇〈陋巷〉特刊》’《華僑日報》1962

年 6 月 2 日 第 6 張 第 1 頁 。

1 5見《華僑日報》1968年4月1 7日「港聞四」、4月1 8日第2張第

3頁「本港新聞」及第2 張第4 頁「大會堂節目」、4 月1 9 日第1

張第3頁「大會堂節目」、4月2 3日第4張第4頁「華僑文化」、

4 月 2 6 日 第 4 張 第 4 頁「華僑文化」及 4 月 2 7 日 第 4 張 第 4 頁 「 華

P:142

6 1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僑文化」。另見《星島日報》 1968 年 4 月 1 8 日 第 1 9 版 。

《華僑日報》1968年4月2 6日之報導標題作「禁毒話劇陋巷今晚起

演出九場」,其中「九場」應為「九龍」之誤。

1 6《華僑日報》1962年6月1 4日第4張第3頁「華僑文化」及6月1 5

日 第 6 張 第 2 頁「華僑文化」 。

1 7文中提及「一千五百個席位為之滿座」。《星島日報》1962年6月

3 日 第 1 9 版 。

1 8 《華僑日報》 1968 年 4 月 1 8 日 第 2 張 第 3 頁「本港新聞」 。

1 9據統計,二百九十多間中學共發出戲票六千五百張’其餘五百張為

各街坊會所派發。《華僑日報》, 1968 年 4 月 3 0 日 第 2 張 第 3 頁

「本港新聞」。

2 0黎覺奔:《演話劇,不銷人情票》,《華僑日報》1968年5月2 0

日「劇影藝術」第7 5期。

2 1《華僑日報》1968年4月3 0日第2張第3頁「本港新聞」。比賽由

王肇枝中學黃德誠同學奪得冠軍’結果刊於《華僑日報》1968年6

月 2 9 日 第 2 張 第 3 頁「港聞三」 。

22李林:《第二十一屆音樂節戲劇比賽成績總結》,《華僑日報》1969

年 3 月 1 1 日 第 6 張 第 4 頁「影劇藝術」第 9 6 期。比賽結果由格 致

書院獲冠軍。

2 3 《華僑日報》 1968 年 5 月 7 日 第 6 張 第 1 頁「影劇藝術」第 7 4 期 °

2 4《華橋日報》1968年5月2 0日第6張第2頁「影劇藝術」第7 5期及

《華僑日報》1968年6月3日「影劇藝術」第7 6期。

2 5《華僑日報》1968年5月2 0日第6張第2頁「影劇藝術」第7 5期。

2 6洛信:《娼禁•賭禁•煙禁》。《華僑日報》1968年4月2 1日第

5張第4頁。璣齊:《勸戒吸毒詩》,《星島日報》1968年4月2 6

日第10版。關於香港的吸毒情況,可參黃品卓編著••《香港毒品

秘聞》(香港:吳興記書報社,1975年)°

2 7見香港戒毒會籌款主席羅志於《陋巷》首演夜的謝辭。《華僑日報》

1962年6月2日第6張第1頁《香港戒毒會籌建石鼓洲戒毒療養院

經費義演話劇〈陋巷〉特刊》。

2 8《香港年鑑》1962年,頁99-100 °

P:143

6 17

2 9《香港年鑑》1963年,頁110。

3 0《香港年鑑》1967年,頁126-127。

3 1《香港年鑑》1967年’頁127。

3 2《香港年鑑》1968年,頁126。

3 3《華僑日報》1968年4月1 8日第3張第2頁。《星島日報》1968年

4 月 1 8 日 第 1 9 版 。

34章盛:《香港毒品泛濫真相》(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1976年),

頁 185。

3 5「1973年以前,我們從未見過政府方面,對於勸導吸毒者戒毒,及

呼願市民正視毒品為害等宣傳工作,有過甚麼表現。……1973年以

後,各區民政署才張貼出若干勸人戒毒的海報……目前屬於官方開

設的戒毒所,可以説半間也沒有。規模較大設備較完善的『石鼓洲

康復院』,亦只能説是由政府資助的民營福利機構。」章盛:《香

港毒品泛濫真相》’頁201-202。

3 6香港戒毒會成立於1961年,旨在「為濫用藥物之人士提供治療與

康復服務及其他一切有關幫助」,該會接受政府「不敷補助金」資

助,用於自願接受治療及康復計劃之戒毒者身上,為香港社會服務

聯會之會員,亦為香港公益金創辦員機構之一。《香港戒毒 會

1996-1997年報》’頁4。

3 7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頁165。

38參鍾景輝••《香港話劇的發展》,王賡武主編:《香港史》(下冊),

頁 617-631。

39參鍾景輝:《香港話劇的發展》,王賡武主編:《香港史》(下冊)’

頁 623。

4 0香港大會堂於1962年3月開幕。《香港年鑑》1963年’頁109。

4 1據1998年1 2月1 5日陳達文先生的訪問,大會堂當時沒有明文規定

禁止政治宣傳,但實際上是有限制的。話劇團體若選演左派劇目’

便可能不獲批准。基於默契’左派團體雖曾租用大會堂作演出’但

只會選演中性的劇目,不會在大會堂舉行政治活動。陳氏於大會堂

開幕前六個月加入大會堂’擔任當時的大會堂副經理。張秉權、何

杏楓訪問’何碧琪整理:陳達文訪問’ 1998年1 2月1 5日。(未發

P:144

61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表)

此外,朱克在1998年9月2 6日的訪問亦透露在七零年間,其作《擔

子》因描寫工人生活而曾被大會堂勸喻停演。張秉權、何杏楓 訪

問,何碧琪整理:朱克訪問, 1998 年 9 月 2 6 日。(未發表 )

4 2瑪祿德:《香港的劇運與劇作》,《星島晚報》1984年5月2 3日。

4 3見黎覺奔:《劇運前途樂觀》,《華僑日報》1968年7月1 3日「劇

影藝術」第 9 7 期及黎覺奔:《演話劇,不銷人情票》,《華僑 日

報 》 1968 年 5 月 2 0 日「劇影藝術」第 7 5 期 。

4 4寒連:《1968年香港劇壇》(二),《華僑日報》1969年3月1 1日

第 6 張 第 4 頁「影劇藝術」第 9 6 期 。

4 5寒連:《看〈陋巷〉撫今追昔》(下),《華僑日報》1968年6月

3 日「影劇藝術」第 7 6 期 。

4 6 黎覺奔:《劇運前途樂觀》,《華僑日報》 1968 年 7 月 1 3 日 「 劇

影藝術」第 9 7 期 。

4 7馮祿德:《香港的劇運與劇作》,《星島晚報》1984年5月2 3日。

4 8 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 ’ 頁 165-166 。

4 9 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頁 165 。

5 0 姚克:《有關電影劇影的三封信》,《坐忘集》,頁 6 。

5 1 姚克:《有關電影劇影的三封信》,《坐忘集》,頁 4 。

5 2 姚克:《關於希治閣及其他》,《坐忘集》 ’ 頁 1 2 。

5 3 王偉於 1968 年《純文學》版本中易名為王可望 。

5 4 何文華在 1968 年《純文學》版本中易名為扭計華 。

5 5 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頁 164 。

5 6 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頁 167 。

5 7 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頁 167 。

5 8如魯仲認為初演中演馬驅精的李德祥和演矮腳炳的龐悼林「略嫌過

火」。魯仲:《〈陋巷〉觀後談》(二),《華僑日報》1962年6月

1 5 日,第 6 張 第 2 頁「華僑文化」。李華則認為重演中演錢妙英 及

白萍等演員惹來反面的笑聲,削弱了此劇的主題。見李華:《我看

〈陋巷〉——不是劇評》,《華僑日報》 1968 年 5 月 7 日,第 6 張

第 1 頁「劇影藝術」 。

P:145

姚克《陋巷》初探 619

5 9姚克:《陋巷》’《純文學》,頁252-256。

6 0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亦多以「現實喜劇」的手法刻劃北方移民和本

地原居民的矛盾,如張愛玲的「南北和系列」。見鄭樹森:《張愛

玲的兩個片種》,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

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一 62。

6 1姚克:《陋巷》,《純文學》,頁256。

62魯仲:《〈陋巷〉觀後談》(一),《華僑日報》1962年6月14日,

第4張第3頁「華僑文化」。李華:《我看〈陋巷〉——不是劇評》,

《華僑日報》 1968 年 5 月 7 日 ’ 第 6 張 第 1 頁「劇影藝術」 。

6 3姚克:《陋巷》,《純文學》’頁240。

6 4朱瑞棠:《毒海餘生》(香港:藝美圖書公司1961年)。

6 5朱瑞棠對此劇的説敎意圖毫不諱言,甚至在《毒海餘生•序》明言

此劇「有倫理、警世和發人深省的意義’它把香港社會兩個階層的

代表人物’作了一個非常強烈的對照,販毒大亨利用走私來做著毒

害人類的勾當,運毒者無孔不入,結果一定是傪敗收場’法網難逃

的,吸毒者若能及早覺悟,回頭是岸’是可以尋求一條新生的道

路。」朱瑞棠:《毒海餘生》(香港:藝美圖書公司1961年),頁

66魯仲在《〈陋巷〉觀後談》

末燈光是佔最大因素的」

6 張 第 2 頁「華僑文化」 (

6 7姚克:《陋巷•瑣記》,

68魯仲:《〈陋巷〉觀後談》

第4張第3頁「華僑文化」

二)中説:「如果説這劇演出成功,那

見《華僑日報》 1962 年 6 月 日 ’ 第

’頁 166。

•),《華僑日報》1962年6月1 4日,

另見「香港戒毒會籌建石鼓洲戒毒療

養院經費義演話劇《陋巷》特刊」所附的《陋巷》木屋區佈景劇照,

《華僑日報》 1962 年 6 月 2 日 第 6 張 1 頁 。

6 9姚克:《陋巷•瑣記》,《坐忘集》,頁166。

70柳存仁:《我讀〈陋巷〉這個劇本》’姚克:《坐忘集》’頁173。

P:14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朱棟露

朱楝霖,蘇州大學中文系敎授、博士生導師’敎

育部文科指導委員會中國現當代文學組組長、江

蘇敎委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兼任台灣東吳大

學、中國文化大學客座敎授。主要著作有《戲劇

美學》、《論曹禺的戲劇創作》、《中美文化在

戲劇中交流》、《中國現代戲劇史稿》、《1898-

1949 中外文學比較史》,並主編《文學新 思

維》、《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等。

〔論文提要〕

杜國威的話劇創作傾向於表現人性的優美’戲劇衝突不外露不激烈’

充滿溫馨與幽默。他在通俗層面下堅持了話劇創作的文化品位,通俗

又脱俗,是一股活力充沛的清流。他在敘述寫實的藝術中融合了多演

區時空自由轉接等手法,在《人間有情》、《南海十三郎》中獲得成

功。他的新作《劍雪浮生》進一步將話劇與戲曲溝通’將寫實敘述與

寫意表現融合,活用敘述人,以分場制形式吸納中國戲曲結構美學神

韻,豐富話劇的音樂性與杆情性。他創造了話劇藝術的新形式,是中

國話劇新劇體。這一成功,在香港話劇的發展與中國話劇史上都具有

意義。

社國威戲劇創作

P:147

杜國威戲劇創作論 147

社國威戲劇創作論

•朱棟露•

近二十年來,香港話劇一枝挺秀,在全球戲劇界創造了一個 奇

蹟。香港有一個非常可觀的話劇創作、演出群體,除四個職業的演出

團體(香港話劇團、中英劇團、演藝學學院戲劇院、赫墾坊),還有

近百個業餘話劇團體,現在也仍有七、八十個業餘話劇團。據統計’

1990年香港上演的本地話劇約六百場次’觀眾人數約二十萬。499 1

年有七十八個劇團上演劇一百七十三個’七百六十四場’觀眾約二十

五萬人次。2換言之,在香港大約每天有兩個劇在上演,每星期有三個

劇目同觀眾見面。這些眾多的本土創作劇目的取向也是多元的。「進

念• 二十面體」、「非常林奕華」的創作都相當前衛,話劇本來就是

小眾文化,「進念」的晦®難懂的舞台語言,更加重了觀眾解讀、欣

賞的難度,然而他也始終擁有一部分對前衛藝術感興趣的青年觀眾。

海豹劇團、力行劇社、致群劇社致力於精英藝術,致群劇社對具有社

會政治意識的創作更感興趣,這個群體的創作觀念受大陸三十年代戲

劇(如曹禺)的社會問題劇觀念影響較深。灣仔劇團走通俗化、大眾

化路線,劇情輕鬆易懂,絕不以「深奧」、沉悶而嚇走觀眾。類似傾

向的還有沙田話劇團、新域劇團,堅持「草根精神」,走入民間,把

話劇藝術與草根文化結合起來,創作方面的鮮明表現,就是表現平常

人生的原生態,帶有現代色彩。更有為了招徠觀眾’在舞台上大講粗

話與現場表演強蔡、暴力場面(1986 ’浩采制作演出《勾心鬥角》’

後又有《以牙還牙》),其中《勾心鬥角》演出近二百場。近年來還有

一些另類劇團,如兄弟劇團、占米角等創作同性戀劇目,也有基本固

定的特定觀眾群。

P:148

6 2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在香港話劇創作的多元走向中,杜國威形成了個人的藝術追求。

他熟悉舞台、劇場’他熟悉生活。他的話劇創作描摹人生,傾向於表

現人性中優美的一面。他的戲面向觀眾,情節豐富生動。與其説他的

戲具有戲劇性、舞台性,不如説他從事戲劇創作的觀眾感特別強。他

的戲劇創作觀念顯然傳承了中國傳統的戲劇創作觀。也許杜國威不需

要專門去研究中國戲曲史,但是他自小出入劇場,酷愛粵劇,舞台上

的戲劇需要情節豐富、人物鮮明、通俗易懂,富有人生百味,表現人

情人性之美。這些,他從劇場中感受最深。所以,他的戲劇創作的表

面’都是通俗的,可看性強。可以説,杜國威的話劇是通俗劇。他明

顯地不傾向於荒誕派、象徵派、現代主義等創作流派,他不希望自己

的戲劇在舞台演出,令觀眾艱灘難懂,他要讓他的觀眾動情。他的戲

劇創作也不同於曹禺的創作方法,雖然《雷雨》的表層也是通俗劇,

但《雷雨》傾向於表現社會問題,杜國威感興趣的是「情」——「人

間有情」。當然,杜國威話劇創作區別於香港流行的通俗藝術的最大

不同是,香港的通俗文化、尤其是影視藝術倚重「情」,造情煽情,

其興趣在表現肉慾、物愁、權愁,直鬧得香港滎屏人慾橫流,血肉飛

濺。杜國威的話劇創作表現的是人之親情,溫馨的人性美、人情美。

他不媚俗,他的戲通俗而不庸俗。杜國威在話劇創作的通俗層面下堅

持了話劇的文化品位,在香港劇壇散發出溫馨、清新的氣息。這是一

股清流,是他的戲劇在香港龐大的通俗文化網絡中顯示自身獨特格

調’保持二十年藝術創作活力,始終吸引那部分觀眾群的原因。

杜國威來自平民,他的戲描寫凡人凡事,凝視、讚歎溫馨的人性

常情。他自述:「回首十年寫作生涯,仍在默默耕耘,但我並不執

著’我自覺平凡,寫的都是平凡事、平凡人;大陸仔、舞娘、街頭賣

唱、遮店老板、街角青年、大時代的小人物」,「裏面沒有野心,沒

有政治’沒有激情,也不玄虚,我只是撿拾童年往事,媽媽説的,姊

姊説的’就憑記憶勾畫一些古舊人物,重溫那種親切、模糊的感覺。」

3他的戲雖然也常以歌廳舞女、粤劇紅伶、江湖藝人為戲劇主角,甚至

還寫過狐仙狐妖,儘管這些劇中人的人生經歷並不那麼輕鬆,從他們

身上極易引發出奇情壯采與動人心魂的衝突,但是杜國威總是從人性

關懷角度挖掘他們與她們心中那片溫馨的人情。

P:149

杜國威戲劇創作論 623

早在他涉足劇壇最初創作的《虎度門》、《昨天孩子》中,杜國

威創作的溫情意向已露端悅。《昨天孩子》(1982)的劇中人是一群舞

女,她們在舞廳主任美珍死後十分關心她的兒子球仔。杜國威筆下的

舞女,充滿一片愛心,互相關懷、互相呵護,是一片愛心的世界 。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亦是如此。杜國威曾回答那些批評:「又有人説

我寫得世界太完美,那時候歌唱生涯的辛酸、黑暗與恐懼都沒有寫出

來。其實這些已有很多人寫過,不用要我來領頭;況且我今次寫的並

非是與『殘酷』有個約會,而是與『春天』有約,當然是溫情調子的

了。」4

《虎度門》更是以淡化外部衝突,致力於表現人物內心的溫情而受

到讚譽。杜國威以「虎度門」為題’不僅點明戲劇表現台前台後的人

生,更是提示他的戲劇構思:展示人物的多重內心世界。一代花旦王

要告別舞台移民澳洲’冷難心對獻身青春的舞台能不眷戀?她與朝夕

相隨的明嫂、與舞台上聯袂演唱的生角,能不有依依惜別之情?她如

何面對那些隱晦的微妙感情?她的愛徒玉霜的老師就是當年曾蔑視她

的另一名角,她如何面對這樣複雜的人事與人情?她與丈夫的私生子

的情感,如何調整?尤其是,冷酷心失散多年的兒子突然抵港出現在

她面前,而她當年又承諾不暴露自己的生母身份’她的愛心如何面對

可愛的兒子?杜國威説:「一個優秀的伶人,一出虎度門’便能從關

目、做手中表現角色的善或惡’忠或奸’不論他內心是快樂或悲哀,

一出虎度門,便必須忘卻本我,渾然在扮演的人物之中,喜怒哀樂重

在別人故事裏,交自己的心!」5冷Ife心在舞台上、生活中有

每一種角色都要求她克制另一角色的感情。她是亞俊的生

母,但在亞俊面前她必須是亞俊戀人玉霜的師傅。可是親子溫情激蕩

著她,這就形成了這躺戲的戲劇性不外露不激烈,充滿溫馨與情趣’

令人回味。戲劇情節平缓地展開,本來易於爆發衝突的地方並未按俗

套去生發,線條較多’又都集於冷難心一人,不少場面描寫細腻’富

有內在戲劇性,需要導演與演員細細挖掘。我沒有看過《虎度門》的

話劇演出。在電影中導演加強了亞俊在台下觀賞冷1 6心演出的場面’

簫芳芳把冷艱心一邊表演劇中人一邊遏制不住愛心激蕩的內心’表現

得淋漓盡致。可惜,從整體上,導演舒琪仍停留於對原劇本的一般性

P:150

6 2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處理,未能把「虎度門」的戲劇構思的寓意挖掘與表現得更充分些。

給八十年代杜國威帶來巨大聲譽的《人間有情》,確可作為他該

時期話劇的代表作。「人間有情」,也確立了杜國威一系列創作的基

本主題,這是他戲劇創作的凝視點。《人間有情》中梁蘇記遮廠自清

光緒十二年在廣州起家,又因時代變遷移地澳門最後落址香港,就遮

廠發展來説可謂歷盡搶桑。但杜國威捨棄了遮廠經營本身的事蹟,其

實想必遮廠發展引發的事件足以成為藝術創作的豐富要素。他描寫梁

家內外各種人物的感情關係。無論是梁家內部還是梁家人與廠裏人、

社會上人,處處都滋生溫馨的人情。劇中有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兄

弟之情、兄妹之情、戀人之情,還有朋友之情、老板與伙計之情。

《人間有情》的劇情故事長達百年,歷經清代、民國、抗戰及大陸解

放,雨傘品種亦不斷更新換代,直至塑料雨衣風行代替雨傘,遮業蕭

條,梁蘇記遮店停業退休。時代社會變遷不斷影響著遮店經營,但人

與人之間的溫情永遠存在。戰爭,使遮廠上下內外的人不是各逃死

生,而是更互相關心、互相呵護。第三幕中遮廠經營冷清,第三代人

要出洋留學,行業後繼無人,面臨停業。杜國威在這場中設置的戲劇

衝突,頗能代表他的創作特色。劇中不是業主天賜要小玲留下,小玲

與天賜發生衝突,而是天賜要小玲出國,學成後不再從事遮業,而小

玲卻要留下來辦廠。雙方都因太為對方著想而堅執己見,發生爭執。

因而戲劇性親情洋溢,感人肺腑。這是反轉一筆將情寫透的藝術。天

賜知道結束遮廠是「沒法可想的了 !」但是他們支撑下去了,目的是

「為了店裏這班老伙計能夠享受到平靜無憂的晚年,擁有一個美好的回

憶,決定守得多久就多久吧!」他們支撐得樂觀溫馨,正如遮廠第三

代梁昌華所言:「蘇記遮廠的前塵往事,點點滴滴,都成為茶餘飯後

的消閑小品,忠忠件件,永在心田!」

《人間有情》使我想起老舍的《茶館》。我曾在一篇論文中比較《人

間有情》與《茶館》,希望説明「港派」話劇同「京派」話劇創作思

維之異同。從《茶館》到《小井胡同》等,「京派」話劇基本是社會

問題劇的創作思想。「京派」話劇認為弊在社會,重點在於整頓社會

與根治社會弊病,人心之扭曲、變態,也都是社會造成的,整治社會

也就極救了人類本身。港派話劇則重治心,認為問題在於人心。因

P:151

杜國威戲劇創作論 625

此,她注注香港人的自我,解剖人心。」6

《劍雪浮生》是杜國威的得意之作,鍾情之作,也是他的圓夢之

作。他自小浸淫在粤劇文化氛圍中,「看彩虹缓緩升起,看任劍輝、

白雪仙交心的演出,我神往、感動,隨著他們哀而哀,樂而樂,渾然

在他們中間,喃喃隨唱」,「大了才完全明白,繫我心者’是任白感

性的、連鎖而徐疾有致的演出;啟我思者,正是唐滌生千錘百煉、華

實兼備的典美曲詞,才知道香港的仙鳳嗚迷、唐滌生迷’迷到痴、狂

的何止千千萬萬,繾緒一生,不容轉借,不容取締!」7他鍾情粤劇,

他有粵劇情意結。他的創作多次以粵劇名伶為主角,《虎度門》、《南

海十三郎》都是他粵劇情意結的藝術投射與昇華。他一寫到粤劇就熱

血噴張、靈氣飛動。他寫南海十三郎,「熱淚盈眶」。8他寫任白唐’

更是竭盡心血。他終於遏制不住,直撲心靈渴慕的焦點,用他自己那

一腔戲劇生命之火去點燃劇中人的心靈之火。在他的心目中’粤劇就

是任白唐,任白唐就是粵劇,粤劇一任白唐就是他杜國威自己獻身戲

劇舞台的典範,是化身。《劍雪浮生》是他的圓夢之作,也是他卩區心

瀝血之作。他向世人,也向自己來揭破任白唐三人台前幕後的關係。

維繫三人者,情也;激勵他們獻身戲劇事業,創造了一個又戲寶者,情也。劇中描寫任劍輝忍痛割斷與小鑑的男女私 情

「鏡花難影」正印女文武生的衣鉢,不結婚生仔,把女扮男裝這門藝術

發揚光大,這是割情。她為自己藝名之列,支付終身幸福’承受多少

辛酸,這是燃情、獻情。而劇中任白訂交之摯情,更是刻畫得清新脱

俗,靈氣盘然。這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杜國烕懂得心靈的深深吸引無

需借助繁言贅語。這是詩,是心靈飛升的境界。他更以唐滌生冥想構

思中的文成公主戲劇意象表現唐滌生的心靈渴慕,而又利用這個戲劇

象徵物表達白雪仙對唐滌生的精神傾慕。文成公主這個戲劇象徵’被

杜國威生發出許多精彩的戲劇橋段。劇中有的任白戲寶片斷,被恰到

好處地用來借喻任白唐三人情感關係。當然也有一些戲劇片斷並被融

入劇情發展中去,發展其「一箭雙鵰」作用。杜國威靈活運用多種戲

劇手法,別開生面地描寫任白唐三人關係’不落俗套地展示三人之間

的情是心靈的,「不朽的愛是精神上的永恒、天長地久。」今日觀眾

可以因劇作家未能更明確地描寫任白人生的複雜性’未能深入地挖掘

P:152

6 2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任白唐三人的深層心理而感到不盡滿足,但是我們不能不讚賞杜國威

將任白唐三人的情感關係展示得如何純情、堅執,如此優美、優雅,

詩意盘然。杜國烕不是不能對古人深層心理做出新解,他曾在《梁祝》

中寫梁山伯因為恨英台不是男身而氣絕臨終。這可謂別出心裁,石破

天驚。但是杜國威不願依據流行的精神分析學在任白唐三人關係上添

枝加葉,他借唐滌生口説:「個個出色的編劇都有自己的風骨」。他

要圓自己「夢」的優美,也要讓千萬「仙迷」保持「夢」的優雅。他

深請劇場觀眾心理。正是那一縷情創造了當年「仙鳳嗚」的奇蹟,也

形成了杜國威《劍雪浮生》的靈魂。

杜國威從傳統寫實劇創作起步。他最初的三部創作是典型的傳統

寫實劇。從《球》、《虎度門》、《昨天孩子》三劇中可看出,以寫

實的手法在嚴格限定的固定舞台時空中發展戲劇衝突、塑造戲劇人

物,杜國威已具備厚實的功力。他的語言採自生活,從生活化的口語

中提煉出富有戲劇動作與潛台詞的語言,表達了劇中人內心情感的波

動,如《虎度門》中冷難心與亞俊、與蘭姨的幾場對話,包蘊豐富的

內心動作。他的戲劇語言以生活化而富有幽默感。《昨天孩子》中死

去的美珍並未出場,但通過眾舞女的對話,一個活脱脱的美珍形象已

呼之欲出。這是《昨天孩子》一劇的成功之處。這些藝術功力,都是

杜國威作為一個溫情主義創作傾向的創作家所必備的。他不奢求氣勢

豪邁、威武陽剛的風格,他創作初始就傾向於刻畫「情」,以「話」出

「情」。他的戲劇性來自劇中人之間情的糾割、情的探索、情的交融。

但是杜國威對話劇藝術的追求不以傳統寫實劇為滿足。他在不斷

的成功中探索適合他個人氣質的獨特風格。

1985年他與蔡錫昌合作的《我係香港人》,是這種探索的開始。

這是一個活報劇式的作品,全劇十五場,每場之間的戲劇情節,場面

不連貫,以若干片斷從一些側面反映香港百年歷史變遷中的港人命

運。最主要的探索是該劇的敘述與表演。全劇角色分別由 A 、 B 、

C 、 D 、 E 、 F 、 G 七位演員擔任。在各場次中,這七位演員分別 擔

任數個不同的角色,如演員 A 在各場中分別飾演過漁夫、侍應、 母

P:153

杜國威戲劇創作論 627

親、韓國學生、撒切爾夫人,演員B則飾演過中國漁夫、中國紳士、

大商賈、父親、意大利學生、趙紫陽、老人。他們時爾以演員身份向

觀眾説話,時爾進入角色,他們在演員與角色之間跳進跳出很自如。

這種舞台敘述與表演方式顯然受到西方現代派戲劇尤其是布萊希特敘

述體戲劇的影響,布萊希特要求演員在演員與角色間保持距離,能在

兩者間跳進跳出。《我係香港人》雖然公演超百場,但活報劇式的戲

劇顯然同杜國威的寫情戲劇創作取向不合拍,而且全劇以演員跳進跳

出的表演為特點,對於杜國威所熟悉的創作思維來説,這個轉彎太突

兀。在後來的創作中這樣全方面的創作突變,他很快捨棄不用。當然

這次合作開拓了杜國威的戲劇思維視野。他在探索適合他個人的藝術

道路。

1986年的《人間有情》顯示杜國威已開始找到了一條真正契合他

個人溫情、感性、靈活氣質的藝術創作路線。這是一個開端,其中已

包含了他後來不斷豐富發展的基本藝術因素:一是從人物關係中刻畫

情,以情與情之間的糾割、探索、交流來發展戲劇性;二、寫實的具

體場面,以情動人;三、設置敘述人,讓他敘述戲劇;四、多演區、

戲劇時空轉換自由靈活。這就是杜國威的戲劇藝術思維的基本因素。

其中後三個因素歸總到一個問題:戲劇家如何向觀眾敘述一a戲劇。

劇作家與導演如何敘述戲劇,決定了舞台上的戲劇是什麼風格。

從《人間有情》開始,杜國威的創作走的是多演區、敘述寫實戲

1993年杜國威加盟香港話劇團,成為全港首任駐團編劇,這也給

他的戲劇創作提供了更多自由度與條件。《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

戲劇時空的轉換自由靈活,電影蒙太奇手法被他在許多戲劇中借用來

處理現實場面之間的轉移、變化,現實與歷史場面間的閃回。《南海

十三郎》中敘述者「講古五人組」以數白欖(類似數來寶)敘述故事,

有時還對劇中人表演給予現場評點。全劇取劇場主義表演法,以竹搭

棚架置於舞台上,代替各種舞台裝置,使場面轉換靈活。有兩場表現

十三郎與女友跳舞、重逢場面,出現「英偉十三郎」形象。杜國威已

在此劇中適當地使用表現主義手法。十三郎三見薛覺先、唐滌生拜師

十三郎,都處理得不落俗套。全劇以喜劇手法表現十三郎悲劇命運,

P:154

6 2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悲喜交融,令人對十三郎形象感慨思索。以一個編劇家寫另一個編劇

家,確實傾注了杜國威的心思。但是,《南海十三郎》第一幕鋪敘江

太史公家事一段過細,敘述者講古五人組的功能也如《人間有情》中

一樣較單一,有為敘述而敘述之嫌。

稱《劍雪浮生》是杜國威的圓夢之作’卩區心瀝血之作’這在話劇

的藝術創造上也是如此。杜國威多年來戲劇創作的多種探索’他的藝

術創作個性的諸種特色’在《劍雪浮生》中得到充分與完美的實現。

杜國威將粵劇這一中國戲曲的美學經驗融會貫通’成功地將戲曲的寫

意杆情表現藝術融化進他的敘述寫實、舞台時空自由轉換的話劇藝術

中。這是杜國威自創作《虎度門》以來’接連在《人間有情》、《台

板人生》、《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

三郎》等一系列創作中探索的戲劇理想。他自小神往的粤劇女神給了

他無窮啟迪。他的戲劇人生是從浸淫粤劇開始的。他同有的香港劇作

家不同,他們可能在西方接受西方戲劇敎育,杜國威是從粵劇文化中

走出來的本土劇作家。他的創作反復以粤劇紅伶、名編劇、江湖藝人

為主人公,他的粵劇情意結驅策他,他創作《劍雪浮生》原動力就是

圓一個夢。這個「夢」既要表達他對粤劇藝術家獻身精神的崇敬’也

要表現他對粤劇缀斯藝術芬芳、美學理想的憧憬。他的《劍雪浮生》

既然以粤劇紅伶為主角,選用何種藝術才是再現主人公生前神采風

貌、傳達其內在精神魂魄的最佳選擇?粤劇,只有粤劇的氛圍與藝術

精神才能最傳神、最契合地表現任白唐三人台前幕後獻身戲劇的人生

精神與銘心之情。杜國威終於圓了「夢」。這一成功的意義在於’他

創造了話劇藝術的新形式,其中話劇與戲曲相溝通、寫實戲劇與寫意

戲曲相溝通,舞台再現與舞台杆情表現象徵相融合。《劍雪浮生》創

造了中國話劇新劇體。最顯著者,仍是如何敘述這戲劇 。

《劍雪浮生》中敘述人(説書人白搭、心皇)功能是多樣靈活的。

他們在劇中的功能’不再像《人間有情》、《南海十三郎》的敘述人

僅是單一敘述故事。《劍雪浮生》中敘述人的功能有四項:一、以説

書人的語言,插科打譯地敘述劇情,增添了敘述的幽默性與戲劇情節

P:155

杜國威戲劇創作論 62 9

的趣味性,如第一幕中百搭、心皇關於「轉眼已十年」的打趣;二、

與觀眾溝通,如第一幕第二場開始,心皇扮黃侶俠,向觀眾直接敘述

任劍輝的出身。第三場、第四場百搭、心皇的開場白;三、與劇中人

討論劇情,以交代故事,引導敘述過渡到劇中情節中去,如第一幕心

皇與炳茂的對話;四、敘述人直接串演劇中人,其作用是由敘述自然

轉入劇情表演。

敘述人百搭、心皇的戲貫串全劇始終,不像《人間有情》中敘述

人只在全劇的開頭與結束出現,設若刪除敘述人梁昌華一角,戲劇不

受損害。《南海十三郎》中的敘述人只是基本局限於戲的開頭、 結

尾。而《劍雪浮生》中百搭、心皇的戲已經融入劇情,無法抽離,成

為戲劇的一條線索,融合進主要情節中無法剝離,刪除了百搭、心皇

的戲,該劇就成了另一部戲。百搭、心皇作為敘述人的角色——説書

人、劇團演員,是劇中的自然角色,角色的身份是從劇情中產生的,

作為敘述人也自然地融進劇情發展中,不像《南海十三郎》中「講古

五人組」的設置是劇情之外套上去,《人間有情》中梁昌華雖是遮廠

第三代,但以其個性、修養不具備絮絮叨叨回憶家史的濃厚興趣,以

其身份派為戲劇敘述人是不甚合適的。只有像百搭、心皇那樣的劇團

配角(丑角)類演員,最適合承擔「白頭宮女在,閑坐説玄宗」的任

務。由於杜國威對百搭、心皇敘述角色的巧妙設置,就將《劍雪浮生》

置於一個特殊的戲劇語境中:粵劇紅伶任白唐的傳奇般的戲劇人生就

成為「戲中戲」。這就為戲劇主人公值染了神秘氣氛,整齣戲就是向

觀眾展開任白唐「半遮面兒弄絳紗,風中揚柳霧中花」的人生神秘面

紗。劇中任白唐串演的《帝女花》、《血濺海棠紅》、《牡丹亭》、

《再世紅梅記》等片斷就成為這整a「戲中戲」之「戲中戲」。這在中

國話劇史乃至中國戲劇史上確屬罕見。

《劍雪浮生》中敘述人的多元功能與巧妙設置,確是杜國威的獨

創。他做過電台播音,他寫過廣播劇,這些藝術都是敘述體,時空轉

換靈活。杜國威的戲劇創作似乎對敘述體情有獨鍾。但是在《劍雪浮

生》中,上述敘述藝術的影響是通過戲曲的敘述藝術精神體現出 來

的。劇作家的靈感主要緣於中國戲曲的美學精神。雖然,中國戲曲並

無明確的敘述人,但中國戲曲舞台確有多種敘述功能,生旦淨丑都隨

P:156

6 3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時隨劇情進展而在角色與敘述人兩個身份間跳進跳出’尤其是丑角藝

術,其在插科打譁中發揮多種敘述、評點、與觀眾溝通功能,更是中

國戲曲的創造。這一戲曲美學精神被杜國威成功地吸收進話劇中去。

戲劇結構是戲劇敘述的重要因素。《劍雪浮生》二幕二十二場’

時間跨度從1932年至1997年,劇本結構沒有採用西方話劇傳統結構

方式,而是分場制。《劍雪浮生》的分場制結構是中國戲曲結構 模

式,以事件的最早起因為戲劇開端,一場表一事,將任、白來歷一一

交代清,絕無藏頭露尾或時空交錯的刻意安排’只要稍稍換一種寫

法,從通常眼光看劇中有些場可以不要’但《劍雪浮生》一事一場的

寫法,每一場都簡潔,不拖泥帶水(當然仍有場面可以刪減、 壓

縮),這是「流水場」的戲劇結構,具有簡潔明淨流暢之美’這是為

觀眾考慮。而這一戲劇結構與情節安排法,也正是得粵劇等中國戲曲

結構的美學神韻。

《劍雪浮生》雖以任白為主線,支擦這主線的,還有許多細節、許

多前後勾連的具體情節,共同匯結成任白唐傳奇情節。杜國威更以一

幅文成公主的畫笔來揭示唐滌生與白雪仙的情感關係。劇中,「文成

公主」戲劇意象的勾連已是一個戲劇象徵,它是唐滌生戲劇構思中的

劇中人,又是唐滌生心靈中的理想女性,同時在唐滌生潛意識中這個

理想女性就是白雪仙;另一方面,白雪仙對唐的思慕,也借這幅畫笔

來表達。當白雪仙以自己容貌完成了畫笔中的文成公主,唐滌生揭開

蒙在畫箋上的紗巾時,他發現了潛在的自我。戲劇的內在衝突爆發至

高潮。這是杜國威的神來之筆!用一幅畫變的戲劇意象表達劇中人關

係,勾連全劇,這正是中國戲曲的結構特點。中國戲曲最擅長以小物

件、小道具勾連全劇,以「立主腦,密針線」,如「桃花扇」、「琵

琶記」,「珍珠塔」、「碧玉簪」、「玉蜻蜓」、「玉簪記」、「寶

劍記」、「前釵記」等。杜國威在《劍雪浮生》中構思出文成公主意

象,引發戲劇高潮,靈感啟發可能來自《牡丹亭》「拾畫」、「叫畫」。

但是,以文成公主畫箋為戲劇意象與象徵,使唐白關係的戲劇表現成

為「虛」的處理,同劇中任白關係的實寫形成虚實映襯,這完全是杜

國威的藝術創造。

《劍雪浮生》既然表現粤劇演員的演劇人生,自然要安排許多粤劇

唱段,這些粤劇唱段也是任白才藝、個性的最佳展示方式,同時也是

P:157

杜國威戲劇創作論 631

滿足該劇觀眾審美期待的必需品。話劇叙述以對話為主,不能滿足中

國戲劇觀眾的審美娱樂需求。話劇不如中國戲曲具有異常豐富多彩的

音樂性,音樂性之缺乏,也使好情性鋭減。這是話劇敘述的特點也是

話劇的弱點。在中國話劇中,「話劇加唱」曾有田漢大力提倡,但褒

跃不一。《關漢卿》劇中有名曲《蝶雙飛》,但惜乎太少,劇中關漢

卿、朱簾秀的戲劇才藝與唱段安排極少。杜國威在《虎度門》第三幕

為冷難心與明嫂安排了一段對唱,那確是水到渠成,非唱不可。《南

海十三郎》中也有一些唱段。《劍雪浮生》中的粤劇唱段、新填唱詞

很多。其中尤以第一幕第六場任白唐訂交,唱唐滌生填的詞曲:「奇

不奇,我與你相識確是奇」一曲,最為精彩,好寫了兩人的心靈,推

動了劇情發展。有劇中人自述心情的唱段,如第一幕第三場尾,任剣

輝拒絕小鑒後,背供對唱。此處兩人對唱已具有敘述功能,這是戲曲

式的背供對唱,而不是寫實話劇式的台詞了。此外還有敘述人的唱、

台後合唱,而歌隊的唱代表了劇作家的慨歎、評論。全劇數十段唱,

從根本上改變了話劇的性質,話劇與戲曲融合為一,極大增強了該劇

的音樂性與行情性。《劍雪浮生》已是一種新的現代劇體,是吸收了

中國戲曲藝術、有著民族戲曲美學特點的現代戲劇。

中國話劇自1906年萌芽,一直以移植西方戲劇到中國舞台為自己

的目標,丁西林、田漢、熊佛西、曹禺、李健吾、夏衍、老舍、姚

克,還有近二十年來的高行健、沙葉新,都以西方戲劇為建設中國現

代戲劇的典範。田漢曾以分場制寫話劇《關漢卿》,以「話劇加唱」嘗

試建構民族特色的話劇。李健吾的《販馬記》也是採用戲曲式的分場

制結構。焦菊隱的導演美學理想是吸收中國戲曲美學經驗,在寫實體

驗話劇中融合戲曲的寫意表現藝術。他導演《虎符》、《武則天》、

《蔡文姬》、《關漢卿》時有所嘗試。但是由於當時易卜生•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的寫實體驗戲劇美學體系成為一統天下,束縛了焦菊隱的思

路與手腳。1994年楊世彭編的《間惜姣》是一f t「以京崑技藝搬演的

現代話劇」。杜國威在香港這個西方現代文化強勢的領域,經過多年

探索,終於在《劍雪浮生》中成功地吸收中國戲曲美學經驗,在敘述

寫實話劇中融合了戲曲的寫意f f情藝術。這是中國現代話劇的新劇

體。它不僅是杜國威戲劇道路的巔峰之作,而且在香港話劇發展與中

國話劇史上都具有不應忽視的意義。

P:158

6 3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注釋〕

1方梓勳、蔡錫昌:《獨具特色的香港話劇》,見《香港話劇論文集》

(香港:中天制作有限公司’ 1992 年 1 0 月 ) ’ 頁 1 1 。

2蔡錫昌:《香港中文話劇演出統計》,見《香港話劇論文集》(香

港:中天制作有限公司,1992年1 0月)’頁302。

3杜國威:《編劇的話——重認〈虎度門〉》,見《虎度門》(香港:

次文化堂 ,1996 年 3 月 ) ’ 頁 2-3 。

4轉引自《〈春天〉電影版成功在清新》,香港《文匯報》,199 4年

5 月 2 1 日 。

5杜國威:《編劇的話——重認〈虎度門〉》’見《虎度門》(香港:

次文化堂, 1996 年 3 月),頁 1 。

6朱楝霖:《「港派」與「京派」:〈花近高樓〉、〈人間有情〉與

〈茶館〉之比較》,見香港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1期’

1994年6月。

7杜國威:《編劇的話——重認〈虎度門〉》’見《虎度門》(香港:

次文化堂, 1996 年 3 月 ) ’ 頁 2 。

8杜國威:《南海十三郎•序》,見《南海十三郎》(香港:次文化

堂 , 1995 年 7 月),扉頁 。

P:159

第六輯其他

I

;二: 1

薪 爹 ‘’’

P:161

文學香港在中國

楊義趙稀 方

楊義,1946年8月生,廣東省電白縣人。現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

師、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位委員。著有《中

國現代小説史》(三卷)、《二十世紀中國小説

與文化》、《中國歷朝小説與文化》、《中國古

典小説史論》、《中國新文學圖誌》(上、下冊,

主筆)等學術著作近二十種。人民出版社199 7

年曾出《楊義文存》共九卷。

趙稀方, 1964 年 1 月生,安徽省蕪湖市人 。

1998年獲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現在

社科院文學所工作,職稱敎授。有專著《存在與

虚無》、《香港小説的文化身份》,論文4 0餘

篇,編著、譯著若干。

〔論文提要〕

大致可以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認識

香港文學。此前香港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部份,屬於華南作家群,

貢獻給文壇的是其濃郁的地方特色——「港味」;戰前及戰後’香港

成為中國文學的一個特殊的驛站。此後香港與大陸兩相隔離’逐漸發

展成為資本主義工商社會’這一特定空間孕育出了獨特的文學面貌。

舒巷城的《太陽落山了》與《窮巷》、《緞球傳》之間的差別,昭示

了香港文學的異質性演變。現代香港文學發展深化了二十世紀中國都

市文學中的多種主題,比如對於現代社會的人的物欲心理的刻畫’對

於現代性的反省等等,成為了大陸文學的一個有力的補充。金庸的新

派武俠小説’以現代性的眼光點化傳統’光大了中國文化,成為了

「香港性」一個典型。

文學香港在中

P:162

6 3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文學香港在中I

•楊義趙稀方•

香港文學與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關係,我們大致可以新中國

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加以認識:此前香港

文學是中國文學格局中的一個部份’屬於華南作家群’其文壇基本上

是內地文化的一個回應,貢獻給整個中國文壇的是其文學上濃郁的地

方特色——南中國氣息、特別是「港味」;戰前及戰後,香港因其殖

民統治及地理位置而貢獻有加,成為中國文學的一個特殊的驛站。此

後香港與大陸兩相隔離’它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工商業

社會,產生於這個特定空間的文學,發展深化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

一些特定主題和形式’成為了大陸文學的一個有力的補充。

(一)

寫作香港文學史的人喜歡從一個獨立的系統出發來演繹香港 文

學,其實在五六十年代之前,香港的文化是沒有多少獨立性可言的。

香港雖然是一個大陸之外的英國統治地區’但它遠離英國,島上的華

人佔絕大多數,與大陸血緣密切。這裏的文化不是英國的益格魯一撒

克遜文化,而主要受到中國大陸文化的左右。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學中最為激烈的鬥爭——新舊文學之爭即

在香港有鮮明的反映。「五•四」時期的1921年’香港即有《文學研

究錄》的創刊,國內舊文學的代表人物林琴南、章士釗等人均在其中

發表文章,與新文學展開論戰。如章士釗在《文學研究錄》第4期上’

發表《新舊思潮與調和》一文’攻擊新文學:「新舊相待者也。捨舊

不能言新,若捨舊而言新,則歷史文字一概抹殺,所謂新者,必且加

復上古原人之狀況而後可。蓋以社會進化之秩序,乃移行’而非超

越。所呈現象,均是新舊雜糅,且以社會全體計之,亦以是雜糅者為

最適宜,字曰調和。若空前絕後,有新無舊之社會’不特事實上不可

P:163

文學香港在中國 637

能,而亦理境中所未有也。今所謂新之最顯著者,莫若新文學。夷考

其實,不過欲以白話為一切文而已。夫白話非新也……」章士釗此文

發表於他的《評新文化運動》與《評新文學運動》之前,後兩文反對

白話文的觀點在此文中已有明確表述。新文學運動者也未能忘情香

港,1927年魯迅南下香港,發表了兩場著名的演説《無聲的中國》與

《老調子已經唱完》,對於舊文化進行了無情的抨擊。《無聲的中國》

主要談論白話與文言的問題,正可以看作是對章士釗言論的批駄。魯

迅認為:中國雖有文字,卻是難懂的文言,國人無從用其達意,這令

中國變得無聲,而無聲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白話的意義即在於能夠

「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説出來」,「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

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説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開了

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只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

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須有了真的聲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

活。」1

為了對抗中國二十世紀新興的民族國家思潮,港英當局轉而策略

性地借重中國舊文化而構建其殖民思想。港英當局對於中國文化的公

開宣揚,是説明香港文化的中國性質的一個較為彰顯的事例。《循環

日報》曾報導某一日的香港督憲茶會,其中有云:「賴濟熙太史即席

演説,略謂大學堂漢文專科異常重要,中國舊道德與乎國粹所關,皆

不容緩視,若不貫徹進行,深為可惜。」「周壽臣爵士亦演説漢文之宜

見重於當世;及漢文科學之重要,關係國家與個人之榮辱等語。」2最

後港督金文泰用華語發表演説,倡導中國舊道德、舊文化’這一段演

説在魯迅《略談香港》一文曾有全文引述。在《老調子已經唱完》的

演説中’魯迅曾旁敲側擊地説:「現在聽説又很有別國人在尊重中國

的舊文化了,那裏是真在新生呢,不過是利用!」3魯迅先生以委婉的

語調揭示出了港英政府倡導中國「國粹」的用心。

二、三十年代的香港文學創作’也基本上是大陸文壇的回應。因

為是遠離大陸文化中心的殖民統治的小島,這裏的空氣較為陳舊落

後,刊物上登載的多是國內江浙等地的言情小説家的作品,周痩鵑、

李涵秋、王鈍根、徐枕亞、吳雙熱、徐天嘯等國內走紅的舊派小説家

的名字常常出現在香港的報刊上。郁達夫、沈從文、張資平、胡也頻

P:164

6 3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則有時刊載在香港新文學界。香港的新文學愛好

者佈不成陣,他們多是國內新文學的愛好者與模仿者,譬如創造社作

家的感傷文風就對當時的香港文壇有較大影響’而較有成就的作家侶

倫則直接在上海發表他的小説,廁身於《北新》雜誌的「新進作家」之

列了。

楊義的《中國現代小説史》曾説道:「『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

南中國的文化空氣相當冷落。」「陸續出現的廣東作家’如早一點的張

資平、洪靈菲、馮乃超、李金發,和其後出現的歐陽山、草明、任

鈞、蒲風、丘東平、鍾敬文、碧野諸人’都只能在文化中心上海等地

方獲得聲譽。」4香港的情況與此大體一致’事實上,彼時香港與廣東

的作家互相往還’界線並不分明。如黃谷柳’我們一直將他看作卓有

成就的香港本土作家,但細算起來,他呆在香港的時間並不很長。黃

谷柳1908年出生於越南,1927年來到香港《循環日報》工作,此間

與侶倫一起成為了香港最早的新文藝社團「島上社」的成員’ 1931年

他又回內地從軍,直到抗戰勝利後重返香港,此間開始寫《蝦 球

傳》。解放後他又去了大陸’直到逝世。統計一下’他的一生呆在香

港的時間不過數年。而陳殘雲,我們一直將其當作大陸廣東作家,但

據回憶,他自小在香港做工,他的最早的小説《一個青年的苦惱》和

《黃包車伕日記》即首先刊登於香港《大光報》的副刊上,5而其後來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解放前)如《南洋伯還郷》、《新生群》及其受

到推崇的短篇小説《小團圓》、《受難牛》等均創作、出版於香港。

由此看來,香港作家與廣東作家存在種種重疊交叉的情況,總的來説

則是一體的,故而《中國現代小説史》將香港作家也劃入了華南作家

群之列。

香港作家出成就是四十年代以後的事了。從當時整個中國文學的

格局來説,香港作家貢獻於文壇的是其濃郁的南國情調,是其特定的

「港味」,這是它們不同於諸如東北作家群等其它流派作家的獨特之

處。侶倫與黃谷柳是成就比較突出的香港作家’他們向讀者呈現出了

不同的「港味」。侶倫表現出的是香港洋場世界的風情’在《黑麗拉》

等小説中,他以絢麗、感傷的筆調寫出了香港這個南國都市的種種風

情故事’頗受讀者的歡迎,他所創造的富於異域情調的香港洋場世

P:165

文學香港在中國 639

界,足以同當時上海新感覺派所創造的上海洋場世界遙相呼應。黃谷

柳表現出的則是香港底層社會的面貌,《蝦球傳》對於「锻球」「牛仔」

等香港下層流浪兒生活經歷的描寫,對於「馬仔」、「爆倉」等香港

黑社會行徑路數的描寫,以至對於香港都市酒肆賭窟、占卦算命的

場景、對於嶺南郷下山野河流的描寫,都生動地傳達出此地獨有的風

俗風貌。這部書給當時的中國文壇帶來了一股撲鼻的南國地方氣息,

它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好評,夏衍在《蝦球傳•代序》中評價這是「一

部很有特色的作品,寫廣大市民生活,既有時代特徵,又有鮮明的地

方色彩。」

香港對於中國文學的另一個特殊貢獻是歷史造就的。抗日戰爭和

解放戰爭期間,內陸淪陷,動還不安,大批文化人南下香港,這其中

包括了中國文化界、文學界很多重要人物,如蔡元培、郭沫若、茅

盾、鄒韜奮、夏衍、喬冠華、歐陽予倩、簫紅、端木蕻良、戴望舒、

葉靈鳳、林語堂、蕭乾、葉君健、袁水拍等人均先後來到香港。他們

在此開展文化活動,與大陸的主戰場遙相呼應。內陸因戰亂而被迫中

斷的報刊,在香港又蓬勃發展起來了。僅1938年一年創建的報刊就

有:陸丹林主編的《大風》,茅盾主編的《文藝陣地》,茅盾、葉靈

鳳先後主編的《立報•言林》’周鲸文主編的《時代批評》,戴望舒

主編的《星島日報•星座》等等。有了報刊也就有了文學創作,而且

是中國一流作家的創作’中國文學就在這一彈丸之地的小島上得到了

部份延續。中國新文學自「五•四」開始’經過二十年,本已走向成

熟,因此即便在這個戰亂時的小島上,它也一樣開花結果。很多作家

在此創作出了他們一生最成熟的作品,如茅盾寫出了《腐蝕》,蕭紅

寫出了《呼蘭河傳》,戴望舒在此寫出了《獄中題壁》等《災難的歲

月》詩集中的絕大多數詩歌。這些都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精品。香

港在中華民族的危難時刻,庇護了中國作家,也庇護了中國現代文

學。

香港以其地理位置庇護了中國文學,但也從其中得到了巨大的回

報。香港原本孱弱的本土文學,在這些大陸最優秀的作家的培養下逐

漸羽翼豐滿了。大陸對於香港文學青年的培養是不遺餘力的’這種培

養並不是廣義的一般性的熏陶,而是有很具體的措施,為此還專門成

立了兩個學院:達德學院和南方學院,郭沫若、茅盾等人都在這些學

P:166

6 4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院為文學青年做過報告。這種培養是很有成效的,它直接扶植起了香

港新一代本土作家。香港著名郷土作家海辛曾回憶自己當年在南方學

院學習的經歷,「我在南方學院,跟林林學詩,得他的鼓勵與推介’

我的稚嫩詩朵,開在袁水拍編的《大公報•文藝》版上。」6上文提到

的《蝦球傳》則是在夏衍先生的直接指導下寫成的,這部小説的章回

體形式也是由夏衍先生規定的,據夏衍回憶:「我告訴他這個長篇可

以在副刊上連載,但提出了一個對他説來是很苟刻的要求,就是要他

按照報刊連載小説的方式進行修改,每千把字成一小段並留有引人入

勝的關節,他很高興地同意了,説:『我正要向香港的那些章回小説

家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機會。』」7

當然’我們也可以站在另外一個立場上看待問題。大陸文化有其

濃厚的意識形態性,它在塑造香港本土作家時,同時規定了香港文化

的話語敘述方式。如侶倫本是一個洋場f f情小説家’他的這類多情善

感、纒綿悱惻小説深受讀者歡迎,但這種風格顯然不能符合戰時香港

的「時代主題」,這使得他在內心裏感到慚愧,他在《黑麗拉•序》中

檢討自己:「因為心緖的關係,行文上就常常被過份濃重的感情所支

配。這樣無聊的東西,雖然據我所知道,也為一些人所喜愛,在我卻

覺得是罪過的事情。可是自己又沒有方法能夠遏止。」《到了 1948年

在《華商報》上登載《窮巷》的時候’他終於算是遏制住了自己洋場

ff情小説家的風格,而走向了寫實和通俗化,這種追隨時代的努力受

到了褒揚,《華商報》的編者華嘉曾專門寫信稱讚他從「做夢的青年

男女中」走出來了。9可以設想,如果不是夏衍的那種具體指導,《蝦

球傳》的面目,至少文體風格與現在是大不一樣的。並不是説現在的

風格有何問題,而是説,至少這種引導壓抑了另一種可能性,一種異

於大陸通行面目、更帶有香港本土特徵的敘事方式。這也就是説,在

抗戰以後的三四十年代,香港文學的「大陸化」程度愈加顯著了。

一般的香港文學史都以1949年大陸的政治解放為界,分前後兩個

時期敘述香港文學。筆者不同意這種劃分,而以為香港文學前後階段

的分界大體在五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其標誌性的成果是舒巷

城的《太陽落山了》和劉以g的《酒徒》及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説。

P:167

文學香港在中國 641

從表面上看, 1949 年之後 , 隨著左派作家北上,非左派作家 南

下,此前的左翼文學面貌轉而被五十年代前中期洶湧的「綠背文學」

所取代,香港文學的確發生了轉折。但這只是一種政治傾向的變化,

未能改變香港文學的「大陸化」性質’「左」與「右」的對峙是大陸

文學常見的格局,反共文學在大陸從不缺乏。筆者以為,香港文學的

轉折應以其異質性本土特徵的出現為標誌,這種特徵在五十年代後期

六十年代初較為明顯,其社會基礎是香港向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的轉

型。一百多年來,香港一直是一個轉口貿易港,五十年代初’受朝鮮

戰爭和對華禁運的影響,香港的轉口貿易一落千丈’香港轉而開始了

工業化的進程,經過七、八年的努力,至五十年代末’製造業產品的

出口在全港出口總值中的比重達到了七成,這是香港由轉口港轉變為

工業城市的標誌。隨著作為觀照、陳述對象的香港社會性質的變化,

香港文學的面目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加之1949年之後香港與大陸的隔

離,香港文學逐步遠離「大陸性」而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這才是

香港文學發展的第二階段。

論者常將舒巷城的《太陽落山了》與侶倫的《窮巷》、黃谷柳的

《蝦球傳》相提並論,視為香港本土文學的佳作’其實創作於六十年代

初的《太陽落山了》與創作於四十年代末的《窮巷》、《煆球傳》已

有異質性的變化。我們姑以此為例,分析其間的差異,透視香港文學

性質的演變過程。

在情節結構上,《窮巷》與《蝦球傳》都採用了階級對立的模式。

《窮巷》表層線索是高懷等人與凶悼敗扈的包租婆雌老虎的鬥爭,兩條

伏線一是白玫避難,白玫自大陸被騙到香港做妓女,逃離火坑後一直

受到黑社會的追擊;二是莫羅尋仇,他當年因被誣陷通匪而被憲兵隊

打跛了腿,多年來他一直在收破爛中尋找誣陷他的密探頭目王大牛,

以圖報仇。《蝦球傳》寫蝦球從年幼無知走向革命的過程,在他千里

政涉尋找到游擊隊之後’小説的主線就成了以蝦球為代表的游擊隊與

以鱷魚頭為首的反動派之間的鬥爭。在敘事形式上’《窮巷》與《暇

球傳》都採用了章回體小説形式,這顯然與四十年代左翼文壇對於大

眾化、民族化的倡導有關。很顯然,《窮巷》與《蝦球傳》是四十年

代大陸左翼文學影響的產物’事實上《蝦球傳》已經是左翼文學本身

P:168

6 4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了。在《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一文中,茅盾即是

將《锻球傳》當作國統區左翼文學的實績而加以稱讚的。

舒巷城的《太陽落山了》描寫的也是四十年代的香港下層貧民,

但作品的視野與格局已經不同。小説中沒有了兩極分化的階級對墨,

故也沒有了二元對立的敘事結構。小説採用了單線結構,主要描寫聰

明而淘氣的少年林江的成長歷程。大陸研究者潘亞嚷曾注意到,舒巷

城的小説幾乎都是正面人物,最多是不好不壞的中間人物,未見有反

面人物,這一情形反映了舒巷城小説中階級鬥爭模式的消解。《太陽

落山了》中的比較明顯的矛盾衝突有兩件:其一是林江的養父林成富

與林江的衝突。林成富原是個鞋店的老闆,後因經營不善而垮臺,自

己也淪為了打工仔。他不甘心,總想東山再起,成為大老闆,但總不

能如願,他於是遷怒於林江,林江感到委屈,內心一直與義父對抗。

其二是作家張凡對於下流小説的抗拒。唐仲廉專程趕到西灣河鼓動張

凡寫香1 6暴力小説,張凡抵抗住了金錢的誘惑,拒斥了他的建議。競

爭發財,文化販賣,這已是屬於香港商業社會的特定現象。在以後的

香港文學作品中,我們將一再看到這類矛盾衝突的再現,它們成為了

工商業香港社會的文學母題。《窮巷》中「死人復活的小説」一節也

曾涉及到了香港專欄小説的胡編亂造的問題,羅建還將此歸結為「香

港文化」,但在《窮巷》中,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到了舒巷城

的時代,這一「文化」問題才日見顯著,因而走向了前臺。

《太陽落山了》與《窮巷》、《蝦球傳》之間未曾被人注意的差別,

其實正是香港文學前後期的階段性差別。

五、六十年代以後的香港文學,儘管仍不免受大陸的影響,但整

體上它已經是一個脱離了大陸文學框架的自足系統。經過五、六十年

代工業化、七、八十年代經濟多元化的發展,香港逐步成為了一個發

達的國際性的資本主義大都市,這裏的文學自然也成了一種現代都市

文學’它與1949年之後社會主義的大陸文學大相徑庭。這一時期香港

文學之於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意義,正來自於它這一特性。

二十世紀的中國,一直未能有資本主義從容發展的機會,故而都

P:169

文學香港在中國 643

市文學一直不太發達,中國現代作家雖然生活在都市,但似乎對農村

更有激情。老舍、丁玲等人的小説主要表現城市中下層市民及知 識

者,胡同、大雜院的嘈雜,公寓、亭子間裏的清冷,這一切似乎與現

代都市文明遙不可及。值得一提的是產生於三十年代上海的茅盾的

《子夜》和新感覺派小説,但認真來説,茅盾原來對於工商社會的瞭解

極其有限,為寫作《子夜》,他得專門花幾個月時間跑交易所去體驗

生活,才養就藝術把握的魄力,而新感覺派小説對於上海都市的「感

覺」其實也多是精彩與浮泛兼陳。四十年代上海的張愛玲可能是中國

現代文學史上最具城市感性的作家,在別人簡往郷村自然而厭惡都市

的喧囂時,她卻非得聽到電車的聲音才能入睡。張愛玲對於古典情調

的突破、對於城市的現代感受及其文學表現,在文學史上別具一格,

具有重要意義,可惜張愛玲的時代太短了,她沒有來得及完成自己。

中國現代都市文學之所以產生於上海,並非偶然。在本世紀上半

葉,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商貿中心。五十年代之後,歷史卻發生了戲劇

性的變化。由於聯合國對新中國實行禁運等種種原因’上海的對外貿

易幾乎中止,而香港取代了上海而成為了遠東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

這樣中國二十世紀的都市文學就不得不由香港來續寫了,香港文學的

確發展深化了中國都市文學中的多種主題。

大陸學者陳思和在論及張愛玲的時候曾指出:「在西方文學對人

性的刻畫中,人性的三大變態慾望——權慾、物慾、性慾的瘋狂追求

都得到過經典性的表現,可是在中國的現代文學創作中,作家們對現

代經濟社會變動趨向的認識基本上還是停留在傳統思維模式上:存天

理,去人慾。他們把剖析社會的注意力都放在人們對權力的爭奪方面

(如階級鬥爭之類)’而性的慾望也僅僅是在男人們的權力慾望得不到

滿足時才提昇到合理的地位(郁達夫在這方面是很典型的例子)。在

這種傳統士大夫模式的男人中心文化中’人的物慾——對金錢及其享

樂主義的追求,被擠到了慾望的邊緣。雖然魯迅在《傷逝》裏提到過

經濟對保障愛情的重要性,但這些主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發揮。事實

上,對金錢在社會變動以至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意義’是現代都市經濟

充份發展以後的話題。」1。張愛玲小説在這方面卻有所突破’它初步表

現了現代都市經濟支配下的人的物愁心理。張愛玲筆下的愛情已經脱

P:170

6 4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離了溫情脈脈的古典面紗,葛薇龍為了享樂而背叛了傳統道德,曹七

巧為了金錢而犠牲了自己的青春。張愛玲為中國新文學提供了新的人

物形象,開拓了新的領域,這是她的一個貢獻。

因為時代的原因,張愛玲只能是曇花一現’但在幾十年後的現代

都市香港,她開闢的文學空間又有了新的拓展。在一些香港作家的小

説中,我們重新看到了對於愛情理想主義的嘲弄,對於現代人內心功

利慾望的展現。讓我們看一看言情小説家亦舒和梁鳳儀的小説。亦舒

的《喜寶》中女主人公喜寶是一位美麗的小姐,家境不好’當巨富勗

存姿直接了當地向她提出讓她做他的情婦時,她像所有浪漫小説中的

女主人公一樣鄙夷地轉頭就走,但在車上,種種念頭從她心裏閃過:

下年度的學費、生活費……「我絕不想回香港來租一間尾房做份女秘

書工作,一生一世坐在有異味的公共交通工具裏。這是我一個墮落的

好機會,不是每個女人可以得到這種機會。」於是她對計程車司機

説:「把車子往回開。」“明知道是「墮落」,但經過精確的功利計算

後,她自願選擇了回頭的道路。她認為「得」足可以償「失」。梁鳳

儀《花幟》中女主人公杜晚晴ife絕人寰’有英國倫敦大學的文憑,但

大學畢業後,她卻毅然選擇了做高級妓女這一職業,原因很簡單,可

以賺更多的錢。她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年青大學生捱過十年八載’

等到三十出了頭,極其量也不過是大機構內一名受薪董事而已,收入

都不及現今的杜晚晴多。」「其他的就更不必説了」’因此「她確定自

己走對了路」I2。喜寶、杜晚晴對於金錢的嗜好超過了曹七巧們’而且

是坦然的、毫不掩飾的,如果説張愛玲所表現的是女性在傳統陰影與

現代功利間的心理衝突,那麼亦舒、梁鳳儀展示的已是一種現代都市

的商業規則,一種「香港經驗」。

香港作家中,文字上最接近張愛玲的作家是鍾曉陽,然而因為四

十年代上海與八十年代香港的都市經驗的不同,鍾嘵陽對於都市的表

現已經遠離了張愛玲。在文風上,鍾嘵陽酷似張愛玲。她的小説中那

一種描景畫物的筆致、那一種憂生傷時的調子,彷彿讓人看到了張愛

玲再世。鍾玲曾細心地閲讀張愛玲與鍾嘵陽的小説文本,舉出了幾個

鍾曉陽與張愛玲相像的例子。如:張愛玲的《金鎖記》中有這樣一

段,「七巧雙手按住了鏡子。鏡子裏反映著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緣山

P:171

文學香港在中國 645

水屏條依舊在風中來迴蕩漾著,望久了,便有一種暈船的感覺。再定

睛看時,翠竹帘子已經褪了色,金綠山水換為一張她丈夫的遺像,鏡

子裏的人也老了十年。」鍾嘵陽《翠袖》中的如下描寫與之相似,「翠

袖楚到梳妝鏡前坐下,鏡中望望自己,望望耕耘。這鏡子就是他們一

生一世的寫照。鏡中的翠袖很快就變了樣子。頭髮電卷了,眉毛拔成

極細的一條,邪邪的斜飛上去;眼睛畫了眼線,嘴唇涂得紅紅的」此

外鍾嘵陽《二段琴》中以哀怨、搶桑的胡琴聲開頭、結尾的格局方法

與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也逼肖。這些都是證明鍾曉陽摹擬張愛玲的

有説服力的例子。鍾玲接着又説:「除了技巧方面’鍾曉陽還採用了

張愛玲小説中的人生觀。張愛玲小説內容主要描續人與人之間精打細

算、步步為營的關係,此外還揭露人性自私、殘酷的黑暗面。鍾曉陽

小説中有許多人際關係或人性描寫,是張愛玲的翻版。」13這段推論卻

並不準確。鍾嘵陽雖然鍾情於張愛玲,但在精神取向上卻與她南轅北

轍。張愛玲是將古典還原為現代’鍾曉陽正相反,她是在現代中尋找

古典。年青的鍾曉陽迷戀於古典的魅力,她所鍾情的女性是《愛妻》

中劍玉這種類型,「眉清目秀’臉如滿月」「性沉靜,端莊質樸,恬靜

溫和,蛾眉婉轉,女心綿綿,一種柔情,思之令人惘然。」但劍玉在

愛情中終於還是被能説能幹、充滿了主動和熱情的現代女性華莶擊敗

了。鍾嘵陽小説中一般都有代表古典愛情的女性,她們總敵不過現代

社會,愛情不得圓滿,這就形成了悲劇,小説著重表現的就是這樣一

種古典愛情的失落。如果説張愛玲是在時代之交以現代的真相驅逐古

典,那麼鍾嘵陽則是以古典愛情反省高度商品化的現代社會。在對於

現代都市性的表現上’鍾曉陽顯然已經超越了張愛玲的階段。

提到對於現代都市的反省,我們不能不提到香港現代主義的傑作

劉以®的《酒徒》。這部小説表現了商業化的香港都市對於人與文化

的壓抑、扭曲,揭示了當時香港文化人的內心困窘。「酒徒」是一個

職業作家’他有較高的中外文學素養,他編過純文藝副刊,出版過五

四以來的優秀文學作品,但為謀生,他不得不為報刊寫武打色情小

説。他受到良知的指責,但迫不得已,只好用酒精來麻醉自己。他與

風塵女人鬼混,但良心未泥,又拒絕了十七歲少女司馬莉的誘惑。酒

醉的時候,他是放縱的,酒醒的時候’他又有悔意,「我是兩個動

P:172

6 4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物,一個是我,一個是獸」,人與獸、本能與理智,時時在「酒徒」的

頭腦中交戰,撕裂著他的內心。這種人性的分裂,深刻地揭示了現代

商業都市的異化本質。在藝術表現上,劉以鬯不再拘泥於一種物質性

的真實,而是將世界納入到個人意識之中,小説中,我們所看到的是

一種馬•布雷德伯里的《現代主義》一書中所説的「放縱和幻想奇特

地並列在一起的各種自我的活動舞台」。《酒徒》對於現代都市性的

開掘與表現的深度,為他人所難以比擬。

在西方文學史上,現代主義原就是現代都市的產物,它是一種深

入內心的對於現代都市文明的抵抗。「五•四」以來,現代主義傳入

中國,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歷有發展,然而因為都市的不發達、體驗的

不真切而影響了表現的深度。三十年代的新感覺派小説是一個例子。

新感覺派的當事人杜衡曾從都市文學的角度評論新感覺派的小説:

「中國是有都市而沒有描寫都市的文學,或者描寫了都市而沒有採取了

適合這種描寫的手法。在這方面,劉吶鷗算是開了一個端,但是他沒

有好好地繼續下去,而且他的作品還有著『非中國』即『非現實』的

缺點。能夠避免這缺點而繼續努力的,這是時英。」11穆時英不過僅僅

比劉吶1 1高明一些而已,新感覺派對於都市的「感覺」整個是從日本

販運來的,難免「非中國」、「非現實」的特點,這與劉以鬯相比顯

然遜色了不少。劉以S與新感覺派並非毫無關係,他4 0年代的中篇小

説《露薏莎》便是「嘗試用接近感覺派的手法寫一個白俄女人在霞飛

路邊作求生的掙扎」,但到了六十年代,經過了香港都市的冶煉,劉

以鬯對於現代主義的理解已經登堂入室。《酒徒》可以説已經達到了

二十世紀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一個小小的高峰。

五、六十年代以後的香港文學,是國際性的現代都市的文學,但

它又是從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的文學傳統中逐漸過渡而來的,這一過

渡性的特點使香港有了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即它可以現代性的眼光

點化中國傳統,使之發揚光大。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説即是一個出色的

例子。

武俠小説原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文學形式,中國武俠小説始自漢

代’唐宋明清綿延不絕,可謂源遠流長。二十世紀以來,武俠小説雖

遭新文學的排斥,在民間依然興盛不衰。二三十年代有「南向(愷然)

P:173

文學香港在中國 647

北趙(煥亭)」並馳’後又有「北派四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

證因、王度廬稱雄,還有採擷眾長、被後世譽為「新派武俠小説之祖」

的朱貞木。但這些小説確有新文學所批判的思想上落後、藝術上粗糖

的特點,是「封建的小市民文藝」(茅盾語)’故而在1949年以後’

它在大陸與台灣同時被禁。唯在商業都市香港,武俠小説得以存身’

並且繁榮有加,但這已不是原來的舊武俠,而是經過香港都市改造

的、更新換代的新派武俠。這裏最具功績的是金庸先生’他融現代思

想於傳統之中、對武俠小説進行徹底的觀念與藝術更新,將武俠小説

這一舊小説形式點化為現代文化精品。

以《史記》中的《游俠列傳》與《剌客列傳》為標誌’中國傳統

武俠小説原有「盜俠」與「官俠」兩條線索,前者反抗官府’後者擁

護官府。到了《水滸傳》標榜「忠義」後’「盜俠」漸隱而「官俠」大

盛’直至清末《施公案》、《三俠五義》等武俠公案小説而達到高潮。

在這些武俠小説中,作者站在正統「官家」的立場上’對農民起義持

敵視態度’俠客的業績便是替青天大老爺除惡辑盜。及至民國武俠小

説,這種陳舊的封建觀念竟未有多少改觀。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

傳》、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朱貞木的《羅剎夫人》等眾多小説

都程度不同地涉及到了苗民起義、白蓮敎起義、義和團運動等,各書

描寫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所持立場卻驚人地一致——都將其作為「匪

亂」而加以咒罵,稱其為「白蓮餘孽」、「苗匪」、「拳匪」等等’

歌頌官府俠士對起義軍的鎮壓。自「五•四」新文學傳統中過來的金

庸等人在武俠小説中改變了這一立場,在小説的官與民的對立中’小

説均能站在被官府稱為「盜賊」的一邊’以農民起義軍及江湖俠客為

正面主人公,這表明傳統武俠小説的歷史觀的轉變。

這一轉變不足為奇,因為這已是「五•四」以來左翼文學的傳

統。金庸沒有停留於此’現代國際性的香港語境,使金庸能夠進一步

脱離左翼文學的模式而走得更遠。「苗匪」「回亂」這些稱呼中潛含著

另一個問題——即漢族正統的狹溢民族主義思想。征討異族、反清復

明,這是武俠小説的常見內容’這些小説嚴守「夷夏之辨」,不能以

平等的眼光對待少數民族。這種漢族正統的思想是一種集體無意識’

迎合了漢族讀者的社會心理。金庸的小説一開始也未能脱俗,其處女

P:174

6 4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輪文集(下册)

作《書劍恩仇錄》中的紅花會,其宗旨均是「反清復明」,小説中俠

士寧要漢族的昏君,也不能容忍異族的統治。六十年代以後,金庸開

始逐步意識到這一問題。在作於1965年的《天龍八部》中,他對民族

主義的問題予以了重新審視。關於歷史上宋遼間的戰爭,我們的敎科

書常站在漢族的立場上譴責遼國的侵略。從《天龍八部》中宋遼間的

「打草谷」來看,雙方統治者互有侵擾,而真正的受害者是雙方的老百

姓。《天龍八部》的主人公喬峰是長於漢族的契丹人,民族衝突、文

化分歧使他這一特殊身份的人飽受困惑,「大師是漢人,只道漢為

明,契丹為暗。我契丹人卻説大遼為明,大宋為暗。」到底孰明孰

暗?民族之別果然能代替是非之別嗎?到了《鹿鼎記》,金庸對這個

問題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鹿鼎記》也寫了天地會的反清復明,

但與《書劍恩仇錄》的態度已大大不同。《鹿鼎記》一方面描寫了天

地會所扶持的明朝鄭家的腐敗,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清代康熙當政的清

明。書中康熙有言:「我做中國皇帝,雖然説不上堯舜禹湯,可是愛

惜百姓,勵精圖治,明朝皇帝中,有哪一個比我更加好的?現在三藩

已平,台灣已取,羅刹國又不敢來犯疆界,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樂業,天地會的反賊定要規復朱明,難道百姓在朱皇帝的統治下,日

子會比今日好些嗎?」從書中的內容看,作者的感情傾向顯然在康熙

一邊。判斷統治者的標準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進步,而不應是種族

的類別,金庸顯然已從傳統的漢族主義的執迷不悟中超越而出了。金

庸曾回憶「我初期所寫的小説,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到了後

期,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那是我的歷史觀比較有

了些進步之故。」I5

對於武俠小説最基本的伐惡復仇觀念,新派武俠小説也進行了深

入的思考。「在武俠小説中,反面人物被殺死,通常的處理方式是認

為『該死』,不再多加理會。」金庸的考慮複雜了一些,他感到現實

生活中的情形遠非如此,《雪山飛狐•後記》有云:「本書寫商老太

這個人物,企圖表示:反面人物被殺死,他的親人卻不認為他該死,

仍然崇拜他,深深地愛他,至老不減,至死不變,對人的死亡永遠感

到悲傷,對害死他的人永遠強烈憎恨。」讀了武俠小説,不但是反面

人物的親人,我們普通讀者對此也有了狐疑。《倚天屠龍記》中的滅

P:175

文學香港在中國 649

絕師太自居名門正派,嫉惡如仇’她無情誅殺惡人’不擇手段,但善

惡與否卻全憑她自已的主觀判斷,這不免讓我們想到下列問題:一 ’

被誅之人是否確屬該死,其中是非曲折有時頗難斷定;二,對於惡人

是否只有殺戮這一個方法,殺戮無疑又造成了新的仇恨。被誅之人的

親人必要替死人報仇,這樣就會引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殺戮。金庸的

《雪山飛狐》中,胡苗范田四家子孫怨怨相報,不得善終,苗人鳳乾脆

立下了一條家訓,自他之後的苗門子孫不許學武’他也不收一個弟

子,試圖以此來一筆勾銷這百餘年來的冤孽。金庸對於伐惡復仇這一

古老觀念的質疑,無疑是武俠小説史上的一次革命。

在藝術表現上,新派武俠小説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舊武俠

小説是故事型的,故事連著故事,人物隨出隨沒,順延看下去明白’

整體看起來則枝節橫生。小説的演進全賴於情節的翻新,故小説情節

只能越來越離奇,常常走上白光飛劍、程訣念咒等神怪之路’而其中

的人物卻不能給人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如民國史上影響最大的兩部

小説《江湖奇俠傳》和《蜀山劍俠傳》局部看起來可謂精彩紛呈’但

若將幾年的連載集中起來則不堪卒讀。金庸不滿於這一局面’而汲取

了現代小説塑造人物的手法,他明確表示:「我寫小説’旨在刻畫個

性,杆寫人性中的喜愁悲歡。」他的小説以寫人為主,故事情節旨在

表現人物的個性、感情,演進人物的性格。金庸的筆下的確出現了不

少廣為人知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如洪七公、楊過、喬峰、韋小寶等。

由編造故事到刻畫人物,金庸使中國武俠小説發生了由民間故事向純

文學的躍進。

金庸在人性刻畫上有較大的突破。他感到現實中不可能有純粹的

英雄或壞蛋’人性自有其奧妙所在。他説:「人的性格很複雜。平常

所説的人性、民族性、階級性、好人、壞人、等等’都是極籠統的

説。」「人的性格卻每個人都不同’這就是所謂個性。」16在《神雕俠

侶》之後,金庸開始探索在小説中寫出人性的複雜性。金庸筆下比較

有生命力的人物多數並非大善大惡的俠客或惡棍,而是邪正集於一身

的活生生的人,如楊過、韋小寶等。他們立身行事’並不恪守什麼道

德戒律,而是完全出諸個人的自然性情,既做好事也做壞事,讓人既

愛又恨,無法將其概念化地貼標籤歸類。在六七十年代大陸談人性色

變的時候,金庸居然在孜孜於人性的探索,於小説中表現出了人性的

P:176

6 5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深度,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金庸以現代性的視野昇華了傳統的武俠小説,功不可沒。據説,

在世界各地,凡有漢人的地方就有新派武俠小説,它已經成為了富有

象徵意義的中國文化文本,這可説是香港對於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一

個獨特的貢獻。

〔注釋〕

1 《魯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年 1 版 ) 。

2 引自魯迅《略談香港》,見《魯迅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文 學

出版社, 1981 年 1 版 。

3 《魯迅全集》第 7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年 1 版 ) 。

4楊義:《中國現代小説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版)。

5參見《陳殘雲自選集•序言》(廣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6海辛:《我的酸甜苦辣》’《香港文叢•海辛卷•代序》(香港:

三聯書店 1989 年 7 月 1 版 ) 。

7夏衍:《憶谷柳——重印《蝦球傳》代序》,見《蝦球傳》(廣州:

花城出版社, 1979 年 1 版 ) 。

8 侶倫:《向水屋筆語》(香港:三聯書店 1985 年 7 月 1 版 ) 。

9華嘉:《冬夜書簡》’香港《文匯報•文藝週刊》1 5期,1948年1 2

月。

1 0陳思和:《關於張愛玲現象》,見《犬耕集》(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6 年 2 月 1 版 。

1 1亦舒:《喜寶》,見《心之所蝕》(山東文藝出版社,1987年8月

1 版 ) 。

1 2梁鳳儀:《花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1 2月1版)。

1 3鍾玲:《香港女性小説家筆下的時空和感性》,見陳炳良編:《香

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1 2月1版)。

1 4 杜衡:《關於穆時英的創作》,載《現代出版界》第 9 期 。

15《金庸作品集「三聯版」序》(香港:三聯書店,1994年5月1版)。

16金庸:《韋小寶這傢伙》’見桂冠工作室主創《金庸評傳》(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1994 年 1 0 月 第 1 版 。

P:177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177

楊医漢

楊匡漢, 1940 年 2 月生,上海市寶山縣人 。

1957年北上求學,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歷任新聞記者、大學講

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學

術委員。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和詩學研究。著

有學術專著與文學評論集《艾青傳論》、《繆斯

的空間》、《詩美的積澱與選擇》、《詩學心裁》

等十部,並主編文集多種。

〔論文提要〕

本文就當前香港文學研究中若干學理性問題進行了探討。論文提出

「大中國文學」的概念,主張縱貫歷史、打通古今、一體多元的文學格

局與學術視野,實行從封閉與距離的空間向共享的空間的轉移。論文

從「詩性哲學」的新角度,將和平文學形態分出意識形態文學、意象

形態文學、意緖形態文學和意義形態文學四種類別,並提出十八個專

題研究題目。論文對近十年來香港文學研究作了反思,針對「現炒現

賣」、「廣告文學」等浮躁現象,提倡建立現代思維結構和凝重實證

之學風。論文還介紹了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對和平文學研究的理

念、成果及今後的設想’並對「學者批評」作了界説。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

P:178

6 5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楊医漢*

在中國,隨著文學狂歡節的悄悄謝幕,是開始建立在自覺的文化

反思基礎上的良性調整。我們不依賴那種無謂的「批判」,也不趨附

爆炒的喧囂,嚴肅的作家和學者「臨淵而不羡魚」,回到淡泊自守、

只求耕耘不問收穫的常態。從根本上看,文學搞運動、鬧轟動是反常

的。文學之於社會和人生,是一種文明的調節,是「隨風潛入夜’潤

物細無聲」的心靈滋養。文學研究亦作如是觀。

香港小説家王璞曾提及,九十年代的香港文學研究「象搞運動似

的掀起熱潮,熱度達到熱火朝天的程度」1,她因之而對其素質與成果

有所隱憂的期盼。此言深獲我心。對於香港文學研究,我們自然應當

懷有睿智和投入的熱情,但同時更需要提到學理的層面延展。不是不

要主義,而不妨「少談一些主義,多研究一些問題」’且將科學化的

文學研究與通常的文學時評作必要的分工。

這裡,僅就當今香港文學研究中帶有學理性的問題略舉數端,一

孔之見,敬獻勺葜,就正於海內外同好。

(-)「大中國文學」:整體的學術視野

學術研究自然常常在小方寸間進行,但不能缺少整體的文化背

景。在思考香港文學時,提出「大中國文學」的概念,是出於民族利

益和民族情感,也出於文學上香港與內地歷史的、天然的關聯。從學

術思想上講,整體思維、對待觀點、綜合型的主體意向性等等,乃是

中國思維的特點。由於長時間的地域切割、歷史割斷和學術、文化的

阻隔,封閉性、偏向性的文學研究在大陸、在台港澳地區均有存在,

程度不同影響著我們提到整體的學術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文學中國。

筆者理解的「大中國文學」,是縱貫歷史,打通地域,以中華民

P:179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653

族的苦難、奮鬥、命題、理想為母題,以母語思維與傳達為載體’多

民族、多向度、多樣態、多語種、多變化的文學’簡言之是一體多元

的文學。基於此,生長出兩個理念:一是任何試圖「圈地」一廂情願

或「畫地為牢」的固執,都會給學術思想和文學研究帶來局限;二是

實行現代與當代之打通、主體民族與少數民族之打通、大陸與台港澳

文學之打通、北方與南方之打通,即四個「打通」。

上述學術理念,意味著我們的研究視野從「封閉的空間」向「距

離的空間」一再向「共享的空間」的轉移。從這裡出發’我們看到的

將是整體性的中國當代文學地圖。具體來説,我們就不至於把「大陸

當代文學」等同於「中國當代文學」,而是合乎情理地把港台澳地區

的文學包容進來,並尋求普適與區域性的有機聯繋(不像目前有些著

述是簡單的添加與拼貼);我們也不至於把「中國當代文學」(實際是

漢族文學)和「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分離開來,而是建立統一的多民

族文學的空間構架,內裡互滲互動;我們也不至於把某種誇大為歷史

的神聖創作方法作為衡量一切文學(無論內地還是香港)的標尺,而

是以「有容乃大」的襟懷鼓勵多種多樣文學的共存共榮;我們還不至

於因襲二元對立的思維定勢,在諸如文學的「中央」與「邊陲」、「北

方」與「南方」、「主流」與「非主流」等問題上爭論不休’而是處

在同一地平線上進行真誠、有效、取長補短、既存差異又可能共融的

對話,對和鳴與變體有更大的興趣。可以確認的是’我們在同一天空

下沐浴陽光、呼吸空氣和經受風兩。任何一位作家和學者,所創造、

所論證的不過是文學空間的一角,誰也難能擁有全部’獨佔話語霸

權。自然,一旦進入研究,應當力求使思維向度、價值尺度、書寫法

度趨近科學。

聯繋到香港文學研究,有些概念、提法是否也需要調整或修正

呢?

