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中的慢活者:蝸牛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中的慢活者:蝸牛

2009年11月18日
作者、攝影:黃世仁(自然觀察分享者)

大多數人最有印象的非洲大蝸牛,為外來種,體型一般約10~15公分。說到蝸牛,多數的人印象中最深刻的蝸牛,應是非洲大蝸牛;但非洲大蝸牛並不是台灣的原生物種,是從原產地非洲經人為傳播擴散到各地,而臺灣也在西元1932年由日本人下條久馬一氏,以食用目的從新加坡引進台灣飼養,現在台灣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都可發現牠們的蹤跡。

然而台灣原生種的蝸牛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實台灣的蝸牛種類至少有282種1以上,而且還在陸續發現中。其中最常見的原生種蝸牛有台灣盾蝸牛、斯文豪氏大蝸牛、班卡拉蝸牛、台灣青山蝸牛、煙管蝸牛等。

台灣本土最大的蝸牛「斯文豪氏大蝸牛」,殼寬可達6公分。蝸牛是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動物,腹足綱是軟體動物門中最大的一個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貝類。全世界共有10萬種以上,遍佈於海洋、淡水及陸地,以海生最多。而蝸牛就是整個生活史都在陸地上進行的貝類,蝸牛的祖先原本生活於海洋,是由海中的貝類演化來的。目前所發現最早的蝸牛化石,是位於加拿大及美國北方,約三億五千萬年前的樹木化石中。

有些蝸牛背上沒有殼,就稱為「蛞蝓」,也有人稱之為「無殼蝸牛」。「蛞蝓」是因為背上的殼對牠的行動造成不便,經過長時間的演化而慢慢不見了。

蝸牛常在夜晚及雨後出現,較容易在潮溼的環境中觀察到。牠雖然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但不是棲息在排水不良、容易積水處,或是水流流經之處;而是排水良好、有腐質層的穩定環境。一般生活於腐植層、草叢、灌木叢、土石堆、樹木等處。蝸牛對濕度的感覺非常敏銳,在潮濕的夜晚,尤其是下雨以後,是蝸牛最喜歡活動的時候。

艷氣逼人具有綠色外殼的台灣青山蝸牛,大小約1.5公分。 殼體週緣長有殼毛的台灣盾蝸牛,常見大小約3公分。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外殼、頭、外套膜、腹足、內臟等部分,身背螺旋狀的殼,其形狀形形色色,且大小不一,顏色也多變。蝸牛為軟體動物的一員,顧名思義全身只有肉沒有骨頭,腹部是肉質的腹足,也就是牠們的腳。蝸牛以腹足的起伏曲伸向前移動,並通過一路分泌粘液,使自己在粗糙的地面上移動變得更為輕鬆;除了爬行外,腹足還有其他功用,例如幫助抓牢物體、排出和吸收水分、保護身體等。

蝸牛有著極強的歸家本能。覓食完畢之後,它們通常會回到原來的藏身之處。蝸牛大多和它的同伴一起居住,在自然的環境裏很少看到蝸牛獨自生活。當天氣不適合蝸牛活動,變得太熱、太冷或乾旱時,蝸牛就會縮進殼裡進行休眠,此時蝸牛會躲在落葉下或泥土裡,並分泌黏液形成一層薄膜封住殼口,以防止水分流失。一等氣候好轉環境適合時,蝸牛就又紛紛活躍起來,到處活動了。

恆春半島特有的「班卡拉蝸牛」,殼看起來像糖果寬約2.5公分。世界上吃蝸牛最出名的非法國人莫屬,在台灣也有一道蝸牛美食──炒螺肉,炒螺肉其實是使用非洲大蝸牛的肉,只是台灣人把蝸牛叫「露螺」才會有這樣的名稱。除了食用價值外,蝸牛的藥用價值也不低,在蝸牛的消化腺中可分離出一種蝸牛酶,蝸牛酶可以應用於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在西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臘名醫希波克利特Hippocrates就曾混合碾碎的蝸牛與牛奶治療皮膚傷疤,並記錄下蝸牛黏液具有淡化疤痕、保濕、消紅腫及消炎鎮痛等功能;而現今的女性保養品公司,也推出含「智利的螺旋蝸牛」黏液的保養品,標榜有瑞士認證世界專利,具有淡化斑痕、減少皺紋、抗痘等功效,台灣也已經買得到。至於其他國家的蝸牛黏液是否有上述功能,可能還要再做進一步的研究。

殼表上有斜紋的林氏煙管蝸牛,殼長約1.8公分寬約0.4公分。另外,在科學方面,蝸牛殼也為科學家帶來靈感。目前,美國的科學家們正對蝸牛的圓錐形螺殼進行重點研究。蝸牛殼的內層是由珠母層構成的,珠母層有95%的成份是較易碎的陶瓷碳酸鈣,另外5%的成份是一種柔韌性很好的生物聚合物。科學家們仍在試圖了解,是什麼更加微觀的機制在發揮作用,使得它如此堅固,能承受兩倍大小的力量才會被打碎;希望在未來幾年內,能據以成功研究並製造出更加安全可靠、輕便的防彈衣、防彈頭盔、汽車車身。

在大自然中,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奥妙。而人類常常以自己的喜好來判定物種的好壞或是否有用,是非常不理智;因為大自然的動植物提供了我們源源不絕的觀察及模彷對象,也啟發了人類無限的創意。任何一個不起眼或微小的物種,都有可能為我們目前的難題找到出路!

1:資料來源:《台灣蝸牛圖鑑》第二版,2006,謝伯娟、黃重期、吳書平合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本文與合作刊登