例一 :「殖民地文學」的提法。我以為從法理和學理上是講不通

的。這一説法在不少論文、包括《香港文學史》中依然出現’其嚴謹

值得考慮。誠然,百年以來英國在香港實行的是典型的殖民式統治,

但不等於香港就是殖民地’更不能説香文學是殖民地文學。這是因

為,通常意義上的殖民地,主要是指因外國統治和管轄而喪失了主權

P:180

6 5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的國家。香港是一個地區’且始終是並未全部喪失主權的中國的領土

之一部分’故「殖民地」概念不宜於香港。二十七年前,中國恢復在

聯合國的席位後不久’當時的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黃華於1972年3月

8曰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主席時明確宣稱:「香港、澳門

是屬於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修約的

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佔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於

通常的『殖民地』範疇」。同年十一月,聯合國大會以9 9票對5票的

絕對多數’通過了有關的香港、澳門從殖民地名單上除去的決議。既

然「殖民地」一説已不成立,「殖民地文學」當然也不能成立。之所

以強調這一點,既出於法理的常識,也正視香港文學的歷史與現實,

即香港儘管華洋雜處,東西方文化交匯,但佔主流與主導的是華人及

其作為文化載體的華文文學——它無疑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學的

歷史延伸和區域流變。

例二 :「中國性淹沒了香港性」的説法。如旅美學者張錯認為:

「無論是早期任廷芳的《中外新報》,或後期抗戰的戴望舒或許地山在

香港推動的文藝活動,都代表了兩種極端趨勢,對香港文學發展極多

不利——一種是殖民主義下對國族的離心;另一種是民族主義下對

國族的向心。尤其後者視之於戴望舒及許地山,更是昭顯,因為他們

的國文學是以中國當時的北京或上海文化為依歸。小島氣候殖民地香

港,自難產生任何本土意識及身份。」2香港學者黃康顯也説,香港文

學「匯入中國文學的主流後,完全失去身份,缺少本來的個性,萌芽

期的香港文學,已不能繼續生長了。」3誠然,香港以及文化、文學都

有其特殊性,文學也應有獨特的個性,不承認這一點,就是不尊重歷

史和現實。「香港性」反映了要求本土文學對香港的關懷與鍥入,要

求對百年雨中生長的香港的特徵與價值有深切的體認,要求藝術表達

上有有別於內地的香港色澤,無疑有積極的意義。但這一「香港性」

與「中國性」不是對立的,更不宜被無限誇大乃至逸出中華民族文化

母體去孤立地談論。香港有些作家作品似乎總是微妙地在「曖昧自由」

和「母體認同」之間尋求「邊緣身份」。事實上,所謂文化身份,是

版圖意識、文化歸屬、地域定位及審美取向的綜合。香港文學納入中

P:181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655

國文學的整體命運,以獨特性貢獻於、豐富於全局,這並非身份之淹

沒和跌落,恰恰是身份的確認,且以「小槍桑」映現「大歷史」而為

香港文學增添厚重、增添光彩。也因此,正如香港作家馮偉才所言:

「無論我承認不承認,香港在地理環境、歷史源流、文化根源各方面,

都是中國的一支,它不可能脱離中國的母體而單純地『本土化』。」4

「大中國文學」是一個視野、一種器度,是我們深化香港文學研究

的理論前提。

(二)文學形態與研究話題

從「大中國文學」出發,看待香港文學,我們堅持「和而不同」的

學術思想。是和合,是和生,是從學理的高度去探尋共通的東西;卻

也首先從差異入手,去分析香港文學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的樣態、性

格與景致。應該注意到,除去地區差別外,香文學本身在意識形態、

價值觀念、審美風尚、璧賞趣味、語言形式等等方面,與內地有歷時

的或人為的差異。這種差異,既為「大中國文學」提供彌補性的充

實,也使我們在某種對於間隔的省思中不妨换一個角度審察,以獲得

更接近實際的判斷。當某些正統的學人對武俠小説不屑一顧、視之為

「地攤文學」時,金庸卻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讀者、且在世俗的形式中

寫出嚴肅意義的華人文學家之一。當內地作家王蒙八十年代初以《春

之聲》、《海的夢》等名燥一時並被大陸學人呼之為「中國當代第一

批意識流小説」時.,殊不知將「異」納入視野,就會曉得早在1963年

劉以B就有《酒徒》在香港問世,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説」,

不僅在時間上,而且在內心的開掘和手法的運用上,其「現代」的程

度明顯超過了前者。同樣,香港都市文化、言情作品以及樂觀、健

康、輕鬆不僵的流行歌曲,以其反哺力剌激著內地的都市文學,亦證

實著世俗化是現代文化的表徵之一的道理。看到「異」,通過分析比

較,就為同一文化體內的對話和交流提供了契機’更好地辨認「中心」

與「邊緣」的歧異、共融與變體中衍生出來的現實的價值形態和意

義,也展示一種特殊地區的文學如何被邊緣化以及怎樣重返中心的過

程。

站在學術立場上看,我們承認香港文學研究有多種研究途徑與選

P:182

6 5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擇的可能性。在這裡,差異的確認使我們關注多元,差異的並存使我

們承諾互補,差異的協調使我們尋求共識。這種差異,往往表現在對

香港文學形態的觀察與研究上。

文學形態是生態(文化氛圍和接受情境)、心態(審美視點和心

理意欲)、姿態(寫作態度和敘事方式)和步態(歷時性衍進或共時

性生長)綜合形成的可分物化形態,是客體與主體交互作用,並在文

學傳播過程中始端、中介和終極諸環節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實踐的產

物。文學形態因之而有類型性的特點。

西方一般把文學分為「雅」和「俗」兩種形態,內地有些學者用

「純文學、通俗文學、社會文學」三分法解釋香港文學。香港有的學者

認為香港因缺少士大夫傳統、戰亂與革命以及作家職業化而不具有

「社會文學」的特殊因素。這種區分法可以繼續討論。事實上,香港文

學因有消費的介入而難免雅與俗混雜、深與淺並存、文與野共生,有

時大雅若俗,有時俗裡透雅,也有時以文化外求造成「邊界」模糊得

無法確定。

當今的文學世界的確是不斷地設立疆域——不停地左右移動——

不時地拆除界碑,人文心靈已難設防,學科之間鴻溝不再。不過,對

於香港文學,若是以學術性、藝術性去體察,我感到可以考慮換一種

視角’即姑妄言之為「詩性哲學」的角度去認知,是否可以區分四種

文學形態:意識形態’意象形態,意緖形態,意義形態。

意識形態文學,在香港雖然不具有內地明顯的「體制」、「主

流」、「政治」的色彩,但仍然不乏以文學面貌出現的道義文章、敎

化文字。這種形態的文學,屬上層建築現象,具有某種精神的、形而

上學的性質’在功能上主要作用於人的思想、道德、品格、理念等

等。

意象形態文學,在香港突出地表現為大眾文化的「意象」(形象)

特質。由發達的現代科技孕育的大眾傳媒,催動著一類文學向直觀性

形象性靠攏的努力,且常常與影視、明星、競技、衣食住行密切聯

繋,多有感官色彩,更形而下地貼近大眾的日常生活。「感官」的「圖

象」的和「視象」的,其本身就帶有反精致語言文字的傾向,都在大

眾文化發達之區迅速獲得相應的公共性。

P:183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657

意緒形態文學,是作為香港的自由空間甚大和作為香港作家的書

寫空間甚小的矛盾的產物,表現在一部分作者走「短、小、輕、淺」

的創作路線。短短的篇幅、小小的情思、輕輕的筆墨、淺淺的意緖,

若是詩人,再加上帥帥的照片和亮麗的包裝。一縷清風,一灣池水,

一絲波折,一點擺設,都萌生一份情緖和遐思,讓讀者在休閑中感受

一些愉悦。這種形態的文學帶有更多的消遣性。

意義形態文學,主要在追求精神、個性、人格、思想、心靈、理

智的香港人文型作家中運作。意義是人類以其精神在對象進行證釋的

產物’是精神世界的核心,也是嚴肅的精英文學的一個關鍵詞。意義

形態文學不趨炎附勢,不追求時尚,以其獨立的文化品格的知識 形

態’以美學的和藝術的風貌呈示自己,直指精神的深邃之處,並具有

鮮明的主體話語。這類文學在香港屈居於當下文化的邊緣狀態,卻也

成為作家走向「自由思想,獨立精神」5的一個通途。

以上只是一個粗略的考察與劃分。自然,需要用具體的作家作品

去實證。

結合上述文學形態問題的研究,我以為,我們還需要深入進行一

些專題性的研究,在帶規律性和前沿性課題上做文章,並力求有更多

的原則性。這裡,我願意提出下列題目,供同行參考:

1 .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在香港的地位、作用及流播 ;

2 . 香港地區文化 / 發展中兩極化現象 ;

3 . 香港文學在基座上的欹斜與調整 ;

4 . 香港商市消費型文學的得失 ;

5 . 從香港文學看「大都會」與「小市民」的文化沖突 ;

6 . 香港文學創作中「傳統」與「現代」的分流與轉換 ;

7. 「香港意識」和「香港性」研究;

8 . 香港作家的文化身份及文學呈現 ;

9 . 香港文學的創作自由和藝術自律 ;

10.香港文學的母題與變奏;

11.基督敎文化與香港文學;

12.香港文學作品的語言與敘事(包括方言書寫);

13.香港文學中的現實主義;

P:184

6 5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14.香港文學中的現代主義;

15.後現代文化和新一代創作;

16. 香港女性文化 / 文學研究 ;

17.香港經典作品「異」的問題之研究;

18.香港文學中的「文化驛站」問題。

上列的題目’有的可能較為空泛,但因相對重要而難以規避’關

鍵在於新思維的介入和新視點的切入。只要充分地佔有資料’深細思

索難點,是可以寫出一批高質量的論文來的。不必重「史書」而輕「論

文」,一篇有獨到見解、禪精竭慮的論文,往往勝過拼貼疊加倉促速

成的「專著」,況且論文的質地也為提升治史的品位提供了條件。

不論從何種意義上講’香港文學是中國歷史與現實的文化空間中

特殊的、有價值、有建樹的一方天地,是文學中國的大樹上優良與欠

缺並存的繁富的枝葉。在文學研究中’我們不宜用著泛的、絕對的、

大而無當的統一標准去評判香港文學;然而多種姿色、品味很高的香

港作品’以其特異的姿態自然地融匯於文學大河中’共同創造我們的

東方話語。

(三)主體操作的反思與學者批評的界説

對於香港文學的研究,我們是否需要一種以現代文化為基礎的現

代思維的建構?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思維基礎而言’我們有些研究論文在思維

的人類共通性範式(如因果律、矛盾律等等)上和中國傳統的、特殊

的一種唯聖思維方式上,程度不同地顯示其屈從習慣與經驗傾向。一

方面,研究的思路是邏輯的’在普通意義的層面上有參與操作的意

義,同時易陷於空乏’且常常為經驗美學所局限;另一方面’唯上、

唯書的陰影籠罩研究,在既遵從邏輯又排斥理性的特殊悖理語境中徘

徊,往往浮在無方法(缺少多向度多扇面展開的方法)的直觀體驗

上。這樣,往往重視結果而不注意過程’側重綜合而不注重實證’慣

於模糊把握而鮮有分析解剖。我們缺少「中介」、「過渡」的理論與

研究。進入八十年代以後,更出現了一個悖論:西學大量引進’批評

實踐卻越來越多的體驗化、實用化、散點化。若作反思’我們在香港

P:185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659

文學研究中曾經有過的「拾到籃裡便是菜」、「現炒現賣」、「鄙書

燕説」以及泛泛而論的「友情文字」等等,正是主體操作比較浮躁的

證明。

文學研究的思維基礎不能擺脱中國傳統思維的合理性——那思維

內裡的辯證因素、統攝觀念、「文以載道」、直覺體認、模糊特徵、

陰陽模式、主體意向等等,都應當合理吸收。但是,既已進入現代,

同樣作為人類智慧成果的西方哲學中的認知結構、審美觀念、本文策

略以及現代思維科學,也是我們不可忽視學術資源。在文學研究中,

我們應當有新的現代思維建構,即一切從實際出發,將傳統經驗與現

代理性交融,將歷史的、美學的和文化的研究結合,將理論的結構性

准則(包括細讀的符碼方法)和對象掛鈎,並以開放的文化相對主義

視角提出問題,進行現代人文精神背景下前沿課題的原創性研究。對

於香港文學研究,自然也有現代思維的建構問題’要有所反思,有所

調適,以更好地進入學術語境。

這些年來,中國內地對香港文學研究是重視的、頗有實績的。已

有多部「史」的著述問世,有若干作家專論出版,還有一批相關的評

論和論文發表,促進了內地廣大讀者對香港文學的了解和理解。在這

中間,劉登翰敎授主編的《香港文學史》,集思廣益,求博求真,在

探討的廣度和深度上具有一定份量。艾嘵明博士對香港作家作品的研

究有令人欽羡的投入,她的張愛玲研究和《北望中國》等多篇論文,

立意超拔,懷新道迥’飛文染翰,倘驚知己。廣東佔盡天時地利,那

裡的廣東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的學

者,對香港文學的研究成果甚豐,讀者隨意展卷亦不難發現有不少新

見。

在這裡,我願意借此機會,介紹一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對香港文學研究的情況,以及我們的思路和設想。

作為國家最高的文學研究機構,我所的任務是對中國文學進行全

面、系統、盡可能深入的研究,其研究對象包括各個歷史階段的作家

作品和文學現象、文學思潮、文學流派、地域文學等,並冀求以文藝

學去統領與提升。香港文學連同台灣文學、澳門文學(統稱「港台澳

文學」),是八十年代以後作為中國當代文學學科的一個分支,納入我

P:186

6 6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們的研究視野並由研究人員從事著述的。相對於沿海地區,作為後來

者,我所於1989年3月7日正式成立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室,

1993年改稱為研究中心。事實上,研究人員都帶有「兼職」性質,因

長期從事的分別為文藝學、現代文學或大陸當代文學研究,袁良駿敎

授就自我戲稱為「票友」。不過,既然介入就要進入’即把香港文學

置於學術層面上’以創造型思維和建設品格展開研究’以心態的自立

性、批評的學理性、闡釋的規範性為追求’爭取拿到一張香港文學研

究合格的通行證。

基於對批評現狀的反思,我們的研究需要「學術的轉移」,即:

趨附性研究一原創性研究’單向性研究一多重性研究,封閉性研究一

開放性研究,評論性研究一典律性研究’廣吿性研究一剖析性研究,

移植性研究一重新語境化研究,總之,不使研究淺表化和虚幻化。我

們在研究人員中提倡「八字學風」:大氣,凝重’實證,靈動。大氣

是論著要有器度、氣象,不小打小鬧、小裡小氣;凝重是指有思想的

深度和厚度,沉甸甸的,有精神的力量;實證是指言之有據’用七份

八份資料才提煉一個精彩的觀點’而不是只憑一個材料就冒出好幾個

觀點•’靈動是指有靈氣和才情,行文不可呆板,不要「土八股」、「洋

八股」、「黨八股」,少一些「正確的廢話」’而多一些鮮活和亮澤。

我所涉及香港文學的研究成果總量不算多’總共一百五十萬字左

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楊義敎授在其152萬字的巨著《中國現代小

説史》中,第三卷專辟「華南作家群」和「上海孤島及其後的小説」兩

章,對黃谷柳、侶倫、徐訏、張愛玲均有專節敘述,將香港文學有機

地納入中國現代文學總框架中,此一研究思路是富有原創性的。袁良

駿敎授自1993年起全身心投入香港小説史料的收集與梳理,七十萬言

的《香港小説史》經六年嘔心瀝血終於殺青,以其資料的翔實、理路

的清晰和學術的灼見,填補了香港分類文學史研究的一個空白。趙稀

方博士在三年攻讀期間,以香港文學為主研方向,以城市文化與香港

文學的關聯為切入點,對香港都市文本進行文化學、文藝學與比較學

相結合的述析,其博士學位論文《香港小説的文化身份》受到好評且

行將出版。今後,我們的初步設想,一是在制訂人文學科研究規劃

時,對港台澳暨海外華文文學予以進一步重視’使之課題到位、人員

P:187

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究 661

到位、成果到位;二是以「當代文化學」介入香港文學研究,促進知

識增長和學術推演;三是強化專題研究,要求做得更深入、更扎實、

更有創造性;四是發現和培養研究港台文學的學術新秀,使這門分支

性學科的研習後繼有人。

法國著名文學批評家阿爾貝•蒂博代(1874-1936)於1930年結

集出版的《批評生理學》一書中6 ,依批評形態劃分為「自發的批評」

(讀者)、「職業的批評」(敎授)和「大師的批評」(作家)三類’並

指出各有各的「地域」、「氣候」、「物產」和「居民」。伏爾泰則

把職業的批評比作「豬舌檢疫員」,似乎敎授們的批評與研究,先天

地懷有「非我族類」的警惕。同樣,在現時香港內地許多人心目中’

「職業的批評」——我們不妨稱之為「學者批評」’這一稱呼含有一種

泛意,彷彿成了「學究」、「遲疑症」、「高頭講章」的代名詞。

然而,在香港文學研究的各種各樣的批評形態中,作為對一種批

評品質、批評風尚、批評話語和批評境界的簡往’「學者批評」不僅

應自成一家,而且是香港文學研究中最堅實最可尊敬的部份。它屬於

認真的、自律的、盡心將「尋美」與「求疵」相結合、講究學術風範

的批評。它決非掉書袋,不是用凝固的結論或死板的知識先驗地去框

縛活躍的藝術生命。它不企圖、也不可能佔有真理的全部空間。根據

我們的體會,「學者批評」應具有如下特點:

1 .在相當的文化背景下,對於對象和問題進行重重的歷史的與

美學的透視;

2 .從本地文學與異地、異域文學的比較中,從本學科與他學科

的關聯中,敏鋭地發現和論證文學現象背後的重要知識 命

題;

3 .汲取我們時代文化思維和學術思維的最新成果,更新知識結

構和文化心理結構,使文學研究以思想的獨立與開闊同世界

對話;

4 .不搞「破」字當頭,「大批判開路」,而以「立」為本,執拗

於探索,著眼於「建設」;

5 .思想家的冷靜、藝術家的悟性和解剖學家的精心相結合,用

清爽的智慧濾選閲讀行為;

P:188

6 6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6 .批評者與創作者之間保持平等的真誠對話’也保持適當的審

美距離,不率爾操瓢,隨意「捧」、「棒」;

7 .潛心進行知識成果和學術資料的梳理,並不斷「重讀經典」’

逐步形成在相關領域中可資運作的、帶有一定規範性的理論

模型;

8 .做道德文章,不唯我獨尊,對不同觀點懷有學術雅量;

9 .不尚空談與包裝,但求實在與厚樸,行文走筆,以「輝煌的

枯燥」和「壯麗的簡潔」為優雅的極致。

上述境界,我們實難為之,卻心嚮往之。不管怎麼説’我們開始

了對香港這片文學土地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耕耘。香港文學對我們

來説很快成為一個真實的世界。我們懷有歷史感和審美觀,自然而然

地要碾碎、弄亂、裁剪這現實的文學枝葉和花朵。我們不倦地®賞、

分類、讀解、品味、整理、推論或建議。像歷史學家擁有時間’像作

家擁有血肉之軀鮮活躍動的人物’我們在共享的時空中將香港文學景

象邏輯化、條理化,使之成為有機的生命體,正是學者批評的心路歷

程和光榮職責。願我們的理性和智慧的火焰,助燃這文學藝術之城應

有的光亮。

〔注釋〕

1王璞:《九十年代中國大陸的香港文學研究》,香港文學研討會論

文,嶺南學院, 1998 年 4 月 。

2張錯:《過客與還郷》,《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匯編》(香港市

政局公共圖書館,1997年1月)。

3黃康顯:《抗日戰爭對香港文學的沖擊》,《香港文學》第139期,

1995 年。

4瑪偉才:《評「香港文學本土化運動」》,《文學•作家•社會》(香

港:波文書局,1985年)。

5 陳寅恪輓王國維的碑銘 。

6 中譯本更名為《六説文學批評》,即蒂博代於 1922 年作過六次 有

關文學批評的講演,於1930年結集成書。中譯本譯者趙堅,三聯

書 店 1989 年 3 月 第 1 版 。

P:189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63

王劍叢

i 王劍叢,1939年1 0月出生於汕尾市,1966年畢

業於中山大學,現為中山大學敎授,台港澳暨海

外華文文學學會理事,廣東作家協會會員。個人

和與人合作的著作有《香港文學史》、《2 0世紀

香港文學》、《台灣香港文學研究述論》、《香

港作家傳略》、《中華新文學史》(上下卷)、

《香港精萃散文賞析》、《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

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自學手冊》等。

〔論文提要〕

編寫香港文學史應以「史料第一」為原則,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在

史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史料必須與史學

主體的史識相結合。史識就是對史料的分析評判、理論概括、規律發

現的水平與能力。應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對入史的作家應有一

個標尺,對作家的評價及定位要實事求是,不拔高,不跃抑,不受政

治和時代紛爭的影響。目前的四部香港文學史有受個人感情影響的痕

跡。何時開始有香港文學,有四種不同見解,分歧關鍵在於對什麼叫

香港文學缺乏共識。筆者提出「香港性」作為衡量香港文學的準則。

如此,從三十年代中至四十年代就已經有香港文學。戰時戰後內地作

家南來香港,雖對香港文學的發展有一定的抑制,但總的説來,是起

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的。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

P:190

6 6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王劍叢.

目前已有四本《香港文學史》,共計一百六十五萬字。這是大陸

學者香港文學研究的豐碩成果,是一百多年來香港文學發展歷程階段

性總結的理論記錄,也是對「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沒有文學」的

無知論者的有力回答。同時,四部史著,除謝常青本出版較早(1990

年)外,其餘王劍叢本,劉登翰主編本,潘亞敏本均在1997年前後出

版,毫無疑問,都有作為「九七」香港回歸獻禮的意味,所以無論從

哪方面看,它們的出版,其意義都是不可低估的。

四部史著中,謝本是斷代史,只寫到1949年以前香港新文學發展

二十多年間的歷史,故書名為《香港新文學簡史》,其餘三部均稱為

《香港文學史》,屬於通常意義上的文學通史。作者都為中國大陸學

人,有單獨一人撰寫的,有兩人合寫的,有多人合作撰寫的。四部史

著,體例不同,內容有別,風格各異,各有千秋,各有長短,筆者此

文並不想對其作出詳細的解讀和評價,而是著重於對七、八年來《香

港文學史》編撰史中的一些問題作探索和思考,意在總結歷史的經驗

敎訓,為這一學科的建設,也為今後香港文學史的編寫提供借鑑與啟

迪。

編寫文學史,最重要的是史料,應以「史料第一」為原則。史料

有如建大廈的磚石,沒有磚石,文學史這座大廈是建不起來的。與俗

話説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一樣。「史料」就是已經過去了

的事物的文字記錄,或稱史學客體。史學客體有兩種:一是原態歷

史,包括初版的作家作品、報吿、日記、書信,理論批評家的理論批

評文章等;二是遺留態歷史,指各種文學運動、文學現象的文字記

P:191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65

載、座談記要、回憶錄等。對於後者,當時的真實情景,今人是無法

親自目睹的了,他不可能叫歷史再重新演繹一次。正因如此,由於種

種原因,或年代久遠,或人為因素等都會造成文字記載的失真,所以

編寫者在充分佔有史料之後還必須對其進行訂正、剔誤、考異、淘

選,包括定量定性分析等。如此才為文學史的撰寫提供了條件,創造

了時機。

那麼,近期撰寫香港文學史的時機是否成熟呢?這曾是一個有爭

議的問題。香港學者大多持不成熟論。對香港文學史有過熱切期盼的

盧瑋鑾女士認為「短期內不宜編寫香港文學史」,理由是「香港文學

這門研究仍十分稚嫩,既無充足的第一手資料,甚至連一個較完整的

年表或大事記都還沒有」1。黃繼持在《關於〈為香港文學寫史〉引起

的隨想》中也認為,「為香港文學寫史,前提是:香港有文學’有值

得一讀再讀的文學作品,在時間之流中積累起若干的成果。不過’直

到七十年代中,似乎沒有多少人敢對此作出斷然的肯定」。因此 ’

「為香港文學寫史,條件還未具備」2。關於寫史的時機’ 一般有三種

情況:一是尚未成熟,二是基本成熟,三是成熟。近期為香港文學寫

史的時機究竟如何?筆者以為應屬於第二種,即基本成熟。認真展開

對香港文學的研究,若從1975年算起至九十年代中,已有二十年的歷

史。期間在香港學者的努力下’史料的挖掘、考訂、整理已取得了豐

碩的成果。從香港大學文社編印的《香港文學四十年文學史學習班資

料匯編》,盧瑋變的《香港文縱》、《香港的憂鬱》、《香港文學散

步》,到楊國雄、黃康顯等所整理的期刊資料’都是很珍貴的材料;

在研究方面,從論文看,有宏觀的,也有微觀的,雖然水平參差不

齊,數量卻十分可觀。近十多年來’大陸和香港學者所出版的論文集

和專著也相當多,如黃維樑的《香港文學初探》、《香港文學再探》,

東瑞的《我看香港文學》,王一桃的《香港文學評析》,黃康顯的《香

港文學的發展與評價》,胡國賢的《香港新詩論集》’黃繼持等的《追

跡香港文學》,許翼心的《香港文學觀察》,易明善的《香港文學簡

論》,何慧的《香港當代小説概述》以及《香港作家傳略》,《香港

作家剪影》,《香港作家掠影》等。另外’青文書屋的《香港文學書

目》,胡從經的《香港近現代文學書目》等等也相繼出版。在香港召

P:192

6 6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姆)

開的香港文學學術研討會也舉行過多次,在大陸召開的台港文學和世

界華文文學研討會至今已有九屆,各省市舉行的小型學術研討會就更

多了。這一切無論在資料積累,理論探討,作品評析等方面,都為香

港文學寫史,準備了翔實而豐富的資料。

寫史的時機,是與時間聯繫在一起的。如果把發生過的事情,稱

之為「歷史」,那麼,寫史之時與已經發生過的事情間隔的時間越長

久,一般説來,寫史的時機便越成熟。但這「間隔」的時間應以多長

為合適呢?這是很説不準的,其實,不必把「間隔」的時間看得太重

要。胡適在1922年寫了《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從1872年寫起,

把中國新文學的發生做為一條尾巴寫了進去,那時,中國新文學的誕

生只不過五年。王哲甫的《中國新文學運動史》出版於1933年,李一

嗚的《中國新文學史講話》出版於1943年’任訪秋的《中國現代文學

史》出版於1944年,田仲濟的《中國抗戰文藝史》出版於1946年等,

都是中國新文學正在演進發展期間寫的。即使如建國後影響最大的王

搖著的《中國新文學史稿》(上)的撰寫也是始於整個新文學史剛剛結

束之當年,二年後的1951年即吿出版。

為香港文學寫史,條件是大體具備的,史料是豐富的,但僅有史

料絕不能寫出一部好的文學史來,因為史家的工作,不能僅僅把史料

編排、堆積在史著上就完事。魯迅曾經批評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

學史》,指出著作中的史料「誠哉滔滔不已,然此乃文學史資料長

編,非『史』也」3。要寫好一部文學史,史學主體還必須要有史識。

史識同樣很重要,一貫強調實證的胡適説,「整理史料固然重要,解

釋史料也極為重要。」4這「解釋史料」講的就是「史識」。史料只不

過是一堆過去的無生命的東西,只有通過史識之光的照射,才顯示出

它的價值與意義的光芒。「史識」換一句話説,就是史學主體對史學

客體的分析評判、理論概括、規律發現的水平與能力。它作為一種思

維內涵對整部文學史的建構具有一種宏觀的控制力量和具體的調節作

用。見解的精辟、獨特、深刻與否將影響著文學史水平的高低,對作

家作品獨特性的發現,對文學運動的演進過程和在文學作品所組成的

長廊中發現其規律性更是「史識」的重要體現。所以,如果説「史料」

是基礎,是轉石,「史識」便是建築師對磚石的運用與操作,它關係

P:193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67

到所建構的文學史大廈的質量與水平。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説,它具有

關鍵性的作用。

向來的文學史有兩種類型:一是史料長編型,一是理論闡析型。

前者重史料的整理、編排,著重記述歷史的發展進程、作家的生平、

創作概況等,相對地説,對史學客體的評判、總結經驗則較少。 方

法上注重實證,把準確、如實地再現客體作為把握的中心;後者雖也

有對史實的描述,但史家不把它看成為主要職責,而是著重對史學客

體的分析評判,歸納終結,表達史家的觀點見解,以發現什麼,提出

什麼新見解為追求目標。目前的四部《香港文學史》,兩種類型 都

有,有的側重於前者,有的側重於後者,有的只見「史」未見「論」。

也有同一部史著不同的篇章、不同的時段各有所側重的。這也許是集

體編寫,撰寫者所掌握的史料和理論修養不同之故吧。從價值標準來

要求,高水平的文學史應該是兩者的和諧結合。但如何結合?這裏也

有一個關係的問題,是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還是以論帶史。在大陸的

現當代文學史編寫中,曾有過受政治的影響,在政治「統帥」下,產

生過「以論帶史」的文學史著,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製作。現有的四

部《香港文學史》,還未見有此種情況出現,沒有把歷史當作隨意裝

扮的新嫁娘。但不容諱言,有個別編撰者受到名人權威見解的影響,

在名人權威觀點的燭照下再找論據論證的情況也有。不過這種情況並

不多見。總而言之,寫文學史的原則,應該是以「史料」放在第一

位,這是史著必備的品格。在充分佔有史料的基礎上,發揮史學主體

的才能與學識,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文學史是研究文學發生、發展的歷史,主要的研究對象就是作家

作品(當然還包括文學運動,文學社團流派,文學思潮論爭等)。離

開作家作品便構不成文學史。那麼首先碰到的是入選作家的問題,什

麼人可以入史,什麼人暫不能入史,應該有一個標尺,其標尺大體説

來,是其作品數量的多寡,成就的高低,風格的獨特與否,影響的大

小等。作品數量多,成就高,風格獨特,影響大的作家才可以考慮進

入文學史,並不是任何作家都可以入史的。中國古代文學有二千多年

P:194

6 6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的歷史,所出現的作家、詩人、戲劇家,可謂數以萬計。但經過一代

又一代文學史家的淘選,能進入中國古代文學史著,佔一席之地的也

不外千百個。中國現代文學三十二年,出現的作家根據閻純德主編的

《中國文學家辭典》(現代部分)的統計約有2010多位,而進入唐毁主

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三卷本)者也不過140多位,而被作重點介

紹評析的專節作家就更少了,大約僅有6 0多位。寫《香港文學史》對

作家應採取什麼樣的尺度?由於它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區域,在此前幾

十年文化的發展較為滯後。後幾十年又與袓國的母體文化失去了密切

的聯繫,所以入選的作家可以放寬一些,但也不能濫。現有的《香港

文學史》中,有的入選作家過多過濫,寫幾首詩,發表幾篇作品,便

可大搖大擺地入史。有個台灣作家,在香港僅居留過一年,作品極

少,又以寫反映大陸生活的作品為主,也被當作香港作家列入文學史

中,這反映了史家缺乏一定的尺度。

給作家的評價和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除體現在評述的語言上

外,還體現在章節的安排和篇幅的多寡上。一般説來,重要作家應該

給予專章(或專節),次一等的,兩個作家合一章(或合一節),再

次的,三個、四個作家合一章(或一節)。篇幅的多少也應該有所不

同(不是絕對的)。但對於入史的、被放在章節位置上的作家,説明

他已有一定的成就,風格獨特,在文學發展史上起過作用,作過貢

獻。一般都要概述其創作風貌、評析其作品、總結其經驗、描述其藝

術特色,並盡可能給予評價和指出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然而現有的

《香港文學史》著作,對相當多的入史作家都未能做到這一點,只滿足

於作家生平和作品出版情況的簡單介紹,有的甚至簡單到只有四、五

行字的簡介。對有些作家,雖詳細的介紹了其作品的出版情況,卻沒

有對某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內容作評析,讀者不知道這位作家創作了什

麼。即使如成就較高、影響較大的老作家如李輝英、高旅、董千里

等,也分別用了幾百字左右的篇幅進行述評,給人不痛不癢、可有可

無的感覺。有的史著對作家的定位似呼隨便了些。《概述》中的作家

與分章節的作家沒有按照一定的標尺,重要的作家在《概述》中説幾

句完事’次要的作家反而進入了章節的位置。篇幅的多少,章節的位

置,是給予作家的待遇’體現了史家對他的評價。作為史著的作者,

P:195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69

這一點是應該注意的。出現上述的情況,恐怕是由於編撰者沒有看過

所評作家的作品,便用一些小傳上的資料填補進去。這是一種敷衍塞

責的作法,嚴格説來是沒有盡到史家職責的。

對作家的評價和定位,要講究事實求是,這也是一個標尺。從作

家的創作實際出發,並結合他對香港文學發展所起的作用和貢獻,不

拔高,不泛抑,不論資排輩,更不要受政治的干擾和時代紛爭的影

響。該作什麼評價就作出什麼評價,該如何定位就如何定位。內地的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編撰,深受政治的干擾。半個多世紀以來,政治

運動一個接一個,作家的命運與地位,便隨著政治的變遷而變遷,時

升時降,時浮時沉,因人廢文,因文廢人,文學史便跟著作家地位的

變遷而不斷改寫,丢失了真實的文學歷史,這個敎訓是深刻的。值得

高興的是,目前的四部《香港文學史》中,除個別史著的某些提法欠

妥外,還未見有明顯受政治影響的痕跡,基本上做到「把歷史的內容

還給歷史」。原因也許有二 : 一是由於香港是一個對政治較為冷漠的

社會,百多年來少有大風大浪的政治運動,作家大多遠離政治;二是

編撰者經過改革開放後,視野較為開闊,對政治持審慎態度,他們已

經從政治的噩夢中驚醒過來了。

但不容諱言,四部史著雖然未受政治的干擾,卻受到個人感情的

明顯影響。編寫者與香港作家普遍都有交往,並有良好的友證與感

情,這在一定程度上便影響到入史的人選及其對他們的評價。有些作

家若放在香港文學史的整體框架中來考察,未必夠入史的資格,但與

編者有情證,便被納入史中,其文學成就和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就被人

為地放大、誇張。對作家的評論,也由於這種緣由,在文本上有的是

長篇大論、洋洋灑灑、不惜筆墨,有的則僅三言兩語。受政治的左右

固然要不得,受個人感情的影響也要不得,它有可能使整部史著變形

變貌,失卻「信史」的地位。史家應該站在嚴肅的歷史主義的立場

上,給作家作品以客觀的、公正的評判。

香港有文學,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雖然現在仍有少數人在

發「香港沒有文學」、香港仍然是「文化沙漠」的聳人聽聞的高論,

P:196

6 7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但已經不大有人理會了。但對於何時有香港文學,目前認識仍分歧極

大,這是撰寫香港文學史必須首先加以解決的。目前對此有四種不同

的意見:一是認為三、四十年代就已經有香港文學了,這以大陸的王

劍叢、易明善等為代表,其觀點分別在《香港文學史》、《香港文學

簡論》中已作了表述;二是認為五十年代後才有香港文學,這以黃繼

持為代表,他認為,三、四十年代的文學是由大陸移入的「在」香港

的文學,「談不上建立香港文學的『個性』或『主體』」。「香港文學

主體意識的唤起,始自五十年代」,因五十年代,「香港居民結構與

經濟形態之變更,造就香港文學的成長」。5三是認為在六十年代中、

後期才有香港文學,可以鄭樹森為代表,他説:「開始擺脱邊陲與核

心的輟轎,逐步本地化和緩慢地塑造主體性,應是六十年代中、後

期。這是年輕一代成長苗壯,作家南來暫住變成長期定居的結果」6。

四是認為香港文學自七十年代才逐漸浮現,以黃康顯為代表,他説

「香港的社會,基本是一個移民社會,因此很難產生有本地色彩的文

學。到了七十年代,土生土長的一代,開始為社會的大多數,於是所

謂香港文學,便開始浮現了」7。四種關於香港文學出現的見解,時間

相差三十多年。這分歧不可謂不大。

何以會出現這麼大的分歧?原因可能會很多,但最核心的一條,

就是何謂「香港文學」的問題沒有給予明確的定位。這是一個老問

題,筆者無意在此展開討論,不過,儘管沒有明確的定位,但有兩

點,目前大體已經取得了共識,那就是由香港作家所寫的,具有「香

港性」(或稱「香港意識」、「香港特色」)的作品。對於前者,學術

界的認識相當接近,這裏不贅述。關於「香港性」的問題,由於較為

抽象,我把它具體化為四條:即反映香港的社會生活;塑造港人性

格;描寫香港的民情風俗;描寫香港的自然風光等。從廣義來看,只

要涉及這四條內容的任何一條,都可以稱為有「香港性」的文學作

品,也就是香港文學。這是衡量是否香港文學的四條準則。

如果這四條準則能成立,我們拿它來對照香港自有新文學以來出

現的文學作品,便可清晰地看到香港文學的「香港性」演進發展的軌

跡,何時有香港文學的論爭便可迎刃而解。本世紀二十年代中,香港

有了新文學之後,「香港文學」便在新文學的腹腔中孕育著了,但由

P:197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71

於社會文化形態和作家創作心態的變化是緩慢的,創作主體的「香港

意識」還在培養之中,其作品的「香港性」還相當朦朧。三十年代中

至四十年代,由於兩次內地作家大批湧入香港,打服了香港文學發展

的正常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學「香港性」的成長,這時期本

土作家的創作所選取的題材大多與抗戰有關,所表達的主題也緊跟著

時代主潮。如侶倫創作的《無盡的愛》、《殘渣》、《漂亮的男客》、

《福田大佐的幸遇》等都如此。不過,儘管如此,本土作家作品中的

「香港性」並沒有完全被捏斷,它仍然在曲折地、艱難地尋求生長。侶

倫上舉這些作品都以香港社會為背景,寫抗戰時期發生在香港的故

事,多少帶有香港特色。侶倫1937年創作的中篇小説《黑麗拉》,與

抗戰沒有關繫,寫一咖啡館的侍女與作家「我」的一段愛情悲劇。被

人稱為香港的「茶花女」,無論是人物、題材,作品所反映的生活,

都具有鮮明的「香港性」,這應是一部典型的香港文學作品。稍後一

些的《迷霧》、《絨線衫》、《母親説的故事》以及平可的《山長水

遠》、《錦繡年華》等也屬於這類有「香港性」的作品。

就是説’在三十年代後期,已經有了香港文學作品出現,只是數

量不多,其「香港性」也還不夠飽滿、鮮麗。到了四十年代末,香港

文學的「香港性」已經由朦廳走向清晰,由弱質兮兮地走向壯碩豐

滿。這可以侶倫的《窮巷》和黃谷柳的《锻球傳》的出現為證。前者

寫於1948年,小説描寫一群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小人物」所組成

的「家」,在失業、失戀、逼租重重打擊下的掙扎與苦鬥。「窮巷」裏

的這群小市民的生活命運正是香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人

物中無論是作家、撿破爛者、輕生的少女,還是失業青年也都是那個

時代的真實人物。作品充滿著香港四十年代末的生活氣息和時代色

彩;《锻球傳》的作者黃谷柳雖曾回國參加抗戰,但年青時在香港參

加新文學運動,時間頗長,應算是香港作家,《锻球傳》是他從大陸

回香港時創作的,小説中的主要人物锻球,是道地的香港少年,小説

的前半部分所寫的盜賊橫行,走私娼獗,黑社會分子作惡等的情境正

是抗戰勝利後香港混亂社會的反映,修頓球場那個奇異的世界就是一

幅典型的香港社會畫面。夏衍在《憶谷柳》一文中指出,這部作品「既

有時代特徵,又有鮮明的地方色彩」8。這「地方色彩」也就是香港性

P:198

6 7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的體現。《锻球傳》與《窮巷》結構嚴謹,形象鮮明,情節曲折動人,

是香港文學發展前三十年的最驕人的成績,是奉獻給四十年代末的香

港文壇的「雙璧」,是香港文學史上兩部「豐碑」式的作品。是四十

年代前香港已經有香港文學的最有力的佐證。

五十年代開始,香港暫時與祖國大陸處於隔離狀態,她走上自立

發展的道路,文學進一步走向自覺,為香港文學的「香港性」的發展

鋪平了道路,香港性本有可能得到迅速的發展,但由於政治上出現了

兩派對峙的局面,文學成了政治的傳聲筒,帶有政治色彩的作品大量

湧現,本土作家的帶有「香港性」的文學創作受到了抑制,但也同樣

沒有中斷,它仍然在緩慢地生長著。六十年代,香港社會開始騰飛,

七十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社會經濟結構和人的心態都發生了變

化,社會現代化,人的思想也要求現代化。同時,土生土長的年青一

代作家已經成長並走上香港文壇大展拳腳,早期南來的作家已定居下

來成為南遷作家’「過客」心態已被「家郷」意識所代替,作家的主

體意識已被大大激發與喚起。這時期的香港文學的「香港性」在自然

的諧和的生態環境中得到迅速的發展。至九十年代愈來愈鮮明,愈來

愈亮麗。這不僅説明香港已經有了香港文學,而且説明香港文學已日

臻成熟了。

(四)

編撰香港文學史遇到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對戰時戰後兩次內

地作家南來香港的作用及其評價問題。目前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完全相反。香港本地學者大多認為南來作家人數眾多,名家林立,本

土作家沒法超越他們,於是便沉潛了下來,或改行寫流行小説。他們

打亂了香港文學正常的運行軌跡,抑制了香港文學「主體意識」的發

展,其所起的作用是負面的促退的作用。

如何評價這個問題,筆者以為不能憑直觀的感覺,應該從事實出

發對所發生過的事情進行梳理,並做綜合的評判。兩次南來作家對香

港文學的發展雖有某種程度的阻障作用,但總的説來應該是一種正面

影響和促進作用。首先,南來作家到港後,在重建文化宣傳陣地的同

時,積極培訓和扶掖本地文藝青年的成長,他們辦學校(如達得學

P:199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73

院、南方學院),為文學青年開文學講座,作寫作方面的報告。以茅

盾為例,茅盾從1938年至1946年三次來港,就分別應邀參加了香港

中華藝術協進會、中華業餘學校、香港業務聯證會、達得學院、南方

學院等的關於文藝方面的座談會、或作創作方面的報吿。1940年簫

紅、端木譲良也應邀到嶺南大學文藝社主講文藝問題的座談會。像郭

沫若、臧克家、葉紹鈞、楊剛、徐遲、馮亦代、袁水拍等名家都曾參

加過各種文藝問題的座談會、討論會,據統計,兩次南來作家到港後

的各種文學活動,總共培養了近200人投身到以後的香港文藝活動中

去。1948年「香港文協」屬下的「文通」舉辦過一次「香港的一曰」

的徵文活動,邀請了在港的名家作評判,評出了 15篇佳作受獎,其中

有多位是香港的文藝青年。這各種活動不僅向香港文學青年傳授文學

知識,也傳受了良好的文風和學風,其影響是深遠的。

其次,南來作家到港後,出於工作的需要,他們接辦或創辦了一

些文藝刊物,這些文藝刊物在客觀上就為香港文藝青年提供了發表作

品的園地,香港第一代本土作家之一的舒巷城説過,這麼多的文藝刊

物,「引起了許多青年對投稿的興趣,我當時也是文藝青年之一」,

「十七、八歲時開始在《立報》副刊《言林》、《申報》的《自由談》

發表習作」。9據侶倫回憶,他的《窮巷》,不僅在夏衍的鼓舞下創

作,也是在夏衍主持的《華商報•燈塔》發表的。黃谷柳的《蝦球傳》

得以問世,也是如此。其餘如黃天石、謝晨光、劉火子、馬鑑等也在

內地作家所主持的刊物上發表過許多作品。如果説香港文學是先天不

足的嬰兒,內地作家就以豐富的乳汁和精神加以撫育,使她得以成長

起來。

再次,給香港文學帶來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來港的內地作

家,無論是現實主義作家,浪漫主義作家或現代派作家,他們在香港

時,適逢抗戰和國共兩黨內戰時期,國家正處於生死存亡時刻,他們

在香港的創作,儘管形式各異,但內容無不執著於現實,憂國憂民;

無病呻吟,或陷入個人主義頹唐哀唱的作品是極鮮見的。這一點對於

香港作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香港第一代本土作家如侶倫、舒巷

城、夏易等的創作基本上就是繼承了五四的文學傳統。他們關注社

會,關注人生。夏易就認為文學應反映人生,主張「為人生而 藝

P:200

6 7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術」。1 M也們的作品以現實為題材,採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同情勞動

人民的疾苦,「小人物」的悲涼生活是他們描寫的主要對象。若把他

們的創作與香港第二代本土作家的創作作比較,便可明顯地看出兩者

的差異。

平心而論,兩次內地作家南來香港,對香港文學發展的影響,是

巨大而積極的,他們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學,宣傳抗日,宣傳

民主,為正在興起的香港新文學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藝術養料,提

高香港新文學的整體水準,把這一階段的香港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發

展階段。梁錫華在《想一想香港文學》一文中説:「香港文學的起頭,

是拜大陸南來知識分子之賜」。又説:「香港文學以至台灣文學,若

缺了中國方面的提攜,要打進世界文學市場頗有困難。」\"黃繼持也説

過南來作家「在『大眾化文藝』與『方言文學』倡導下,結合本地生

活寫作,曾有一定成績,也帶起一些本地的作者」。I 2這「帶起一些

本地作者」,就有促進香港文學發展的意思。

現在二十世紀的暮鼓已經敲響,二十一世紀的晨鐘已隱約可聞。

香港自開掉以來已有一個半世紀,香港文學的歷史,按劉以 B 講 的

「應該從1874年談起」,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

之際,應該為香港文學的歷史來一個認真的總結,寫一部高水平的文

學史,作為奉獻給新世紀到來的禮物。本文所談的四個問題,前兩個

是關於編撰的原則和標尺,後兩個問題是編撰者會首先遇到而又必須

加以面對的問題,有必要加以認真的探討。我的所謂「思考」,未必

是成熟的,只是提出來,希望能引起討論,為以後撰寫《香港文學史》

應該是有意義的。

P:201

對香港文學史編纂問題的思考 675

〔注釋〕

1黃繼持等:《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頁 7 4 。

2 同上,頁77-86。

3魯迅:《致台靜農》〔1932年8月1 5日〕,見《魯迅全集》第1 2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頁102。

4《胡適的日記》〔1921年8月1 3日〕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頁185。

5 同 1 ’頁93

6 同 1 , 頁 9 。

7《香港文學的發展與評價》(香港:秋海棠文化企業,1996年)’

頁 268。

8 夏衍:《憶谷柳》,見《蝦球傳•代序》 。

9 見《香港文學》 1979 年 第 2 期 ’ 頁 4 。

1 0 見《讀者良友》第 2 卷 第 5 期 。

1 1梁錫華:《想一想香港文學》’見《己見集》(香港:中國學社’

1989 年),頁 120。

12 同 1,頁 95。

P:20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 >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ku 王

王一桃,香港文藝家協會會長,中國敎文詩學

會副會長。1934年生,1948年開始從事文藝創

作,1958年與人合著《赤道線上的歌唱》,迄

今已出版文論、詩論、詩集、散文集五十 多

〔論文提要〕

現實主義在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中源遠流長,

至今仍有強大生命力。香港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現實主義對香港

文學一樣起到重大的作用。本文從三方面論述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的

關係,旨在説明現實主義將繼續令香港文學健康發展。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

P:203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77

現竇主義與香港文學

•王一桃•

作為文學藝術創作方法的現實主義,在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都

是源遠流長的。從詩經的國風中,我們即可看到其傳統。到了明清’

批判現實主義的小説和戲劇,更是令全世界注目。雖然’據朱光潛對

西方美學史的考證,「現實主義」這一概念出現於1850年,其時批判

現實主義高潮已經過去,然而現實主義創作一直方興未艾°進入廿世

紀,五四新文學運動旗幟鮮明地提出三大主義,其中之一就是「建設

新鮮明、立誠的寫實文學」(陳獨秀:《文學革命論》)。而從1919年

到1949年的中國文學’其主潮正是現實主義。而且這個主潮一直延伸

到1949年之後的當代文學。儘管其間經歷過種種曲折’從發展到停

滯、萎縮乃至中斷,再從中斷到恢復、發展、開放’至今仍為中國文

學的主流。

香港文學既然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整個中

國文學同步。由於種種人盡皆知的原因’香港新文學的起步稍遲,基

礎較差,收穫也只差強人意,但令人欣慰的是它一發端即和八年前的

五四新文學運動接軌,而始作俑者則是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他在

1927年初所作的兩次講演(即《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唱完》)中

就針對中國和香港的實際提出要打破沉默’説出真話,唱出新聲’並

「創造一種新思想的新文藝」’使香港文學「有一線曙光」(探秘:《聽

魯迅演講後之感想》,《華僑日報》,1927.2.3)。而這種「新思想的

新文藝」是「與社會民眾有密切關係的」’其創作方法正是五四之子

提倡的現實主義。

關於現實主義’高爾基的闡釋比較全面、深刻’即「對於人和人

的生活環境作真實的、不加粉飾的描寫的’謂之現實主義」(《談談我

怎樣學習寫作》,《論文學》163頁)。「這種描寫從紛亂的生活事

P:204

6 7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件、人們的相互關係和性格中,攫取那些最具有一般意義、最常複演

的東西,組織那些在事件和性格中最常遇到的特點和事實,並且以之

創造成生活畫景和人物典型。」(《俄國文學史》207-208頁)。簡言

之,就是寫真實、典型化、重白描。

聯繫到香港新文學,凡有識之士大多以現實主義作為其創作 方

法。我們從魯迅來港後文壇(包括文藝社團、文學雜誌、各報文學副

刊、文學活動和文藝論著等)狀況便可略窺一斑。特別是 1937 年

「七、七事變」之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更成為抗戰文藝的主要創作方

法。《大眾日報》文藝周刊《海燕》「代創刊辭」中對報吿文學、詩歌、

戲劇等創作都從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提出具體的要求,即要

「飛速地反映現實」,要「深深地抓住群眾脈搏」,並掌握「一種更直

接,更有力,更適合於戰鬥的新的形式」,「一方面給歷史留下巨大

而真實的圖畫,一方面感動,激發了廣大的讀者」;「一方面呼顧」

「全世界主持正義的人們」「同情並贊助中國大眾的英勇鬥爭」(《抗戰

時期中需要甚麼文藝》,《大眾日報•海燕》文藝周刊第一輯,1937.

9.2)。同樣,《大公報》的「文藝」副刊舉行的座談會上,著名文藝

理論家林煥平也公開指出「抗戰文藝的創作方法」「是以新的科學方

法,新的哲學方法為基礎的,健康的,批判的,進步的現實主義。」

而且還提到這種創作方法「數年來已被許多人正確地介紹過了」(《「文

藝」魯迅紀念座談會紀錄一一民族文藝內容與技術問題》,《大公

報》,1939.10.25)。到了四十年代反新式風花雪月論戰時,喬木仍一

再重申:「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這是我們早就提出來的方 法

論」;而且「嚴格的説來,現實主義,與其説它是一個創作方法,毋

寧説它是一個實際生活的指針。生活和對於生活的態度(在當前重要

的尤其後者)不正確,是絕不能把握現實主義的」(《題材•方法•傾

向•態度——關於新式風花雪月的論爭》,《大公報》「文藝」第972 ,

期 1940.11.20)。

當然,香港文學和整個中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其特殊性是中國

大陸或其他地區所不能取代的。回歸前香港文學既有殖民地文化的色

彩又有中華文化的傳統,既多西方文化的影響又受中原文化的制約,

既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又有一般的民族共性。就以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P:205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7 9

關係來説,回歸前後固然有別,新中國成立前後亦有所不同。大體而

言,批判現實主義對香港文學影響較大,所謂「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或「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其影響則微乎

其微。尤其是五、六、七十年代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現實主義由於受到

種種干擾而變形變質,香港文學唯有走自己的現實主義道路。

寫真實,是現實主義的一個出發點。模仿説也好,反映論也好,

無不以客觀現實作為作家觀察體驗、分析研究、把握反映的主要對

象。從亞里斯多德到馬克思恩格斯,從巴爾扎克到列夫•托爾斯泰,

在理論闡述和創作實踐上都充分地説明這一點。巴爾扎克被稱為「法

國歷史的書記」,托爾斯泰的作品被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在在

證明寫真實的作用和意義。正因為如此,車爾尼雪夫斯基斷言:「藝

術的第一個目的是再現現實」(《生活與美學》),「天才的力量在於真

實」(《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喜劇〈貧非罪〉》)。

準確地、歷史地、具體地再現現實,是現實主義對作家提出的第

一個要求。唯有「準確」才能客觀,唯有「歷史」才能系統,唯有「具

體」才能生動。對於香港現實主義作家來説,反映三、四十年代的香

港,「便是要揭露大眾生活的實態,抗鬥掙扎的真貌,而寄與熱烈的

憎愛」(森蘭:《關於反映香港》,《大公報》,1940.5.28) ’正如楊

剛在《大公報》座談會所總結的「內容是抗戰的現實,大眾的生活(包

括光明和暴露兩方面,尤其提倡敘述大眾生活的,紀錄現實的詩和散

文)」(《〈文藝〉魯迅紀念座談會紀錄——民族文藝的內容與技術問

題》,《大公報》,1939.10.2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陳殘雲所強調的

「動的內容與動的形式」這一現實主義新課題,提出「在動的文學範疇

中,須把握這運動的基點」,歷史地反映這一突變的現實。(《動的內

容與動的形式》,《立報》,1938.8.3) ’同時還指出「報告詩正和報

告文學一樣,通過了作者的世界觀,客觀生活的本質與現象,而後加

以藝術化,形象化」(《關於「報吿詩」》,《立報》,1938.10.1)。

在這方面,香港作家和詩人寫出了許多傳世之作。以散文或報告

文學來説,侶倫的《颶》和《九龍淪陷前後散記》’李育中的《午時》

和《加租迫遷》,葉靈鳳的《相思鳥》和《哀穆時英》,黃魯的《窮

巷小品》中的《欖販》、《補鞋匠》以及鄭官哲的《墻》,等等’都

P:206

6 8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

9 9 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説明了現實主義創作的實績。在筆者所編的《燦爛的香港系列•香港

的回憶》一書中’還收了不少南來作家的作品,僅反映香港淪陷前後

的散文或報告文學就不下二十篇,其中有茅盾的《戰鬥的一九四一

年》、歐陽山的《香港菠蘿》、薩空了的《香港淪陷日記》、馬寧的

《屍首的街市》、楊朔的《木棉花》、葉淺予的《逃出香港》,郁風的

《再會吧,香港》等。這一系列作品,均能準確地、歷史的、具體地反

映了當時的香港現實,而且又是非常及時的。其藝術化、形象化更不

容置疑。

比起散文或報告文學來’詩創作的成績更為顯著。其作者之多,

作品之豐’可説破了早期香港新文學的紀錄。而在幾種流派之中,現

實主義一直成為主流’影響了整個詩壇。詩人植根於生活的土壤之

中,既準確反映香港大眾的生活,又歷史地表現中國的抗日鬥爭,還

具體地杆發和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其中柳木下堪稱現實主義詩

人的佼佼者。他在1936年1月《紅豆》(詩專號)發表的《木下詩抄》

特別引人注目。試看:「天下雪哪 / 玻璃這樣冷 / / 隔著一層玻璃 /

我望著大衣 / 大衣也望著我 / / 沒有體溫你冷嗎我説 / 沒有大衣 你

冷嗎大衣説 / / 隔著一層玻璃 / 我戀著大衣 / 大衣也戀著我 / / 大

衣是為甚麼而製的我想 / 大衣是為甚麼而製的大衣想 / / 天下雪 哪

/ 雪花飛來和我嬉戲 / 我走過去走向四川橋 / 想著大衣是為甚 麼

而製的」(《我,大衣》,《紅豆》(詩專號)第4卷第1 , 1936.1)。

本來在冬天,人是須披上大衣禦寒的,然而由於玻璃的阻隔,人和大

衣唯有兩處相思。詩人感慨萬端地提出「大衣是為甚麼而製的?」耐

人深思,促人猛省。玻璃這一意象就像雪一樣冰冷,它正是這不合理

社會、不公平世道的象徵。而雪這一意象本來就和玻璃一樣無情,卻

偏偏要「飛來和我嬉戲」,令本來正冷徹骨髓的「我」更寒不可耐……

以這種視角、這種感受來反映社會生活、大眾疾苦,再巧妙生動、深

刻雋永不過了。

除了《木下詩抄》之外,詩人還有不少佳作頗耐人阻嚼。這些詩

作’大多收在《海天集》一書中,大多構思精巧,意象鮮明,語言輕

淡’詩風明快。再如他1938年寫的《海和天》:「我問你:遠處的天

> / 你搖搖頭。 / / 我説:那是海,那是天, / 天和海在 那

P:207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81

裡親嘴了。/你笑了,羞灘地」。(《海天集》,上海書局’ 1957.12)

一首愛情詩能寫得如此小巧玲瓏,天真可愛而又含蓄雋永,實在令人

拍案叫絕!而這,只有柳木下才能表現出來。

受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影響並自覺地運用這一創作方法去從事新詩

創作的是當時「文通」培養出來的彭耀芬。他除了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外,還有獻身人民文藝事業的決心。如果説,他1939年在《星島日

報》發表的《沒停息的步伐》表現他開始堅實地、沉著地「突破黑暗,

尋求光明」的話,那麼1941年2月在《文藝青年》十一、二期合刊上

發表的《給「香港學生」——給殖民地根下一群(之一)》則是一篇矛

頭指向殖民地奴化敎育、愛心流向幼稚天真的香港學生的「詩 宣

言」。詩一開頭,就語重心長地對「前途向灰色的濃霧裡沉」、「思

想跑往時代的絕路」的學生呼唤,規勸他們不要長此以往,自毁前

程。接著一語道破他們在奴化敎育下生活的奢侈和思想的傲慢,一方

面叫他們「拋棄你布爾喬亞的遊戲」,一方面引他們看和此不同的另

一個天地,末了則建議他們重溫學生運動的歷史,從中「曉得怎樣生

活/嘵得怎樣學習和鬥爭」,最後更預示「殖民地的萎靡敎育/將以

二十萬雙手來粉碎」!此外,他還深入生活的底層’和香港的勞苦大

眾同呼吸,共命運,創作了幾首《勞者之歌》。其中《高樓的畫像》通

過對比手法將社會矛盾披露無遺。試看其篇末所屉嘆的:「今夜望著

偉大的高樓 / 他們嘆息著被擠捺的靈魂 / 而更披一夜殘酷底風寒 Z 無

言的對著現實嚎哭。然而忍心的社會,誰肯向你同情/當日高樓建造

者啊!」(《文藝青年》第六期,1940.12.1)。這些詩在《文藝青年》

雜誌上刊登後,引起香港英殖民當局的恐慌,很快就把這位思想進步

而又才華橫溢的年輕詩人遞解出境。

到了五、六、七十年代,香港現實主義詩人首推何達和舒巷城。

不同的僅僅是風格色彩:何達樂觀奔放,舒巷城深沉蘊藉。戰後的民

主浪潮,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大好形勢’使何達精神振奮,熱烈高

歌:「戰爭的瘡症,一寸一寸地修補起來了 ! / 幾千年的罪惡,一 刀

一刀地刮乾淨了 !」即使蕭紅骨灰北遷廣州,他在賦詩杆懷時也充滿

歡快的基調:「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我要「送一個遠行的人,/到

一個使她快樂的地方; / 送一個體弱的人, / 到一個醫治療養的 地

P:208

6 8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方。/送一個寂寞的人,/到一個充滿溫暖的地方;/送一個有才華

的人,/到一個施展身手的地方……」(《送簫紅》)。在這裡,現實主

義和浪漫主義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了。然而,詩人並沒有忘記他所置身

的香港社會。在這貧富懸殊、弱肉強食,光怪陸離的現代都市中,他

的世界觀和革命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使他站在廣大的普羅大眾這一邊,

急他們之所急,憂他們之所憂。《在火光中》就是他不朽的現實主義

作品之一。這首詩並不是一般反映造成這場香港仔油庫房大火的社會

矛盾根源,而是著力去表現這場大火波及下的五百多船戶和一千七百

多災民互相扶持、互相照應、互相救助的可歌可泣的生活場景,目的

在於籠歌勞動者「人性的堅強」和「人性的美麗」。

和何達不同的是舒巷城,他以《都市詩抄》這一批判現實主義詩

作飲譽七十年代的香港詩壇。如果説,他前期的《我的好情詩》、《迴

聲集》開始從大自然的抒寫轉到大都會的素描的話,那麼後期的《都

市詩抄》則是對這現代都市的赤裸裸暴露和火辣辣的批判。詩人批判

現實主義的筆鋒幾乎無所不及,從物質基礎到上層建築,均一一加以

觸及。香港的泡沫經濟,投機市場,畸性社會,殖民統治等等弊端,

均在這本詩集中暴露無遺。不錯,回歸前的香港是繁華的,但這個繁

榮,卻是建築在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之上的。誠如詩人所指出的「『羊

毛出在羊身上』/繁華是一把金剪刀/它不會錯過/即使你傷口上的

一根羊毛」!(《繁華》)。

在香港新詩創作中,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一直佔主導地位,特別是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即使不同創作流派的詩人,也不能不面對現

實,把握現實,反映現實。例如「前衛實驗派」並致力於「具象詩」

(concrete poetry)的著名詩人鷗外鷗就寫了不少反映現實的詩篇,即大

家公認的政治報吿詩。陳殘雲在《關於「報告詩」》一文中就提及鷗外

鷗和他的政治報告詩。因之,除了他固有的「具象詩」形式特徵外,

現實主義的「寫真實」應該是他詩作的主要內涵。僅看他於1936年寫

的那首《軍港星加坡的墙——香港的照像冊》即了一目了然。當然,

詩中有不少巧妙而又貼切的比喻,諸如「一個用汽笛説話的海港」,

「一個穿了軍服的商販」’「一朵鴉片煙燈」等,但並沒有影響其敘述

的事件和報吿的內容,反而和這些敘述、報吿相得益彰。我們既看到

P:209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83

了英國人如何以炮艦政策來強佔這塊土地,並使之成為「商業的要塞」

和「軍事的要塞」;也看到了日本人如何發動太平洋戰爭,使「這殖

民地的棋都被日本那貪婪無饜的棋手橫掃過去了」的歷史事實。(《鷗

外鷗之詩》,花城出版社,1985.11)

同樣,寫於1939年的《大賽馬——香港的照相冊》也具體、生動

地反映了香港的社會生活方式,甚至可以看作地地道道的現實主義詩

篇:「今日整個城市都罷工了 / 今日所有的公私機關與店戶都 休

業」。為甚麼?因為「一個‘富有希望’的日子/一個三百萬人的共

同僥倖的命運騎著了駿馬降臨了」。接著寫「所有路線的街車(與

私人汽車)與渡輪/今日都走著同一的道路」而且「把全個城市的人

民以至官吏/紛紛載到同一的地方」參加大賽馬的博彩活動去了。詩

人還通過報紙的「號外」來揎染這一件「大事」。最後則嘆道:「這

個城已經瘋狂了/它向每一個市民搜集一塊錢的投資/用人工的方法

/使三百萬人中的一人意料不到的幸福/使其餘的二百多萬人奢望之

餘又再奢望/嘆惜以後又再嘆惜/終年都在嘆惜中過著日子(《鷗外鷗

之詩》,花城出版社,1985.11)這首詩既無他慣用的「具象」(即文

字印刷體的大小、排列、組合的圖象化),也少了他平時堆砌的紛繁

意象,而以都市生活為內容,以港人心態為焦點。語言是清通的,風

格是明快的。

典型化,是現實主義藝術創造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此,恩格斯在

《致瑪•哈克奈斯》一信中有十分精辟的論述:「據我看來,現實主義

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

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143頁)按巴爾扎克解釋:「『典

型』指的是人物,在這個人物身上包括著所有那些在某種程度跟它相

似的人們的最鮮明的性格特徵;典型是類的樣本。」(《一椿無頭公案

•初版序言》,《古典文藝理論譯叢》之十136-137頁)。列夫•托

爾斯泰則根據他創作經驗總結出「從一個人身上擴取他的主要特點,

再加上我所觀察過其他的人們的特點」,這就是典型化。(引自《俄

國文學史》)。因此,現實主義作家,就不能僅僅停留在生活的真實

上,而要將生活的真實通過典型化的手段達到藝術的真實。

關於典型化,在早期香港新文學資料中亦曾有論述。例如在《大

P:210

6 8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公報》「文藝」版召開的魯迅紀念座談會上,就已有論者論及:「我們

目前是在抗戰,作者就該抓住抗戰的現實,並就其所引起的典型環境

下的典型人物的個性,心理。不管是光明面的,或黑暗的,都給以有

機的刻劃,具體的描續。」(《「文藝」魯迅紀念座談會紀錄——民族文

藝的內容與技術問題》,《大公報》1939.10.25):作為敘事性作品

(如小説、戲劇、報吿文學、敘事詩)來説,重點刻劃典型人物的典型

個性;作為抒情性作品(如行情散文、杆情詩)來説,則重在刻劃典

型人物的典型心理。這可説是對「典型人物」這一概念的具體闡釋。

這裡,重點談談長篇小説的典型化。

比較而言,二、三年代的小説創作比起詩和散文的創作收穫較

小,特別是反映香港生活色彩的長篇小説,更是少之又少。相形之

下,倒是四十年代末可大書一筆。其中侶倫的《窮巷》和黃谷柳的《蜋

球傳》,頗能為香港新文學增添異彩。這兩位卓有成效的現實主義小

説家,在「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上都下過功夫’而且

也都收到預期的藝術效果。

《窮巷》寫於1948年,曾在《華商報》上連載一些章節,1952年

才出版全書。作者以戰後的香港社會作為小説的典型環境,讓他筆下

一群人物在其中掙扎、鬥爭,並從中塑造他的主要人物的典型個性。

正如「序曲」所表白的「有歡笑的地方同樣有血淚’有卑鄙的地方同

樣有崇高」。作者讓他的典型人物在這典型環境裡去尋找真理’並從

中表現其絕不失望、絕不低頭的典型個性。

香港地小人多,居住不易。眾多的底層人物唯有湊錢合租一個小

單位。他們面臨的是逼租、迫遷、失業、挨餓種種不幸。這些人當

中,有新聞記者、小學敎師、退伍軍人和賣破爛者等。而壓在他們頭

上的是包租婆、大惡棍、長舌婦......這些惡勢力構成了置他們於死地的

典型環境,令他們不得不風雨同舟,患難以共,和嚴酷的環境鬥爭到

底。而人物的性格,正是從這個矛盾鬥爭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其中

高懷這一忠直純樸而又富有博大襟懷的知識分子個性刻劃的尤為鮮明

突出。從他內心迸發出那句話:「這世界只有有錢的人奚落窮人,窮

人決不會奚落窮朋友」。道出了這部小説的主題。

侶倫的《窮巷》發表後可説好評如潮,其中華嘉對於它再現「在

P:211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85

現實生活壓榨底下的都市的小人物」,龜歌「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尤

為讚賞。(《讀侶倫的小説——冬夜書簡》’見《文匯報》「文藝」,

1948.12.16》)。

而比《窮巷》早發一年的《春風秋雨》(即《锻球傳》第一部)’

影響比《窮巷》更大。茅盾在《關於〈蝦球傳〉》一文指出:「1948年’

在華南最多讀者歡迎的小説’恐怕第一要數《蝦球傳》的第一、二部

了。(《茅盾論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第304頁)後來在第一次全國文代

會上又一次對這部小説予以極高的評價,説除了民族形式與大眾化

外,思想內容也是十分可取的。其中所説的這部作品「從城市市民生

活的表現中,激發了讀者的不滿、反抗與追求新的前途的情緖」。

(《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大會紀念文集》)正是作者真實地再現典型

環境典型人物所收到的藝術效果。

曾經以個人愛情生活體驗寫了一部長篇《夢之谷》的著名作家簫

乾,「因為厭棄了那純粹堆砌文學’在裝飾圖裡打磨的功夫’老早便

放棄了小説寫作」,然而一讀到黃谷柳這部《蝦球傳》竟如醉如痴’

愛不忍釋!其時他正在《大公報》編「文藝」,蝦球這個流浪兒的典

型人物像魔力一樣緊跟不捨:「滿港九的街頭我看到他;淘氣的使我

想到他;窮的、偷的’使我想到他;紅磡、旺角、銅鑼灣,那些地名

好像都因為「蝦球」的蹤跡而變得有了意義。我時刻牽掛著他的遭

際,佩服他轉危為安的本事’也敬仰著這個在生活敎育中成熟的人

物。」

看,這就是現實主義作家通過典型化手段型造出其典型人物就產

生出的顛倒眾生的魔力!

蕭乾還説《暇球傳》寫了兩個社會背景,一個是黑暗腐朽的’一

個是光明向上的。這兩個社會背景「從始至終強烈地對照著」°作者

正是「把握了襯在人物後面的廣大社會背景」’才成功地塑造了他的

典型人物。正是這廣大社會背景下人與人的矛盾、沖突,」織成了一

個充滿了動作的故事」’從而使「蝦球」這一形象活生生地出現在讀

者面前。現實主義「典型化」的手段令簫乾心悦誠服’他説「《锻球傳》

確實給了我莫大的啟示。這十年中,我花了好幾年去弄象徵派小説、

心理派小説,越弄卻越糊塗」。如今明白了 ’「只有活生的人物才能

P:212

6 8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把握得住讀者的心靈。這個體驗足以説明心理分析及象徵、玄想派小

説之無前途」(《〈蝦球傳〉的啟示》,《大公報》「文藝」第55期,1949.

2.21)。

還值得一提是香港從事實驗小説創作的劉以g。他的意識流小説

《酒徒》在今天經濟大潮對純文學猛烈沖擊的惡劣環境中竟能不脛而走

於海峽兩岸和港內港外,但他並不因此而忽視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相

反,還表示要把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結合起來。他的《島與半島》就

是「將現代主義的技法很巧妙而又自然地運用到反映社會生活小説創

作之中」,這可以説是他對「實驗小説一大貢獻」(《香港歷史的見證

——〈島與半島〉代序》,《王一桃文論選》231頁)。

所有這些,都充分證明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至今仍有其不可低估的

意義和作用。

重白描,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語言運用上的主要特點。由於現

實主義重在對生活的再現,即還事物以本來面目,因之以白描手法摹

擬其形、其狀、其聲、其色即可。正如契可夫所説:「最優秀的作家

都是現實主義的,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描寫生活,不過由於每一行都

像浸透汁水似的浸透了目標感,你除了看見目前生活的本來面目以外

就還感覺到生活應當是甚麼樣子,這一點就迷住你了」(《論文學》217

頁)。這裡的「目標感」就是作者的創作意圖;「生活應當是甚麼

樣子」也就是作者筆下的藝術真實。而這,正是現實主義作品的魅力

所在。

關於白描,魯迅作了如此説明:「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

賣弄」(《魯迅選集》第4卷474)頁。這可以説是他創作經驗談,也可

以説是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換句話説,現實主義的白描手法,就

是:真誠、樸素、親切、自然。這和許多現實主義大師的論述大體一

致,只不過是更集中、更全面、更深刻罷了。例如契可夫就説過「短

篇小説的首要魅力就是樸素和誠懇」(《論文學》91頁)。高爾基也反

復強調:「應該寫得樸素 ’ 愈樸素愈好,而且愈樸素愈能打動人 」

(《給瓦•吉•李亞浩夫斯基》,《文學書簡》下’ 59-60頁。他還説:

「真正的語言藝術總是非常純樸’生動如畫,而且幾乎是肉體可以感觸

到的。」(《本刊的宗旨》’《論文學》215頁)。而作為文藝理論家的別

P:213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87

林斯基,更是主張作家按現實本身不加墙飾地描寫,使筆下的「一切

都是樸素而平凡的,……」(《別林斯基選集》第一卷180頁)。

聯繫到香港文學,我們不難看到魯迅和胡適先後來港對香港文學

界所起到的重大影響。只要翻翻1927年的報刊雜誌,幾乎都是太史派

的天下。如果不是魯迅的一聲棒喝,這「老調子」不知何時才可唱

完,無聲的香港不知何日才能打破沉默!因之1927年可視為香港「五

四新文學運動」,「三大主義」從此開始得到提倡’白話文(語體文)

從此開始得到發表,新文學運動從此得到開展。而在現實主義的作品

中’真誠、樸素、親切、自然的語言也隨之得到表達。這是不可否認

的。

其次,胡適的南來,對香港文學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於他是五

四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對白話文的推廣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因

此獲得香港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再加上他的「作品是淺顯的、明快

的、強健的、直率的、舖敘的、熱而熱的」,既容易令人理解’也容

易使人接受,因之他來港演説’ 一樣受到聽眾歡迎。特別是他毫不客

氣去批評江浙翰林,説「他們是不適用的東西了」,希望敎師們「把

語體文來敎學生」。當時就有人在《東方日報》副刊上對此作了強烈

的回應:認為「香港一般從事新文學活動的青年,不獨要趁此時機加

緊地邁進,把新香港的文學壇坫打好,還要明暸自己所欠缺的是甚麼

東西,要設法把它來補救,方有發葉滋長枝柯扶疏的希望」;並建議

多讀北歐、俄國、斯干的那維亞的大文豪作品’以此來匡正自己的缺

失。(鄭德能:《胡適之先生南來與香港文學》,《香港華南中學校

刊》創刊號,1935.6.1)

作為整個中國文學的一部分’內地文藝界許多論爭在香港文藝界

也同時開展,諸如抗戰文藝之形式與內容、抗戰詩歌等論爭,在香港

也進行得十分熱烈。其中文學語言的討論也和民族形式、大眾化、方

言文學等討論同時並行。但重白描’卻一直為現實主義作家所堅持。

華嘉1935年寫的《二房東太太》(《香港工商日報》「市聲」1935.

7.16) , —千五百字左右,卻以白描的手法把二房東太太的嘴臉勾勒

得纖毫畢露。而文章裡「我」的心境也表現的淋漓盡致’是一篇「有

真意,去粉飾」的散文佳作。文理的自然’語言的親切’再加上文字

P:214

68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的乾淨,用詞的貼切,在在都令人不忍釋卷。當然,限於當時的語 言

習慣,個別詞語和今天用法不盡相同,這是可以理解的 。

在語言的運用上,能達到爐火純青的三十年代作品,則首推《 相

思鳥》。這是葉靈鳳的一篇情文並茂、虚實相生的散文,發表在193 8

年 1 1 月 3 日的《星島日報》上,論篇幅不到一千字,但內涵卻十分 豐

富 ’ 通過人和鳥在戰亂中的共同遭遇表現了極其深刻的主題。而這 一

平凡的題材、重大的題旨,卻由高明的作者寥寥幾筆勾勒了出來, 悄

悄數語流露了出來,這就不能不令人欽佩作者駕駄語言的能力了 。

文章一開頭先點了被人遺棄的鳥籠。接著寫一只相思鳥飛來, 停

在鳥籠上,有人剝荡枝肉置於鳥籠內。開始被嚇走的鳥飢不擇食又自

投羅網。我輕輕將籠門關上。人們開始觸景生情,先前的歡樂變成一

片悲哀。作者這樣寫道:

「可惜,餓透了 !」

不知是誰的這句話,立刻使我們恍然於眼前的這一幕。左近幾天

被鼻炸得很慘重,整列的水泥鋼骨三層建築都被炸成了平地。也

- 位寄情花鳥的風雅主人,養了這只相思鳥 ’ 在 X 人的殘 忍

房屋炸成了平地,主人也許不幸询了他的家園,但這

小子的相思鳥,卻神績似地成了漏網之魚,從瓦礫和煙确之中逃

了出來,只是慣於被豢養的身心,已經失卻了自由生存的毅力,

在這動亂的城中徘徊了幾天,終於忍不住饑溝,很貼服的又自動

的走入了樊籠。……

本來充滿在大幕心中的獲致捕撒物的原始歡樂的心情,一想到和

這相思鳥一樣’流散在祖國地面上無數的失去了家鄉的人,圍著

籠子’大家不覺一時都沉默了起來。(《星島日報》1939.11.3)

言為心聲,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沒有任何誇飾,沒有任何

燏情。樸實得不能再樸實,卻引起人們心靈的震撼,思想的共嗚 。

在侶倫的 《 九 龍淪陷前後散記》 中 有一則 《 火 與淚》,作者寫 淪

陷前夕不得不及時處置藏書和手稿,那種躊躇不決的痛苦的心情真是

難以言喻,卻被他寫得入木三分!「只要是從自己底筆尖寫下來的,

一句話,一個字眼,我都注進過那麼多的思維,那麼多的心力。」「生

活的折磨,和伴隨著這折磨的許多青春的美夢,都以眼淚和歡笑構成

P:215

現實主義與香港文學 689

了我生命中不和諧的畫景。我的十多本日記,大半是刻劃著我這一段

生涯的紀錄和掙扎的心聲。」「然而在正義的光輝隱晦了的日子,沒有

理性的野獸正在橫行的時候,只要是文件,便是個人生命的贅抚。我

沒有憑藉可以希望人與物都能共同渡過這個血的年代!」

立言以誠,即可產生巨大的藝術力量。現實主義這一重白描的特

點,令多少作品斐然成章,燦爛生輝!

人們只要不懷偏見,就不會忽視,I乏低甚至否定現實主義。這一

創作方法不僅在過去,而且在今天乃至未來都具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香港文學不能沒有它,正如魚不能沒有水一樣。更何況隨著大陸文學

新時期的到來,現實主義傳統不僅得到了恢復’而且得到了充分的發

展。表現在:「一、追求生活描寫的多層真實性。」「二、追求藝術表

現的開放性。」「三、追求思想穿透的人道性。」(張炯:《我國社會

主義文學藝術與現實主義》’《社會主義文學藝術論》’ 105-108頁)。

而這「三性」(真實性、開放性、人道性)為現實主義開拓了更為廣闊

的道路。其前景將是無限遠大的。

P:216

6 9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曾蜂文

曾焯文’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學士、翻譯系碩

士、香港城市大學博士。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文

及雙語系助理敎授。著有《香港性經》、《達夫

心經》以及中英文論文多篇。

〔論文提要〕

自古以來,亂倫問題一直困擾、驚嚇而又吸引人

類。亂倫在西方文學中是個主要而常見的題材,

在中國文學,特別是香港文學中,卻甚為少見,並且通常經過重重偽

裝。本文將首先重新命名亂倫;然後捉要説明並檢討有關亂倫禁忌起

源及功用的各種理論;並以一些香港近親戀文學作品來檢驗有關理

論;然後利用部份香港S L倫文學作品論証近親戀禁忌與禁制的效果,

並重申四海一家的思想。

香港近親戀文

P:217

香港近親戀文學 691

香港近親戀文學

•曾蜂文•

自古以來,亂倫問題一直困擾、驚嚇而又吸引人類。•倫在西方

文學中是個主要而常見的題材,在中國文學,特別是香港文學中,卻

甚為少見,並且通常經過重重偽裝。本文將首先重新命名亂倫;然後

扼要説明並檢討有關亂倫禁忌起源及功用的各種理論;並以一些香港

近親戀文學作品來檢驗有關理論1 ;然後利用部份香港亂倫文學作品論

証近親戀禁忌與禁制的效果,並重申四海一家的思想。

據樊民勝主編之《性學辭典》,亂倫「指近親之間發生的違背人

倫思想的行為」(369)。至於何謂近親,則因文化與時代而異。香港

現行法例只限制袓父母、父母、子女、孫子女和兄弟姊妹之間的性交

(馬浩基43-44),但在大陸和台灣,家公與家嫂、叔父與姪女、表兄

妹等的性行為也有罪。

由於「亂倫」一詞暗示顛倒倫常,無法無天,帶有強烈I乏意,不

夠客觀,筆者決定以「近親戀」一詞代替之。筆者對近親戀的定義是

近親之間的性戀(不一定是性行為或性交),特別是違反當事人處世

社會和文化之禁忌和禁制者2。

關於近親戀禁忌起源及其必要的理論大致可分為五種一一生物

論、本能厭惡論、家庭族外婚論、家庭破壞論、和人格倒退論。

(-) 生 物 論

生物論認為近親戀禁忌的起源以及近親戀禁制的必需理由在於近

親繁殖會增加不育可能,產生畸形弱智後代,減低適應能力,最終導

致種族滅絕。此説首先由Lewis Henry Morgan在Ai^deiU Society

(1877)中提出,其後陸續有生物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支持。例

P:218

6 9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如Seemanova曾調查161名捷克近親交所生子女,發現其中夭折率達

百分之27 ,生存但殘障者達百分之2 5 (見Shepher 91-92)。Gilbert

Lindzey (見Murstein 21) , W . Arens等人則認為近親繁殖會增進

純合性(即相同的對應基因),剷除隱性基因,影響族類的進化適應

能力(Arens 22-23)。

另一方面,其他科學家卻有不同的發現和見解。基因學家Cur t

Stem認為近親繁殖的效果很矛盾,有時會產生不良的遺傳環境互應結

果,有時又會產生正常甚至特優的體質,總之不能一概而論( 見

Boehrer 142)。另一位基因學家Theodosius Dobzhansky則認為近親

繁殖後代的遺傳病發生率並不比無血緣繁殖後代高出很多,近親交後

代的夭折率多為環境,而非遺傳因素造成,總之基因缺憾發生率太

低,不足構成近親戀禁制的合理理由(見Cohe n 72-73)。人類學家

Yehudi Cohen和性學家Milton Diamond、吳敏倫等又指出近親結婚

只會多生弱兒的説法是醫學神話,皆因近親結婚可令不良的隱性基因

走在一塊,而生出劣質後代;但也可令優良的隱性基因走在一塊,而

生出優質後代。劣質畸形者備受自然淘汰,結果便是下一代會更好。

這個道理,動物學家久已從名馬、名犬配種過程中得知,只是不敢或

不願聲張而已(Cohen 73 ; Diamond 127 ;吳敏倫《性禁忌》39 ; cf.

Freud 13 : 184) °

即使我們假定近親結合產生殘障子女以及影響適應能力之機會真

的較高,可是,除非全人類皆近親相交,否則人類的生存並不會受到

威脅。情況正如同性戀非刑事化不會導致人人同性戀而絕子絕孫。

個別近親戀人的生育問題又如何呢?如果他們選擇生育的話,女

方可在懷孕時透過X光,超音波以至羊膜穿刺法檢查胚胎是否健康正

常,若有嚴重畸形弱智者,則可選擇墮胎。當然,近親戀人也可一開

始便選擇避孕或絕育,免除後顧之憂。問題是現在近親戀人即使避孕

甚至絕育,但仍為法所不容’足証生物理論站不住腳。

涉及近親戀禁忌生物理論的香港近親戀文學作品可以周顯的《亂

倫變》為代表。該長篇小説對近親戀採開放態度,以科幻情節以至富

科學根據的論辯來反駁傳統近親戀禁忌生物理論。

在《亂倫變》中,香港的杜家原是古埃及托勒密皇朝後人,多年

P:219

來一直秘密保留長子長女交配繁衍的傳統,但從未產生過任何弱智弱

能後代,反而成為香港財雄勢大的世家,子孫俱智勇過人,才貌雙

全。九十年代,杜家長子杜行之成為第一屆特區行政首長熱門候選

人,而其子杜冰更是變種超級新人類3。

(二)本能厭惡論

1921年,人類學家Westermarck在其大部頭著作History ofifiimai^

Marriag^e中提出近親戀禁忌是天然的;曾在幼年共同生活的人會本能

地厭惡彼此間之任何性行為。Westermarck的理論在其生前備受各方

否定,惟約七十年後,另一人類學家 Arthu r Wol f 4企圖復辟

Westermarck的主張,Wolff試反駁佛洛依德對於Westermarck的質疑

——社會不會立例禁止人們做一些他們完全不想做的事(Freud 13:

183)——但Wolf其實只是重申Westermarck「道德憤慨」之説:當一

個人對一個對象發生性興趣,而該性對象所屬類別的成員乃大部份人

不覺興趣者,則會引致大部人道德憤慨,這種不滿之情大公無私,放

之四海而皆準,故此是道德的(Wol f 509-12)。這豈不是説主流性

傾向迫害性傾向少數派是天經地義的嗎?這豈不是説鑑於同性戀者只

佔人類少數,異性戀者自然對之產生「道德憤慨」,因而有權歧視迫

害之? Wolf和Westermarck的道德憤慨説真乃經典的法西斯性傾向歧

視言論。

和Westermarck 及Wolf 同聲同氣的是Mark T. Erickson。 Erickson

提出所謂家庭親密關係假設(Familial Bond Hypothesis),假定有適

應功能的利他行為只應發生於近親之間;家庭吸引和性吸引不能並

存,家庭關係良好的人不會涉及近親戀;近親性迴避和利他行為相輔

相承(413-14)。Erickson的假設簡直是反性言論,意指性是具破壞

力的,與溫情和利他他行為水火不容。退一萬步來説,即使家庭關係

良好的人真的不會涉及近親戀,我們是否就可因此而歧視近親戀人

士?若然,我們豈非可以歧視失婚婦人?皆因失婚婦人失婚的原因當

然是由於家庭關係欠佳。

挑戰本能厭惡論的香港文學作品不少。例如:林雯茵的小小説

《哥哥,我長大後要嫁給你!》:

P:220

69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哥哥,我大個之後,要嫁俾你!」六歲的女兒吃哥哥讓她的雪

糕,説出這一句觸動中月心靈的説話……中月兩個子女感情非常

要好,剛升上中一的哥哥總是處處維護小一的妹妹。當丈夫對中

月説要注意兩兄妹舉動是否太親睡時’中月卻不知不覺,想到小

時候和哥哥中林的種種親密關係……一家四口 ’住在一個不足一

百吸的唐樓梗房中。中月自有記憶開始’便和哥哥睡在同一張床

裡,兩兄妹的親密關係,可能便是每天晚上不看電視’聽哥哥説

著校園故事開始和一位成績好好又是體育健將的大哥哥一起 上

學,至青春期的女同學面前 ’ 是最得威的•若兩兄妹一起吃 午

飯,中月更會刻意和哥哥貼近 。

一向屬於自己的哥哥,中月從未設想過他會不愛自己,愛上 別

人。直到那位叫初戀情人的女子出現 ’ 兄妹感情有變 。

哥哥移情別戀後’中月和哥哥的「一段情」不了了之,不料自己

婚 後 ’ 歷史又在自己兒女重演 °

深雪短篇小説《自焚》與《哥哥,我長大後要嫁給你!》很相似,

只是《自焚》中的妹妹更為極端 :

哥哥的名字是炎石,妹妹是炎玉,火造的兩兄妹 。

自小一起拖著小手上學,像連生婴一樣,手挽手,頭拼頭,穿著

小小校服,背著書包,上學去。

學校集隊,哥哥捨不得妹妹,妹的小手也不想鬆開哥哥的指頭,

難捨難離的各自歸隊 … …

書本敎,兄弟姊妹要相親相愛’炎玉一聽便明白’她告

-定能做到……十二歲的炎玉上中一 ’炎石’已是十五歲

的中四學生……炎石和Sharon [初戀情人]親熱的情素不斷地在[炎

玉]夢中出現。

有時想起’她會忍不住伸手往自己的胸脯輕掃,然後’她會以另

外一隻手伸往下身。

幻想’自己是Sharon。

到了這地步’炎玉猜得到,她愛上了炎石。(8,1 2)

在以上兩個故事中,兄妹間的愛情都是以自幼青梅竹馬而培養出

來,絕沒有像Westermarck所説,天然厭惡近親間的性行為。可見佛

P:221

洛依德説得對:人以自幼相處的近親為第一愛恨對象其實最自然不過

(Freud 13:183) °

另一挑戰本能厭惡論的香港文學作品是甘文燁的話劇《我的家,

有爸爸,有媽媽》。話劇的創作源頭是Sophocles古希麟悲劇《伊底帕

斯王》(Oedipus the King)和曹禹中國現代悲劇《雷雨》。甘文輝劇

中的伊底帕斯(一個男扮男裝的易服少女)和母親約卡絲台構成二人

單親家庭,他們相親相愛,互相因為對方「怕凍」而為織頸布,並且

相儒以「抹」,替對方抹身洗腳,以至於談婚論嫁:

伊:亞媽,我地結婚耀。

約:好……妳好痩呀,但係痩得黎好親。十八年前,係我個身體

入面,有一個妳。到左今日我先至發覺,原來係妳既身體入面都

有一個我。似乎係一種好浪漫既關係……

又 M . Erickson良好家庭關係與性吸引不能並存的假設顯然不適用

於以上三個近親戀故事。在林雯茵的故事中,中月幼年家庭雖然貧

窮,卻沒有証據顯示家庭關係惡劣,而中月婚後的家庭更加溫馨美

滿;而上下兩代兄妹間的感情又更加互助互讓。深雪《自焚》中的家

庭同樣幸福完整——「一家人圍坐一起吃早餐,媽媽烤麵包,爸爸看

報紙,炎石斟牛奶,炎玉塗果沽,溫馨融洽」(15)。甘文輝劇中母子

雖是單親家庭,但正如前述,相儒以沫,所以,以上三個近親戀故事

中的近親戀人都是自幼一同長,關係和諧,性愛與情義兩齊全,徹底

違反 Westermarck, Wolf, Erickson 等人的理論。

(三)家庭族外婚論

第三種近親戀禁忌起源和作用理論是L.A.White和法國人類學

Claude Levi-Straus所主張的聯盟或族外婚論。該理論指出沒有社會是

完全自足的。每個社會都必須禁止族內婚,只容族外婚,為的是與其

他族群締結聯盟,由是擴大影響範圍,與其他他族群交通有無(貨品

互易)(見Meiselman 10 ; Cohen 75-76)。然而 ’ Cohen指出:「現

在的貿易由一小撮人主持和洽商,根本不再需要利用近親戀禁忌來強

迫大部份人與其他族群結盟。一些非個人代理機關主腦所訂定的 條

約,政治聯盟,和所作之談判已代替了婚姻以及其他個人聯盟 」

P:222

69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76)。

再者,吳敏倫認為,如果族大,族內資源雄厚,就根本不需透過

族外通婚來避免遭人孤立。此之所以在一些民族或皇室中,都有很長

的合法近親婚史(見曾掉文142)。同樣道理,個人或家庭如能自強

不息,自給自供,就根本不必靠裙帶關係向上爬,反而可能擔心給人

「沾去金泊」。況且,一個人如果思想性格成熟,即使有了愛侶,也斷

不會因此與世隔絕。

例如,根據周顯《亂倫變》,托勒密是希腦人,同時也是統治埃

及的國王。為了保持希臘的貴族血統,他規定所有托勒密的後人皆必

須近親繁衍,只有如此托勒密的純正血統方能代代統治托勒密王朝。

香港杜家是埃及妖后克麗奧佩特拉七世之弟托勒密十四世的直系後

人。他們一直保持托勒密王朝的近親戀傳統。但杜家多年來一直是香

港顯赫世家,長子杜行之,和長女杜嘵之都為商政界強人,杜行之更

是香港第一屆特區首長的熱門候選人。所以杜家絕不會因為近親通婚

而孤立無助。

(四)家庭破壞論

此論以為近親戀禁忌的起源和作用是為了避免家庭受到破壞。家

庭破壞論可再分為性侵犯、性妒忌和角色混淆三方面。

性侵犯方面,臨床心理學家Karin G. Meiselman認為近親戀禁忌

起源和作用之一在於社會從古至今都要防止家庭中年長者性侵犯年幼

者(25)。然而,在古代社會,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女孩和男孩大多

到了十二、三歲就聽從父母之命嫁娶,家長又何曾考慮到子女尚在年

幼呢?再者,Meiselman忽略了近親戀和近親赛的分別,須知道近親

赛是強赛,是損人利己,為法理人情所不容,近親戀卻份屬你情我

願,正是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當然’為了避免兒童受到家中年

長者性侵犯,社會可規家進行近親戀人士必須年過十八歲,而且心智

成熟。同樣,R.E.L. Masters也指出:「針對性強暴任何年紀的受害

人之法律已經存在。家庭中性行為的防止和懲罰根本不用依靠禁制近

親戀的法律」(197)。

近親簽,尤其是無良老父強簽弱女,是香港報上最常見的近 親

P:223

香港近親戀文學 697

交,在香港文學中,筆者卻仍未找到以此為題材的作品。

性妒忌方面,佛洛依德指出:在遠古原始部落中,原始族父殘暴

專橫,荒淫無道,動輒閹割或殺害威脅其地位和窺伺其女人的兒子。

眾子不堪壓迫,終於群起而誅之,惟由於對乃父仍心存愛戴,他們在

試父後感覺十分懊悔,乃放棄族父曾經擁有的族中婦女(包括母親和

姊妹等)不娶,以贖己罪。這種經驗透過集體潛意識一代一代的遺傳

下來,形成牢不可破的近親戀禁忌(Freud 13: 204-6)。人類學家G .

P. Murdock視此説與狂想無異(見Meiselman 9)。可是,在神話和

歷史中,專制帝皇君主給兒子殺死,奪去王位和妻子的事件卻不少5,

看來此論真的可以解釋得到人類對於近親戀的無名和非理性死懼一一

近親戀禁忌是人類在其歷史之幼稚時期,對於至親愛恨衝突所作的防

禦措施。但如今時移勢易,人類社會已日趨文明和成熟’對近親的炉

恨可以理性解決,而不再需要盲目壓抑近親戀•

家庭破壞論的性妒忌和角色混淆方面,人類學家Malinowsky指近

親戀會把性炉忌和競爭引入家庭,混淆輩份、身份和角色,令家庭瓦

解,社會根基動搖(見Meiselman 9, Shefer 140)。吳敏倫説得更露

骨:近親戀禁忌源自私心態,家長為防年青力壯的「家賊」(子女)奪

去身邊伴侶,或藉著與自己發生性關係而尊卑不分,乘機奪權奪產,

於是設置近親戀禁忌和刑法來保障自己(《性禁忌》45)。

回應近親戀會引起家庭性炉忌的問題時,Masters指出如果近親戀

參與者是成熟、獨立、負責的人士,則近親戀對於家庭之威脅不會大

於普通的婚外情�Pattern ofs Incest 7)。同樣,吳敏倫謂木先腐而後

蟲生,如果一對夫婦關係本身有問題,則任何事物,不單止近親戀,

也可以影響之,例如風塵女子、電腦、甚至世界杯廣播。相反,如果

夫妻關係深厚鞏固的話,則不需憂慮外界引誘(私人會談,1998年2

月8日)。黃浩義導演的電影《雷雨》是個好例子。片中富有實業家

周樸園(黃浩義飾)年輕時與家中婢女侍萍相戀,侍萍誕下兒子周萍

及次子周大海後,為周樸園母逐走,生死未卜,周樸園對侍萍念念不

忘,迎娶淑女蘩漪後仍每晚單獨宿在置有侍萍遺照遺物的房間裡,十

七年後來只曾與蘩満行房一次,平日一律對她冷若冰霜。當她表示不

滿時,便強迫她看精神科醫生和吃葯。蘩漪這才忍無可忍

P:224

698 活發紛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萍近親性戀 。

至於近親戀會引起角色混淆和權力鬥爭的問題,在現代民主 社

會,父母欺壓子女,長輩奴役晚輩的父權主義早已遭遺棄。現代和 諧

家庭的概念是父母和子女,特別是成年子女,互視對方為好友,而 非

奴隸或主人。再者,吳敏倫所説近親戀禁忌所涉的家長自私心態無 疑

自古常存,但吳亦謂老人福利近年不斷改進,當長者有了安全感,便

不會怕下一代奪產奪權(私人訪問, 1998 年 7 月 1 2 日 ) 。

最大膽顛覆近親戀禁忌和層第社會的香港文學作品要算金庸 的

《神鵰俠侶》。在這部武俠小説中,楊過與小龍女本無血緣關係,然楊

過十三、四歲時為年長他四歲的小龍女收納為徒,養育成人 ’ 關 係 有

類姊弟或母子,後來他們共墮愛河,在陸家莊群雄面前公開戀情; 楊

過大聲説道:

我做了什麽事礙著你們了 ?我又害了誰啦?姑姑敎過我武功,可

是我偏要她做我妻子 ° 你們斬我一千刀 ’ 一萬刀,我還是要她做

妻子。

這番話當真是語驚四座,駭人聽聞。當時宋人(3:628)最重禮法,師

徒間尊卑倫常,看得與君臣、父子一般,萬萬逆亂不得(3:622)……

那裡聽見過這般肆無忌憚的叛逆之倫?(3:628 )

故楊過與小龍女之戀的確給其時人目為「逆倫之事」(3:622),

結果一向疼惜楊過的郭靖氣得幾乎要立斃楊過( 3:628-629) 。 事 實

上,在楊佩佩製作的台灣電視劇《神鵰俠侶》中,郭靖曾對妻子黃 蓉

怒指楊過師徒之戀無異母子通簽 。

(五)人格倒退論

社會學家Talcott Parsons認為近親戀禁忌有社化功用,可以防止

人格倒退至童稚階段 ’ 無法在心性上脱離父母獨立(見 Maisc h 60-

64) 。吳敏倫在《禁果與人生》中亦謂 :

照古典心理分析理論’人類由於有一個長的倚賴父母的孩童期,

與父母亂儉的潜意識便極強……能夠從礼儉情意結择扎出來,是

每一個人性格成熟的踏腳石。倘真如此,即使是成年人 ’ 如 果 容

許了礼倫,會否使他們無法控制地全部性格倒退呢?雖然這可能

P:225

性似乎極微,但畢竞理論上有此可能。(100)

再者,正如歷史學家孫隆基在《未斷奶的民族》中指出:在中國

常軌化中,母親與子女的關係雖然絕少有實質的性內容,但卻異常親

密。母親視子女(特別是兒子)為自己一部份,有意無意間培養他們

的依賴感,使他們覺得世上只有媽媽好,結果,大部份中國人滯留在

人生早期階段,個性不夠獨立,自主力量薄弱,很難與外在世界的人

建立平等成熟的關係,特別是性愛關係(14,18,21-22,87-88)。

故此,如果解除了近親戀禁制後,性元素便可能名正言順地加進

一些近親共生關係(symbiotic union)中,令一些心理本來就不成熟的

人更加幼稚地依附近親。然而,把近親戀衝動壓抑入潛意識中亦可能

令這種衝動變得更加危險,不若解除禁忌,讓人可以理性處理。正如

以下所示,近親戀禁忌所壓抑的潛意識近親戀衝動可導致各種童稚情

意結和心理症,例如戀物癖和妄想症。

黃碧雲短篇小説《饕餮》適足以説明母子共生近親戀所包含的危

機。原來香港的現代女性雖早已站起來,但部份仍受傳統中國母子不

分離流毒影響,正如在《饕餮》中,妻子如愛性慾特強,丈夫子寒性

無能,滿足不了她。如愛到處勾三搭四之餘,尚要少年兒子伴睡。兒

子帶女友回家,如愛即施毒計拆散。兒子反抗,如愛便乘他發病期間

百般呵護,將他變成永遠離不開媽媽的小乖乖,結果子寒氣得精神崩

漬。在故事中,如愛對兒子的性戀昭然若揭,並非壓抑了性目的之母

愛那麼簡單。例如如愛曾柔弱地問兒子,「你爸爸不要我了。你要不

要我?……你和媽媽睡吧!媽媽怕。」説著以指甲搔兒子長滿了成年

漢子腳毛的大腿(136)。子寒看著越不像話,警吿兒子「以後晚上睡

覺和換衣服都要鎖門」,明防如愛誘蔡兒子(139)。

綜觀以上有關近親戀及其禁忌的理論,生物理論無法証明近親交

會危及整個族類;天然厭惡論的理據,如關於童養媳和基布茲者,有

漏洞,本質又有反性之嫌;經濟聯盟論不再適用於現代資本主義社

會;防範家庭內幼者受性侵犯並不有賴禁止近親戀的法令,卻依靠針

對性強暴的法律本身(對照Masters, Patterns of Incest 197);佛洛依

德的原始部落論可以解釋人類無名的近親戀恐懼,但這並不表示近親

戀禁忌應該繼續存在於現代,皆因我們不再生於原始部落,而我們在

P:226

7 0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正常情形下也不再以殺人來解決戀愛問題。所以,只有人格倒退論還

有點道理。但這是技術問題,只要我們能夠相當確定涉及近親戀活動

者乃成熟負責人士6 ,則這項危險也可除去。

(六)近親戀禁忌的弊端

現在應該考慮現行對近親戀的禁制之益處是否大於其害處。正如

前述,禁制的唯一真正好處是防止性格倒退。然而,禁制的害處卻多

而嚴重。有關害處可分為自我懲罰和替代。正如Masters指出,自我懲

罰的過程可能會在我們文化中,有意或無意干犯近親戀禁制的人身上

啟動,自我懲罰的形式可能會是嚴重抑鬱,甚至導致自殺或自我毁滅

的意夕卜(Patterns of Incest 194)。

至於替代,近親戀恐懼巨大無比,可能導致各式各樣的替代心理

病,包括戀物癖、殺人狂、妄想症等等。

首先,近親戀禁忌所激發的危險自我懲罰過程可以顏純鈎的《天

譴》為例。在該小説中,「我」和宏弟兩姊弟是新移民。「我」在大

陸是醫生,已婚。二人先後隻身來港後共住斗室之中,皆鬱鬱不得

志,他們相儒以沫,終於情不自禁,發生了關係,從此,二人都非常

內疚,覺得自己「背著天地不容的恥辱……要遭天打雷劈……腐触著

〔他〕們的不單是肉慾,更多的是陷身於罪惡泥沼的恐懼」(128)。原

先採取主動的宏弟更消痩抑鬱,不似人形。結果,宏弟割脈自盡,而

其姊亦在夫兒來港探她當日,以頭撞壁了結殘生。《天譴》非常生動

地暴露出當今社會中近親戀禁忌的猙猿面目。其所產生的恐怖罪疚敎

兩個年青有為的人白白送命(對照Masters, Patterns of iiicest 328)。

正如Masters指出,與近親交歡本身並沒有什麼害處。這種性行為之所

以造成損害大抵正正由於受到猛烈禁制之故;一種有毒的大力充滿被

禁的性行為,直接打擊干犯者的心靈(Patterns of Incest 195)。

另一例子是亦舒的《綺色佳》。在這部小説中,嗇色生母自幼離

她而去,嗇色在父家飽受袓父母白眼欺侮。後來,其父在裔色十二歲

那年繼娶女強人陳綺羅,綺羅非常憐愛裔色,裔色十六歲那年,綺羅

覺得與嗇色父親緣份已盡,另與大學敎授利佳上發生戀愛,碰巧裔色

父親車禍喪生,綺羅與利佳上乃名正言順結合,而二人仍對裔色供書

P:227

敎學,視同好友。數年後,綺羅患上癌症去世,臨終時對裔色表示啬

色與利佳上很登對,希望他們能夠相愛。裔色和利佳上的確互相 傾

慕,可是由於世俗的眼光、親友以至利所處學術界的壓力,更重要的

是,由於二人的內疚,終於不能共諧連理。其實裔色和利佳上的「親

屬」關係比一般繼父繼女更疏,但世俗和超我仍不肯放過他們真心相

愛,可見近親戀禁忌橫蠻無理,無疑封建吃人禮敎!

正如黃碧雲短篇小説《雙城月》所示,壓抑母子近親戀可能導致

戀物癖作為替代。小説男主角向東是當代大陸青年,他的主要戀物是

老婦內褲。且看他怎樣處理老婦曹七巧的內褲:

他只是跑到那憧快要倒塌的危樓的天台,用漁釣釣她褪色的大紅

内禪。…他深深的吸吸著’咬著’呼吸著死亡嫵頻氣息•

國在互相謀殺。他充奮了,射了精。還是给女子逮著了

的’看來是個貧農,用掃把拍他:「臭仆街,偷我姑娘的衫!」

向東抱頭逃氣,卻沒有忘了用泄滿精液的海業内褲護著照像機。

(70)

此戀物癖原來關乎向東母親身體及其氣味,是母親的替代品(對照

Kiell 200)。透過利用曹七巧內褲自慰,向東在幻想中與七巧以至她

所象徵的生母交媾。向東在潛意識對生母有種性依戀。童年時,他不

幸目睹其母如何在文革中受到「革命」群眾批判和毆打,最後羞憤自

殺。令向東母親和曹七巧在向東潛意識想像中重疊的正是這兩名女性

在文革中俱備受折磨的歷史、她們柔弱垂死的模樣、以及二人都喜用

的海棠花布。

正如黃碧雲另一短篇小説《捕蝶者》所示,壓抑對母親的近親

戀衝動亦可能導致連環殺人狂,作為替代。《捕蝶者》主角是受過良

好敎育的青年陳路遠,他常強簽殺女子,受害人多為他所傾慕之中年

事業型女性7。根據筆者分析,陳路遠一直固置於喪母一事上,正如他

的腳在母親死後便停止生長所示。其格賴恩式(Kkmian)的童稚憂鬱

和被迫害焦慮一經激發便不可收拾(對照Klein,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344-45, 369)。除了哀悼母親’陳路遠很可能也覺得母親

逝去是為了懲罰和折騰他(對照Klein,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355)。為了揮去有關喪母的憂鬱,集中於母親以惡父陽具(由母親所

P:228

7 0 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穿老套鞋子代表)襲擊兒子的迫害恐懼變本加厲,並投射於其他女子

身上(對照 Kle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355)。幼年各種慾望

受到母親挫折的情景給喚起的同時,陳路遠性虐待地穿插那些代表惡

母的女人。與此同時,由於那些女人也在他心目中代表理想化母親,

他也傾慕她們。然而陳路遠的理想化母親/情人很容易便會變成值得

襲擊的險惡對象,原因是理想化和被迫害焦慮’據Klein發現’本屬一

個銅板的兩面(Selected Melanie Klein 217)。

正如也斯短篇小説《剪紙》所示,壓抑近親戀也可導致痴呆。小

説主角喬是女精神病患者,痴迷古老藝術剪紙和粤劇。喬父於交通意

外中受傷。據陳炳良的分析,喬潛意識欲取代母親’佔有父親。他常

仿效乃母的姿勢。又常對一隻象徵父親陽具的鳥兒説話。在其白曰夢

中,喬創造了一個痩削英俊的中年男子’他身穿布袍’戴著金絲眼

鏡。喬幻想嫁給此人,並懷其子。在現實中,由於近親戀的禁忌,她

拒絕追求者黃某。黃某是個父親的形象,無保留地愛她,讚她善良,

擔心她脆弱和孤立,希望扶持她。當在一本雜誌讀到一篇談性的無聊

文章時,喬非常不快,即時撕毁雜誌’雙手發抖。她無法像母親一樣

以黑線串連膠珠亦暗示她家庭羅曼的失敗。這是因為從佛洛伊德式角

度,黑線象徵男性器官,而珠孔則象徵女性陰道。在故事結尾,也斯

引述了粤劇中長平公主舉簪刺目的情節,令讀者想起伊底帕斯發現自

己殺父娶母後自廢雙眼的一幕。這典故暗示在現行社會道德下,性戀

自家父親只能以悲劇吿終(陳炳良’《文學散論》66-73)。

(七)結論

科學證據、邏輯、人情、文學個案成功反駁了大部份主張近親戀

禁忌和禁忌不可或缺的理論。正如Masters指出’不管原先目的為何’

近親戀的禁忌和禁制現在乃植根於關於「血緣」的神秘觀念;近親戀

變成了「形而上的惡」(198)。而近親戀禁忌和禁制所造成的損害大

於其益處。近親戀禁忌和禁制唯一的好處是可能防止心理本來不成熟

人士進一步童稚地依戀近親’皆因名正言順加入性器官成份可能加劇

其與近親的共生關係。但近親戀禁忌和禁制的弊端卻多而嚴重。近親

交刑事條例會粗暴地拆散近親戀人,毁滅其愛情幸福和事業前途。這

P:229

香港近親戀文學 703

只會減少而不會增加社會的有用資源。個人思想及集體文化中的近親

戀恐懼可導致各種各樣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自我懲罰以及精神毛病,令

無辜者受害。最終來説,據哈佛大學比較文學敎授Mar c Shell指出,

當今人類遭戰爭滅絕的威脅迫在眉睫,足以令吾人質疑近親戀的威脅

是否大得過大家若不平等互愛,便會絕種的危機8 (4)。

總之,從科學成果,從人情道理,從香港文學的分析,本文得出

的結論是:在不妨害社會,雙方同意的大前提下,成熟人士應得以自

由決定如何在性方面運用自己的身體。為了保障這項基本人權9,近親

戀禁制應當放寬。放寬了近親戀禁令後,我們套用Masters的話,「仍

儘可積極而理性地在家中促進性自控;而不會損失任何對付強姦者和

剝削者的懲罰權力」(200)。然而,為了避免加劇性格倒退,法律應

將近親性行為限於心智成熟而負責者。至於誰來定誰的心智適合近親

戀以及如何確定,則有待各有關範疇的專家一起從詳計議。

但單單放寬法例管制並不足夠。為了避免壓抑近親戀衝動所帶來

的無謂內疚和精神問題,近親戀的文化及心理禁忌應該解除,而有關

近親戀的迷信害人觀念應透過適當的性敎育逐漸消除。

周顯在《亂倫變》序中開宗明義之言可為本文作結:近親戀「也

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事,亦不妨礙社會大眾,為什麼我們贊成同性戀

而反對[近親戀]?答案是……不講科學,不講邏輯的社會規範」(1 :

6) °

〔參考資料〕

(中文)

也斯:《剪紙》(香港:素葉文學,無年份)。

甘文輝導演:《我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

劇場, 1999 年 1 月 3 日 。

亦舒:《綺色佳》(香港:天地圖書,1997)。

吳敏倫:《性禁忌》(香港:聚賢館,1997)。

吳敏倫••《禁果與人生》(香港:三聯’ 1991)。

周顯:《亂倫變》三冊(香港:藝林出版社,1996)。

周顯••序。《亂倫變》。1:1-8。

P:23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 >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林雯茵:《哥哥,我長大後要嫁給你!〕 《明報》1998年10月18

日 D 6 。

金庸:《天龍八部》十冊(香港:明河社,1991)。

金庸:《神雕俠侶》八冊(香港:明河社,1991)。

孫隆基:《未斷奶的民族》(台北:巨流圖書,1995)。

馬浩基編、曾焯文譯:《家庭生活敎育——敎師手冊》(香港

庭計劃指導會,1995)。

香港家

《中國婚姻陋俗源流》(北京:新世界出版,1994)。

自焚》,見張家衛編:《完全自殺小説》(香港:無印良本’

,頁 8-20。

藍靈〉’見其《夜霜難》(香港:皇冠圖書’ 1993),頁5

4

-

《文學散論》(香港:香江出版社'1987)。

《香港性經》(香港:明窗,1998)。

李美鳳和黃浩義演出••《雷雨》(香港 星光娱樂

《捕蝶者》’見其《溫柔與暴烈》頁151-82。

《剪紙》,見其《七種靜默》頁128-48。

《雙城月》,見其《溫柔與暴烈》頁65-90。

《七種靜默》(香港:天地圖書’ 1997)。

《溫柔與暴烈》(香港••天地圖書,1994)。

《中國古代性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性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

《天譴》(香港:天地圖書’ 1992)。頁117-32。

。香港:天地圖書’ 1996。

(英文)

Allison, Anne. Permitted and Prohibited Desires 一 Mothers, Comics and

Censorship in Japa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6.

Arens, W . The Original Sin — Incest and its Meaning. Oxford: Oxford

P:231

香港近親戀文學 705

Beaumont, Francis, and John Fletcher. A King and No King. Ed. Robert

K. Turner. Lincoln, Nebr., 1963.

Boehrer, Bruce Thomas. Monarchy and Incest in Renaissance England.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2.

Brown, Wenzell. \"Murder Rooted in Incest.\" Masters, Patterns of Incest

301-27.

Chen Chapman. 'Jinqing Nian Wenxue Shi Chugao\" [A History of Incest

Literature (a Draft)].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Sexology, (Trans) Gender Studies and LesBiGay Studies,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Sexuality and Difference,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Taipei, 24 April, 1998.

Chen Chapman. \"The Kunisexuality [Incest] Taboo and Chinese

Literature\". IVth Congress of European Federation of Sexology. Servico

de Psicoterapia Comportamental Hospital Julio de Matos. Lisbon. 20

Sept. 1998.

Cohen, Yehudi.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Incest Taboo.\" Human Nature

1 (1978): 72-78.

Diamond, Milton. Sexwatching. London: Prion, 1992.

Erickson, Mark T. \"Rethinking Oedipus: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f

Incest Avoid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0 (1993): 411-

16.

Fiedler, L.A. Love and Death in the American Novel. Ne w York: Stein

and Day, 1966.

Freud, Sigmund. Pelican Freud Library. Trans. James Strachey. Ed. Angela

Richards. 15 vol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3-86.

Johnson, Allen W.’and Douglass Price-Williams. Oedipus Ubiquitous.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6.

Kiell, Norman. Varieties of Sexual Experience — Psychosexuality in

Literature. Ne 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6.

Klein, Melanie.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46 -

1963. London: Hogarth, 1975. Introd. Hannna Segal. London: Virago,

P:232

7 0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Introd. Hannna Segal. Narrative of a Child Analysis. London: Hogarth,

1961. London: Hogarth, 1988.

Introd. Hannna Segal. Selected Mehnie Klein. Ed. Juliet Mitchell. London:

Penguin, 1991.

Lindzey, Gilbert. \"Some Remarks Concerning Incest, the Incest Taboo,

and Psychoanalytic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67, 22, 1051-

59.

Maisch, Herbert. Incest Trans. Colin Beame. New York: Stein and Day,

1972.

Masters, R.E.L. Patterns of Incest New York: Julian Press, 1963.

Masters, R.E.L. Violation of Taboo: Incest in the Great Literature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 Julian Press, 1963.

McCabe, Richard A. Incest, Drama and Nature's Law 1550-1700.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93.

McLennan, Karen Jacobsen. Nature's Ban ~ Women's Incest Literature.

Boston: Northeastern UP, 1996.

Meiselman, Karin G. Inces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Causes and Effects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78.

Morgan, L.H. Ancient Society. Chicago: Kerr, 1877.

Murstein, Bernard I. Love, Sex and Marriage through the Ages. Ne w

York: Springer, 1974.

Rank, Otto. The Incest Theme in Literature and Legend. 1912. Trans.

Gregory G. Richter.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1992.

Santiago, Luciano P.R. The Children of Oedipus - Brother-Sister Incest

in Psychiatry, Literature, History and Mythology. Ne w York: Libra

Publishers, 1973.

Shell, Marc. The End of Kinship.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1988.

Shepher, Joseph. Incest: A Biosocial View. Ne w York:

P:233

香港近親戀文學 707

Wilson, James D. \"Incest and American Romantic Fiction.\" 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7 (1974): 31-50.

Wolf, P. Arthur. Sexual Attraction and Childhood Associ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5.

〔注釋〕

1正如Johnson及Price-Williams指出,家庭情意結故事是「潛意識的

聲音」,反映出近親戀衝動和文化限制間的張力(102-103)

2同樣’英語“incest” 一詞的拉丁源頭“incestus”也帶有不純潔、

非禮、淫賤的強烈I乏意,故筆者亦鑄新詞“kimisexuality”以代之,

\"Kuni\" 是 Old Gothic ,意即親人(Che n Chapman , The

kimisexuality [incest] Taboo and Chinese Literature�)

3 以 下是書中生物學博士于曼珠和歷史系講座敎授方維的一段對話 :

「礼儉的兒女有明顯生理缺陷的比率大約是0.1%至1 %左右…」

[于説]

「我指的不止是一男一女的亂儉,而是一個代代不停亂儉的家

族°」[方説]

「這要看他們的基因有沒有缺陷了。」于曼珠答得不假思索:

「如果有,基因缺陷會不停增大,到了最後’出生崎形、白疾的

孩子機會很大一直至把有缺陷的基因完全淘汰出來為止;另 一

個可能是,直至整個家庭完全滅種為止。那一個情沉會發生 ,

視乎這個家族的基因缺陷有多大而定。」

「假如,那個家族的基因是無缺陷的呢?」

「那就既是托勒密家族的例子了。」[-•]

「假如他們一直延績至現代’會有什麽後果?」

「他們生出來的後代,應該會越來越優秀。就像一頭父系和母系

均都優秀的純種馬,跑的速度應該比父親或者母親都要強[ …]

不斷的近親交配’使到基因不斷優生,很容易A生基因突變…」

[•••]

方維這時心中已然「真相大白」:行之的兒子 ’ 不是怪物 ’ 而

是「進化出來的新品種人類」。 ( 1 •• 193-199)

P:234

7 0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4 Wolf所持理據大致有三。首先,Wolf在台灣郷間調查其童養媳制

度多年,發現童養媳雖與丈夫青梅竹馬,但性愛關係普遍欠佳,雙

方的婚外情和離婚率特高(496)。可是,正如周顯所説,童養媳

制度屬於盲婚卩亞嫁,當事人心中不滿亦不足為奇。「如果要証明

『人類是不是天生厭惡和從小一起長大的親人發生性行為』,應該

從與同屋,鄰居自由戀愛的比率著手」。(1:4)

Wolf 也考慮到這一點,所以他徵引了以色列人類學家 Josep h

Shepfer對於基布茲(Kibbutz)的調查研究(Wolf 436-38)。直

到最近,基布茲還是以色列的合作居留地,或公社式兒童院,不同

家庭的孩子出生後不久便送到基布茲托養。這些孩子有男有女,一

同成長,一同哈書,直至高中畢業為止。Shepfer調查發現這些人

之間絕少戀愛通婚(51-62) , Wolf乃認為Shepfer的數據支持

Westermarck的假設。另一人類學家Yehudi Cohen則以為有人誇張

了基布茲兒女的近親性迴避,基布茲兒女甚互戀通婚的真正原因

是:他們高中畢業後多出於愛國熱忱而從軍,因此各散東西,無法

談婚論嫁( 74) 。

此外,Wolf又以猿猴和猩猩等靈長目動物俱極少近親交媾’論証

近親戀禁忌為天生者(388-438, Passim)。可是,筆者認為,此論

証根本無關宏旨,動物不做的事不代表人類不會做或不應做,例如

靈長目動物不會寫學術論文,是否代表我們也不應寫學術論文呢?

5例如在古希臘神話中,統治世界的第一代諸神原為天空之神宇拉諾

斯(Uranus)及其母/妻大地之神凯亞(Gaea),但後來宇拉諾斯

對妻兒殘暴不仁,兒子時間之神克羅諾士(Chronos)乃伺機閹之

篡位,並娶母后凱亞和妹萊亞。克羅諾士和其父一樣殘暴專橫,因

為忌憚眾子而吞《他們,幼子宙斯(Zeus)幸得母親暗中拯救而脱

險。羽翼長成後,宙斯以武力推翻驅逐克羅諾士,自登帝位,並強

轰老母萊亞,迎娶王妹希拉。中國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例如

南北朝宋皇劉義隆為兒子劉邵所殺,試父兒手登基後不久又為弟劉

駿擊殺奪位。劉駿不但兒殘成性,而且蒸母路氏。此外,隋爆帝楊

廣亦試父皇楊堅奪位,並迫父皇妃子宣華夫人與他行淫。世界文學

中亦不少描寫殺父娶母的作品,古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是最典

P:235

香港近親戀文學 709

型例子。而在周顯《亂倫變》中,杜行之和妹妹杜嘵之生了個變種

超級新人類兒子杜冰,卻因其頭大身小而以為生了畸形弱兒,趕快

命老僕毁掉(正如雷胡在兒子伊底帕斯出世後即令僕人殺之)’誰

料老僕不忍,偷偷養育杜冰。杜冰長大後’設計逼死父親復仇’又

與姊杜雪發生性愛關係。以上例子均佐証佛洛依德的原始部落論。

6 調查過三百段近親戀關係後, Warre n Farrell發現在雙方同意的成

人近親戀關係中’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根據當事人報告,都是正

面的。(335)

7 且看以下的片段 :

母親是一個小學敎師,穿著老氣的籍灰旗袍 ’ 老氣的粗跟 皮

鞋 ’ 很年輕的時候 ’ 已經滿頭白髪 。

他在黑暗的長廊唤她 ’ 她開了燈,向他微笑,便在燈下改 作

業。

父親是個會計員,從冬而夏都穿一套舊西装 …

「你的父親出走了。我想他不會回來了。」母親在燈下説。

「喊。」

陳路遠繼續在剪兒童漫畫裏的鞋子 … 很多年後 ’ 還記得,那 晚

母親上床沒有脱鞋子。他夢到他母親要踩死他,父親在長廊 盡

頭處聽他的收音機。

母親死後除路遠的聊忽然停止生長,只是一味的長高 ’ 站 著 總

覺顛危不堪。

他覺得下半生不過在溱黑的長廊,跌跌撞撞 。

殺死第一個女子,那時陳路遠十八歲’離開兒童院,成績特別

好,考進了法律學院。( I

5 2

-

5 3 ) … …

在這一片血腫的土地上,他找到了卑微的立足點。在這裏, 這

裏,沒有人再可拒絶他 ’ 離他遠去( I

6 2 ) … …

他疯狂的佔有她。在某一程度來説,屍體、妓女、情人、母 親

都沒有分別。( I

7 6 )

8 事實上,東西方都有些傳統思想企圖質疑親人與非親人間的分別 ,

乃至於血緣作為親屬關係標準的可靠程度。基督敎敎義一向主張全

人類皆兄弟姊妹,《馬太福音》 2 3 章 第 8 節説:「你們都是弟兄 」

P:236

71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對照Shell 4, 11)。《論語•顏淵》亦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兩部香港長篇小説——鍾曉陽的《遺恨傳奇》和金庸的《天龍八部》

分別質疑親人與外人間的分別,乃至於血緣作為親屬關係標準的可

靠程度。

《遺恨傳奇》藉著迂迴曲折的情節彰顯眾生原為一體的印度敎甚或

新紀元思想。小説中男主角一平一度想到 :

過往半生彷佛就跟這幾個人在同一個房間來來回回地打轉 … …

于珍、黃景嶽、靜堯、金鎮、寶鑽、施紘姊、甚至程漢—— 此

刻,對這幾個人,他胸間縈繞著一股無關是非、無關風月、 卻

又無法定義的綿綿的情意,彷部他們都是他的不同面貌的 化

身。( 2

41) … … 看來就像五個和睦共處的兄弟姊妹 … … 。

(287)

以上幾個人物以及一平彼此間都有微妙的關係,一平和金鑽、寶鑽

是姑表,卻無視中國人對於姑表通婚的傳統禁忌而結合;靜堯是金

鑽的義兄’卻誘赛她成孕;程漢表面上是黃家司機,卻竟原是金鑽

同父異母兄,一平還一度誤以為他們兄妹在不知情下近親性交……

同時,以上幾個人物也象徵眾生,一平覺得他們都是自己不同色相

的化身’等如印度敎和新紀元思想認為眾生——包括好人和壞人一

一原為一體(四海一家),眾生即我,我即眾生 。

金庸《天龍八部》亦透過暴露親生父母身份之不可靠,質疑血緣作

為婚嫁界線的地位。在《天龍八部》中,南宋大理國帝位繼承人段

譽先後結交多位女友——鍾靈、木婉清、王語嫣——但每次都發覺

她們是段譽風流父親段正淳在外的私生女,末了,段譽卻又發現自

己竟然並非段正淳親生子(作者金庸似乎根據因果報應的佛敎 思

想’以此為段正淳的風流孽報)。由此可見血緣關係作為婚姻分水

嶺的荒讓一你以為那人不是你姊妹,就可以娶她嗎?好,她原 來

是你父親隱藏的私生女’你以為那人是你父親的女兒便娶不得嗎?

好,你根本不是你父親的兒子。情況就如 1611 年 Beaumont 和

Fletcher 所著喜劇 A King and No King。在劇中,Arbaces 和他相

信是自己胞妹的Panthea熱戀’ 二人由於近親戀禁忌幾乎要拘情 ,

幸好最後Arbaces發覺自己並非父王親生,一對有情人方得以成眷

P:237

香港近親戀文學 711

根據世界性學會在一九九九年宣佈的《性權利宣言》’只要性自由

不涉及「性逼迫,剝削和虐待」,所有人都有權「充份表達自己的

性潛力」,以及建立所有「類型的負責任的性關係」。

P:238

7 1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王宏志

《否想香港

王宏志,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英國倫敦

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敎香港大學中文系,現任香

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敎授,兼國際交換處副處

�胃 Politics * and Literature in Shanghai:

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 Wing Writers, 1930 -

36 ,《思想激流下的中國命運——魯迅與“左

聯”》、《文學與政治之間:魯迅•新月•文學

史》、《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代文學

史》、《重釋“信達雅” :二十世紀中國翻譯研究》

歷史•文化•未來》(合著)等。

〔論文撮要〕

本文旨在探索一些長期在香港居住的作家對香港的疏離感覺,這種疏

離感是來自他們的過客心態。他們早在國內已有文名,來到香港這處

文化水平較低的英國殖民地,雖然可能在這裏住上了幾十年,但始終

沒法投入這裏的生活,自我認定為過客,以致他們的作品並不能夠充

分展現香港的特色,無論在內容還是風格上,跟他們在國內時期的作

品相差不遠。本文指出,雖然香港被譏為文化沙漠,但其實這些南來

作家在香港還是能夠充分發揮其文化人的角色的,他們在這裏能夠繼

續發表作品,出版雜誌,甚至因為他們過去文化人的身分而能夠在香

港文化界取得領導地位,而且還有不少是在香港的大專院校長期任敎

的。即使經濟上算不上很富裕,但比起其他在五十年代逃難來到香港

的大部分人來説,他們的環境已是很優勝和穩定了。此外,他們在來

到香港前,其實早已慣於流浪,根本沒有固定的「家」。但這並不能

改變他們在香港的過客心態。香港一直以來被視為處於邊緣位置,受

到歧視。這些作家被迫滯留這裏,是感到由中原而泛謫至邊緣,這是

難以接受的。用王韜一百多前的一個説法,是「竄跡粵港,萬非得

已」。

「竄迹粵港,萬非得已」:諭香港作家的過客心

P:239

「窠路粤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13

竄迹粵港,萬非得已」:

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王宏志•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 娱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長久以來,香港被視為一個移民城市:人們從別的地方移來,又

移到別的地方去,真正把香港視作自己永久的家園的’實在只佔極少

數。這情形早在割讓之初便已經出現’就是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似

乎還沒有完全改變。這樣的一種人口流動性’對香港文學的發展造成

了負面的影響。

自己本身也是「移來」的作家徐訏,曾經以這種人口的流動性來

解釋香港沒法發展自己的文化的原因 :

一個地區如果有文化,起碼要有「屬民」才行。住在香港的人,

大家都是暫時性質,流動性很大’沒有人當他是永久居留地,做

生意的人,眼前只看五年,年輕學生畢了業有地方去的都走了,

這種情沉之下,很難產生文化。

其實香港不是沒有人才,只是全都分散了,變成不屬於香港的。2

這段文字實際上包含了兩個命題:一 ’香港沒有文化;二 ’香港沒有

「屬民」。我們可以稍為仔細一點去看看這兩個問題。

先談香港有沒有自己的文化的問題。徐訏這段文字是在七十年代

中期發表的’那時候,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説法,幾乎還是廣為接受的

論調。既然連廣義的文化也沒有’更具體的香港文學,更是不可能存

P:240

7 1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在的了。可是,劉以智不是説過,香港文學的開端可以追溯到王韜在

1874年創辦《循環日報》嗎3 ?另外,過去幾年國內出版的幾本《香港

文學史》不是討論了大量的作品嗎?怎麼能夠説香港沒有文學?

這自然涉及到香港文學的定義問題。這是一個十分複雜,且爭議

性很大的課題,不容易解決。簡單來説,有所謂廣義的定義和狹義的

定義。最廣義的大概把所有跟香港拉上些微關係的都算上是香港文

學,而在天秤的另一端則可能只包括一些在香港住上了相當時間的作

家’甚至只接受以香港作背景的作品。很多時候’ 二者都為人話病’

前者被認為定義過寬,後者卻是範圍太狹。但無論怎樣’某些作為界

定的因素大概還是可以把握得到的’也就是説’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某

一些現象,例如某位作家在香港住上了多少時間、某篇作品在什麼地

方發表等,從而判斷這位作家或作品是不是可以納入在香港文學的範

圍內。當然,以這些因素作標準也不無問題,特別如果我們把上面所

引錄徐訏的説法以及徐訏自己本身的情況放在一起看’問題會變得更

複雜。

驟眼看來,徐訏的討論所牽涉的還是時間的問題:人們在香港住

上了多少時間,例如他説過生意人以五年為限等。不過,仔細一點去

看’客觀的時間因素,可能不及主觀的感情因素重要。這對作家來

説,尤為重要,因為文學作品跟作者的感情有直接的關係。徐訐提到

「屬民」這樣的一個名詞。很明顯’這跟今天不少香港人所拿著的「英

國屬土居民」護照的重點很不一樣,不是説有沒有居留在這個地方的

權利,而是指他/她有沒有自覺屬於這個地方的心態。在上引徐訏的

一段文字裏,最重要的一個字是「當」——「當他是永久居留地」的

「當」。顯然,這些人不是沒有資格以香港作為永久居留地’而是他們

在感覺上有沒有覺得自己是屬於香港的’這跟他們在香港確實住上了

多少時間沒有必然的關係,因為他們可以一直住在香港,卻同時一直

覺得這只不過是暫時的安排。徐訏所説的「暫時性」、「流動性」’

就是一種過客心態,用近年來較流行的説法’是缺乏了一種本土意

識。

也許徐訏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徐訏出生於1908年,從1950年

來到香港後,直至1980年去世的三十年裏’除了到過台灣、新加坡和

P:241

「竄蹄粤港,萬非得已」余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15

法國等地講學外,絕大部分時間都住在香港,換言之,他生命中超 過

三分之一的日子是在香港渡過的。毫無疑問,從任何角度看來,徐 訏

都是香港的永久性居民。可是,他是香港的「屬民」嗎?他感到自己

是屬於香港的嗎?這頗有疑問。在一篇文章裏,他談到一群像他一 樣

的人,「在生活上成為流浪漢,在思想上變成無依者」4 ;他寫過這樣

的詩句:「人困小島異域,情傷碧海夜月」5。在很多人的筆下,徐訏

對於香港,始終是這樣的格格不入 :

二十多年了,如果是一個孩子,早已長大成人,而他覺得他未曾

生根,香港這殖民地,在他的世界裏究竞是怎樣的 ? 6

然而我總不時見到他眼中那般落寞。大概雖然他在香港住了三十

年’他與此地的商業社會仍然格格不入罷!即使他近年寫了不少

以香港為背景的短篇小説,字裏行間也嚷不出香港的氣息。7

在最後生命的幾年裏,徐訏每年都去台灣,還決定在浸會學院退 休

後,在台灣買地建屋,據説甚至連地點也選擇好了8。顯然,在香港住

上了這麼多年,他對香港仍然是毫無戀棧 。

此外,徐訏也寫過一些以香港為背景的作品,且數目不算很小9

不過,黃康顯曾經分析過徐訏以香港為背景的作品,他準確地指出,

徐訏的小説,即使是以香港為背景的,故事的血和肉卻都是中國的。

小説裏的人物縱然生活在香港,也只不過是香港的中國移民,且是充

滿流放感的中國移民,而徐訏自己也就是這樣一名在香港生活,充滿

流放感的中國移民。黃康顯的結論是這樣的 :

他寫香港,只有香港的影子,而蓋在這個影子上面的,是另一個

更高、更大、更深的、中國移民的影子,在小説的畫面上流動、

放射。 1 1

這種把自己視為香港的過客、視為從中國流放出來的移民的心態,並

不局限於徐訏一人。應該説,大部分在五十年代從大陸跑來香港的成

名作家或文化人,都或多或少抱有類似的心態。我曾經寫過一本 小

書,討論幾位從大陸來到香港而先後編寫和出版了中國新文學史的作

家學者,當中除了徐訏外,還有李輝英、司馬長風和曹聚仁I 2。在下

面,我也盡量以這幾位比較熟悉的作家來作討論的對象。跟徐訏 一

樣」他們都是在1949或1950年左右便來到香港,且一直住在香港(或

P:242

71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澳門),直到去世為止。不過,他們也同樣沒法把自己看成是香港的

「屬民」。李輝英來香港十多年後’筆下仍然都是郷土。他在1967年

出版的一部散文集,名字便叫《郷土集》,所收的三十三篇散文’幾

乎全都是描述了他兒時在東北故郷的生活,文章的題目盡是〈故 郷

的思念〉、〈土和土氣〉、〈山郷〉、〈郷下孩子〉、〈雪的回憶 〉

等。I 3正如一位論者所説,那是「一幅幅北中國風土民情的風俗畫」、

「表達了作者身居香港心懷故郷的愛國激情」1 4。對於這個他住上了幾

十年的英國殖民地香港,李輝英自言無力書寫 :

鄉土氣在我的文學寫作中既然像是成為一個定型(假如真可以這麽

説的話),那麽,你想改換了它而去迎合當地的洋場氣’看來不過

東施效舉或削足適履罷了 ’畫虎不成,肯定是難以討好的。I

5

同樣地,司馬長風雖然寫了許多作品,「但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那

些充滿郷愁的散文」16 ,《北國的春天》(1959年)、《心影集》(1963

年)和《郷愁》(1967年)等,都是以郷愁為題材的。至於曹聚仁’

臨終前還囑咐妻子,「要落葉歸根」,把自己的骨灰運回大陸; 最

後,他妻子遵照了他的遺願,把他安葬於南京1 7 ;就是徐訏也把郷土

視為最重要的創作元素:

文學作品離不開郷土,正如有文化必须有屬民一樣。一個才華出

幕的文學家 ’ 一但離開自己國家的土地便無法繼續發光。I B

由此可以見到,住在香港多久,又或是有沒有把香港寫進作 品

內,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元素,關鍵還是在於作者的心態。當然’我

們並不是懷疑徐訏、李輝英、司馬長風等人的香港作家身分,相反來

説,即使以最狹義的定義來作評審,我們都會同意他們夠得上稱為香

港的文學作家和文化人。但令人不無遺憾的是:他們自己並沒有覺得

自己是屬於這裡的。

本來,感受是十分個人化的事情,但當這種「非屬民」的過客心

態是十分普遍的時候,這便變成一種現象 ’ 有深入探究的必要 。

沒法在現居地建立歸屬感’且長時間把自己視作過客,主要是出

自兩種心態,一是對原居地的眷戀,二是對現居地的厭惡’而二者可

P:243

「窠路粤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17

以説是相對應的:對原居地的眷戀越是強烈,對現居地的厭惡也 越

厲害。這種眷戀或厭惡之情,是出於一種被強迫離開原居地、滯留 於

現居地的狀況所致。這是一種被流徙、被放逐的狀況。由於這種流徙

和放逐並不是出於自願,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時間裏也不能回到原 居

地,他們便會將原居地理想化,且經常滲進了懷舊的情感’因而對現

居地的厭惡也變得越濃烈,因為它代表了當前所必須面對的現實。假

如這現居地在地理上或文化上是處於邊緣的位置的,這種流徙放逐的

感覺也就更明顯、更強烈 。

上面的情況,便正好出現在五十年代從國內移來的作家身上。不

能否認,大部分在這時候跑來香港的作家,都是因為不能接受當時在

國內新建立的共產政權而被迫流徙到來的。所以,他們有家歸不得 ’

或者更具體一點説’他們把「家」遺留在中國’遺留在回憶裡的中國

裏。

可是,如果我們更仔細一點的去看這「家」究竟具體指些什麼 ’

那又不難發覺當中的虚幻成分。幾乎完全沒有例外’這些作家在沒有

流落在香港前,也早已是「離郷別井」的了。在二十世紀的上半裡 ’

整個中國一直處於動蕩不安的局面’人民早已是被迫四處流徙。李輝

英的情況最為明顯,他原籍吉林省永吉縣。可是,他的故鄉在1931年

的「九• 一八」事變中一夜間淪陷了,他輾轉逃到上海,一邊繼續口念

書,一邊開始了寫作。他曾經這樣自述開始創作的經過 :

我是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因為憤慨於一夜 之

間’失去了漆陽、長春兩城,以及不旋鍾間’又失去整個東北四

省的大片土地和三千萬人民被奴役的亡國亡省痛心情沉下起而執

筆為文的。I

9

換言之,他的離郷別井,流徙逃亡’是早在他落足於香港以前已經開

始了 ;而且,在那個時候,他的確是在「亡國亡省」的情況下流 徙

的。

至於徐訏’他五歲的時候已經因為父母離異而被送到寄宿學校去

——對於小孩子來説’這毫無疑問是一種流徙。跟著,他到過北平和

上海卩念書’後來又回到北平。1936年,他赴法留學。不久’抗戰爆

發,他輟學回國 ’ 先後在上海、桂林和重慶居住 ’ 1944年’他更任

P:244

7 1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掃蕩報》駐華盛頓特派員,至1946年才回國,1950年來香港。曹聚

仁和司馬長風的情況也很相像,雖然他們沒有離開過中國,但在南 來

香港以前,他們也同樣早已因為戰亂而四處流徙、根本從來也沒有 什

麼「落地生根」的經驗。在這情形下,在他們還沒有來到香港前,我

們實在不容易確定他們的「家」究竟是指什麼。那麼 ’ 為什麼他們 對

於這個定居了幾十年的香港抱有這樣的抗拒心態 ?

盧瑋鑾曾經解釋過這些南來作家在香港「投荒夷地的委屈」:「從

文化層次説,他們從文化強勢、文藝主流的地方跑到這個外國人管治

的小島來,一作比較,總覺百般不順眼」;「另一方面,生活形態的

突變。語言、社會風尚、意識思想,甚至價值取向’都截然不同’由

陌生形成了疏離,由疏離而導致孤寂封閉,於是有不投入的苦悶」。

這是非常準確的觀察,我們可以此作出發點,去分析這些作家的 問

題。

讓我們先處理較簡單的問題,就是生活形態的突變。可以想像 ’

日常生活、語言和習慣的差異,對於剛從外地到來的人,當然會造成

很大的不便。李輝英曾經這樣描述過初來的感受 :

一切都很陌生,眼花繚亂,就像一個墜身大海的人那樣,欲求抓

到一股草齐,好使自己得到拯救,但只感覺四野茫茫,迎接你的

將是不知伊於胡底的死亡 。

這的確是非常難受的感覺。不過,正如前面所説,香港一直以來都是

移民城市,尤其是在五十年代,不少人都是剛從大陸來的,他們都同

樣經歷了最初的適應階段,文化人或作家不能夠有什麼特別的例外。

此外,在生活習慣方面,如果要在整個中國找出一處地方,跟香港最

為接近的,那一定是上海。這些從大陸來香港的作家,大都或長或短

在上海生活過,相對來説,他們適應的困難程度,也不應該是太嚴重

吧;況且,要適應一處地方的生活模式,大概也不需要二三十年吧,

尤其是這些作家早已慣於四處流徙,適應能力應該較強 。

此外,在客觀的生活環境和物質條件方面,香港也不一定是這樣

的惡劣。早在1879年,康有為已經因為「薄遊香港」而看出「西人治

國有法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甚至

有人認為香港已經超越了上海,更有人説不能夠來香港的是「福 命

P:245

「窠路粤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19

不濟」。當然,我們不是説香港是什麼的世外桃源,尤其是在五六十

年代,香港社會還算不上豐裕,跟今天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也可以想

像到這些作家在經濟上會遇上困難,例如徐訏便經常向人抱怨「窮病

交迫」25

,最後是一生困頓,沒有積蓄2 6 ;而曹聚仁也是療倒病逝於澳

門。不過,應該強調,這種貧困艱難的局面,是五、六十年代香港

的整體和普遍現象,可以説,絕大部分的香港人生活也是非常困苦

的,而不是香港特別為這些作家為難。而且,更重要的是’相比於長

期戰亂不斷的祖國,香港的客觀條件應該是優勝得多。我們在上面已

指出過,這些南來香港的作家,在沒有來到香港定居下來前,早已是

四處流徙的了。毫無疑問,在他們所去過中國的其他地方,肯定很多

是在各方面都比香港落後和困難的。因此,客觀環境和物質生活條

件,大概不會是這些作家厭惡香港,不願以香港為「家」的主要因

素。

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文化層次方面。正如盧瑋變所指出,這些作家

原來都是在「文化強勢、文藝主流」的地方居住、工作、發表作品。

這主要是指上海。我們知道,雖然「五四」新文學運動的發源地是在

北京,但從二十年代末開始,上海已經成為全國文學的重鎮;而這些

作家都或長或短在上海居住過,且在來到香港前大都早已有文名。相

對於上海,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壇,無論是在讀者數量或水平方面,都

是沒法比擬的,難怪他們有失落的感覺。可是,這是不是説,這些作

家在香港便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

先看徐訏。徐訏來到香港後繼續從事寫作,其他的評論文字不算

外,單是在香港時期寫的短篇小説也超過六十篇,小説集二十七種,

另外還有散文集及詩集。寫作以外,他又編輯過報紙雜誌,包括擔任

《星島周報》的編輯委員、《新民報》的副刊主編,還創辦了《筆端》,

並先後任敎於珠海學院(1954 — 1960)、新加坡南洋大學(1961 —

1962)、香港中文大學(1965 — 1968) , 1970年任香港浸會書院中

文系主任,1977年兼任文學院院長,至1980年退休2 8 ;他甚至還發起

成立香港英文筆會(English P.E.N.),並任創會會長2 9。李輝英的情

況也很相似,在香港生活的幾十年裏,最少出版了十七種小説集,另

外還有散文集、遊記、隨筆、戲劇、學術著作等;從1963年起,他

P:246

7 2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姆)

先後在香港大學東方語言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及校外課程部

等任敎。至於曹聚仁,他來到香港後不久,即由《星島日報》社長林

靄民聘為主筆’至1954年離職,旋即「遙領」新加坡《南洋商報》,

擔任主筆;1959年,任香港《循環日報》主筆,幾年後,任《正午報》

主筆。他也和徐訏、朱省齋、李微塵創辦墾土出版社,主編《新生年

代》,又與徐訏、李輝英合辦《熱風》半月刊;著作方面,更是遠

比在國內的時期為多,羅孚説過,曹聚仁「一生的著作有五分之四是

在香港完成的,。必須強調,這情形其實是相當普遍的,只要我們翻

開劉以•所主編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即不難見到很多從國內移

來的作家都在香港出版和發表了大量作品’司馬長風、徐速、易君左

等都是比較明顯的例子。此外,還可順帶一提的是’由於他們的政治

背景和取向,不少作家在五六十年代的冷戰時期,在香港能夠得到美

國「亞洲基金會」的美元資助,他們除了得到較大的金錢回報外’還

創造了所謂的「美元文化」。

上面簡單的敘述,目的是要説明不少在五十年代初從國內「南來」

的作家和文化人,在香港的幾十年裏,雖然物質上的回報可能不很豐

盛,甚至有時候在經濟上還會出現問題’但毫無疑問,他們作為文學

作家或文化人的身分’在香港是完全得到充分的肯定的。我們甚至可

以説,正由於他們是來自文化強勢、文學主流的地區,來到香港這

樣一個文化弱勢,幾乎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文學的地方’他們往往很輕

易便獲得優勝、甚至是優越的地位。只要比較一下一些名氣不如他們

的地道香港作家在發表作品時所遇到的困難’便更能夠顯示出國內作

家在來到香港後,始終仍能保持著一種文化強勢,充分發揮文化人的

功能。況且,從五十年代以來,相對於中國大陸和台灣’香港的政治

環境還算穩定,雖然港英政府也有實施思想柑制的措施(這主要針對

左傾的作家和文化人),但整體來説,作家們在香港比在國內時期更

能舒暢自然地從事和發表寫作,又是十分肯定的了。

既然這樣,為什麼這些作家一直沒法在香港建立起一種歸屬感’

卻始終把自己看成是過客?關鍵在於人們怎樣看香港。

儘管香港過去在很多方面也有可能提供了不錯的創作環境’但它

卻有先天性的缺憾,它一直背負著一種「原罪」——作為蠻夷之地的

P:247

「窠路粤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21

原罪。這可分成兩個層面:一是在英國人到來前 ’ 它是南蠻雜居 之

所,自身毫無價值,就是在割讓前夕 ’ 朝廷還不知道「香港」指的 是

什麼地方 3 3 。一是在割讓給英國人後,它成為一處由外國蠻夷所統 治

的殖民地。在這兩種不同理解的背後是一種相同的理論:「居天地之

中者曰中國 ’ 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

上面説過,劉以 ® 以王韜創辦《循環日報》作為香港文學的 起

點,但那是王韜在遊歷歐洲,眼界大開之後的事情。初到香港時 ’ 他

完全抱著一種「華尊夷卑」的觀念 ’ 且把香港視為化外之地。他 抵

港後不久便即批評香港「風土瘠惡 ’ 人民椎魯 ’ 語音侏离 ’ 不 能 悉

辨」3 5

, 跟著在給友人的信中還繼續把香港批評得體無完膚 :

至香港一隅 ’ 蕞爾絕島,其俗素以操赢居奇為尚 ’ 而自放於 禮

法’雜刀之徒,逐利而至,豈有雅流在其間哉!地不足遊,人不

足 語 ’ 校書之外,閉門日多。 3 6

氣路粤港,萬非得已,其俗侏离,•人擾雜,異方風土,只益悲

矣。37

這其實就是一個被迫流徙到化外之地的「中原人士」的喂歎 3 8

’不難

同意,王韜的感受,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迫滯留香港的國內作家及

文化人是十分相似的 。

香港除了是一個處於中原邊緣的蕞爾絕島’住滿了侏离的化外蠻

夷外,更壞的是它竟然成為了英國人的殖民地。英國人不單是蠻夷 ’

且仗著船堅炮利,掠奪中國的領土。從民族主義者的眼光來看,説得

嚴重一點,香港是淪陷了的國土;而令他們最難以接受的’是香港人

竟然甘心在英國人的統治下生活 3 9 。結果便出現了大量批判香港和 香

港人的文字。這樣的例子很多’可以參考盧瑋鑾所編輯的《香港的憂

鬱》’裏面收錄了 1925 至 1941 年間一些「文人筆下的香港」,差 不

多所有論述都是負面的 ’ 用盧瑋鑾的字眼 ’ 是人們「不忘挖她的 瘡

痕」。在他們的論述裏,一個經常被咒罵的是香港那種半中不西 的

狀況,最後就是要將香港推到對立面去 ’ 一個叫屠仰慈的有這樣的説

法:

香港雖然各到各處都是中國人’香港的基礎,始終建立在我們中

國人身上 ’ 但它已經缺少中國的氣息 ’ 失去中國的靈魂 。

P:248

7 2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f祭研討會論文集(下对)

他甚至還説香港到處充滿了「令人作嘔的不自然的洋化」、「充滿了

下賤之尤的奴化」。

雖然這樣極端和激烈的言論相對來説還是佔少數,但毫無疑問’

這許多南來的作家都很愛國’且政治立場大都非常鮮明。對於香港給

割讓與英國人,他們自然抱有不滿的態度。因此,我們見到一些從國

內來的作家,如果他們的筆尖真的觸及香港時,他們往往會以負面的

手法去進行書寫,要揭露出英人治港的種種問題,即一些文學史裏所

説的「現實主義文學」。此外’直接攻擊港英政權的合法性的’還有

葉靈鳳在1967年的暴動期間所寫的歷史掌故,措詞極為激烈。即使

其他作家沒有寫過這樣的文字’但把香港視作「洋」’跟中國對立’

卻是頗為普遍的情況。我們在上面提過李輝英的《郷土集》,序言裏

便清楚流露了這樣的信息。他説有人説他的文章「充滿了濃重的郷土

氣」,「不能和當地流行的洋場氣濃重的文字沆瀣一氣」。不過’他

的決定是「與其去迎合人家’還莫如來你的那一套郷土氣的好’你又

何須顧慮它能否適應南島的空氣、陽光和水分呢?」這一方面把「土」

和「洋」——即中國和香港——置於對立的位置(特別是他在下一段

文字裏鄭重地解釋了「郷土」的意思:「説到郷土 ’那便含有自己的

故郷和自己的國土的意念在內」 ’ 另一方面是擺出一種我行我素 ’

無須顧及香港的客觀環境的態度。當然,這是作家的選擇,我們是尊

重的,但由此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他們沒法對香港產生歸屬感了。

關於香港的本土意識’ 一般較多人接受的説法’是在二十世紀七

十年代開始才慢慢建立起來的。這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跟實際的客

觀環境有關。

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港英政府的統治策略。我們知道’英國

人最早要求割讓海島’目的並不是要從這小海島攫取利益’而是把香

港視為踏腳石’從而開發中國的市場。雖然香港本身後來逐漸發展

成為一個商掉’但直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冷戰時期」以前’香港

主要扮演的是轉口掉的角色。因此’英國在香港所實施的殖民地統治

比較特別,它始終沒有強行把香港跟中國原來的聯繫切斷’或是以完

P:249

「窠路粤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23

全的英國模式強加在一般香港市民身上。因此,一直以來,香港人都

過著跟中國人相同的生活模式,這既有其地理因素,也有政策上的原

因,但無論如何,這是香港沒有能夠建立自己特殊身份的一個主要原

因,而絕大部分香港人都始終把自己認同為中國人。在這情形下,

「香港意識」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

但1967年的大暴動卻帶來重大的改變和深遠的影響。在這次暴動

裡,大部分的香港人都認同港英政府的行動,跟有親中背景的活動分

子劃清界線;此外,在暴動平息後,港英政府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的

社會不安事件,以便能更好的維繫自己的管治權,便重新檢視了它的

殖民地統治策略。負責平息暴動的港督戴麟趾(Sir David Trench)開

始推行一些勞工改革措施,修訂勞工法例,設立勞資關係科及勞工法

庭,又建立民政署,提高市民和政府的溝通,甚至開始提供免費小學

敎育。而1971年履任的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更

積極採取一種比較親民的政策,在上任後第一次立法局會議上便宣

布房屋、敎育和社會福利是他要優先處理的三件事。此外,暴動後的

香港政府亦著重加強「香港為家」的觀念,一方面是透過電台和電視

台作宣傳,另一方面是舉辦了很多活動,最重要的是「香港節」,大

型的遊行和相關活動,不單是用以粉飾太平,而更重要是建立香港意

識;另外還有的是一些特別為年青人而設的大量文娱活動,諸如新潮

舞會、青年聚談會等,「這一來消耗了他們過剩的精力,二來亦令他

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很關心他們的政府」,有助於增強年青人對香

港的歸宿感。這對港英政府的統治有積極和正面的作用,算得上是

1967年大暴動所帶來的一個間接影響。

客觀環境方面,香港經濟在六十年代也開始了長足的發展,為

七十年代的經濟騰飛做好了準備,使香港成為亞太最早富裕起來的地

區,這也有助於香港身分的建立(六十年代’差不多每一個香港人都

去過「工業展覽會」)。有學者甚至認為,經濟發展和社會流動經驗對

構成香港本土意識的影響比政府政策更大4 8。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

的因素,就是1949年以後第一代在香港出生、又或是在孩提時代跟隨

父母來香港的人正慢慢成長。對於這一代的香港人來説,生於斯,長

於斯,除了香港以外,根本也沒有別的「家」了。因此,在香港發展

P:250

7 2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

9

9 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f余文集(下f ^)

史上,六、七十年代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一份在1985年進行的調查

顯示,在八十年代’有百分之59.5的受訪者,在「我是中國人」與「我

是香港人」兩者之選擇後者。他們毫無疑問就是香港的「屬民」。

我們同意徐訏所説,一個地方必須要有自己的屬民’才能產生自

己的文化和文學。隨著時代的轉變’香港的屬民越來越多’香港文學

大概可以產生成果來,而像徐訏等那樣始終把自己視為香港的過客

的,大概也應該越來越少。當然,這並不是説香港再沒有人從別處地

方移來,又或是匆匆的從香港移走。不過,最近十來年裏卻出現了另

一個現象,不少來了香港只有一兩年的作家’都趕緊在自己的書上加

上括號’註明自己的香港身分,看來這是另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注釋〕

1 〈錯誤〉’《鄭愁予詩集》I (台北••洪範書店’一九七九年),頁

123。

2陳乃欣:〈徐紆二三事〉’陳乃欣等:《徐紆二三事》(台北:爾

雅出版社,1980年),頁29-30。

3劉以鬯:〈香港文學的起點〉,《今天》二十八期(1995年),頁

81-83 °

4 徐訏:〈道德要求與道德標準〉 ’ 《徐訏二三事》 ’ 頁 8 3 。

5《原野的呼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77年),頁2 5。

6 心 1 5 :〈台北過客〉,《徐訏二三事》,頁4 1。

7 鍾玲:〈三朵花送徐訏〉,同上 ’ 頁 174 。

8王賢忠:〈風簫簫兮一士人〉’同上,頁191-19 2 ;呼嘯:〈悼念

徐訏先生〉’同上,頁209-210 ;劉其偉:〈徐訏與我〉,收香港

浸會學院中國語文學會編:《徐訏紀念文集》(香港:香港浸會學

院,1981 年)’頁 20-21。

9黃康顯統計過’徐訏在香港寫了十四篇有提及或部分有關香港的短

篇小説,另外有十六篇是完全以香港作背景的,二者加起來,便總

共有三十篇「有香港印象的短篇小説」。參黃康顯:〈旅港作家的

流放感——徐訏後期的短篇小説〉,《香港文學的發展與評價》(香

港:秋海棠文化企業’ 1996年)’頁136。

P:251

「窠路粤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25

0 同上’頁 137-139。

1 同 上 ’ 頁 139 。

2王宏志:《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牛津

大學出版社,1997年)。

3李輝英:《郷土集》(香港:正文出版社,1967年)。

4馬蹄疾:〈論李輝英的散文創作〉’馬蹄疾編《香港文叢•李輝英

卷》(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頁237。

5李輝英:〈《郷土集》序〉,《郷土集》,頁1-2。

6盧瑋鑾:〈「南來作家」淺説〉,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

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119。

7參李偉:《曹聚仁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

387 °

8 陳乃欣:〈徐紆二三事〉,頁 3 0 。

9李輝英:《香港文叢•李輝英卷》,馬蹄疾編:(香港:三聯書

店 , 1995 年),頁 1 。

2 0盧瑋鑾:〈「南來作家」淺説〉,頁117。

21李輝英:〈自序〉’《李輝英中篇小説選》(香港:南方書屋,1983

年),頁 1 。

2 2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頁

11 °

2 3例如二難説:「香港之種種情形,我一見後,不禁佩服英人辦事魄

力之雄厚’雖號稱‘中國之花’的上海,幾不可比擬。」二難:〈香

港一督〉,收盧瑋鑾編:《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1925-

1941)》(香港:華風書局,1983年),頁7 7。

2 4老向:〈香港想像記〉,同上,頁150。

2 5徐速:〈憶念徐訏〉,《徐訏紀念文集》,頁8 7。

2 6劉其偉:〈徐訏與我〉,同上,頁2 0。

2 7曹聚仁晚年在香港被迫遷離寓所,惟有遷到澳門妹妹曹守三處,最

後在澳門鏡湖醫院病逝。在他去世後,親屬與香港南天圖書公司及

三育圖書公司交涉,得到的結果是兩張欠單:欠三育圖書公司三千

三百九十七元,欠南天圖書公司五千元,且還得將一些資料和書稿

P:252

72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交南天圖書公司作抵押。參李勇:《曹聚仁研究》(貴陽:貴州人

民出版社,1991年),頁37-41。

2 8〈徐訏〉’劉以®主編:《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香港:市政局公共

圖書館,1996年)’頁74-77 ;吳義勤:《漂泊的都市之魂——徐

訏論》(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1993年)’頁2 37 ;《徐訏紀念

文集》’頁348-349。

2 9參李_玲:〈香港英文筆會簡介〉,《香港文學》十八期(1986年

6月5日),頁94-9 5 ;徐東濱:〈徐訏與筆會〉’《徐訏紀念文

集》,頁67-70。

30呂剛••〈李輝英作品年表〉,《香港文叢•李輝英卷》,頁223-224 ;

〈李輝英〉,劉以g主編《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頁31-33。

3 1李偉:《曹聚仁傳》,頁404-406。

3 2羅孚:《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

司,1993 年),頁 14。

33 1841年,當英國人要求割讓「香港」的時候’清廷的官員還須這樣

向道光解説:

該處與赤柱、紅香爐、裙帶路各處互相础連,形如鼎足,共為

一大島’周圍約四十餘里,裙帶路與尖沙嘴兩相對崎。若就香

港鼎形一足而論’周圍共約三十餘里……(〈奕山等奏查明琦善

與義律晤談情形等摺〉,錄自馬金科主編:《早期香港史研究

資料選辑》上册〔香港:三聯書店’ I 998 年〕,育 4 4 ) 。

3 4石介:《徂萊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卷十,

頁 116。

35〈寄楊醒逋〉,《毁園尺牘》(北京:中華書局’ 1959年)’頁70。

3 6〈寄穗垣寓公〉’同上,頁7 2。

3 7〈與吳子登太史〉’同上,頁7 6。

3 8我曾另文討論過王韜的香港論述,參王宏志:〈中國人説的香港故

事〉,王宏志、李小良、陳清橋:《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

來》(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頁30-39。

3 9例如「錫金」告新讀者,他在香港電影院看到「片末的一段英皇的

御容和‘神佑吾王’的歌唱時’華人們的從嘻皮笑臉一變而成一派

P:253

「窠路粤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 727

忠順」。錫金:〈香港閒眼〉,收盧瑋鑾編:《香港的憂鬱》,頁

189 ;另外,「友生」説到香港人不准居住在港島山顛時,他的感

受是:「然吾人所痛惜者,不在英人之狹小,而在國人之無恥」。

友生:〈香港小記〉,同上,頁五零。即使魯迅也嘲諷了香港人充

當英國人的奴隸。〈再談香港〉裏出現了這樣的詞句:「英國僱用.

的中國同胞」、「掛英旗的同胞」、「英屬同胞」、「奴氣同胞」、

「主人翁」、「洋主子」等,都是描述了香港的英國人和中國人的

主奴關係。魯迅:〈再談香港〉,《魯迅全集》卷三(北京:人民

文學出版社,1981年),頁535-541。

4 0 《香港的憂鬱》,頁 2 。

4 1 〈寄懷上海〉,同上,頁 157 。

4 2霜崖(葉靈鳳):《香江舊事》(香港:益群出版社,1968年)。

4 3李輝英:〈《郷土集》序〉,頁1-2。應該指出,把香港跟「郷土」

對比’確是李輝英的用心。在《郷土集》的序言中,還有這樣的一

段文字:

把東北的冰封雪結的畫面,拿來和南島的四季長夏對照一下,

就前者的孤陋單簡,比照後者的光怪陸離,未必不能放發你個

人想要深入一步去探究、去比較、去思考的興趣。至於北國 農

民樸素的風範,艱苦耐勞的特質,説不定還會引起南島人士一

些兒驚奇之感呢(同上 ’ 育 3 ) 。

4 4 就是在英國已經佔據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後,英國首相索爾伯 里

(Lord Salisbury)和他的第三屆內閣還曾這樣説過:「別國政府如

果追求貿易,那是為了借以獲得領土 ;而如果英國政府追求領土,

那是為了借以獲得貿易」,錄自齊鵬飛:《日出日落:香港問題一

百五十六年(1841-1997)》(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年),頁165。

4 5關於麥理浩的治港政策,還有一點是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是第一位

由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派來的香港總督。在他以前的港督,都是

由英國政府的殖民地部委派,但六十年代後期,殖民地部、聯邦事

務部及外交部合併,成了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簡稱外交部。由外交

部管理殖民地,殖民統治色彩可稍為沖淡。參高ffi、瑪仲平:《從

砵甸乍到彭定康——歷屆港督傳略》(香港:新天出版社,一九九

四年),頁 195 。

P:254

72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f余文集(下f^)

4 6洗玉儀:《六十年代——歷史概覽》,收田邁修、顏淑芬編:《香

港六十年代》(香港:香港藝術中心,一九九五年),頁 8 2 。

4 7在一九六零到一九六九的十年裏,香港的製造業工廠從5,346家增

力口到14,078家,僱用人數由二十二萬四千多人增加到五十二萬四千

多人;港產品出口從約二十九億元增加到一百零五億元;進出口貿

易從九十八億元增加到二百八十一億元。。參金應熙:《金應熙香

港今昔談》(北京:龍門出版社,一九九六年)’頁110。

4 8 呂大樂:《唔該,埋單!》(香港:閒人行, 1997 年),頁 2 9 。

他基本認為香港政府在 1967 年的暴動後所採取的種種政策,並 沒

有產生預期的效果。他説 :

現在事後看來,我們明白當年多項官方改革(例如設立民政司

署,推出「香港節」) ’ 既無法將民眾的訴求納入官方的渠 道

(七十年代诱現的社區严�爭是有力的説明)’亦無法在民幕中培

養歸屬感(「香港節」無疾而終是一個案例)。這樣説並不是要

否定兩次騷動、暴動對香港社會所造成的衡搫,問題是衡擊 過

後,在當時疽民地管治的框框裏,並未有條件可以為「本地 意

識」的發展提供所需養分。 … … 至於官方的活動 ’ 根本未能 做

到民眾動員、加強歸屬感的效果。今天我們所見的「香港 意

識」,根本不是殖民地政府從上而下的宣傳工作所直接造成的

產物。(同上,頁2 7 )

49 Lau Siu-kai & Kua n Hsin-chi, The Ethos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Hong Kong: Th 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 g Kon g Press, 1988).

P:255

從近儉、遠儉到不偷——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255

黃國彬

黃國彬,廣東新興人,1946年出生;香港大學

學士、碩士、多倫多大學博士 ; 1974-1982年先

後在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約克大學語言文學系

任敎;目前為嶺南學院翻譯系敎授兼系主任;著

有詩集《息壤歌》、《吐露港日月》、《雪魄》、

散文集《華山夏水》、《三峽、蜀道、峨眉》、

評論集《中國三大詩人新論》、《文學的欣賞》

等二十餘種。

〔論文提要〕

在創作世界裏,誰都經過吸收他人所長、間接或直接師事時人與前賢

的階段。由浸淫於當代作家的作品而不知不覺吸收營養,漸漸轉益多

師,實行多元模仿,直到放眼中外與古今的文學作品並加以創造性轉

化,這就是一般作家包括香港作家的寫作三階段:近偷、遠偷、不

偷。本文綜論了這一現象與規律’並附述了個人的經驗。

——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從近偷、遠偷到不

P:256

7 3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從近偷、遠偷到不偷

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黃國彬

互聯網(Internet)是資訊世界的一大發明,最近幾年席捲了千千

萬萬的機構、家庭。目前只是星火初燃;發展下去,注定要説:「我

是阿耳法’也是奧每彻;是太始’也是終極;是至先,也是至後。」1

互聯網之妙,在於無窮無盡的資訊,匯合為毫無止境的大洋,彼

此隨時交流’再沒有人我之分,任何一部電腦,都可以直通其他電

腦;結果是數不盡的電腦,結合為一座超級星系;星系裏脈沖相連,

光波互通,如億萬兆個心臟,分分秒秒都在呼應彼此的搏動。

其實,這種以萬腦為一、萬智為一的系統,夏娃一出生就已經形

成。夏娃出生前’全世界只有亞當一個腦袋’自給自足’不假外求。

夏娃出生後’天地間有了兩個思維系統,彼此需要溝通,同時也免不

了互相影響。

此後’地球上腦袋的數目日增,供大家取用的數據越來越多;每

個腦袋在有生之年都可以影響其他腦袋,本身也可以受其他腦袋影

響。正如約翰•德恩(John Donne)所説:「誰也不是孤島一座,並

非完整自足;人人都是歐洲的一小塊,是大陸的一部分。」2夏娃出生

後,人類就開始互相依賴,互相影響。這種依賴和影響不受時空限

制,可以隔著千里萬里、千年萬年發生。在每個人的意識或潛意識

裏’有幾千年、幾萬年前的袓先在思索;有他們的慾望,也有他們的

驚恐。這一現象,已經有弗洛伊德和榮格等心理學家闡發過。在文學

界,詩人兼評論家艾略特也曾間接論及。艾略特説過:

P:257

從近儉、遠儉到不偷——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731

我們往往會發現,〔一位詩人〕的作品中,受已故詩人(也就是

先辈)的不朽素質影響得最強烈的,也許不僅包括最優秀的 部

分,還包括最具個人特色的部分。3

單靠本身,任何詩人,任何一門藝術的藝術家都不會有完整的存

在意義。4

艾略特的論點廣受稱道,主要因為他看透了傳統和個人的關係,

知道作家要成大器,必須取精用宏。那麼,作家(艾略特在文中舉 詩

人為例)是怎樣利用傳統的呢?關於這點,艾略特也有獨到的見解:

要蓉別詩人的高下,看他如何借用別人的材料,是極為可靠的一

個方法。不成熟的詩人會模仿;成熟的詩人會偷盜。拙劣的詩人

會把所得的材料弄得面目全非;出色的詩人則會加以改良,至少

是推F東出新。出色的詩人會把贓物像鑄為完滿而獨特的詩情,與

被掠者的作品完全不同;拙劣的詩人卻會把贓物拼凑為雜亂無章

的東西。5

艾略特的論點,與中國的傳統説法相通。中國人説:「天下文章

一大抄」。又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吟詩也會偷」。第一種説

法以妙語指出作家抱彼注茲的現象,遙呼今日互聯網上各取所需的交

流活動。第二種説法,強調浸漬薰陶的重要性,明言先輩能影響 後

生。在創作世界裏,誰都經過吸收他人所長、間接或直接師事前賢的

階段;李白如是,杜甫如是,葉慈、艾略特、喬埃斯和但丁、莎士比

亞也無不如是。成就越大的作家,所事的老師越多。以互聯網為喻,

一位大作家成器之前,必須坐在電腦旁,日以繼夜’貪得無厭地潛游

於溉無際涯的數據海洋;只有這樣’他才會博,才會大’才會宏闊精

深。所謂數據海洋,是指世界文學的總和 。

就中文文學的發展而言,香港是最早享用文學世界互聯網的 城

市。由於香港的地位特殊’在台灣和大陸開放前,香港作家可以輕易

讀到台灣和大陸出版的書籍;台灣和大陸的作家卻在頗長的一段時間

內彼此隔絕。此外,若説放眼世界,在八十年代之前,香港也比台灣

和大陸方便。有志創作的香港青年,起步時已經具備優越的條件去鑽

P:258

73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研「偷藝」 。

香港作家的寫作道路,大致可分三個階段:近儉、遠儉、不儉。6

在第一階段開始之前,也許還少不了模仿;不過嚴格説來’模仿

不算真正的創作,所以只能稱為預備階段 。

就年齢而言,喜歡模仿或止於模仿的,大都是二十歲前後的青少

年。他們由於涉《未廣,通常會以自己喜歡的作家為師’在內容和技

巧上亦步亦趨。這一階段頗像書法中的臨摹:臨摹的對象不管是歐陽

詢、褚遂良還是李北海,一般都可以幫初學者起步 。

在這一階段 ’ 有兩點必須注意 。

第一 ’ 模仿階段不宜太長 ’ 否則初學者就會變成超齢學徒。 當

然,由於各人的才情有別,有些作者稍事臨摹,就可以向老師行禮道

別,寫自己的書法,而且往往出手不凡;有些作者’也許要晚些才可

以成器,一時還未能放下法帖。

第二,即使在模仿階段,初學者也須轉益多師,實行多元模仿;

模仿的對象越多,初學者所得的好處越大。就初學寫作的青年而言,

腦袋像廟宇:裏面只供奉一個偶像 ’ 就會出現一神堂、一言堂的 局

面。天天膜拜同一位神祇,充其量只能學到一種神通;多供幾個 偶

像,廟宇就不致被一神壟斷。況且神祇世界也像人類世界:諸神互相

制約,廟宇就會有健康的平衡。不過這一階段畢竟是模仿階段,作者

的一舉一動都會有明顯的模仿痕跡;作品一發表,讀者就可以指出,

某一主題、某一情節、某一技巧、某一句型、某一修辭方式來自 何

方。假如作者模仿的對象不止一人,讀者更會看見一位以上的老師在

作品中出現。以詩為例,作品的意象可能出自甲,節奏可能出自乙 ’

主題又可能出自丙。以香港為例’我們翻開許多年輕作者的詩集、散

文集、小説集,所見往往是他人的面目。不過這階段是絕大多數年輕

作者所必經,完全無可厚非。供青年人模仿的名家,就像跳水運動員

腳下的跳板:跳板可以給運動員提供立足點,讓他跳出多姿多彩的花

式;名家呢,也可以幫初學者起步,讓他走向寬廣的創作世界 。

預備階段結束,作者告別了偶像’動筆時懂得偷’就進入創作的

第二階段了。

所謂「偷」,至少有兩種。第一種出於蓄意;第二種出於無意。

P:259

從近儉、遠儉到不偷——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733

蓄意的偷,是看見某一技巧、某一主題可以借用,就「順手牽羊」,

「據為己有」。無意的偷,是作者在某一作家的作品裏浸淫日久,不知

不覺吸收了營養,揮筆時有自己的妙處。情形就像武俠小説裏的小和

尚,多年來看老和尚舉手投足,受到潛移默化,有一天遭強敵圍攻,

情急間兩手一撥,強敵竟全部吐血倒地。這時他才知道自已練成了精

湛的武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吟詩也會偷」裏的「偷」,就屬

於這類。讀唐詩的人原無偷意,但浸漬日久,有一天在雅集裏被迫 應

和,出口竟能成詩 。

這兩種過程既然是偷,一般讀者已經難以覺察。不過難以覺 察

的,只是一般讀者;有鋭目的行家,還是看得出的。因為這階段只是

近偷,作者所牽的羊往往來自本村或鄰鎮;對數十里方圓的牧羊情況

有了解的,仍會知道作者所牽的羊,究竟來自白石村還是水門鎮 。

第三階段,又要請二十世紀的神偷手艾略特來闡述了。艾略特偷

拉佛格(Laforgiie),偷伊麗莎白時代的劇作家,偷玄學派詩人,偷但

丁……贓物到手,就巧妙地變為自己的羊,來源再難以辨認。因此談

到遠偷,最好請這樣的一位神偷來現身説法。那麼,就請艾略特繼續

暢談「偷藝」吧:

一位出色的詩人借用前人的作品時,通常會以時代久遠、語言不

同或興趣相異的作家為對象。查普曼借用塞内加;莎士比亞和章

伯斯特借用蒙丹納。追隨莎士比亞的兩位名家——章伯斯特和圖

爾納,在成熟作品中不借用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和他們相距太近

了,在這方面起不了作用。7

這是神偷手在自道兼道人,可以給初學者不少啟發,同時也叫我

們恍然大悟:「哦,莎士比亞原來是超級神偷!」在香港,初動「偷

念」的作者,大概只會向現當代的港、台、大陸作家打主意。這樣的

「偷場新手」,本領再高,也會被人識破。因此有志於「偷藝」的香港

作者,應該放眼中外,放眼古今,把三隻手伸向時間的深處和空間的

遠處。

放眼中外’放眼古今,除了有避免識破之功,還有另一種好處。

這種好處,艾略特也説過 了 :被盜者的時空久遠或語言週異,對「偷

者」的影響比較健康。近偷時,被偷者和偷者相同之處較多,偷來的

P:260

7 3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東西不易「改頭換面」,偷者要擺脱被偷者的影響較難。反之’偷來

的東西如果源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地

域,在「偷運」過程中常會適當地「走樣」’結果「贓物」一到「賊

窩」,就是另一境界。這種「創作式」的偷’對偷者的文化和偷者本

身都利多弊少。以這一標準衡量’艾略特偷但丁 ’龐德偷普羅旺斯詩

人,莎士比亞偷蒙丹納,李白偷屈原’杜甫偷《文選》作家’都在發

揚精湛的「偷藝」。

一位作家精於遠偷’已經是文學界高手了。到了這境界,他已經

妙手空空,大巧若拙,三隻手何時伸出’伸時又伸向何方,都不容易

為凡眸覺察。不過遠偷之外’還有一種境界’艾略特縱論「偷藝」時

沒有提到:比遠偷還要勝一籌的不偷。所謂「不偷」,不是説作者不

諳「偷藝」’而是説他的武功已經出神入化,能夠「從心所欲」而「不

跪矩」,超越了「遠偷」階段。再以武俠小説為喻:到了這境界’他

不再需要武器,動念就可以克敵殺人。到了這境界’他已經是御虚而

行的大師’以萬智為己智,以宇宙之魂(animamimdi) «為己魂’以

廣廣闊無邊、禱覆天下的互聯綱為自己的思維;一動念’互聯網內的

無窮數據,就會像萬千星海’在無邊的想像世界幻變成前所未有的千

瓣玫瑰。杜甫、但丁、莎士比亞的境界’就是這樣的境界。

香港的作家朋友’你是在近偷’遠偷,還是不偷?

本文論及寫作的三階段’沒有列舉個別的香港作家為例。要舉個

別例子,必須對個別作家詳加研究’像偵探一樣找尋「賊贓」’找尋

「罪證」,否則就會犯「誹誇罪」。而這麼龐大的一項研究,非這篇短

文所能勝任。但研究香港作家的「偷技」’仍然是一項有意義的工

作。既然詳談香港同行的「偷」’需要大規模的準備工夫’而要談本

人的「偷」,只要「從實招來」就行’因此’下面以最難蹤跡的「遠

偷」和「不偷」為例,説説個人的經驗。

對於中外文學,我一向都有興趣,因此遠偷時可以找到不少「受

害人」。不過由於篇幅所限’在此不能一一驢列二十多年來遭我「光

顧」的「事主」,只打算舉一兩個真正稱得上「遠」的遠偷例子。

P:261

從近儉、遠儉到不偷——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735

讀過拙著《華山夏水》、《三峽、蜀道、峨眉》的朋友,如果 再

翻開這兩本散文,重看《一切風雲的中心》、《萬里長城》、《東嶽》、

《長江》、《長安》、《黃河》、《峨眉》諸篇,當會發覺’裏面的高

潮片段特別長;最長的一些段落,篇幅往往超過許多常見的散文。 譬

如在《一切風雲的中心》裏,描寫長安街和天安門廣場的部分(也就

是全文的核心)共有三大段(「他們沿王府井大街南行……壽命可達八

百至一千年」),字數幾達三千。一般的散文家寫一個景或幾個刹那的

經驗時,下筆鮮會這麼重。就篇幅和技巧而言,這些片段頗像漢賦。

漢賦常常大規模羅列細節,創造弧形銀幕效果,大開讀者的眼界。我

在這些散文裏,也設法在讀者眼前展開弧形銀幕。批評漢賦的論者,

喜歡説漢賦之弊在於「鋪張揚厲」。其實,「鋪張揚厲」一語原無貝乏

義。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鋪張揚厲」是「張大其事,極意宣

揚」的意思,語出韓愈《潮州剌史謝上表》:「鋪張對天之閎休,揚

厲無前之偉蹟。」宋代王明清《揮麈錄•王知府自跋》則説:「先人

於是輯《國朝史述》焉,直欲追倣遷固,鋪張揚厲,為無窮之觀。」就

內容而言’這兩段引文中的「鋪張揚厲」都沒有賠義,反而説出了”鋪

張揚厲”所能產生的一大文學效果:經過「鋪張揚厲」,「閎休」和

「偉蹟」才能展現;經過「鋪張揚厲」,作者才能「為無窮之觀」。這

一技巧,荷馬、維吉爾、但丁、米爾頓、蟻垤、廣博等大家都採 用

過,而且分別創造了為朗吉努斯(Dionysius Cassms Longinus)所稱頌

的「崇高」或「壯麗」效果。

大學時期,我常常喜歡翻閲《文選》;日後寫作,有意或無意間

以漢賦為遠偷對象,是十分自然的。不過在《華山夏水》、《三峽、

蜀道、峨眉》和我日後所寫的史詩式散文中,我從漢賦偷來的主要是

詞彙。在這些散文裏,寫到大事、大景時,我也會像司馬相如、 班

固、張衡那樣’花許多篇幅’以工筆描寫細節。不過漢賦有時候會止

於羅列,交代細節時流於堆砌,不一定能推動作品的發展 :

其東則有蒸圃:衡蘭若,弯窮葛蒲。江薙藁蒸,諸拓 巴

宜 。 … … 其北則有陰林:其樹极栴豫章,桂椒木蘭,檗離 朱

楊……(司馬相如:《子虚赋》)

因此在史詩式的散文裏,我總設法避免這一弱點。其實,處理上述散

P:262

7 3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文的高潮時,我的「三隻手」伸得更遠。所謂遠’不僅指時間和空間

而言,而且還指藝術類型。

一般人遠偷,大都偷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學作品。在上述散

文裏,我除了偷古希臘劇作家、但丁、米爾頓之外’還偷莫扎特、貝

多芬、米凱蘭傑羅(Michelangelo)。也就是説,我的偷,已經從文學

移到了音樂和緒畫範疇。這樣的偷’是否神不知,鬼不覺呢’我不敢

遽下斷語,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我這樣偷’被人識破或者被警察抓

到的機會應該微乎其微。

我的這種偷念,大約萌生於初聽莫扎特《安魂曲》、貝多芬《第

五交響曲》、《第九交響曲》和初看米凯蘭傑羅西斯提納(Sistina)敎

堂的壁畫《創世紀》的日子。

《安魂曲》、《第五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的好處,需要一篇

長文才談得透徹,在這裏只説説樂曲與我的遠偷有甚麼關係。莫扎特

和貝多芬的三首樂曲彼此雖然互異’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上升到高

潮的時候,還會像大鵬那樣不斷高翥,叫人聽到、看到、感到天外有

天;或者在高潮處長時間變中生變,像波音七四七那樣巡航、往復,

給聽者淪肌浹髓的徹底震撼。至於米凱蘭傑羅在西斯提納敎堂的壁畫

《創世紀》,則在極廣的空間經視覺感官一再震撼觀者’直到觀者魂搖

魄蕩才罷休。所謂崇高,所謂壯麗’所謂嘆為聽止’嘆為觀止,完全

叫這三首樂曲和這一偉大的壁畫表現得淋演盡致了。在上述的一些散

文和日後的一些作品(如《尼亞加拉瀑布》、《鳥道之上》、《風入

四蹄》、《訪海神》、《馭光超光》)裏’我除了偷《莊子》’偷《列

子》,偷《淮南子》’偷《山海經》,偷漢賦’偷屈原’偷李白’偷

杜甫’偷蘇軾,偷西方和印度的史詩,偷古希臘的劇作家,還偷莫扎

特、貝多芬、米凱蘭傑羅’偷他們創造崇高或壯麗效果的絕招。當

然,這樣肆無忌憚地大偷特偷,而且又偷得這麼遠,是否仍會被文學

法庭的法官判為偷竊罪呢,我也不敢肯定了。出於虚榮心,出於主觀

願望,我是希望法官判我為「上偷不偷」,「竊詩國者為諸侯」的。

我有一個未經證驗的看法:崇高或壯麗境界,不是所有的作家都

可以企及的。有能力達到這一境界的高手,在中外的文學史上都只佔

極少數。而且即使這些極少數的幸運兒,也不是在創作歷程中的任何

P:263

從近儉、遠儉到不偷——香港作家創作三階段與一份「自供狀」 737

階段,都可以隨意上升到這一高度。作家能升到這一高度的時期,必

定是他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以電學為喻,只有威力最大的極少數發

電機,在功率最高的日子裏才有能力發出崇高或壯麗的光輝;而每部

發電機的高功率階段有長有短,因「機」而異。少數幸運的發電機,

必須抓緊本身功率最高的歲月,發其偉電,放其大光;否則高功率階

段一過’就只能安於點尋常電燈之職了。

〔注釋〕

1這是《新約聖經•啟示錄》二十二章十三節裏面上帝所説的話。原

文為:\"eyco Ei[ii x5 Kai t o Q^eya, 'apxrj Kai teXos, 6 pcoxos

Koa 5 eoxaxos.\"

2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 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Meditation XVII\".

3 \"We shall often find that not only the best, but the most individual

parts of his [a poet's] work may be those in which the dead poets, his

ancestors, assert their immortality most vigorously.\"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T. S. Eliot, Selected Essay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51), p. 14.

4 \"No poet, no artist of any art, has his complete meaning alone.\"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 T. S. Eliot, Selected Essay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51),p. 15.

5 \"One of the surest of tests is the way in which a poet borrows. Immature poets imitate; mature poets steal; bad poets deface what they take,

and good poets make it into something better, or at least something

different. The good poet welds his theft into a whole of feeling, which

is unique, utterly different from that from which it was torn; the bad

poet throws it into something which has no cohesion.\" \"Philip

Massinger\", T. S. Eliot, Selected Essay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51), p. 206.

6這三個階段,也可以形容其他地方的作家。

P:264

7 3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7 \"A good poet will usually borrow from authors remote in time, or alien

in language, or diverse in interest. Chapman borrowed from Seneca;

Shakespeare and Webster from Montaigne. The great followers of

Shakespeare, Webster and Tourneur, in their mature work do not

borrow from him; he is too close to them to be of use in this way.\"

\"Philip Massinger\", T. S. Eliot, Selected Essay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51), p. 206

8 拉丁文 anima mundi ’源出希月隱文 \\jA)%r| TCro Kocjjacn) ’是「宇宙

的靈魂」之意。指分佈於宇宙萬物,統攝宇宙整體和局部,使萬物

井然有序的精神力量。

P:265

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實踐 739

潘銘桊

潘銘燊’廣東中山人,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

中文大學’後獲柏克萊加州大學碩士及芝加哥大

學博士學位。返港執敎於香港中文大學,其後數

度赴美國研究及進修。1989-1991年任加拿大中

國文化圖書館館長。1992-1995年任敎於香港城

市大學。1995年8月起任敎於香港敎育學院。

歷任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理事、加拿大華裔寫作人

協會副會長、香港及海外紅樓夢學會主席、香港

市政局文學藝術顧問團顧問、香港作家出版社義務總編輯、香港作家

聯會理事。著有散文隨筆集十三種,學術專著四種’工具書三種。

〔論文提要〕

香港作家群中很多對於「引用」辭格有所偏嗜。在他們的筆下’這種

修辭方式表現出貫通古今中外、兼及雅俗的取材方向。形式上也相當

多樣化’尤多意引;且有不少兼格的嘗試’如引用兼比喻、引用兼仿

擬、引用兼層遞、引用兼對偶、引用兼藏詞等。總而言之’香港作家

在「引用」辭格上的實踐是成功的,而且證明了這種修辭方式的適切

性。

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竇

P:266

7 4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竇踐

•潘銘燊•

引言

對於「引用」辭格,一般的定義是:「引取其他有關言論、材料、

或者文獻、史料典籍、格言、成語、警句、故事、寓言、歌謠、俚語

等,以闡明或佐證自己的論點’表達自己的感情。」1這是一種源遠流

長的修辭方式,使用範圍也很廣,往往令到文章更形充實,甚至生色

不少。自覺地頻密使用「引用」辭格’叫做「繁徵博引」’形成一種

寫作風格。

筆者研究修辭,從作品中搜集辭例,發現「引用」辭格在香港作

家的筆下相當普遍。學者作家如余光中、蔡思果(思果)、陳耀南、

黃維樑、黃國彬等固然如此,非學院派作家也有喜歡「掉書袋」的,

如董橋、李碧華等。甚至長於白描、筆法平易親切、以青少年為寫作

對象的作家如阿濃,也有「愛情不能當飯吃,快三十歲的人許多都已

曾經搶海,不再堅持除卻巫山不娶不嫁……」2的話頭。

香港作家中愛掉書袋的一群,有時作品中「引用」辭格的密度是

非常高的。這是思果早期作品的一項主要特徵,在《腳色》文中,他

引了莎劇《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亨利四世》《漢姆雷特》、清官

假扮賣卜、祝英台扮男裝、京劇反串、果戈里《巡案》、馬克吐溫《一

百萬鎊的鈔票》、或密斯托克利(Themistocles)、蒲柏(Alexander

Pope)、英國首相艾登爵士3。董橋在不足1,400字的《蓍草等等》文

中,引了英國民謠、《辭海》、《韓詩外傳》「非傷亡簪」條、《本草

綱目》兩條(「梳篦」「蒲席」)、John Campbell《Hermippus Revived》、

巴爾札克説一夜風流使他損失一頁上好的小説、約翰森博士的字典沒

有髓字等九條資料4。陳德錦在《宣誓》文中’引了《泰誓》、《牧

誓》、《聖經》、莎劇《亨利五世》、培根等六條資料5。

P:267

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實踐 741

「引用」辭格在香港作品中出現的情況’不單表現為作家人數多、

運用密度高兩項特征,而且在材料上收採範圍廣泛’形式上有不少新

穎的嘗試。可以説,修辭學家研究「引用」辭格,如果從香港作家作

品中選材,一定不會失望。本文所舉,只是就筆者讀書筆記信手拈

來,而且只收散文辭例。許多值得探討的作家和辭例’本文都不及收

錄,這是不喻自明的。

(-) 選材的多樣 化

「言論、材料、或者文獻、史料典籍、格言、成語、警句、故事、

寓言、歌謠、俚語」,篇首所引定義舉例所及的「引用」辭格取材範

圍雖然不小,但是還不能涵括香港作家寫作的腹筍。

「引用」的取材,本來不限於前言往行,朋友、同時代人都是很好

的徵引來源。思果在《像片簿》文中談到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説「誠

如我的朋友某君對一個西人所云,我們穿綢的時候’你們還住在樹上

呢。」6曾敏之《空間》文中引述的「春有西樵七十二峰秀’夏有鼎湖

瀑瀉綠玉裳,羅浮冬聳參天碧’飛霞秋爛層崖殷:四時無日不見風物

美,久非雨瘴兼煙蠻。」7便是朋友的詩句。小思譴責「香港是一個只

有買與賣、顧客和售貨員的城市。」8引的是久居香港的一位外國記者

的評語。

對於認為書面資料較為可以徵信的作家來説,樂意引用的多是見

於記載的前人言語和行事。

自然是以浪玻上口的詩詞為最佳引文。張君默在《歸來似春燕》

文中談到跟遠去了的朋友相聚,引了韋應物的詩「廣陵三月花正開,

花裏逢君醉一迥。南北相過殊不遠’暮潮從去早潮來」以杆寫歡懷9。

聚的相反是散,古蒼梧在談《別》的文章裏’説道中學同學畢業後失

去聯絡’引莊子「魚相忘於江湖」來形容1。。黃子程《一排很長的書

隊》説那些排在書架上等着要看的書’又給別的書插了隊,「劉郎已

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11古德明在《李金髮和假金髮》裏説時

人紛紛把頭髮染成洋人髮色’引劉禹錫詩句「好染髭鬚事後生」作一

反襯I 2。余光中愛引詩作為文章的開頭或是結尾’如《春來半島》引

李商隱《李衛公》詩(「絳紗弟子音塵絕」)作為開篇I3

;《記憶像鐵

P:268

7 4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軌一樣長》則引土耳其詩人塔朗吉(CahitSitkiTaranci)詠火車的詩

作為結尾I4。其他古語故典,在香港作家作品中也比比皆是。

香港作為東西文化交匯之地,香港人兼受華洋敎育的薰陶,作品

中除了中國故實還充滿西人言行,也就不足為奇了。余光中《催魂鈴》

談信使投郵於水,除了《世説新語》殷洪喬的名士作風外,還徵引了

一位阿根廷郵差的雷同事跡I5。董橋的家書《父親加女兒等於回憶》,

和愛女大談Sir Walter Scott和George Grossmith^^。當然,那是出於

一位「讀狄更斯的聖誕故事給女兒聽」的父親。陳德錦談昆蟲的文章

《蠅•蜂•蝶》,開篇引述林特(Robert Lynd)的名言「在伊甸園時

代,一切花朵皆如昆蟲之奇’所有昆蟲亦如花朵之美。」17讀來令人覺

得不作第二句想。除了在引號內的言語外,有些似非徵引卻是徵引的

文字也是來自西方的。李碧華從京都買回來幾罐「抹茶」,因為茶色

特別,人人都不肯喝,她因此慨嘆「吾之蜜糖,彼之础霜」I8,這應該

是出自英音彥 On 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

香港作家在經營「引用」辭格時,當然能夠像孔子般能作「雅

言」。但是,往往也在情景適合時不避俚俗。也是李碧華,談到報刊

上漏排或多排一個「不」字’引了「一粒老鼠糞,攪壞一鍋湯」的俗

語I9。陳耀南引的「死雞撐飯蓋」充滿粤味;另文引的「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則引進了台灣民間風味。

(二)形式的多樣化

「引用」辭格的形式,修辭書上有各種分類。近人通常分為明引、

暗引、意引三種,都可以在香港作家的作品中輕易拈出例子,而以意

引最為動人。成功的意引,可謂「水中着廳,飲水乃知蜜味」。張君

默的句子「給春風吹成綠色」源自「春風又綠江南岸」;王良和的

「怒濤寂寞打孤城」2 3則脱胎於「潮打空城寂寞回」。羈魂談到某安置

區每當上下班路旁便擠滿無牌小販,「蜂醸蜜蠅爭血蟻排兵般密ffi成

一片紛亂哄鬧」,那是把元曲化用到現代散文中了。

請看下面一則文字:

讓輕似夢的自在飛花,細如愁的無邊絲雨,都期望着重來的春

天,解舞於白玉堂前吧。 2 5

P:269

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實踐 743

這是把「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白玉堂前春解舞」兩

則引文,渾然無跡地熔鑄在一起。請再看 :

拈一朵白蘭,走遍三千大千,從青梗峰走到获姑射’從获姑射走

到閬風,從上一世走到下一世,最後,湖游溯淘,在水一方,在

水之漏’在晨光初現、白露未時的時分’看她件立在水中央’嫣

彼此以一朵白蘭,證前生的盟誓。 2 6

優美的意象,來自《詩經》、《楚辭》、《紅樓夢》

的神話世界’都給作者溶裁進到一個幽絕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境界。

有時一種修辭手法之不足 ’ 作家更會進而同時運用超過一種 辭

格,這在修辭學上叫做「兼格」。「兼格」增加了語言的密度、強化

了修辭的效果,作品因此也較為耐看。請看:

小夫妻爭吵 … … 偶然一天風浪,才视映得出波靜縠紋平的好 日

子 ’ 但年年日日的驚濤拍岸,堅硬如岩,也逢浪询盡的悲哀。 2 7

這是引用兼比喻(引用蘇東坡兩處詞句) 。

在那間大學客串一個學期……總覺得在和他們搶飯碗’大有「吾

雖不與子爭食,而子因我而餓」之感。 2 8

這是引用兼仿擬(化用「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引用兼仿

擬的修辭 ’ 陳耀南是高手。請看以下三則 :

或者有人説:埃,我是「苟全性命於亂世 ’ 不求聞達於 電

台」……問題是:「是非」不請自來,「煩惱」避無可避’不靠

舌劍唇槍,就不能好好解決。 2 9

化用「苟全性命於亂世 ’ 不求聞達於諸侯」 。

大學文科的同學,是步武前塵,還是出 「英」 泥而不染 ?

化用「出汙泥而不染」 。

「菲林」殘舊’影象應當模糊;現在自己「對人成三影」,卻每個

影象都很清晰,只是複4而已。麻煩,應該出在「鏡頭」部分。

化用「對影成三人」。再看其他作家的例子 :

也許我們不是鐘聲’只是那艘客船。也許連客船也不是,只是星

點漁火。也許連漁火也不是 ’ 只是那秒秒的哦吸的烏啼 。

這是引用兼層遞(化用張繼詩) 。

錢石山的近碑,在盂蘭前後,也曾觸惹一剎「紙灰翻作白糊蝶 」

P:270

74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的傷感;而和合石的遠墓’雖時届重陽,絲絲淡煙薄霧,卻怎也

掀引不起「血淚染成紅杜鶴」的愁绪 … …

這是引用 兼對偶 。

有時不過小小風波……偏生世上有兩種人:出於好意挺身來調解

的 ’ 和不懷好意掮風點火挑撥離間的,於是一池春水被吹皴 。

這是引用兼藏詞(藏了「干卿底事」)。

么士纽 Ba np

董橋在《古玩鋪》一文裏引用了詩人Hein z Johst的名言:「一聽

到文化,我就想拔槍。」3 5有些寫作界的朋友,對於「引用」辭格相當

反感,他們大概也是「一聽到引用,我就想拔槍」的。事實上,「引

用」辭格是有爭議的。我們常常聽到諸如「有話直説好了,何必東抄

西引呢」的高言讜論,卻從來沒有人反對用比喻的-——恐怕只除了那

個叫惠施「願先生言事則直言耳,無譬也」的梁惠王是例外,但他也

終於給説服了。

主張「願先生言事則直言耳,無引用也」的朋友假如看了以下一

則辭例,應會在「反引用」的陣營中倒戈吧 :

我們喻書的時候 ’ 也像今日的大學生一樣,談話時中、英文 爽

雄:甲説念philo ’乙説喻psycho,丙趕着上tutor,要丁替他寄封

信 ’ 丁就會問丙’這封信u r唔u rgent ;英語的構詞、發音,全是

港調港腔,是變成了香港积的伶敦橘’是身穿灰色唐裝、頸蘩新

潮領帶、腳踏黑色功夫鞋的英國人;足以把九泉之下的福 勒

(Fowler)兄弟嚇活,把九泉之上的吉姆森(Gimson)嚇死。;^\"’

「變成了香港枳的倫敦橘」(引用「橘逾淮而枳」的典故),短短九個

字,濃縮了多少訊息在其中,又包含了多少絞外之音、多少真知灼見

和多少語趣。

不過,包含「引用」的辭例,到底是「橘」抑或「积」,還要看

作者的腹笥(學)和創造力(才)。依我看’香港作家作品中琳瑯滿

目的「引用」辭例,還是屬於「橘」的品種居多。

P:271

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實踐 745

〔注釋〕

1成偉鈞等主編:《修辭通鑒》(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6),

頁 428。

2阿濃:《心急》,見《紙短情長》(香港:突破出版社,1992.9),

頁8 0

3思果:《思果散文選》(香港:文藝書屋,1964),頁59-64。

4董橋:《跟中國的夢賽跑》(台北:圓神出版社,1987.1) ’頁243-

246 °

5陳德錦:《愛島的人》(香港:新穗出版社,1994.8) ’頁9-11。

6 思果:《思果散文選》(香港:文藝書屋 ’ 1964) ’頁1。

7曾敏之:《曾敏之文選》(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 1995.12).‘頁

10 °

8小思:《誰欠付了人情味》’見《路上談》(香港:山邊社,1982 .

4) ’頁 40。

9張君默:《斗室天地寬》(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985) ’頁

5-6 °

1 0古蒼梧:《備忘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5) ’頁4。

11黃子程:《給年輕人的信》(香港:皇冠出版社,1995.1),頁58。

1 2古德明:《以古非今集》甲編(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 1996.7) ’

頁 5 。

1 3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台北:洪範書店,1987.1) ’頁

8 9。

1 4 同上注,頁 141 。

1 5 同上注,頁 2 。

1 6董橋:《跟中國的夢賽跑》(台北:圓神出版社’ 1987.1) ’頁171-

174 °

1 7陳德錦:《愛島的人》(香港:新穗出版社’ 1994.8) ’頁3。

18李碧華:《毒藥》,見《綠腰》(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9.

11) ’頁 132。

19李碧華:《色相》(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5.10) ’頁162。

2 0陳耀南:《強詞奪理》,見《放筆莊諧雅俗間》(香港:次文化有

P:272

7 4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限公司 ’ 1994.3),頁6。

2 1 同上注,頁 100 。

22張君默《春在眼裏》,見《命運小品》(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

1987.9) ’頁4。

23王良和:《仙姑峰上》,見《秋水》(香港:突破出版社,1991.6),

頁 1 3 。

24 «魂:《樓外又清秋》,見《胡言集》(香港:詩雙月刊出版社,

1993.1) ’頁 12。

2 5陳耀南:《清風距地•序》:見《刮目相看記》(香港:山邊社,

1991.11),頁 132。

26黃國彬:《白蘭花》見《號拍光》(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2.

12),頁 31。

27小思:《昨夜》,見《不遷》(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7.10) ’

頁5 9 °

28黃維樑:《走出了夜雨》,見《突然,一朵蓮花》(香港:山邊社,

1983.7) ’頁 50。

2 9陳耀南:《談談演説的技巧》,見《輕談淺説》(香港:山邊社,

1990.10修補增訂版)’頁6。

3 0陳耀南:《中文運動與香港文學學生》,見《輕談淺説》(香港:

山邊社,1990.10修補增訂版),頁9 9。)

3 1陳耀南:《刮目相看記》(香港:山邊社’ 1991.11),頁4 7。)

32李碧華:《一零八鐘聲》’見《鏡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987.10),頁 19。

3 3 羈魂:《樓外又清秋》 ’ 1993.1 ’頁12。)

3 4李碧華:《人為》,見《不但而且只有》(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

司,1991),頁 103。

3 5董橋:《跟中國的夢賽跑》,頁236。

3 6黃國彬:《莎厘娜》,見《號拍光》(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

1992.12),頁 32-33。

P:273

潘碧華,原籍廣東肇慶,出生於馬來西亞吉打州

居林,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馬大中文系文學

碩士,1996年任馬大中文系講師。論文有《從

老莊哲學看道家文學理論》(1993)、《從七、

八十年代短篇小説看新馬華人社會》(1993)、

《八十年代校園散文中所呈現的憂患意識 》

(1997)等。著作有散文集《傳火人》(1989)、

《我會在長城上想起你》(1998)、《揚眉女子》

(1999);曾獲大專文學獎(散文、詩)、嘉應散文獎

文學獎(詩)、東合青年文學獎(極短篇)等。

新加坡扶輪社

〔論文提要〕

新馬是中、港、台之外的華文文學重鎮,華文文學自1919年扎根於新

馬,一直接受中國文學的灌漑。1949年新中國成立,促使馬華文學走

向本土獨特性方向發展,同時因殖民地政府政策,禁止中國書籍輸

A,斷絕了中國與新馬之間的文學交流長達4 0年。香港在五、六十年

代取代中國的角色,大量向新馬輸入各種文藝書刊,影響馬華文學的

發展甚大。此文從香港期刊、香港文藝叢書和作家方面,説明香港文

學對新馬文學的貢獻。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警(1949-1975 ) 747

潘碧華

對馬華文學傳揺的影響(

六十年代香港文

P:274

7 4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 -一 19\"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

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響

(1949-1975)

•潘碧華-

(一)前言

馬華文學研究者一向將馬華文學的發展分成幾個階段’階段的命

名雖有所不同,但大致上以「戰前」(1945以前)和「戰後」(1945以

後)作為前提。如馬華文史家方修先生著有《戰後馬華文學史 初

稿》,1編有《馬華新文學大系》戰前(十冊)和《馬華新文學大系》

戰後(四冊)。2另外,由新馬華文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所編一套八冊

的《新馬華文文學大系》’也以1945年作為分期。3

1945年以前的馬華文學,基本上橋民的意識很濃厚。從中國到新

馬謀生或避難的作家們’並沒有長久居住南洋的打算,他們深受中國

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影響,情牽中國家園’時時刻刻關心家國的政治演

變 0

自1919年馬華文學濫觴以來,4中國新文學每個階段的文藝思潮

和所提出來的創作口號,都在馬華文壇得到很大的回響’那時期的馬

華文學被中國的政局緊緊牽引著,文學內容也體視中國背景為多。因

此,在1949以前的馬華文學,被視為中國文學的支流是可以理解的。

甚至戰後幾年’國共內戰’作家流亡海外,經香港到新馬的還相

當普遍,如馬寧、夏衍等’身在新馬’心在中國,作品流露濃厚的中

國情懷,便是很好的例子。5

戰後的馬華文壇’ 一方面繼續仰望中國作家和作品的灌注’一方

面也雕醸著本土意識的形成。特別是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抗日後,許

P:275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警( 1949-1975 ) 749

多新馬華人對他們居留的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希望能夠在這塊土地

上安居樂業,漸漸將對中國的感情漸漸轉移到新馬來,開始關注新馬

局勢和嘗試融入當地生活。

戰後新馬華人社會明顯的出現新的政治思潮,那就是不分種族的

愛國意識和民族主義抬頭,新馬人民要求獨立的聲音開始壯大。6而馬

華文藝思潮方面,也跟著政治思潮的發展’開始轉移了效忠或關注的

對象。

1945-1949年是馬華文壇主張文藝獨特性最熱烈的時期,馬華作家

們意識到落地生根和尋找歸屬感的強烈要求,1947年至1948年,爆

發場馬華文藝獨特性與橋民文藝的論爭,7是馬華文學本土化的重要階

段。

馬華文藝獨特性的觀點,在1949年中國政權易手之後,得到選擇

留在新馬的寫作人的認可,承認馬華文學應當反映地方性背景的要

求。其實1948年6月,馬共武裝叛亂,使到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

的突發事件,8也是促使馬華獨特性得到全面性認可的因素。殖民地政

府為杜絕中國共產思想對新馬華傭的影響,在緊急狀態後宣佈禁止中

國大陸的書籍進口,1949年之後防範更嚴,因此切斷了中國文學與星

馬文壇自1919年來建立的密切的聯系。

1949年以後的新馬社會,初嚐和平滋味,經濟文化百廢待興,一

向從中國輸入文藝作品之門關閉後,求知若渴的馬華社會急需大量的

中文精神糧食,而香港,正好在這個時候遞補上中國在新馬文壇留下

的空缺。此後二十多年’取代了中國大陸的角色,深切地影響馬華文

學的發展。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才遂漸由台灣文學接過捧子。

此文將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的影響的年限定在五、六十年代期

間,主要因為1949年中馬文學斷絕交流,而香港文學在1949年後才

有獨立的地位。1949年之前’香港不是沒有文學作品’而是因為香港

作為中國的後方,大部份退守香港的作家創作時,沒有意識到本地意

識的重要性,只把香港當作暫居的地方,心眼都是向著中國大 陸

的。9這種本地意識的形成和中國政局牽連的情形,香港和馬來亞有

著遙遙呼應的契合。

至於以六十年代末為終,仍因為七十年代之後,香港文學對馬華

P:276

7 5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翁文集(下將)

的文壇的影響進入式微狀況,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台灣的現代文學思

潮。

此文嘗試從(一)香港文藝期刊(二)香港文學書刊(三)香港

作家等三方面來探討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的影響。

(二)香港期刊的角色

1949年後,新馬殖民地政府禁止中國大陸出版的書籍到新馬社

會,對同是英屬殖民地的香港所出版的書刊卻大開方便之門。五六十

年代期間,大量香港出版的五四名家作品、期刊雜誌、香港作家的單

行本大量流傳到新馬一帶,散布新馬各大小書店,扮演中華文化在海

外傳承的角色。

五六十年代的新馬華人社會,重視文化敎育,民辦的華文中小學

的圖書館文學種類豐富,都藏有香港出版的文學書刊,供學生閲讀,

從兒童書刊到文學到綜合性的都有,不知為馬華文壇培養出多少文學

新丁。這時期的新馬,各地方的書店也可以輕易購得香港出版的讀

物,而且價錢廉宜。

五六十年代是香港文藝書刊最暢銷的時候,主要市場還是新馬地

區。那時書刊的銷售量動輒都在五六千本以上,有的還靠近破萬大

關。甚至有一個時候,五六種同性質的文藝期刊在同一個期同時出現

在新馬市場,也受到熱烈反應。1 H中國學生週報》鼎盛時期,除香港

版外,還編有新馬版、印尼版和緬甸版,以應付龐大的海外市場要

求。

香港中國筆會於1975年舉辦「香港中國筆會二十周年紀念文藝座

談會」過後出版論文集《二十年來的中國文學》,收錄周敏華的《二

十年來香港的新文學》報吿,詳列出二十年來(1955-1975)在香港文

壇出現的重要作家、期刊、出版社、單行本等,資料齊全,琳瑯滿

目 。 \" 這些名字在五六十年代的新馬應該是很多文藝青年耳熟能 詳

的,因為能夠在香港看到的書刊,幾乎都能在新馬看到。

比如單就文藝期刊品種來説,在馬華作家馬漢的回憶文章裡,提

到當時行銷到新馬來的文藝期刊時,如數家珍,比如《幽默》半月

刊、《人人文學》半月刊、《今日世界》半月刊、《文壇》、《文學

P:277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警( 1949-1975 ) 751

世界》、《文藝世紀》月刊、《海光》半月刊、《伴侶》半月刊、《海

光文藝》、《七十年代》、《南洋文藝》、《海瀾》月刊、《華橋文藝》、

《論語》半月刊、《七藝》、《當代文藝》、《文藝世界》等’ I2在新

馬擁有大量的讀者,許多中年以上的讀者至今還津津樂道。

當年,這些多姿多釆的文藝期刊,不止慰藉新馬華社對中華文化

的渴求,也為馬華文藝思潮的發展起了借鏡作用。五六十年代的香

港,在中文源流的文壇,角色特殊,在文藝思潮的宣揚和引進,比起

中國大陸或台灣,沒有過多的政治的禁忌,各種期刊自由開放,不論

是傾左傾右,政治立場或有或無,政治味道或濃或淡,都能夠在香港

找得到。

基於香港和新馬的密切關係,香港可以看到的書,大部份都銷售

到新馬市場來,以致新馬的中文讀者在那十多廿年間,左右逢源,各

種思想兼容並包。所以香港的文學思潮變化,也通過文藝期刊介紹到

新馬去。

香港和新馬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環境各有不同,文學所表現的內容

和思想更是有異,可是五六十年代的新馬文壇,卻能夠充份的接受來

自香港的文藝作品和思潮,與五四新文學的現實主義餘波不無關係。

1949年殖民地政府切斷中馬的文化交流,卻不曾切斷已根植在馬華

文壇的現實主義思潮的發展’而現實主義也一直成為馬華文學的主

流。13

新馬社會對現實主義文學延續的需求,正好可以從香港文壇中

得到填補。1949年的香港文壇,也同樣延續五四文學精神,文風多

變,但嚴肅的文學作家還是重視寫實和在作品裡反映現實生活14基於

這個來自共同源流的思潮,難怪新馬讀者對香港期刊有著相當親切的

好感。

如果香港文學對1949年以後的馬華文壇的貢獻僅限於提供讀物,

填補戰後文化空虚的話,那恐怕還不足於説明香港文學對新馬文學發

展的影響。五十年代末’新馬文學一邊向香港文壇接收傳統寫實主義

的精神,一邊也迎接現代文學的到來,在保守的馬華文壇加入了新

鮮、充滿活力的元素,為新馬文壇展開百花齊放的盛況作出了良好開

端,才是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的大貢獻。

P:278

7 5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新馬文章談及現代文學的影響來源’ 一般上都以「港台」並稱,

説明新馬年輕作者多從港台學習現代文學。馬華現代文學領袖,也是

天狼星詩社(1973年成立)創辦人溫任平,把1959年作為馬華現代文

學的開始。年輕土生土長的作者在新時代尋找適合他們的創作方向,

借現代文學的潮流踏入文壇。他們擺脱了五四及三四十年代中國作家

的模仿或延續,一方面尋找新的寫作式形與技巧,企圖建立新感性;

另一方面是發掘新的題材與內容,嘗試拓廣與「深刻化」作品的內

涵,有意為馬華文學打開另一個薪新的局面。I 5現今年輕作者多以為

新馬現代文學的引入只與台灣有關,殊不知,早在五十年代中期,香

港期刊已大事向讀者譯介現代文學作品。

根據香港期刊定期有效率地發行到新馬的情況,照理馬華文壇接

受現代文學的洗禮的機緣,只比香港稍後。1956年香港創辦的《文藝

新潮》,大量譯介現代世界文學和現代主義,扮演將西方現代文學和

理論「直接引渡」到香港的媒介,譬如從第二期到第四期,譯介了英

國詩人史提芬•史賓德評述現代主義消沉的著名散文、英國現代主義

詩人艾略特、希臘現代主義詩人沙伐利等人的作品,也選譯法國詩歌

和小説,都是有代表性的名作。I 6此外,《今日世界》半月刊也有多

篇林以亮(宋淇)的文學理論和譯作,I 7可見現代文學譯介在五十年

代已登陸香港,再由香港散播到新馬一帶。

在新馬,現代文學的起步較慢,新馬社會保守,除少部份年輕作

者有機會留學港台或西方國家,可以直接接受當地現代主義的思潮

外,大部份的新馬作者,如前文所説,多從港台期刊雜誌所呈現的現

像中「間接」從中受惠。香港在五十年代中期大量出現現代主義的譯

介,也跟著香港期刊流通到新馬一帶,新馬作者從中學習的很多,成

為促成新馬現代文學起步的動力之一。

留學台灣的白圭,以一首新詩《麻河靜立》於1959年3月5日發

表在新加坡出版的《學生週報》(從香港《中國學生週報》分化出來)

上,據説是新馬文壇上的第一首現代詩。I 8溫任平將此詩的出現作為

新馬現代文學的開端,在時間上比《文藝新潮》慢了四年,邏輯上是

可以接受的。

進入六十年代,香港商業迅速發展,現代都市生活的模式日漸成

P:279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警( 1949-1975 ) 753

型,赴西方國家留學的青年也漸多,西方文學理論和作品的譯介更加

多樣化,各種主義大行其道,遠遠給新馬作者許多借鏡。比如在新馬

影響深遠的《中國學生週報》,繼《文藝新潮》之後,連續不斷地譯

介世界文學,如阿根廷小説家豪赫•博赫斯、德語女作家瑪麗•路易

絲•卡施尼茲及法國新小説等,i g為新馬作者打開多扇不同風貌的世

界文學之窗。

在新馬文壇,香港期刊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滿足閲讀經驗和吸收

中西文學理論外,還提供新馬作者實驗創作的園地,提拔青年作者從

事文學創作,同時也協助提升新馬文學創作水平。

從五十年代初始,大部份香港出版的期刊在新馬的讀者都可以接

觸到。許多讀者閲讀文學作品之後,培養出喜愛文學的熱情,從而踏

上創作這條路。他們從香港期刊讀者的身份,晉身為這些期刊的作

者。那時的香港期刊負責人也多不負新馬市場的熱烈相待,多份期刊

還大量採用新馬作家的作品,對新馬作家的鼓勵非常大。

新馬作家晉身文壇的因緣,甚至可以從兒童期刊開始説起。曾經

到過新馬,陪伴新馬少年讀者成長的香港兒童讀物有《兒童樂園》、

《世界兒童》、《世界少年》、《小朋友》、《南洋兒童》、《小天使》

等。其中以1953年羅冠樵在香港創辦的《兒童樂園》影響最長久。

《兒童樂園》自創刊以來,每期都出現在新馬各地報攤上、書局中、學

校圖書館裏。可以説,青年以上的新馬中文讀者幾乎都有讀過《兒童

樂園》的經驗。1954年起《兒童樂園》辦的徵文比賽,每次都有不少

新馬區的少年兒童作品入選。此外,這些兒童期刊舉辦的各類徵文和

增設的投稿園地,也曾大量錄用新馬區少年作者的作品,如作家馬

漢、黃枝連等,便是因和兒童期刊結緣而引發了從事寫作的興趣。2

1

馬華作家馬漢於五十年代開始接觸大量香港文學,1997年9月1 7

日發表在星洲日報「星雲》」版的《戰後五十年隔岸細數香港文藝期刊》

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紀錄文章,文中詳述五十年來越洋到新馬並留下

足蹟的香港期刊,兼提新馬作者與香港期刊的濃源。其中有幾份期刊

對新馬作者有著深遠的影響,特摘錄如下:

P:280

7 5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1 . 《海光》半月 刊

1953年,由印尼華橋黎敏斐創辦的縱合性雜誌,除了每期刊出一

篇短篇小説之外,也為東南亞青年作者開闢一頁《海光詩頁》,得著

名詩人陶融(何達)主點評詩作及修飾,深受馬華青年詩人的歡迎,

十年來培養了不少新秀,一直到《海光》改為《地理風光雜誌》為止。

2 . 《伴俗》半月 刊

《海光》改為《地理風光雜誌》之後,《海光詩頁》「過繼」給六

十年代中期創辦的《伴侶》半月刊,改為《伴侶詩頁》,每期闢有兩

大版,仍然中陶融負責選詩及評詩,維持了好幾年,貢獻良多 。

3 . 《南洋文藝 》

六十年代初期由香港的世界出版社創辦,藝莎主編,總共出了二

十多期。《南洋文藝》與新馬的世界書局聯號,在新馬設有健全的發

行網,行銷新馬各城鎮。《南洋文藝》還請專人負責在新加坡組稿,

每一期都刊登大量的新馬文藝作品,可説是南洋色彩濃厚的香港 期

刊。

4 . 《華僑文藝》和《文藝 》

《華橋文藝》是由碧原和丁平主編的親台灣文藝雜誌,出版一年後

改名為《文藝》,也出了一年多便宣吿停刊。期間新馬多位作者曾經

亮相該刊物,檳城詩人喬靜(何殷資)和柔佛作家馬漢(孫速蕃)還

受邀擔任該刊的編委,負責新馬區的組稿工作,可見當時新馬作家的

活躍。

5 . 《當代文藝》月 刊

1965年由徐速和高原出版社社長余威創辦,在新馬極為暢銷,每

月準時出版,十三年來不曾在新馬中斷面市。該刊除了刊登港台的作

品之外,也大量刊登新馬作者的作品。新馬作家如馬崔、雅波、 鄭

易、梁園、夜半客、朗格非、年紅、馬漢、方野、艾斯、潘友來、溫

任平、溫瑞安等,都是該刊常客。《當代文藝》舉辦多次徵文比賽,

新馬作者也曾獲獎多項。 2 2

P:281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警( 1949-1975 ) 755

在溫任平主編的馬華現代文學論文集《憤怒的回顧》中,還有一

份馬漢沒有提及的香港文藝期刊,就是《純文學》雙月刊,也給新馬

詩人,尤其是現代詩詩人許多創作上的鼓勵。該刊於1972年1 0月和

1 2月分別發表由溫任平負責邀稿彙編的「大馬詩人作品特輯第一部份

和第二部份。後來這批詩作在1974年由香港文藝書屋出版單行本,書

名定為《馬華文學》。新馬作者作品刊登於香港文藝期刊的當然不

止以上所提,其他零星的園地也不排拒新馬的作品,反而都給予機會

發表,但都不在此一一細表。

(三)香港文學叢書

新馬自1949年後禁止中國大陸入口中文書籍,然而新馬中文讀者

卻不曾因此斷糧,香港出版社應當記上一筆功勞。新馬可以購得的文

學作品單行本很多,深受文藝青年的喜愛,也給予有志寫作的青年作

者很好的借鏡。許多新馬作家在求學時代,便已大量閲讀香港出版社

出版的文學書籍,許多在香港名噪一時的作家和其作品,新馬一帶的

讀者幾乎也耳熟能詳。我嘗試把三篇有關香港文學論文,即周敏華

《二十年來的香港新文學》(著於1975)、原甸《香港詩壇一督》(著於

1980)、劉以•《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著於1985),所提及的

作家和作品錄下,交給深受香港文學影響的馬華作家馬漢(1939- )

檢查,竟發現大部份作品是他年輕時所閲讀過的,如:

司馬桑敦的《野馬傳》、海兵的《半年東半年西》、王潔心的《美

蓮姐姐》、墨人的《花嫁》、郭良蕙的《戀愛悲喜劇》、《心鎖》、

王敬羲的《四人集》、《思果散文選》、《李輝英散文選》、王魯序

的《雞尾酒會及其他》、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櫻子姑娘》、

《星星之火》、《疑團》、《第一片落葉》、《去國集》、《一得集》、

《心窗集》、《百感集》、黃崖的《迷濛的海峽》、《聖潔門》、《烈

火》、《紫藤花》、黃思騎的《長夢》、《獵虎者》、《牧羊女》、

熊式一的《天橋》、黎錦揚的《花鼓舞》,李輝英的《四姐妹》、《郷

村牧歌》、《苦果》、司馬長風的《海茫茫》、《驪歌》、《心影集》、

張漱潔的《相思山下》、《碧雲秋夢》、《小樓春雨》、力匡的《高

原牧歌》、《燕語》、李素的《心籟集》、簫可鷗的《鷗之歌》、端

P:282

7 5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木青的《畫與家》、方紀谷的《河漢集》、余玉書的《天星樓隨筆》、

慕容羽軍的《喬木青青》、野火的《風雨故園》、鄭明鏡的《代溝》、

吳婉麗的《七月山城》、簫瑶的《神槍手》、吳癡的《天鵝曲》、《春

之幻戀》、《人性的眼淚》、林國蘭的《遠嫁》、程漪的《異郷人》、

李錦恰的《擊》、程潔茵的《紫杜鵑》、徐訏的《時與光》、《盲戀》、

《彼岸》、《陰森森的世紀》、《江湖行》、《懷璧集》、《三邊文談》、

易文的《蟲惑記》、《慧星》、《金縷曲》、《幽夢人》、《思人》、

《下一代的女人》、《真實的謊言》、《笑與淚》、《新雷集》、林仁

超的《新詩創作論》、《登月集》、《詩序發微》、白駒的《生命迴

響》、易搶的《異域行》、合金的《詩的綴英》、滄海的《搶海激浪》、

復琴的《餓火》、盧幹之的《卓木詩集》、藍海文的《創造集》、李

廣的《學純室回憶錄》、徐東濱的《東濱文集》、姚漢樑的《日本情

趣》、焦毅夫的《寶島紀遊》、何葆蘭的《南遊記》等(以上見黃敏

華 ) 0 24

曹眾仁的《酒店》、《採訪新記》、傑克的《紅衣女》、《名女

人別傳》、《合歡草》、《鏡中人》、《改造太太》、《一曲秋心》、

侶倫的《伉傭》、《彩夢》、《窮巷》、《侶倫小説散文集》、《都

市風塵》、《落花》、《佳期》、《紫色的感情》、《暗算》、《舊

恨》、趙滋蕃的《半下流社會》、《人渣》、《孟姜女》、柳存仁的

《庚辛》等(以上見劉以凿)。2 5

何達的《我們開會》(四十年代出版)、《何達詩選》(1976)、

舒巷城的《我的杆情詩》、《回聲集》、《都市詩鈔》、韓牧的《鉛

印的詩稿》、《急水門》、陳浩泉的《日歷紙上的詩行》、原甸的《寫

在中國的詩》、《原甸詩選》、《詩的宣言》、《水流千里》(以上見

原甸)。26

廿五年中,香港文壇出過的書目當然不止以上所列,自不能涵蓋

全部。此文之所以不厭其煩的將作者和書名記錄下來,主要是説明當

時香港文學作品在新馬的普遍性。書店可以購得,學校圖書館可以借

得,許多土生土長的青年多由香港文學書籍領進文學的世界,許多青

年也因香港文學的指引,走上文學之路。

説起香港文學書籍在新馬的流通,不得不提高原出版社對新馬文

P:283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警( 1949-1975 ) 757

壇的貢獻。高原出版社出版一系列的書籍,都是當時受歡迎的作者所

著’那旅人和顱子的圖案便是高原出品的標誌,風靡新馬一帶。前文

所列出版書目,大半是該出版社出版。高原出品在新馬文壇發揮重大

的影響力’除了作品有口碑之外,新加坡的友聯出版社出版的《蕉風》

半月刊(高原出版社社長是創辦人之一),也起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蕉風》月刊創刊於1955年,新加坡友聯出版社脱胎於香港友聯

出版社,與高原出版社關係密切。《蕉風》創刊初期廣召長期訂戶,

贈品便是高原出版社的文學書籍,所以訂購蕉風的每個讀者都手有一

本高原產品。讀者之間互相交换閲讀,並加以收集的情況比比皆是。

除高原出版社外,香港出版純正文學作品單行本的出版社還有:

友聯出社、自由出版社、文壇出版社、正文出版社、今日出版社、基

榮出版社,墾荒出版社等, 2

7 都曾供應優良讀物給新馬的文藝愛 好

者。

五六十年代的新馬,印刷業還不發達,印刷成本和技術遠不如香

港’若不負盛名,一般青年作家出書的機會不多。經過多年大量接觸

香港文學期刊和書籍,青年作者也追隨著他們心儀作家的步伐,走著

努力創作,期待出書的道路。

和文藝期刊一樣’香港的文藝出版社也曾善待新馬作者,也常為

新馬辛勤的筆兵出版單行本。香港文藝期刊讓新馬文藝青年由讀者晉

身為作者’香港的出版社則讓許多有志寫作的新馬作者擁有著作,協

助不少青年完成作家之夢。

根據新加坡新馬文學研究學者楊松年的統計,單單在1950-1965

期間,在香港出版的新馬作品就有135本之多,參與的出版社和作家

很多。出版社計有求實出版社、赤道出版社、新文藝出版社、學文書

店、海濱書屋、現代出版社、環球圖書雜誌出版社、三人出版社、朝

霞書屋、自由出版社、文壇出版社、友聯出版社、南國出版社、遠東

文化公司、大眾書局、高原出版社、上海書局、南華出版社、熱帶出

版社、國際圖書公司、東亞書局、激流書局、藝美圖書公司、維華出

版社、宏業書局、新月出版社、南天書業公司、群島出版社、泥土出

版社、維華出版社、萬里書局、南洋文藝出版社、學術書局、文藝列

車出版社、啟新書店、宏智書店、崇明出版社、漢學出版社等。

P:284

7 5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涉及的作家計有:韓萌、白寒、米軍、林參天、簫村、吳進、方

北方、溫梓川、、鄭子瑜、簫遙天、韻斌、、洪鍾、力匡、黃崖、許

武榮、張白萍、簫遙天、百木、方天、姚拓、可家瑞、司徒克、曾希

邦、李冰人、黃潤岳、黃思聘、關新藝、韋暈、陳白影、馬漢、沉

櫓、憂草、芒叟、沙飛、舒寧、劉以鬯、夏弦、馬陽、傑倫、巍萌、

丁之屏、高秀、魯錯、李汝琳、靜星、林晨、谷衣、觀止、慧適、林

綠、劉柳、黃山、梅拉、、游牧、林華、史立桓、李過、夢平、羅

思、謝克、葉冠復、以今、陳鍊青、小谷(梁園)、曹莽、莎前、藍

金、冰谷、吳岸、歐陽攀龍、、陳雪風、志陽、筆農、淡如、房談

金、陳世能、田柯等多家。28

香港出版社給予新馬作者的提拔,一圓出書之願,在物資未豐的

新馬社會,這種實際又直接的激勵是非常可貴的。許多作者因為有了

在香港出書的經驗,從此在文壇勇往直前,不曾言休,可説是香港出

版界對新馬文壇所作出最有意義的貢獻。

以上所談的期刊和出版界,對新馬文學的發展有著一定刺激。香

港出版的作品遠渡重洋到來新馬,給予新馬文藝愛好者豐富的精神糧

食,也在文學理論和寫作技巧方面提供良多的借鏡。期刊與出版社在

香港所作的只是單向無聲的輸出,始終是隔「洋」傳功。期間也有香

港文化人決意到新馬發展的,如在新加坡落腳的友聯出版社,便是脱

胎於香港友聯出版社。新加坡友聯出版社旗下兩本刊物,即1955年創

辦的《蕉風》半月刊和1956年創辦的《學生週報》,其實就是馬來亞

化了的香港式期刊。創刊初期,也由來自香港的作家如方天、姚拓、

彭子敏、黃思轉、黃崖等掌舵。這些作家未來新馬前,在香港已負盛

名,與香港作家交遊密切。主編《蕉風》一方面大力栽培本地新秀,

另一方面常邀香港名家助陣,轉載譯介大量的現代文學理論文章,所

以馬器説:「《蕉風》是跟港台及歐美華文文學交流最密一道橋樑,2 9

可謂説出《蕉風》在新馬文壇所扮演的角色。

另外,也有多位香港作家受新馬報章之邀,越洋前來主持文藝副

刊。劉以鬯曾在新加坡益世報主編《別墅》副刊,也在益世報、新力

報、鐵報、聯邦日報擔任編輯。劉以i !留新馬期間,曾以葛里哥的筆

名,每星期於南洋商報副刊,發表數篇都市小説,內容都以新加坡小

P:285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 警 ( 1

949 - 1 975 ) 759

市民的生活為背景,用新加坡人通俗的語言,寫活新加坡人的心理所

以深受讀者歡迎,也成為好些寫作人在創作上模仿的傾向。

1958年李微塵受新加坡南洋商報之邀,前來主編《商餘》副刊。

在任期間,大量採用香港名家南木、李輝英、曹聚仁、彭成慧、唐鍚

如、路易士、向夏(皇甫光)、力匡(百木)、葛里哥(劉以B )的

作品,為新馬文壇帶來強烈的「香港風」。那時’力匡體短詩和百本

體散文、皇甫光小説及葛里哥都市小説在新加坡引發青年文友群起摹

仿,一時蔚為風氣。31

這些南來定居或作客新馬的香港作家’或辦雜誌’或主編文藝副

刊,也提筆加入新馬文學創作的陣容。他們作客新馬的時間很短,但

在新馬發表的作品內容都能做到以新馬社會為背景,加強新馬文壇強

調文學本土化的概念,為許多青年作者樹立良好的楷範。

此外,1949年以後二十年內的新馬本土雜誌期刊、副刊蓬勃發

展,多少也是受到香港期刊的影響。這些雜誌期刊、副刊也常轉載或

邀約香港作家的作品。所以我們可以説,那二十年間,新馬受到外來

文學影響以香港為最,並不為過。

(四)結語

新馬文學自1919年發微以來’曾經歷三波來自不同區域的文藝思

潮所影響。第一波是1949年以前’來自中國五四新文學的波潮;第二

波便是1950-1975年間的香港文學波潮;第三波是始於1960年來自台

灣的現代文學思潮。

以波潮比思潮,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意。雖説1949以後香港思

潮取代五四思潮,並不表示説五四思潮完全消失。不但不曾消失’而

且繼續在新馬文壇蕩開漣漪。香港思潮在新馬掀起大浪頭時,台灣的

浪潮也隨後跟著而來,也在香港的後頭發揮影響力。進入七十年代中

期,香港思潮漸下波的時候’蓄勢已久的台灣現代文學思潮越過了香

港思潮,馳聘新馬文壇接下來的幾十年。

新馬文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背景’長期以來’在堅持本地意識之

餘,對外來的各種思潮也能做到兼容並蓄,因此形成不同於中港台之

外的中文文學特色。

P:286

7 6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f余文集(下f^)

馬華現代詩人溫任平在《馬華現代文學的意義和未來發展:一個

史的回顧與前瞻》一文中對馬華文學獨特性有這樣的看法:

馬華文學的興起確曾受過港台現代文學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但

我們不能據此便説馬華現代文學是歐美現代文學或港台現代文學的翻

版 ° 幻

而中國的東南亞華人文學研究學者王振科也有相同的見解:

(六十年代的新馬作者)注意到西方現代主義的引入,雖然豐富了

新加坡華文文學民族性特徵的內涵,但始終不能取代他或改變他。後

有王潤華、淡璧、周粲等將傳統與現代融入,有力説明文學的民族性

特徵,一旦形成傳統,就成為一種極為穩固的因素,而不斷受後人的

選擇,它的核子部份被保留下來,成為廣泛的參照。另一方面又吸

收,發展改進。

讓我借用以上兩人的話語’作為此文的結束。

〔注釋〕

1方修:《戰後馬華文學史初稿》(馬來西亞吉隆坡:董總’ 1987)。

2愛薇:《與方修先生一席談》,見方修:《新馬文學史論集》(香

港三聯書店聯合新加坡文學書屋 ,1986), 頁 409-414 。

3李廷輝:《總序》,見新馬華文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編:《新馬華

文文學大系》第一集(新加坡:敎育出版社, 1971), 頁 1 。

4 馬華新文學緊隨 1919 年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而形成的説法,為 眾

文史家所接受。

5 方修:《馬華新文學史稿》修訂本下卷(新加坡:世界書局 ’

1976)' 頁 143 。 -

6謝詩堅;《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潮演變》(馬來西亞檳坡:謝詩堅

出版,1984) ’頁 24。

7 楊松年:《本地意識與新馬華文文學—— 1949 年以前新馬華文 文

學分期雛議》,見其書《新馬華文文學論叢》(新加坡:南洋商報,

1982) ’頁 14-18 。

8 同註6,頁32-33。

P:287

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警( 1949-1975 ) 761

9劉以鬯:《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見陳炳良編:《香港文學

探賞》(台灣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4),頁2。

10原甸:《香港•星馬•文藝》(新加坡,萬里書局,1981 , 頁 6 7 。

1 1周敏華:《二十年來香港的新文學》,見香港中國筆會文選委員

會:《二十年來的中國文學》(香港,香港中國筆會,1979),頁

17-21。所列的期刊有:《人人文學》、《文壇》、《文藝新潮》、

《華f喬文藝》、《文學世界》、《好望角》、《文藝》、《文藝季》、

《黃河文藝》、《水星》、《祖國月刊》、《中國學生週報》、《大

學生活》、《現代雜誌》、《今日世界》、《純文學》、《耕転》、

《金色年代》、《筆端》、《七藝》等。大部份和和馬漢列出的相

同。

1 2馬漢:《戰後5 0年隔岸細數香港文藝期刊》,馬來西亞雪蘭莪《星

洲日報》「星雲」版,1997年9月1 7日。

1 3姚天平(姚拓):《二十年來的新馬華文文學》,收入《二十年來

的中國文學》,同註1 1,頁78-82。姚先生將新馬文學流派分成四

大類:1 .現實主義(傳統寫實);2 .現實主義極端派(文藝是人

民鬥爭武器);3.文學主義(純寫作,不含動機);4.現代派(現

代詩作者)。他認為五四以來的現實主義一直是星馬文學的主流,

文學作者抱著反映現實、暴露黑暗、敎育群眾,改革社會、贊成革

命寫作,間中遭遇現代主義的沖激,但基本的寫實的態度卻不曾斷

絕。如1953年的「反黃色運動」、1956年的「愛國主義運動」,

事實上是現實主義的延續與擴展。

1 4 同 註 9 , 頁 2-13 。

《馬華現代文學幾個重要階段——代編者的話》,見溫任

《憤怒的回顧》(馬來西亞霹靂:天狼星出版社,1980),

1 5 溫 任 平

平主編

頁 6 。

1 6 鄭 樹 森

343。

1 7 同 註 1 2

1 8 同 註 1 5

1 9 同 註 1 6

《現代中國文學中的香港小説》,同註9,附錄一,頁342-

頁 6

P:288

7 6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2 0馬漢:《我們跟香港有一段情》’馬來西亞雪蘭莪:《星洲日報》

「星雲」,1997年6月2 3日。

2 1馬漢:《誰沒讀過〈兒童樂園〉?》,見《文學因緣》(馬來西亞

雪蘭莪:烏魯冷岳興安會館,1995),頁147-154。

2 2 同 註 1 2 。

2 3 同 註 1 5 , 頁 8 。

24 同註 13,頁 13-24。

2 5 同 註 9 , 頁 2-14 。

26 同註 10 , 頁 1-29。

27 同註 11,頁 17-24。

2 8楊松年:《戰後至獨立前新加坡華文文學書籍的出版》,見《新馬

華文文學論集》(新加坡:南洋商報,1982),頁1-169。楊統計

在1945-1965期間,得書共有805本’在新加坡出版的最多,5 3 7

本’佔總數的6 6 % ’香港出版的以142本(1955-1949共有8本)佔

了 18 % ’排行第二,比在馬來亞出版的129本,佔16%還多。

29馬畜:《〈蕉風〉揚起馬華文學旗幟》,見《馬華文學之窗》(新加

坡:新亞出版社, 1997), 頁 9 0 。

3 0馬漢:《劉以•先生印象記》,同註2 1 , 頁 7-9 。

3 1馬漢:《南洋商報歷史最久的副刊「商餘」的幾個時期》,同註

(21),頁101-102。陳應德:《馬華詩歌發展簡述》,見戴小華、

柯金德編:《馬華文學七十年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馬來

西亞吉隆坡:作協, 1991), 頁 137 。香港詩人力匡在 1958 年 來

到新加坡之後,於十二月至1960年在《南洋商報》副刊「商餘」發

表了很多優美的格律詩,許多青年作者模仿他的作風,形成當時一

種「力匡體詩」。

3 2 同 註 1 5 , 頁 7 6 。

3 3王振科:《試論新馬華文文學的民族性特徵——兼論新馬華文的發

展走向》,見王潤華、白豪士編:《東南亞華文文學》論文集(新

加坡:歌德學院,1989),頁82-83。方修:《戰後馬華文學史初

稿》(馬來西亞吉隆坡:董總,1987)。

P:289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63

古遠清

古遠清,1941年生’廣東梅縣人。武漢大學中

文系畢業。現為武漢中南財經大學敎授、台港澳

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著有《中國大陸當

代文學理論批評史》、《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

史》、《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台港澳文壇

風景線》、《詩歌分類學》、《詩歌修辭學》、

《中國當代詩論五十家》、《詩詞的魅力》、《海

峽兩岸詩論新潮》、《文藝新學科手冊》、《看

你名字的繁丼》等2 0種。

〔論文提要〕

意識形態視角時期(1979-1983年),內地主要出揭露蔣家王朝和香港

社會陰暗面的作品。作者多為左翼,創作方法多採用現實主義。商業

視角時期(1984-1993年)’著重出新派武俠小説、言情小説、科幻小

説、財經小説。商業視角和文化視角並列時期(1994-1998年),除出

通俗文學外,還注重嚴肅文學的出版。

傳播的原因:香港文學的獨異風采吸引了內地讀者。內地評論家的研

究成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些香港作家善於推銷自己,再加上某

些社團的拼搏和內地選家的共同努力。

香港文學在內地的傳播,除豐富了讀者的精神生活,為出版社提供了

一筆可觀的收入外,還給內地作家的創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參照系。

港式文化的「入侵」’也帶來一些負面效果。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肉地的傳

P:290

7 6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ra地的傳播

•古遠清•

在內地實行改革開放前,香港文學被視為聲色犬馬的資本主義文

學,嚴禁出版和傳播。但香港t t鄰廣東,嚴密的意識形態控制只能堵

住主渠道,另有零星的文學作品通過民間渠道,由旅客過海關時偷帶

到廣東各地。這類作品主要有:唐人的《金陵春夢》以及梁羽生、金

庸的新派武俠小説。前者流入為六十年代初期,後者流入主要是「文

革」末期。1《金陵春夢》本屬揭露蔣家王朝的政治歷史小説,但由於

是民國野史而不是官修的嚴肅史書,裏面還有逛窯子等場面的績聲續

色的描寫,被官方認為有負面影響,便只許在大學圖書室內部閲讀,

但不准外借,且閲讀者均為有一定身份、級別的人,因而普通老百姓

只有通過港客「走私」才能欣賞到。一方面,新派武俠小説的流傳與

「文革」後期鄧小平復出、文藝政策調整有關’當局對此均目爭一隻眼閉

一隻眼。另一方面也因為「四人幫」忙於和「復辟派」作鬥爭,已沒

有精力顧及此事了。

十年動亂結束後的1977、1978年,「英明領袖」華國鋒還未下

台,「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符咒還在念,香港文學仍為禁區’再加上

大多數人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沒有產生過好作品,故大批香港

作家的作品還無法跨過羅湖橋。後來隨著鄭小平的掌權和改革開放大

潮的湧起,香港不再被認為是「人間地獄」,香港作家也不再被認為

是「精神鴉片」的生產者,對「文化沙漠」的看法亦有了一定程度的

改變,因而從1979年起,香港作家作品開始進入內地出版界的視野。

(-)傳播的三種視角及手段

二十年來,內地出版界在變,變得眼花繚亂。其中香港作家作品

P:291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65

的出版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一大景觀。下面,我們分三個階段描

述:

一、意識形態視角時期( 1

979 - 1 9 8 3 )

意識形態通常是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敎等社會

意識的各種形式。意識形態理論離不開階級和階級鬥爭。意識形態 視

角用於出版,就是強調出版物的階級屬性,要求出版物為政治服務。

這種理論在內地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討論、尤其是放 棄

「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口號後,出版部門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用階級鬥

爭觀點觀察和處理出版問題 。

鑑於出版物和政治聯繋緊密,雖不再強調出版工作時時要用階級

分析方法,但仍強調出版人員要講政治,要防止通過出版物散佈資產

階級思想毒素貽害讀者,因而出版界政治把關仍十分嚴格。內地不像

1949年前設有專職圖書審查官員,這種職責改由各出版社總編把關時

擔任。他們信奉毛澤東「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的信條,

絕不允許有宣傳資本主義制度比社會主義制度優越、香港比內地好的

圖書問世。為防保險,不犯政治錯誤,各出版社均嚴格自律,通常只

允許下列香港作家的作品在內地出版 :

暴露腐朽沒落的蔣家王朝的作品。出這方面的作品最為安全,其

中以開頭提及的唐人的《金陵春夢》為代表。這部作品寫蔣家王朝的

如夢興衰和它聽然的氣勢,從小名為鄭三發子的蔣氏「發跡」寫起 ’

被視為一部「難得的歷史小説」,有助於人們認識蔣家王朝的腐敗。

雖然其中有「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描寫,但這回被認為主流是 好

的,更重要的是作者唐人是重點統戰對象’也就從寬處理了。此外,

還有先於《金陵春夢》寫作的宋喬的《侍衛官雜記》。作品借蔣介石

的一個侍衛官回憶「總統先生」的一些逸聞瑣事,揭露了蔣介石的兒

狠殘暴及流眠政客手段,也於1981年先後被福建人民出版社、南昌豫

章書社翻印。

揭露香港社會陰暗面的作品。在這方面,又名阮朗的唐人在《華

燈初上》(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中,通過善良誠實的汪玲姑娘當

舞女後受盡紳士、流《的凌辱和敲詐勒索的過程描述,被認為是「淋

演盡致地揭露了香港這個『人間天堂』裏的一切假、惡、醜’對『小

P:292

7 6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人物』寄予深切的同情。」2阮朗這類作品還有無情鞭撻黑社會的《香

港大亨》,於1981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陳浩泉揭露金錢的罪

惡、批判人吃人現實的《香港狂人》’也於1983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

文藝編輯室基礎上組建起來的花城出版社出版。

用現實主義手法寫出的作品。有的作品雖然也涉及到揭露香港社

會黑暗面問題,但由於創作手法怪誕’讀者較難欣賞,出版社的編輯

也認為這是文風不正的表現,因而這類作品被打入冷宮。在意識形態

視角中,現代主義是資產階級作家才採用的創作方法’無產階級作家

和進步作家均不屑於運用這一手法,故這時期出版的香港作家的作

品,運用的絕大部分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3陳若曦在香港發表的《尹

縣長》,本與內地八十年代流行的「傷痕文學」合拍’但由於其發表

的媒體「有問題」或創作方法非內地約定俗成的現實主義手法’故被

排斥在外。意識形態視角為樹現實主義霸權,就這樣不惜反對、排斥

一切稍與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有出入的作品。

作者必須是左翼作家或進步作家。意識形態視角在本質上是一種

求異思維。它在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時區別其是愛國的還是賣國的’

革命的還是反動的;作品所描寫的社會生活是資產階級的還是無產階

級的;作家是左翼的還是右翼的。雖然在八十年代初期,內地開展了

思想解放運動,對作家不再區分「右派」和左派甚至還紛紛給「右派」

平反昭雪,但中共的政策歷來是「內外有別」。鑑於香港還存在著親

台作家和反共作家,故這時期各出版社均選保險系數最高的左派作家

的作品出版。內地於1979年出版的第一本香港作家作品便是黃谷柳的

《暇球傳》。不過黃已於1949年6月返回內地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以他的小説當香港作家作品畢竟不典型’因而便有曾敏之、唐人(阮

朗)、何達、高旅、彥火、陶然的小説、隨筆和散文’跟在黃谷柳後

面紛至沓來。

如果按創作成就和影響劃分’像曹聚仁這位大家的作品’理應第

一批進入內地圖書市場。之所以遲至1983年才出他的作品’是因為

「文革」前官方視曹聚仁為資產階級作家,直至「文革」後秦似仍著文

罵其是「反動文人」,4故出版社對這樣「有爭議」的作家自然不敢讓

其先與讀者見面。直到形勢明朗化後’才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曹

P:293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67

聚仁的《萬里行記》。這篇作品寫作者在八年抗戰中擔任戰地記者 時

的所見所聞,內容是愛國的,該書還有作者「文革」前回故國旅遊的

觀感,不涉及敏感的意識形態問題,故首先挑這不會出問題的書 上

市。至於內地學術界期望已久的曹著《魯迅評傳》,由於主流話語一

直認為此書與毛澤東評價魯迅的「三個偉大」相悖’有的學者甚至認

為曹氏是「反魯派」,故遲至1997年前還沒有哪個出版社敢出版曹氏

花最大心血寫出的魯迅研究著作,哪怕是意識形態淡薄的曹氏《魯迅

年譜》。

在 1979 、 1980 年,出版香港作家作品最早乃至最多的媒體為 福

建人民出版社和廣東人民出版社。從地理位置來説 ’ 他們得地利 之

便;從思想解放步伐來説,沿海出版社也比內地其他出版社思想轉變

得快些。但鑑於意識形態視角管出版(把香港作品的出版納入對台統

戰之中,這從香港作品選最早不在廣東而在福建出版可窺見其中 消

息),5故這些出版社的思想解放仍屬「有限公司」。下面,不妨看看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編選的《香港小説選》後記中的一段 :

這裏收入了三十位香港作家的四十八篇作品,通過對資本主義制

度下的香港的形形色色的描寫,反映了摩天高樓大廈背後廣大勞

動人民的辛酸和痛苦;同時揭露和鞭撻了香港上層社會那些權貴

們的虚偽和赦惡。

這段話説明內地意識形態視角的選稿標準:香港作品必須有利於

説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千瘡百孔;香港作家的

創作方法最好是現實主義,且是專門「揭露和鞭撻」的批判現實 主

義。這本選稿面窄、遠不能反映香港小説全貌的《香港小説選》’後

來還引發出香港作家與內地作家的一場筆戰。京派作家蘇叔陽由這部

小説選得到兩點啟示:

A 、香港「堅持進步的文藝之路的文藝家」的「作品是整個中 國

文學的組成部分。」6關於那些非「進步」的文藝家的作品是否包括在

中國文學之內,作者沒有明説。本來非「進步」並不等於反動,香港

文學還有大量的中間狀態的作家作品 。

B 、「資本主義制度於文學的發展是不利的。」這句話其實只 説

對了一半。資本主義社會的商風對嚴肅的文學創作是一種腐触,但它

P:294

7 6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f余文集(下f ^)

一般不搞行政干預。以香港而論,它沒有頻繁的文學運動的鬥爭,至

少不像內地把許多優秀作家打成「右派」、「反革命」然後投入監牢

或流放,這是它開明的一面’故籠統地説香港的社會環境不利於文學

發展或説香港文學是「被黃金霸佔和轰污的詩神」,屬「美麗的 妓

女」,7是不足於服人的。蘇叔陽的看法代表了內地作家的看法,這就

難怪香港作家李恰等人著文反彈。極富反諷意味的是,當年蘇叔陽大

談的社會主義優越性——政府從經濟上大力支持文學的發展現正在逐

步削減以至「斷奶」,不少媒體如像《詩刊》這樣長期吃皇糧的雜誌’

已淪落到如葉延濱所説的「吃了早茶憂午餐,吃了午餐沒晚飯」的地

步;而不姓「社」而姓「資」的香港藝展局卻拿出大批納税人的金錢

資助作家出書辦雜誌,故單純從意識形態視角去評論兩種社會制度對

文學生長是有利還是不利,均難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

二、商業視角時期( 1

984 - 1 993 年 )

如果説,意識形態的視角是以階級論為基礎’把作品的思想內容

和作者的政治立場放在首位的話,那商業視角是以賣點為基礎,以牟

利為目的,把作品的可讀性和市場價值放在首位 。

八十年代初期單純以意識形態視角處理台港文學的出版問題’在

現實中碰了不少釘子。從南到北清一色出版香港「進步」作家的 作

品,使讀者覺得它與內地作品似曾相識,無法滿足他們多方面的審美

渴求。在經濟政策上,國家對出版政策作了調整,強調出版部門不能

光講社會效益’也應講經濟效益,並把經濟效益和出版社職工的生活

水平聯繫在一塊,這就促使出版社不能過多地出「曲高和寡」的 作

品,意識形態視角也就順理成章地轉換為以商業視角為主 。

在這種商業視角下,內地出版社主要出版下列香港作家作品 :

一是梁羽生、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説。還在1981年’廣東科技出版

社和花城出版社就試探性地出版過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上、下)、

梁羽生的《萍蹤俠影》單行本。梁羽生的另一作品《白髮魔女傳》也

同時在廣東《武林》月刊連載。在意識形態出版視角看來’有這樣一

些遠離現實的「無傷大雅」的通俗文學作品出現不要緊。但有人擔心

通俗小説中宣揚的江湖俠義會被流 ® 鬥毆者所利用,故當時不敢 多

P:295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69

出。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品的商業價值未被發掘出來。等到出版社要講

創收的時候,這些武俠小説便成了透支利潤和金錢的存折。個別兼營

出版發行的雜誌社甚至靠翻印一本梁羽生的新武俠小説起家。他們談

起當日盜版梁羽生的小説「不盡財源浪滚來」的情景,至今仍口角生

津,恨不得再來一次。

這時期用商業視角出版武俠小説的特點是:

不分專業範疇。內地出版社本有嚴格分工,如敎育出版社只能出

敎育類的圖書,民族出版社專出少數民族類圖書’大學出版社出版範

圍為學術著作和高校敎材,可在趙公元帥的引誘下’這些分工被打

亂。如北京某師範大學出版社在1993年就出版過金庸的《神雕俠侶大

結局》四卷本。

不分地域出版。內地出台港書實行「供給制」。在「供給」分工

上,廣東的花城出版社、福建的海峽文藝出版社、廈門的鷺江出版

社、北京的中國友誼出版公司是「大戶」。非沿海城市的出版社出台

港書,要報專題審批’可這個框框已被商業出版視角所突破。內地的

出版社’最「肥」的應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和敎育出版社’而一些文藝

出版社卻靠借債過日子。為了利益均沽,改變出版社因專業分工帶來

貧富不均的現象,也為了給本社職工發放更多的獎金,不出台港書的

出版社也參與了出香港武俠小説的競爭,這類出版社有邊疆地區的民

族出版社和內蒙古的出版社等等。

重複出版。內地出版社的體制直到現在還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

物。出版社按地域均匀分布’不許隨便成立。即使要成立新出版社,

採取的均是審批制而非香港的登記制。連書號也按計劃配給。選題更

是連報三級審批’以便從政治上把關,另方面也為了防止重複出版。

可商業利益驅使出版部門衝破這種不適應市場經濟的出版體制,這就

難免造成重複出版。重複出版便造成了出版市場的泡沫化’不僅極大

地破壞和浪費了圖書出版資源,而且損害了出版社的聲譽,敗壞了讀

者的胃口。

內地的武俠小説出版熱,1985年是高峰期。後來雖有減少,但仍

沒停止出版。金庸不久前授權後又單方面取消協議引發出版權糾紛的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金庸武俠全集》,由中國《紅

P:296

7 7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f余文集(下f ^)

樓夢》學會會長瑪其庸、北大嚴家炎等敎授歷時三載評點一包括回

評、總評、內容詳評,又由金庸本人重新校對,全球限量發行四千

套。這應是內地較權威的版本。8

二是以亦舒、寄凱倫、嚴泌為代表的言情小説。內地知名度最高

的言情小説家為台灣的瓊瑤,但瓊瑤的小説過分老式;而香港亦舒的

小説,現代感很強。故「瓊搖熱」過了甚至還沒有過的時候,便被亦

舒、寄凯倫們取代了。

內地讀者之所以喜歡亦舒等人的言情小説,是看中了作品裏的浪

漫色彩。這與內地多年閉關鎖國,談戀愛也離不開學馬列、談階級鬥

爭、談生產的生活方式有關。後來是出版社看中其中的票房價值,故

這類小説也和金庸武俠小説一樣猛印。印多了,便換口味。亦舒出腻

了換寄凱倫,零凱倫飽和了換嚴泌‘嚴泌的作品不過癮再出版李碧華

的詭異奇情小説,西菌凰的《大學女生日記》銷完了再印林燕妮「用

香水寫的小説」,女作家的作品滯銷了再換男作家依達的言情小説,

或將鍾曉陽的純文學作品作調劑用。

三是衛斯理、張君默的科幻小説和陳娟、林蔭等人的偵破小説。

衛斯理的科幻小説,帶有武俠的成分,這和作者早期從事武俠小説創

作有關。他的某些武俠小説•類似偵探小説,情節曲折離奇,很符合

讀者消閒的需要。內地的出版家們在出版金庸小説時,早就目苗準了衛

斯理’但因這個衛斯理(即悦匡)政治觀點明顯右傾,又有過1957年

從內地「逃亡」香港的「歷史問題」,因而只好按兵不動。到了後來,

因意識形態視角有所淡化,出版商們便用新的選稿標準:只要文本沒

有反共內容,就大膽出版,因而衛斯理的科幻小説從1988年起被大量

翻印,北京某出版公司在這年之內一口氣出版了他的《多了一個》、

《環》、《眼睛》、《犀照》、《地圖》、《鬼子》、《迷藏》、《透

明光》、《峰雲》、《異寶》等十部小説。張君默的科幻小説也隨後

跟上,僅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就出版了他的三部小説:《血中

花》、《蒼白的玫瑰》、《絕路的騎士》。張君默的「異象系列」小

説,不似悅匡那樣粗製濫造,藝術性較強,對讀者的吸引力不小。

在偵探小説方面,蛾眉不讓鬚眉。陳娟的長篇小説《曇花夢》,

是一部反映四十年代末南京、上海混亂社會的寫實偵探小説,其中塑

P:297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71

造了有「中國福爾摩斯」之稱的警務幹部程慈航的形象。案情寫得撲

朔迷離,偵破技術亦顯得高超,故1985年1 2月由北京法律出版社出

版後,至1990年就再版五次,發行近五十萬冊。此外,林蔭的奇情小

説也很受歡迎,僅群眾出版社就先後為他出版過《香港奇案》、《紋

身女郎》等多部小説。

四是東瑞的社會問題小説和董千里的歷史演義小説。東瑞是著名

的小説家。他的文學才華表現在多方面,其中以香港娱樂圈為題材的

《夜夜歡歌》(1988年廣東旅遊出版社)以及以華橋生活為題材的《鐵

蹄人生》(1985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描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

同的生活場景,入木三分地刻劃了人生世相,對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

內地讀者,很具吸引力。東瑞在內地出版的中篇小説集另有《夜來風

雨聲》(1987年貴州人民出版社)、《白領麗人》(1987年中國文聯出

版公司)、《夜香港》(1987年廣東旅遊出版社)。此外’還有短篇

小説集《香港一角》、《露絲不再回來》、《夜祭》在廣東、江西、

北京等地出版。董千里(又名項莊)的《成吉思汗》、《馬可波羅》、

《董小苑》、《玉繞金帶枕》、《柔福帝姬》雖曰歷史小説’但虚構成

份很重,它以綿長柔韌的力量對內地讀者發生影響’由中國友®出版

公司1984年陸續推出。

五是梁鳳儀的財經小説。梁鳳儀的財經小説,給內地讀者展示了

一個陌生的、有「東方明珠」之稱的國際大都市財情糾葛的新世界,

較生動地描續了香港社會心理轉換、人際關係變遷尤其是1997年到來

前的市民們的各種心態。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92年破例推出她的《醉

紅塵》、《豪門驚夢》、《九重恩怨》、《今晨無淚》、《千堆雪》、

《風雲變》等十多部作品,當時北京最大的王府井新華書店一天賣出她

二千餘冊作品。儘管香港作家對此反應強烈9,但應承認,梁鳳儀的作

品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市場價值,不然就不會被內地的出版家看中。

當然,內地給她開研討會和發表的某些論文有拔高的傾向,這帶有商

業炒作性質。

這種內地出版界從未有過的商業視角,構成一種奇異的、令人矚

目的出版景觀:

持續時間長。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説

P:298

7 7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和亦舒等人的言情小説至今仍長盛不衰。雖然熱點在不斷變換,但 受

歡迎前後是一貫的 。

讀者文化水準跨度大。香港新派武俠小説的讀者,有像華羅庚這

樣的著名數學家,也有像陳平原這樣的大學敎授,更多的是具有中 小

學文化程度的讀者 。

超越意識形態局限。台灣的國民黨中央前主席蔣經國是個金 庸

迷,大陸的前最高領導人鄭小平也專門托人從境外買來一套金庸小 説

仔細閲讀。衛斯理的科幻小説能被北京的某出版公司出版,不再 追

究作者的反共歷史’也是由於他的文本超越了政治觀念。陳娟的偵探

小説所塑造的形象明明是國民黨的警務人員,但由於作者巧妙地 將

「盜竊學」、「偵察學」的知識溶於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中,便使人忘

記了主人公的政治身份 。

出版的系統化和規模化。像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説和梁鳳儀的

財經小説,均在內地全部出齊,且多半以套書形式出現,這標誌著大

眾文化的崛起,造成精英文化的束手無策 。

三、商業視角與文化視角並列時期( 1994-199 8 )

這一時期,國家的國計民生、經濟轉型、政治民主,國民的文明

素質、文化修養,成了各個媒體縈結不去的迫切話題。在這種大環境

下 ’ 香港作家作品的出版視角有了新的變換,即不但從經濟效益 考

慮,還從文化積累的視角處理出版問題 。

對讀者來説,香港文學無論如何與內地不同,它都屬中國文學的

一部分。由於同屬中國漢語作家的創造物,就必然於差異性、多元性

中存在著同一性、統一性。而文化的視角便為香港文學的出版謀求同

一性和統一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

基於這種文化視角,不僅左翼作家的作品可以大量出版,就是右

翼作家的作品只要內容無大問題或經過適當的編輯加工,也可以 問

世。從意識形態角度看 ’ 這叫「愛國不分先後」 。

基於這種文化視角,不僅注意出版香港的通俗文學作品,也注意

出版香港的嚴肅文學作品。只要漫步於街頭巷尾,我們就不難發現,

昔日由武俠、言情、科幻小説佔主角的小書攤上,也開始擺上了由中

P:299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73

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的多達十卷的「紫前花書系」。出這種「書系」’

一方面是為了滿足高層次讀者的需要’另方面也是為了全方位展示香

港文學的全貌。在這方面還有長江文藝出版社於1994年8月推出、由

張詩劍等主編的《香港當代文學精品》短篇小説卷、中篇小説卷、長

篇小説卷、散文卷、詩歌卷、兒童文學卷’較全面地反映了香港嚴肅

文學創作的概況’是「香港當代文學大系」一種嘗試。嚴肅文學由於

讀者不多’故出版社推出時多以套書形式出現,在這方面還有另一家

出版社推出的「香港女作家精品系列」。

嚴肅文學著作,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也出過’如劉以暨的

《酒徒》、葉靈鳳的《讀書隨筆》、黃維樑的《香港文學初探》(中國

友®出版公司1987年)、羅孚的《香港文壇剪影》(三聯書店1993年)’

但在1994年以後’主要表現為散文一一尤其是學者散文的出版和新鋭

作家的發掘上。如余光中、梁錫華、黃維樑、潘銘燊、小思的散文被

不少出版社以不同的形式和名目出版。在香港散文出版方面’最受青

睞的是董橋的作品,除有四川文藝出版社於1996年推出的《董橋文

錄》外,另有北京三聯書店、上海文匯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先後

參與出版’此外還有陳子善編的《你一定要看董橋》(1997年8月文匯

出版社)。也是這個選家陳子善’於1996年為上海人民出版社策劃了

一套「都市名家散文」叢書’計有黃維樑的《突然,一朵蓮花》、李

碧華的《綠腰》、《蝴蝶十大罪狀》、《聰明丸》、梁錫華的《八仙

之戀》、林燕妮的《繫我一生心》、邁克的《採花賊的地圖》、潘銘

燊的《魔鬼夜訪潘銘燊先生》。陶傑、劉紹銘的散文也正在或將要走

向內地的圖書市場。

新鋭作家的發掘以廣西演江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香港新鋭作家

叢書》為代表。該書入選的幾位作家均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有風格

平和,但能活畫出香港眾生「浮世續」的陶然;有文風詭秘’卻能探

幽於情海孽緣的顏純鈎;有沉博絕麗’人生觀瞻蒼涼出世的鍾嘵陽;

還有驚世駭俗’現代感覺煙浸筆墨的草雪,等等。1 1雖然還不能説這

些作家就代表了香港新鋭作家的全貌’但在一定程度上已可領略香港

文學的新貌和走向。

如前所述’在八十年代初期,香港作家作品在內地出版均經過嚴

P:300

7 7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f余文集(下f ^)

格的現實主義筒選。現在,現代主義作品也堂而皇之以專集形式出現

在內地圖書市場,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劉以®實驗

小説選》。比較專門的文論著作也在內地再版,如曹聚仁的《文壇五

十年》、劉以f i的《見蝦集》(遼寧敎育出版社1997年)。

1992年夏,鄧小平南巡講話將當時流行的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做法

糾正為以防左為主,亦將「反和平演變」的潮流扭轉為一心一意從事

經濟建設。這時’內地言論比較寬鬆,出版也漸入佳境,特別是鄧小

平去世後’內地的「出版自由」重新被提及,突出的例子是李澤厚、

劉再復於1995年在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的《告別革命》的文藝部

分’被安徽人民出版社經過適當的技術處理後,於1998年收入到由該

社出版的李澤厚的《世紀新夢》中。但這決不意味著內地的出版從此

可像香港那樣不受意識形態的制約。比如在1998年的「掃黃打非(非

法出版物)」中’便把內地非法出版、翻印的某些「有嚴重政治問題」

的港版政治書籍列為重點打擊對象。八十年代後期,白薇曾在香港

《快報》發表《大陸的版税與翻版》,建議中共當局如要真心促進文化

交流,就應不加選擇地引進台港的一切書籍,如台灣陳紀澄的《荻村

傳》、香港何家驊的《瘟君夢》。I 2這種建議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且不説任何國家、地區的出版社在引進外地圖書時都要以自己的眼

光、立場選擇’就説內地吧’再強調商業視角、文化視角,也絕不可

能完全放棄意識形態視角,讓台港有反共內容的文藝作品在內地公開

出版。張愛玲五十年代在香港寫作的長篇小説《秧歌》,不管專家們

如何考證它與內地流行的「傷痕文學」有一致之處,但由於此書的寫

作、出版背景和書中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內容,內地出版部門決不會讓

它與讀者見面。這也是《張愛玲全集》無法在內地問世的一個重要原

因。

由此可見’以上分三個階段論述香港文學在內地的出版,並不是

要把三種視角截然分開。事實上’這三種視角在任何時候均不同程度

地結合在一塊,不過有時以此視角為主、以別的視角為輔罷了。這二

十年來,內地香港作家作品的傳播就這樣經歷了由點到面、由封閉到

開放、由一元到多元的過程。開始時小心翼翼 , 生怕不慎碟了「 地

雷」’後來注意到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家和不同價值觀念的作品出版。

P:301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75

而歷史行進到今天,是希望選擇更多的精品推向市場,以使內地的圖

書出版業更興旺。

下面,再談談香港作家作品在內地的傳播手段:

通過海關由旅客帶進。在開頭我們曾提及改革開放前旅客帶的多

為武俠小説和歷史演義小説,在八十年代以後改為以攜帶內地禁止出

版的香港作家作品為主,如寒山碧的四卷本《鄧小平傳》(香港東西

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由於最後一卷專寫1989年那場政治風波’故此

書無法在內地出版。郵寄也會被扣,但攜帶此書時卻可蒙混過關。璧

華的二卷本《中國新寫實主義文藝論稿》(香港當代文學研究社1984、

1987年版),由於有徹底批判毛澤東文藝思想內容’也屬「禁書」,

但少量攜帶過關後便流入部分內地作家和香港文學研究者手中。

公開出版物。香港作家作品進入內地圖書市場’主要靠這一管

道。這管道由於有政府支撐,故影響極大。香港嚴肅文學作品在本地

只能印幾百冊,到了內地變為成千上萬印刷。至於通俗小説’就更不

用説了 ’如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僅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就印行

了六十萬套,如果把別的出版社出此書的印數統計在內’則更為可

觀。

大學內部敎材。它填補了公開出版物的不足’把一些無賣點的作

品印給學生同時在文化圈中傳播。這種敎材不重通俗文學’而著重介

紹各種文體的嚴肅作品’帶有系統性,具有史料價值。

地下出版物。這主要是指盜版書。內地出版社全部公營化’這有

弊病’有人便打著發揮民間出版力量的幌子去铤而走險盜印和冒印香

港作家的書。以金庸小説而論,個別出版社將內地作者寫的同類小説

(如《採花大盜》)冒名金庸的作品出版。另還捏造出「金庸巨」著、

「全庸」、「金康」等魚目混珠的名字欺騙讀者。非法書商們死死盯住

「查大俠」的作品不放,被盜版本不少於一百種’總數約五百萬冊以

上,損失版税以億計。衛斯理的小説雖出版’但據林蔭訪問移居三藩

市的悦匡,他的書全未正式授權內地’因而也屬盜版。I 3後來盜印的

對象還有內地禁止的政治小説、人物傳記及演藝人員的暢銷書自傳。

後者如衛視主持人吳小莉的港版自傳《圓人生的夢》,盜版本搶在正

版前橫行全國。作者將自傳增訂後,把內地版改為《足音》’書還在

P:302

7 7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f余文集(下f ^)

製作中,同名書又被大量盜印。

把香港作家的作品改編成影視等其他形式傳播。《白髮魔 女

傳》、《射雕英雄傳》之所以能家喻戶嘵,除小説吸引人外,還得力

於改編為影視作品後發生的影響。梁鳳儀的讀者有相當一部分也是通

過影視媒介取得的。陳娟的《曇花夢》,1989年由上海和黃山電視台

聯合拍成十一集電視連續劇,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內地各家電台爭相

播映。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還將其改編為十集連環畫《金陵大盜》,

發fi^三十萬冊。另還被改編為上海評彈、福州評彈。1991年6月又由

新疆人民出版社翻譯為維吾爾文出版。

出租屋。I 4五十年代初期內地有過租書店,後來由於禁止武俠小

説的傳播而關門大吉。八十年代後隨著金庸小説進入家庭,出租屋又

再度興旺起來。它價格低廉,手續簡便,很受市民歡迎。不過,出租

屋出租的大都是港台武俠小説、言情小説,嚴肅文學著作只有到圖書

館才能借到。為了和出租屋競爭,一些大學圖書館也辦起了租書 業

務。這種做法盡管有賠有褒,但畢竟為港台作品的傳播多了一條 渠

道。

(二)傳播的原因及影響

香港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在內地得到廣泛的傳播,有下列原因:

香港文學的獨異風采吸引了內地讀者。香港社會比內地開放,作

家創作不必按什麼政策條文或領導指示寫作,因而他們題材無禁區,

想象力得到最充分的發揮,不像內地作家常在人物對話中塞進政治説

敎。另有一些作家的作品表現手法新穎,讀起來有新鮮感。像李碧華

的《胭脂扣》、《霸王別姬》、《誘僧》在歷史的、社會的、哲學的、

美學的層面上所帶給讀者的思考,均是內地的一般言情小説所沒 有

的。至於董橋散文中的學者之趣、詩人之風以及字裏行間所流露的士

大夫情調,亦為內地讀者所鮮見。

隨著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和雙休日的實行,內地

讀者更喜歡能給人休閒和娱樂的作品。於是,那些能滿足讀者這類要

求的香港武俠小説、言情小説及輕鬆風趣的隨筆散文,便不脛而走。

這也是一種閲讀觀念的變革。過去內地總強調出版物的敎育作用

P:303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77

和認識作用,而瞧不起軟性讀物,不承認一部分圖書確具有的娱樂功

能。在「階級鬥爭年年講、月月講」的年代,內地只從政治功利看出

版物,而不從市場價值著眼。現在通過撥亂反正,內地出版物所存在

的娱樂功能和商業價值被正式肯定下來。

內地評論家為香港作家的作品出版所起的推波助瀾作用。隨著香

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和文學作品的大批出版’內地湧現了一小批研究

香港文學的專家。他們通過專題講座和師資班的培訓,撒播了一批傳

播香港文學的種子。這幾年內地讀者不再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

這和香港文學專題課敎師的宣傳分不開’也與金庸小説的流行,復旦

大學章培恆敎授鼓吹金庸武俠比姚雪根的《李自成》寫得好’ I5以及

嚴家炎在北京大學開的選修課和寫的論著’ I6尤其是陳墨的金學研究

系列著作的出版,17有極大的關係。

有些香港作家善於推銷自己。像梁鳳儀早已從「我寫書、出版社

出書、書店賣書」的絕然隔斷的「界定」中脱身出來’參與出版業走

向市場的大潮。她在內地出書後拿一支筆、站一天櫃台在有代表性的

都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向讀者簽名售書,其中港版書以低於港幣和

人民幣比值的定價售給讀者’這便是她薄利多銷的商場推銷術用於出

版界的一種做法。個別香港作家也借鑑了梁鳳儀的方法’作商業手段

妙作,但由於作品質量不高,取得的效果並不盡人意。

香港某些社團的拼搏。像香港的龍香文學社(後改名為香港文學

促進會)有張詩劍這樣的作家兼文學活動家、組織家’廣結善緣,和

內地的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長

江文藝出版社有密切的聯繫。這些出版社先後為他們出版了龍香小説

選、龍香散文選、龍香詩選’還有張詩劍、陳娟、巴桐、夏馬、非

林、蘭心、周蜜蜜、吳應廈、盼耕、孫重貴、王心果等眾多個人專

集。

內地選家的努力。在中港文學交流中,湧現了一小批選家(有的

還是文化經紀人),專門為內地出版社編香港作家的選集或合集。最

早是將香港文學和世界華文文學混合在一起編’如閻純德主編,由福

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上、下冊《台港和海外華人女作家作品

選》。後來將香港文學單獨抽出出版,這時編的更多的是文體選,個

P:304

7 7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別的還出研究專集,如易明善和香港梅子合編的《劉以•專集》。這

些選家多半為高校敎師,他們將自己的科研和編選工作結合起來’如

潘亞嚷編有《香港散文選》、《香港女性散文選》、《潘銘燊作品評

論集》。錢虹編過《香港女作家婚戀小説選》、《香港女作家散文小

品精選》。最有權威性的是艾嘵明編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年5月出版的《浮城誌異一一香港小説新選》。它注重包容性,能使

讀者較全面地了解到香港八十年代的小説風貌。陳子善更是多產,編

有《未能忘情——台港暨海外學者散文》、《董橋文錄》等等。

香港作家作品在內地的傳播,除豐富了讀者的精神生活,為出版

社提供了一筆可觀的收入外,還給內地作家的創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

參照系。

首先,在創作方面,新時期的文學無論出了多少好的作品,有相

當一部分均留有模仿的痕跡。有模仿外國的,有模仿台港的。韓少功

的《馬橋詞典》在表現形式上便模仿了塞爾維亞作家米洛拉德•帕維

奇的《扎哈爾詞典》。I 8天津瑪育楠的武俠小説,無疑借鑑或曰模仿

了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説的某些構思和情節。i g在內地還出現過一

個「偽」香港作家「雪米莉」。他的作品均寫香港社會的明爭暗鬥和

情場糾葛,仿效香港作家的筆法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由於這個

產生在四川的創作小組成員開始寫作時均未到過香港,又以準香港作

家的面目出現,因而許多人對他嗤之以鼻。後來雪米莉的作品甚為暢

銷,且在文壇有一定的影響,終於得到人們的承認。至於內地隨筆、

專欄文章的興盛,乃至某些隨筆文章的題目、內容及用詞均源於香

港,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了。

其次,由於香港文學的傳播,使內地文學史研究出現了新格局。

以往內地出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只寫內地,後來補充了台港澳文學,才

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如不久前出版的由中山大學黃修己

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以及山東大學孔範今主編的同名文學

史,在當代部分均有香港文學。張炯等人主編的《中華文學通史》當

代部分,同樣涵蓋了香港文學。1994年還發生了一場重排文學大師

座次的論爭。不再是「魯郭茅、巴老曹」,而是將「茅(盾)」排除在

外,香港的金庸坐上小説大師的第四把交椅。2 2這種排法是否科學自

然還可以討論,但香港作家作品的大量傳播由此動搖了傳統的文學觀

P:305

: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内地的傳播 779

念和更新了文學史研究的思路,卻是不爭的事實。

第三,隨著香港作家作品傳播的不斷擴展,內地的香港文學研究

也進入了深化期。除產生了一批有影響的論文和文學史著作外,還出

現了香港文學專題史,如批評史、小説史等。這些論著雖不被部分

香港作家、學者所認同,但內地學者在香港文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

績,全看作「統戰」產物畢竟過於籠統,全看作是「力塞」(垃圾)則

過於粗暴。

香港作家作品的傳播對內地文學也有負面影響,如一些品味不高

的偵破小説、言情小説作賤了許多讀者的文化趣味,影響或衝淡了他

們閲讀嚴肅文學的興趣,使內地文學失去了一大批讀者;也誤導了大

眾,使他們誤以為香港文學就是通俗文學和流行小説。在語言運用

上,內地的某些作品出現了「港化」傾向,這不利於祖國語言的健康

發展。所有這些,都使一些人驚呼「狼來了」。港式文化的「入侵」,

對於神經有些過敏和脆軟的人來説,難免發出內地的精英文化快到了

「黃鐘毁棄,瓦藎雷鳴」邊緣的感嘆。

〔注釋〕

1參看黃子平:《「香港文學」在內地》,《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

匯編》(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1997年)。

2周文彬:《當代香港寫實小説散文概論》〔小説卷〕(廣州:廣東高

等敎育出版社,1998年)。

3 這裏不妨以黃子平分析過的廣州花城出版社 1986 年出版的《香 港

作家中篇小説選》(白洛編)為例,該書所收作品大都是與白洛本

人創作風格相似的現實主義作品,只有西西的《像是笨蛋》、劉以

S的《猶豫》、吳胞斌的《牛》等是例外。

4秦似:《回憶〈野草〉》,北京,《新文學史料》1979年第2輯。

5 同 注 1 。

6蘇叔陽:《關於〈香港小説選〉的批評的反映》,北京,《文藝報》

1983年第8期。

7 同 注 6 。

8據説金庸於1997年單方面取消協議,聲稱他先前授權的「評點本」

為盜版本,並準備打官司。見武漢,《楚天都市報》1999年1月22

P:306

7 8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日張亞南文。

9參看羅孚:《最高一級的墮落》’香港,《明報》1993年6月1 4、

1 5 曰 °

1 0參看嚴家炎:《金庸熱:一種奇異的閲讀現象》,北京《中華讀書

報 》 1998 年 1 1 月 1 1 日 。

1 1南寧:演江出版社《香港新鋭作家叢書》主編前言。

1 2轉引自林承廣:《台灣香港作家評論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4年7月版)。

13林蔭:《玻璃屋裏的悅匡》,香港,《作家雙月刊》總第3期(1999

年 2 月 ) 。

1 4參看王先霈等主編:《八十年代中國通俗文學》(武漢:湖北敎育

出版社1995年版)。本文吸收了該書的部分觀點。

15章培垣:《金庸武俠小説與姚雪根〈李自成〉》,上海,《書林》1988

年 第 1 1 期 。

1 6嚴家炎:《金庸小説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 7陳墨的「金學」系列著作有:《賞析金庸》、《武學金庸》、《情

、《政敎金庸》、《技藝金庸》、《文化金庸》、《文學

、《人論金庸》、《人性金庸》、《藝術金庸》、《形象金

《美學金庸》,台灣雲龍出版社1997年版。這套書原先由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0、1995年以不同的書名出版。

1 8參看張頤武:《精神的匱乏》,《為你服務報》1996年1 2月5日。

《哈扎爾辭典》的中譯本發表在1994年第2期的《外國文藝》上。

1 9 同 注 1 4 。

2 0分別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濟南山東敎育出版社1998、1997年

出版。

2 1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版。

2 2參看王一川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文庫》(海口 :海南出

版社1994年版)。

2 3古遠清:《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武漢:湖北敎育出版社1997年

版)。袁良駿:《香港當代小説史(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年版)。

P:307

介紹之介紹:關於 《台港文學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介 781

楊際底

楊際嵐’男,福建省平潭縣人,現任《台港文學

選刊》主編,係中國作協會員、福建省作協主席

團委員、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副

會長兼秘書長。曾結集出版雜文、隨筆集《人世

間》、選編《二十世紀海外華人散文百家》等十

餘種。《台港文學選刊》作為內地第一家專門介

紹台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的文學期刊,十五 年

來,先後介紹了八百多位作家的一千八百多萬字

作品,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福建省一級期刊

〔論文提要〕

介紹之介紹,前一個「介紹」,是指《台港文學選刊》(下稱《選刊》)

辦刊十四年多在介紹香港作家作品方面所作的努力。後一個「 介

紹」,則是筆者對於這種推介所作的資料性描述。這一描述,採個例

抽樣的方式,以點帶面,簡約地加以概括。

關於《台港文學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

介紹之介紹

P:308

7 8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介紹之介紹:關於《台港文學

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介

•楊際嵐•

(-)「三代同堂」

綜觀今日香港文壇,前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競風采,可謂

「三代同堂」。以《選刊》曾予介紹的六位作家為例。分別是:曾敏之

(1917 -) 、劉以凿( 1918-) 、西西( 193 8 -)、董橋(194 2 -) 、

黃碧雲(1961-)、董啟章(196 7 -) 。三組年齡段,有著各自的 影

響力,頗具代表性。

1. 關於曾敏之

《選刊》1993年第9期刊出「曾敏之專輯」。該專輯包括以下作品

及相關評介:散文七篇,包括抗戰時期的《遇舊》、《燒魚的故事》,

「文革」後悼友懷舊的《司馬文森十年祭》、《文傳碧海千秋業》,以

及《師生情》等;雜文《立信•言行•「瓜蔓抄」》、《一言堂考證》;

序文兩篇;評介《天下文名曾子固》(秦嶺雪)、《曾敏之傳奇錄》(王

一桃)。封二「作家之旅」,配發四幅照片。卷首為曾氏語絲:「我

如今仍在讀書寫作’以『三餘』自勉……以駑馬的精神從學從寫了。」

編者於扉頁簡介:「(曾敏之)文學成就尤以散文、雜文為顯著。

這些文章,海闊天空、上下古今、政經文藝、縱橫捭闔。看似信手揮

灑、隨意點染,實則明心載道、坦蕩報國。」

該專輯外,《選刊》還曾選載曾敏之散文《空間》(96.11)、《橋》

(97.6)和《感舊錄》三題(98.12),論述《華文文學的共通性》(98.

8 ),以及好懷詩、書畫作品等。

P:309

介紹之介紹:關於《台港文學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介 783

2. 關於劉以會

《選刊》1991年第1 1期刊出「劉以暨專輯」。

該專輯包括以下作品及相關評介:短篇小説六篇,寫於五十年代

的《天堂與地獄》,六十年代的《赫爾滋夫婦》、《鏈》、《一個月

薪水》,七十年代的《蛇》,八十年代的《為什麼坐在街邊哭》;自

傳和三篇論述(發刊詞、作品選前言);評介《劉以智和香港文學》(柳

蘇);劉以®作品年表。封二「作家之旅」’配發作者畫像、三幅照

片和一幅手跡。卷首為劉氏語絲:「回顧走過的道路,我是絲毫沒有

悔意的。對於我,得到什麼和失去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走過

了一條長長的、崎崛曲折的、長滿前棘的道路,而且仍在朝前走。」

編者於扉頁簡介:「(劉以智)這輯小説猶如六朵風姿縛約、色彩

各異的花朵,採摘自作者飽經人生槍桑的心田。每一篇小説都凝聚著

深刻的思想內涵,具有作者構思奇特、刻意求新鮮明風格,十分耐人

咀嚼。」

該專輯外,《選刊》還曾選載劉以智短篇小説《副刊編輯的白日

夢》(88.4)、《喝了幾杯白酒》(96.1)、《第二天的事》(96.8)、

《龍鬚糖與熱蔗》(97.6),論述《用筆見證歷史》(97.7)。

3. 關於西西

《選刊》1991年第3期刊出「西西專輯」。專輯刊出中篇小説《哀

悼乳房》;散文《依沙布斯的樹林》、《手表及其他》;詩六首(《我

高興》、《長著鬍子的門神》等);評介《香港好人》(莫言)、《讀

西西小説隨想》(鄭樹森)、《像這樣的一個女子》(鄭敏);西西作

品單行本編目。封二「作家之旅」,配發四幅照片。卷首為西西語

絲:「我仍然喜歡逛街,天氣好的時候出外去感受太陽,天雨的時候

去採幾腳水’任由時光在身邊飄游,瞧它怎樣靜水流深……」

編者於封二引述香港《八方》授獎予西西的評語:「西西女士是

香港最具盛名的小説家之一,她的作品,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

文壇’都得到極高的評價,在台灣更屢獲重要的文學獎。」

該專輯外’《選刊》還曾選載西西短篇小説《像我這樣一個女子》

P:310

7 8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斯)

等五篇,散文《看足球》等七篇及《剪貼冊》(選)十一題’詩《可不

可以説》等三首。1986年第4期首次介紹西西作品至今,從未間斷。

就《選刊》推介香港本地作家作品而言,西西是最多的一位。

4. 關於董橋

《選刊》於1990年第7期以「『推薦獎』參選作品」推介了董橋的

一組散文《中年是下午茶》等五篇。薦者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8 6級

學生許涓。薦者稱董氏「學貫中西,文采風流」,「週異時流而風格

獨具,卓成一家」。董文妙處,薦者道:「董文大多東拉西扯,凡事

變奇,常理變怪,玄思妙解,泊泊而來。其文野時’笑罵露骨,犀利

痛快;其文雅時’纒經繞典,書卷味彌漫。」

此後,《選刊》成組介紹董橋散文尚有兩次:1997年第8期選載

《英華浮沉錄》(四題),1998年第11期選載《為紅袖文化招魂》(十

題)。單篇選介的還有:《得友人信戲作》(96.2) ’《初白庵著書視

邊》(96.9),《訪煙波飄溉之樓》(97.4)。

5. 關於黃碧雲

《選刊》於1990年第1 2期同樣以「『推薦獎』參選作品」的形式

首次介紹了黃碧雲作品。這篇作品為短篇小説《盛世戀》,由香港天

地圖書有限公司顏純鈎舉薦。

「讀《盛世戀》’只覺一股淒迷暗香裊梟不盡。像對著一幅古畫’

青綠金粉,記下久遠朝代的模糊輪廓。」「這小説的落寞、無奈、絕

望,是純粹香港的,甚至是世紀末香港的。」「而小説本身是好小説,

才氣橫溢的,筆底有魔力,叫人感染一些陌生的淒迷情懷,知道有人

如此這般活著,而我們,盡可以各自喜歡的方式去活。」(顏)

小説精彩,推薦意見也精彩。在《選刊》舉辦的第一次台港澳及

海外華文文學「推薦獎」活動中,《盛世戀》獲一等獎(僅此一篇)。

此後,1991年第5期至1998年第5期,七年間,《選刊》又陸續

選載了黃氏九篇短篇小説:《其後》、《紅燈記》、《雙世女子維洛

列嘉》、《懷郷》、《一個流浪巴黎的中國女子》、《嘴吐》、《捕

P:311

介紹之介紹:關於《台港文學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介 785

蝶者》、《失城》,《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

6. 關於董啟章

董啟章的作品,稍晚才開始介紹,計三篇短篇小説:《少年神農》

(96.9),《快餐店拼湊詩詩思思CC與維真尼亞的故事》(98.5)、《永

盛街興衰史》(98.7)。數量不太多,但間距相當密。

在《選刊》已介紹的三百位左右的香港作家中,上列六位只佔很

小比例。然而,由點到面,體現了《選刊》推介香港文學的一種狀

態,同時也顯示了《選刊》在作品面前人人平等、「以文取文」、力

求客觀、公正的一種姿態。不言而喻,它基於編者對於作家作品的理

解與把握。閲讀’比較,判斷,取捨,呈現。於是有「專輯」’有「推

薦獎」,有編者話,有附評,等等。如選載董橋《英華浮沉錄》,扉

頁作品簡介,編者如是説:「學者散文是香港文界的重鎮,其寫作主

體以思想者姿態再創散文承載時代思想之文體價值。而學院外的董橋

卻在縱橫捭闔、廣徵博引的學者風範之外,更以風流蘊藉的文字呈顯

學者散文的又一種魅力,所以柳蘇説『你一定要看董橋』。」這便是

編者面對作家作品的真實的、明確的姿態:終究以作品質量、以文學

價值為依歸。

(二)「雙行道」

香港,位於「中外聯屬」的交匯點,又處於「一國兩制」的交融

點。在日益強盛的全球化趨勢下,作為「窗口」和「橋樑」,它在推

動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已起和將起的作用無可替代。

香港文壇內外,猶如一條「雙行道」,來而復返;去而復歸,作

家作品,呈現出「動態」。比如,余光中、施叔青’來去於台灣與香

港間;思果、劉紹銘,來去於香港與美國間。論及香港文學,倘若

對此忽視乃至無視,實是難以理喻的缺憾。

多年來,《選刊》推介香港文學,關注了各種類別、各個層面,

重視其完整性。

P:312

7 8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1. 關於佘光中

余光中於 1974 年秋至 1985 年夏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敎授 ’

1975年兼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余氏居港十年有餘’其間其後,與

香港文壇關聯之深、影響之巨,顯而易見。

《選刊》1993年第1期刊出「余光中專輯」。計發散文四篇:《夜

讀叔本華》、《山盟》、《風吹西班牙》、《登長城》’詩四首:《夢

與膀胱》、《壁虎》、《珍珠項鏈》、《曇花》。配發黃維樑的余氏

小傳、樓肇明的散文評論、何龍的作家側記,以及照片四幅、手跡一

幅。

卷首為余光中語絲:「真正的詩人,該知道什麼是關心時代,什

麼只是追隨時尚。真正的詩人,不但需要才氣’更需要膽識,才能在

各家各派批評的噪音之外,踏踏實實走自己寂寞然而堅定的長途。」

自創刊號開始,《選刊》每年均選發余光中作品’前後多達三十

四期,將近每四期就刊載一次。已發詩四十四首、散文(含隨筆、雜

文)十六篇、論述三篇,合計六十五篇(首)。余氏為《選刊》選載

作品數量最多的作家。

黃維樑曾形象地比擬余氏用紫色筆寫詩’用金色筆寫散文,用黑

色筆寫評論’用紅色筆編輯文學作品’用藍色筆翻譯’稱許余氏憑其

璀璨的五色之筆,耕耘數十年,成為現代文學重鎮。讀罷該專輯,以

及《選刊》所載余氏其他作品,信然。

2. 關於施叔青

施叔青於1978年來港。1979年至1983年受聘於香港藝術中心,

擔任亞洲節目策劃主任。在港近二十年’近年返回台灣。

《選刊》創刊初期,於三年間選介施叔青三篇短篇小説:《壁

虎》、《窯變》、《最好她是尊觀音》。

八十年代末開始,施氏「潛心於香港三部曲之長篇創作’要為一

百五十年來帝國主義下的『東方之珠』以小説立傳。」第一部《她名

叫蝴蝶》,由七章組成,十餘萬字,陸續刊載於台灣報刊。《選刊》於

1993年第8期至第1 0期,連載這部作品。第二部《遍山洋紫前》共六

P:313

介紹之介紹:關於《台港文學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介 787

章,因篇幅所限,《選刊》於1996年第4期選載第一章《你讓我失身

於你》,並附二至六章簡介。

透過這些篇什,人們或能對施氏的獨特的努力有所了解:「用筆

來做歷史的見證。」

3. 關於思果

思果曾任《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及翻譯、香港聖神修院中文敎

授、香港中文大學與翻譯中心訪問研究員等。現定居美國。

《選刊》於1996年第10期刊出「思果散文小輯」,選載五篇近作:

《不值一杯水》、《有些未足》、《怎樣才算有?》、《之後》、《真

誠的對立》。編者稱:「當代散文名家思果的創作,素以風格醇厚、

筆調沉潛優美著稱。近十年退隱山林,在豐饒的自然中回視種種人生

舊事,更是觀察入微,涉筆成趣。」單篇選介尚有:《主客》(91.9) ’

《借書》(95.6),《電話症》(96.2),《香港之秋》(97.6),《有寫

有不寫》(99.1)。

4. 關於劉紹銘

劉紹銘於1961年赴美留學。1968年回港任敎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英文系。1971年任敎新加坡大學’後返美。近年回港,任敎嶺南學

院。

香港’劉氏生於斯,長於斯,三十年間兩度回港任敎。《吃馬鈴

薯的日子》寫於中大任敎期間。劉氏感於「前塵舊事」,「記下這段

生平」’視之為「自傳文字」,二十餘年後再版。《選刊》於1994年

第1 2期轉載了這部作品。

劉氏作品成組介紹有三次:一次為散文、雜文《犬儒主義》、《上

帝•母親•愛人》、《向生命報復》(90.7);另一次亦為散文、雜文,

《香肉傳奇》、《村姑與牛仔》、《情到濃時》、《美式田雞湯》(98.

11)。單篇散文、雜文、論述選載數次。

無論以香港為「出發地」(如思果、劉紹銘),抑或以香港為「停

P:314

7 8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留地」(如余光中、施叔青),他如旅美的陳之藩、葉維廉、黃河浪’

旅加的梁錫華、盧因、陳浩泉’旅法的綠騎士,旅澳的鍾嘵陽,等

等,「雙行道」上許許多多健步往來的旅人,為香江文苑,也為大陸

讀書界增添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

(三)一扇「窗口 」

早在1984年7月,項南(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為《台港文學選刊》

撰寫代發刊詞《窗口和紐帶》’提出:「如何促進不同制度、不同社

會的人增進了解,消除隔閡’求同存異’進而融會貫通,和諧默契?

文化的交流,可能是一個較好的途徑。」他殷切期盼《選刊》成為暸

望台港社會的文學窗口,聯繫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消除隔閡’求同

存異,融會貫通’和諧默契’是累積性遞進的過程,而必要的前提是

「增進了解」,較好的途徑則是文化交流,究其淵源與影響,文學交流

成了決定性的中心環節。

台、港、澳和大陸的華文文學同根同源。由於歷史的原因’一個

時期以來分流而行’呈現出個性差異;而今又相互撞擊、融匯’漸顯

整合之勢。華文文學從中國本土走向世界,屢經周折’在東南亞、北

美、西歐、澳新以及其他地區蓬勃發展,形成跨越國界和地域的國際

性的文化現象。

處於世紀更替的交叉點’返顧而前瞻’視野應能更加拓寬。曾有

論者在專文中對文藝思潮多元並存的狀態作了一番剖析和闡述’不無

啟發意義。該文指出’早年主張「橫的移植」的國際化’重視「縱的

繼承」的民族化,以及稍後強調郷土情懷的本土化,三者的界限漸趨

模糊,加速了不同文學觀點交集、融合的速度。此説自有其針對性’

倘若推而廣之’或能這樣認識:無論哪一區域’哪一創作門類’所謂

國際化的、民族化的和本土化的因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

現。此處所説的「國際化」’實質上主要是工業文明背景的西方文

化;而「民族化」’則指農業文明背景的傳統文化;至於「本土化」,

更多地帶有區域性的色彩。環顧香港文壇,尤其深切感到,「和而不

同」,「兼容並包」,有助於營造開放的藝術氛圍與諧調的人文環境。

編者孜孜砍砍,希冀透過《選刊》這扇窗口,舉目所及,將是多

P:315

介紹之介紹:關於《台港文學選刊》對香港文學的推介 789

視角的,多元的。「新穎的小説,瑰麗的現代詩、精織高華的學者散

文與便捷簡煉的專欄文字以及廣受歡迎的武俠小説等異彩紛陳」,

《選刊》先後推介數百萬字香港作品,展開這千姿百態的長卷。

九七回歸,《選刊》於當年6月號出專號《香港回歸紀念特刊》。

散文有:蕭乾《香港回歸》,曾敏之《橋》’余光中《沙田山居》,

黃國彬《吐露港的老鷹》,陳德錦《島》,彥火《小島上的春》,思

果《香港之秋》’黃維樑《如果你不這樣來認識香港》,西西《剪貼

冊》(三題),白洛《賣樓記》,陳浩泉《虹與迷幻》。

小説有:顏純鈎《關於一切與晚飯同時進行的電視直播足球 比

賽,以及這比賽引起的一切不很可笑的爭吵,以及這爭吵的可笑結

局》,劉以fi《龍須糖與熱蔗》,王尚政《法官大人恩典》,海辛《最

後的古俗迎親》,西西《虎地》,白洛《買樓記》,陳浩泉《虹與迷

幻》。

詩歌有:聞一多《七子之歌》(選二)’袁水拍《後街》’馬朗《北

角之夜》’舒巷城《賽馬日》,何達《在火光中》,余光中《霧失沙

田》(外一首)’犁青《香港的霧》(外一首),戴天《一九七一年所

見》(節選)’溫健驟《泣柳》,梁秉鈞《形象香港》,古蒼梧《太平

山上,太平山下》’黃河浪《英皇道》,傅天虹《香港》,夢如《在

維多利亞港觀看落日》。

翻開這些篇什,字裡行間,有逗號(長途未窮),有句號(九七

回歸),也有問號(叩問歷史),還有感嘆號(搶桑之變)。

顯然,僅僅憑藉一期「特刊」’乃至於一家《選刊》’無法呈現

全景。不過,「窺一斑而見全豹」,進而比較完整、比較具體地展示

其本來面目,編者用心於此也著力於此。

P:316

7 9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陳浩泉

陳浩泉,另有筆名夏洛桑、哥舒鷹等。先後任

職記者、報紙編輯、電視台編劇、出版社和雜

誌主編等。東亞大學新聞傳播系畢業,獲社會

科學學士學位。長期從事大眾傳媒工作,並致

力於寫作。曾任香港市政局中文文學創作獎評

判。現為漢華文化事業公司及維邦文化企業公

司董事經理、總編輯,前香港作家聯會理事及

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2年移居加拿

大,現任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副會長。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詩集

《日曆紙上的詩行》、《詩戀》;小説《青春的旅程》、《銀海浪》、

《海山遙遙》、《追情》、《香港狂人》、《斷鳶》、《香港九七》、

《天涯何處是吾家》等;散文隨筆《青果集》、《紫荊•楓葉》等’共

近二十種。

〔論文提要〕

加拿大是香港人移民的首選之地’溫哥華和多倫多因此也薈聚了

大批包括香港作家在內的文化人。本文探討了香港作家移居楓葉國的

歷史背景、原因,當地的文化環境與作家群的形成,主要的文學團體

與文學活動,身處異域作家的心態與寫作狀況,同時,也介紹了目前

加華文壇活躍的作家與作品。作者還分析了加國多元文化政策下,華

裔作家的寫作出路與前景,對此作者不表悲觀,但也不是盲目的樂

觀,而是從現實發展的趨勢去推斷未來,並提出積極的建議。因此,

作者對加華文學的前途寄予厚望。

香港作家在加拿

P:317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791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陳浩泉•

(-) 引 言

加拿大的華裔作家分為兩大類:一是用中文寫作;一是用英文或

法文寫作。用中文寫作的大多是近二十年間從香港、台灣、中國大陸

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移居加拿大的作家,用英文或法文寫作的作家則大

多是在加國土生或於幼年時隨家人移民加拿大的。

在加拿大的香港作家既已移居加國,身為加國的公民或居民,他

們當然也是加拿大華裔作家的一分子了,而他們大多以中文寫作,因

此,以外文寫作的加華作家將不在本文談論之列。1即使如胡美三

(Marda Aw-Agon) 2雖生於香港,但她少年時已赴英國求學’後來輾

轉移居加拿大,然後開始寫作,廣義來説雖亦可稱為香港作家,但亦

不在本文的範圍之內。

同樣的理由,即使曾經長期在香港生活過,但卻是在移居加拿大

後才開始寫作的,亦不在本文談論之列。本文重點論述的在加拿大的

香港作家是:在香港已開始寫作,並為讀者所熟知,而移居加拿大後

仍然繼續寫作的香港作家。

(二)香港移民與香港作家

談加拿大的香港作家’不能不要先回顧一下香港人移民加拿大的

歷史。

根據記載,中國人到加拿大始於十八世紀中期的淘金時代。當

時’加拿大西岸菲沙河發現金礦,華人則由美國蜂湧而至。「1858年

與 1859 年兩年間,華人由美前來加拿大者計二千餘人。自 1860 年

起,始有國人來自香港、澳門與檀香山,其來者,有乘桅船冒狂風駭

P:318

7 9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浪橫渡太平洋;亦有乘搭外國之汽輪而至者。其人數向無正式統計。」3

據當時維多利亞殖民西報之記載稱,華人在菲沙河一帶從事淘金業者

約三、四千人,在維多利亞、二掉等地從事商業者計五、六百人。實

際上,1856年已開始有少量華人由美國到加拿大,但大量來加則始於

1858年,而華人由香港到加拿大則始於兩年後的1860年,距今亦已有

一百三十九年的歷史。

早年到加拿大的華人大部份是為生活所迫,他們大多來自廣東四

邑地區的農村,知識水平低,只能從事粗重的體力勞動謀生,即使從

商,也只能經營小型的餐館、洗衣店等小生意。這是到「金山」淘金

和修築太平洋鐵路的所謂「賣豬仔」時代。後來,加國政府向入境華

人徵收「人頭税」,甚至明令禁止華人入境’因此,直至十九世紀六

十年代初,到加國的華人並不多,而且大部份是親屬團聚。

到1967年,加拿大聯邦政府修改移民法,華人才開始大量移居加

國,特別是香港移民佔大多數。修改後的加國移民法新增加了技術移

民和商業移民的類別,這使不少香港人具備了移居加國的條件。 從

1967年至今的三十餘年間,可説是華人移民加國的另一個高潮,而

1985年至1997年的這十餘年,更是高峰期,移居加拿大的華人中,又

以香港佔大多數。

根據統計,香港移民的高峰期,一年多達六萬餘人離開,而到加

拿大的香港人每年多逾三萬,可見加國確是香港人移民的首選之地。

這個時期,從台灣和中國大陸等地移居加拿大的華人也相繼增多,遂

在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艾蒙頓等華人聚居的城市形成了前所未

有的、相當蓬勃壯旺的華人社區。

這十多二十年來,移民到加拿大的華人和第一代的移民大不 相

同,第一代的華人是為生活被迫移民,這一代的新移民卻是為了尋找

更美好的生活而「自願流放」(借用洛夫語),M也們大多擁有較高的

學歷和知識水準,有專業技能,亦有資金,比較容易打進「主流 社

會」,職業的範圍大為擴闊,不少人在金融、地產、飲食、零售、電

子科技等行業做出了成績。此外,也有不少港、台來的華裔移民 從

政,並已在政壇上薪露頭角,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根據加拿大的人口普查報告,1971年全加拿大的華裔人口還不到

P:319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793

十二萬,1981年則增加至二十九萬;而1986年,全國華人已逾四十

一萬。5直至目前,全加華人更已逾九十萬。

這二十多年間,來自香港的數十萬移民,其中包括不少作家在內

的文化人。為什麼加拿大對香港文化人特別有吸引力呢?我看起碼有

以下的幾個原因:

一、加拿大政治安定,在世人眼中向來是一個平和的國家,而且

她真正地奉行自由、民主、法治,尊重人權,有健全的政治

體制,對期盼有自由創作環境的作家、藝術家來説,加拿大

這樣的社會,當然是最好的選擇。無可諱言,不少香港人是

因政治因素而移民,如「九七」、「六四」等問題,此因素

對文化人來説自不待言了。

二、經濟方面,加國在七大工業國中,表現並不太差,雖然高税

率和高失業率也嚇怕了不少人,但相對來説,加拿大也是世

界上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

三、加國實施多元文化政策,各族裔可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融

洽共處,因而加國的種族問題比之澳洲、美國均較為輕微。

四、加國的移民政策有利文化人,其中「自僱移民」一項,標明

特別歡迎能對加國文化、藝術作出貢獻的人士,因此,不少

香港藝文界人士以此類別申請移民。

五、加拿大幅員廣闊,四季分明,風景秀麗,特別是西岸的溫哥

華,氣候溫暖宜人,是著名的退休天堂,許多「退而不休」

的文化人到了溫哥華,大多不作他想了。

目前活躍於加華文壇的香港作家,最早是於六、七十年代移居加

國。1967年,加拿大修改移民法,這一年剛好香港發生暴動,社會動

蕩不安,兩個因素促使了一批香港人移民加國。例如盧因就是1973年

移民溫哥華的。大部份的香港作家則是「九七」問題逼近之後才移民

加國,如圓圓於1987年抵加。香港作家移民加拿大的高峰期是八、九

十年代。金刀於1983年移民,算是這個時期較早的了。

(三)文化環境與作家群的形成

根據加拿大新近的統計數字顯示,全加九十餘萬華人,其中三十

P:320

7 9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二萬餘聚居於東岸的大多倫多地區,二十八萬餘聚居於西岸的大溫哥

華地區,其餘的則分佈於卡加利、艾蒙頓和維多利亞等地。

上述華人聚居的幾個大城市,華人社區的發展迅速,其中尤以多

倫多和溫哥華的發展最為驚人。以溫哥華為例,除了原來的唐人街

(華掉)不斷擴建,烈治文更出現了「新唐人街」——一個亞洲式商場

的集中地,目前這類商場已多達十多個,而烈治文的人口,華人已佔

幾乎五分之二。大溫哥華的其他地區,華人的食肆商舖亦到處可見’

幾乎各區均有華裔居民。素里和高貴林則是兩個新的華人聚居地。

溫哥華的中文傳媒是全加最發達的城市,目前有三份本地出版的

中文日報——《明報》(加西版)、《星島日報》(卑斯版)及《世界

日報》(加西版),電台有加拿大中文電台(分A M、F M兩個頻道)

和華橋之聲,電視有新時代電視和城市電視(國語台),此外亦有雜

誌和書籍出版。大溫哥華地區的中文書店,大大小小共達二十多家,

其中規模較大的有三聯書店、金石堂和皇冠文化廣場等。有些英文書

店也開始售賣中文圖書。

加拿大中文電台和新時代電視均為新時代集團所有,是一個全國

性的廣播機構,因而在多倫多、卡加利等城市,同樣可以收聽到中文

電台、收看到新時代電視。多倫多的華人比溫哥華多,華人商場也更

多,只是大多市範圍較大,華人也沒有溫哥華般集中。然而,兩地壯

旺的華人社區、發達的中文傳媒以及大批文化人的聚居,均營造了濃

郁的中國文化的氣氛。就説溫哥華吧,除了一批作家’聚居於此的還

有不少書畫家、影視藝人、音樂家、舞蹈家、粤劇曲藝界人士等等,

甚至有專門研究石頭的「雅石會」、專業人士業餘的「讀書會」……

平時各種展覽、演出、文化講座、書畫雅集、詩朗誦會等等,令人應

接不暇,這種中國文化的氛圍,在一個以白人為主的西方社會,確是

十分難得的。劉再復與白先勇年前先後到訪溫哥華,對此也都表示印

象深刻。

目前,居住於西岸大溫哥華地區的香港作家較東岸的多倫多為

眾,包括梁錫華、阿濃、圓圓、盧因、胡菊人、韓牧、金刀、陳浩

泉、梁燕城、羅慷烈、羅鏘嗚(羅幽夢)、許行、吳胞斌、亦舒、周

恒(張宇)、雨萍、丐心(簫幸添)、水禾田、石貝、陳華英、遲寶

P:321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795

倫、阿樂、王潔心、劉國藩、梁石峰、李敏儀、黃心美、張無忌、李

安求、區松柏、李紅、洪若豪、黃百合、黃展斌、施盈盈、林真、秋

子、麥冬青、施淑儀、梁麗芳、徐明耀、陶永強等等,已經回流香港

或在加港兩地穿梭往返的「太空人」作家則有潘銘燊、朱維德、陳中

禧、也斯、顏純鉤、何絲琳等。

居住於東岸大多倫多地區的香港作家有王亭之(談錫永)、 金

依、杜漸、蘇賡哲、瑪湘湘、梁楓、金炳興、石人、許定銘、余玉

書、韋以莊、伍秀芳、保宗慶、蘇紹興、洗冰清、余緣治、恙羊、童

松興、李蘭菊等等,已回流香港的是黃國彬,穿梭於加港之間的則是

戴天、劉天賜等。

此外,黃珮玉居於阿伯達省的卡加利。

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的作家’大多繼續從事寫作,專業寫作的有

亦舒、圓圓、周恒、胡菊人等,大部份則為業餘寫作。作家們發表作

品的園地主要是三份本地出版的報章,還有少量的期刊、雜誌,例如

溫哥華中橋互助會出版的《松鶴天地》(月刊)和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出

版的《文化中國》(季刊)等。

溫哥華和多倫多都有三份當地的日報:《明報》、《星島》和《世

界》。《明報》加西版有《明楓》和《明坊》兩版本地副刊,大部份

是固定的專欄,但也有一個歡迎投稿的專欄「無心的約會」。此外’

《明報》年前創設了文藝週刊「明筆」’後增至一週兩次’現在是週一

至週五共刊出五天,只是篇幅略為減少。「明筆」園地公開’歡迎各

地作家投稿,創作和人文方面的文章均歡迎。在文藝副刊吹淡風的今

天,加西《明報》創立「明筆」副刊,更顯得其有理想和識見,難能

可貴。紐約《明報》取消了一整版的副刊後,「明筆」也成為了該報

的副刊。加東《明報》有「明坊」版,而內容另有取捨。《明報》年

前曾有多倫多華人作家協會的週刊版面’後已停。溫哥華《大漢公報》

九十年代初亦曾刊出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的「加華文藝」雙週刊,可

惜,該報已於年前停刊。

《星島日報》卑斯版有「楓趣」、「楓林」兩版本地副刊,均為專

欄形式;加東版亦有本地副刊「彩色」版。

《世界日報》的北美副刊統一編排,接受各地作家的稿件’水準頗

P:322

7 9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高。部份香港作家也有作品在該報發表。至於《明報》和《星島》的

本地副刊,主力作者大部份為來自香港的作家。

由於通訊科技的發達,不少移居加拿大的香港作家,其作品仍照

樣源源不絕地在香港的報刊雜誌發表,也有的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刊

物刊出,他們的單行本,亦一樣在中、港、台三地出版,地域上的距

離並沒把這種文化上的聯繫割斷。

也有部份作家的作品在加國結集出版,較多的是合集的形式,如

中橋互助會、中華文化中心等團體出版的文集。

(四)文學團體與文學活動

華人作家在加拿大東西兩岸薈聚,文學團體的出現也是很自然的

事了。

1987年,「加拿大華裔寫作人協會」首先在溫哥華成立,創辦人

是盧因和梁麗芳,盧因為首任會長,梁麗芳任副會長。該會後來易名

為「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近年活動頻密,會務有長足的發展,目

前有會員近六十人,大多為來自香港、中國、台灣和東南亞的移民,

分佈於加拿大西岸、東岸、中部和美國、香港等地。現任會長為梁麗

芳,副會長陳浩泉、許行、劉慧琴。該會顧問有王辛笛、王健(J an

Walls)、白先勇、洛夫、胡菊人、曾敏之、梁錫華、葉嘉璧、劉以

B、劉再復、簡穎湘、聶華苳等。榮譽顧問貝鈞奇。

歷年來,「加華作協」邀請、接待或為他們舉辦過演講或座談會

的各地作家、學者有:劉恒、陸星兒、王蒙、陳忠實、王仲生、龐

進、申慧輝、陶潔、陳建功、陳駿濤、潘耀明、吳羊璧、梁秉鈞、梁

錫華、葉嘉璧、洛夫、古華、劉再復、梁燕城、白先勇、池莉、陳若

曦、疲弦等等。由1997年開始’該會每年均主辦一次「華人文學——

海外與中國」的座談會,遨請中、港、台、美國和加拿大本地的作

家、學者出席,頗受好評,引起了廣泛的回響。目前,該會出版一份

「會訊」,並正籌備出版一本加華作家文集。1989年該會應中國作家

協會之邀,組團訪問北京、山東,成員是梁麗芳、陳浩泉、劉慧琴、

韓牧。

P:323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797

「多倫多華人作家協會」於1993年成立’創會會長伍秀芳,現任

會長蘇紹興’會員約六十人,平時的活動包括舉行文學講座’推廣閲

讀活動,開辦寫作訓練班等。

「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於九十年代初在溫哥華成立,創會會長林

佛兒,現任會長徐新漢,該會屬於總會設於台北的「世界華文作家協

會」的加拿大分會。該會會員和活動相對來説都較少,而會員中亦有

香港作家。

溫哥華還有一個「亞裔作家工作室」(Asian Canadian Writers'

Workshop) ’會員是以英文寫作的作家,負責人朱藹信(Jim wongChu)。此外,華人社區也有不少規模較小的、文藝沙龍式的組合’

如溫哥華曾有「白雲詩社」、「散文詩社」,也有洛夫的「雪棲詩書

小集」等;多倫多則有「湖楓詩社」等等’這些活動也大多有香港作

家的參與。

再以溫哥華為例,中華文化中心、溫哥華中文圖書館、卑詩大學

亞洲中心、西門菲沙大學林思齊國際交流中心,以至市政府的公共圖

書館,還有聯合出版集團的三聯書店、梁燕城主持的文化更新研究中

心和維邦文化企業公司等商營文化機構也經常與作家團體合辦各種文

化活動。例如,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曾與中華文化中心合辦過劉恒、

陸星兒、陳若曦、疲弦等的講座;「加華作協」、文化中心、中文圖

書館曾合辦張愛玲作品研討會;「加華作協」、文化中心、西門菲沙

大學曾合辦白先勇的講座;維邦文化公司也曾先後與文化中心和「加

華作協」合辦梁錫華和梁秉鈞的講座。……

這些大大小小的文學團體、文化機構所舉辦的各種文學活動,使

華人社區出現豐富多姿、精采紛呈的文化氛圍,作家不愁寂寞’多了

交流的機會,文學愛好者也多了獲取精神養份的渠道。

(五)作家的心態與寫作

海外華人幾乎無處不在,而且越來越多’到底,他們是「花果飄

零」還是已凝聚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呢?近年,杜維明與多位海

外知識分子極力提倡「文化中國」的概念。在這一概念下’全球的炎

P:324

7 9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 999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

黃子孫可以團結在一起’建立一個不受地域囿限的’沒有國界的’精

神上的「中國」,那麼,海外華人將再沒有郷愁。

香港作家移居加拿大後’在一個全新的社會環境中,如何確認自

己的身份,怎樣給自己定位’這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做移民心理輔

導的社工認為,新移民的適應大多要經過以下的五個階段:興奮;震

驚;表面適應;挫折憂鬱;接受認同。作家對事物比其他人更為敏

感,東西週異的文化對他們的衝激自然更大,當他遇到困難與挫折

時,心裡就不禁會想一把我送到北美洲的森森的機聲是不是「美麗

的錯誤」呢?我到底是「加人」還是過客?

既已移居加國,成為了居民(甚至已是公民),當然就算是加拿

大人了。如果未能盡快消强過客心態,寫作人自然也不能把握好自己

的身份定位了。

年前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大部份的加國華裔認為自己是「華裔加

人」(Chinese Canadian)或「加籍華人」(Canadian Chinese)‘均超

過百分之三十;稱自己為「加拿大人」(Canadian)的約佔百分之十

幾,自稱為「中國人」或「華人」(Chinese)的最少,低於百分之十。

可見大部份華裔認同自己已移民入籍加國的事實。這裡請注意:稱自

己為「華裔加人」的比稱自己為「加籍華人」的對加拿大有更大的歸

屬感。事實上,這應該是最正確的身份認同。

有移居海外的知識分子很強調郷愁這回事,仿佛沒有郷愁等於忘

本,等於不愛國’然而’隨著交通、科技的發達’現代人觀念的轉

變,今天已經是一個不一定要有郷愁的年代了。當然,無論走到哪

裡,都還是炎黃子孫,血管裡流的都是黃河、長江的血液,文化的

「郷愁」肯定是有的,但現實上的郷愁就未必非有不可了。正如前文所

説’現在文化人的海外「流放」是自己的選擇,那麼,移民就不會「注

定是悲劇」,也會有喜劇’説它是悲喜劇也許較為客觀中肯吧!

加拿大是一個絕對自由的國家,多元文化的國策更有利於各族裔

文學藝術家的創作。華裔作家可以寫北美洲的新鮮事物’也可以繼續

弘揚自己的中華文化。有的華裔作家多年來仍然一直「吃著老本」’

一直寫著從原居地貯存而來的題材,一直享用著他美味的「冬燕、瑶

柱、蝦米、髮菜」(阿濃語);當然’更多的作家是已經就地取材’也

P:325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799

開始烹製香腸、火腿、三文魚和馬鈴薯了。

移民適應期各個階段的種種經歷與感受,很自然地會反映到作家

的筆下,不論是欣喜興奮,還是震驚憂愁,作為人生一大挑戰、一大

轉變的好寫描績,都會是感人的。北美洲遼闊大地的湖光山色、紅楓

白雪也會反映到華裔作家的文字中。而加國的純樸民風、睦鄰關係等

等,同樣使華裔作家通過他們敏鋭的觀察表達了出來。6不過,作為初

來乍到的新移民,他們對加拿大的了解仍未深入,所作的描述也就難

免地較為表面,也大多未能從表象去看出事物的本質。

興奮欣忭的「蜜月期」過後,作家們看到了西方民主社會存在的

一些問題,看到了現實中不太美好的另一面,可能也會有一些不太愜

意的遭遇,例如因不同文化、不同族裔而引起的矛盾與衝突,等等,

這時候,作家同樣會通過他們的筆有所表達。例如,卑斯省的醫生因

政府的醫療經費不足而連續五天罷診及卑斯省建造快速渡輪嚴重超

支,阿濃就在他的專欄中作出批評。7這説明華裔作家已經在融入當地

社會踏出了新的一步,過客的心態逐漸消淡,漸漸「入世」,這是好

事,也是正常的轉變。

當然,香港來的作家仍然關心香港,也關心中國、台灣,以至鄰

近的美國,因此,他們筆下寫作題材的範圍倒是十分廣闊的。

由於對新的社會環境了解有限,生活的累積未夠,故華裔作家在

移民初期的作品均以散文、遊記、隨筆、雜文為主,也有少量的詩

作,相對來説,小説較少。圓圓、盧因、雨萍、瑪湘湘等曾有短篇創

作,長篇有圓圓的《龍夫人傳奇》8和王潔心的《風在富麗莎河上》。9前

者主要以卑斯省為背景,年代的跨度頗大,後者的背景則是香港和溫

哥華。此外,亦舒近年的一些小説也有加國的背景,如在加西《明報》

連載的《我愛,我不愛》、《故園》和《寂寞的心倶樂部》等。

六、七十年代的「留學生文學」曾出現不少佳作,傳誦一時,

八、九十年代新的移民潮也令「移民文學」應運而生,假以時日,可

期待出現更高質素的長篇佳構。這裡必須補充的是,梁錫華的《愛恨

移民曲》雖寫於他「回歸」加拿大之前,但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移民

文學作品,故事的地域覆蓋面頗廣,是一部相當有代表性的長篇移民

小説。

P:326

8 0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

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姆)

可以預見 ’ 隨著歲月的推移 ’ 華裔作家也將逐步地融入加國 的

「主流社會」,隨著過客心態的淡退’本土意識自然會加強’他們的作

品也將會更具當地的特色。

(六)活躍的作家與作品

目前,活躍於加拿大東西兩岸的香港作家各有數十人,如果給作

家下一個較為寬鬆的定義,那麼目前在加國的香港作家應不在百人之

下。在此,我僅能就自己所能掌握的資料作一簡介:

梁錫華:早年已入加籍,1994年退休後從香港「回歸」加拿大溫

哥華,繼續從事寫作與翻譯。定居加國後出版了《愛恨移民曲》、《一

牆之隔》\"、《情繫一環》I2等幾部新著’即將在香港和台灣結集出版

的還有《放風箏》、《日光之下很多事》、《目苗目苗加拿大》與《環宇

浪遊》等幾本新書。之前,他亦有一本專寫加拿大的《懷郷記》。13

回加後’梁錫華仍為香港《星島日報》和《明報》加西版撰寫專欄’

也是「明筆」版的特約撰稿人。其他文章散見於港、台、中國和加拿

大的刊物。梁錫華屬於學者型的作家’他的散文往往旁徵博引,古今

中西,貫通融匯,幽默機智’別創一格’他這種學者風格的文字已早

獲好評,為人所稱道。近年來,梁錫華對「人生的終極關懷」這問題

最感興趣,對族裔與文化、環保等問題亦較關心。他對宗敎有相當的

認識,包括基督敎、佛敎’均有研究’但他是從一個較高的層面來看

宗敎信仰。所有正統的宗敎都應該是導人向善的,梁錫華更重視宗敎

情操,他認為宗敎情操不但不容忽視’更應廣而傳之’甚至納入敎育

系統「以收淨化人心和落實精神文明」之效。I 4他又在文章中引用羅

素的話:「浩瀚的知識未足以構成智慧。不可少的,還有對人生的終

極目標稍有認識。」1

5而即使你什麼敎也沒信’也可「時刻參拜心之深

處的『神』」。I6至於族裔與文化的關係,梁錫華不太樂觀,認為這始

終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定律’但他也不主張什麼都不去做。1 7寫作

之餘,梁錫華也經常應邀到各文化團體演講’參與各種文學與文化活

動。

阿濃:1993年移居加國,是目前溫哥華香港作家中勤奮多產的一

位,他的散文和兒童文學向受讀者歡迎,現為《明報》加西版撰寫「林

P:327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801

深不知處」及為《星島日報》卑斯版撰寫「過眼集」兩個專欄’香港

一份報紙、三份雜誌的專欄亦繼續。每月平均供稿七十篇。五年來他

還在香港出版了《一百個看不慣》、《有趣集》、《老井新泉》(均為

突破出版社出版)等五種新書。由1998年起’他的作品也開始在中國

內地的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包括《説不

完的故事》、《紙短情長》等六種。阿濃現為「加華作協」和中文圖

書館理事,經常參與各種演講、徵文評判等文學活動,並在華橋之聲

電台負責一小品式節目’也義務擔任《松鶴天地》月刊的編輯。阿濃

並曾多次回港出席香港文學節和兒童文學雙年獎頒獎禮。

圓圓:1987年移民溫哥華後,仍然從事寫作和翻譯,長期在香港

和卑斯版的《星島日報》撰寫專欄和小説。移民後也仍在香港其他報

刊撰稿。在溫哥華中文報紙的專欄中,圓圓的「甜蒲公英」是很具特

色的一個,她筆下較多北美本地的題材,可説是最投入加國社會的作

家之一,而許多時候她精闢獨到的見解與辛辣諷剌的筆觸,也頗能引

發讀者的共鳴。移民後,圓圓結集出版的作品有小説集《賭情》I8和散

文《我見我寫溫哥華》19等。

盧因:他是出道早,移民也早的一位香港作家,他五十年代初開

始寫作,既寫詩、也寫散文、小説、評論,是一位多面手,長期為

劉以•主編的刊物撰稿,並與崑南、王無邪等合辦《新思潮》雜誌’

投身於現代派文學的浪潮。然1973年移民溫哥華後,卻停筆十年’

1983年始繼續寫作’曾在香港多份報章、雜誌撰稿,目前與陳浩泉、

韓牧等為加西《明報》合撰專欄「六度音程」。盧因已為四十年來的

創作編選了一部作品集《一指襌》,即將出版。此外,近年亦致力於

寫作「福音小説」,是取材於聖經的故事新編,這在基督敎範圍內的

中文創作尚屬首創’已發表的有「三喔盡」、「拉哥撤路」、「莎妮

日誌」和「戲婦外篇」等。盧因亦為「加華作協」創會會長及理事。

韓牧:詩人、書法家,1989年移居溫哥華後,仍繼續寫作,並從

事書法敎學。現為加西《明報》、《香港文學》等刊物撰稿,亦為「加

華作協」及溫哥華華人藝術家協會理事。韓牧近年出版了《何思撝書

法集》和詩集《待放的古蓮花》,2 2並曾先後在溫哥華、澳門和香港

舉行個人書法展覽。

P:328

8 0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姆)

胡菊人:著名雜文作家,其政論式的雜文一向膽炙人口,深入淺

出,可讀性極高,甚受讀者歡迎。1996年移民溫哥華後仍然寫作不

輟,現為加西《明報》撰寫「人間漫筆」和「小説金庸」專欄,為卑

斯版《星島日報》撰寫「知見錄」專欄。

王亭之:本名談錫永,寫雜文、評論,早年亦寫詩,亦為畫家,

近年沉潛於佛學、密宗和術數的研究,曾出版多本專著,多才多藝。

八十年代末移居夏威夷,後再移居多倫多。現在加拿大《明報》撰寫

「宜家居箭記」專欄,亦主持電台節目。

蘇賡哲:原在香港珠海書院任敎,並經營東亞書局。九十年代初

移居多倫多,在加東《星島日報》和《明報》撰寫專欄,《明報》專

欄名為「人文散墨」,較為讀者所注意。他在多市開辦了懷郷書房,

發售以文、史、哲為主的中文圖書。

瑪湘湘:先由香港移居澳洲,再於1990年移居加拿大多倫多。移

民後在香港出版了三本新書:《加拿大移民眾生相》(與林達敏合

著)、《唐人街皇后》(均為明窗出版社出版)及《人在香港》(當代

文藝出版社),也在中國出版了《在水之湄》(河北敎育出版社)。瑪

湘湘近年亦寫武俠小説,其作品《劍俠悲情》獲得「第一屆皇冠武俠

科幻小説大賞」獎項,現正寫作另一新作《東瀛奇俠傳》,並為加東

《星島日報》撰寫專欄「回首紅塵」。

杜漸:1991年移民多倫多,仍繼續從事寫作和翻譯,其創作的科

幻小説陸續在香港報章發表。後來對續畫發生興趣,進入學院修讀了

三年美術,現已畢業。目前正翻譯《莪默(Omar)傳記》。

限於篇幅,其他作家的寫作近況未能再一一介紹了,例如金刀依

然寶刀未老,繼續在《明報》、《星島》撰寫專欄;亦舒雖已停寫雜

文,但小説的寫作仍源源不絕,其作品也已在台灣和日本推出,後者

為日文版。她亦在電台主持節目;梁楓在多倫多主編《文藝季》(季

刊),並為《星島周刊》撰寫隨筆;金依亦繼續《素描香港》,並陸

續結集。總之,在加國的香港作家,筆耕不懈,成績可喜!

結語

在加拿大的香港作家,他們的寫作出路與前景如何呢?

P:329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803

數十萬的華裔人口,到底仍是個小市場、小舞台,華裔作家是未

能得到滿足的,在台上唱戲的最怕是台下沒觀眾,這樣難免寂寞’因

而海外的華裔作家大多捨不得放棄中、港、台等原居地的大市場、大

舞台。

華裔雖是加國最大的少數族裔,但到底還是少數族裔;加拿大雖

是立國一百三十餘年的年輕國家,歷史文化仍淺’但本地的北美文化

到底是主流的強勢文化,雖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化也只能處於弱

勢,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加國雖奉行多元文化政策,但族裔間也並非完全沒有問題。八十

年代後香港移民洶湧而至,在本地白人社會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2 3

也有學者責疑多元文化政策的真正成效’ 同時有人認為「多元文化」

(Multicultural)政策必須完善與更新,因而提出「交流文化」

(Intercultural)的理念。2 5個人認為,多元文化政策無疑的應繼續完

善,但過去加國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亦不應抹煞。事實上’這個種

族和諧,互相尊重、欣賞的社會,確為作家和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很好

的文化環境。對多元文化的前景,我還是比較樂觀的。

在中、台移民仍源源不絕的情況下’加上中文敎育的不斷推廣發

展,加國的華文文學相信後繼有人。當然’文學不應為國界、地域所

割斷,身在北美的香港作家,除了在本地的華人社會努力耕耘,更可

把視野和心胸擴闊到主流社會和中、港、台各地,在爭取打入主流社

會方面,翻譯及進行雙語寫作相信會是一個新的出路,而首先,作家

與主流社會必須有對話、溝通、交流。

中華文化的優良種子移植到北美的沃土上,只要悉心培育’相信

能開出燦爛的花,結出豐碩的果。

〔注釋〕

1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閲梁麗芳的《打破百年沉默:加拿大華人英文小

説初探》,此文發表於1997年1 1月北京第九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

研討會。另有劉慧琴的《多元文化中的一枝奇花\"•加拿大華人文

學概況》,此文發表於1998年9月泉州「北美華文作家作品研討

P:330

8 0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2 胡美三( Mard a Aw-Agon)為胡文虎孫女,現居溫哥華,以英文寫

作,著有小説i^etL™ (《緣》)、Choosing (《抉擇》)和lmmigTa!]/^’s

Wife (《移民之妻》)等,請參閲拙著《紫前•楓葉》(華漢文化事

業公司 ’ 1997年)中《胡美三寫小説》一文。

3見李東海著《加拿大華僑史》(加拿大:自由出版社,1967年),

頁 36。亦可參閲 FroiJi China to Caiiac/a—書(Harry Con 等 著 ,

McClelland and Stewart Ltd. 1982 年)。

4 1997年1月,洛夫應「加華作協」之邀演講,題為《我的二度流

放》。參閲《香港文學》1997年4月號拙文,頁3 3。

5見李勝生著:《加拿大的華人與華人社會》(香港:三聯書店,

1992年)的「中文版序」。

6可參閲《啊,溫哥華》(水禾田製作室出版’ 1995年)。

7見1999年3月1日《明報》加西版「明楓」副刊與1999年2月6日

《星島日報》卑斯版「楓趣」副刊。

8 九十年代初在《星島日報》連載 。

9 1998年在《明報》加西版連載。

10《愛恨移民曲》(華漢文化事業公司’ 1997年)。曾在《星島日報》

連載,原名《太平門內外》。

11《一牆之隔》(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94年)•

12《情繫一環》(三民書局,1994年)。

13《懷郷記》(楓橋出版社’ 1990年)。

1 4見梁氏《宗敎與宗敎情操》一文,刊於1998年7月1 8日加西《明

報》「明筆」版。

15見梁氏《仰止之歌》一文,刊於1998年2月14日加西《明報》「明

筆」版。

1 6見梁氏《洗盡污泥,舉目神聖路》一文’刊於1998年5月號《香

港作家》。

1 7 見梁氏《茫茫文化溉溉希望》一文,刊於 1998 年 3 月 1 4 日 加 西

《明報》「明筆」版。

18《賭情》(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P:331

香港作家在加拿大 805

19《我見我寫溫哥華》(楓橋出版社,1991年)。

20上述各文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出版的單行本《三喔盡》(1998年)

及《文化中國》綜合版第三、六、八期。

21《何思撝書法集》(W & Y Cultural Products Co. 1996 年)。

22《待放的古蓮花》(澳門:五月詩社出版’ 1997年)。

23 參閲 CTiijia Tide (《中國潮》,Margaret Cannon著‘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 1989 年)。

24見李勝生著《加拿大的華人與華人社會》第九章「種族和文化」,

頁 164。

2 5參閲拙著《紫前.楓葉》中《多元與交流》一文,頁140。

P:332

8 0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江弱水

江弱水,本名陳強, 1963 年生於安徽青陽 ,

1983年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士,1994年西

南師範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文學碩士,1999年

獲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敎於

浙江大學國際文化學系。論文有《聞一多與馬拉

美:詩與現實之間》(1993)、《雅俗之辨:規範型

詩學的中心觀念》(1993)、《穠難一枝細看取——

試論董橋的散文》(1994)等,編有《〈斷章〉取

義》,並與黃維樑合編《余光中選集》(五卷)

〔論文提要〕

本文綜述了卞之琳的作品及譯品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情況’以此為個

案,分析了在抗戰尤其是文革香港對中國現代文學傳統的延續所做的

貢獻,印證了香港文學與整個中國現代文學密不可分的聯繫。

卞之琳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综

「天涯、照尺,翻盡了悲歡」

P:333

「天涯、兒尺,翻盡了悲歡」:卞之琳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综述 807

天涯、照尺,翻盡了悲歡」:

卞之淋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綜述

•江弱水*

二十世紀頻仍的戰爭與革命給中國現代文學造成了太多的異變。

文學創作內在的發展規律受制於和受阻於外在的現實要求’前期整一

的文學傳統因政治的分裂而分化。現代文學的出版和研究也長期處於

偏廢甚至空白狀態,尤其對於一些黨派色彩並不鮮明的作家來説,更

出現兩岸共棄的局面。

在這種波詭雲譎的情勢下’香港由於其政治格局中的獨特位置而

對維持中國現代文學傳統起碼的延續性作出了貢獻。當很多作家和作

品在大陸或台灣被長期冷藏的時候’在香港卻仍然得以出版並被加以

研究。這一點往往在今天的文學史家的視野之外,但卻並非可以忽略

不計的。

本文擬對現代著名詩人和翻譯家卞之琳的著譯在香港的出版和研

究情況作一綜述,希望借此一個案分析’來見證香港對中國現代文學

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也説明香港文學與整個中國

現代文學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卞之琳與香港結緣甚早,抗戰期間就已經在港印行了三本著作,

其中兩本的面世與流傳,因政治因素的作祟而顯得命運坎坷,彷彿預

演了他日後在內地所遭的冷遇和在香港所受的恩遇。1982年他在自己

的通訊《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新版弁言」感慨繋之’説出一番話

來:

P:334

80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這本小書儘管如實寫當時屬於國民黨部隊編制的第七七二團,也

如實寫到和它協同作戰的個別國民黨部隊也立過戰功,作出過犠

牲,還照部隊裏和地方上當時的説法稱國民黨政府為「中央」,

而在國統區不可能出版,只好遠送到香港。這是第一妙。香 港

呢,儘管再過兩年也就要經受日本武力的蹂躪了,當局還妄想苟

安,不得罪日本軍國主義。所以這本小書在那裏印行,還假托在

内地出版。這是第二妙。大陸解放,「文化大革命」完結,這本

從劫灰裏找出來的原著,當年國統區的禁書,後來「四人幫」的

在内地還是無缘重印,幸承廣角鏡出版社不怕不合當地

不怕赌本,拿去很快在一九八零年十月出版——又是在香

港!這是第三妙。雖然那裏的出版商直到那時候還不棄我的 舊

著’熱心隨意翻印,文化界一般人似乎對這本小書,見題色變,

書又賣不到内地,結果出書又等於不出。這是第四妙。1

出書賣不到內地是否等於不出,或多或少是個偏見。但是,這番

話卻如實道出了在戰爭風雲與政治夾縫中一些左右皆不逢源的文化人

的尶舱處境。這本寫八路軍抗戰事跡的小書,「在香港出版後不久,

當時大後方的孔道被日軍切斷了,書進不了內地,『皖南事變』後 ’

書在內地也遭了禁止。」 2 這是政治干撓文藝的典型例子 。

同樣的情形也見諸卞之琳詩集《慰勞信集》的出版與發行中。卞

之琳1939年在太行山隨軍近半年回大西南’在峨眉山小住兩個月中’

除了七七二團的戰鬥小史外,還寫作了《慰勞信集》二十首詩中的十

八首。寫成後即寄香港《大公報•文藝》於 1940 年 2 月間刊載了其 中

十一首。隨後又交陳占元由香港明日社出版’出版地仍假托昆明。這

個詩集,寫「給」自己抗戰以來耳聞目睹的前方後方不同岗位與貢獻

的個人或集體,包括國共兩黨領袖蔣介石和毛澤東。書出後運內 地

時’國民黨書報檢查官以《給委員長》一詩開頭兩行「你老了,朝生

暮死的畫刊 / 如何拱出了你一副霜容!」為有諷刺意味一一「你 老

了」,該由別人取而代之了——結果連累了《慰勞信集》在內地 被

禁 。 3 直到今天,這首詩未見收入內地出版的卞之琳的自編或他人 選

編的詩集和選集,或恐觸犯了另一政黨的禁忌,儘管無論從思想上還

是藝術上看,均不失為卞之琳的一首上乘之作 。

P:335

「天涯、兒尺,翻盡了悲歡」:卞之琳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综述 809

1940年卞之琳在香港出版的第三部書,是他翻譯的英國著名傳記

作家斯特萊切(L. G. Strachey)的《維多利亞女王傳》。這本由胡適

主持的中華敎育文化基金會編譯委員會特約的傳記名著,其中大部分

是卞之琳1935年春夏間去日本京都客居三個月集中精力而譯成,卻因

為日軍的戰火燃燒到上海,商務印書館迫遷香港,才得以面世。因為

事出倉促,原來卞之琳精心編寫的幾個附錄都被印丢了 ’但相比卞之

琳另一本譯著,情況已算令人滿意了。同樣是應中華敎育文化基金會

編譯委員會特約翻譯的紀德(Andre Gide) 的《贋幣製造者》 , 卞 之

琳全部譯稿在北平淪陷期間被編譯會遺失,成為不可彌補的憾事。可

以設想,如果不是一度免於戰火的香港出版方面的堅持’這些書籍的

命運肯定比現在所能見到的要壞得多。

如果説抗戰中香港的出版界在遍地烽火中所做的工作堪稱存亡繼

絕的話,文革中香港的出版界和學術界對中國現代作家的舊著出版、

整理、研究和評價,也在連天秋肅中起著薪傳的作用。仍以卞之琳為

例。一九四九年後’他只在抗美援朝的熱浪中出過一冊詩集《翻一個

浪頭》,在參加「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寫過少量新

作,卻因起碼的保持藝術個性的努力而遭受抨擊,從此沉默’完全轉

向了外國文學的譯介上’其詩文舊著被整整冷藏了三十年。同時期在

台灣,也由於他的左翼進步色彩而被摒棄於文學的視野之外。這樣’

除了海外偶有專家如許芥昱有所譯介,卞之琳的名字在新文學史中幾

乎消失了。不説完全消失,是因為有香港的例外。

1972年1 2月香港學者黃俊東出版了《現代中國作家剪影》’其中

出現了許多久違了的名字’其中就有卞之琳。在此書第二十五篇「詩

人卞之琳」一文中,令人詩異作者對卞氏瞭解相當深入全面,比如後

者對西班牙作家阿左林(Azonn)的深愛,以及曾經寫作而未印行的

一部長篇小説等,皆見提及。他説:

可以雄定的是他是格律派詩人的代表之一。在現代詩史中,他是

佔著相當的席位的’可惜現今不易獲見他的幾冊詩集,無法重新

给他一個公平的評論。4

P:336

8 1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

黃俊東的文章應該寫在六十年代。5他所説的舊籍難覓的情況,在

七十年代有所改觀。1973年,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了王翔、康縳編選

的《新詩三十年》共三卷,其中選了卞之琳詩19首,僅次於戴望舒的

24首,徐志摩的20首。在《導言》中,編者稱卞氏意象微妙,結構經

濟 ’ 技巧神奇 ’ 「內容豐富而複雜,形式變化多端」。 6 同年出版 的

《中國新詩選集1918-1969》(采Xlj社編,波文書局印行)也選了卞之琳

詩五首。此外1975年6月由香港大地社出版的尹肇池等編的《中國新

詩選》也選了卞之琳詩八首。更為引人矚目的,是1974年由香港大學

出版社與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部出版的《中國現代詩選1917-1949》。此

書編者為張曼儀、黃繼持、黃俊東、古蒼梧等。從1967年夏天(即內

地文革高潮之際)開始,他們有感於中國現代文學資料的散佚零亂,

希望加以蒐集和整理,為提倡和研究創造條件。他們歷經兩年搜羅剔

抉的結果,是一部至今看來仍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秀詩選,其中選入

卞之琳詩作 1 9 首,僅次於何其芳的 2 0 首 , 而高於當時仍備受推崇 的

艾青、田間、臧克家等詩人。在卞之琳詩輯小引中,編者寫道 :

詩人從新月派的格律詩,脱胎為自成一格的象徵詩,以至抗戰期

間的愛國詩,已經過了一個漫長階段的生長和發展。在本質上卞

之麻始終是個對生命的玄思者,詩句出口這麽平常’卻又這麽洗

煉而含義深遠,把他從生命感悟得來的吐成渾圓的詩句,讀者知

道那不是魚目。7

配合以有份量的詩選,這個評價剴切而公允,在無知的年代裡表現出

真知灼見。

卞之琳的著譯在當時的香港頗不乏知音。學者宋淇(筆名林以亮)

1973年在《譯詩散論》與《論讀詩之難》二文中,給予卞之琳的詩筆

和譯筆以很高的評價。他認為卞譯英、法文詩成績令人「側目 相

看」,許之為「譯界偉大的同行」,又認為「卞之琳是中國三十年代

最有成就的新詩人之一」。8

1972年香港未名書屋重新排印出版了卞之琳的《十年詩草》,這

是卞氏舊籍的第一次重印。次年又重印了《魚目集》。同一年大學生

活社又重印了《漢園集》。同時,在香港作家司馬長風撰寫的《中國

新文學史》中,卞之琳的詩找回了應有的位置,雖然不是應得的 評

P:337

「天涯、兒尺,翻盡了悲歡」:卞之琳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综述 811

價。這部文學史遠稱不上是精審之作,好在觀點大致上能擺脱幾十 年

政治的干撓。此書中卷 1976 年 3 月出版,其中以七頁篇幅介紹了卞 之

琳的詩,總評是「質薄而藝奢」,「陷於為技巧而技巧的魔障」,9顯

示出作者文藝觀的局限性。但司馬長風對卞氏的苦思和功力的感嘆,

證明他並不因「內容」而完全抹殺了「形式」,不像1950年脱稿的王

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以「自栩他的形式上的特點來掩飾那內容的

空虚」一語就定了詩人的性。⑴

對卞之琳著譯嚴謹而深入的研究,在這時期進入了香港的大學 研

究院。早從1973年起,香港中文大學周兆祥以漢譯《哈姆雷特》為碩

士論文題展開了研究,這篇論文花了多年心血,由未名書屋1976年出

書以後,經過改編於1981年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印行。論文撰寫之初,

作者曾致信北京求晤卞之琳,卞將信請示進駐本單位的軍宣隊領導,

「令置諸不理」“,可見當時氣候的冷峻。周兆祥細織比較了《哈姆雷

特》的六個漢語譯本,終推卞氏譯本為成就最高,認為它「能夠不歪

曲原文的面貌,本身具有藝術價值,確是了不起的成就。」I 2

對卞詩的研究則見諸另一篇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作者

陳少元,在當時任敎於中大的余光中敎授指導下,於 1978 年 6 月 完 成

了《卞之琳詩藝評論》。全篇約七萬字,重點分析了卞詩的結構、語

言、意象、格律及主題,並作如下結論 :

卞 之 * 在其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不但精確地掌握了自我的獨特 風

格,而且為中國新詩提供了發展的新方向。如果我們相信徐 志

摩、聞一多在中國新詩史上的建樹,我們更應相信,卞之琳的成

就和貢獻也能在中國新詩史上取得重要的地位。I

3

從 1949 年 到 1978 年三十年間,卞之琳在中國大陸的文學史中 幾

乎銷聲匿跡,從一位詩人不得不轉為學者。然而幸運的是,他的作品

在香港這一蕞爾小島上卻有一批舊好新知,在困難的條件下持續進行

著鬼集、整理、分析、鑒賞的工作,從而使像他這樣在兩岸都受著冷

遇的現代中國作家不致於完全被人遺忘。香港填補了其間的空白,而

且遠不止這一個 。

P:338

8 1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姆)

1978年8月,隨著中國大陸政治氣候的解凍,卞之琳在北京接待

了來訪的香港作家古蒼梧、李文健等。古蒼梧返港後寫成訪問記《詩

人卞之琳談詩與翻譯》,刊載於當年在香港創刊的《開卷》第一期上。

卞之琳作為詩人的「復出」,第一站還是香港。

卞之琳舊著的重新編輯出版,彷彿延續著某種歷史的慣性,仍與

香港結下不解之緣。1978年11月卞氏手編《雕蟲紀歷:1930-1958》,

本是應北京三聯書店所約交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只因胡喬木在一個

新詩創作座談會上提起《十年詩草》等詩集應該重印,卞氏這才在寄

出書稿給香港三聯後,改將所留底稿交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79年

9月出版。初版收詩僅七十首,可見詩人自律之嚴,不能不説還受些

時局的影響。直到1982年8月,增訂版《雕蟲紀歷》再收入三十首詩

成「另外一輯」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

此間,卞之琳的散文、通訊、小説等舊作都重見天日,也都一一

與香港發生了關係。他的散文集《槍桑集:1936-1946》本來是應香港

時代圖書公司之約於1980年5月編定待出的,後來因為郷情之故’改

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於1982年8月出版。他的通訊《七七二團在太行山

一帶》則由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於1980年1 0月出版。他的小説,四十

年代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山山水水》的片斷,也主要由於香港友人的

發掘而編理成冊,由香港山邊社於1983年1 2月印行。這樣’卞之琳

三四十年代各種文類的創作,詩、散文、通訊、小説等,或是在香港

出書’或是原擬在香港而後改在內地出書’在在顯示這南天一隅給予

他的恩遇。

從八十年代開始,對於卞之琳作品和譯品的研究,在香港也取得

了長足的進展。可以肯定的説,如果不是香港的許多評論家與學者不

斷的努力,卞之琳在中國現代詩史的座標上,不會較快校正到今天的

位置的。在這一過程中,香港的文學刊物分別於1980年和1990年所

出的兩個「卞之琳專輯」起了引人注目的作用。

1980年2月,黃繼持主編的《八方》文藝叢刊第二輯出版了「卞

之琳專輯」,除收入卞之琳若干舊作新論外,還刊載了張曼儀的《「當

一個年輕人在荒街上沉思」——試論卞之琳早期新詩(1930-1937)》和

P:339

「天涯、兒尺,翻盡了悲歡」:卞之琳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综述 813

黃維樑的《雕蟲精品——卞之琳詩選析》。前文為一長篇專論 ’ 對 卞

氏抗戰前詩作的西方淵源分析細緻,對卞詩由小見大、由實入虚的組

織與運思闡述得尤為精闢。後文則選取四首卞詩加以詳剖細析,而 各

有側重地就聲韻的密集、意象的統一、戲劇化手法的巧妙運用以及 語

言的簡煉諸方面説明了卞之琳詩藝的高超。「專輯」還收錄了張曼 儀

編的《卞之琳著譯目錄》,是為卞之琳研究所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1990年4月,王偉明主編的《詩雙月刊》第一卷第五期出版的「卞

之琳特輯」,據《編後》所言,是特為籌辦向卞氏八十壽辰表示敬意

的。本輯作者來自不同地域,從不同角度論介了卞氏的詩作和翻譯,

內容相當充實,既有對卞詩技巧與組織的分析,也有對卞詩某一詩集

(如為人忽略的《慰勞信集》)或詩風某一方面(如同樣不受重視的古

典淵源)的評論,還包括比較感性的印象記和晤面記等。輯前刊出卞

之琳新作《香港小游長州島》 ’ 其首句「天涯、尺 ’ 翻盡了悲歡」 ’

未嘗不可以視作他本人與香港錯綜的關係的絕好寫照 。

所有這些對卞氏作品與譯品的評介研究 ’ 以 1989 年 8 月香港大 學

中文系出版的張曼儀《卞之琳著譯研究》為最豐碩的成果。從六十年

代開始,張曼儀就醉心於卞之琳的詩藝與譯藝。七十年代末,她開始

了這一專題研究’以整整八年的心血完成了這本高水平的學術專著。

正文十五萬字,對卞之琳各個時候的著譯作了深入的探討’在此基礎

上給予了充分的評價。附錄五萬字以上’不僅詳列卞氏的著譯書目和

集外輯遺’還做了新詩編年和著譯編年兩項更耐心細緻的工作。全書

論傳結合,其態度之嚴謹、功力之深湛、見解之透闢’在迄今所見的

現代作家研究中實不多見。袁可嘉在為此書所寫的書評中説 :

整部《研究》是貫穿著這種裏裏外外多方聯蘩,中外古今相互映

照的整體觀點和方法的。它的好處是讓人看得全’看得透。這就

要求著者不僅有廣泛豐富的學識,而且對研究對象的生平、著譯

掌握充分的資料,否則便無從下手。……這部專著不僅在研究卞

之球上是個突破,而且也是整個現代中國詩論中很有特色和啟發

意義的力作。它以宏觀上把握研究對象的全面材料(且多第一手

資料)和細緻深入的本文分析相結合為特色’做到了立論有據,

評價恰當。I

4

P:340

8 1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袁可嘉感謝張曼儀的專著為中國現代詩人研究「開了一個 好

頭」。從另一角度去看,它正是給卞之琳著譯的整理、分析和品評作

了一個很好的總結。

此書出版的次年即1990年6月,張曼儀編選的《中國現代作家選

集•卞之琳》由香港三聯書店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共同出版,分別

於內地與香港印行。這不是卞氏的第一本選集,因為香港文學研究會

早在1980年即已出過一冊《卞之琳選集》,惟其全面性與代表性遠不

及此一選集。I 5更有意義的是,這個選集乃是由內地與香港的出版社

聯合編輯出版,標明歷史的隔絕已被打破,非常的時期徹底結束,就

卞之琳這樣的現代作家而言,這一點表現得尤為顯明。

Ba 口 n

以上對卞之琳的作品和譯品在香港的出版和研究情況作出綜述。

因戰爭和革命而造成的中國現代文學種種吊•現象,在卞之琳身上固

然展露無遺,在與他相似的涉入政治較少、傾向藝術甚深的作家身上

也不難發現,比如郁達夫、沈從文、戴望舒、瑪至、錢鍾書、穆旦

等,可謂舉不勝舉。當他們的作品在內地被冷藏數十年而幾乎被遺忘

的時候,卻在香港擁有一個讀者群,一個無知的年代裡幸免於無知的

讀者群。

香港對於整個中國現代文學的意義部分正在於此:特定時空裏的

存亡繼絕。在別的地方出現的傳統的斷裂,卻被此地的出版者、讀者

和學者繋於一線。從卞之琳的個案可以看到,在香港,現代文學的翻

印不斷在開啟並證實著舊的記憶,現代文學的研究則不斷在清理,在

校正。等到一切重新順暢起來,人們發現許多丢失了的東西其實沒有

丢,在某一個地方保存得還相當好,甚至經過了精心的打理而別具一

番面貌。

P:341

「天涯、兒尺,翻盡了悲歡」:卞之琳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综述 815

〔注釋〕

1卞之琳:《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新版弁言」(北京:三聯書

店 ’ 1983 年 1 0 月 1 版 ) ’ 頁 1-2 。

2卞之琳:《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一帶》「未刊行改名重版序」,頁

3卞之琳:《十年詩草》「重印弁言」(台北:大雁書店,1989年3月

初版),頁21-22。

4黃俊東:《現代中國作家剪影》(香港:友聯出版社,1972年1 2月

初版),頁 9 3 。

5黃著「前記」和「後記」中説明所收文章六十年代已發表於香港多

家報刊。

6王翊、康縳編選《新詩三十年》「導言」(香港:文學研究社,1973

年初版),頁 2 7 。

7張曼儀、黃繼持等合編《現代中國詩選1917-1949》第一冊(香港

大學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部,1974年初版)’頁710。

8林以亮(宋淇):《林以亮詩話》(台北:洪範書店,1976年8月

初版),頁 131 ’ 139,頁 145。

9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6 年

3 月初版),頁 210 。

0王瑶:《中國新文學史稿》(上海:新文藝出版社’ 1953年7月據

開明書店1951年初版重印),頁199。

1張曼儀:《卞之琳著譯研究》附錄(四)(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1989 年 8 月 1 版),頁 218 。

2周兆祥••《漢譯《哈姆雷特》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1

年初版),頁420。

3 陳少元:《卞之琳詩藝評論》(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

1978 年 6 月),頁 297。

4袁可嘉:《十載寒窗:一個突破》’收入袁可嘉等編《卞之琳與詩

藝術》(河北敎育出版社’ 1990 年 7 月 1 版 ) ’ 頁 161 , 165 。

5這一選集除詩之外僅收入卞之琳的論文兩篇,其散文、通訊、小説

皆未見錄。見《卞之琳選集》(香港文學研究會’ 1980年版)。

P:342

8 1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陳國球

陳國球,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

學比較文學碩士。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

任,加拿大亞伯特大學東亞學系訪問敎授,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化系、日本東京大學

中國文學科訪問學人,現任敎於香港科技大學人

文學部。著編有《中國文學史的省思》、《書寫

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香港地區中國

文學批評研究》、《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

論文集》、《唐詩的傳承》、《胡應麟詩論研究》

〔論文提要〕

司馬長風的《中國新文學史》三卷於1976年到1980年陸續面世,由

於其編寫方向與當時幾乎歸於一律的現代文學史著大不相同,讓人耳

目一新,因此很受讀者歡迎。但同時有不少學者認為這本文學史著錯

誤百出,是草率之作。本文試圖擺落「唯學術」的基準,以司馬長風

的書寫過程為探析對象,指出當中主觀成分恰恰助成了書中的獨特視

角,著者的個人經驗與集體記憶糾結為深具影響的文學史論斷,在文

本顯示出來的急趕匆促、初版再版的修整補訂代表了對學術迷思的不

懈追尋。綜之,司馬長風以《中國新文學史》的書寫見證了一位空懷

郷國的南來知識分子在香港這特定時空的一段追求與幻滅,其意義或

者就在於他的「唯情」文學史論述在有意與無意間對規式下的「學術」

構成一次不乏遺響的衝擊。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諭述的追求與幻

P:343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17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

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陳國球•

前1

文學史經常被視為民族意識的一種體現。尤其在西方’自十九世

紀以還,國家文學史書寫活動愈趨活躍,這種思維取向已成為常態。1

中國文學史從開始就自覺的向西方學習’加上當時國家正頻萬方多難

的境況’對於文學史的功能和目的’就有了許多公共政治的考慮’ 2而

文學史也因此被定位為民族意識的文化表現,需要薪火相傳’作為集

體記憶的載體。正因為要成為集體信仰的基礎’所以文學史的記述就

要定性為客觀的’其評斷應是公認的、眾無異議的;這是文學史與國

民敎育結合而生的一個要求。再由「客觀」、「公認」等觀念引申’

文學史論述很容易就被套入「學術」的框架之內。西方自十九世紀以

來盛行的唯科學主義的學術信念(或者迷思)’也就成為中國文學史

取資的源頭:文學史家都講求科學性、系統性;要求理智、邏輯,論

述要周密無漏。在這個「學術」的前提下,當然力求摒除個人私見’

反對感情用事。雖則大敘事的框架由民族主義主導這一個原則沒有改

變,但大家好像忘記了這兩種要求其實是互相衝突的。現在我們討論

司馬長風的《中國新文學史》’正好對這一些理論的假設’作一反

思。

據司馬長風自己描述’他在1973年到香港浸會學院代徐訏講授現

代文學,自此苦心鑽研,在1974年完成《中國新文學史》的上卷’於

1975年由昭明出版社出版。31976年中卷出版,而下卷則於1978年出

版。當時在香港比較易見的新文學史有: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

P:344

81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劉綬松《中國新文學史初稿》、丁易《中國現代文學史略》(以上三種

大陸出版的著作都有翻印本在香港流通)、李輝英《中國現代文學史》

等,但司馬長風所著一出,讓大家耳目一新,因此很受歡迎,以至 再

版三版。 4 在台灣亦有盜印本出現, 5 遠在美國的夏志清也有長篇的 書

評。6八十年代初,本書又傳入大陸,對許多現代文學的研究者都產生

過影響。7但打從夏志清的書評開始,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就被

定位為一本「草率」之作,「缺乏學術研究應有的嚴肅態度」。 8 在

「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上,有幾位學者都認為這本著作的學術價值不

高,到今天應歸淘汰之列。大家所關注的,正是文學史與學術論述的

關係,而這也是下文要討論的重點 。

二、文學史中的客觀與主觀

司馬長風在《中國新文學史》當中,並沒有質疑眾所同認的文學

史概念,他説要寫一本「最初的中國新文學史」時,其實也是沿着上

面提到的兩條思路:要能客觀公正,要能敎育黎民。9所以,他在討論

文學史的分期時説:

文學史有其自然的年輪和客觀的軌鄉。(上卷,貢 8 )

某些文學史家’不顧客觀事實,只憑主觀的「尺度」亂説。(上

卷,買9 )

他當然自居為客觀的文學史家,在書中顯明「文學史家的眼光」、要

盡「文學史家的責任」。⑴如果文學史有的是「自然的年輪」、「客

觀的軌跡」,文學史家的工作只是如實報道;但事實上’每次司馬長

風要表明他這個特殊身分時,他都是作了非常主觀的介入。例如 他

「以文學史家的眼光來看」魯迅的〈狂人日記〉、以「認真研究和重估」

〈阿正傳〉為「文學史家無可推卸的責任」時,都著意的推翻其他「文

學史家」的判斷,又説:

魯迅的才能本來可以给中國新文學史留下幾部偉大的小説,可是

受了上述觀點〔按:指把小説看成改良社會的工具〕的限制,他

只能留下《响喊》與《徬徨》兩本薄薄的簡素的短篇小説集。(上

卷,買 68-69)

P:345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19

魯迅如果不把阿 Q 當作一個人物,一開始就以寓言方式 ’ 把 他 寫

做民族的化身 ’ 那麽會非常精彩 ’…… 。(上卷 ’ i 111)

這顯然是非常主觀的臆度。司馬長風堅持文學史上有一套客觀的價 值

標準,「文學史家」的判斷就是這個客觀標準的體現。事實上,我們

應該再認真深思這是不是一種「課虚無以責有」的假象。然而這種 假

設已是不少文學史家,或者文學評論家共同的信念,不獨司馬長風為

然。只是,司馬長風往往有更進一步的幻構,想像每一個文學文本背

後都有一個柏拉圖式的理想版本,有待一位文學史家,如他,去 揭

示 。 所 以 ,他在評論周作人的名作 〈 小 河〉時 , 不但要批毅康白情 、

胡 適 、 朱 自清、鄭振鐸等人的講法,更會有改詩的衝動 :

在這裏筆者忍不住做一次國文敎師,試改如左: … … 。(上卷 ’

育9 4)

類似的情況又見於對何其芳散文〈哀歌〉的評論 :

這段話和第二段類似的話只是弦耀和賣弄,如果完全砍掉,整篇

文章會立刻晶瑩奪目,生氣勃勃。(中卷,買 I I 6

)

又如評馮至〈塞納河畔的無名少女〉説 :

題目太長了,如果改成「天使的微笑」或「天使與少女」就好了。

(中卷,買125)

文學史如果要強調紀實,就會盡快把讀者引入敘述的時序框架之內,

讓讀者順着時間之流去經歷這段虚擬的真實。除了在書前書後的前言

败語顯露形象之外,文學史的書寫者都會極力隱匿自己的主觀意識。

在正文中即使有所論斷,亦以「千秋萬世」的客觀代言的方式出之。

可是在司馬長風的文學史當中’敘事者的聲音卻不斷出現,毫不掩飾

的宣露個人的意見,甚至思慮的過程,例如 :

筆者考慮再三,感到非選這首詩〔劉半農《敎我如何不想他》〕不

可。(上卷,育9 0 )

我告訴讀者一個大秘密,也是一個大飄刺’周作人自己對上述的

主張’卻只堅持了一年多,很快就悄悄地把它埋葬了。(上卷,

買 116)

據我的墓賞和考察,〔何其芳〕最好的幾篇作品是……。筆者最

喜愛……。(中卷,育116 )

P:346

82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筆者曾不斷提醒自己是否有偏愛〔沈從文作品〕之嫌。(中卷,

頁 125)

李健吾的散文作品這樣少,而今天能讀到的更少得可憐,執筆時

不勝遗憾。(中卷, i 136)

筆者忍不住杜撰,將他〔巴金〕的《慈園》、《第四病室》、《寒

夜》合稱為「人間三部曲」。(下卷,買 7 3 )

這樣的全情投入,則讀者被帶引瀏覽的竟是敘事者——「司馬長風 」

一一的世界。我們看到他的猶豫、衝動、遺憾,於是,一個本屬 於

「過去的」、「客觀的」世界,就摻進了許多司馬長風的個人經驗•最

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對孫毓棠《寶馬》的評論,司馬長風認為這首長 詩

是「中國新文學運動以來唯一的一首史詩」,「前無古人,至今尚 無

來者」;但他不止於評斷,更伴之以感歎 :

悠悠四十年竟默默無聞。埃,我們的文學批評是不是太貪睡呢?

或者墓賞心已被成見、俗見勒死,對這一光芒萬丈的巨作竞視而

不見,食而不知其味!(中卷’買187-188 ) n

我們看到的不止是司馬長風的讀詩經驗,還有他對「無識見」的文學

論斷的憤慨。如果我們再作追蹤,會發現這裏更殖入司馬長風的童年

經驗。他在〈《寶馬》的禮讚〉一文説:

我初讀《寶馬》時還是十幾歲的孩子,當然還沒有鑑賞力來充分

欣賞它,但是我記得確曾為它著迷。並且從報紙上剪存下來,讀

過好多次,後來還把它貼在日記上。時隔三十年,最近我重 讀

它’六十多買的長詩,竟一口氣又把它讀完了,引導我重回到曾

經陶醉的世界。I

2

司馬長風説過許多遍,他中年以後再讀文學,是一次回歸的歷程;I 3

他的文學史論述,就像重讀《寶馬》,其實是「重回曾經陶醉的世界」

的一個歷程。現在很多評論家認同司馬長風文學史的一項優點,是重

新挖掘了不少被(刻意或者無心)遺忘的作家。究之,這些鉤沉 也

象徵了司馬長風往昔記憶的重新浮現,他在《文藝風雲》的序文〈我

與文學〉中,回敘自己上了中學之後,受國文老師的薰陶,興致勃勃

地讀新文學作品:

抗戰前夕’正逢新文學的豐收期’北方文學風華正茂,沈從文、

P:347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21

老舍的小説,何其苦、蕭乾等的散文,劉西渭、李長之的文學批

評,都光芒四射’引人入滕。I

5

更感性的,或者説「唯情的」記敘有〈生命之火〉的一段 :

1937年的深秋,日軍的鐵蹄下,這座千年的古城,陰森得像洪荒

之夜;那面色蒼白的少年,為民族而哭,為家人而泣,又為愛情

的萌芽而羞溫……。我居然活過來了。一方面得要感謝文藝女神

的眷顧。每天坐到北海旁邊的圖書餘裏去,……何其苦的《畫夢

錄 》 、蕭紅的《商市街》、孫毓裳的 《 寶 馬》,也曾使我如醉 如

疾,我活過來了,居然活過來了。1 6

只要比對一下,不難發覺以上提到的作家作品在《中國新文學史》中

都得到相當高的評價。再者,〈生命之火〉提及少年時的「萌芽 愛

情 」 , 也 是後來司馬長風的文學史論述的泉源之一;書中對於周作 人

的〈初戀〉(上卷,頁178)、無名氏的〈林達和希綠〉(下卷,頁158)

等寫「矇矓的」或者「充滿詩情的」戀愛的作品特別關顧;1 7對何其

芳的〈墓〉(中卷,頁116-118)、瑪至〈塞納河畔的無名少女〉(中卷’

頁123-125)、徐訏的〈畫像〉(下卷’頁221-222)等作品出現的天真

純美的少女形象,也反覆吟味,都是司馬長風個人情懷的迴響。甚至

瀰漫全書的「唯情」色彩,以及維護杆情美文等主張,I 8 可以説 , 都

源自他眷戀不捨的的愛情回憶 。

一般認為,文學史書寫的目的是傳遞集體的記憶,但文學史的書

寫者是否必須,或者是否有可能完全排除個人的經驗,是一個值得 思

考的問題。事實上,有特色的文學史都是個人閲讀與集體記憶的 交

合。而個人的閲讀過程必然受過去的生活經驗影響甚或支配。例如已

被視為經典著作的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説史》,據劉紹銘説,當中「給

人最大的驚異」是「對張愛玲和錢鍾書的重視」。I 9 夏志清這個評 斷

對後來的文學史論述有莫大的影響,現在已成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也知道,張、錢兩位和夏志清早年有個人的交往,他在書寫

的選剔過程中有自己舊日的閲讀記憶作支援,是很自然的事。這裏要

説明的不是文學史著如何因私好而影響「公斷」;反之’是要指出文

學史論述往往包藏個人與公眾的糾結,文學的歷史書寫不乏個人的想

像和記憶。

P:348

82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三、虛幻的追逐

在撰寫《中國新文學史》時,司馬長風以傳統概念的文學史家為

自我期許。他努力的去追蹤新文學史的「自然的年輪和客觀的 軌

跡」,而他也著實為這一份學術忠誠付出不少精力,可是換來的卻是

書評家的猛烈批評和嘲弄。例如王宏志既指斥他的「學術態度」不嚴

肅,又説:

仔細閱讀三卷《中國新文學史》,便不難發覺司馬長風所能利用

的資料十分有限,他主要依靠的資料有以下幾種:《中國新文學

大系》、《中國新文學大系續編》、王磘的《中國新文學史稿》、

劉西渭的《吸華集》、曹聚仁的《文壇五十年》等幾種。以撰寫

一部大型文學史來説,這明顯是不足夠的。2 ( )

司馬長風若果看到這種批評,一定非常不甘心,覺得受到很大的 冤

屈。我們可以在他的《新文學叢談》中,見到他幾番提到自己挖掘資

料的艱辛:

費九牛二虎之力驗明了他〔阮無名〕的正身’原來是左派頭號打

手錢杏邮。

今天研究新文學史最辛苦的是缺乏作家的傳記資料,為了查一個

作家的生卒月曰,每弄到昏天地黑,數曰不能下筆寫一字 。

因為找不到李劫人的《死水微瀾》和《暴風雨前》,只好向該書

的曰文譯者竹内實先生求救。

四月二十五日又去瑪平山圖書伟看資料,無意中發現了葉公超主

編的《學文》月刊,大喜望外。

在舊書攤上買了一本冷書——《現階段的文學論戰》。 2

1

我們還知道他勤勞的往香港大學瑪平山圖書館「尋寶」,用心的追尋

劉口內鷗的身世、穆時英的死因’以至輾轉覓得一九三八年《星島日報》

的星座副刊; 2 2 可知他的文學史構築工程,多由個人一砂一石的 積

累。尤其他所編製的作家作品錄、期刊目錄、文壇大事年表等,都是

從繁複雜亂的資料爬梳整理而成。正因為司馬長風沒有參照嚴格的學

術規式,不少資料沒有註明出處,轉引自二手資料也沒有一一交代 ’

我們很難準確計算他引用資料的數量;但他所用的資料絕對不止 幾

種。僅以各章註釋所列,去其重複,可見全書徵引個別作家的作 品

P:349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23

凡3 5種(其中魯迅作品引用甚多’只計《魯迅全集》一種),作品選

集及文獻資料集2 9種,文學史1 3種,各家文學論集3 2種,相關的傳

記1 6種,歷史著作9種,報紙副刊7種,期刊1 9種(其中大約有7、

8種不能確定是否轉引)。就書中所見,他一方面固然得助於當時香

港出現的大量新印或者翻版的現代文學資料,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吸

收剛發表的研究成果。

在幾次總結自己的文學史寫作時,司馬長風都以「勇踏蠻荒」作

比喻。2 6「蠻煙瘴氣的密林榛莽」是他對居壟斷位置的意識形態的想

像,2

7「不顧一切」的「勇踏」行為,則是他個人作為悲劇英雄的表

現。在他想像的世界裏’他有需要「提起筆躍馬上陣殺上前去」,而

且是急不及待的,説:「人們等得太久了,我也等得太久了」。(中

卷〈跋〉,頁323)整部《中國新文學史》表現出來的,就是一段急

趕的追逐過程。

司馬長風自己和他的批評者’都説他寫得太快;1975年1月上卷

出版,倉促到連一篇序敗來不及寫,「有關的話」到中卷出版時(1976

年3月)才「趕在這裏説」。上卷初版書後更附了一分長長的「勘誤

表」,當中大部分都不是排印的技術錯誤,而是司馬長風對自己論述

的修訂;到再版(1976年6月)序又説再改正了不少的錯誤。中卷初

版時亦有密密麻麻的「勘誤表」;到1978年3月再版,書前説明校正

錯漏近百處,又發覺當中有關三十年代文學批評與論戰部分遺漏了梁

實秋的主要論見,於是加上附錄一篇。1980年4月上卷三版,序中再

指出上、中兩卷尤其作家作品錄的部分錯漏特多,又重新校訂一遍,

此外增添了〈周作人的文藝思想〉一文作為正文論述的補充,另附〈答

夏志清的批評〉一文。

觀此,由1975年直到1980年,《中國新文學史》的上卷出了三

版,中卷兩版,下卷一版。每卷每版刊出時’都要追補之前的缺失,

而且好像永遠都補不完。在全書的正文論述中,我們不難見到前面的

敘述被後來者增補或者變更。最有啟示意味的是文學史分期中就1938

年至1949年一段所設的標籤:在寫上卷〈導言〉時,司馬長風實在還

未開始抗戰時期文學的研究,只想當然的説這時文壇「值得流傳的東

西’少之又少」,所以名之為「凋零期」。(上卷’頁13)到後來才

P:350

82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發覺當時有許多成熟的作品,尤其長篇小説質與量俱優,但大概因 為

和夏志清論戰而稍作堅持,2 8下卷行文故意沿用同一名稱;1980年上

卷三版 ’ 〈導言〉已改用「風暴期」的新説, 2 9 可惜他沒有來得及 在

生前再修改下卷,所以在言文自相追逐的情況下,又增加了一個 矛

盾。30

司馬長風以為自己營營逐逐,做的是一件學術工作,但是他始終

不明白,他寫的永遠都不會被視為學術著作;他沒有受過按西方模 式

所規限的學術訓練,對資料的鑑別不夠精細,論文體式不整齊。他 有

的是衝勤熱誠、有的是敏鋭觸覺,但學術標準不包括他所具備的 優

點,學界不會接受他的草率、疏漏。尤對於二十年後的現代學者 來

説,由於更多資料重新出土,更多研究成果可供參照,當然可以安心

的去蔑視這本不再新鮮的文學史 。

四、「司馬長風」的歷史性(historicity)與文本性

(textuality)

司馬長風完成《中國新文學史》中卷以後,在〈跋〉中寫道 :

本書上卷十五萬字自一九七四年三月開筆、九月殺青,前後僅約

半年時間;中卷約二十萬字,自一九七五年七月到本年二月,也

只化了約七個月時間。這裏所説的六個月、七個月,並不是全日

全月,實是難零狗碎的日月!這期間我在兩個學校敎五門課,每

周十四節課;同時還在寫一部書,譯一部書,此外還平均每天寫

三千字雜文。在這樣繁劇的工作中,我榨取一切閒暇……。我把

自己當做一部機器,每天有一個繁密、緊張的進程表,幾乎每一

分鐘都計算,都排入計劃。因為時間這樣可憐、這樣零碎,工作

起來便勢如餓虎、六親不認。在難以置信的時間裡,讀了那麽多

育,寫了那麽多字,我自己都感到是奇蹟。是的,奇積,一點也

不含糊!(中卷, i 323-324)

在文本以外,司馬長風就是這樣的爭分奪秒,與時間競賽。在文本之

內我們見到文學史的論述在追逐一種奉學術之名的「真實」。但這個

「以析述史實為宗」的學術目標,3 2顯然未曾達到。司馬長風也為這個

落空的追逐而感到痛苦:

P:351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25

這樣匆忙、涂草的書 ’ 竟一版、再版、三版,這不但使我 不

安,簡直有點痛苦難堪了。 3 3

他明明知道處身的境況沒可能讓他全力於學術的追尋,但還是刻刻以

此為念。到最後,學府內秉持量尺的專家,就判定他的失敗。好比 他

在文本中竭力構建的「文學自主」,本來就寄寓他對一個「自由開 放

社會」的追求、「海闊天高任鳥飛」的國度的期盼。(中卷’頁181、

201 ’下卷,頁338、356 ) 這種對西方「自由民主」的嚮往, 基

本上只能停留於言説的層面;在行動上,就如徐復觀所説,「必然是

悲劇的收場」。 3 6 至於由民族主義所開發的中國文化企劃 ’ 也是司 馬

長風移居香港以後的另一個追求 ’ 這方面和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 家

在香港開展的文化論述有着同一方向; 3 7 但實際上,在五十年代的 新

界建設文化村,以表現中國傳統生活方式的想法,也只能落實為《盤

古》雜誌上的文字設計; 3 8 其最終結穴就在於《中國新文學史》之 中

縈繞不絕的郷愁。 3 9

看來,文本以外的司馬長風,雖有種種的追尋,也確實付出了真

心誠意,最後只能歸結為文本,好像「司馬長風」一名,本來就是承

擔他的文學事業以至文學史書寫的一個筆名、一個符碼。4。實際生活

中的胡若谷,4 1究竟是否存在,好像不太重要;就如香港這個他生活

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 ’ 也成不了他的郷土。然而 ’ 在這塊殖民地 的

土壤上,居然容他一個尋覓理想的空間’於是他可以作一個「明天的

中國」的夢;於是他可以以司馬遷的「浪漫主義風格,和化不開 的

詩情」,去書寫新文學史「失魂落魄的六十年」,以李長之的「 煥

發傳統,疏導溝通傳統與新文學」的精神,去為新文學招「民族的靈

魂」。(參下卷’頁341、354)即管在現實中只見司馬長風不斷的落

空,但他的追逐過程本身,就有豐富的蘊涵可供我們去解讀 。

再以本書中卷所附的兩張照片為説。兩張照片都附有説明,大概

都是司馬長風的書寫。圖一的説明是 :

作者趕寫本書的情素,旁邊是作者小女兒瑩瑩 。

所見影像是穿上整齊西服的司馬長風和他天真可愛的女兒。圖二的説

明是:

作者趕寫本書時,書桌一景 。

P:352

8 2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書桌上橫放着紙筆文稿、中外文參考書籍。兩張照片與本節開首所引

的跋文可以互為呼應,司馬長風想讀者看到他的辛勞不懈。但這裏表

述的不單是文本以外的書寫過程;當已成過去的一刻,以顯然經選擇

設計(但不能説是虚假)的方式凝定於文本之內,則整個書寫過程都

被徹底的文本化。推而廣之,司馬長風的整個追尋行動,正是我們掀

開的一頁生活史——南來香港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史。

五、結論:唯情的、非學術的文學史

上面幾節我們討論的是司馬長風的文學史書寫行動,主要的審思

對象是當中的學術追求;我們見到他懵然的去追尋,但所願卻一一落

空。以嚴格的學術標準而言,他的成績不及格。然而我們不必就此蓋

棺’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省思,文學史論述的學術規條,是否不能逾

越。

學術的論述的要求嚴謹,是學術制度化在言説層面的一種體現。

在現今社會價值系統混雜不齊的情況下,制度化的作用就是品質保證

(quality control) ’但更重要的意義當在超越個別視界,使論述為超個

體的(集體的)成員所共用。而所謂「mntrol」的意義就除了「保證」

之 外 ’ 還起「操控」的作用。基此,就有許多不符現行範 型

(paradigm)的、不嚴謹的言説被排除於共享圈之外。司馬長風雖然也

在香港的大專院校任兼職,但他的社會角色所兼太多太雜,又專又窄

的學術規範實在不是他能一一緊隨的。但我們是否就要簡單的把他的

文學史論述排拒在視界之外呢?事實上,如果不嚴謹僅指當中的匆促

的筆誤(如「無產階級文學」寫成「無產階段文學」之類叫、語言

表述的前後齟藤(如先説評介十大詩人,下文卻討論了十四位詩人47)、

資料的錯判誤記(如長篇小説誤為短篇、把民國紀年謙作公元等,

則僭居學府的我們似乎不應就此判為「不可原諒」。司馬長風生前確

已誠惶誠恐的拼命追補更正,我們只要看看他在各卷的前言後記所作

的自供狀就會知道。司馬長風所需的,可能是一個稱職的研究助理。

今曰,如果我們怕誤導青年後生,則由嚴謹的學者們製作一個《中國

新文學史》的勘誤表,4 9又或者另行刊佈一部「精確的」新文學史大

事年表或資料手冊以供參照,就可以解此倒懸了。

P:353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27

對《中國新文學史》的另一個學術評鑒是:司馬長風有沒有在書

中準確的描述/再現文學史。當中所謂「準確」包括有沒有遺漏「重

要的」作家作品、有沒有對作家作品作出「恰當的」(或者「公正的」)

評價。再推高一個層次’是他的文學史論述是否前後矛盾’論證過程

是否周密無漏,是否經得起邏輯的推敲;評斷有沒有合理的基礎’有

沒有圓足的解説。

於作家作品的見錄數量而言’司馬長風所論相對的比以前的文學

史為多,這是大部分學術書評都同意而且讚許的一點。在評價的判定

上,司馬長風的異於左派文學史也是眾所同認的’主要的批評是指他

以藝術基準為號召,但恰恰顯示了非常政治化的反共意識。再而是

分期的標籤與內容不符、褒跃的自相矛盾’論述的簡單化甚至前後不

能照應。以這些重要的學術基準去考量《中國新文學史》,恐怕只

能有負面的評價。

司馬長風的文學史論述,的確矛盾叢生。但這重重的矛盾卻產生

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們可以參看他和夏志清的論戰。夏志清對他

的每一項批評,他都可以作出反殷。5 2事實上,除了上文講的資料或

文字語言的諫誤之外’其他學者就司馬長風的個別論見所作批評,我

們幾乎都可以在《中國新文學史》中找到足以辯解的論點。這不是説

司馬長風的論述周備無隙;相反,當中大量的局部批評本來就未曾作

系統的、全盤的聯繫。但因為司馬長風慣常使用對照式的批評’讓他

有許多追加補充或者解説的機會;所以甲漏可以乙補’丙非可以丁

是;然而甲與丙、乙與丁之間’卻也可能產生新的矛盾。換一個角度

看,論者要指摘其錯漏,當然也非常容易。我們不打算仔細的計量這

些細部的問題,我們想問的是:這種不周密的文學史論述,是否還值

得我們去閲讀?

我想,大部分學術論評所揭示的《中國新文學史》的「異色」一

一被忽略的作家作品的鉤沉、唯美唯情的評斷等’固然值得留意’但

我們應該可以在司馬長風的文學史論述中,讀到更多的深義’其關鍵

就在於我們的閲讀策略。

司馬長風的文學史論述結構,主要是由幾組不同層次的語意元素

(如純淨白話、美文詩意、郷土傳統等)築建而成;各種元素之間’本

P:354

8 2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 -一 1999 年香港文學國 際 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

來就不易調協,論述難以周備。 5 3 最重要的是,他的敘述基調是立 足

於「不見」(disappearance)之上,又因「不見」而創造了懷想的空間。

這可以他在正文中沒有討論,但在〈導言〉中標誌的「沉滯期」説起。

他不單把一九五〇年到一九六五年定為「沉滯期」,在導言中更感 慨

地説:

一九六五年掀起文化大革命’那些戰戰兢兢,擱筆不敢寫的作家

們,也幾乎全部被打成「牛鬼蛇神」 。

另一方面在台灣,因為與大陸的母體隔斷,竞出現「新詩乃是横

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的悲鳴。……

中國文壇仍要在沉滞期的昏暗中摸索一個時候。(上卷 ’ 夏 1 4 )

司馬長風所感知的當世文壇,無論在大陸還是台灣,正處於昏沉的狀

態,所以他就竭力的追懷他所「不見」的「非政治」的文學郷土、「非

西化」的文學傳統。在這其中,就有感性切入的縫隙。我們發覺,在

司馬長風所構設的敘述架構中,悲觀的氣色非常濃厚。全書各章的佈

局,只有上卷由「文學革命」到「成長期」算有比較積極的氣氛。中

下兩卷合佔全書超過三分二的篇幅,調子就轉灰暗:篇章標題中出現

的「歉收」、「泥淖」、「陰霾」、「貧弱」、「凋零」、「飄零」、

「歧途」、「徬徨」、「漩禍」等字眼,掩蓋了其他描敘成果的詞彙。

正是在這個哀愁飄蕩的空間,司馬長風敏感的個人觸覺可以游刃 其

中。學術訓練的不足,反而少了束縛,任憑自己的觸覺去探索,將個

人的感舊情懷自由的拓展,為新文學史帶來不少新鮮的刺激。可 以

説,這些創穫是與個人經驗的介入,撕破學術的帳篷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我們無意説唯情的文學史論述比緊守學術成規的著作 優

勝,也不能為司馬長風的草率隱諱;在此,只想再思文學史的論述是

否與科學客觀、邏輯嚴謹、泥除私見等學術規範有必然的關係。文學

史書寫最大的作用是將讀者的意識畛域與過去的文學世界作出連繫。

讀者對這種連繫的需求,可能出於知識的好奇,可能出於文化尋根的

滿足,可能出於拓展經驗世界的希冀;作為文學史的敘述者,為甚麼

一定要有莊嚴的學術外觀?為甚麼不能是體己談心的寬容?正如文學

批評,既可以是推理論證、洋洋灑灑的著述,也可以是圍爐夜話的 詩

話箭記。西方文學史著述中既出現了如《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新

P:355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29

法國文學史》等不求貫串的反傳統敘事體,而贏得大家的稱頌,我

們為甚麼容不了一本與讀者話舊f f懷的文學史?

*附記:本文初稿原題〈鄉愁的追逐:司馬長風的文學史敘述析

論〉,因篇幅過長’先將後半整理成文付印;上半部另題〈司馬長風

的文學史論述(上):一種鄉愁的結構〉,另行發表。

〔注釋〕

1在西方十九世紀的文學史論中,這是最常見的一個觀念。例如克羅

齊在為一本意大利文學史所寫的序文中,就指出文學史展現了國族

良知的發展’見\"Introduction\" to Francesco de Sanctis, History of

Italian Literature, trans. Joan Redfer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31) l:vi ;參David Perkins, Is Literary History Possible? (Baltimore:

T he Johns Hopkins UP, 1992) 4 ;又參 Dermis Hollier, \"O n Literature Considered as a Dead Language,\" ML Q 54.1 (March 1993): 21-

22。Hollier指出十九世紀的敎育制度和正典化過程助成了文學史

的民族主義色彩。

2例如最早期的文學史編撰人之一的林傳甲’在1904年完成的《中

國文學史》(台北:學海書局,1986影印武林謀新室1914年六版)

開宗明義説:「我中國文學為國民敎育之根本。」(頁1)

3見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6) ’

〈跋〉,頁323 ;《文藝風雲》(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1977) ’代

序〈我與文學〉,頁4-5。又除非另外説明,本文引用《中國新文

學史》都以各卷初版為據。

4《中國新文學史》正式刊印的版次情況是:

1 .港版(上中下三卷):上卷:1975年1月初版;1976年6月再

版(1976年9月再版序);1980年4月三版(1979年12月三版序);

中卷:1976年3月初版;1978年1 1月再版(1978年1 1月再版説

明);1982年8月三版;1987年10月四版;下卷:1978年12月

初版;1983年2月再版;1987年1 0月三版;均由香港昭明出版

社出版。

2 .台版(上下二冊):1991年初版,由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出

版0

P:356

8 3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5 《中國新文學史》,〈台版前記〉,頁 1 。

6夏志清〈現代中國文學史四種合評〉,《現代文學》,復刊1(1977.

7) : 41-61 °

7 參黃修己《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1995)' 頁 424、431。

8參黃里仁(黃維樑)〈略評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書評書

目》,60 (1978) : 87 ;陳思和〈一本文學史的構想^ ^《插圖本

20世紀中國文學史》總序〉,載陳國球編《中國文學史的省思》(香

港:三聯書店,1993 ) ’頁6 1。

9司馬長風在中卷〈败〉説自己不忍見愛好文學的青年人走泥濘路,

所以自己要以「純中國人的心靈」去寫這部新文學史’這當然是民

族主義主導下的國民敎育使命;他又説要打碎政治枷鎖、以文學為

基點撰史,則是認為政治的考慮會妨礙文學史家的「客觀」和「公

正」了。(頁 323-324)

1 0這些表述的例子可見於《中國新文學史》上卷,頁6 8、1 0 9 ;中

卷,頁4 8 ;下卷,頁4。

1 1論艾青詩時又有這樣的感歎:「啊艾青,純情的艾青,悲劇的艾

青!偉大的良心’迷途的恙羊。」(下卷’頁329)

1 2載司馬長風《新文學叢談》(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5) ’頁128。

1 3參《中國新文學史》,中卷’〈跋〉,頁323;《文藝風雲》’代

序〈我與文學〉,頁1-5。

1 4參王劍叢〈評司馬長風的《中國新文學史》——兼比較內地的中國

現代文學史〉,《香港文學》2 2 (1986) : 35;黃修己《中國新文

學史編纂史》,頁4 28 ;王宏志《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代

文學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第四章’〈一部最初

的中國新文學史?一一論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頁138 -

139。

1 5《文藝風雲》,頁2。

1 6載司馬長風《緣窗隨筆》(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 ’頁4 7。

1 7司馬長風〈初戀的情懷〉一文,將自己的初戀與周作人、郁達夫的

戀愛回憶連合,見《吉卜賽的郷愁》(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

P:357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31

頁41-45。他對周作人的〈初戀〉一文感受特深,在很多其他方都

提到,例如《新文學叢談》就有〈周作人的初戀〉一文,見頁199-

2 0 0 ;又在自己編的《中國現代散文精華》(香港:一山書屋,

1982)中選入周作人此篇,見頁18-21。

1 8《中國新文學史》中出現很多「深情似海,賺人眼淚」(上卷,頁

182) ’「至情流露’一字一淚」(中卷,頁142) ,「一往情深」

(下卷,頁152、199) 一類的評語,充滿感傷主義色彩。他也説自

己是「唯情論者」,著有《唯情論者的獨語》(香港:創作書社,

1972) 一書。胡菊人在〈清貧而富足的司馬長風〉一文説:「他是

一個浪漫主義者,這主要表現在文學取向上,他似乎特別喜歡感情

渗湃的著作。」載《香港作家》1999.1 : 10。

19劉紹銘〈經典之作——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説史》中譯本引言〉,

載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説史》(香港:友聯出版

社,1976),頁2 4。夏著在1999年被選為「台灣文學經典」,參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

1999)。

2 0王宏志《歷史的偶然》’頁149。

2 1 分見《新文學叢談》,頁 113 、 115 、 141 、 151 、 187 。

2 2參司馬長風《新文學史話——中國新文學史續編》(香港:南山書

屋 ’ 1980) ’頁5 9、2 30 ;《文藝風雲》,頁9 6。

2 3例如他在下卷的〈跋〉中説自己為了寫〈長篇小説競寫潮〉一章,

「耐心的研讀了近百部主要作家的代表作」。(下卷,頁373)

2 4大約在1955年開始’香港的文學出版社就版行了《中國新文學叢

書》’當中包括:冰心、朱自清、郁達夫、巴金、老舍、葉紹鈞、

郭沫若、張天翼、聞一多、沈從文等家的選集;香港上海書局又在

1960年及1961年編印《中國文學名著小叢書》第一、二輯,當中

包括魯迅《傷逝》、茅盾《林家鋪子》、王統照《湖畔兒語》、許

欽文《鼻涕阿二》等共二十種現代文學作品;又由台灣傳入不全的

《徐志摩全集》、《朱自清全集》、《郁達夫全集》等;這些作品

都有多次的重印’ 一直流行不衰。至於三、四十年代作品,更有創

作書社、神州書店、實用書局、波文書店、一山書屋等大量的翻

P:358

8 3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印。這些翻印出版,雖然談不上是系統的整理,但對於作品的流通

有很大幫助•相對於八十年代以前的大陸和台灣,香港的一般讀者

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思想傾向的現代文學作品。

2 5例如胡金銓在1974年《明報月刊》發表的老舍研究,《中華月報》

1973年開始刊登的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説史》各章中譯,甚至剛面

世的報章副刊等,司馬長風都有參用。

2 6例見《中國新文學史》,中卷,〈跋〉,頁324;下卷,〈跋〉,

頁 373。

2 7他寫過〈新文學三層迷霧〉、〈失魂落魄六十年〉等文,都是同類

的歷史想像,見《新文學叢談》,頁31-32;《新文學史話》,頁

19-22 •後者又收入《綠窗隨筆》,頁183-186。

2 8先是夏志清在〈現代中國文學史四種合評〉中指摘「凋零期」的名

稱不符史實;(頁 59) 司馬長風在〈答覆夏志清的批評〉一文 回

應,説自己「也曾對這個稱謂感到懷疑。當初選擇「凋零期」這個

字眼,因為這個期間趕上兩場毁滅性的戰爭:抗日戰爭,國共內

戰。……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決定捨棄「凋零期」這個字眼,但

是也未完全消失不妥當的疑惑。」見《現代文學》,復刊2 (1977.

10) : 103-104 ;又載《中國新文學史》上卷三版,附錄二,頁285。

2 9同時收入《文藝風雲》和《新文學史話》的〈中國新文學運動六十

年〉一文,也採用了「戰爭風暴」的字眼來描述1937-1949年的一

段新文學史,分見二著頁8-9及頁6-7。

3 0此外,黃維樑指出中卷論「收獲期」詩時先説選評十大詩人’但後

來所論卻有十四人;見〈略評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頁88。

這個書寫計劃與正式論述的距離,正好把當中的時間流程突顯;而

這也不是僅有的例子’例如中卷論小説時,先提「六大小説家」之

名,再説「此外簫軍、簫乾都有優異作品問世」,但正式論述卻沒

有講簫乾,本章則題為〈中長篇小説七大家〉(中卷,頁37)。

3 1胡菊人在〈憶悼司馬長風兄〉一文説:「儘管他的《中國新文學史》

有人認為略有瑕庇,但是大脈絡上仍是相當充實的。而且因為缺乏

安全的環境,沒有固定的收入,更不像學院派的人那樣,先拿津

貼,申請補助,才決定寫不寫一部書。是以以學院派的要求來批評

P:359

學術與唯情: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 833

他,似不公允。基本上他一方面是賣文,另方面賣得有其道——著

書立説。」《司馬長風先生紀念集》,頁7 0。這可算是學院外對學

界苟評的一種回應。

3 2《新文學史話》序。

3 3《中國新文學史》上卷三版序。

3 4司馬長風所設想的「文學獨立自主」,是建基於一個政治理想之上

的。在那個自由社會、開放社會之內,文人可以憑自己的所思所感

來創作,不受任何政治干擾。其中的思想來源’就是西方的「自

由」、「民主」觀念。

3 5《司馬長風先生紀念集》(香港:覺新出版社’ 1980)中有〈司馬長

風先生的生平行誼〉一文’説他:「於西方文化則獨尊自由人權思

想及民主憲政制度。」(頁20)又參同書陳棘孫的〈司馬去矣,長

風猶存〉,頁 4 5 。

36徐復觀〈悼念司馬長風先生〉’載《司馬長風先生紀念集》’頁85。

3 7司馬長風與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新儒家中人都有往來。

38參胡菊人〈司馬長風先生生平事蹟〉,載《司馬長風先生紀念集》’

頁 2 9 。

3 9參閲本論文的上編:〈司馬長風的文學史論述(上):一種鄉愁的

結構〉,未刊稿。

4 0司馬長風在〈李長之《文學史稿》〉説:「我現在這個筆名是在讀

過李長之著《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一書之後起的。」見《新文學

叢談》,頁1 35 ;可知「司馬長風」是以司馬遷和李長之的風骨和

才華為追慕的理想。

4 1司馬長風原名胡若谷,又名永祥、胡欣平、胡越、胡靈雨’見〈司

馬長風先生的生平行誼〉,頁2 0。這裏説他原籍瀋陽’但黃南翔

〈欣賞中的嘆息——略談司馬長風的文學事業〉指出他是蒙古人’

本姓呼絲拔;見《香港作家》’ 1999.1 : 8 。

4 2他在五十歲時以為自己得了癌症’寫了〈噩夢〉一文’中間有這樣

的話:「呵,小小的香港,你覆載我二十七年’是我居住最久的地

方,也是最沒有郷土感的地方’現在覺得實在對不起你。多彪你這

點屋簷下的自由’使我奔騰的思考’洶湧的想像’得到舒展和憩

P:360

8 3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息。」載《綠窗隨筆》’頁6 2。

43他著有《明天的中國》一書,胡菊人説他「為中國的將來設計了一

幅美麗的藍圖」,「是不是可行,是不是合於實際,是否純屬主觀

幻想,當然是可以詰疑的,但至低限度’代表了他對國家的滿腔熱

愛,無限遐想。」見〈清貧而富足的司馬長風〉,頁1 0。

4 4見司馬長風〈兩部書足以不朽〉,《新文學史話》,頁176。

4 5參司馬長風〈失魂落魄的六十年〉,《新文學史話》,頁19-21。

46王宏志説:「最令人不滿的是裏面很多非常簡單、毫無理由出錯的

情況,例如一些重要而且耳熟能詳的文章名稱或文學史常識也弄錯

了,諸如胡適的〈文學改良絮議〉被寫成〈改良文學舞議〉;梁啟

超的〈論小説與群治之關係〉變成〈小説與群治的關係〉,「無產

階級文學」寫成「無產階段文學」等。」見《歷史的偶然》,頁148。

4 7 參 註 3 0 。

48參王劍叢〈評司馬長風的《中國新文學史》〉,頁40 ;《中國新文

學史》 , 台版前記,頁 2 。

49傳記文學出版社在刊行台版時已作了一些補訂,但顯然未夠完備。

又據悉小思女士曾有校勘之議,但最後未及實行。

50黃修己《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許懷中《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史

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77)、王宏志《歷史的偶然》都

有這個批評;分見三著頁426、頁6 9、頁119。

51參王劍叢〈評司馬長風的《中國新文學史》〉,頁40 ;王宏志《歷

史的偶然》,頁143、145、147。

52例如夏志清批評司馬長風對朱自清〈匆匆〉的評價過高,他卻可以

輕易找到回應的方法。見夏志清〈現代中國文學史四種合評〉,頁

54-55 ;司馬長風〈答覆夏志清的批評〉,頁97-99。

5 3參陳國球〈司馬長風的文學史論述(上):一種郷愁的結構〉。

54 Emory Elliott et al., ed.,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7); Denis Hollier, ed.^ANew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 (Cambridge: Harvard UP, 1989).

P:361

學海書棲與香港文學 835

何沛雄

P) 何沛雄,香港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碩士 ’英國

牛津大學文科哲學博士。先後獲取台北中華學術

院哲士、英國語言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

會士、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會士等榮銜。曾任台灣

國立中山大學、韓國慶熙大學、香港新亞研究所

客座敎授。編著有《古詩十九首:英譯析論》

(英文)、《讀賦零拾》、《賦話六種》、《漢

魏六朝賦家論略》、《漢魏六朝賦論集》、《孔

學五論》、《隨身法寶一佛珠》等書及中英文論文九十餘篇’遞佈國

內、歐美、香港、韓國、東南亞等地;又曾任《宋代書錄》(A Sung

Bibliography)、《中華百科全書》、《中國古典文學指南》(TAe i/KiiaiM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及《世界和平百科全書》

(World Encyclopedia of Peace)之特約撰稿人。歷任香港政府中文課

本委員會委員、孔敎學院董事、學海書樓董事、大專敎授聯誼會顧

問、香港敎師會學術顧問;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敎授’亦為香港作家

聯會永遠會員。

〔論文提要〕

學海書樓’創於癸亥之初(1923) ’名師鴻儒’如賴際熙、區大

典、朱汝珍、零光樾、伍憲子、吳天任、鄭水心、羅香林、陳•銓、

蘇文擢、唐君毅、饒宗頤等諸君子’先後講學於此逾七十載’承學之

士,大不乏人,其對香港文學之發展’貢獻良多。本文略述學海書樓

之創立、發展、藏書及設壇講學概況,並試論其對香港文學發展之關

係,庶幾不忘前賢蓽路藍繞之功也。

學海書樓與香港文

P:362

8 3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學海書樓與香港文學

•何沛雄•

(-) 引 言

香港宅居神州的東南、珠江的口岸,昔日是寡聞偏僻的小漁村,

今天是馳譽國際的大都會;從前是文化沙漠的荒地;現在是中西文化

交流的要衝。地理沿革,歷史發展,文物變遷,不僅有跡可尋,還可

考究它的成因。就文學方面來説,香港開掉初期,絕無「學風」,遑

論「文風」。追辛亥革命之後,清末一些翰林學士,避居海隅,其中

賴際熙太史流寓香港,創立書樓,聘請老師宿儒,設壇講學,樹立

「學風」。1923年,賴太史得本港紳商名流的支持,購置房舍,建立

學海書樓,成為香港第一所民間的公開圖書館;而講學活動,自始迄

今,連綿不絕,已達七十餘年,倡導本地「學風」,殊有貢獻。

本地作家,與日俱增,或貫通古今而務求典雅,或融會中外而竭

力創新;各標風軌,屢展奇飽 , 為世人所重視。推其所由,必有 本

原。

為文必本於「學」,所謂「積學以儲寶,研閲以窮照」。清代初

年,姚葡講學於鐘山、紫陽、梅花、敬敷等書院四十年,同時以其作

品示人,影響清代桐城派文學的發展甚鉅。在學海書樓講學的名師鴻

儒,如賴際熙、區大典、鄭水心、陳湛餘、蘇文擢、饒宗頤等諸君子

多任敎於本港大專院校,而其著述,譽滿文苑,承學及從游之士,數

以萬計,故既拓「學風」,亦樹「文風」,對香港文學的發展,實難

以估計。本文略述學海書樓的創立、發展、藏書、出版及講學活動概

況,並試論其對香港文學發展的關係,庶幾不忘前賢蓽路藍縷之功。

P:363

學海書棲與香港文學 837

(二)學海書樓的創立

辛亥革命’建立民國’遜清的翰林學士 ’目睹山河變色’不少移

居海隅,其中有賴際熙(1865-1937)太史1 ’流寓香港。

賴太史寓居香港,感斯地崇夷鄙夏、民情澆薄,嗜然有移風易俗

之 志 ’ 遂 於 1920 年 , 租賃香港中環堅道二十七號樓下,聘請何藻 翔

(1865-1930)先生主講國學’每周兩次,闡揚孔孟學説’旁及諸子百

家、詩賦文詞。聽者日眾,乃致座無虚設。

1923年,賴太史本著「宏振斯文’宜聚書講學」的志願’ 2倡議

成立學海書樓,以「徵存載籍」、「講學宏文」為目標。先是清代道

光年間(1820-1850) ’阮元(1764-1849)督政兩廣’有感粵東士子學

問空疏 ’ 創立學海堂 ’ 大倡樸學 ’ 務使士子「以實闐虚 ’ 以 博 啟

陋」’「修古好學’實事求是。」3更定下規制’令學者因循上課、講

習,4論者以為近代廣東文化的發展,與學海堂的建立很有關係。5賴

太史平生服膺阮氏行誼,乃「仿學海堂之例,創立學海書樓」。6當時

得到何東、郭春秧、利希慎、李海東等紳商支持’及各界熱心人士捐

助,購置中區般含道二十號房舍作書樓。7於是聘請名師鴻儒’設壇講

學;廣購典籍圖書,備眾借閲。其時香港政府尚未設立公共圖書館,

學海書樓不僅是第一所民間設立的圖書館’更是一處公開講學的地

方,故王韜(1828-1897)稱其「大興文敎於港中」8。事實上,學海書

樓的藏書和講學活動’時逾七十載’可説是香港文化發展的一項里程

碑。

(三)學海書樓的發展

學海書樓成立之時’規定「月有文課’周有講學。」9庋藏圖書’

公開市民借閲。自1923年至1941年日軍侵佔香港之前期間’主持講

學者’除何藻翔、俞叔文兩位老師宿儒之外’其餘都是前清翰林(詳

見下文);主持行政事務者’初期為賴際熙(主任)、羅旭和、洪錦

興、李海東(兼司庫)及俞叔文(兼司理)諸先生’而先後受聘為董

事的’計有安得臣、李冠春、李右泉、李景康、何曉生、何棣生、何

世光、利希慎、周壽臣、寄伯銘、梁季典、陳省三、陳伯益、陳敦

P:364

8 3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姆)

甫、瑪平山、郭春秧、高寶森、曹允善、莫幹生、鄧志昂、劉少泉、

謝家寶、簡玉階等九十八人;1。他們倶是紳商名流或學界俊彥,對書

樓的發展,很有貢獻。

三十年代,賴太史同邑陳敦甫進士,與廣東士紳多有往還,由他

推介而捐資或捐書與學海書樓的,計有張學華、吳道溶、桂坫、黃

誥、鄧本逵、鄧善麟、潘定宇、陳宗孟、任子貞、廖伯魯、馬壽彭、

史久鑑、盧景薬、莊光第、潘光耀、李孔曼、何家本等十七人,對書

樓的發展,亦有襄助之功。“

1941年至1945年期間,日軍侵佔香港,書樓藏書,損毁甚鉅,而

同人星散,遂輟停講學四載。追香港光復,同人先後返港,齊心協

力,既重整舊觀,恢復講學,益添購圖畫,延攬名師,拓展規模。

1958年,書樓成立董事會,向香港政府註冊為有限公司。曾先後

出任董事會主席的有李景康、利榮森、黃允畋、何耀光、黎時煖、趙

公輔、伍步剛、許晉義、何竹平諸先生。他們熱心國學,獎勵文敎,

建樹良多。

1962年’書樓自置般含道二十號樓宇,日久殘舊,亟需改建,安

置藏書,急不容緩,時值中區大會堂落成,備有公共圖書館,於是書

樓董事會同人,與市政局商議,將所有藏書長期借存於大會堂市政局

公共圖書館,免費供市民閲覽,並訂明書樓與市政局各區圖書館合

辦,每周舉行國學講座,免費派發講義,歡迎各界人士入座聽講。美

事果成,雙方愜意。

書樓經改建後所得回的物業單位(地下及地庫後座),初期用作

出租,以裕經費,至1988年,有地產商提出收購,經董事會通過議

價,決定全部出售,將所得資金,投資於本港上市公司股票,部份則

存入銀行,定期生息,以支付經常開支。

自此以後,書樓沒有自己的房舍,藏書則「寓居」於中區大會堂

市政局公共圖書館,年青的讀者,認識「學海書樓」不多了。幸好每

周國學講座,連綿不絕,且於周三、周五、周六、周日,分別在四處

公共圖書館舉行,I 2每年參加聽講者達一萬二千五百餘人,對提倡國

學、弘揚中華文化,當記一功。

P:365

學海書棲與香港文學 839

(四)學海書樓的藏書與出版

學海書樓的創立’「徵存載籍」是一項重要任務。自1923年自置

房舍於中區般含道二十號以後 ’ 即積極廣購圖書,當時得到香港的 紳

商名流支持,稍後又得到廣東士紳的捐資或捐書襄助 ’ 使書樓藏書 ’

一時稱盛。根據《香港學海書樓藏書目錄》所載’ 13書樓藏書,依經、

史、子、集四部彙編,計 :

經部 274 種,共 3363 冊 。

史部 320 種,共 3450 冊 。

子部 98 種,共 640 冊 。

集部 1208種’共19347冊。

而集部更分為九類:

藏書及書目類 ’ 凡 3 3 種 ’ 330冊。

叢書及文集類 , 凡 819 種 , 17496 冊 。

倫哲及修養類 ’ 凡 6 5 種 ’ 165冊。

會典及法律類,凡 1 9 種 ’ 376冊。

敎育及武術類 , 凡 1 1 種 ’ 29冊。

宗敎與經典類,凡 116 種 , 310 冊 。

術數與天文類 , 凡 2 5 種 ’ 151冊。

兵法與軍事類 ’ 凡 1 4 種 ’ 77冊。

醫學典籍類,凡 106 種 , 413 冊 。

以上書籍,連複本在內,共計三萬四千六百餘冊。所藏古籍’以

廣東版本為多,如粵雅堂叢書本、廣雅叢書本、廣雅書局本、廣東書

局本、菊坡精舍本、翠玻环館叢書本、嶺南遺書本、粤十三家集本、

學海堂本等等,可謂別樹一幟 。

此外,書樓歷年以來 ’ 出版了下列書籍: 一

李 景康編《學海書樓講學錄第一集》 ’ 1953年。

俞叔文編《學海書樓講學錄第二集》, 1955 年 。

李景康編《學海書樓講學錄第三集》 ’ 1959年。

賴高年編《學海書樓講學錄第四集》, 1964 年 。

溫中行編 《古文 今譯》, 1984 年 。

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粤畫粹珍》 1986 年 。

P:366

8 4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7 .鄧又同編《學海書樓藏書目錄》,1988年。

8 .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粵畫粹珍續集》,1989年。

9 .鄧又同編《學海書樓講學錄選集》,1990年。

10.鄧又同編《學海書樓陳湛娃先生講學集》,1990年。

11.鄧又同編《學海書樓前期講學彙輯,附清代廣東翰林考》,

1990 年。

12.鄧又同編《學海書樓主講翰林文鈔》,1991年。

13.何竹平編《學海書樓七十周年紀念文集》,1993年。

14.賴恬昌、常宗豪、杜祖貽、陳紹南編《學海書樓七十五周年紀

念集》,1998。

上述藏書,固是香港「文物」的一部份;而所出版的書籍,也是

香港「文學」的一部份。

(五)學海書樓的講學活動

學海書樓自創立至今七十六年,設壇講學,除日軍侵佔香港時期

以外,未嘗或輟。以一所民間設立的圖書館,舉辦公開講學,洵是

「創舉」,而連續設壇講學逾七十載,更是「創紀錄」。當可永留青

史,垂諸不朽了。

初期在學海書樓講學的,都是遜清翰林,他們是陳伯陶(光緖十

八年壬辰科、一甲第三名進士,入翰林’授編修)、溫肅(光緖二十

九年癸卯科進士,入翰林,授編修)、區大典(光緖二十九年癸卯科

進士,入翰林,授編修),區大原(光緖二十九年癸卯科進士,入翰

林,授編修)、朱汝珍(光緖三十年甲辰科,一甲第二名進士,入翰

林’授編修)和率光樾(光緖三十年甲辰科進士 ’入翰林’授編修)。

當時公開講學情況,很有「古風」:「每堂太史登壇講學,全場肅靜,

鴉雀無聲,聽眾屏營,必恭必敬。太史長衫布履,雍容端坐,聽眾起

立致敬,然後坐下。講課既畢’致敬如儀。」1

4講授內容以四書、五經

為主,闡述聖道、弘揚國粹於「域外」。

1945年至1964年間,先後在書樓講學的碩學鴻儒,有李景康、陳

荊鴻、黃維瑁、吳天任、陳湛銓、鄭水心、寄權波、伍憲子、梁寒

操、唐君毅、羅香林、饒宗頤、潘小磐諸君子;稍後有溫中行、盧國

P:367

學海書棲與香港文學 841

洪、郭霖沅、李巽仿、李梭、陳本、蘇文擢諸先生。今饒、潘二老仍

健在,精神矍鑠,令人仰止;其餘皆已捐館’良可痛息!

近年在書樓講學者,有何叔惠、潘小磐、陳秉昌、陳志誠、陳耀

南、何乃文、黃兆顯、陳汝柏、張文燊、陳潔淮、陳觀良、周錫籠、

常宗豪及筆者等十數人,各有所長’率以傳道授業為己任。

書樓創立之初,每逢周日舉辦國學講座一次,惟自1963年以後’

書樓獲得香港政府支持’與市政局各區公共圖書館合辦每周國學講

座,增至四次(見上文),聽眾包括中學生、大學生、敎師、醫生、

文員、護士、洋行職員、商店經理、退休人士、家庭主婦等等’每年

出席人數達一萬二千以上。I5又曾與香港電台合辦「播音國學講座」,

名曰「學海觀瀾」’每周三次’ I6聽眾不知凡幾。由此可知’書樓提

倡國學,確是不遺餘力了。

(六)學海書樓與香港文學

書海藏書豐富’不僅足供一般讀者閲覽之用,亦可提供專門學術

研究之資。I7除出版不少書籍外’(見上文)’更於1988年’在香港

大會堂高座二樓及九龍市政局中央圖書館舉行「學海書樓特藏廣東文

獻書籍展覽」’分題展出共二百三十四項’ I8對市民認識傳統文化、

增加研習國學的興趣,殊有幫助。

在書樓講學的鴻儒’不少任敎於港九的大專院校’如唐君毅曾任

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敎授、新亞研究所所

長;羅香林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敎授兼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饒宗頤

曾任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敎授;陳湛銓曾任香港聯合書院、浸會

書院、嶺南書院中文系主任,並創辦經緯書院任院長;李梭曾任香港

中文大學中文系敎授、文學院院長;蘇文擢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敎授;潘小磐曾任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特約講師、樹

仁書院文史系高級講師,陳耀南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敎授’陳志誠現

任理工大學中文翻譯語言系敎授。他們講學上庠多年’培養國學專才

甚夥。筆者任敎於香港大學中文系達三十年,喜見畢業同學’大都從

事文敎工作’或廣植桃李於校園,或馳聘觚翰於文苑,各有所成’令

人欣慰。

P:368

8 4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此 外 ’ 一些在書樓講學的老師,任敎於本港著名中學,如李景康

曾任官立漢文中學(第一所官立中文中學,後改名為金文泰中學)及

漢文師範學校校長;I 9黃維瑁曾任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官立文商專科學

校敎席;李巽仿曾任敎於西南中學、孔聖堂中學及佛敎黃鳳翎中學。

他們的學生,傳薪不絕,直接推動本港中文敎育的發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講者倡導結立詩社、文社,2。以詩文會友,亦

敎導後學,對香港文學的栽植殊有貢獻。如鄭水心和陳莉鴻成立海聲

詞社,出版《海聲詞集》;潘小磐與同道文友,挈領錦山文社;陳秉

昌與瑪康侯弟子共結廣雅社;何叔惠創立鳳山藝文院;蘇文擢與生

徒組織嗚社;黃兆顯創立南薰書社等等。詞人唱和,師友講習,文風

寖興。

香港地小,宅居海隅,初期屬於「文化沙漠」之區,六、七十年

代以前,世人很少談論「香港文學」,但近十餘年間,「香港文學」竟

然引人注目’且不時以之為題召開國際性之研討會,此必自有其卓越

成就與特殊風格。顧一地文學,粲然生輝,必先經過植苗、灌漑、

培養,然後使其生根、萌芽、長幹、發枝、開花、結果。

香港早期沒有「文風」,遑論「文學」。學海書樓創立於1923年,

距今七十六載’既是一所藏書豐富的民間圖書館,提高士子讀書風

氣;也是絕無間斷(日治時期例外)舉辦國學講座的機構,歷年聽

眾,數以萬計,對樹立「文風」、墾植「文苑」殊有貢獻。且書樓講

者及其從學之士 ’著述良多;他們的作品誠然是「香港文學」的一部

份 ’ 足供讀者欣賞和研究。

(七)小結

一地的文學發展,不能一蹴即就。今天的香港文學,粲然可觀,

老、中、青作者俱備,詩、文、小説、戲劇皆有豐富的成果。從事古

典文學著述的,務求典雅;從事現代文學寫作的,竭力創新;配以中

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和以時代進步的氣息;大放異彩,秀發奇飽,為

世人所重視。然而究本尋源,前賢蓽路藍縷之功是不可忘掉的。

學海書樓已有七十六年的歷史’是一所藏書豐富(凡三萬四千六

百餘冊)的民間公開圖書館,足供一般讀者閲覽之用’也可提供專門

P:369

學海書棲與香港文學 843

學術研究之資。名師鴻儒在書樓的講學活動,既樹「學風」,亦煽「文

風」。他們的著述,固然是香港文學的一部份;承學的人,薪盡火

傳;從游之士,推波助瀾。整體而言,他們對香港文學的發展,是有

很大貢獻的。本人恭為學海書樓的董事,略述該樓的往績與近況’聊

供研究香港文學的一些參考資料如何。

(註釋)

1 賴際熙 , 字煥文 ’ 號荡堵,廣東增城縣人,清光緖二十九 年

(1903)癸卯科入翰林,授編修,曾受聘於香港大學,創立中文學

院,掌敎凡十餘年,造就國學人才甚多,桃李遍佈海內外’ 士林稱

頌。生平見羅香林輯、賴際熙著《荡姹文存》(出版資料缺,學海

書樓藏)之《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院長賴煥文先生傳》。

2 見學海書樓在 1948 年 2 月印行《誌學海書樓之緣起及今後之 發

展》,轉引自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香港:中國學社,

1961 年版),頁 208。

3見樊封《粤秀山新建學海堂銘並序》,《中國歷代書院志》(載趙

生、薛正興編,南京江蘇敎育出版社據道光五年啟秀山房刻本影

印)冊 13 ’ 頁 11-12。

4參考林伯桐編《學海堂志初編》陳禮編《學海堂志續編》及周康燮

《學海堂志補編》(香港:龍門書店,1964年版)。

5 參考關漢華〈試論阮元對廣東文化發展的貢獻〉,《廣東社會 科

學》, 1996 年 6 期,頁 97-104 。

6見賴恬昌《序》’《學海書樓七十周年紀念文集》(香港:學海書

樓出版, 1993 年),頁 8 及 註 3 。

7 見 註 2 。

8王韜《徵設香海藏書樓序》’《毁園文錄外編》(光緖九年刊本)’

冊 4 , 頁 6 。

9吳天任《自恰悦齋詩序》’載於余袓明編《三十六溪花萼集》(1973

年刊本)之俞安葡《自恰悦齋詩》’頁1。

1 0芳名太多,恕不盡錄,詳見鄧又同《香港學海書樓七十年概況》,

P:370

8 4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姆)

《學海書樓七十周年紀念文集》(香港:學海書樓1993年),頁12。

1 1 同 註 1 0 。

1 2學海書樓與市政局公共圖書館合辦的每周國學講座,多年來在下列

四處舉行:

每周三在香港路克道市政局公共圖書館,

每周五在九龍油麻地市政局公共圖書館,

每周六在九龍土瓜灣市政局公共圖書館,

每周日在香港中區大會堂八樓演奏廳。

1 3該《目錄》由鄧又同編纂,紀錄學海書樓借存於中區大會堂市政局

公共圖書館之圖書 , 於 1988 年由學海書樓出版,分贈本港及海 外

各大專院校圖書館,以便讀者查閲。

1 4見鄧又同《香港學海書樓之沿革》’《香港學海書樓講學錄選集》

(香港:學海書樓 ,1990 年),頁 2 。

1 5 鄧又同《香港學海書樓七十年概況》 , 見 註 1 0 , 頁 1 5 。

1 6鄧又同《香港學海書樓歷年講學提要彙輯》,(香港:力田印刷公

司印行, 1995) , 頁 4 8 。

1 7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頁207。

1 8 詳見註 1 4 , 頁 5-6 。

1 9李景康(1889-1960)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是賴際熙的學生。

既是本港首間官立中文中學的校長’也是學海書樓於1958年,成

立董事會,註冊為有限公司的首任董事會主席,對推動本港中文敎

育,居功至偉。

2 0書樓講者的結立詩文社的活動,請參考曾漢榮《香港學海書樓與粵

港文化的承傳關係》《學海書樓七十五周年紀念集》(香港:學海書

樓出版 ,1998) , 頁 1 8 。

2 1瑪康侯是現代著名的文字、金石學家,其精堪的碑刻之學,享譽一

時。

2 2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從事文敎工作者很多,或任職於敎育署,

主理行政、督學、中文課程發展;或任官立、津貼、補助、私立中

學校長、主任、敎師;或任報刊、書局、電台、電視編輯、編導;

而何文匯、胡國賢(S魂)、黃國彬、胡燕青、何福仁、周兆祥、

P:371

學海書棲與香港文學 845

潘啟迪、文灼非、孫慧玲等等,可説是「香港文學」的俊秀作家。

2 3在書樓講學的名師鴻儒(見本文第五節)的著述,可在本港各大圖

書館查閲’恕不贅錄。而賴際熙《蒸培文存》、鄭水心《東珠集》、

吳天任《荡莊詩稿》、陳•銓《修竹園詩》、蘇文擢《邃加室詩文

集》等,最為學者所樂道,謂可上侔古人云。

P:372

8 4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鄭振偉

鄭振偉,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現職為嶺南

大學文學與翻譯研究中心研究統籌員,另為該中

心出版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及《嶺南學報》

執行編輯。編有《當代作家專論》(1996)二書。另

有論文散見於其他書刊。

〔論文提要〕

這篇短文,是筆者翻閲香港《文壇》雜誌,就所

見各期所作的摘錄’希望重構這一份雜誌的面貌,並探索《文壇》在

它的讀者和作者群中的地位。《文壇》雜誌是李金髮在廣東曲江創辦

的一份刊物,第二期即由盧森接辦。該刊自6 1期(1950年3月)開始

在香港復刊,直至346期(1974年1月)止。對於一份在香港能維持

了約二十四年的刊物,從未脱期’又沒接受經濟支援,筆者認為這是

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對於如何研究香港的文藝雜誌和期刊’是否可

以有一種方法論?這篇文章即筆者的一種試驗。

本文共分八個部分,除引言和小結外,餘下的為:⑴盧森來港前的生

活和著述;(2)《文壇》的三個十年;(3)《文壇》的銷量和經濟狀況;(4)

《文壇》的編輯宗旨和方針;(5)盧森的文學趣味;(6)《文壇》在香港文

壇的地位。

盧森把《文壇》看作純文藝雜誌,這份雜誌在東南亞和美加也有一定

的讀者’數量可能比香港還要多,這説明了香港過去可能是一個華文

雜誌出版的基地’給世界各地的華人提供過不少的中文作品。《文壇》

在香港復刊後所凝聚的作者和讀者,各取所需,前者或寫作杆懷’或

煮字療饑’後者或滯留香港,或放洋異域謀生,香港作為一扇窗戶,

就成為他們聚合的中心。假如這些想法是成立的話,香港如何影響海

外華文文學的發展’就是一個可資研究的方向。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

P:373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47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鄭振偉•

(一)引言

《文壇》雜誌是李金髮(1900-1976) 1於廣東曲江創辦的一份刊物

(1940年7月)2

,編輯委員包括仇章(?-1953前)3、盧森(盧法威’

1911-1982) 4、陳子殷、胡春冰5,後遷至廣州。據該刊物的資料所顯

示’該刊自6 1期(1950年3月)開始在香港復刊’直至346期(197 4

年1月)結束,從未脱期。對於這份刊物如何能在香港維持了約二十

四年的時間,以及其間所經歷的變化’筆者甚感興趣。《文壇》雜

誌,對香港的文壇應有一定貢獻,但似乎沒有引起評論家的注意,故

筆者盼能作一補白。這篇文章屬史料的鋪述,將以所見的有限文字材

料為據,盡可能以《文壇》雜誌上所見的資料來構築它的面貌’希望

從中確立《文壇》在它的讀者和作者群中的地位。

(二)盧森來港前的生活和著述

盧森於1936年離開家郷汕頭,經香港至廣州,認識當時《時代文

藝》主編謝壽南(字耀生’號天放,死於肺病)’初以寫稿維生,並

獲得他的推薦,為《時代文藝》和《廣州日報》副刊寫稿。廣州淪陷

前回郷,從事敎學’當過訓育主任6 ’又在潮汕的《前鋒文藝》月刊當

主編7。1939年應謝壽南(第四戰區政治部《陣中日報》社長)的邀

請,便辭去郷間敎席,往韶關任職。當時《陣中日報》的編校人員’

有蔡逢甲(約1909- ) 8、湯仲光、葉秉球、張國雄等人為編校人員,

饒沙鷗為中校總編輯。1940年任戰地記者’往樂昌、坪石、衡陽、長

沙一帶勞軍,又往桂林、柳州等地,經數月才返韶關。其後戰區遷往

柳州,盧森亦轉到粵省文化會工作,並開始主編《文壇》。1942年

P:374

8 4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秋,盧森跟梁青藍、仇章在「廣東戰時省會(地點在曲江)廣東省文

化運動委員會」共事’曾寫很多戰地通訊稿,在香港的《星島日報》和

《國民日報》刊登9。盧森的工作,其中之一為「理協救濟港澳文化新

聞難胞」。日本投降後, 1945 年 1 0 月返廣州,除編輯《文壇》外 ,

更兼《嶺南日報》和《廣東日報》編務“。1946年曾於廣州某訓團工

作,並兼任一大報的副刊編輯I 2 。關於這段時期,盧森有這樣的 自

述:「我自執筆寫作(那時我沒有鋼筆,那筆捍就是用竹製的。)到

從事新聞記者的採訪,再到用剪刀香糊做編輯,(當時用的香糊掃,

也是小竹桿一頭敲爛的。)及後再進入宣傳機關,管理全省新聞登記

審核工作,從抗戰到復員,由縮編至自動辭職,最後做民國册七年粵

省主席的掛名參議員……」 IS

盧森自述個人的寫作生涯:「我的寫作歷程是由學寫新詩到 散

文,再從習作小説到劇本,而到今天塗抹難登大雅之堂的雜文,詩集

也曾出版四本」14。在曲江的時候,約1940年’盧森曾和丁平(1912 —)

一起組織過「詩建設社」,跟陳蓉子、李若川、劉夜曲、揚子江、影

痕、沈旭步等人搞過詩展和朗誦會等活動I 5。盧森出版過詩集《曰月

重光》、《療》(廣州:詩時代出版社)16、《夜明表》、《倦鳥之歌》,

出版過散文集《黑與光》,短篇小説集《朝嚷》(廣州:文海出版社)17,

長篇小説集《雙燕箋》。至於未發表的有約兩千餘行的長詩《青春之

歌》,和《拾到的生命》1 8。移居香港以後,盧森似乎沒有甚麼著述,

在編後話中偶然會看到一點,如散文詩《騎隊之歌》(191期,1961年

2月,頁111) ,至於在香港出版的《長夜》I

9,那是廣州時候的作品。

《長夜》為四幕悲劇,是盧森在廣州復員後寫下的,該四幕分別為

《合同》、《湖畔》、《林中》和《長夜》。第二幕《湖畔》曾在惠州

中學演出。《長夜》是否仍有孤本,不得而知,但 176 期中的評 論

和評介文章中,有相當的引錄,可窺一豹。北野,莊柳田和凌麥思在

175期的評介文章中’都分別指出「詩人讀之,猶如一首新的長詩,

詩的小説」;「盧森兄畢竟是一位詩人,他的表現手法完全是一位詩

人的手法……『長夜』的對白,我一直覺得盧森兄以詩人的情懷來處

理,好處只是提供讀者以文字的欣賞,而忽略了一個劇本上演的可能

性」;「當作一個劇本來看,這個作品的成功所在與其形式是不十分

P:375

《文壇》在香港文學更上之地位 849

符合的……作者筆觸的俏皮、流暢如一a清秋水的氣質,給讀者帶來

詩的氣息,每一句綿長的道白,都好像是一段精巧玲瓏的散文」;

「雖然你沒有沿用舞台一般的方式而寫/如果能上舞台/即使以詩劇而

享名的莎翁/也該為你的創作而感震驚」。縱觀四位評者的筆調,似

乎都不把《長夜》視之為獨幕劇來討論。到176期,也有四篇評介的

文字。「上面提過,它有著滿含詩意的文字’是一點也沒有誇張的。

我們看它時,感覺得像看一篇韻味舊美而又遒勁有力的散文詩」;

「也許作者立心創作詩劇’把人物盡量『詩化』」;「我認為長夜是詩

劇,對白中盡是詩,詩成為劇中人的『舞台語』」;「先生由於是詩

人,所以詞句非常洗鍊,幾首插詩也是佳作」2 2。

羅焚和一城的評論和評介,都觸及了劇本內容中有關廣州的文化

界和出版界在復員後的種種黑暗,以及辦純文藝刊物的困難,且認為

當時的香港文壇,跟廣州的過去,也是五十步和百步之間。

(三)《文壇》的三個十年

第二期《文壇》由盧森接辦 ’ 他當年 2 9 歲 , 而盧森曾把它喻 為

「棄嬰」。這個時候出版的《文壇》’盧森説:「當時每兩月出版一

次,且版本還是廿四開紙型,我節衣縮食,眠乾睡濕,因敵人時向粤

北侵擾,隨著機關一時到南雄,一會又疏散到連縣’所以一年也出不

到四期;總計在韶關四年,只出了十二期,——後兩期才改為十六開

大本」2 5。抗戰期間,第十三期因送檢遭扣,無法出版’後因戰事停刊

了兩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得陳蓉子出資,在廣州漢民北路某處

覓得社址,從第十三期開始再辦’出版了六十期後,即遷離廣州。大

陸政權易手後’盧森也南下香港,該刊並於1950年3月復刊2 6,定名

「春季號」,而這一期的稿全部是從廣州帶來的2 7。《文壇》出版之初,

印刷用的紙章是南雄玉扣紙,甚難有新聞紙可用2 8,沒料到仍能保存

下 來 2 9。

有關創辦《文壇》的源起,盧森在132期的編後話《過了一年又

一年》中告訴我們:「在當初目的只是為了反侵略’為了抗戰建國;

及後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為申張天地間的正義與自由’由於

本刊的立場堅定,目標正確,一直就得到廣大的讀者支持;就是在此

P:376

85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間七年以來,為文藝而文藝的苦鬥,成為海外華橋青年作家與讀友的

心靈燈塔,也非始料所及」。在 187 期編後話《我先「天下」憂 與

樂》,盧森曾將文壇發展分成三個時期:抗戰,復員,以及流亡 。

《文壇》在香港復刊後,它的社址最先應在沙田某處,後於195 5

年春初遷至九龍汝州街六十二號三樓, 1960 年 2 月中遷旺角彌敦 道

平安大樓十五樓五號 3 3 。《文壇》 126 期 ( 1955 年 9 月)是向香港 政

府註冊後出版的第一期 3 4 。在《文壇出版三十年》,盧森對於辦了 三

十年的文壇不無感慨地説:

本刊在這三十年來,第一個十年是在國内出版,因為全民抗曰 ’

戰禍頻仍,憂患餘生,備嘗艱苦……一九四九年共軍已渡過了長

江……為下德往自由於是背井離鄉闖香港這個「珍珠島」……重

振旗鼓,「文壇」又如片片祥雲再和海内外的讀者群見面……然

後再到了最近十幾年來,因為反攻復國的希望有如望梅止滿,海

外各地的橋胞為了下一代的兒女適應當地環境的謀生智識與 技

能,漸漸覺得精通中文是居於次要的地位……下一代的新讀者愈

來愈少,销路也正比例地愈難支持了 。

《文壇》共計出版了三十多年,在香港出版的時期,基本風格沒多大轉

變,即使到後期表示會因應年青一代的口味而改變編排 3 6 ,也只是 在

欄目上作點變化,多添加點來信或廣吿。原來封面用道林紙三色 印

刷,到 311 期 ( 1971 年 1 月)開始改用柯式封面,這算是追上時代 的

改革,但盧森仍説那是迫於形勢,而該期定價較原來的一元二角上調

了三角37。

盧森在廣州時曾出版過《文壇》第一輯叢書,共四種:《芙蓉山

下》、《生命的創作》、《夜漫漫》和《鬼屋人踪》 3

8 。 1954 年 1 月

又決定出版第二、三輯的叢書 ’ 該兩輯叢書目錄如下 :

第二輯叢書(預吿)

郛悱《英雄淚》 (長篇小説集) 郭嘉《陽光下的戀人》(短篇小説集)

魯森《雙燕箋》 (長篇小説集) 安瀾《褪色的詩篇》 (短篇小説集)

碧原《相思曲》 (中篇小説集) 王璞《女伶》 (中短篇小説集)

金濤《幸福的鏡子》(中篇小説集) 李勵文《湖畔草》 (散文集)

莫若英《夕陽紅遍烏鴉巢》(短篇小説集)梁青藍《靈思扎話》(散文集)

張洗塵《十字架前的悲劇》(短篇小説集)李若川《湖呢?海呢?》(新詩集)

P:377

第三輯叢書(預吿)

雪倫《理想的追求者》

黎黑白《謠言成了事實》

菁蕙《靈魂的哭泣》

李若川《投宿的人》

張亮《蒸子開花的時候》

(長篇

(中篇.

(中篇.

(短篇.

(短篇.

(短篇.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51

、説) 文菁《愛的日記》 (短篇小説集)

、説) 楊士衡《生活圈外》(短篇小説集)

、説) 沈望《春天是我們的》(小説散文集)

•説集)李羅昔《幾度夕陽紅》(電影劇本)

•説集)常青《生命的耕耘》(散文集 )

•説集)歌力《青春的悲歌》(新詩集 )

在廣吿頁上’第二輯的書目都附上説明的文字。這十二本叢書結果在

一年內全部出版,其後再多出二種,即黃崖的《一顆星的隕落》和岳

通的《野火集》’共十四種。第三輯則未見出版。

(四)《文壇》的銷量和經濟狀況

《文壇》在香港經營的首兩年’按盧森所述,基本上是藤損的3 9。

當時的文壇,有相當的刊物是接受美援支持出版的。如果盧森是倚靠

個人和銷售量來支撐刊物出版的話,它的位置就相當突出。《文壇》

跟其他接受經濟支援的刊物競爭讀者,而這些接受經援的刊物都先後

結束’這是客觀事實。

關於接受外來的經濟援助,盧森曾透露是挺堅持己見的,情願雜

誌內部的事權統一。該篇文章對當時的「美援」亦略有批評,雖然他

認同須有經濟上的援助,卻認為負責發放的機構卻無合理的分配,並

指出「美援」所支持的書刊,沒有讀者群作為基礎。接濟斷絕,刊物

即無疾而終。到133期的編後話《希望不是空言》,就更直接地説:

「我常常想,不論任何一種雜誌,報紙,有後台老板支持亦可,領津貼

來延續亦可,最重要的,還是不要永遠做藤科植物,應效懸崖峭壁上

蛇立的蒼松,如果一個文人或做一種刊物的編輯,他的著作,他辦的

刊物,出版後全部給人照價收買’而收買後全部火化,雖然得到了厚

利,生活過得很好,我想這種文儈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沒證據顯示《文壇》曾接受過美元援助,但《文壇》在香港復刊,

曾經得到張劍文的幫助。《文壇》在香港復刊後,除編後話外,盧森

只發過三數篇作品,而第 9 1 期即有一首《友情交響曲》,筆名「 洪

成」。茲引錄如下:「感謝你給我全不計較酬報的奉獻/感謝你穠難

的花丼移植到我底心園 / 使我重振自信的旗鼓再健步邁進 / 使我生 命

P:378

8 5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與事業又欣逢第二個春」,另外,作者又自註在廣州復刊時得陳子蓉

先生的幫助;第二輯《文壇》叢書也是得到張劍文的資助才得以出

版。

另外,一個現象是盧森當時的經營方式,是採用徵求「長期榮譽

定戶」的方式,又或「週年紀念訂戶」,甚至是出版「文壇叢書」時

以招股方式,每股五十元,徵募一萬元,集腋成裘。這些方式,都是

有利於維繫一批長期的訂戶 / 讀者。至於反應方面 , 似乎是出奇 地

好,尤其是散落在各地的華橋,對之似乎非常熱心,自9 3期公布消息

以後,到9 7期和100期封底所公布的名單顯示,原徵募的二百股,只

餘下十五股之數。

然而’《文壇》最初在香港復刊時的情況’在經營方面,的確是困

難的,原因是「敵方的書店不售賣,敵方的宣傳喉舌不斷為文 攻

擊」4 3。盧森明白香港的讀者有限,故認為「必須發展至世界各地,

而海外廣大的華橋才是主要對象」44,他又定下長期榮譽定戶的辦法,

只須一次付清四年的費用,即可永久寄贈,雖然後來不得已仍要加收

費用。假如那些短壽的刊物,是因為缺乏讀者群的話,盧森的經營方

式就是絕對正確的。試比較該雜誌復刊初期封面內頁和後期封面內頁

的出版資料,便可以知道擴大了不少銷售點,它的版權頁上,各地區

的代理不斷增加,假如代理是以利潤為依歸,這個銷售現象即反映該

刊有一定的讀者群捧場。文壇能給讀者提供一些合適的作品。

(五)《文壇》的編輯宗旨和方針

盧森認為辦物要有好編輯,好作家,好印刷所,好代理商,最後

最重要的是好讀者。對於讀者,在編後話《蕩葜之見談刊物》中,他

連續説了三遍「要忠誠對待讀者」。他的意見如下:必須立定宗旨,

絕不能以讀者的要求放在第一位,過份迎合只等於「溺愛」。至於讀

者的類型,他列出四類:家庭婦女、世故的讀者、大專學院學生、知識

青年。《文壇》在香港能夠站住了二十多年’原因可能如200期筆談

中的一些讀者的嘉言所云:「不斷充實內容,並從讀者中培養作者,使

刊物擁有大量的生力軍與後備軍」,以及「文壇素來不以大言驚人,花

巧媚世,或高舉什麼主義,派流的皇皇大纛來宣示其權性」。

P:379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53

盧森曾謙稱《文壇》上刊登的文章水準不高,在這份刊物的定 位

上,他沒有要求要達到高級知識分子所要求的水平,原因很簡單, 他

要負擔各項開支和費用,每期必須銷四千份以上,但從沒刊登過「 荒

誕的武俠小説」和「潘金蓮做包租婆」之類的黃色小説4 7。盧森説:

「創一間較完善的中文中字〔學〕,辦一種純正的『青年園地』的刊物

並不可恥,可恥是欲創辦專上學院而藏污納坂,發刊『前衛文學』 東

抄西襲」4 8。盧森不止一次將辦刊物比喻為辦一所中等學校,而他的讀

者對象是中上學校學生和社會上一般愛好文藝的青年男女,祇希 望

《文壇》能作為一般讀者、學生們課餘的國文補助讀物,在社會上謀生

的青年可以作為陶冶身心的益智良友,他從來沒要求《文壇》作為研

究生的讀物,也沒想過要它作為大學敎授的講義。盧森要的,「 不

是專家,而是中上學校學生及海內外一般愛好文藝的青年,辦到給 他

們可師可友(成熟的友)」5°。盧森亦曾自詡《文壇》在極艱苦困難中,

能夠循序漸進,像一間作家養成所,發掘新作者,培養新作家,刊登

洋溢時代感的優秀佳作,因而得到海內外的男女讀友讚譽,互相推介

不斷地增進與擴展,而那就是他編輯方針正確的明證 。

盧森曾引過一段人家對《文壇》的讚譽,該文見《祖國周刊》3 3 6

期,題為《香港文壇一瞥》,署名「森然」。引文如下 :

目前香港自由文化界有三個純文藝的刊物:一個是筆會所辦 的

《文學世界》……所發的東西多半是筆會會員的作品。内容雖不

錯,可是容納的作品太狹……其次是盧森主編的文壇月刊……目

前的主編盧森先生’以一人之力支撐一個刊物’並且做到自给自

足,他那踏實苦幹的精神,與幾年來辛勤的成就,每一與朋友談

起’就相互贊歎不止。但是無可否認,文壇因為取稿較寬,作品

水準不齊,其中有不少好東西,也有初學乍練的嫩貨色。大概因

此之故,該刊在培養新作家上收穫獨多……此外《文藝新潮》本

是一種水準很高的刊物 ’ 可是未能定期出版,非常可惜 5 2。

假如當時的純文藝雜誌只有這數份刊物能夠維持的話,新人的作品,

除投稿除報章外,《文壇》就應是唯一的選擇 。

給《文壇》投稿的作者所屬地區的問題 ’ 盧森在《別把玻璃充 鑽

石》中有一些説明:「過去十年,本刊除了極少數的台灣作者如饒 沙

P:380

85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鷗,歐陽傷,叔孫予,帆影,朱星鶴,蔡文甫等撰稿之外,十之八九

還是香港作者的天地,但是從最近五六年來,本港的逐漸減退,而台

灣的卻與年俱增,幾乎比數是到了相反的程度」,該文最後更希望不

要步帝焉投海的後塵 。

盧森所辦的這份刊物,能夠維持,大概是因為他把《文壇》定為

普通的刊物,不會搞甚麼現代詩或意識流之類的作品,盧森是掌握到

當時的環境和也許是大眾的口味,要搞水準很高的文藝刊物,稿源和

銷路是最大的問題。從一份雜誌的生命周期來看,《文壇》的確可以

傲視香港的文壇。 265 期的編後話《謹致衷心的謝語》,有一段話 如

下:

前些時曾有一批青年辦《黃河文藝》,後來内部鬧意見,分為兩

派各辦同名的刊物發行,為文互相政擊’曾幾何時,爭勝的也只

辦四五期便天折了。近二三年來創辦了好幾種文藝刊物,如《華

僑文藝》,《海光文藝》,都站不住腳先後塌台了,甚至香港筆

會所辦的會刊《文學世界》也早已成了出版史上的名詞。至若《文

藝新潮》,《新思潮》,《好望角》等,早墓木已拱,骨頭也可

以敲鼓了 。

盧森並不是騎傲 ’ 只是説出了文壇的實際情況 。

(六)盧森的文學趣味

盧森深信文藝那股潛移默化的力量,所以要求自己為讀者建 立

「精神堡墨」和「靈魂燈塔」。他認為《文壇》上的作者,以真實的情

感和向善的良心,寫出了美化人生的作品。這些作品能使失望的人重

拾信心,徬徨的人尋到正確的路向,消極的人再奠奮鬥的意志;至於

騎奢淫佚的人會痛改前非,恃勢逢強的人會知所斂跡 , 為非作歹的 人

會革面洗心 5 6。

盧森對於西洋文學,並不抗拒。他説過:「《文壇》負有新文藝繼

往開來的使命 ’ 雖暫不刊登譯稿,惟對於受西洋文學影響,經過 消

化,融會貫通,別出心裁的創作,我們還是非常歡迎的。」至於這篇

受盧森歡迎的作品,是指盧因的作品,盧森認為他的作品帶有法國現

代派作家的情調5 7。盧森也喜歡力匡和齊桓的作品,但對於武俠小説

P:381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55

和晦溫的現代詩,是較為抗拒的。儘管慕容羽軍的那篇論武俠小 説

的文章能在《文壇》上刊登5 9

, 但並不表示盧森本人對武俠小説的 認

同,在盧森家裡的一次新年聚會上’就有一個結論:本刊作者不寫武

俠小説6。。此外,盧森甚少對文藝有批評,212期的編後話《我對現

代詩的看法》,算是寫得較多了。他譏評當時太多無師自通的所謂 現

代詩人,並不是甚麼留英美法的學士,而只是在英文書院或中文中 學

讀書的學生 。

盧森的《文壇》’徵求稿件中有要求作品能「喚起民族意識,宣

揚民主思想」,原因是要使流落海外的橋胞仍能時時猛省 ’ 身 在 江

湖,心存魏闕 6 2 。《文壇》能夠立足香港,且經歷了二十多年 ’ 自 有

它的可取之處。盧森在編後話《別把玻璃充鑽石》中説 :

我辦文壇,立志為文藝而獻身,所選編的作品必須與文藝有密切

關係的,過去侦探小説風行一時,本刊絕不徵求閉門造車的大家

作品,登載彳貞文,探文;十年來武俠小説又大行其道,本諸亦不

邀約面[向]壁虚構的名家寫稿,辦成武壇、俠壇。今日港九的青年

逞勇f l恨[狠],無數歹徒打家劫舍,追究根源,或多或少都是侦探

小説,武俠影片所種下的祸根 6 3。

當然,《文壇》曾刊過一些近乎偵探味道的小説,結果有讀者來函問

詢,盧森在編後話中即以巧合和這些作品具藝術修養作覆 :

文壇在港九復刊二十餘年來,對社會’對讀者,良好的影響’當

然是微乎其微;但是絕不會有含有任何毒素,不消極,不類廢,

只是不斷地薰陶讀者向真善美的心,灌输藝術文學部門正統的智

識 ’ 雖然不趙時 * ,不重浮華,不為最前進 ’ 站在時代失端的 青

年男女所狂愛’但仍擁有謙謙君子,認真向文藝研錢的文人學士

所歡喜閲讀 。

有一點頗值得注意’《文壇》的讀者對象,有一部分是當時寄居

香港以外地區的華橋,它好像負著一個使命 ’ 就是讓海外的中國人 ’

能夠有機會多閲讀一些本國的中文讀物。碧原在他的一篇記聞中有如

下的慨嘆:

本來,這些誨淫的書籍畫報,對我們華條青年狀害實在甚大 ’

但,這是外國的地方’負責風化或者文化的官員’對中文是「目

P:382

85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不識丁」,而且,對他們的國民並無任何損害,所損害的,只有

你們的條胞,所以根本沒「查」也沒有「禁」,而作為華僑的 官

方負責人和華條自己的社團對此又熟視無睹,於是,便一任其大

行其道,這與赌博及吸毒,成為我們華條自處的三大害 6 5。

至於盧森,他也有同樣慨嘆海外的華僑,為謀生而放棄入讀中文 學

校,憂慮中文報章日後凋零 6 6。

(七)《文壇》在香港文壇的地位

《文壇》的地位,很難處理,但有趣的是,盧森強調《文壇》是「出

版十三年東南亞唯一純文藝雜誌」6 7

,「東南亞唯一的純文藝」,而對

於海外的讀友,認為特別值得重視 6 8 。盧森自認是橋民,《文壇》 也

就成為一份華橋雜誌 6

9 。當時的香港文壇,在部分文化人的心目中 ,

即以香港為一海外的文壇中心,跟當時的星洲、馬來亞、泰國、菲律

賓和北婆羅洲並列。 1956 年 1 1 月號的編後記中,盧森吿新我們 該

雜誌在香港的訂戶始終無法增加,「再據發行部統計的數字,本刊的

定戶以加拿大,美國為首,次為東南斐及美洲;批銷則以東南 亞

為最,菲律濱亦逐漸增加,獨有馬來亞各屬,較諸上列各區則望塵莫

及」71。

又盧森曾經替海外華橋組織和文化團體編印書刊,在香港印刷,

然後寄回原地的,不下十家 7 2 。一是南斐約堡業餘文藝社,印刷《 好

望角》,但只印了兩期即停刊,另一是替美國加州Borstow掉的橋青文

藝社編印《橋青文集》,資料所見,出版了三期7 3。

對於時人對《文壇》的批評 ’ 何政清曾先後兩次撰文辯護, 一

篇署名「簡刑」。這篇文章著重説明《文壇》不重門面,辦事的人少,

沒邀請名家寫稿,也沒用交際手段討好買乖別人,它的取稿重質不重

名 ’ 園地公開,歡迎有才能缺少火候的新進作家,所以屹立不倒 7 5。

另一篇署名鄒楓,文章的重點是雜誌的編排技巧僅屬次要,文章內容

才是主要的7 6。

106期(1954年1月)《文壇》,盧森曾刊出一份《文壇》讀者訂

戶的統計資料77 :

P:383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非洲

歐洲

澳洲

基本訂户

100

100

20 馬達加斯加島

東南亞

馬來亞

菲律賓

南美及各島

港九及澳門

其他

基本訂户

100

100

104

假如上表的資料是無靴誤的話,香港讀者所佔的比例’在當時只佔十

分之一。到116期(1954年1 1月)’封底又出現一份《本刊海內外強

有力的支柱芳名介紹》78。該名單分兩類:一、「永遠護本刊並不斷介

紹定戶的讀友姓名」;二、 「一再支持本刊從未間斷的讀友姓名」。

第一類再分「海外各掉」和「本港及澳門」’分別各佔約134戶和9 6

戶,但「本港及澳門」有一千四百多人沒有具名。至於第二類’全屬

「海外各掉」,約195戶,另有二百多用英文名字的沒有列出來。由此

可見,《文壇》在香港以外的地區,有超過五百戶訂閲’擁有固定數

量的讀者群。據蔡逢甲的一篇演詞所説’香港報紙的讀者多在香港’

但香港雜誌的讀者卻多在南洋及世界各地7

9。

《文壇》曾經遇上經濟問題’生活指數’公營事業加價等’於是要

向長期的榮譽訂戶要求補助郵費。193期(1961年3月)即公報了五

十九位補助郵費讀者的芳名。所以’當時的海外讀者’對《文壇》是

相當支持的。

當大陸的政權轉移以後,像盧森這樣背境的文化人,離開家園

的’人數不知凡幾’但從文化或文學活動遷徙的角度來看’卻是甚有

意思的。五四以來的文學重心,是北京和上海,但隨著戰事此起彼

落,部分文化人輾轉南下’香港成為他們的一個旅站。他們的背境和

政治身分不盡相同’但從事文化或文學活動的方式則一。《文壇》的

政治傾向暫且不論’但刊物上所發表的作品’去國懷郷’人生哀樂的

調子’卻時有所見。當然,以香港為出版地,編者盧森也希望來稿能

P:384

8 5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多寫一點跟香港有關的作品。

(八)小結

由於盧森喜歡在編後話「嚕叨」,所以他給我們保留了大量的材

料。文壇最初在曲江創刊,到遷往廣州,再到香港復刊,這些都已成

歷史。盧森從二十九歲到六十三歲,大半生的時間都放在《文壇 》

上’時代可以説賦予了盧森一個使命。

回顧五十年代出版的《文藝新潮》和《新思潮》一類較為前衛的

刊物,它們的任務是突破當時社會上一般人對文學認知的規範,我們

絕不能懷疑它們的貢獻。至於那些推動一般社會大眾接受文藝的刊

物’同樣也不能一筆抹煞。《文壇》有固定的讀者群,這是肯定的。

六十年代’對於色情和武俠的小説,盧森擔當著守衛者的角色;對於

中文水平日益低落的華橋青年,盧森又是以一個竭力拔高他們的水準

的編者自居。

筆者粗略地將香港出版《文壇》翻了一遍,除所缺的期數外,看

到的是刊物上的作者,基本上是來自澳門、香港、台灣,少數來自外

地的華人地區8。。除本地的作家外,其他的都可以説是流落香港、澳

門和異地的文化人。《文壇》在香港復刊後,的確是凝聚了一批文化

人,給當時的一批知識份子有一個可以借寫作來杆懷的機會。至於讀

者’並不限於香港人,而外地讀者的數量更可能較香港本地的讀者要

多。這説明了甚麼?中國大陸解放前後,內地文化人已在華南活動,

香港是一個據點,到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以後,部分離開大陸的文

化人’或滯留香港,或放洋異域謀生,香港作為一扇窗戶,就成為他

們聚合的中心。《文壇》的作者和讀者,正反映出這種組合。至於《文

壇》上所發表的作品,我還未有時間詳細地去看,所以作品的質量方

面暫不能下甚麼判斷,但正如我所發現的,編者盧森是把《文壇》看

作一份純文藝雜誌’而這份雜誌在東南亞和美加也有一定的讀者,數

量可能比香港還要多,這説明了香港過去可能是一個華文雜誌出版的

基地’給世界各地的華人提供過不少的中文作品。如果這個説法是成

立,香港如何影響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將又是一個研究的線索。

P:385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59

〔注釋〕

1據畏如的《讀李金髮的「浮生總記」》中引述’抗戰事起’李金髮

濟入政府機關當窮公務員’流離轉徙於安南、曲江、重慶間’後得

《中山日報》社長李伯嗚推薦為粵省文化會委員,兼革命博物館館

長。後往重慶任外交部專員’任災官’約一年’適值四戰區長官部

外事處擴大組織,故外調前往協助。該文見《文壇》269期(1967

年8月)’頁79-82。

2按《文壇》在香港出版初期,封面內頁記年方式的推算,只寫上第

某某年某月號,逢七月即轉為新一年,故《文壇》應該是1940年

7月創刊的。《文壇》於154期(1958年3月)開始增加了用中華

民國來紀年’出版至264期(1967年3月)停用中華民國紀年’改

以公元紀年,未知有特別含義否?

3 1950-1951年間曾為香港《中聲日報》副刊編輯,見梁青藍:《從

悼念仇章説起》,見《文壇》240期(1965年3月)’頁163。又

君凡《文壇逸話》有介紹仇章以寫間課小説聞名’著名作品有《第

十五號情報員》和《十三號情報員》等長篇小説’作品曾改編成電

影,見《文壇》266期(1967年5月)'頁264。

4《文壇》的啟事上,要求讀者匯款訂購《文壇》須用盧法威或Lo Far

W a i , 以便領款( 8 8 期 ’ 1952年7月,頁28);李金髮有一致法

威函,編者覆函亦自署「盧法威」(171期,1959年6月’頁337);

白水也稱《文壇》的主編為「盧法威」(318期’ 1971年9月’頁

145)。

240 期,頁 163。

201 期(1961 年 12 月 ) ’

梁青藍:《從悼念仇章説起》

盧森:《且談公私兩件事》’

頁 347。

盧森:《幾番風雨濟同舟》’

335。

蔡逢甲:《但願故人無恙》’

27-31。

梁青藍:《從悼念仇章説起》

盧森:《新年記一位舊友》’

《文壇》383期(1960年6月),頁

《文壇》244期(1965年7月)’頁

,《文壇》240期,頁163。

《文壇》202期(1962年1月),頁

P:386

《文壇》239期(1965年2月),頁

《文壇》125期(1955年8月),頁

《文壇》234期(1964年9月),頁

86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將)

5 5 °

1 盧森:《懷册年老友饒沙鷗》,《文壇》 242 期 ( 1965 年 5 月 ) ,

頁 279。

2 盧森:《每到農年憶念多 》

1 11 °

3 盧森:《為他人作嫁衣裳 》

61 °

4 盧森:《十五樓頭候好音 》

1 67 °

5 盧森:《幾支心曲向您彈 》 【文壇》163期(1958年1 0月),

頁 223; 盧森:《節屆中秋説風涼》,《文壇》 175 期 ( 1959 年 1 0

月),頁 223 。

6盧森:《相約重來共舉杯!》,《文壇》209期(1962年8月),頁

111 。

7 盧森:《悼文友余乃玉兄》,《文壇》 205 期 ( 1962 年 4 月), 頁

1 67 °

8 盧森:《由我推己而及人》 , 《文壇》 174 期 ( 1959 年 9 月), 頁

167 °

9 中文大學圖書館有獨幕劇《夜漫漫》(廣州:文壇叢書出版社 ,

1949年),作者為盧森。

2 0 盧森:《節屆中秋説風涼》,《文壇》 175 期,頁 223 。

21北野《介紹「長夜」》,莊柳田《讀「長夜」》,凌麥思《「長夜」未

已》’郭嘉《為詩劇「長夜」而寫》,分見《文壇》175期,頁200,

頁 206 , 頁 207,頁 207。

22羅焚《「長夜」評介——由文藝工作者苦難和奮鬥説起》,一城《「長

夜」讀後》,饒沙鷗《細讀「長夜」讀後》,歐陽惕《「長夜」讀

後感》,分見《文壇》 176 期 ( 1959 年 1 1 月),頁 251, 頁 269 ,

頁 26 9 , 頁 271 。

2 3 盧森:《向健康的文壇前進》,《文壇》 280 期 ( 1968 年 7 月 ) ,

頁 5 5 °

2 4 盧森:《多聊閒話總傷人》,《文壇》 232 期 ( 1964 年 7 月), 頁

P:387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61

55 °

2 5盧森:《多聊閒話總傷人》,《文壇》232期,頁5 5。

26這個日期見盧森的編後話《我由推己而及人》’見《文壇》174期,

頁 167。

2 7盧森:《朝向四百期邁進》,《文壇》300期(1970年7月),頁

167。

2 8盧森:《搖響我奮起的自信》,《文壇》191期(1961年2月)’

頁 111 °

2 9就資料所見,《文壇》在內地出版的各期,已製成微縮膠卷’卷數

如下: 1 卷 1 期 ( 1941 年 7 月); 2 卷 2 期 ( 1943 年 1 1 月);新 1

期(1946年11月)至40期(1949年4月,總13-52期,缺總49期)。

3 0盧森:《過了一年又一年》’《文壇》132期(1956年3月)'頁

167。

3 1盧森:《我先「天下」憂與樂》,《文壇》187期(1960年1 0月)’

頁 223。

3 2盧森:《荒原呀便是天堂》’《文壇》182期(1960年5月),頁

279 °

3 3《文壇》179期(1960年2月)封底通吿。

3 4抗日時期創刊’《文壇》領有內政部京警字第八一 0四號登記證,

抗戰勝利復員廣州復刊,領有內政部登記證京警粤字第二0號登記

證,並領有廣東郵政管理局第三十二號執照。見盧森《談談五月五

段事》’《文壇》158期(1958年5月)’頁279。124期(195 5

年7月)的編後話中,副題為《作為文壇踏上第十六年的獻詞》,

又曾提及到「內政部」申請辦理登記手續。

3 5盧森:《文壇出版三十年》,《文壇》292期(1969年7月),頁

55 °

3 6盧森:《文壇出版三十年》,《文壇》292期’頁5 5。

3 7《文壇》309期(1970年1 2月)。

3 8《文壇》9 2期(1953年1 0月)封底廣告。

3 9盧森:《無限的感慨》’《文壇》115期(1954年1 0月)’頁221。

4 0盧森:《美鈔化作蝴蝶飛》,《文壇》131期(1956年2月)’頁

P:388

8 62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一 1999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卿)

《希望不是空言》,《文壇》133期(1956年4月),頁223

《友情交響曲》,《文壇》,91期(1952年10月),頁55

《「文壇」永遠打勝仗》,《文壇》140期(1956年11月)

109 °

4 1 盧 森 :

4 2 洪 成 :

4 3 盧 森 :

頁 279。

4 4 盧森:《敬 禮

月),頁333。

4 5盧森:《翁葜之見談刊物》

共喝一杯喜酒 《文壇》141期(1956年12

《文壇》233期(1964年8月)’頁

4 6李藹美:《一棵長春樹》’《文壇》200期(1961年1 1月),頁

235。凌麥思:《大言豈可欺人》,《文壇》200期,頁236。

4 7 盧 森

4 8 盧 森

4 9 盧 森

頁3 47

《多聊閒話總傷人》,《文壇》232期,頁5 5。

《多聊閒話總傷人》,《文壇》232期,頁55 •

《知「文壇」者莫如我》’《文壇》219期(1963年6月),

。的確,《文壇》有一大批學校的訂戶,如真光、嶺英、英

華女校、香港仔工業學校、柏道顯理、蘇浙公學、麗澤、銘基、聖

光堂、郷議局元朗區中學、元朗公立中學、新法書院、堅道英文書

院、香港大專中心、鄧鏡波中學、羅富國師範等等。見盧森:《難

忘往事記心頭》 ’ 306期(1970年9月),頁167。

5 0盧森:《踏上廿年的辯詞》

55 °

5 1盧森:《慈祥滿面可相親》

頁 335。

5 2盧森:《踏上廿年的辯詞》

172期(1959年7月),頁

《文壇》213期(1962年

《文壇》172期,頁55

5 3盧森在編後話中曾先後提過許多新作者的名字,如112期(1954年

7月)提過石嘉(1 6次)、艇黃(3次)、海音(4次)、漣曦(3

次)、白流(12次)、晶璧(11次)、司馬靈(16次)、王旬(10

次)、凌麥思(64次),274期(1968年1月)提過林鴻珊(2次)、

茵茵(2 1次)、艾倫(2次)、梅舍(1次)、梅蔬(1 0次)、文

楚(6次)、苗痕(7次)。1965年前後的新進作家,寫小説的有

梓人(6 3次)、張韻(6 7次)、上官玲(1 5次),寫新詩的有紅

P:389

《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位 863

葉(39次)、帆影(18次)、楊綺雲(3次)。筆名次數的計算,

因《文壇》缺部分期數,故次數均為約數。

5 4盧森:《別把玻璃充鑽石》’《文壇》318期,頁167。

5 5盧森:《謹致衷心的謝語》’《文壇》265期(1967年4月),頁

223 °

5 6盧森:《參加筆會赴菲律濱》,《文壇》214期(1963年1月),

頁 5 5 。

5 7盧森:《萬千氣象滿文壇》,《文壇》181期(1960年4月)’頁

223 °

5 8盧森:《拉雜談續事詩文》,《文壇》185期(1960年8月)’頁

111。盧森:《面向東南興邦有望》’《文壇》204期(1962年3

月),頁167。

5 9慕容羽軍:《武俠小説的存在問題》’《文壇》181期,頁199。

該文在目錄頁上題為「武俠小説的存在與價值」。

6 0盧森:《面向東南興邦有望》,《文壇》204期,頁167。

6 1盧森:《我對現代詩的看法》’《文壇》212期(1962年1 1月)’

頁 279。

6 2盧森:《切齒痛談二三事》’《文壇》137期(1956年

8月)’頁

109 °

6 3盧森:《別把玻璃充鑽石》,《文壇》318期’頁167。

6 4 同 上 。

6 5盧森:《我所見到的美國》’《文壇》289期(1969年4月),頁

194。

66盧森:《要使「文壇」像太陽》,《文壇》267期(1967年6月)’

頁 339。

6 7見95-99期(1954年1月——5月)封面。

68盧森:《與君歌一曲》’《文壇》104期(1953年11月)’頁267。

6 9盧森:《談談五月五段事》’《文壇》158期’頁279。

7 0嚴肅:《十年來的海外文壇》’《中國學生周報》523期(1962年

7 月 2 7 日 ) ’ 第 7 版 。

7 1盧森:《「文壇」永遠打勝仗》’《文壇》140期’頁279。

P:390

8 6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7 2盧森:《編餘雜寫》,《文壇》147期(1957年6月),頁335。

7 3盧森:《興奮•熱情與新生》,《文壇》126期(1955年9月),

頁1 6 7 ;《編餘雜寫》,《文壇》147期,頁335。

7 4何政清在《文壇》上所用過的筆名,包括:凌麥思(6 4次),魏埕

(28次)’鄒楓(2 6次),司馬名(1 4次),司馬靈(1 6次),

何名(1 0次),簡刑(1次)。

75簡刑:《論「論」-一兼答某文化先進》’《文壇》201期,頁338。

7 6鄒楓:《大文豪與小作者》,《文壇》296期(1969年1 1月),

頁 238。

7 7盧森:《新年舊話》,《文壇》106期(1954年1月),頁6 1。

7 8該芳名表於117期(1954年1 2月)亦曾縮小後刊出,人數略有增

加 °

7 9蔡逢曱:《在香港辦雜誌的我見——九月三十日在大會堂聯合國協

會海德公園演詞》,237期(1964年1 2月),頁305-306。

8 0其他地區的來稿’可舉的有:(1 )黎尚桓(1 3次)的作品來自越

南,曾為越南堤岸《亞洲日報》編輯,寫小説用端木海(6次)或

司馬江(4次),寫論文用飛燕(1 3次)。(2 )恩祥(2次)和塵

於窗(1 1次)的作品來自加拿大。(3 )李勵文(3 5次)的作品來

自椰加達。(4 )施穎洲(8次)的作品來自菲律賓。(5 )「菲華青

年詩人作品特輯」,由謝趋(1 0次)組稿,自269期連載至276期

(1968年3月)。

P:391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865

汪義生

汪義生,1951年生,上海市人。1981年畢業於

上饒師專中文系 ’ 1995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現

在上海寶山社院從事文學研究,任副敎授。兼任

同濟大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暨南

大學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

員,南昌大學當代文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曾發

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論文百餘篇,與人合著《中

國當代文學史新編》(1985)、《台灣新文學史

初編》(1989)、《香港文學史》(1997)等,論著曾多次獲獎

〔內容提要〕

「龍香文學叢書」是香港文學報社、龍香文學社出版的一套頗具特色的

純文學叢書,自八十年代末開始推出,迄今已出版了8 0餘部。這套文

叢涵蓋了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多彩多姿,作者

隊伍也具有廣泛的包容性。本文從這套文叢中擷取了一批散文、小説

和詩歌作品,借此考察近十多年來的香港文壇的各種文學現象、創作

的取向以及各種體裁作品的一些重要特點。讀「龍香文叢」,論者得

出這樣一些印象:八十年代以來’香港堅持純文學創作的作家認真地

記錄了香港歷史性的巨變在港人心靈深處引發的怪動,在創作中探索

一條寓敎於樂之路,努力縮小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在給讀者提供趣味

的同時,不忘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

P:392

6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汪義生•

香港文學報社自八十年代末起出版「龍香文學叢書」,迄今已推

出8 0餘本。「龍香文叢」所收的幾乎都是目前仍活躍於香港文壇的作

家的作品,其作者有不同時期從內地南來的新、老移民作家,有歸橋

作家’有本土作家’也有現已移民他國的離境作家。他們中有出生於

二十年代的老作家’也有出生於六十年代的文壇新秀,可謂老、中、

青三代同堂。文叢所收錄的作品體裁各異,有散文、小説、詩歌(包

括新詩和舊體詩)、評論,內容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香港文學

報社實施這一宏大的出版計劃,將幾十位作家一起邀入這套叢書,讓

他們站在一起和讀者見面,也可説是香港文壇的一次雅聚,相信喜歡

香港文學的讀者會有興趣來觀賞這種聚會的。對於香港文學研究者來

説,不啻是打開了一扇觀賞香港文學景致的窗戶。

8 0多部作品集中,散文數量最多。竊以為香港散文熱不僅是一種

文學現象,在它背後還有著廣闊的文化內涵,顯示著深刻的閲讀轉

變,折射出一種時代風尚。面對瞬息萬變的世情,面對不斷增大的心

理壓力和無情的生存競爭,面對日趨加快的生活節奏,讀者難得有興

趣去解讀經典式的文學,他們需要輕鬆、活潑、幽默,富於知識性、

趣味性的散文’需要在閲讀中使鋪緊的心弦得到放鬆,讓疲懲的身心

得到撫慰和超脱。為了適應讀者的閲讀需求,香港報紙開闢了大量隨

筆、小品專欄,「龍香文叢」中有不少散文集,就是專欄文章的結

集。寓敎於樂’思想世俗化,成為這一類散文的重要特點,也就是説

思想題旨在作品中不再是正襟危坐,板起面孔,滔滔不絕地高談闊

P:393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867

論,它採取的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以八十年代初

南來的新移民陳娟的《陳娟文集》為例。

隨著女性就業及受敎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娥眉不讓鬚眉已成為香

港文壇司空見慣的現象,陳娟就是脱穎而出的女作家中的一個。讀過

陳娟長篇小説《曇花夢》和短篇小説集《香港女人》的讀者,對這位

擅長寫小説的作家會有頗深的印象,當讀畢《陳娟文集》,對她在散

文寫作方面表現出來的才華也不禁刮目相看。書中的《海峽情》寫的

是發生於八十年代後期的一些催人淚下的事’展示了由於骨肉生離死

別三十多年醸成的一幕幕人間悲劇’讀者看到「海峽水已經漂白滿頭

黑黑的秀髮,已經流皺俏麗的俊美的面容’但它卻衝散不了永葆青春

的愛河!」讀到篇末,讀者清晰地感觸到了文章的脈動:「海峽’你

再不是王母娘娘銀簪劃出的銀河’昔日悲涼的韻橋正化成一道跨海的

虹橋,這橋上早已從寶島湧來尋根熱的投資者’這熱潮誰也阻止不

了,這骨肉相連的海峽情’任何人再也割不斷了!」陳娟的創作在香港

女作家中頗有代表性’她的散文選取的大都是生活中的男女之戀、母

愛之類「軟題材」,卻又能以女性特有的細腻手法’從日常家務事、

兒女情中反映出社會變革,從家庭風波中折射出時代風雲。她的散文

集中有好些作品通過對尋常的愛情婚姻的描續’向人生價值、倫理道

德領域加以開掘。

當今香港散文有篇幅小型化的趨向。讀者於車站碼頭、飯後茶

餘、枕前燈下’甚至在飲咖啡的片刻,輕鬆地瀏覽幾行’ 一篇短文便

消化完畢。對於生活節奏緊張的現代都市人來説’這樣的閲讀方式真

是再合適不過了。再選《陳娟文集》中的一篇《仙人掌》為例,寫的

是作者乘車經過美國沙漠地帶時,看到在乾燥、貧瘠的土地上苗長的

仙人掌,竟顯現出一種令人驚嘆的美:「肥掌似的葉子伸向藍天,一

到夏天’枝上便綻出大黃花’似黃玫瑰盛開’在翡翠玉葉襯托下聽麗

奪目」。它的內在美使人類多方受惠’它具有諸多功能:「清熱,解

毒’祛瘀’消腫’健骨,補脾’鎮咳’安神,可醫腸_瀉血、秀瘡、

胃病等」。它還可加工成美味的菜肴。作者讚頌仙人掌堅韌的生命力

及其向大自然索取甚少、對人類奉獻甚多的風格,實際上也是對一種

高尚的人格的肯定。散文寫得短並不難’難的是短而有味’短而有

P:394

86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物’《仙人掌》是僅數百字的短文,內涵卻相當豐厚。陳娟正是在言

簡意賅上顯示出自己的功力。散文的題材領域可謂海闊天空,大至宇

宙,小至蒼蠅,皆可入文。散文的材料往往比較「散」,因而,技巧

運用得如何’往往成為一篇作品水準高下的重要因素。要把一堆零碎

的材料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間的功夫猶如裁縫一般,用一雙巧

手,通過綿密的針線,把剪碎的布片一一縫合起來,誠如李漁《閒情

偶寄》所説:「湊成之工,全在針線緊密」。香港許多散文好手確如

巧手裁縫,技巧甚是嫻熟,文章前後連貫,脈絡相承,環環相扣,在

佈局結構、承轉呼應上下了一番功夫,在遣詞用字、文句修辭上也比

較講究。仍以陳娟的《仙人掌》為例,文章從乘車在美國高速公路上

奔馳時看到高大的仙人掌落筆,接著筆鋒一轉引述了古代名醫李時珍

的《本草綱目》和當代新加坡作家尤今散文中對仙人掌的論述,又聯

想到兒時故郷生活中的親身經歷,進而引出近年自己對仙人掌功能的

獨特發現。整篇文章的起承轉合頗為巧妙,環中扣環,有曲徑通幽之

趣。

在人類思想史上’印度大詩人泰戈爾曾有過那樣的擔心,即智慧

倘若太鋒利了也會變成傷人的刀刃。長期以來,智慧經常扮演著正劇

中莊嚴、英雄的角色,可敬卻不可親,可望而不可及,可信而不可

愛。如今,在香港的散文中,筆者發現智慧和才氣,每每扮演起輕

鬆、愉快的角色。春華是位五十年代南來的老移民,他勤於思考,且

善於思考’又有一支流暢而多彩的筆,他的《香港好懷》是一本閃爍

著智慧光芒的書。這本散文集的第一輯由九部分組成,合起來象是一

篇內涵蘊藉的探索月亮文化的學術論文,又可以當作一篇文情並茂的

散文來讀。中華民族是愛月的民族,唯有中國才有文化色彩甚濃的中

秋節。在炎黃子孫的眼裏’月亮不是一個岩石構成的寂寞的天體,誠

如春華在文章中所説:「愛月亮也跟多數中國人的性情有關,比較推

崇高雅清淡’愛月亮淡淡的光輝……」古往今來,詠嘆中秋月的詩多

到不可勝數。古代的騷人墨客是月的知己’他們留下的詠月詩,成為

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在春華的眼裏,香港回歸袓國,使九七

年度的中秋夜的月亮有了特殊的含意,成為「百五年來中華民族慶賀

中秋節仰首瞻望碧空的明月最圓的一次」。是香港回歸母親的懷抱,

P:395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869

使春華有了一種獨特的感想和心境,他眼裏的月亮也因而有了一種獨

特的情調和韻味。在中國人的眼裏和心中’月亮寄寓了萬般不同的感

情和思想,春華寫道:「月亮文化的意義是值得一一作探討。」發掘

月亮文化豐富的內涵,有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人們的精

神素質和道德水準,也有助於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兩大潮流。春華

感慨:「有時真不明白,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有仇恨怨憤?國與國

之間,為什麼會有衝突戰爭?……願世界化干戈為玉帛’建設自由、

和平、平等、幸福的環宇,發揚月亮文化」。作者對月亮文化的闡

釋,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團結、熱愛和平的價值觀念,它涵蓋了人在

實現與自然、社會的良性循環關係基礎上實現自身價值的理念。在這

篇散文中,春華寓智慧於促膝交談的方式之中,這樣就縮短了文學與

讀者間的距離,讀者也為我們民族擁有婉約而恢宏的月亮文化而自

豪,並願為弘揚月亮文化而竭盡綿力。

讀「龍香文叢」中的作品時,筆者常常看到思想與世俗生活場景

的結合,在這裏,作家的思想不再是知識分子經院或象牙塔之中的專

利,而成了大眾共享的茶樓。以歸橋作家張漢基的《四季燈》為例。

讀這本散文集時,感到張漢基是個實實在在的人,他熱愛生活,富於

敬業精神,在個性氣質上似乎受儒學的「中庸之道」熏陶,顯得不溫

不燥。書中的一篇《馬蹄香》很能代表他散文的風格。以前’曾看到

有的香港作家嘲諷馬迷的文章,處處流露出清高的意態。張漢基的這

篇文章則表現出他毫不橋情的性格特點’他坦然地説’自己偶爾也步

入馬場,涉足投點小注,玩玩而已。在萬千癡迷的馬迷中,他無疑是

個清醒者,借這個火爆的場面,他很有興趣地觀察人生。他的視線常

常離開跑道的馬匹和騎士 ’投向沸騰的人群,從而發出感嘆:「哀

哉,本來馴良的馬匹,在人的操縱下,竟令這麼多『聰慧』的癡男怨

女不顧父母妻兒子女和自身的聲譽’傾盡腰囊,作孤注一擲’其結果

是悲傪多於狂笑。」作者用自己的經驗告訴讀者,應該用怎樣的態度

和心境來面對人生。

遊記是香港散文中的一大門類。香港作家的遊記在寫法上可 稱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王一桃《香港遊記散文創作概觀》(見《香

港文學》第6 5期)中説:「有人刻意狀物’層次繁複,有人張羅巧妙

P:396

8 7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的比喻,追求生動的諧趣」,「有人順其自然,隨意行止,有人反覆

綜覽細寫,聲色淘麗,筆法恣縱」,「有人喜歡淡墨素筆,説一刻裏

靜觀的感受。」「龍香文叢」中的遊記在寫法上也各具特色,無一雷

同。仍以張漢基的《四季燈》為例,書中的遊記主要取材於山川風物

和社會人情習俗,讀他寫山水風物的散文,令人不禁會想起宋人山水

畫,能從中品味出那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韻。請看台

灣阿里山巅日出奇景與作者的感慨:「開始是一團紅霧,又紅又亮’

漸漸紅霧迸射出千萬道霞光,冉冉升起一個半弧形的橙黃色的金太

陽,顫抖著,跳躍著,象一個蛋黃。……太陽無比威力,使我頓覺個

人的溉小,宇宙的偉大,當我看著氣勢磅礴的紅太陽升上地平線,頓

悟到人在宇宙間那不屈不撓的原動力」(《阿里山觀日記》)。作者在灕

江遊船上觀賞蛇立水中的石頭巨象時有如是聯想:「任憑風浪衝擊也

紋絲不動,正象我們五千年的古文化,牢牢地豎立在每個炎黃子孫的

心中,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謹記我是唐山人」(《雨中游灕江》)。寫

遊記要恪守真實性的原則,然這並非是對山川風物機械式、照相式的

描摹複制,而是應如同山水詩畫一般,是藝術家主體和自然風物客體

結合的產物,它體現了散文家對自然風物作出的審美評價。張漢基的

遊記在描山續水給人以自然美之際,還給人以情致之美。

「龍香文叢」中有一本《履痕》,作者是頗具才情的香港青年作家

陳少華,他現已移民南美。這本散文集是陳少華這些年心路歷程的真

實描寫和傾訴。筆者很贊同曾敏之在書前《代序》中的評價:作者「奔

馳於人生長途上,為生活拼搏之餘,涉筆為文,把所見所聞所感,以

不同的散文形式直杆胸臆,不論談茶、談信、談微雨梅香、談遊蹤感

受、談文事文情……都顯出了真性,富於文采」。集子中一篇篇散

文,猶如一個個小而深邃的窗口,由此讀者看到了大千世界種種自

然、人文景觀,看到了人的精神面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簡往,看到

了人間的種種真情。作者自認為《履痕》是一部「寬懷的心作」’讀

後感覺不無道理。集子裏的作品,無論是好情體、敘事體或遊記類

的,都寫出了情的充溢、情的跌宕、情的流變,坦誠淡雅,隨遇遣

懷,有感而發,就如同一股湧自心泉的愛的清流,泌人肺腑。散文創

作中,寫人情這一題材的內涵是開掘不盡,並且歷久長新的,關鍵在

P:397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871

於要寫得真實,不能摻假,要敢於直杆胸臆,往人的心靈深處寫 。

《世間最妙是書信》一文視書信為人世間最妙之物。作者寫道:「要暸

解一個人,特別是那些與自己有交往的人,搬出其或正經八板,或嘻

笑嗔怒,或娓娓述情,或高談闊論之信札再讀一番,自然就能面目大

白,真情難掩」。作者之所以視一封普通的信札為「珍重的禮物」,

就因為它是一種「古老的傳情工具」,它能給人留下「很多很動情的

回味和記憶」。陳少華善於從一些人們司空見慣的細節中發現生活中

的真情、真義。

讀「龍香文叢」中的散文作品時,常常會想到:散文不能滿足於

做隨波逐流屈從時尚的奴僕’它也可以而且應該是對世俗的一種提升

和淨化,對此,「龍香文叢」的作者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

仍以陳少華的散文集《履痕》為例,書中有篇《荡枝蜜•白雲情》’

品嚐香甜的慕枝時’作者感嘆:「大千世界中,多少人為了金錢、地

位、名氣,往往互不相讓、爭鬥不息。究到底,還不是因為他們忘卻

了一個『蜜』字所致。『蜜』常常與『甜』合而為一 ’成為『甜蜜』,

甜蜜的生活,甜蜜的人生,甜蜜的未來,維繫了多少人間親情,減卻

了多少磨擦爭執」。《惟有春雨舊相識》寫到香港中文大學建築不加

修飾,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築原色風格時’指出:「人又何曾不可學這

建築風格,無須做作,無須裝飾,坦坦蕩蕩地顯示出自己的本來面

目」。由這樣的文字而想到:散文是一種隨意而發的文字,這裏的所

謂「隨意」’是思想的長期積累,偶而觸發,而非態度不嚴肅的隨便

塗抹。

如果把作家比作製作精神食糧的廚師,那麼,讀者便是食客了。

讀「龍香文叢」中的小説’常常有這樣的感覺:就像品嚐高明的廚師

精心烹調出來的一盤盤保存著生活原湯原汁的佳肴’大快朵頤。

馬來西亞歸橋作家漢聞的《太平山之戀》,是文叢中很有特色的

一本小説集。書中有一大半作品以八十年代以來的香港「移民潮」為

背景,寫這股浪潮給男女主人公帶來的困惑、焦慮、沮喪、無奈,此

外也帶來莫名的喜悦、興奮。總之’「移民潮」成了一個怪圈’人一

P:398

8 7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旦陷入其中便身不由己,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了。那些開始看上去至

深至純的愛情,那些海誓山盟,一旦被「移民」這個怪圈罩住’便立

刻出現麻煩和危機,經過短暫的「剪不斷,理還亂」的階段,結果往

往是快刀斬亂麻,各奔東西。像《不要離開我》、《太平山之戀》、

《不是最後一吻》等眾多作品都是如此。當然,具體情況各異,移民的

一方或是家庭觀念重,捨不得與家人分開,或是嚮往海外的新生活;

留在香港的一方或是要承擔起家庭中的責任,或是對域外的二等公民

生活不感興趣,等等。機場成了戀人的傷心地,隨著飛機騰空而起,

往曰的情與愛便化作一繞輕煙飄散了。

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香港是一個猶如萬花筒一般令人目

目玄神迷、瞬息萬變的大都會。香港的社會關係是一個有著無盡層次和

複雜結構的網絡系統,這就決定了有著不同家庭背景、生活道路、受

過不同敎育的香港人,其性格色彩不可能是單一的。漢聞在創作中力

避人物性格的單一性或模式化,注重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層開掘,作

品中的癡男怨女都飽受感情的煎熬,卻各有各的性格氣質,並不使人

覺得雷同。漢聞的小説不同於那些寫男歡女愛的言情通俗小説,他的

這本《太平山之戀》在整體構思上刻意追求一種對社會歷史的深透理

解與把握,把「移民潮」作為契入時代變遷的一個觀察點,因而使小

説具有相當的社會生活概括力和穿透力,這是一般單純糾纏於男女感

情糾葛的通俗小説所缺乏的。漢聞筆下人物的命運和性格大都是富於

個性化的,這也是他的作品高出那些人物性格類型化的通俗小説一籌

的地方。

「龍香文叢」中有幾部長篇小説很值得一讀。七十年代從內地移居

香港的吳應廈寫的《女人啊,女人》是一部土得掉渣的小説,卻又土

得有風味,土得有情致。這部小説以香港大嶼山為背景,陳娟的序中

有如是評價:「小説生動描述了大嶼山農村郷土風俗人情,從而反映

了香港從『七七』事變至今5 0多年來郊區變化的現實。因為大嶼山是

香港的一部分,所以一切又跟總體香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看多

了寫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的小説,再看這部反映香港村民生活的作

品’耳目為之一新,書中那撲面而來的郷土氣息,令人薰薰欲醉。由

於種種歷史緣由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大嶼山特殊的經濟、文化

P:399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873

結構形態,從中顯示出民族的傳統積澱,這就為小説中人物的命運,

提供了堅實的依據。作品中那些卑微的小人物凄涼的命運和萬般無奈

的境況,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小説以執骨師阿猴坎坷的一生為主線’

折射出人世的艱難。人世艱難不僅由於生產力的低下,還在於人心的

險惡,老闆娘史春梅放蕩且心狠手辣,黑道頭目「七指煞」飛揚跋

扈,野蠻殘忍,七妹淫蕩、撒野,張少龍卑鄙無恥,豆皮妹下賤……

顯示出社會污濁、醜惡、欺詐、道德淪喪的陰暗面。然而,小説並沒

有因此而佈滿晦暗的陰雲,溫馨的人情、人性之光,給灰暗的背景抹

上了一道鮮驢的亮色。這部小説的形式與內容結合得很好,它繼承了

中國古典小説的傳奇性和通俗性,情節曲折有致,主要事件和人物交

代得清清楚楚,各章節之間緊密連接,環環相扣。人物塑造方面,著

重通過日常生活、愛情婚姻的矛盾糾葛表現人物性格,借人物的行

動、對話,傳神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陳娟的《玫瑰淚》是一部藝術手法新穎別致的長篇小説。小説敘

述了一個很「俗」的故事:美女花含苟死於非命,警方認為是自殺,

而「我」(花含荀的崇拜者)卻認為是他殺,破案的過程中觸及了香港

的黑暗面:亂倫、嫉妒、傾車L等。《玫瑰淚》雖以一樁命案為作品的

落筆點,有一個偵探小説的框架,但作者並未側重描寫破案的驚險曲

折,筆墨的重點放在與命案相關的世態人心上,對形形色色的靈魂作

出審美觀照。小説敘事角度的交替,不僅表現為方法、技巧方面的大

膽探索,而且體現了作者對於一種新型小説的嘗試,即溶合大眾觀點

與文人觀點於一爐的新型小説之努力。陳娟是位富於浪漫主義氣質的

文士型作家,她善於用一種雅致的品味去處理相當通俗的題材。

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泉,這大概是沒什麼疑義的’但是對作家而

言,更重要的是分析和研究生活,並且對生活有新的發現’有藝術上

的獨特感悟。「龍香文叢」中的不少小説能從一些獨特的角度切入生

活,表現出一個作家敏鋭的藝術感受力和對現實生活中人物的生存狀

態的準確把握,小説中男男女女的心路歷程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

「龍香文叢」中有不少詩集。在一個浮躁、講求功利的時代’看到

P:400

8 7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還有這麼多人熱衷於寫詩,以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勁頭在靜心鍊字,真

叫人又高興,又感動。

《流火醉花》是一本別具匠心的詩畫合集,整本書收入百餘幅畫,

有著名畫家的水墨、油畫、水彩畫以及著名攝影家的攝影作品,一幅

畫面配一首詩,兩兩對應,取同一題目,相映成趣。詩出自張詩劍手

筆,他是位七十年代南來的著名詩人。在張詩劍看來,有意境、有理

想的詩,其實也具有畫的特質,可以令讀者從中感受到有線條、色

彩、形象的畫面。欣賞這本集子時,領略到張詩劍在形與神、情與

景、意與象、言與境的交融中,顯示出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請看

《殘紅》這首散文詩,相配的畫面上是幾朵雖已调零、仍然戀於枝頭的

殘花,詩人寫道:「傲霜的誓言,有淚不輕彈;若使淚水淹沒了心

智,怎能成為秋天的騎子?悲壯的殘紅,閃光著,是陶潛的精靈;悲

壯的殘紅,挺立著,如黃巢的旗幟」。詩人在對圖中景物加以觀照

時,強調的是主體感覺’被感情浸泡過的形象,依據詩人的情感,匯

成一幅新的畫面。大千世界中,最豐富最活躍的元素,往往蘊涵在最

單純的色彩中;最深邃的意境,往往適於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現。張

詩劍深諳此中三味。《活的石狮子》是用黑白膠片拍攝蘆溝橋的石獅

子,排成長長的一溜,詩是這樣寫的:「……時代的風雨,把蘆溝曉

月,洗刷得更加清醒;從你的誕生,就看到你的永恆」。樸實的黑白

照片所包含的韻味,是用斑斕的色彩難以表現的;詩的質樸、平白的

語言中深藏著凝重、深邃、博大的內涵,使人產生深遠綿長的聯想。

馬來西亞歸橋譚帝森七十年代末來港定居,從他的詩集《樓梯街

的祝福》可以看到,這位外來的詩人描寫香港城市風貌的詩極有特

色。在這座奇異的城市,傳統觀念和現代價值的撞擊、摩擦隨處可

見,昔日香港居民生活中離不開井,「區內百姓在這兒汲水/月亮愛

在 / 水井洗浴 / 星星愛在 / 水井裏打吨 / 街燈常在水井裏打爛了 /

生蛋黃」,如今,「水街滑進了/自來水時代/月亮忙不迭洗浴水街

/ 星星在藍天幕打吨 / 街燈把蛋黃嵌進 / 霓虹招牌的 / 月餅」(《 水

街》)。從一口井,寫出了歲月悠悠流逝和時代的變遷,字裏行間道出

了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和懷念。譚帝森的詩中創造的意象往往相當完

整,而非支離破碎的。《花布街的末日》雖只展示了片斷街景,但全

P:401

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學 875

詩卻有完整的意象構圖:「花布卷站著也罷/躺著也罷/都緊緊捲住

了傳統」,字句間流淌著詩人心靈所捕捉到的一種被塵封的文化寂寞

感和深沉的文化認同感。

紅葉是位本土詩人,忠厚、樸實,詩如其人,屬於嚴謹的寫 實

派,忠於生活,詩的內容深深植根於生活的土壤。香港文學報社出版

了他的《紅葉芳菲》,集子中的詩看不到現代派詩人大都有的反理性

傾向,幾十首詩幾乎都有較強的現實感。對於社會,紅葉有一種責任

感,他的很多詩以香港生活為題材,展示了隨社會工商業經濟的迅速

發展派生出的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字裏行間寄託了深深的憂患意識

和失落感。

(四)

當然,這套叢書中的作品不可能皆是晶璧圓潤的珍珠,就是某一

個寫作高手的作品集也會有參差不齊、品級不等的現象,更遑論是眾

人成書了。但「龍香文叢」就整體而言品位高雅,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目前純文學作品出版很不景氣的情況下,編輯經年勞累、禪精竭

慮,推出這樣一套大規模的文學叢書,充分顯示了有社會責任感的出

版家的氣度和魄力,也使讀者看到,許許多多香港作家頂著生活的重

壓’在默默地思索,把對美好的人生和藝術的簡往凝聚在筆端,不求

一時的暢銷、森動,靜淨寧泊,高情遠致。「龍香文叢」編輯所做的

工作,定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希望的綠色。

「龍香文叢」現在仍在繼續編輯出版,幾乎每個月都有給筆者帶來

欣喜的新著問世。而且,類似的文叢不僅只有龍香文學社、香港文學

報社在編輯出版,香港還有不少純文學社團和有責任心的出版機構在

編輯出版,他們的努力使世人看到香港文學不竭的藝術生命力。

P:402

8 7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李學銘

李學銘,1937年生,廣東省三水縣人’畢業於

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獲學士、碩士及博士

學位。曾任葛量洪敎育學院首席講師、語文敎育

學院副院長、香港敎育學院般含分院副院長;現

任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敎授,並負責

「提高生活語文水平研究計畫」及「語文水平測

試」的工作。

李氏在五六十年代愛好創作,七十年代以後也寫散文,但因工作關

係,較多撰述學術論文。曾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及出版學術專著數

種,內容涉及史學、文學、文化、語文等各方面’而以語文研究及語

文敎育研究方面的論述為多。

〔論文提要〕

目前香港文學史的著述,對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內的文學活動,

大多語焉不詳,甚至完全沒有提及。本文作者嘗試透過兩本被遺忘的

小書——《沙漠的綠洲》(小説集)和《棠棣》(散文集),介紹當時

一些文學活動的情況,並提供一些資料,以備研究香港文學史的學者

參考。在今天看來,這兩本小書的外貌和內容或許無多足觀,但如果

部分研究者因本文作者的介紹而引發興趣,跟著努力去鬼尋、發掘其

他被遺忘或已塵封的香港文學史料,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從兩本被遺忘的小書説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

P:403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從兩本被遗忘的小書説起 40 3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

的文學活動

一從兩本被遺忘的小書説起

•李學銘.

(一)引言

在五六十年代中,香港大專校園內究竟有些甚麼活動?參與活動

的有哪些人?在大家所見的香港文學史著述中’大多語焉不詳,甚至

完全沒有提及。本文作者嘗試透過兩本被遺忘的小書一《沙漠的綠洲》

(小説集)和《棠棣》(散文集)’介紹當時一些文學活動的情況,並

提供一些資料,以備研究香港文學史的學者參考。在今天看來’這兩

本小書的外貌或許十分寒傖,內容或許無多足觀 ’ 被人遺忘或忽略 ’

本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如果因本文作者的介紹而引發部分研究者的

興趣,跟著努力去黃尋、發掘其他被遺忘或已塵封的香港文學史料 ’

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

(二)兩本小書

《沙漠的綠洲》出版於 1959 年 5 月,是一本短篇小説集 ’ 全 書 只

有八十頁’內收八篇短篇小説,作者和篇名分別是:易滄《大時代的

插曲》、白駒《海燕》、潘兆賢《梅影心聲》、李學銘《孤寂》、 亞

波羅《隱蔽着的閃光》、郭冰萍《懺悔恨》、維琪《湖畔》、李海眉

《三代》。

這八篇小説的內容,易君左先生在《沙漠的綠洲小序》中有歸納

的説明:

這八篇文字有一個共同特點:反映了青年心情和時代意識。 1

P:404

87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關於「青年心情」,易先生的説明是 :

這八篇文字的題材涉及各方面,难然差不多都是以兩性間的關係

為中心,而這正是青年人心中的一股主流 ’ 要看怎樣運用來 表

達,才能決定作品的命運。兩性間的關係,從古到今,都是一切

文藝上的主題。從文學上説:不僅小説,特別是詩詞和戲曲’如

果沒有女人的成分’就不成其為東西;唐人傳奇寫得最好的部分

是關于戀愛的故事,尤其是愛的悲劇。最令人感動的宋詞是相憶

相戀而無可奈何的作品 ’ 才能流傳普遍而久遠。 2

關於「時代意識」,易先生的説明是 :

愛情意識之搬進小説裏面’重點在:要把這種意識昇華起來,而

且渗透到社會意識、民族意識、各方面,交織而成為一種偉大的

時代意識。3

根據上面的説明’可見易先生必曾細讀書中八篇短篇小説,所以

才能概括它們的共同特點,而他對「青年心態」和「時代意識」的説

明’也顯示了他對年輕作者的深切期望。在《小序》的末段,易先生

更清楚地提出他的期望和勉勵 :

現在的香港’中文落後’而能有足狗分量的短篇小説專集出現,

不能不説是文化沙漠上的一塊小小可愛的綠洲。把這塊小小的綠

洲擴展起來,便要倡導創作小説的風氣。倡導這種風氣是青年朋

友們的貴任’並不要等待或依靠所謂先進的人物。我嘗説:乾坤

大,我們的筆桿子更大!锋火紅,我們的心更紅!以此和可敬可

愛的一般青年作家相期勉,請自這本小冊子起。4

易先生當時在浸會書院中文系任敎,是著名的詩人和散文作家。

他是一位寬厚的長者,對後輩不免有溢美之詞,而且也不免有過高的

期望,但他平易近人的態度和誠摯的勉勵,的確使《沙漠的綠洲》的

六名作者非常感動 。

為《沙漠的綠洲》取名和為封面題字的,是鄭水心先生,他當時

在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任敎詩詞,是一位和靄而又風趣的老師,深受

學生的歡迎。封面設計是丁衍庸先生,他當時在新亞書院藝術系前身

的藝術專修科任敎,是一位早負盛名的畫家,也是一位有求必應的長

者。

究竟《沙漠的綠洲》與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有甚麼關係?那得要

P:405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從兩本被遗忘的小書説 起 879

約略了解這本小書六名作者的一些資料。

易搶本姓陳,但發表作品時總把姓去掉。他在成為《沙漠的綠洲》

的一分子前,已在本港報刊發表了不少作品,而且也出版了個人的小

説和新詩專集。他當時以寫作為職業,經白駒的推介加入《沙漠的緣

洲》’是六名作者中唯一不是學生身份的人。

亞波羅原名瑪肇博,台大中文系畢業,是友聯出版社《大學生活》

的編輯。他因佩服唐君毅先生的學問,專誠來新亞書院旁聽唐先生的

課,與我特別稳熟。經我的推介’他成為《沙漠的綠洲》的一分子。

白駒原名黃文炯’李海眉原名李立明’都是新亞書院文史系四年

級的學生;郭冰萍原名郭惠冰,是新亞書院中文系一年級學生;維琪

原名劉蘊雯,她和我都是新亞書院中文系三年級的學生;潘兆賢大抵

是珠海書院中文系三年級學生。在上述六名作者中’李立明年紀稍

長,發表的文章也較多’而且也最熱心文藝書刊的出版’因此組稿和

編輯的工作,就由他來執行,而其他人只是從旁提提意見和幫助校

對。至於所謂編輯工作,還包括一些雜務’例如:向不認識的易君左

先生求取序文、請鄭水心先生為書命名和題字、請丁衍庸先生設計封

面、處理印刷事務、校對、向作者收取印刷費、安排書的發行等等。

其實這一種以一書為中心、自由組合、自資出版的自發文學活

動,在當時大專校園內並不罕見。通過組合、出版的活動’ 一方面使

大專學生互相刺激創作的意慾’另一方面也使身處不同大專院校的學

生,增加了聚會、溝通、聯繫的機會;而一些非大專學生身份的創作

人,也可以介入校園內的文學活動,於是不同群體的創作人,就有了

互相接觸、交流的機會,這無疑有利於校園內外文學活動的發展。

《棠棣》出版於 1960 年 1 月 ’ 是一本散文集,全書共一百一 十

頁,內收二十六篇散文。為了節省篇幅’我只列出作者的姓名或筆名

而省去篇名。凡是用筆名的作者’而我知道他的原名的,我會用括號

把原名附在筆名之後。可惜有不少作者我當時已不知道他們的原名,

現在更難以考查他們的原名。下面是這些作者的原名或筆名••冰冷酒

(陳志誠)、炳想(林炳昌)、亞坡羅(馮肇博)、一蠻、潘兆賢、焦

木(郭錦樵)、林炯樹、梁文心、陳漢忠、小玉、維琪(劉蘊雯)、

古樸、蘆荻(方榮悼)、劍琴、黎文彪(黎炳章)、植柏燊、郭冰萍

(郭惠冰)、伍玉佩、雲漢、陳畴(陳紹棠)、許家林、思華(辛炎

P:406

88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德)、蔡懿德、李學銘、李海眉(李立明)、長虹(林炳昌 ”。

關於上述作者,有需要交代一些情況。二十六名作者中,較多來

自新亞書院,主要是因為執行編輯李立明、林炳昌和我’都是新亞書

院的學生,在組稿時較為方便,但仍有不少作者來自不同大專院校,

顯示文學活動的範圍,已擴展到一兩所大專校園範圍之外。其中林炳

昌特別熱心’他除了努力組稿外’還用了兩個筆名,提供兩篇稿’付

出兩份印刷費。稍後林炳昌和李立明又組合另一群青年人 ’ 出 版 了

《靜靜的流水》散文集,而我那時已從新亞書院畢業,在一所中學 任

敎,又要負責編輯一份遠銷加拿大滿地可的文藝雜誌——《滿地可 文

心》期刊6 ,因此就沒有加入《靜靜的流水》了。《滿地可文心》不在

本港發行銷售,而作者屬本港大專學生的只佔少數,因此只能算是本

港大專校園文學活動的餘波 ’ 而不能看作是大專校園文學活動的一 部

分。

《棠棣》的二十六篇散文,內容很雜,不易用「一以貫之」的方式

來説明,不過任畢明先生在《序棠棣集》中’説出一些意見’可以概

括《棠棣》一書的特色:

完美並不就是成熟,太成熟了就不完美了。我所喜歡的,新鮮而

又純真,這才是真正的完美。對於文章作品 ’ 我也抱有同樣 的

「偏見」。••…•所謂成熟的作家們的作品,我們不能單從他的技巧

上去看到它的美麗,它裏面可能就像伊甸園韻果一樣的有着毒蛇

的延液。政客的狡詐,宣傳家的欺騙,自大狂者的荒謬’標榜家

市修式的牟利,這等等’我們會從所謂名家作品上面發

•因而我喜歡年青人,喜歡年青人的作品,它是那麽新

鮮而純真的,像一枚將成熟而未成熟或剛剛成熟的蘋果的味道,

這是甚麽老作家大作家所沒有的。7

任畢明先生又名任不明,當時是《星島晚報》的專欄作家。他向

來以文筆鋒利、評論尖刻見稱,但卻能以欣賞的態度,接納年輕人的

作品,其中當然含有前輩對後輩的鼓勵心意。不過《棠棣》各篇的確

沒有一般老作家、大作家那種兀傲、爛熟的味道,那倒是不錯的,雖

然部分作品,在文筆和技巧方面,不免有未夠成熟的地方 。

有一點值得留意的,就是在那個年代 ’ 一般大專學生的家境都較

為清貧,甚至有人為了節省一角車費走很遠的路去上學’而不乘公共

P:407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從兩本被遗忘的小書説起 881

汽 車 ’ 但卻把辛辛苦苦節省下來的金錢,用來支付文章的印刷費。 究

竟這為的是甚麼?從《棠棣》的《編後記》中,或許可以約略了解 當

時大專學生不遺餘力推動校園文學活動的心聲 :

我們是一群大專學生’平日要應付極繁難的功課,因此’我們動

筆寫了文稿’又用錯字排印了出來’並不是為了閒得發梳’故意

弄些花樣,好來打發無聊的日子。我們每一分光陰都是寶貴的,

但卻願意把一部分寶貴的光陰’花在這本小冊子上……因為我們

了解:本港出版的文藝書刊雖然很多’但純粹是大專同學所作的

文藝專集,卻一本也沒有’這實在不是只用「惭愧」兩字就可以

交代過去的。所以,我們抱了極大的勇氣,把這樣性質的文藝專

集李出來。8

跟著,《編後話》這樣強調 :

我們知道,一本新的文藝專集在此時此地出版,只會受到不瞅不

睬的冷待。但我們還是把《棠棣》李出來了,雖然有人説過:不

響的鐘 ’ 不要去敲, 不響的鼓 ’ 不要去打。但我們確信:只要 我

們不斷地敲打, 不響的鐘鼓 ,總會響起來的。我們現在就是抱 了

不斷敲鐘打鼓的信念,把《棠棣》放在這個不聲不警的冷淡環境

裏。9

文學活動之所以在當時大專院校的校園內產生和發展,主要靠的

是上述大專學生的自發行動和敲鐘打鼓的精神。這種行動和精神, 最

初可能由一所院校、由幾個學生開始,然後擴展到跨院校,成為許多

不同大專院校學生的共同行動和精神,於是出現了所謂大專校園內的

文學活動。《沙漠的綠洲》和《棠棣》的編輯和出版只是我所知道的

例子,我相信我所不知道的例子應該還有不少 。

(三)其他園地

五六十年代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除了自發編輯出版書刊外, 還

會通過一些園地來進行。我姑就所知,略談這方面的情況 。

港九大專同學會是一所跨院校的學生組織’由天主敎神父關寧安

創 立 , 會員並不只限天主敎敎徒。同學會在 1957 年初成立,目的在 為

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提供共聚一堂、互相切磋的場所。同學會的組 織

P:408

8 8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以歐美各大學學生會的組織為藍本,一切會務由各院校代表所組成的

幹事會推行,並邀請各院校敎授為顧問。為了配合會務的發展 ,

《港九大專同學會會刊》在1959年2月2 2日創刊,其中刊載了不少文

藝創作的作品,寫稿的人都是本港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我手邊只有第

一期(1959年2月2 2日)和第三期(1960年1 1月2 0日),從兩期《會

刊》的目錄看來,我認識的作者有:閔建蜀、羅炳綿、劉蘊雯、陳志

誠、黎秉章(黎炳章)、郭錦樵、陳漢忠等。其中有些用筆名的作

者,也應該有我認識的人,可惜我不能一一究尋誰是誰了。好像《會

刊》這一類出版物,無疑可剌激大專學生的創作您和發表慾,並增加

了大家互相切磋、交流的機會,何況同學會也經常在會所裏為大專學

生安排一些文娱活動和文學講座。因此,我認為談論大專校園的文學

活動,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星島日報》的《學生園地》(1964年改為《青年園地》),在五

六十年代是個引發學生嚴肅創作的園地,是個培育文學作者的溫床。

不少對文學有興趣或有才能的中學生和大專學生,都認真地創作,並

把作品投到這個園地來發表。在我認識的寫作朋友中,不少現已名列

劉以B先生主編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1996)之內,當時就曾在這

個園地發表了不少文章。甚至有幾位已臍身前衛文藝刊物作者之列的

朋友,有時也會興之所至,把文稿再投到這個園地來。更有一兩位在

流行小説中薄有文名的作者,他們有時會用其他筆名,在這個園地發

表一些清新可喜的短文。談論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人,大多把注意

力集中在有右派政治背景的《中國學生周報》,甚至譽之為「香港新

生代作家的搖藍」“,反而對採取中立態度的《星島日報•學生園地》

不屑一提,我看主要還是《學生園地》這塊不起眼的招牌累事!再加

上《學生園地》經常發表中學生的文章,不免給人以稚嫩的印象,於

是一些同時在《學生園地》和《中國學生周報》寫稿的作者,説起自

己的寫作經歷時,都只願提《中國學生周報》而不提《學生園地》,

這樣’《學生園地》'在香港文學的發展中,就好像完全不發生作用。

在我的印象中,不少大專校園文學活動的活躍分子,其實也正是《星

島曰報•學生園地》和其他文藝刊物報章副刊的作者。他們往往通過

《學生園地》而互相認識,並採取隨意組合或組織文社的方式,在校園

內進行文學活動,出版書刊’同時也會互相啟發、影響,積極寫作、

P:409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從兩本被遗忘的小書説 起 883

投稿。據古遠清在《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的引述,在五十年代,當

時的文社有數十個之多;到了六十年代,文社約有二百多個,其中

《星島日報》的《學生園地》對文社的吸引力最大,貢獻也最多I2。而

《學生園地》的貢獻之一,我認為應該是引發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

我的看法是,五六十年代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是香港文學發展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策動文學創作的動力,也是文學作者成長的搖

藍。研究香港文學史的學者,可以通過當時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去

了解一些文社組成的情況。只談論文社的組成而不理會大專校園的文

學活動,不免所見不周,無疑是一種偏失。

(四)大專校園文學活動的意義

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表面看來,只不過是年輕人有活力、愛活

動、閒不住的慣常表現,但究其實,其中頗有深層的意義,值得我們

思考:

1 .校内正規课程的平衡

本港大專院校在五六十年代的文科課程,不外文、史、哲三大

類,以中文課程為例,除了大學國文、文字學、聲韻學、中國文學史

的基礎科目外,全部是古代漢語的學習,其中包括:《詩經》、《楚

辭》、專家文、專家詩、詩選、詞選、《文心雕龍》、《昭明文選》、

、《孟子》、《史記》、《漢書》等等,偶有大專院校設有寫

-各體文習作,但規定仿作《古文辭類纂》中的各類文體而不

是語體文寫作,因此除了大一國文可以用語體文寫三兩篇習作外,學

生根本沒有寫語體文的機會,更不要説研習新文學或現代文學了。因

此不能滿足於校內正規中文課程的部分學生,只好利用課餘時間,研

讀新文學或現代文學的作品,並嘗試創作,然後投稿報刊,或出版書

刊’或組織文社,以求平衡。

2 .年輕人表達的需要

五六十年代是不是個偉大的時代,實在難説得很。但當時的大專

學生,的確面臨種種打擊,例如學歷不受承認、就業受歧視、家境較

清貧、思想欠出路、前途不明朗……,都使年輕人非常困擾。再加上

失業者眾、治安不靖、貪污盛行、經濟不景、難民偷渡潮等等因素,

P:410

8 8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也增加了年輕人內心的苦悶與不安。他們要向外表達的東西實在太

多,例如年輕人有興趣的兩性關係、生活環境中的複雜事物、積 儲

心內的民族感情、現實社會的矛盾與不平等等,三兩篇課堂習作又怎

能承載得那麼多!校園文學活動中的種種行為,是另謀思想出路、另

尋表達途徑的結果。或許,這就是時代意識所驅使!

3 . 大專學生之間的聯 蘩

五十年代,本港私立的大專院校非常多,後來雖經過合併、重組

的過程,六十年代大專院校的數目仍然不少。身處不同院校的大專學

生,他們往往通過私人交往、報刊文友的關係,逐漸建立一些聯繫。

但他們不滿足於這種並不緊密的聯繫,而當時好像「港九大專同學會」

這樣的組織又不多,即使有了這樣的組織,亦未能容納所有申請入會

的學生I 3,再加上會中活動性質的局限,不甘於被動的大專學生,就

只好採取自資出版書刊和自動組織文社的辦法,加強各大專學生之間

的聯繫,達到增加交流、溝通的目的。據我所知,當時為了配合書刊

的出版和文社的組成,往往有聯歡聚餐和集體旅行的安排,滿足了大

多數年輕人好活動、愛交友的性格。

4 . 文筆鍛鍊與能力轉 化

正如上文提到,五六十年代的大專院校中文課程,根本寫作量不

足。當時課程對學生的要求,主要是擴大認識和加深認識,表達能力

的培養和提高,只是認識後的副產品。這種以輸入、浸淫為主的學習

方式,當然有本身的優點,但成效在短期內並不顯著。要切實锻鍊自

己的文筆,就得自己多想和多寫,校園中的文學活動,就是大專學生

為自己製造鍛鍊文筆的條件。而且,在活動過程中,不但有文學創作

的要求,也會有語文應用的要求,例如邀請信和答謝信的撰擬、排版

印刷合約的訂立、文社章則的擬訂、各類活動的通知……,都是實際

的語文應用,這是課堂上所沒有敎的。在語文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有

欠妥善甚至產生錯誤,但久而久之,大專學生就會打通自己的文學創

作能力和語文應用能力,懂得怎樣轉化。

5 .自發活動與適切鼓勵

現代敎育家都很重視大學課程、師資、設備、資源的改進,他們

P:411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從兩本被遗忘的小書説 起 885

批評課程、師資的缺失,泛斥設備、資源的不足,但很少留意學生本

身的問題。於是許多大學生養成倚賴心理’凡是不懂的,不是説「課

程沒有」,就是説「老師沒有敎我」或「老師敎得不好」。五六十年

代的大專學生不同,他們一般不會i責課程和師資’反而不斷反躬自

問:「我自己有盡力嗎?」「我的學習方法對嗎?」「為甚麼我從老師

那裏得到這麼少?」……然後會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發地尋找平衡之

道。校園的文學活動,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例而已。至於老師和長輩,

則會對學生或後輩用不同的方式來鼓勵。例如易君左、鄭水心、丁衍

庸、任畢明諸位先生的表現,就是如此。有人嘲笑涂公遂先生的《文

學概論》講義發黃、陳舊1 4,而不知道當時大專學生從涂先生那裏獲

益最大的,是他的誠摯指導與鼓勵,而不是他的講義;有人批評錢穆

先生只重視國學不重梘文藝創作,而不知五十年代新亞書院的全校作

文比賽,就有文藝創作一類,而且他也曾為學生的文藝創作專集題

字。當時活動的自發性質和師長的適切鼓勵,我以為值得現在關注大

學敎育的人深思。

(五)香港文學史研究的門外之見

我在五十年代也算是個文藝青年,初入新亞書院中文系時也曾在

全校作文比賽中得過文藝創作類的冠軍。當時我既寫散文,又寫小

説,偶然也寫寫新詩,發表時先後用了許多筆名,偶然才用真實姓

名。六十年代末期以後,我除了散文,已甚少其他方面的創作’更少

留意香港文學史的種種問題,因此向來認為自己已是個跨出香港文學

門檻外面的人,而門檻裏面的人,大抵也視我為門外人•不過,今年

為了參加「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我不能不找個可資討論的題目,

於是在書堆中東翻西檢,竟然找出兩本小書。翻開黃而發脆的書頁,

我不免「悔其少作」,同時驚覺時光流逝’但自以為以旁觀者或門外

人的身份,還可以對門檻裏面的人提提意見:

1 .竭澤而漁,荒集資料

陳垣先生是我佩服的著名史學家,他治史很重視資料黃集,態度

以嚴謹著稱。他經常向他的學生提到’黃集資料’要竭澤而漁,盡量

P:412

8 8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不要遺漏1 5。香港文學史雖是個新興的研究課題,但內容龐雜,資料

不全,失實的記載多,可商榷的論點也不少。有些年輕人的研究論

著,連基本的資料都沒有掌握,就隨意批評,或妄下判斷。創作與研

究,到底取徑不同,我們無妨以創作之筆,去潤飾研究論著的語句,

增加文字表達的魅力,但缺乏資料的説明或論述,就既不是創作,也

不是研究。補救之道,是先立定點、線或面的研究範圍,再以竭澤而

漁的態度’盡力去鬼集和發掘資料。

2 .開放心胸,公平論述

由於資料的局限,香港文學史的研究上限,大多只追溯到清末民

初,而香港當代文學史的研究上限,一般會定在五十年代初期,因此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往往擺脱不了千絲萬繞的人際關係。德高望

重的研究者,固然有許多朋友和認識的後輩,同時也有主張不同的論

敵;年輕的研究者,除了自己的師友、論敵外,還可能有自己的文壇

偶像。於是他們在萸集資料時’不免有圈圈的局限,而在分析或論述

時,心中雖無「伐異」之心,但往往有「黨同」之實;較平實的,也

會有愛之則詳、惡之則略的取向。他們或許不會對人刻意S乏抑,但常

常會對關係密切的朋友或急待栽培的後輩過分揄揚。我以為,研究香

港文學史的學者,必須有史家的精神,開放心胸,容納異己,用超然

的態度作公平的論述。

(六)小結

本文藉著兩本被遺忘的小書,略談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

學活動。所謂「略談」,其實是聊舉一隅,當然並不全面。例如文中

的「大專」,在概念上並不包括五十年代本港唯一的最高學府——香

港大學,但這並不表示當時香港大學的校園沒有文學活動。今後我們

應如何鬼集、發掘、整理不同年代各大專校園文學活動的資料,我以

為是香港文學史研究者值得留意的課題。

據我所知,現時本港各大專院校的主政者,大都很重視學生的語

文水平,因此在校園裏往往安排了不少措施和活動,包括成立語文自

學中心、設計語文基礎課程、提供文學或寫作的選修科目、出版文學

P:413

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動——從兩本被遗忘的小書説 起 887

刊物等等’這一切,都是為學生營造有利語文學習的環境。有校方的

安排和照顧’當然是件好事,但我相信大家更樂於見到的,是學生的

自發活動,尤其自發的文學活動。只有自發的活動,學生才會比較活

躍、投入,而他們的得益也會更大。

〔注釋〕

1 見《沙漠的綠洲》(藍灣出版社, 1959 年 5 月),頁 1 。

2 同上,頁1-2。

3 同 上 ’ 頁 2 。

4 同上,頁 3 。

5 參閲《棠棣》的目錄(棠棣出版社, 1960 年 1 月),頁 1-3 。

6《滿地可文心》是一份雙月刊,由1962年4月創刊至1964年5月停

刊,共出版十二期,督印人是衛國儒,主編是塵於窗(陳易滄)。

7 見《棠棣》 ’ 同上,頁 1-2 。

8 見《棠棣•編後話》 ’ 同上,頁 1 。

9 同上,頁 2 。

10參閲黃文飄:《略談本會之設立及目的》,《港九大專同學會會刊》

第一卷第三期(港九大專同學會,1960年1 1月)’頁1。

1 1參閲秦賢次:《香港文學期刊搶桑錄》,《文訊》總2 0期,198 5

年1 0月號;古遠清:《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第一章第四節「《中

國學生報》的文藝評論」(湖南敎育出版社,1997年5月),頁50。

1 2參閲古遠清:《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第三章第一節「文社潮的湧

現及退卻」,同上,頁67-68。

13參閲黃文飄:《略談本會之談立及目的》,《港九大專同學會之刊》

第一卷第三期(港九大專同學會,1960年1 1月),頁1。

1 4參閲古遠清:《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第一章第一節「5 0年代文論

的環境和生態」(湖南敎育出版社’ 1997 年 5 月),頁 3 0 。

1 5參閲李瑚:《疾風知勤節,小草沐春暉》及啟功:《夫子循循然善

誘人》’《陳垣校長誕生一百周年紀念文集》(北京師範大學,1980

年 1 1 月 ) ’ 頁 3 5 及 6 6 。

P:414

41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陳志誠

陳志誠,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文學士,敎育文

憑。日本政府國費留學生,日本國立京都大學文

學碩士。曾任香港理工學院語文學系首席講席兼

中文及翻譯組主任,又曾任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首

席講師兼中文部主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

語言學系副敎授、署理系主任。現為香港城市大

學語文學部主任,為一資深語文敎育工作者。主

要著作包括《日語課本》、《應用文基礎》、《現

代漢語課本》、《文化專題篇章導讀》、《翻譯語研究》

詩》(與人合譯)等,文藝創作則散見於報刊雜誌之中。

mAtm

《論中國

〔論文提要〕

香港社會的整體氣氛、大學三年的學制、理工學院本身的課程設置,

種種因素使得在理工院校中從事文學敎育或開展文學活動極為困難。

但困局中仍有不少熱心而且具有一定文學素養的同學堅持從事文學活

動。在香港理工學院成立的前十年,終於有了文學專集《紅磚集》的

出版,其後又有《穰田》集的出版。本文介紹了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

文學活動的困難和《紅磚》《穰田》兩集的結集情況。

丨談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的困難和《紅磚》《穰田》兩書的結

「十叩柴扉九不開

P:415

談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的困難和《紅碑》《穰田》兩書的結集 415

「十叩柴扉九不開」

——談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的困難和

《紅磚》《穰田》兩書的結集

•除志誠•

在香港,以理工科為背景的專上院校主要有兩所’ 一是香港理工

學院(即香港理工大學的前身);另一則是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即香

港城市大學的前身)。香港理工學院成立於七十年代初,香港城市理

工學院成立於八十年代中,前後相距約有十年。歷史較之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為短,但學生人數眾多,在香港專上敎育的發展史上來

説,有一定的重要性。

兩所理工學院不但學生人數眾多,而且所提供的課程、範圍也相

當廣闊,內容不盡相同,各有特色。雖然當中不全是理科、工科的課

程,但都以配合社會所需、學以致用為主;所培養的人才’也偏重專

業要求,以能應付實際的工作為主。基於香港社會著重功利、崇尚實

用,因此,儘管兩所理工院校在課程的籌設上各具特色’但都沒有文

學專業課程的開設,卻是完全相同的。道理至為簡單,這是因為香港

社會沒有文學這一「行業」的需要,或者説,就算有需要也不是那麼

迫切,我們自然不會獲准開辦跟文學相關的課程了。在理工院校所開

設的課程中,不是理科、工科’便是商學、會計、電腦、航海、物理

治療、視光學、翻譯之類,無一不是立竿見影’學生一畢業便可藉之

謀生的行業’至於文學課程’社會需求沒有那麼顯明、那麼迫切’自

然不在其中了。

當然,這也不純然是學院本身開設課程的問題’學院本身所開設

的課程僅是內在因素而已,主要的’還在於香港社會的整體氣氛’不

P:416

8 9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利於純文學的發展,才是決定的因素。這在六、七十年代,情況尤其

顯著。

眾所周知,香港是個國際金融中心,商業活動頻繁的都市,社會

上普遍瀰漫著急功近利的氣氛。人們爭分奪秒,事事講求效率,為的

都是短期利益。由於價值觀所限,人們的目光也就相對地短局,對於

文學不太重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以香港在其他藝術形式的表

現來説,也可略知端悅。香港雖然娱樂事業發達,電視、電影的製作

豐富,但發展的重點,多趨向動感、刺激、惹笑,要求表演性、消閒

性多於純思維性、講求性靈的作品。又以我們日常報刊的副刊為例,

也是短篇多於長篇;而短篇的作品中,十居其九是每日一則的雜文,

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非常熱鬧。但所寫的大都以即興式

的、任意發揮的、或社會大眾關心的題材為主,不必太講求深度,也

不要讓讀者多費腦筋,所以,香港的雜文特別受歡迎。而長篇作品之

中,也僅有以動作和情節見長的武俠小説較受欣賞而已。純文學性的

作品,即沒有太多的市場。至於稍具規模的文學獎項,也是近年才出

現的事情,對作家來説,我們的社會是太缺乏鼓勵了。

另一方面,香港在七十年代中,中文才開始正式成為法定語文,

在此之前,除了中文大學之外,一般專上學院的入學條件,都沒有對

中文程度有甚麼要求。甚至中文作成為法定語文之後,直到八十年代

中,這種情況依然如此。以香港理工學院為例,當時在二十二個科系

數十個全日制專業課程中,絕大多數都以英文中學會考英語科合格為

最低入學條件,而對中文成績或水平,則沒有特別規定,也沒有設最

低要求。換言之,中學會考的中文科是否合格,甚至中學階段有否選

讀過中文,對一般入讀理工學院的學生來説,影響都不大。至於以預

科成績入讀的,在1994年之前,基本上也沒有中文科必須合格的要

求。所以,大部分預科生在預科的兩年,都沒有修讀過中文,更別説

文學作品了。

還有一點,就是學制上的問題,香港的專上院校,除了中文大學

本來是四年制,再加上若干私立院校也行四年制之外,大致上都是三

年制的;只有個別科系如醫學、建築學等課程年期較長,其他專業都

趨於一致。在三年期間要培養成具備專業資格和能力的人才,課程的

P:417

談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的困難和《紅碑》

安排已夠緊湊了,學生的活動空間便很有限。即使心有餘也力不足,

顧得自己的本科之餘,已經很難再有時間去從事跟本身專業無關的文

學活動了。

此外,也是跟學制有關的,是絕大部分的同學n念完三年便都要畢

業,離校而去。通常在校期間,彼此相處不會超過三年。三年之中’

能夠培養些文學興趣出來的,累積了些辦事經驗的,很快便又到了離

開校園之期。這麼一來,文學活動難以長久維持興旺、活躍,能延續

下去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在這種種的背景之下,要在理工型的院校中從事文學敎育或開展

文學活動,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其情況就有如宋詩人葉紹翁所説的

「應憐屐齒印蒼笞,十叩柴扉九不開」。所謂「十叩柴扉九不開」,主

要是指在理工院校中從事文學活動的困局,也反映了主其事者往往滿

腔熱誠但終而失望的心境。因為,在理工院校要開展文學活動,大都

不很順利,這在早期的理工學院,尤其如此。

然而,既然外在的、內在的因素都不利於搞文學活動,那麼,我

們為甚麼還要去開展、去推動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認為:文學

足以陶冶我們的性靈,足以提昇我們對事物的洞察力。我們也相信:

有人生便會有文學,有生活就會有創作,它不應該只屬於某個專業、

某個科系的。所以,儘管校方提供的專業課程,不可能有文學課,我

們還是盡量在適當的場合,注入些文學成分。尤其在語文修養方面,

多接觸些文學作品,無論對語文能力或修辭技巧,都應該很有好處。

舉個例説,像秘書專業學生的語文課,我們即作出這樣安排:讓同學

自選課外材料來閲讀,然後在課堂上討論各自的閲讀心得。從同學所

選的材料看,十居其九是文學作品。我曾經統計過在1978至1983五

年間共102組的同學,在他們所選的作家之中,最多人選擇其作品來

閲讀並作成報吿的是魯迅和張曉風,其次是白先勇和三毛,再其次是

張愛玲、巴金和王尚義,當中也有香港作家如金庸、劉以智等。1總

之,沒有文學專業的課程,文學敎育也不致完全空白。不過,這僅是

跟文學沾些邊的課程才可作出這樣的安排而已,其他專業便無法如此

做了。

其次,在文學活動方面。由於學校沒有文學專業的課程,所舉辦

P:418

8 9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的活動,都不易得到校方的資助。所以,一般來説,都難以有大規模

的活動。不過,即使是小規模活動,要搞起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這類活動,通常都是同學自發的。他們既缺乏人手,也欠缺辦事

的經驗。唯一的好處,是肯花時間出來搞文學活動的’都是些熱心的

同學,都是些文學愛好者。他們勇於承擔,勇於去開創;但因為大

氣候所限,他們所開展的,大都近於興趣小組般的活動而已。像組織

文社,印發文訊,組織座談會,或邀請作家蔽校演講,已經是不錯的

表現了。

事實上,這些規模較小活動,實行起來其實也不見得很順利,譬

如邀請作家學者到來演講為例,最令人戰戰棘棘的,是無法正確估計

得到出席的人數。有時,花了很大的氣力,請了一位校外人士到來作

專題演講,講者也做了一番準備工夫。可是,到頭來出席的人數卻寥

寥可數,場面冷冷清清的,就是講者不覺得尷她‘作為組織的,我們

也感到不大好受,在主其事者的內心深處,更應該要對講者表示深深

的歉意。冷清的場面,既辜負了講者一番熱切的心情,也浪費了他所

花掉的一番準備工夫。所以,這種情況是令人沮喪的。雖然並非次次

如此,但要鼓動同學們來聽專題講座,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又如籌辦定期性的文學刊物,首先踫到的無疑是經費問題,但除

了經費之外,相信最難解決的,應該是稿源問題了。那是因為同學能

抽出來寫東西的時間不多,就算寫出來的東西是否有一定水平已經不

太計較了 ’但往往還是不足夠,可以説’稿源缺乏就像貧血或營養不

良的患者一樣,身體非常虛弱。到頭來無以為繼,刊物也非要停辦不

可,稿源缺乏往往是個致命傷。尤其是負責的編委經常要改換,刊物

能維持下去而又定期出版的,當然就更難乎其難了。

在這種種不利條件下,最重要培養的,恐怕還是同學的主動性、

積極性,而同學當中,儘管瞭的不是文學專業,但也有不少是熱心

的,是具有一定文學素養的。在香港理工學院成立的前十年,終於有

了文學專集《紅磚集》的出版,其中所刊載的,主要是收錄同學由創

校的1972年到1981年間前後約九年間的作品。其後又有《穰田》集

的出版,主要收錄的,則是1978年至1988年前後十年的作J

是在徵文比賽中曾經獲獎的作品。

P:419

談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的困難和《紅碑》《穰田》兩書的結集 893

《紅磚集》和《穰田》的結集出版,主要的動力都是由同學自發

的。作為老師,我們所能給予的支持,僅是精神方面而已。兩個集

子,我都曾為他們寫過序,在《紅磚集》的序中,我是這樣給同學以

鼓勵:「我覺得:專業知識跟文藝活動之間並不存在著衝突,只要我

們並不否認文學作品足以反映人生、反映社會、反映個人的思想感

情,那麼,不論任何人,正從事怎麼樣的工作,他都可以利用文字去

杆發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感的,換句話説:這和自己的專業,

絕無矛盾衝突之處。……因此,就算僅僅是『理』’僅僅是『工』’文

藝創作的園地依然可以肥沃滋潤’文藝之花依然可以迎風綻放了 !」2

而在《穰田》集的序中,我則這樣表達自己的心聲:「試想:同學所

讀的大都是三年的課程,正當彼此之間稍為熟落’相互之間的興趣稍

為了解之際,很快便又近畢業之期了。何況,相對於兩所大學來説,

理工的文風無論如何也較為稀薄,要推廣文學活動實在談何容易。如

果沒有一些志同道合、熱心奔走、勇於承擔的同學,承前繼後,不畏

艱辛,不但很難把文學活動搞得有聲有色’甚至已開展的工作也無法

持續下去呢!然而,十年於茲,系別不同’在校的期間不同,但同學

還是持之以恆,毫無中斷。這確是難能可貴的。捧讀著《穰田》的作

品,一方面感到無限親切、慰安,另一方面也不得不由衷地對那些前

前後後埋頭苦幹、默默耕耘,而且無私地、不計收穫地去拓荒、墾

植、付出不少心血的同學致以崇高的敬意。」3

這些説話,現在回看起來,還的確是心中要説的話’對於同學努

力的成果加以肯定,確實沒有半點溢美之意。至於《紅磚集》和《穰

田》集裡面文章,在作家心目中’也許會覺得平凡、稚嫩’但那股清

新的朝氣’卻是難能可貴的。代表了不同年代青年學子的心聲和感

受,從一個側面的角度,亦足以看到變動不居的時代的面貌。

另一方面,在《紅磚集》和《穰田》兩個集子裡的作者們,事隔

多年,現在依然從事學活動的可能不會太多,成為名作家的恐怕就更

是絕無僅有。那麼,我們過去所作過的努力是否就不必要、我們所下

過的心血是否就要白費呢?不是的’在學院中搞文學活動不在於培養

名作家,而是要造成一種風氣,尤其是理工型的院校,要讓同學們在

專業學習之餘,可以有機會接觸文學的氛圍,從而提昇個人的情操,

P:420

8 9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翁文集(下册)

豐富個人的精神生活。何況,不成為作家不等如成不了文學愛好者’

成不了文學作品的閲讀者。同學們畢業後,大都從事他們本身的專業

工作,但業餘之暇,喜歡文學的,閲讀文學作品的,相信仍然大有人

在,這麼説來,我們不是間接在推動著社會的文學風氣嗎?我們以

為:即使是這樣,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充份的價值’讓我們在學院中

從事文學活動了。

當然,在理工學院搞文學活動也不全是孤軍奮戰的,就以文學創

作比賽為例,它始於 1978 年,但其實在此之前 , 已有相類的活動 舉

行。不過,規模較小’而且還僅僅稱為「徵文比賽」’不但沒分體

裁,散文、小説、新詩等都共冶一爐,而且擔任評判的也以校內老師

為主。其後,同學接受了老師意見,然後廣邀校外學者、作家做評

判。於是,自1978年起,才漸具規模’詩、散文、小説、戲劇的體裁

也分得很清楚。而校外學者、作家’也很熱誠地應邀,認真地做評選

工作。至於同學的來稿,也遠較「徵文比賽」時代為認真、為踴躍、

也更為有水準。回看起來,由1978年至1988年間,擔任評選工作的

計有黃維樑、何福仁、司馬長風、小思、劉以®、張雙慶、黎翠玲、

關夢南、羈魂、杜杜、黃繼持、李援華、戴天、黎活仁、梁f i文、黃

國彬、余丹、余光中、許迪鏘、俞風、陳德錦、也斯、胡燕青、鄭鏡

明、蔡振興、葉美娜、顏展民、蘇翰林、王仁芸、何紫、阿濃等,有

人只做一屆,也有人多至三、四屆的’他們大都是香港的名作家’都

是在不同體裁中「各領風騷」的一時之選’雖然來做評判沒有甚麼酬

勞,但仍然熱心非常’除了評選之外,還出席了評選後的座談會、演

講會,他們對文學敎育的支持和關切’對香港文學活動的推動和貢

獻,的確不遺餘力,也的確值得令人由衷致敬。

就由於這種支持和關切,使得我們深受鼓舞,也使得我們不致

「十叩柴扉全不開」’而只是「九不開」而已,使我們感到’至少還有

一道「柴扉」是可以敞開的。在理工院校從事文學敎育、文學活動的

老師,力量是微弱而單薄的’沒有大家支持和關切’文學在理工恐怕

要寂寂無聞,終致凋零枯謝而已。至於《紅磚集》、《穰田》兩本文

集的結集,則不啻是「滿園春色關不住 ’ 一枝紅杏出墻來」的「紅

杏」,即使不很起眼,微不足道’但畢竟它還是迎著春風’在默默地

錠放著呢!

P:421

談在香港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的困難和《紅碑》《穰田》兩書的結集 895

〔註釋〕

1見筆者:《口頭閲讀報吿討論課的組織及其所反映的秘書專業學生

閲讀材料的狀況》,載《中英語文敎學》第三卷第一期,John Wiley

& Sons 出版,1984 年。

2見筆者:《紅磚集》〈序〉(香港:理工文社,1982年)。

3見筆者:《穰田》〈序〉(香港:理工文社,1988年)。

P:422

8 9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陳家春

陳家春,福建省泉州市人。廈門大學中文系畢

業,香港大學哲學碩士。現為香港理工大學中國

語文敎學中心講師、中國西北大學文學院客座敎

授、香江學社社長兼《文學村》季刊主編。此

前,曾於本港多所大專院校中文系任敎。著有

《懲魘的透視——中國當代小説與性文化》、

《心淵覓蹤——西方現代小説解讀》、《香港學

生佳作賞評》、《中文語法入門》、《聽我説

「伊」》、《成語精解精用》等。

〔論文提要〕

歷經大半世紀急劇嬗變的香港文學,正面對社會的大轉型(政治的、

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它的未來路向、它的發展前景會是怎

樣?很是值得探究。本文試圖就香港文學的發展去向略作評議’以期

引發有關專家及本地文學愛好者深入思考。本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

著重理論上的探討,第二部分則從實踐方面(即以本人業餘主編《文

學村》的一點體驗)加以説明。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

P:423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897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陳家春•

最近幾年’圍繞香港文學的研究菌然成風,特別是九七年前後,

幾部介紹香港文學的長卷相繼問世。「香港文學」從來沒有像現在這

樣備受關注。儘管研究的成效有別,其中部分論述容或有視域的 局

限,然風潮的捲起總是值得讚賞的。眾生喧騰好過萬馬齊痦。1

令人稍感不足的是,有關香港文學的前瞻式的議論仍不多見。歷

經大半世紀急劇嬗變的香港文學,正面對社會的大轉型(政治的、經

濟的、社會的、文化的),它的未來路向、它的發展前景會是怎樣?

很是值得探究。書寫「歷史」既是一種回顧和總結(文學史亦然),

也是一種「現在式」的介入,此中,總是體現書寫者當下此刻的文化

觀(包括文學觀)和方法論,並以此影響著現實的發展,文學史的研

究也印證了此點。誰都知道,未來是難以預測的,文學的發展總是由

內外諸多因素合力推動的,但作為文學創作主體的香港人,總應多一

些展望,多一些主體性的發揮,倘若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方向感

和真切的認知,很難想象會有豐碩果實供奉在眼前。

有鑑及此,筆者試圖就香港文學的發展去向,結合自身一點 體

驗,略作評議,這也是本文的寫作目的,雖為大題小作,或能引發有

關專家及本地文學愛好者深入思考。本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著重理

論上的探討,第二部分則從實踐方面加以説明。

(一)地域性•超越性•語言形態

多數論者一觸及「香港文學」論題,總會先就此一概念作出 界

説。何謂「香港文學」?依專家的説法,「『香港文學』可以是『出現

/產生在香港的文學』,也可以是『植根/屬於香港的』文學」2這是

較為概括的敘述,也可以説是寬容的界定。若單取後一項:「植根/

P:424

8 9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屬於香港的文學」則是從較為嚴格的意義上加以劃分。事實上,近期許

多論者均不約而同地指出,自六、七十年代後,香港文學漸漸進入自主

發展階段,尤其是八十年代起,更具有其獨特的品格。或稱其為「『香

港性』特色」3 ,或稱其「屬於香港自身的文化蘊藉、特徵和品味」4。

儘管香港是一個小島城市,但錯綜的歷史造就了它文化的獨特性

(文學亦然),這一獨特性一直為世人所關注、認同甚或讚賞。這也正

是它的價值所在。問題是對這一獨特性(包括它的一些負面因素)的

理解及認識的深淺。

或者可以簡單地將這一獨特性看作是地域性(或稱本土性),但

是,「地域性」的內涵是甚麼呢?其真正的價值指向又在哪裡呢?

不久前,本港一群青年作者出版的一部詩集,書名為《從本土出

發》5

,由書名即可見出生長於本地的年輕作家們的自主的文學意識。

稍後,又有年長的學者著意追尋「香港文學中的香港感覺」6,這無疑

都是值得稱道的。問題也在於對本土品格、香港感覺的具體闡釋並不

容易。

依筆者看來,表層地域性應指文學內容能體現社區風貌、文化氛

圍。這一點並不難做到,舉凡作品中寫及香港本地物事、風土人情的

都屬於此列。在一些寫實性較強的創作中,這方面的要求肯定是必要

的,寫得越真切越細緻越好,諸如尖沙阻鐘樓、旺角女人街、黃大仙

廟的香獨、炒樓炒股風潮……皆有香港色彩,無論寫的讀的都自然親

切。

然而,深層的地域性的展示卻不簡單,它須有香港視角和香港精

髓。作家務必進入香港人的精神網絡中,感同身受地去體驗他們的喜

怒哀樂,去表現他們的生活方式,從而演繹出「屬於」港人的思維、

情感和行為模式,以及這一群體的歷史記憶和對未來命運的關注。

許多學者都留意到,自七十年代經濟起飛以來,香港急速地走向

都市化、現代化,然由於特殊的國際背景,香港遠非一般的現代都

市,就其特殊性而言,華洋兼收,古今容攝,混纯一氣。這在世上是

極為少見的。有的論者試圖從「都市文學」這一視角切入,解説香港

文學的現代性7,但香港是一個極其詭異的「都市」,它的過往歷史及

現實的發展造成此一都市文學的雜交性(包括整個文化生態),或者

P:425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899

可以將此一特點稱為多元性。但認真一想’ 一般歐美都市的多元性的

內涵又豈能與本港的「多元」同日而語?還是乾脆稱它「雜多」為是。

縱觀以往此間的文學’直接以都市為題材的幾部重要作品’如崑

南的《地之子》、西西的《我城》、《飛K》(肥土鎮系列)、劉以®

的《酒徒》、也斯的《剪紙》以及近期心猿的《狂城亂馬》等8 ‘ 這 些

作品之所以被多數論者評定為香港都市文學的藍本’並肯定其價值’

除了各自描述社會生活的不同側面’較為深入地揭示本地人特定的生

存狀況外’還有一點相同之處是’這些作者都試圖借助人事的鋪寫傳

達某種象徵意蘊,也即關涉香港這一特殊城市的某種內質。多少觸及

這個城市的蕪雜錯亂的一面。「酒徒」之「醉」’「亂馬」之「狂」,

不都現出某些象徵意味嗎?儘管都市在日日成長,但是在繁華的內

裡,確實存有重重的陰影,那斑駭的景象,一早被敏鋭的作家所洞

悉,這也許就是所謂「香港感覺」的真諦罷。試想’沒有與這城市血

脈相通的情思,沒有多面的視角、沒有一點一滴吸納香港精髓並使己

身與之同化的一份投入,又豈能寫出此等「屬於」香港的文學作品?

是故,簡單地將香港文學納入「都市文學」的模式’是有所欠缺

的。須知香港的本土性、地域性總是以其「雜多」的文化內涵為依歸

的。從本土出發’就要汲汲於捕捉此中種種「雜多」的因子,以文學

形式演繹出來。

然而,單一地、過份地強調地域性,容易墮入自閉偏窄之境,因

為,凡是地域文學,均有其局限性’隨著時空的遷移’容易成為隔膜

的死文學,甚或遭到淘汰。文學欲求取鮮活的生命力,並能與世長

存,只有不囿於地域之限向深廣境界拓展’才具有恆久的存在價值。

這即為文學的超越性。然則’超越性如何獲得?這就需要作家對人性

作深入挖掘’對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態有終極關懷。中外古今優秀文學

經典,無不昭示此點。《紅樓夢》之所以長久震撼人的心魂’除了人

間情懲和權力兩重夢魘的牽引外,更因有太虚幻境的籠罩’那夢外之

夢,其實正是某種人類終極命運的寫照。但丁的《神曲》何嘗不然?

那煉獄裡的聲聲呼號’不正是人間生靈普遍遭際的折射?這些不朽篇

什,將世世代代與人同在’其泌在此。文學創作是極個性化的行為’

總是從自我出發,由心靈的感悟起源,但最終總要落腳於人類整體命

P:426

9 0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運的關懷上。那是一種「大我」、大心靈的集結。

以上提及的幾部書寫香港生活的作品,之所以得到普遍的注目,

正是在於作家關注點並不局限於具體的人事上,而是有更多層面的追

求。例如《酒徒》是一部「表現都市人生存困窘的作品」9,而西西的

《肥土鎮》等創作,顯示她是「關注香港命運最具藝術創意的作者之

一」1。,然而恰恰在這方面,兩部作品又都有其不足之處,即其揭示的

生命本題的深廣度仍有局限1 1,這也許是香港作家普遍存在的欠缺

吧。

事實上,地域性和超越性是可以融通合一的。只要想想魯迅「阿

QoE傳」裡的阿QJfi象便可瞭然。阿及其故事,明明白白是發生在

民初浙東小鎮裡,然存在於這一痞子腦裡的精神因子卻在過去乃至

今日的無數國人(各個階層)身上可以找到,那一幕荒謬的悲劇仍不

時在民族的靈魂裡出現,甚至可以推及人類的某種負面的精神範式。

是故,阿Qifi象當與世共存。究其實,文學作品之高下’關鍵在深廣

度上,作者對人性底蘊挖掘愈深,向終極性的目標提昇愈高,恆久性

便愈長遠。

由此可見,從本土出發,其歸宿卻在全人類共同命運上,絕非僅

只是一地一域,一邦一族。遺憾的是香港限於過往的歷史條件和畸形

的商業化,傳統文化(除習俗層面外)並不彰顯,而西學(除制度層

面外)也未真正被膺揚,港人因而多所困囿,在普遍欠缺深厚文化精

神的香港社會,作家們很難鶴立雞群地成為社會的批判者和先導者,

是故,極具深廣度的文學作品難得一見。事實是,社會有負文學,文

學也負了社會。這一狀況,今後亟待改善。

應當看到,今日香港社會的大轉型,固然帶來衝擊和震還,然

而,機會也與此同在。問題是作家們能否把握時代轉變的機遇,自覺

自主地契入新的時空,以新的視角新的胸懷去涵攝、去表現時代人

生。説到底,沒有智慧的提昇’自主性不過是一句空話,最多也只是

低層次的自我滿足。超越,不單是對社會既有模式的突破,更是對自

身既有思維情感心態行為的突破;沒有明晰的方向,沒有鍥而不捨的

投入,文學的生機是難以獲取的。

回過頭來説,地域性和超越性的完美結合,最終要落實到語言形

P:427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901

態上。縱觀二十世紀,西方學術界對語言的新的探索已有巨大的 進

展,語言早已離開工具論的範疇,進入獨立品格範疇 ’ 語言之於 文

學’不單是一種媒介、載體,其本身更是一種存在的本體’作為文化

的語碼,它有自身的價值。

在即將跨進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人們已經意會到話語本質上就是

一種權力,誰掌握話語,誰就是文化的主宰者(或整個文明的操控

者)。由此觀之,文學創作的優劣高下’某種程度上乃是以語言的座

標作衡量的。文學語言絕不單是一種技巧,它標示著文學形態本身。

它混凝著文學的內容、形式諸要素,有機合成。以往’人們曾謂「文

學是人學」’這説法誠然不錯’然失之空泛;應該説’文學是生命之

學’是人性之學’更進一步説,文學是語言之學’離開了語言,文學

等於零。

由於習慣性的思維所限’很多時候’人們對此的認識往往不足。

總是將語言I乏為純「技藝」一類的東西,總難用虔誠的態度去侍奉

它,也總難把握其竅妙之所在’故欲一新文學’先得一新思維’之

後,自能一新語言。

從某種意義上説,香港文學的前途也繋於此。如前所述’香港文

化方面的獨特性’語言的「雜多」也是其中的一項。三語(廣東話、

普通話、英語)並存並重並用’難分軒輊。書面表達亦復如此’這在

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現象。此種狀況好處是相互為用,互補增色;壞處

是混雜的語詞互撞互纒,易入混纯無序之境。平情而論’港人在理性

上看重英語,在情感上珍愛粵語’在現實層面上又接受普通話。事實

上,能將三語融通者,少之又少。能將國語粵語轉换得好的,也不多

見。文學創作亦大抵如此。長久以來,語言問題是社會人士爭議的課

題之一,書面寫作究竟應以規範的現代漢語為依歸’抑或可以兼收並

蓄,將粤語、英語的某些元素揉入現代漢語’如何統合?可否不顧漢

語的規範而只重粤語的表達方式?許多內地的香港文學研究專家’多

重視漢語的規範,有的學者曾對本地語言的混用提出批評12 ’這是一

個不可輕率作判斷的議題 ’ 也是關涉到本土文學未來發展的重要 課

題。

基於香港區域的獨特性 ’ 在書面語言(包括文學語言)的運 用

P:428

9 0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上,其實是可以保留某種獨特性的。香港可以而且應該有自身的、帶

有地域性的語言形態,但又要恪守漢語的基本規範,這樣説,看似矛

盾,但卻是統一的。稍稍留意一下,新文學創作歷程中’許多一流作

家’都曾努力發掘、運用地域語言的特點,融入漢語的表述中,創造

出優良的語言生態,三十年代沈從文描摹的湘西景象,八十年代賈平

凹筆下的陝西風貌,離開了那充滿生命力的方言的吸納運用,何能達

到呢?是故,不應該責難香港本地作家對粤方言優質因素的開掘,反

而應鼓勵其創造性的運用。

筆者以為,粤方言是構成兩廣「海洋文化」(借用《河殤》語)的

載體,它是極具生命力的方言,它既保留古漢語的雅樸,又帶原住民

的野氣,更兼取現代都市的變幻生趣。它盡可以為香港提供富有魅力

的語言資源。這筆豐厚的語言財富,作家們理應格外珍惜。問題在

於,如何將粤方言的優點溶入規範的現代漢語之中,這是一項艱鉅的

創造工程,一點也不亞於創作本身。

進一步説,一切具動感生機的文學語言,都是倚靠一代代文學鉅

匠創造出來的,這裡頭沒有因循,沒有重複,香港作家理應開拓出薪

新的文學語境,在規範漢語的基礎上,融合各種語言的美質優點,重

新鑄造「屬於」香港的、更「屬於」自我個性的語言網絡,這才是香

港文學存在的最後的依托。這一切,自然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自

由創作的空間作支持。

遺憾的是,迄今為止,香港作家們,乃至文化人,對此並未予以

高度重視,至少在理念上是如此。限於社會文化條件諸種束縛,多數

人還未能在這方面好好下工夫。部分南來作家只滿足於因循固有的語

言形式去創作,規範是做到了,但缺乏創新的語言,文學的創意自然

要打折扣。部分本土中青年作家雖能拋開框框,放任寫作,並力求語

言上有所突破,然而限於文化根柢,語言基本功訓練不足,運用起

來,每多雜糅現象存在,失諸規範,造成過份自我化的書寫。即便是

一些本土優秀作家,也不能倖免。

香港文學的自覺與自立,也許最後應歸結到作家們對語言模式的

選擇、更新上,這絕非只是技藝的改進,而是關涉到文學乃至文化的

新思維。倘若有一日,香港的文學鉅匠能特立獨行、創出不拘一格的

P:429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903

語言範式:自由、靈動、富個性、內蘊深的語言’那麼香港文學在中

國文學整體架構中的位置和價值,將會穩定地確立並大大提昇。

(二)在理念與實踐之間優遊

下文,僅以本人業餘主編《文學村》的一點體驗加以説明。

筆者主編《文學村》季刊兩年餘,該刊為香江學社的主要出 版

物,1997年6月創刊’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至今已出版五期。

《文學村》雜誌宗旨有二 ’ 一為張揚理想’通俗説法叫尋「夢」

——尋文學夢’因為聚在一起的都是熱衷寫作的學友,自然志同道

合。二為培植本地新秀。圍繞《文學村》的學社成員多出身於大專文

科,都願意為香港文學發展略盡綿力,這方面’大家都具有某種使命

感。故扶植文學新人便成了學社的主要工作。

根據此一宗旨’聯繋上述的文學理念,在編輯雜誌過程中’不斷

調校方向,以期凸顯本土性’體現香港地域的特質’力求向更高層面

提昇。同時’也注重語言形態的優化。儘管所做的工作離上述目標仍

遠’然在編務中仍有不少體會。下面’試以《文學村》小説創作為

例’略述一二 :

首先是地域性問題。

《文學村》一至五期’發表小説作品約二十五篇’除了兩篇以內地

為背景(《銀指環》和《回郷》)外’其餘均取自本地題材。不過,直

接顯示出香港地域特徵的,似乎並不多。其中’如《阿娥在工展會》

一篇,借主人參觀工展會’重現昔日香港的諸多物事。這畢竟是較少

見的篇什。許多作品雖然寫及此間的一些街道地名’如《也是一種心

情》的長洲,《沒有經典的日子》裡的尖沙阻等’但僅只約略提及’

並未著力描績。

然而,這並不等於多數作品不具本土特徵’恰恰相反’許多作品

自然而然地滲透出香港人及其生活的況味。在看似模糊的背景上’躍

現著生活於本地港人的心理氣質’映射出詭異多端的都市的斑駁景

象。

從題材方面看’寫男女愛懲和其他社會生活題材的作品各佔一

半。在寫情愛的篇什裡,《曾經擁有的兩張海報》中的都市青年’對

P:430

9 0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失卻親情、戀情發出刻骨銘心的嘆惋,在看似平靜的陳述中,內蘊著

極度的憂鬱,那正是時下的都市症——乏情無愛所引至的精神貧血。

《傳單少年》、《沒有經典的日子》、《走廊深深》等傳遞的信息是:

在極端冷漠的社區氛圍內,少男少女希望重拾昔日經典愛情的努力及

失落。傳單、磁碟、儲物櫃……這些現代的器用,竟然無法「普渡」

純潔美好的心靈;「溝通」(且不説愛),只是一個漂亮時髦的詞兒,

無論是銅鑼灣街心、尖東「音樂無限」、還是在紅磡校園裡數尺之距

的走廊裡’全都一樣。那些成年男女呢?更是在自造的靈肉的煉獄裡

掙扎,在燈紅酒綠的泡沫中浮泛。「天國」、「樂園」、「煙花」’

美則美矣,惜哉它虚得怕人,轉瞬成空。在一個不興「經典」的城堡

裡,靠甚麼來維繋兩性的關係?人們寧願一次次逗留在酒杯邊緣的餘

溫上,而不肯做一回真實的愛,這已經不是甚麼城市故事,而是家常

便飯了。在這裡,扭曲變態的都市自成主角,其餘的都退居次位,正

如本刊一位作者所説的,背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這位作者經

常喜歡將酒吧作背景,那等於一個小小的社會舞台。

在寫及其他社會生活的篇什中,許多作品都表現了現代生活的種

種違情悖理’觸及香港這一爛熟了的都市裡的諸多荒誕事象。《報失》

中的報失者所遺失的並非一紙身份證,而是生存本身,現代人在渾渾

噩噩中早已失落了真實的身份一一生命。這既是悲哀,也是諷刺。

《在這一天假如可以》中的那個對螢光屏的對象(上司的化身)施行報

復性打擊的男人,實在是可憐蟲一個,他積壓的自我意識,只能在這

虚擬的瞬間才得以發洩,總算還有一點人氣。《乾跡》在冷靜的敘述

中,為新移民屢屢胡亂自我定位的愚昧及周遭同樣愚昧的眼光,投以

一剌。這種源於文化形態差異引致的隔膜、歧視乃至自我作踐,實為

「無事」的悲劇。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幾乎隨處可見。可人們依然熟視

無睹。

以上列舉並不能涵蓋全部小説作品的內容,但已足夠顯示《文學

村》的作者的都市生活書寫,多能體現香港地域氣息。能在較深的層

面上,觸摸到港人的心態脈動。它既描續現代都市的普遍困境,又自

然體現此地此域的某些人文特徵或精神內質,至少,我們可以從中感

受到較強的現代氣息。

P:431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905

至於更高一層的人文關懷 ’ 應該説仍嫌不足 ’ 但其中仍有一些 篇

目有這方面的指向。例如《通往天國後窗的鋼線》’寫的雖是一對小

情侶的性愛玩意,看似粗俗,內裡卻透露出強烈的信息:意欲衝決 昏

暗、侷促的現實世界,向天國飛昇的冀望,小説一開始已佈下一寬廣

灰暗的背景:「太多瑣事太多顧忌太多複雜道理太多政治太多情愛 太

多無謂的傷害 … … 」在這濃重的壓抑下,小男女的放浪實在是對俗 世

的逆反,末了,竟然是「我」自己「變成一根仰望天國的陽具」。驚

人的「核突」的象徵,將反人性的生活拋撇 ’ 退回到原生態的境況 中

去,凸現了既醉又醒的現代人的生命狀態。其中引人省思的是:周 遭

究竟發生了甚麼?在昏沉的社會染缸裡,人何以自拔?原來 ’ 以 荒 誕

去抵銷荒誕,竟然是文學創作的一項法寶 。

如果説上一篇關注的是現代人普遍的境遇 ’ 那麼《砍頭女人記 》

一篇則側重於女性在現代男權社會中的出路。那個徘徊於中古與 現

代、浪跡於馬來西亞的香港女人 ’ 翻來覆去都在道一個「不」字, 不

願被砍頭!這原是百年來女性的呼聲’但以現代人的身份介入’事態

顯得嚴重,意涵也顯得深厚。別説今日香港’即便是女權旗幟昂揚的

歐美,女性爭出頭的使命仍長久存在著。故此篇有耐人尋思之處 。

《遠景街》一篇仍是本港社會泡沫化併發症的一個小小寫照。內中雖是

小人物的小故事,其關涉的卻是大題材、大主旨。它不單令一班 唯

「炒」是從的摩登小市民發一身冷汗’也勾起芸芸城市中人重新思索自

身的「遠景」;「高處不勝寒」——可供一味追求「先進」的現代人

考慮一下自己的目標和步伐 。

也許,以上這些作品仍欠深刻,未臻圓熟。但它們畢竟向著人性

的深層部位挖掘,向著人的終極關懷的目標進發。作者所關注的已不

限於一地一域的榮枯盛衰,而是人的普遍的生存處境及其命運。這一

點,誠為可取。

再就語言形態看 ’ 整體而言 ’ 這些小説作者對語言的駕駄多能 遵

循現代漢語的規範 ’ 有些尤其注重文學語言的創新 ’ 力求將個人感 覺

用較為靈活多變的句式表達出來。請看《泡沫天國》中一段描寫地 鐵

的情景:

擁擠,空間’擁擠’空間,我覺得’在這個擁擠的環境種’我沒

P:432

90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有自己的空間 。

長長的銀白色的鐵蟲在地底下疾速地螺動。絕對的孤獨,只有我

與陌生人。

身處地底深部,好像可以躲過很多事 。

車廂裡的人都習慣將視線放在前面的人的鞋上,而不會正視那人

的臉。不過,我卻覺得,一個人的鞋比他的臉更能反映真實 。

此段文字的表述,算不上「先鋒」,然能運用較為靈動的句組,

演繹出都市人在極擠迫又極疏離的兩端中生存的窘況。那種認「鞋 」

不認「臉」的怪異心態以及對「臉」的真實性的質疑,反映出普遍的

現代症候。將萬千人司空見慣的生活細節轉化為個體的特殊感覺, 這

是需要有一點語言創意的功夫的 。

有的作者喜用變異句式去表達特別的情景心態,但因未臻成熟,

或語法欠通暢,或創新句式過於生硬,多少影響了表達的清晰度。這

説明,寫作者要找到最適切的語言形式去傳遞創意,實為不易。但這

到底是一項基本功,更是文學創作本體性的追求。一如上述所指 出

的,香港文學要有自身的品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獨特的語言形態的

確立。這一點,應是本港從事文學創作者終身追求的目標 。

以上見出,《文學村》小説的作者多屬土生土長的一代,創作經

驗容或不足,但他們的人生節拍和應著社會演進的步伐,他們的脈管

裡流淌的是近二、三十年香港的氣血。他們的本土性是與生俱來的,

加上長年浸淫於一個自由多元的社區裡,感應著自由多元的氣息,是

故,他們下筆往往少有拘束,易於放任。至於深層地域性和超越性能

否體現,則要視乎每一位作者自身的條件及修養。觀察力、想象力、

描摹力,有時不全是後天可以習得的,也要靠天份;可以培植的只是

藝術修養,可以引導的只是精神意向 。

綜上,《文學村》作者們的努力,正配合著編輯者的文學理念,

一道行進。或者説’編輯者的文學理念不期然地影響著創作人,相互

策勵。

其實,作為編輯者,從一開始起’便立意不設關限,無論是作品

的題材、意涵及技法等等。正如筆者在第一期《文學村》的《發刊詞》

寫道:「沒有界標,沒有際涯」,「一任生命的內核自然生成、 滋

P:433

開拓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 907

長」。在《文學村》第三期的《刊後語》也道明:「立足本土 ’然又

思接今古’意越中外’最終是返歸本心。」心靈自由乃是創意之源。

正是如此,筆者頗為認同香港學者的見識——務必將「南北東西左右」

等人為的疆界拆除,讓「南北合一、東西融匯’左右共存」I3

’這樣’

文學才有希望,香港文學才有前途。

〔注釋〕

1 首部研究香港文學的專著為黃維樑於 1985 年出版的《香港文學 初

探》,後來又有一些香港學者相繼發表有關論著,這在黃氏199 6

年出版之《香港文學再探》一書的《後記》裡已列明,可供參閲。

2黃繼持:《香港文學主體性的發展》,見《追蹤香港文學》(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8), 頁 9 1 。

3施建偉:《當代香港文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見《第二屆香港

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匯編》(香港臨時市政局公共圖書館,1998),

頁8 9 °

4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香港作家出版社’ 1997) ’頁30。

5黃燦然、陳智德、劉偉成編:《從本土出發——香港青年詩人十五

家》(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7)。

6黃康顯:《香港文學中的香港感覺》’載於《第二屆香港文學節研

討會講稿匯編》(香港臨時市政局公共圖書館,1998)。

7參見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該書《總論》提及:「從根本

上説,香港文學是一種都市文學」。同註3,頁3 2。

8王仁芸在《香港文學裡的香港》(見《第二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

稿匯編》)裡説,西西《我城》是「一本充滿本土意識的小説」;

劉登翰主編的《香港文學史》中則認為,在劉以B的《酒徒》裡,

「香港才是這篇小説真正的主角」。

9 參見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頁 209 。

1 0黃繼持:《香港文學主體性的發展》’見《追蹤香港文學》’頁

101 °

1 1劉登翰主編的《香港文學史》指出’「《酒徒》作者力圖去概括的

並不是社會的深廣度(在這方面,小説顯然局限還很大)」;壁華

P:434

9 0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在《過渡時期香港文學題材的演變》一文中,對西西的《我城》等

作品也有所批評。參見《第二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匯編》,頁

201。

1 2潘亞敏、汪義生《香港文學史》中曾云:「(香港文學)從形式上

看,存在語言雜蕪,不規範的弊病,不少作品摻雜了粵語、英語,

損害了華文文學的純潔性。」(廈門:鷺江出版社,1 997 , 頁

747 ° )

1 3黃國彬:《南北•東西•左右》’見《第二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

稿匯編》,頁157。

P:435

第七輯

幾位與會者的講話

';^ :

P:437

編《香港文學》的甘苦 911

劉 以 會

劑 以 ® ,原名劉同繹,字昌年,1918年生於上

海,袓籍浙江鎮海。1941年夏畢業於聖約翰大

學。先後在重慶《國民公報》、《掃蕩報》、上

海《和平日報》、香港《香港時報》、《星島週

報》、新加坡《益世報》、吉隆坡《聯邦日報》

等執行編務。三十年代起從事小説創作,作品有

《酒徒》、《寺內》、《一九九七》、《春雨》、

《端木蕻良論》、《看樹看林》、《短鲠集》等。

1994年至1995年,任香港市政局「作家留駐計劃」第一任作家。現任

香港文學雜誌社社長、《香港文學》月刊總編輯、香港作家聯會會

長。

編《香港文學》的甘

P:438

9 1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編《香港文學》的甘若

•劉以罃.

辦《香港文學》有兩個宗旨:(一)提高香港文學的水準;(二)

將各地華文文學當作有機的整體來推動。

有人問我:「一本文學雜誌怎麼可以有兩個宗旨?」

我回答:「一本文學雜誌不但可以有兩個宗旨,而且可以有兩個

以上宗旨。1921年,鄭振鐸、耿濟之等將《小説月報》改組為文學研

究會的「代用會刊」,就定下三個宗旨:(一)創造新文學,(二)介

紹西洋文學,(三)整理舊文學。

經過解釋後,我以為《香港文學》的編輯方針已得到讀者的認

同。可是,到了 1987年1 2月1 7日,蕭銅在《香港文學》與香港作家

聯會合辦的「歡迎來港作家茶話會」上提出另一個問題:「《香港文學》

雜誌上,我看很多不是香港作家的作品……」

簫銅的指摘顯然對我的意圖有錯誤的理解,使我不能不作出如下

的辯答:「三年前,我辦《香港文學》,將團結各地華文文學作為辦

刊宗旨,有兩個主要動機:(一)華文在某些地區受到排擠,甚至被

禁止公開使用,得不到健康的發展;(二)香港是東西文化的交叉

點,與各地華人社會都有接觸,有足夠條件在推動華文文學上起重要

作用。」

簫銅聽了我的解釋,點頭表示領會悟解。

隔了幾個月,梁錫華在中文大學舉辦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上討論《香港文學》時,提到一位新加坡讀者對《香港文學》的批評。

梁錫華説:那位讀者認為《香港文學》辦得很好,只是刊登香港以外

地區的作品較多,內容與刊名不合。

説《香港文學》內容與刊名不合,與簫銅的錯誤理解十分接近。

為了使讀者明白《香港文學》的編輯方針,我在《香港文學》第四十

P:439

編《香港文學》的甘苦 913

九期的「編後記」中,作了兩點解釋:(一)香港作家的流動率很高。

目前居住在台灣高雄的余光中;居住在英國的桑簡流;居住在加拿大

的盧因、梁麗芳、陳中禧;居住在美國的陳若曦、葉維廉、柯振中;

居住在法國的郭恩慈、黎翠華;居住在菲律賓的文志;居住在巴西的

劉同縝;居住在新加坡的力匡;居住在上海的柯靈;居住在北京的葉

君健、端木蕻良、驗賓基、蕭乾、媽亦代;居住在廣州的黃秋耘等,

過去都曾在香港做過文藝工作,為繁榮香港文學作出了貢獻。《香港

文學》刊登這些作家的作品,可以加深讀者對香港文學的認識,是優

點,不是缺點。

(二)《廣州文藝》可以刊登香港作家的作品;《新加坡文藝》可

以刊登印尼作家、台灣作家、香港作家的作品;《特區文學》可以刊

登台灣作家、印尼作家、香港作家的作品;《亞洲週刊》可以刊登關

於「歐洲海豹」的文章,為什麼《香港文學》不能刊登其他地區的華

文作品?

我作了這兩點解釋後,大部分讀者終於接受我們的辦刊宗旨與編

輯方針,承認《香港文學》的做法是一種必須,使我們可以按照既定

意旨謀求健康的發展。

可是,嚴肅文學雜誌是小眾讀物,在商業社會謀求發展,並不容

易。不説別的,單是請書報社代理發行,就需要每期繳付兩千元,作

為發行費。書報社的規定,使難辦的嚴肅文學雜誌更加難辦。《香港

文學》為爭取銷售空間,除接受書報社的要求外,還要設法在海外建

立更多的發行渠道。

《香港文學》創刊後,每期的實際銷數在一千五百左右,與同類刊

物相比,應該算是不錯的。只要能夠建立健全的發行網,情況必可改

善。問題是:《香港文學》在部分地區的發行渠道並不通暢。有些代

理,雖然講明每隔兩個月或半年結算一次,到了結算的日子卻採取不

理不睬的態度,拒絕將應付的書款匯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我們的

信念沒有動搖’也找不到任何辦法可以將困難轉化為有利條件。

《香港文學》的處境越來越困難,有人擔心《香港文學》會在逆境

中喪失生存的條件,誠摯地勸我改變既定方針,以部分篇幅刊登迎合

大眾口味的東西,如低俗的廉價小説與供人消遣的色情文字,藉此爭

P:440

9 1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取較多的讀者,擴大銷售量。

這個建議雖無惡意,我卻不敢接受。

我不願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任由嚴肅文學的價值被商品 扭

曲。嚴肅文學是社會的健康精神食糧,所具價值必須受到尊重。我辦

《香港文學》,因為我認為嚴肅文學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非有不

可的東西,明知艱難險阻,也希望能夠用薄弱的力量為這個商業社會

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但是,愛好嚴肅文學雜誌的讀者為數不多,隨著時光的流去 ,

《香港文學》的銷售量不但不增,反而逐漸減少。友人再一次勸我改變

原定的編輯方針,用部分篇幅刊登文字商品,吸引較多的讀者。我很

執拗,寧願繼續在崎幅小道上行走,忍受被前草棘木割傷的痛苦,不

肯讓《香港文學》與庸俗結合。

幸彪認同我的做法的人並不太少,尤其是世界各地的作家,知道

《香港文學》的繼續生存已受威脅,都肯伸出手來攙扶。有的作家願意

將稿費轉為訂購《香港文學》之用。有的作家為《香港文學》在當地

尋找代理。有的作家出錢訂購多份《香港文學》贈送親友。有的作家

在當地的報刊上發表文章向讀者推薦《香港文學》。有的作家幫助組

稿。有的作家來港公幹或路過香港時抽空到雜誌社來問我有什麼事情

需要他或她做。此外,有幾位香港作家,在到外地去參加學術研討會

之前,總會來購買幾十本甚至上百本《香港文學》帶到外地分贈朋

友,為《香港文學》做一些推廣工作。

最令人感動的事情,是天高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給我們的幫

助。該公司為表示對《香港文學》的支持,除付錢訂購《香港文學》贈

送國內部分大學圖書館外,還在《香港文學》九十七期(1993年1月

號)刊登廣吿,聲稱:凡國內各大學圖書館未曾收到贈書而有意索取

《香港文學》,可具函向該公司申請,該公司樂意免費贈閲。

天高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並非文學圈內人,作此決

定’純粹基於一個動機:「《香港文學》1985年1月創刊迄今歷時八

年,蜚聲海內外文壇,不愧為一本世界性中文文藝雜誌,值得推薦給

廣大讀者欣賞閲讀。」

這件事,使我們得到很大很大的鼓勵。

P:441

編《香港文學》的甘苦 915

不過,在商業社會辦嚴肅文學雜誌,前棘載途,障礙很多,不僅

需要讀者的支持與幫助’還需要運用新的編輯方針與方法去產生好的

內容與形式,使雜誌能夠在形狀與實體上都有特色,擺脱市場供應的

約束。基此理由,《香港文學》一開始就採取近似畫刊式的設計,藉

此增加版面的生動性’呈現全新面貌。至於內容方面,我將世界華文

文學當作一個有機整體來推動,與各地華文作家攜手邁進,合力為華

文文學的發展作出貢獻。這種做法,與傳統文學雜誌的內容有頗大的

差異,可以説是一個新概念的實現。

經過十四年的努力,我們總算在這方面取得一點成績。十四 年

來’世界各地的學者、作家、讀者不斷來信鼓勵我們,稱讚我們。這

些事實清楚顯示:境遇有逆有順,只要甘願受苦,有時也會嘗到如薺

之甘。但是’編《香港文學》終究是一份苦工’即使甘來,苦是不會

盡的。金融風暴使《香港文學》失去不少訂戶。此外,有些作家不理

我們每期在「編後記」刊出的聲明,依舊將已經發表過的文章寄來,

嚴重打擊了《香港文學》的獨特性。

P:442

44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余光

余光中,192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台灣

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奧華大學碩士。歷任台

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敎授。數度任美國大學客

座敎授。1974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敎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外文系講座敎授。曾任

中華民國筆會會長。余氏著作十分豐富,詩集有

《五陵少年》、《蓮的聯想》、《敲打樂》、《紫

荊賦》等十多種,散文集有《逍遙遊》、《聽聽

那冷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等多種。翻譯有詩歌、戲劇等多種

余氏曾獲多項文學獎。

3

——討諭香港文學的胸襟

因政治而分,因文化而

P:443

因政治而分,因文化而合——討論香港文學的胸襟 917

因政治而分,因文化而台

—討諭香港文學的胸襟

•余光中•

「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在一九九九年的今天召開’是世紀末的回

顧與展望。

在言寸論香港文學時’免不了要界定什麼是「香港文學」,誰是「香

港作家」。我想,在各種條件之中’反映香港的作品是不是該算香港

文學?我離開香港十三年,寫了不少詩文想念香港,大概也應該算作

香港文學的一部分吧?九七年的「香港文學節」上’我提出一篇論

文,《紫前與紅梅如何接枝?》’講香港文學如何匯入中國文學這個

大家庭中。在文中我談到,九七之後香港人就是中國人,而且本來就

是中國人,那麼九七之後香港作家是否就是中國作家呢?原則上’應

該是的。不過馬上就發生問題了 :「香港作家」是哪些人?誰是「香

港作家」?變成「中國作家」之後,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中國作家」?

中國會接受什麼樣的人來當中國作家?在文中我談到一個問題,也許

愛國的要求是一個條件,而愛國又是種很難界定的感情’這感情有許

多不同的表達方式’或是正面的,或是側面的’甚至是反面的。就像

戀愛時説「我愛你」’那是愛;但有時候説「我怨你」、「我恨你」’

那裏面也有愛呀!所以愛國的內容很複雜又很深刻。就像蘇東坡,他

的好作品都不是寫四川的;梵谷的名畫都不是畫荷蘭的。從文學史藝

術史的各方面看,這愛國的作家該如何定義?

香港作家變成中國作家,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可是在台灣’問

題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台灣有一些作家認為:不要接枝’根本是兩棵

樹,不可以談接枝的事情’ 一談接枝就有問題了。台灣曾經有「大陸

熱」’現在卻降溫了。有不少台灣作家’尤其是本省籍的’「在地不

P:444

9 1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作連理枝」。甚至有人認為,台灣新文學比五四發生得更早,是單獨

地發生的,這些都引起很大的爭論。最近台灣文壇有一件大事,就是

《聯合報》出面來舉辦「台灣文學經典」的評選,選出三十本文學作

品,包括小説十本,散文七本,詩七本,戲劇三本,評論三本。結果

引起了台灣一些作家或者團體的恐慌和抗議,他們召開了一個「搶救

台灣文學」記者會,會上提出:這些「經典」是誰的「經」,為何成

「典」?他們認為許多台灣文學名家都被排除在外,所以此舉危害台灣

文化及文學,是一場陰謀,旨在集體地製造台灣文學史。而且説,這

一百多位參與挑選經典的人,大多為現在台灣各大學任敎的敎授,他

們基本上都是舊思維結構下的產物,很多人熟悉的是外省籍作家的作

品,比如白先勇等,其中有台灣意識的很少。結論是,他們不承認這

些是「台灣文學」經典,這個活動應該取消。在諸多爭議之中,最引

人注目的是張愛玲成了台灣作家,但張愛玲其實與香港的關係更深。

她最熟悉的當然是上海,其次就是香港了。她是港大的學生,她的

《傾城之戀》等作品寫香港,後來又在美新處做事,也是在香港。台灣

她只去過幾天,也沒寫過台灣,也不那麼認同台灣,可是她對台灣作

家的影響很大,很多人私淑張愛玲。甚至我的一位朋友,詩人陳芳

明,他做過民進黨的宣傳部主任,也非常推崇張愛玲。張愛玲是跨族

群的、為大家所公認的作家。這是一個特別的現象。

現在在台灣,如果你説自己是中國作家,那是蠻刺耳的;但是如

果你説自己是台灣作家,又要給人看成是來篡奪台灣文學的正統:你

憑什麼又是台灣作家了呢?這個觀念陳芳明也曾提出過:從前「中國」

是一個圖騰,現在台灣又是一個圖騰,變來變去。當然並不是所有的

台灣作家都要排斥中國,比如陳芳明、黃春明。我有時反躬自問:你

到底是哪裏的作家?有趣的是,我一出台灣,就被認為是台灣作家

了,比如來香港,去大陸’去馬來西亞、新加坡,大家都説,哦,台

灣作家來了。可是我一回到台灣,就變成了外省作家。我的身份是曖

昧而奇怪的,但我內心認為,我不單是台灣作家——我當然是台灣作

家——而且我也是中國作家,更且是中國作家。同時我也願意做香港

作家,我的很多作品是在香港寫的,也是寫香港的,對香港有真感

P:445

因政治而分,因文化而合——討論香港文學的胸襟 919

所以,文學一方面超越政治 ’ 一方面又跟政治千絲萬縷糾纏不

清。從五四到現在,都是如此。我有時候很羡慕徐志摩’他躺在浙江

硤石的故郷,墓碑上只書「詩人徐志摩之墓」’很瀟洒。我想這就很

夠了。其實很多國家的作家都有這個問題’也不止在今日中國。比如

説拜倫’當然是英國作家了 ’可是他死後一百五十年,倫敦的西敏寺

才將他的孤魂領回家來,供於地碑,因為這個人,生前罵朝廷’得罪

敎會,又有亂倫之行。王爾德更不要説了 ’ 一百年前犯了那麼大的

罪,可是現在卻又變成某種先烈了 ’所以西敏寺長老們又心軟了,把

敎堂彩窗上的一塊淺藍玻璃窗拿來紀念他。一個國家的文化,包括文

學,就像一個媽媽’有時候不認她某一個孩子’可是過了百年、千

年,所有的孩子都回來了,變成文學、文化的一部分。我想中華文化

是兼容並包的’絕對不會對孩子們有任何偏心。帝國可以崩漬’政治

制度可以消失,可是語言和文學長存。我們兩岸三地,甚至來自世界

各地的華文作家、學者,目前不就是因政治而分’可又因文化而合?

我們現在所以濟濟一堂,正因為有中華文化這一母體存在。

我覺得,一個人愛中國’不等於反台灣;愛中華文化’不等於反

台灣文化。文學活動不是同郷會的活動,文學雜誌不是同鄉會會刊。

中華文學,或者説中文文學,我看就像一棵樹,樹有很多年輪,自內

向外推展,形成一個個同心圓,無論外面有多少圈,無論你的認同有

多少層次’都可以同時存在於一棵樹上,而中間那個核心,就是中

文。就現在面對的論題來説,我們討論香港文學的胸襟’也應該如此

包容而超越。

P:446

9 2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 >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曾敏之

曾敏之,袓籍廣東梅縣,三十年代即從事文學創

作活動,抗日戰爭年代轉入新聞工作,活躍於西

南大後方。曾任香港《文匯報》代總編輯、評論

委員會主任委員、文匯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中國

作家協會會員、暨南大學與同濟大學客座敎授、

廣東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華橋大學名譽研究

員、香港作家聯會創會會長。著作有《望 雲

海》、《文史品味錄》、《文苑春秋》、《聽濤

集》、《春華集》、《詩的藝術》二集、《觀海錄》

敏之雜文卷》、《曾敏之散文選》、《曾敏之文選》

賞舉隅》、《古詩擷英》等。

:遇舊》、《曾

《古典文學欣

關於研究香港文

P:447

關於研究香港文學

關於研究香港文學

•曾敏之•

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的舉行,不論在研究、創作上都將是一個里

程碑,具有跨越世紀、展示美好前景的意義。

從太會所發《香港文學概説》一文中可以看到評語:香港文 學

三、四十年代空前繁榮,八、九十年代交流研究擴大’收穫至豐。這

是符合歷史與現實的。

如果回顧對香港文學研究的歷史,就已取得的成就而論,可以説

近二十年來有著突出的表現。

遠在1978年,正是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之時,經過近三十年的

閉關鎖國,當時內地文化學術界對於港澳台地區文學的狀況,幾乎一

無所知。而處於特殊位置的香港,卻是海峽兩岸和海內外文化的交匯

之地。是年冬天,我應邀回廣州參加廣東省文聯重新恢復活動而召開

的第一次創作會議,由於我從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有過三出四進香港

的關係,對香港有一種情結,在大會作了題為《面向海外,開展文學

交流》的發言,呼籲內地文學界要關注和重視港台與海外華文文學,

開展交流活動。在《花城》雜誌創刊號上,我發表題為《港澳與東南

亞漢語文學一瞥》的文章’接著又以《海外文情》為總題在北京、上

海和廣州的報刊上陸續撰文介紹港台與海外華文文學的狀況與動態。

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對於港台和海外華文文學的介紹和研究工

作,就很快從廣東、福建、上海和北京推向全國各地了,港台與海外

華文文學界與中國大陸文學界的學術交流活動也日益蓬勃展開了。自

1982年起每兩年一屆,已先後舉行了九屆港台與海外華文文學國際研

討會,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開拓研究方面,內地學者在困難的條件下,是作出了成績的,

研究香港文學及研究香港作家作品的專書,先後出版了數十種之多。

P:448

9 2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直到九七年還出版了《香港文學史》。

無庸諱言,所有出版研究之作,是存在粗疏、片面的缺點的,因

為當年的政治環境對外匯實施管制,難於取得外匯以購買境外的文學

資料;進口圖書限制較嚴,也難於選購圖書進口;長期的隔絕,也形

成對香港文學調研、黃集資料上的困難。

今天檢視內地研究香港文學的往績,我認為應抱持平態度,應體

察時代環境、背景作出公允的評價。就以由劉登翰先生主編的《香港

文學史》而論,集熱情關注香港文學各學者之力,編纂六十萬言的專

著,可説是蓽路藍縷的經營,也是尚無前例的嘗試,缺失、錯誤是不

可能避免的。如何評價過去研究香港文學的得失,有賴忠實的文學批

評。我相信有修養、有觀察力的文學史家是會作出明辨的判斷的。

這次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的召開,有海內外的學者、專家薈集一

堂,可斷言必能把香港文學的研究提高到預期的水平,有助推動創

作,也有助於對香港文學發展進程的正確理解。

值得強調的是,香港是東西方文化的匯合點,香港文學在創作流

派上是曾受西方影響的。但是黃國彬敎授提供的論文,以及他提出香

港文學不僅吸收西方傳統中有益的東西,也要吸收東方傳統的精華。

我很贊同他的觀點。香港已歷百年搶桑,如今面向國際風雲,香港文

學應有新的劃時代的作品問世。如要進入世界文壇,則繼承傳統的優

點,體現民族風格,是創造卓越的藝術珍品所不應忽視的。

P:449

關於香港文學史料的整理 923

盧J聿鏖、黃繼持

盧瑋變,筆名小思,原籍廣東番禹 ’ 1939年生

於香港。196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中文系,翌年入羅富國師範學院進修,獲敎育文

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任

研究員。1981年獲香港大學哲學碩士。曾任多

家中學中文敎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敎

授。作品有《路上談》、《承敎小記》、《不遷》、

《香港文縱》、《彤雲箋》、《香港文學散步》、

《香港故事》等。並編有《許地山卷》、《茅盾香港文輯》、《舊路行

人一中國學生周報文輯》、《香港散文選1948-1969》、《不老的緣

思——中國現當代散文理論》、《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選》、《早期

香港新文學資料選》、《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

《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等。

黃繼持,袓籍廣東中山人,1938年生於香港。

香港大學文學士、碩士。1965年起任敎於香港

中文大學’現為該校中文系敎授。曾先後與友人 二 :

創辦《文學與美術》、《八方》等雜誌,兼任《八 :

方文藝叢刊》總編輯。所撰學術論文、文藝 評 .

論,結集成書者有《文學的傳統與現代》、《寄 ’

生蟲》。合著有《追跡香港文學》。此外編有:《現代中國詩選》、

《茅盾香港文輯》、《溫健驟卷》、《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選》、《早

期香港新文學資料選》、《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 品

選》、《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香港小説選1 94

8 - 1969》

等(以上合編)、與《中國近代名家著作選粹——魯迅卷》。

關於香港文學史料的整

P:450

9 2 4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關於香港文學史料的整理

黃纖持•

在香港文學的研究中,一個重大的缺憾就是資料的收集整理 不

足,而這又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多年積累與尋索的基礎上,我

們與鄭樹森敎授合作,於九八年十二月已經出版了《早期香港新文學

作品選》及《早期香港新文學資料選》(1927 - 1941), 九九年七 月

還將出版一套國共內戰時期(1945- 1949)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的作

品及資料選編。這兩套書的出版,應能補充一些香港文學史料上的空

白。從1927年到1949年,除了日本佔領時期的三年零八個月,香港

新文學的作品和相關材料都作了初步整理。缺點雖在所難免,不過它

們並非普及讀物,而是給研究者或一些有心人去看的,希望大家對不

足之處多多包涵。

為什麼我們著眼於「新文學」呢?我們知道,香港大半個世紀出

現的作品並不只是新文學,可以説通俗文學數量龐大,還有不少舊體

文學。因此,要談香港文學全貌,「新文學」絕對不能概括。那麼’

為何不用「現代文學」這一概念呢?那是因為,如果作為一個時間觀

念,「現代」之上限下限的界定頗有爭議;如果以此表述作品的性

質’則「現代性」亦可存在於某些通俗文學中。所以我們還是選取中

國習用的「新文學」一詞之所指來作為編選的範圍。這並不表示我們

認為通俗文學、舊文學就沒有價值,這一點應該向諸位説明的。

這兩套書的資料,都是從當年的報紙、刊物以及單行本鬼羅而

來,但鬼羅之後,尚須鑑定,情形相當複雜。舉一個例子來説,在國

共內戰時期文學資料選中,就有一個「文化漢奸」的問題,即日佔時

期的香港,有一些文化人附敵「下水」了,其中涉及好多人,其中有

的尚無定論。如何之處,頗費思量。最後我們還是決定設立這一節,

因為我們覺得,「史料」畢竟不等於「史」,應儘可能多地提供史料

P:451

關於香港文學史料的整理 925

給將來寫史的人作參考。

鑑定資料是一個問題,編排資料也是一個問題。有些是始料未及

的。比如涉及到文藝觀點上的左、右、中,我們很希望能平衡地放入

書中,以客觀材料展示當時香港文壇的面貌。但很多人看了以後,卻

認為左派份額太大,是否選者存有偏見。其實當時左派文化人來港既

多,他們的作品的質量也大多高於其它方面的文化人的作品。

我們所做的新文學作品和資料選編,首先是作為一個文化現象而

加以對待的•所以讀這些材料,可能覺得很枯燥,缺乏藝術性’與同

時期內地的創作相比只是二三流。雖然我們想淘沙見金’但是否淘到

了金,則很難説。我們是將這些東西作為文化史料貢獻給大家的,而

不是推薦所謂文學精品。一句話’它們的文獻性要高於文藝性。

我們所整理的香港文學資料,或可幫助研究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

有所訂正。比如1927年魯迅來香港,當時的情況,尤其各方面的反

應,以及事件的意義,我們開始是比較模糊的。現在看這些資料就相

當有趣。當時香港所記錄的魯迅的演講辭,與收在《魯迅全集》中的

是有些出入的。而後來的《伴侶》、《紅豆》等刊物的創辦,是否由

於魯迅的演講引起,或是由於別的方面的原因’都可以重新加以探

討。又比如1937年全面抗戰,內地不少文化人來到香港,造成文藝活

動的蓬勃,但我們是否可以説’這是「在香港的」文學活動’而並不

是「香港的」文學活動。當時左派右派文化人都在港有活動,反而本

土作家走向了邊緣,活動不多。這時期香港的文學活動好像是北平、

上海等地文學活動的延伸,因此它是中國文學重要的一個部分。

我們希望作品與資料這兩套書’大家能夠配合著讀,既不是只看

作品,也不是只看資料。這樣合讀的好處是可以明暸這些作品是在何

種環境和政治條件下出現的。特別是國共內戰時期’在香港的許多左

翼文藝政策,影響了日後的中國大陸的文藝取向。這是讀這兩套書應

予注意的。

P:452

92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

9 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潘亞歐

潘亞暾,1931年生於福建泉州(原籍南安縣)。

六十年代起,先後任敎於貴州大學中文系、貴定

師範學校和齡南民師。 1980 年任暨南大學中 文

系敎授至1995年退休。1996年春定居香港,仍

任暨南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迄

今。編著出版有《香港作家剪影》、《台港文學

導論》(全國高校文科敎材)、《海外華文文學

現狀》、《香港文學史》(與汪義生合著,獲第

十一屆中國圖書獎)等三十種 。

關於《香港文學史》的編

P:453

《香港文學史》的編寫

關於《香港文學史》的編寫

•潘亞歐•

早在四十年代末,我就開始閲讀侶倫的《窮卷》和黃谷柳的《蝦

球傳》等香港文學作品。1950年夏我離港赴穗讀書’仍接觸香港文

學,我的老師鷗外鷗、李育中、陳蘆荻、秦牧、杜埃、華嘉、陳殘

雲、黃寧嬰等都曾是香港作家,後因眾所周知的原因,中斷了香港文

學研究與交流。改革開放後,為了圓這一少年美夢’我制定了「一家

兩制」的具體方案’全家定居香港’我獨居暨大任敎,闖開禁區’研

究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以填補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之空白。得天獨

厚,1983年夏我來港探親三個月’走訪了八十八位作家學者,獲得大

量圖書資料,建立了良好關係,並有了豐富的感性認識。

八十年代初內地文界對台灣已有所了解,而對香港的認識還停留

在「文化沙漠」的階段。我希望在這方面做些溝通、引進、交流工

作,於是大寫特寫香港文學評論文章’並率先在暨南大學開設了一門

「香港文學」課,用事實來駁斥「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讓論。

我意識到,在這種情勢下,對香港文學的評介不能老是停留在

「掃盲班」的水平,應當不斷向縱深突破,於是產生了寫一部系統的評

介香港文學專著的想法’那是八十年代中。我想通過這本書幫助內地

讀者系統地了解香港文學的歷史和現狀。我與汪義生一同苦幹了幾

年,終於1992年寫出了《香港文學概觀》初稿。此書五十多萬字’對

香港文學各個時期的發展脈絡作了一番梳理’展示了香港文學燦若群

星般的作家隊伍和多姿多彩的創作成就’已有了「文學史」的框架。

但它還稱不上文學史’不過,這本《概觀》如能對別人寫香港文學史

有所幫助,我就很滿足了。

《香港文學概觀》只是一個粗还’我們要將這個粗还加工成一件精

美的作品。為此我們夙興夜寐’苦幹了三年’ 一部六十五萬字的《香

P:454

9 2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港文學史》終於在1997年1 0月面世。為了確保質量,我們沒有在七

月回歸慶典之前出版。全書在佈局上將香港文學史劃分為「現代文學」

和「當代文學」兩大部份。在第一部份中,把香港文學史放在中國現

代文學史的總的格局中加以論述,把這一時期的香港文學的發展歷

程、演變狀況和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論述,置於整個現代文學發展中來

考察、分析。第二部份則著重反映香港文學的獨特風貌,結合對作家

作品的介紹和分析,寫出各種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此消彼長的過程,

勾劃各種文學體裁、題材、語言以及各種表現手法、風格演變的軌

跡。我們認為文學史就像一條長河,是無法切割開的,因此,在這部

文學史的體例上,我們試著改變通常的把文學史分為「概述」和「作

家作品論」兩大塊的寫法,而是以史為線索,從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

著手去分析各種重要的文學現象,一則從縱向上勾勒文學發展的進

程,再從橫向上展示各個時期文學創作的面貌,通過點面結合的方

法,對紛繁複雜的文學現象進行全面的概括和梳理。

這本《香港文學史》榮獲1998年揭曉的「中國圖書獎」。如果沒

有香港作家創作的這些輝煌的文學成就,何來這部《香港文學史》?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清醒地看到,這本文學史還有不盡妥當和完善之處,對一些文

學現象與作家作品的評價還存在偏頗、失誤或可商榷之處。例如,對

本土作家的研究還不夠深透;對過渡期文學,由於距離太近’缺乏沉

澱,看不太真切,錯誤在所難免;對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很少前後

左右的比較、對照,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説,寫文學史無論花了多大

的氣力,永遠是一項遺憾的文化工程。

P:455

香港文學之包容性:放眼世界與古典傳統之再書寫 455

鍾玲

鍾玲’廣州人,1945年生,台灣東海大學

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

曾任敎紐約州立大學、香港大學,現任高雄市中

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擅詩歌與小説創作,並從

事翻譯、編劇等工作,有學術著作《現代中國繆

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1 98 9 ’台北聯

經)、《美國詩與中國夢:美國現代詩裡的中國

文化模式》(1996,台北麥田)。

香港文學之包容性:放眼世界與古典傳統之再書

P:456

9 3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香港文學之包容性:放眼世界與

古典傳統之再書寫

•鍾玲•

香港文學之包容性特別強,這是針對其他地區的華文文學而言。

它不但對於國際文學的新興潮流廣泛吸收,且常寫香港以外的體裁,

表現了對地球村各地鄰居親切的關懷。且其對中國歷史傳統之再書

寫,內涵豐富,手法多式多樣。

香港文學對世界前衛文學、新興文化潮流之吸收力,非常之強。

鄭樹森在《讀西西中篇小説》(載黃繼持、盧瑋變、鄭樹森編:《追跡

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一文中説,西西在六

十年代為《中國學生週報》負責撰寫《電影與我》專欄,她自己也寫

電影劇本,故她的小説《東地故事》等用了西方的電影手法。(181 -

183)。梁秉鈞在《香港小説與西方現代文學的關係》(陳炳良編:《香

港文學探賞》,台北:書林出版社)一文中説,由五十年代到八十年

代的同仁文藝雜誌,很多效力於介紹世界新興文學,如《文藝 新

潮》、《新思潮》、《好望角》、《中國學生週報》、《盤古》、《七

零年代雙週刊》等等,且許多作家吸收了這些新文化思潮,如吳胞斌

的小説就深受拉丁美洲小説家如馬奎斯與雷斯•盧沙的影響。

此外,也斯,即梁秉鈞,的作品也具實驗性,對西方以及拉丁美

洲文學及藝術潮流都能加以運用。詩人黃國彬則深入鑽研彌爾 頓

Milton及但丁Dante的作品,自己的寫作也師法之。新一代的作家如

董啟章的小説《安卓珍尼》中便巧妙地運用西方女性主義的許多概

念。

香港作家之作品更有其不可望其項背之國際性,小説中的主角常

常非香港人’也非華人,而是他國他族的人,且作品不一定影射香港

P:457

香港文學之包容性:放眼世界與古典傳統之再書寫 931

處境。如西西的《瑪利亞》,女主角為法國修女,男主角是科西嘉島

人,當了法國的僱傭兵,地點是非洲丹利維爾城的敎會醫院,小説中

沒有任何華人。辛其氏的《青色的月牙》寫非洲荒野的弱肉強食。吳

照斌的《暈倒在水池旁邊的一個印地安人》之主角為一美國的印地安

人•這種以其他邊緣的國族為體裁的現象,無論在台灣的文學或大陸

的文學中都非常少見。何以香港文學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想這與香

港本身之國際性有關。許多歐美人士以香港為家,為永久居留地,香

港有英文報、英文電視台、英國的法制,其本身就是一個地球村,作

家感受到這種氣氛,則不但自認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且能為第三世界

之邊緣國族設身處境。對其他民族的思想與生活方式也有強烈的好奇

心。

香港文學還大量地、自然地吸收中國傳統文化,方法多式多樣,

內容豐富。台灣文學有部分創作者因有本土化之趨勢,對中國傳統多

少有抗拒心態,因而較少吸收採用傳統文學。香港的情形完全不同,

在1997年以前,對中國之歷史文化有依戀回歸之心,這種祖國戀心理

便顯現在文學作品之中。黃繼持在《化故為新:香港現代文學與中國

古典關係漫談•》(載《追跡香港文學》)一文中説:「劉以®之《寺內》、

《蛇》、《卿蛛精》把中國傳統之歷史故事或傳説加以改寫」;也斯以

漢魏小説方式,加上現代意識,寫成《養龍人師門》及《玉杯》;而

溫健驟的詩《銅騎悲》及《大招——悼屈原》則「盈溢著歷史文化意

蘊的雅詞中,透顯出生命的自傷國族之憂患感。」

香港文學中,採用中國古典文學典故及再書寫古典文學的作品之

例子比比皆是。黃國彬、胡燕青、王良和從中國古典文學中大量吸取

養分,注入自己的詩作之中。西西則用不同於往昔的角度來重寫歷

史:《龍骨》即由小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安陽甲骨之發現經過;《哨鹿》

不但寫清朝皇帝與帝國的故事,也寫清朝小老百姓阿貴及其子阿榛的

故事,並巧妙地安排兩條故事線的交叉,此小説有歷史的考據,也有

現代的思維,是一部成功的新歷史小説。香港新一代作家還喜歡再書

寫中國古代神話,通常敘述者的意識能來回穿梭古今。董啟章的《少

年神農》大量使用中國古代神話為素材,並以神農為第一人稱,穿越

古今,他既然是遠古時代的神農氏,又時而是現代香港大學的學生。

P:458

9 3 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陳寶珍1996在《香港文學》(一四三期)刊出的小説《一次談話的補

充説明》則由女性主義的角度巔覆及再書寫古代神話。因現代女子感

受到傳統對男女角色之定位用了雙重標準,即年長之男子與年青的女

子相配,年長的女子與年青的男子則不相配。小説中的敘述者對此性

別角色界定作質疑,並改寫織女與牛郎的神話,以及改寫嫦娥與后界

的神話,此小説運用及改寫的古代神話,相當有創意。

以下用四點來分析何以香港文學如此富於包容性,能放眼世界’

能把中國古典傳統豐富而創意地加以再書寫。

(一)香港久已為國際都會,為有各國人久居之地球村。大會堂及

藝術中心有國際一流的人文藝術活動節目。文藝界辦的同仁雜誌中,

又多介紹世界文化及文學之新潮流,為培養作家之國際觀的有利之溫

床。

(二)香港文學幾乎沒有什麼政治包报,——1997年以後,希望

也不會有——不像在1976年以前的大陸’文學是要為某一個社會階級

服務,故有很大的政治包揪。香港也沒有因為政治運動而形成文學運

動,而在台灣,台獨意識就影響到本土化文學運動。因為香港的作家

沒有政治包揪,所以要寫什麼,就可以寫什麼,沒有人干涉’也沒有

壓力,所以他們可以自由地放眼世界,也可以自由地採納傳統。

(三)在八十年代以前的香港作家,如果寫嚴肅文學作品,沒有什

麼發表園地,出書機會更少,也沒有很多讀者,雖説比較寂寞’但也

有很大的自由,可以純粹為寫最好的作品而寫作。反觀台灣,這數十

年來作家的出書機會多,可刊作品之副刊、雜誌也很多,稿費也相當

不錯,出書的銷售市場也不錯,此外還有各種文學獎’獎金很高;台

灣作家努力寫作,固然收入不差,但相對而言,作者會很受讀者口味

的影響,編輯要求的影響,寫作時’有時不考慮如何寫最好的作品,

而是先考慮副刊要哪類文章,哪種長度的文章,文學獎寫哪種小説最

易得獎等等,這些考慮會影響及傷害真正的創意。

(四)香港方好出現一批具有個人才華、自我要求高、胸襟寬闊的

好作家,對世界的文化及文學潮流,他們持開放態度’而且不斷地拓

寬視野,多方吸收。他們能突破地域觀念,關心其他地區需要關心的

人。他們對中國古典文化文學傳統沒有心結,可以自然地接受採納,

P:459

香港文學之包容性:放眼世界與古典傳統之再書寫 933

或巔覆性地改寫,賦古典文學傳統以新的面貌,把古代傳説、神話與

新的思想合而為一。

十多年前我讀這些胸襟開闊的香港文學作品,我為之驚難,今日

讀新一代的作家,仍是佩服。

P:460

46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黃維樑

黃維樑 ’ 1947年出生,廣東澄海人。香港中文

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一級榮譽學士,美國俄亥俄

州立大學文學博士。1976年起至今任敎於香港

中文大學,期間曾先後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客座

副敎授、臺灣中山大學客座敎授、美 國

Macalester College韓福瑞客座敎授。現為香港 | ‘‘ ’

中文大學中文系敎授。作者對中西詩學及中國現 ,

代文學素有研究,著作頗多,包括《中國詩學縱

橫論》、《怎樣讀新詩》、《香港文學初探》、《古詩今讀》等多種

論著;曾編著書籍多冊,另有多本散文集行世。黃氏現為香港作家聯

會副會長,並擔任多個文學團體顧問。

P:461

香港文學的研究和推廣

香港文學的研究和推廣

•黃維樑*

〔編者按:這篇文章原為「專題發言」講稿。因為研討會上論文及

專題發言為數極多,而時間有限,身為籌委會秘書長,黃氏只好不安

排自己在會上作專題發言了。講稿則仍收於本辑之中。〕

香港文學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有種種式式的作品,有多元多樣的

作家和文學現象。這些,都引起過注意和談論。對香港文學的研 究

呢?大概七十年代就有了。二次大戰後出生的香港青年,在握筆 創

作、談文論藝之際,開始有本土意識,尋求歸屬感。大家好奇地問:

香港的詩、文、小説等等,特色如何?成就何在?與社會的關係又如

何?

八十年代開始,香港九七問題浮現,內地學者對香港的各種社會

經濟政治文化現象,愈來愈注意,「香港學」由此形成。一些內地學

者 , 非常專注,眼明手快,香港文學的研究展現了成果。潘亞嚷、 許

翼心、王劍叢、古遠清、袁良駿、劉登翰等等內地的學者,都先後出

版了專著。內地學者編選的香港文學作品集、編撰的香港文學史,以

及其他香港文學論評集,可以放滿一個書架了 。

香港的一些作家和學者,向來覺得本土文學生機活潑、表現 紛

繁,值得研究,值得讓港外的學術文化界認識,大家於是作個體戶或

集體式的努力,朝著上述的目標。曾敏之促進內地學者認識、研究香

港文學,劉以•在其主編的刊物上發表香港文學研究成果;本港學院

內外的批評家出版香港文學作品集,和香港文學評論集、資料集,凡

此種種,都顯現頗為蓬勃的氣象。論全面性系統性,論出版物數量之

多,香港的香港文學研究遜於內地的香港文學研究。不過,港內外的

第一本香港文學研究專著,是由香港學者撰寫、出版的,在八十年代

中期。八十年代起,香港政府的有關部門,覺察到洋紫前這市花,也

P:462

9 3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可象徵文學之花,於是開始舉辦多種文學獎和香港文學研討活動。市

政局和藝術發展局,都有功於香港文學的研究。

整理史料、析論作品、編選作品、撰寫文學史等等’經過這些研

究之後,我們知道香港文學量多質優,成就不凡。「質優」不是説篇

篇都如此,而是説香港文學有很多優質篇章,最好的那些,收在二十

世紀中國整體文學選集中,仍會光彩奪目。文學作品和工商貨品一

樣,都希望暢銷,最少是有若干銷量,於是講宣傳、推廣的手法。某

些魅力沒法檔的愛情小説,一出版就暢銷;某些魔力沒法檔的武俠小

説,出版後一直長銷。這類作品,不必讓文化界學術界的有心之士去

推廣、促銷。那些沒有這樣的魅力、魔力的作品,我們就要加一把勁

了。目前,很多受慷慨資助得以面世的作品,卻很難見世面,在商言

商的書店老闆,根本不「入書」,不讓它們在書架或書桌上有立錐之

地。我希望正在興建中的香港中央圖書館,能設立一個面積廣大的香

港文學展銷所,擺放香港作家新的、舊的書刊,讓受到輕視、歧視的

難銷書匯集於此,「大庇天下寒士」,減其愁顏之餘,希冀有一天遇

到知音,而展其歡顏。目前的市政局、藝展局以及非政府社團和個

人’都有推廣香港文學。然而上述的做法,似乎還沒有人提出過。

另一個推廣香港文學的有效方法,而且是更有效的,是在依照適

當比例的前提下,大量把香港的優異文學作品編入中、小學的語文敎

科書,或列為語文科補充讀本。早年的香港中小學敎科書,根本不選

香港作品;近年的選了,但很少。現在是集思廣益、製定標準、精選

作品、編寫敎材的時候了。香港的優秀作品,一旦受到少年青年學生

的「青睞」,印入他們的腦海中,他們獲益之餘,自然會對香港文學

產生好感,以後就可能關心香港文學、重視香港文學。

推廣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繼續資助報章的文學副刊,又如在大

學裏設香港文學課程;在本港推廣之外,還要向港外推廣。這些都不

及細説了。

P:463

附錄

1 . 研討會日 程

2 . 研討會與會者名 單

3 . 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和工作人員名單;論文集編輯名 單

4 . 有關研討會的介紹、報導、評 論

〔編者按:本研討會在四月中旬召開,會前會後,多種傳

媒報導有關活動 ’ 採訪有關人物,使研討會廣受注目 。

計本港報導本會之傳媒有《明報》、《星島日報》、《大

公報》、《文匯報》、《商報》、《經濟曰報》、《 信

報》、《文學報》、《作家通訊》、《新亞生活》、《中

大通訊》、《明報月刊》、《香港文學》、《當代文藝》、

香港電台等;内地有《羊城晚報》、

、《世界華文文學》;台灣有

新加坡有《新華文學》。在這一轉中,編者

選刊其中四篇 ° 〕

P:465

研討會日程 939

fijf討會日程(1999年4月15至17日)

C15-1A)袓堯堂

主禮者 :

主 席 :

開幕致辭 :

開幕式專題發 言

四月十五日(星期四 )

開幕式 9:00-10:30

金耀基敎授(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

周永成先生(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 )

梁秉中敎授(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 )

黃維樑敎授(研討會籌委會秘書長 )

金耀基敎授、梁秉中数 授

劉以會先生(研討會籌委會特別顧問 )

佘光中敎授(台灣中山大學講座敎授 )

全體與會者拍照 : 10: 10:30 - 10:45 3

0 -

〔15-2A〕袓堯堂10:45-12:15 主席:吳宏一

1 . 曾敏之:專題發 言

2 . 劉登翰:香港文學的文化身 份

3 . 曹惠民:香港文學與兩岸文學一體 觀

〔 15-3A 〕袓堯堂2:00-3:3 0 主席:劉紹銘

1 . 王晉光:王賴——香港作者鼻祖 論

樊善標

2.方志強

3 . 陳 子 善

黃世仲作品評 論

香港新文學的開拓者 - - 謝晨光創作初 探

C15-4A)祖堯堂 3:45-5:15 主席 鄭仕樑講評:陳國 球

1 . 古遠清:三十年來香港文學作品在内地的傳 播

2 . 陳志誠: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經驗 談

3 . 線家春:拓展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 秀

C15-2B)文研所126室10:45-12:15主席:張隆溪講PI

1 . 袁良駿:關於香港小説的都市性與鄉土 性

2 . 藤井省三:李碧華《胭脂扣》與香港意 識

3 . 董保中:愛情與香港的一九九七年:香港的回歸小 説

許子東

P:466

〔16-4A〕 I 堂 3:45-5:15 主席

黃繼持:專題發 言

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 態

香港小説的「生活語言 」

小思作品分析——論《彤雲笑 》

香港近親戀文 學

9 4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15-3B) 文研所126室2:00-3:30 主席:楊義講評:陳耀南

1 . 許翼心:辛亥革命與二十世紀初葉的香港文 學

2 . 王劍叢:對香港文學史編纂的思 考

3 . 李育中:我與香港三十年代文學的關 係

〔 15-4B 〕 文研所 126 室 3:45-5:15 主席:趙令揚講評:劉登 翰

1 . 李元洛:剪得秋光入卷來一一略論陶然的散 文

2 . 王一桃:香港文學中的現實主 義

3 . 方忠:香港當代文學的格局與走 向

四月十六日(星期五 )

〔 16-1A 〕 祖 堯 堂 9:00-10:30 主席:陳方正講評:胡國賢

1 . 楊義:文學香港在中 國

2 . 楊 I I 漢: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研 究

3 . 陳國球:鄉愁的追逐——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探 析

〔 16-2A 〕 祖堯堂 10:45-12:15 主席:丁邦新講評:顧健 行

1 . 何沛雄:學海書樓與香港文 學

2 . 李學銘: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專校園的文學活 動

3 . 黃坤堯:香港番馬劉氏四家詩 説

〔 16-3A 〕 袓堯堂 2:00-3:30 主席:金聖華講評:黎活 仁

1 . 朱楝霖:杜國威戲劇創作 論

2 . 何杏楓:姚克《陋巷》析 論

文 瑋宏惠

盧王陳

P:467

研討會日程 941

〔 16-1B〕文研所126室9:00-10:30主席:徐烈炯講評:潘亞徵

1 . 温儒敏:劉以營小説的「形式感 」

2 . 楊昆岡:徐舒後期小説的藝術特 色

3 . 鍾曉毅:從金庸小説看中國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 態

(鍾氏因事遲來港 ’ 此文實際上改在十七日下午宣讀。 )

〔 16-2B〕文研所126室10:45-12:15主席:單周堯講評:許子東

1 . 艾曉明:戲弄古今:讀李碧華的三篇小 説

2 . 許子東:略論近年來的香港短篇小 説

3 .西野由希子:開放的故事——西西

4 .張慧敏:虚構與真實:香港文學經驗中的「島與陸」

C16-3B) 文研所126室2:00-3:30 主席:陳炳藻講評:袁良驗

1 . 金宏達:從「遗民」到「移民」— —

以徐計、顏純釣與王璞的小説為 例

2 . 王毅:劉以會《酒徒》與西方意識流小説之比 較

3 . 陳潔儀:論余非小説中的「知識份子自省」和「人文關懷 」

(16-4B)文研所126室3:45-5:15 主席:潘耀明講評:黃坤堯

1 . 沈謙:評佘光中的〈沙田七友記 〉

2 . 林月秀:讀思果的散文《浮世管窺 》

3 . 許福吉:香港學者散文的理性與感 性

四月十七日(星期六 )

〔 17-1A 〕祖堯堂9:00-10:3 0 主席:張洪年講評••曹惠民

論香港環保題材的散 文

百花齊放——八九十年代香港雜文面 貌

3 . 喻大翔:梁錫華散文 論

〔 17-2A 〕袓堯堂10:45-12:1 5 主席:鄺健行講評:陳子善

P東耀南

黃國彬

黎活仁

香港大專敎師文言詩作的華夏情 懷

從近儉、遠 I 到 不 I : 香港作家與創作的三個階 段

古蒼梧作品的分 析

P:468

94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 17-3A 〕 袓堯堂 2:00-3:30 主席:顧龔子講評:黃國 彬

1 . 鍾玲:專題發 言

2.藍海文:關於新古典主義

3 .于日斤:《詩風•杜甫專號》淺析

〔 17-4A 〕 袓堯堂 3:45-5:15 主席:劉靖之講評:艾曉 明

1 . 味柄良:找尋身份的故事——王璞短篇小説主題新 探

2.璧華:香港小説中的煙花女兒形象

3 . 潘銘燊:香港作家在引用辭格上的實 踐

(17-1B) 文研所 126 室 9:00-10:30 主席:沈謙講評:黃維 樑

1 . 梁敏兒:懷鄉詩的完成:余光中的詩與香 港

2 . 李瑞騰:論温健驅《苦綠集 》

3

. 王良和:論黃國彬的心理定勢兼析〈聽陳營士的琴箏 〉

〔17-2B〕文研所126室 10:45-12:15主席:董保中講評:陳德錦

1 . 潘亞暾:專題發 言

2 . 施建偉:香港文學的中國性、世界性和香港 性

3 . 汪義生:從「龍香文學叢書」看香港文 學

〔汪氏因事未能來港,論文由他人宣讀。 〕

4 . 鄭振偉:《文壇》在香港文學史上之地 位

〔 17-3B〕文研所126室 2:00-3:30主席:陳志誠講評:梅子

1 . 陳浩泉:香港作家在加拿 大

2 . 潘碧華: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的影 響

3 . 陳強:卞之牀著譯在香港的出版與研究综 述

〔17-4B〕文研所126室3:45-5:15 主席:陳耀南講評:王良和

1 . 何金蘭:剖析羈魂〈一切看來是那麽實在〉一 詩

2

. 胡國賢:七八十年代香港新詩中的傳統與現 代

3 . 王偉明:論八十年代香港都市詩及九七問 題

P:469

研討會與會者 943

研討會與會者

〔甲部:這部份的與會者,或發表論文,或作專題發言〕

大陸

楊義(中國社科院)

楊匡漢(中國社科院)

袁良駿(中國社科院)

溫儒敏(北京大學)

金宏達(中國華橋出版社)

陳子善(華東師大)

施建偉(同濟大學)

汪義生(同濟大學,因事

未能來港)

葛乃福(復旦大學)

朱楝霖(蘇州大學)

曹惠民(蘇州大學)

方忠(南京大學)

古遠清(中南財大)

李元洛(湖南作協)

王毅(西南師大)

劉登翰(福建社科院)

許翼心(廣東社科院)

鍾曉毅(廣東社科院)

王劍叢(廣州中山大學)

艾嘵明(廣州中山大學)

潘亞敏(廣州暨南大學)

李育中(廣州華南師大)

方志強(湛江)

喻大翔(海南師大)

沈謙(台北空中大學)

何金蘭(台北淡江大學)

李瑞騰(台灣中央大學)

余光中(高雄中山大學)

鍾玲(高雄中山大學)

海外學者

許福吉(南洋理工大學)

潘碧華(馬來西亞大學)

藤井省三(日本東京大學)

西野由希子(日本茨城大學)

許佑卿(韓國)

陳耀南(澳洲)

陳浩泉(加拿大)

董保中(紐約州立大學)

研討會與會

P:470

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册)

本港學者

嶺南學院

香港敎育學院

潘銘燊

王良和

劉慶華

梁敏兒

香港能仁書院

林月秀

藍海文

其他

曾敏之:香港作家聯會

劉 以 B :《香港文學》

璧華:麥克米倫出版社

王一桃:作家

王偉明:《詩雙月刊》

9 44 活潑紛繁的

香港大學

何沛雄

黎活仁

香港中文大學

黃繼持

盧瑋鑾

黃維樑

黃坤堯

王晉光

王宏志

何杏楓

陳強

陳潔儀

張慧敏

香港科技大學

陳國球

香港理工大學

李學銘

楊昆岡

黃子程

陳家春

曾掉文

香港城市大學

陳志誠

于昕

黃國彬

陳惠英

許子東

鄭振偉

P:471

香港大學

趙令揚

單周堯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敎育學院

陳炳藻

其他

潘耀明:《明報月刊》

梅子:《亞洲週刊》

白舒榮:北京世界華文文學雜

誌社

楊際嵐:福州《台港文學選刊》

何龍:廣州《羊城晚報》

王義軍:廣州《羊城晚報》

張合運:深圳海天出版社

曠昕:深圳海天出版社

林煥彰:北美洲《世界日報》

香港嶺南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

丁邦新

張洪年

香港城市大學

徐烈炯

張隆溪

香港浸會大學

研討會與會者 945

研討會與會者

〔乙部:這部份的與會者,或致辭,或擔任小組會議主

席,或作講評,或為觀察員。同一人在甲部出現者,在

乙部不再出現。〕

金耀基

梁秉中

金聖華

吳宏一 樑正偉

g方善

鄭陳陳

劉紹銘

龔子

陳德錦

P:472

9 4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研討會籌備委員會

特別顧問:劉以g先生

主席: 新亞書院院長、藝展局文委員主席梁秉中敎授

秘書長: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敎授黃維樑博 士

委員: 鄭健行敎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敎授)

陳志誠敎授(香港城市大學語文學部主任)

黃國彬敎授(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主任)

黎活仁敎授(香港大學中文系副敎授)

陳國球敎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高級講師)

黃子程敎授(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系助理敎授)

王良和先生(香港敎育學院中文系講師)

研討會工作小組

主席:黃維樑敎 授

成員:文直良博 士

陳強先生

聶家璧先生

霍偉基先生

盧達生先生

林穎欣小姐

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黃維樑(主編)、鄺健行、陳志誠、黃國彬、黎活仁、

陳國球、黃子程、王良和

〔論文集的工作人員包括:執行編輯江弱水(陳強)及

製作(包括封面設計)盧達生〕

P:473

百人討翁百年香港文學

百八討論百年香港文學

《新亞生活》記者

在本月的一個香港文學研討會上,種種文學現象是眾多與會者的

論題。「香港文學兼容並包,多元多樣。」在開幕式上,著名詩人學

者余光中這樣説。我們不應該有狹隘的地域、政治觀念;很多事 物

「因政治而分,因文化而合」。這位曾在香港任敎十年的詩人説。

本港、內地、台灣、東南亞、日本、北美洲的與會者’超過一百

人,在這個為期三天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上,熱烈討論香港文

學的各個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金耀基敎授,在開幕式上指出’

香港工商業發達,社會現代化’其文化(包括文學)表現,將更上層

樓。香港著名作家劉以®在開幕式上講述《香港文學》月刊工作的甘

苦,其發言有象徵意義:在商業社會中’高雅文學的生存很不容易。

近年香港文學的活動,包括作品的出版,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的

大力支持。這個研討會的經費,主要即來自藝展局。該局主席周永成

為開幕式主禮者,表徵了該局對香港文學的重視。

這個由中大新亞書院和藝展局合辦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於四

月十五至十七日在中大舉行,是港內外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研討範

圍廣闊,從早期作家王韜、黃世仲到新近的小説、詩歌、散文都有,

且包括舊體詩詞在內;武俠小説、環保作品、近親戀小説等等,都在

其中。

研討會籌委會主席、新亞書院院長梁秉中敎授説,是次研討會

為新亞書院五十周年院慶活動重要環節,饒具意義。研討會秘書長黃

維樑敎授認為’是次研討會在香港文學研究史上有其重要性’把香港

文學研究引入新的領域。港外與會者如楊義、袁良駿、古遠清、劉登

翰、朱楝霖、李瑞騰、陳耀南、許福吉、藤井省三、陳浩泉等三十多

位,在研討會之外’還與本港文友接觸’在各院校主持文學講座,促

進了港內外的文化交流。

(原載《新亞生活》 l \" 9 年 5 月 號 )

百八討論百年香港文

P:474

9 4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推動文學甘來若未盡

——記世紀禾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古遠清

在香港當代文學史上,最長壽的刊物當數劉以B主編的《香港文

學》月刊。這本雜誌印刷精美,且從未脱期,曾令內地作家、學者

羡不已,可他們哪裏知道辦這本雜誌的難處。劉以B在「香港文學國

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主題演講中,講述了他的種種苦衷。他説:

「常言道:苦盡甘來。在推動香港文學方面,我終於嚐到了一點甘味,

但苦還未盡。」這裏講的「甘來苦未盡」,道出了眾多從事香港文學

研究和創作者的體會。

寂寞獨行後來者稀

以這次四月舉行的香港文學研討會來説,儘管花了巨大的財力和

物力,在宣傳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但自動來聽會的人仍是屈指可

數。筆者在開幕式第一天擔任論文講評人時説過:稱「香港是文化的

沙漠」誠然是不公平的:這裏有像劉以g《酒徒》那樣優秀的作品,

有像金庸那樣傑出的通俗文學大家。但如果「沙漠」是指「寂寞」的

意思,那就名副其實了。這次余光中來香港作「許多東西因政治而

分,因文化而合」的精采演講,聽眾卻很有限。要是在內地,肯定會

「爆棚」,乃至像請歌星簽名一樣找其簽名。可這次會議並沒有出現這

種場面。另外,大會在場上還派發了一批文學作品和雜誌’除了少數

新創刊或新出刊的《文學與傳記》、《當代文藝》、《純文學》、《文

學村》等雜誌外,有相當一部分是賣不動的「存貨」,這次算是找到

了知音,很快被與會者一搶而光。

在香港推廣純文學之難,不僅表現在讀者少,還在培養文壇新秀

——記世紀禾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推動文學甘來若未

P:475

推動文學甘來苦未盡——記世紀末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949

不容易上。這次陳志誠和陳家春分別提交的《理工院校開展文學活動

的經驗談》、《拓展本土文學、培植本地新秀》’也多少_及了「香

港文學甘來苦未盡」這一話題。

雅俗並列不劃地界

關於香港文學的特點,內地學者長期以來將其概括為開放性、商

業性和多元化。可香港學者王晉光提交的論文中’沒有將這三者並

列,而是一言以蔽之:「戰後香港文學最大的特色是兼容」。

他論述道:「思想戰線上,這裏曾是左、中、右文人出沒之地’

擁共、反共、恐共的作品各有市場」。現在這種界線模糊了 ’但包容

性仍不變。以雅與俗為例,這次大會編印的論文目錄中,既有像許福

吉的《香港學者散文的理性與感性》、溫儒敏的《劉以®小説的「形

式感」》、西野由希子的《開放的故事——西西》那樣論雅文學的論文,

也有像鍾嘵毅《從金庸小説看中國知識分子孤獨與隱逸心態》那樣論

俗文學的論文。

黃維樑在他的《香港文學初探》中’早就把通俗文學納入自己的

研究視野。當有記者問他:「你是學者’怎會看好通俗文學」時’黃

答道:「通俗文學和高雅文學,都是香港文學。成就各有不同,但不

能無視它的存在。對香港文學應寬容、愛護’研究者更應取寬容的態

度。」

劉以•在專題演講時説到:《香港文學》有兩個辦刊宗旨’其中

一個宗旨是推廣世界華文文學,可這點常遭到人們的非議。如老作家

蕭銅在生時就批評劉以g這個宗旨將《香港文學》弄得不成其為「香

港」文學。劉以鬯解釋説,香港文學的一大特色是包容’在界定香港

作家定義時是如此——如在座的余光中先生在香港敎了十一年書,自

然是香港作家(余光中當時回應道:感謝劉先生給我發了「營業執

照」),在推廣世界華文文學方面’香港也理應發揮橋樑作用。

曾有人戲言:「香港文學在香港’香港文學研究在內地。」這話

並不全面。僅就香港而言’有黃維樑、盧瑋鑾、王宏志、梁秉鈞、陳

炳良、黃康顯、黃繼持等學者在研究香港文學。在這次會議上’來自

各專上學院的學者也提供了不少有分量的論文,如陳國球的《郷愁的

P:476

9 5 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追逐——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探析》、王宏志的《論香港作家的過

客心態》、黎活仁的《古蒼梧作品的分析》、陳炳良的《找尋身份的

故事——王璞短篇小説主題新探》、黃國彬的《從近偷、遠偷到不偷:

香港作家與創作的三個階段與一份「自供狀」》等。

視角有別包容偏差

這些香港學者研究香港文學多以微觀研究為主,而不似內地學者

多取宏觀角度,如曹惠民的《香港文學與兩岸文學一體觀》、方忠的

《香港當代文學的格局與走向》。有趣的是,台灣學者提交的論文亦是

作家作品個論,而不寫《香港文學的中國性、世界性和香港性》那樣

的大題目。

不同地區的學者的不同研究視角和方法,包容在研討會的論 文

中’但這並不等於大會開得一團和氣,沒有碰撞。如在一次研討會

上,來自能仁書院的藍海文就對劉登翰主編的《香港文學史》提出激

烈的批評。來自台灣中央大學的李瑞騰在即興發言中,希望香港學者

參考台灣學者對大陸的台灣文學研究做出積極回應的做法,來一次與

大陸學者面對面的對話。筆者在嶺南學院翻譯系作客時,也曾和也斯

當面建議過,可他説有困難。

看來,香港不同於台灣,正如黃維樑在一篇文章中所説:「部分

台灣作家擔心內地學者要取得對台灣文學的發言權甚至霸權,因而頗

為不滿。我希望香港學者對內地學者的香港文學論著,沒有這樣的顧

慮和指摘。文學作品是公器,人人可得而讀之論之。內地學者論述香

港文學,可能蔽於資料不足,對香港的社會認識不多;卻也有其優

點:保持適度的距離,可避免介入門派的恩怨,因而較為客觀。香港

的學者應反省的是:為什麼我們迄今還沒有香港文學史或小説史一類

的專著。」黃氏這一看法,也是香港文學包容性的一種體現吧。

追前賢塑「本土」模式

這次召開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在提交論文方面有較嚴格的要

求,出現了一批較有質量的論文,這些論文體現了世紀末的香港文學

研究所取得的進展:

P:477

推動文學甘來苦未盡——記世紀末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951

一、是對香港作者鼻祖王韜,香港新文學開拓者謝晨光的創作,

尤其是對晚清文壇奇才、香港早期最有影響力的小説家黃世仲的 生

平,作了深入的研究。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對這些香港文學的先 行

者,知之甚少。這次有所不同,如王晉光的論文以翔實的材料論述了

王韜的文學成就如何奠定了「香港作家的主流模式」,將其和當代活

躍的作家劉以g、金庸、羅孚聯繋起來,使這篇論文具有鮮明的當代

感。

陳子善在宣讀論文時,還帶來了早期的香港期刊和著作,使小組

會議主席劉紹銘大為驚詩’因這些書刊連香港學者也未見過。方志強

編著、香港藝展局贊助出版的《小説家黃世仲大傳》剛好在大會會議

期間發行,和袁良駿剛出爐的《香港小説史(第一卷)》一樣受到與會

者的熱烈歡迎。

二、是對香港文學的文化身份作了較深入的探討,正如劉登 翰

《試論香港文學的「本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中所説:「從二十年

前『香港有沒有文學』的討論,到今天對香港文學的『本土性』、民

族性和世界性論題的提出,期間跨越的進程反映出香港文學自覺建構

自身形象的成熟。」

三、是對有特色的香港文學現象或作品作了認真的研究。如黃子

程《百花齊放 _ _ 八九十年代香港雜文概貌》,宏觀論述了最具香 港

特色的香港雜文。何沛雄的《學海書樓與香港文學》,略述學海書樓

創立、發展、藏書及講壇講學與香港文學發展的關係,可使人不忘前

賢蓽路藍繞之功。董保中、王偉明的論文論及了香港的回歸小説、詩

歌,涉及到香港回歸前的政治、社會狀態及港人的心理、情感。

舊詩文排位擦火花

陳耀南的論文《香港大專敎師文言詩作的華夏情懷》以及黃坤堯

《香港番禺劉氏四家詩説》,論述了香港文學中的文言文學,他們希望

有關學者不要將《香港文學史》寫成《香港白話文學史》。基於這種

文學史觀,陳耀南在文中對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合編的《香港文

學大事年表(一九四八一 一九六九)》對舊體詩詞隻字不提表示強烈

不滿,在會場上討論這個問題時,還差點醸成舌戰。會場上出現 的

P:478

9 5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火藥味」,這應該不是與會者之間的「恩怨」問題,而是文言文學與

白話文學的一次「較量」。這是香港文學可不可以包容文言文學討論

中出現的一個小插曲。

在香港文學各種文類中,戲劇成就不如小説、散文,但仍有 佳

作。朱楝霖的《杜國威劇作論》、何杏楓的《姚克〈陋巷〉析論》,

填補了這方面研究的空白。

禁區任闖「港性」鮮明

在港執敎數年的台灣大學吳宏一敎授,在今年三月號《明報月刊》

發表的一篇雜文中認為:「香港學術人口少,又有點好大喜功,在回

歸以後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會不會逐漸『中國化』,有待觀察。」這

雖是泛指,但提的問題發人深省。不過,據筆者觀察,這次香港文學

國際研討會,仍有鮮明的「香港性」:

首先,表現在研討香港文學的特徵時,論者在強調香港文學不脱

離中華文學這一母體的同時,十分重視其與內地文學的不同之處。如

楊義與趙稀方合寫的《文學香港在中國》,不同意以一九四九年作為

劃分香港當代文學的界限,認為「香港文學的轉折應以其異質性本土

特徵的出現為標誌。」便表現了一種從文學本身的特徵,而非從政治

出發的實事求是的傾向。

其次,在研究對象方面不設禁區。像曾掉文提交的《香港近親戀

文學》,要是道學家看來,這是涉及「亂倫」了,可香港沒有這個框

框,而對這種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物相戀的社會現象和文學現象大談特

談。

第三,派送書刊不作審查,如大會入口處就擺有內地禁止攜帶過

關的政論刊物《前哨》,任君選閲。研討會還向社會開放,歡迎不同

觀點、不同派別的人參加,要是在內地,且不説身份不明的人難以與

會,就是那些文學素質不高甚或有些神經兮兮的人,也一定會被拒絕

入場。

第四,開幕式沒有政治官員講話,更沒有文化長官借這種場合去

宣講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政策,甚至連閉幕式也沒有,這在內地是非

有不可的「節目」。

P:479

推動文學甘來苦未盡——記世紀末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953

第五,資源豐富 ’ 不像內地某些地方開學術討論會,以收會務 費

的方式搞「創收」,相反,這次會議除免費提供機票和食宿外,還 給

與會者發了論文費和生活補貼 。

這是一次以文會友的會議,會後的交流不亞於白天的熱鬧,如 李

瑞騰帶來的台灣文壇有關台灣文學經典的爭論及張愛玲算不算台灣 作

家問題,在飯桌上議論得很熱烈。內地的同行平時也難得坐下來一 起

交流,這次正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潘亞敏與同室 的

《台港文學選刊》主編楊際嵐就該刊是否存在重台輕港傾向問題作了熱

烈的辯論。但這次盛會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與會者過多,只好 分

二個會場進行,使有些聽眾無法分享另一場的學術討論成果。個別 論

文質量不高 ’ 少數人甚至被世紀末的情緖與欲望蠶食自己的學術 興

趣,借開會之名行旅遊之實,這也是會議的另一種景觀 。

(原載《明報月刊》1999年6月號)

P:480

48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香港文學的一次總檢閲

——記「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楊亦墨•

四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

院聯合舉辦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如期於中文大學舉行。就本世

紀而言,這是有關香港文學空前的、也應是絕後的一次盛會。來自內

地、台灣、東南亞、北美洲、澳洲和日本的專家與本港的學者一百

人,濟濟一堂,就香港文學的諸多議題展開了討論。這些議題,包羅

廣泛,既有對香港文學的宏觀描述,也有對具體作家乃至具體作品的

微觀分析;既有對小説、散文、戲劇、新詩等新文學創作的評述’也

有對文言創作的探討;既有作家作品的評論,也有文學社團、刊物以

及文學活動的介紹,堪稱是對迄今為止的香港文學所作的一次總的檢

閲。

這次會議,由於與會者眾多,除開幕式外’均安排於祖堯堂和中

國文化研究所兩地舉行。筆者抱持對香港文學的濃厚興趣,常往來於

兩個會所之間,揀特別合自己口味的題目旁聽,雖未能「兼聽」’但

會議組織者準備了各場論文以供人取閲’所以也得窺全貌。

研討會提交並宣讀的論文,屬通論性質的大約十篇左右。其中以

內地學者所佔的比例較高,有中國社科院文研所楊義敎授的《文學香

港在中國》、楊匡漢敎授的《學術語境中的香港文學》、南京大學方

忠敎授的《香港當代文學的格局與走向》、蘇州大學曹惠民敎授的《香

港文學與兩岸文學一體觀》等等。內地學者治香港文學’優點在於氣

象大、眼界寬、概括性強,這就是為甚麼香港文學史、小説史一類著

作首先出現在大陸而非本港的原因之一。雖然這種宏觀的研究稍一不

慎,也會有空疏的弊病,但本港學者從事艱苦的資料整理不多’大陸

——記「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香港文學的

I次總檢

P:481

香港文學的一次總檢閲——記「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 955

學者在短期訪港時努力收集亦難求全面,加上九七因素,在條件尚未

相當成熟時撰述的此類著作,無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是功不可沒

的。至於有些論者所指責的內地學者的中原心態和官方話語,也應具

體分析。研究香港文學勢必涉及它在整個中國文學中的定位問題,客

觀的定位不能説一定基於中原心態。至於內地學者與官方意識形態的

疏離已是明顯的事實,將來自大陸學術機構的學者與官方話語掛鈎是

不切合實際的。

香港文學的本土性與中國性之關係,香港人的文化身分,是本次

研討會多篇論文討論的中心話題之一。除劉登翰的《香港文學的文化

身分》、施建偉的《香港文學的中國性、世界性和香港性》之外,某

些針對具體作品的討論也牽涉到這個問題,如藤井省三的《李碧華

〈胭脂扣〉與香港意識》等。「香港性」與「中國性」,本身是否構成

矛盾對立關係呢?筆者同意楊匡漢的見解:不應該誇大兩者間的對

立,「香港文學納入中國文學的整體命運;以其獨特性貢獻於、豐富

於全局,這並非身分之淹沒和跌落’恰恰是身分之確認。」某些香港

作家刻意追求一種「邊緣身分」並以此自弦,其深層的意識恐還是將

政治中國與文化中國劃了等號。

本次研討會論文的主體’是對不同作家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所作

的具體評論。小説的比例最高,包括徐訏、劉以•、金庸、西西、顏

純鈎、李碧華、王璞、余非等。散文次之’有余光中、思果、梁錫

華、小思、黃維樑、陶然等。此外還論及溫健驟、黃國彬、羈魂等人

的新詩和杜國威、姚克的戲劇。這些評論,彰顯了香港文學在創作上

的整體成就。王毅的《眼睛的撤退——劉以B〈酒徒〉與西方意識流

小説之比較》對這部從整個中國現代小説的大背景上來看也是領先一

步的名著,從文學觀念、敘述觀點,以及「內在真實」的方式諸方面

考察了它同《尤利西斯》、《追憶逝水年華》等西方著名意識流小説

的異同,肯定了其藝術價值和對中國文學的啟示性存在。王良和《如

如玉含光——論黃國彬的心理定勢兼析〈聽陳蕾士的 琴

從一首被選入中學課本的詩為楔子,深入探討了黃國彬整個創

作中呈現的獨特的「聖光體系」’挖掘其詩文對靈視境界與宗敎情懷

的一貫追求。朱楝霖《杜國威戲劇創作論》則對這位香港話劇界常青

P:482

9 5 6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樹的全部創作加以綜述,著重討論了杜氏借鑒中國傳統戲曲和美學 思

想表演手段而探索出的藝術新路,肯定了他對中國話劇藝術的貢獻 。

除對具體作家作品的眾多評析外,有些學者還就香港文學的 研

究、介紹、推廣等作出分析。古遠清綜述了近二十年來香港文學在內

地的傳播,潘碧華討論了香港文學對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的影響,陳 浩

泉介紹了香港作家在加拿大的創作活動。這些論文,從聯繫的角度 考

察了香港文學的蓬勃生機 。

宣讀論文固然是研討會的主要形式,但專題發言也不可等閒 視

之,因為發言者都是對香港文學的創作和研究特具影響的人士。劉以

哩先生談到了他辦《香港文學》的甘苦,余光中敎授縱論了政治、文

化格局中香港文學的歷史與未來,小思、黃繼持二位敎授則介紹了 他

們在資料收集整理方面的寶貴經驗 。

整個研討會的氣氛 ’ 嚴肅中不乏輕鬆。每場三位作者宣讀論 文

後,講評者便以十五分鐘對三篇論文的得失加以評説 ’ 常能聽到非 常

犀利的批評意見。聽眾席上,發言提問者很踊躍,令人惋惜在有限的

時間不能窮盡問題的方方面面。但經過初步的往返討論後,作者和評

者、聽者會後還會進一步交流意見 ’ 而據筆者所見,這樣的情景常 常

發生。

這次研討會尚有一個特色為一般學術研討會所不具,這就是會 場

外總是陳列了許多香港作家的書籍或刊物供人取閲,其中絕大部分為

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應籌委會之請特地運往新亞書院,免費 提

供給香港文學的愛好者。數千冊書籍三天內被取用一空 ’ 不僅研討 會

旁聽者大有斬獲,也使開會的學者們的行李突然增加了意外的重量 。

三天的會議很快就結束了。儘管這是一次規模盛大的研討會,近

百位各地學者對香港文學的一次總的檢閲,但三天的時間對於百年的

歷史來説還是太短。然而,研討會結束了,對香港文學的研究卻方 興

未艾。這次會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必將對促進香港文學的進一步繁

榮產生深遠的影響 。

(原載《香港文學》1999年6月號)

P:483

包容與圏選——會終人 散

包容與圈選

蒼茫獨沉思

黃維樑

什麼是香港文學?香港作家怎樣界定?這些問題,在四月中旬的

「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上,又有人提出來。範圍與定義’可寬可緊。

道地的香港文學,道地的香港作家’總是可以説清楚的。要寬廣包容

嗎?則簫紅與張愛玲都是香港作家,儘管是比較「邊緣」的。最近台

灣有「三十經典」、「十大作家」的選舉,張愛玲都榜上有名。張愛

玲一生只曾在台灣逗留過一兩個星期,她的作品以上海以香港為背

景,台北台南等任何寶島之地皆不與焉’而她成為寶島的文學之寶。

本世紀得過諾貝爾獎的艾略特,既入美國的文學史’也入英國的文學

史,而文學批評家從來不認為他有身份或國籍認同的危機。包容是好

的,有容乃大。香港向來是個人物、文化交匯之地。

研討會上’不止一位論者主張包容。事實上’這次的研討內容’

正是兼收並蓄。王韜、黃世仲、謝晨光這些「遠古」作家’和黃碧

雲、董啟章這些「當代」作家,被相提並論。作品中妓女形象與近親

戀(「亂倫」的另一個講法)行為都引起討論的興趣。劉以B的「意識

流」與金庸的「孤獨感」,都有專文析論。

余光中、黃國彬、羈魂的新詩,其時代性是探討的焦點;蘇文擢

的舊體詩詞,也成為話題。香港文學史應否包括饒宗頤、蘇文擢、曾

敏之的舊體吟咏呢?這就像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史應否包括魯迅的

《自題小像》、郁達夫的《毁家詩紀》、錢鍾書的《槐聚詩存》一樣,

大可斟酌。近讀廣州的黃修己和北京的楊匡漢諸氏文章’知道他們都

覺得兼收為宜。「現代」畢竟是一時間觀念(儘管可含其他意思),

「二十世紀」更屬中性詞語。《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二十世紀中國文

包容與圏

M

J思

P:484

9 58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翁文集(下冊)

學史》一類的書,理應網羅廣闊,並包眾體。我在《香港文學再探》一

書中,就有專文論蘇文擢的詩。蘇氏以古體寫今事,他的《長安居》

有下面的句子:「先看樓與地’索價人無良。」「一尺逾三千’升勢猶

瘋狂。」「求之銀行貸,子母廿年長。」「全家血汗力,取慰四堵牆」。

這樣的作品,題材與字彙,都有時代性社會性,是杜甫用的詩體,卻

有社會寫實主義(social realism)的風味。

是次研討會籌委會徵求論文時,論題之一是「香港文學的 推

廣」。實際開會時,此論題幾乎無人涉及。我們舉辦《紅樓夢》或杜

甫詩的學術研討會,大概不需涉及「《紅樓夢》如何推廣」、「杜甫詩

如何推廣」這類課題,因為它們已成經典(雖然在電子傳媒君臨天下

的這個時代,文學經典的讀者比「前電子傳媒時代」少了,且少得可

虞)。香港文學則不然。

這次研討會來了兩位日本學者和一位韓國學者,是令人欣悦的。

西方學者則幾乎一個也沒有。在西方人眼中,香港是商掉,這個東方

之珠是飲食和購物的勝地,竟然也有好的文學嗎?他們認為中國大陸

則自然有文學,值得研究。不過,西方學者研究大陸當代文學,至今

仍多是基於政治上的需要——要了解中國的政治,以及其經濟市場,

不妨從其文學作品入手。余國藩「十年辛苦不尋常」譯出來的《西遊

記》,西方高等學府文學系的敎授,閲讀之、徵引之的,可有其人?

中國的古典文學在西方強勢文化中,其遭遇如此。西西的小説集A

Girl Like Me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年前「推」出了,西方某些大

學的圖書館收藏了,然而,像它這樣的一本香港文學,在西方的讀者

有多少?影響有多「廣」?

香港文學多年來登陸台灣,又越過深圳河,北上神州大地,有其

相當的「廣大讀者」。我們自然可以進一步把香港文學推向兩岸。不

過,我認為更應該在本港推廣。金庸的武俠、亦舒張小嫻的愛情,不

用推而自廣。流行的武俠、愛情以外的詩、散文、小説佳作傑作,則

宜推而廣之。推廣的一個方法,是納入中小學中文課文的窄門。敎科

書的作品,得到少年青年的「青睞」,印入他們易感的腦海,他們獲

益之餘,自然會對香港文學產生好感,而且可增加對香港的歸屬感。

不過,要圈選作品成為課文,非有高度的智慧不可。何謂優秀?你的

P:485

包容與圏選——會終人 散

優秀?他(她)的優秀?香港文學似乎至今仍未有「經典」呢!

月前台北有「三十經典」的學術研討會。未獲圈選成為經典的人

士,在會場內抗議,在會場外示威。四月中來港開研討會的台北 學

者,也談及這事。誠然,要包容是較為容易的,要圈選則甚難。課本

的窄門,可吸納多少詩文?編一本香港文學大系吧,將會有多少 遺

珠?

香港藝術發展局近年資助很多作家出書。書易出而難銷,讀者層

面甚為狹小。四月中的研討會,送出了數千冊這類難銷滯銷的書,任

由與會者取閲。與會者予取予攜,大包小袋的。近百人參與的研 討

會,會終人散,我獨立蒼茫,看著他們沉重地帶走一冊一冊的香港文

學 0

(原栽《明報月刊》 l \" 9 年

6 月 號 )

P:486

9 60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後記:從籌備研討會到編輯論文集

•黃維樑•

1 99 7 — 1 998 我休假一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默士達學 院

(Macalester College)擔任韓福瑞客座敎授一年。98年春天,梁秉中敎

授一封飛書(fax),從中大新亞書院院長室傳來,問我能否幫忙籌辦一個

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我關心香港文學,研究香港文學’在新亞書院

讀書時,就寫過長文析評香港南來作家徐速的小説《星星月亮 太

陽》,1985年則出版了《香港文學初探》,香港文學研討會我也是籌

辦過的;梁院長之命,我義不容辭。我還是婉拒了。因為梁院長構思

中的研討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必須在1998年杪以前舉行,而

我在6月底才能完成客座敎職回港,年杪之限是趕不及的。殊不知梁

院長函電交加,又説可以把研討會推遲到1999年4月才舉行,而且計

劃把它列為新亞書院慶祝五十周年校慶的學術活動之一,希望我答應

協助籌備。藝展局文委會當時的主席胡志偉先生也先後來電,説我非

參與此事不可。藝展局撥出金錢’新亞書院慶祝金禧’何況又是香港

文學這意義重大的主題,我答應了。

六月杪回港’馬上出席第二屆香港文學節,發表論文;數天後飛

赴維也納’參加「主權移交一年後的香港」研討會。回港後即著手籌

備這個藝展局和新亞書院合辦的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

香港……身在港內’身在港外’都成了我的縈心之念。

這個研討會的籌備’為了集思廣益,乃邀請本港各大專院校的文

學敎授加入籌委會,連同梁院長和特邀顧問,籌委會約有十個成員(名

單請參看本書附錄三)。從98年夏天,到99年春天,籌委會先後開了

近十次會議’輪流在新亞書院、理工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和科

技大學的敎職員餐廳舉行,時間在星期六的中午。食物簡單,而交流

內容豐富。諸籌委商議了研討會大大小小的種種事情,過程順利。98

後記:從籌備研討會到編輯論文

P:487

後記:從籌備研討會到編辑論文集 961

年秋天,籌委會發出了邀請信和徵稿啟事,開始期待港內外各地的同

行,於翌年來到山水明秀的校園,出席春天的文學約會。

愈接近會期,各種事務愈多。研討會的工作小組在 9 9 年 2 月 成

立’負責處理實際事務’成員主要為新亞書院院務室之同事。新亞書

院在1998年杪起’展開前後一年多的金禧院慶活動;只是學術研討

會,大大小小就有二十六個。梁院長領導下,由院務主任文直良兄實

際執行、調配,院務室同事總動員籌備種種節目。院務室同事中,霍

偉基兄和盧達生兄在本研討會出的力特別多。還有陳強(江弱水)君,他

是我的特別助理,也日夜為研討會的事務勞心勞力。三月杪四月上旬

之際’理工大學的黃子程兄’以籌委身份,安排了幾個傳媒的採訪和

報導,於是研討會的消息廣為人知了。

眾所期待的研討會’於4月1 5、1 6、1 7日三天在中大舉行。港

外與會者近四十人’港內有數十人,合共逾百人。1 5日上午開幕禮

上’袓堯堂濟濟坐滿了百多人’揭開了「百人討論百年香港文學」的

序幕。宣讀的論文有六十多篇’同一時間有兩個小組會議在不同會議

室進行。本書附錄有專文數篇,記述會議的實況,這裏不贅。

會議開了三日,但港外學者有不少在會前會後多留數天,以便他

們多作文化交流。中大、港大、理大、城大、科大、浸大、嶺南、敎

院等都分別邀請若干港外學者菘校主持演講或座談,與各該院校師生

交流’使來港學者「人盡其材」。這項梁院長説的「衛星活動」,自

然又花費了多位友校籌委的時間與心血。

「客去主人安。」對’會終人散後,主辦者又要「安」排論文集的

出版了。籌委會連我在內八人,搖身一變成為論文集的編輯委員會,

這些成員為:黃維樑(主編)、J®健行、陳志誠、黃國彬、黎活仁、陳國

球、黃子程、王良和。此外,由陳強任執行編輯,盧達生負責電腦排

版。

編委會召開兩次會議,決定了編輯方針,以及若干論文入集與

否。經過諸編委審閲後,絕大部份的論文都編入這本論文集,只有少

量不合要求’而未能參與。

香港文學生機活撥,表現紛繁(任何言論自由、文化多元的社會,

其文學都應該如此)’研討會論文的內容與修辭,也活潑而紛繁。這些

P:488

9 62 活發纷繁的香港文學——1999年香港文學國除研討會論文集(下姆)

論文的寫法、打法,也形形式式,活潑而紛繁。手寫原稿與電腦打印

不同,此其一;橫行與直行不同,此其二;繁體與簡體不同,此其

三;此外還有行文格式的多姿多樣……。這種種的小異或大異,編輯

部都要妥為處理。很多國內學者的電腦磁碟,校內的電腦讀不出來。

這真是別有滋味的「一國兩制」。幸好新亞校友謝家浩君是中文電腦

專家,幫助我這個「機盲」解決了「識字」問題。

「春來半島」時,研討會如杜鵑盛開。夏去秋來,秋聲唧唧,研討

會論文集的編輯接近尾聲了。日月逝於上,人類即將進入二十一世

紀。四月以來,喻大翔、陳強、黃子程諸位與會者,完成學業,先後

通過答辯,取得了博士學位(於此順便致賀),論文集的編輯非加速

前進不可了。陳強六月杪離港,到了浙江大學任敎。這位執行編輯統

一體例、修飾文稿,通過「易妙」(e-mail)與盧達生聯繫。盧兄處理繁重

的新亞書刊編輯、排印工作,這本論文集的排版等編務,成為他的

「百上之斤」。陳、盧兩位已盡了力,我不忍心再催了。

藝展局撥了款,我們應該如期完成論文集的編印。中大出版社社

長陸國燊兄大力支持這本論文集的出版,我們應該不負他的雅望。我

謹在此代表研討會籌委會(也就是論文集的編委會)向藝展局和中大出版

社致謝,也向所有與會者和有關人士——包括前面未提及的中大中文

系協助會場事務的師生,以及會議期間慨贈書刊的作者和出版社——

致謝。編輯工作已到了最後階段,我們期望論文集在二十一世紀的第

一個春天出版。

1999年1 1月2 9日,沙田

P:490

文學研討會論文 集

一九九九年四月中旬,「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在香港中 文

大學校園舉行。這個研討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與中大新亞書 院

合辦,為新亞書院五十周年金禧院慶活動之一。參加這個研 討

會的港內外學者逾百人,宣讀的論文六十多篇 ’ 是歷來最大 規

模的香港文學研討會 。

香港文學百年來生機活潑,表現紛繁,佳作傑作為數 甚

多。這個研討會探討香港文學的各個範疇,古今兼之,雅俗 並

包,通論與專論俱備,數十篇論文內容豐富,角度與途徑 多

元,也是活潑紛繁的表現。現在把論文編輯成書,分為上下 兩

大冊出版 。

本書主編黃維樑博士,為是次研討會籌委會秘書長。黃 氏

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敎授,著述豐富,有《中國詩學縱 橫

論》、《香港文學初探》、《黃維樑散文選》等多種 。

本書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 中 X 戈等汰激 权

NEW ASIA COLLEGE, CU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reate a Flipbook Now
Expl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